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学目标如何确定教学内容(优秀11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11-11 20:53:48    小编:ZTFB
教学目标如何确定教学内容 文件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2023年教学目标如何确定教学内容(优秀11篇)

  • 上传日期:2023-11-11 20:53:48 |
  • ZTFB |
  • 10页

每个人都需要总结,以更好地认识自己、规划未来。写总结需要注意结构的合理性和逻辑的推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对你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教学目标如何确定教学内容篇一

教学目标是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和学的活动所预期要实现的学生行为的变化,是教学过程所依据的指标,同时也是评价教与学活动的依据。因此其目标阐明一方面是将教学内容分解为若干知识点,确定每个知识点要达到的学习水平等级并用行为动词加以描述,另一方面则是确定要训练的技能目标。在阐明目标时,应遵循以下几点要求:

1)。

教学目标和训练目标都要明确具体;2)。

便于测量和评价教学目标和训练目标;3)。

具有可行性,便于训练操作。

就语文教学这一块来看,参照别人的经验,我是这样来确定教学目标的:第一,语文教学目标应该分类分层表述。

确立语文教学目标的基础是一篇篇课文,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独立的复合系统。在这个系统里面包含着多种层次和多个要素,其间的关系纵横交错,形成了一个立体网络:从语文素养方面来看,有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知识素养听说读写的能力素养、思想感情的态度素养、方法技巧的策略素养;从层次方面来看,各类素养并不处在一个平面之中,而是有高低之分,共同构成了有诸多层级的“宝塔”。例如阅读能力就有认读能力——释义能力——解析能力——鉴赏能力——研读能力层级。有些意蕴丰厚的语句,不同能力的人阅读会出现不同层级的理解结果,教学目标只有将课文中的不同因素以及某些因素的不同层级反映出来,才能给人以泾渭分明、脉络清晰之感;如果不加分析,或者仅仅分类而不分层,必然是眉目不清,一团乱麻。

第二,语文教学目标的陈述应该反映行为和心理的变化。

从本质上讲,语文教学目标是对一个单元、一篇课文或一个课时的教学活动之后学生行为和心理变化的预期。因而,教师要在教学目标中反映出学生的行为和心理将有怎样的变化,有什么样的表现,应该达到什么程度等。要做到这些,教师必须弄清楚内在能力、情感态度同外在行为之间的关系(直接的和间接的);在此基础上力求通过描述行为的变化来反映心理的变化,使教学目标既不会抽象笼统,又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因为对语文学科来讲,心理变化是根,行为变化是叶。俗话说“根深叶茂”,叶之茂也反映了根之深。语文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描绘“叶”的变化来反映“根”的变化的。

第三,语文教学目标的措辞必须明确具体。

模糊的语言必然使陈述的内容模糊不清,使用“认识、领会、把握”等抽象笼统的动词,是导致语文教学目标陈述含糊的一个重要原因,应避免使用这类动词。而“说出、指出、写出、找出、解释、复述、读准、默写、背诵、划分、使用”等行为动词,对学习结果能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可操作性强,便于观察和测量,应该在课堂教学目标的陈述中多加使用。至于“辨别、区别、分析、比较、概括”等词虽反映内心活动但亦有相对应的外显行为的动词,可以使用一些。陈述教学目标的语句固然要简洁精练,但是必要的限制性词语不可随便省略。例如,对行为方式、活动条件、学习程度与数量等方面作出严格规定所需要的词语是不可少的。

第四,语文教学目标必须陈述学生的学习结果。

教学目标应陈述学生通过教学活动之后,他们在智育和情感方面的变化。但我国大量公开出版的教学参考书往往以“教学要求”代替教学目标,在陈述教学目标时,仍然习惯于陈述教师应该做什么。“教学要求”陈述的是教师的行为,而不是学生通过学习后的行为变化。如“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认真体会作者对旧社会无比憎恨和愤怒的感情”之类。这些都是对教师行为的描述,是要求教师做什么,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操作,不利于教学结果的检测与评价。现在,广大一线教师在教案上也喜欢把这类教学要求写成“教学目标”,混淆了两者之间的差别,影响了课堂教学任务的分析与教学行为的运作。笔者以为,教学目标必须陈述通过一定的学习活动后,学生内在的能力或情感的变化,而不应该陈述教师的行为。

第五,语文教学目标应该是学生能够达到的,基本目标。

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教学目标是基本目标,是广大学生学习的底线,具有较强的可完成性。一般说来,教学目标所规定的对学生学习的期望水平是所有学生无需特殊帮助都能达到的,是合格标准,并非优秀标准,它适用于基础教育的全体学生。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以全体学生都能达到为原则,以保证所有学生平等地获得当代社会生活必需的语文素养,要求不能高,难度不宜大,应该以新颁布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与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当然并不反对部分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起过这样的标准。

