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优秀10篇)
- 上传日期:2023-11-10 02:37:43 |
- zdfb |
- 7页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注意使用具体的事例和数据支持总结的观点。下面是一些专家的建议和经验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篇一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统计知识进行整理,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体验统计的全过程,掌握统计的方法。
2.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使学生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问题,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
整理统计知识,进一步体验统计的全过程,掌握统计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空统计表、统计图,实物投影仪等。
一、知识梳理。
师:说说本学期我们都学习哪些统计知识?
生:复式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学生小组交流整理。
师归纳(板书):
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两个事物,便于比较。
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
二、统计知识的应用、内化。
1、统计表。
师:下面我们就用所学的统计知识来解决身边的一些问题。
师: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你们都打算到哪里度过呢?就让我们来统计一下吧。出示:
海洋公园。
市民广场。
儿童乐园。
男生(人)。
女生(人)。
合计(人)。
(动手操作完成表格)。
师: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教师摘录问题)。
师:这些问题你会解决吗?(人)。
学生解决问题。
2、统计图。
师:请你根据统计表,完成下面统计图。
(要求:独立完成,同桌交流,相互评价并回答问题)。
海洋公园。
市民广场。
儿童乐园。
(1)想去()的人最多,()的人最少。
(2)如果你是老师,你准备带全班同学去哪里?为什么?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综合应用。
独立完成书本p127题15。
反馈----交流-----评论。
三、总结升华。
本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篇二
1.推导和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2.通过观察、探究等活动,在经历推导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抽象过程中,感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的现实性。
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应用意识,增强自信心。
推导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会应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一、复习导入。
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请同学摸一摸它们的面积。
今天我们一起探究如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
二、探究新知。
1、探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师:拿出课前研究单,先回顾昨天的研究,然后小组交流你的想法。
小组汇报。
说一说你的发现。
(每人说一个,说完一个交流一个。)。
汇报的.时候讲清楚为什么一行摆6个小正方形能正好摆开,因为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边长是1厘米,就是6个小格,宽是3厘米,所以放3行,一共放18个小正方形,就是18平方厘米。瓷砖的数量也就是长方形的面积。
那么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长×宽。到底对不对呢?我们来验证看看。
课件出示。
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的长方形,用小正方形铺,数格。
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的长方形,用小正方形铺,数格。
长是5厘米,宽是4厘米的长方形,用小正方形铺,数格。
师:看来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就是长×宽。
练一个,长是7厘米,宽是3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长×宽,所以,我们要先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多少,长是7厘米,宽是3厘米,那么他的面积就是长×宽=21平方厘米。
2.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师:当边长都相等时,也就是正方形的计算公式就是边长×边长。
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计算,验证。
边长是5厘米的正方形,计算,验证。
边长是7厘米的正方形,计算,验证。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68页练习题,计算三个图形的面积(说)。
3、判断。
(1)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4平方厘米。()。
(2)长方形面积大于正方形的面积。()。
(3)一个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一样大。()。
4、每人在卷子背面画一个长方形,画一个正方形(要取整厘米数的)请同桌互换,求它的周长和面积。
四、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在这一环节里,让学生说自己在这节课的收获,说说学习了这节课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何帮助,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能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课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材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的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具体问题。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不同形状的卡片、尺子等测量工具。
教学方法:
教法:遵循“激-----导----探---放”的原则创设教学情境,通过课件演示,交流感受、互动合作等方式教学。
学法:“玩中学”、“趣中练”,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贯穿全课,充分应用分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模式。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引入新课。
在动物王国里,有对有趣的好朋友。它们是小灰兔(显示)和小黄狗(显示)。它们俩都说自己跑得快,这不今天就来比赛来了。小灰兔围着这个花坛跑一圈(动画演示),小黄狗则围着这片宁静的湖面跑一圈(动画演示)。结果小黄狗跑得慢,可是它却不服气,说:“不公平,因为我跑得路远”。小灰兔却说:“不对,不对,我跑得路才远呢!因为长方形还比正方形长呢!”小黄狗说:“我跑的正方形还比长方形宽呢!”它们吵了起来。
揭题:你想得真快!老师非常欣赏你对数学的敏感。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问题。(揭题出示)。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一)长方形的周长。
1.提问:什么是周长?周长指的是哪里?举例说明。
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知道这两个图形的周长?
