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大全17篇)
- 上传日期:2023-11-12 17:48:18 |
- ZTFB |
- 11页
在总结中,我们可以回顾过去所学的知识和经验,加深理解。如何优雅地表达情感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之一。推荐一些关于时间管理的总结文章,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利用时间和提高工作效率。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篇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历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回顾历史,如果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起算,在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已经走过了60多年的光辉历程,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重要成就。2012年,党的吹响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号角,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研究阐释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意义重大。
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萌芽于其学生时代和青年时期,并且受到了当时社会经济环境和哲学研究思潮的影响。在早年时期,由于加入黑格尔派,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具有唯心主义的倾向,认为人类与自然界的动物不同,人类能够主动地去面对自然、改造自然,改变自身命运。当时的马克思特别强调人类的自由,认为人类不能被自然所束缚。不久,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转向唯物主义,反对人与自然背道而驰,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马克思不同,青年时期的恩格斯主要是通过揭露无产阶级的悲惨生活,抨击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来表达其初步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在这一时期,马克思在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等著作中辩证分析了生态保护等问题,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正式形成。在上述著作中,马克思着重分析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重要关系,强烈批判了资本主义异化人与自然的生产生活方式,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强调要时刻注重调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恩格斯的生态哲学主要体现在与马克思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认为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整体,主张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在晚年时期,随着对人类社会等各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也逐渐走向了成熟定型。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内容全面、意蕴丰富、逻辑缜密、系统科学,具体涵盖了人与自然的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的根源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等各方面内容。这一思想为我们重新认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一)对人与自然定位的反思。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内容之一就是对人与自然定位的深刻反思。恩格斯在其所著《反社林论》一书中认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离不开自然,人类只有依靠自然才能生存发展下去。此外还要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不是毫不相关的独立体,二者有着共生共荣的联系。人类要发挥主动能动性去改造自然,这样才能改造自己。但是,这种改造的过程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前提和基础的,人类无权支配自然界、掠夺自然界。
(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
在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产生以前,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高度推崇“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理念,把人类与自然对立起来,认为人类才是宇宙的主宰。长期以来,在这种错误理念的影响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自然界进行了疯狂的掠夺和破坏,最终导致了人类的生存危机。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强烈批判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方式,开创性地提出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主张人类要节制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满足自我需要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保护自然、保护环境,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永续发展。
(一)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理论指导实践,伟大的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党的指明的全面建设生态文明道路上阔步前行。站在这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哲学思想,在全社会树立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价值理念,从而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基础。为此,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要求,在全社会树立绿色消费观,倡导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要建立健全环境保护领域的法律法规,加大对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等行为的惩罚力度,把保护环境的各项举措纳入到法治轨道上来。
(二)为人类的永恒持续发展提供哲学基础。
人类共用一个地球,共有一个家园。显而易见,没有哪个人喜欢自然灾害,没有哪个人不畏惧恐怖和死亡,人类追求的是永恒持续发展。为此,人类就要达成共识、统一行动,彻底抛弃原初的“人类中心主义”落后理念,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就是我们唯一的选择。从根本上讲,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科学发展观念,主动维护生态平衡,构建新型的人与自然关系,这是人类实现永恒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础。
参考文献。
[1]韩哲。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与中国环境问题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34).
[2]李小倩。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探讨[j].金田,2014(6).
[3]朱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篇二
曾经我一度以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距离我很遥远的东西,后来我发现我“太年轻”了。马克思主义涉及到的东西太多,而我从中感触最深的是它给我们引导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用马克思主义原理中的方法理论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往往能使我们将问题看的更加深刻、全面。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优秀的成果,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理论,其一切理论和奋斗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为崇高理想。马克思主义具有三个显著的特征:一是科学性,二是革命性,三是实践性。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的不朽丰碑,但它并没有结束真理的发展,而是为真理的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卓越成就。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此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凝聚全党全国人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了解了关于马克思一些东西,我似乎发现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我们总是可以找到马哲的一些投影。比如说近几年来我国物价的持续上涨,出现了诸如“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的情况,严重超出普通民众的承受能力。房价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找不到自己的安身之所,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而就算勉强有了,大部分人也注定要做大半辈子的房奴,这不禁使我们这些身在校园里面的大学生感觉到现实的苦恼与未来的迷茫。
利润,掩盖了实际成本,宣传虚拟成本,让民众以为物价涨价合理,无泡沫,从而接受物价虚高的价格,商人们则从中渔利,而那些掌握着大量社会财富的人也利用了市场的炒作性进一步哄抬了物价。购房团就是一个例子。可能有人会说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但目前市场中的情况是工资永远没有物价涨得快。而有些不法商贩更是逾越道德与法律的底线,这就像马克思所说的为了利润那些商人什么都敢做、什么都会做。虽然近年来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试图稳定物价,但很多地方的物价仍然居高不下,究其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便是在降价中出现的众多矛盾,商人追求利益与民众渴求物价下降的矛盾;地方政府税收需求、某些官员官本位需求与市场经济规律的矛盾;地方政府利益与民众利益的矛盾等等。
另外,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不是要求我们好高骛远,不切实际,而是要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学习讲求的是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要把旺盛的求知欲同科学的学习方法结合起来,根据自身的实际制定适合合理的目标和计划。总之,遵循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这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学习纷繁复杂的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打破客体方面的限定和制约,掌握好学习方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我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要义精髓,自觉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做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篇三
近年来,我国加大对劳动价值论的深入研究,对社会主义发展十分有必要。但是对马克思哲学中的财富问题却没有引起注意。笔者认为,在当前社会主义制度下,加强对马克思财富论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全面阐述人在生产力中的地位。
根据马克思哲学观点,所有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并具备客观“实体”特征。但是,前人留下的生产力会在新一代中将它作为既定力量,并为“过去”注入“现在”的活力,转变成现实生产力。可见,生产力的历史就是“个人力量发展”的历史。根据马克思哲学中“真正的财富是所有个人的发达生产力”这一论述,是对财富问题本质的追问,这种生产力显然就是“个人独特主体的生产力”,因此具备“主体”特征。正是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是“自然力”与“人本身力量”的双重享用和占有。可以看到,“生产力”这一概念正是人的发展与生产财富的统一,并从中获得“实体即主体”的本体规定,可见,生产力不是自然永恒的,而是历史性地生成、发展、变化。
在马克思看来,人作为生产力中的首要因素,可以让生产力的发展呈现循环型或者维持型,并实现生产力发展质的飞跃。人作为社会劳动的主体及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在前者还不属于“发达生产力”,只有后者才是真正的“发达的生产力”。
人作为生产力发达与否的衡量根据,在于个人能否在自由时间中获得“劳动能力”与“真正自由”,能否在充分得以发挥的基础上,作为最大的生产动力而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中。因此,在当前社会自由时间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如何让人成为最大生产力,并真正在生产力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近年来,学术界已经将对人力资本的研究,上升到国家与党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建设国家发展的核心战略地位。
二、人学意蕴中的重要意义。
西方经济学家多用“物质”来界定财富,马克思哲学中,却认为:“人们为了创造历史,必须保证生活、为了生活,又需要衣、食、住、行等各种东西,因此,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为了满足这些需要的新材料,而并非物质生活自身”实际上就是生产财富的过程。因此,人们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应该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创造并使用财富。
在人学语境中,财富是对人们具有一定作用性,并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或者使用价值。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无论财富是什么样的社会形式,使用的价值最终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因此,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物质产品是财富载体,因此物质产品的使用价值实际上就是财富的内容。马克思已经对财富分为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两大类。同时又将精神财富又分为两大类:物质产品形式的精神产品、活动形式的精神产品。可见,财富问题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发展是沿着人的维度进行的。
三、“以人为本”的财富发展观念。
当初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革命,主要以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高度发达生产力”作为物质的逻辑起点与基础。由于当时马克思研究的主要是社会主义革命问题,因此更多关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冲突,而并不是生产力自身发展问题。但是现在,社会主义国家在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同时,进入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时期,面临了生产力严重不足问题,并需要加大发展生产力。因此,从财富对人的发展主体角度出发,再加上财富对于社会发展的动力,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机制中已成为现实问题。
马克思哲学从财富出发,体会人的发展;又从人的发展反过来理解生产力,最终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来理解社会发展逻辑,这对大力发展生产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生产概念的提出,虽然促进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不再以个人发展为主,而是依赖于生产力的发展主线。但是生产力自身的快速发展也要依赖于财富源泉,并真正开辟社会财富。正因如此,马克思已经在《马达纲领批判》中,将“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充分涌流”与“他们的生产力增长”和“个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并作为发展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条件。从现实角度出发,当前“放手让一切劳动、技术、知识、管理及资本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思想,充分体现了大力发展生产力,落实马克思财富思想的实践。
以我国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社会主义通过大量生产并创造财富,实现社会生产力的全面发展,还应充分考虑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避免在生产资本主义财富过程中产生的“以物为本”的发展观,以及由此产生的生活悖论、生产悖论及生态悖论,最终确立“以人为本”的财富发展观。只有这样,才能在确保我国社会生产已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等,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更好实现“解放与发展生产力”这一历史任务,实现我国提出的“通过发展来提升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并通过发展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建立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奠定财富理论的基本地位与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篇四
