最新新中小学会计制度(汇总9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11-24 10:31:31    小编:zdfb
最新新中小学会计制度汇总 文件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最新新中小学会计制度(汇总9篇)

  • 上传日期:2023-11-24 10:31:31 |
  • zdfb |
  • 13页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知自我,发现自己的潜力和不足。如何避免拖延是一个需要终生学习和改进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策略和方法。以下是一些值得尝试的阅读方法,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新中小学会计制度篇一

但是由于目前的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速度相比于以前增快了许多,使得很多的单位配合组织不能够很好的适应当前的财务管理制度,为了更好地适应行情,企业和组织单位应改善财务管理模式,提高财务管理质量,从而提高自己的经济收益。

一、引言。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日益明显,企业间之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经济形式,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对旧会计制度进行了补充和完善,进一步阐述了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模式,并且在我国企业的发展和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方面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不仅在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起到了促进作用,与此同时还提高了企业财务信息质量,使企业的收益大幅度增加。

但是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仍然还处于一个不断的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漏洞,因此还需要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创新完善。

(一)对于财务管理处理范围的影响。

会计理论在财务管理目标方面一直以达到利益最大、资金最优为宗旨。

随着国内企业的日益增多,从大部分公司的实际情况出发,新会计制度下的菜谱管理目标就是将企业的资金价值发挥到最大。

因此,新会计制度下对于财务管理范围的影响是较大的,其主要表现为新制度对于事业单位和企业组织的财务处理产生的影响。

这种对于财务管理处理范围的影响会推动相应的财务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使得企业所收到的股利利润充当短暂的资金投资,并且仅在投资转让时才能够进行收益的确定。

由此可以看出,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模式给企业财务资金的处理范围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同时也促进了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和优化。

(二)对于财务管理模式的理念影响。

在新的会计制度中,实现价值的最大化成为了财务管理的最终目的,这一点使我国财务管理的理念受到很大的影响。

新中小学会计制度篇二

摘要:中小学作为国家重要的教育机构,担负着培养国家人才与提升全民素质的重要责任。具有事业单位性质的中小学校,一直以来以社会公益性质为基准展开工作,但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大量私立学校加入到市场竞争中来,中小学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市场冲击,很多学校管理的弊端与不足被暴露出来,同样的,会计制度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有很多需要改进之处。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小学校;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基于中小学校外部环境与内部管理的推进,为了进一步规范中小学会计制度,财政部于2014年施行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全面修订的《中小学校会计制度》。中小学校在会计制度使用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会计制度不规范,会计核算不明晰;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成本控制太过笼统,效果不明显;学校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升。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

(一)会计制度不规范,会计核算不明晰。

作为事业单位的中小学校,其主要目的并非营利,财政收支主要依靠国家财政补贴,这就造成了学校不重视财务管理的现象,尤其在国家大力引导事业单位改制和事业单位企业化后,学校会计核算就显得不合理或者过时了:中小学校的会计计量基础依然采用的事业单位普遍使用的收付实现制,这种计量方法已然对每个会计周期都开支较大且繁杂的学校不适用,很难准确计量学校某周期的具体成本和开销;固定资产计量方面,对固定资产的折旧计量不规范,平均年限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加速折旧法等并用,没有一个统一的计量方法,部分学校直接没有设置折旧科目;资产管理方面,中小学校普遍存在随意拨款、管理不善的现象,资产没有得到准确计量而被大量浪费或闲置,甚至有不法分子利用管理漏洞实施犯罪。2015年,泉州安溪县某学校校长通过虚添学校工程基建开支、校务日常开支和收入不入账等方式,套取公款69万余元,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二)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与执行力。

预算管理作为学校财务管理的事前控制与质量保证,在会计制度使用中起着纲领性的指导和总结作用。但在中小学的预算管理中,预算的职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预算编制太过笼统,没有深刻总结上一年度预算的执行情况和深入各部门各环节调研预算开支,使得编制的学校预算缺乏实际可行性。在预算的执行方面,下属的部门或项目也没有按照既定的预算执行,导致实际开支与预算存在较大偏颇,超支现象频发。预算管理的不完善与预算执行的随意性导致中小学校的开支失控与会计核算混乱。

(三)成本控制太过笼统,缺乏效果。

中小学校是个活动人口十分密集的机构,每天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资以维持学校系统的正常运转,这无疑对学校的财政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虽然,目前广大中小学校依然能够得到国家财政的支持,不过随着大范围的事业单位改制,事业单位企业化必然是个大趋势,国家财政对学校的财政支持减少,学校的财政困境无疑会雪上加霜,很多中小学校没有系统的成本控制体系,成本控制比较粗放,效果甚微。以学校购买的体育器材为例,不少学校的成本控制局限于议价上,对于购买的数量、质量、运输、保管、维修等一系列后续没有更深入的持续成本控制,导致购买过多闲置浪费,购买过少再次购买消耗运输费用,没有妥善的保管维修导致器材遗失或损坏,加快了器材的淘汰。在各中小学校中,由于活动人口的众多,很多地方的资源消耗很大,还有可以进行成本控制的方面没有重视。

