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农民工金融服务调查研究(优秀9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11-19 17:53:39    小编:ZTFB
最新农民工金融服务调查研究 文件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最新农民工金融服务调查研究(优秀9篇)

  • 上传日期:2023-11-19 17:53:39 |
  • ZTFB |
  • 12页

通过总结可以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总结的内容要具备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帮助读者得出有效的结论。总结范文中展示的成功经验和教训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

农民工金融服务调查研究篇一

儿童少年的营养改善和健康支持是一种最有价值的人力资本投资,也是防止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我国流动人口家庭的子女有留守子女和随迁子女之分,普遍存在父母因忙于外出务工而无法提供充足有效的健康照料现象,其成长必然受到家庭和社区环境变化的影响。作为我国转型时期出现的规模近亿的特殊儿童少年群体,需要通过调查研究对当前流动人口子女健康发展的主要特征、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概括,需要特别强调该群体的营养改善和健康支持工作。众所周知,我国留守儿童少年多来自农村地区,寄宿制率较高,尽管农村学生营养健康状况近年来明显改善,但营养仍存在诸多问题。同时,目前居住在城镇的随迁儿童少年逐渐开始“长期不流动”,由于其学校和家庭环境、行为与生活方式、卫生服务利用等方面的风险因素可能高于户籍学生,他们的健康状况同样不乐观。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问卷调查反映流动人口初中生子女的饮食行为特征和健康支持情况,充分考虑随迁子女和留守子女的内部差异性,以及流动人口子女与非流动家庭中儿童少年的多群体比较,对可能存在的健康梯度进行判断,为进一步改善流动人口子女的体质及营养状况提供科学依据,为当前的政策措施及未来开展针对性的干预工作提供参考。调查获得1300个来自北京市、安徽省、江苏省的初中生样本,686名男生,614名女生。其中初一学生占43.3%,初二占39.2%,初三占17.5%。城市地区的非流动学生占17.5%,流动学生占37.3%;农村地区的非留守学生占16.1%,留守学生占29.1%。流动学生中80.2%是随父母流动,5.6%随父流动,14.2%随母流动;68%的留守学生是双亲外出,父亲和母亲单独外出的分别占27.8%和4.2%。样本学生中农业户口者居多(73.4%),四成的家庭有一个18周岁以下的兄弟姐妹,还有17.1%的家庭有两个及以上。

二、迁移对饮食的“量”和“质”的影响平衡的膳食、规律的进食,是保障未成年人体格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营养不良还可导致患病风险的增加,而充足的营养摄取必须以良好的饮食行为为前提。饮食行为作为健康相关行为的重要部分是在青少年时期建立并发展起来的,它不仅保证了个体良好的营养状态,而且会持续至成人期并产生深刻的影响。本研究调查了初中生常见的膳食结构及摄取频率,包括每天正常吃饭情况,饭后、上下午放学前的饥饱感,早餐,吃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鸭肉、鱼肉、肝等肉类,吃鸡蛋、鸭蛋、鹅蛋等蛋类,喝牛奶、酸奶、奶粉等奶制品,吃豆腐、豆芽、豆浆、豆粉、豆奶等豆制品,吃蔬菜和水果等情况。

1.日常饮食的“量”

(1)留守学生饱腹感欠佳城市地区的非流动和流动学生基本可以保证一日三餐,但是有12.5%的随母流动学生每日只吃两顿饭。非留守和留守学生中11.54%、12.53%每天进食不到3次,后者还有1.6%的学生每天只进餐一次。具体地看,留守学生的每个类别都出现了每天只吃一顿饭的极端情况,母亲外出者的比例最高为6.25%,31.25%的学生也只能保证每日两餐。70.85%的非流动学生、62%左右的流动和非留守学生表示每顿饭都能吃饱,44.4%的留守学生则无法在每次饭后有明显的饱腹感,且各留守类别之间并无差异。

2.日常饮食的“质”

(1)半数农村学生无法保证每日早餐早餐对未成年人的生长发育、学习成绩、身体耐力都很重要。不吃早餐而引起的全天能量和营养素摄入不足无法通过其他的餐次得以弥补,所以经常不吃早餐的学生易出现营养不良的状况。本次调查中约13%的农村学生基本不吃早餐,该数据明显高于城市学生(4.9%)。七成左右的非流动学生和随父母流动的学生可以保证每日的早餐,但随单亲流动者这个比例下降到约60%。一半的农村学生不能每日吃早餐,尤其是母亲外出的留守学生,仅31.25%可以每天都吃早餐,18.75%则基本不吃。

(2)各类学生膳食结构差距较大饮食结构方面,城市学生摄入肉类的情况好于农村学生,非流动和流动学生差异不大,其中随父流动者差一些,22.22%的学生基本不吃肉类;非留守学生吃肉类情况又好于留守者,17.02%的留守学生基本不吃肉类。城市学生摄入蛋类情况好于农村学生,不过仍然是随父流动者差一些,18.52%的学生基本不吃蛋类。留守学生中仅父亲外出者吃蛋类情况与非留守学生相当,均强过父母都外出和仅母亲外出的学生,即三成以上母亲不在身边的孩子基本不吃蛋类食品。本次调查中农村学生摄入奶制品的情况与城市学生差距非常大。超过半数的流动学生与非流动学生每天都能吃到牛奶、酸奶等,仍然有近两成的随父流动学生的情况稍差。29.81%的非留守和52.25%的留守学生基本不吃奶制品,尤其是父母都外出和仅母亲外出的学生,情况明显差于非留守学生和仅父亲外出的留守学生。除外随父流动的学生,城市学生摄入豆制品情况普遍稍好于农村学生,其内部各类型学生差异不大。64.04%的非流动学生、53.2%的流动学生、24.76%的非留守学生、10.9%的留守学生每天能吃到水果,基本不吃水果的留守学生最多(22.62%),其中父母均外出的学生情况最不理想。本次调查未发现样本学生在蔬菜摄入方面的差别。

(3)饮食摄入的差异来源于父母迁移、家庭经济、父母教育程度、饮食规律当用饮食行为得分(总分35分)反映饮食摄入的“质”(见图1),非流动和随父母流动学生的状况最好,两者基本无差别,随父流动的学生饮食行为得分低于随母流动的学生。农村学生的得分明显差于以上城市学生,其中非留守学生饮食行为情况稍好,其次是父亲外出者,再次是父母均外出和母亲外出的学生。膳食照料不周以及挑食偏食等不合理的饮食结构行为,必将会导致能量和营养素摄入的不均衡,进而影响未成年人的生长发育。通过统计模型的分析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变量后,饮食行为得分的差异来源于父母迁移、家庭经济情况、父母教育程度、饮食规律等。总体上,流动学生与非流动学生无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非留守学生的饮食行为得分会降低2.084分,留守学生会降低3.641分。不同经济条件家庭的学生,除外特别富裕家庭的学生在得分上会提高3.002分,其他学生并无显著差异。父母教育程度关乎子女良好饮食行为的养成,同小学及以下相比,父母教育程度越高,学生饮食行为得分越高,增加1~1.7分。此外,进餐的规律性也有影响,无法保证每日三餐的学生,得分则会降低2.858分;饥饱感得分越高,饮食行为得分也相应增加,学生进食的“量”显著地影响营养摄取的“质”。

三、迁移对健康行为的影响除膳食摄入之外,未成年人的日常作息、卫生习惯和健康知识等相关因素也会深刻地影响其健康状况。

1.学生睡眠达标较低,农村学生校园体育活动稍差为确保青少年的休息睡眠时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教育部《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中均对学生的睡眠时间提出了明确要求: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学生9小时,高中学生8小时。从本次调查结果看,初中生的睡眠时间平均接近8个小时,低于相应标准,仅四分之一的学生睡眠时间达标;睡眠时间欠佳是普遍现象,各类型学生并无显著差异,不过城市学生的达标率略低。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可以适应与满足儿童健康成长的需要:发展他们的认知能力、情绪情感、社会性及自主性;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年,教育部专门制定了《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本次调查中农村学生的平均校内体育活动时间低于1小时,92%的达标率也低于城市学生(97%),留守学生还略低(90%)。而校外体力活动时间则无明显差异,这表明对儿童体质和思维发展至关重要的动态活动差距主要来自于校园内,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城乡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和体育工作方面的差距。据此可以认为,迁移的发生将带来流动人口子女睡眠时间的相对稳定、校园体育活动时间的增加。