马哲是一门很好的哲学课程,它讲究客观地认识世界,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承认世界统一于物质,承认世界是按自己的客观规律运动发展的。
因此,学好马哲对我们处理事情,完善个人的世界观来说,是门必不可少的课程。但是马哲其中的基本原理又大都较为抽象,较难理解和把握。
在看读完这本书后,以下是我的读书心得:
第一,我们要将马哲原理与人身联系起来,让我们体会、观察自身,由此联想原理的内容及其意义。在学唯物辩证法这一部分中,要用三大规律的内容来说明“如何学好马哲原理”这一与切身相关的主题。如用内、外因关系的原理,说明学好哲学关键在于自身的努力,老师的作用在于帮助你理清思路,便于自学;再如,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说明自然的规律、人生的价值等这些哲学智慧体现在具体的现实之中,我们要在自己的工作、生活、学习中去体会、去领悟、去把握,而不是靠死记硬背,教条式地记忆。另如,用质量互变规律来说明学习哲学不能投机取巧,一蹴而就,而应该循序渐进,一章一节地学习,才会由渐悟到顿悟的飞跃。
第二,众所周知,对立统一规律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其关系,在哲学教学中是一个难点。所以在学习上,可以用中国古代的太极图来表示一个事物内部本身所固有的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本性。说明这对矛盾的两个方面相互依存、联结、渗透、贯通的趋势即同一性,相互排斥、反对、限制、否定的倾向即斗争性。斗争性存在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就不存在同一个事物之中,就无法斗争;同一性是包含差别的同一性,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差别,事物就成了混沌一体。由此更进一步,用太极图的变动情况来说明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说明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而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展开。
第三,生活是人们认识自然和世界的基础,把抽象原理放到人们日常生活中去比拟,通过对生活的联想可以加深对原理的理解和记忆。比如,在讲“矛盾”概念时,分析“人生的辩证法”,生与死是一对矛盾,生就是死,死昭示生,生之顶峰死亡感觉,死亡过程生之喜悦。再如,在“矛盾不同阶段上的特殊性”时,可以引用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基尔凯郭尔关于“人生三阶段”的学说,来说明青年是审美阶段,享乐占主导;中年是伦理阶段,责任占主导;老年是宗教阶段,信仰占主导。另如,在分析否定之否定规律中第三阶段与第一阶段相似性时,用黑格尔的话进行引申,“同一句话,由老年人讲出来,还是由年青人讲出来,其所包涵的思想都大不一样”。以“人生如梦”这四个字为例,青年人表达了一种失恋、失败后迷失方向的感受,对老年人来说则是历经沧桑、面对死亡的无奈。
综上所述,学习马哲要客观地学,科学地学。不仅背名词、原理,采取一些生动的直观形式或方法,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变得有趣味,变得形象化,最重要的是理解其客观含义。既要注重其中包含的科学道理,又不要陷入迷信状态,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核心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一种思想方法,是一条认识路线,是一个历史过程,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只要实践在发展,只要社会在进步,只要人类的历史还没有结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永无止境。当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要在党的基本理论的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根本一条就是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能用本本去支配实践,而要用实践去发展本本。
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尊重广大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面向和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成就科学理论的根本道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一定要尊重广大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着眼于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主义是最讲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创新精神。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实践中的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每一次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
[关于马哲书籍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篇五
摘要: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活力源自于它对实践的尊重。然而,对于“实践”应如何理解和把握,倒是一个值得人们深入思考和探究的问题。这一问题理应包含着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恩格斯把实践作为自己创立新哲学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旧哲学的积极扬弃,从而完成了哲学发展史上的一场深刻变革;二是他们的后继者勇于反思实践,把实践与理论面临的困境关照起来,从而在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旧哲学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把哲学牢牢地奠定在实践基础上,并把实践提升到一个崭新的思维角度,以此作为人们理解和把握世界的根本出发点,从而在实践的基础上第一次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完成了人类思想发展史上一次深刻的哲学变革。哲学,一向被人们视为是关于“最高智慧”的学问。何为最高智慧?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理论,由于程度不同地轻视或脱离实践,对世界的哲学思维,要么采取从脱离主体、人的自然出发,从本原去把握世界的“本体论的思维方式”;要么采取从脱离客体、物的人出发,从纯粹思辨的角度去把握世界的“意识论的思维方式”。这两种思维方式的着眼点虽有不同,但却存在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是以追求世界的始初本原和终极本性的真理知识为目的,并认为这就是哲学的最高智慧。然而实践和科学的发展日益证明,这种对最高智慧的理解,不仅违背事物的固有本性,而且也是与人类的认识本性相悖的。因为事物处于无限发展的过程中,人的认识也处于无限发展的过程中。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一切旧哲学的非科学性,使它们必然会“用观念的、幻想的联系来代替尚未知道的现实的联系,用想想来补充缺少的事实,用纯粹的臆想来填补现实的空白”訛譹。同时,又必然要把它们自身的体系看成终极真理的最后发现和完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根本上突破了这一性质,结束了这一非科学的妄想,用实践的观点看待哲学的产生和发展,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实践不仅是把人类从自然界分化和提升出来的根本途径和条件,而且由实践活动分化出来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的矛盾关系,就是人们所要认识和说明的基本内容;而体现这种关系之本质的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就是哲学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在旧哲学中,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彼此对立,主观与客观始终处于分裂的状态之中。究其原因,正如马克思所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訛譺。而“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訛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贡献,就在于从造成这种对立世界的根源中,发现了把人与世界、主观与客观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这就是人作为主体的实践活动。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真正把握到贯穿于人和世界、主体和客体关系中的主观和客观的矛盾,是如何从对立走向统一,并经过主客观的统一最后实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人与世界的统一。当然,人与世界的关系,主观与客观的矛盾,时代不同,其内容及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并非像旧哲学家所想象的那样,是哪一个时代,哪一个人所能一下子解决的。哲学作为人与世界之总体性关系的最高层次和最自觉的观念和理论表现,要保持自己的生命力和存在的价值,就必须像马克思本人所说的那样:“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訛譼。从现实方面看,哲学是根据现时代的社会实践和科学认识的发展,把“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訛譽。从历史方面看,哲学不外乎是贯穿于历史的人与世界的关系在现实中的进一步逻辑展开。坚持用实践这一崭新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和把握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的规定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探寻二者相互联系的规律,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根本上克服了旧哲学的非科学的局限性。它不再是提供什么世界的初始本原和终极本性的理论,而只是帮助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获得真理性知识的一种科学方法。马克思和恩格斯历来反对那些按照传统哲学理解、运用他们理论的人,再三重申:“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訛譾。把所谓知识总汇的哲学变成认识方法的哲学,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对哲学作为最高智慧的真谛的深刻把握。因为,一种哲学理论,如果是关于某一确定对象的认识,那它就是十分有限的,甚至要把自己封闭起来。只有那种关于怎样才能获得真理认识的认识,才可在某种意义上称之为“最高智慧”。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这样。它并没有给人们提供关于世界事物的现成答案,而只是为人们解开“宇宙之谜”提供了一把金钥匙。有了它,只要我们遵循人类认识的规律去合理地加以运用,就能获得任何真理。这就是马克思曾经一再申明过的,他的哲学并没有结束真理,而只是为真理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二
一位哲人曾说过,每个人都是他那时代的产儿。哲学也是这样,它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这位哲人并未实践自己的格言,但却给后人以深刻的启迪。这就是: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并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有其特定的历史蕴涵。一方面,一定哲学之所以能称得上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说它能正确地把握时代的脉搏,反映社会发展的要求,能够把“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从而以哲学的方式向人们提供哲学意义上的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格局,基本性质和现实途径,为人们自觉有效地从事实践活动从哲学层次上提供理论框架、逻辑前提和方法论原则。另一方面,哲学的“时代性”又表明它是有局限性的。一定时代的哲学总是以一定理论形式映现着自己时代的人们处理人与世界关系的具体形式和基本特征,集中着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但是在时代发生变动和更替之后,反映原时代的哲学能否继续成为新时代的旗帜,就要看该理论是否具有继续前进的内在机制。在这一点上,对任何哲学来说一视同仁,概莫能外。历史地看,有的哲学随着自己所代表的时代基本上走完该时代的全程就停滞了,有的随着自己所代表的时代走上一两个阶段就落伍了。这是为什么?主要原因不外乎两点:
(1)以往哲学家企求建立一个穷尽一切的绝对真理的体系;
(2)轻视或脱离人类的社会实践,并且是后者决定前者,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原因就在于它强调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必须为实践服务,通过实践检验真理,通过实践发展真理。当然,旧哲学家并非闭口不谈实践,只是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有着本质的区别。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中就十分重视实践的意义。他曾强调说,实践的理念比“认识的理念更高,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的资格,而且具有绝对现实的资格”訛譿。列宁肯定黑格尔的实践观念中“包括有益的东西”訛讀,但是,黑格尔的实践只是绝对精神逻辑发展中的一个环节,并且,“黑格尔是一个德国人而且和他的同时代人歌德一样拖着一条庸人的辫子”訛讁。这使得他没有变革现实的革命气魄、决心和行动,而只是把理性和自由的理想表述在概念的思辨体系中,以此为工具去干预生活,塑造自己的时代。旧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也重视实践的作用,他声言“: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輮訛輥。但是费尔巴哈对于实践“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所以,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輯訛輥。亦正是由于旧哲学家脱离实践或者缺乏实践的思维,因而也就不了解实践的“批判的”、“革命的”意义。马克思说,以往的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当然,马克思的话并不意味着哲学家不应该去解释世界。哲学是要解释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即对整个世界所阐述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本身就是一种解释。但对世界的解释有不同的落脚点。旧哲学是为了解释世界而解释世界(不否认其中有改变世界的言论),就实质而言,它的落脚点是面向过去或者既定现实。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世界,目的在于改变世界,使整个世界革命化,其落脚点是面向未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种“批判的”和“革命的”本性,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历来不把自己的学说看成是永恒不变的真理,而是与时俱进,需要接受实践检验的“一般原则”。亦正是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奠基人才把自己的学说称之为“实践的唯物主义”。
三
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哲学十分强调和尊重实践,实践是马克思实现对旧哲学的'超越,完成哲学史上划时代变革的重要契机和力量。但是,我们不能不意识到,实践既是具体的历史的,也是动态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时代和实践条件下的产物,如果不回到变化了的时代和实践之中变更自己、完善自身,那么它的生命力亦会丧失或走向枯竭。为此我们必须把握好以下两个“结合”。
1.坚持与发展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理论,又是需要在实践中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质和实践本性,决定了坚持与发展的辩证统一,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而且也是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有的科学态度。对此,我们要着重反对当前流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条化”的倾向。所谓“教条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作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和解决现实中大大小小问题的现成答案。这种观点从认识根源上看,是由于不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固有本性所致。从现实的原因上来分析,这与多年来我们宣传工作中的失误有关。理直气壮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伟大意义,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论基础,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这并没有错。问题出在一些人过去采取“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的简单做法,使宣传教育工作流于形式,忽视在帮助人们领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上下功夫。久而久之,人们头脑中便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似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说的每一句话,下的每一个结论,都是绝对真理,都是不可变更的,都要坚持。这样一来,人们不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症结,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而是把它当作预先就有的万能公式到处乱套。这种做法在过去的战争年代给我们党和中国革命带来过极大的危害;在今天的和平时期,我们建设的一些重大失误也往往是与此有关的。其后果是极大地破坏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声誉。如今党中央鉴于党的干部理论素养不高,工作中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甚多的情况,号召全党全民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是完全必要和非常及时的。但要防止简单化、庸俗化的倾向重蹈覆辙,要强调全面、系统、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基本观点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并且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普遍意义主要体现在“方法”和“指南”上。
2.反思与建构相结合。