对于《荷塘月色》的教学目标。也许有人会问:你对《荷塘月色》的目标进行了几次修改,将你所修改的“认知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与“表现性目标”合并起来,怎么样?简单的合并不妥,应该进行适当的融合。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常常难以分开,像《荷塘月色》这篇文质优美的抒情散文更是如此。可以根据教材特点、教学容量与学生学习的特点,将两者整合起来。加上本来渗透其中的技能目标,经过整合过的目标则是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的统一体:1.知识:了解作家作品,掌握生字新词。(内在心理变化,可以不写)阅读有关参考资料,陈述朱自清简况及其主要作品,其中包括“民主战士”、四一二与《欧游杂记》;会读会解12个词语,不少于10个。(外在行为自样例)2.理解:理解景物描写的美感。(内在心理变化,可以不写)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描写优美的语句,至少有重叠词与通感句:陈述其美妙之处,其中应有叠韵美与移觉美。(外在行为样例)。

3.综合:掌握本文的情感情脉络(内在心理变化可以不写)。在朗诵与默诵的基础上,依据课文的自然顺序列出作者抒发的感情,并进行概述;其中应有“‘幻想超脱现实’与‘无法超脱现实’的矛盾心理”。(外在行为样例)4.运用:把握情景交融的特点。(内在心理变化可以不写)在确定文章感情脉络的基础上,选几段文字,其中应有第4至第6段;陈述笔下之景能够表达心中之情的理由,其中应有“抑郁苦闷,朦胧之间的协调美”。(外在行为样例)5.活动:体验与感受景物描写的和谐美。(内在心理变化,可以不写)课后举办一次“‘如刚出浴的美人’放在‘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之后,是否更好?”的辩论会,可以上台做辩手,也可以在台下做观众。(表现性目标)。

教学目标如何确定教学内容篇二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一、教材分析:

1、通过对案例的探究、分析,学员们了解教学目标设计时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教学目标确定的具体要求。

这个目标的设置,符合学员们的认知规律,即通过分析、探究,进而得出结论,获得能力。根据学员们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为:

教学重点:

1、把握确定教学目标的要求。

教学难点:

如何确定教学目标。

二、说教法:

我们知道,师训课程面对的是教学第一线的老师,是以贯彻新的课程理念为目的,以为老师们提供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思路、新的教学方法,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全面提高老师们的教学能力为重点的特殊课程。尤其是本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设定,虽是备好一节课的关键,却往往被忽视,基于这种情况,又鉴于上述之培训目的,我认为实现目标的最好方法就是以实际案例来带动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通过老师们相互合作、探究、发现,进而生成新的教学理念,让老师们认识到教学目标制定的关键地位,并把握好教学内容选择的方法,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说学法:

新课程积极倡导有助于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这节课面对的学员是有一定教学经验的老师,如果照本宣科,会让他们有一种浪费时间浪费生命的感觉,所以我以教学案例为纲来安排这节课比较能吸引他们的兴趣,能使老师们主动参与进课堂教学,而且用案例来实际操作,更能达到直观、明晰的效果,也同时体现了新课程提倡的合作、探究、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研究学习目标而著名的美国学者马杰曾指出:教学设计依次应由三个基本问题所组成:首先是(展示课件)。

1、我要去哪里?

2、我如何去那里?

3、我怎么判断我已经到达了那里?

这三句话不难理解,它很形象地概括出了设计一节课的三大过程。不用问,第一句话我要去哪里指的就是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即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第二句我如何去那里关乎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第三句,则是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我们今天将要探究、解决的就是这些问题,即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展示课题)。

课题:

教学目标如何确定教学内容篇三

南岗教师进修学校姚丽娟。

一、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四件事。)1.识字、写字、学词。

2.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读通、读顺。3.引导学生理解少量的重点词句的意思。4.积累语言。

识字、写字、读读背背是低年级语文教学最基本的要务,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孩子基础的学习能力,好的学习习惯。不要分析内容,这不是教学目标。

这次新课标重点强调了加强识字、写字教学,所以,我们先来重点说说识字、写字。识字、写字。

新版课标在关于识字、写字的“教学建议”中,阐明了识字、写字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性:【出示幻灯片】“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首先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是阅读的基础,写字是写作的基础;其次它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就是一、二年级的重点;第三,是贯穿义务教育九年的重要教学内容。所以,课标强调了识字写字,以及识字、写字教学的基础地位。

为了落实识字、写字的基础地位,引导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为孩子打下更好的识字、写字的基础,附录里增加了“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出示幻灯片】按音序收录了300个基本字,大多是独体字,和复现率最高的合体字,能覆盖日常阅读面的60%以上,说明出现的频率很高,作为独体字构字率也是很高的,还出现了17种常见的部首,这就告诉我们语文老师要首先考虑这300字。在将来出版的语文教科书中,在一年级要学会这300字。

另一个字表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这是很多专家好多年的努力,包括3500个常用字,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会的,表一【出示幻灯片】包括2500个常用字,是小学阶段要掌握的;表二【出示幻灯片】是1000个次常用字,到初中毕业的时候掌握。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要求学的汉字的字量、字种、字序。这是以前的大纲所没有的,体现了对识字写字的重视。

排十分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这是第一次在课标里明确规定了写字的时间。这十分钟里都可以写什么呢?低年级主要是在田字格里练习写字、词;中高年级不仅要写词语、句子,还可以写小练笔等等,都可以视为这十分钟的书写练习。无论写什么内容都要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课标还提出“要关注作文的书写,要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也当做练字的过程。”这就给老师一个强烈的信号,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低年级要打好识字、写字的基础,中高年级也要重视字、词的教学。

