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对学生体质发展的作用 学校体育与学生体质发展(5篇)
- 上传日期:2023-02-02 02:30:40 |
- ZTFB |
- 14页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学校体育对学生体质发展的作用 学校体育与学生体质发展篇一
九龙街道穆村小学 唐新光
虽然现在学校里每堂体育课都按时上,但学生对于体育课没有足够的认识,认为上体育课就是玩的,没有把心思放在锻炼上,导致体育课天天上,学生体质却在下降。通过这一段时间的体育教学,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
一、学生及家长不够重视,认为不生病就是好体质,殊不知这是极其错误的认识。现在卫生条件好了,只要不是流行性的疾病,我们是不容易染上的。再加上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吃得饱吃得好,许多孩子成了肥胖症患者。
二、学生有过多的负担,这些不仅是学习上的,还有其他方面的。致使学生不但有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有家长布置的,参加这个培训班,那个辅导班,这种现象非常的普遍,导致学生没时间运动,学生个体体质下降,形成了恶性循环,无力参加体育运动。
三、学生营养不均衡,劳动减少,体质下降,不能参加较大运动量的体育锻炼。目前,我国中小学生膳食营养摄入存在很多问题,大量的饮料、膨化食品食用、学生的挑食、偏食等等都造成了营养不平衡。学生的体质令人堪忧。
四、学校紧抓安全教育不放,导致体育教师上体育课时,尽力追求安全,不敢进行一些运动量较大的锻炼项目。课间活动时学校领导为了安全不让孩子去练习单双杠之类的体育器械。
我们不能为了安全而置学生的体质健康于不顾,而是想方设法加强学生的身体锻炼,增强他们的体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培养小学生的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切实开展每天的 “阳光体育活动”。通过保证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充分使孩子动起来,将孩子“赶”到操场上去,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一些趣味性浓的运动项目,真正让学生的身体运动起来。
3、与家长合作共同搞好学生体育锻炼。我们可以定期给家长一份运动情况表,把学生的在校锻炼情况告诉家长,使家长了解其子女的体质状况,知道其子女哪些方面的不足,共同找出
改变这一现状需采取的措施。
只要我们多方面行动起来,学生的体质会逐渐提上来的。
学校体育对学生体质发展的作用 学校体育与学生体质发展篇二
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这份文件被称为中央7号文件。它的目的在于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以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中央七号文件中共提供了三种主要指示和思路,第一是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第二认真落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各项措施;第三点就是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形成全社会支持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合力。
文件中所指出的解决方法及途径正式针对了发生在当今学校体育中受教育群体学生亟需解决的问题,即当今青少年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问题。
2011年,中国进行了第6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本次体质监测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7个民族、995所学校,参加调研人数为348495人。检测项目包括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健康状况等4方面24项指标。
1.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缓慢下降,但下降幅度明显减小。
调研结果显示,19-22岁年龄组除坐位体前屈指标外,爆发力、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但与前一个五年相比(2000年-2005年),下降幅度明显减小。
与2005年相比,19-22岁城市男生、乡村男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别平均下降1.29、0.23厘米,引体向上成绩分别平均下降1.44、1.45次,1000米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3.37、3.09秒;城市女生、乡村女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别平均下降2.72、0.92厘米,仰卧起坐成绩分别平均下降3.02、2.48次/分, 800米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3.17、1.87秒。另外,城市男生、城市女生握力分别平均下降0.18、0.35千克;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女生50米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0.06、0.10、0.05秒。
2.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并出现低龄化倾向。
调研结果显示,各学段学生视力不良率仍然居高不下。7-12岁小学生为40.89%(其中城市为48.81%,农村为32.98%),比2005年增加9.22个百分点;13-15岁初中生为67.33%(其中城市为75.94%,农村为58.74%),比2005年增加9.26个百分点;16-18岁高中生为79.20%(其中城市为83.84%,农村为74.59%),比2005年增加3.18个百分点;19-22岁大学生为84.72%(其中城市为84.14%,农村为85.30%),比2005年增加2.04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低年龄组视力不良检出率增长明显,如:7岁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32.17%、36.43%、24.12%、26.95%,比2005年分别增加8.71、8.76、10.56、10.32个百分点。3.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
调研结果显示,学生肥胖和超重检出率继续增加。7-22岁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33%、5.64%、7.83%、3.78%,比2005年分别增加1.94、0.63、2.76、1.15个百分点;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4.81%、9.92%、10.79%、8.03%,比2005年分别增加1.56、1.20、2.59、3.42个百分点。4.龋齿患病率出现反弹。
调研结果显示,与2005年相比,多数年龄组学生乳牙龋齿患病率、恒牙龋齿患病率出现反弹。如: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7岁年龄组乳牙龋齿患病率分别为55.84%、57.48%、62.10%、62.55%,比2005年分别上升8.04、8.78、3.70、3.95个百分点;12岁年龄组恒牙龋齿患病率分别为19.80%、18.64%、18.64%、23.85%,比2005年分别上升8.90、3.94、6.64、8.05个百分点。
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原因有许多,众多的原因背后隐藏了更加复杂的问题,诸如社会问题、教育问题、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将就此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层层破解,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一、学校方面原因。
首先,传统教育观念“重文轻体”
学校是中小学生健康发展的理想的殿堂,但传统的教育思想和制度使中小学生成为教育的奴隶,有碍于中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观念根深蒂固。通过学习改变命运,改善生活状态的愿望一直是国人在学海中挣扎的动力。
其次,繁重的课业负担挤占课余锻炼时间
