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残疾人的调研报告(通用18篇)
- 上传日期:2023-11-22 17:32:17 |
- 李耀Y |
- 13页
报告可以被用于学术领域、商业领域、政府机构以及其他组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仔细审查和校对报告,确保没有语法、拼写和标点错误。我们特别提供了一份针对教育培训行业的市场报告,该报告对行业趋势和发展进行了全面分析。
残疾人的调研报告篇一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计划,最近,我们对全区贯彻实施《残疾人保障法》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听取了区残联关于残疾人工作情况的汇报,召开了有关人员的座谈会,组织部分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和有关工作人员,视察了残疾人康复、托养、就业中心等服务机构,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残疾人基础工作扎实有效。建立了以区残联为核心、以镇(办)残联为依托、以村(居)残疾人协会为基础的残疾人组织网络,认真贯彻实施《残疾人保障法》,进行了残疾人基础信息采集,掌握了全区各类残疾人的数量、结构、分布,认真开展了残疾等级评定,2010年以来,颁发第二代残疾人证7008个,在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托养、救助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较好地改善了残疾人的生活条件,维护了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先后获得“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区”、“全省基层残疾人组织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二)残疾人康复工程力度较大。狠抓区康复中心、镇(办)康复中心和村(居)康复站建设,依托区中医院、山铝医院成立了两处区级康复中心;在淄博市第八人民医院挂牌成立“张店区脑瘫儿康复中心”和“张店区精神康复中心”,在高佳盲人按摩院挂牌成立“张店区盲人按摩技术培训服务基地”,依托有关医疗、教育机构分别成立了肢体、精神、视力、听力语言、智力及脑瘫残疾儿童等6个康复技术指导中心,12个镇(办)建立了残疾人康复中心,80%的村居建立了康复站。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残疾人辅助器具评估适配试点工作,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的个性化服务,年底前,我区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和辅助器具适配工作将实现面上全覆盖,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此项工程的区县。
(三)残疾人培训、就业工作水平逐步提高。大力实施“百千万残疾人就业创业扶贫工程”,近年来,依托淄博新星技校、山东星火学院等机构大力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共举办各类职业技术培训班10期,登记培训残疾人391人;开展了送培训下乡活动,先后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4期,培训残疾人215名,内容涉及盲人保健按摩、平面设计、糕点制作、厨师厨艺、微机操作等项目。按照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推进残疾人就业,截至目前,我区就业年龄段的具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实现就业2800余人,就。
业率达到了90%以上,涌现出了华鹏纸业、城东建陶、兴田工搪、隆嘉工贸等大型残疾人就业示范企业,我区已建立残疾人优秀就业扶贫基地13家;同时,通过提供政策优惠、搭建创业平台、举办创业培训班、开展技能培训等多种措施,积极引导和帮助残疾人自主创业。
(四)残疾人扶贫、维权工作不断发展。区残联与区委组织部联合制定了《“基层党组织结对助残扶贫工程”实施方案》,全区基层党组织至少结对帮扶一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加大对贫困残疾人救助工作力度,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发放低保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护理补贴、康复补助等。大力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成立了残疾人法律咨询服务中心和残疾人法律援助中心,开办残疾人维权热线电话,帮助残疾人解决合理的诉求,维护残疾人合法权利。积极开展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丰富残疾人业余文化生活,在省、市残疾人书画艺术作品展和残疾人运动会中,均取得优异成绩。
1.社会对残疾人工作的法制意识不强。《残疾人保障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不够,部分单位和个人对残疾人工作的法制观念淡薄,片面地把残疾人工作当成一种慈善事业,对残疾人工作的理解、支持、参与不够,助残扶残的社会风气需要进一步弘扬。
2.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不规范,利用率较低。目前,我区的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标准较低,还存在不系统不完善的问题,人行道上铺设的盲道和坡道不规范,有的断断续续,有的被机动车占用;主要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建设不完善不规范,服务功能差,利用率不高。
3、残疾人工作资金投入不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和投入欠缺,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影响力我区提标扩面惠残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受残疾证的限制和资金的限制,还有许多残疾人没有得到应有的社会保障,残疾人康复训练、技能培训、文体活动以及残疾人工作机构运行等方面的工作受到影响。一些企事业单位在招工时对残疾人设置门槛,残疾人就业的难题尚未真正破解。
(一)科学制定残疾人工作计划。按照国家《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围绕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目标,认真制定好全区残疾人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科学整合残疾人康复、教育、托养等资源,提升对残疾人的综合服务水平,建设运用好区残疾人康复中心,逐级落实好残疾人工作目标责任制,促进残疾人事业持续又好又快发展。
(二)积极营造扶残助残的社会氛围。广泛宣传关于残疾人保障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发扬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形成全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营造助残扶残的良好社会风尚;鼓励残疾人积极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大力宣传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残疾人先进事迹,切实树立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思想意识,使残疾人工作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试金石。
(三)进一步加大残疾人工作的资金投入。加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力度,合理安排使用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和福利彩票公益金,增加区财政对残疾人工作的资金投入,大力落实“整体赶平均、共同奔小康”工程,严格执行残疾人各项优惠扶助政策,优先将贫困残疾人纳入城乡低保,适当提高视力残、智力残、精神残、多重残等四类残疾人医疗补助标准,使残疾人的低保和救助标准高于正常人水平,着力解决好重度残疾、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特殊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切实解决好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基本住房、基本医疗问题,同时落实好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的各项优惠政策,支持鼓励残疾人自主择业、自主创业。
(四)加大对《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提高残疾人工作的法制意识,严格对照《残疾人保障法》等有关法律政策,认真检查我区残疾人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积极抓好整改。对歧视残疾人、贬低或侮辱残疾人人格等行为要予以批评教育;对城市道路无障碍通道建设不全、不规范、公共场所无残疾人专用设施等情况依法责令限期完善;对侵害残疾人利益、妨碍残疾人就业、虐待遗弃残疾人等违法行为依法严肃查处,把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依法落到实处。
残疾人的调研报告篇二
据统计,我市现有残疾人17.25万人,占总人口的6.3%。近年来,全市上下高度重视和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积极推进涉及残疾人切身利益的教育、就业、扶贫、社会保障、康复、无障碍设施建设等工作,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残疾人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各项权益逐步得到落实与提高。
(一)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出台和落实相关政策文件,依法依规推进残疾人事业。市政府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实施意见》《乌兰察布市关于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实施意见》《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等文件,为切实保障我市残疾人权益和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建立健全残疾人工作组织机构,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待遇。全市105个乡镇苏木和街道办事处全部建立了残疾人联合会,配备了专(兼)职理事长和专(兼)职委员,2019年市人社局将117名专职委员全部纳入公益岗位,享受公益岗位补贴待遇;同时成立了市盲人协会、聋人协会、肢残人协会、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等5个残疾人互助自强的自我服务组织,为政府服务和发展残疾人事业夯实了组织基础。残疾人事业发展经费投入逐年增加。我市各级财政和残联积极争取上级各类项目补贴资金,用于残疾人辅助器具配备、特殊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残疾人设施建设;市财政将残疾人事业发展经费按年度列入财政预算,每年按照不低于15%的比例从彩票公益金本级使用部分划出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残疾人事业,旗县市区财政也都按比例将残疾人事业发展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市本级和旗县市区全部开展了企业残保金代收代缴工作。
(二)充分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实行分类施策,确保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权。按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能力就近进入普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接受义务教育,不能到学校就读的通过送教上门或远程教育等方式实施义务教育,扩大受教育机会。到目前,全市共创办4所特教学校,并在普通学校开办20个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各旗县市区都成立了特殊教育资源指导中心和特殊教育专家委员会,全市残疾人教育已覆盖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各个层面,形成了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送教上门为补充的残疾人教育体系。加大特殊教育经费支持力度。2015年以来全市对招收残疾学生的学前教育机构发放补贴47万元;2020年国家和自治区拨付我市用于特校建设、师资培训及送教上门专项补助资金1357万元;拨付用于特殊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科书补助和特殊教育学校寄宿生生活费补助608.2万元。全面提升我市特殊教育发展水平。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从特殊教育教师开展全员培训,使全市特殊教育师资水平明显提高。
(三)扎实开展残疾人就业促进工作。积极落实扶持残疾人就业优惠政策。近年来,全市累计为30多家残疾人自主创业企业发放补助资金910多万元,使800多名残疾人实现了就业增收;对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企业实行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对残疾人自主创业实行小额无息贷款政策,并逐步提高贷款金额。大力推动辅助性就业机构建设。全市11个旗县市区已实现了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全覆盖。加强对残疾人的职业技术培训。每年都有2400多名残疾人接受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城镇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培训有效提升了残疾人就业能力,扩大了就业择业范围。结合“扶贫”助力残疾人就业创业。落实残疾人扶贫政策。有针对性的将部分残疾人安置到各地“扶贫车间”,同时鼓励和支持部分残疾人实现自主创业就业。
(四)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强化。实现了残疾人基本生活兜底保障。优先将贫困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按时发放“两项补贴”,实现“应保尽保”;在“全国助残日”和元旦、春节等重要节日开展走访慰问贫困残疾人工作;在农村牧区重点为建档立卡残疾人在康复治疗、技能培训、家庭无障碍改造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多措并举加强对残疾人基本生活的兜底保障。帮助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各地政府每年为每个重度残疾人代缴200元基本养老保险,为所有0-59岁残疾人代缴了意外伤害保险。完善康复服务体系建设。全市积极申请国家和自治区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项目,目前市本级和4个旗县市(商都县、丰镇市、察右中旗、兴和县)已建成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并全部托管给医疗机构投入运营;积极改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能力,免费发放轮椅、助听器、适配假肢等各类辅助器具,适配率达到90.16%,有效地解决了残疾人的实际困难和需求;重点推进了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救助,实现了高于自治区标准(0-6岁)的0-8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全覆盖,扩大了精准康复服务覆盖范围。开通了“12385”残疾人服务热线,保障残疾人诉讼权利和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五)无障碍设施建设有序推进。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通道和设施改造全面展开。近年来,全市共为2878户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了入户坡道、室内扶手、卫生间等无障碍改造,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全部“清零”。全市无障碍设施保有量显著提升。新建公共设施、新建住宅、学校和广场绿地无障碍设施建设接近100%,缘石坡道完成率达83.5%以上,大部分盲道建设已完成了有效衔接。
从调研情况看,全市残疾人保障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残疾人事业发展不够平衡。一是由于旗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致使各地残疾人事业发展也存在较大差别,在残保金征收、财政资金投入上存在一定差距。二是农村牧区经济基础相对于城镇比较薄弱,致使残疾人公共服务机构和设施建设也普遍落后于城镇。三是我市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建设起步晚,服务能力和水平与先进地区相比有一定差距。
(二)残疾人就业仍存在困难。一是残疾人就业政策落实存在困难,存在部分用人单位宁愿交残保金也不愿意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现象。二是残疾人就业选择面窄。受限于残疾人身体条件和受教育水平,就业市场上可供残疾人选择的岗位十分有限。从调研情况看,残疾人就业多以手工编织类岗位为主,部分手工编织产品工艺技术含量低、销售难,残疾人就业和收入稳定性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三)无障碍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一是无障碍设施未能实现全覆盖。全市城镇主要公共场所(景区、商场、图书馆、博物馆、公厕)已建成了一定数量的盲道、无障碍通道等残疾人服务设施,但仍有部分公共场所没有无障碍设施。二是部分无障碍设施建设不规范。如部分城镇盲道没有与公共设施出入口连接,盲人使用不方便。三是无障碍通道的使用与管理不够完善。存在盲道被占用、年久失修、规划不合理、盲道不防滑等问题。
(四)精神残疾患者就医困难。一是全市现有精神残疾患者9556人,仅有一所精神病专科医院,存在精神残疾患者就医入院难、床位少的情况。二是精神残疾患者需定期在家属陪同下到指定精神康复医院处方开药,由于不能就近和远程处方开药,给残疾家庭就医就诊带来不便。三是精神残疾患者医药费用因各地医保结算标准、报销比例不统一,对部分困难家庭精神残疾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造成了负担。
(五)基层专职委员待遇偏低。随着残疾人事业的推进与发展,基层专职委员承担的工作和任务不断加重,专职委员的工资待遇有待进一步提高。乡镇街道社区专职委员待遇主要来源于人社局发放的公益岗位补贴、残联残保金补贴,农村牧区专职委员工作补贴,与周边地区相比较,总体待遇水平明显偏低。
调研组针对本次调研发现的问题,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工作实际,对今后工作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切实促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是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如微信订阅号、微博等)向广大干部群众推送残疾人保障法宣传信息,全面普及“平等、参与、共享”的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引起全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注和重视。二是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残疾人事业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企业负责人对残疾人事业重要性的认识,调动他们在干事创业时带领残疾人群体脱贫解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残疾人实现自身价值,为残疾人更好融入社会创造条件。
(二)继续加强残疾人就业促进工作。一是进一步落实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法规和政策。针对部分用人单位不积极落实残疾人就业政策的情况,政府主管部门要监督其整改落实到位;积极落实残疾人就业奖励政策,充分调动用人单位安置残疾人就业的积极性。二是加大对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岗位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要结合时代特点,扩大培训内容范围和种类;就业岗位提供要分类施策,根据残疾人的残疾类型和残疾程度有针对性的提供岗位,提高岗位适配率。
(三)全面完善无障碍设施建设。一是分步骤、分阶段的实现无障碍设施全覆盖。对新建项目无障碍设施建设要实行“三同时”,并逐步对既有建筑实行无障碍改造,最终实现城乡建设无障碍设施全覆盖。二是建立无障碍设施定期管理维护制度,住建、交通、城管等部门要各司其责,认真做好无障碍设施的日常管理维护,对盲道破损、占用等情况及时进行维护处理。
(四)进一步健全残疾人康复医疗服务体系。一是加强康复托养服务中心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建设。对已经投入运营的康复托养服务中心要加大人才引进、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提高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能力,满足残疾人康复需求;对正在建设尚未投入使用的康复托养服务中心,旗县市区政府要督促其加快施工进度尽快投入使用。二是在我市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扩展精神病专科医院的数量和规模,尽可能多地增加床位数量、扩展病区面积,更多更好地服务残疾人患者,解决入院难问题。三是探索实行远程问诊、“送医上门”等手段,逐步解决精神残疾患者看病难、开药不方便的问题。四是出台政策将精神残疾患者康复用药纳入医保范畴,统一报销比例和结算标准,从根本上解决精神残疾患者就医费用问题。
(五)加大资金筹措规范经费使用。一是建立残疾人事业经费投入与经济发展协同增长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事业发展建设。二是将残疾人事业发展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不能以就业保障金(残保金)代替政府对残疾人事业的投入。三是做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工作。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残保金征收困难问题,残联、税务、财政等相关部门要相互协调,建立联动机制,切实加大征缴力度,做到应收尽收。四是加大对残疾人事业经费使用管理,确保经费用于残疾人事业发展。
(六)强化预防减少残疾发生。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和《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大力普及残疾预防知识,提高公民预防残疾意识。二是积极开展残疾预防工作,建立残疾报告制度,建立健全残疾预防体系,做好出生缺陷筛查工作。三是针对不同致残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预防措施。对交通安全、生产安全导致的残疾,要在源头上做好工作,减少残疾发生;对母婴遗传类致残,要加大科研投入,提高医学水平等,从根本上降低残疾发生率。
残疾人是社会弱势群体,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和帮助彰显了社会文明程度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中国梦是民族梦、国家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也是每一个残疾朋友的梦。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为此,竭力营造全社会的助残爱残氛围,提高对残疾人事业重要性的认识,增加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注和投入,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
残疾人的调研报告篇三
为全面了解当前我省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开展情况,进一步推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促进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20xx年7月至11月,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组织部分省x协常委、委员,由省政协副主席崔江水带队,在省残联的协同和配合下,到辛集市就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分别听取了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情况汇报,深入残疾人维权中心、就业培训基地以及残疾人家庭了解情况,召开了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代表参加的座谈会,走访慰问了贫困残疾人家庭。调研组还赴江苏、安徽省进行了专题调研,听取当地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情况介绍,交流了工作经验做法,实地考察了残疾人服务机构和设施。现将调研主要情况和建议报告如下: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省常住人口总人数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我省有残疾人520万人,残疾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23。各类残疾人的人数及所占残疾人总数比例分别为:视力残疾54.4万人,10.47;听力残疾126.0万人,24.26;言语残疾7.7万人,1.49;肢体残疾167.5万人,32.24;智力残疾40.4万人,7.78;精神残疾35.4万人,6.82;多重残疾88.0万人,16.94。各残疾等级人数分别为:重度残疾147.5万人,28.40,其中:一级残疾86.3万人,16.62;二级残疾61.2万人,11.78。中度和轻度残疾372万人,71.60,其中:三级残疾140.3万人,27.00;四级残疾231.7万人,44.60。
(一)保障残疾人权益的组织体系和政策法规体系初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承办、社会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得到加强。一是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组织体系。省、市、县(市、区)政府都设立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省、市、县、乡全部建立了残联组织;省、市、县残联全部配备了残疾人领导干部;全省51432个村(含城市社区)全部建立了残疾人协会,配备了残疾人专职委员,建立了残疾人活动室。二是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省人大、省政府制定出台了《河北省实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河北省扶助残疾人规定》、《河北省残疾人教育实施办法》、《河北省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办法》、《河北省实施残疾人就业条例办法》,形成了以省实施《残疾人保障法》为核心,以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无障碍环境建设等省政府规章为主体的法规规章体系。20xx年6月26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新形势下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为保障残疾人各项合法权益,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二)残疾人基本生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近年来,我省为着力解决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问题,相继制定了扶助残疾人、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和对城市低保对象实行“分类施保”等方面的政策规定,狠抓有关措施的落实,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一是省政府出台《关于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明确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重度残疾人每人每年100元保费全部由财政代缴。二是将符合条件的43.3万残疾人全部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对依靠父母或者亲属供养的成年重度残疾人,单独纳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三是建立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出台了《河北省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实施办法》,对全省一、二级重度困难残疾人按每人每月50元发放生活补贴。四是安排残疾人应急救助资金,对因病、因灾等突发性事件造成临时性困难的残疾人给予及时救助。五是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推进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建设。六是残疾人家庭住房条件得到改善。对4245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实施了危房改造。
(三)残疾人劳动就业情况有所好转。截止20xx年,城镇新增1.22万残疾人就业,89.1万农村残疾人实现稳定就业,累计建立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200余个。把残疾人作为扶贫开发主要对象,20.6万贫困残疾人得到扶持,接受实用技术培训的残疾人达到4.3万人次;3461名农村残疾人得到康复扶贫贴息贷款扶持。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编办、省残联等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20xx年前省级政府残工委主要成员单位都要安置一名以上残疾人就业等要求。全省现有残疾人福利企业约90家,安置残疾人约2万人。成立了河北省残疾人家庭手工业协会,推动残疾人家庭手工业蓬勃发展。成立京津冀残疾人就业服务协作区,举办了首届京津冀残疾人就业洽谈会。每年举办残疾人就业援助月活动,推动残疾人实现充分就业。
(四)残疾人医疗康复工作得到加强。到20xx年底,全年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30414例,为6054名低视力患者配用助视器,对6005名盲人进行定向行走训练。年度新收训聋儿20xx名,在训聋儿2791名;对1.06万名肢体残疾患者实施康复训练;实施国家救助项目,资助400名脑瘫儿童进行机构康复训练,资助515名贫困肢体残疾儿童实施矫治手术;有5678名智力残疾儿童得到康复训练。对26万名精神病患者进行综合防治康复,有91469名精神病患者接受治疗,57288名精神病患者接受康复训练,409名孤独症儿童在各级机构接受康复训练;245名贫困孤独症儿童得到康复救助。全省各类辅助器具供应2.9万件,为贫困残疾人免费发放其他辅助器具2.2万件。
(五)残疾人教育权利基本得到保障。到20xx年底,全省有特教学校148所,在特教学校、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和随班就读学生总数达到12566人。在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方面,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高于普通学校的10至15倍。免除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考入本科的贫困残疾学生从省残保金中给予每人一次性3000元资助,20xx-20xx年共资助786人。考入大专的贫困残疾学生从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给予20xx元一次性资助。河北省残疾人远程教育网正式启动,河北省广播电视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正式揭牌,20xx年春季有700多名残疾青年报名入学。
