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美育课程实施方案范文(优质18篇)
- 上传日期:2023-11-17 14:54:44 |
- ZTFB |
- 9页
方案的实施需要依靠团队的合作和协调,团队的角色和责任分工必须清晰明确。在制定方案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问题的具体内容和目标,了解问题的背景和当前的情况,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和资源条件,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分析其优缺点,选择最适合的方案进行实施。在制定方案的过程中,大家要保持开放的思维,多角度思考,充分发挥团队的智慧和创造力,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如果您对方案制定还有一些疑问和困惑,以下是小编为您准备的一些常见问题和解答,希望能帮到您。
美育课程实施方案篇一
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我校自今年秋季起在初中一年级实施新课程,为保证我校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按照教育部、教育厅及市教育局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为纲,以各科《课程标准》为标尺,以省教育厅、东港市教育局《课改实施方案》为依据,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总体目标。
1、科学设置课程开设方案,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注重学科整合,形成具有椅圈中学特色的课程开设体系。
2、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建立与初中课程方案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
3、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制度,形成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4、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综合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功能,促使学生教师和学生积极、主动、全面、健康发展。
三、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对新课程实施工作的管理,学校特设课程实施工作领导小组,新课程实施办公室和课程指导小组,学生课程实施活动小组。
(一)学校新课程实施领导小组组长:李波明副组长:倪世栋张维东成员:范久成许群德许立文尹洪岩于湘丽于胜军其主要职责:承担课程实施的领导和协调工作,把握课程实施方向,提供后勤服务保障。
主任:张维东(兼)副主任:范久成职责:负责组织新课程的具体实施工作,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实施指导,经验交流,成果推广验收,与上级课改管理机构保持联系,接受指导并获取信息,制定教师培训计划,负责对课改材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总结。
(三)课程实施指导小组组长:倪世栋(兼)成员:于春忠张大昕许静德职责:负责组织课程实施的具体研究和操作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组织各科教师进行课程的实践活动;总结经验教训,收集课程个案,做好课程实施成果的收集、分析和整理,与第一线参加课程实践的教师保持联系,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提出调整意见。
(四)学生课程实施协调和联络小组组长:学生会主席副组长:学生会副主席成员:各班级班长、团支部书记、学习委员职责:负责学生在课程实践中的意见和建议的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有关信息,及时组织学生参加有关课程的实践活动;向参加课程的教师提供课程个案,协助教师做好个案的收集、分析和整理工作。
四、具体措施新课程改革涉及面广,是一项牵动学校整体的全面改革,更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理论为支撑,以专家支持为依托,以实践研究为主轴,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及管理工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中出现的问题,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2)建立教学研讨制度。在课改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教育教学部、年级管理委员会定期组织教学研讨课,积极探索新课改理念下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3)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载体作用,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组织家长听课、座谈会、交流会、咨询活动等,使家长最大程度地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4)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5)完善教学奖励激励制度。课改领导小组组织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教学评比活动,对课改中成绩突出的教师予以精神嘉奖和物质奖励。
2、抓好教学研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1)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将课题研究与“课改”实验结合起来进行。确立课程观念,切实改变课程功能。(2)理清课程结构,实施课程整合。着力于培养和发展学生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地发展。(3)开发课程资源,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增强学生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4)优化课堂教学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使学生在“差异发展、体验成功”中,学有特长,发展个性。
b、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改变单纯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况,把教师评价、同学评价、家长评价及学生的自评结合起来;采取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书面考试、口头测试、动手操作、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实现评价形式地多样化;坚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导向功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2)改革对教师的评价方式,完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对新课程的内容、结构、实施方式、操作途径等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努力做到课课有反思,周周有回顾,月月有积累,期期有总结。坚持平时考核和集中考核相结合;结果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结合;教师自评、同事互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与领导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3)教育教学部、教研组、年级管理委员会应及时收集处理教师、学生的反馈信息,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具有一六八中学特色的课程评价机制。
4、完善保障措施。(1)实行经费倾斜政策,选配文化素养较高、业务素质较好、教学水平较高、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承担课改任务。(2)确保学校经费优先用于开展活动,师资培训,课题研究、设备添置,教学奖励等,保证课改工作顺利推进。
美育课程实施方案篇二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结合我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深入推进我校劳动教育工作,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开课原则。
课程全学程开设。一年级劳动基本理论学习和劳动实践相结合,二、三、四年级劳动教育融入专业实习和专业实训,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科学的劳动观。
1.一年级各专业课程开设及学分分配(专转本班级除外)。
2.二、三、四年级各专业课程开设及学分分配。
详见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习课程安排,不单独开设。
四、教学内容。
《劳动1》、《劳动2》教学内容分理论和实践两部分:
1.理论部分。
通过《劳动通论》等课程学习劳动基本理论,深刻认识人类劳动实践的创造本质,深入理解劳动实践对于立德树人的重大意义,深切感悟劳动实践对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推动作用,树立起正确的劳动意识,形成科学的劳动观。
2.实践部分。
学生实践内容主要有内务整理、公共卫生劳动实践、社会劳动实践等内容。
自觉做好宿舍卫生保洁,独立处理个人生活事务,养成良好日常生活劳动习惯,提高劳动自立自强能力,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及公益劳动。
自觉参与教室、食堂、校园场所的卫生保洁、绿化美化和管。
理服务等,强化公共服务意识和面对重大疫情、灾害等危机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
重视生产劳动锻炼,积极参加实习实训、专业服务和创新创业活动,结合专业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运用,提高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创造有价值的物化劳动成果。
五、授课形式。
《劳动1》、《劳动2》课程授课形式一样,具体为:
1.理论部分采用线上学习模式。学生在线学习课程内容并完成线上考核。
2.实践部分学生通过自主劳动实践,完成《劳动实践手册》要求内容。
六、成绩评定。
《劳动1》、《劳动2》课程成绩由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综合评定。理论部分由线上平台评定成绩,占比20%;实践部分由班主任根据学生《劳动实践手册》完成情况评定,占比80%。
《劳动1》、《劳动2》课程成绩不合格者需重修。
七、保障措施。
在学校统一领导下,教务处、学生处、财务处、后勤与资产管理处等多部门联动,切实加强条件保障、专业支持和督导评估,提高劳动教育质量和水平。
引入优质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基于劳动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引入优秀的劳动课程并培育编写贴合我校实际的劳动教材。
丰富和拓展劳动实践场所。抓紧开发、建立更多的校内外劳动实践基地和劳动实践岗位,通过创造条件建设花房、菜圃等校内劳动实践基地,增加校内志愿服务岗位等措施,满足学生劳动实践的多样性;结合专业,定向落实、增加校内外专业实习、实训基地,满足学生实习、实训专业性要求。
强化师资队伍的劳动育人意识。加强劳动教育师资培养,把劳动教育纳入管理干部、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强化劳动意识、劳动观念,提升劳动教育的自觉性,提高师资队伍劳动育人意识和专业化水平。
落实经费保障。《劳动》课程经费从教学经费中列支,确保经费落实到位,同时积极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
八、其它事项。
《劳动》课理论部分由教务处具体组织实施,实践部分由学生处落实,各系学工办主任、各班班主任配合执行。
本方案自__级学生开始施行,由教务处、学生处负责解释。
美育课程实施方案篇三
为了切实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茶亭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联系自然和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和相关内容的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获得参与专题研究、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的切身体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实践技能,培养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学会合作与分享、尊重与欣赏,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生活态度,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未来,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部分: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容。
研究性课程在内容上要注重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联系自然界、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实际问题,要有效地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紧密结合各地区和学校的实际开展学习、研究。无论学生确立的探究课题是自然问题、社会问题还是自我问题,在研究性学习开展中都应对自然、社会、自我三者作整体关注,充分挖掘研究课题所具备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自我因素,努力实现自然、社会和自我的内在整合。大概分类如下:
(1)自然环境类:主要是从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能源利用、农作物改良、动物保护、天文研究等方面与人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
(2)社会生活类:主要是从保护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学校规章制度研究、社会关系研究、企业研究、社会管理、社团活动、人群心理、人口研究、城市规划、交通建设、法制建设、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宗教研究、贸易与市场研究等与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
(3)历史文化类:主要是从研究历史与人的发展角度提出的课题,如乡土文化研究、民俗文化研究、,历史踪迹研究、名人思想与文化研究、校园文化研究、传统道德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研究、东西文化比较研究、民间文学、艺术研究、影视文化研究、时尚研究等与个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
(4)个人发展类:主要是从关注个体成长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学生社团研究、学生群体研究、学生消费研究、学校制度与学生成长、班级制度与文化、流行文化、时尚文化、行为方式研究、同学关系研究等与学生生活直接相关的课题。
(5)跨学科综合类:主要是从科学技术与时代发展角度提出的,与中学的学科知识有一定的联系,但主要是需要多学科参与的、有助于了解当代前沿科学的综合学习课题,如遗传与化学、纳米技术、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基因工程与克隆技术、产权经济、组织行为等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新事物的研究课题。
(1)开放性。
实施主体开放(师生、专家、家长);。
活动时间开放(分散与集中课时双结合);。
活动空间开放(教室、学校功能室、校外厂企、街道、景观等);。
学习内容开放(学科、社会、生活、课题、活动设计……);。
学习手段开放(读书、上网、社会调查、实地考察、讨论等);。
研究方式开放(参观、访问、观察、调查、实验、资料收集);。
成果表达开放(论文、报告、方案、展品……)。
(2)自主性。
研究性学习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体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的教学应有利于学生自主活动的开展和深化。在学习方式上表现为:学生“自由结合、自主选题、自主探究、自我评价”。
(3)探索性。
研究性学习从研究范围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研究过程的安排、研究方法的采用、研究成果的表现,都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究”完成。
(4)实践性。
“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板块之一,说明它的特征是实践性,而且在学习内容上看,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实践、科学和生活体验的联系。因此,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研究学习的实施步骤。
1、培训教育。特别是对于七年级学生,由于很多都是第一次进行研究性学习,学校可通过讲座,课堂教学,网站,板报等多种形式,就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进行培训。在每次开展活动前进行安全、礼仪、法制等方面的教育。
2、选择课题。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在老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自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提倡课题的综合性、社会性、探究性、开放性、独特性;强调课题的需求性、创造性、科学性、可行性。鼓励课题形式的多样性,可以是文献研究、观察报告、项目设计、科学实验、社会调查、问题追踪等。
3、制订计划。课题小组确实研究课题后要填写课题实施方案表格,内容包括课题名称、课题背景说明、课题的意义与价值、小组成员及分工、指导老师、研究目的与计划、活动步骤、活动场地与器材申报、预期成果等。
4、搜索资料。根据计划,各成员承担自己的职责,通过图书查询、网络搜索、参观访问、问卷调查、实验记录等多种途径和渠道广泛搜集资料,建议学生做好记录,有条件的可进行录像、摄像、录音、下载等。
5、整理总结。对搜集到的各种资料,研究小组一定要进行讨论和分析,各成员都要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然后对资料做出处理,如发现缺少材料,可继续进行搜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通过不断的整理、分析、验证、提炼等,形成课题成果。课题成果的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小论文、项目设计、实验报告、科技作品等。
6、交流评价。
各班每个课题组把自己的成果以各种方式在班中进行展示,同时学生小组展开互评和指导老师进行评定,并推荐出优秀课题参加级的优秀成果展示。
活动实施的过程。
1、活动前教育。学校在活动前都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安全、法制、礼仪教育。教育学生预防事故,注意自我保护;教育学生必须遵守法规,遵守实践地和社区的规章制度;教育学生礼貌待人,体现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2、内容选择与活动规划。除军训项目外,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水平,从生活实际出发,从熟悉和关注的社会中选取活动主题和内容,并形成社会实践小组,聘请指导老师,联系好将要前去实践的地点或单位,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并在小组活动计划的基础上制订个人活动计划。将小组活动计划和个人活动计划报告班主任和指导教师并征得他们的同意。
3、活动实施。新学期开学的第三周召开开题报告会,组成活动小组,确定活动主题,明确成员职责,制订活动计划。学生必须按计划进行活动,服从实践地负责人领导,班主任和指导老师要随时关注活动的正常开展。在活动中组长要协调好小组成员及各方面的关系,各成员发挥团队精神,相互协作,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要记录活动过程和活动心得。
4、总结交流。活动结束后,小组完成社会实践的报告。个人写出活动小结及活动过程中的体会、感受等,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组织小组间的交流。形式由班级自定,可以是主题班会、班级网页、墙报展览等。每班推荐最好的一个活动小组参加级组的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汇报,评选出10个活动小组参加学校举办的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汇报交流大会,评选出优秀活动组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时间安排在初二第二学期期中考后(5月上旬)。
5、评价考核。小组和个人提供相应的材料,由班主任和指导老师进行初步评,然后由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进行终评,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进行学分认定,教务处完成学分登记。
组长:叶清华校长。
组员:教务处、教研处、政教处、团委、总务处负责人及科组长、年级组长。
综合实践活动由下列部门和机构进行管理:教务处、教研处、政教处、团委、总务处、备课组、班主任、科任教师,由以上相关人员或代表组成的课程学习指导中心,对学生进行指导。各部门必须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使课程实施规范化、科学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力求使课程顺利进行。
五、教学的基本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中除应遵循一般的教学原则外,还应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遵循以下原则:
1、自主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体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的教学应有利于学生自主活动的开展和深化。
2、开放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创设十分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享有充分的心理安全,在时间的安排、主题的确定、方法的运用和成果的表达方面有相当大的灵活性,为学习者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广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
3、实践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有丰富材料和真实的情景,主张学生在”做中学”。学生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直接经验和情感体验,这些新经验与原有的概念和技能相互作用,最终形成可应用的个性化理论、模型和技能。
4、综合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从学生身边的事物或问题出发,形成跨越诸多学习领域的活动,以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问题能力的形成。通过亲身的实践,使学生了解和关心社会,了解和探索自然的奥秘并形成综合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全员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选择,力求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美育课程实施方案篇四
1、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中的智慧精髓需要传承。
2、明德学校致力弘扬传统古典诗词,形成“明德”的办学特色。
3、寄宿制学校教育更多地要从学生生活领域开发教育,弟子规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是教育子弟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弟子规为规范学生日常生活行为提供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
4、我们开设《弟子规》校本课程,以传授《弟子规》为平台,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主线,心灵塑造为宗旨,从习惯抓起,促进学生养成教育的进一步升华。
通过诵读、感受《弟子规》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的理解,陶冶思想情操,积累文化底蕴,形成健全人格,学会做人,为终身发展奠基。
1、加强诵读,引导想象: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上承传统教育之优秀经验,下接现代教学理论的“活水”,采用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
2、直面经典,真心接触:老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多种资源自己读解,自己感悟,自己体会。
3、课堂开放,学科融合:教学中要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引导学生用绘画、文字表达理解,用音乐配合诵吟,用表演再现情景等。
4、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剔除糟粕,辨证吸收。
根据《弟子规》校本课程的学习规律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基本方法可确立为“四化”即诵读化、情境化、故事化、生活化。
1、诵读化,即诵读为主,理解为辅。
2、情境化,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用优美的古典音乐,色彩鲜明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创设氛围把学生引入国学的情境,诵国学,学国学,身心受到陶冶,激发他们对国学的热爱。音乐可选择《渔舟唱晚》、《阳关三叠》《春江花月夜》等中国古典名曲,配乐诵读。
3、故事化,就是用精典的小故事来诠释古文深奥的哲理,帮助学生理解原文的主旨,突破教学难点。
4、生活化,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更好的生活,让生命更有价值。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把学国学与学做人联系起来。
1、评价主体多维化:指导学生自评、生生、师生互评、请家长评。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对经文内容的初步感悟,让学生来讲讲《弟子规》在生活中的运用;夸夸自已哪些规范做得好,找出自身哪些不足需加以改进。老师更应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受到学生的监督。
2、评价内容多元化:不仅评价背诵,还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行为变化。
3、评价过程动态化:注重平时的、过程的评价。
4、评价形式多样化:可以通过演讲德育故事、现身说法、经典诵读、课本剧、相声、吟唱《弟子规》、《弟子规》书法比赛等形式检验《弟子规》的教学成果。
1、教学时间保障:每周周一、周三早午诵读,校本课间周一节。
2、坚持教研制度,保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不断地完善和向纵深发展。
3、学校将尽力地在经费、人力和物力上给予最大的支持,学生有读本有成果记录本。