学生的家庭生活同样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之下,小太阳始终难以见到“太阳”。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及睡眠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学生普遍在校学习时间过长,学业负担过重,近七成中学生每天睡眠不足7小时。长期的加压加码,使学生不堪重负;长期的睡眠缺乏,导致学生体质下降;夜以继日的埋头学习,导致学生视力减退。
再次,体育经费、场地设施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投入严重不足,而学校体育的经费投入更是少得可怜,很多学校体育的硬件设置不够齐全,场地、器械等达不到标准,影响了课程的质量和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最后,师资力量匮乏
许多中小学尤其农村中小学,在教师的引入上有着重智轻体的现象,没有专职体育教师,或专职体育教师改教其他学科,或小学语文老师、数学老师兼职体育课的现象特为普遍。
二、社会方面原因。
第一,政府管理缺位。社会管理职能是法律赋予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其内容包括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方面,我国青少年体质近些年持续下降之现状严肃反映了政府管理的失责。政府管理的缺位体现在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方面,主要表现为政府的不作为即对社会的消极管理,管理行为的缺位导致学校权力超出应有边界以及学生权利的无法保障,直接破坏了学校教育的秩序和平衡发展。
第二,社会环境对体育教学影响。体育教学虽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是体育在学校的“五育”教育中成为所谓的副科。人们普遍认为,要想取得高的学术成就和高的社会经济地位,主要靠在科学知识上勤奋努力。所以体育课的学科课程地位低,不受重视。由于体育课程得不到重视,有些学校的管理者,认为搞体育的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轻视体育教学,看不起体育教师的工作。在一些学校体育课的课时费是其他课的60%。在职称评定,考评奖励等方面也和其他学科存在不平等现象,这些都严重挫伤了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第三,法规的落实难以保障。体育活动时间是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最基本的重要保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学生每天要保证1h的体育活动时间。全国学校体育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李永亮在《对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七大原因及五项对策》中讲到:学生参加体育动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8%的学生能达到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42%的学生能达到每天半小时体育活动。随着年级增高,达到每天1h体育活动的学生逐渐减少。这样的调查数据在那些条例和指导纲要面前显得很渺小,由于缺乏有效的严密的监督机制,责任不明确,规定成了一纸空文。
三、家庭方面原因
第一,家长缺乏正确的健康观和教育观。脑力劳动为上,体力劳动为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传统社会文化观念,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受传统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受一考定终身,以分数论英雄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受社会竞争加剧,就业压力增大的社会现实影响。许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普遍具有重智育轻体育,重营养轻锻炼,重文化素质轻心理素质的倾向。对孩子培养不顾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拔苗助长”热衷于早期“智力开发”。周末假期,本来是孩子放松的好机会,可是一些家长还要孩子参加各种辅导班,考试班或给孩子请家教,让孩子学钢琴、学绘画。从而剥夺了孩子玩耍的权利,锻炼身体的权利。
第二,家长缺乏必要的营养科学知识。许多家长尤其是独生子女家长不仅对孩子娇生惯养,而且缺乏必要的营养科学知识,在饮食方面,太放纵孩子,孩子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致使孩子过多摄入了含高糖、高脂、高蛋白、高热量的垃圾食品,造成孩子“营养过剩”,或者致使孩子养成了挑食、偏食习惯,使营养物质摄入不全,缺少必要的微量因素,造成孩子“营养不良”,因此,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及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导致“土豆型”和“豆芽型”孩子即“小胖墩”“豆芽菜”比比皆是的原因。
四、学生自身原因
首先,缺乏健身意识。对于体育运动对于体质健康的认识不够。从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调查来看,目前大部分学生的体育课时间安排是每周一节,在仅有的一个半小时的运动时间里,部分学生不积极配合锻炼、偷懒、早退的情况时有发生,充分反映出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忽视态度。而且在每天的课余锻炼时间,男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比较多,进行篮球、足球等项目的锻炼,女生基本上除了体育课外用于锻炼的时间几乎等于空白。学生并没有认识到体育运动对体质健康的重要意义,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比例偏低。
其次,生活方式不健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也随之发生变化,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青少年接触网络的比例迅速增加。这种生活方式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学生将有限的闲暇时间主要用于玩电子游戏、浏览互联网、看电视等活动,而运动时间明显减少。交通工具日趋发达,学生上学放学运动量大幅度减少,这些生活习惯的改变必然造成学生体能下降。现在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日常事务不会做也不愿做,更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身体长期得不到充分的活动肥胖自然增多。
最后,饮食习惯不健康。饮食和营养是保护和增强学生体质与健康、提高活动能力和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帮助人们改善体能和保持良好的体态。由于中小学普遍开有早读课,一些中小学生为了赶时间不吃早餐或吃不好,而在中午,一些中小学生嫌学校的饭或家里的饭不合自己的口味,随便在校外的小摊上吃一些不合卫生标准的垃圾食品等。不良的饮食习惯也是造成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针对相关问题,我们从当今社会的专家所采取的方向入手,寻找解决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对策,分别有以下几点。
一、从学校方面。
首先,学校应摆正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把体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切人点。认真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其次,学校要认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新课程标准,开足上好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弱占用体育课,更不得出于安全的理由,因噎废食,使体育课“空壳化”、“休闲化”、“走过场”。要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有效增强学生的体质。同时学校要实行科学规范的作息制度,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形成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生气勃勃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有效地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甲.。要积极开展早操、课间操和下午的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4,时的体育锻炼时间,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人心。此外学校还要加强学生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的建设,广泛开展学生体育集体项目的竞赛。