(四)学校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和大多数事业单位一样,中小学校的会计从业人员也存在综合素质较高但专业素质欠佳的情况,由于工作内容的单一性和工作模式的重复性,很多会计从业人员也客观存在工作思维僵化、工作方法落后的现象,在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全面提高各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下,中小学校的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还远远不够。2014年,对广西省南宁市中小学校会计从业人员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能真正按照《中小学校会计制度》展开工作的仅有55。9%,超过90%的会计人员无法对单位工作提出建议和问题,充分说明了中小学校会计人员参与单位管理的'程度太低。

(一)全面规范会计制度,核算与监督并行。

修订版的《中小学校会计制度》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都要求更高的会计信息质量,会计核算计量向企业单位靠拢:在会计计量基础上,建议采用权责发生制计算入账,这样就能更清晰的了解学校某个具体期间的运营成本、费用;对学校的固定资产采用科学固定的折旧方式计提,保证在折旧计提上横纵向的可对比性;全面加强对学校国有资产的管理,建立专职部门对学校国有资产进行监督,明确国有资产的使用权责与使用范围,对于上报申请的学校物资进行审核,并定期对学校的财务展开审计工作。

(二)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与提高预算执行力。

学校管理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管理的下属人员与分支众多,财务管理与资金使用上很容易出现混乱失控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中小学校财务部门十分有必要建立一套完善全面的预算管理体系,通过对过去年度财政收支的经验,总结不足与问题,并将这些经验反映到预算编制中,预算编制前还应该深入到具体岗位科学的调研,保证预算编制的可实施性。此外,在完善的预算编制下,全面提高整个学校对预算的执行力,保证各工作人员、部门对预算的积极支持与参与,对于异常超支及时查明原因,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三)深入细节的展开成本控制。

每年国家都会拿出一大笔财政资金用于对教育事业的建设,其中,用于中小学校的开支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在大面积事业单位改制的情况下,中小学校也有财政自主化的趋势,所以,无论站在国家利益角度还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中小学校都应该进行深入的成本控制。学校经常购入的体育器材、办公物品、座椅等,应选择长期合作的供应商,在购买前,对数量、保管等细节做出初步的规划,购入后妥善使用并及时维护,延长物资的使用寿命。中小学校在运营过程中涉及的业务多、业务量大,学校更应该深入多个细节展开成本控制,为单位节省大笔的财政资金。

(四)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促进职能转变。

在财政部颁布的最新法规中,对事业单位和中小学校的会计制度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更好的配合财政部的要求,中小学校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必须得到提高。首先,会计人员需要树立不断学习、努力提高的意识,积极了解并掌握最新的会计法律法规与工作技巧并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学校方面,要注意对会计人员的再教育培训,可以组织到企业单位学习更系统的会计技能技巧,充分让会计人员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使学校的会计信息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在国家政策与市场变化的新形势下,中小学校的会计制度发生了很多改变,也对中小学校的会计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中小学校应该全面规范单位会计制度,精确核算与严格监督相结合;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并加强整个学校的预算执行力;成本控制能够保证学校的资金开支健康合理,要深入细节的开展成本控制工作;新形势下学校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与专业技能需要全面提升,鼓励向企业单位学习,引导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职能转变。

作者:宋立琴单位:青岛幼儿师范学校。

[2]王婕。新《中小学会计制度》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20)。

新中小学会计制度篇三

摘要:随着新会计制度的应用,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作为企业运营和管理中的重要组成内容,财务管理模式与企业发展需求之间的契合度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营质量。

本文从由新会计制度引发的影响入手,对新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

前言。

对于企业而言,新会计制度的应用对企业的财务处理范围、财务管理模式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财务管理是体现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我国企业在当前新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理模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加强模式的合理完善。

新会计制度引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财务管理模式方面。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第一,企业对综合效益的重视程度发生显著提升。

以某事业单位为例,应用新会计制度之后,该事业单位将原本的仅仅重视社会效益的管理方式转变为同时注重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第二,企业净资产总量方面的影响。

在新会计制度下,企业的财务核算工作变得更加精细。

与原本的会计制度相比,新会计制度将企业财务组成中的相关不良资金剔除,使得净资产总量发生相应变化。

(二)财务管理观念方面。

新会计制度的应用使得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发生了显著提升。

在这种背景中,如果存在部分企业仍然应用传统观点财务管理模式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其在财务处理范围与财务信息透明化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差异,会逐渐引发各个企业发展水平的扩大化变化,进而使得企业最终走向灭亡。