4、学校将对参加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成效显著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在绩效工资上予以一定的倾斜。
5、组织的保障。
组长:周伟建。
副组长:史兰陈镇江。
成员:全体班任、语文教师。
教学评价:谢莹莹李鹏飞。
学生评价:史兰朱芳芳。
美育课程实施方案篇五
为了更好地促进全体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之中,本学期我们组建了学校中心课题组,并出台了《学校中心课题组校本科研工作实施方案》,将我校承担的晋中市课题《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组织小组学习的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以及区级课题《关于课堂学习小组的建设和小组学习策略的研究》等3项课题分解为若干项与老师们关系密切且比较容易入手的小课题,在校内开展子课题立项工作。
所谓“校内子课题”是针对我校提出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实验研究》校级总课题而言的。我校决定从今年起,将校内子课题立项工作常规化、规范化。同时将市级课题、区级课题和校内子课题一并纳入学校常规课题管理体系,实施统一的管理程序,重视过程管理,并于每个学期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
二、学校课题管理小组暨科研骨干团队。
为更好地促进学校课题管理的规范化和提升学校课题研究的真实性,在学校中心课题组的基础上成立课题管理小组暨科研骨干团队。负责各教研组常规课题的指导、督查和校内优秀论文成果的评选工作。课题专家委员会成员由各教研组推荐产生,要求能够积极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管理思想,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并有一定的课题指导能力。
三、子课题选题建议。
上述课题研究方向是从宏观的角度依据课堂教学改革和三步导学教学模式设计,旨在帮助老师们确定思考的方向;子课题是从中观角度结合我校课程改革实际进行设计,旨在帮助老师们确定研究的大体方向。
校内子课题研究一般要求选题要小,从某一个细微的角度为切入点,确定研究的目标、内容与方法。所以,建议老师们在选题时尽可能从微观的角度入手,选择某一个点作为切口,开展实在的.、细致的、具体的、深入的研究。
四、子课题申报及相关要求。
1、选题与申报时间。
每学期开学为课题选题与审报时间,根据平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困惑,结合区教研室关于“构筑学生课堂,改善学习生活”实验研究及我校小组学习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等确定研究课题,填写立项表,向学校中心课题组审报。由学校课题管理小组暨专家委员会确定是否立项。
2、课题研究内容要求。
课题研究要求从所教学的学科、班级、学生实际出发,研究对象具体、研究案例真实(必须是自身教学中鲜活的故事)、研究成果有效(给自已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3、课题规模及周期。
子课题研究可以一人单独完成,也可以多人合作完成;子课题研究时间一般为半年或一年。如果是市级、区级课题可以成立课题组,研究周期为一个学年或以上。
4、过程管理。
每学期由学校课题管理小组暨科研骨干团队组织召开课题研究研讨会,由课题负责人汇报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并上交课题研究阶段报告。
5、结题要求。
每学期末或学年末为课题初步结题时间,课题结题要有结题成果(初稿)。结题成果一般分为论文和研究成果报告(教学成果)两种。课题初步结题后,要在每学年度下学期对课题成果进行实践验证,然后对成果进行修订完善,形成终稿。
6、课题成果评选。
每年5月底由学校课题管理小组暨科研骨干团队组织本学期优秀论文成果评选,然后根据区教研室所核定的指标数目进行择优上报。市级、区级课题结题成果按照优秀成果进行申报,校内子课题结题成果按照优秀论文进行申报。
五、本学年校内子课题立项的具体要求。
自本方案发布之日起,本期课题立项即正式启动,下学期开学一周内将立项表以自己姓名命名发送至学校教导处。然后由学校课题管理小组对所有申报立项的课题进行审批,确定是否立项。
美育课程实施方案篇六
新课程的理念给当代中国解决长期围绕和阻碍教育发展的诸多问题。如:教育的目标、学生的发展、教师的角色、课程观、评价观、学科地位及目标等核心的问题,从而全面系统地阐述当代教育的发展模式及方向,也向广大教师提出一个极富创生性的课题,为广大教师提供终身学习,展示自我、探索发展的平台。学校作为实施和实践新课程主阵地,必须本着“以人为本、服务育人”的办学理念,才能支撑新课程实施的一片晴朗的天空,为此我校将以令人脉动的力量和心境,在新课程的这块处女地上辛勤地播撒、耕耘和创造。
二、意义和目标。
传统的课程观是单一认知性的课程观,因此传统的课程环境下,教师、学生均是依纲据本,成为了课程的奴隶,不敢越“雷地”半步。新课程确立了动态,生成的,整合的,实践的课程观,由于课程观的改变,确定了新的课程环境,确立了新的教学观、学生观等,因此这场新课程的实施与实践将给我校的课程的认识、执行、创造、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无疑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意义。作为乔庙乡课程改革中心学校,我校将以此为契机,通过本次课程改革的实施逐步实现如下几个目标:
1、走向“校本”的新学校。
新课程环境下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过程,也是教师创造性执行课程的过程。在这种环境下教材只是一个静态的信息资源,真正的课程是师生活动过程中的动态的生成与整合而成的。而学校是实现这一资源共享的桥梁和纽带。因此,我校将在实践新课程的历程中自觉提开课程的研发能力,给师生提供原创性的教育与生成性的时空,在课程的研究过程中走向“校本”。
2、走向“高品味”的新学校。
教师与学生的人文风采和科学素质,毫无疑问是一所学校“品味”的形象代言人,一所学校的教师如果缺乏科研意识与冲动,朗朗的心境,对学生没有人性关怀与热情,一所学校的学生如果不活泼开朗、不主动、不会合作、不喜欢实践、不善创新,那么这所学校与其说是学校,还不如说是“人间地狱”,更无“品味”可言了,由此,通过本次课改实验,我校将在“教师工程”上花大力气,让教师成为真正的研究者,真正成为学校“品味”的设计师。从而促进学生在目标的“三个维变”上和谐发展。
3、走向“民主、和谐”的新学校。
“民主”是对话、合作、交流的前提,只有民主的校风、学风才促进师生的和谐、持续的发展。“民主、和谐”是理性思考的孕育地,由于有了她才产生出了碰撞与创新,传统的课堂是专制的园地,由此产生了创新的泯灭,人性的歧形,产生了许多的弊大于利。为此,我校将乘新课程实验的东风,彻底地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的观念,积极倡导和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为师生的持续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三、措施和策略。
在新课程实验过程中,我校将本着可行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客观性等原则开展实验,并通过借鉴,学习,论证出如下几条实施措施与策略。
1、理论联系实际——可以践行。
经验型的教师对自己的实践行为往往知其原,而不知其所以原,是因为他缺乏理论的支持,当代的教师,特别是新课程环境下的教师,面对新课程这一庞大而系统的理论系统,如果不认真地学习理论,领悟其实质,将很难指导自己的实践行为,那么实践将失去方向。因此,在实施新课程中,学校将组织教师学习和研讨,让教师们能自觉地将新课程的理论和理念外化为自身的实践行为。
2、借他山之石——可以补掘。
模仿和借鉴是创新的前奏,在模仿和借鉴之中,教师们可以完成课程信息与资源的整合,然后在执行的过程完成创造,因此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学校向教师们提供借鉴和模仿的机会和资源,让教师们的行为由模仿走向研究走向创新。
3、归纳与反思——可以提升。
教师自主、主动地归纳与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是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师实质性的归纳与反思也应是学校评价教师工作的基本环节,作为对教师进行形成性评价的重要依据。没有对理论的咀嚼,没有的实践的全心关注,就无所谓归纳与反思。为此学校将组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归纳与反思,并提供归纳与反思的方法和途径,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开教师的研究水平和能力。
4、宏观调控与微观处理——可以把握。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将站在理论的高度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宏观调控,促进教师对课程观、教学观、人才观、质量观进行准确的把握,不仅如此,学校管理者将深入教师的课堂对教师的行为、细节、进行微观的定性刻画,真正使新的理念真正落到课堂教学的实处。
四、思路模式。
美育课程实施方案篇七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学校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构建学校办学特色,打造“个性化”学校形象,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进步,科教发展,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
1、校本课程要体现基础性:
基础教育要重视基础,校本课程将立足于打好学生文化基础、品德基础、身心基础为目标。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和运用。
2、校本课程要体现发展性:
根据学校实际状况,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树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把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当作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
3、校本课程要体现现实性:
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开设了课程,在开发过程中主要依靠学校的自身力量来完成,所以要充分考虑本校老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及学生的发展情况,还有学校的设备资金等因素,目标不能远离实际。
4、校本课程要体现主体性:
校本课程的主体性体现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需要,教师的充分参与,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使校本课程得到更大的开发。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和反映学生的实际,重视学生参与,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断根据学生的需要完善优化校本课程。
(一)、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体系。
校本开发不是一两个人能完成的,是由校长、课程专家、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学校要形成开发校本课程的组织网络,形成领导小组——教研组——教师——学生的开发网络,通力合作,共同创建“学习化校园”。
1、成立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初步审议)。
组长:蒋志敏。
副组长:乔磊、赵春丽。
组员:班主任、自然、社会、综合实践课程等相关教师。
2、成立课程开发研究小组(负责课程的具体开发)。
组长:蒋志敏。
副组长:乔磊赵春丽。
组员:班主任、自然、社会、综合实践课程等相关教师。
(二)、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的师资培训和课题研讨。
1、在校本培训中设立校本课程开发专题,进行讲座辅导和自学研讨,深入领会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和作用,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2、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实际、学校状况、及目标导向等因素,研究开发校本教材,将此作为教研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3、强化科研意识,以“校本教材开发”为课题展开研讨,使校本教材的开发步入科研、教研的科学轨道。
4、创造条件,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技能培训。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程序:
1、成立组织。
2、通过学生座谈等了解学生各种需求。
3、全面评估分析确定校本课程总体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
4、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5、培训教师—教师申报课程—对教师申报课程进行审议—编订《学生选修课程目录及课程介绍》。
6、向学生公布《学生选修课程目录及课程介绍》。
7、组织学生选择课程。
8、确定校本课程。
9、形成完整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10、任课教师拟订具体的《课程纲要》。
(四)、校本课程的结构:
根据学校实际,完全靠自己开发的校本教材。
艺术课程:美术、书法。
技能课程:生物、物理实验、各兴趣小组。
专题课程:心理辅导等。
(五)、校本课程的评价。
1、学生学习评价:问卷调查。
2、学习效果评价:信息反馈。
3、课程评价体系。
(六)、几点要求。
1、加强校际间的校本课程交流借鉴。
2、注重特长生的培养。
3、体现特色课程设计。
美育课程实施方案篇八
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传民族传统文化灰核心,解决中小学德育工作实际问题,使中小学德育直正体现普教性、持久、创新性、针对性,可行性,有效性特点,减少突击与形式,使德育走向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让学生得到健康的、和谐的、全面的发展,提高学生文明素质,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大批合格的建设者.