(六)残疾人参与社会无障碍环境日趋完善。省、市、县(市、区)都成立了由政府领导牵头,有关部门主管领导参加的无障碍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工作会议制度,并面向社会聘请了无障碍环境建设与使用管理义务监督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各级财政逐年加大了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资金投入,各地陆续新建、改造了一批城市道路和公共建筑物附属无障碍设施。全省6个地级市、10余个县(市、区)开办了手语节目;省和地级市的公共图书馆均建有盲文及有声读物阅览室;部分县(市、区)的公共图书馆提供盲文及有声读物借阅服务。对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省级财政每户补助资金1500元,设区市、县(市、区)财政每户匹配资金不低于1000元。
(一)残疾人生活水平远低于我省社会平均水平。当前,残疾人仍是贫困人口中贫困程度最重、扶持难度最大的特困群体。一是农村贫困残疾人口多。全省农村尚有超过100万贫困残疾人没有稳定脱贫,由于身心残障、劳动力受限、受教育程度低、发展能力低等原因,已成为贫困程度最深、扶持难度最大、扶贫成果最难巩固的特困群体,是我省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难中之难、困中之困。二是残疾人支出负担重。从目前看,残疾人家庭支出第一位的是吃饭度日费用,其次才是医疗。相当多的残疾人有病不敢治,只能拖着,以致小病转大病,轻残变重残。三是仍有15.6万户残疾人家庭需进行危房改造。
(二)残疾人就业率低且不稳定。目前我省实际就业率很低。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一是部分残疾人受身体状况的影响,对职业有一定的选择性。二是残疾人受教育程度偏低,难以适应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岗位。三是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度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三)残疾人受教育整体水平较低。一是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低。特别是多重障碍、自闭症及脑瘫等中重度残疾儿童入学存在很大困难。二是特教学校办学水平不高,师资配备、设备设施、特教津贴基本未按国家政策落实。三是大多数残疾人接受中专以上学历教育存在困难。
(四)残疾人康复需求与康复服务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一是残疾人康复需求大,资金投入不足,康复人才匮乏。二是0-6岁残疾儿童得不到及时救治。0―6岁是残疾儿童康复的黄金期,及时进行早期干预和康复训练就可能从根本上改善其功能障碍,使其成年后与健全人一样学习、生活。错过了最佳恢复期,造成终身残疾。三是辅助器具需求量大。目前,我省有盲杖、假肢、矫形器等辅助器具需求的残疾人超过150万,而我省辅助器具和假肢矫形器材料生产厂家数量少、规模小、品种单一,不能满足残疾人多层次的需要。
(五)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严重滞后。目前,省内多数小城镇无障碍建设处于空白,一些大中城市无障碍设施被损坏或占用现象严重,甚至形同虚设。老旧居住区、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缺乏,残疾人难以走出家庭、参与社会。
完善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为残疾人创造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使其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各级政府及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为进一步做好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保障残疾人权益的宣传教育。大力营造依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理解、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减轻或消除社会上对残疾人的各种歧视与偏见,在全社会唱响关心关爱残疾人的主旋律。一是深入宣传《残疾人保障法》、《河北省实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在全社会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中加强残疾人法规政策学习教育,增强依法发展残疾人事业的自觉性。二是大力营造助残扶残的良好舆论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采取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对残疾人工作的宣传力度。把弘扬扶残助残和残疾人自强不息精神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内容,引领民众崇德向善,更加自觉认同,为我省社会进步凝聚正能量。三是大力宣传残疾人自强模范、创业能手、道德模范,引导广大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努力营造有利于残疾人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
(二)切实保障残疾人基本民生。把残疾人事业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完善残疾人专项特惠制度,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一是在完善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和残疾儿童免费抢救性康复救助制度基础上,重点加快建立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和贫困残疾人适配基本型辅助器具补贴制度,“兜住底”,保住残疾人最基本需求底线。二是健全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尽快对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托养、文化、体育、无障碍环境建设、维权等事关残疾人切身生活需求作出制度性安排,补上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的短板。
(三)大力发展特殊教育。鼓励各类有条件的特殊教育学校和学前教育机构接收残疾儿童,对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给予资助,保障3至5岁残疾儿童普遍接受学前教育。推行全纳教育,支持接收残疾学生随班就读数量较多的普通学校建设特教资源教室。积极推进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有计划地在高等学校设置特殊教育学院或相关专业,尽快筹建河北省特殊教育学院。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招收符合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不得因残疾拒绝招收。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给予特殊学习用品、住宿费、交通费等的补助,并优先提供助学金,帮助他们按时完成学业。
(四)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建立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网络,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为城乡残疾人提供均等化全程就业服务,开展就业培训、能力评估、就业登记、就业介绍等系列化服务工作。政府要落实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更多的企业吸纳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要出台激励措施,动员社会力量兴办福利企业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对残疾人自主创业的,要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严格贯彻国家和我省关于促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安置残疾人达不到规定比例的单位,应依法足额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劳动保障部门应当加强对残疾人劳动权益保障的监察执法,及时纠正用人单位在残疾人权益保障方面的违法行为。
(五)完善方便残疾人的无障碍环境。多形式、多渠道进行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宣传,提高全社会的无障碍意识。新建的城市道路、公共建筑和住宅区,要按照国家《无障碍设计规范》要求和标准建设无障碍设施。城镇已建成的不符合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的道路、公共建筑、公共交通设施、居住建筑和居住区,都要制定改造计划,明确目标,落实责任,逐步进行改造。加强对无障碍设施的使用、管理和维护,对损毁、擅自占用无障碍设施或者改变其用途的予以查处,确保已建无障碍设施的正常使用。积极推进信息交流无障碍建设,公共服务机构和公共场所应当创造条件为残疾人提供语音和文字提示、手语、盲文等信息交流服务,为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便利。
残疾人的调研报告篇四
为深入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残疾人事业的新部署新要求,扎实做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新征程中的残疾人工作,为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提供有力支撑,经李克强、张高丽、杨晶、王勇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批准,以持有残疾人证的人员和未持证的残疾儿童为对象,自6月至7月,国务院残工委组织开展了首次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的专项调查工作(以下简称专项调查)。一年多来,全国上下一盘棋,统筹规划,精心组织,科学操作,抓住关键环节,严把质量关,圆满完成了专项调查各项工作。现将有关工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根据以201月1日为标准时间确定的调查对象数据统计,全国残疾人人口数据库中共登记持有残疾人证人员和尚未领证的0-15周岁残疾儿童少年29494428人。
在国务院残工委统一领导、在国家统计局指导下,按照准备、调查、分析三个阶段,各级残联组织具体推动调查工作有序展开。从年1月1日开始,进行了“一对一”的入户调查。截至2015年5月16日,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管理系统实名制录入了2664万人的相关信息,同时获得了社区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状况调查资料70余万份。
调查数据反映出目前残疾人民生的基本现实状况,凸显出残疾人在脱贫解困、危房改造、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康复服务、居家无障碍建设、文体活动等基本民生保障和服务方面存在的较大差距。
此次调查结果为推算8500万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提供了重要依据。专项调查重要数据及推算8500万残疾人的主要数据已用于向国务院提交的《关于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反映出的困难与问题及相关建议报告》、有关部委关于“两项补贴”、扶贫、康复等方面重大政策制定及残疾人“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
二、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加强专项调查工作领导。
对2900多万持证残疾人和未持证残疾儿童的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进行实名制、全覆盖的专项调查,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远,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王勇国务委员亲赴青海视察并作出重要指示:“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决策部署,加强基层残疾人工作,格外关心、格外关注残疾人,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加大投入力度,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服务,让广大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要认真搞好残联组织‘基础管理建设年’活动,抓好抓实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的专项调查工作,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为制定落实有针对性的服务与保障措施打下坚实基础。”国务院残工委副主任、全国专项调查部际联席会议召集人、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对认真做好专项调查工作多次提出明确要求。
204月29日,国务院残工委第二次全体会议对专项调查进行了全面部署。中国残联于年6月22日召开全国会议,对专项调查工作作出全面安排。国务院残工委副主任,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鲁勇围绕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对做好专项调查工作的重要指示,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2014年8月20日,国务院残工委会同教育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家统计局、中国残联等10个部门成立了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部际联席会议和办公室(以下简称全国专调办),进一步加强对全国专项调查工作的领导。
省、市、县级政府残工委认真落实国务院残工委工作部署和全国专项调查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对专项调查的领导,扎实做好专项调查各项筹备工作。
(二)夯实工作基础,确保专项调查工作扎实开展。
一是召开专家座谈会听取建议。全国专调办于2014年4月至8月间,分别在9个省(区、市)召开专家座谈会,听取专家对专项调查任务目标、具体要求、进度安排、调查指标、重点工作的意见。全国专调办积极吸纳建议,调整完善了调查表和入户调查流程。二是通过试点查找问题。全国专调办分别于2014年7月和9月在甘肃省临洮县、河南省驻马店市开展国家级试点工作,对调查表进行了模拟试填。通过国家级试点检验了调查方法、调查流程和调查项目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对调查指标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完善,为做好全国调查员培训和现场调查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三是召开推进会部署。全国专调办于2014年9月15日在河南省驻马店市召开了全国专项调查工作推进会,对下一阶段任务进行专项部署。四是完善修订调查表。全国残疾人专项调查《残疾人调查表》和《社区调查表》经专家委员会反复讨论,经两次全国试点的实践检验后将调查项目从48项精减至36项,涉及残疾人的基本情况以及收入、住房、康复、教育、就业、社保、无障碍等情况,个别省市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本地的相关指标。同时,将残疾人所在村(社区)的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情况作为辅助调查内容。
(三)狠抓信息核查和培训,强化对专项调查工作的调研督导。
一是认真抓好信息核查工作。全国专调办组织开展了核查系统全国培训,并制作了培训教材和操作视频,指导地方开展核查工作。各省也制定了本地专项调查核查工作方案和细则,层层签订了保密协议和保密承诺书,部署核查工作,逐级开展核查培训。二是组织开展专项调查各级培训。全国专调办分别在江西省南昌市和陕西省咸阳市组织开展了全国残疾人专项调查国家级培训,共培训省级师资170人,98%的学员全部掌握或基本掌握各项培训内容,国家级培训为省级培训提供了示范。制作完成了专项调查指标讲解、视频课件,通过专项调查信息平台发布供各地培训使用。同时,组建了多个督导组深入一线推动工作落实。省级共开设96期培训班,培训县级师资骨干11922人,为培训调查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搞好入户调查,保证专项调查数据填报质量。
2015年1月1日专项调查入户调查在全国启动,地方残联高度重视,有的举行了简朴的启动仪式,调查员代表现场宣誓;多数省份街道、社区、乡村挂上了专项调查宣传口号横幅;爱心企业为残疾人代表当场捐赠生活用品;省级残联全部组成了督导组或派员深入到农村和社区残疾人家庭,进行入户登记调研检查,对调查填表工作进行现场指导,对调查人员入户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进行答疑解惑,走访慰问残疾人家庭并送去慰问品,提高了社会和残疾人的知晓率,为专项调查入户登记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各级残联把现场入户调查作为2015年开局最重要的工作认真抓好,做到“三统一”,即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理解。在专项调查工作一线的调查员爬山涉水,风餐露宿,克服各种困难,发扬不怕苦、不怕累,连续作战的精神,深入到残疾人家庭,与残疾人面对面,耐心询问残疾人的衣食住行,将每一项调查指标填写准确,涌现出许多可敬可佩的感人事迹。
(五)细致准确录入,严格控制差错。
各级残联采取有效措施,保质保量推进数据录入工作。一是各省专项调查办公室每天登入系统对数据处理工作进行实时监控,指导、督促各市数据处理工作。二是上一级对下一级组织抽查,实行调查表与录入进行比对的方式,检查各地录入的差错率,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三是适时督促工作进度,确保工作质量。
(六)做好数据比对分析,确保专项调查数据准确可靠。
一是做好部门数据比对分析。全国专调办及时把专项调查数据反馈给相关业务部门,相关部门对调查数据进行了认真梳理,结合台帐、年报、统计数据进行了详实比对分析,并同国务院扶贫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教育部、卫生计生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客观分析。为确保调查数据科学严谨可靠,鲁勇理事长先后两次主持召开了部分专家及业务部门数据分析对接会。业务部门分析认为:“专项调查主要数据与掌握的现有数据情况基本吻合,比较贴近工作实际,残疾人就业、社会保障、康复、扶贫等一些大的基本数据可用、好用,是制定‘十三五’规划和残疾人‘兜底补短’民生工作的重要依据。有的数据弥补了本部门业务上的数据空白。为今后工作思路的调整、工作方式的转变、工作方法的改进提供了可靠依据”。二是召开专家委员会分析数据。全国专调办先后10余次召开专家委员会会议,对一些重要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和论证。与会专家结合业务部门提供的数据资料,现场调取专项调查数据进行了对比与分析。2015年7月14日由国家统计局、研究机构等委派组成的专家委员会正式出具了《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专家委员会意见书》,基本结论是:“本次调查的方案设计科学可行;调查组织实施完整;各阶段工作到位,操作严谨;全程质量控制工作得力,调查获得的数据真实可靠,主要指标与抽样评估核查数据、2014年残疾人监测数据等相关数据对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评估结果表明,调查达到了设计要求,主要数据质量较高,为了解残疾人的基本情况,摸清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状况,为国家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推动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对以兜底补短为重点的残疾人民生改善的精准服务、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提供丰富的信息、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依据”。
(七)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社会公众对专项调查工作的了解和支持。
在宣传部门支持下,中央各大媒体对专项调查进行了深入采访和多种形式的报道。全国专调办制定了《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宣传方案》,明确重点工作和重要节点,各省(区、市)专调办根据要求分别制定了本省的宣传方案。特别是2015年1月1日现场调查入户启动当日,全国专调办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主要中央媒体精密对接,策划新闻点,落实报道要求。《人民日报》在1月2日头版刊登消息,中央电视台当天在《新闻联播》播发了一条1分零5秒的消息。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新闻》等中央主要媒体都进行了相关报道。
各地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大力宣传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残疾人事业的关心支持,增进了社会公众和广大残疾人对调查工作的了解和支持,展示了一线调查人员吃苦耐劳、勤勉服务的精神风貌。各级残联在残联网站开设了专项调查工作专栏,及时刊发专项调查各类信息。
三、突出特点。
(一)调查对象覆盖了所有登记在册的人员。
调查采取实名制的实证调查方法,覆盖了所有在全国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中登记并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人员及尚未领证的儿童。调查对象总量为2900多万人,分别是1987年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总量的18倍和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总量的11倍。
(二)调查方式采取的是实名登记和信息化统计。
通过对入户前被调查对象所在位置的信息核实,掌握了目前在户人员占88.1%,不在户人员占11.9%。对在户的人员,以“一对一”入户询问调查为主进行信息采集,入户率达到97.97%;对于不在户的人员,以电话询问或其他方式采集信息。每一位被调查对象,都填写了调查表。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调查表复核、数据录入、信息审核及上报核校工作。相关数据录入到全国统一开发的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信息管理系统之中。
(三)调查范围基本做到了村不漏户和户不漏人。
要确保专项调查数据不出问题,关键要实现工作重心下移,逐人搞好对接调查。在调查中,做到了“乡镇(街道)不漏村(社区)、村(社区)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的调查目标,确保人群覆盖率、信息填报率。工作中,坚持逐级进行考核验收,落实了同级残工委和同级残联负责人在上报成果上的“双签字”责任制,为总结工作也为倒查责任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调查队伍聚合了上百万专兼职人员。
为确保专项调查国家级、省级、县级三级培训质量,全国专调办编制了《全国残疾人专项调查工作手册》,制作完成了专项调查讲解资料,供各级残联培训时使用。从2014年10月开始,各省区市陆续举办各级培训班7600余期,培训人员152万多人。
(五)调查过程进行第三方独立评估。
为科学独立评估此次专项调查工作,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按法定程序承担第三方评估。多次召开专家委员会和评估座谈会,对专项调查数据进行论证、评估。通过对专项调查全程跟踪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采取文献资料评估法、专家德尔菲法、抽样调查、网络调查等方法,综合比对评估调查数据、残疾人状况监测调查数据、残联工作系统数据、各部委相关数据等多源数据,比较全面地评价了专项调查的调查过程质量和数据质量。第三方评估机构出具了评估报告:“本次调查首次比较全面系统地摸清了全国持证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本次调查的方案设计科学可行;调查组织实施完整;各阶段工作到位,操作严谨;全程质量控制工作得力,调查获得的主要数据真实可靠,调查达到了设计要求,数据质量较高,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大规模人群专项、专业社会调查。建议加强本次调查工作的经验总结,进一步提高残疾人工作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建立和完善调查和数据开发应用综合服务平台”。评估专家认为:“专项调查第三方评估,从评估调查过程质量和数据质量两个角度设计评估方案,运用了定性和定量的资料收集和分析方法,开展现场督导、二次入户抽样复查、专家评估和调查工作人员自主评估、各方面调查资料分析等工作,取得较为可靠的评估结果”。
(六)调查工作实现了部门联动和力量整合。
在国务院残工委领导下,国家统计局、教育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中国残联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的通知》,组建了专家委员会,委托了第三方评估机构,落实了省地县乡村的调查组织机构。10个部委建立的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对调查工作全过程给予了及时有力的指导。
工作中,国家统计局对调查方案和调查指标设定给予了强有力的指导,财政部追加了2014年调查经费同时安排了2015年预算,民政部要求基层民政机构和干部全力参与调查工作,公安部、卫生计生委在核查残疾人信息工作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对专项调查中相关指标的设定提供了帮助,中央宣传部推动中央及各地媒体对专项调查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报道,中国残联会同多部门组成了精干工作班子具体落实任务。省级及以下政府残工委、残联组织认真落实国务院残工委部署和全国专项调查会议精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
此次专项调查的圆满完成,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残疾人的格外关心、格外支持。国务委员王勇对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作出重要批示:“专项调查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参与这项工作的各个方面和人员应予以充分肯定。要利用好调查成果,认真抓好调查成果的应用工作,在制订‘十三五’相关规划和政策措施中统筹考虑,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权益民生,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推动我国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全国专项调查部际联席会议召集人、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指示:“专项调查只是第一步,对于整体工作还应细致研究,特别是从信息化方面,要向着精准要求去努力,这项工作一定要有说服力,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真正为推动事业起到重要作用。”
目前专项调查成果转化已经展开,对出台“两项补贴”政策、推进精准扶贫开发、解决适龄儿童未能及时入学问题、制定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等主要数据提供了测算或核对依据。截至12月28日,已返还19个省(区、市)专项调查数据。随着调查成果的逐地逐级分解、业务数据与部委共享,这项工作的成效会越来越直观地展现出来。各省(区、市)将在确保数据保密的前提下,做好与相关部门的数据比对、开发和应用工作。
下一步将按照国务院领导同志要求,认真做好专项调查数据应用和调查成果转化工作,在积极转化专项调查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动态更新常态工作,逐步实现“精准化了解、精细化服务”,为推进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保障。
残疾人的调研报告篇五
自底至初,县残联专门组织人员,通过向残疾人了解、访问工商、税务、交通等有关单位的方法,对岱政发139号《岱山县扶持残疾人事业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扶持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总的看,自10月10日《岱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岱山县扶持残疾人事业若干意见的通知》出台以来,我县的残疾人事业有了新的发展,有关部门对残疾人在康复、教育培训、劳动就业、文体生活、福利环境等方面的工作有了进一步加强,残疾人扶持政策得到一定的落实,残疾人的合法权益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和维护,社会助残扶残的风尚逐步形成。主要表现在:
(一)残疾人康复服务领域得到拓展。
近年来,在残疾人扶持政策春风的沐浴下,残疾人康复服务领。
域得到不断拓展,特别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站的建立与完善,县残联康复办组织的康复活动(精神病康复、白内障复明、假肢安装、聋儿语训等)的增多,使更多的贫困残疾人享受到了免费或补助的康复服务。
(二)残疾人教育培训得到加强。
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残疾人教育培训得到加强。2004、
年三残儿童入学率分别达到98.84%、98.19%;残疾学生与特困残疾人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学费减免有保障,接受高等教育学费补助有落实;残疾学员参加培训费用有补助;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参加技能培训的氛围得到加强。
(三)残疾人劳动就业的环境得到改善。
随着扶持政策的落实,残疾人劳动就业的环境得到改善,有关。
单位安置残疾人就业的积极性加强,使更多的残疾人走上了就业岗位。根据扶持政策工商部门对从事个体工商业的残疾人进行了工商管理费的减免、税务部门对从事个体服务性行业月营业额在5000月以下的进行了营业税的.减免、卫生部门对从事饮食服务行业和食品加工业的残疾人办证、监测、产品检测收费的优惠。残联加强了对残疾人扶贫基地、种养殖示范户借款、贷款贴息和苗种补助等方面的扶持,残疾人自强自立从事个体工商、种养殖行业的人数日益增多,残疾人走出家门,依靠自身解决温饱奔小康的意识加强。
(四)残疾人文体生活得到丰富。
有关单位对所在的残疾人参加各级各类残疾人文体活动的阻。
挠减少,对残疾人正常训练与参赛较为支持。残疾人参加县、市、省级文体比赛所取得成绩更加优异,残疾人的精神生活得到丰富,残疾人特殊文化得到发展。
(五)残疾人福利环境得到提高。
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和精神环境得到提高:1、
各乡镇、各部门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途径帮助贫困残疾人尽快脱贫致富。2、民政部门对符合低保条件的残疾人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抚养人的残疾人优先安排进敬老院。3、县残联、县社保局对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残疾人个体户、种养业户、自由职业者给予一定补助。4、县电力公司、自来水公司、文化广播电视局为贫困残疾人安装电表、水表、有线电视的初装费给予免费或减半,并每月免费供电10度,供水5吨。5、县风景旅游管理局对残疾人参观旅游景点给予免费等等。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残疾人事业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由于起点低、基础薄弱,残疾人事业总体上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残疾人扶持政策落实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残联等部门对残疾人扶持政策的宣传还不够到位,缺乏深度和广度,部分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属,对有关残疾人的扶持政策知之不多,享受扶持政策的意识不强。