要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不得不冷静下来,重新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中面临的双重关系:一是哲学与现实的关系,二是哲学与自身的关系。从哲学与现实的关系来说,长期以来的“教条化”的倾向窒息了哲学的生机。前面说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理论,又是需要在实践中发展的理论。这里的“产生”和“发展”的实践从实践角度看具有不同的意义,前者是“历史的”,后者则是“现实或未来的”。因此,我们所言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旧哲学的超越,实际上主要是指它对“历史”的超越和相对于理论的“产生”而言,面对“现实”的超越和相对于理论的“发展”而论,正是需要我们后继者应该做也必须做的工作。过去我们在不同程度上忽视了这一方面,没有按照马克思对待哲学的方式实践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的产生到实践的发展,从对历史的超越到对现实的超越完全是“自动的”而不是“自觉的”。这样一来,哲学不可避免地在内容到形式上均呈现出相对于实践的滞后性,尤其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和确立的过程中,哲学既引不出现实对自己的足够需要,也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哲学面临来自多方面的责难、冷落和挑战不仅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它从“生存”的高度提出了哲学的变革与发展问题。再从哲学与自身的关系而论,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过去我们的哲学中自觉不自觉地存在着严重的“自我中心化”倾向。一些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宗自居,缺乏一个中国化、民族化的具体环节。具体地说,既缺乏一个与中国传统哲学相融合、相对接以及互渗互补的过程,这就使它失去了在中国真正为人们所信服和接受的深厚根基;又缺乏与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现代西方哲学的各流各派之间的吸收与融汇,这就脱离了当代哲学研究应当具有的人类文化背景和实践科学基础。其次,我们当前的哲学研究还自觉不自觉地沿袭着近代以来西方分门别类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造成内部的板块分割和机械分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研究之间缺乏实质性的沟通与合作。本体论、认识论、辩证法、价值论、历史观、方法论等分支哲学研究,未能在哲学研究的总体体系中恰当定位。哲学史、哲学原著、哲学原理之间彼此脱节或相互重复的情况均有发生,研究者们各自限于狭小的领域而缺乏哲学研究应有的宏大视野和胸怀。再次,从总体上看,我们的哲学研究既缺乏深度分化,也缺乏高度综合;既缺乏分支哲学、部门哲学中的发掘与建设,相应地也缺乏在哲学层面上的提升;既缺乏足够的分析,也缺乏足够的思辨,等等。由此看来,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强化它对社会的解释、规范等功能,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目前我们的哲学变革的重点和焕发马克思主义哲学青春活力的当务之急。
特定哲学之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特定的哲学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亦不例外。在人类哲学思维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作为哲学形态演化更迭过程中的一种历史形式,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时代所塑造从而具有时代特点,体现时代精神的特定内容和具体形式的有机整体。对于它的未来形态的预测和探索,同样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不过在我看来,从探索的可能思路来看,不外乎以下三种基本取向:
一是解释性思路。
从历史渊源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孕育和发展起来的。我们后人尤其是东方国家对他的理解和业已形成的哲学体系,实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解释性理论。这种解释是否符合早先马克思的原意或“文本”,并未盖棺定论,因而对它的重新解释可以不断进行下去,具有历史的开放性。
二是重构性思路。
这一思路并未离开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文本或对象本身,而是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哲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和缺憾,根据社会实践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按照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原则,对其予以分解和重新整合。这既是一种继承前提下批判性分析和考察工作,又带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创造性。
三是解构性思路。
沿着这条思路去构建哲学的可能形态,大致有两种不同的结果:或者是与原有哲学形态没有继承关系和历史联系的面目全非的一种新的哲学体系;或者建构起来的哲学形态在更高的层次上深刻地体现出这种哲学的内在精神,更能发挥它在当代的积极作用和功能。应该说,上述三种基本思路不能说谁优谁劣,谁好谁坏,或许可以说各有自己的合理性和片面性,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无论采取哪种思路,其指导思想必须是明确的,那就是:我们探索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当代形态,因而不能用这个“说”或那个“论”去消解或取代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应是在坚持的基础上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此同时,无论采取哪一种研究思路来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必须在其过程和结果中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第一,符合社会实践的内在逻辑。哲学不是世界之外的遐想,反而总是根源于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体现着“实践精神”的哲学理论,它的内在结构理应是按照实践逻辑所展开的。当代社会实践结构的哲学抽象。任何游离于实践之外去奢谈和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都从根本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第二,符合哲学自身发展的逻辑。哲学的发展不仅遵循着社会实践发展的客观逻辑,而且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有着自身发展的相对独立性,遵循着“自己构成自己的特殊道路”。不论哲学的各种形态区别如何明显,继起的形态总是蕴含于先在的形态之中,在先的形态总是包含着发展为新的形态的可能性。这种更迭和演化是哲学自身逻辑的历史性展开。循着哲学历史的发展,可以使我们站在前人的肩上进行哲学思维,去探寻新的哲学世界。第三,能够吸收和融汇人类实践和科学的最新成果。真正的哲学应当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力求把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集中在哲学思想之中。第四,能够解答当代人们面临的困惑和疑难。这种解答绝不意味着能够为现实中的大大小小的问题提供现实答案,而是通过哲学形态的转换,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为人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思维视角和方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篇六
《新民主主义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的_,根据中国历史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经验,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明确地回答了当时中国革命中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说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必须属于中国工人阶级;说明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而在工人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说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_必须采取既区别于资本主义,又区别于社会主义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
读完《新民主主义论》后,体会最深的是新民主主义的先进文化建设。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至于新文化,则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
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就是中国共产_人所领导的_的文化_。
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它同一切别的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相联合,建立互相吸收和互相发展的关系,共同形成世界的新文化;但是决不能和任何别的民族的帝国主义反动文化相联合,因为我们的文化是革命的民族文化。各资本主义国家启蒙时代的文化,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但是一切外国的东西,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然后吸取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中国_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民族的形式,新民主主义的内容——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新文化。
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科学的。它是反对一切封建_和迷信_,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_和实践一致的。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我们必须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对于人民群众和青年学生,主要地不是要引导他们向后看,而是要引导他们向前看。
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_准备。“没有革命的_,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可见革命的文化运动对于革命的实践运动具有何等的重要性。而这种文化运动和实践运动,都是群众的。因此,一切进步的文化工作者,在抗日战争中,应有自己的文化军队,这个军队就是人民大众。革命的文化人而不接近民众,就是“无兵司令”,他的火力就打不倒敌人。为达此目的,文字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加以改革,言语必须接近民众,须知民众就是革命文化的无限丰富的源泉。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种文化,只能由无产阶级的文化_即__去领导。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这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就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国,这就是我们要造成的新中国。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篇七
摘要:新形势下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需要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努力做到: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把内容讲准讲对,突显理论魅力,忌附加;达及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理论深度,把道理讲通讲透,突显其理论特质,忌肤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新情况新变化提出管用的新东西,把理论讲活讲实,突显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当代生命力,忌教条;精选教学材料,讲究教学艺术,把理论有效贯彻下去,增强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忌粗糙。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教学效果;授课着力点。
新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科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在编写内容上呈现出五个特点:辩证处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关联,致力于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涉及范畴多,观点集中,理论视野宽,理论境界高;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观点的引用和阐述;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的当代生命力得以彰显;选材组材贴近现实,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得到适度回应。鉴于新修订“原理”教科书在内容上所呈现出的特点,为了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讲授“原理”要在“准”、“深”、“新”、“精”上下工夫。
一、讲授“原理”力求讲“准”
所谓讲准,就是要面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典文本,在授课内容上力求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把理论讲真讲对,突显其理论魅力,忌附加。这涉及到教师在课堂上讲不讲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四个分清”的要害在于把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区分开来。
1.认真钻研教学材料,把认识统一到新编教科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上。备课的基本依据就是教科书,备课中教师需要深刻领会和研究新编教科书的精神和内容。《原理》课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就是教科书,否则就会出现内容失当甚至错误,也不会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原理》这本教材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权威性、严肃性和针对性,需要与相关的教育教学材料区分开来,吃准吃透其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在此基础上,再联系当代大学生所关心的热点、焦点和难点等思想实际,才能精心编写出富有针对性的授课提纲和讲义。
2.自觉研读经典着作,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认真学习和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是对包括从事“原理”课教学的所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基本要求,达到这一要求的最好办法就是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研读经典着作是需要讲究方式方法的,可以考虑以下几点:一是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较为系统地研读,这需要持之以恒、长期坚持;二是带着问题读、把基本原理与当代现实问题相结合,这需要高屋建瓴,实现经典与现实的对话;三是把握经典着作的思想精髓、领会其精神实质,这需要深入系统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内容和理论体系。只有自觉研读经典着作,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3.关注学术争鸣,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辨别力。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内外学术界关于接受马克思主义还是拒绝马克思主义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在国内,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争论异常激烈。应该说,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始终是主流。如在哲学方面,“回到马克思”、“走进马克思”、“追寻马克思”、“为马克思辩护”始终是主流意识;在理论经济学界,通过世纪末以来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的持久、激烈争论,教科书还是扞卫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但同时,否定马克思主义、拒绝马克思主义的杂音也不容忽视。就拿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论来说,经过1956年、1962年、1979年和2001年以来的四次争论,论辩主题由主要围绕价值规律与计划经济的关系、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划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等问题,发展到物化劳动、科技劳动、管理劳动和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问题,甚至有学者从劳动价值论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及适用范围到理论内核与分析逻辑,进行了所谓反思,全面质疑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当代合理性与合法性。
二、讲授“原理”力求讲“深”
所谓讲深,就是要面向历史纵深和当代西方理论思潮,在比较中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硬核”,在授课内容上力求达到经典作家的理论高度,把道理讲通讲透,突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忌肤浅。这涉及到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1.完善知识结构,开拓理论视野。中宣部、教育部5号文件明确规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必修课“新方案体现了综合性、整体性的要求,特点是有史、有论、有应用,有利于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从历史与现实应用的有机结合中,全面地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这就要求教师应具备较宽的理论史知识,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哲学史、经济思想史、政治思想史、科学技术发展史,等等。没有理论史的支撑,讲课就会缺乏历史感、纵深感和立体感。
