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音乐家的小故事(模板10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11-13 06:24:24    小编:ZTFB
音乐家小故事 文件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2023年音乐家的小故事(模板10篇)

  • 上传日期:2023-11-13 06:24:24 |
  • ZTFB |
  • 8页

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我们要善于利用科技来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较为完美的总结需要注意文字的流畅和条理性。总结是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一种必要方式,以下是一些总结范文,希望能帮助大家产生思考。

音乐家的小故事篇一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了不起的音乐家。

一天,他在林间散步,一会儿想这个,一会儿想那个,最后没事儿可想了。

他对自己说,“我一个人在林间,时间过得这么沉重,我得给自己找个愉快的伙伴。”

他把小提琴拿了出来,一直拉,一直拉,拉到回声传过来。过了一会儿,一只狼穿过茂密的树林,来到了音乐家身边。

“哦,是狼,对吗?”他说,“我可不想和它打交道。”

但是狼过来了,说:“亲爱的音乐家,你拉得多好啊!我希望你能教我。”

“很好学的。”音乐家说,“按我说的做就行了。”

“我一定会的。”狼说,“你会知道的,我是个最聪明的学生。”

于是他们走在一起,相互做伴。走了一会儿,来到了一棵老橡树下,树是中空的,树干上有个裂缝。

“你要是想学提琴,机会来了,把前爪放在裂缝上。”

狼照办了。音乐家飞快地抓起块石头,把狼的前爪牢牢地钉在了裂缝上。

“在这儿等我回来。”音乐家说着,就走了。

过了段时间,他又对自己说:“我一个人在林间,时间过得这么沉重,我得给自己找个愉快的伙伴。”

于是,他拿出提琴,精力充沛地拉了首曲子,一只狐狸从树之间溜了过来。

“啊哈,看这回是什么?”音乐家说,“狐狸。我可没兴趣让它陪。”

狐狸走到他面前,说:“我亲爱的朋友,你的琴拉得太棒了,我想跟你学习。”

“没什么比这更容易啦。”音乐家说,“你只要听我的,就行了。”

“当然。”狐狸说,“你说的,我都听。”

“好。跟我来。”音乐家说。

他们走了一段路,来到一条小径上,路两边都是树。音乐家停下了脚步,弯下一枝榛树枝,用自己的脚踩住,然后又弯下路另一边的树枝,说:“要是你想学,把左前爪伸出来,小狐狸。”

狐狸照办了。音乐家用树枝把它的左前爪捆了起来。

“现在把右前爪伸出来。”他说。

他把狐狸的.右前爪用另一根树枝捆了起来,他又检查了一遍,确实捆得很牢,他松了脚,树枝了起来,把可怜的狐狸挂在了半空中。

“在这儿等我回来。”音乐家说着,就走了。

他又对自己说,“我一个人在林间,时间过得这么沉重,我得给自己找个伴儿。”

他又拿出了提琴,拉了一首欢快的曲子。这回,跑来一只野兔。

“哦,来了一只野兔。”音乐家说,“我可不想要它陪。”

“你拉得真棒啊,小提琴家先生。”小野兔说,“我希望我能学会。”

“很好学的。”音乐家说,“按我说的做就行了。”

“这我能做到。”野兔说,“你会觉得我是最专心的学生的。”

他们往前走了一小段路,到了一片稀薄的树丛间,那儿有棵白杨树,音乐家绑了一根长长的绳子在野兔的脖子上,另一端就系在树上。

“现在,快乐的小朋友,绕树跑二十圈。”音乐家说。

小兔子听了他的话,绕着树跑了二十圈。绳子绕树二十圈,可怜的小东西被紧紧拴住了,踢啊咬啊也没用,只能把它的脖子勒得更紧。

“等我回来。”音乐家说着,走了。

这时候,狼在石头上又拉又拽又咬又抓,最后终于跑出来了。它怒气冲冲地追音乐家去了,决定把他撕成碎片。

狐狸看见它经过,声嘶力竭地叫:“狼兄弟,来救我啊,音乐家把我骗啦!”

狼把树枝拽了下来,咬断了两根,把狐狸放了出来,它们一起上路了,都发誓要报复音乐家。路上,它们又看见了可怜的小野兔,也把它救下来,一起出发去找共同的仇人去了。

这时候,音乐家又拉起了提琴,这回他幸运多了,声音把樵夫吸引来了,他丢下手中的工作,带着斧子来听音乐了。

音乐家的小故事篇二

17,亨德尔在不被人知的情况下游历威尼斯。到达后不久,他应私人朋友之邀参加一个蒙面舞会。但亨德尔不擅跳舞,便坐下弹钢琴。正值意大利着名作曲家斯卡拉蒂也在场,当时两人并不相识,但他听过亨德尔非凡的演奏。此时,他忽然听到美妙的琴声传来,斯卡拉蒂一下子惊呆了,他指着戴着假面具坐在钢琴旁的人大声喊叫:“啊,魔鬼!魔鬼!那个弹琴的如果不是魔鬼,便一定是亨德尔!”斯卡拉蒂说完就冲过去掀掉弹琴人的面罩,果然是亨德尔。从此两人成了极好的朋友。

音乐家的小故事篇三

约翰·塞巴斯提安·巴赫于1685年3月31日出生在德国图林根的爱森那赫。这是一个富有音乐传统的城市,据说城门上还镌刻着“音乐常在我们的市镇照耀”这样的铭文。巴赫的家庭是一个受人尊敬的音乐家族。他们长期生活在这一带,辈辈相传,以音乐为生,三百年间,有50多名音乐家见于记载,及至约·塞·巴赫,已是第五代传人。