2.城市学生可获得更好的健康支持卫生行为方面,九成多的学生都有良好的洗手习惯,可以做到饭前便后洗手,流动学生稍差(86.9%)。但不同类型学生对口腔卫生的重视程度不一,差异很大。80.26%的非流动、75.42%的流动学生能够早晚刷牙,而仅52.22%的非留守、48.62%的留守学生能够每天刷牙两次。此外,城乡学校在饮用水的提供上非常不同,八成多城市学生能够享受学校提供的饮用水,而七成左右农村学生还需要自行准备日常饮用水,部分学生甚至在校期间基本不喝水。综合考虑各种在校饮水情况后发现,正常饮水者的比例在城市学生中最高(98%),留守学生中最低(94%)。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饮食卫生习惯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还需要不断地学习相关知识。本次调查显示,电视广播、父母家人、课本是初中生饮食营养和健康知识的三种最主要的获取途径(比例均超过50%),并且不因学生类型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

这个调查结果表明,随迁学生没有因为流动父母的忙碌,留守学生也没有因为外出父母的缺位在家庭健康教育方面受到比其他学生更多的负面影响。城市学生中,选择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刊了解健康知识的比例要高于农村学生,其中留守学生的比例最低。可见,城市学生有更多机会通过多种媒介获取营养健康知识。随后的意愿调查结果显示,他们也非常认可这些丰富的健康知识来源。对于全体样本学生而言,同辈群体、专家讲座和校园宣传及教学成为客观上最后的选择,尤其是本次调查中的农村学生,仅一成多表示可以通过专家讲座、学校宣传或课堂教学学习相关的营养健康知识。而主观上,35%左右的全体学生希望有专家到学校进行专业的科学营养、卫生安全等健康教育,四成的城市学生、三成的农村学生愿意寻求校园宣传或课堂教学的帮助。

四、迁移对健康水平的影响。

1.学生健康水平。

留守学生健康状况最不乐观,流动学生已接近非流动学生父母迁移行为到底对子女的健康有什么样的影响?本研究将流动人口子女的健康状况操作化为患病率,医疗服务利用情况操作化为就诊率。此次调查显示,尽管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医疗条件设施有所改善,医疗保险项目不断推广普及,农村学生3个月内患病率仍然明显高于城市学生。随迁到城市地区的流动学生与户籍学生基本无差异,但其中少部分随单亲流动的孩子患病率较高。那些和单亲一起在城市生活的流动学生,父亲或母亲承担生计活动的客观事实必定挤压了本应投放在子女日常监护的时间和精力,这是一种人力支持的缺乏,并且没有可转移照料责任的其他家庭成员。

五、结论与讨论。

1.流动人口子女的健康梯度。

以上数据结果为综合判断不同类型学生之间的健康梯度奠定了基础。未成年人的营养健康与早餐行为、膳食结构及摄取频率关系密切,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摄入不足可导致营养不良的发生,尤其是挑食偏食、不吃早餐和奶豆类食品,以及少吃动物类和蔬果类食品等不合理的饮食行为。综合调查中初中生饥饱感、饮食行为的`分析结果,部分学生面临易导致营养贫困的风险。非流动和随父母流动学生的日常饮食照料情况最佳;其次是随单亲流动者;非留守次之;留守学生当中父亲外出者往往与其母亲一起生活,母亲在未成年人照料方面的重要角色使这部分学生的饮食营养健康状况相对较好;而父母均外出和母亲外出的学生在日常饮食摄入的量和质方面都不尽如人意。健康支持行为上,包括留守学生在内的农村学生的校园体育活动达标率、卫生习惯的培养、饮用水的提供、营养健康知识的获取途径等都不及城市非流动和流动学生,这些差距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城乡学校体育工作的差距、学校营养健康知识教育的差距、学校基本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差距。而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学校应当积极开展疾病预防、科学营养、卫生安全、禁毒控烟等青少年健康教育,保证必要的健康教育时间,并积极应对学生寻求专家讲座、校园宣传和课堂教学学习营养健康知识的愿望。具体健康状况方面,总体上留守学生的健康水平和卫生服务利用均差于流动学生,且患病率和就诊率之间的差异较大:有七成的留守学生患病但仅四成会选择就医。而流动学生中随单亲流动者、留守学生中的母亲外出者值得特别关注,他们往往处于最不利的境况。

2.迁移有助于降低健康不平等无论是流动学生还是留守学生,父母的迁移均导致健康照料关系中的主体与对象发生变化,因此流动人口家庭的子女在健康照料方面往往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当照料主体把责任转移至其他家庭成员后,这种转移的结果有相对较好的,也有比较失败的,未成年人因与谁一起生活而拥有不同的健康照料和支持,于是出现了上文不同类型学生的健康梯度。本次调查的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迁移能够改善这种状况:父母迁移行为的发生将使子女饥饱感和饮食行为得分明显提高,校园体育活动时间有所增加,更好的卫生习惯和饮用水供应,更多机会获取丰富的健康知识,患病率和就诊率会有最大程度的改善。可见,迁移有利于流动人口子女的健康发展,尤其是随父母双方同时流动时。家庭和父母的迁移对消除城乡儿童少年健康不平等的作用是中和性质的。城乡未成年人群体之间的健康梯度问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实证研究以厘清,不过由于迁移至城市生活的这部分“中介”儿童群体的健康水平有所提高,流动则间接地有助于降低此种健康不平等现象。

3.健康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机制通过探讨父母迁移情况和一系列健康相关行为与初中生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子女健康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和保护因素主要是人力支持和经济支持。当学生类型为留守时,分析样本的营养和健康状况就会明显降低;同时,当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有所提升时,其营养和健康状况便会显著改善。人口流动使得随单亲流动和留守在家乡的儿童少年缺乏合适的人力支持以维持之前的健康照料,这种照料责任的转移极有可能降低对其健康的时间和物质投入,从而给流动人口子女的健康状况带来负面影响。而父母外出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可能会获得更高的收入,为子女健康照料及卫生服务利用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这种资金转移将改变家庭成员的生活方式,提高抵御健康风险的能力,促进子女健康状况的改进。

目前,人力支持降低的负面影响可以为经济支持增加的正面影响部分地抵消,然而随着迁移流动时间和家庭子女年龄的增长,这种健康影响机制的作用以及变化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农民工金融服务调查研究篇二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积极促进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近年来,艳山红分社以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为依托,通过“信贷专柜、送贷上门、集中发放”等多种方式,推出一系列针对农民工实际需要的金融服务,为农民工提供全方位的资金支持。现把我社在“十一五”期间开展农民工金融服务的总体情况及“十二五”期间的工作思路和安排作如下报告。