针对我们中小学生写字姿势不正确,这次课标十分强调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在第一、二、三、四学段“识字、写字”的目标里,都讲到【出示幻灯片】“写字姿势正确,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强调到初中毕业,这也折射出中小学生的写字质量很成问题,要很好地抓一抓。

加强识字、写字不仅低年级要重视,中高年级也要重视,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要改变忽视识字、写字、学词的现象,要给识字、写字、学词一定地位和时间保证,现在的中高年级看不到写字的环节。例如:要写十个、八个字,只指导一个、两个,剩下的什么时候写呢?不能课上只动嘴,不动手。

以上说明新课标把识字、写字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刚才我们说了,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干好这四件事即可。下面我们就从低年级阅读教学要做的事情着手,来探讨一下第一学段如何确定教学目标。

我们《小壁虎借尾巴》【出示幻灯片】一课为例。先来从刚才说的四个方面的任务来梳理教学价值。

识字:

本课有9个要认识的字,【出示幻灯片】根据新课标对会认识的字的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不要提高要求,不要求书写,在教学中教师不要主动地进行字形分析,比如:“蚊”,教师不要主动跟学生讲,左边是虫字旁,右边是文。要调动孩子自主识字的积极性,用孩子们想到的方法,例如,编儿歌、编顺口溜、编字谜都可以,这样来记字。但教师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和班级学生的识字情况,以及对学情的了解,可以预设一些学生喜欢的识字方法。同时要及时复习巩固,当堂和刚刚学字的一两天之内要及时复习、巩固,用游戏的办法,活动的办法,特别是把这些字放在语言环境中复习,有的老师把生字放在儿歌、顺口溜、一段话、小故事中,让孩子读,另外在课内阅读中复习、巩固也是很好的办法。总之要求认的字,要求要单纯,不要人为的提高要求。教师同时要关注到,汉字是音、形、意的结合,在识字方法上,除了学生自己创编的一些好的方法,教师还可以根据一些特殊的字的字形,第2页【共5页】如何确定教学目标(低年级)。

引导学生利用字理识字。

新课标关于识字的评价指出:【出示幻灯片】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查检字词的能力。第一、第二学段应多关注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出示幻灯片】目标梳理:在自主识字的过程中,自主选择“形声字归类识字法”,“偏旁联想法”,“反义词”记字法,“扩词法”,“字理识字”等方法记字,培养主动识字的兴趣。同时通过扩词、换语境等方法巩固识字。

写字:

本课的6个生字【出示幻灯片】,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新课标在“评价建议”中关于写字的评价:【出示幻灯片】要考察学生对于要求“会写”的字的掌握情况,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在此基础上,逐步要求书写流利。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

【出示幻灯片】目标梳理:在书写“河”“姐”“借”“呢”“呀”“哪”6个生字的时候,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学会左窄右宽这一类字的写法,学会写好“氵”;“女”字旁;“亻”;“口”字旁这几个基本偏旁,关注起笔、主笔的位置,把汉字写正确、端正、整洁。养成做事严谨的态度、潜心练字的习惯。在写字过程中,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书写习惯。

学词:

【出示幻灯片】“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也是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的基础。

这篇文章短小易懂,对于一年级下学期的孩子来讲,不好理解的也只有涉及到写“小鱼”“小牛”“小燕子”尾巴功能的三个词语“拨水”“赶蝇子”“掌握方向”不好理解,所以,词语的教学价值也就体现在对这几个词语的理解上。对于“拨水”的理解,可以采用做动作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对于“赶蝇子”这个词,可以借助书上的图片来理解;“掌握方向”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尽管学生年纪很小,但也会有自己的一些生活经验。教学时,教师要尽可能地调动他们已有的生活积累和感受来帮助其理解词句。

【出示幻灯片】目标梳理:运用做动作、借助图片、结合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拨水”、“赶蝇子”、“掌握方向”等词语。通过“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掌握方向”一词,感受到语文和生活的联系,产生热爱语文的情感。

积累语言:

这一课的结构很简单,三个主要段落的构段方式基本一致,【出示幻灯片】都是“小壁虎爬啊爬。爬到……。他看见……在……干什么?小壁虎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观察这三个段落的句子有什么特点?然后再引导学生自己也这样说一说。这样既使学生积累了语言,又完成了课后“读读说说”中“我还知道别的动物尾巴的用处呢!”一题【出示幻灯片】的教学任务。更主要的是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既有思维的发展,又是一个把“积累”转变为“运用”的过程。

【出示幻灯片】目标梳理:积累“小壁虎爬啊爬。爬到……。他看见……在……干什么?小壁虎说:……”的句式,在拓展说话的过程中,加强语言运用能力,提高语言表述能力。

朗读课文:

低年级对读文的要求是【出示幻灯片】“正确地朗读课文,读通、读顺。”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没有分析课文的要求。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给识字、写字、学词。

“正确地朗读课文,读通、读顺。”是对低年级阅读的总体要求,具体到这一课中,我们发现,这一课的对话较多,而且出现了较多的“!”“?”【出示幻灯片】,课标中第一学段关于“阅读”的目标中有一条【出示幻灯片】“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针对课标对第一学段在阅读方面的要求,我们梳理一下朗读的目标:

【出示幻灯片】目标梳理:正确地朗读课文,读通、读顺。读好带有“!”“?”的句子,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