(三)财务处理范围方面。

就该方面而言,由新会计制度应用引发的影响主要为企业的财务处理范围不再包含短期现金股利收益,当收到该类利润时,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会将其作为充当短期投资的财务价值。

这种影响使得企业在日后的经营过程中,智能通过鼓励的转让实现获取利润目的。

(一)财务管理模式统一性水平较低。

就部分企业而言,其总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应用的财务管理模式可能存在一些区别,这种不统一的模式应用问题使得整个企业的总体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受到相应的影响。

(二)财务管理预警机制不够健全。

预警机制是应对财务风险的主要措施,而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预警机制的健全程度较低,使得企业的运营受到相应影响。

(三)财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

从整体角度来讲,企业在财务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第一,企业针对财务管理工作所制定的相应财务控制规范并没有发挥出有效的约束性作用和规范化作用。

第二,部门企业本身的财务管控机制针对性较差,使得实际财务管理质量相对较低。

为了提升财务管理模式与企业实际发展需求之间的契合度,需要通过以下措施的应用,实现完善财务管理模式的目的。

(一)财务人员队伍建设措施。

从本质角度来讲,财务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财务人员完成的。

财务人员本身针对财务管理工作持有的责任意识水平和工作能力等,都会从一定程度上影响财务管理质量。

为了实现完善财务管理模式的目的,首先应该提升对财务人员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视。

通过整体财务人员工作能力、综合素质的提升,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其次,可以通过专业人才配置的方式实现构建财务人员队伍的目的。

在实际的专业财务人才配置过程中,应该对人才的职业道德、专业技能水平等方面加以重视。

除此之外,队伍建设工作还应该将财务人员对新会计制度的了解和应用作为重要目标之一,当财务人员对新会计制度的掌握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其处理财务工作的方法及对自身职责的确定,与新会计制度的要求、财务管理模式完善之间的契合度也会发生相应提升。

(二)财务管理目标明确性措施。

对于企业而言,财务管理目标会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的导向性和规范性作用。

新会计制度的应用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我国当前的市场要求而言,一味追求利益的发展模式终将被市场淘汰,为了保证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企业需要对财务管理模式的完善加以重视。

在实现该目标的过程中,企业首先应该注重财务管理目标的合理制定。

随着财务管理目标导向性作用的发挥及财务管理模式的应用,结合实际情况通过提升资源配置合理性、应用先进技术等方式实现完善财务管理模式的目的。

(三)绩效预算作用发挥措施。

对于企业而言,绩效预算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提升财务处理工作的实际控制质量。

从本质角度来讲,企业是在基于获取最高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基础上实施绩效预算的。

该工作通过对企业生产、运营成本的控制及实际生产过程不合理问题的调整,实现促进企业良性发展的目的。

这个过程对企业提出的主要要求为将管理实践工作和财务管理目标结合起来,企业在满足该要求的过程汇总,财务管理模式的完善水平会发生显著提升。

四、结论。

新会计制度的应用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侧重点、财务处理范围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目前情况而言,虽然企业在新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理质量有所提升,但仍然需要通过明确财务管理目标、发挥绩效预算作用等措施,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3]王曼玉,姜毅.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模式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5,05:261+263.

[5]张奇.新会计制度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探析[j].进出口经理人,2014,s1:103.

新中小学会计制度篇四

财政部根据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通过借鉴了国际医院会计制度,在对我国的基本医疗体系进行深入分析后,于2012年1月1日起全面推行《医院会计制度》。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实施过程中的财会管理问题,包括科目的变化、核算方法的变化等方面都需要在会计实务中进行更加科学有序的合理规划。

新的《医院会计制度》最首要的突出的变化就是会计科目的增设、变更和细化,反映了医院会计制度向企业会计制度变化的趋势,同时契合了新医改政策。

部分业务会计处理方法也做出了相应变化并且融入了现代企业会计理念,能够有效地反映医院的运营状况和财务状况,通过现代企业会计的理念以及管理方式的融入,增强了其实时性和应用性。在新旧医院会计制度的转换过程中,加强资产管理,真实全面反映医院的资产负债等情况是新制度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

(一)固定资产折旧中会计科目的增设。

在旧医院会计制度中规定医院应按照账面价值的一定比率来提取修购基金,虽可以按照固定资产的折旧来进行会计处理,但在账面上已提取的折旧无法体现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新制度中增设“累计折旧”,该科目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项目,对图书以外的固定资产按照月份进行提取折旧,以此反映医院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也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科学决策。

专用基金中待冲基金的增设在新制度中主要体现为将固定资产在财政补助资金、科教项目资金所形成的固定资产净值,通过待冲基金来反映,利用非财政补助资金、非科教项目资金所形成的固定资产净值,通过事业基金来反映。