(生可能回答:用绳子绕一圈,量一量绳子的长度;先量出每一步的长度,看看走了多少步,一乘就知道了;量出长.宽各是多少,再计算。)。
2.提问:老师采用了你们的办法,量出了长方形的长是8米(显示),宽是4米(显示),请你们帮它来算一算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小组讨论完成。
3.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
4.引导:从同学们的脸上,我可以看出你们肯定有成果了,谁愿意来展示一下。
5.学生利用实物投影展示。要求说清这样做的道理。
教师利用课件形象直观的演示可能有这三种:
(1)8+4+8+4=24(米)这是把长方形的四条边一条一条加起来。依次相加求周长。
(2)8×2=16(米),4×2=8(米),16+8=24(米)。根据长方形对边相等的道理,用2条长的和加2条宽的和求周长。
(3)8+4=12(米)12×2=24(米)。根据一条长加一条宽的和就是长方形的一半,那么两个(长+宽)的和就是长方形的周长了。
有的学生还想出了第4种,第5种方法……。
6.比较这几种不同的算法。
接着,我让学生比较这几种算法,哪种方法最简单?通过比较,找出区别,暗示性的让学生注意策略的最优化。
7.举例应用知识:黑板4.1课桌100.40打印纸30.20等。
(二)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已经解决了,那正方形游泳池的周长该怎么算呢?我们来看,当长方形的长与宽相等时,就变成了正方形,(件演示长方形变为正方形)正是小黄狗跑的游泳池的图形。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是6米,四条边都相等,那算出他的周长就很容易了。
学生汇报。说说道理,四边都相等,可以快速的求出6×4=24米,运用边长×4来求正方形的周长。
(三)小节。
通过开始的猜想,然后我们用多种方法验证,最后得出结论,原来,两人走得一样多。
三、知识应用、深入研究。
利用课件出示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活动一、计算小兔子长方形奖状框的周长。巩固了学生对长方形周长计算的应用能力。
活动二、计算小兔子正方形手帕的周长。巩固了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活动三、求菜地篱笆的长。一块长方形菜地,一面靠墙,三面围篱笆,求篱笆的长。课件出示长方形菜地图。
活动四、求不规则图形的周长。领奖台正面这样一个不过则的图形该怎样求它的周长呢?学生思考交流,让学生注意看,好好想,课件演示图形变化过程。当图形变成长方形的时候,学生们计算图形周长。
四、知识拓展、动手实践。
动手测量.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长和宽的长度,那正方形呢?这儿有几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卡片,现在请你用量一量、算一算的方法先动手量出需要的数据,再计算出它的周长。
(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卡片、铅笔、记录纸、尺子或三角板等进行操作)。
五、总结回顾,评价反思。
谈话:今天这节课你学得开心吗?能把你今天的收获与大家一起分享吗?
六、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回家后请选择你喜欢的物体,比如数学课本,测量并计算出它的面的周长。
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篇四
1、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 面积计算的方法,能够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 以单位面积为参照, 估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提高估测能力。
3、在实践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初步养成独立 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
理解长方形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等于长方形的长与宽的 乘积。
课前谈话:我们刚刚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概括起来我们知道了两件事:什么是面积和面积单位; 知道用面积单 位铺满的方法可以知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面积。 这节课我们继续 来学习有关面积的知识(板书课题:长方形的面积) 。
(一)提供材料,启发研究 这张方形卡片的面积是多少?
(1)估一估。考考你的眼力,估一估这张长方形卡片的面积大约是 多少?
(2)怎样才能准确知道卡片的面积到底有多大?
(3)就用你们刚才想到的方法看能不能求出它的面积?
(二)展示、交流方法
1.交流。
(1)它的面积是多少?
(2)谁估计得比较接近?
(3)你用的什么测量方法?
2.展示交流“全铺”情况。
(1)沿长摆了几个?有这样的几行?一共是几个几?
(3)用 1 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全部铺满,这是一种方法,谁和他的 方法一样?