初中重在培养学生良好文明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中,养成文明礼貌、讲卫生、讲秩序、爱劳动的习惯.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宽容友爱、热爱集体、关心尊重他人的品质;培养学生善于合作、热心参与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和乐观向上的态度.
(一).知识。
1.了解礼的起源与发展、内容与实质.
2.懂得学习礼仪的重要意义.
3.掌握正确的形体姿态,懂得中学生得体的服饰要求和谈吐规范.
4.掌握家庭礼仪中对待长辈、客人及邻里的基本礼节.
5.懂得与教师、同学相互交往和行为准则和礼仪规范,懂得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意义.
6.懂得作为社会人在公共场合应遵守的礼仪规范,遵守社会公德.
(二).能力。
1.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养成良好的“体态语言”习惯,调整自己的情绪,提高个人素养.
2.灵活运用不同场合下的礼貌用语,掌握与人交往的语言技巧,提高与人交流、与人沟通的能力.
3.学会端庄、大方、整洁的仪表修饰,以符合中学生自身特征,展示自我良好形象,培养和提高鉴赏力和审美能力.
4.懂得自尊、自爱.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讲究个人卫生,学会做事,培养劳动和生活自理能力.
5.融洽师生关系,学会尊重,关心他人,爱护、帮助他人.培养和锻炼适应能力,培养协作能力.
6.培养敬老爱幼、助人为乐的诚心、爱心和热心,培养热心参与、友好交往能力.
7.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保护公共环境,.
(三).情感和态度。
1.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从自尊、自重、自律的行为中培养关爱自己、宽容善待他人、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2.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文明礼貌的行为,在规范行为中培养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
3.培养自觉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维护社会利益,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品质.培养对国家、社会自觉履行义务的责任感和社会公德意识.
4.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生活作风,做到真诚讲信用,遵纪守法.
5.树立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意识.爱护环境,爱护大自然,保护与人类共同生存的环境.
教学计划:初中礼仪教育课程的知识部份共24课时,两个学年完成,知识传授与实践活动课时比例基本为1:1,或者活动实践课时多于知识传授课时,即礼仪教育总课时数为48节,教师教学时可视实际需要灵活把握.本课程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时效性、可操作性,教学过程注意与学校长德育管理工作密切联系.另外,学校总体教育计划中的学生实践活动,如:节日教育、艺术节、主题演讲比赛、社会实践等,作为礼仪教育课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
一.绪论(共2课时)。
1.礼的起源与发展(0.5课时)。
2.礼的内涵与实质(0.5课时)。
3.做文明礼貌的中学生(1课时)。
1.形体姿态(3课时)。
2.中学生服饰礼仪(1课时)。
3.礼仪修养与个人卫生(1课时)。
1.谈吐礼仪与语言美(1课时)。
2.谈吐礼仪与声音美(1课时)。
3.谈吐礼仪与普通话(1课时)。
1.敬老礼仪(2课时)。
2.日常餐饮礼仪(1课时)。
3.待客礼仪(1课时)。
4.书信礼仪(1课时)。
5.电话礼仪(1课时)。
1.师生之间的礼仪(2课时)。
2.同学之间的礼仪(1课时)。
3.校园活动礼仪(1课时)。
1.公共礼仪基本原则(1课时)。
2.公共场所的礼仪规范(2课时)。
3.社会公德与环保安全(1课时)。
本课程是以学生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常用形式:。
1.交流分享:是常用的学生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交流分享能使学生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
2.资料调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图书、报纸、电视、电话、网络等途径搜集资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可根据学习内容的要求、学生的兴趣和水平进行组织与指导,确定搜集的目标和范围,将得到的资料按要求或以学生熟悉的方式进行整理、利用、交流.
3.现场调查:通过组织学生到现场观察或与当事人交流,使学生对所关注的总是能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了解.
4.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这类活动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经验、知识等,而有目的地创设某种情景,令其经历的仿真性演习活动.活动的关键是让学生获得体验,演技好坏并不重要.如学习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等方面的教育等都可以利用这一形式.
5.诵读诗文: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诵读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古今经典赞歌、文章.一方面是为了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6.欣赏:学生欣赏的对象可以是人文作品、自然景色、音乐,也可以是学生喜欢或佩服的同伴或其他人物.如师生共同搜集某一专题的故事、绘画、照片、录像、电影、多媒体作品等来一起欣赏.
7.练习:这是指针对某一项或几项教育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或课后强化练习,以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学会正确的坐、立、走姿势,练习中学生形体健美操等.
8.讲授:这是以教师言语传授为主的活动形式.为让讲述生动、有效,应在充份了解学生理解水平的基础上,尽量利用各种直观教具、故事和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
9.主题班会:针对某一主题而召开的班会,可以综合利用上述多种形式,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受到教育,达到教育的目的.
10.与其他学科、教育活动的结合:礼仪教育课程的实施应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的成果,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如班会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还可以与音乐欣赏、体育健美操练习等结合,还可以充份利用校园环境等创设礼仪教育氛围.
美育课程实施方案篇九
2.突出实践体验。
3.以序列化方案使学生受到系统教育。
1.一年级春游,每年春天;。
2.二年级学先烈精神,每年春天;。
3.三年级学农活动,每年春天;。
4.四年级学工活动,每年秋天;。
5.五年级学军活动,每年秋天;。
6.五年级学雷锋活动,每年春天;。
7.六年级学法律活动,每年秋天;。
8.六年级学商活动,每年春天;。
9.入队仪式,每年12月底。
1.游学校附近公园,半天时间;。
2.上午家长送到公园,中午在公园由家长接回;。
1.参观江心屿,祭奠革命烈士活动,半天时间;。
2.上午家长送孩子到江心屿码头广场,中午江心屿码头广场由家长接回;。
2.车辆由德育统一安排;。
3.上午学生从校区出发,返回校区由家长接回;。
2.参观温州日报的印刷厂或者其它大型工厂;。
3.若需要用车辆由德育处统一安排,上午学生从校区出发,返回校区由家长接回;。
4.若不用车,上午家长送孩子到工厂,中午工厂由家长接回;。
1.每年10月份的一天,四个校区统一安排时间;。
2.全体学生到雪山军营部队体验军营生活;。
3.上午家长送孩子到雪山脚,中午雪山脚由家长接回。
1.每年3月5日前后的'任何一天,分班级组织;。
2.开展清洁校园、参与社区实践活动等;。
3.不安排车辆;。
4.活动时间外的功课照常进行。
2.半天时间参观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并视情况组织法律讲座;。
3.上午家长送法院门口,中午法院门口由家长接回。
1.新春义卖活动,春季开学后第二周一个双休日,时间半天,遇雨天顺延。
2.由四、六年级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在大南校区设摊;。
3.四、六年级学生全员参加,其它年级学生自由参加;。
4.全体教师参与活动;。
5.义卖所得专项用于慈善经费:。
(1)结对某山区小学,用于该校“爱心菜”专项;。
(2)结对某山村党支部,用于该村困难老人;。
(3)捐赠区慈善机构。
1.一年级全体学生入队时间统一为11月20日;。
2.分校区进行,参加学生由校区酌定;。
3.以少先队大队主题队会形式举行;。
4.由五年级队员与一年级队员结对,并在一年内长期结对帮扶。
美育课程实施方案篇十
有一方佳园,撑过往云帆,浇万木春水,播洒知识琼浆在学生心田;有一座殿堂,用深邃的思想、丰厚的文化,成就学子多彩的梦想,这就是xx市经济开发区中心中学。
我们开发区中学的办学理念是:办一所学生喜欢的好学校,为学生的美好人生奠基。根据这一理念确定的教育目标是: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幸福指数,不追求人人都考满分,竭力让每一个学生开心快乐的度过初中生活。在近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学校课程是实现这一理念和目标的重要平台和极佳切入点。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为了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需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鼓励地方和学校在落实国家课程计划的同时,自主开发和实施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地方与学校课程的课时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共占总课时的16%-20%。在此基础上制定的《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试行)》也明确指出,学校课程的开发,应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尊重青少年特殊的生活体验,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和探索领域,为他们提供自主探索、想象和表达的空间。增进学生对各自生活背景下的文化、社会、自然、科技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文精神和艺术素养,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主动探究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学生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我校认真学习国家、省市有关学校课程文件,结合学校自身所在区域特点,从挖掘内部潜力入手,逐渐形成了一套xx市经济开发区中心中学特色的学校课程教育体系。