(二)固定资产单位价值标准认定的提高。

在医院旧会计制度的规定中,固定资产为使用期限已超过一年,并且单位价值高于500元(图书除外),其中专用设备的单位价值高于800元,在使用的过程当中能够基本保持其原有的物质形态的资产(例如房屋、医疗器械、交通工具等)。与之对应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对固定资产的内涵予以新的规定即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不包含一年的,单位价值高于1000元,其中专用设备的单位价值高于1500元,同时在其使用的过程当中基本保持其原有的物质形态的资产。

(三)披露固定资产。

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中要求对报表内容以及附注进行对外披露,主要包括对固定资产的与其使用寿命、期初期末账面余额、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等。

(一)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首先,领导干部应加强对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只有领导认识到位才能保证各项制度和措施的有效落实。因此,可以将医院资产的安全与效率问题等指标列入领导干部考核制度中,从管理层开始进行资产管理意识的强化,进而强化全体工作人员的资产管理意识,做好自上而下的监督与考核工作。

(二)培养优秀资产管理人员。

资产管理人员也是在加强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医院应当强化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以此提高其专业的管理技能。分管人员在学习工作中掌握现代化技术,才能逐步实现经费报销和资产挂账、经费预算和实物资产预算的有效结合,才能控制好资产的构建、控制和调控,使会计账目、资产分类账、资产明细账、资产实物卡、资产实物相一致,从而使资产管理工作规范有序。

(三)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对策。

1.严格执行资产管理制度。

医院固定资产的种类繁多,分布较广,使用部门散杂,价值差别也相对较大,医院必须根据自身的这种实际情况,建立资产管理部门、财会部门、使用科室之间的“三账一卡”制度。建立完善资产的购置、保管、使用、调拨、报废、盘点、损坏、赔偿的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做到资产管理工作的有章可循。

2.实行固定资产绩效管理与问责制。

提高资产效益是资产管理的首要问题,因此各科室作为资产的使用单位应当在固定资产管理中落实资产管理核算制度,并纳入业务收入指标进行考核与奖惩。总务科要定期组织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特别是对于淘汰报废的设备,要派专人进行可回收利用价值的评估,而对于医院工作人员的职务变动,也必须做好实物交接工作,完善各项程序的手续,避免资产流失。

总结:为了如实反映固定资产因时间推移而带来的资产价值的减少,需要进行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以此达到资产价值与实物形态管理的统一。具体操作上可以根据资产的种类以及性能来考虑有形损耗、无形损耗,再选择不同的核算方式。对于高新医疗仪器设备价值高、更新快等特点在折旧方法上,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法,更有利于真实反映医院资产价值。

参考文献:

[1]徐筱红,蒋永乔.对医院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设想[j].卫生经济研究,2007,24(6):56.

[2]孙佳梅,白红梅.新形势下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6(3):59.

[3]任万群.学习新医院会计制度的体会[j].财经界(学术版),2011(03).

[高级会计师论文案例分享《新企业会计制度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加强》]。

新中小学会计制度篇五

下列不属于中小学校流动资产的是()。资金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短期投资。

下列属于中小学校其他支出项目的是()。事业支出经营支出捐赠支出上缴上级支出。

下列属于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的是()。发放教师工资。

将教学楼捐赠款用于建造教学楼建造操场建造办公楼。

下列有关财政直接支付方式说法错误的是()。

中小学校发生的下列各经济事项不应计入“其他应收款”科目的是()。职工预借的差旅费。

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财政应返还额度。

拨付给内部有关部门的备用金。

以下不属于中小学校支出的是()。事业支出。

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罚没支出上缴上级支出。

固定资产的盘亏净损失应该冲减()。净资产经营结余。

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财政补助结转。

借:固定资产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借:专用基金贷:事业支出、经营支出。

下列属于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的是()。发放教师工资建造办公楼。

将教学楼捐赠款用于建造教学楼建造操场。

借:经营结余贷: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借: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贷:经营结余。

2014年3月末,星海小学对一批价值20000元的固定资产进行盘查,结果盘盈了1000元。有关账务处理正确的是()。

借:固定资产1000贷:其他收入1000。

借:待处置财产损溢1000贷:其他收入1000。

2014年3月初,星海小学融资租入一栋办公楼。租期为半年,租赁价款总额为200000元,发生的各项税费合计10000元,有关账务处理正确的是()。

借:固定资产210000贷:长期应付款200000贷:银行存款10000。

“无形资产”对应“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的核算采用双分录核算。

以下不属于其他收入的是()。经营收入租金收入。

银行存款利息收入投资收益。

下列有关中小学校“存货”科目说法错误的是()。存货盘盈净收益直接计入其他收入。

判断题。

净资产=资产-负债,净资产亦称“所有者权益”。()错误正确。

中小学校可以设置辅助账登记固定资产折旧。()错误正确。

只有返还给学校、学校可以自由使用的款项,才能确认为事业收入。()错误正确。

符合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余额转入“存货”科目。()错误正确。

如果预算目标尚未完成,则对应的“财政补助结转”科目余额需要处理。()错误正确。

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盘亏的净损失冲减净资产。()正确错误。

中小学校固定资产需要计提折旧,无形资产需要进行摊销。()错误正确。

中小学校的会计科目设置应区分义务与非义务阶段。()错误正确。

新中小学会计制度篇六

一、为规范中小学校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财预字„1997‟286号)等有关法规,结合中小学校的特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举办的普通中小学校、职业中学、特殊教育学校、工读教育学校、幼儿园、成人中学和成人初等学校。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举办的上述学校参照执行。学校所属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校办产业的会计核算按照同行业企业会计制度执行,必须定期向学校报送会计报表。