艳山红分社服务的艳山红镇地处白云区中心地区,属于城关镇,城市化水平较高,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大量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较多,艳山红分社针对这一实际情况,依托小额农贷和联保贷款,积极贷款开展“农民工创业贷款”,对于外出务工的这部分农民工,艳山社根据村委出具的情况证明,对其进行授信,发放1万—5万元的创业贷款,并实行利率优惠。建立农民工的信息等级簿,纪录其家庭成员、务工地点等核心信息。针对农民工外出务工不方便“按季支付”信用社利息的情况,艳山红分社通过与农民工配偶签订“按季付息协议”和允许农民工“按年付息”等便民措施,免掉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在“十一五”期间,艳山红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开发针对农民工的金融产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金融服务活动,艳山红分社利用春节农民工返乡期间,组织信贷人员走进农民工家中,了解农民工返乡原因、就业愿望、创业项目及资金要求,对返乡农民工的个人能力、技术水平、经济状况、创业条件、创业项目和资金要求逐户进行调查登记,在此基础上,适时推出“众福使者”、“惠农金”的农民工创业贷款,对符合申请条件的农户,简化贷款发放手续、缩短发放时间,竭尽全力为农民工提供信贷支持。同时,通过金融知识有奖竞猜活动,深入农村地区普及金融知识,把金融服务送到广大农民工身边,截至到2009年底,艳山红分社发放“农民工外出创业贷款”227万元,发放“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418万元,帮助300多名农户工创业和再就业,有效地缓解了农民工外出务工和返乡创业贷款难、资金少的问题。

二、艳山红分社服务农民工面临的新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服务品种少、起点高。我社缺乏针对农民工客户群的专用金融服务产品,开发的金融产品起点较高。如银行卡开立需手续费和年费各10元,向异地汇款要收取汇款额1%的手续费,异地取款要收0.5-1%的手续费;银行卡丢失,补办不易且要手续费,这对于大部分靠打工谋生的农民工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二)、农民工汇款便利性受到制约。由于我社尚未开通全国性的通存通兑,很多农民工在外地用信用社的卡“取不到钱”,也不能通过信用社的结算通道把打工所得的工资寄回家。

(三)、农民工贷款风险系数高。由于农民工流动性强、收入不稳定,金融资产微薄,在外务工整体收入水平不高,部分农民工只能维持简单生活。他们因暂时无法领取到工资造成生活困难时,造成较大的贷款风险。

(四)、金融服务宣传少。一方面,农民工流动性强,多数文化知识水平低、信息不灵、理财意识不强,很难有时间主动接受金融服务宣传,从而无从接受各类新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认为农民工群体支付能力不强,社会信用意识淡薄,金融服务需求品种单一,从而对农民工的金融知识普及宣传工作重视不够,宣传次数明显偏少,针对性也不够强,从而使农民工无法充分享用现代化金融服务带来的好处。

对策和建议:一是继续推广农民银行卡。信用社应从为农民工服务出发,切实降低农民工使用银行卡的手续费用,对卡费、年费和小额账户管理费用、跨行查询、异地存取等费用予以优惠,能免收的就免收。二是尽快建立全国间的农村信用社通存通兑业务。三是不断改善农民工金融环境,将农民工的基本信息、信贷信息和个人信用状况等信息纳入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的归集范围,为农民工“量身定做”开发出特色信贷产品。如对有一定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的经商农民工开办小额抵押贷款,对外出务工农民工开办居住地农信社小额贷款等。

三、艳山红分社2011年及“十二五”期间的工作思路和安排:推进新农村建设,是惠及农民、发展农村经济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白云联社艳山红分社义不容辞的职责。因此,艳山红分社把做好农民工金融服务,作为贯彻党中央关于建设新农村号召的一项重大举措,作为促进金融机构各项业务发展,实现多方共赢的有效途径。结合艳山红分社的具体情况,特制定如下的工作思路和安排:

(一)广泛宣传,提高认识。艳山红要针对部分农民工金融知识缺乏、金融意识落后的问题,通过电视、报刊、文件、传单、座谈、板报等形式,开展宣传和舆论引导,普及金融知识,提高金融知识、理财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要抓住两大重大节日和农忙时节农民工大量返乡的有利时机,成立服务队深入车站进行宣传,开展“进乡驻村到户”等活动,为鼓励引导广大农民工及各方面支持参与推广农民工银行卡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系统联动,以卡为媒。一是要以自身产品为依托,以电子网络平台为载体,充分借助和发挥银行卡产品的系列功能优势,以卡为媒,集中组合营销。二是联社的领导下,密切配合,整体联动,以农民工银行卡为主打产品,以农民工银行卡为切入点,积极推广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以满足农民工对方便、安全、快捷的资金流动转移服务的需求。三是要充分运用人民银行已上线运行的大、小额支付系统,将务工卡纳入人行支付系统的大平台,整合各类金融机构的网络接口,确保务工卡跨行通存通兑的顺利实施。同时,大力拓宽农民工的资金汇划渠道,提供如漫游汇款,电子银行等汇划服务。四是要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力度。农村信用社要加快综合系统改造,做好受理其它行卡的各项工作;农业银行也要增加财务资源投入,加强现有乡镇网点建设,对于一些务工卡发行量较大、区域位置较好、发展颇具潜力的重点乡镇,可增设atm自动柜员机、自助服务设施等,增强服务功能。五是在一定时期内可对发行和使用务工卡采取适当的优惠措施,通过开展农民工办卡抽奖等活动,不断扩大农民工银行卡的发行量与使用率。

(三)创新服务,提高质量。加强对农民工的综合金融服务,灵活运用各种金融工具为其提供汇兑、转账、信用卡、信息咨询、综合理财等服务。为解决农民工家庭生产经营或自主创业的资金困难,各类金融机构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状况,适当调整信贷政策。如放宽对农民工的信贷准入条件,采取灵活有效的抵押担保方式等措施。建议县域金融机构可积极稳妥地推广农民工生产经营贷款、个人创业贷款、可循环使用贷款等,从而实现农民工银行卡业务与信贷资产业务有效对接。

(四)加强管理,健全制度。加强银行账户管理,探索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不断改进和完善银行代发农民工工资的业务管理。对劳动保障部门按照有关规定指定设立工资保证金专户或要求在指定账户中预留工资保证金的,要积极予以配合。对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事业单位,要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具体惩戒措施,并按规定及时将相关信用信息录入当地人民银行的企业征信系统。配合政府劳动等部门及乡镇政府应建立农民工档案,组织开展对农民工的信用担保业务,大力鼓励农民工创业发展。

白云联社艳山红分社2010年11月16日。

农民工金融服务调查研究篇三

县人行:

按相关要求,我行组织对金融支持农民工的调查报告,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做好信息建档工作。我县是农业大县,根据县有关部门统计,2010年外出务工人员有6万人,为了掌握详细情况,近年来,我行通过“阳光授信”、“三走进”等活动,对辖内的农户基本情况进行了排查并建了信贷档案,其中包括广大农民工及其家庭的基本信息、经济信息等内容,截止报告日,我行已建档农户24万户,其中覆盖了绝大部分农民工及其家庭。

二、开展“阳光信贷”,打造支农品牌。为了解决农户贷款难的问题,从去年起,我行积极推进“阳光信贷”工程。经我行大力推动,我行对全县农户授信10万户,授信总额达12亿元,今年累放“易贷通”小额农贷3.2亿元,易贷通小额农贷实行“一次授信、循环使用、总额控制、手续简便”,农户持小额易贷通到柜面申请贷款只需几分钟时间,为了解决广大农民工长年不在家的问题,我们采取灵活的信贷政策,将农民工的配偶作为发卡对象,保证了广大农民工也能用上“易贷通”卡。

款个人产品,其中涉农产品有“开心鱼塘”、“致富快车”、“商贸通”等,其中:“开心鱼塘”主要是针对辖内的水产养殖户,通过联保的形式,简化贷款手续,目前贷款余额达2.8亿元,“致富快车”主要发放对象是各类农村经纪人,用于农副产品的收购、流动资金,全县很多农副产品经纪人在收购季节,通过申请“致富快车”流动资金贷款,开展农副产品收购,对繁荣农副产品购销市场,畅通农副产品销售渠道,起到了很多的作用。

四、畅通结算渠道。我行目前网点40个营业网点遍布全县各乡镇,并延伸到周边县市,自助设备服务点众多,结算渠道畅通,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现代化支付手段齐全,同时,我行积极代理县财政涉农资金,各类涉农资金账户发放面基本覆盖全县农户,基本上达到每户一本。为广大农民工及其家庭提供了方便金融服务。同时,我们积极依托人民银行的支付系统,开展各类跨行业务。同时,我行的圆鼎卡实现了机构间省内通存通兑、储蓄账户全国同业机构通兑,极大方便了广大农民工的资金汇兑。

