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上门心得体会及收获 居家实践心得(四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01-07 16:03:03    小编:ZTFB
居家上门收获 居家实践 文件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居家上门心得体会及收获 居家实践心得(四篇)

  • 上传日期:2023-01-07 16:03:03 |
  • ZTFB |
  • 8页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描写居家上门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20xx年度我们完成了20xx年制定的工作目。在美兰区社保局管辖内的220名孤寡老人做了全面的调查摸底,并逐一核实家庭实际情况,并签订了50位孤寡老人作为服务对象(在50位服务对象中女性26人,男性24人,最大年龄86岁,最小57岁),建立基本信息档案,在服务对象之中,有瘫痪、残疾人,也有患慢性病长期服药的。自从启动上门服务工作以来我们定期上门为服务对象讲解老年人保健知识、与老人谈心、以排解他们的心理孤寂、给他们买菜做饭、陪医送药。他们住院期间我们送去营养品和问候,使他们感受到了政府无微不至的关怀,服务员还在家里为生病的孤寡老人熬汤、包饺子,他们感受到我们的服务是那么的温馨那么的周到。他们给我们的服务最好的报答就是含泪的目光冲着服务员远去的背影挥挥手。

1)、针对孤寡老人生活孤僻的特点我们服务员充分发挥了工作时间灵活与自己的耐心不畏困难的特点,尽量选择他们在家的时间上门服务,没有因此漏掉一次约定的服务次数与缩短服务时间。

2)、在工作开展一年多里依然有部分老人不理解我们的工作性质和目的,认为只是走“过场”。我们耐心地给孤寡老人讲解政府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让他们了解政府的这项惠民工作与我们公寓的专业化队伍与机构。“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我们真心付出终于赢得孤寡老人与他们周边邻居的充分信任与赞赏。

3)、一年多的服务工作我们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与困难,特别是与瘫痪卧床与痴呆的沟通时候经常都吃闭门羹或不愿意给我们服务签字确认。从事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以来,我们对遇到的困难一个一个克服,让这些孤寡独居和行动不便的老人充分享受到了政府对他们的关怀。事实证明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推进,让越来越多的孤寡、高龄、空巢老人真切地体会到“爱老、助老、促和谐”的深刻内涵。这对我们未来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为了让老人安心、舒心;让党与政府放心、省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依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继续进行服务品质的提升,努力为更多的老人创造良好的居家养老环境和提供优质服务,不断提升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满意度,更加深化居家养老服务的层次,使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现将20xx年各项服务统计数据如下:

20xx年我们总共为老人服务1932次,政府购买服务时间4464小时,我们为老人服务时间4546小时,超出82小时,20xx年传承20xx年零投诉。

20xx年工作我们将从两个方面去做:

1、狠抓服务质量、提高服务层次增加服务项目以满足不同的老人群体要求。

2、全面推广标准化管理与规范化操作,有机结合公寓养老服务与居家养老服务以形成居家养老服务为基础,公寓养老为支撑一个新的养老服务体系。

描写居家上门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居家养老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复护理、应急救助、娱乐学习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它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是我国发展社区服务,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

1.有利于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在社区利用闲置的房屋略加改造或在自己的家庭设立养老护理服务中心,节约政府大量投资。据有关部门测算,政府投资建设社会养老机构,每增加一个床位就要多投资10万到15万元。

同时,可以提供就业岗位,使下岗待业者能够找到服务的机会,调动了社区的闲置资源。目前,在城市社区中,有不少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低龄老人和下岗工人,他们是开展社区老年工作的重要资源。

2.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住在养老机构中的老人由于远离自己生活过的街区,平时难以与亲人见面,心理易产生一种被家人和社会冷落的孤独感和忧伤感。居家养老则使老人不离开自己熟悉的社区,家庭熟悉的环境能帮助他们保持原来的生活习惯,亲朋好友、熟人也能使老年人精神愉悦。

3.有利于解决困难家庭养老的后顾之忧

相对来说,居家养老所需费用较低。这样,可以让一部分家庭经济有困难但又有养老服务需求的老年人得到精心照料,从而对稳固家庭、稳定社会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4.是有利于推动社区建设。居家养老的基础是社区建设

加强社区老人照顾,有针对性开展老人服务,真正使社区资源和设施得到充分利用,在满足老人需求的同时,也促进了社区文化的建设。

5.是改善了生活质量

虚拟养老院(虚拟养老院 ,就是政府建立一个信息服务平台,当老年人有服务需要时,拨一个电话给信息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就会按照老年人的要求,派服务企业员工上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同时对服务质量进行监督。

虚拟养老院实现了居家专业化养老。)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机构养老院同等的人性化关爱与社会化服务,较好地解决了高龄、空巢、特困老人生活困难和缺乏精神慰藉等难题,满足了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多层次需求,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6.是推动了产业发展

居家养老服务市场空间很大,具有广阔的产业发展前景。虚拟养老院作为养老服务产业的孵化器,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将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和分散的养老服务资源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企业化员工制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培训、制度化管理考核等工作机制,有效克服了目前社会上的家政企业小型化、零散化,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和品牌效应,产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形成了规模和品牌效应,带动养老服务产业化发展。