此外,教师还应具备诸如科学哲学、经济哲学等相关专业方面的知识。金吾伦教授在其论着《生成哲学》中,以当代科学实验中出现的“夸克幽禁”为例,提出了“物质不是无限可分的”论断,并以此质疑“物质可以无限可分”的哲学论断。对此,如果缺乏科学哲学方面的常识,就不可能对这一问题做出合理解释。不仅如此,不了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不可能很好地理解时空的二重性原理;不了解量子力学关于微观粒子运动的状况和规律,就不能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动观;不了解系统论,就不能把黑格尔的矛盾观加以深化;不了解现代科学对近代经典科学的超越,就不可能使机械决定论推进到辩证决定论的高度,等等。同样,缺乏必要的经济哲学常识,就不能有效地借助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概念之网把握经济理论、通过理论体系呈现其理论意义。相反,就可能陷入个别范畴的无谓纠缠、甚至陷于应用层面的非基本概念的解释,不能自拔。这样,就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讲成了技术层面的应用经济学,不仅时间不够用,更谈不上达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硬核”,突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了。
2.进行比较对话,彰显理论特质。这里的“比较”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把马克思的理论与其以前的理论(含同时代人的理论)进行比较,看它是在何种意义、何种层次上超越了旧理论;二是把马克思的理论与现代西方学者的相关理论进行比较,看它是在何种意义上、何种层次上不可超越而必须加以坚持和发展。
关于第一点,教学过程中可以深入思考和着重理清以下几个问题:
关于第二点,我们认为,把马克思的理论与现代西方学者的相关理论进行比较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只有进行二者之间的比较才能够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呈现其理论特质,划清二者的理论界限,突显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尤其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度推进的过程中,要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话语主导权,这一点显得更为必要和紧迫。另一方面,进行二者之间的比较又是可能的。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实现第一次产业革命和经济繁荣的历史条件下得以创立的,本质上属于现代思想和话语体系,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虽然一个半世纪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变化和新特点,但现时代仍然属于资本主导的历史时代。
例如,通过把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进行比较,能更好地认识到效用价值论、特别是边际效用价值论鼓吹者的辩护本质。西方学者出于辩护的需要,可以随意捏造数据,如[美]庸俗经济学家凯里为了鼓吹收入均等化思想,不惜捏造出分别用石斧、铜斧、铁斧、钢斧从事生产时,工人和资本家的收入份额之比分别是1:3、2.66:5.33、8:8、19.20:12.80;可以编造社会福利函数,如伯格森、萨缪尔森编制的社会福利函数公式是:w=f(z1,z2,……);可以不顾事实,信口雌黄,如加尔布雷思断言美国已经消除贫富悬殊现象,认为现在美国已经富裕到了“死于实物太多的人比饿死的还多”,富裕到“特别是男人,有时故意把衣着穿得破烂一些”[3]。如此等等。很具伪装性、隐蔽性、欺骗性和虚伪性。研究表明,现代西方效用价值论在理论旨趣上,反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以对抗社会主义运动;维护“财富所有主”的利益,以巩固资产阶级统治。以推行平均主义为名,行功利主义之实。在基本观点上,坚持社会本态论、消费主导论和阶级调和论,以科学为名,行辩护之实。在方法路径上,窄化研究对象,简约经济现实,悬置假设前提,以科学实证为名,行操作主义之实。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准讲深的基础上,也要出新,以突显马克思理论的现实感,展示其当代生命力。
三、讲授“原理”力求出“新”
所谓讲新,就是要面向新时代、新实践和新实际,运用新的知识背景和视野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经典理论,在授课内容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新情况新变化提出管用的新东西,把理论讲活讲实,突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生命力,忌教条。这涉及到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创造性地讲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1.关注学术动态,把握学科前沿。学科前沿问题,往往就是实践中现实问题的理论折射。关注学术动态,把握学科前沿,是捕作现实问题的特有方式,为理论联系实际所必须,不仅需要一定的学术积淀,具有必要的理论激情,更要有面向实践的理论勇气、服务现实的理论旨趣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在创作《资本论》过程中,一方面高度关注工人阶级的革命实践和无产阶级的生存状况,另一方面,始终关注学术动向、跟踪学术前沿,悉心搜集创作素材,哪怕是手头有一本自认为重要的书还没有看,就不会动笔写作,并以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不断修改文稿。马克思说:“要是隔一个月重看自己所写的一些东西,就会感到不满意,于是又得全部改写。”[4]为的是使它们成为“一个艺术的整体”[5],以向资产者的脑袋发射最严厉的炮弹。正是因为这些,马克思自豪地说:“工人阶级永远可以把我当做一个忠诚的先锋战士”[6]。讲授“原理”需要把握的学术前沿问题较多,但可以集中跟踪研究和把握诸如实践唯物主义、经济价值论等一些基础性理论问题。
2.紧密联系实际,拓展理论空间。为了使马克思主义更加贴近现实、更加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原理”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新现象、新变化和新实践进行研究,力求提出新观点和新理论。这也是这本教材的一个鲜明特点。
四、讲授“原理”力求讲“精”
所谓讲精,就是要面向教学对象,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在授课中精心选择教学材料,讲究教学艺术,把理论有效贯彻下去,增强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忌粗糙。这涉及到教师在课堂上如何简明扼要地讲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曾说,讲马列要精,要管用。我们在有限的公共课课堂上,更要注意这一点。
1.理清思路,着眼整体。新编教科书克服了传统教科书把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条块式地编写模式与体系安排,十分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一块整钢,致力于从整体上理解与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授课中,理清思路、把握整体的关键是,把握教科书的逻辑思路。对于“原理”教科书的逻辑思路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上加以把握与梳理。
从篇章结构看,绪论是引子、统领;前三章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人的认识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前三章所阐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应用到现实中,分析、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规律。);第四章和第五章阐明资本主义社会及其运动规律,即通过劳动价值论揭示商品经济及其发展规律、通过剩余价值论揭示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第六、第七章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归宿和逻辑结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终级目标和最高任务,即阐明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
从理论视角看,客体视角上可以沿着物质及其运动、人及其实践活动以及社会及其发展加以把握;主体视角上可以沿着实践者、历史创造者、雇佣劳动者、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者、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加以把握。
2.攻克难点,把握重点。所谓攻克难点,就是要全面深入地理解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如马克思的实践观问题、商品价值的源泉问题以及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等等。我们认为,这几个问题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瓶颈,对于把握新教材、讲好“原理”至关重要。其中,对于商品价值源泉问题的理解,关键要弄清楚:劳动在何种意义上是价值的源泉?我们的理解是,就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主体性活动而言,活劳动主导死劳动;就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对象性活动而言,脑力劳动主导体力劳动;就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创新性活动而言,创造性智力因素主导基础性智力因素;就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社会性活动而言,抽象劳动统摄具体劳动;就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中介性活动而言,延伸态劳动及其关系主导原生态劳动及其关系。“原理”教科书的重点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这在技术上可以结合全书所列57个教学要点和51个关键词以及所设置的53个思考题加以把握。
3.立足现实,精心选材。讲课时,要选择那些能更好地承载我们教学目的的教学材料。因为我们所从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其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在“原理”课教学中力求使青年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所以要注意选择能够体现和有效贯彻教学目的的材料。联系实际时,要把现存问题与现实问题区分开来,去芜存菁,善于舍象,紧紧扭住体现时代特征、反映社会发展基本趋势的现实问题,致力于解答时代课题。避免当下琐碎问题的无谓答疑。当然,所选择的材料也不能脱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让他们感到不着边际。这方面马克思曾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他创作《资本论》时从分析商品开始,“好像是斤斤于一些琐事……但这是显微解剖学所要做的那种琐事”[7],所以教学组材选材中努力做到见微知着、立意深远。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m].人民出版社,1993,3:382.
[2]思想理论教育导刊[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2.
[3][美]加尔布雷思,徐世平译。丰裕社会[m].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72.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2001,44卷: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篇八
范文一: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来自13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学生。我的论文题目是。下面本人就具体阐述一下论文的主要结构和内容。
本论文的主要框架是各章内容、结论、创新点与不足、展望与致谢等,本人就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全文共分为四章。
在绪论中,主要概述了选题背景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方法。接下来本人就对此分别展开阐述。
第二章是科学是变革思维方式的精神力量。主要从工业革命时代马克思科学观产生和发展的背景、科学的发展对认识论的变革作用、科学的发展对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形成的作用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第三章是科学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力量。主要从近代科学的发展促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巩固、马克思关于劳动工具是生产力水平的标志的论述、马克思关于科学是生产力的论述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第四章是科学促进社会形态更替和人的发展。主要从科学通过变革生产关系来变革社会制度、科学的发展为新的更高级的社会制度奠定物质基础、科学与劳动异化以及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论文通过研究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1)科学对人类的思维方式起着重要的变革作用;(2)要重视科学的物质生产和变革作用;(3)科学具有二重性;(4)科学最终目的是要为人的发展服务。
论文在以往的研究基础上也有一些创新,创新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以往论文基本都是研究马克思全面的普遍的科学观,论文研究的重点也不够突出,而本论文专门研究工业革命时代的马克思科学观,突出强调和深入研究了工业革命时代科学开始进入生产以后发挥的巨大革命作用。其次,论文在研究中主要以科学在随着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的变化中革命作用和地位的不断提高为线索,对工业革命时代科学初步进入生产过程发挥的巨大革命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重点突出了马克思关于科学是生产力和物质生产活动的见解。
当然,由于自身知识能力的局限性,论文的写作也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今后我会继续提高自身知识能力,查阅资料,更准确清晰地理解马克思科学观的核心思想,也使论文的论证更加有说服力。
最后,我要表达一下我的谢意。在论文的准备和写作过程中,经过多次修改才最终定稿,在这期间,很多老师尤其是我的导师都给予我许多指导和宝贵的建议。在这里,我对他们表示我最真挚的感谢和敬意!另外,借此答辩机会,万分恳切的希望各位老师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多指出本篇论文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学生将虚心接受,从而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使该论文得到完善和提高。
以上就是我的答辩自述,希望各评委老师认真阅读论文并给予评价和指正。
谢谢老师!
范文二: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好!我叫尚宝莲,我的研究方向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我的指导老师是雷龙乾老师,我的论文题目是《在批判中追求——中国现代性实践的历史境遇与进取理路》。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对我的这篇文章做一个简单陈述:
(一)选题来源。
我最初酝酿写作这篇文章,并不因为它是流行于今天理论界的一个时髦话题,也不是因为我有什么高瞻远瞩的时代眼光或者什么雄心勃勃的战略构想,我写作这篇文章的最直接的动因来自养育了我30多年的陕北的那块荒凉、贫瘠的黄土地。
我的家乡叫榆林,在陕西的最北部。如果您20年前去过那里,或者您间接地了解过它的历史,您就会知道由于历史上的民族战争和建国初期的不合理开发,它曾经是一个多么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高建群的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就是一个真实的写照。近年来,因为地下丰富的矿产资源的开发,榆林由一个世世代代被人们遗忘的穷山沟摇身一变成为一个世人皆知的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谓的聚宝盆。我的家乡好像是富裕了,人们口袋里有钱了,山比以前清了,水也比以前绿了,榆林因为它的富庶也名声远扬了,北京知道它的名字,联合国也知道了它的名字。但是,我却一直深深地担忧着。每当我看到那一列列的像巨龙一样的火车和那一眼望不到头的汽车运输队将地底下那些闪闪发光的黑色金子拉走,只留下漫天飞舞的灰尘与千疮百孔的高原的时候,我深知,这样的毫不节制的开发,总有一天,而且相信这一天不会太远,我的家乡,就会像一位衰老的可怜的母亲那样,被它的贪婪的孩子们榨干她最后的一滴乳汁。
经济的确发展了,表面上一派繁华的景象。那么繁华的背后呢?繁华的背后是文化的严重滞后,是人们的愚昧与目光短浅,是地方官僚主义的严重盛行,是庸俗的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的空前泛滥,是对劳动和知识的蔑视,是对理想与崇高的背弃,是权力与财富分配的严重不公。生活就这样被扭曲着,人格也就这样被扭曲着。我给这种片面畸形的发展起了一个名字叫“现代病”。
我深知,这种畸形的发展模式并不是我家乡的“特产”,事实上,我们的国家,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现代病”像一场全球性的瘟疫一样在滋生着、蔓延着并且在日益恶化着,它正在威胁着或者即将严重地威胁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存。我觉得,既然做一回人,就应该做一个有人类意识的人。所谓天下兴亡、其夫有责。我的忧思与关切也许是微不足道、无足轻重的,但是,在沉默与呐喊之间,我还是选择了呐喊。这就是我写作这篇论文的初衷或缘由。表达似乎有点罗嗦,但感情是诚挚的。
(二)选题意义。
“现代性”问题研究,所关注的是人类现代历史的重大现实问题,也就是现代性实践和现代性思想文化的选择和再选择、建构与重新建构的问题。这个问题,由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特殊情势,同时构成为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而且中国近现代历史在现代性选择和再选择、建构和重新建构的问题上,步履尤其艰难。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问题正是近现代世界历史和近现代中国共同的话题和处境。当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把中国的现代性重建问题以更加深刻和更加尖锐的方式重新提了出来,迫使我们给予更加彻底的认识。所以,本论题不仅在实践上而且在思想上都具有极其深刻和长远的意义。