五、做好金融安全宣传。近年来,我县各类担保公司、农民资金互助社等机构不断成立,其中很多机构违规从事吸储放贷业务,存在很大的隐患,不断发生此类机构法人携款外逃案件,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户的利益,为了帮助广大农民工及其家属增强金融安全意识,切实维护农民工利益,我行利用媒体、短信平台、宣传车、流动字幕、广告标语等形式,开展金融法规普法宣传,帮助广大农民工作增强金融安全意识,远离非法集资。

六、缩短简化贷款流程。在农商行组建制度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工作实践和基层营销人员的反映,结合客户的反馈意见,重新修订了客户授信业务流程,将审批权限进一步向支行级机构下放,将审批人员向下派驻到营业网点,进行现场审批,逐步向专职审批人方式转变。缩短了审批链条,提高了审批效率,建立了涉农贷款的审批“绿色通道”,广大农户申请贷款更为方便、快捷。

七、优化涉农贷款利率。我行对各类涉农贷款实行优惠利率,进一步调低各类抵质押类支农贷款的利率水平,同时运用存贷回报率的手段,对资金回笼在我行的农户,根据其资金回笼情况,进一步给予优惠利率。

以上报告,请指正。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农民工金融服务调查研究篇四

摘要随着我国教师教育的重心转向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教育类课程的实施状况成为教育者不得不关注的问题之一。本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个案,以所抽样的300名体育师范生为问卷调查对象,对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实施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教师教育类课程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课程主体认识不到位、课堂教学效率低、课程管理不完善、课程文化失衡等。针对这些问题,列举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教师教育教育类课程课程实施。

一、问题提出。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水平,高质量的教师是通过教师教育实现的。因此,教师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师教育是对未来理想的教师的培养教育,其核心是教师素质的培养,而教师素质培养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类课程的设置和实施。

教师教育类课程指的是高等师范院校为培养未来合格的教师而开设的一系列教育类课程,其与师范生各种教育科学素养密切相关。各大高等院校培养的体育师范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否尽快转换角色,承担教学任务并胜任学校其它工作,这些问题都是教师教育类课程一直关注并致力解决的问题。教师教育类课程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其在教师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但在实际生活中,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实施却成了一个重要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高等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实施中,对课程实施的关注度没有显著的提高,依然秉承惯有的思维。认为只要课程计划,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就能够在实践中取得预期效果,忽略了课程实施中的具体情境和具体问题。由于这种错误的假设,使得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实施效果还不够理想,许多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体育师范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并不能胜任中小学的工作。因此,本研究将从教师教育类课程实施的角度出发,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个案,探索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师范生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学习状况,并以体育师范生为视角,分析教师教育类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策略,以实现教师教育类课程实施效度的提高和体育师范生教育科学素养的提升。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旨在考察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实施现状,并以课程实施的四大要素,即课程主体、课堂教学、课程管理、课程文化为维度进行问卷设计。问卷先进行了小范围的试测,并根据体育师范生所反映出的问题以及若干专家学者的建议,再次对问卷进行了修订,并进行了必要的信效度检验。

问卷选取了华中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300名师范生进行调查。问卷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把华中师范大学所有体育师范类院系的班级进行编号后,再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79份,回收率为93%,其中无效问卷5份,有效问卷274份,有效率为91.3%。

三、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师范生对教师教育类课程的专业认同度。

教师教育课程的实施主体包括进行教育类课程实施的.教师和体育师范生,本次研究主要围绕体育师范生这一主体进行调查研究。研究从教育类课程有必要、对今后工作有帮助、乐意选修、上课认真、从不无故缺席五个方面对体育师范生的专业认同度进行问卷调查,其结果如图1所示。统计分析表明,在调查的274名体育师范生中,有46.9%的体育师范生认为教育类课程是有必要的;有40.8%的体育师范生认为教育类课程对今后工作有帮助;有35.1%的体育师范生乐意选修教育类课程;有26.1%的体育师范生认真学习教育类课程;有22.1%的体育师范生从不无故缺席。以上结果说明,作为教育类课程实施主体的体育师范生专业认同度不高,只有较小部分体育师范生认真学习教育类课程。同时我们还发现高年级(三、四年级)体育师范生对教育类课程重要性的认识远远高于低年级(一、二年级)体育师范生,但其上课不认真、无故缺席等情况也更为严重,具体对比情况如图2所求。

(二)体育师范生对教师教育类课程课堂教学的满意度。

本研究从教师教学水平、教师教学态度、教师教学方法、理论实践结合、专业知识结合五个方面将体育师范生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如图3所示。体育师范生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存在差异性:教师教学水平、教学态度的满意度分别是72.4%和54.9%,达到了满意度的50%以上,说明体育师范生对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态度是基本满意的,尤其是对教学水平的满意度;对教学方法、理论实践结合的满意度分别是47.3%和41.6%,未达到50%以上;对课程教学与各科专业结合的满意只有34.3%,是调查项目中满意度最低的。这说明调整教学方法,加强理论实践结合及与各科专业结合是提高课堂教学满意度的关键之处。

(三)课程管理满意度情况。

为深入调查xx师范大学教育类课程中课程管理的实施情况,研究主要对课程设置、考核方式及对教育类课程的重视度三个方面的满意情况进行了整合,获得各部分比重如图4所示。我们发现体育师范生对课程设置管理最满意,占到了整体满意度的42%;管理者对教育类课程的重视度比重最低,只占了整体的20%,这是明显不够的。这说明教育类课程实施的管理部分最大障碍是管理者对课程及课程实施的重视度不够。

(四)课程文化的结构情况。

教师教育类课程文化结构中最主要的一对关系就是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关系,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但在教师教育中应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本研究从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关系着手,探寻了西南学教师教育类课程文化的结构情况。我们分别将教育类课程实践中的学术性与师范性情况进行了统计调查,发现当前课程实施中,学术性与师范性存在较大的差距。如图5所示,学术性占整体比例的75.13%,师范性占整体比例的24.87%,这说明我们的教师教育正处于一种失衡的现状,过分强调了教育的学术性,忽视了教育的师范性。

四、讨论与建议。

在上述调查结果与分析中,我们研究认为教育类课程的开设现状存在四大方向的问题。一是作为课程主体认识不到位。调查中的体育师范生没有清楚的认识到教育类课程作为教师教育核心课程的重要性。将教育类课程的地位放在专业课之后,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并认真学习。二是课堂教学效率低。课堂中几乎只采用传统讲授法进行教学,教师对体育师范生进行的是知识灌输,而忽视了教师技能培养和智慧启发。三是课程管理不完善。学校对教育课程的重视度明显不足,将其错误的纳入了公共课体系,对课程实施的评价较为单一,基本没有涉及对课程实施过程的评分。四是课程文化缺失(表现是什么)。调查发现,xx师范大学教育类课程透露出浓厚的学术氛围,其学术性与师范性比例严重失调,出现了师范性文化的缺失。为改变这些方面的问题,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着力培养体育师范生的师范意识,提高教育类课程的专业认同度。

体育师范生作为师范生的一大组成部分,其师范意识的培养是改进教育类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强化体育师范生的师范意识,即让体育师范生意识到要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人民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教育类课程对其师范技能发展、教育理论提升、教学方法的充实等都起专业课程无法代替的作用。学校及教师不仅要让体育师范生意识到教育类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要让体育师范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课程实施中来,使体育师范生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投入到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学习,从而发挥出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而获得最大效益的发展。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技能,形成丰富多样的教育教学形式。