1.人口老龄化呈加速之势

我国老龄人口具有数量大、增长快的特点。中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60周岁及以上人口23086万人,占总人口的16.7%;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003万人,占总人口的10.8%。

从2009年开始我国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老年人口将年均增加800万至900万人;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人。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预计到2050年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将达4.37亿人。约占总人口30%。老年人口的剧增,尤其是高龄老人的增多,使养老问题越来越重。

2.家庭结构小型化、空巢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规模呈现出小型化、结构核心化的趋势。要不了多久,我国将普遍出现“四二一”家庭成员构成,即一对年轻夫妇抚育一个孩子而赡养四位或六位老人(父母、岳父母)。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每10个年轻人赡养1个老年人,如今这一比例已经达到3比1。

与此同时,人口高龄化、失能趋势也愈益明显,目前我国80岁及以上高龄人口快速增加。另外,由于工作流动性的增强(特别是大量的农民进城),致使很多子女家庭无法与父母在一起。空巢家庭增多,子女难以照顾年老的父母,家庭可以为老年人提供照料的资源越来越少。

3.老年人生活改善,市场购买力增强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在老年人福利和养老问题方面的关注度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和消费水平也随着有了很大的提高,购买力增强,需求空间也增大,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老年人越来越希望自己的晚年生活得更加舒适和丰富多彩,但是又不愿意离开家庭住到养老院,这就给居家养老服务提供很大的市场,比起自己手脚不灵活的做各种家务,打个电话叫专门的服务机构更让他们觉得省心省力还安心。

4.居家养老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

既然现有经济发展水平不允许社会养老全面替代家庭养老,家庭养老功能又逐步弱化,那么必须开拓创新,探索与我国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养老模式。

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实践中逐步为人们所认可的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支撑、以养老保险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新型社会养老模式,这种养老模式把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优势功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互补结合。

具体来说,居家养老相对于传统的家庭养老和养老院养老而言,可谓兼有两者的长处又避免了两者的短处,是一种扬长避短的养老模式。

1.市场细分

针对老年群体的特点和不同的经济水平导致的购买能力的差异,将机构的服务市场细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a类:年满60周岁的政府重点援助的低保及低保边缘的老人家庭。即如果没有外界社会和政府的帮助,无力自主生存,没有任何收入来源的老人。

该类老人家庭一般有三种不同的特殊情况:

(1)“三无”老人,即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和无子女老人家庭。

(2)子女无力赡养的特困家庭老人。

(3)空巢贫困老人。

b类:年满60周岁的政府一般援助的老人家庭。即有一定的收入来源,但其收入低于最低消费水平的难以维持现状生活的老人,或者收入不稳定,生活没有保障的老人。

c类:年满60周岁的不享受政府特殊援助的老人家庭。即有高于一般人均水平的收入来源,且收入状况比较稳定,不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援助的老人。

2.细分策略

(1)从政府有关部门获得所服务的社区或地域范围内,获得政府援助的老人的名单以及所受援助的程度和其他详细情况,确定目标服务群体的一些基本情况。

(2)将年满60周岁的老人分为a、b、c三个层面分别提供无偿,低偿或者是有偿的服务。

(3)可以将政府提供的现金补贴的一定百分比转化成等值甚至可以设当超值的养老服务,让老人得到更加实实在在的优惠。

(4)对机构曾经服务过的每一位老人建立档案,不仅方便实行全程满意度跟踪调查,还可以根据老人之前常需要的服务预测其需求特征,建立并维持好关系。

3.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实现运作市场化。

“xx”虚拟养老院在创建过程中,政府始终起着主导、引领、扶持和管理监督作用。首先是支持信息技术平台建设。其次是提供优惠扶持政策,通过《社会养老服务组织资金补贴实施办法》,将虚拟养老纳入养老服务组织,享受政府开办经费补贴和运营经费补贴。

对符合政府援助的对象,分别按每人每周4次、3次、2次和每人每月2次、1次(a1、a2、a3和b1、b2)每次3小时的标准,为老人进行购买服务。让经济收入不同的老人共享“老有所养”大平台。同时,我们学校是民办非企业单位,我校设立家政服务部作为运营主体,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通过企业职业化的员工队伍,标准化的服务规范、市场化的发展项目,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为虚拟养老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一流服务。

4.分类施养、个性选择,实现服务标准化。

“xx”虚拟养老院带给社区老人服务内容涉及家政便民、医疗保健、物业维修、人文关怀、娱乐学习、生活配送6大类53项,几乎涵盖了日常生活照料的所有服务项目。在服务对象选择上,凡年满60周岁的社区老人都将纳入服务范围,并分a、b、c三个层面为老年人提供援助、体验、自费服务。这种分类服务方式,丰富了养老服务产品,满足了不同层次老年人服务需求。与此同时,“xx”虚拟养老院还引入iso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对所有服务项目实施标准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养老服务专业化品质。