汇总《小壁虎借尾巴》一课的教学目标:

1.在自主识字的过程中,自主选择“形声字归类识字法”,“偏旁联想法”,“反义词”记字法,“扩词法”,“字理识字”等方法记字,培养主动识字的兴趣。同时通过扩词、换语境等方法巩固识字。

2.在书写“河”“姐”“借”“呢”“呀”“哪”6个生字的时候,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学会左窄右宽这一类字的写法,学会写好“氵”;“女”字旁;“亻”;“口”字旁这几个基本偏旁,关注起笔、主笔的位置,把汉字写正确、端正、整洁。养成做事严谨的态度、潜心练字的习惯。在写字过程中,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书写习惯。

3.运用做动作、借助图片、结合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拨水”、“赶蝇子”、“掌握方向”等词语。通过“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掌握方向”一词,感受到语文和生活的联系,产生热爱语文的情感。

4.积累“小壁虎爬啊爬。爬到……。他看见……在……干什么?小壁虎说:……”的句式,在拓展说话的过程中,加强语言运用能力,提高语言表述能力。

5.正确地朗读课文,读通、读顺。读好带有“!”“?”的句子,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我们来看一下,老师们所遵照的参考书上对这一课教学目标的描述。1.会认“壁、虎”等9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3.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学环节设计举例:

【预设:要转动车上的方向盘。】3.你在干什么的时候还要转动方向盘?

【预设:开汽车要转动方向盘;骑自行车要转动车把。】。

第5页【共5页】。

教学目标如何确定教学内容篇四

马杰先生把教学目标比作我要去哪里,这很形象地指出了教学目标的地位。的确,我们不论做什么事,都有一个目的,如果目标不明,会使我们的工作陷入盲目或被动,纲举则目张、但是在实际的日常教学中,因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制定教案时,我们往往并不看重教学目标,或照搬教参上的,或照搬优秀教案上的,反正教案上只要有这一项就行,更不注意自己下面设计的教学内容是否照应了教学目标,从而导致教学目标架空现象,为教学评价带来麻烦,也使教学陷入盲目、无序状态。

请看下面一则案例(展示课件)。

《咏鹅》。

1、简单介绍作者。

2、记住诗中的12个生字。

3、理解体会诗中的意境之美。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如何确定教学内容篇五

在这次的通式培训里,对设定的课程有比较有兴趣,其中对《教学设计技能》的学习特别用心。这个专题的学习目标是:1.理解教学目标的定义、功能、类别,掌握教学目标的编制方法。2.理解教学方案的定义、意义、构成要素,掌握教学方案的编制要求与程序。我非常认同讲课老师的观点。结合这个学期到各镇校听课所获取的信息,发现有一些小学英语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确定非常模糊,我就从这点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众所周知,教学目标起着导学、导教和导评价的作用,因此,我们教师在课前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是确定教学目标。同时,在课堂上实施教学设计的整个过程中,也应该不断根据学生的现场生成诊断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并根据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如果老师有了这种理念,在教学设计时,就要考虑到自己将“教什么”以及将“教得怎样”,学生将会“学什么”以及将“学得怎样”的问题,这样也对老师把握教材、指导学生学习能力及自己对课堂的驾驭能力起到提升的作用。

二、增强教师确定教学目标的意识。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就会发现部分的教师在课前做教学设计时往往直接根据教材内容进入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到最后才来确定教学目标。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更加关心的是如何按计划实施自己预设的各个教学环节和活动,所以不管学生学得怎样,都是按照教学设定进行,脑子里就是想着我要完成这几项活动,学生不懂就等下一节补课吧,这样就留下了很多知识尾巴。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部分老师往往理解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直接等同于教学目标,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意识。只有确定了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才能保证教学过程是为教学目标服务,才能保证高效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增强确定教学目标的意识。

国家关于课程改革的纲要性文件《基础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三维目标的概念,也就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而小学英语学科课程专家根据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特点,将三维目标细化为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这两种目标体系的并存给小学英语教师带来一定的困惑,在确定教学目标是是根据三维还是依据5个板块?根据小学英语学科的特点,简单套用三维的框架并不适合小学英语学科,因此就统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表达的维度框架,即按照英语标准要求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五个方面进行确定。由于小学英语教学内容也较为简单,并不要求每一节课都具备五个方面的目标。但希望小学英语教师还是要根据这一框架尽可能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高效。

总之,教学设计的技能有多项,但首先由确定教学目标开始。我是这样要求我们台山小学英语教师的。

教学目标如何确定教学内容篇六

教学是一种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合理有效的学习目标,是教师进行有效备课的出发点,也是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前提。它如同一支指挥棒,让学生明确应该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教师一定要把学习目标的制定放在指导教学的高度去对待。有关学习目标的确立,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目标的制定要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学习目标的确立也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目标是检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没有达到要求,而不是评价教师有没有完成某一项工作,所以其行为主体,指的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却把教师的教学任务与学生实际的学习目标混为一谈,如“培养学生……能力”“教给学生……”,是谁“培养学生”?是谁“教给学生”?很明显隐含的行为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出现指向错误。规范的表达应该是依据教师希望学生取得的学习结果来陈述目标,如“学生能辨别……”,“学生要背出……”等。