3.展示交流“半铺”情况:沿长一行,沿宽一列。
(1)探究方法:这是沿长摆几个,沿宽摆几个? 铺满是多少个面积单位吗?
(3)课件演示:沿长沿宽一共是多少个
(4)这种方法不用全摆满,通过想就知道全部铺满以后有多少面积 单位了。
4.运用半铺方法测量长方形面积。
(1)用这个方法,比比谁能很快地求出这个长方形卡片的面积。
( 2 )面积是多少?(课件展示:沿长沿宽一共是多少 个)
(2)能想象出
5.探究更简便的方法——间接测量方法。
(1) “半铺”的方法比较简单,但它是不是适用于任何一个长方形面 积的计算呢?
(5)为什么宽是 4 厘米,就能摆这样地行呢?怎么列式?
(6)量出长和宽还真的能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呢!
6.利用多张卡片深 化理解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计算长方形卡片面积。 比比谁能很快地算出这张卡片的面积,面积是多少?怎么列式?(板 书算式。 ) 大家共同研究,有了这么了不起的发现!
(三)归纳公式
(1) 研究到现在, 你知道量出长和宽后怎样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吗?
(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板书) 。
(3) (指算式)看到长几厘 米,就知道能摆几个面积单位,宽几厘米,就知道能摆这样的几行。
所以长的厘米数乘宽的厘米数等于所含的平方厘米数。
1.这种发现对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适用吗?
2.交流反馈:选取教室里表面是长方形的物体,先估计它的面积, 再量出它的长和宽,计算出面积,看看估的和算的是不是较接近。 3.练习: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方法:总结求长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的研究过程。今天我们研究出 了求长方形的好方法,能解决许多的实际问题,其实利用这个方法, 还可以求其他图形的面积,今后我们会继续学习。
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篇五
本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让学生会看日历,知道一年12个月中每个月的天数。在“看日历”的情境中,主要通过学生查阅日历上星期几的过程,让学生掌握查阅日历的基本方法,即:找月份----找日期----找对应的星期几。同时为了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安排了“找一找”的活动内容,都是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日期。“年月日”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时分秒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具有常识性,学生在课堂上虽没有系统的学习过,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已经有很多的经验,通过填写各月份天数的过程,让他们自己发现各月天数的规律,再通过说一说,找一找,练一练,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看日历,并能从中找到我国一些重大节日及其他的相关信息。
(2)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3)知道一年12个月中每个月的天数。
2、过程与方法在体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知识的情感,以及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2、学会看日历。
识记大月、小月。
年历、多媒体课件
一,情境导入
1、猜谜语:桌上一本书,三百多来页,读完这本书,家家过新年。(谜底:日历)师:对,日历不仅可以帮我们看日期,还帮我们记录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
2、回顾一些有意义的历史事件。(播放课件)师:这里记录事件发生时用了那些时间单位呢?(年、月、日)其实年月日与时分秒一样都是时间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二、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1、认识年、月、日
(2)请同学们观察手中的日历或附页1中的日历看看一年是12个月吗?
(3)认真观察20xx—20xx年的日历,看看每月的天数都一样吗?
(4)将20xx-2016年各月份的天数填在表格中,看看你还能发现什么?(说给你同伴听)
(5)交流汇报结果。
2、认识大月、小月
(1)介绍大月、小月师:我们把有31天的月份叫大月,把有30天的月份叫小月,2月是个特殊月。
(2)请同学们说说每个年份中有哪些月份是大月,哪些月份是小月?
(3)给表中的大月涂上黄色,小月涂上蓝色。
(4)2月为什么不涂色?
(5)数一数:一年中的大月、小月各有几个?
3、记忆大月、小月师:同学们想想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记住每个月的天数?将你的方法说给同伴听听。
(1)只记住其中的一种就可以了。例:记住小月4、6、9、11月,不看2月,其余的月份都是大月。
(2)以7月和8月为分界点:7月前单月是大月,8月后双月是大月。
(3)介绍左拳记忆法。
4、应用巩固
(1)老师出月份,是大月的说红苹果,小月的说青苹果。
(2)下个月笑笑就要过生日了,你能告诉我笑笑的生日是大月还是小月吗?