再次,学校应合理分配办学经费,增加体育经费在办学经费中的比重,改善体育场地、设施条件,为青少年学生的体育锻炼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同时学校要根据课时计划,增加体育教师的编制,加强 体育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和水平,努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使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
最后,学校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合理安排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控制作业量,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体育锻炼时间,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增加授课时间和作业量,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二、从家庭方面
首先,家长要深刻地认识到体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健康观和成才观;
其次,家长要掌握必要的营养科学知识,注意改善孩子的膳食结构,矫正孩子的偏食习惯,有意识地让孩子多劳动、多运动,要走出重智育轻体育、重营养轻锻炼、重技能轻体能的误区,不能以牺牲孩子的健康为代价,进行“课业加餐”。
最后,家长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作息习惯和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让孩子远离“电子鸦片”——电子游戏。
三、从社会方面
青少年体质健康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教育、体育部门及共青团、新闻媒体要共同构建一种健康的生活理念,坚持不懈的抓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营造一种全社会都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社会氛围。
首先,教育部门要加强完善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网络建设,定期公布监测结果,并且根据监测结果反映出来的学生健康状况,指导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同时教育部门要尝试在高中毕业学业考试中增加体育考试,使体育成绩成为全面评价学生质量、选拔人才条件的需要,将体育考试成绩作为高考录取新生的重要参考依据,以此提高学校、学生、家长对体育工作和学生身体健康的认识,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教育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学校体育的监督制度,成立学校体育工作指导委员会或督导组,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各级各类学校体育进行评估检查,建立目标责任制,确保学校体育工作各项措施落实到实处。
其次,体育部门要把增强人民的体质,群众体育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在社区建一些必要的体育设施,同时要把青少年儿童作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开放社会体育设施,为青少年的体育锻炼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
再次,共青团要利用迎奥运的契机、利用青少年组织程度较高的特点,推进青少年体育锻炼和健身计划,积极开展“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如青少年夏令营、冬令营等。
最后,新闻媒体要多关注青少年体质健康,加强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社会氛围。
四、从学生方面
要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关键还在于青少年本身。青少年学生应树立随时随地都可以运动的观念,即“体育生活化”的观念。而不能以没有场地、器材、设施、时间为借口而放弃运动,青少年学生应该把体育作为一种生恬方式,要知道体质好,学习才会好,身体是学习的“本钱”。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体质增强了,思维才会更敏捷,学习效率才会更高。因此,无论学习有多紧张,青少年都应每天抽点时间 活动一下身体,哪怕是做家务也是一种锻炼。综上所表达,我们可以得知如今学校体育中存在的受教育群体体质下降问题的来源及原因,也摸索并尝试出了一些针对发生根源的解决手段,但是这些问题并未真正和完全的解决掉,仍然值得我们去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寻更加适合学校体育乃至体育学发展的最佳道路。
学校体育对学生体质发展的作用 学校体育与学生体质发展篇三
谈谈学生体质下降与学校体育存在问题
作者:张瑜
【摘要】从教育部检测结果显示,我国学生的体质呈连续下降趋势。造成学生体质连续下降的原因很多,本文从目前中小学学校体育课上课的情况到存在的问题入手,来探讨学生体质下降与目前学校体育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学生体质下降;学校体育;问题
【abstract】detecting result demonstrates, body constitution of our country student assumes continuing coming down a trend from ministry of bringing about student body constitution continuing coming down many, the condition giving lessons from at present small and medium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rrives at the main body of a book having problem starting, come investigation and discussion student body constitution comes down and the relation, at last between school sports put forward a proposal at present with the countermeasure.【key words】student body constitution comes down;school sports;problem
近年来学生的体质与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从教育部对我国学生所进行的体质监测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在体能、心肺功能、超重与肥胖、近视率等几个方面都呈连续下降趋势;在城市学生中,有一半以上的眼镜学生。这样的结果非常令人担忧,学生体质状况下降的事实亦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许多人认为这是学校体育应该担负的责任,当然学生体质连续下降,学校体育有推卸不了的责任,但全部把责任推到学校体育身上,却有失公允。学校体育也不能承受之重,那么为什么学生的体质越来越差?目前中小学体育课存在着什么问题?作为一个体育教育工作者,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是体育教师的神圣职责,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多从学校体育中,尤其是从体育课程中寻找原因,对我们改进教学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从目前中小学学生体质基本情况,中小学学生体质下降以及学校体育课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入手,来探讨学生体质下降与当前学校体育所存在的问题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建议与对策。当前学生身体体质与健康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学生的体质与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资料显示,自1985年以来,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连续18年呈下降趋势,尤其是2000年以来,6到18岁的学生中,肥胖生高达15%,一些学校的肥胖生比例甚至突破了30%。