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生活反思(汇总11篇)
- 上传日期:2023-11-12 00:06:41 |
- 夜紫 |
- 10页
有些事情需要我们总结一下,才能更好地了解其中的规律和不足。写一份出色的求职信需要哪些要点?总结范文所展示的案例和故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总结的要点。
大班生活反思篇一
活动背景:
我班是新生班,幼儿年龄及发展水平不均衡,尤其在绘画方面,幼儿基础水平差,不会画,不敢画。通过本次活动,初步培养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并能大胆,自由作画,充分发挥想象力,将自己的思维和想法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体验绘画的乐趣。
活动目标:
1、体会手的运动方向的变化带来的线条变化,学习有控制的地用笔。
2、尝试用笔在纸上画各种线条,练习用不同的线条表现对事物的.感受。
3、激发幼儿大胆创作,感受绘画的乐趣。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重难点:
激发幼儿用线条大胆表现对事物的感受。
活动准备:
每人一尺毛线记号笔水彩笔作业纸白板。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甩线条。
用游戏引入。
1、手指游戏。
2、毛线跳舞。
(1)教师用毛线甩出各种线条,幼儿观察并感受手的运动带来的线条的变化。
(2)幼儿用手指书空画一画。
(3)幼儿和老师一起甩毛线。
(4)师小结:线条随手的运动而变化。
二、基本部分——画线条、变线条。
2、请幼儿拿出“神笔”在纸上随意画线条,体会手、笔、纸之间的关系。注意指导幼儿的握笔姿势及坐姿。
3、幼儿对笔和纸有所熟悉之后,引导幼儿用不同的线条表现对事物的感受。
4、鼓励幼儿发明创造新的线条表现各种物像。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增加创作的乐趣。
三、结束部分——说线条。
请几名幼儿展示作品,谈自己的想法,大家评价,看谁画的线条种类多,肯定与众不同的有趣线条。
四、延伸活动——体游“会跳舞的毛线”
教师甩毛线,幼儿扮“毛线”在我的指挥下“跳舞”。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允许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自由的画,激发幼儿创作愿望,体验到了绘画的乐趣,较好地完成了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并尝试了绘画教学的新思路——教师乐教,幼儿乐学。本活动受到听课老师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大班生活反思篇二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字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活中的数字》是一个科学活动。活动中首先我以身边的特殊数字激发幼儿的兴趣,“110”、“119”、“120” 。这三组数字对于幼儿来讲是熟悉的,也是必须了解的。以这几组数字引题不但让孩子们了解了数字的用途,更增进了孩子们的知识面,调动了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
第二个环节是启发幼儿寻找自身数字,让孩子们从自己的身体上找一找有没有数字,孩子们一听要从自己的身体上找数字,赶紧都低下头仔细地找了起来。宇恒在自己的裤子上找到了一个“27”,可他并不是很了解这个数字所代表的意思,我没有直接的说出答案,而是请孩子们动动小脑筋,一起讨论讨论,最终大家一致觉得裤子上的数字是知道裤子大小的尺码,有了它就算别人给自己买裤子就不怕买的大小不合适了。东东在自己的鞋底也发现了一个数字“29”,这又代表什么意思呢?这一回我请孩子们按自己鞋子上的号码进行了分组并一同来验证鞋子上号码的作用,得出的结果是让孩子们明白数字越大鞋子也就越大。这一环节让孩子们根据自身寻找身上的数字,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通过讲述、讨论、验证使孩子们对于生活中不起眼的数字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最后一环节是发现生活中的数字,探索交流各种数字的含义。我出示带有数字的实物,来启发幼儿说出每种物体上数字的用处。这一环节是拓宽幼儿知识经验的环节,(温度计、食品包装袋、饼干盒等)让孩子们从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中了解了它们不同的用途,并学会运用这些数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整个活动中不仅激发了孩子对于数字的兴趣,更加使孩子懂得学会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美中不足的是孩子们的兴趣虽然浓厚但在过程中一些细节方面我做的不是很好,没有关注全班幼儿以及在分组进行操作的过程中,秩序也比较的零乱,这些方面非常值得我思考,有时候往往想的很好,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并没那么简单。相信有了这次的经验,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会做的更好!