父亲是小巴赫的第一任老师。7岁起,他就在教堂附属的拉丁语学校上学,因成绩出众,深得老师喜爱。其时,他还经常参加学校的各种演出活动,以补贴学费。10岁时,父母去世,他遂由哥哥抚养,并担负他的音乐教育。

巴赫对哥哥的教学日渐不满,总向哥哥提出种种问题,哥哥常因学力不逮无法作复而恼羞成怒。哥哥藏有前辈著名大师们的作品手抄谱,巴赫很想借来一阅,但屡遭拒绝。巴赫知道乐谱的藏处,每经于此,都不忍离去,情急之中,终于想出了办法。每当夜深人静,趁家人都已入睡,他便悄悄起身取出乐谱,在淡淡的月光下偷偷抄写。半年之后,全部乐谱抄录殆尽。然而,不想就在此时,东窗事发,终于败露。哥哥于气愤之中,不顾手足之情,把巴赫辛辛苦苦半年抄录的乐谱悉数撕毁。

巴赫年岁虽小,但生性顽强,为了学习,不怕任何困难。听说汉堡有位著名的管风琴大师技巧相当高超,巴赫心向往之。无奈路途遥远,身无分文,他只好携带干粮,只身徒步前往。凭草垛栖身,饮河水消渴,一路风尘坎坷,巴赫全都置之度外。一次往返180里,归来时已是双足生满血泡。然而,能观摩大师演奏,聆听大师教诲,小巴赫每次出发之前,从不犹豫。

1702年,巴赫从学校毕业。以其优异成绩,完全可以免试深造,但生计无着,只能就业于阿恩斯塔特城教堂弹奏管风琴。供职后,为提高琴艺,他常常通宵达旦,发奋练习,每逢假日,仍徒步前往汉堡,从老师学习。

在鲁贝克教堂任职的布克斯特胡德,是当时北德最杰出的作曲家和管风琴大师,巴赫对他仰慕已久,早盼着一睹大师风采。正巧巴赫获得了为期一个月的休假,他不顾往返640多里的路程,又一次背起行囊,风餐露宿,徒步走向鲁贝克。布克斯特胡德的作品与演奏,令巴赫大为倾倒。他如饥似渴地向前辈大师讨教,竟流连忘返误了归期。

巴赫返回阿恩斯塔特时,已是四个月之后。上司们素来与他有隙,乘机罗列了他的一大堆罪状,除了超延假期可以归为玩忽职守外,还说他在演奏中曾加进怪诞的异端音响,令教友吃惊。各位上司有的指责他在仪式中醉心演奏,时间过长;有的指责他无心演奏,时间过短。尤其可笑的是,指责他未经教会当局许可,就擅将表妹带进教堂唱歌。巴赫见状哭笑不得,愤然辞职离去了。

几经辗转,巴赫于1708年来到魏玛,就任魏玛公爵的宫廷风琴手。当时的音乐家毫无地位可言,巴赫的姓名与马夫、厨娘列于一册。教堂中,为风琴师特设一间小屋。公爵礼拜时,则开启屋门,以便听见琴声;公爵祈祷时,则关闭屋门,风琴师没有资格在这一场面中露面。在低下的奴仆地位中,巴赫的音乐家声誉却日渐增高。1717年,法国著名古钢琴家玛尚来到了德国,在德累斯顿举行音乐会。他恃才傲物,目中无人,视德国音乐家不过芥土。当时,德累斯顿宫廷特别崇尚法国音乐,吹捧逢迎之中,玛尚更是洋洋得意,不可一世。在玛尚的一次音乐会后,巴赫应邀即席演奏一曲。玛尚听了,登时大惊失色。有人提议玛尚与巴赫举行比赛。

第二天举行赛事时,只巴赫一位选手出场,玛尚先生早已连夜乘车逃之夭夭了。

巴赫的胜利大长了德国音乐家的志气,但他的处境并无丝毫改善。宫廷的区区赏赐也早被宫臣们吞食,进了他们的腰包。巴赫忍无可忍,与公爵不断发生冲突,终于鼓起勇气提交了辞呈。公爵看到一名奴仆竟敢逆忤犯上,勃然大怒,扣留不放。巴赫屡次请求,都未获准。当时有位奎登公爵嗜乐如命。有人说他爱音乐胜于江山,国家支出中的三十分之一都支付了乐队经费。奎登公爵久慕巴赫盛名,听说上述种种后,便深夜派车偷偷去接巴赫,但出师不利,竟被发现。巴赫反遭逮捕,拘禁月余。获释后,他终于离开魏玛,就职奎登,时1717年岁末。

虔诚精神;不经批准,我不得在任何大学任职;不经市长批准,我不得擅离本市。”凡此种种。

从这个苛刻的文件中,可以想见巴赫处境的困难。首先是生活拮据。当时在德国工作的意大利女歌星的年收入是五千到一万塔列尔(货币名),而巴赫只有七百,他不得不为区区几文钱忍辱力争。他看到学校教学无序,质量低下,向当局提出改进意见后,竟遭到残酷迫害。当局说他“不服管教,屡教不改”,决定“降薪降职,以示惩处”。

偌大世界,巴赫竟再无好去处。他忍辱负重一直留居莱比锡,把精神全部寄托于音乐事业和培养孩子们成长。他的孩子们中有好几位出类拔萃,后来成为世界著名音乐家。

1750年7月28日,贫病交加的巴赫因眼疾手术无效,与世长辞。他的遗体被静静地埋在教堂公墓里,连墓碑也没有。妻子生活无着,从此住进了贫民收容所,十年后,与他在另一个世界团聚去了。

巴赫一生写有包括清唱剧《马太受难乐》、《勃兰登堡协奏曲》和《平均律钢琴曲集》在内的500多部各种体裁的作品,但生前未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大都没有出版。