同时农村肥胖学生的比例也在上升。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原本在中老年人身上才出现的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这些与肥胖相关的病症,近年来在青少年身上也时有发生,患病年龄提前了10~20年。在教育部公布的2002年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报告中指出,学生体质与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体能部分指标继续呈下降趋势;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继续呈现下降趋势;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和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2006年9月18日,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公布了《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本次监测结果显示:我国汉族城乡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的生长水平继续呈增长趋势学生营养状况继续改善;反应学生上臂力量的握力水平有所提高;低血红蛋白检出率持续下降;蛔虫感染率降低;龋齿患病
率继续下降。少数民族学生生长发育水平、营养状况与汉族学生同步增长、同步改善。在学生体质健康得到继续改善的同时,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呈下降趋势,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城市学生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戴眼镜。以上数据反应出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严重下降,结果令人担忧。使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
身体体质是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人体所表现出来的形态和机能方面相对稳定的特征。具体指身体形态发育水平,生理生化功能水平,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心理状态,适应能力等五个方面。从学生体质健康检测结果显示,青少年学生在身体形态指标上是上升的,也就是身高,体重,胸围迅速增长,而在体能尤其是在弹跳,爆发力,耐力方面、心肺功能、超重与肥胖、近视率这四个方面却持续下降,这一现象说明如下三方面。
2.1 我国青少年学生的营养条件在不断地过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已成为父母和祖辈们的掌上明珠,许多家长担心的不是孩子营养过剩而是怕营养不够,而不断给孩子加量,从而使青少年学生的营养条件在不断地过剩,致使身体超重及肥胖。
2.2 青少年学生所承受的学业压力在不断地加重。不少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致使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闲暇时间过少,体育活动时间更少。很多家长只是关注眼前孩子的成绩好坏,反而对孩子体质与健康考虑的不够多。不少孩子在休息时间忙着从一个学习班赶往另一个学习班,他们没有时间没有地方去锻炼身体。
2.3 青少年学生严重缺乏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时间过少。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不足,体育活动时间得不到保证。当然导致学生体质下降原因很多,有遗传、锻炼、心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物质的与精神的)、卫生保健、生活方式等因素。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影响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因素是:
2.3.1 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不足,体育活动时间得不到保证。按上级要求,学校要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有些学校,特别是规模比较大的学校,由于学校运动场地面积相对狭小,体育器材缺乏,无法满足每个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空间和器材需要。虽然将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作了安排,到时间也只是让学生自己随便玩玩,往往是形同虚设。学生时代是学生长身体的黄金时期,全社会都应该动员起来,迅速改变这种状况,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体育环境。
2.3.2 体育活动潜在的意外伤害事故解决起来很难处理,影响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在体育课、运动会和课外体育活动中,难免不出现些意外事故,轻者皮外伤,重者死亡,对于这些意外事故的处理,一般情况下,处理下来老师和学校都要牵连一些,基本上是出钱买“教训”。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许多学校不敢开展正常的体育活动。特别是一些有一定难度的,对抗性强的,对增强学生素质培养学生意志品质有很大作用的体育活动更不敢开展,体育课只要不出安全事故就完事大吉。这样一来,体育课成了“安全课”、“放养课”,其结果就是越不开展体育活动,学生的体质健康就越来越差。
2.3.3 学校和社会普遍存在重智育轻体育,重营养轻锻炼的思想,形成了学校体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可以不要的现状。为了我们祖国的未来,提高他们的体质健康水平,需要采取综合的措施,既要有短期的对策,也要有长期的战略性对策,毕竟体育改革不是体育比赛中的百米赛跑。学校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3.1 学校体育课内容陈旧,抹杀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对于中小学生来讲,喜欢体育,乐于运动是他们的天性。学校体育课本应是学生喜欢参与的理想乐园,但是,从事学校体育教学的专家学者和从事实际教学的广大体育教师都有一种困惑,就是有些学生喜欢参与体育活动而不喜欢上体育课,而且年龄越大年级越高,这种表现越明显,尤其是女学生。是什么原因使学生对体育课失去“运动参与”的热情,进而产生厌学情绪呢,在全面贯彻新课标的今天,笔者认为体育课内容陈旧;体育课简单,教学内容陈旧、枯燥、是目前体育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多数学生认为体育教材乏味,缺乏新鲜感,“一蹲到底”,“一投到底”和“一滚到底”的教材安排,抹杀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3.2 学校体育课未能完成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的过分腻爱,让他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因此这些孩子缺乏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据调查,学生不喜欢上体育的主要原因中怕跑步、怕苦、怕累就占了29.54%。我们的体育课不但肩负着增强学生的体质,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也是学校体育课的主要教学目的。然而,我们的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对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却远远不够,往往体育教师加点运动强度,学生就叫苦连天,体育教师也就心慈手软了,久而久之,学生就越来越不喜欢上体育课,从而形成不正确的认识,体育课就是“玩”的课,体育老师也越来越难上体育课这个怪圈,这也是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之一。
3.3 体育课被挤占现象严重,给学生误导体育课不重要。在中小学校,体育课被挤占已是家常便饭。体育课被一些老师甚至领导认为是“豆芽科”,可有可无,因此为了提高所谓的升学率,向体育课要时间也便成了合理借口。一项对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8%的学生能达到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42%的学生能达到每天0.5小时体育活动。随着年级增高,达到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的学生逐渐减少,高中学生最差,只占12.5%,而最好的小学生也只达到22%。