大班生活反思篇三
活动目标:
1、了解水由于温度的高低,会发生变化的物理现象。遇热会变成水蒸气,遇冷会结成冰。
2、通过实验验证水的三态变化,发展探究能力。
活动准备:
1、请幼儿在家里用冰箱做“水和冰”的实验。
2、准备一只煤炉、锅、烧杯。
3、挂图一幅。
活动过程:
一、朗诵散文诗《会变的水》,引导幼儿思考水是否真的会变,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二、回忆生活经验和在家做的“水变冰”的小实验,讲述“水是怎样变成冰的”。
三、幼儿观察水遇热的变化。
教师操作实验,引导幼儿观察:
1、你们发现水烧热后有什么变化?
2、你们看到杯口冒出了什么?
3、水气是从哪里来的?
4、水变成水蒸汽后到哪里去了?
5、杯子里的水有没有少?
6、水在什么时候变成水蒸气的?
四、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把水蒸气变成水?”
1、提问:我们能不能把水蒸汽变成水?
2、幼儿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
3、利用实验材料进行操作验证。
五、帮助幼儿梳理有关水的三态变化规律的经验:当水的.温度在“0”度。
以下时,水就变成冰。冰融化了变成水。水热了就会变成水蒸气了。水蒸气遇冷又会变成水。
六、跟读散文诗《会变的水》,启发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进一步观察水的变化。
活动反思:
反思一:创设环境有利于孩子发展。
这次活动是以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所以我选择在室外进行活动,让一部分幼儿坐在两排台阶上,一部分幼儿围坐成圆圈,以便能让每个幼儿都能看清楚实验的全过程,引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事实证明,孩子们在这次活动中情绪愉快轻松,大部分幼儿的注意力能集中。
反思二:追随孩子的兴趣,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当我出示孩子们自己带来的冰块问“水是怎么变成冰”时,由于从冰箱中拿出来有段时间了,小朋友看到冰有些融化了,就开始争论:“冰怎样变成水了?”“这个冰块怎么这么小了?那块还很大呢?”……这是我在教学中没有设计到的,显然大家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决定把这个问题交给孩子们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小实验。鼓励他们用各种办法把冰块变成水。如太阳晒、暖气烤、开水浇、凉水泡、小手捂等。让幼儿比较哪种方法能让冰融化得快一些。引导幼儿发现温度越高冰融化得越快。
反思三:当提问不利于幼儿活动时,及时引导,加以调整。
反思四:重视幼儿的探索让幼儿,在操作中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在把水蒸气变成水的实验当中,有小朋友想出把手放在水蒸气上,水蒸气也会变成水时,小朋友都围过来试一试。这时我很犹豫,是阻止还是支持呢?结果我没有阻止他们,而是在一旁提醒他们注意安全,等他们都一一亲自实验过,然后与他们一起讨论这是为什么。就这样循序渐进地将引导幼儿回到主题。
存在问题:
1、我在课前还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便于操作观察的材料,如每组准备一只酒精炉、烧杯,让每个幼儿都能亲自进行实验探索,从而能更加引发孩子们的探索欲望。
2、在活动中还应认真的观察孩子,倾听他们的谈话,在于他们的谈话中发现他们的兴趣和经验,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
3、对活动的组织调控能力还有待提高,调整的教育行为还比较谨慎,不够大胆。如在这次活动中的生成课程转换得比较犹豫。
4、及时反思、整理思路的能力还不足,活动后立即反思显得条理性不够强。
大班生活反思篇四
活动目标:
1、了解钱币在生活中的用处,知道中国钱币的演变历史。
2、探究人民币图案的设计意义,增强爱护钱币的意识。
3、通过游戏体验,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活动重点:
了解钱币在生活中的用处,知道中国钱币的演变历史。
活动难点:
探究人民币图案的设计意义,增强爱护钱币的意识。
活动准备:
钱币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人民币,自由讨论它的用途。
2、你在什么地方见过钱?我们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钱?
二、出示挂图,介绍中国的古钱币。
1、认识中国的各种古钱币。
挂图上的钱币你们见过吗?猜一猜哪种钱币是最早出现的?
2、教师总结:最早出现的钱币是贝币,然后是各种形状的金属币,接着秦始皇将这些金属币统一成了圆形方孔铜钱。后来,一些大的金额用白银和黄金来代替。在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我国最早的纸币。
三、认识人民币。
1、我们现在用的是我国第五套人民币,谁来说一说这些纸币和硬币上的图案分别是什么?
2、幼儿分组观察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图案,并进行集体分享交流。
3、教师总结:人民币图案的意义。
大班生活反思篇五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不同的门票来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观察了解门票的意义、结构、种类等。
3、培养幼儿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各种门票的展板。
2、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幼儿欣赏各种门票,对门票产生兴趣,了解门票的意义及作用。
1、教师用谈话导入,请幼儿观察展板上的门票。
2、请幼儿找出一张自己最喜欢的票,并讨论这是哪得票,上面有什么?