如今,巴赫的音乐已经成为不朽的经典,成为“某种不可企及的标范”。

自他之后的每一代音乐家,无不领受着他的深刻影响;自他之后音乐史中的每一步重大发展,无不感受着他的有力推动。巴赫的音乐是人类进步音乐文化中的灿烂花朵,它将永呈瑰丽,与世长存。

音乐家的小故事篇四

2012年5月4日,福布斯发布“2012年中国名人榜”,歌星周杰伦力压刘德华和姚明,成为华夏名人之首。这项评比,主要依据入选者的知名度和财富。5月7日,周杰伦的老朋友、台湾著名娱记吴乐平,在《旺报》上发表了题为“周杰伦的赚钱小把戏”专访文章。文中爆料,周杰伦在唱歌事业之外,还拥有多项生意,其中最著名的“胡也酸辣菜”生意正准备在新加坡上市发行股票。

阿婆家地窖的秘密。

周杰伦生长在单亲家庭,由母亲抚养长大,生活十分艰辛。最底层市民吃的.食物,他都吃过。有时家里没钱买不起肉和菜,母亲就腌制好多咸菜,小周杰伦常常就着咸菜吃米饭。所以,对于咸菜,他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

2010年夏天,周杰伦在录音棚里苦干两个月,录制出版了新歌辑《十字勋章》后,感到十分疲劳,于是,便和几个好友,悄悄来到阿里山脉的大武恋山区度假。

为了避来媒体的打扰,一行人住在一个名叫小坝上的小村子里。白天,大家一起去爬山,晚上就坐在农家小床上打牌。房东是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复姓胡也,周杰伦管她叫胡也阿婆。胡也阿婆是个神厨,会做好多阿里山特色饭菜。

有一天,周杰伦和朋友们在集市上买了一只野兔,胡也阿婆说:“野兔肉腥,需要配酸辣菜一起吃才好。我在地缸里腌了好些呢,今天拿出来给你们尝尝。”

周杰伦随阿婆来到仓库里,掀开地上的一块青石板,露出一口埋在地里的大缸。胡也阿婆用竹勺子捞上来几根深绿色的菜条,盛在盘子里。周杰伦尝了一口,只觉得一股微酸微辣的滋味,从舌根慢慢地向下滑去,那滋味爽极了,一盘酸辣菜端上桌子,大家瞬间就吃得精光,直呼“阿婆,再来一大盘”。

回到台北后,周杰伦一直忘不了酸辣菜,那种美的滋味记忆太深了。有一天,他独自开车回到小坝上村,他想跟胡也阿婆学学怎样腌制酸辣菜。

胡也阿婆告诉他,她祖上胡也清山是明朝万历年间宫廷御厨,后代也大多从事厨师行业。酸辣菜就是祖上传下来的。她家祖辈一直吃酸辣菜,据说里面有营养,能祛病长寿。所以,她的家族成员绝大部分活过了90岁。

胡也阿婆说:“小伙子,这个祖传秘方是不外传的,你喜欢吃,我可以给你带上好多回去吃。”

周杰伦带了满满一坛子酸辣菜回到台北,请好友们品尝。大家一片惊呼,著名导演李安吃过之后,对周杰伦说:“这个如果弄到市场上,一定会畅销。”

周杰伦认定这是一个难得的商机,除了可以赚钱,把这种有利于健康的食品推向市场,让更多人受益,也是个善行。几月后,他又来到小坝上村找胡也阿婆,想和阿婆合作生产这种酸辣菜。阿婆一听,大声呵责道:“你让我出卖老祖宗?”

周杰伦受到了训斥,心情沮丧地回到台北。一天,李安见到周杰伦,惊奇问他为什么脸色不好?周杰伦说了事情的经过。李安建议周杰伦去找阿婆的儿子或孙子商量。

经过多方努力,周杰伦终于与胡也阿婆的孙子、当地的一个小学体育教师胡也平取得了联系。胡也平很赞同周杰伦的想法,经过协商,决定由胡也平任总经理兼总技术督导,以技术入股,负责最关键的配方秘密,周杰伦任董事长,负责出资建厂以及产品的销售。因为这个协议执行过程中并无透露酸辣菜的配方,得到了胡也阿婆的许可。2011年元旦,位于台中市的“胡也酸辣菜”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开工生产了。

大明星兜售小酸菜。

第一批“胡也酸辣菜”试产品生产出来了,周杰伦一品尝,与胡也阿婆地窖里的酸辣菜毫无二致,他非常兴奋。与胡也平商量一番后,决定开始大批量投入生产。

一个月后,大批的“胡也酸辣菜”摆进了台中、台南等城市的商场贷架上。然而,现实与周杰伦的预测截然相反,顾客对这种新的咸菜并不感兴趣,有些商场里,一个星期才卖一两袋。有的产品被退了回来,有的经销商表示不愿再经销它。第一批生产的50吨酸辣菜全面滞销,一下损失了近千万新台币。胡也平受到了更大的刺激,因为他辞去了小学教师的公职,现在工厂又不行,他向周杰伦提出辞职。

胡也平一走,可就是釜底抽薪,一切都完蛋了。周杰伦怎么劝,胡也平也不听,一心要离开公司。周杰伦跑到小坝上村,找到胡也阿婆,经过阿婆的规劝,胡也平同意暂时留在公司里,危机总算化解了。

郁闷之中,周杰伦想到了好友前辈郭台铭先生。郭台铭在商界素以“智多星”着称,一定会有好主意给他。于是,周杰伦特地把郭台铭从台北请来台中市,向他请教。郭台铭看了工厂生产车间,品尝了“胡也酸辣菜”之后,不断点头称赞。他认为,产品非常好,关键是宣传做得不好。俗话说,酒好也怕巷子深。郭台铭说:“要吆喝,要向市场大声吆喝,更重要的是把你的产品和周杰伦这个名字联系起来。”

周杰伦一下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他请来台湾最著名的广告策划人何进身先生,何先生帮周杰伦策划了一套宣传方案,周杰伦看了,连喊:“高明!高明!”