2、卫生部门对扶持政策的落实比较重视,根据扶持政策出台了帮扶操作程序,但由于医院经济困难和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除县第一人民医院等医院外,其余未实施对残疾人就医免收挂号费、检查费和注射费(不含材料费)的有关规定。
3、交通部门对扶持政策文件第六部分福利环境中第八条:“残疾人凭《残疾人证》,搭乘交通工具、优先购票并减半收取”中的搭乘交通工具减半收费,无法实施。理由是因为其客运公司售票只是代理船东或外县区有关客运公司售票;公交部门认为上级有关法规、政策未明确规定对残疾人搭乘交通工具实施减免,因此无法按照县里扶持政策的有关规定执行,但对于优先购票,免费携带随身必备的辅助器具,悬挂“残疾人优先”、“残疾人专座”等标志牌实施较好。
4、电信部门对扶持政策第六部分福利环境中第五条第四款“对贫困残疾人家庭需要安装电话,申请安装地点与其居住地一致的,给予免收安装费(不含材料费)”未曾落实,其有关人员解释是因为未收到扶持政策文件,以后根据扶持政策加以实施。
5、县自来水公司一直以来认真贯彻实施扶持政策,对公司管理区内的贫困残疾人家庭需要安装水表,申请安装地点与其居住地一致的,给予免收安装费(不含材料费),并且每月每户免费供水5吨。但其提出大多数贫困残疾人家庭每月用水并不需要5吨,考虑其企业的负担是否能按其实际用水吨数(但不超于每月5吨)给予补助。
6、残疾人因其残疾而使其待岗、待聘的现象还有一定存在,各单位在与残疾职工解除劳动合同或开除、除名、辞退残疾职工之前,未向县残联通报。
三、意见和建议。
根据调研及平时掌握情况,建议如下。
1、根据舟山市人民政府第22号令《舟山市扶持残疾人暂行规定》的精神,结合本县实际,对岱政发[2004]139号《岱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岱山县扶持残疾人事业若干意见的通知》进行完善,拟定初稿后征求有关单位意见。
2、残联等有关部门加强对残疾人扶持政策的宣传,注重对残疾人工作者及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使县政府对残疾人的扶持政策家喻户晓,让广大残疾人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3、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扶持政策的检查督促,使残疾人的扶持政策真正得到贯彻落实。
残疾人的调研报告篇六
摘要:为了对计算机学科的教学进行指导,制定出符合我国当前以及未来若干年情况的计算机专业发展战略、办学规范和评估标准,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计算机专业分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开展了《计算机学科专业发展战略》、《计算机学科专业办学规范》和《计算机专业教学评估方案》三个课题的研究。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管理。
(一)背景与目的。
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原伊犁师范学院奎屯校区刚刚转制而成。目前,正在由师范教育和非师范职业教育并重向重点发展职业教育为主转型,由学科型向应用型转变,以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更好地推进校企合作,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全面开展专业建设,更准确地实现专业定位,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项目组进行了人才需求市场调研。
(二)方法与内容。
调研方法主要有访谈、问卷调查、参观交流、网上查阅。调研内容为企业对高职层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即对从业人员的数量、岗位、职业素养、职业技能、职业资格证书、学历等要求;企业对毕业生的态度、知识与能力的期望及现实感受;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情况。特别收集了20xx年新疆范围内与该专业相关的招聘信息,从中过滤出大专层次的需求情况,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
(三)调研对象。
在全疆范围内选取多家企业进行调研,调研所涉及的用人单位有新疆怡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新疆亿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乌鲁木齐德海科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奎屯北方伟业通讯器材服务中心、北屯四通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利丰电子有限公司、新疆保投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新疆正大电子有限公司、乌鲁木齐市澳力通达电子经销部、新疆威力克通信系统有限公司、中国电信新疆公司、新疆金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
(四)调研结果及分析。
人才需求岗位分析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已经从一种学科转变为一种工具,企业对计算机类人才的岗位设置及分工也越来越细。从技术方向上可以把新疆区域内企业对高职计算机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岗位需求分为四大类:硬件类、软件类、网络类与应用类岗位。有些招聘岗位(如计算机技术支持)兼有若干岗位的特点。一些硬件类、网络类岗位招聘时倾向于男性,而多数软件类与应用类岗位男女不限。一些岗位要求有一年以上工作经验,如网络系统架构与集成工程师岗位。具体岗位名称与需求比例如表1所示。
岗位能力要求分析岗位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个方面。专业能力决定了从业者的基本生存能力,可通过在校的理论与实践学习、专业实训和顶岗实习逐步达到。方法能力决定了从业者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能力决定了从业者的职业成长能力。有责任心,吃苦耐劳,愿意长期在行业内发展;适应能力强,乐观开朗,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和学习能力是企业特别强调的。下页表2仅列出了6个典型岗位的专业能力要求。
校企合作意向校企合作包括课程教学合作协议、产学研合作协议、实训基地协议、学生实习就业协议、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等。学校已与一些企业双方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各种合作协议正在进一步洽谈中。
二、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我院非师范类的一个专业。由于过去是在师范院校的大口径下,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基本沿用了师范类专业的培养模式。由于师资特点和实验设备缺乏,有些实习实训没能全面、切实地开展起来。一直以来,该专业有过度重视理论、实践教学时数不足、有些教学内容陈旧和随意性大、考核方式不合理等现象。尽管已做出了一些改革,如一些程序设计课程全部在机房授课并使用任务驱动方式展开教学,但仍显力度不够。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深奥的理论让他们产生了畏学与厌学的情绪。尽管人才需求旺盛,但我们培养的学生由于缺乏就业能力而不能胜任工作。因而该专业亟待全面改革。
(一)面向市场需求制定培养方案。
人才需求调研结果显示,企业希望学生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同时了解和掌握实用新技术。如何结合本地区企业的用人需求情况制定基于岗位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新课题。我们应该将人才培养目标紧紧与边疆经济发展相结合,定位在培养具有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至少具备硬件类、软件类、网络类与应用类岗位之一相应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高职人才培养可包括基础文化课培养阶段、基础专业课培养阶段、面向市场需求的专业方向培养阶段和校内外实训阶段。在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需要大胆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摒弃陈旧课程内容,与行业、企业专家一起,立足于职业岗位分析,针对行动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构建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计算机行业是飞速发展的行业,因而需要每隔2~3年就更新课程设置,以紧跟市场需求的发展。另外,可以开发就业前景较好的几个专业方向供学生挑选学习。
(二)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分析职业岗位能力;研究分析岗位专项技能;构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建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三)注重综合素质提高。
企业对所招聘人员要求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敬业精神;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乐于知识共享;诚信敬业、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学校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四)加强校企合作新疆地域辽阔,经济普遍不发达,一些工程工作环境和地域条件还较艰苦,一些岗位待遇不高。这就导致学历较高的人员不能安心工作,容易离职。企业经验证明,品质优秀的高职毕业生正是他们需求的对象。另外,学生通常来自全疆各地,当派遣他们去家乡完成任务时还是非常方便的。企业对于在本单位参加过顶岗实习的学生,因为已经历了企业培训、岗位实习和全方位考察,留下来成为员工的比例较大。在举全国之力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大背景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我们发现企业很注重对外宣传,塑造企业文化,对于与高职院校合作,联合培养所需人才是十分欢迎的。所以,学校应更进一步地加强校企合作,广开社会渠道;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强化学生就业指导;派遣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引进企业兼职教师共同修订培养方案和开设课程等。
结语。
为了更好地进行高职计算机专业建设,计算机专业教师不仅应该了解行业的前沿知识,更重要的是从可能的就业市场中去获取学生培养规格,从岗位所需的技能和素养中提取出学生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由此构建紧贴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从而改善学生培养模式。要实现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进一步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配备结构合理、理念先进、技能熟练的高素质教学团队。与企业建立实习、就业合作意向,实现企业、学校、学生的三方共赢。
残疾人的调研报告篇七
残疾人群体是社会中的特殊困难群体,也是需要全社会高度关注和关爱的群体。为促进xx县残疾人事业发展,县政协工青妇、党政、教育、工商联界别组专题视察了兴隆镇、鹤峰乡、永安镇残疾人事业发展情况和县特殊教育学校,走访调研了朱衣镇卫生院精神病专科,听取了县残联关于全县残疾人工作情况通报,开展了“爱心助残促和谐、政协委员在行动”助残捐赠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xx县共有残疾人6.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13,其中城镇残疾人1.04万人,农村残疾人5.46万人。目前全县持证残疾人2.5万人,其中一级残疾0.28万人、二级残疾0.41万人。此外,约4万余残疾人尚未办理残疾证。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出台了诸多政策法规,从养老、低保、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经过多年的努力,残疾人事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残疾人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残疾人工作网络体系初步形成。初步建立以县残联为主导、乡镇残联为骨干、村级残协为基础、残疾人志愿组织为依托的残疾人工作网络体系,新建了1个残疾人法律援助中心和31个法律援助服务岗,呈现出残疾人事业有人抓的良好格局。
(二)残疾人救助项目大力实施。近五年来,共组织实施白内障免费复明手术2206例,改造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772户,实现残疾人就业1290人,残疾人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1045名,对全县447名贫困残疾学生进行了“爱心天使”扶残助学资助,为所有持证残疾人支付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其个人缴纳部分。今年已为33名脑瘫儿童实施了抢救性治疗和康复救助,落实16人次残疾人机动车燃油补贴,为50户残疾人进行了家庭无障碍改造,为全县25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落实增收致富帮扶资金37.5万元。
(三)残疾人康复设施逐步完善。建成市级残疾人康复示范社区14个、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1个、残疾人艺术培养基地1个、聋儿语训机构1个,为3100名残疾人提供了康复咨询、转介服务。共免费发放残疾人辅助器具1862件,为残疾人的逐步康复提供了尽可能的物质保障,切实解决了部分残疾人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四)残疾人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各级残联在注重抓好残疾人日常文化生活的同时,多次组织残疾人参加各类比赛。在0年重庆市第四届残疾人运动会中,xx县残疾人代表团获得了4枚银牌、1枚铜牌的'好成绩。xx县特殊教育学校残疾人学生自编自演的节目《真善美》更喜获“第六届全国特殊学校学生艺术汇演”一等奖,书画、刺绣、缝纫、剪纸等工艺作品在各种大赛中也多次获奖。
(五)残疾人创业典型不断涌现。鹤峰乡蔬菜水果种植带头人吴国春、永安镇瘫痪女孩精细蜀绣的石胜兰,还有众多媒体报道过的残臂教师朱怀圣、独腿教师黄大仲等大批残疾人创业先进典型人物涌现出来。他们这种身残志坚、拼博不息的精神,为xx残疾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残疾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其劳动技能差、社会竞争力弱、经济压力、心里压力大,对各级政府的诉求多。虽然各级政府在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方面作了大量扎实的工作,但与残疾人康复和生活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还存在一些需要加强和改进的方面。
(一)扶残助残氛围不浓,残疾人心理压力大。一是残疾人自身不愿融入社会。众多的残疾人由于身体和心理缺陷,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自卑心理严重,不愿或不敢大胆地参加社会公共活动。二是歧视残疾人的现象时有发生。残疾人群的呼声很难被社会公众知晓,众多残疾人的心理创伤难以得到正确的引导和抚慰。三是先进典型宣传不够。调研中发现,对残疾人群中涌现的先进典型人物、社会各界扶残助残的好人好事、充满大爱的残疾人家庭和残疾人事业中的优秀工作者宣传力度不够,示范辐射作用不明显,全社会助残扶残的良好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
(二)保障程度低,残疾人生活质量差。竹园镇邓坪村的段光碧双目失明,视力一级残疾,丈夫因摔伤导致长期瘫痪卧床,有一女儿在读中专。因夫妻双方都没有劳动能力,只有在破旧土屋中吃低保维持生活。鹤峰乡76岁的向元波,双目失明,年老病多,独居危房中,生活不能自理,家中唯一儿子为了生计在外地打工,政府虽然每年给与低保金,但他的生活照料还是不能解决,煮饭洗衣都是问题。目前虽有危房改造、重点救助等相关政策扶持,但因其家庭贫困程度深,仍无力改变其贫困现状。我县像此类生活不能自理、无人照料的重度残疾人还有2100余人,他们的生活状况非常让人忧心,现有残疾人保障政策无法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一是保障范围窄。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重点关注对象是现有持证的重度残疾人,政策极少惠及到轻度残疾人,更没有保障到我县尚未办证的4万残疾人。二是保障标准低。就纳入低保范围的农村重度残疾人而言,每年能享受到的保障金不到1000元,只有城镇低保对象的三分之一,很难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更难满足康复和医疗需求。三是保障渠道有限。对残疾人的保障政策主要是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免缴个人部分并提高5的报销比例,低保政策将部分一二级重度残疾人纳入保障范围。但还有许多政策落实不够,如掌握残疾人低息扶贫贷款发放权的商业银行因考虑的贷款收回率,资金增效率,极少给予残疾人发放贷款;我县尚未出台残疾人优惠乘坐交通工具政策。
(三)康复条件差,残疾人康复需求难满足。一是康复设施严重不足。xx县还没有县级康复托养中心,现有康复设备的数量和功能也十分有限,只能惠及少数的残疾人,绝大多数的残疾人根本不能享用。二是康复专技人员严重匮乏。我县残疾人康复主要依托社区康复站、当地卫生院(康复中心)及家庭康复。全县残疾人康复治疗技术的专业人才严重匮乏,护理人员缺乏正规的康复技术培训,不能满足残疾人身体和心理康复需求。三是康复手段单一。各级政府针对残疾人康复需求,只是为残疾人提供了一些简单的康复服务,如发放轮椅、盲杖等,无力顾及更多的居住分散的农村偏远残疾对象,具体的康复措施和手段不多,难以满足广大残疾人的康复需求。
(四)部门联动不够,残疾人项目实施难。帮扶和救助残疾人,涉及到残联、财政、民政、社保、卫生、建委、扶贫、教委等众多部门和所有的乡镇,由于各部门和单位各行其是,没有统筹规划,难以通力合作,协调配合,解决残疾人实际困难。如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涉及到县残联、发改委、扶贫办、建委都有危房改造资金,县残联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资金每户11000元,发改委实施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每人6000元,扶贫办高山移民搬迁项目资金每人6000元,建委实施的危旧房改造资金每户25元,国土局金土地工程资金每人5000元,目前资金仅进行了有限的统筹打捆,其分散使用力量不大,一些真正困难的农村残疾人因贫困程度太深,仍无力进行危房改造。
残疾人事业是一项崇高而光荣的事业,残疾人工作是需要政府、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系统工程。结合xx县情和财力状况,提出如下建议:
(一)广泛宣传,营造扶残助残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报刊、电视、网站等媒介作用,利用会议、农村赶集等有利时机,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各项优惠政策、扶残助残的先进典型、残疾人群体中涌现出的创业典型和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将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法律法规和各项优惠政策汇编成册发放到每个残疾人家庭和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培养残疾人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弘扬残疾人工作者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激发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扶残助残献爱心活动。
(二)建立残疾人基础信息档案。县残联近期内对全县所有的残疾人进行系统调查摸底,建立比较详细的档案信息库,档案信息中要对每一位残疾人的残疾种类、级别、家庭住址、就业状况、监护人信息、康复需求、保障情况等进行详细的登记,做到家底清、情况明,一目了然,清清楚楚,便于政府对照信息库组合慈善资源、杜绝漏助、重复救助的情况发生,更好地进行具体决策和帮扶救助活动。
(三)完善残疾人优惠政策,提高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落实残疾人优惠政策,将现有持证的一二级重度残疾人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对三四级轻度残疾人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纳入低保对象,对已农转非原享受低保的残疾人执行城镇低保标准;把持证残疾人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对残疾人合作医疗报销比例进行适度调整;对生活不能自理、无人照料的重度残疾人建立护理补贴制度并落实护理人员;政府引导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残疾人托养机构,充分发挥现有敬老院作用,接收部分无人照料的重度贫困残疾人;对未达到领取养老保险年龄的重度残疾人,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最低标准部分由政府全部补贴;整合资源,切实实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在征地拆迁中适当提高残疾人家庭生产安置、住房补助标准;大力开展残疾人就业和实用技术培训,政府培育更多的公益性岗位,鼓励和引导残疾人实现充分就业。
(四)增强残疾人家庭“造血”功能。注重残疾人家庭 “智力”扶持,增强他们自身的“造血”功能。对有劳动能力又有创业愿望的残疾人,在政策、资金、项目上予以重点支持和帮扶,探索建立残疾人创业融资贷款担保基金;对残疾人家庭的学生应予重点关注,认真落实贫困残疾人家庭儿童生活补贴制度,对在读残疾人家庭学生,特别是在高中和大学阶段,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要尽全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业,研究出台残疾人家庭大学生就业优惠政策,从根源上解决残疾人家庭的长期贫困问题,以达到残疾人家庭和全社会共同富裕的目标。
(五)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以县级医院为依托,建立县级康复托养中心,在社区、乡镇卫生站成立残疾人康复辅导中心,增添和改造残疾人公共康复设备,不断充实残疾人志愿者队伍,加强残疾人、残疾人亲属、有关工作人员及志愿者的专业康复知识培训,形成以县残疾人康复中心为指导,社区、乡镇卫生医疗服务中心为载体,残疾人亲属、志愿者为对接链的残疾人康复网络。
(六)加强领导,认真落实残疾人工作。建议县委县府召开全县残疾人工作会,总结部署残疾人工作,表彰奖励助残先进个人和残疾人创业先进典型,出台政策,落实工作任务,在全县范围内形成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建立落实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工作人员负责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层层建立残疾人工作考核机制。制定出台残疾人工作考核文件,把具体帮扶、就业、就医、助学、救助、残保金征缴、扶残资金使用情况等方面纳入考核内容。要加强残疾人工作者的责任心,充分发挥残疾人基层组织服务能力。按国家有关规定落实残疾人特殊岗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倾斜待遇,逐步提高专职委员、助残志愿者的误工补贴标准,对残疾人工作岗位实行手语翻译特殊津贴。
残疾人的调研报告篇八
为全面了解当前我省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开展情况,进一步推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促进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7月至11月,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组织部分省政协常委、委员,由省政协副主席崔江水带队,在省残联的协同和配合下,到辛集市就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分别听取了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情况汇报,深入残疾人维权中心、就业培训基地以及残疾人家庭了解情况,召开了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代表参加的座谈会,走访慰问了贫困残疾人家庭。调研组还赴江苏、安徽省进行了专题调研,听取当地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情况介绍,交流了工作经验做法,实地考察了残疾人服务机构和设施。现将调研主要情况和建议报告如下:
一、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的基本情况。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省常住人口总人数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我省有残疾人520万人,残疾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23%。各类残疾人的人数及所占残疾人总数比例分别为:视力残疾54.4万人,10.47%;听力残疾126.0万人,24.26%;言语残疾7.7万人,1.49%;肢体残疾167.5万人,32.24%;智力残疾40.4万人,7.78%;精神残疾35.4万人,6.82%;多重残疾88.0万人,16.94%。各残疾等级人数分别为:重度残疾147.5万人,28.40%,其中:一级残疾86.3万人,16.62%;二级残疾61.2万人,11.78%。中度和轻度残疾372万人,71.60%,其中:三级残疾140.3万人,27.00%;四级残疾231.7万人,44.60%。
(一)保障残疾人权益的组织体系和政策法规体系初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承办、社会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得到加强。一是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组织体系。省、市、县(市、区)政府都设立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省、市、县、乡全部建立了残联组织;省、市、县残联全部配备了残疾人领导干部;全省51432个村(含城市社区)全部建立了残疾人协会,配备了残疾人专职委员,建立了残疾人活动室。二是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省人大、省政府制定出台了《河北省实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河北省扶助残疾人规定》、《河北省残疾人教育实施办法》、《河北省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办法》、《河北省实施残疾人就业条例办法》,形成了以省实施《残疾人保障法》为核心,以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无障碍环境建设等省政府规章为主体的法规规章体系。206月26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新形势下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为保障残疾人各项合法权益,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二)残疾人基本生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近年来,我省为着力解决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问题,相继制定了扶助残疾人、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和对城市低保对象实行“分类施保”等方面的政策规定,狠抓有关措施的落实,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一是省政府出台《关于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明确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重度残疾人每人每年100元保费全部由财政代缴。二是将符合条件的43.3万残疾人全部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对依靠父母或者亲属供养的成年重度残疾人,单独纳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三是建立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出台了《河北省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实施办法》,对全省一、二级重度困难残疾人按每人每月50元发放生活补贴。四是安排残疾人应急救助资金,对因病、因灾等突发性事件造成临时性困难的残疾人给予及时救助。五是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推进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建设。六是残疾人家庭住房条件得到改善。对4245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实施了危房改造。
(三)残疾人劳动就业情况有所好转。截止20,城镇新增1.22万残疾人就业,89.1万农村残疾人实现稳定就业,累计建立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200余个。把残疾人作为扶贫开发主要对象,20.6万贫困残疾人得到扶持,接受实用技术培训的残疾人达到4.3万人次;3461名农村残疾人得到康复扶贫贴息贷款扶持。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编办、省残联等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前省级政府残工委主要成员单位都要安置一名以上残疾人就业等要求。全省现有残疾人福利企业约90家,安置残疾人约2万人。成立了河北省残疾人家庭手工业协会,推动残疾人家庭手工业蓬勃发展。成立京津冀残疾人就业服务协作区,举办了首届京津冀残疾人就业洽谈会。每年举办残疾人就业援助月活动,推动残疾人实现充分就业。
(四)残疾人医疗康复工作得到加强。到年底,全年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30414例,为6054名低视力患者配用助视器,对6005名盲人进行定向行走训练。年度新收训聋儿2077名,在训聋儿2791名;对1.06万名肢体残疾患者实施康复训练;实施国家救助项目,资助400名脑瘫儿童进行机构康复训练,资助515名贫困肢体残疾儿童实施矫治手术;有5678名智力残疾儿童得到康复训练。对26万名精神病患者进行综合防治康复,有91469名精神病患者接受治疗,57288名精神病患者接受康复训练,409名孤独症儿童在各级机构接受康复训练;245名贫困孤独症儿童得到康复救助。全省各类辅助器具供应2.9万件,为贫困残疾人免费发放其他辅助器具2.2万件。
(五)残疾人教育权利基本得到保障。到2013年底,全省有特教学校148所,在特教学校、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和随班就读学生总数达到12566人。在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方面,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高于普通学校的10至15倍。免除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考入本科的贫困残疾学生从省残保金中给予每人一次性3000元资助,-年共资助786人。考入大专的贫困残疾学生从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给予元一次性资助。河北省残疾人远程教育网正式启动,河北省广播电视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正式揭牌,2014年春季有700多名残疾青年报名入学。