3.4 体育课的目的要明确。体育课是以“增强学生体质”还是以“传受三基教学为主”体育界存在着广泛的争论。这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师在实践操作上的混乱,有的老师认为体育课,主要是传授给学生运动的技术、技能,至于增强体质,那是学生们自己的事。于是乎,一堂体育课,有些老师就要讲大半节课,一堂课下来,学生汗都不会流。而另外一些老师认为,体育课应该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为主。因此,在课堂上应该少讲多练。还有的老师认为,不能把“增强学生体质”与“传受三基教学”对立起来,这些思想上的混乱,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体育锻炼的强度,因此有的学生也就不能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学生体质下降与学校体育教育的直接关系
学生体质下降与学校体育教育是有很大关系的。体育课对学生兴趣的抹杀,造成了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尴尬。班级授课制的不合理,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体育课对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缺失,让学生害怕体育课的大强度,从而不喜欢上体育课,体育课的被挤占严重影响了学生锻炼时间,也给学生一种错误假象,那就是体育课不重要。体育课目的的不确定,给体育老师带来了操作实践上的混乱。体育课存在的这些问题,影响了学生的锻炼时间,影响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与主体性,进而也影响了学生的体质长期地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因而造成了学生体质下降。提高学生身体体质的建议
5.1 体育课内容要不断地更新,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在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要求教师不能将教材的内容原封不动硬塞给学生,而是要具备现代教材观,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充分运用自己聪明才智调动自己的知识积蓄,带着自己的文化积淀,结合学生的发展水平,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站在科学方法论和美学高度研究教材、把握教材、使用教材,优化教学内容,促进教学内容现代化,去掉一些比较陈旧的,不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体育项目,增加一些与时代结合,青少年喜欢的体育项目,比如跆拳道等具有现代元素的体育项目.兴趣是吸引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主要动力之一。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他们应该是热爱体育运动的,他们也需要以体育运动缓解学习上的压力和精神负担,同时良好的身体素质又能帮助他们精力充沛地进行学习。然而身体素质的提高,需要持久锻炼。只有在体育课中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学生才会采取积极的锻炼方式,才能真正做到时刻关注自身健康,养成体育锻炼的爱好和习惯,才能树立终身体育观。在全国中小学体育课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5.2 不断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
体育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岗位,既然选择了这一职业,就应该无怨无悔地去从事它,不要因为一些人对体育的轻视,而轻视我们自己,我们能够在这一职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首先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健全的心理、全面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得到同行的尊重,学生的爱戴。同时还应在教学中勇于探索,不断开拓创新,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及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来教导学生。
5.3 科学合理的选择和安排体育课的内容。
目前的体育课是以班级的组织形式上课的,这种组织形式的缺点在于,它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自由性,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练体育项目,而是被动的接受老师给安排的运动项目,这就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它没有考虑到学生身体条件的差异性,不能解决学生对体育课负荷的不同程度的需求。目前,一些学校尝试着体育课组织形式的改革,效果比较好的组织形式,那就是分项目上课,这种教学模式,对体育老师的专业知识要求提高了,可能有的学校实施起来比较困难,但组织形式是可以变化的,只要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解决他们之间对体育的不同程度的需求,都是可以采用的。
5.4 要正面对待学校体育的安全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应当尽可能避免体育伤害事故或减少到最低程度,不出大事故,但是体育运动与伤害事故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参加体育锻炼难免会发生伤害事故,不能因为会出现伤害事故就取消或变向停止体育运动。倘若如此,交通管理部门也应该宣布停止使用会带来事故的交通工具,这是消极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从思想上重视运动中的安全问题,并认真做好各种安全防范措施,力求使运动伤害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那些“宁愿坐死,害怕跑死”、“收起山羊和跳马”、“封了爬竿和爬绳”等的做法无利于学生体质的健康发展。
5.5 加大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
学校体育设施匮乏, 缺乏场地器材设施等基本运动条件,学生难以开展体育运动.近年来,学校招生一扩再扩,许多学校的在校学生是原来的几倍,仅有的几片场地不要说给全校学生运动了,就是让所有的学生排队站上去也未必站得下,即便能站下,哪里还谈得上自主的运动锻炼?特别是农村学校在耕地不断减少的情况下也未必造得起场地,买得起器材;城市学校人多地少,近年来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虽有改善,即便买得起器材,也未必有足够的空间,有的学校连全校统一出操的地方都没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乏场地器材设施等基本运动条件,学生难以开展体育运动,这不能不影响学生的体质增强,这是事实。
总之,学生体质下降有其复杂的社会、学校教育、家庭原因,然而学校教育(特别是学校体育)无疑是最直接、最重要、最有望尽快得到改善的因素。其中特别是改善学校的体育课,明确体育课的目标,科学合理的选择和安排体育课的内容,改进体育教学方法,少一点华而不实 的形式主义,追求体育教学的时效性,是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增强体质的重要措施之一。
学校体育对学生体质发展的作用 学校体育与学生体质发展篇四
关于中小学生体质下降根本原因的思考
陆盛华
摘 要:通过查阅文献,对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对中小学生体质下降原因的研究集中在学生的学生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原因上,笔者认为这些对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研究没有抓住学生体质下降的根本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笔者从哲学的角度,分析我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从而发现,造成学生体质下降的根本原因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是由我国改革开放前后生产力巨大发展所造成的。
关键词:中小学生;体质下降;根本原因
前言