2011年3月,周杰伦接拍了松下公司的广告。双方谈妥的价格是3000万新台币,正在签单,周杰伦突然在谈判桌上提出“减到一半的价格”。这个提法令松下谈判代表惊诧不已。周杰伦谈了自己的条件:他想在广告发布会上吃自己的咸菜。松下的电子产品和民间小吃根本不矛盾,而且周杰伦此举定会引起媒体热议,无疑会加大松下公司的广告效应,松下谈判代表当即表示同意。

广告发布会在香港举行,有200多家媒体记者参加。当有记者问周杰伦最近有什么新歌推出时,周杰伦回答:“近三个月没有新歌推出,我正在生产一种小咸菜,厂址在台中。”好事的记者哪有不抱根问底的,于是“胡也酸辣菜”发布了。

当晚,关于“周杰伦卖咸菜”的消息就在媒体上出现,人们非常好奇:周杰伦和咸菜有什么干系?一看报道,确确实实,周杰伦在生产一种名叫“胡也酸辣菜”的小咸菜。好奇的人们立即拥向商场,几天之内,滞销的50吨产品被一扫而光。各大商场纷纷打电话告急,脱销!脱销!原来心灰意冷的胡也平变得干劲十足,组织工人昼夜生产,大批酸辣菜源源不断地供应市场。仅仅在2010年第二季度,公司就进账5000万新台币。

周杰伦见东风好借力,马上追加5000万新台币投资扩建厂房,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到月产600吨的规模。

不是广告胜似广告。

其实周杰伦并没有意识到,与他一帆风顺的歌唱事业不同的是,商场风云变幻莫测,随时有翻船的危险。“胡也酸辣菜”在市场上亮相后,引起一片热议。有好多人认为周杰伦是歌星,与生产食品风马牛不相及,他搞出的咸菜什么水平,可想而知。2011年8月,一篇题为《腌制食品的亚硝酸盐对人体的危害》的文章,在《苹果日报》副刊发表,文中以“科学数据”论证了胡也酸辣菜的有害成分。

此文一出,胡也酸辣菜立即受到迎头痛击,几天之内销量下降一半。更为严重的是,刚刚生产出来的产品,积压库房,为防止超长期搁置产生变质,只好租用台中市一家大型冷库存放,每天租金高达50万台币。

怎么办?周杰伦焦虑万分,如果这样下去,公司很快就垮台。这时,吴宗宪从媒体上得知了消息,他打来电话,周杰伦连说三遍“情况危急”。吴宗宪想了想,建议他把“胡也酸辣菜”送到台北科学研究院进行化验,用“科学数据”来反击“科学数据”。周杰伦觉得这招可行,马上派人把样品送去检验。

三天后,检验结果出来了,结论是:内中所含微量亚硝盐并未超出一般酿造食品的含量,符合食品食用标准。周杰伦拿到这份检验结论,如获至宝,喜不自禁。他立即让助手邀请媒体,准备召开发布会。

2011年9月1日,精心筹备的“胡也酸辣菜”卫生检验结果发布会,在台北晶华大酒店隆重举行。预计上午10点开始,可是,周杰伦却没有到场,只有总经理胡也平在主持。前来抢歌星新闻的记者大失所望。面对吵吵嚷嚷大呼上当的记者,胡也平微笑着劝大家耐心等待,一定会有奇迹出现的。他说:“周杰伦永远是周杰伦嘛,他什么时候给过我们失望?”

尽管如此,周杰伦迟迟未现身,胡也平渐渐地压不住场了。10点半过后,有记者开始收拾长枪短炮,准备退场了。胡也平怎么挽留也没人听。就在这时,有人高呼:“周杰伦来了!”全场的视线一下子集中到台上,只见周杰伦面带微笑,扶着一位老奶奶,一步步走上台前。

原来,周杰伦昨晚和胡也平一起讨论明天的发布,直到深夜。一直忧心忡忡的周杰伦总是担心发布会的效果不好。胡也平劝他想开一点。忽然,周杰伦一拍大腿,他有了一个想法:把阿婆请到发布会上,现身说法!胡也平眼睛一亮,说:“我怎么没想到这招呢?”他立即打电话给奶奶,胡也阿婆本来不想来,但听孙子介绍了目前的严重情况后,老太太也着急了。于是,周杰伦立即雇了专机直飞台中市,然后乘出租车直达小坝上村,一路风尘,终于在发布会结前赶到了现场。

胡也阿婆虽然88岁了,但身板硬朗,声如洪钟。她大声对着全场记者说:“谁说我的酸辣菜有毒?我吃了一辈子,我被毒死了么?我们家族高祖在明朝是御厨,酸辣菜是我高祖发明的健身长寿菜,我们家族吃它吃了几百年了,不但没有一个得癌,反而个个高寿。我爷爷奶奶都活过了95岁,我母亲前年113岁才去世,连战先生在十年前还给我母亲授过奖呢。”

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周杰伦心里乐开了花,他明白,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胡也酸辣菜恢复了往日的辉煌,东南亚好多国家的华商也开始经销。按周杰伦的想法,东南亚国家华裔市场极具潜力,且中国产食品的竞争远未达到大陆和港台的白热化程度,是一个最可开发的处女地市场。于是,他把“胡也酸辣菜”的市场重点推向了东南亚和北美的华裔市场。