二、目标的制定要可观察,可检测。

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制定的学习目标不具体,过于空泛,如“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等,教师几乎无法观测学习目标的落实情况。所以教学目标尽量避免用含糊的、空泛的、不切实际的语言陈述,而应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察和检测,例如,在进行《压强》一课教学时,如果把目标表述为“理解压强的概念”的话,那么教学活动结束时,学生对压强的概念到底是理解了还是没理解,理解到什么程度,学生自己往往难以明确,不好验证。但如果把目标具体化为“会用比值定义法给压强下定义,知道压强公式及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且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学生就比较容易确认自己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

三、目标的制定要体现多维目标的整合。

在教学中,许多老师展示给学生的学习的三维目标,把“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严格界限、机械区分,结果展示在学生面前的往往是十条以上的学习目标。这样,一方面不利于突出重难点,不利于检测当堂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这时我们有必要对三维学习目标进行有机的整合。

如在学习《大气压强》一课的教学中,一教师确立了这样一条目标:“通过实验操作和生活体验,感受大气压的客观存在”。这实际上是把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两维目标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再如,在学习《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一课的教学时,“通过使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体会同学之间的合作乐趣”,这一个目标则是过程、技能、情感三维目标的综合体现。这比把三者割裂开来,显得更简洁,更具体,指令性更强。

四、目标的制定要从学情出发。

很多老师把学习目标视为一种不得不有的摆设,目标的确立只是照搬教参,流于形式,而缺少结合学情的思考,导致确立的学习目标与实际的教学行为脱节,起不到导向作用。我们认为目标的制定一要研究课标,明确国家课程标准有关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达到的最低标准是什么;二要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兴趣度、接受能力等,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三要研究教材,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给学习目标的达成找到一个可依托的载体。

五、目标的制定要体现分层教学。

前面我们谈到,学生学习目标的确定要从学情出发,但同一班级的学生在知识结构、理解能力、经验或经历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果一把尺子量下去,无疑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这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背道而驰。所以学生学习目标的制定最好能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学习差异,体现层次性。如在《光的色散》一课中,我们可以把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做为一级目标,要求所有学生均要达到,而对颜料的三原色及其混色原理,我们可从学生的经验水平出发,确定为二级目标,仅要求有美术基础的学生课后探究了解。这样即避免了对大多数学生的认知干扰,又增添了有美术基础的学生的自豪感以及探究热情。

另外,正因为课堂是动态的、生成的,因此在师生课堂双边活动中,常出现偏离原来学习目标的情形。此时,教师把从实际出发,把课时目标作些微调,关注学生即时表现,加以适当影响、引导,既帮助学生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又保护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自主精神,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六、学习目标的出示要灵活实效。

展示学习目标的形式与时机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从教学的实效性出发,灵活机动,避免呆板单一。在教学中,若教学内容较少、较简单的时候,我们可以采取课前出示目标,使我们的教学更加重点突出,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的放矢。当我们目标内容过多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学生掌握一定程度的基础上,选择分散出示,用语言在讲课过程中将其表述出来,一方面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体会到了完成掌握任务的喜悦,亦不会给学生造成太大的负担。当然也可以让学生预习后自己总结提出,以检测学生预习情况,或者是课后总结时出示,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的同时,总结本节课目标达成情况。

总之,学习目标既是教师有效备课的起点,也是师生课堂行为共同追求的目标,需要你我认真推敲,仔细揣摩。物理课堂学习目标的编制时,应当充分考虑课程内容标准的具体要求,进一步研读教材,明确教材的内容要点与编写意图,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分层制定学习目标,使学习目标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指导,确保我们圆满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教学目标如何确定教学内容篇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段教学目标、学年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这些已深深地印广大体育教师的脑海中,但是,如何有效地达成这些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完成这些目标,需要我们做的依然很多。

一、明确体育教学目标。初中体育教学目标如下:

(1)初步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自觉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

(2)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和技能的影响,能对健康的营养食品进行简单的选择,在运动中注意安全的问题。

(3)了解所学项目的简单战术知识竞赛规则,发展运动技战术能力,发展速度、有氧耐力和灵敏性。

(4)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通过体育树立自尊、自信和团结协作精神。

(5)理解并担当不同的运动角色,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行为,并能做出简单的评价。

二、体育教学目标的确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我们要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已有的学习状态,以及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态度等,在这样的基础上,制定出一个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学目标,而且要经过不断地努力学习才能达到得目标。

三、体育教学目标的确立要依托于教学内容,也是由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所具有的教学价值体现在教学目标上。教学实践中,老师要深入研究,充分发挥教材的价值,为达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不等于课程目标,也就说老师备课时不能把体育课程目标直接搬来作为某一节课的目标。如初二篮球教学目标:了解篮球运动的锻炼价值,培养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能在篮球的游戏和比赛中运用所学的篮球的基本技术和简单战术;通过篮球活动,发展学生的灵活,机敏、反应快捷,以及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在篮球游戏和比赛中,培养学生自尊、自信、与同伴合作及友好相处的精神,提高适应能力;这一个目标是通过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才能达到的目标,在备课时不能简单的作为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如在教学生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内容时,第一节课堂教学与下节课的教学目标也不是相同的,我们不能简单的把每一节课教学目标都是定为学会和掌握单手肩上投篮动作。这样的结果势必导致课堂教学目标的空洞和模糊。