从 1985 年起,我国针对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共进行了4次全国性调查。调查表明,尽管中小学生的营养和发育水平不断提高,但中小学生的部分体能素质指标在近20年来却表现出持续下降的现象:超肥胖中小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城市中超重与肥胖的男生已接近1/4;中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已经超过了2/3,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高达83%。在2005 年高校招生中,有85%的考生报考专业时因身体体质的原因受限;在近两年的征兵工作中,有63.7%的高中毕业生因体检不合格被淘汰,因此,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小学生体质的下降不仅仅对中小学生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而且直接关系到国民素质的发展,最终成为社会发展的潜在危机,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反省,不断改进工作,最终合理、完美的解决当前中小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社会问题。对此,我们首先解决的问题就是发现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根本原因,发现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问题,分析引起我国中小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根本原因,为解决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问题提供一个思考和视角。关于中小学生体质下降原因综述
1.1 中小学生自身的原因
现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为中小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物质条件,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小学生身体发育和健康所需的营养和医疗条件有了良好的保障,因此中小学生的营养和发育水平才能不断提高。但是中小学生的体质调查显示却是下降,他们的部分体能素质指标在持续下降,部分学者分析原因是学生自身的问题:中小学生缺乏主动锻炼的意识,认为体育锻炼太枯燥、太辛苦而放弃锻炼,则是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2005年有关部门对全国10多万名学生的调查表明,66%的学生每天锻炼不足1小时,近24.8%的学生基本不锻炼,有60.4%的学生没有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有74.6%的学生认为他们体质不好是由于体育锻炼不够造成的,有28.9%的学生说他们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这些数据说明了现在中小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是不乐观的,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造成中小学生体质下将原因
中小学生自身的原因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中小学生的生活方式也是造成他们体质下降的原因之一,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除了学习压力缺乏有效的运动之外,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密切相关。第一,现代中小学生的生活方式明显发生了由“动”到“静”的变化,随着生活条件的日渐优越,如上楼乘电梯、以车代步、不参与家务劳动、体力劳动减少等等人类生活方式的“静态化”都使得许多中小学生的日常运动量较从前大为减少。第二,不合理的膳食导致“土豆型”、“豆芽型”孩子随处可见,第三,随着生活的现代化,电视、网络、游戏等对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有的学生每天要连续看几个小时电视,有的中小学生随时随地都带着耳机听音乐,甚至还有部分学生整日整夜沉迷于电子游戏和网络中不能自拔,这些行为都让中小学生的听力、视力严重下降,让中小学生的部分体质下降。
1.2 家庭的原因
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家长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健康观、成才观,他们只重视孩子的智育,轻视孩子的体育,只重视孩子的营养,轻视孩子的锻炼,从而使孩子在家里的生活一直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小太阳始终难以见到“太阳”。一方面,家长不停地给孩子补充各种营养;另一方面,面对激烈的竞争,家长们不得不在本已很繁重的学校课程外给孩子们上各种各样的特长班,孩子们的课余时间被剥夺得所剩无几,几乎没有闲暇进行体育锻炼。譬如,在平时,孩子从学校回到家里,本想放松一下,玩一会儿,然而大多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便让孩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家里做各种各样的作业,在假期,许多家长也不让孩子放松休息,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的体育活动,缓冲一下本学期的紧张的学习所带来的身心疲惫,而是,把孩子送到“补习班”、“辅导班”,继续进行文化课的学习,从而使孩子根本没有时间进行各种各样的体育锻炼,因此家长重智育、轻体育、重营养、轻锻炼是造成“土豆”和“豆芽”长成的不可忽视的原因,是造成“小胖墩”、“小眼镜”增多不可忽视的原因。(家庭是青少年生活、生存的第一空间,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的一些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着孩子的一生。第一,家庭成员的健康意识情况;第二独生子女受到畸形“呵护”。)
1.3学校的原因
从学校方面讲,对多数学校而言“学习第一、安全第一”成为其主旋律。一方面,学校单纯追求升学率,只看重中小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不重视体育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大多在体育师资和体育设施上没有完善配备;另一方面,针对“独生子”这一特殊学生群体,学生事故的发生给家庭造成巨大不幸的同时也给学校带来无比压力。为了避免出问题,许多学校上体育课时降低难度进行教学,有些学校干脆“刀枪入库”,将可能造成危险的器械收了起来,许多学校、教师达成了“宁肯坐死,也不跑死”的共识。在“学习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指导下,有的学校甚至连正常的课内外体育活动也取消了,使我国学校体育教学陷入前所未有的尴尬期。学校的这种认识直接造成面对国家关于学校体育的政策要求表面说一套背后做一套的现象,直接导致学校体育在思想、目标、管理、教师的缺失和不足,这是造成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重要原因。
在对我国学校的体育教育冷静思考后,我们不难发现当今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近期效益不高,长期效益更差。第一,学校体育教育观念的误区;第二,体育教学模式让学生远离体育(首先体现在教学内容滞后,其次是教学组织形式单一,第三是教学方法陈旧)
1.4 社会的原因
第一,对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的理解不够,我国教育制度旨在通过小学→中学→大学的教育,为了国家培养出一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对我国教育制度理解不够,在进行目标考核时,用考分来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素质教育贯彻乏力,应试教育的观念依旧强烈,由此造成学生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第二,人才选拔标准“重智轻体”知识经济时代就是人才的竞争。就目前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告诉我们,各用人单位在评价一个人的能力水平时,还是偏重于他的学历和文凭。选拔人才的制度还脱不了分数的约束,对学生的健康状况考虑甚少。用人单位何曾想到,人才离开“健康”这一坚实、可靠的载体后,将是多么的“苍白和无力”。第三,经费投入严重失衡。体育包括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据有关部门最近的调查显示,西部某省中小学学生人均体育经费为1-3元,大部分学校不能采用现有的器材上一节完整的体育课。没有活动的场所,学生体育锻炼也就成了“一纸空文”。竞技体育又称“精英体育”,我国推行的是举国体制下的“精英体育”,是“金牌体育”、“政绩体育”、“政治体育”等系列畸胎产品。一边是奥运金牌直线飙升,另一边却是亿万青少年的体质持续下降,成为这样的体育大国,对国民有多大意义呢?第四,政府部门职责不清,互相推诿。长期以来,在我国体育局和教育局是各司其职。体育部门要的是金牌;而教育部门则注重的是升学率,学生的体育锻炼、身体素质,应该由体育部门管。(第一,对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的理解不够;第二,人才选拔标准“重智轻体”知识经济时代就是人才的竞争;第三,经费投入严重失衡;第四,政府部门职责不清,互相推诿。)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根本原因分析