(六)残疾人参与社会无障碍环境日趋完善。省、市、县(市、区)都成立了由政府领导牵头,有关部门主管领导参加的无障碍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工作会议制度,并面向社会聘请了无障碍环境建设与使用管理义务监督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各级财政逐年加大了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资金投入,各地陆续新建、改造了一批城市道路和公共建筑物附属无障碍设施。全省6个地级市、10余个县(市、区)开办了手语节目;省和地级市的公共图书馆均建有盲文及有声读物阅览室;部分县(市、区)的公共图书馆提供盲文及有声读物借阅服务。对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省级财政每户补助资金1500元,设区市、县(市、区)财政每户匹配资金不低于1000元。
二、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残疾人生活水平远低于我省社会平均水平。当前,残疾人仍是贫困人口中贫困程度最重、扶持难度最大的特困群体。一是农村贫困残疾人口多。全省农村尚有超过100万贫困残疾人没有稳定脱贫,由于身心残障、劳动力受限、受教育程度低、发展能力低等原因,已成为贫困程度最深、扶持难度最大、扶贫成果最难巩固的特困群体,是我省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难中之难、困中之困。二是残疾人支出负担重。从目前看,残疾人家庭支出第一位的是吃饭度日费用,其次才是医疗。相当多的残疾人有病不敢治,只能拖着,以致小病转大病,轻残变重残。三是仍有15.6万户残疾人家庭需进行危房改造。
(二)残疾人就业率低且不稳定。目前我省实际就业率很低。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一是部分残疾人受身体状况的影响,对职业有一定的选择性。二是残疾人受教育程度偏低,难以适应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岗位。三是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度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三)残疾人受教育整体水平较低。一是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低。特别是多重障碍、自闭症及脑瘫等中重度残疾儿童入学存在很大困难。二是特教学校办学水平不高,师资配备、设备设施、特教津贴基本未按国家政策落实。三是大多数残疾人接受中专以上学历教育存在困难。
(四)残疾人康复需求与康复服务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一是残疾人康复需求大,资金投入不足,康复人才匮乏。二是0-6岁残疾儿童得不到及时救治。0—6岁是残疾儿童康复的黄金期,及时进行早期干预和康复训练就可能从根本上改善其功能障碍,使其成年后与健全人一样学习、生活。错过了最佳恢复期,造成终身残疾。三是辅助器具需求量大。目前,我省有盲杖、假肢、矫形器等辅助器具需求的残疾人超过150万,而我省辅助器具和假肢矫形器材料生产厂家数量少、规模小、品种单一,不能满足残疾人多层次的需要。
(五)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严重滞后。目前,省内多数小城镇无障碍建设处于空白,一些大中城市无障碍设施被损坏或占用现象严重,甚至形同虚设。老旧居住区、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缺乏,残疾人难以走出家庭、参与社会。
三、几点建议。
完善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为残疾人创造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使其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各级政府及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为进一步做好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保障残疾人权益的宣传教育。大力营造依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理解、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减轻或消除社会上对残疾人的各种歧视与偏见,在全社会唱响关心关爱残疾人的主旋律。一是深入宣传《残疾人保障法》、《河北省实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在全社会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中加强残疾人法规政策学习教育,增强依法发展残疾人事业的自觉性。二是大力营造助残扶残的良好舆论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采取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对残疾人工作的宣传力度。把弘扬扶残助残和残疾人自强不息精神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内容,引领民众崇德向善,更加自觉认同,为我省社会进步凝聚正能量。三是大力宣传残疾人自强模范、创业能手、道德模范,引导广大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努力营造有利于残疾人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
(二)切实保障残疾人基本民生。把残疾人事业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完善残疾人专项特惠制度,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一是在完善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和残疾儿童免费抢救性康复救助制度基础上,重点加快建立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和贫困残疾人适配基本型辅助器具补贴制度,“兜住底”,保住残疾人最基本需求底线。二是健全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尽快对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托养、文化、体育、无障碍环境建设、维权等事关残疾人切身生活需求作出制度性安排,补上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的短板。
(三)大力发展特殊教育。鼓励各类有条件的特殊教育学校和学前教育机构接收残疾儿童,对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给予资助,保障3至5岁残疾儿童普遍接受学前教育。推行全纳教育,支持接收残疾学生随班就读数量较多的普通学校建设特教资源教室。积极推进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有计划地在高等学校设置特殊教育学院或相关专业,尽快筹建河北省特殊教育学院。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招收符合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不得因残疾拒绝招收。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给予特殊学习用品、住宿费、交通费等的补助,并优先提供助学金,帮助他们按时完成学业。
(四)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建立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网络,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为城乡残疾人提供均等化全程就业服务,开展就业培训、能力评估、就业登记、就业介绍等系列化服务工作。政府要落实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更多的企业吸纳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要出台激励措施,动员社会力量兴办福利企业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对残疾人自主创业的,要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严格贯彻国家和我省关于促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安置残疾人达不到规定比例的单位,应依法足额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劳动保障部门应当加强对残疾人劳动权益保障的监察执法,及时纠正用人单位在残疾人权益保障方面的违法行为。
(五)完善方便残疾人的无障碍环境。多形式、多渠道进行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宣传,提高全社会的无障碍意识。新建的城市道路、公共建筑和住宅区,要按照国家《无障碍设计规范》要求和标准建设无障碍设施。城镇已建成的不符合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的道路、公共建筑、公共交通设施、居住建筑和居住区,都要制定改造计划,明确目标,落实责任,逐步进行改造。加强对无障碍设施的使用、管理和维护,对损毁、擅自占用无障碍设施或者改变其用途的予以查处,确保已建无障碍设施的正常使用。积极推进信息交流无障碍建设,公共服务机构和公共场所应当创造条件为残疾人提供语音和文字提示、手语、盲文等信息交流服务,为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便利。
残疾人的调研报告篇九
本文目录。
为了准确掌握我市贫困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贯彻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实施意见》,市残联于x年xx月xx日至xx日在全市由各县(市)、区残联组织,以乡(镇、社区)为单位对贫困残疾人逐户、逐人进行调研摸底登记,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贫困残疾人基本情况。
1、残疾人数量11.3万人,占全市人口比例4.01%。
2、农村人均纯收入在1200元以下的为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城镇以市民政局确定低保线以下为城镇贫困户和贫困人口。
3、低保标准人均农村25元/月、城镇人均65元/月。
4、贫困残疾人3.6万人,可扶持残疾人2.16万人。
5、贫困残疾人城乡未享受低保人数17624人。
6、贫困残疾人危房、险房和无房户5202户。
7、肢残贫困残疾人需要解决代步车的2670人,家中没有彩电的18970户。
8、贫困残疾人患病拖着看不起病比较普遍。
9、贫困残疾人子女上学费用主要靠政府减免和社会救助助学,衣服、用具、家电多数靠亲朋好友换代废弃不用的,大部分家庭的贫困残疾人都在初中以下学历。
10、近年贫困残疾人家庭绝对数在增加。
从近年低保中残疾人在年报表中的数量比例变化可看出,如xx县x年残疾人占低保总数的30%,x年末这个比例上升到40%多,3年上升了10个百分点,经过多年的扶贫,残疾人家庭脱贫后又返贫的比例也较大,相对贫困数在扩大,有60%贫困残疾人家庭通过扶贫手段无法脱离困境,但享受低保又受指标限制。
二、贫困原因。
1、孤寡和一户多残占低保户的约1/3;。
2、因残疾而丧失或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子女也困难,无能力照顾高龄化的残疾老人;。
3、家庭人口多,劳动力少,特别是残疾而且还有疾病占比例也较大;。
4、企业转型下岗失业、及取缔残疾人机动三轮车营运,车主未有合适就业机会,福利企业残疾职工工资标准偏低等。
三、已采取措施和办法。
1、已初步建立了城乡实施最低保障制度,在城镇几次提高低保标准,对重度残疾人提高10%标准享受,保障了困难残疾人的基本生活。
2、城里职工实行医疗保险,农村一些地区开展了初级养老保险;xx县、xx县农村试行了合作医疗保险,贫困残疾人受益较大。
3、全市实施了5年的残疾人"十项爱心工程",以及开展的"光明行动"、"公益金资助贫困残疾人建房",在省里争取了百万元的残疾人专项扶贫资金,市里在棚户区改造,取暖费补贴都对残疾人给予了关怀和照顾。
4、开展了按比例残疾人就业;。
5、省市县各级政府拨专款为特困残疾人口建房;。
6、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扶贫帮困"一帮一"活动。
7、采取了定期救助和临时救济,农村"五保"供养制度趋于完善。
8、市里x年xx月份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实施意见》,对贫困残疾人的生产生活救助操作性强。
四、下一步解决残疾人贫困问题的想法。
1、完善城乡低保制度,真正做到"应保尽保"特别是扶贫救助在农村是核心,要加大资金力度开展农村养老保险。
2、省、市将享受低保的残疾人保障标准提高一定比例。市财政每年划出一定资金为残疾人建房。
3、全面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实施意见》关于残疾人的救助措施,尽快出台铁岭《关于进一步加强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的意见》,省政府办公厅于xx月xx日转发省财政厅等13个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的意见》。《意见》对残疾人在扶贫、就业再就业、税费减免、生活保障、养老保险、住房采暖、医疗救助、教育资助、法律维权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
4、解决农村残疾人医疗保障问题,像城镇职工一样享受;。
5、扩大就业,增加残疾人收入,落实好省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法规,每年从残保金中划出一定比例经费定期培训残疾人就业,以重新安置为主。
6、动员社会力量,每年在全市开展资金和实物救助(经常性)。
7、落实好省政府残疾人免费接受义务教育文件;市县财政按人口比例筹集残疾人专项经费,开展如"光明行动"和给肢体残疾人购代步车和无彩电家庭购彩电,市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实施意见》中有明确要求。
x年xx月xx日。
返回目录。
根据嘉善县残疾人联合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大云镇在缪家村和大云村设立了残疾人专职委员,通过一年来实施的情况看,残疾人专职委员在本职岗位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按上级的要求还存在不少的差距。
二、大云镇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通过一年来实践,我们感到我镇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建设的形势是喜忧参半、任重道远。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存在的不足。从一年来工作开展的情况看,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1、文化素质不够。按要求选聘为专职委员的农村必须初中(含)以上、城镇为高中以上文化,但残疾人专职委员涉及的工作面很多,如上级关于残疾人方面的政策宣传、走访慰问、组织残疾人活动、扶贫帮困、维权调解、登记建档等,初中文化已远远满足不了残疾人专职委员岗位的需要。
2、业务素质不高。在座谈中了解到两个村的残疾人专职委员普遍对业务的开展不是很清楚,觉得无从下手,检查《嘉善县残疾人专职委员工作记录》的登记情况,都不知道怎么填写。
3、敬业精神不强。残疾人专职委员走访残疾人,全面掌握所属残疾人的情况是最基础性的工作,但我们发现他们对所属残疾人情况掌握不多,因此必须要加强敬业精神,切实发挥好残疾人专职委员的职责。
4、村、协会督导不力。残疾人专职委员是在村两委的直接领导下和协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但村两委对此力度不够,没有很好的重视起来。
三、加强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配备社区(村)残疾人协会专职委员,是贯彻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残疾人根本利益,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做好社区(村)残疾人工作的重大举措,是党、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残疾人事业的具体体现,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建设。
1、选好村(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对符合设立条件的村(社区)要重点选聘好残疾人专职委员,对残疾人数较少的村(社区)要开展几个村(社区)联合设立残疾人专职委员试点,要在选人用人上狠下功夫,把热爱残疾人工作,有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愿望和奉献精神,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语言、文表达能力的残疾人选聘为村(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
2、加大村(社区)组织对残疾人专职委员的领导力度。村(社区)组织特别是党(总)支部要把专职委员工作放大重要议程上,要尽力为残疾人专职委员的工作创造良好的办公条件,使他们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常用办公用品,工作上多支持、生活上多关心,在上级对专职委员补贴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本村经济实力及其工作表现另外再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经济补助。
3、加强日常管理和业务培训,提升专职委员队伍综合素质。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建设一支过硬的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既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需要,也是做好社区残疾人工作的重要保证。
日常管理方面,要以村、协会为主,县镇残联为辅,村、协会要由专门人员具体指导专职委员开展工作,特别是每年当中专属于残疾人节日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来,要指导好“嘉善县残疾人专职委员工作记录”的登记及各种相关台帐材料的完善工作。县镇残联要定期对村(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情况进行指导和检查。
业务培训方面,要以县镇残联为主,县残联每年应安排不少于2次的业务培训,镇残联每年应安排不少于4次的业务培训,重点在残疾人政策、专业知识等方面加强培训。县镇残联还可以单独或联合举办一些残疾人专职委员座谈会,交流彼此在各自岗位上的工作经验和具体做法,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促使他们精心劲力为残疾人服务。
4、注重发挥残疾人专职委员“五大员”作用。发挥好“宣传员”作用,专职委员要在全村残疾人中大力宣传好有关残疾人各项法律法规,让广大残疾人了解党和政府特别是我县在发展残疾人事方面的具体举措;发挥好宣“信息员”作用,专职委员是政府和残疾人联系的纽带和桥梁,要及时把残疾人需求的相关信息传达给上级组织,及时把上级党和政府的精神带到残疾人当中;发挥好“联络员”作用;专职委员是残疾人协会平时工作的主要承办者,要经常性地保持协会和残疾人之间的联系,加强沟通和交流;发挥好“调解员”作用,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有时会出现一些矛盾和纠纷,这时作为残疾人专职委员要做好说服调解工作,尽量维护残疾人正当权益;发挥好“示范员”作用,残疾人专职委员的选配是从各个方面的考虑而选定的,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本身在残疾人当中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专职委员更要在广大残疾人当中做好示范表率作用,更应该充分展示残疾人自强、自立的精神。
返回目录。
二、残疾人事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三、打动我县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的思考。
总之,我县的残疾人事业正面临着新的形势,及时的调研与分析是必要的,全面贯彻xx大以来中央关于重视民生工程的精神,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调查与分析,及时总结梳理残疾人事业发展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应对,不断反思,构建符合xx大精神、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残疾人事业发展机制。为以后的残疾人工作指明方向,残疾人事业应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进一步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改善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全面落实“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速度,促进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返回目录。
为认真贯彻落实残疾人保障法和党中央、国务院相关文件,努力促进残疾人就业,推动残疾人事业科学、和谐、跨越发展,结合**县实际,我认为搞好残疾人就业工作重点在技能培训,着力点在帮助残疾人转变就业观念,推动残疾人就业工作不断发展。
**县有各类残疾人3.8万多人,在具备一定生产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当中,他们对就业的认识和选择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四是广大农村残疾人文化素质过低,就业空间狭小,对残疾人就业的政策不理解,缺乏自主创业意识。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要正确处理好残疾人就业问题,必须让残疾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这就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残疾人工作者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和引导,使残疾人能够充分认清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主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自觉树立“只要依法从事有一定报酬的劳动,对社会发展做贡献,都属于就业”的就业观,努力实现就业思路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就业追求由理想型向现实型转变,就业心理由自卑型向自信型转变的三个转变。通过就业观念的转变,促进残疾人大胆创业。
为进一步增强残疾人的生活自信心,使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能够发挥一技之长。近年来,**县残联根据各类残疾人的不同需求,采取多种形式对不同类别的残疾人进行了盲人按摩等职业技能、种植和养殖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发展还很不平衡,培训方式方法还不够灵活,联系当地实际与残疾人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不够紧密,培训工作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部分宣传工作没有到位,残疾人对培训工作的认识不深,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效果还不很明显等等。要解决好上述问题,应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要搞好调查分析,对社会职业变动趋势和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认真搞好调查研究,明确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的方向和目标,并在劳动适龄人口中,对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开展问卷调查,掌握他们的就业意向;组织他们进行个人素质和特点的测试,对其职业能力进行评估;通过深入残疾人当中,面对面地帮助残疾人了解其职业状况,掌握求职方法,确定择业方向,真诚地向他们提出培训建议,并负责向就业训练机构推荐。对从事个体就业和自愿组织起来联合创业的残疾人,政府及残疾人工作部门要积极地向他们提供开展和生产经营方面的咨询服务,并给以资金和政策上的扶持,帮助他们开好头,起好步。
第二,政府各有关部门所办的职业培训机构,要将残疾人纳入培训计划随班培训,还可根据市场需要和残疾人的具体情况单独开设培训班,残联要积极做好协调工作,对在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中学习且生活困难的残疾人,残疾人劳动服务机构应酌情给予补贴。
第三,区分层次因人施训。政府各有关部门及企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要切实抓好本部门、本系统、本单位在岗与转岗残疾职工的职业培训,并为其在培训或进修期间的学习、生活提供保证。农村残疾人职业培训应以乡镇为单位,在县残联和县劳动和人社部门的指导下,依托当地各种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和科技扶贫活动,对残疾人进行随班培训或单独设班培训。
第四,积极组织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要通过定期不定期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检验培训质量,展示残疾人实际工作成果,并以此调动广大残疾人的积极性。
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关键是把对残疾人从传统意义上的生活救助性安置中解脱出来,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市场的轨道。残疾人劳动服务机构在认真做好集中和分散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同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积极探索具有地区特点的“多元化”市场就业模式。在城区方面,要积极挖潜,多形式、多渠道推进残疾人就业。一是要通过建设庇护工场,集中安置轻度智力、精神残疾或中度以下肢体残疾人从事劳动,实现就业;二是鼓励兴办、依法监管福利企业,稳定发展残疾人集中就业;三是建立落实政府购买岗位、对个体经营资金支持、税费减免政策,推动就业;四是鼓励和扶持残疾人个体从业经营,实现自主就业;五是依法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推动高校毕业残疾学生到行政和企事业单位就业;六是依托街道、社区开发,购买公益性岗位,帮助残疾人实现多种形式的就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面。在乡、镇、村方面,要因地制宜,逐步形成“集中安置与个别扶持”相结合的就业格局。在有企业、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的乡村,全力做好残疾人农民向工人、市民转型工作。一方面由劳动服机构组织他们进企业或就近劳务输出,使他们通过劳动实现自食其力,另一方面要在项目和资金上扶持他们个体就业,通过实施小种植、小养殖、小商店、小加工厂、小个体等工程,促进和鼓励残疾人个体从业,并从政策上给予优惠,从技术给予指导,在经营销售上给予帮助。另外,还应通过建设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帮扶或带动贫困残疾人就业或从业,实现残疾人脱贫致富。
做好残疾人各项工作,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就目前我县情况看,做好以上工作,对于残疾人就业将会起到促进和提高的作用,对于整个残疾人事业的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残疾人的调研报告篇十
残疾人由于生理、心理、社会等因素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日益充满竞争的社会里,明显处于不利的地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残疾人的整体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也有了更多的保障,但在实际生活中仍然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难题。为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我社区残疾人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社区残疾人协会组织人员对辖区内残疾人生活就业状况与残联救助工作进行了调研。
一、残疾人的基本情况
***社区,位于哈尔滨东部,辖区总人口***人,***户,其中残疾人***人,***户。占辖区总人口的***%。
通过本次调研,我社区共有持证各类残疾人***人,其中视力残疾***人占残疾人总数***%;听力言语残疾***人占***%;智力残疾人***人占***%;肢体残疾***人占***%;精神残疾1***人占***;多重残疾1人占***。
二、服务载体的情况开展
我社区残联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法律和政策文件精神,坚持以区、街道办事处残联为主导、社区为依托、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工作方式,使残疾人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1.领导重视,残疾人生活保障得到较好落实。
在掌握辖区残疾人贫困状况的基础上,认真落实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同时依托社区和有关部门在社会保险、大病救助、生活服务等方面提供援助,并切实落实区残联的残疾人贫困家庭救济措施,分别对残疾人贫困家庭给予定期补助和临时救助。目前已有49名残疾人纳入低保;在春节期间,为贫困残疾人发放生活救助物品大米22袋白面22袋豆油10桶,以及其他的生活救助物品。
2.突出重点,残疾人就业服务得到稳步推进。
在2012年就业援助月活动中,深入走访残疾人家庭,认真做好残疾人家庭人员失业、下岗、退休、需求等信息登记,在切实摸清本辖区单位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积极将残疾人政策落实到户。2012年1月道外区残联联合劳动局为残疾人举办了一场针对性的就业招聘活动,为残疾人提供就业信息咨询、职业指导、技能培训等全方位的就业服务;5月在助残日活动期间,在***社区举办了一场小型招聘会议,为辖区残疾日就近提供信息、职业指导服务。
3.利用资源,社区康复服务得到有序展开。
社区积极联系中西医院卫生服务医疗机构,使其承担起残疾人康复训练与咨询服务的任务,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普及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深入残疾人家庭进行康复训练指导,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春季指导残疾人到户外活动,依托小区庭院内现有的健身器材,进行康复活动。
4.求实诚信,残疾人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
社区专门成立了法律维权服务站,联合社区片警、社区维稳主任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服务,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5.注重实效,社区助残服务做到及时经常。
社区成立了由16人组成的助残志愿者服务队,经常性组织并开展一系列助残服务活动。通过“一帮一”、“多助一”、“结对子”等多种方式探索在社区、在基层建立长效的助残机制。
6.拓展内涵,残疾人文化生活逐步活跃。
在充分利用社区公共文化资源的条件下,我社区对残疾人实施社区图书免费开放政策。在“全国助残日”、残疾人节日和节假日等,因地制宜组织残疾人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及阅览书籍等,来丰富他们的生活内容。
三、残疾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障碍
1.就业难度大。长期以来残疾人的就业一直是个难题,目前,在我社区登记就业的残疾人中,能实现就业的比率很低。另外,由于能接受中、高等教育的残疾人比例较低,远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招工要求。再加上受年龄偏大、缺乏专业技能等的影响,就业就更为困难。即使在少数就业的残疾人中,其收入水平也普遍偏低。
2.社会救济系统的条件不够规范和完善