学校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三、学校会计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四、会计核算基础主要采用收付实现制,对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勤工俭学收支可采用权责发生制。

五、学校会计记账采用借贷记账法。

六、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发生外币收支的业务,应当折合为人民币核算。

七、会计记录及报表填列以人民币“元”为金额单位,元以下记至角、分。

八、学校会计核算,应按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不需用的科目,可以不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不影响会计核算要求、会计报表指标汇总以及提供统一的会计报表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情况分设某些科目,统一二级科目和明细科目的设置。学校在符合上述要求前提下,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分设某些明细科目。

本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编号不得改变或重编。会计科目之间留有的空号,供各地分设会计科目之用。

九、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应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或只填列会计科目名称,省略其编号。不准只填科目编号,不填科目名称。

十、本制度规定了学校对外报送会计报表的格式和编制报表的要求,学校内部管理需要的报表可自行规定。

十一、会计报表的报送时间按当地财政部门的规定执行。会计报表应附收支情况说明书,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资产、负债及专用基金变动情况,对本期或者下期财务状况发生重大影响的事项以及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加以说明。

对外报出的会计报表应依次编定页数,加具封面,装订成册,加盖公章。封面上应注明:学校名称、报表所属期间、报出日期等,并由校长和会计主管人员签名。

十二、学校会计档案的管理,按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制定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执行。

有关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及会计核算事宜,按财政部印发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会字„1996‟19号)办理。

十三、本制度由财政部和教育部负责解释和修订。

十四、本制度自1998年1月1日起试行。

新中小学会计制度篇七

判断题:

1、各级人民政府和接受国家经常性资助的社会力量举办的幼儿园可不依照《中小学校会计制度》执行。[题号:qhx011564]正确答案:b题目解析:各级人民政府和接受国家经常性资助的社会力量举办的幼儿园依照本制度执行;其他社会力量举办的幼儿园可以参照本制度执行。

2、中小学校会计制度的修订以《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基础并体现中小学特点。[题号:qhx011565]正确答案:a题目解析:修订原则包括:遵循《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与《中小学校财务制度》相衔接;充分体现国家对义务教育的政策导向;以《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基础并体现中小学特点。

3、中小学校会计制度中短期投资、长期投资仅限非义务教育阶段。[题号:qhx011566]正确答案:a题目解析:中小学校会计制度中的长期投资、短期投资仅限非义务制教育阶段,会计核算内容包括持有期限和内容。

5、新的《中小学校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较原制度的变化包括:出售、无偿调出、对外捐赠、盘亏、报废、毁损损益应计入投资收益。[题号:qhx011568]正确答案:b题目解析:固定资产较原制度变化包括:出售、无偿调出、对外捐赠、盘亏、报废、毁损均计入“待处置资产损溢”。

6、新的《中小学校会计制度》中无形资产依旧账面摊销。[题号:qhx011569]正确答案:b题目解析:新制度中无形资产鼓励设置无形资产摊销辅助账,不再账面摊销。

8、新的《中小学校会计制度》中,代管款项包括教科书费,作业本费,食堂伙食费,党费、团费等。[题号:qhx011571]正确答案:a题目解析:代管款项包括为提供服务的单位代收代付的款项(教科书费,作业本费,食堂伙食费)及代管经费(党费、团费等)。

9、中小学校支出包括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经营支出,其他支出。[题号:qhx011572]正确答案:b题目解析:中小学校支出包括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经营支出,其他支出。

10、中小学校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现金流量表。[题号:qhx011573]正确答案:b题目解析:中小学校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财政补助收支明细表和附注。