根据马克思哲学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我们知道人的全面发展是由社会生产力决定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社会对人的要求。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社会阶段对人的要求是不同的,对人的发展的理解也是有区别的,但是人们对人的发展美好愿望古今中外都是相同的,那就是实现人的良好的全面的发展,实现人的不断发展和不断进步,它受到当时社会生产力的限制和对人的发展的科学认识而有所不同。人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生产力决定的,社会生产力的不同阶段造就了不同的“社会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了社会对人才的培养方式和培养目标。
当前我国中小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很多人分析认为是由于中小学生所处的环境导致的,将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简单归咎于中小学生学习场所学校的原因,加上中小学生的家长所肩负的监护人责任,也是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这样分析有一定的科学根据,造成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中学校和家长是有一部分原因,但是这些原因的分析过于表面化,没有真正深入的分析造成中小学生部分体质持续下降的根本原因。
从哲学角度分析,造成事物变化的原因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外因起次
要作用,内因是造成事物变化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以此我们分析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小学生本身的原因,中小学生自身的各种不良因素是造成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根本原因。但是中小学生自身原因作为内因影响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放大到近20年的体质监测的体质持续下降现象上,中小学生自身原因不足以充分说明中小学生体质持续下降这一社会问题。中小学生体质下降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关注问题,仅仅以没有完全自主意识的中小学生自身原因来解释这一社会问题,实在是不具备充足的说服力。
人是社会人,人只有在社会环境下才能是“人”,社会就是人的集体,人是社会的个体,是社会塑造了人,是所有的人建构了社会。依据这一马克思哲学关于社会和人的理论,我们分析造成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社会原因。在社会原因中的各个因素中,分析的原因大量集中在社会体制,社会制度,社会环境上,如果说造成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的话,社会体制,社会制度,社会环境的因素就应该归结于社会生产关系的大方向上,它们都是社会关系的组成部分,我们都知道社会生产关系是由社会生产力决定的,那么前人研究的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中的社会原因也就算不上是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根本原因。
到底什么是造成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根本原因?笔者认为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造成的。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表现为经济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等,都很好的说明了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社会生产力有了明显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引起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我们的社会制度是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还远远没有达到社会主义社会所要求的生产力水平,我们还是要大力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但是任何事情都不是完全的好或者完全的坏的,我们30年取得的成就是伟大的,是很多发达国家发展速度的几倍,可是我们30年的经济发展是有代价的,我们的发展是以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破坏为代价的。为了保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满足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种人才,社会生产关系中的社会制度、社会环境难免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淡化一些东西,而学校、家长为了孩子的未来也只能去加大孩子的压力,减少属于孩子本来应该享受的时光和活动,孩子还没有自主的意识,还没有能力去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活动,这一系列的活动变化最终导致了中小学生体质的部分下降,导致了近20年中小学生体质的持续下降。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很清楚的发现造成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即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后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生产关系随之改变,由于生产力发展的迅速,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及时准确的把握和改进自身的一些问题,中小学生的体质问题就是这些问题当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要清楚认识到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根本原因,及时把握时代发展的脉络,才能解决当前甚至是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社会持续关注问题。结束语
要解决问题必须先搞清楚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把握问题产生的各种因素,这样我们才能更好更快的解决它。中小学生体质下降是我们当前必须关注和迫切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分析它产生的根本原因才能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本文仅是对于中小学生体质下降根本原因的一些思考和意见,在看法上肯定有所缺陷和不足,只希望为大家看问题时提供一个视角,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袁洁.我国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原因的社会学分析[j],网络财富,2009.7:138-139.[2]赖小玉,刘海金,刘尚礼.我国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的原因分析及抑制措施[j],体育学刊,2007.8.14(5):125-128.[3]万有善,王晓宇.中学生体质下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院报,2008.6.26(3):140-144.