四、体育教学目标的设计离不开学校体育资源。主要是指学校的场地、器材、设施等要满足于体育教学,以便使所设计的教学目标更符合实际,更具可行性。

总之,教学目标的确立不仅要求体育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掌握教学内容,了解学生自身条件,还要受到学校物质条件的限制。

教学目标如何确定教学内容篇八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有的内容是重点又是难点,有的内容是重点但不一定形成难点,还有的内容是难点但不一定是重点。这样就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困难,尤其是脱离教学参考书的时候,有的教师对教学重难点确定的不够准确,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确定教学重难点的基本方法是:

每一个教学内容,都是以单元的形式出现的。教师备课时首先要对整个单元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因为数学是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每项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又是后续知识的基础。其次要详细地知道每节课的知识点,在教学中做到不遗漏。如果知识点是某单元或某内容的核心,是后继学习的基石或有广泛应用等,那么它就是教学重点。

1.依据教材内容而定。

教学重点一般由教材决定,对每个学生是一致的。一节课的知识点可能有多个,但重点一般只有一两个。例如:“分数的基本性质”这节内容,从教材上看有两个知识点:一是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二是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而大小相同的分数,即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很显然在两个知识点中,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该是本节课的重点。因为它是解决第二个知识点的前提,也是学生后续学习约分和通分的依据,所以确定为教学重点。

2.依据教材提示而定。

每一套教材都有自己的体系,无论是知识体系还是编写形式。就人教版教材而言,有一个特殊的人物“小精灵”。它会根据教材内容提出一些问题或者说出一些规律,如:一年级下数学教材第35页,小精灵说: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这就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再如上面提到的分数的基本性质的两个知识点也是小精灵提出的。所以老师们在没有教学参考书的情况下,要吃透教材,可根据教材中的提示确定教学重点。

3.依据课题而定。

数学教材的课题,一目了然,直接揭示教学重点。有经验的教师,能对教材做到深刻解读的教师,一看课题就可以确定教学重难点。例如:倒数、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等。

教学中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有的内容是重点但不一定形成难点,还有的内容是难点但不一定是重点。在一般情况下,使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就是教学的难点。难点有时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定,同样一个问题在不同班级里不同学生中,就不一定都是难点。例如:分数的基本性质这节课,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有具体到抽象就可以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是教学的重点,但是对学生而言并不困难,因为学生已经学过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过了“商不变的性质”,有了这些基础,学习新课并不难。因此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不是教学的难点。

而“0”除外的道理究竟是什么,这是学生理解起来容易困惑的,它就是可以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在教材中也能看到,它是特别引起注意的。

另外教材中,有时会出现“注意”的提示,一般都可确定为难点和重点。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难点有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定,同样一个问题在不同班级里不同学生中,就不一定都是难点。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作出预见,预见学生在接受新知时的困难、产生的问题,从而确定好自己的课堂教学的难点。在一般情况下,使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教师要着力想出各种有效办法加以突破,否则不但这部分内容学生听不懂学不会,还会为理解以后的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造成困难。例如:前面提到的分数的基本性质的难点如果不突破,就会影响后续“比的基本性质”的学习。

教学目标如何确定教学内容篇九

我说课的课题是《确定位置(一)》。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预设效果等八个方面进行阐述。

教材分析:

“确定位置(一)”是小学数学第七册《方向与位置》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体具体位置的知识,以及学习了简单路线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教材编排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特点,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从学生非常熟悉的座位表入手,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从而引出抽象的数对表示方法,帮助理解“数对”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并学会在生活中加以运用。”在教学中,我还补充了数对发明者笛卡尔的生平介绍,渗透数学文化对学生思想的启迪。

1.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能力目标: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和数学文化的渗透,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能正确使用数对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正确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法学法:

人们都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让课堂教学高效而又符合学情,教学中我采用了调查法。课前,我对20名学生进行了抽样前测,从“你坐在教室的什么位置?你还能用什么别的更简单的方法表示你的位置吗?你听说过数对吗?”等几个问题对学生进行调查,准确把握教学起点。情境教学法。课中,我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老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展开教学。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自主揭开新知识的面纱,体验到了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可以将一匹马牵到河边,但是你决不可能按着马头让它饮水。”这句话也道出了数学教学的灵魂在于主体探究。为此,我从:“问”让学生自己提;“法”让学生自己探;“题”让学生自己解;“情”让学生自己抒等四个方面设计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创设情境。

新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确,学生兴趣越浓,他的观察越仔细,感知、思维、联想等学习活动就越有成效。

二、探索新知,营造空间。

探索新知的环节,可谓是一节课中的重中之重。围绕学习目标,我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展开教学。

1、结合情境,巧妙设题。

在这一环节中,我利用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班长的位置。学生会出现不同的表述方法。老师说明,观察时一般都是按从左往右,从前往后的顺序。(电脑出示分组)。

2、导放结合,授人以渔。

学生设计并展示。根据前测调查,学生会出现这些情况,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相同点,都有数字3和2,中间都有将两个数字隔开的符号。这时老师说明:数学家选取了“,”号将两个数分开,并且在外面加上了小括号,从而引出数对。第3组第2排还可以表示为(3,2),并让学生说说3和2分别表示什么?随后加以巩固。这样的设计是希望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总结规律,突破教学重点。