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不仅能让体育师范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还能让体育师范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课程内容。因此教师应该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不能将“一言堂”贯穿始终。在教育类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学技能,将讲授、讨论、综合实践等结合起来,让体育师范生既能学到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也能了解到当前基础教育实施的具体情况,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不仅能够拓宽体育师范生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对体育师范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体育师范生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有着促进作用。此外,教师在进行教育课程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将教育类知识与体育师范生的专业知识进行结合,以便体育师范生进行知识的内化和技能的形成,这对师范生们未来要担任的工作岗位有很重要作用。

(三)适时更新学校管理意识,建立科学完善的课程管理制度。

没有科学完善的课程管理制度作保证,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实施难以实现质的突破。所以学校理制度的重构,例如科学合理的安排课程,划分课时,并制定一套严格的制度以保证其实施的进行。其次,学校应该重新审视教育类课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可动员全体老师、体育师范生,在集思广益的前提下优化课程设置,并注重有条不紊的发挥课程实施的再调整功能。最后,课程实施的评论要多元化,主要包括评价目标、评价方法、评价主体、评价内容等一整套的评价系统。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局限的体育师范生学业评价和教师教学评价。管理者应该适时更新管理意识,重新建构xx师范大学教育类课程管理方面的策略。

(四)转变课程文化失衡现状,落实教师教育的双学性。

课程文化是教育类课程实施发展有效性的土壤,学术性与师范性并重的课程文化可以促进教育类课程的顺利实施。师范性和学术性是高等师范院校的双翼,学术性为高等师范院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师范性为高等师范院校的改进指明了方向,二者缺一不可,二者的协调统一才能促进高等师范院校的继续发展。鉴于xx师范大学历来学术气氛过于浓厚的情况,我们更应加大力度,努力转变这种不利于教师培养的失衡现状,在重建课程文化的过程中加强师范性的建设。如对体育师范生的学业考核内容不仅包括学术成绩,还要包括其教育教学的技能、态度、观念等。此外,学校还可以开展不同形式彰显师范性的活动,如各类师范技能大赛、课堂模拟等。从而为教育类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一方沃土。

参考文献。

【1】伍德勤.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类课程结构及教学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05(8)。

【2】杨启亮.师范院校教育学类课程与教学的评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2)。

【3】唐殿强、张淑玲.高师教育类课程的历史回顾与反思[j].中国高教研究,2003(6)。

【4】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专家组.关于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现状的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8(9)。

【5】黄依林、何凡.试论“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转变[j].成都大学学报,2008(9)。

【6】袁虎廷、马存根、王林波.一个师范生眼里的职前教师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6)。

【7】秦秋霞、于海涛.论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的高师课程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2008(11)。

农民工金融服务调查研究篇五

2008年四季度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伴随着危机进一步蔓延,对我镇农民外出务工产生一定的影响。我镇农民工非正常返乡人员增加,务工收入下降,农民工外出就业形势严峻,给我镇农民持续增收带来压力和困难,引起各级领导及相关部门高度关注。为了及时了解我镇农民工非正常返乡情况,为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提供决策依据,近日,镇政府采取全面调查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镇农民工外出务工情况及农民工非正常返乡人员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我镇农民外出务工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我镇农民外出务工从快速增长期转入到稳定发展期,全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规模不断扩大,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截止2008年底全镇农村外出务工人员1.6万人,占全镇农村乡村从业人员比重55.17%。我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地域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和建筑业。

二、全球金融危机对我镇当前农村劳务经济的影响。

据调查,截止到2008年12月底,受金融危机影响全镇农村外出打工劳动力非正常返乡人数0.8万人,仅占我镇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人数的12.8%,目前尽管从数量上来看还并未形成大批民工返乡潮,但综合多种因素分析,真正对我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影响将在春节后,应引起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一)因所在单位裁员或停产、收入明显减少成为农民工非正常返乡的主要原因。

据对全镇5732名非正常返乡人员的问卷调查,受全球。

金融危机的影响,全镇0.8万非正常返乡人员中因为收入明显比金融危机发生前减少而返乡的占46.2%,所在的公司(单位)因订单减少而裁员或停产返乡的占37.1%,在外生活成本提高,继续外出打工不划算返乡的占7.6%,所在公司(单位)因经营困难而破产倒闭返乡的占4.5%,认为所处的打工环境明显不适应(包括:住宿不方便、孩子上学不方便、当地人岐视民工、工资不能足额及时兑现、医疗养老失业保险等政策不配套、在当地受老板欺负等)返乡的占1.4%,认为其它原因返乡的占3.2%。

(二)文化程度低的青壮年农民工成为非正常返乡的主流。

从年龄构成来看,全镇非正常返乡回流农民工20岁及以下的占11.7%,21岁至44岁的青壮年却高达61.7%,45岁至54岁的占21.0%,55岁及以上者占5.6%。

从劳动力文化素质来看,受教育低的劳动力返乡的比重大,其中:小学文化程度(包括文盲)以下返乡人员占全部非正常返乡人员的52.4%,初中文化程度占37.0%,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0.6%。

(三)经济发达地区返乡人员和外出务工时间较短的人员返乡比例较大。

在调查中从长三角非正常返乡回流的占全部非正常返乡人员的30.0%,从珠三角非正常返乡占23.5%,从本省其它镇非正常返乡回流的占14.3%,京津地区非正常返乡回流的占8.3%。

据调查外出务工时间的长短也是影响非正常返乡的主要原因,在调查中发现外出2-5年的劳动力返乡占到69.5%,2008年当年外出当年返乡的占14.5%,外出6-10年的占12.3%,长年在外打工而非正常返乡回流的仅占3.7%。

(四)从事劳动密集型及外向型产业的人员受到的冲击最为明显。

据调查,在我镇非正常返乡人员中从事服装加工行业的返乡人员占到22.3%,从事玩具加工行业的占到11.5%,从事电子行业的占到2.8%,从事其他工业的占到3.8%;从事建筑业行业的返乡人员占到26.8%,从事批发零售行业的回流人员占到19.8%,从事餐饮业的占到3.6%,从事交通运输行业的占到1.3%,其他行业占到7.4%。

(五)非正常返乡人员返乡后收入下降明显,少数农村居民家庭生计可能发生困难。

据对返乡人员调查中发现,有81%的人员返乡后不能马上就业,仅有19%的人员在返乡后马上能够就业。

工资性收入一直是拉动我镇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2008年我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约4500元,其中:工资性收入2443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54.1%。据对我镇非正常返乡回流人员调查了解,有95.8%人认为返乡回流后收入明显减少,其中:有48.3%的人认为每月收入减少2000元以上;有27.9%的人认为每月收入减少在1500-2000元;有9.9%的人认为每月收入减少1000-1500元;只有13.9%的认为每月收入减少1000元以下。

(六)由于金融危机还在蔓延,我镇非正常返乡回流人员春节后继续外出务工的意愿大大降低。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进一步加深,我镇农民外出务工就业的形势愈发严峻,我镇农民持续快速增收的压力加大。

调查显示非正常返乡回流人员中有71%的人员春节过后不准备外出务工,仅有29%的人员在春节过后继续外出务工,表明绝大多数农民工对金融危机冲击下,外部打工形势不看好,对将来感到迷茫。

三、对稳定和发展我镇农村劳务经济的措施和建议。

进一步贯彻中央2009年一号文件《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要求的积极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切实解决当前农民工就业困难和工资下降等问题。中央在2008年底追加的1000亿拉动内需的资金,我镇积极争取了2.9亿元,主要用于煤矿棚户区改造和农村民生工程、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的投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充分利用投资项目的带动功能,最大限度安置好农民工就地就业,努力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

(二)加强对农民外出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工欲其善必先利其器”,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农民工实用性、针对性的业务技能培训,帮助提高农民工业务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在调查全镇非正常返乡回流农民工对政府的建议和希望中,首先选择有关部门加强业务技能培训的高达64.8%,由此可见农民工对本身职业技能提高是多么急迫与渴望。