由于周杰伦在华人中的巨大影响力,胡也酸辣菜顺利地在华人超市中站稳了脚根,销量以几何级数上升,2012年第一季度,产值高达到7亿新台币。

目前,周杰伦正在运作将“胡也酸辣菜”在新加坡发行股票,上市前的资本前期工作己经结束,周杰伦和他的团队相信,一只生产咸菜的股票不久后就会在股市上成为明星。

音乐家的小故事篇五

约翰·塞巴斯提安·巴赫(johansebastianbach)于1685年3月31日出生在德国,在10岁时父母就双双去世,只好到外地他大哥克里斯多夫处居住。克里斯多夫曾向管风琴大师学琴,并拥有一本大师的手抄本乐谱,他把乐谱锁在书房一个带格子门的柜子里,十分保密。小巴赫具有强烈的求知愿望,这本乐谱对他来说无疑是一大宝藏。于是,在一个明月之夜,小巴赫偷偷溜进哥哥的书房,用小手伸进格子门橱里把乐谱卷起拿出来,借着月光抄写。六个月后,竟然抄完了一整大厚本乐谱。不幸的是,当其哥哥发现后,竟粗暴的把谱子没收了。巴赫并没有因此怨恨哥哥,他在悼念哥哥的讣文中满怀感情的叙述了这一“天真无邪的欺骗行为”。

外出求学。

在巴赫成长的年代,贫穷落后的德国,交通和乐谱印刷尚不发达,要想向著名的大师们学习,除了抄录他们珍贵的乐谱手抄本,就只有亲自拜访他们,聆听他们的教诲。这对于家境贫寒的巴赫来说,注定要踏上一段段艰辛的求学之旅。

15岁时,巴赫离开了哥哥,徒步300公里前往吕内堡学习。在吕内堡圣米歇尔教堂学习期间,他结识并熟悉了该城的管风琴大师伯姆和他的音乐;巴赫还多次徒步一整天前往汉堡聆听赖因肯的演奏,还有一次徒步两天前往策勒聆听那里法国风格的宫廷乐队的演奏。

在一次从汉堡回到吕内堡的途中,他没有了路费,饥饿难耐地坐在路边一个小饭馆旁歇脚。突然饭馆窗户里扔出两个鱼头,巴赫连忙过去捡起来想以此充饥。没想到鱼头里藏著两个金币,原先这是好心人对他的施舍。巴赫感激万分。这下他不仅仅填饱了肚子,还凑足了下次去汉堡的路费。

1705年,巴赫已经担任阿恩施塔特新教堂管风琴师一职,他向教堂当局请假去吕贝克聆听著名德国作曲家布克斯特胡德的管风琴作品演奏会。在那里他被布克斯特胡德的音乐迷住了,待了四个月才回到。为此他受到了教会当局的训斥。

管风琴之王。

巴赫可称得上是“管风琴之王”。管风琴是巴赫一生的主要创作工具,也是最能体现他演奏艺术的乐器。巴赫生前作为一个管风琴演奏家的名气远超过了他作为作曲家的声望。巴赫首创了五指并用的管风琴演奏技巧(此前的音乐家很少用拇指触键),并高度发展了运用踏板的技巧。

1714年底,巴赫访问了卡塞尔城,为弗里德里希亲王演奏了管风琴,引起了轰动。时隔多年后,有人这样回忆当时的情形:“他的脚在踏板上飞行,仿佛是长了翅膀一样,使得声音像暴风雨中的雷鸣闪电一样在回响。亲王脱下手指上的戒指赠给了他。试想,如果巴赫熟练的脚也得到这样的赠与,那么亲王又将以何物去奖励他呢?”

一位著名音乐家在巴赫逝世后这样评价他:“就像希腊只有一个荷马,罗马只有一个维吉尔,德国也只有一个巴赫。无论是在作曲艺术或管风琴和羽管键琴的演奏上,全欧洲迄今还没有人能与他相比,将来也不会有人能超过他。”

巴赫的另一样绝技是即兴演奏。他的儿子之后回忆说,父亲经常即兴弹奏不可名状的美妙旋律,一连几个小时都不停,没有一首谱写下来的曲子能够与之相媲美。1720年,巴赫前往吕贝克访问了97岁高龄的管风琴大师赖因肯,并根据他的主题即兴演奏了幻想曲《在巴比伦河畔》,一连两个小时,才思化作美妙的音符汩汩流淌出来。赖因肯惊叹道:“我原以为这门(即兴演奏)艺术已经死去,此刻我看到它在你身上还活着。”

据说巴赫还喜欢到郊外乡村简陋的小教堂弹奏。有一次,一位久闻巴赫大名但并不相识的乡村风琴师听过巴赫用简陋的管风琴弹出了惊人美妙的音乐时,他对眼前这位非凡的陌生人说:“您如果不是伟大的巴赫,就是一位来自天堂的天使。只有他有这样的技艺!”