“校本化”过程(此项内容是否属于学校课程,专家有争议,我们学校暂且划为学校课程);二是开发独具特色的学校课程,进一步体现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追求。
(二)学生社团。学生社团课程通过开放、多元的学生社团系列学校课程的建设,不断培养学生自信、自强、自省、自律的精神,提升学生的参与、组织、协调、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修身养志学校课程开发系列。
这个系列的学校课程的开发涉及到教育和教学的方方面面,前面两年我们开发的学校课程项目都在其中,具体情况如下:
1、我校已开发的课程:
篮球、足球、乒乓球、田径、合唱、舞蹈、音乐、象棋、国画、素描、手工制作、手工编织、书法、英语、物理、地理、作文、名著阅读、数学、微机,调查结果表明,我校现在所开设的多数课程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可。许多家长纷纷表示对非常支持我校学校课程的实施工作。今年可以继续开发。
2、我校未开设但学生感兴趣的课程:(包括未申报过、申报过未开设两种情况)。
(1)过去开发的国家课程校本化不够细化,多数情况只是笼统的称为趣味数学、趣味化学、趣味英语、趣味地理等,范围太大,没有针对性,往往成果就不够明显。今年可以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和目前教材的薄弱环节,将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整合或细化,使之能更好地适合我校学生的学情。如:语文语法、汉字拼写、软笔书法、硬笔书法、英语语法、英语口语、英语写作、英语表演、数字速算、代数题归类、存钱利率、数学测量、化学魔术、创新实验、生活中的化学、物理的电工常识、实验改进、生活中的力、光对社会的影响等等(招生对象可以是同一个级部的)。我校学生的薄弱方面,将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整合或细化,使之能更好地适合我校学生的学情。
(2)手工类如:编织、粘贴画、创意制作、纸艺、布艺等,也可细化。例如,针对某一个品种的学习。
面所存在的不足,也在大力提倡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所以欢迎老师们在这些项目上加强研究。
(二)组建学生社团。
1、组建社团的宗旨:
为丰富我校学生校园业余生活,满足学生的多元文化需求,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我们这学期将成立学生社团,让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同学,自发相聚在一起,通过活动加深对专业知识理解,彼此交流、共同进步。同时,给社员提供一个积累社会经验、展示自我才华的平台。使学生初步形成某些特长,并不断提高学生在各种文化领域方面的修养,培养学生的高雅情趣,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生活品质,为美好人生奠基。
2、组建社团的步骤。
(1)调查学生意向,确立成立社团的领域。
(2)每个社团撰写要成立的学生社团章程草案。
(3)招募成员。
(4)确立社团的指导老师。
(5)社团撰写申请书。
(6)向学校提交申请,并获得回复。
(7)召开成立会,并开始活动。
(一)规范学校课程开设模块。按照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青岛市《学校课程管理与实施的指导意见》和《xx市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教学实施意见》,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在青岛、我市教研室的指导谋划下,我校的学校课程设置分必修和选修两大模块。
1、必修模块:课程名称是《中华诵〃经典诵读》。原因:一是实现我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目标;二是拥有青岛市“经典诵读特色学校”和xx市“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单位的师资优势和物质基础;三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丰富学生人文底蕴。必修模块进入班级课程表,每周一节课。
2、选修模块。根据学生兴趣需求,遴选校内校外各种课程资源,按照民族文化领域、自然探究领域、社会探究领域、艺术探究领域、体育与健康领域五大领域,按照因地制宜、宁缺毋滥、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原则,不断调整、拓展和优化选修课程内容。选修课程采用“四定一动”的模式进行。四定:定时间(全校选修学校课程统一集中安排在每周四下午课间活动)、定地点(各班教室和各种活动场地)、定教师、定学生;一动:学生选课走班。这样的组织形式不占用正常教学时间和空间,便于管理和考评。丰富多样的学校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的可能,培养挖掘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学校的品牌亮点、教师专业能力和职业成就感、学生的综合素养在丰富的学校课程教化中不断彰显和提升。
(二)严格学校课程开发流程。
学校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按照各级政策文件要求,借鉴先进学校的成功经验,结合学校实际,严格执行了以下开发实施步骤和程序:
1.学期初研究制定《学校课程开发指南》。编制开发指南时,充分考虑学生兴趣需求、高效课堂和四项活动、学校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师资配置和校内外资源等综合因素。
2.教师申报。教师根据开发指南所列的课程种类,结合专业背景和特长爱好,向学校课程领导小组提交学校课程申请表。学校领导小组对教师课程省报表进行审查评估。
3.编写学校课程纲要。通过审查评估的教师在规定时间内,编写好学校课程纲要。纲要包括:课程名称、拟开课级部、课程主要内容和课时安排及进度、课程管理和评价等。
4.编制课程目录和简介。学校课程业务小组根据教师提交的课程纲要,以级部为单位编制学校课程目录和简介,目录和简介由班主任发放到每位学生手中,学生在征求教师和家长的基础上,自主确定选修课程。学校以级部为单位对学生选课情况进行指导和协调,合理搭配选课人数。
5.制定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包括:指导思想和开发原则、背景分析、课程种类和介绍、开课教师和地点、教师考核、学生管理和评价、保障机制等主要内容。
6.学生走班上课。每周四下午,以级部为单位学生选课走班。教师根据课程纲要编写教案或教材,组织上课并负责学生管理和教学评价。
推进学校课程建设,关键在领导,“一把手”尤为重要。为做好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我们建立了四级组织领导:一是配齐领导班子,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主抓教学的业务副校长为副组长的学校课程领导小组,史校长始终将学校课程建设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工程”坚持亲力亲为,每学期亲自为全校师生做学校课程专题报告;每学期初亲自参与指导学校课程编审和学生选课走班工作;每月定期亲自听取学校课程专题汇报,为学校课程提供充足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保证;每周深入班级听评学校课程,亲自指导帮助教师提高专业水平。二是配强由教导处人员、学校课程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组成的业务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学校课程方案的编制和实施、开课场地安排、教师搭配、上课查岗、学生意见反馈、教师学生考核等工作。三是成立由家长组建的督查小组,每周邀请部分督查小组成员到校旁听老师上课,实地督查学校课程实施情况,对家长提出的问题和不足限期整改,对好的意见和建议及时采用并实施。四是成立由教导处、政教处和学生会人员组成的新闻宣传报道小组,通过宣传栏、校园广播、国旗下讲话、班校会等形式和途径宣讲学校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及时总结推广我校学校课程的成果和经验。领导决策推动、业务组织实施、家长过程监督、新闻及时宣传报道的管理体制,为学校课程的扎实有效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聘、工资发放、岗位聘任、绩效考核结果相挂钩,极大促进了教师工作干劲和热情。
(一)赏罚分明的教师评价。
1.参照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办法,对课程纲要评估合格、学生选课达到开课要求、按时备课上课的教师,在期末绩效考核中按国家课程任课课时工作量的2倍记分。
2.学期末学生评价为合格等级、档案材料上交齐全的教师,在期末绩效考核中加记5分作为奖励。
3.在期末被评为“优秀学校课程”的教师加记3分作为奖励。
4.在家长、学生调查问卷中,通过率不到半数的课程,下学期坚决取消。
5.两年后,参加职称评定的教师,须由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开具“近两年成功开发过学校课程”的资格证明。
6.周四下午教导处、督查室联合对教师上课进行专门检查考核,累计两次无故不上课者,上课无故外出接打手机者,无精心备课者取消年终评先选优资格。
(二)鼓励参与的学生管理。
1.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开课教师从学习兴趣、参与态度、认知与技能、学习方法与思维品质的养成、学习成果等方面,由学生本人、教师、家长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优秀、合格的,发给盖学校印章的结业证书,存入学生的地校课程档案袋。在同学科比赛获奖的,享受学校奖励。
2.召开成果展示会。每学期末学校统一组织举办学生作品展览、各种技艺比赛为主体的成果展示会,表彰在学校课程中表现突出的学生,颁发学生上课等级证书,极大的鼓舞了学生参与上课的热情。
3.强化学生过程管理。针对走班式上课,学生上课人数难以管理的问题,学校严格了考勤制度,上课教师每一节必须每节课清点学生人数,学生无故不上课扣班级千分赛分数,学生请假必须要有班主任的请假条制度。学生出勤情况、上课情况纳入班级千分赛考核中。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xx市经济开发区中心中学人正满怀激情与梦想,在思考中奋勇前行,不断提高学校课程建设水平,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踏上一个又一个事业的新高峰!