(三)强化和完善政府职能,提高为农村劳务经济服务水平。发展农村劳务经济是一项巨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政府多个职能部门和社会方方面面,目前实行的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的力度弱,解决困难问题有些力不从心等,建议镇政府对现有相关部门力量整合,建立起调度有力协调有序的长效运转专门机构,以适应镇场经济条件下,对农民工的管理和服务,提高服务水平与服务效率。我们仅以农民工外出组织化程度为例,据了解当前我镇农民工以老乡亲戚介绍方式结伴自发外出务工占绝大多数,而通过政府职能部门或镇场中介形式组织外出务工的尚微不足道,我镇广大农民工对外地务工需求准确信息和行情迫切渴求,并希望有关部门搞好信息服务,以便减少外出盲目性及辛苦求职的旅途奔波,减少开支。

业和创业。如:我镇可否将失业返乡农民工在城镇创业就业人员纳入小额贷款扶持范围。是否对诚实守信企业在资金周转困难时,减免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存入等。

农民工金融服务调查研究篇六

如此巨大数量的随迁子女涌入上海、北京等高度发达的国际大都市,无疑对这些城市的发展特别是教育发展等,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都市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也就成了一个城市化进程中的时代性话题。

教育部201第一文库网3年8月16日公布的《20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共1393.87万人。其中,在小学就读1035.54万人,在初中就读358.33万人。较增加了32.9万人,较增加了226.7万人。

如此巨大数量的随迁子女涌入上海、北京等国际化大都市,无疑对这些城市的发展特别是教育发展等,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都市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也就成了一个城市化进程中的时代性话题。

理清问题面对挑战。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由来已久。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催生出8亿农民进城务工热潮。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股热潮越来越声势浩大。这一群体流动量剧增、跨地区举家迁移、城镇居住时间延长、其子女离开原户籍所在地接受教育等现象趋于常态。

以上海为例,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剧增,从的346万人(其中进城务工人员320多万人)猛增至20的898万人,年均增长约55万人。其随迁子女就读义务教育阶段的人数比例也逐年攀升,从的28.6万人增至2012年的53.8万人,且全部在公办学校或政府委托的158所民办小学免费就读。上海为此投入的教育经费也逐年增大,2012年上海市财政教育投入总量达到700亿元左右,占本市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15%,其中基础教育约473亿元,包括重点推进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建设以及对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民办小学给予的办学补贴。按40%生源来自随迁子女计算,上海每年花在非沪籍生源孩子上的教育经费可能超过百亿元。近些年来,上海“两条腿走路”,多个行政部门合作共管,一方面采取扩充公办学校招生计划、设立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公办学校、建立公办学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班、随班就读等措施,把他们纳入公办教育体系;另一方面,规范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校的办学行为,将其纳入区县教育体系统筹管理。上海市积极贯彻落实“以流入地为主”和“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国家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由于深受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隔离和教育管理体制的束缚,教育资源配置极为紧缺,上海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依然面临严峻挑战,这些问题在其他城市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首先是城市的容纳度问题。据权威部门预测,到上海常住居民和外来人口相加,其学前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将达57.4万人,小学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将达93.4万人,初中阶段适龄少年将达61.2万多人。如按每班30人计,学前教育阶段尚缺9300多个班级;按每班40人计,小学阶段尚缺8100多个班级,初中阶段缺口将达3100多个班级。其次是“纳民学校”师资问题。“纳民学校”的师资在师生比、性别比、年龄梯度、户籍来源、学历水平等方面均表现出结构性的不合理,且教师无法跻身于职称评审与晋升的行列,影响到工作积极性和专业发展动力。再其次是家校协同教育问题。进城务工人员普遍文化程度偏低,忙于生计而无暇顾及子女学习,存在教养方式不当等问题。最后是办学成效评价问题。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学校办学成效,激励校长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成为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借鉴解决移民教育问题的国际经验。

应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是现代城市化进程中绕不过去的坎儿。类似由农村向城市“移民”的现象,在德国、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的历史和现实中同样存在。

在美国,鉴于公共教育制度带来的政府垄断导致的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严重等弊端,1955年弗里德曼提出了“教育券”制度。这种制度摒弃了政府向教育提供者(学校)资助的传统做法,变为政府向教育消费者(家长)资助。几经改革,“钱随人走”的“教育券”制度在多个国家得以实施,如美国、英国、新西兰、日本、荷兰、瑞典、加拿大、孟加拉国、智利等。伴随着教育券制度的改革,1992年美国颁布的《特许学校法》及其后出现的特许学校,为美国社会弱势群体子女获得平等教育权利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英国,1981年出台了《援助名额法案》,旨在为贫困而有才华的学生提供教育机会的阶梯,低收入家长能够获得来自独立学校的学费帮助。英国的选择性教育券,可在所有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295个指定的独立学校中使用。

德国的全国性社会保障制度正是在解决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的背景下逐步完善的。德国政府强调两点:一是通过多渠道发展义务教育,法律规定6岁至14岁的'青少年必须接受最基本的义务教育后才能进工厂就业;二是创办职业学校,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对徒工的技术培训。

印度政府为所有6岁至14岁儿童提供免费教育,为所有政府学校中的中小学生提供一顿免费午餐,法律规定私立学校必须免费接受20%的低收入人口子女,为贫困学生每月提供至少50卢比的教育补贴。

以上经验对我国破解民工子女教育难题具有借鉴作用。

如何破解城市发展中出现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这个时代性的难题呢?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大都市需强化高能级产业吸引高素质人口的导向。上海等大城市必须加速实现某些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力避劳动密集型、低层次产业结构所带来的外来人口导入过快状况。

继续坚持教育公平理念和政策倾斜的做法。尽快构建成熟的教育准入和资源扩容同步机制,确保对外来人口教育资源的足量投入与合理配置,减少“教育洼地”和“人口洼地”。时机成熟时,某些区域可率先逐步试行电子学籍管理制度和教育券制度,从而确立“义务教育财政分担机制”,为制订统一的《流动儿童少年教育法》奠定基础。

在教育政策设计及制度安排过程中平衡协调各方合法权益。探索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校校长办学绩效的教育增值评价体系,指导“纳民学校”教师的职业成长,将他们逐步纳入正规的晋升奖励体系。

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的关注重点应由集中性的硬件投入转向持续性的内涵提升。加强这类教育的质量监管,增设心理健康、行为习惯养成、多元文化交际、安全防范等课程。不间断地开展“纳民学校”师资专业能力培训,逐步淘汰不合格人员。建立校长选派和教师流动机制,创设教师多元化专业培训平台和区域性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推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家长与本地学生及家长的“双向融合”教育。建立有效机制化解文化冲突,创设“激活互动”的载体(如家委会等),发挥学校教育正能量,拒绝任何形式的歧视和排斥,加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都市人之间的文化认同及心理契合。

加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课题研究。找准区域性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将这些“问题”转化为“课题”,激活区域性课题协作研究机制,探寻“真方法”,解决“真问题”。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难题是我国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及城乡二元化体制的产物,淡化户籍意识,强化居民主体,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就目前而言,只要务工人员涌入城市,随迁子女教育仍是城市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始终要面对的重大课题之一。教育公平不等于“搞平均主义”,教育均衡发展也不等于“同等速度发展”。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不能以牺牲优质教育来换取教育的快速发展。促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动态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

(作者: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农民工金融服务调查研究篇七

关于小学近视问题的研究报告看下面:。

一、课题的提出:

我们班许多同学都陆陆续续带上了眼镜,我也是其中的一员。有多少人近视了?他们又为什么近视了?我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书籍,了解普通人是怎么近视的。

2.调查询问同学,了解他们是怎么近视的。

3.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我班一共有多少人近视了。

4.通过班级博客发表问卷。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我班共有11个人近视。

我国的近视率已接近30%,小学生22.7%患有近视,初中近视率猛增到55.8%高中生70.3%人戴上眼镜,大学生近视比例高达80%。

近视成因较多,据我们猜想,造成近视的因素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个体因素,营养体质因素和睡眠因素。导致小学生近视的主要原因是作业做的太晚,使睡眠不足,过度地看电视、玩电脑,摄入大量的德和蛋白质。

现在小学生近视率很高。虽然近视存在某种的遗传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外界因素的影响。目前除了配戴眼镜外,没有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唯有持久地开展预防措施。中学生极高的近视率和现行的教育制度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更多的是因为用眼习惯而导致近视的发生。近视预防的重点也在于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四、结论。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我发现:

1.从整体来看,作业负担较重的同学占大多数,作业负担随年级的升高而加重。

2.无论是哪个年级在做作业时都没有好好的让眼睛得到休息;而在校休息时间又一次随年级的增高呈递减趋势。

3.抗疲劳眼药水与眼保健操都是对眼睛有治疗作用的,但却没有引起同学的高度重视。

4.近视人数虽然远远高于非近视人数,但不佩戴眼镜的人却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这表明同学们对近视的问题还不够重视!