入土难安。

1750年7月31日,巴赫入葬于莱比锡圣约翰教堂墓地的南墙下,没有墓碑或任何纪念物。因此,他的准确墓址很快就被人遗忘了。

近一个世纪后,人们才又记起了这位音乐大师。1850年成立的巴赫学会为了弥补前人忽视大师的罪过,决定在1885年即巴赫诞辰200年之际重修巴赫的陵墓。然而,世事沧桑,风物全非,墓地已是荒烟蔓草,巴赫墓址已不可寻。无奈,莱比锡市政委员会只好在墓地南墙钉了一块铭牌,上面刻着: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750年7月31日葬于此处”

又过了9年,教堂墓地翻修,推倒南墙,挖掘地基,这才有了一个寻找巴赫遗骨的机会。但是1750年下葬在此的有1000多人,寻找巴赫遗骨无异于大海捞针。幸好查点纪录才明白,这1000多人中,只有12人是用橡木棺材盛殓的,而巴赫就是其中之一。

1894年的一天掘出了三副橡木棺材,其中一副有一成年男性骨骼,身材不高,头部很大,额头略平,下巴厚重,眼窝深陷。经与巴赫肖像比较,又经科学的检验,认定这就是巴赫的遗骨。随后,遗骨被装入一口厚重的石棺,安置于圣约翰教堂的祭坛下。石棺上简洁而庄重的刻着:

又过了半个多世纪,由于二战战火的破坏,巴赫的棺材又于1950年迁往圣托马斯教堂。就这样,巴赫在他死后200年才真正入土为安。他虽没有像亨德尔那样享受国葬,极尽哀荣(亨德尔葬于历代国王圣贤下葬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墓地,可谓“生得伟大,死得光荣”),却也没有像贫病交加死去的维瓦尔第那样,被草草埋在乱葬冢,让后人永远无法寻觅。巴赫的一生可谓生得踏实,死得平凡,但他却在平凡的生和死中铸就了一种超越生死界限的伟大。

音乐家的小故事篇六

从前,一个农夫有一只驴,他总是让驴做事,驴老了。农夫想把驴杀掉,驴就偷偷的跑了,驴想去城里当音乐家!

驴看见了和它一样要被杀的狗、猫、鸡,就邀请它们去城里当音乐家。狗、猫、鸡都参加了驴的音乐家之旅。

到了晚上,驴、狗、猫、鸡都各自睡各自的,鸡发现不远处有一个房子,动物们发现房子里有强盗,就用自己的声音吓跑了强盗。驴、狗、猫、鸡就在强盗家里吃东西,关了灯,各自去睡觉了。

半夜,一个大胆的强盗想一看究竟,结果被猫抓、狗咬、驴踢、鸡叫吓跑了。强盗再也不敢回来了。

从此,它们四个音乐家就住在这里了,过着快乐的生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音乐家的小故事篇七

假如说贝多芬通过不懈的斗争而尽力濒临上帝的话,那么莫扎特就是天使在世间。

莫扎特出生于萨尔兹堡宫廷乐师家庭,很小就露出出极高的音乐禀赋,即兴演奏和作曲都非常精彩,六岁即创作了一首小步舞曲,并在欧洲旅行演出取得胜利,被誉为“神童”。1773年任萨尔兹堡大主教宫廷乐师,1781年不满主教对他的严格管教而愤然辞职来到维也纳,走上了艰巨的自在音乐家途径。

莫扎特学起音乐来就犹如别的婴儿学谈话一样发自自然。他有一个姐姐叫玛丽安娜(marianne)。当沃尔夫冈刚会走路时,在父亲给小玛丽安娜上音乐课的时侯,他就听着。而后他蹒跚着走到拨弦古钢琴那里把教材从头到尾弹得一点不差。到他四岁时,他不仅能弹拨弦古钢琴,而且开端写作玲珑的小步舞曲,甚至为乐队写一部协奏曲。在任何人都不晓得的情形下,他得到了一把小型的小提琴并且学着拉它。有一天,当他的父亲跟三个友人正在花园的凉亭里弹奏一部弦乐四重奏时,小沃尔夫冈把那第二小提琴分部分毫不爽地拉了出来!他们都大为惊奇,他又同样把那第一小提琴分部拉完。他是杰出的钢琴家,可视谱吹奏协奏曲,能即兴演奏。从六岁开始作曲:八岁时写下第一首交响曲,十一岁写下第一首清唱剧,十二岁写下第一部歌剧,十四岁指挥了该歌剧的十二场上演。他在1773年听了海顿的弦乐四重奏后,同年首次写出本人的六首四重奏,时年十七岁。

起初,莫扎特的父亲把两个孩子带到德国的音乐城市慕尼黑。在那里,他们使所有的人都愉快得发狂。他们在德国和奥天时的每一个市镇停下来,在贵族们的宫殿里开音乐会。在一个寺院里,孩子们在管风琴上以娴熟的技巧使那些仁慈的修羽士们大惊失色,由于他们从前素来也没有试过这样演奏这个乐器。未几他们就常被邀请到公爵和王子们的家里演奏。后来,他们盼望已久的时刻来到了:他们接到邀请,到天子的宫殿里去演出。孩子们在皇帝和皇后以及他们的全部宫廷眼前演奏。小沃尔夫冈被请求作各种不同的考试:他视奏了宫廷作曲家一首难弹的协奏曲,那作曲家为他翻着乐谱,看着他在主题上出色的即兴演奏;他用一个手指弹琴,又在蒙着一块布的键盘上弹奏。最后,皇帝称他是一个小魔术家。皇后送给每个孩子一个钻石指环,给玛丽安娜一件白色丝绸服装,给沃尔夫冈一件镶着宽金边的淡紫色的丝绸服装。

莫扎特全家乘坐公共马车在德国、法国、英国和荷兰旅行了三年。每到有公爵或王子主持宫廷的处所,他们都停下来开音乐会。那些贵族夫人们对这个小男孩溺爱得这样厉害,以至父亲给一位朋友写信说:他真盼望她们给这孩子的金币象她们给他的亲吻一样多。

一位英国评论家写道:“这个孩子出于本能理解的音乐比很多大教堂老师研究了一辈子所学的还多。”当莫扎特全家回到萨尔兹堡的时候,他们带的许多有装潢图案的精致纺织品、披巾、绸缎、鼻烟盒、戒指和其它礼物足够开一个铺子,但却不多少钱,他们在音乐会上挣来的钱都在旅途中花光了。他的父亲意识到:如果让这孩子在萨尔兹堡呆得太长,他很快会被众人忘却。