(三)研究现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饱受战争之苦的人类痛定思痛,对自身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行为开始了深刻的检讨和反思:我们渴望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我们能够拥有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我们该怎样创造这样的生活?我们不妨把这种反思叫做现代性的反思。
在西方理论界,现代性问题研究虽然要追溯到马克思时代或者更早,但是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这一问题才逐步成为西方理论界研究、探讨的核心问题。不过遗憾的是,一直到上世纪末,西方的现代性研究基本上都是西方人站在欧洲中心主义立场上进行的关于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反思。他们普遍认为,在欧美之外,别的国家和地区没有资格谈论什么现代性问题。新世纪以来,随着世界多元化趋势的发展,在现代性问题的研究上,西方理论界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包容态度,现代性问题的研究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为当代的现代性问题研究开辟了新的前进道路。
在中国,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深和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全面推进,现代性问题越来越成为备受国人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特别是近二十年来,“现代性”问题可以说正日渐成为中。
国学。
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有关现代性问题的研究比比皆是。其中,有侧重于西学的研究与译介的,有着眼于中国现实问题的勘察的;有热衷于现象描述的,有着力于本质探究的;有致力于线索梳理的,有倾向于范畴分析的,等等等等,不一而足。研究成果也以论文、著作等形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过,由于我们的研究起步较晚,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理论资源的储备不足,所以,我们的现代性研究虽然表面上进行得轰轰烈烈,实际上只是做了一些整理性的皮毛工作,而真正深入的、系统的、全面的研究才刚刚开始。关于这一点,刘小枫的《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周宪、许钧等编著的“现代性研究译丛”,还有汪民安主编的《现代性基本读本》就是最好的说明。
(四)论文的主要内容与核心观点。
我的这篇文章分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言部分,常规性地论述了现代性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作者的写作初衷。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现代性的概念与历史溯源。像研究其他任何问题那样,清理了现代性的历史脉络,剖析了“现代性”这一歧义丛生的概念,论述了现代性何以成为一个问题,并初步探讨了现代性与中国的关系问题。这一部分为后两章节的论证做了理论上的铺垫。第三部分集中笔墨论述了中国现代性选择的必然性与偶然性问题。通过阐述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进而论证了现代性的必然性与可选择性,从而得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是我们的必然选择的结论。这一章内容既是前一章内容的理论总结,又是最后一部分内容的哲学基础和论证依据。第四部分也就是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现代性的批判性构想问题。首先分析了西方现代性的中国改良与革新问题,明确指出,西方的物质文明我们要坚决吸取。接着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扬弃问题,强调了东方的精神文明我们不能丢弃。最后论证了中国现代性的悖论式方案——在批判中追求。这部分内容是整篇文章的落脚点,作者在这里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的改革进行到今天,亟需发展成为一场能够实现经济民主、政治民主和文化民主的全面的、彻底的革命,而不再是细枝末节地修修补补、和风细雨地指指点点。社会的责任社会必须责无旁贷地承担,个人也一样,尤其是走在时代前面的知识分子,更应该勇敢地承担起思想启蒙的历史重任,塑造一个健康的现代的国民性格。最后,作者呼吁,要在价值领域进行一场彻底地、颠覆性的革命,从而促成现代精神在中国的最终生成。
本文的核心观点是:在第一章中提出,现代性是一个内部充满着激烈冲突与巨大张力的存在,它召唤着一场从制度到人心、从外部到深层的巨大变革。它意味着我们必须现代!当然是以一种有尊严的方式!第二章中提出并系统论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是我们时代的必然选择”的观点。最后一章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中国现代性建构的悖论式方案:即追求中有批判,在批判中追求。
(五)论文的创新之处。
我觉得我的这篇文章的一点特色在于,能够紧紧抓住现代性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决定性与选择性的矛盾,以及中国处境与西方处境的重大关系,利用世界历史和中国实践的经验,利用近现代以来的相关研究资料,立足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现代性的本质、内在矛盾、必然性与偶然性、决定性与选择性等,进行了深入地思辨,明确指出中国必须对现代性进行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场的批判,同时在充分张扬其价值的方向上进行了科学地重建。
(六)关于文章的不足。
苏格拉底说过,认识自己是最困难的。关于我的这篇文章,不管好歹,算是我对这些年,特别是这三年难得的研究生生活和思考的一个总结。一年多的写作过程中,我思考过,也痛苦过。我思考着我的存在,思考着他人的存在,也思考着人类的存在和未来。这种思考时时刻刻折磨着我,也激励和鞭策着我。可以说,这篇短文就是我长期思考的一个理论总结。至于这个思考全面与否、深刻与否、到底有没有价值、有多大的价值,似乎都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我生活过,经历过,也痛苦过、思考过,这就够了。至于文章的不足,稚嫩与浅薄在所难免,还望各位老师不吝赐教、多加批评指点,我将再接再厉。谢谢!我的陈述完毕。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篇九
[摘要]哲学与人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哲学是人生的态度之学,研究人对世界应该持什么观点,采取什么态度,追求何种境界,用比较正确与科学的态度来对待世界与人生。哲学从属于人类的实践,是人类思想活动或本源事物的存在和表现形式之一。哲学的价值论是人们在实践中知道人们评判好坏、善恶的态度和选择。指引人们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从而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哲学人生实践价值。
文/王一涵。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美好生活的向导,也是对于人生的一种反思。哲学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哲学思维是一种以思想为对象的反思的思维,它反映的不是思想对象而是思想本身。另外,作为哲学的这样一种人类活动,它是对于人生的系统的反思,即能够系统地反思人生的活动叫做哲学活动。哲学的特征在于追求本质,不断反思。在内容上,哲学的反思对象无所不包;在深度上,哲学的反思是无穷无尽的。现实中,我们可以借用哲学的思维方式,但不能照搬,即我们直接关注的现实是具体有限的。哲学解决的是根本性问题,但是它没有现成答案。哲学是一种意识形态,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毛泽东认为“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构建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去反观、透视和理解现存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哲学对象规定为作为现存世界基础的人类实践活动,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解答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从而为改变世界提供方法论。
对于人而言,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哲学是人生的态度,研究人对世界应该持有什么观点,采取什么态度,追求何种境界,用比较正确与科学的态度对待世界与人生。不同的哲学决定了不同的处世方式,不同的人生态度、人生境界体现了不同的哲学。人的每一个言行、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贯穿着哲学,哲学是与人生紧密联系的。
一、人生要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
我们总是处在不同的时空中,努力地活在有意义的世界里,在各自的人生境界中度过一生。中国近代大师冯友兰、王国维等从自己的切身实际和生活体会出发,用哲学的思想启迪着人们的思想,丰富着人们的生活,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和迅猛迈进的信息时代,使人们对生存的意义和奋斗的方向更加迷惑。哲学能使人们对日常生活中不断遭遇的事物的本质性进行再认识,从而帮助人们处在一个有意义的社会生活中。
哲学作为世界观,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广阔而深远的世界图景和实际而可靠的生活依据,为人生的境界形成奠定了基础。哲学作为方法论,能从根本上完善人的思维方法,提高人的思维水平,培养哲学的生活态度,并用这种生活态度去思考世界,建设人生。在这个以人为本的时代,人应该得到自由的发展空间。在科技社会相当发达的今天,我们应该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用科学文化知识作为能量,从自身实际出发不断地完善自我。从实际出发,就是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行事,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哲学的方法论赋予人们最高层次的思维方法和智慧,让人们不断解放思想,反思自己的行为。不断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认清自身的价值,在学习中不断地完善自己,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自己,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选择符合自己的主观条件。我们要适应时代潮流,使自己的选择适应社会的客观环境和时代的需要,抓住机遇,主动选择,把握自己的命运,从而能够脚踏实地地走好人生路。
二、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的生存发展能力。
哲学赋予人的生活以有目的和意义的世界观。哲学作为人类心灵的最深层次的伟大创造,其主旨在于人的精神境界的不断地升华,在精神境界的升华中崇高起来。哲学的修养与创造是人们追求崇高的过程,也是人们使自己崇高起来的过程。它要求学习哲学的人永葆理想性的追求。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是一种纯自然的存在,而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而这种社会性的存在的最重要问题就是“小我”与“大我”的关系。离开“大我”就没有“小我”的存在,所以这种伦理的世界是一种“小我”世界的超越。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类面对着的一个共同的问题,是发展的问题。我们在自己的行为选择当中必须深切地思考发展的问题,必须有一种深层的时代意识,关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自我意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实际上就是从人所从事的社会实践出发来理解人、把握人,并通过实践全面地塑造人。物质与意识的认识是实践的规律性规定。实践的基本主体是人,实践的基本矛盾是人的基本矛盾,其规律是人的运动规律,人的行为范畴是实践的行为范畴。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目的在于改变世界以满足人们的需要。要改变世界就必须认识世界,实践及其发展的需要是认识产生的根源和发展的动力。因此,我们要在实践和认识统一的基础上发展自己,践行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只有实践才能使我们不断提高对所谓信息加工的能力即思维的能力。凡是符合客观的真理性认识,通过实践必然会成功地转化为客观的现实,反之亦然。
人的社会实践具有多样性。生产劳动是人类的最基本的形式,但人的社会实践不仅仅限于生产活动这一种形式。人的实践活动方式处于不断变化和历史发展中,人实践活动方式的变化,是我们在创造中不断重塑自己、更新自己的过程,是人的本性、人的利益、人的权利、人的价值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里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形势,跟上社会进步的脚步,不断地完善自身,从实践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中的人的主导性作用去理解人。人的主导作用不仅表现为在实践中主客体双方的改造上,而且还具体地体现在通过实践所联系的人、社会、自然这一动态系统改造的成果上。人们对自然的改造,创造了社会的物质文明;人们对社会改造的成果,创造了社会的制度文明;人们对自身主观世界改造的成果,创造了社会的精神文明。这些是人自身的文明进步的表现和动力。
实践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是人类社会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重大力量。因此,实践成为人生境界的现实基础,人们在有意识地、有目的地、能动地探索和改造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对象性的感性物质活动过程中生成自己的物质世界,也孕育自己的精神世界,由此进一步形成自己的人生境界。实践是人的解放与自由发展的根本途径。解放意味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弘扬,摆脱束缚和压制,消除异化,为人们获得自由的生存发展空间提供了条件。因此,实践实现了人与世界关系的和谐统一,实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统一。通过实践与认识的统一,充分发挥作为主体的本质力量,改造自然、社会以及自身。通过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提高人生境界。
三、在社会发展中创造人生价值。
社会是人的活动的有机整体,人的活动构成了社会。人与社会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构成一个辩证法统一的整体。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是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结果。人本身是物质生产的主体,也是进行其他各种生产的主体。价值对于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息息相关。在社会发展中,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力量发展的真正源泉。作为主体的人,既有物质的需要和能力,也有精神的需要和能力,任何价值都是表示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意义。人在关系中是主客体的统一,人生的价值也是人生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的`社会价值取决于他的行为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人的自我价值取决于他的行为满足自我需要的程度。我们个人认为对自己有价值的行为,未必就都有自我价值。我们考察自我价值,主要是考察行为的客观效果,看其到底是否满足了自我需要。人的一切行为、思想、情感和意志都以一定的利益或价值为原动力,不同的价值思维和价值取向将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个人的价值是通过社会价值得到确认和体现,同时又得到不断地提高和增值来实现的。一个人对于社会的贡献越大,越得到社会的肯定,他的自我价值就越大;反之,他的自我价值就越小。
当前,不良的社会现象让一部分人对“人生价值在于奉献”的观点逐渐产生怀疑,进而把金钱作为衡量价值的标准。但金钱并非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人生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社会的实践过程,既要有良好的客观条件,也要有主观不懈的努力去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正确途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生价值的实现要受到社会的经济、政治和精神等多条件的制约。要想在社会中很好地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个人的创造必须在既定的社会条件下进行。社会环境是制约实现人的价值的重要条件,我们要尊重这些客观条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把价值论更好地应用于人与社会的关系之中,让价值论更好地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
社会主义社会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社会发展的目的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使人生价值的实现有更大的可能性。人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得到社会对个人的物质和精神的满足和尊重,因此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人生价值实现的前提条件。任何个人,只要对社会作出了贡献,对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就实现了他的人生的社会价值。社会应该对他的社会价值给予承认和肯定,这是人生价值实现后的一定程度的体现。只有人生价值得到社会的承认和肯定,才能更好地发挥人们的积极性,促使人们更多地为社会作出贡献,在社会发展中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
[作者简介]王一涵(1988一),女,吉林省吉林市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重庆43007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篇十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时期的特征开始发生转变,主要表现为马克思哲学作为一种价值运动过程转变为一种对象化的知识,价值的追求开始退隐。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传统上的本体论、知识论、逻辑学进行解读,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了生存论、实践论的“马克思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特质就在于它是一种追求自身价值的学说,它有着鲜明的阶级立场与任务,放弃这种基本的价值而追求一种所谓的科学意义上的学术,这正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所希望和要求的。