我社区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有49人,基本的解决了生活困难的问题。在传统节日或助残日期间,只能通过残联或者是民政部门发放的救助物品对贫困残疾人给于一定的慰问和帮助,这只是其中的一小不分还有100多名因残疾致贫的家庭,得不到救助或者是帮助。所以仅仅依靠残联的慰问是解决不了太大问题的,还是应该建立一定的救济系统以获得有效的帮助。
3.残疾类别差异对就业和生活影响较大
在五类(视力、肢体、听力语言、智力、精神)残疾中,智力和精神这两类残疾人的就业和生活最为困难。这两部分残疾人,基本靠家庭供养。特别是精神残疾人,相当部分需要靠药物控制病情,严重的需长期入院治疗,他们医药费,对一般家庭来说是一项庞大的开支,长年累月,确实难以为继。其次是重度残疾人,肢体残疾人有的常年卧床需要人照顾,有的功能重度障碍,无法参与社会;听力和言语残疾人交流上的障碍,也给生活工作带来极大不便。
4.社会保障难以落实
残疾人家长最大的担忧是,现在他们还能照顾其残疾子女的日常生活,但他们老了怎么办?其子女老了又怎么办?部分残疾人由于没就业、没收入,也就不可能购买养老、医疗等保险,达到退休年龄后将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多数的家庭只能维持日常的生活,日后的事情只能听天由命了。这些残疾人怎样安度晚年呢?这确实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四、残疾人工作的思考
1.加大残疾人事业资金投入力度
尽管残联征收残保金,但残联的工作项目多,服务范围广,办公设施及康复设施都需要很多资金,维护残疾人的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开拓多重资金渠道是当前我们的重要任务。资金充足了,残疾人的生存与发展指标才可能更上一个台阶。
2.要完善各类康复服务机构,提高康复技术水平,增强康复服务能力。
明确专职康复指导员到社区,具体指导康复医疗和康复训练。建
立以康复机构为骨干,社区康复为基础,残疾人家庭为依托的模式,大力开展实用、易行、受益广的康复内容,为残疾人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使康复医疗服务有序推进。
3.建立残疾人工作信息平台
将有关残疾人工作政策法规、工作流程等,方便广大残疾人了解掌握。建立健全信息库,增强工作效率和减少差错。使残疾人工作在信息化、系统化服务方面上一个新台阶。
4.加大宣传文体工作力度,扩大残联工作透明度。
残疾人服务文体宣传工作仍然不到位,需要加大力度开拓多元化宣传手段,我处开展了很多残疾人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有时宣传不到位,没有形成较高的知晓率,容易造成一定的误解,而且宣传工作比较琐碎,需要耐心与细心。因此,应该组织残疾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艺术、娱乐活动,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激发残疾人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热情,发展残疾人特殊艺术,培养优秀特殊艺术人才。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开展残疾人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增强体质、康复身心。广泛宣传扶残助残先进典型和残疾人自强自立的楷模,感召全辖区人民奉献社会、促进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帮助残疾人,营造良好的社会扶残助残氛围,结合残疾人重大节日,进行多角度、大规模宣传。进一步宣传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充分运用社区平台,加强残疾人事业宣传,倾听残疾人心声,及时了解残疾人困苦,回答残疾人提出的疑问,解决残疾人最关心的问题,搞好宣传措施。
5.加强残疾人工作队伍建设,强化技能培训。
提高残疾人工作者的职业技能素质是提高工作水平的前提,因此只有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才能提高工作者自身的素质。因此,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残联组织要多渠道、多形式地加大残疾职业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和创业培训,使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掌握技能技术,增强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从根本上改变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及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总之,要形成“以政府为主导,残疾人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的残疾人事业发展格局,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关心支持、参与残疾人事业,激励残疾人挖掘自身潜能,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当然,广大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既需要社会的帮助,更取决于自身的奋斗,残疾人要发扬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乐观进取,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争取做到自尊、自信、自强、自立。
残疾人是一个数量较大,特性突出的社会群体,残疾人生活状况的改善,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为了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工作,准确掌握全县残疾人的基本状况,县残联在“学讲话、抓调研、理思路、谋发展”主题调研活动期间组织人员,深入各乡镇对2015年以来全县残疾人情况进行了普查调研。
一、基本情况
甘泉县辖三镇五乡一个街道办事处,全县总人口8.02万人,有残疾人3360人,约占全县人口的4.01%,男2146人,女1214人,60岁以上849人,7岁以下84人,7—60岁2427人;其中,视力残349人,听力语言残427人,肢体残1214人,智力残563人,精神残339人,多重残438人,城镇残疾人817人,农村2543人。1352人基本能生活自理,靠低保1863人,靠父母供养的574人,靠子女供养的298人。其中孤寡老人37人,已全部实行五保,双残户59户。文化结构:文盲1676人,小学文化771人,初中507人,高中392人,高中以上14人。从调查情况看,全县残疾人从业或个体就业率在60%以上,80%的残疾人有康复需求和愿望。全县2100名残疾人处于贫困或贫困残疾人边缘状况。占残疾人总数的67%。
1、残疾人康复工作明显加强。成立了甘泉县残疾人鉴定委员会和精神病预防康复治疗中心,残疾人社会康复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康复服务和训练有效开展,重点康复项目顺利实施,600多名残疾人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康复,800多名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服务(连续三年实施了100名非住院性精神病患者免费服务,三年实施白内障免费手术32例,假肢装配22例,脑瘫儿、孤独症儿童免费筛查101例、手术、训练16例,助听助视器装配10例,免费或优惠发放轮椅、腋杖260辆(付))。
2、积极开展残疾人扶贫工作,残工委成员单位、乡镇副科级以上干部,村支部、村委会负责人,村民小组长与残疾人结对子帮扶460人次,有9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的危房得到了改造,扶持残疾人产业开发36个,16户农村残疾人享受到产业扶持贴息贷款,帮助和带动1300多名贫困残疾人解决温饱,94名城乡残疾人得到“居家托养”的政策照顾。
3、特殊教育成效显著,争取省市项目和社会力量,每年资助30名贫困残疾少年儿童入学,对考入大学、大专、中专的残疾学生一次性资助3000、2000、1000元,三年来共资助大学生(包括部分父母残疾子女大学生)21名,资助中小学生108人次。
4、残疾人就业面不断扩大,实用技术培训农村残疾人400人次,职业技能培训城镇残疾人40人次,开发残疾人公益性岗位31个,安臵残疾人创业就业累计86人次,600多名农村残疾人从业,《甘泉县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正在全面落实,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按时完成。
的法制环境初步形成,累计为残疾人提供法律咨询70余次,接待处理残疾人来信来访80余件,为残疾人法律援助8次。
6、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明显加强。连续三年开展了全县残疾人普查,促进了残疾人口数据库的建立,促进了二代残疾人证的办理,目前已办理二代证2139人次。创建乡镇社区残疾人“温馨家园”3个。全县8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残联和2个社区残协,都配备了公益性岗位残疾人专职委员,县残联成立各专门协会5个,其中县肢协工作热情高,有创新,曾多次受到市残联的表彰和奖励,各村民委员会残协正在形成,配备了村级残疾人专职委员90名,并落实了人均月50元的误工补贴,基层残疾人组织初具规模,为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将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调研显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级政府扶贫力度加
大,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全县残疾人的生存环境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残疾人受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差、社会竞争力不强及抵抗风险能力弱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残疾人会因残因病致贫或者返贫,全县残疾人占贫困人口的比例仍很大,残疾人扶贫、就业、康复、教育等各项工作任务还相当艰巨。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2、部分乡镇、行业残疾人优先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
3、部门协调配合不力,未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4、残联自身建设需要加强,内设机构不健全,一些工作开展处于被动状态;
5、少数残疾人素质不高,有的甚至无理取闹、信访、缠访呈上升趋势。
三、原因分析。
残疾人由于受文化素质,经济水平和自身功能障碍影响,加之社会对残疾人的偏见,使残疾人的贫困面大,教育就业安臵受限,生产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1、自身素质低,残疾人由于受自身残疾的影响和外界
条件的制约,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使他们的生产生活水平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2、劳动能力差。由于受自身功能障碍的影响,劳动功
能单一,多数只能从事简单粗糙的生产劳动,缺乏劳动技能,导致社会竞争力较弱,抵抗风险的能力不强。
3、在就业过程中,没有形成较为健全和完善的残疾人
扶贫基地或福利性机构,为残疾人提供较合适集中就业场所还有一定困难。
4、在全国普惠加特惠政策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地方经
济水平的差距,使残疾人分享特惠政策效果不明显,扶贫助残的政策性导向少。
5、残疾人工作还得不到各级各部门的普遍重视,社会
扶残助残氛围尚不浓厚,有些单位和部门或多或少存在不关心残疾人甚至歧视残疾人的现象,如不按国家政策安臵残疾人就业,不主动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不愿主动帮扶残疾人,残疾人优惠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执行力度不够,落实不到位等现象。
6、地方政府专项康复经费落实不到位,使康复训练和
康复扶贫很难达到残疾人的康复需求,由于缺少资金,不能够配备专门训练器材供残疾人康复训练,在康复治疗过程中,不能全部免费对残疾人进行治疗。使残疾人因病返贫的问题屡见不鲜。
7、在扶贫过程中,受各方面因素影响,项目扶贫资金
过低,不能解决产业发展中的资金需求,是许多残疾人发展产业望而却步。制约了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四、几点建议
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对残疾人这个特殊困难群体给予
特别帮助,使他们的权利得到更好的实现,共享社会物质和精神文化成果,不仅是广大残疾人的迫切需求,也是各级党委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需要,是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市县“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和“实施意见”的需要。
1、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研究和解决残疾人事业中的
新情况和新问题。
没有残疾人温饱问题的解决,就没有全社会的脱贫,残
救助措施,对乡镇社区建立残疾人扶贫基地,对产业户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加大项目资金的投入,全面推动项目扶贫。
2、稳定残疾人就业。
就业是残疾人赖以生存的基础,要多形式、多渠道安排
残疾人就业,在推动集中就业、个体就业,扶持农村残疾人从事生产劳动的同时,重点实施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已纳入法制化轨道,为保障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充分就业对未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要依法收缴残疾人保障金。保障金主要用于残疾人的职业培训,有偿扶持残疾人集体从业和个体经营,残疾人就业等。加大对贫困残疾人的扶持力度,积极建立福利性机构,加大残疾人项目、到户康复扶持贷款力度,降低发放门槛,为残疾人就业,提供必要场所。强化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抓好城乡残疾人劳动技能定向培训,引导社会各类培训学校和机构开展适合残疾人自身条件的实用技术培训。同时,引导残疾人学科学、学技术,稳定残疾人就业,促进残疾人脱贫。
3、要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
一是加强教育培训工作。普及残疾儿童少年的义务教
力和参与社会能力。
二是无障碍设施建设。在全县要大力推进无障碍建设和改造,应在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建筑 、住宅建筑、市区、城市道路、广场公园等场所配套无障碍设施,同时积极推进信息交流无障碍,公共机构要提供语言、文字提示,盲文手语等无障碍服务,逐渐使残疾人的出行、交流、生活无障碍。
三是建立健全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及养老保险制度,让贫困残疾人享有低保及养老保险优惠,做到应保尽保,使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得到长期保障。
四是重视和做好农村贫困残疾人的危房改造工作,加大资金投入,把改善残疾人居住环境当做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多方筹集资金帮助残疾人在出行方便和利于生产劳动的地方建房,使他们安居乐业。
五是健全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体系,逐步解决残疾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建立健全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网络,方便残疾人就近医疗康复,提高对贫困残疾人医疗救助的额度。
六是建立救助制度。应设立专项救助资金,对特困残疾人的医疗康复进行补助,突发重病住院,重度精神病人长期治疗,子女就读中、小学或特教学校无法交纳学杂费的残疾人均能申请到困难救济补助。同时对因自然灾害受到损失的贫困残疾人进行救助。
4、加强宣传,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帮助残疾人。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而困难的群体,要加大宣传,让更多
的人理解、支持、帮助残疾人,要从资金、技术和物质上予以帮助。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人人都伸出友爱之手,多渠道、全方位、多形式的开展帮扶,把全社会的温暖送到残疾人心田。增强自信,更好的参与社会、共享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
5、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和基层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建设。
加强县级残疾人就业服务站、康复服务中心、就业培训中心等的规范化建设,给予一定的编制、经费。加强乡镇,街道办残联建设,给予明确的行政或事业编制,倾斜一定的事业经费。加快基层残疾人“温馨家园”建设,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参与到基层残疾人组织当中,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加强基层各类协会建设,给予一定工作经费、报酬,充分利用“温馨家园”场地、康复器械等为残疾人提供便利服务,使更多的残疾人及时得到康复治疗,恢复和补偿劳动能力,让其健康,回归社会。
残疾人工作是一项纷繁复杂的工程,我们坚信,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残疾人工作者的无私奉献,不懈努力,通过广大残疾人自强不息,努力拼搏,我县的残疾人工作必将迈上新的台阶。
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我县城镇残疾人基本情况和需求以及社会稳定方面的基本状态,按照县残联理事长周志新同志的安排,我县残联于2011年8月18日组成调研小组对轮台县7个社区的残疾人工作进行了摸底调查。
一、社区基本情况:
轮台县轮台镇共有7个社区,管辖7854户19784人,共有辖区单位128个;有残疾人400人,其中已办理二代证277人,参加医保235人,享受低保175人,参加康复训练118人,慰问残疾人67人,个别社区安排了少数残疾人就业,就业率较低。
二、目前存在问题:
1、从调研情况来看,社区残疾人工作总体较好,但有个别社区因缺少干部等因素,对残疾人工作重视不够。
2、个别社区对残疾人没有好好地宣传残疾人事业方面的法律法规、优惠政策,有部分残疾人没有更好的享受优惠政策。
3、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残疾人对康复训练的认识不够,以致社区康复训练活动开展不起来,各社区配发的康复器材发挥作用不明显。
4、残疾人就业率较低,社区对残疾人就业方面的宣传
力度不够。
三、调研结果分析
残疾人缺乏经常性的社会扶助或所能得到的扶助较微弱,虽然各级政府制定了许多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但执行不力,有的甚至没有很好贯彻执行。多年来的社会助残活动,大多为临时性和随意性,不能持续有效地坚持;社会助残行动集体行为少,个体行为多,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助残机制,以致残疾人就业率较低。
社区康复工作体系尚不完善,虽然我们在社区建立了一些残疾人康复场所和机构,但是由于大部分残疾人家庭比较贫困,靠残疾人自身的力量进行自觉地康复很难,加上服务职责和活动内容不完善,康复工作的长效机制未建立,导致康复训练工作进展不利。
对残疾人实施康复工作的全民-意识不强,认识不高,个性化服务尚不到位,影响了康复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是将残疾人工作纳入社区发展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领导体制,明确一位领导分管残疾人工作,将残疾人工作纳入社区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列入职责范围内,强化职责,密切配合,形成残疾人工作的合力,确定专人负责联络员工作,履行各自职责,确保残疾人工作的顺利进展。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采取多种形式,认真开展《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等残疾人就业法规和政策的宣传报道活动,弘扬残疾人自强不息精神,倡导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风尚。要组织开展各类扶残助残活动,为残疾人排忧解难,努力在全社会营造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拓展就业渠道,促进残疾人劳动就业。要进一步重视残疾人就业培训,鼓励残疾人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实现自强、自立。
三是加强残疾人康复医疗机构建设,整合康复医疗服务资源,将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
(一)是建立职责分工和协作的残疾人康复工作长效机制。实践证明,残疾人康复工作涉及到诸多专业职能部门,为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康复目标,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和相互协作是必不可少的。在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和规划时,要在充分考虑残疾人康复需要的基础上,使各部门同日常业务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有条件的社区设立康复工作专职“协理员”的公益岗位,做到康复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的康复工作新理念和意识,是一项不可缺少的任务。为进一步扩大宣传效果,下一步应抓好志愿者队伍,激发社会参与的热情,成立志愿者助残联络站,引导志愿者为残疾人康复工作进行宣传和服务。
五、学习典型
础。
新城社区辖区住户401户1099人,现有残疾人45名。该社区本着“用真情诚挚投入残疾人工作”为准则,完善制度,真情关爱,全员发动,动真情,办实事,开展了“四关”残疾人活动,即关心、关注、关爱、关怀残疾人,建立残疾人康复中心,配备了康复器材,形成了组织规范的残疾人工作网络,积极为残疾人服务,按时完成了各项康复任务,使社区残疾人“难有所帮、困有所助、病有所医、业有所就”。新城社区完善了“残疾人困难补助办法”、“走访慰问制度”、“残协定期例会制度”、“具体工作人员按时汇报情况制度”以及帮残助残工作的具体要求和有关规定,并且纳入正常的.工作记录之中。该社区细致的做好了社区残疾人建档造册的基础工作,建立了一表两册三薄。为了使残疾人日常生活及时得到照顾和帮助,还给残疾人印发了助残志愿者联系卡,给助残志愿者印发了服务手册。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大部分群众分享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成果。与此同时,社会应当看到,残疾人由于生理缺陷、心理障碍、社会眼光等因素影响,在日益充满竞争的社会里,明显处于不利的地位,虽然整体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也有了更多的保障,但在实际生活中仍然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难题。为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我镇残疾人事业健康有序发展,镇残联于4月至5月组织人员对辖区内残疾人基本情况、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等进行了调研。
一、残疾人的基本情况 xx镇,位于xx县西南端,毗邻xx-x,距县城37公里,幅员面积 平方公里,辖6村1居委,48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 人。
目前,我镇共有持证各类残疾人677人,占总人口数的
2.9%,。其中一二级残疾306人,占我镇残疾人总数45.2%;视力残疾112人,占我镇残疾人总数16.5%;听力残疾21人,占我镇残疾人总数3.1%;言语残疾人3人,占我镇残疾人总数0.4%;智力残疾人68人,占我镇残疾人总数10.1%;肢体残疾370人,占我镇残疾人总数54.7%;精神残疾37人,占我镇残疾人总数5.5%;综合残66人,占我镇残疾人总数9.7%。
二、残疾人工作开展情况
我镇残联认真贯彻落实、县政府《xx县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意见》要求以及县“3.12”民政残联会议精神,制定了《2015年残疾人工作要点》,有条不紊的开展了各项工作,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村(居)为依托、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社会化工作方式,使残疾人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1、领导重视,残疾人生活保障得到较好落实
1
去年以来,我镇成立了以镇长任组长的xx镇残疾人工作领导小组,有力促进了镇残联与民政办等有关部门的协同,积极组织开展了辖区残疾人基本生活状况摸底调查工作,在掌握辖区残疾人贫困状况的基础上,认真落实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同时依托社区和有关部门在社会保险、临时救助、生活服务等方面提供援助,并切实落实县残联的残疾人贫困家庭救济措施,对残疾人贫困家庭给予临时救助。目前,已有96名残疾人纳入低保;社会保险487人(农村基本养老保险、被征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677人(基本医疗保险);1-5月份对辖区3名残疾人给予住院治疗临时救助,救助金额达3200元,同时,正在积极为2名残疾人办理住院治疗临时救助手续;2012年完成残疾人危房改造3户,解决了16人的安全住房问题,今年我镇已向县残联申请2户,将继续推进我镇残疾人安全住房工作;成立了残疾人福利基金xx工作站,配备了专职人员,制定了工作制度,确保了工作站的正常运转。
2、突出重点,残疾人就业服务得到稳步推进
在切实摸清本辖区单位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我镇残联的工作人员上门做工作,广泛宣传,切实贯彻有关残疾人就业政策,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依托就业服务机构积极为残疾人提供就业信息咨询、职业指导、技能培训等全方位的就业服务。目前,已开发适合残疾人在村(居)、派出所的就业岗位4个,扶持残疾人就近就业;对陆箭村自主创业的残疾人汪继书、沈其平等进行了走访核实,并推荐两人参加了县残联组织的残疾人就业创业培训班学习,提高了创业综合能力,将有效提升企业的存活率。
3、利用资源,社区康复服务得到有序展开
目标。xx居委拥有一套8件的康复训练设备,并成立了残疾人康复训练中心,确定了负责人员,制定了管理制度及训练档案,确保残疾人各项康复训练的正常、合理进行,有30余人正进行康复训练。
4、注重实效,助残服务做到及时经常
镇残联广泛宣传助残政策,积极招募助残志愿者,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已成立了由35人组成的助残志愿者服务队,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助残活动,其中,星级助残志愿者19人,一般志愿者16人,目前,通过“一助一”、“多助一”、“结对子”等多种方式帮助29名残疾人就业创业、康复训练、农作物种植等。在未来1年内,镇残联将继续扩大志愿者队伍,让志愿者助残活动覆盖全镇,帮助更多的残疾人解决面临的各种困难,给残疾人送去真心的关怀。
5、拓展内涵,残疾人文化生活逐步活跃
在充分利用村(居)公共文化资源的条件下,我镇对残疾人实施农村书屋、文化活动室等活动场所开放政策。在全镇范围内寻找、选拔有才艺的残疾人,在“全国助残日”、残疾人节日和节假日等因地制宜组织残疾人参加各类文体活动,以欢快的歌声、劲拔的书法、惊人的手艺带给更多的残疾人生活的信心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组织残疾人到村(居)农村书屋阅览书籍,增加他们的知识面,增长才干,陶冶情操,丰富他们的生活内容。
三、工作特点和亮点
1、着力联合,残疾人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
镇残联加强与司法所、派出所的沟通,成立了残疾人维权服务站,三部门联合强化对残疾人正当权益的保护。在残疾人受到侵害时,可到残疾人维权服务站寻求帮助,根据事件的类别、严重程度启动办理程序,为残疾人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安全保卫、突发困难救助等全面的权益维护帮助。今年5月,该服务站正式成立,正在积极宣传,认真履行职责,确保我镇残疾人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3
2、善于引导,残疾人事业得到社会支持
镇残联与民政办、经发办建立爱心成功人士信息渠道,定期交流成功人士名单,对辖区内的成功人士进行筛选,重点关注有爱心、便于联系的成功人士,并与其保持密切联系,动之以情,积极引导成功人士向困难群众,特别是残疾人献爱心,增强残疾人事业的社会关注度。一年以来,已有2名成功人士捐赠了价值5万元的猪肉、棉衣、米、油等生活必需品,受益者达到360人。
三、残疾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障碍 1、就业难度大
长期以来残疾人的就业一直是个难题,目前,在我镇登记就业的残疾人中,能实现就业的比率很低。另外,由于能接受中、高等教育的残疾人比例较低,远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招工要求。再加上受年龄偏大、缺乏专业技能等的影响,就业就更为困难。即使在少数就业的残疾人中,其收入水平也普遍偏低。
2、社会救济系统的条件不够规范和完善
我镇6村1居委的残疾人,由于目前村(居)、小组集体经济较差,所以在传统节日或助残日期间,很少能够对残疾人或家庭给于一定的慰问和帮助,残疾人只能等待民政或者残联的慰问,但有一部分因残疾致贫的家庭,仅仅依靠慰问是解决不了太大问题的,建立救济系统将有效地给予残疾人帮助,相信目前建立的残疾人福利基金xx工作站将在以后的残疾人救济中发挥巨大作用。
3、残疾类别差异对就业和生活影响较大
在五类(视力、肢体、听力、语言、智力、精神)残疾中,智力和精神这两类残疾人的就业和生活最为困难。这两部分残疾人,基本靠家庭供养。特别是精神残疾人,相当部分需要靠药物控制病情,严重的需长期入院治疗,他们医药费,对一般家庭来说是一项庞大的开支,长年累月,确实难以为继。
4
4、社会保障难以落实
残疾人家长最大的担忧是,现在他们还能照顾其残疾子女的日常生活,但等到他们老了,他们和子女的生活问题将凸显。部分残疾人由于没就业、没收入,无能力购买养老、医疗等保险,达到退休年龄后将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多数的家庭只能维持日常的生活,日后的事情只能听天由命了,这些残疾人怎样安度晚年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四、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思考 1、加大残疾人事业资金投入力度
尽管残联征收残保金,但残联的工作项目多,服务范围广,办公设施及康复设施都需要很多资金,维护残疾人的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希望县残联能增加拨款,资金充足了,残疾人的生存与发展情况才可能更上一个台阶。
2、加强残疾人工作队伍建设,强化技能培训
提高残疾人工作者的职业技能素质是提高工作水平的前提,因此只有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才能提高工作者自身的素质。因此,希望县残联组织要多渠道、多形式地加大残疾工作者职业培训、实用技术知识培训和创就业业知识培训,通过工作者的广泛宣传,使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掌握技能技术,增强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从根本上改变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及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总之,我镇致力于形成“以政府为主导,残疾人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的残疾人事业发展格局,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关心支持、参与残疾人事业,激励残疾人挖掘自身潜能,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当然,广大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既需要社会的帮助,更取决于自身的奋斗,残疾人要发扬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乐观进取,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争取做到自尊、自信、自强、自立。
5
残疾人的调研报告篇十一