3、小组合作,集思广益。

数对是一种数学知识,它建立在坐标图中,应该让学生体会从具体位置中抽象出坐标位置。接下来的环节,我在黑板上写出一组数对:(2,1)、(2,2)、(2,3)(2,4)、(2,5)、(2,6),并引导观察。学生会发现,数对的第一个数都是2;都是第二组的同学。这样原来的座位表就变成了一个方格图,每个同学的位置就在竖线和横线的交叉点上。借助多媒体演示,从班级座次表中逐步抽象出坐标图,让学生初步感受坐标形成的过程,建立了数学模型,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

4、轻松交流,求异创新。

溪水汇入大海,才不会干涸。教材中的知识点只有回归到厚实的数学文化大背景中,才会被深刻地理解和阐释。接着我通过展示数对发明者法国数学家笛卡尔的史料介绍,鼓励同学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做一个爱思考的人。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了解了相关的数学文化,获得了积极丰富的情感体验。

三、共享成功,评价反思。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那数对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用处呢?我通过展示“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数对在地理学中的应用”、“数对机械制图中的应用”“数对在航天飞船上的应用”,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拓展了知识视野,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实现了把“小课堂”变成“大课堂”的现实。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共享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生成延伸。

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虽然简单,但能反映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尤其是学生的板书,真实地再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展现设计思路上的异曲同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学目标如何确定教学内容篇十

教学目标的分析与确立是学科教学设计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决定着教学的总方向,学习内容的选择、教与学的活动设计、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设计、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评价的设计都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来展开。

教学目标能否定准能真正体现一位教师专业水准。教学目标的确定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朦胧阶段。这个时候根本不重视目标,备课上虽然把教学目标写得很全面,那也是参考人家的目标,考虑的中心是知识,大脑中根本没有学生的存在,无从谈起目标的针对性,上课情况可想而知;进步阶段。已经重视教学目标,从备课到上课可以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只是这时候真正重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备课时也能综合考虑知识和学生的学情;成熟阶段。在确立课堂教学知识、能力目标的同时,更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确立,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的培养,更加关注学生的成长,学习目标更接近学情和学生的个性差异,更注重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在我校大力提倡“堂堂有目标,堂堂有效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力争使六年级升学考试均分达到全县第13名以上,七八年级调研考试均分达到全县第12名以上,九年级调升学试均分达到全县第8名以上的奋斗目标,更应该做好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和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研究。确定好教学目标,是保证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前提。

教学目标分析与设计的对象是学生,因此教学目标阐述的是学生学习的结果,是指他们在教师与同伴的帮助下,利用资源和工具学会了什么,而不是指教师应该做什么,或者通过该课教给学生什么。然而在实践中,在目标编写中,教师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目标对象的错误定位,常常将学习目标描述为教师应做什么或是对教学活动、教学手段设计的描述,如在语文教学中:“给出特定的词句,让学生说一段话,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能力”、“借助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看图说话能力”,上述两个目标都是描述的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某种能力拟采取什么方法或活动,而不是通过教学后,学生能做什么,能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这样的目标既无法达到对教师教学的指导作用,也起不到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作用。因此,在编写教学目标时一定要正确定位目标对象,这也是之所以有人提出用“学习目标”来代替“教学目标”的原因。

二、目标的编写应尽可能明确、具体。

在学习目标的编写上,一般要求目标的表述应力求具体、明确,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能够做什么”有一个具体的、明确的描述。学习目标的描述要可评价,便于教师和学生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了解是否已达到目标,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或学习的策略。但经常有很多教师常常用一些很笼统的、模糊的术语来描述学生具体学习目标。特别是在情感学习目标的表述上,这种问题更为突出。在知识目标的描述上,一些教师常常用“学习„„”,“掌握„„”等行为术语描述具体的学习目标,如:“学习新单词moon,star,sun,earth„„,扩大学生词汇量,为自主学习和阅读奠定基础”;在技能的描述方面,常常用“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能灵活运用„„”等术语。描述具体的技能目标,如:“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等;在情感目标的描述上,最常用的描述方法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等。由于任何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都存在一定的层次性,因此,在不同的课时里,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的目标要求应有所不同。上述目标描述使我们无法确定在一堂课里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是理解、模仿还是简单运用或是综合运用?怎样才能知道学生对当前的学习主题表现出了兴趣和积极性?无论是认知类、技能类或情感态度类学习都有一定的层次性,在每一单元、每一课时的学习里,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层次应有所不同,相应的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的重点也不一样。笼统的、模糊的目标描述容易造成教师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偏离学习目标,课堂教学重点不明,也会使课堂教学评价无据可依或是脱离目标进行评价。

三、目标设计要有层次性。

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允许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尤其是每个学生具有不同的潜在智能。每个学生在学习上所表现出的兴趣、能力和天赋是不同的,对学习的需求也不同,这就要求教师课堂学习目标的设计必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需要教师认真分析学习内容,区分出哪些是最低限的学习内容,哪些是基本的学习内容,哪些是加深或扩展的学习内容,提出与学生能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感,而不是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达到同一学习目标。遗憾的是,虽然我们在思想上、在理念上都能认识到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但在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却常常忽视了这一点,表现在单元和课时学习目标的设定上只有单一目标,不同能力的学生按照同样的进度学习相同的学习内容,采用同样的评价方式。