作为在现实基础上追求未来美好社会理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旨在追求人类自身的自由与解放。它最鲜明的特点是“实践”。这种“实践”的基本特征就是改造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它需要条分缕析的理论基础、悲天悯人的大众情怀、铁肩担道的责任意识以及舍我其谁的践行精神。马克思之所以把为大多数人谋幸福作为自己的职业,并为此进行身体力行的革命实践活动。是由于他一生具有的普罗米修斯情结。形成了他为了大多数人的幸福而牺牲的精神。所以马克思又被称为“人间的普罗米修斯”。马克思的一生都是为了这种情结而生活与实践。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在青年时代就立志选择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职业。为了幸福的大多数,他把深刻的哲学理论与现实社会制度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了对传统哲学与社会制度的深刻批判。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同于其他社会或哲学理论,在于它是一种运动,是一种改造世界的活动:它不是一种知识分子的职业,或只是一种理论研究活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为了改变不合理社会制度的理论,目的就是“改造”世界,而不是“解释”世界。
哲学开始被认为是关于智慧追求和关于伦理道德思考的学问即“物理学之后”。从古希腊哲学经过近代的法国哲学一直到德国古典哲学,哲学的特点从探求世界本源的“本体论”到关于外在世界的“知识论”再到人类认识能力的“主体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书斋里的学问。是人类对于自身与外在世界及其统一性的认识与思考。从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就开始了对人自身即主体的认识。近代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把人类主体与外在的世界奠基在人类的理性之“思”上。德国古典哲学经过康德在认识论上的“哥白尼式革命”。把人的认识从对象的客观性转变为人的认识本身即主体性。从而试图解决哲学长期以来在认识上的矛盾问题。康德把人类的世界区分为可以认识的“现象界”和无法认识的“物自体”。现象界是科学产生的基础,是可以认识的;物自体是人类信仰产生的基础,但是无法认识。康德在为科学的发展奠定基础的同时也为信仰留下了地盘。黑格尔反对把外在世界划分为现象界和物自体。认为这样非但没有解决人类认识的分裂性。反而加剧了认识的矛盾,因此提出“实体就是主体”的观点。把人类的认识统一在“绝对精神”之中。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因此。哲学要想成为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就要改变传统上哲学的形而上学性质。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认识上有一个变化的过程。马克思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而恩格斯则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工人阶级斗争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之所以说自己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他反对的恰恰是自称马克思主义者而实际上违背马克思理论的“机会主义者”,他并不反对作为工人阶级斗争理论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斗争的理论武器与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始终是一种指导广大工人阶级以及被压迫民族反抗斗争的理论。正是在这一点上,恩格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全世界工人阶级进行斗争的思想武器,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认为传统哲学最大特点就是以“思”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改造世界的活动过程。不再只是客观化、对象化的知识,而这正是马克思不同于传统哲学家的地方。以改造世界为目的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是反对知识,而是反对以知识为目的的哲学。马克思哲学与传统哲学一样首先都是一种知识。是关于思维和外在世界的知识。但是在价值上,马克思哲学走出了传统哲学的内在意识性,走向了改造外在世界的活动。而对世界的改变必须在现实中把哲学转化为物质力量。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实基础上改变了传统哲学的性质。把认识论意义上的哲学改造为改变现实世界的行动即实践哲学,使哲学玄思成为改造现实世界的思想武器。使之成为批判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与制度的理论。马克思哲学既非本体论亦非认识论或主体论。而是一种对不合理社会现实进行批判和改造的哲学。“那是对日常的、现实的意识的批判。而且是在历史性地、社会性地相对的这种意识的地平内,作为对‘体系知识’的既成的诸学科的‘批判’。应该是作为这样的体系的批判一批判的体系而存在的东西。”这种批判既是对哲学理论、宗教与文化等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还是对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即政治经济学。这种经济哲学是马克思哲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实质上是一种关于理想社会的革命与运动,即实践哲学。它不是由现成的知识构成的,而是关于未来社会的理论运动。所以把马克思哲学理解为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在本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片面理解。这种理解只是对于马克思哲学在知识论上的理解。作为一种知识上的哲学,它只是作为马克思哲学的前提而非目的。换言之,它是马克思哲学的基础而非本质特征。以传统上理解哲学的方式无法把握马克思哲学的本质。在知识论的路径上无法跨越玄思的门槛。在传统的框架下根本无法通达革命的社会运动。因此。马克思哲学特质就在于它作为一种运动是以无产阶级为其价值主体基础。以人类的自由和共产主义理想为其价值目的而进行的改造世界的运动。“作为无产阶级世界观和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表现。马克思主义哲学自始就是把实际地改造外部世界作为自己的真实目的。”
中,使哲学成为一种批判的思想武器。在现实的社会经济批判中彰显哲学的力量。因此,马克思经济学并不是一种实体意义上的经济学即发家致富术。而是一种在现实的经济发展变化之中的社会与政治学说。所以又被称为政治经济学。这种政治经济学说与马克思的哲学内在的目的都是为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改造以及人类的自由与解放。因此,青年卢卡奇认为:“马克思主义不是第二国际那种消极观望的科学的唯物主义,而是一种号召民众起来革命、走向解放的批判性号角。”《资本论》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圣经”。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价值的具体体现。它既是一部经济学著作。同时还是一部政治学、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著作。作为一部经济学著作,它分析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灭亡过程及其规律,资本主义经济构成的要素工资、利润、地租,资本的有机构成,商品的价值规律及其构成要素。作为一部政治学著作,它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无产阶级的产生与资产阶级剥削的实质以及无产阶级的斗争。揭示了劳动力价值的秘密和剩余价值的来源。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形式的平等掩盖着事实的不平等,在商品经济发展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平等与民主的虚伪性。并揭示了无产阶级被压迫与被剥削的事实,强调了无产阶级斗争与革命的历史必然性。作为一部哲学著作,《资本论》从现象到本质、从抽象到具体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从历史的角度肯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进步性及其发展的历史局限性。所以说《资本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学说价值的体现,是经济学、政治学、哲学的统一。因此,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一种社会批判的学说。“批判的武器”要成为“武器的批判”就要被广大群众所掌握。因此,面向大众,使哲学摆脱对象性知识化倾向与精英化的倾向,也就是要改变哲学存在的方式与性质。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武器。它经过劳动群众即无产阶级的掌握就会成为改造社会的强大力量,从而指导人们从必然走向自由、从奴役走向解放。
哲学与群众能否结合、哲学能否被群众所掌握,这是从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开始思考的问题。柏拉图把“哲学王”作为统治者的标准。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然而这种“美德”知识只能为少数人掌握,哲学走向大众的结果就是苏格拉底走向死亡。马克思面对着被剥削与被压迫的广大群众。为了使人类从压抑与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物化”和“异化”状态,他把哲学作为群众解放自己的武器。“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哲学要与群众结合就需要改变哲学自身存在的方式。因此,在社会现实中实现对哲学的改造,使哲学不再是形而上学的沉思。也不再是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马克思哲学本身就是大众的哲学,是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哲学。所以。马克思哲学不再是本体论也不是知识论和主体论,而在现实的生产活动中找到了自身存在的方式,在实践中成为一种改造世界的活动。
马克思把哲学作为批判的武器展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并积极从事改造现实社会的活动。为了农民的利益,马克思对林木盗窃法进行批判,他参加了1848年欧洲革命。参与1871年的法国巴黎公社运动。“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马克思主义学说作为一种价值与信念。它改变了世界。同时也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显示了强大的力量,它唤醒了工人阶级及广大群众的斗争意识,有力地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地人民掀起了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并开始摆脱殖民体系而成立了独立的国家。
20世纪,世界的发展由无产阶级的革命转为各国经济建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以及工人阶级不断斗争和殖民地人民的持续反抗。资产阶级在国内外政治和政策上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作为一种价值运动的马克思主义走向了知识化的“马克思学”。从最初坚持马克思主义批判立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到走向客观化“马克思学”,尤其是马克思著作mega2的出版,把马克思哲学作为一种知识加以研究开始成为一种趋向。初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具有一种精英化倾向,但他们还坚持在马克思主义价值立场上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而“马克思学”则背离了马克思主义价值立场。放弃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以及对人类的自由与解放的追求。“马克思学”也就成为了与社会问题以及大众生活没有任何关系的本体论、认识论或主体论的理论体系,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在现实中物化。在物化中碎片化,在碎片化中退隐。
语和获取学术地位与资本的手段。离现实生活越来越远,偏离了其世俗关怀的初衷。”他所指出的左翼文化理论出现的问题其实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所出现的问题。作为一种无产阶级及人类解放事业的马克思主义开始变成了自身生存所需要的一种“职业”,我们失去了关注社会问题的兴趣。面对群众生活以及社会问题我们已经没有了当初的那种痛苦与焦虑感。职业化的生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常态,并且使我们安然如此。知识化的“马克思主义”力图摆脱“意识形态”的控制而转向中立化的、客观化的“马克思学”研究。有利于去除马克思主义中非马克思主义成分,有利于准确地定位马克思哲学在西方哲学历史中的地位以及梳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的脉络,以恢复被肢解了的马克思主义的原貌。但是,“我们有些学者试图在学术研究的幌子下,隐性地道说着西方马克思学的变种理论,缺乏了一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应有的立场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在于它是一种追求自身价值的学说,它有着鲜明的阶级立场与任务,那就是批判现实社会的不合理性。通过斗争与革命摆脱被剥削和被奴役的状态,完成人类的解放。因此,如果放弃这种基本的价值而追求一种所谓的科学意义上的客观学术。实质上就是取消作为一种价值的运动过程。就是取消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这正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所希望和所要求的。
随着资本的全球化,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霸权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机遇,同时也是巨大的挑战。因为“资本批判是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最本质内容。它是历史唯物主义对现代社会批判的最高表现。离开了它我们就不能理解和超越现代社会”。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国际环境改变。特别是随着苏联和东欧的解体,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欧美国家受到了冲击。但是在我国思想界和学术界出现了“重读马克思”热潮,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理论。于是“回到马克思”、“走近马克思”和“走进马克思”,从文本学解读方法、从生存论解读马克思,从实践论等各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展开了探索。这些讨论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大大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的影响。但是,从根本上来看,这些讨论明显都是在知识的范围内进行的。过分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质,甚至有些理论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尤其是群众的生存问题基本上没有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表现为研究内容上的专业化,语言上的西方化。价值上的学院化。话语上的他者化。具有普罗米修斯情结并且为大众谋幸福的马克思主义在普通民众眼里越来越像是孤苦无助且不断重复着向山上推动巨石的西绪弗斯。因此,“回到马克思文本与回到马克思主义真精神并不是一回事,不能停留于只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本解释者。必须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精神即强烈的时代问题意识、彻底的批评精神(理论批判与实践批判)、服务于无产阶级的自我解放;强调敏锐地抓住当今人类生存活动中面临的时代的问题,创造性解决现实生活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把握新事物变化规律。实现理论超越与现实超越,真正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了生存论、实践论、知识论的马克思哲学在实质上和传统哲学、西方哲学一样都成为了一种“讲坛哲学”。实质上,知识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繁荣”恰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存在危机的反映,“世界的哲学化就是哲学的世界化”。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一个走向现实生活的运动过程。但是,我们“不少人还沉迷在由政府的行政投入和‘技术化’的‘成果’统计所营造的学科繁荣的氛围里,还没有意识到学科危机已经来临”。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以开放的心态吸取世界各国文化。注重经济的发展。在政治上保障群众的民主与权利。在全球化时代条件下保持发展的自主性。这些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资本主义虽然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和完善,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是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世界范围的战争与贫困并不是资本主义要解决的问题。而恰恰是它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当今世界中的生态问题、能源问题、贫困问题就是资本主义自身发展的后果,因此保持自身发展的自主性与独立性就是在全球范围内的一种去资本化的力量。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大众服务的哲学。那就是首先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把知识作为一种前提而不是目的本身。这是它作为一种价值运动过程的前提条件。马克思哲学要走向大众,走向生活。要在现实的大地之中汲取存在和发展的力量,因此要摆脱学术化、精英化倾向。不然,“越来越从权利批判走向大众化批判及与此相连的世俗化批判。这与马克思主张的民众性方向也有迥然之别。这种过强的主体性话语势必带来对普通大众的蔑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内在特质。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实质并不是在语言内容与理解形式上的大众化,而首先是价值立场与意识上的大众化即树立大众的立场和意识。一个语言被群众所理解的理论也有可能是为少数人服务的理论。其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然是与本国民族文化相结合。从这一角度来说,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就是具有民族的形式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再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终目的就是使群众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体基础。群众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生命力与活力最根本的源泉,应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群众生活相结合,从而使群众成为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主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本质决定了它是把知识作为一种前提而不是目的本身,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追求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与价值的继承,就是把它作为一种改造世界的活动,也是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改造社会现实责任的承担,从而在群众中汲取发展的力量。这不仅是大众化在方法上的探求。更是在价值立场上的确立,因为立场决定价值,价值决定方法。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应在历史的发展中把握马克思主义不变的精神与本质,即批判性、实践性和大众性,失去与大众的血肉联系就是对大众生存问题的一种“痛觉”的消失。也就是从马克思主义走向“马克思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篇十一