我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每日坚持远眺、坚持眼保健操和课间操,并积极参加文体活动。

2、学习时要有充足的光线,光线要从左侧方向来。不要在光线不足和耀眼的阳光和强灯光下看书写字。

3、不要睡在床上或边走路边看书。更不要歪头偏身趴在桌上读书写字。

4、不要长时间使用视力,每学习50分钟后,应当休息10分钟。

5、看电视的次数不要过多,时间不要过长,要控制在1小时以内。距离不要太近。至少隔两米远。

要记住眼科医生给大家的劝告: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看书、上网、看电视不要连续超过一小时,不要在太强太暗的光线下看书,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写字姿势,坚持作眼保健操很重要……。

五.附表:

关于小学生近视问题研究(请在评论上写序号)。

1、每天作业做多长时间?

a.2小时以内b.2—4小时c.4小时以上。

2、中间是否休息眼睛?

a.是b.否。

3、每天上网、看电视多长时间?

a.2小时以内b.2—4小时c.4小时以上。

4、在校休息时间是否休息眼睛?

a.是b.否。

5、是否滴抗疲劳眼药水?

a.是b.否。

6、是否认真做眼保健操?

a.是b.否。

7、是否近视?

a.是b.否。

(请近视的同学回答以下问题)。

8、从什么阶段开始近视?

a.小学低年级b.小学高年级c.初中。

9、近视后是否配戴眼镜?

a.是b.否。

农民工金融服务调查研究篇八

胡锦涛在中共十八大上做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根据相关数据的统计表明至初我国农民工外出务工人数已达两亿,而在这两亿人口的背后,有他们7000多万的孩子,在这个庞大数据的背后还包括跟随着父母在他乡的1400多万的随迁子女,5800多万的留守儿童,其中4000多万的儿童在14周岁以下。在这些随着父母到处迁移的流动儿童中约有9.3%处于辍学状态。

农民工随迁子女应该和城市子女一样能够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随迁子女随父母迁移到城市的高楼大厦下,虽然在这座城市中呼吸着同样的空气,沐浴着同样的阳光,但是相对于那些城市的同龄人来说,这些农民工及其子女们的生活环境、所接受教育的质量等等都存在着较大差距。

1.“以公立学校为主”的情况在很多的城市都还不能够很好的落实。流动人口大多都集中在了那些城乡结合部,使得这一地区的农民工随迁子女较为集中,因此在那一地区的公办学校里学生就变得非常集中还出现了人满为患的现象,如果对这些附近的农民工随迁子女不加以约束都采取想来就能来的政策的话,那么随之而来的就需要这些公立学校相应的大幅度扩大招生规模,而这一做法则是不太现实的。

2.进入城市公办学校的随迁子女也面临着融入困难的问题。体现在多个方面,对学习内容的不适应,其中又以英语学习最为突出,学习进度跟不上,日常学习资源和渠道也很有限;语言沟通上存在障碍,方言容易遭受歧视从而难以融入学校;再者成绩不太理想以及生活习惯上的一些问题使得这些子女可能会受到其他同学欺负,老师对于农民工子女的关心也远远不如城市子女,城市小孩的家长也不主张自己的孩子和农民工子女交往,这都导致农民工随迁子女与身边人出现人际关系不和谐问题。

3.学费高的问题成为大部分地区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的屏障。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民而言借读费是一道门槛,将他们的子女挡在了城市之外。农民工本身就是收入低群体,所以其子女就读所需的“借读费”和“赞助费”仍然在很多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农民工随迁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大多数农民工来到城市后由于无法知道自己以后的发展情况所以很少能给子女把入学证件都办好,以至这些子女能交起钱的就上学了,上不了学的也就另辟蹊径了。

(二)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发展情况来看。

农民工子弟学校大多建在流动人口较密集,公立学校辐射不到的区域,当那些农民工随迁子女因种种原因而不能进入到那些“公立学校”就读时,那些农民工子弟学校就成了他们的“底线选择”。针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现今存在的情况来看有以下几方面突出的问题:

1.教学设施陈旧,教学资源匮乏。大多数的农民工子弟学校都是私人办学,所以就会很难取得正规的合法办学手续,办学条件也非常的简陋,在中国义务教育制度分权背景影响下,农民工子弟学校被流入地政府的财政实力排斥在外。教室面积有限,书桌比较陈旧,再加上生源的流动性对本来就缺乏资金的校方在资源配置方面来说无疑是更加困难;学校体育设施不足,没有篮球场、足球场、体育场,就更别提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了。

2.师资力量薄弱。由于办学条件差,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师资力量也较之公立学校要差一些。里面的大多数老师都是半路出家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学历也都不是很高,而且这些学校里的老师流动性也是很大的。据调研发现,有的学校教师流动率高达50%,和学生的流动率差不多,这种现象已经成为子弟学校普遍面临的窘境。这些学校的校长也很无奈,根本原因就是教师工资待遇低,发展机会少,再加上农民工子弟学校受到政府的扶持政策较少,因而对于教师来说,职业前景也非常渺茫,所以这也是长期以来退休教师成为学校主要力量的原因。

3.发展资金严重缺乏,难以取得合法地位。首先,虽然很多城市限制但还有为数不少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存在,由于政府对这方面的管理和投入不够,所以才使得学校在近几年来的变化并不大,多数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校舍依然简陋,师资力量参差不齐,教师的流动性强,学校仍处于建设学校的状态。其次,近些年来地方各级政府对学习进行严格审查,那些农民工民办子弟学校的办学水平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甚至还关闭了一些违规的学校。所以绝大多数的农民工办学校遇到了多种障碍,身份合法化的问题很难解决,使这些学校成为标准化的学校也显然是困难重重。就这些学校而言,之所以能够生存至今生源不竭,在于这些学校对学生的来者不拒和收费低廉,而并不是真正地为了能够给这些农民工子弟学校提供“平等有质量的受教育机会”。

(一)树立正确全面的教育公平观。

1.平等享有接受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平等,主要就是说子女们在接受教育上面的基本权利是平等的,也平等地享有现代社会中每个人发展所必需的教育资源。教育平等“让人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机会”,“让人人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依法保障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农民工子女等一些弱势群体的子女教育问题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等方面的高度关注,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进一步明确了“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要求。因此,作为学校在教育活动中能够确立一种真正平等的教育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3.农民工随迁子女进入学校后由于各方面环境的变换难以一时融入其中,所以在学校就学期间容易遭受歧视等给这些随迁子女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进而影响了这些孩子的身心发展,因此,学校在教育活动中能够确立一种真正平等的教育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二)要明确政府的责任,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教育管理体制。

1.要明确各地政府在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上的责任。首先,就是要加强这些农民工子女流入地与流出地的相关教育部门之间的沟通;其次,必须要明确各地方政府部门的.职责,加强合作密切联系;最后在各地方教育经费中能够专门分出一部分设立针对流动子女教育的专项拨款,以便用来资助那些农民工子弟学校或是那些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学校,从而改善这些学校的办学条件与教学质量。