美育课程实施方案篇十一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的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案。
坚持按照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科学安排课程;坚持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新课程体系的教育功能;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
根据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将其教育内容全部纳入,有利于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及认知规律,把课内外、学校与社会联系起来,把间接的书本知识学习和直接经验体验结合起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态度、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学习与发展创造条件。
学校课程以灵活性、适应地方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落实国家课程方针并开设校本课程,适应学校办学方向,开设的活动课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习成为富有个性的过程。新课程不仅为学生共同发展奠定基础,也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一)国家课程。
1、除综合实践活动课外,品德与生活(社会)、科学、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学年课时总数和周课时数控制在国家所规定的范围内。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安排传统活动、运动会等。复习考试时间2周,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13周。
2、晨会、班队活动等每周至少安排一课时,主要进行常规教育,开展少先队中队活动,并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由班主任教师自行安排。
3、因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各门课程已经普遍增加了实践活动,所以综合实践活动同地方和学校课程统筹安排。
4、一至六年级的体育课,均应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并在六年级进行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
5、学校开设英语课,起始年级为三年级。
6、各门课程均应相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机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健康、国防、安全等教育也应渗透在相应课程中进行。
(二)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
1、根据国家与省规定,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课时与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型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和劳动技术教育)课时统筹安排与综合使用原则。
2、地方课程从《山东省地方课程选用指南》中选取《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传统文化》作为地方课程,从一至六年级全部开设。
3、因学校现状不能开设信息技术课,根据传统教育方针,在三、五年级开设珠算课。珠算课的开设不但能成为数学课的第二课堂,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心智得到良好的开发。
4、结合教委印制的乡土教材《我爱冬枣,我爱下洼》,在四年级开展民间传统文化的学习,包括戏曲、手工等。
5、国学大师郭沫若曾就写字要求提出: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求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对养成习惯有好处,能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但要养成书法家,那是另有一套专门的练习步骤的,不能作为对于中小学生的普遍要求,因此在各年级开设写字课的基础上,三、五年级加设毛笔书法课。
(一)目标管理及任课情况安排原则。
1、为促进国家课程方案的实施,落实课程管理,音体美设专职教师同时要求音乐教师每两周教会学生一首歌,并能做到站队唱歌放学,每学年至少举行四次大型文艺活动。体育每周须有班级比赛活动,每学期不少于四次由全体师生参加的体育比赛活动。美术每周举办一次学生书画展览。音乐、体育教师可根据情况上合堂。
2、任课教师考试科目备课每周不超过10课时,上课不超过15课时。所上科目备课共计不超过16课时。
3、为保证地方与学校课程及国家课程非考试科目的实施,尽量跨年级交叉安排教师任课。
4、为加强低年级数学教学及学生管理使学生尽早养成良好习惯,由四、二年级专任数学教师同时分任一年级两班班主任,并分任数学课。
5、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薄弱课程实施领导小组并由校长兼任三、五年级的珠算课、书法课。
6、每天下午上课前20分钟为各年级写字时间。
(二)、校本教研。
为加强各学科课程目标的实施,安排任课教师语文每周一、三,数学每周二、四,其他学科周五开展学习教研、听评课活动,并由教研组长写出活动记录。
(三)、目标管理。
1、所有科目均须备课并体现书面教案再上课,可参考其他教师已有的教案,但必须体现其使用性。
2、备课时数以一学期应有课时计算,各种作业布置合计不少于上课时数。但语文、数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非考试科目不留书面作业,品德与社会、科学、英语、不留课下书面作业。
3、以上措施通过教师评估考核实施。
1、学校总课时数共计270课时,任课教师人均15课时。
美育课程实施方案篇十二
音乐课《大雨和小雨》设计思路:《大雨和小雨》是一节比较有趣的音乐课,很容易让幼儿产生兴趣。我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先组织幼儿倾听雨的声音,让他们回忆下雨的情景,感受大雨和小雨的不同。然后通过我的'小结让幼儿熟悉歌词,为学唱歌曲做基础。最后在游戏版块,通过五彩丝带的辅助,让幼儿更加理解歌词,熟悉歌曲的旋律,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望。活动实录:
1、教师播放“大雨和小雨”录音,引导幼儿自由倾听。
2、刚才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打雷和小雨的声音)打雷后要干什么呢?(下雨)。
3、下的是什么雨呢?(大雨)。
1、下大雨的声音怎么样的呀?(哗啦哗啦……)我们用能干的小手来表示一下,谁来做一做?(尽量用夸张的动作来表示)我们再来用能干的小手边念边做吧!(出示大雨图片)。
2、大雨下的可真大,慢慢地雨变小了!我们来听一听……播放小雨录音。
3、小雨下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呀?(淅沥淅沥……)小手也来表示一下吧!我们也来一起来念一念。(出示小雨图片)。
评析:直观的教具容易引起小班幼儿的注意,用图片来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更好地为下一环节作好铺垫。
1、大雨、小雨高高兴兴地从天上落下来,听,它们还在唱着好听的歌呢!(教师清唱歌曲一遍,唱出大雨、小雨的不同强弱力度)。
2、它们唱的好听吗?大雨落下来时是怎么唱的啊?小雨又是怎么唱的啊?来,我们来唱一唱吧!让幼儿尝试唱歌。
3、让我们再来听一听,听听看下大雨和下小雨的声音一样吗?欣赏歌曲第二遍,感受大雨声和小雨声的不同。
4、大雨唱的时候是响响的,小雨唱的时候是轻轻的。现在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唱两遍,引导幼儿唱出强弱力度)。
5、现在让我们来学一学大雨和小雨,一边唱一边从天上落下来吧!(引导幼儿大胆表现大雨和小雨)。
2、教师先示范完整唱一遍。
3、全体幼儿一起边舞边唱。(两遍)。
4、大雨小雨们我们一起到外面去玩吧!(出活动室)。
评析:在游戏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歌曲和游戏所带来的快乐!
美育课程实施方案篇十三
“雕刻”是以各种不同材料雕刻为载体,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掌握知识与技能,雕刻艺术的内容极为丰富,从中了解我国的饮食文化和雕刻工艺,及雕刻知识和各种雕刻技艺,受到艺术的熏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雕刻艺术作为一种造型艺术,运用雕、刻、琢、磨、钻等方法制作出具有实用性、装饰性和欣赏性的艺术作品。根据雕刻材质不同,可分为石雕、木雕、竹雕、砖雕、角雕、牙雕、核雕、食品雕刻等;根据雕刻形式不同,可分为浮雕、圆雕、透雕等多种。雕刻一般要经过构思、选料、雕刻、修整、美化等步骤。
在食品雕刻中使学生基本掌握基本雕刻手法和基本雕刻刀法,为以后自主研究石刻、砖刻,角刻等提供了可以借签的经验。雕刻是常见的劳动技能,让学生喜欢雕刻。
1、知识目标:通过探究性学习,使学生了解雕刻的历史起源,雕刻是传统艺术之一。有悠久的历史是祖国文艺百草园中的一朵奇葩。
2、技能目标:通过学生自足学习和老师必要引导,基本掌握雕刻常用章法与刀法。
3、情感目标:通过综合实践课,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认真、细致的良好作业习惯,热爱祖国文化艺术的良好情感,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判断能力、想象能力与表现能力。
1、雕刻的释义。
2、雕刻的发展及起源。
3、雕刻工艺的基本要求和技术要领。
4、雕刻的种类及用具。
5、雕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就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
1、在教学方法中运用“讲解—示范—模仿”让学生通过观察:模仿教师示范演示动作、掌握基础知识和操作原理。
2、“自学—发现”学生通过自学,发现其中知识技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纠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勇于实践的精神。便于学生学习方法。
3、在方法上也可采用分析、启发、探究、实践的方法。“指导—实践”。指导学生看、想、做、动手、动脑相结合,突出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主导作用。努力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识与技能相结合,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突出劳技课特点,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劳动实践,有利于学生掌握劳动技术与技能,有利于锻炼学生意志,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正确劳动观念。
教学重点依据教学内容,利用学校电脑室,让学生带着问题与疑问上网查资料。了解雕刻历史与起源、印文章法、看课文“自学—发现”的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自学发现其中的知识、技能、奥妙。掌握操作要领,懂得操作一般步骤。
教育难点突破有赖于学生实践操作“听到的易忘记,看过的记得牢,做过了才能学会”。在实践中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与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运用现场演示讲解,用课件制作教学手段。学生根据现有水平灵活运用,发挥优势学生楷模作用,让学生互相交流,相互学习。使学生作品得到最佳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在教学手段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电脑室,让学生课前收集资料,学习各种雕刻手法,上课时教师用课件演示及展示往届学生优秀作品,为学生创造一个深入其中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同时通过各种教学方法的应用,缩短理论和实践距离,加快学生对章法、刀法掌握,提高学习效果。
4、在学习方法上,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重视实践操作,让学生知识正迁移。如,导入“雕刻艺术”让学生观赏、分析课文中雕刻,感受各种不同雕刻种类的表现形式。让学生欣赏往届学生雕刻及名人雕刻,感受到雕刻就是以物作纸,以刀代笔。民间俗语(做时短,看时长,予人方便,予己方便)。看书模仿、学习、试试看。在实践中以组为单位,边学习边讨论,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不但让学生“学会”,更让学生“会学”。由于中小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他们一般能根据教学目标有计划、有选择地观察、动手操作和思考问题。而且他们有很强的好奇心,不满足于教师的传授讲解,总想自己亲身探究来发现问题,得出结论。雕刻课中许多内容可精讲,还给学生一片自由的空间,放手让学生去自学、自悟、发挥想象,让其大胆去试、去探索、去琢磨。即使走一些弯路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创造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于动口、勇于动手,在操作中互相讨论、共同提高。引导学生在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增减些,变一下形,换一种材料或加工方法会怎样?这种技能和方法还能用于什么地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综合实践课可分为分七个学年进行,每学年至少安排一个周。通过实际操作演练,培养学生独立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至六年级:了解雕刻的定义分类以及雕刻的历史来源。
七年级:了解雕刻的定义分类以及雕刻的历史来源,基本掌握木雕工艺的技术要求和基本要领。
八年级:了解雕刻的定义分类以及雕刻的历史来源,基本掌握木雕工艺的技术要求和基本要领,并可以简单的制作雕刻作品。