单选题:

b、收学费。

c、抵押贷款。

d、买卖楼盘。

正确答案:a题目解析:中小学校财务制度中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从事经营活动,不得对外投资,不得提供担保,不提取修购基金,严禁举借债务。

b、其他收入——投资收益。

c、利得。

d、营业外收入。

正确答案:b题目解析:非义务阶段中小学短期投资核算中,出售或到期收回短期投资,应:借:银行存款;贷:短期投资、其他收入——投资收益。

b、营业外收入。

c、营业收入。

d、待处置资产损溢。

b、黑板粉笔。

c、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

d、广场喷泉。

正确答案:c题目解析:中小学校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的范围包括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

b、库存现金。

c、长期股权投资。

d、外埠存款。

正确答案:a题目解析:固定资产的取得(购进一般账务处理)包括:借:固定资产/在建工程,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借:事业支出/经营支出/专用基金—修购基金,贷:公共财政预算拨款/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

b、借:事业支出/经营支出等;贷:银行存款等。

c、借:长期应付款;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在建工程。

d、借:固定资产;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您的回答:a正确答案:a题目解析:固定资产的取得(长期应付款)发生时,应:借:固定资产/在建工程;贷:长期应付款、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借:事业支出/经营支出等;贷: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公共财政预算拨款/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等。

b、待处置资产损溢。

c、固定资产。

d、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正确答案:b题目解析:固定资产处置通过“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核算。

b、固定资产。

c、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

d、总资产。

正确答案:c题目解析:新制度中无形资产对应“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科目。

b、上级补助收入。

c、私募基金收入。

d、接受捐赠。

正确答案:b题目解析:收入包括公共财政预算拨款,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经营收入,其他收入。

b、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不要求填列上年比较数。

c、基建借款利息业务。

d、及时调整会计信息系统。

正确答案:a题目解析:中小学校会计制度新旧衔接包括原账科目余额转入新账;基建账相关数据并入新账;食堂账相关数据并入新账;财务报表新旧衔接。

多选题:

1、中小学财务制度不适用于()。[题号:qhx011584]。

a、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中小学校。

b、独立核算的中小学校校办企业。

c、各级人民政府举办的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

d、接受国家经常性资助的社会力量举办的普通中小学校。

正确答案:ab题目解析:中小学财务制度第73条: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中小学校,以及独立核算的中小学校校办企业,执行企业财务制度。

a、明确中小学澡堂应并入大账反映。

b、新增了公共财政改革涉及的会计核算。

c、明确基建数据定期并入中小学会计“大账”

d、完整反映资产处置全过程及处置资产价值和处置收支。

正确答案:bcd题目解析:关注要点包括:1.新增了公共财政改革涉及的会计核算2.明确基建数据定期并入中小学会计“大账”3.明确中小学食堂应并入大账反映4.完整反映资产处置全过程及处置资产价值和处置收支5.调整专用基金核算6.新增非义务制教育阶段中小学在教育教学及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支出及其结余7.调整了收入和支出科目的设置8.完善结转与结余资金的管理9.调整了会计报表格式。

a、增加使用效能/延长使用年限。

b、一般为改扩建、修缮支出。

c、一般为日常修理支出。

d、维护正常使用。

正确答案:ab题目解析: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列支并资本化(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条件有:增加使用效能/延长使用年限;一般为改扩建、修缮支出。

4、中小学校的待处置资产损溢账户可用来()。[题号:qhx011587]。

a、核销应收及预付款项、长期股权投资、无形资产。

b、盘亏或者毁损、报废的存货、固定资产。

c、对外捐赠、无偿调出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d、转让(出售)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正确答案:abcd题目解析:中小学校资产处置包括资产的出售、出让、转让、对外捐赠、无偿调出、盘亏、报废、毁损以及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等。待处置资产损溢账户可用来:核销应收及预付款项、长期股权投资、无形资产;盘亏或者毁损、报废的存货、固定资产;对外捐赠、无偿调出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转让(出售)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新中小学会计制度篇八

找出其中影响财务管理模式的对应元素,本文希望通过这些研究与讨论能够更好地发挥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推动积极性的财务管理工作。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实现,使得每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而当前我国国内的市场同样如此,会计制度则开始显得尤为的重要,因为其能够更好的去协调与促进国内市场上的经济竞争。

但是过去的会计制度体系并没有能够完全的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所以当前必须去对过去的会计制度体系进行改制。

基于这种情况下,新的会计制度出现在了国内的经济市场中,由于这种制度具有非常标准和规范的财务管理方法,并且在财务核算信息上非常的精准,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是非常放心的管理模式。

虽然新会计制度当前看起来很适合当前的经济市场环境,但是我们也要考虑新会计制度只是刚刚起步,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并且还要经的起市场的不断考验,对于其存在的管理模式问题,我们需要发掘并及时的进行纠正。

会计制度主要是工作的方向是在商业的活动中,在商业上进行财务交易的账务的收集、、归拢等这样的一种制度,而且每一级管理层之间要互相的进行核对,遵循我国的财务法则与规范。

新中小学会计制度篇九

第一讲。

经过修订的《中小学校财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于今年1月1日正式颁布施行。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制度》,教育部财务司、财政部教科文司组织对《制度》进行政策解读和业务培训。本讲主要介绍修订背景、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及贯彻落实要求等四个方面。

一、《制度》修订的背景。

中小学校财务制度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中小学校有关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等业务进行计划、组织、执行和控制等工作所规定的基本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近几年,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1997年颁布实施的《中小学财务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教育事业发展和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进行修订。