学校体育对学生体质发展的作用 学校体育与学生体质发展篇五
教学论文.中学体育
浅谈学生体质下降与体育教学的联系
学校:阎良区振兴初级中学
姓名:张宝延
联系方式:
邮编:*** 710089
浅谈学生体质下降与体育教学的联系 内容摘要:
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原因是个多元因素,体育运动的缺乏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所以改善学校的体育课,明确体育课的目标,科学合理的选择和安排体育课的内容,改进体育教学方法,追求体育教学的时效性,是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主要措施之一。关键词:学生体质健康体质体育教学对策 正文:
从“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到如今“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体质健康一直是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之一。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孩子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发展。可是,现如今学生之中“近视眼”、“小胖墩”日益增高,学生体质差,爱生病,体育测试不达标……最让人担忧的还不是一些孩子没有健康的体魄,而是许多孩子身上缺乏志气、毅力,缺乏顽强拼搏、奋勇争先的精神。这一系列现象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孩子们的体质健康状况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一、导致体质健康下降的主要因素
1、追求应试教育减少了学生活动的时间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的学生读了十几年的书,竟连常见的体育项目都没接触过,中学体育课成了被挤占最多的课程,大学生运动中猝死体育场,中学生军训晕倒的现象时有发生”。———《光明日报》
“素质教育应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更要踏踏实实”,“分数就是孩子的命,教师的命脉,学校的命运……”,很多学校的工作一方面应和上级检查,另一方面为了提高自身的知名度,提高教学质量,便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任意缩减体育课时,大量占用孩子的活动时间,进行文化课的补课、加课等,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同时,也造成了许多心理疾病,如恐学病、厌学病、逃学病,学习反复受挫后的精神抑郁、孤僻等。
2、学校组织的文体活动较少,组织和管理较差
由于场地、器材不足等原因,近年来学校体育活动伤害事故逐年增加,学校又缺乏积极应对措施,以致体育教师在组织活动中缩手缩脚,顾虑重重,致使学生活动量下降,活动内容减少,直接影响到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独生子女现象也是影响学生体质的一大因素。现实中,多数家长都简单的认为,孩子能吃能睡,营养到位,没病没灾,身体就是健康,只要能把学习搞好,根本没必要让孩子花时间和精力去进行体育锻炼。认识的偏差,使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下降,课外活动较少参加,没有喜爱的运动项目,更无一技之长。面对操场和电脑,孩子们更愿意选择后者在沙发上娱乐。当学生逃课,沉迷于网吧时,该警醒的恐怕不仅仅是学校,更应该有家长和社会吧。如果一个学校体育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如果孩子们喜欢在运动场上能快乐的与人交往着,他何苦去追求那虚拟的世界呢?
3、体育教学模式让学生远离体育
现在的体育活动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学生可以选择的面十分宽广,学校体育教学那单一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学生们的需要,这也是严重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反思我们的教育模式:教师机械灌输的多,学生自主学习的少;教师教的内容多,学生真正学会的少;教师表现得多,学生参与的少;枯燥乏味的内容多,轻松愉快地活动少。久而久之,学生能偷偷利用业余时间踢足球,打篮球,花钱学街舞,学武术等,却对体育课无动于衷。所以我们要改变传统教育的缺失,让课堂丰富多彩起来。
二、增强学生体质的措施
针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存在的问题,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可以从这么几个方面着手予以改进,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1、转变观念,紧跟课程步伐,使体育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快乐的课堂。
充分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调动自己的知识积蓄,带着自己的文化积淀,结合学生的发展水平,注意学生的个人体差异,站在科学方法和美学高度上研究教材、把握教材、使用教材,优化教学内容,促进教学内容现代化,去掉一些比较陈旧的,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体育项目,增加一些与时代结合,青少年喜欢的体育项目,比如跆拳道、健美操等具有现代元素的体育项目。
2、不断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
体育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岗位,既然选择了这一职业,就应该无怨无悔地去从事他,不要因为一些人对体育的轻视,而轻视我们自己,我们能够在这一职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首先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健全的心理,全面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得到同行的尊重,学生的爱戴。同时还应在教学中勇于探索,不断开拓创新,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及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来教导学生。
3、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学校体育氛围。
学校应充分运用各种媒体,采取各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宣传,并加强对学生体育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品质。
4、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直接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培养学生强健体魄的一线队伍,只有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才能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体育教师要积极参与国家组织的一系列培训活动;认真研究所教教材,做到备教材、备学生,研制一套适合当地学生的“新教材”;同时,利用节假日要不断为自己充电,让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5、注重课外锻炼
实际生活中,学生课外锻炼时间是所有锻炼活动中最长的,这包括课间、放学后、假期等。课外时间,应该积极倡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家门。那些不爱动,不肯动,到了学校就坐在教室里,除了上厕所哪也不去;到了家就不肯出房间一步的学生;他们已从生活上习惯
了这样的生活,所以,要倡导学生积极健康、快乐的“动”起来。生命在于运动,身体机能也在于运动。体育课时间,体育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怎样去运动,以各种丰富的运动方式,让学生爱运动,实践运动。只有学生真正做到校内校外“动起来”,才能最终达到理想的健康水平。
俗话说“亡羊补牢,犹未晚矣”。目前学生体制的下降已成现实,但我们相信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上级主管部门的关怀下,在学校、家长和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下,认真贯彻落实,督促和确保学生每天至少坚持一小时的体育锻炼,实现学生的强健体魄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青少年体质现状调查》(选自《中学生》作者卢慧敏)
[2]、刘大伟;;学生体质下降该怪谁[j];家庭医学;2006年04期
[3]、体育与健康.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4]、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 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
[5]、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
相关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扬尘实施方案(通用19篇)
- 扬尘管控承诺书(精选14篇)
- 2023年减肥训练营 abu减肥心得体会(实用11篇)
- 戒烟检讨书700字(模板9篇)
- 全国劳模先进事迹材料多篇(实用13篇)
- 最新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总结报告(大全8篇)
- 施工现场扬尘管理(精选19篇)
- 最新调度室工作总结(优质16篇)
- 2023年调度室半年工作总结(实用13篇)
- 《明天要远足》说课稿(精选10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