3、教师提问:这是哪得票?你怎么知道的?这张票是干什么用的?
4、教师总结门票的具体含义。
二、请幼儿仔细观察课件中的门票,发现门票上的信息,了解各种信息的作用。
1、幼儿仔细观察门票,发现门票上的文字、图片、号码、副券等信息并了解其作用。
2、请幼儿观察的门票正面、背面,进一步了解门票上的信息。
3、教师总结:门票的结构及内容。
三、请幼儿观看课件欣赏不同场所不同种类的门票。
1、请幼儿欣赏不同场所的门票,了解门票的使用范围。
2、欣赏不同种类的门票:嵌币门票、异型门票、多功能门票。
活动延伸:
小小门票设计师。
(今天老师请咱们班的小朋友来当小小门票设计师,为我们祖国的风景设计门票,你想设计哪的门票?设计成什么样的?为什么?)讨论。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大班生活反思篇六
活动目标: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卡,初步了解卡的用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2、观察、区别卡的异同点,提高幼儿比较判断的能力。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重点:能大胆表述卡的名称、用途。
难点:比较、区别卡的异同点并用符号记录。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材料准备:
不同种类的卡(散放在两张长桌上,可供幼儿自由参观)、做过汉字标记的卡(如:贵宾卡、门卡等,可以粘贴在黑板上)、生活中使用银行卡的一段视频(分别在银行、百货店、超市、药房、书店刷卡购物情景)、5个场景的图片展示板(医院、卡拉ok、小区高楼、飞机场、美容院)。
2人一只彩笔、一张记录表(一栏记录卡的相同点、一栏记录卡的不同点)。
活动过程:
一、我认识的卡激发对卡的兴趣。
(一)我们先来参观一下我们从家里带来的卡,和你的朋友说说你认识的卡?(孩子们参观自己带来的卡都很兴奋,在和同伴自由交流中,能主动向同伴介绍并一起辨别卡的名称,如:交通卡、纪念卡、书卡、航空卡……)。
(二)重点提问:
1、生活中的卡可真不少,哪一张是我们每天都要用的呢?(幼儿:接送卡)。
2、我们每天都有人来接送,那还要接送卡有什么用?(和幼儿共同回忆门卫伯伯检查接送卡的情景,知道接送卡对小朋友的重要性。)。
3、怎么让别人知道你今天用过接受卡?老师和小朋友一起验证机器上的绿灯是否亮了?一起数数亮灯的人数。
小结:是啊,有了接收卡,不认识的人就不能随便进来,还能知道今天一共来了几个人。接送卡可以保护我们的安全,我们要好好保护它,可别丢失哦。
二、我喜欢的卡了解卡的不同作用。
(一)除了接送卡,生活中还有许多卡我们也经常在用。(出示做过汉字标记的各种卡)。
(二)重点提问:
1、哪一张你也很喜欢的,为什么?
在幼儿说自己喜欢的卡的同时,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讲述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并适时地追问,如:有孩子说:我喜欢贵宾卡,它可以打折。有孩子问:什么是打折?老师追问:打折是什么意思?在幼儿讨论后,让大家知道有了打折卡,付的钱就比原来少。在和孩子的互动中,要鼓励幼儿大胆质疑、答疑。
2、配对游戏:出示5个场景图片:医院、卡拉ok、小区高楼、飞机场、美容院,请把这5个地方可以用的卡找出来,放到图片中,看看找得对吗?(在模拟场景的运用中,幼儿共同寻找和验证,进一步帮助幼儿了解卡的作用。)。
3、幼儿操作,说说理由。
小结:原来我们的身边有那么多的卡:银行卡、交通卡、会员卡、就诊卡、手机充值卡、游戏卡……这些卡会带给我们方便、带给我们优惠、带给我们安全,还能节约我们的时间。
三、观看视频比较卡的异同。
(一)重点提问:
1、录像里的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卡?(银行卡)她到哪些地方用过这张银行卡,(假日百货、新华书店、华氏大药房、可的超市、银行自动取款机)。
小结:原来有的卡除了在一个地方用,还可以在许多的地方使用,使用的地点越多说明这张卡的作用就越大)。
2、录像里的老师是怎么用卡的'?(在刷卡机上刷一下)所有的卡都是这样用的吗?(幼儿:有的是插进机器里、有的是对着机器照一下用的、有的要输入密码。)。
小结:原来卡使用的方法不都是一样的。
(二)重点提问:
1、找个朋友一起去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这些卡还有哪些是不一样的,又有哪些是相似的?用你能看懂的标记把你们找到的秘密记录在表上。
2、幼儿两两结伴组合,观察比较,尝试记录。
3、幼儿交流,老师将幼儿发现记录在大统计表上。
(不一样的地方:颜色、标记、磁条、签名、数字、装饰。相似的地方:都有文字、一样小、硬硬的、数字,在归纳的同时要鼓励会用语言把自己的记录完整表达的幼儿)。
小结:是啊!发明这些卡的叔叔阿姨真了不起!小小一张卡就有那么多的学问,只要我们经常多看看,多想想,多比比,就会发现许多以前不知道的秘密。
四、设计卡(延伸:大胆想象)。
你还想发明什么样的卡呢?