教具准备:课件制作、石刻刀一套、印床一付。
学具准备:青田石、石刻刀、复印纸、拷贝纸、2b铅笔、水砂纸。(如用转印法渡稿,还需用毛笔、墨水)。
美育课程实施方案篇十四
升国旗仪式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形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有关规定,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传统教育、艰苦奋斗教育以及其它方面的教育,特制定升旗仪式课程方案。
1.使我校升旗仪式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2.用不同主题的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2.培训升旗班。
3.进行国旗下演讲。
4.学唱国歌、校歌。
由团委具体负责,政教处、办公室、信息中心、各班班主任协调配合进行升。
旗仪式。
1.团委管理职责:组建升旗班;定制升旗服装;安排每次国旗下演讲;收集整理国旗下演讲稿,并推荐校报;每年将国旗下演讲稿印制成册。
2.政教处管理职责:安排校学生会纪律部检查各班在升旗过程中的纪律情况、通报纪律好的和纪律差的班级。
3.办公室管理职责:管理教师的升旗队列;记录教师的出勤情况;通报批评未出勤或纪律差的教师。
4.信息中心管理职责:保障音响设备的正常使用。
5.班主任管理职责:整理本班学生队列,管理本班纪律。
1.每学期初利用一节课时在固定的教室对升旗班进行国旗法等课程培训。
2.每周一上午课间操时间为固定的升旗仪式课程时间,全校师生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要求全校师生穿校服、戴胸卡、集队迅速、列队整齐。
3.每周一如遇到恶劣天气,每班在室内进行简短的升旗仪式。信息中心负责播放国歌,全体师生在教室内起立,面对教室前方墙壁上的国旗行注目礼。团委负责组织,班主任跟班。
4.每学期第一次升旗仪式由校长进行国旗下演讲,以后安排德育校长进行两次国旗下演讲,其他领导不做硬性规定。
5.升旗仪式程序:
(1)出旗。
(2)升国旗,奏国歌。
(3)奏校歌,音乐班学生齐唱校歌。
(4)国旗下演讲。
(5)升旗班退场。
美育课程实施方案篇十五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与各学科课程领域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领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综合实践活动作为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它与其他课程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综合实践活动课并非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也不是随意性的自由活动。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学习课程改革纲要,不断摸索新课程实践经验,逐步提高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整体实力。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全面贯彻教育教学改革的精神,积极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有关目标,根据学校工作意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综合实践活动为阵地,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宗旨,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习力度,创新学习的形式,集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社团活动、信息技术教育为一体,加强学科间的整合,积极构建活动的评价体系。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构建我校具有校本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教程。
二、时间安排。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极具开放性,它需要打破传统的学校教学时间管理策略,因此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主要采用弹性课时制,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需要灵活安排,主要做法有:教师组织学生全员参与,及时对班级或小组的活动情况加以指导;走出校门开展实地活动,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与社会、与某学科紧密结合、相互交叉。
(一)课程设置思路。
1、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每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都互相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学生由本学科生成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能力、综合能力。
2、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认识身边的小事,不仅会理解小事的教育意义,而且会提高思维的品质和研究习惯,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使命。
3、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当前高中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对一些公众现象,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把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校园,指导他们采用具有个性化的方式展开深度探究,从而获得自己独创性的理解,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旨所在。
4、与传统节日相结合。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传统的泱泱大国,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精髓是学生学习的极佳资源,为了让学生继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结合传统节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重阳节开展以敬老爱老为主题系列活动、中秋节传统风俗文化研究等。
5、与学校工作相结合。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课程,虽然没有固定的教材,但并不是没有目标,而这些目标和要求往往也是学校德育工作要达到的,如结合国旗下讲话、赤中精神等开展行为习惯、文明道德、时事热点、自主管理等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6、综合利用各种资源、运用多种方式。网络已经成为最大的资源库,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技术和资源,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我们要充分利用图书资源。对于山区高中学生来说,上网浏览还不会或者不够熟练,因此,应该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引导、鼓励学生从图书馆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内容。我们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挖掘社区中人力资源、地域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等;我们要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发挥学校教师的特长,让教师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
学生的学习方式各不相同,综合实践活动也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采用多样的探究方式和活动手段,刺激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从参与研究的对象来看,可以采用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校合作的方式。从研究采取的手段来看,可以采用活动设计、网络技术、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实验演示、表演交流、测量制作、社会宣传、服务、总结、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
(二)课程内容范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的开发与实施以学生为核心,实现学生与自然、学生与他人和社会、学生与自我三种关系的整体整合,最终指向学生个性健全发展。进一步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内容应根据当地情况、学校的差异以及学生的个性差异而不同,选择切入点。
1、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研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具有时代使命感,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主题,如环境教育、价值观教育、生活教育、主体文化与多元文化等内容都可以不断渗透到研究性学习活动之中,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参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走出课堂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值得学习领域。通过该学习领域,可以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世界、道德意识和能力,使学生的人格臻于完善,如社会考察、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让学生开放性的主体体验实践,在体验与探究活动中不断成长,在参与和融入社会中不断成熟,在认识自我中不断完善。
3、进行劳动与技术教育。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这是一个开放性的学习领域,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以创新教育内容为载体、以信息技术教育为手段,培养学生具有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
4、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不仅是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探究学习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这既包括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还包括发展学生对浩如烟海的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伦理。
在指定领域之外的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包括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田径运动会、元旦文娱晚会、校园歌手大赛)、学生间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与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定领域相结合,共同构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
5、丰富学生文体生活与社团活动。
在综合实践活动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基础上,继续大力加强学生文体生活,丰富社团活动,以促进精彩的校园生活。这样一来,既有助于形成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又可以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实现个人素质的提高与发展。
总的说来,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科特点,综合活动课程采用小组活动为基础,并与年级活动、班级活动、个人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各单元中均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每一个小组围绕一个共同的子主题(或次子主题)展开讨论,提出小组围绕主题所要探究的几个问题,交活动导师挑选,活动导师根据探究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考虑,帮助每一小组确定探究问题,并与小组成员讨论实施方案,在实施中做好指导工作。小组成员根据子主题实际可进行调整,组长民主产生,每一个小组成员须承担一定的工作。小组活动产生结果之后,以汇报材料,调查报告、设计方案、研究报告等形式通过班级或年级交流、展览体现活动的成果。
美育课程实施方案篇十六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地帮助每一位学生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浙江省教育厅日前下发了《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在体现义务教育基础性、全面性和公平性的基础上,强化选择性教育思想,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育评价,积极推进差异化、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综观我校课程建设现状,在进一步梳理学校办学思想的同时,我们认为依托课程建设,能进一步提升我校办学内涵,助推孩子们的个性发展,让每个孩子都成为一个精彩的世界。基于此,从当前学校办学思想、师生发展诉求、现有课程资源出发,遵循《意见》相关精神,构建学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经验与优势。