(3)同学们,你的生日是几月?是大月还是小月?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教学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学生再一次经历了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他们对年月日的知识有了更加清晰和系统的认识,一下子将学生的学习推向高潮,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了,也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5、布置小组学习任务
(1)从今年的日历中“找一找”
a,日历上共有()个月份,每个星期()天,今天是()月()日,星期()。
b,本月的第1天是星期(),最后一天是星期(),下个月的第一天是星期().
c,国际儿童节是()月()日,星期()。
d,()月()日是教师节,星期()。
e,()月()日是国庆节,星期()。
(2)你还知道我国的哪些重大节日?说给你的同学听听。
(3)小组汇报学习结果。
(4)课件出示一些重大节日。
6、出示有关时间的谚语,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设计意图】:
提高学生从年历中查找指定日期的能力,也让学生了解一些重要节日,同时提醒学生珍惜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好好学习。
三、师归纳总结
1、说说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2、年、月、日里有很多的奥秘,需要我们不停地去学习,去探究,只要大家有一双数学眼睛就一定会收获数学学习的甜蜜果实。
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篇六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除法算式的演算格式。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沟通旧知,建立联系。从树上摘苹果,课件出示苹果树图,看谁摘得最快?
600÷627÷3240÷8160÷43)99)37。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旧知,沟通旧知,建立联系自然引入本节内容。
2.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万物复苏,春暖花开,这是一个植树的好季节。(课件出示春天图,再出示同学们举着队旗走在山坡上去植树的情境图),让学生说图意。
3.引导观察: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演)。
生:三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课?42÷2=。
4.师:42÷2等于多少(生:42÷2=21)。
你是怎么想的?
生:分小棒的方法,摆好42根小棒,把四个十和两个一平均分成两份。出示图片:
生:口算40÷2=202÷2=120+1=21。
同学们会口算出答案,那么怎样用竖式计算呢?(揭示课题)板书:一位数除两位数。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植树情景引出新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进而树立起学好书学的信心。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探索竖式:用竖式计算,你们会吗?试试看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第一种第二种。
2121。
2)422)42。
424。
02。
2
(2)比较一下,你喜欢哪一种算法?说说理由。
学生发表意见:(学生多数会喜欢第一种算法,简单、竖式短,很少有学生喜欢第二种也就是课本例题的形式)。
师:其实第二种方法有自己的优势,它能让大家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
(3)师边用电脑演示边讲解: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请哪位用第二种方法做的同学上来讲解一下。(师配合补充)。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同时,树立选择最优方法的意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设计时本着“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操作形成表象,动脑想算理,动口说算法,及时规范竖式的写法、总结算法,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样安排既体现知识的产生过程,又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利用操作、演示、归纳、概括等方法揭示具体到一般的规律,完成由形象到抽象思维的过程。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p20做一做。
2、请你当小法官,别判错。
14221。
2)283)694)84。
2684。
890。
89。
00。
3、买作业本:小红去买了3本同样的作业本,一共花了3元6角,每本作业本多少钱?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获得新知识的基础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好的学生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相对差一点的同学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辨析练习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预防学生计算时出差错,让学生运用刚学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判断和推理。安排自选练习,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又使大多数学生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增强练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得开心吗,你都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掌握用除法竖式计算的方法,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篇七
1.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创新的意识。
4、对学生进行爱护花草树木的教育。
教学重点:进一步感知除法的意义,感悟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会用乘法算式求商的方法。
教具准备:圆片、小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计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2只白羊和6只小兔。
教师:我们学习过比较两个量多少的知识,谁能根据这幅图说一句话?(小兔比白羊多4只;白羊比小兔少4只。)。
(在学生感到迷惘时,揭示今天的学习内容。板书:倍的概念。)。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动手操作。(指名学生上台摆。)。
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2个3根(教师只说2个3根,让学生思考2个3应怎样摆。)。
(2)教师揭示倍的含义,指着学生摆的两行小棒小结:第一行摆了3根小棒为一份,第二行摆了2个3根是2份,我们就说,6里面有2个3,6是3的2倍。
让同桌学生两个互相说一说,然后指名说。再添上3根呢?
(4)摆一摆,说一说。8是4的几倍?8是1的几倍?