活动评析:
本次活动能结合幼儿的生活、针对幼儿的兴趣特点来设计生成,在活动中孩子们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很好地激发了孩子们对城市中卡的兴趣和对卡的探究精神,幼儿也能完整清晰地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卡的不同用途。
活动的设计能紧紧围绕活动目标开展,层次清晰,过渡自然。活动的取材来自于孩子的生活,孩子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老师能跟随他们的兴趣、跟随他们的思维方式进行活动,所以师幼互动、生生互动能得以良好体现。既能运用开放式的提问,让孩子畅所欲言,又能把握将个性化的热点问题辐射到全体。
活动中运用了分辨验证、配对游戏、观看录像、记录异同等多种形式,积极调动了孩子在活动中的主动性。在卡与场景配对过程中,不仅帮助孩子学会用生活经验看懂生活中的标记,并且提升了卡的不同作用。录像中的情景再现,丰富了孩子的视野,生动地表现了“一卡多用”的先进性。通过活动设计,一方面培养幼儿在生活中有求异的精神,另一方面提高了大班幼儿学会观察-归纳-求同、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的能力。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以实物进行活动,幼儿能直观感受卡的特点,并且幼儿能够根据卡的特点说出卡的名称,在分类中幼儿乐于参与,并能把卡按照功能分类,在自主设计卡的活动中幼儿也能发挥自己的想法设计不同功能的卡,体验了活动带来的乐趣。
大班生活反思篇七
设计意图:
孩子们在谈话的时候,很多孩子说到公园、广场放风筝,风筝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享受溢于言表。《纲要》中指出:要引导幼儿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于是我抓住孩子们的兴趣,设计了《风筝》这节活动,让幼儿了解风筝的相关知识,知道风筝是中国人发明的,增强幼儿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风筝的起源。
2、鼓励幼儿大胆地在同伴面前表述自己的情感。
3、让幼儿感受我国民间艺术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家长与幼儿共同制作风筝,并把场地布置成“风筝展”。
2、风筝幻灯片、音乐。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介绍自己制作的风筝。
1、幼儿和教师走进活动室欣赏风筝展。教师:孩子们,这儿是我们大家制作的风筝,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幼儿介绍自己和爸爸妈妈制作风筝的情况。
(教师先请大家说出自己喜欢那一只风筝,再请风筝的制作者介绍自己和爸爸妈妈制作风筝的一些情况,增强幼儿的`自豪感。)。
二、让幼儿了解风筝的起源。
1、教师出示“龙”形风筝的幻灯片。
教师提问:这是什么样的风筝?(龙形风筝)龙代表什么?(代表中国)教师:没错,“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都是龙的传人。风筝就诞生在我们中国,是我们的祖先发明创造的。
2、故事《风筝的起源》。
教师讲故事《风筝的起源》后,提问:是谁发明了?