根据xx市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开展全市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调查研究月活动的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要求,市残联组织开展了“走进社区(村),走近残疾人”为主题的大学习、大调研活动。活动分成领导干部小组,各处室、中心分别为1个小组,共计7个小组,采取从主要领导到普通工作人员,每人负责1个社区(村)等方法在全市对30个社区(村)进行调查。此次调研,我结合全市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调查研究月活动和市残联开展的“走进社区(村),走近残疾人”为主题的大学习、大调研活动,对xx区新孔社区、浦北村和xx县瓜安村等283名残疾人进行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访谈、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得到如下结论:(1)调查的283名残疾人中197名残疾人有贫困残疾人救助与扶持、残疾人医疗服务与救助、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辅助器具、法律援助与服务、教育费用补助与减免、职业教育与培训、就业安置与扶持、无障碍设施与信息无障碍等需求,占调查的残疾人总数70%。(2)选择需求的残疾人依次贫困残疾人救助与扶持、残疾人医疗服务与救助、残疾人生活服务、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无障碍设施与信息无障碍等需求较大,对残疾人的需求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原因和问题。(3)本调研提出了以需求为导向,认真贯彻落实残疾人大政方针政策、省、市惠残政策,推动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经济支持等对策建议。
“两个体系”建设是中央7号文件的核心内容之一。随着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正在逐渐完善,而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还刚刚开始。为了更好地了解残疾人的需求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合全市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调查研究月活动和市残联开展的“走进社区(村),走近残疾人”为主题的大学习、大调研活动,我此次主要对“xx市残疾人需求问题”进行调查。目前,该项调研已完成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以及调查研究报告的初稿。限于时间的要求,本报告仅围绕调查数据谈几个问题。
一、调研目的及方法。
本次调研活动以xx市各类残疾人为核心,通过调研,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市残疾人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锐意进取,切实增强投身残疾人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深入了解残疾人基本状况,掌握残疾人各方面的需求,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困难;进一步宣传党和政府残疾人工作的方针政策,推动各项惠残政策的落实,促进残疾人保障体系的建立完善,为推动全面工作提供基本思路和理论依据。
本报告将回答四个问题:(1)残疾人有哪些需求?(2)分别选择贫困残疾人救助与扶持、残疾人医疗服务与救助、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辅助器具、法律援助与服务、教育费用补助与减免、职业教育与培训、就业安置与扶持、无障碍设施与信息无障碍等需求的残疾人有哪些主要特征?(3)选择需求存在原因,提供的保障和服务等是否已满足需要,还存在什么问题?(4)工作思路及对策建议。
调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入户访谈和召开座谈会。
二、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本次通过简单随机、等距抽样等方法共抽出283名被调查残疾人。
1、性别结构:男性150名,女性133名,男女比例大致为8:7。
2、年龄结构:0-18岁占15.5%,18-60岁占64.4%。按60岁划分,非老年人占79.9%,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20.1%,与我市领证的残疾人年龄结构相似。
3、户口性质:农业户口占88.1%;非农业户口占11.9%;农业与非农业比例大致为7:1,与xx市人口的整体构成一致。
4、婚姻状况:初婚有配偶63.8%,未婚占23.8%,再婚有配偶占0.7%,离婚占0.8%,丧偶占10.1%。
5、文化程度:小学文化程度27.2%,初中文化程度12.5%,高中文化程度占2.2%,大专及以上程度0.8%,未上学的占到了56.5%。
6、残疾状况:(1)残疾类型:视力残疾占25.8%,肢体残疾占35.1%,智力残疾占5.5%,精神残疾占4.3%。(2)残疾等级:一级占19.2%,二级占31.9%,三级占29.9%,四级占18.8%,与我市领证的残疾人残疾状况大约一致。
7、生活自理状况:生活能自理63.4%,不能自理36.6%。
8、就业和社会保障情况:(1)18—50岁130名残疾人中(除一级残疾人)未工作的近1/2,因丧失工作能力未工作的1/4。(2)个人生活主要来源:靠离退休金25人,靠家庭成员供养的近1/2,靠领取基本生活费的16人,靠保险收入和财产险收入的不足4人。(3)社会保险状况:城镇残疾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不足4/5,农村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足1/2。(4)职业技能培训状况:有就业能力残疾人,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不足1/3。(4)享受定期生活救助状况:近1/4的享受民政部门的最低生活保障或城市重残人生活补助。
本分析主要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和访谈资料。
本部分的分析集中在:通过对被调查者对需求选择分析,了解需求的原因和在残疾人事业发展中存在问题。
1、需求选择分析。
按照问卷调查的要求,被调查的残疾人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和意愿选择需求,对选择需求的残疾人进行具体分析:48%需求者选择贫困残疾人救助与扶持,18%需求者选择残疾人医疗服务与救助,8.3%需求者选择残疾人无障碍设施、残疾人信息无障碍,7.9%需求者选择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7.8%需求者选择残疾人辅助器具,5.9%需求者选择残疾人法律援助与服务、残疾人文化服务、残疾人生活服务,4.4%需求者选择残疾人教育费用补助与减免、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培训、残疾人就业安置与扶持。
残疾人的调研报告篇十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一、残疾人扶贫工作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省市工作部署和全面小康建设,突出改善残疾人生活,务实推进残疾人脱贫攻坚。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家庭从“十三五”初的8060户减少到目前的2832户,残疾人的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二、我县扶贫工作的措施和成效。
1、落实工作责任,强化考核管理。
始终坚持把残疾人脱贫攻坚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在抓好各项帮扶措施落实的同时,努力细化目标,健全管理,强化责任,确保脱贫攻坚任务的如期完成。持续把残疾人小康建设纳入县委、县政府年度工作综合目标进行考核,强化各级、各相关单位做好残疾人脱贫攻坚的责任。将建档立卡残疾人帮扶任务分配到机关干部,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要求帮扶工作有计划、有项目、有措施,坚持不脱贫不脱勾。在小康指标考核中,进一步突出残疾人之家创建、创业就业、低收入户脱贫、无障碍建设、精准康复等关键指标和重点任务的实现情况,使导向更加明确,发力更加精准。
2、选好帮扶项目,落实脱贫措施。
增加困难残疾人家庭收入,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举措。近年来,我立足本地实际,根据每一位残疾人的残疾程度、特长以及从业创业需求,筛选适宜、稳定、可靠的帮扶项目,努力让更多的残疾人家庭有持续、稳定的收入。全面推动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落实建设光伏项目的残疾人家庭596户。此外,还选择推广了电商、养殖、手工编织等一批适宜残疾人从事的扶贫项目,投入扶持资金26万元,290户残疾人家庭从中收益。通过制度化推进基本家电圆梦项目,每年向低收入残疾人家庭捐赠电视机等基本家电1600余件;慰问特困残疾人户500余户。
3、突出就业创业,促进残疾人增收。
以培训促进创业就业。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工作,努力提高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今年已累计举办残疾人方便易学的电商、养殖、柳编、电子等专业技能培训班4期计培训144人,辅助性就业岗前培训200人;积极组织参加上级培训、鼓励扶持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技能培训工作,多渠道提高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以优化服务带动创业就业。实行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开展常态化的需求对接服务工作,推进残疾人就业,主动与县内企业对接,承接劳动强度弱、技术含量低的后道工序,帮助100多名下肢、言语残疾人从业,建立残疾人就业服务基地;鼓励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投身电商、手工艺品编织,在电商平台上发布各类产品和服务信息,实现居家创业;培植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培养帮助残疾人创业增收;认真组织参与各类就业推进活动,为残疾人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选择购买中介机构服务,与新淮人力资源公司合作,探索开展帮助残疾人就业服务新模式,取得良好开端。以平台建设推进创业就业,重点突出残疾人之家、辅助性就业场所、就业基地等的平台建设工作,努力满足不同类型、不同残疾程度对就业服务的需要,积极为残疾人提供就近就便的就业服务。巩固提高按比例就业。把按比例正规就业作为就业服务的重要方面,坚持把就业服务工作融入到就业年审、保障金征收的过程中,着力推进各类社会组织吸纳残疾人就业。今年已完成残疾人就业331名,共建成残疾人之家22个,建立县级残疾人就业创业示范基地3个。
4、实行政策聚焦,强化托底保障。
整合多个方面扶持帮助残疾人的政策,解决基本保障问题,全面提高残疾人的综合保障水平,以政策强化基本保障。先后出台残疾人两项补贴、精准康复、危房改造等实施方案,确保应补尽补、应享尽享。以政策驱动创业就业。认真落实相关扶持、鼓励残疾人就业创业的各项政策,调动各方面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积极性,促进残疾人多形式、多渠道就业。先后出台了达比例、超比例奖励、创业扶持、辅助性就业与残疾人之家补贴等多项政策,并落实各项扶持补贴资金。扶持鼓励残疾人创业就业的政策体系已初步形成,在促进残疾人创业就业方面的效应逐步显现。以政策落实困难救助,通过制度化开展残疾人意外伤害保险、就业残疾人特殊人生保险、重度残疾人住院患者“先诊疗、后付费”等,着力解决残疾人特殊困难、意外救助等问题。
三、残疾人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我县残疾人扶贫工作虽然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的,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对残疾人扶贫基地的扶持力度不够。如残疾人,是特禽养殖大户,虽然通过县残联的推动和其自身发展的需要,带动了周边不少困难残疾人家庭从事特禽养殖,增加了收入,但到目前为止,通往他家养殖场的道路依然是泥泞小路,给很多来参观和洽谈项目的残疾人造成很大不便,制约了当地贫困残疾人脱贫步伐。
二是不少贫困残疾人思想保守。走访调研中发现,多数贫困残疾人文化素质不高,没有发展动力,安于现状,“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甚至有些贫困残疾人不以贫困为耻,反以贫困为荣,感觉戴上了贫困的帽子就可以享受国家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心理上存在被扶持的优越感。部分贫困残疾人就业观念严重落后,小钱不愿赚,大钱赚不来,择业标准与自身素质能力极不相符。如各乡镇“残疾人之家”想方设法找来辅助性就业项目,但很多残疾人觉得赚钱少,不愿意到那里就业。
三是残疾人就业和培训渠道狭窄。目前全县残疾人就业和培训工作几乎完全依赖县残联一个部门在进行,而县残联又因工作人员有限,导致残疾人就业和培训工作很难达到科学化、系统化、规模化的要求,从而制约有就业意愿的残疾人顺利就业。
四是社会参与扶贫的氛围不浓。一些企事业单位不愿意接纳残疾人就业,对扶持贫困残疾人就业创业兴趣不浓,对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政策置之不理,从而严重挫伤了残疾人就业创业的积极性。
四、加强我县残疾人扶贫工作的建议。
不能仅靠给钱给物来帮扶贫困残疾人,要加强宣传引导,通过会议动员、入户引导、交流谈心、参观学习等形式,宣传政策,了解贫困残疾人的思想,帮助其克服消极的思想情绪和“等、靠、要”的惰性心理,积极鼓励其增强信心,树立自信,引导贫困户自力更生,勤劳致富。要重视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要把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纳入各级各类就业培训中,有针对性、切合实际地为残疾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要挖掘适合各类残疾人从事的就业项目,充分发挥项目的主导作用,为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的残疾人尽可能提供相对稳定、安全的就业岗位,就业项目。
要加强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的整合力度,打破行业、部门限制,在各部门专项资金总量原则上不减少的同时,合理整合财政、农业、工商业等方面扶贫资金,集中向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倾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形成工作合力,出台激励措施,引导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夯实企业的责任,打牢企业与残疾人之间利益链接链条,使残疾人能够多渠道就业增收。要加大科技扶贫、智力扶贫、文化扶贫的力度,要鼓励农业科技人员为残疾人开展技术培训指导,提高残疾人的综合素质。打好残疾人扶贫工作的组合拳,确保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二不愁、三保障”的目标,残疾人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达到全县平均水平,消除绝对贫困。
按照《晋城市大数据应用局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实施方案》要求,领导班子成员要深入开展调研,真正沉下去摸清底数、掌握实情,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结合自身分管工作,围绕我局联系点的脱贫攻坚帮扶工作,我到我局扶贫帮扶村——陵川县马圪当乡东闸水村开展调研,并与谋划明年工作结合起来,在实地调研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根据市委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部署,2015年,市大数据应用局(机构改革前为晋城市人民政府信息化管理办公室)帮扶联系陵川县马圪当乡东闸水村。四年多来,特别是大数据应用局组建以来,我们始终把帮扶工作牢牢抓在手上,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市委精准扶贫总体部署要求,把脱贫攻坚帮扶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突出问题导向,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脱贫帮扶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全村15户贫困户全部摘帽,基本实现了稳定脱贫,巩固提升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交出了脱贫帮扶工作的大数据答卷。
一、东闸水村脱贫帮扶工作主要成效。
东闸水村位于陵川县东部山区,距离县城约20公里,距离乡政府所在地约35公里。登记人口为20户60人,常住人口9户18人;适龄健康劳动力25人,其中12人县外务工,7人县内务工,6人务农。村里共有耕地261亩,林地6000多亩。这里山高林密,交通不便,基础设施极其落后,属于典型的偏远山区。当地群众口里常说的“出门就是山,地无三尺宽,种啥长不住,山猪把地翻,养啥看不住,豹子常来转”,就是该村的真实写照。
2015年,该村共有贫困户15户54人。通过实施帮扶行动,目前村里15户贫困户已全部实现摘帽脱贫,主要工作成效如下:
(一)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
我们以改善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为出发点,以优先解决水、电、路为等基础设施瓶颈制约为突破口,积极开展乡村道路、人畜饮水、危房改造和环境整治等工作,通过积极协调争取,借助磨河水源地工程建设的东风,在各方帮扶力量的支持下,东闸水村基础设施有了极大提升。2016年,村里有了移动信号,户户接上了自来水;2017年,村里通上了宽带网络,打开了村里对外网络通讯的大门,并建成了村级组织办公楼、村民活动室和第一个驴友驿站;2018年,对通向村里的道路进行整体改造提升,由3米宽的村道提升为4.5米的公路,极大的方便了与外界的沟通及联系,同时对村里的小路、公共区进行了硬化;2019年,我局又协调数万元资金,对道路沿线进行了绿化和美化,并开办了爱心扶贫超市。
通过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群众出行难、吃水难、通讯难等问题得到明显改善,进一步破除村里的发展瓶颈,夯实了发展基础,增强了发展后劲。
(二)扶贫特色产业稳步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在帮扶过程中,我们牢固树立扶产业就是扶根本的思路,把产业扶贫作为着力点,充分利用当地的土地和山地、林地资源,积极引导各贫困户发挥特长优势,根据各自情况甄选适合自己的产业,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同时大力发展集体产业,努力培育特色产业提升农业产值,增加集体收入,做好产业扶贫大文章,以此实现农民增收,集体增效。目前,已发展117亩干果经济林(管护中)、16亩白皮松(管护中,属集体产业)。农户胡社群种植了10亩黄芩,并养蜂4箱,养牛4头,年可实现增收6万元;农户武发展养殖黑山羊100余只,年可增收5万元;农户武国胜养牛20头,年可增收5万余元。此外,该村山林中有漫山遍野的野生连翘,我们组织村民采摘后一部分联系药商收购,常住户每户可增收3000元以上,一部分加工成连翘茶,经筛选包装后统一对外销售,目前已初步见效,预计今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万元。同时,我们依托晋城在线门户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矩阵,加大当地旅游资源宣传推广力度,加快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搭建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通过发展产业,有力地增强了该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巩固了脱贫帮扶成果。
(三)扶贫政策全面落实,政策兜底应享尽享。
我们始终把落实国家、省、市、县各项扶贫政策作为帮扶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认真摸底调查,做到户清、人清。针对各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因户落策,因人施策,将各级扶贫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了每家每户每人。目前,已有4户19人落实了移民搬迁政策,14户52人享受到了产业扶贫政策,9户10人落实了社保兜底政策,6人享受到了教育扶贫政策(其中高中1人、初中2人、小学2人、雨露计划1人),10人享受了健康扶贫政策。
2015年,该村脱贫5户。2016年,脱贫1户。2017年,脱贫9户。目前村里15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摘帽。
(四)三基建设全面强化,党组织聚合力空前加强。
我们始终坚持把“三基建设”紧紧抓在手上,依托驻村第一书记,建立第一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制度,紧密结合村情实际,紧盯薄弱环节,带领村级党组不断深化三基建设。一是深入推进组织建设,村党组织建设不断强化,组织力明显提升;二是深入推进基础工作建设,解决了底数不清、规范不明、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全面建立完善了帮扶台帐;三是围绕增强工作能力,通过学习强国平台和专业培训,建立全员学习制度,进一步加强和夯实了“三基建设”基层服务基础。同时,我们通过不断改善村级组织办公条件,完善组织功能,充实工作力量,着力推动基层组织全面加强。
通过强化三基建设,东闸水村级组织凝聚力、向心力得到了全面增强。有问题找支部,已形成共识,村级组织真正成了群众的靠山,贫困户的贴心人,贫困群众想致富、要致富的积极性高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动力充足。
二、主要做法与经验。
(一)精准落实责任,在组织保障上实现突破。
一是加强帮扶组织领导。大数据应用局组建后,我们立即成立了由党组书记、局长聂永平同志牵头,局调研员郝陵义同志负总责的帮扶工作小组,统筹脱贫帮扶工作,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要求,把帮扶责任压实到各科科长、党员干部。二是制定实施结对帮扶措施。为做好群众工作,着力推动基础工作全面进步,我们建立了帮扶联系人制度,每两名党员干部对接联系一户贫困户,做到人人肩上都有扶贫任务,个个手上都有帮扶责任。三是抽调骨干力量,驻村开展帮扶工作。我们选派了三名工作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干部常驻村里,充实工作力量,开展帮助工作,加大脱贫推进力度。四是强化村级组织建设。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强化三基建设,完善村级组织班子建设,制定干部学习引导计划,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学习档案,增强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精准谋划思路,在目标引领上实现突破。
针对东闸水的村情实际和帮扶现状,借助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建设的东风,在全面摸底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电商发展起步,农家乐巩固提升,全面开拓旅游市场”的长远扶贫思路。一是依托村里现有土地,大力发展有机农产品和中药材种植,成立农产品产销合作社,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制作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形成品牌,依托局大数据技术优势,积极搭建电商销售平台。二是依托村里优势资源,在现有的驴友驿站的基础上,再发展一到两家农家乐,打造避暑山庄,康养小村;三是充分挖掘东闸水山川秀美旅游资源,清静闲悠的环境特点,精心策划旅游线路,开辟旅游市场,打造旅游目的地,实现该村长远发展。
(三)精准帮扶措施,在扶贫到户上实现突破。
一是结对帮扶到户。我们选派骨干力量到村任“第一书记”和“项目书记”,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实现了结对帮扶全覆盖、户户有帮扶责任人。二是产业扶持到户。大力扶持发展中药材、农副产品、养殖等扶贫产业,共种植中药材10亩、核桃100亩,发展养牛24头,黑山羊100余只,蜂4箱,全村贫困对象参与产业发展近一半。三是教育培训到户。实施“雨露计划”与科技培训有机结合,确保每个贫困户掌握一至二门农业科技生产技术。四是移民搬迁到户。对有条件、有需求的贫困户,不折不扣落实搬迁政策,协调搬迁安置,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五是危房改造到户。对武胡存、武发展的住房进行了改造。
三、当前东闸水脱贫现状分析。
虽然东闸水的脱贫帮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脱贫基础脆弱,产业发展后劲缺乏,村整体活力不足的问题仍然非常突出。
(一)致贫原因复杂。有的贫困户、贫困人口同时存在两种以上致贫原因、情况复杂,增加了精准施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难度。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帮扶结束后有返贫风险,无力脱贫无业可扶的贫困户需要政策兜底、资金兜底。
(二)收入渠道单一。由于该村地处偏远,基础设施落后,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缺乏长期稳定的主导产业,贫困群众主要依靠外出务工,收入构成单一,增收困难。
(三)空心村现象加剧。常住村的18口人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素质相对较差,思想相对保守,开拓进取能力精神不足。青壮年多数外出务工,导致村中劳动力严重不足,土地弃耕、废耕现象严重,乡村振兴的基础在逐步削弱。虽然我局帮助购买了农业机械,但不能从根本上扭转。
(四)产业发展资金缺乏。虽经多方协调,解决了一部分,但长远来看,仍存在很大缺口,新兴产业发展基础仍较为薄弱。
四、今后一个时期的帮扶对策及建议。
1、发展乡村旅游。
东闸水村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长期以来一直没有乡村旅游及相关业发展。根据这个情况,我们经过积极争取,东闸水村入选陵川县乡村旅游扶持名单,通过多方协调资金进行基建及农家乐建设。现已建设了4.5米宽的乡村道路,已建设完成餐厅及简易客房,实现宽带网络覆盖,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条件,通过这个简易试点逐渐宣传东闸水乡村旅游,并发展壮大。2019年初,通过帮扶单位协调争取25万乡村旅游扶持资金进行建设东闸水村旅游接待楼,目前正在建设中。最近又通过帮扶单位协调帮扶资金用于旅游接待楼配套设施及环境卫生整治,最终将东闸水建设为集休闲避暑、户外拓展、科普教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村。
2、发展特色农产品。
东闸水村农产品丰富有连翘茶、黄芩茶、松花粉、土蜂蜜等农产品,针对这些农产品进行生产规范、品牌管理、信息宣传等方面的帮扶。
目前为止,在帮扶单位的大力帮扶下,现在已经完成了连翘茶精加工所需注册程序,并且已经进行了生产及销售,正在通过网络扩大销售。
3、提升贫困户内生动力。
2019年4月9日,正式设立爱心扶贫超市,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通过扶贫超市的激励制度,逐步对村民的行为准则进行规范,将东闸水村建设为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同时,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原则,针对村中劳动力缺乏的状况,为扶贫超市提供小型农具,供村民免费使用,提升贫困户的内生动力。
深入调查研究。坚守人民立场,为民服务解难题,真正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首先要走进人民群众之中,拜人民为师,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要怀着强烈的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倾听群众的真心话,体察群众情绪,感受群众疾苦,了解民情,掌握实情。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找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真正搞清楚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总之,东闸水村有着独特的环境生态、旅游资源优势,相信在各方力量的帮扶下,通过以上措施,做好既扶贫又扶智的文章,东闸水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定会早日实现。
残疾人康复工作是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补偿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增强社会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掌握全县残疾人康复工作状况,结合全县上下正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促进全县残疾人康复工作健康发展,10月9日我和xxxxxxxx的同志一起到xx镇xx社区对移民安置点的残疾人社区康复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召开现场座谈会、现场调研、个别走访等形式,基本摸清了xx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一、基本情况。
xx社区位于xx镇人民政府西南方向,共计45栋楼,规划总建筑面积158104.31平方米,其中移民安置房97698.42平方米,配套移民商铺15171.86平方米,xx社区幼儿园1795平方米,社区服务用房984.1平方米。现居人口8396人,其中汉族8004人,苗族166人,布依族6人,基诺族1人,满族1人,土家族61人,瑶族1人,彝族2人,壮族1人。
xx,像一条长龙,辽阔宽广,居处燎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安居乐业的好居处,也是移民搬迁的集中安置点,顾名xx社区。xx社区成立于2018年4月,xx社区内有卫生院、农贸市场、儿童之家、日间照料、文化活动室、感恩园、幼儿园等配套设施。
以上情况说明残疾人仍然是弱势群体中的主流。如何开展好残疾人康复工作,最大限度地恢复其功能水平,提高自理能力,参与社会生活仍然是我和残疾人工作者应该思考的工作。
二、问题。
1.从调研情况来看,社区残疾人工作整体较好,但也有对残疾人工作重视不够的现象。
残疾人康复、就业服务质量不高,对残疾人康复知识了解不多。社区群众,残疾人对肢体康复、视力残疾康复、听力语言残疾康复、智力残疾康复、精神残疾康复是什么,怎样康复普遍一知半解。
三、原因分析。
一是因为xx地处山区,经济不发达,社区康复工作体系尚不完善,而残疾人康复又是一项花钱多,效果慢的工作,有的又是要抢救性康复。县残联虽然建立了xx社区残疾人康复站,但由于缺少固定资金投入运行,缺少专业的人才队伍,再加上社区专职委员还兼有其他工作,所以对残疾人康复指导跟不上,都只能做一些常规的残疾人工作。
二是由于大部分残疾人家庭比较困难,没有多余经济投入到康复中,依靠他们自身的力量开展康复很困难,再加上社区康复站才成立不久,服务职责和活动内容不完善,康复工作处在探索中,长效机制没有建立,导致残疾人康复服务水平不高,个性化康复服务不到位。
四、几点建议。
一是将社区残疾人工作纳入社区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体制,将社区残疾人工作纳入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强化职责,密切配活,形成社区残疾人工作合力。明确社区专职委员只负责社区残疾人工作,不再兼其他工作。履行好职责,确保残疾人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二是加大残疾人事业的宣传,特别是残疾人康复工作宣传力度,使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意识和理念深入人心,逐步形成社会共识。
三是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区康复站的建设,加强对残疾人社区康复站运作模式、经营管理的探索,使其充分发挥作用,真正使残疾人社区康复站成为残疾人需要的,为残疾人服务的,残疾人认可的康复站。
残疾人的调研报告篇十三
残疾人的感言由本站会员“yaole”投稿精心推荐,小编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由于外界事物接触而引发思想的火花,这时写感言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那么如何写感言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尊重的目光使他们充满前行的力量,温柔的话语使他们的天空变得晴朗,温暖的双手使他们的路途变得平坦,真诚的爱心使他们的世界充满阳光。全国助残日到了,发挥爱的正能量,让残疾朋友的生活永远快乐幸福!