此外,同一单元、不同课时之间的目标也缺乏层次性和差异性,每一节课学生应知、应会的内容和目标基本相同,目标设计上缺乏层次性,在这样目标设计导引下的教学活动的设计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学习评价设计同样难以呈现丰富性、多样性,难以真正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不能真正落实“使每个学生得到不同发展”的要求。

因此,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对一些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可设计“学生能够„„”“多数学生能够„„”“个别学生能够„„”这样的要求。

综上所述,教学目标的确定是一门艺术,在大力倡导“有效课堂”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确定好教学目标,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经过实践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教学目标如何确定教学内容篇十一

欧阳林江苏常州田家炳实验中学(安徽师大教育硕士)。

《语文建设》第四期刊登了几篇文章,讨论了新课程的生成性目标和传统教学目标的利弊问题。其实在教师眼中,教学目标往往是教师针对一篇课文或一堂课教什么的问题,因而教学目标的问题往往是课程和教学内容的问题。从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角度去考虑,一些问题就可能会迎刃而解。在这里有必要首先弄清楚几个概念的内涵并加以区分。

一、“过程目标”即“内容目标”、“结果目标”即“能力目标”

刘华老师所认为的“过程目标”[1]着眼于对学生活动的描述,即通过把学习活动明细化为一系列具体的可观察的学习行为。钟启泉、王荣生两位教授在一篇文章中所说的“内容目标”[2]虽没有具体的定义,但描述为“往往较为具体、直接地涵盖着乃至规范着课程与教学内容”,并举例子,如《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中“选择中外不同时期典型的国家管理形式,描述其主要特点”。从这些表述来看,“过程目标”与“内容目标”的内涵基本一致。钟、王二人所说的“能力目标”是“期望学生达到的结果的描述”,显然与刘老师的“结果目标”内涵一致。

进行这番比较是为了说明“结果目标”与“过程目标”、“能力目标”与“内容目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并将本文讨论所使用的术语限定为“能力目标”和“内容目标”,也就是说“能力目标”和“内容目标”应该是不同的。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常常混淆目标与内容,模糊能力目标和内容目标,笼统地把它们称为教学目标,也包括在第一期上发表文章的三位老师。比如“要针对课堂上的实际情况对课前设置的目标进行调整”[3],根据作者前面所举的学习《隆中对》和《桃花源记》时生成的问题--诸葛亮是最大的“蠢材”、《桃花源记》的主题应是对不守信的人进行批评,可以看出所要调整的目标实际是内容目标,而作者后面所说的“学年”、“学期”、“单元”的教学目标则是典型的能力目标。之所以要对二者进行区分,是因为将二者混在一起将直接导致教师对“教什么”的认识模糊以及“让学生处于朴素状态做自发的尝试”[4]。而教师对应该“教什么”的`认识模糊不清,那么对课堂上即时生成的问题就很难有“清醒的判断能力”,因为他缺少判定问题是否有价值的依据。

二、解决途径--从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角度看待问题。

由于内容目标“往往较为具体、直接地涵盖着乃至规范着课程与教学内容”,而在课堂上因生本对话、师生对话而生成的问题改变的是内容目标,因而这实质上是课程和教学内容生成的问题。新课程提出“生成性”目标,是对学生个人体验和认识的尊重,而如果我们从课程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看,就可将教师和学生变为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生成者,而非被动的接受者,让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过程。

并且,根据后现代课程与实施理论,“所有的课程内容不是必须遵从或者完全接受的,而是要把它当作需要修改的东西来对待”,对于阅读教学来说,“它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多向度地解读文本,以及如何辨别这些文本中的意义得以表现出来的方式”。[5]由此在课堂上因“即时生成的问题”而可能产生的教学“随意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因为它为教师提供了判断问题是否有价值的依据。例如,在学习《隆中对》时,有学生认为诸葛亮是最大的“蠢材”,因为他老躲在深山老林里等待别人来挖掘,不会主动出击。这个节外生枝的话题可能打断了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程序,但是它却又可能比教师的精心设计更有教学价值。因为这是学生依据个人的经验对文本做出的真实解读,虽然荒谬,但有其合理性,即他是以现代社会的某种价值取向为判断标准的。这个话题的意义在于可以引出进一步的追问,比如诸葛亮这样做的理由(合理性)是什么,传统的评价所依据的标准是什么;或者由此引出其他同学的不同看法以及评价的依据。通过这样多向度地解读文本形成的对比,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地分析文章,从而使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诸葛亮的思想情怀以及传统儒家思想在他身上的典型体现;也更有助于学生学会“将自己的生活经历置于更为广泛的文化背景中进行关照和解读”[6],修正自己原有的观点,避免单一、刻板、狭隘的认识。这对学生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都是显而易见的,因而可以说能更完满的实现教学目标。

分清能力目标和内容目标,从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角度去看待“生成性目标”,就可以跳出所谓能否完成或是否要改变教学目标的局限,并有助于教师判断出什么样的内容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3]刘和程《目标的灵动与有序》,《语文建设》,4。

作者邮箱:ouly7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