教师小结:风筝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叫墨子的人发明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艺术。
三、幼儿欣赏风筝的幻灯片。
1、教师:很多年过去了,到了现在,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我们喜欢到大自然里放风筝。你们有放过风筝吗?老师这里有一些风筝图片,一来欣赏一下。
2、幼儿欣赏风筝图片。
图一:蝴蝶风筝教师: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蝴蝶风筝?(五颜六色的、好看的……)它的形状左右是一样的,有什么特点?(对称)是的,这是一只五颜六色的对称的蝴蝶风筝。
教师:这是一只具有年画特点的风筝。红鲤鱼在我们中国代表着吉祥、富裕,人们把对生活的美好愿望画在风筝上,是希望年年有余,日子过的一天比一天好。
图三:小狗风筝教师:这只风筝是有几只小狗组成的?(三只)这种象糖葫芦一样由几只串在一起的叫串形风筝。
图六:最小的风筝教师:看见风筝在哪了吗?这是世界上最小的风筝,只有零点几厘米长,比我们平时用的硬币还要小。
教师:你们知道吗,世界上最长的风筝和最小的风筝是谁做出来的?都是咱中国人制造的,你觉得中国人怎么样?(聪明、能干……)作为一名中国人你有何感想?(骄傲、自豪……)是的,我也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教学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小百科:风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的产物,至今已20xx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
大班生活反思篇八
1、喜欢并能积极投入艺术活动中,乐于在欣赏活动中调动自己的身体进行体验。
2、感受美术作品与舞蹈等艺术活动中线条的存在,初步感知线条的情感渲染力与节奏感。
3、在活动过程中激起自由想象的热情。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5、逐步养成垃圾分类处理和珍惜、节约资源的好习惯。
幻灯课件、黑板、粉笔、录音机、音乐磁带。
感受线条的存在及其魅力(情感渲染与节奏感)。
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示自己的审美感受。
你在哪儿找到过线条?
幼儿自由讲述。
肢体模仿线条。
小结:线条非常神奇,它是无处不在的。
二、美术作品中的线。
1、欣赏《梦》。
你看到了什么?
学画上的阿姨,你有什么感觉?你觉得她梦见了什么?
2、欣赏《哭泣的女人》。
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她在干什么?看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感受?
猜猜她为什么哭啊?
3、对比:这两幅画的区别。
4、小结:这两幅画给我们的感觉不同,很大的原因是画上的线条的不同。
(三)舞蹈中的线。
1、感受音乐中的线(节奏)。
2、舞蹈跟学。
3、小结:舞蹈和音乐中的线可以把欢快的舒缓的节奏告诉我们。
三、户外找线。
本次活动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允许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自由的画,激发幼儿创作愿望,体验到了绘画的乐趣,较好地完成了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并尝试了绘画教学的新思路——教师乐教,幼儿乐学。本活动受到听课老师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大班生活反思篇九
“小朋友,你们吃过花生吗?”孩子们都异口同声的说道:“吃过”。“那你们知道花生长什么样吗,它的外形又是怎样的呢?”孩子们纷纷举起了自己的小手,有的说:“花生是长长的,弯弯的。”有的说:“花生有壳的,壳上还有一条条细纹。”还有的说“花生是一截一截的。”孩子们的回答都很出色,“那你们知道这颗花生里面有几粒花生米呢?”有些幼儿说2粒,有些则说3粒。教师揭示了答案,当然答对的幼儿可开心,可兴奋啦。孩子们的积极性一下子就提高了,教师再出示盘里的花生,“那我们想知道这盘里的花生都有几粒吗?孩子们顿时点了点头,“那让我们自己动手一起去数一数吧”。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一个个都迫不及待地忙开了。
花生对于大班的孩子,已再熟悉不过了。这次的教学活动,主要让幼儿进行了四个环节的活动:“剥花生----数花生粒----记录花生数量----分享花生。”每一组上各放一盘花生,这次的目标不仅让幼儿数花生粒,活动过程中主要让幼儿学习用数字来记录花生的数量,尝试有计划、有条理地进行多次剥花生、做记录的活动。在活动开始时,首先激发了幼儿探索的好奇心,过程中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有些幼儿边剥边记录,但也有个别幼儿感觉好似比赛一般,剥得竟忘记了做记录。在我的提醒下,孩子们都开心地进行着今天的任务。最后,在活动后大家一起分享花生,孩子们的心里别提有多开心啦。真可谓是其乐无穷。
从中,我看到了孩子们做事那认真的样子,其实发现他们有时还真的很喜欢动手操作。看来,孩子们只有在操作中,才能发挥他们的才能与智慧,只有在操作中,才能真正学到更多的本领。此活动后,幼儿对于花生又多了一份新的认识。我突然感觉平时班里那些顽皮的`孩子,虽然有时任性,但做起事来还真的比一般的幼儿积极,看来这正是他们的优点所在。在日常中,我们应多去观察幼儿的优点,以此来进行鼓励,而不是一味的责骂孩子这点不好那点不好。这样,孩子的自卑心会更强,最后导致孩子蛮横、无理的心理变化。同时,对孩子的身心有极大的危害。
大班生活反思篇十
大班的幼儿对于数字的概念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在幼儿学习了10以内数字后,为了让幼儿进一步熟练地认识相似的数字,从而让幼儿知道知道每个数字都有相邻的数字宝宝,让幼儿说出每一个数字比相邻两个数字多1和少1的数学知识。因此本节教学活动设计以游戏为主,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在”玩“中学数字,”趣“中练数字,”乐“中学计算,”赛"中增勇气,以趣味性的游戏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中,在游戏活动中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每一个数字都有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0以内整数的相邻数。
2、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在游戏互动中学习数学。使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1—10的数字卡片。
2、动物房子图片,小动物图片(小狗、小猫、兔子、猴子、狐狸)。
3、空纸箱。
活动过程。
1、教师谈话导入:
(2)小朋友都知道了小动物的邻居是谁了,那请你们看看你们的左右邻居是谁?幼儿互动,教师观察。
(3)师:我们小朋友都有邻居,数字宝宝它也想找邻居,你们想不想去帮帮他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的邻居吧!