2.教学例2。
(1)教师摆。
第一行摆:2片枫叶。
第二行摆:4片叶子。
板书: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___倍。
4÷2=。
教师提问:你能将空填完整吗?第二行要怎样摆,才能清楚地看出是第一行的2倍呢?
(2)教师摆第三排叶子。
板书:第三行的个数是第二行的___倍。
12÷4=。
3.新课小结:这节课你都知道了什么?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我们就说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4.课堂活动。
(1)学生自己画示意图,并完成填空。
(2)让学生说说,为什么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5倍呢?
三、巩固练习。
1.课堂活动2题。
摆一摆,说一说。
2.口答。
12里面有()个6,12是6的()倍。
42里面有()个7,42是7的()倍。
25里面有()个5,25是5的()倍。
18里面有()个3,18是3的()倍。
21里面有()个3,21是3的()倍。
30里面有()个5,30是5的()倍。
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篇八
年、月、日是较抽象的时间计最单位。也是较大的时间计量单位。在此之前学生己经掌握了时、分、秒三个时间计量单位,并且己经在生活中有了年、月、日的感性经验。因此,教材特别注意联系实际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及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以及相互关系。教材还向学生介绍了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帮助学生记忆每个月有多少天的方法。
从而引出全年天数的计算方法。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明确一年中各月的天数和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关键是引导学生探究发现人月天数的记忆规律和闰年的判定方法及规律。
学生在学习年、月、日之前已经学习了时间单位时、分、秒。并且是在学生掌握了它们的单位换算以后来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年、月、日的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比较感兴趣。教学中要注意创设问题情景。从学生己有知识和经验出发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发现人月天数和闰年判定的规律。要引导学生广泛搜集有关年历知识的有关信息。拓展学习资源。
1.知识与技能: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会自主探求规律,记忆每个月的天数。粗略知道置闰的根据。初步学会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2.过程与方法: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结合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师准备电脑课件。学生在课前准备5张年历卡(哪一年的都可以)。1980年至2000年2月份的天数统计表。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请同学们猜个谜语:最长又最短。最多又最少。又最宝贵的是什么?
(教师出示一份年历)问:这是什么?年历有什么用途?
今天是哪一年几月几日(学生说时教师板书年月日)?
对于年、月、日的`知识你们知道了哪些?你还想知道有关年、月、日的哪些知识呢?
二、拟订目标,确定方法。
同学们各扦己见后确立研究方案:先观察。再讨论。最后分类记录。
【设计意图】:在研究之前。让孩子先掌握研究的方法。便于梳理孩子的思维。使他们有条理地进行研究。
三、自主探索,展开过程。
1.认识大月、小月。
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带来的年历。仔细观察,并且要在组内说一说你都发现了什么?并记录下来。
小组展示汇报研究成果。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并根据每月的天数分类、命名。
【设计意图】:教师为学生提供了研究材料,便于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小组的优势。对小组的结论。教师进行总结并予以积极评价,情感上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结论上让学生获得成功感。12.分析2月的天数引出平年、闰年的概念。
小组讨论汇报。学生可能说平、平、平、闰,平、平、平、闰也可能说三个平年。一个闰年。三个平年。一个闰年……也可能说4年里有一个闰年。
根据同学们的观察。初步发现。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好像与4有关系。
根据同学们的观察。初步发现。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好像与4有关系。
小组讨论:闰年、平年年份除以4结果有什么不同?
师生交流得出闰年的初步判断方法。
【设计意图】:平闰年的规律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感受和发现的。它是充满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得了良好的数感。
判断下面各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电脑出示)?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2.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3.1900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通过计算,同学们可能说1900年是闰年,这时教师打开万年历(课件)看一看(学生会说:为什么会是平年呢?)。
自学解疑:让同学们打开课本第83页。看一看“你知道吗?”并一边用课件演示“地球绕日”的动画。一边讲述有关的知识。引导学生明确整百数年份的特殊性,得出“四年一闰。百一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规律。,【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猜测、验证、质疑释疑等教学活动,一让学生亲身探索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再用科学事实解释平一年、闰年现象。充分体现尊重科学事实、渗透科学意识的教学指一导思想。】一3.引导学生探索记忆每个月天数的规律,计算每一年的l天数。一请大家想个办法,怎样才能又快又准地记住每个月的天数呢一(观察、讨论、探究后汇报)?一学生可能会发现总结出以下方法:一拳头记忆法。
(2)7月前单、8月后双的是大月。除2月外。其余的是小一月(分组法)。
(3)一、三、五、七、八、十、”传。三十一天永不差(歌诀法)教师鼓励同学们用自己认为好记的方法来记忆。
让学生很快计算出平年和闰年各有多少天。看哪组想的方法巧妙?