2.肢残人在游泳池里破浪前进,聋哑人于无声处展现着青春的风姿,盲人用音乐表达着心中的希冀,弱智孩子不会在朦胧浑噩中度日,虽然生命的起跑线不在同一地,但他们也能勾勒出人生的多彩绚丽,因为他们的心中有一团浇不败熄不灭的希望之火。国际残疾人日,祝愿残疾朋友生活五彩绚烂!
3.真正的强者不一定是能力强,拥有财富,而是看能否战胜自我,在残疾人日到来之即,祝所有的残疾人坚强起来,做生活的强者。
4.遭受苦难的人在承受痛楚时并不能觉察到其剧烈的程度,反倒是过后延绵的折磨最能使其撕心裂肺。全国助残日,关爱残疾人,从细微处“关心”做起,自助者天才帮助!愿世界充满爱,每个角落都洋溢鸟语花香!
5.有人说,一份快乐会感染到两个人,两个人的幸福会传递给三个家庭,三个家庭的幸福影响到周围所有的人。月日,世界残疾人日,只有你快乐了,这个世界才会充满快乐!
6.有这样一群天使,他们有着和我们不一样的身体,但是他们和我们有着一样善良温暖的心灵,他们是这一世来人间磨练的天使,12月3日是世界残疾人日,请关爱他们。
7.有人说:生命是脆弱的,疾病、磨难……都在吞噬着生命的坚韧。但他却在痛苦挣扎,在挣扎中寻找希望。它从未畏惧过浩瀚宇宙,更未畏惧过死亡。即使死亡真的来临,它也会坦然面对。
8.有残疾者往往对造物怀有不平之心。
9.用我们的温暖感染他们的失落,用我们的健全给他们心灵的健康,用我们的快乐给他们快乐,用我们的尊重给他们尊严,用我们的祝福把我们与我们相连,残疾人日,关心一下我们不幸的伙伴,愿我们一起快乐永远。
10.用爱心抚慰残疾人的心灵,用关怀温暖残疾人的心田,用沟通获得残疾人的信任,用真诚打动残疾人的心弦。国际残疾人日,理解尊重残疾人,就会让社会更和谐!关注关心残疾人,就会让社会更温暖!
11.意外,改变了命运,改变不了生命的顽强;不幸,阻挡了道路,阻挡不了前进的.意志!12月3日,世界残疾人日,让我们关注残疾人,关心残疾人,关爱残疾人,积极帮助残疾人朋友,为他们的顽强奋斗和勇敢前进加油喝彩!
12.一个人如果身体有了残疾,决不能让心灵也有残疾。——霍金。
13.也许他们的目光看不见五彩,但我们的爱可以让他们的世界继续缤纷。也许他们的脚下布满坎坷,但我们应该用关怀让他们的世界更加平坦。国际残疾人日,多一点关爱,世界更美好。
14.有这样一群人,失去光明,却用心照亮他人;有这么一群人,双耳失聪,却用双手打造别样人生;有这么一群人,难于行走,却用毅力铸造一种精神!12月3日残疾人日,别忘了世界上还有这么一群人,多点关怀给他们,愿大家活的更充实!
15.心灵的一隅需要书香的慰藉,它带给我们幸福;生命的旅程需要爱心的引领,它带给我们力量;生活的天地需要互助的调剂,它带给我们快乐。全国助残日,伸出爱的双手帮助理解残疾人。
16.先天的不幸阻碍不了后天的幸福,先天的不足阻碍不了后天的成功,先天的改变不了,后天的要通过努力,世界残疾人日,愿残疾朋友们幸福快乐。
17.我托小鸟给你带去一份问候,我托阳光给你带去一份温暖,我托微风给你带去一份祝愿,我托天空给你带去一份关怀。世界残疾人日到啦,愿我的问候给你带来温暖,愿我的祝愿给你关怀无限。
18.我不能碌碌无为地活着,活着就要学习,就要多为群众做些事情。既然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们,把一切奉献给人民。
19.忘了那些不快乐的事吧!连上帝都认为伤心和烦恼是不属于你的。努力让自己走出来,你会感到今天的太阳比昨天更温暖!今天的天空比昨天更蔚蓝!
20.天空偶尔隐瞒,不要以为丢失了太阳,夏天偶尔北风,不要以为丢失了温暖,青山偶尔苍黄,不要以为丢失了绿色,生活偶尔挫折,不要以为没有乐希望,残疾人日,想想残疾人的失,重拾人生的梦,愿你梦想远航。
21.他们虽然身体有残疾,但仍然有不屈的灵魂。坚强的毅力使他们站立,但仍然渴望世界的温暖。国际残疾人日,伸出你的双手,帮助残疾人;用你的心,温暖他们的心灵。愿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爱!
22.他们的灵魂如泉水般清澈,人间的真情便永存心间;他们的梦想总是折翼,却没有削减他们前进的勇气;他们虽然身体残疾,但人生的路上他们不曾落后;国际残疾人日,朋友们,请手牵着手将我们的爱心永远传递下去。
23.虽看不到,通过盲文依然可以欣赏优美的文字;虽听不到,通过视角依然可以领会动人的歌唱;虽讲不出,通过微笑依然可以传递温馨的祝福。残疾人日,祝好人一生平安!
24.是逆境,让我们变得更坚强!是残缺,让我们更懂得拼搏和珍惜!只有真正被逼过,人的潜力才不会被埋没!全国助残日,给力残疾人朋友,一起努力,共同奋斗,相信明天会更好!
25.世界残疾日,残疾的人,请忘记残疾,做一个开心幸福的‘健康’之人;健康的人,请忘记健康,做一个温暖他人的‘残疾’之人。彼此之间没有界限,没有肢体的歧视,有的只是两颗温暖的心。
26.世界残疾人日:关心和扶助,让你快乐心情更加甜蜜,帮助和支持,让你高尚美德更加浓郁,贴心和关怀,让你情深变的更加有味,鼓励和激励,让你人道的信心更加激进,关爱残疾人,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27.世界残疾人日,参与其中,掺进爱心,搀扶残疾人,把关爱残疾人的种子,遍布各地,开出灿烂的花朵,让残疾人活的更加璀璨!
28.失去嗅觉,才知道味道的美好。失去听觉,才知道声音的美好。失去视觉,才知道光明的美好。失去活力,才知道健康的美好。国际残疾人日,温馨提醒所有朋友,不要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从现在开始好好珍惜生命中一切美好吧!
29.生命因残缺而美丽,精神因自强而崇高,幸福因执着而拥有,快乐因洒脱而持久。全国助残日,愿所有残疾人自强不息,谱写自己的精彩人生。
30.灾难没有降临,那是多么幸运,挫折不曾光顾,那是多么幸福,完整和完美的梦想,那是上天的眷恋,感受上天的恩赐,把我们的爱传送,残疾人日,愿我们的残疾同伴永远幸福。
31.生活若剥去了理想梦想幻想,那生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
32.身体有缺陷者往往有一种遭人轻蔑的自卑,但这种自卑也可以是一种奋勇向上的激励。
33.身体残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的残疾;暂时的痛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灵的绝望。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又为你打开了另一扇窗。世界残疾人日愿残疾人朋友能自立自强去书写自己人生的辉煌。
34.身残志坚必有坚定的信念,期盼美好明天是生活的动力,用行动点燃生活的启程,开始新希望美好的征程,用服输的精神和命运做斗争。世界残疾人日到啦,愿天下的残疾人都拥有生活的动力,去创造他们人生的奇迹。
35.伸出一双温暖的手,温暖他们心灵的花园,伸手传递着一份尊重,伸手代表着一份责任,伸手彰显着一份友善。国际残疾人日,伸出你的手,带上你的尊重,扛起你的责任,用行动诠释心中的友善,把爱送给他们。
36.伸出你的手,给看不到的人一丝温暖。露出你的笑,给听不到的人一些温情。放慢你的脚,给走不远的人一句问候。国际残疾人日,给残疾人送上我们力所能及的帮助,愿世界充满爱。
37.上帝对你闭了一只眼,会换另一种方法补全,上帝对你生活不公平,会换其他的方式补偿。最主要是面对生活不退缩,勇敢积极的去创造生活,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世界残疾人日,愿你用努力,毅力,去激起生活的动力,灿烂的面对生活的每一天。
38.如你想要拥有完美无暇的友谊,可能一辈子找不到朋友。
39.如果别人没有给你奇迹,你就去成为奇迹。
40.人生最善良的行为是奉献。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人生最大的欣慰是布施。
41.人生在世不如意,朋友不要太失意。即便身体有残缺,也别失去奋斗志。找准方向勤努力,成就事业显威名。世界残疾人日,祝愿残疾的朋友,找到自己的位置,活出自己的精彩。
42.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43.让我做你的眼睛,为你描绘世界的色彩;然我做你的耳朵,为你倾听自然的声音;让我做你的拐杖,扶你踏遍千山万水;让我做你嘴巴,诉说你内心的想法。世界残疾人日,关心残疾人朋友,祝愿朋友一生平安!
44.擎住蓝天的是志向的高远,握住幸福的是无私的奉献,驾驭命运的是执着的信念,奋斗拼搏的汗水折射的是灿烂,残疾朋友的心灵有多美,生活就给他们多少美的回馈。祝福残疾朋友用心撰写成功的佳话。全国助残日,都来关爱残疾朋友,让我们的大家充满爱。
45.朋友,不要感叹命运的不公,因为大地的不平坦,才有了大大小小的河流;因为温度的不稳定,才有了万物生长的春夏秋冬;因为有了人生的不平衡,才有了我们绚丽的生命。国际残疾人日,坚强点,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46.你们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你们努力实现人生价值,你们不断创造美好生活,你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展现自强不息高尚品格,发扬坚忍不拔精神风貌。国际残疾人日,全世界人类为你们鼓掌,为你们喝彩!祝愿残疾朋友明天更美好!
47.你不用取悦任何人,你就是你!
48.面对生活的无奈,他们已经放开,面对未来的梦想,他们依然坚持,面对人生的挫折,他们纵情坦荡,面对岁月的折磨,他们微笑轻松,他们是人间的不幸,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幸运,残疾人日,感激残疾的灵魂,照亮前进的光明。
49.有残疾者往往对造物怀有不平之心。
50.绿水欢歌青山舞蹈,在痛苦历练中再生,带上人间永恒祝福,收下人们美好心愿,我们为你喝彩助兴!我们为你摆酒饯行!国际残疾人日来到,我们用真诚与关爱,向你鞠躬向你致敬!祝愿你积极向上,幸福快乐!
51.冷落是对他们最大的侮辱,哪个人不需要关爱?一个雪糕就可以行一次善,那么简单举手之劳。世界残疾人日,愿你能早日行动起来,关爱残疾人事业需要你的加入。
52.看到打着手语的聋哑人,才体会到声音的优美;看到拄着盲杖的盲人,才体会到周遭的美丽;看到寸步难行的肢残者,才体会到运动的快乐;看到无法思考的智障者,才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国际残疾人日,让我们一起关爱残疾人,珍惜现在的生活,愿你永远健康,快乐。
53.将博爱的阳光播洒,让爱心传遍每一个角落,将情意的清风飞扬,让友谊遍及每一个地点,全国残疾人日,献出关爱的心,伸出援助的手,愿残疾朋友节日快乐,生活幸福!
54.最好的朋友,就是平时各种损你,各种调侃,却会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陪在你身边,即使你成为残疾人他也会视你如天使。国际残疾人日,帮助残疾人的同时别忘了感谢身边的好朋友哦!
55.欢乐就健康如果我祝福能为您带来健康源泉,我愿日夜为您祈祷。
56.寒风寒雪寒气临,残疾朋友多关心,能得帮处尽全心;身残体残心不残,残疾朋友意志坚,生活处处皆笑颜!至此国际残疾人日到来之际,向残疾朋友们表达我的关心和祝福!
57.国际残疾人日,给朋友的祝福不能缺少,送给你最圆满的祝福,祝你快乐圆满,分分秒秒无不快乐;祝你幸福圆满,日日时时无不圆满;祝你家庭圆满,年年月月无不美满;祝你事业圆满,一年四季季季成功。
58.给一点阳光,你就灿烂;给一点色彩,你就开染坊;给一支点,你就撬动地球。世界残疾人日,给残疾人一丝关爱,世界就变得温馨温暖、多姿多彩、多感动多奇迹!
59.飞扬的手臂指点比划,动情的容颜喜乐悲哀。无声的口形开合又闭,激扬的神情眉飞色舞。不寻常的手语诉说内心世界,指画着常人能做的我也能干。“国际残人节”让大爱的情感支持残疾人工作,让社会的力量给与支持援助。
60.对残疾人的最大尊重,就是不把他当残疾人。
61.当你在某时刻跌倒,你感到再无力气站起来,所以你带着面具上学,假装一切安好,然后你回家。
62.出身不可改,树木已成舟,珍惜已有事,成功亦可来!如果你听不到,你还拥有绚丽色彩;如果你看不到,你还拥有天籁之音······珍惜你所拥有的,生活同样精彩!残疾人日到了,祝你拥有美好心情!
63.残缺的云彩遮不住梦想的月光;残缺的肢体挡不住追求的阳光,完美不是完整的拼接登场,绚烂才是完美的精彩亮相。全国助残日,祝福残疾朋友自立自强,风雨后的彩虹更辉煌。
64.残疾人日又来到,祝福短信不能少,虽说缺陷惹人恼,但是心智不能老,只要精神火焰高,何人都能走大道,祝君天天都开心,你好我好生活好!12月3日残疾人日,祝你快乐幸福!
65.残疾人:失去了光明;一样可以争夺田径的光辉,失去了步伐;一样可以获得游泳的前进,失去了双手;一样可以赢得人们的目光,国际残疾人日:祝你们快乐、成功!
66.残疾必须正视,生活必须面对,工作必须寻找,幸福必须创造,再难必须努力,再累必须挺住,再苦必须坚持,世界残疾人日,自强不息,天道酬勤!
67.不要让他们残缺的身体再去忍受精神上的侮辱;不要让他们艰难的生活再去雪上加霜,世界残疾人日让你我将爱心传递,让爱的阳光去温暖他们的心灵。
68.别把生活当作游戏,谁游戏人生,生活就惩罚谁,这不是劝诫,而是规则!
69.把无数思念化做心中无限祝福,默默地为你祈祷,祝你健康快乐!
70.爱护眼睛,知晓看得见的快乐;爱护耳朵,感悟听得见的温馨;爱护鼻子,珍惜嗅得出的喜悦;爱护嘴巴,懂得能说能唱的幸福。世界残疾人日,祝愿幸福安康!