(4)教师出示1——10数字卡片,让幼儿知道任意数都有相邻的关系(多1和少1)。
(5)老师拿出10以内任意三个相邻的数字卡片,请幼儿为三个数字排队,引导幼儿按顺序排。
2、游戏开始。
游戏一:找朋友。
幼儿身上带好1——10的数字卡片按顺序排好队后,老师带着幼儿说儿歌:
宝宝宝宝转一圈,宝宝宝宝瞧一瞧,
左瞧瞧,右瞧瞧,瞧见的朋友真不少,
你的朋友是几和几?请你快来告诉我。
幼儿大声告诉对方,自己的朋友是几和几?幼儿可以交换数字卡片,反复玩几次,进一步理解相邻数之间的排列关系。
游戏二:摸彩票。
幼儿在一个装有1—9的数字卡片的箱子里摸,摸出一个数字,并说出它的相邻数,正确的即可获奖。(奖励一个笑脸娃娃)大家一起玩。
游戏三:找朋友。
发给每位幼儿1到10的数字卡片,摆在桌子上,老师拿出任意一个数字,请小朋友把它的相邻数找出来,看一看哪个小朋友反应最快。
活动延伸。
在科学区投放1到10的数字卡片及不同颜色的小球,让幼儿进一步探索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教学反思。
由于游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幼儿是整个活动的主体,调动了幼儿学习积极性,幼儿学习兴趣浓厚。通过观察幼游戏活动过程发现幼儿理解了相邻数的关系,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了合作的快乐,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文档为doc格式。
大班生活反思篇十一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不同的门票来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祖国的热爱之情。
2、观察了解门票的意义、结构、种类等。
3、培养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门票的展板、课件。
活动过程:
一、欣赏各种门票,对门票产生兴趣,了解门票的意义及作用。
1、谈话导入,请幼儿观察展板上的门票。
2、找出一张自己最喜欢的票,并讨论这是什么票,上面有什么?
3、教师提问:这是什么票?你怎么知道的?门票有什么用?
4、教师总结门票的具体含义。
二、仔细观察课件中的门票,发现门票上的信息,了解各种信息的作用。
1、仔细观察门票,发现门票上的文字、图片、号码、副券等信息并了解其作用。
2、观察的门票正面、背面,进一步了解门票上的信息。
3、教师总结门票的结构及内容。
三、观看课件中同一景区的不同门票,比较门票的不同,欣赏不同材质的门票,了解门票的发展。
1、仔细观察不同的门票,找出不同。
2、仔细观察塑料门票,说说门票的材质有什么不同。
3、请幼儿设想用什么能做出既美观又不易损坏的门票?
教师介绍磁卡门票。
4、选出自己最喜欢的门票并说明原因。
四、请幼儿观看课件欣赏不同场所不同种类的门票。
1、欣赏不同场所的门票,了解门票的使用范围。
2、欣赏不同种类的门票:嵌币门票、异型门票、多功能门票。
五、延伸活动。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开学的反思和总结精选(汇总18篇)
- 最新社团活动计划方案(模板14篇)
- 最新俏皮自我介绍女生大全(精选20篇)
- 最新学会生存读后感(优秀11篇)
- 2023年自我反思字(汇总16篇)
- 2023年期未孝试反思 期期试反思汇总
- 2023年小班生活反思(通用19篇)
- 找硬币的故事实用(优秀11篇)
- 最新我做了一个梦文案优秀(模板9篇)
- 种豆芽的过程(优秀9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