2.实行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由流入地的政府来负责的政策,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这个城市,进而能够更好地保障农民工子女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权。也是积极贯彻我国的义务教育法,推进教育制度改革的正确方向。

(三)合理利用社会的资源,来拓宽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途径。

1.充分利用当地公办学校的资源。公办学校能够充分地利用好,会给这些随迁子女的入学带来很大帮助。尤其是当公办学校生源不充足时,可以将其教育设备一部分支援给农民工子弟学校,来帮助其更好地发展。

9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流入地政府有义务安排其子女能够顺利地接受义务教育,使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能够和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到平等的义务教育。

2.要大力发展农村的义务教育。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根本在于实现学生接受教育权利的平等,因此这就要求国家要加大教育投资,将重点转移到农村及偏远地区,从而使农村的义务教育能够得到更好的落实,使农民工子女增加教育的机会同时也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从而使适龄儿童无论在哪里都能享有平等受教育权。

3.鼓励社会办学来兴办一些农民工子弟学校。国家应鼓励社会团体,个人等服务于广大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并提供多方面的优惠政策,对这些学校的发展有良好的规划并加强对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的扶持和管理。从办学、师资、经费等方面都给予帮助,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以及相关教育部门应予以积极配合使得相关的规章制度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

总之,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是我国近几年来在教育方面表现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并且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来。我们只有联系我们教育所处的新背景,认真分析农民工所面临的子女教育问题,来正视相关教育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新矛盾、新问题。只有正确地认识问题的存在,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对这一问题加以重视从而使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杨润勇。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政策及其执行中的问题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8)。

[2]李玉雪。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透视[j].政府法制,2006,(15)。

[3]姜保雨。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12)。

[4]邱云慧。有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思考[j].社科纵横,2006,(9)。

[5]蔡婷: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探讨[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3)。

农民工金融服务调查研究篇九

农民工市民化是现阶段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农民到市民的转变,不仅能够实现农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的改善,也有利于城市的发展。因此,为农民工提供全面的服务和优质的生活环境是政府做好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通过改善面向农民工的金融环境以提供全方位和高层次的金融服务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农民工市民化是农民原有生活方式、身份地位、价值观念以及工作方式等全面融入城市,进而向城市市民转化的一个社会过程。这一过程包含着四个层次:一是非正规劳动力市场上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工到正规劳动力市场上非农产业工人的转变,即产业的转换;二是居住地点从农村社区到城市社区的转变,即地域的转换;三是实现了农村户口到城市户口的转变,即户口性质和社会身份的转变;四是实现了固有思维方式、社会组织形态、生活观念、生活习惯和道德水平等的转变,即思想文化的转换。

伴随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知识的普及以及农民工现实生活需要,农民工产生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金融需求:一是汇兑需求,由于针对农民工的汇兑结算服务的不健全、商业金融机构网点撤并以及农村信用社电子汇兑系统的不完善等原因导致农民工的金融服务缺失;二是保险需求,农民工的工作充满了预期收入不确定等风险,同时又缺乏针对伤病和失业等完善的社会保障,因此,需要保额较高、程序简化和服务渠道畅通的保险产品;三是贷款需求,农民工由于收入不稳定、流动性强而导致资信难以保证以及无法满足金融机构盈利需求,使得其贷款需求无法实现,因此,需要金融机构提供快捷方便、成本低又能够规避风险的小额融资;四是投资理财需求,具有较强存钱储蓄意识的农民工在市民化转变的过程中,也逐步通过不断接触投资信息而具有了一些投资意识,因此,需要得到全面的金融理财信息和咨询服务。而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现实中的金融服务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金融机构服务网点不足,金融服务品种单一。目前,大量金融机构相继撤并偏远和落后地区的银行基层网点,纷纷涌向发达城市和地区,这使得农民工无法得到方便的现代化金融服务,从而不得不采取现金交易的笨拙方式。即使是联系最为密切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也因其单一的结算方式、狭窄的资金划转渠道而不能充分满足农民工在市民化过程中金融服务需求。同时,目前针对农民工多层次的专项金融服务品种比较匮乏,农民工不能充分接触消费信贷、金融理财和银行卡等业务,而只是局限于储蓄以及汇兑等传统业务。

第二,金融服务创新意识和能力薄弱。现代经济条件下,由知识、人力资本和新思想所构成的经济增长因素决定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断转型升级,因此,金融方式、金融产品、金融服务以及金融机构必然要求随之进行创新,其不仅要满足高端客户全方位的理财需求,而且要满足农民工等大量低端客户的金融服务级别需求,以适应和推动现代经济发展和转型的要求。

第三,金融服务宣传力度不够。农民工作为社会经济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流动性强、信息不畅以及理财意识淡薄等原因,其不能充分接触和享受金融服务,同时由于金融机构缺乏针对农民工长久性、实用性和系统性的金融知识宣传,加之对农民工信用意识淡薄和支付能力有限等的错误认识,也使得农民工对金融服务的认知意愿缺失。

健全和完善金融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完善的金融法律法规和扶持政策,既是对相关利益者的尊重,也是对相关利益者特别是对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保护。当前,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金融制度的完善和创新:一是加强信用立法。通过立法构建社会信用体系,要充分发挥其在打击失信者、保护守信者利益方面的积极作用,将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个人信息融入社会信用体系中,为其金融服务的需求提供法律保障。二是以金融法律的形式明确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在金融法律法规中,应该明确金融机构从事金融服务的具体质量要求、普遍服务条款以及禁止歧视性服务等规定。三是以金融政策与财税政策相结合的方式建立针对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长效机制。通过担保、利息补贴和税收减免等财政扶持政策和高营业税及所得税等税收扶持政策,形成税务、财政、劳保和金融部门的相互协作,以实现对农民工提供金融服务的长效机制。最后,明确小额信贷机构在金融领域中的法律地位。

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建设,加强金融服务产品创新。完善金融组织体系,一是引入高端银行制度,通过高端金融市场充分竞争的实现,在有效应对国外金融机构竞争、降低金融经济活动风险的同时,使金融市场的力量和资源向农民工所在的中低端市场进行挖掘和延伸。二是引入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金融互助组织、村镇银行等具有扶贫性质的低端客户市场的竞争者,通过引入市场化竞争,在优化资金配置的同时,也相对有利于形成针对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合理的市场价格。

与此同时,积极进行金融机构的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实现“长尾效应”。一是实现农民工金融服务需求从零售到批发的转变;二是通过技术创新摊平银行业务成本,大力研发针对农民工的电话银行、银行卡服务以及atm自助服务等业务品牌;三是积极力促农民工对电子金融工具服务的需求,农民工的金融服务需求基本上都是电子金融工具比较擅长的存取款和汇款,通过实现传统金融服务需求的转变,大大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银行业务增长。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加强金融服务风险管理。农民工作为弱势群体必须依靠金融机构的贷款机制,而贷款机制的有效运行需要有良好的信用体系。一是要在信用立法的基础上,建立针对农民工的信用担保体系,实行权益和动产质押等灵活多样的担保形式,从多渠道和多层面解决农民工贷款难的问题。二是加大个人征信体系和征信数据库的建设力度,将农民工的信贷信息、个人基本信息以及个人信用状况通过数据库实现社会公开,为相关金融机构为其提供金融服务提供信息支持和保证。

过建立法律约束机制,增加农民工贷款违约成本以减少风险隐患。三是建立金融机构扶持农民工创业的贷款风险补偿机制。

农民工的金融服务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对于金融机构和金融业自身良性发展、维护弱势群体金融服务权益、稳定社会的同时提高社会经济效益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但是不可否认,农民工市民化的转变过程中,其金融服务需求的满足面临着思想观念、市场竞争机制、技术支持和制度安排等方面的问题。因此,解决金融服务的问题,关键在于从制度构建、信用体系、组织体系和金融创新等微观和宏观的角度入手,不断完善市场竞争机制,从而使社会各个阶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都能享受到金融发展带来的实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