高中新课改语文教学论文:让语文学习焕发生命活力。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广大语文教师作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但也普遍存在着重教不重学,灌输有余、启发不足,课堂教学模式化等弊端,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窒息了学生的创造性,影响语文课教学任务的完成。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深切地体会到,为让语文学习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神状态上要充满激情。
语文课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本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又怎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语文教学虽然不同于演戏,教师也不是演员,但要象演员那样,富有感情,善于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用自己的良好情绪感染学生。
教师无论在个人生活中遇到多么不愉快的事情,课堂上,都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和状态,深挖课文文本、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环节当中的每一个情感因素,把自己对课文内容、生活以及人生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种感情,用的语言、眼神、动作等传递给学生,在学生面前展现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学生度过每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二、教学方法上要利于激趣。
兴趣是人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当一个学习者对某一学科产生了兴趣,他总是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去学习,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教育家魏书生也说过:“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语文成绩就越好。所以应该激发兴趣,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让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参加知识的获取过程。在教学中,有两个环节值得注意:
一是导人环节,要讲究艺术。如果将一堂课比作一部电影,那么课前导语则是这部电影的序幕,好的序幕可以一下子吸引观众,产生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导语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不拘一格,但总原则是要切合课文内容,符合文体特点,富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思维之弦,让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新课。因此,每节新授课的导入,尤其要讲究艺术,可运用故事导人、歌曲导入、媒体导入等多种方式,这样的导语既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又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为整堂课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二是如何设疑,要讲究技巧。巧妙的导语,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但并不意味着这种兴趣能持久,要想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并持久,必须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活动不断扩展新知识,获得新的体验。精心地设计提问,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活跃思维,使之产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例如在学完《报任安书》之后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屈原遭受奸佞小人陷害,不愿苟活终至投江而死,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要“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最终著成《史记》,请以二人的不同选择为话题展开讨论。学生热烈讨论后明确了死可以明志,生却可以践志,对司马迁的选择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学习完《鸿门宴》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成者王侯败者寇,也有人说不以成败论英雄,你怎么看待项羽?你认为他是不是英雄?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很高。这样思维发散的设问都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
三、教学目标上要突出思维训练。
常规教学一般是在问题被解答以后,就意味着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实际上,人的'思维是无休止的,为体现教学的开放性,可以在初步解决问题之后,再留下富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思考问题,积极引导升华,给学生以极大的思考余地和广阔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对这些开放性问题继续予以探索,对自身认知活动进行反思,不断培养创造精神。
例如,在课堂上讲解完《沁园春・长沙》后,可以将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和唐朝诗人柳宗元的诗《江雪》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课堂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在知识的迁移中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作为政治家、革命家的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文人的胸襟境界是迥然不同的。毛泽东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精神,而柳宗元显然是另一种风格。这样的比较能让学生认识到不同气质的诗人所表现出来的诗风有天壤之别,从而提高了理解力和鉴赏力。
四、学习方式上要突出合作学习。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合作学习已逐渐被教师接纳,被学生所喜爱,并被广泛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具有交往性、互动性、分享性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交往,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别人,学会对人的尊重、理解和包容,克服过去在传统意识下被扭曲的竞争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在课堂教学中,一旦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学生都情绪高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因为小组合作后的比赛刺激着每位组员的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面对挑战,谁都不甘心落后,他们积极动脑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把个人的才智和能力充分地展现出来。合作学习促生了竞争精神、团队精神,撞出了思维的火花,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每次合作后,胜利的小组成员都会自动为他们的胜利鼓掌、欢呼,生命的活力在合作学习中迸发,一些优秀的品质在合作学习中自然养成。
五、教学空间上要拓展第二课堂。
语文学习本身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广泛性。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强调的就是语文学习不只是在书本上,特别是在信息社会逐渐成熟的今天,文理渗透日趋综合,影视书报大普及,学生几乎处处都在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学习,语文学习早已超出了课堂教学的范围。第二课堂活动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语文知识为内容的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并把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做为教育目标,以丰富的活动内容,多样的形式吸引广大学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健康发展。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可以通过开展形式灵活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来实现,如组织兴趣小组活动、举办语文知识讲座、组织野外活动、知识竞赛等。因为单一的课程模式显然不能很好地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个性特长的发展,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得以施展。我们要引导学生善于在课外积极主动地去发展,学会学习,提高语文能力。
总之,要让语文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绝非一日之功,我们只能在摸索中不断前进,在前进中不断摸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22610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篇十二
1.简述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首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其次,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理论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理论的作用则恰恰相反。
2.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第四,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3.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什么?
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
第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从主观方面说,人们总是受到自己认识能力和实践活动范围的限制。从客观方面说,受到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及客观过程的发展和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事物的本质有一个显露的过程,人的认识也就需要一个过程。
第二,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然而,对于认识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并且也永远不会完成。因为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
4.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辩证统一的原理。
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真理的相对性之中,也包含着绝对性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
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5.简述真理和谬误的辨证关系。
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
其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真理是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谬误也就无所谓真理。再次,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
最后,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6.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一般说来,如果在实践中达到了原来预想的结果,那么人的认识就被证实了,就可以称之为真理性的认识;如果失败了,并且不是由于认识之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那就是错误的认识。
第四专题。
1.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2.什么是社会存在?为什么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表现在:
第一,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第二,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第三,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3.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
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
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进步的社会意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见、推断未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落后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则阻碍社会的发展。
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4.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原理。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5.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原理。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辨证统一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上层建筑这种反作用的后果可能有两种: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6.简述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7.简述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是广大的劳动群众。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精神生产活动的主体也是人民群众。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并改造着社会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篇十三
我们可以一般地把政治哲学理解为是对政治生活的哲学反思。这种反思可以是指向一种理想的社会生活状态的,也可以是指向一种对于现实政治生活的理解的。政治哲学的产生与追问同在,追问的内容围绕如何获得更好的生活而展开,致力于对现存生活的超越。这种追问可看成是对人类社会的理想性反思,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对现实的批判性反思。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发展是我们关注的中心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一种政治哲学,甚至马克思主义就是一种政治哲学,探究马克思的政治哲学对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具有深重意义。
马克思政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已逾百年,它不仅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进程,而且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政治观念。而至今我们多数人对于马克思的政治哲学的理解一般是指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和1919年中国“五四”运动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开始传人中国,并迅速被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接受和传播。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在中国的重大胜利,也为其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直至今天我们依然坚持着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是我们在笼统的使用马克思主义这个概念来说明马克思政治哲学对我国政治体制建设的指导,弄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主要内涵是十分必要的。