于是他又打算了一次旅行演出,这次是去意大利,一个当时在音乐上十分重要的国度。那时,意大利每个城市都有歌剧院,它的歌剧作曲家和歌颂家到全世界都很吃香,往往挤占了当地音乐家们的工作。父亲以为如果沃尔夫冈可能在意大利博得声誉的话,他在世上的道路就轻易走了。父子二人开始了在意大利各城市的旅行演出,从头至尾都是一项成功凯旋。富有的夫人们把各种礼物倾注到他身上,人们委托他为米兰的大歌剧院写歌剧。在拿波里,他的演奏使单纯的老庶民吃惊得认为他的钻石戒指必定有魔术,要求把它脱下来看看。在罗马,他们在回生节的前一周密西斯廷大教堂去听一个圣乐作品。合唱班对乐谱防备森严,从来都不准许别人把它抄下来。沃尔夫冈回到自己房间里,仅凭记忆就把它写出来了!

莫扎特的个人简历。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amadeus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诞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代的萨尔兹堡。欧洲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

1760年,莫扎特开始学习作曲。1763年至1773年,莫扎特随父亲列奥波尔得·莫扎特在欧洲各国进行旅行演出。1781年,莫扎特到维也纳开始20xx年的创作生活。1791年12月5日0时55分,莫扎特去世,享年35岁,逝世因不明[3]。

莫扎特留下的主要作品总括当时所有的音乐类型。他谱出的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小夜曲、嬉游曲后来成为古典音乐的重要情势。

音乐家的小故事篇八

肖邦初到巴黎时不被人知,誉满全城的是匈牙利钢琴家李斯特。一个晚上,李斯特举行公演。大厅里挤满了慕名而来的听众,按照当时音乐会的习惯,演奏过程中灯火全熄,让听众在黑暗中全神贯注地欣赏音乐家的演奏。这天的钢琴演奏使听众如醉如痴,认为李斯特的演奏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演奏结束,灯火重明,在听众的狂呼喝彩声中,立在钢琴旁答谢的却是一位陌生的青年——原来是李斯特在灯火熄灭之际,悄悄地把肖邦换了上来。他用这样的'方式,把肖邦介绍给了巴黎听众,使肖邦一鸣惊人,被誉为“钢琴家中的第一人”。

音乐家的小故事篇九

草庐三顾不容辞,何况雕虫老画师。海上清风明月满,杖藤扶梦访徐熙。

这是齐白石为赠与徐悲鸿的《月下寻归图》的题诗,由衷感激徐悲鸿草庐三顾的识拔之恩。

一九二九年秋,近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出任北京艺术学院院长。他深信只有优秀的师资,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为此用心物色遴选教授,意向聘请的第一人,便是齐白石。

齐白石少年习画,经半个世纪刻苦精勤不懈努力,终于跻身画坛大家之列,于一九二零年定居北京,专业卖画刻印。徐悲鸿一向十分赞赏他的人品画技,称他是真正的艺术大师。

九月初的一天,徐悲鸿来到西单跨车胡同齐白石的寓所。问候过后,道明来意:先生是扬名遐迩的画坛大师,想请您来艺术学院任教。齐白石婉言辞谢:承蒙徐院长看重,只是老朽年逾花甲,耳欠聪,目欠明,恕难应命,但只心领了。

高等院校的教授中,古稀之年还不少呢,齐先生老马识途,点拨指导,谁能及得上?正是大有用武之时。徐悲鸿挽请说。

齐白石还是不答应:教授责任重大,还是另请高明的为好,以免误人子弟。

两天以后,徐悲鸿再次登门拜访,又是盛情邀请,齐白石又以年老为由推辞。

求贤若渴的徐悲鸿不愿就此放弃。百忙中三顾齐宅,而且是顶风冒雨而来,再次表敬爱之心,诚恳迫切相邀。齐白石感动之余,解释了恕难应命的真实原因:年老体衰而外,是因为老朽木工出身,并未进过学堂,登台教授缺少经验,恐引教师非议,又恐顽皮学生捣蛋,连课都上不成。

齐先生的顾虑不无道理,但似可不必。徐悲鸿情真意切道:教授的资格,在于真才实学,不计出身如何。有些留过洋的不也是徒有虚名?齐先生融合传统写意和民间绘画的表现技巧,艺术风格独特。不但能教学生,也可教我徐悲鸿。

不敢,不敢,徐院长太谦逊了。齐白石摇手不迭。

事实正是这样,并非过谦。徐悲鸿继而保证道:齐先生上课时,不必做长篇的理论,只要作画示范稍加要领提示即可。开学之初,我陪着您上课,为您护驾。以防真有个别学生不守纪律。

齐白石发自内心的感动,终于点头了:那就试一试吧。

开学那天,徐悲鸿亲自乘着马车把齐白石接到学校,向全校师生恭敬有加介绍了齐白石的高超造诣。又言出行随,为齐白石护驾。考虑到齐百石的确年事已高,徐悲鸿还给予多方照顾:入冬以后天气寒冷,给他在讲台边生个火炉;到了夏天,又给他装个电扇;刮风下雨,又派车接送往来。可谓无微不至。

音乐家的小故事篇十

交响曲,如今已成为最重要的音乐体裁之一,它的奠基人海顿却曾是一位奴仆身份的作曲家。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1732年4月1日出生在奥地利南部的罗劳。父亲是制造车轮的工人,很喜欢音乐,不用看谱就能弹竖琴,还会唱歌。母亲是一个虔诚的教徒,辛辛苦苦操持家务,与音乐全然无缘。