71.12月3日又来了,世界残疾人日到,短信花费我一角,愿你从此身体好,祝福天天开口笑,快乐无忧乐逍遥。
72.“残”月会变圆,“疾”病能治好,“人”间有真爱,“日”子甜赛蜜,“快”动献爱心,“乐”得哈哈笑。残疾人日到了,祝快乐时时、幸福世世。
残疾人的感言如果还不能满足你的要求,请在本站搜索更多其他残疾人的感言范文。
残疾人的调研报告篇十四
为了做好我区的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服务工作,我们在接到市残供应通知,要求各区县做好xx年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服务的调研。我区残联、区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服务站非常重视,专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研讨xx年的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服务工作,大家集思广议,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对明年的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要做好残疾人工作,把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服务工作深入社区、深入残疾人家庭,切实为残疾人服务。
要做好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服务工作,首先完善好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服务工作的二级管理三级服务体系,作为区残联供应站,要争取各级领导对这项工作的重视,要让领导知道用品用具不是单纯的配配发发,而是配发和使用对残疾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要逐步将用品用具供应服务纳入街道(乡镇)服务社的工作范围,使助残员能掌握残疾人合理的需求,及时报区供应站。区县供应站报市供应站,形成覆盖全市供应服务网络。
我们要进一步加大配发力度,要以人为本,使配发工作逐步向个性化、特殊化拓展,配发品种还要有所增加,千方百计帮助特殊困难的残疾人,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要了解残疾人康复训练需求,开发适合残疾人需求的配发品种。
要完善用品用具供应服务体系,首先要提高区县供应站工作人员与街道、乡镇服务社助残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形成一种不是“要我做”而是“我要做”的服务意识。其次是明确岗位责任制,落实到人。建立用品用具配发的卡与档案。逐渐实施数据管理、目标管理、效益管理和考核管理工作。
残车的更新管理工作,还是要根据本地区的残车主的实际情况与市场经济的规律,采取“三自”的原则操作。不作强行规定,淡化政府行为,为了方便残车主还是要集中更新。部分残车主行驶公里少,维修率低,低保人员多,经济收入差,建议市供应站适当延长更新年限。
要配合区交巡警支队做好一年一度的残疾车年检和复原工作,年检率和复原率均达到100。还要做好今冬明春的贫困残车主帮困稳定工作,摸清贫困残车主的情况,在元旦春节期间做好慰问走访工作,切实解决他们的的实际困难。
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服务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我们将继续做好用品用具的配发和残疾车管理工作,解决好贫困残车主的实际困难,克服存在的不足,更好地为残疾人服务,真正体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爱,确保xx地区的社会稳定。
残疾人的调研报告篇十五
根据政协常委会重点工作计划,近期我会组织部分委员深入县残联、部分乡镇、村、特殊教育学校、残疾人康复中心等单位和服务场所,通过听取汇报、座谈讨论、实地查看、走访贫困残疾人家庭等方式对全县残疾人事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现状。
全县现有各类残疾人口2.75万人,占总人口的6.64%,其中农村残疾人2.35万人,约占85%,城镇残疾人0.4万人,约占15%。在各类残疾人中视力残疾4085人,占14.9%;听力残疾6641人,占24.1%;言语残疾421人,占1.5%;智力残疾1836人,占6.7%;肢体残疾7990人,占29.1%;精神残疾2034人,占7.4%;多重残疾4480人,占16.3%。目前残疾人办证11827人,办证率为43%。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残疾人工作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解决残疾人的基本需求为切入点,大力实施“助医”、“助困”、“助业”、“助学”、“托养”等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不断推进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社会保障等工作,使广大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和条件明显改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
1、残疾人工作机制逐步完善。已初步建立了覆盖县、乡、村(社区)三级的残疾人管理组织网路。县、乡均成立了残疾人工作委员会,22个乡镇残联均配备了理事长和专职委员,312个村、14个社区都建立了残疾人协会,并选聘了1名残疾人专职委员。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修订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实施细则的通知》、《关于在各单位领导干部中开展一帮一结对帮扶农村特困残疾人活动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局、教育局等残工委成员单位也相应出台了促进医疗、康复、教育、就业、托养、供养等配套文件。建立了残疾人社会救助和社保补贴制度。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残联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保障有力的工作运行机制。
2、残疾人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以来共为227名城镇重度残疾人代缴医疗保险金8.31万元,对符合条件的4711名重度残疾人发放了生活补贴357.66万元;对872名农村残疾人、207名城镇残疾人纳入低保,发放保障金313.92万元,代缴残疾人养老保险25.29万元;对3458名无生活自理能力的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提供了“阳光家园计划”居家托养资助,累计为6091人次发放补贴资金304.55万元;在危房改造项目中,有2077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危房得到改造,共补贴资金3988万元。在整村推进项目集雨窖、日光节能温室建设中,有8000户残疾人家庭收益;为25户住房困难的城镇残疾人家庭分配到了廉租房,为54户人均不足12平方米的残疾人住房困难家庭累计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50余万元。
3、残疾人康复和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20以来,县残联通过积极争取项目已为79名肢体残疾儿童、30名智残儿童进行了康复训练;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320余例;为1.2万人(次)残疾人配赠轮椅车3659辆、拐杖3254付、助听器1309个、助视器453付、坐便椅698件;给86名缺肢残疾人安装了假肢。累计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223万元;为54户创业残疾户落实贴息贷款120万元,县财政支付贴息6万元;39名盲人通过省残联盲人按摩中心培训在省内外就业,52名残疾人专职委员纳入公益性岗位就业,600多名残疾人通过在县内个体从业、集中和分散就业等形式实现就业。
4、残疾人教育工作持续发展。认真落实适龄残疾儿童享受教育的优惠政策,全县适龄残疾儿童622名,入学531名,入学率达85%;投资590万元的民和县特殊教育学校项目已招生开课,现有聋哑学生9名;为13户残疾人助学户发放助学金6万元;每年将5至6名6周岁以下聋儿免费送到省地语训中心学习。
5、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近年来,在海东地区首届残疾人运动会上,我县参加的17名残疾人获得了6枚金牌、1枚银牌、5枚铜牌和团体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残疾人演员还参加了“残疾人文化周”暨“和谐社区建设”活动文艺演出和“特奥日”暨“残疾人健身周”、全国“肢残人活动日”等活动。举办了残疾人篮球、足球等文化体育娱乐活动,80名老年残疾人参加了打门球、地掷球、打太极拳(剑)、扭秧歌、跳健身舞等社区群众文体组织。特别是现实生活中,广大残疾人参加生产劳动,参与社会实践,不仅实现了自食其力,而且为社会创造了价值,全县各行各业中都有残疾人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仅教育系统有91名残疾教师,还涌现了创办盲人按摩诊所达选云、通过电子商务把青海特产销往全国各地的残疾人陈香英,为残疾人工作默默奉献几十年的代表秦永顺等先进典型。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虽然我县在扶残助残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残疾人家庭生活普遍贫困,全县残疾人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与健全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1、致残因素较多,救助压力不断增大。现阶段我县致残因素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由遗传、近亲结婚、早育或高龄孕育、营养不足及环境有害因素所致的先天残疾的人数较大。同时医源性残疾致听力残疾、胎儿娩出时损伤脑部造成致运动障碍、智力障碍等残疾;交通事故、工伤等各种意外事故和各种疾病而致的残疾的数量逐年增加。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目前精神病人的数量增长幅度较大。繁杂的致残因素难以消除,使残疾人口总量难以控制,使救助投入远远满足不了救助需求,残疾人救助任重道远。
2、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一是残疾人就业的多样化安置工作推进艰难。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残疾人大多没有参加劳动技能培训,劳动技能差,无法真正实现稳定就业。尤其受社会就业难的大环境影响,残疾人就业更是难上加难。二是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难。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残疾人保障法》和《残疾人就业条例》规定征收的政府性基金,部分企业既不安排残疾人就业,又少缴甚至不缴保障金。三是惩处机制不健全。缺乏对歧视残疾人,随意辞退残疾员工、不缴纳就业保障金行为惩处的强硬手段,严重滞缓了残疾人事业的良性发展步伐。四是社会救援渠道狭窄。由于我县还未成立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等机构,无法开展相应的社会募捐工作。五是保障水平低。由于受国家政策和地方财力的双重制约,目前我县残疾人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窄,尤其是我县农村残疾人户数、人数占很大的比例,尚不能做到应保尽保。如全县低保家庭残疾人1660人,实行重度残疾人补贴制度后残疾人纳入低保的人数减少了800人。
3、残疾人服务体系不够完善。一是我县残疾人数量大,加上老年性偏瘫等残疾人日益增加,辅助器具需求量较大。按照省残联残疾人用品用具全覆盖项目要求,需县财政配套50%、约76万元的项目配套资金;省上下达的“社区残疾人之家”、“阳光家园”等扶残助残项目配套资金落实不了,项目落实困难。二是乡镇残联、村残协经费和专职委员工资兑现难。按照省财政厅、民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残联《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意见》(青残联会发[]114号)文件规定,乡镇残联、村残协经费和专职委员工资共需资金84.4万元,但县财政每年只下达20万元,经费缺额64.4万元。三是因残疾人康复社区建设工作尚在起步阶段,为残疾人提供的服务,仅仅只局限于被动地落实国家及省、地正常安排的涉残项目。四是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编制紧缺,还远不能满足“三残”儿童教育需要。五是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与改造、志愿者服务等工作还需加强。
三、促进我县残疾人工作的建议。
(一)完善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是县委、县政府应以解决残疾人基本需求和加强基层残疾人工作为重点,采取措施进一步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努力改善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二是应将各残工委成员单位、各有关部门履行扶残助残职责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通过建立考核约束机制,促进残疾人事业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健康稳步推进。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宣传扶残助残先进典型和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成功事迹,鼓励残疾人树立信心,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实现人生价值。倡导助残为荣的社会公德,把开展扶弱助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体系,营造有利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舆论环境。四是各单位各部门要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依法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全面落实扶残助残各项政策,特别是对保障、改善、支持残疾人生产、生活、就业、就医、就学等方面的有关政策要予以倾斜安排,确保广大残疾人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老龄委、老年人协会等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的优势,支持残疾人工作,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同时,要选调一批有爱心、有责任心的干部在维权、解困、技能培训、多途径就业及日常生活中为残疾人搞好服务,以促进全县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五是在今后县乡换届选举中,对有一定文化程度和政治素养的残疾人按一定比例推选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残疾人参政议政搭建平台。
(二)建立残疾预防体系,从源头上减少出生缺陷。县卫生及人口计生部门要加强对各类人群的健康教育,深入开展优生的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干部、群众以及医务卫生人员的优生意识,普及残疾预防知识,增强优生意识。做好婚检孕检工作,从源头上减少出生缺陷。进行婚前检查,禁止近亲结婚,防止遗传性痴呆和其他残疾的发生,确保优生优育;开展产前诊断,完善新生儿疾病筛查制度,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实现残疾儿童早期干预,及时矫正先天性残疾;提高医护工作质量和医疗水平,加强药物研究,减少药物副作用,减少医源性残疾的发生;对不应、不宜、应延期婚育的对象,应加强教育和指导。相关部门要加强劳动保护、交通安全等工作,采取有力措施控制环境污染,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努力减少各类致残事故的发生。
(三)建立稳定的残疾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县残联应积极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千方百计为残疾人服务。建议县财政把残疾人事业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逐年增加。乡镇残联、村(社区)残协工作经费、残疾人专职委员工资补贴足额纳入预算,统筹安排;足额落实“社区残疾人之家”、“阳光家园”等项目配套资金;将每年12万元的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县残联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的同时,要积极与中国残联、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慈善团体为残疾人事业筹集善款,成立民和县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通过社会各界人士开展爱心捐助和社会捐赠活动。
(四)健全残疾人生产生活保障体系。把残疾人普遍纳入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范围,切实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一是推动残疾人扶贫工作。将残疾人扶贫列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扶贫规划,统筹安排。根据残疾人特点,扶持农村残疾人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生产。二是进一步将贫困残疾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落实社会救济和补贴政策,提高重度残疾、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贫困残疾人家庭的保障标准,最大限度地保障其基本生活。扩大残疾人家庭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将一、二级以上的重度残疾人全部纳入低保,其他残疾人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三是帮助更多贫困残疾人实现“居有其所”愿望,尤其在农村危房改造、城市廉租住房建设中应优先照顾贫困残疾人家庭。
(五)加强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将残疾人康复、医疗、教育、就业、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服务设施纳入到城乡公益性建设项目,加快构建残疾人服务体系。一是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有效整合卫生、医疗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和卫生条件,健全和完善覆盖城乡的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要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社会各界、各医疗单位的支持和帮助,进一步配套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设施设备。加强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和精神病防治、康复救助等康复项目,不断提高康复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满足残疾人的实际康复需要,早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任务。二是依法促进残疾人就业工作。认真贯彻执行《残疾人就业条例》,依法落实残疾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把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工作纳入劳动监察的范围。在鼓励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同时,积极扶持残疾人自主择业、自主创业。加大残疾人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力度,使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普遍得到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设置多种形式的适合残疾人工作的公益性岗位,完善残疾人就业保护措施,实现残疾人稳定就业。三是加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力度。建议将财政拨款行政事业单位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统一列入部门预算并由县财政局代扣代缴,地税部门要进一步加大企业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力度,确保应收尽收。四是发展特殊教育,不断提高残疾人综合素质。积极开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全面推行随班就读;积极争取落实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编制,扩大特教学校招生,充分发挥特教学校在残疾人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开展残疾学子“圆梦行动”等公益扶残助学项目,切实保障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权利。五是切实落实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住建、发改等主管部门在改扩建道路、公共建筑、公共交通设施、居住建筑、居住区时,使无障碍设施建设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投入使用;对已建成的道路和建筑物不符合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的,应制定无障碍设施改造计划并组织实施,要将特殊学校、康复中心、医院等单位公共服务场所和金融、邮政、通讯、商场、车站等公共服务场所列为重点改造单位。
残疾人的调研报告篇十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举世注目的成绩,综合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初步实现小康生活。与此同时,国家加大了对残疾人事业关注和支持,增加了财政的投入,收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兴办残疾人福利企业,促进了我国的残疾人事业的蓬勃发展。为进一步发展残疾人事业,改善残疾人的工作、生活状况,我近期对社区残疾人情况进行了调研,具体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到社区调研残疾人状况,调研采取找社区负责残疾人工作的同志交谈,查阅残疾人资料,与残疾人座谈、走访残疾人家庭等方式进行,基本掌握了社区残疾人状况,并进行梳理,提出一些思考。
社区属于深圳市福田区福保街道,辖区面积平方公里,人口近万。共有残疾人人,有劳动能力的人,已就业人,享受城市低保的残疾人家庭有户。由于残疾人的身体状况原因,虽有政府政策优惠和照顾,多数残疾人经济收入、生活水平低于正常人,少数残疾人生活困难,亟需得到政府和社会的进一步扶助。
(一)残疾人就业存在困难
从社区残疾人就业情况看,残疾人总体就业存在困难。由于残疾人受身体状况所限制,具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能够自主创业的极少,能够自主择业的也不多,绝大多数还是靠政府优惠政策就业,依靠政府兴办的福利企业就业。
(二)残疾人经济收入普遍较低
除了没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靠政府低保外,具有劳动能力残疾人的经济收入普遍较低,距一般正常人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一是残疾人文化不高、技能不强,只能从事简单工作,收入自然低;二是认为给残疾人工作是照顾性质,常给以最低工作标准,收入没法高;三是残疾人工作不稳定,难以保证收入高。
(三)残疾人生活水平低
残疾人有工作的是低收入,没有工作的只能靠最低生活保障金或亲友的接济生存,这就注定了残疾人生活的贫困。残疾人生活水平低、生活贫困与残疾有着直接明显的关系。家里有残疾人,往往对家庭有限的资源造成沉重的负担,并且产生精神压力,因而使得这个家庭更为贫困。这些因素所产生的综合影响,使得社会最贫困阶层中残疾人数的比例特别高。
(四)残疾人缺乏工作和生活的进取性
残疾人由于身带残疾,存在心理障碍,不愿抛头露面,不愿去公共场合,怕被嘲笑,因而缺乏工作和生活的进取性,这样更加剧了残疾人就业、获取高经济收入的困难。同时,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注和理解还不够,也造成残疾人缺乏工作和生活的进取性,使得残疾人难以获得同等就业机会与同等经济收入。
(一)社区要承担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责任
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社区要根据自身职能和熟悉本社区残疾人情况的有利条件,承担起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责任。要向全体社区居民宣传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意义,让每个人懂得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既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体现,也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共同遵循的原则。让残疾人参与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每个个人和整个社会都能得到好处,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的体现。因此,为了让残疾人真正实现“平等、参与、共享”这一人道主义的宏伟目标,我们每个人应该负起自己的责任,加大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注,提高残疾人的生活水平。
(二)要充分保障残疾人的就业
社区要根据残疾人总体就业存在困难的情况,积极想办法,采取有效措施,充分保障残疾人的就业。要根据政府制定的优惠残疾人就业政策,帮助残疾人落实优惠就业政策,积极到企业联系,为残疾人安排工作岗位。要为残疾人自主创业做好服务工作,积极协助残疾人办好自主创业的有关审批手续。社区要加强对残疾人的教育引导,增强残疾人的工作进取性,使残疾人勇敢面对现实,走向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社区要了解残疾人的工作情况与同工同酬情况,对没有实行同工同酬或存在少发、克扣残疾人工资的企业,社区要协同政府有关部门督促其限期整改,确保整改合格。
(三)保证残疾人具有跟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生活水平
社区要向政府积极提建议,要求政府督促企业适当提高残疾人的工资水平,加大对无工作能力残疾人的扶助,保证残疾人具有跟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生活水平。在提高工资水平和加大扶助的同时,为残疾人减轻支出,比如:残疾人免费乘公交,免费享受体育、康复等公共资源,降低残疾人水电费价格,降低残疾人医疗费价格等。通过一增一减,提高残疾人的生活水平,使之具有跟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生活水平。
(四)社区要加大对残疾人的关怀与帮助
残疾人由于自身残疾的原因,各方面境遇较差,处于社会的最低端。社区要加大对残疾人的关怀与帮助,要经常上门走访残疾人,解除残疾人的思想负担,给以精神上的关怀,帮助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对生活困难的残疾人,社区要给予一定的经济上帮助,给残疾人送去党、政府和社会的温暖,让残疾人也和正常人一样过日子,使社区充满温馨和谐。
残疾人的调研报告篇十七
县委、县政府提出走在全省山区县市前列的奋斗目标,经过几年的努力,使远安县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城乡建设、生态文明走在全省山区县市前列,为全县人民奔向美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难点是残疾人。近些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相对来说、农村贫困人口不断下降,农村残疾人贫困问题逐年减少,解决民生问题已是各级政府和各级领导日益重视的问题。
一、残疾人的基本情况
我县地处西山区,是一个山区小县,有各类残疾人17000人,占总人口的8、6%,平均每四个家庭有一个残疾人,全县残疾人按类别划分具体情况为:视力残疾2876人,占16.92%;听力残疾3716人,占21.85%;言语残疾269人,占1.58%;智力残疾1541人,占9.07%;肢体残疾4736人,占27.86%;精神残疾1361人,占8.01%;多重残疾2501人,占14.71%。其中农村残疾人15300人,约占残疾人总数90%。从空间分布上来看大部分残疾人分布在边远山区,越是交通闭塞的边远地区残疾人比例越大。从经济收入上来看全县残疾人大致可划分为三部分,一是达到小康和正在向小康发展的。这部分残疾人素质较高,有职业、有技术、有自己的产业,多集中在城镇,生活富裕接近小康。在县残疾人中约占20%;二是基本脱离贫困解决温饱问题的。他们残疾程度较轻,辛勤劳动,从事庭院种植养殖、或是手工业修理服务、或是在外打工,能够维持温饱但仍徘徊在贫困线边缘。他们约占50%;三是长期贫困残疾人约占30%。多是重残人或是一户多残或老养残,他们或是看不见、或是不能行走、或是智力障碍,丧失了劳动能力,多年积贫,常年靠救济。
从数据显示、自然分布、自身条件分析,不难看出农村残疾人的生活状况与一般健全人相比,差距比较大。具有两个特点:一是贫困数量大。据统计纳入农村低保5001人,其中残疾人1726人,占30%。随着小康进程的加快,残疾人与健全人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相对贫困的人逐渐增多,残疾人受自身综合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制约返贫都会加大贫困残疾人数量。二是贫困程度深。全县1000元收入以下的家庭可以说全部为残疾人家庭。尽管各级逐年加大贫困残疾人的救助、帮扶力度,但对一些无任何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只能维持基本生存。
二、存在的问题
1、残疾人生活生存质量差。首先最直观的是住房质量差,农村住房有三种类型,一是预制楼房,二是土木结构的新房,三是多年的老土房。残疾人大都是居住在旧土坯房里了,“危、破、陋”是其特点。近几年来、在全县残疾人危房改造中,已解决了近200户,还有相当一部分需要改造。其次是生活质量差。按我国贫困线标准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来测算,我县十分之一的残疾人处于极度贫困,十分之二的残疾人处于一般贫困,此外,还有生活虽然有了改善,但脱离了外界的帮助无法实现自我发展仍然徘徊在贫困边缘。走进残疾人家庭,多数是空空的什么也没有,电视、电话、家庭影院这些当代已普及的'文化生活家常电器,对残疾人来说是奢侈品,因为温饱尚未解决的他们,最有吸引力的是柴米油盐。它们所考虑的是不挨饿,不受冻,如何能吃饱穿暖的问题。其三是看病难。残疾人是不能得病的,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余钱看病吃药。得了病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如果这残疾人是家庭主劳,那么又病又残的他们就只能等着救济了。
2、残疾人受教育程度低,整体素质差。1.7万残疾人中文盲占三分之一,大多是老年残疾人及重度残疾人;在中青年残疾人中完成九年义务制教育的人还占不到半数;适龄的残疾少年儿童我县统计约250人,能进入学校接受教育的只有230人,入学率占92%,但辍学率高,能接受大中专教育的,15300人中约有大中专学历的也就是近百人,大多是自学成才,而且其中有些是健全人转为残疾人的。真正能够考上高中接受大中专教育的残疾人寥寥无几。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观念普遍封闭、保守、落后,整体素质低下造成精神贫困。这样因物质贫困造成了精神贫困,又由精神贫困反过来加深了物质贫困。恶性循环的锁链束缚了残疾人,长期不能挣脱贫困。
3、残疾人社会就业难、且面窄。首先是因为残疾人素质低下,又有身体功能缺陷的企业技术残疾人中,实现就业的不足60人,且以自谋职业为主。其次是社会存在偏见,不少单位宁可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也不安排残疾人就业,有的单位既不安排残疾人就业又不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将法定责任和义务置之不理,因此,残疾人就业率和就业保障金收缴率都低。
三、消除贫困的途径及对策
要消除残疾人的贫困状态,必须突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将残疾人扶贫纳入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来统筹规划,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残联组织、社会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体制。探索切实可行的办法,化解各种难点,带领残疾人共同致富。途径及对策如下:
1、强化残疾人基层工作。发挥残联的组织作用,作为“代表、管理、服务”的基层组织,要强调“理念人性化、职责规范化、工作制度化”。必须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好务,必须建立科学规范的运作机制,操作性强,职责明确,工作体系完备,网络健全,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努力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目标。
2、加强投入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着力改善残疾人身体状况。改善残疾人身体状况是改善其生存生活状况的重要前提。一个人如果看不见,不能行走,你能叫他做什么?要解放他们的生产力必须首先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康复,恢复一定的身体功能让他们自食其力。而康复是有时效性的,是一项抢救性的工程,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康复,那么就会成为国家和社会永久的负担。按照“十五”计划纲要,康复经费应按人口总数0.5%预算,我县只有0.1%,比例偏低。政府应加大投入,培养康复技术人员,建立基层康复网络,逐步使康复社区化,实现人人享有康复的目标。
3、加强残疾人就业工作力度。就业是解决残疾人贫困的根本出路。一要坚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巩固已就业的残疾人的岗位,适当调节一些公益性适合残疾人的工作岗位让有能力的残疾人就业,建立社区残疾人就业基地,鼓励和扶持残疾人积极自主创业、个体开业。二要加强残疾人保障金的征收和管理,拿出部分资金奖励和扶持安残单位和自强残疾人典型。加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健全残疾人职业培训网络,每年有计划,定期培训服装缝纫、家电修理、计算机、盲人按摩和各类种、养殖业的技能,不断提高残疾人的劳动技能。三是以收促安,对部分单位或企业既不缴纳残疾人就业保证金又拒不安置残疾人就业的,要通过法律手段强制征收残保金,达到以收促安的目的。
4、要加强残疾人文化教育。治穷必先治愚,残疾人文化素质低,必须加强教育提高其文化层次。现代社会的竞争就是文化的竞争,没有较高的文化层次,在竞争中只能处于弱势。必须从青少年残疾人抓起,一要努力提高义务教育入学率,做好随班就读工作,加强对特困残疾学生的救助和生活补贴,对考入高中和大中专的残疾生实施奖励。二要加强特教工作。扶持扩展特教项目,发展手语教学、语言培训、智力培训、家长培训,扩大就学面,让更多的残疾儿童能进学校接受教育。
5、建立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对于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以及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缺乏基本生存的残疾人家庭应当采取纳入低保救济。一方面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如二级以上的重度残疾人)需要家庭成员护理的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和城镇低保,做到应保尽保。另一方面,探索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鼓励志愿者、社会各界合力扶残。再次,积极探索对精神病患者、智力残疾及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服务,以解除残疾人家庭负担,减少社会危害性。
总之,改变残疾人贫困落后的现状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单靠那一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同心协力才会做得更好。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决策下,我县残疾人一定会摆脱贫困和全县人民一道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残疾人的调研报告篇十八
1、无边框:无边框手机显示屏的左右两侧已看不到黑边,屏幕看上去是悬浮于机身之上的,产品整体几乎达到了无边框的效果,这将给用户带来更加惊艳的视觉效果,反之,大黑边边框使人看起来极不舒服,视觉效果达不到更好的效果。
消费者对配置的需求。
2、配置:如今各大厂家拼配置,以小米,魅族为例,运行内存达到夸张的4ram。安卓生态系统频繁更新,如今已经到android7.0,处理器以高通为例,高通骁龙820是目前手机行业最强的处理器之一,手机外屏普遍采用康宁大猩猩玻璃,内屏分辨率目前达到2k影院级的分辨率。消费者对处理器,ui设计,运行内存,分辨率,以及搭载的功能(nfc、atm支付2k屏幕等等)。
消费者对价格的需求。
3、价格:价格是很多人的考虑原因,每个人的承受范围能力不一,举例:魅族max定价2499、华为mate系列定价3699、小米定价20xx出头。当然手机也有高中低端,自然而言价格偏差,配置偏差。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使用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手机。
消费者对品牌的需求。
4、品牌认知度;众所周知国产厂商,当属华为最大牌,世界五百强第129位,以通讯行业起家,国内大部分基站属于华为,(还有一些是中兴的),一家手机品牌认知度高自然而然购买几率大,小米主打便宜高配,这两年看来已经不管用,小米缺乏创新,除了miui实在拿不出什么来抗衡,魅族品牌在年轻消费者中认知度颇高,但是这两年缺乏资金导致停滞。所以说,一家厂商的品牌度好,自然而然消费者愿意信任你,购买你的产品。
5、消费者对线下服务售后的需求。
现在各大厂商推出一个意外碎屏险吸引消费者,在一线二线城市大力建设线下体验店、售后服务。让大家有更好的体验和良好的售后保障。
国人最注重的国产手机有自己的特色,各大厂家需要创新,尝试自己做自己的系统,提高用户体验,创造国人使用手机的体验标准,切勿以硬件和假的“黑科技”忽悠劳苦大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环保法规知识试题(模板19篇)
- 最新环保法律法规知识试题及答案(5篇)
- 环保知识讲座主持词(大全11篇)
- 环保知识专题讲座(大全19篇)
- 新环保法的相关规定(模板18篇)
- 2023年新《环保法》的严格规定及其亮点(5篇)
- 最新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5篇)
- 最新新环保法普法讲稿(精选10篇)
- 最新环保法普法宣传(5篇)
- 北京市房地产业税收优惠政策最新(5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