(一)适应财政管理制度改革。自2000年开始,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非税收入管理、政府收支分类等为主要内容的财政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公共财政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对中小学校财务管理产生了直接影响,提出了明确要求。部门预算改革要求将一个单位所有的收入和支出按照统一的编报内容和形式在一本预算中反映,体现预算的完整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要求事业单位通过单一账户体系进行支付,减少支付环节;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要求事业单位根据财政部门公布的采购品目和采购条件,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收支两条线”改革加强和规范了非税收入管理,全面取消了预算外资金;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实行了新的支出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作为国家财政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必须做出相应调整,适应财政改革要求,科学规范财务管理活动。

(二)遵循《事业单位财务规则》。2012年4月1日,新修订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正式发布施行。修订后的《规则》体现了财政改革的相关成果,突出了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进一步规范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活动。《规则》作为我国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体系中最基本的规范,一经修订,必然要求各类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作出适应性调整,以确保《规则》的贯彻落实。同时,中小学校作为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事业目标和规模、管理体制、资产配置、收支内容等方面与其他事业单位有很大不同。因此,中小学校必须适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遵循《规则》要求,突出自身特点,修订财务管理制度。

(三)保障中小学校健康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进一步明确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的保障范围;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投入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1〕5号)明确指出,义务教育学校属于事业单位公益一类,财政给予相应的经费保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国家教育经费投入连年增长,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从2000年的2563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8587亿元,年均增长19.7%,已成为公共财政的第一大支出。随着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增加,中小学校经费总量、结构和财务管理任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种形势下,需要修订《制度》,以适应财政经费管理要求,促进中小学校事业健康发展。

二、《制度》修订的基本原则。

(一)保持原有制度体系框架。1997年颁布的中小学校财务制度实施了15年,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实践证明,原《制度》体系和框架是科学而有效的。因此,本次修订仍维持原有中小学校财务制度体系框架,即以《规则》为统驭,以《制度》为规范,以地方规定和学校内部财务管理办法为补充,形成具有中小学校特色的财务制度体系;同时,《制度》本身的框架也基本没有变化,主要是根据《规则》和中小学校的工作实际,增加一些内容,对部分规定条款进行规范和细化。

(二)体现财政管理改革成果。2000年以来,我国不断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在部门预算管理、国库支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收支分类改革、“收支两条线”等财政管理制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形成了一系列制度规范。本次修订,遵循了这些规范和要求,全面反映了相关的财政管理改革成果。

(三)反映中小学校特点。中小学校从事的是社会公益事业,具有明显的公益属性特征。中小学校在举办主体、培养目标、教育教学模式、财务活动等方面有其特殊性,而且不同类型学校也有不同。因此,《制度》修订要牢牢把握了中小学校财务活动规律和特殊要求,突出中小学校特点。

(四)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近年来,随着国家公共财政体系不断完善,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适应这些变化,财政部门按照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的要求,大力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规范基层单位的财务行为。这些管理理念和要求都应当在《制度》修订中贯彻落实。

三、《制度》修订的主要内容。

原《制度》分13章,共55条。修订后的《制度》章数未变,共77条,增加了23条,删除1条,主要修订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进一步强化了校长负责制。近年来,随着公共财政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校财局管等政策的实施,财政部门、教育部门对学校经费管理逐步加强。特别是很多地方实施“校财局管”的管理方式,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规范了财务活动,提升了财务管理水平,减轻了学校财务管理的工作压力。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出现了“校财局收”“校财局代”等问题,学校的财务主体地位受到削弱,校长在学校财务管理中的责任逐渐被淡化,话语权越来越小,影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针对这一情况,按照会计法的有关规定,本次修订再次强调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并直接将这一内容写入《制度》,体现了中小学校财务管理责权统一,保障了学校的财务自主权,强化了校长在财务管理中的责任地位和主导作用。

与校长负责制相配合,《制度》明确,中小学校以校为单位进行会计核算,以期纠正目前少数地方将区域内多所学校作为一个单位进行核算的问题,责任更加明晰。为进一步落实校长负责制,本次修订特别将原《制度》中的“集中管理、分校核算”管理模式改为“集中记账,分校核算”,仅两字之差,内涵发生了根本变化。新的核算形式不改变学校经费管理的主体地位和校长的财务自主权,由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确定统一的会计核算机构代理记账,为中小学校提供会计“服务”,而弱化其“管理”功能。