计算完后请同学讲一讲为什么平年、闰年相差一天?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记忆,不但能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还能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真正实现学生自主个性化的进行学习。
四、总结运用,拓展创新。
1.如果连续两个月是62天,这是几月和几月?60天呢?61天呢?
2.小亮的爷爷60岁时。只过了15个生日。你能说一说这是怎么回事吗?
3.实践活动:课后每人制作一张2003年的年历卡(2003年1月1日是星期三)。完成后组织班内展评。
【设计意图】:富有情趣的开放性题目,改变并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展了学习的时空,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了应用数学的意识。
本节课知识完全是由学生在自主学习、主动探索中获得的。
教师只是一个指导者、点拨者。整节课的氛围宽松、和谐、民主。充分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研究”的学习模式。
本节课是用谜语和生活实际导入的,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身边,并不是为了教学而教学,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方式既重视了学生间的互助,又给了学生自评、互评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推进了学生学习的社会化进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的教学过程。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年历、观察年历。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主活动、自由表达。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如。在让学生记大小月的时候。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记忆,使学生真正成了探索学习的主人。设计的练习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综合性和灵活多变的特点,使学生了解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的道理。
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篇九
一、教学目标:
1、联系实际生活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位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初步感知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能识别小数,会读、会写小数。
3、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会读写小数,并理解小数的含义。
2、难点: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三、教学具:
多媒体课件、直尺、练习卷。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我们来读几个以前学过的整数。(生读498、205、860,读完后贴在黑板上)。
(二)情境引入。
师:小明邀请我们和他一起去逛超市,一起来看看吧!(出示88页主题图)。
(三)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小数。
2、认识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小数有几部分组成?(3部分)哪3部分?(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3、读小数。
师:这些小数怎样读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指5。98)这个小数读作五点九八。一起来读一读。(生读两遍)。
师:(指0。85)这个小数读作什么?谁来领大家读一读?(指一名学生读,然后其他学生一起跟读)。
师:(指2。60)把这个小数读给你的同伴听一听,然后把它的读法写一写,写的时候先把2。60抄下来,然后写读作什么。(实投)。
师:(498、205、860)谁给这些整数添上小数点把它变成小数?
师:(找3名同学都添上小数点,其他同学来读)一起读读这个小数。
4、写小数。
5、课中小结。
师:我们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也会读、写小数了,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
6、小数的意义。
(1)(出示米尺)1分米。
板书:1分米=米=0。1米。
(指0。7米)如果以米作单位,小数点后面的7表示什么?(7分米)。
(2)教学厘米。
6、学生理解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
师:0。1、0。3小数部分有几个数字?(1个)0。01、0。03、0。18小数部分有几个数字?(2个)。
师:像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的小数是一位小数,小数部分有两个数字的是两位小数。
师:你们观察一下,分母是多少的分数能写成一位小数?分数是多少的分数能写成两位小数?(学生观察得出结论)。
7、解决问题。
师:到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很多关于小数的知识了,你能不能帮助老师解决一个问题呢?(课件出示:1米65厘米=米)我的身高用小数来表示是多少米?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
(四)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今天学得不错,老师出几道题考考你们。
(五)课后小结。
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篇十
教学内容: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在看一看、想一想、折一折、说一说、估一估一系列活动中,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分数。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分数。
难点: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谈话,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吗?(中秋节)中秋节有什么习俗呢?(赏月、吃月饼)(课件)同学们爱吃月饼吗?(爱)。
师:这里有4块月饼,怎样分给两个小朋友才公平呢?(课件)。
生:一人分2块,这样才公平。
师:数学上把“公平、一样多”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师:如果有两块月饼,又该怎么分呢?(课件)。
生:每人分一块。
师:现在月饼只有一块(课件),还能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吗?