学术界对马克思政治哲学一般从两个方面来把握,即广义的和狭义的。狭义的马克思政治哲学,是指马克思以哲学的方式和视角对政治现象、政治问题进行研究和处理。在马克思哲学中包涵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等等,狭义上也包含了完整的政治哲学体系。比如对如国家、法、阶级、市民社会、无产阶级专政、暴力、异化、政治解放、人类解放等等各种政治现象的哲学研究;又比如对民主、自由、平等、正义、人权等等各种基本的政治概念、范畴和理念的哲学研究,还包括各种具体政治问题的哲学研究和对各种政治思潮的哲学研究和批判。
广义的马克思政治哲学。整个马克思哲学都有理由被视为一种地地道道的政治哲学,因为他用政治的方式来处理哲学问题,正像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4)中所申明的,“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身。”马克思正是从无产阶级的立场、从人类解放的立场来看待和阐释哲学的本性、使命和终极目的的。在马克思那里,政治经济学、哲学、社会学是融为一体的。人们常把他的政治经济学看作是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分析;把他的共产主义理论,当成是一种独特的,却名符其实的正义论。
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理想社会为目标对政治生活进行反思,构想未来理想社会及其实现方式。当代中国政治生活的健康发展急需一种健康的政治文化的培育,而一种健康的政治文化首先是离不开理论批判的维度的,更具体的是作为一种社会批判理论批判政治,现今中国的现实社会生活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对现实政治生活有一种展望性的言说,而更好的指导我们的社会发展。
每一种政治哲学都有自己的价值追求,马克思政治哲学的价值追求,从审视人类的角度来追寻共产主义、人类解放及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政治哲学始终关注“人”的命运,人性是西方政治哲学的经典命题,也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着眼点,他始终关注人的幸福,“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人民,而是人民创造国家制度。”如果一个国家的政治哲学不关注自己的人民幸福,大概那不是一个负责人的国家了,“因为国家制度如果不再表现人民的意志,那它就变成有名无实的东西了。”
我期待我们的国家政治着眼点也是幸福,是让人民安居乐业,老有所依。正如姚晨在《我希望国家爱我这样的公民》中所表达的:我热爱我的国家,我希望我的祖国也爱我。希望国家能够给我们安全感,让一个公民不再惧怕另外一个公民,让他的公民有想说的话,他们也敢说这些话,他们的生存环境也允许他们说出这些话,他们遵纪守法,对这个社会、对这个时代,对自己都负责任。我期待未来的中国,更深入的研究马克思哲学,更好的继承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着眼点,更多的关注于人民,更好的创造人民的生活和话语环境,实现人民幸福,向共产主义迈步。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篇十四
自由是人类思想宝库的重要遗产,是人类一直追求和探索的永恒主题。马克思对自由的思考在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本文通过研究和探析马克思的《博士论文》、《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及《德意志意识形态》等马克思的一系列著作,系统阐释了马克思自由观的形成与发展、理论内涵、对传统自由观的继承与超越及其当代价值。论文首先从马克思的几部经典著作入手叙述马克思自由观的形成与发展;其次,从终极目标、实现自由的主体、实现路径、实现过程几方面探讨了马克思自由观的理论内涵;再次,从古希腊、罗马时期为起点,到中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几个关键时期,综述马克思自由观对传统自由观的继承和超越;最后,从人的发展所遭遇的自然环境制约、社会关系的制约和精神困境着手,揭示马克思自由思想的现代价值。科学地探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不仅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由理论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我们把马克思的自由思想理论与人类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帮助当代人走出自由困境,从而体现马克思自由思想的深刻意蕴及其当代价值。
abstract4-6。
第一章马克思自由观的形成与发展8-15。
一、马克思自由观的初步形成:《博士论文》8-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篇十五
马克思把批判的哲学定义为“对当代的斗争和愿望作出当代的自我阐明”,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对社会现实和思想现状的批判为支撑,因此,不理解批判精神,也就不可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批判精神的指引下,一步步推进到个个领域,最后触动整个经济基础。批判的逐步深入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逐步深化,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以往学说的批判继承态度及其伟大的历史意义。
一、对宗教的批判。
马克思生活在宗教遭到普遍批判的时代。启蒙学者对宗教持激烈的否定态度;德国古典哲学家的批判较为温和。例如:康德把宗教限定在纯粹理性的范畴之内;谢林虽然没有对宗教持强烈批判的态度,但他的天启哲学却在事实上起到了涣散____信仰的作用;黑格尔沿用了康德宗教理性化的主张,并且做的更彻底,把上帝等同于绝对精神,用辩证法所达到的真理全体代替宗教信仰的直接性和宗教情感的直观。
青年马克思深受黑格尔左派和费尔巴哈的影响,曾提出“人的自我意识是最高神性”的观点。随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马克思认识到之前的错误立场,批判的继承前人的学说,在揭示宗教与人的意识关系时,开始和社会现实相联系。
正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所说的,“宗教是被压迫的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他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这里,马克思指出了宗教的积极意义,即肯定了宗教具有慰藉心灵、舒缓痛苦的作用。但是,马克思紧接着又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可见,马克思批判性的指出了宗教是人类自己创造的、用来麻醉自己的毒药。
马克思认为,对宗教的批判的根据就在于:不是宗教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宗教,即宗教是那些没有获得自我和再度丧失自我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然而,人并不是抽象在现实世界以外的东西,人的世界是国家社会,宗教的倒置不过是现实世界倒置的投射。因此,批判宗教,必须同时批判现实的人的世界,批判现实的人的世界就是批判国家社会。
二、对政治的批判。
马克思对政治的批判是对宗教批判的延续,这种是从批判黑格尔入手的。正如宗教把人的本质神化,黑格尔把国家的本质神化了。马克思指出,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人,而是人创造了国家制度。在某种意义上说,民主制对其他国家形式的关系,如同____对于宗教的关系,民主制作为一种特殊的国家制度是一切国家制度的本质。在民主制中,不是人为法律存在,而是法律为人存在。
马克思创造性地批判了黑格尔颠倒了国家和人的关系的方面,指出黑格尔实际上是为君主制辩护。马克思认为君主主权和人民主权是对立的两个概念,只有人民主权才是国家制度的体现者,民主制就是人民主权的体现。一切国家的现实基础是人民,因此,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说都有民主制,那么也因此可以说民主制是这些不同国家制度的类本质。马克思把民主制作为判断国家制度合理性的标准,按此标准,资本主义国家制度只是表面上的民主、形式上的民主,只有抽象的民主制。真正的民主只能是人的自由的产物。
人作为国家的现实原则,在阶级社会里,却是不自由的人,因此,阶级社会里的国家制度并不是自由的民主制,这就是民主制的异化。在阶级社会里,国家控制一切私人领域的社会生活,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相对立。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政治自由,却能在这种矛盾中得到思辨的自由,由此,民主制的异化在其自身领域内得到了否定。
马克思通过对政治的批判,把国家的本质归为民主制,归为现实的人,而对人的考察必须通过哲学的批判。
深重历史和时代精神的精华。同时,一定的哲学形态与它所出现的民族形态是并存的,它与这个民族的法律制度、社会生活、艺术文化等,都是并存的。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指出,在宗教批判已经结束的情况下,哲学要承担起社会解放的任务。哲学的任务就是揭露和批判,揭露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哲学成为批判的武器。要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必须有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即哲学和无产阶级本身,二者相互依存。哲学把无产阶级作为自己的物质武器,无产阶级则把哲学作为自己的精神武器。哲学作为一种理论,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成为物质的力量,只有把理论的物质力量和现实的物质力量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四、对经济的批判。
马克思对经济的批判主要是对异化劳动的揭示和批判,从而创造性地发现余价值。马克思认为劳动异化的原因不是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剥削和压迫,恰恰相反,剥削和压迫本身是异化带来的结果。人的异化本身有着人自身意识不到的层面,这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自发产生的。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全过程,不仅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而且考察了造成人异化问题的原因和规律,寻求消除异化的路径。《资本论》不仅是经济学巨著,它还是辩证唯物主义著作,书中关于劳动和价值关系的论述,对资本主义生产全过程的分析,都是以新的唯物主义观点为前提的,哲学的批判作为一条隐性的线索贯穿于经济批判的全过程。
由此可见,马克思的批判哲学包含着宗教、政治、哲学、经济四大层面,马克思的批判精神不仅渗透于上层建筑领域,更触及到经济基础领域。批判的态度是马克思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不仅要以此面对理论学说,更要以此应对现实社会。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篇十六
生:我想表演一个舞蹈给妈妈看。
师:这个主意不错,妈妈一定会很高兴的如果哪位小朋友和她想法一样,就一起来吧!
(部分学生表演了《不再麻烦好妈妈》,教师和其余学生打拍子,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师:还有其他方式吗?
生:我想画一幅画送给妈妈。
……。
师:大家想的这些方式都很棒,那我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与感激(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孩子们趣味盎然地开始行动了)。
【反思】制造空间,有效预约生成。
【案例2】。
有一位老师带领学生复习歌曲《摇篮曲》午后的阳光照进教室,学生显得无精打采,歌声也有气无力老师听了一遍很不满意,站起来想调动一下气氛,发现有个学生脑袋东摇西晃,昏昏欲睡她灵机一动,说:“同学们,你们的歌声已经把××同学催眠了”
学生都把目光投向了那个同学,在一片笑声中,那名学生不好意思地抬起了头。
老师并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话锋一转:“这种时间唱《摇篮曲》确实想睡觉了,有一名聪明的音乐家,专门创作了一部可以帮我们赶跑瞌睡虫的乐曲,你们想听吗?”
同学们都笑了,有的说:“想”有的说:“我不相信有这样的乐曲”
老师笑咪咪地说:“不信你们可以趴在桌上听一下”
接下去的课师生都很投入,课堂气氛很活跃,效果自然不在话下。
【反思】引导放手,有效解决生成。
【案例3】。
老师走到他们前面笑咪咪地说:“想不到我们班还有两个‘模仿高手’啊?”
【反思】适时点拨,有效促进生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篇十七
摘要:马克思哲学是以人为主题的,由人、实践、社会、历史四个基本范畴相互联系构成的关系之网,它是作为“一整块钢铁”的哲学理论,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理解这样的马克思哲学。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核心概念;方法。
哲学是一门的反思的学问,哲学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地反思,既要有理论内容的反思,又要有思维方式的反思。
一、从理论内容上反思马克思哲学,它是一张关系之网。
马克思哲学的主题是“人”,这个“人”是现实的人,具体的人,历史的人,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每个个人,是全人类。马克思要研究的不仅仅是人这个存在物,更重要的是研究人的存在,人现实的存在,具体的存在,历史的存在。这样,“人”就成为了马克思哲学最重要的核心概念。马克思研究人不是抽象的泛泛的去谈全人类,也不是去研究个别的张三或者李四,而是选择了一个最有代表性的一个阶层,即工人阶级。马克思以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活的工人为切入点,研究工人的生存状况,发现工人要生存,首先就要劳动,他说“劳动是每个人的本分”。对于什么是劳动,马克思说道:“实践的人的活动即劳动”。也就是说劳动是人的活动,他把这种活动称为实践活动。这样就引申出“实践”这个概念——马克思的重要核心概念范畴之一。实践活动是马克思用来区别人和动物的本质规定。实践活动是有意识的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一种目的性活动,是人按照自己的尺度去改造世界的目的性活动。
然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的这种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变成了一种不自由不自觉的活动,成为工人为了维持生存不得不去做的活动,并且,这种活动不但没有让工人感到幸福反而感到痛苦,成为了奴役人压迫人的活动。马克思称这种现象为“异化”。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的劳动发生了异化,从而人的本质也发生了异化,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本质成为了仅仅维持人自身生存的一种手段。
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描述,马克思发现了异化劳动,接下来,马克思开始探讨如何使人扬弃异化,恢复实践活动的自由自觉的特性,为此他提出了作为目标和手段的共产主义。讲共产主义是人向社会的复归,就引出了马克思哲学的又一个核心概念范畴——社会。社会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是人通过实践活动的一种存在方式,实践活动彰显着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本质,那么社会也就成为人的一种本质存在方式。接着,马克思由社会的概念引出了另一个重要范畴——历史。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形成了历史,历史是人的发展史,是人的本质的发展史,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发展史,更是社会的发展史。至此,马克思由他的哲学的核心和主题——人——引申出了他全部哲学的三个重要核心概念,即实践、社会和历史,并说明了人与实践、社会、历史彼此之间是密不可分的,是统一的。人、实践、社会、历史构成了马克思哲学的基本核心范畴,他的全部哲学理论都是在这个范畴的基础上展开的,发现这个范畴以及这四个概念相互间的密切联系,是我们研究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出发点。所以说,马克思哲学是以人为中心,以实践社会历史为基本范畴的一张关系之网。
二、从思维方式上反思马克思哲学,它是“一整块钢铁”
人们研究马克思哲学,通常是从某一个部分入手,有的是研究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有的研究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还有的研究马克思的社会思想,也有的研究马克思的历史思想等等,这样的研究会让人误以为,马克思哲学是可以分成这样那样的若干部分。而事实上,马克思哲学是“一整块钢铁”,是不能被分成若干部分的,正像上面所论述的那样,它是从人出发,到实践、社会、历史的一个关系的网,在这个关系的网上,每两个概念之间都有若干跟线连着,代表着多种不同的联系,而在这四个主要的概念范畴之下还能分出很多更细小的分支,这些分支间也都有着各种不同的联系,构成了一张完整的网,缺少了哪一根都会变得残缺。或者说马克思哲学像一件针织的毛衣,少了任何一根毛线都最终把整件毛衣破坏掉。那么,我们应该从哪里下手去研究学习马克思哲学呢?这就需要首先有一个整体意识,认识到马克思哲学是“一整块钢铁”,然后找到它的主题和线索即人,由人出发引申出实践、社会、历史,再由这几个概念引申出世界、国家、劳动、生产、生产力生产关系等概念,再由这些概念向外扩大到每个部分的相关理论,只有建立了这个整体的体系,才能全面的了解马克思哲学。
其次,在建立了整体意识之后,就要回到马克思,回到马克思的文本,用原著的内容来充实我们建立的框架。读原著首先要建立在坚实的哲学史基础上,弄清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来龙去脉,尤其是马克思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之间的关系。其次,在纵向上注重各部著作之间的联系,特别是马克思早期著作与晚期著作之间的关系。最后,在横向上注重每部著作中各个哲学概念范畴相互间的联系和区别。按照这种读书的方法,将马克思哲学的基本概念范畴还原到各个时期的著作中,进一步了解马克思史如何阐述每一个概念的,从内容和方法上进行双向度的掌握。在内容上找到马克思赋予每个核心概念的内涵和以往哲学家所赋予其的内涵有何种区别和联系,在方法上找到马克思对传统哲学所实现的哲学思维方式变革的具体应体现,进而全面理解马克思对西方传统哲学所实现的哲学革命。
最后,在读书的过程中,重点不在于找到多少固定的答案,更重要的是发现多少问题。问题是一切哲学理论的出发点,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我们哲学系研究生学习的首要目标。哲学学习者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一些列实验推理论证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科学研究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当然,不是说哲学学习者就不解决问题,而是对于哲学学习者来说,发现问题的能力远远重要于解决问题的能力。哲学是一门反思的学问,反思的对象和内容就是问题。所以我们读马克思的著作时要不断的思考,刻意地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
相关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绩效审计论文范本(模板20篇)
- 我的祖国我的家(大全8篇)
- 有关移动客服实习总结日记范文通用(9篇)
- 夜路经典散文汇总(模板15篇)
- 妇联执委述职报告(优秀8篇)
- 最新员工开除通知书(优质13篇)
- 2023年个人思想工作总结(优秀10篇)
- 拼搏奋斗励志类小短文 拼搏励志的文章(八篇)
- 中国书法英语(通用17篇)
- 最新员工开除通知书(通用19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