海顿的家庭虽然穷苦,但充满着亲爱和温暖,每天晚上家里都要举行音乐会。在这样的环境中,海顿从小就爱上了音乐。一位亲戚发现了海顿的音乐天赋,就领他入汉堡神校唱歌学琴。这所学校教学非常严格,为海顿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牢靠的基础。

由于海顿天生一副好歌喉,8岁时被维也纳的圣司蒂芬大教堂唱诗班选中。在唱诗班里,他还学会了演奏管风琴和小提琴。17岁时,海顿因变声不能再唱歌,教堂想辞退他,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借口。一天,他无意中剪掉了前座同学的头发,正好授人以柄,被校方革除。

出了校门,海顿孤苦伶仃,无以为生,只好流浪街头,靠卖艺糊口。后来,他开始从波波拉学习作曲,并为波波拉的学生弹伴奏。为了一日三餐,穷苦的海顿还必须为老师做奴仆。

1752年,海顿的作品得到了冯贝格男爵的赏识,男爵录用了这位年轻的作曲家,让海顿来宫中为自己写作。

1760年11月,海顿结婚了。妻子玛丽亚性格乖戾,不喜欢音乐,也不尊重丈夫的工作,常常把海顿的乐谱当废纸来包东西。海顿因此十分苦恼,却也无计可施。

海顿29岁那年来到匈牙利艾斯塔哈基公爵的宫邸任乐长。那时,被雇用的音乐家和主人之间订有详细而苛刻的合同:上班时必须穿号衣戴假发;必须按主人的命令写作;乐曲必须投主人所好;必须按时完成交稿,等等。繁重的差遣,令海顿忙得岌岌乎不可终日,每天上午作曲,中午听公爵训话,下午指挥排练,晚上演出。他还要像监工一样负责乐队考勤,一旦出错,就会遭到痛骂。他要负责管理每件乐器、每张乐谱,要负责给新学员上,整天像钟表一样运转。名曰乐长,其实形同仆役。在这样的环境中,海顿无可奈何地工作了30多年,主人也前后换了四代。

1772年夏天,继位已10年的第二代公爵出外避暑,乐队当然要奉陪。公爵乐不思蜀,早已忘了归期。乐队队员们思念家人,归心似箭。大家求计于海顿。海顿虽身为乐长,却也无法左右公爵,想来想去,终于有了办法。几天后的一个晚上,一部新写好的交响曲开始了。第一乐章,第二乐章,第三乐章都过去了。“不是说要奏一部不寻常的作品吗?它不是和平常一样吗?”公爵很失望。说话间音乐已进入第四乐章。在一片沉郁的音乐声中,大家忽然看见有两位乐手合上乐谱,吹熄谱台前照明的蜡烛,抱着乐器,从容地从舞台上退下去了。台下人大惊,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再看其他的乐手,都依旧安详地演奏。接着,又有一名乐手下去了。陆陆续续地下去了好多位,最后台上只剩下两个人。他们轻轻奏完最后的曲调后,也吹熄了自己的蜡烛。台上漆黑一片。听众都为之瞠然,连鼓掌都忘了。

公爵还不至于太愚钝,他终于明白了海顿的.用意:大家想走。第二天,便起程返回了。后来,人们给这首乐曲起了个名称,叫作《告别》。1790年,第三代新公爵继任。他无心欣赏音乐,解散了乐队,念海顿已是三朝元老,便保留了海顿的薪金,让他挂职赋闲。海顿终于有机会到外面的世界透透气了,于是,往返于维也纳和伦敦之间。第二年,他到伦敦在查洛蒙主办的音乐会上发表新作,而后又回到维也纳,写了12首交响曲,其中包括著名的《伦敦》、《时钟》和《惊愕》。

关于《惊愕》交响曲,有一段脍炙人口的故事。听说海顿有一部新作要演奏,伦敦的达官显贵们趋之若鹜,争先恐后地来到剧场。演奏开始了,优雅的第一乐章使听众们飘飘然,宁静的第二乐章又使人们昏昏欲睡。就在这时,忽然间鼓声大作弦管齐鸣,第三乐章惊醒了在座所有人,有不少打盹的听众被这突如其来的晴天霹雳惊得跳了起来,有些贵妇人甚至被吓得差点背过气去。

1791年,英国牛津大学授予海顿音乐博士学位,按规定他要提交一部作品,这部作品便叫作《牛津交响曲》。英国之行,使海顿名利双收,从此他的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1798年,66岁的海顿应新继位的第四代公爵召请,再度回到艾斯塔哈基,完成了清唱剧《创世纪》及《四季》两部巨作。

海顿在英国逗留期间,曾听过亨德尔的《弥赛亚》,他决心自己也要创作一部清唱剧。

《创世纪》的脚本本来是为亨德尔写的,亨德尔没有使用。海顿根据英译本写成了这部作品。1799年3月4日《创世纪》公演后,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当海顿在音乐会座席中听到“光芒初现”那一段充满戏剧性的歌曲时,情绪激动,不能自已,突然站起来,指着天空,大喊:“光芒从那儿射过来了!”

1804年,海顿被选为维也纳荣誉市民。1809年5月,拿破仑进攻维也纳,居民们个个惶恐不安。海顿泰然自若地对人们说:“不必惊慌,只要有我在,便不会有事。”说完,便坐在钢琴边,一遍又一遍地演奏由他作曲的奥地利国歌。其时,海顿年事已高,相当衰弱,几天后,即1809年5月31日,77岁高龄的海顿在为人们留下1000多部作品之后,安详地离开了人世。时值战争,无法举行隆重葬礼,送葬者仅寥寥十几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