(二)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了预算管理。中小学校点多面广,供需矛盾依然存在,结合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办法、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相关政策,强化预算管理十分重要。原《制度》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在指导中小学校预算编制、规范预算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修订对中小学校预算管理办法作了进一步的完善和规范。一是要求中小学校各项收支全面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使中小学校收支管理更加全面、更加完整。二是完善了预算体系,建立了从预算编制到预算执行、再到决算的全过程预算管理体系,明确了中小学校预算以校为基本编制单位,教学点纳入隶属学校统一编制。三是严格预算执行,严格控制预算调整。四是进一步加强决算管理,增加了决算的定义、编制和管理要求,体现预算管理的完整性。五是根据财政管理改革的要求和中小学校结余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将原《制度》中的“结余留用”改为“结转和结余按规定使用”,区分“结转”和“结余”,区分财政拨款和非财政拨款的结转结余,规范管理和使用,有利于加强财政资金管理。

(三)严格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国家将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财政预算,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法予以保障”,《制度》对此予以强调。与此同时,必须进一步严格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财务活动的管理。一是不得从事经营活动;二是严禁设立“小金库”、账外设账、公款私存;三是加强支出管理,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不得混用,公用支出不得用于教职工福利等人员支出;四是不得对外投资;五是严禁举借债务和提供担保。另外,考虑到义务教育学校维修改造资金均由财政予以保障,本次修订也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提取修购基金。

(四)对共性问题进行了规范。近年来,中小学校财务管理逐渐规范,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问题依然不少,部分问题在全国普遍存在。例如,对于中小学校的经营活动,以前不提倡,但没有明确规定;本次修订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从事经营活动。对于教学点的预算编制,以前有的地方单独编制,有的由管理部门代编,有的纳入隶属学校编制,做法各不相同;本次修订明确规定,“教学点纳入其隶属学校统一编制”。再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农村推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产生相当数额的债务。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关于开展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试点工作的意见。到2011年底,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终于化解完成。为了防范债务风险,本次修订时明确规定,“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举借债务,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违反规定举借债务”。此外,对于中小学校食堂财务管理、收支管理、对外投资、代管款项、基建工程核算、资产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一些管理不尽规范的问题,原《制度》未予规定或者规定不够明晰,在本次修订中,均一一予以明确、强调和规范。

(五)加强了经费监管和绩效管理。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中小学校的投入力度,保障水平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不断规范。但是,在有些地方,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管理基础薄弱、制度执行不严、厉行节约意识不强等原因,教育经费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经费使用不当、冒领和挪用教育经费、浪费现象仍然存在等。这些问题影响了学校正常教育教学业务的开展,影响了学校健康发展,损害了师生的切身利益。针对这些问题,《制度》严格了各项经费管理要求,突出强调了财务监督工作,细化了财务监督内容,要求加强支出的绩效管理,提高经费使用的有效性。

四、《制度》的贯彻落实。

为了切实将《制度》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现提出如下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落实这一要求,必须进一步完善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加强经费管理,完善财务制度,强化内部管理,防范财务风险。《制度》是中小学校财务活动的基本准则和行为规范,是中小学校依法依规理财、维护资金安全和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制度保障。各地财政和教育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把握《制度》内涵,结合本地和本部门的实际提出具体工作要求,把规范中小学校财务行为作为中小学校及其管理部门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扎扎实实地作好学习贯彻的各项工作。

(二)加强宣传培训。《制度》的修订是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件大事。《制度》修订涉及面广,修订内容和细化的管理规定较多,宣传培训的任务十分繁重。各地财政和教育部门要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宣传培训方案并抓好落实。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制度》修订内容和管理要求,宣传各地的好做法好经验,营造贯彻落实《制度》的良好社会氛围。各地财政和教育部门要精心组织、密切配合,扎实做好培训工作。相关负责同志和工作人员要带头,相关管理人员和中小学校校长要全部参加,确保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完善配套制度。《制度》在遵循《规则》的前提下,对一些共性的要求进行了规范和细化,但难以针对各地方、各类学校的具体情况做更有针对性的规定。各地财政和教育部门要加强研究,结合本地和本部门中小学校管理体制、办学情况和财务活动特点,特别是梳理当前做法与新《制度》不相适应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修订完善和调整,指导和督促中小学校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及配套制度,形成相对完善、可操作性强的财务制度体系。

(四)夯实管理基础。为保证《制度》的顺利实施,各地财政和教育部门要做好基础工作。一是对照《制度》规定,全面检查所属中小学校经济活动和财务管理等基本情况,对与《制度》不相适应的做法进行纠正和规范,凡是与《制度》相冲突的要进行修订;二是全面检查信息化建设情况,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提升信息化技术手段推动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三是全面检查中小学校财务管理队伍状况,加强财务队伍建设,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中小学校财务管理水平。

(五)层层落实责任。贯彻落实好《制度》,关键在责任落实。各省级财政和教育部门要负责做好宣传和对地市级、县级财政和教育部门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进一步研究和梳理本地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工作,做好本地具体的中小学校财务制度修订或补充工作。地市级、县级财政和教育部门要负责组织好本地中小学校校长和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督促各中小学校做好配套制度的修订和完善,确保“校校有制度,层层抓落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