生:能。(师板书: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课件演示分的过程)。
生:分数。
师:对!今天我们就来初步认识这个新朋友——分数。(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
1、认识1/2。
师:谁能结合刚才分月饼的过程说一说1/2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板书: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师:指名学生再次说说1/2的意思。
师:(师指另一份月饼)那这一份呢?(让学生明白另一份也是这个月饼的1/2)师:现在同桌相互说说1/2的意思。
师:1/2怎么写呢?(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写:先写一短横—,表示平均分;再写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了两份;最后写上面的1,表示其中的一份)。
师:1/2怎么读呢?(生读一遍,再书空写一遍。)。
2、理解1/2。
(1)体会分数的实际意义。
师:大家想想,半块月饼可以是1/2,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是这样分的?
生:一个苹果、一个蛋糕……(用生活实例完整地说一说1/2所表示的具体含义)。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动手折一折。
师:其实,我们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上也都藏着1/2,想不想把它找出来?
请看要求(课件出示:先折一折,再把它的1/2涂上颜色)。
生:动手操作,动口说含义。
师:(巡视指导),做完的同学同桌互相小声说说,你是怎样得到这张纸的1/2的?(学生把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生1:我把这张正方形纸片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1/2。
生2:我把这张长方形纸片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1/2。
生3:我把这张圆形纸片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1/2。
师:追问,这些图形各不相同,为什么都可以表示出1/2?
生:都是把这些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所以每份都是它的1/2。
师:对!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1/2。
3、判断1/2,引出1/4。
师:老师也折了几种图形,涂色部分是不是它们的1/2呢?请大家用手势判断“对”或“错”,看谁反应快!(课件出示:)生1:第一个对,因为它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1/2。
生2:第二个错,因为它不是平均分。
生3:第三个不是1/2,应该是1/4。
【设计意图:通过判断练习,进一步明白1/2的含义,同时巧妙的引出了】。
4、探索1/4。
(1)、认识1/4。
师:谁来说说1/4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把一个三角形平均分成了四份,每份是它的1/4。
师:谁会写1/4?
生:一生上台板演,全班书空。
(2)、探索1/4。
小组活动:折出一张正方形纸的1/4并涂一涂。
师:小组先讨论一下不同的折法,然后再动手,比一比哪一组的方法又多又好。
小组合作,小组交流,小组自愿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和全班交流。
同桌互相说说1/4表示什么意思?
师:追问:这些图形都相同,折法不同,为什么每份都能用1/4来表示?
生:都是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四份,每份都是它的1/4。
师:很正确!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四份,每份都是它的1/4。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来!睁大双眼到生活中看一看。
1、看:下面的画面让你联想到几分之一?(课件)。
2、播放:多美滋1+1奶粉广告。
东东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四份,一看来了八人,刚解决这个问题,又来了第九个人。
看广告让你能联想到几分之一?
生:能想到1/4。
从哪个画面中联想到1/8?
生:第一幅画面,蛋糕平均分成四份,每人吃到一份。
生:能想到1/8。
从哪个面画中联想到的1/8?
生:第三、四画面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8份,每人吃到一份。
生:能想到1/2。
这里的1/2是整个蛋糕的1/2吗?
生:不是,是小男孩手上蛋糕的1/2。
生:1/9。
如果开始就有9个人,平均分成9份,每人就得到这块蛋糕的?
(四)回归生活、全课总结。
其实,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分数,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就能发现它们。下面就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今天的内容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需要几个轮子》课后反思(3篇)
- 贺卡制作教学设计(汇总9篇)
- 最新长方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实用14篇)
- 最新司马光教学设计理念(优质13篇)
- 《江雪》教学目标(优质11篇)
- 2023年史蒂夫乔布斯传读后感600(汇总11篇)
- 2023年通信技术求职信(大全10篇)
- 圣经里面的句子(优质18篇)
- 旅途的经典语录(精选16篇)
- 热闹唯美句子 热闹的句子摘抄(13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