温州市江岠小学是一所老学校,坐落在杨府山涂村,地处城郊结合部,创办于1946年,随着体制改革,20xx年由村小变为鹿城区区属学校。学校占地面积约799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约2753平方米,绿化面积约达1000平方米,校园布局比较合理,一年四季洋溢着花香,xxxx年获得“温州市绿色学校”称号,是一所有着园林特色的学校。xxxx年又被评为“温州市行为规范达标学校”。
目前,学校有教学班18个,667多名学生,50名专任教师,其中硕士研究生1人,本科学历有37人,专科毕业有12人。“绽放心中的爱”是我们的校训,“充满活力充满智慧充满和谐”是我们的校风,“乐于奉献乐于探索乐于分享”是我们的教风,“学会思考学会交流学会生存”是我们的学风。学校目前正引来学校发展的最大机遇,随着鹿城新城新金融区的建设,学校将拆迁重建为与金融区匹配的现代化学校。
学校紧紧围绕“一切为了孩子的将来”办学理念,以“绽放心中的爱”为校训,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在学校管理方面,倡导规范加特色;教师管理方面,倡导达标加专长;学生管理方面,倡导合格加特长。
同时,学校基于教师特长、学生兴趣爱好,由学生、教师双向选课产生所开设的20个社团活动以及各文化节活动都趋于课程化建设,这为我校xxxx学年的`拓展性课程设置提供了参照版本。
学校要努力让孩子喜欢上学、让教师体验成功的幸福、让课堂充满创造的欢乐,使学校焕发出了“爱“的华彩。
(二)问题与挑战。
1、从课程结构看,之前学校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的开发较为单一,只依赖于三爱特色课程。校本课程的多样化和微型化有待加强,如德育课程,艺术课程,语言课程,思维课程的开发步伐尚未跟上。关于特长类课程本校教师的专业指导能力比较低下。
2、从课程评价看,学校有关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奖励制度尚未出台,这对于扩大课程建设的教师参与面有不利影响。
3、从课程特色看,对提高学生兴趣特长的课程的建设有待加强,尤其是体艺学科的拓展性学习课程开发与实施需要形成学校特色,文化学科与学业成绩提升需要形成良性的互动,学科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4、从课程实施条件看,虽然学校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校本课程开发骨干教师队伍,学校领导也重视课程的纲领性建设。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对于方案的设计和资源的积累,很多老师还存在观望、等靠的畏难思想,教师仅把课程当作科目,没有形成一种开放、自主、科学的课程意识,其课程发展能力的欠缺和意识的淡薄是学校课程发展存在的核心问题。
1.学校发展目标。
办有爱的教育。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国近代教育学家夏丏尊说:“教育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人类的永恒需要,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航标灯,是人类所要代代相传的文明火把。“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也是着名教育家霍懋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座右铭。
如果说“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神圣灵魂,那么“师爱”则是进行教育的原动力。对于教师,就是要用满腔的爱去爱事业,爱学校、爱工作,爱学生。师爱,除了是教师的一种道德素质,还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着重体现在教师对爱的理解、对爱的意义的认识以及对爱的把握上。爱是奉献,爱也是理解。但是,爱对于每位教师来说不仅仅只是一种付出和给予,它包含了丰富的内涵。一是要用自己的爱心去唤醒学生,教会学生去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社会;要用自己的言行感召学生,影响学生去爱学习,爱劳动,爱助人,爱创新。二是尊重、理解、信任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理解能冲破师生间的冰封,信任会交融师生心灵,爱护会点燃师生的友谊之火。三是激励、赏识、参与、期待每一个学生。激励每个学生求进;赏识每个学生的才能;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学生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来自教师的期待是学生积极进步的动力。真诚的爱、热情的鼓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四是真诚公正,严爱相济。爱不是放纵,爱里有严,爱里有教育。同时,教师爱工作、爱学生更要爱自己。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把对教育爱的热潮,在爱的教育过程中找到无穷的乐趣。
美育课程实施方案篇十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美术与艺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在新一轮的改革中,书法篆刻的系列内容出现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当中。写字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热爱祖国文字,具有良好的写字习惯,并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之一。我校的学生的写字练习课由语文科老师负责,由于部分老师对写字教学重视不够,对学生缺乏严格的要求和训练,教师教学指导不到位,写字课利用率不高,学生缺乏良好的书写习惯,在书写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1、握笔姿势不正确,写字姿态不规范,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字迹潦草,行款不整齐,作业和卷面不整洁,写错别字等现象常可见到。
3、对汉字的演变历史缺乏最起码的了解,学生的书写兴趣得不到激发。
以上种种现象给我们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加强写字教学已经刻不容缓。为了改变我校写字教学现状,我们美术组老师应该针对现状而开设面对全体学生的书法课程。
意义。
1、开设书法课,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燕喜文化;
2、开设书法课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姿势;
4、开设书法课可以通过教育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磨练学生的坚强意志有很大的意义和作用。
5、开设书法课是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艺术的需要。
6、开设书法课可以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和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
1、通过书法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给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执笔姿势,使学生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
2、通过书法练习,使每位学生都能写一手正确规范优美的汉字,增强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在教学中,通过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形象、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通过指导学生临摹书法名碑法帖,从中可以汲取文学素养,提高文字修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了解中国书法悠久的历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并自觉地承担起继承发扬的责任,从写字的进步中得到学习的动力。
4、通过书法练习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和耐心稳妥的良好品质,克服马虎草率、不负责任的不良习惯。在书法练习中,学生通过自身刻苦努力获得艺术上的提高使学生认识到做任何一件事都必须有耐心、有意志才能获得成功。
1、高一学生为书法校本课程培训初、中级阶段,安排硬笔书法;
2、高二学生为书法校本课程培训高级阶段,安排软笔书法。
组长:
组员:
根据课程目标的定位,我们开设书法校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进行写字基本技能的训练。
1、书法字体的艺术欣赏。
2、书法笔画训练。
3、书法结构的训练。
(二)、我们将围绕写字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比如:通过现代媒体、查阅图书资料等多种渠道了解历代的书法名家、讲讲他们勤学苦练的故事,观看有关书法家的影片,欣赏他们的作品,了解书法各大流派的特点,带学生去参观书法展,举行学生作品展和教师一起开展写字竞赛,切磋技艺、共同成长等等,以丰富写字课程的内涵,拓展其外延。
1、教师培训:学习校本课程理念,侧重于教师课程的知识与技能方面。学会运用合作模式开发校本课程。
努力提高教师写字水平和自身修养。在广大教师中大力推行苦练写字基本功训练,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有条件可聘请专家为教师作专题讲座,以提高为师者的写字水平与自身素质,做到“业高为师”。教师要经常组织研讨,交流彼此的经验,以一种主人翁的意识投入到课程的开发和完善中,积极地为课程的实施出谋划策。
2、大力宣传,营造浓厚的氛围。
3、因地制宜,训练形式丰富多样。
(1)、集中指导。
(2)、活动渗透。
4、时间保证,将课程排入课表。
5、学校要为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创造条件,提供必要的物质资源,保障课程的顺利实施。如:图书馆要增加图书量,要时时面向全校学生开放,为学生查阅资料提供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本校本课程对学生的学业评价采用展览和同时根据学生平时训练的具体情况对学生作客观、全面的质评和量评。
美育课程实施方案篇十八
(一)全面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优化整合校园素质教育因素,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主体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形成推动学生积极、自主、持久的学习内驱力。
(三)自主性原则:根据国家提供的课程科目和课时的比例,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统筹安排课程计划,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
基础上,促进学生学有特长。会合作——从小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依存关系;在尊重与维护自己的同时尊重他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追求群体共同发展。会健身——依托广播操、乡土游戏、校园足球以及“体育与健身”课程等资源,每位学生每学期学习不少于2项的健身技能,每天参与锻炼得的时间不少于1小时;懂得劳逸结合、健康第一等道理,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
(二)课程目标:以现代课程理论为依据,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对新课程目标、任务的认识,遵循教育客观规律,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科研为手段,实践新课程理念,探索新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
(一)完善组织机构,明确管理职责: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网络,明确职责,保障学校课程管理的顺利进行。
组长:黄义海。
副组长:常春灿。
组员:邓焕珍、丁瑞青、王传国、索焕云、楚秀平等。
校长负责有关学校课程的决策问题。中层组织主要负责执行问题。基层组织主要负责具体实施。
校长室明确各部门在课程执行力上的监管分工。对各部门在课程管理流程进行监管。各部门不定期地向校长室进行课程执行情况汇报,以便校长室能及时了解课程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不足和亮点经验。
教导处(德育处)主(兼)管三类课程的日常管理。根据学生学习和生活规律安排好学校课程计划,严格控制周活动总量和学科教学课时。按照学校课程计划,编制班级课表,根据师资情况合理安排教师任职任课安排。科学合理地安排学校作息时间。
(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常规管理。
1、以教学质量承诺制为契机,加强教学常规的管理,以聚焦课堂为主线,关注教学五环节,落实各环节的达标标准,争创优质标准。
2、以校本研修为突破口,开展合作共荣团队的创建,通过课题引领,主题研究,同伴互助,落实三类课程的实施和开发。
相关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岗位职责如何写(精选10篇)
- 最新教师行为十项准则心得(优质17篇)
- 最新小学生日记三十字(大全8篇)
- 大班体育游戏拍球教案通用(实用8篇)
- 小学生生活学习计划表(优质20篇)
- 2023年禁毒手抄报内容简短(精选16篇)
- 2023年市场营销的岗位职责汇总(通用11篇)
- 最新黄山英文导游词简短(实用15篇)
- 最新餐厅日常运营的管理方案(大全11篇)
- 惬意人生汇总 惬意的人生意境(六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