根据细分市场策略制定价格策略,同时还要参考地区的其他类似行业的收费水平。一般的,可以根据两种不同的定价方式差异化的制定服务价格:

1.按照服务的项目收取费用,即按照提供的服务的不同的类型收费。机构提供的服务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每项目收费标准:

2.按照服务时间收取费用。

(1)0~2小时之内的一般性家政服务,收费为60元

(2)超过两小时,每小时加收20元

(3)预约每星期周一到周五固定上门服务,时间在0~2小时之内的收费方式如下:

每星期5次:收费每次50元

每星期4次:收费每次45元

每星期3次:收费每次65元

每星期2次:收费每次80元

注:超过时间的部分按照每小时加收20元累计计算

(4)预约每月上门服务的,收费按月结算,每月1800—2000元。

1.强调关系营销策略

根据养老服务产业的特殊性,重点实施关系营销策略,对顾客进行科学的细分与管理,方法比较灵活多样。建立和谐有利的商业关系,需要企业与顾客及其他利益相关人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强调不仅要争取顾客和创造市场,更重要的是维护和巩固已有的关系。

(1)建立消费者数据库,使企业能够准确掌握消费者的有关信息,使商品能够准确定位,同时,使企业的促销工作更具针对性,从而提高营销效率。

(2)对重要顾客设立专门的关系经理,对顾客进行主动管理。

(3)实行会员卡制度,对享受机构服务超过一定次数或时数的忠实顾客发放会员卡,可以享受打折或减价等等其他的优惠条件。

2. 广告推广策略

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和价值观念,开展必要的推广。

(1) 有针对性的选择宣传媒体和宣传方式、时间。做电视广告要注意选择比较能博得老年人亲睐的时间段要注意符合老年人的习惯,比如他们通常都不会在晚上11点之后守在电视机旁而是多半都极影睡觉了,此时广告播的再频繁再感人也无济于事。

(2) 注重口碑宣传。

在上门服务过程中,员工可以下意识的强调本机构的名称、服务,给顾客留下良好印象。

让被服务的顾客觉得“值”。包括服务态度要良好,服务及时,留给人本机构服务标准化、专业化的印象。暗示顾客去口碑宣传

(3)联合有关社会资源,如康复中心,或者各大医院,组织“免费健康普查”活动,专门就老年人患病率比较搞的一些常见疾病给予免费的咨询和检查,树立形象,增强信任感。

3.多样化的组织

建立一套以机构正式雇佣的长期稳定的员工为主体,加之以兼职人员和志愿者队伍为辅的组织形式,达到降低经营成本而不保持服务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1)机构的正式雇员:由机构组织人力部招募,结合养老服务社会化与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相结合,为下岗职工尤其是“40.50”后的人员提供就业渠道。另外,“40.50”由于年龄以及经历等方面的特点也比年青一代更容易被老年人接受与认可,他们往往更有耐心,也更懂得老人的喜好和需求。

(2)志愿者队伍:志愿者队伍只要由“尊老”“爱老”的有爱心的家庭主妇、在校大学生和健康的退休老年人组成,不定期的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务。

(3)兼职队伍:只要是由在校大学生或社会福利单位等组成的服务群体,具有较强的流动性。

描写居家上门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社区进入老龄化以后,老年人的生活与健康受到了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爱。为此,我们在区和街道老龄办公室的帮助指导下,于20xx年成立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立了一支由党员、老年协会骨干、社工人员组成的居家养老志愿者队伍,同时,又在今年初成立了居家养老志愿者俱乐部,对80岁以上老人开展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因人制宜,讲求实数,从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等方位的服务活动。从而得到了老人们的满意、老人子女的感谢和周围居民的好评。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成立了由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为主要负责人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由35人组成的居家养老志愿者俱乐部,有组织、有分工,服务体系完善。

2、健全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章程、职责、工作人员守则。家政服务员工作职责、服务内容等制度,并上榜公布。

3、组建了一组比较稳定、乐于奉献的居家养老志愿者队伍,并且活动经常。

1、开展以“十个一”为内容的“一帮一”单个结对服务。即对现有34位80岁以上老人(20xx年是18位独居老人)已全部与就近的志愿者结成对子,这样结对,老人看得见、叫得应、服务也不同形式,贴近老人生活所的老人满意、有亲情感。如86岁朱杏梅老人,她是独居高龄老人,子女都在海外,远在海外的子女老是惦记着老人的生活和健康,自从老人与志愿者王亚芬、虞中式结对以来,他俩就成了老人家里的常客。他们不定时地去走访、陪老人聊天、打扫卫生、买菜、陪同看病。为了方便,他们还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写给了老人,24小时开通,随叫随到,解决了老人一系列生活难点,老人与之子女相当感激。去年5月份,朱老人扭伤了腿,去先锋村亲戚家调养的那段时间里,王亚芬、虞中式关心老人,他们特意雇车前去探望,正如王亚芬说:“我们已习惯了,几天没看到她,心里老惦记着,今天来,看到了,也就放心了。”想他们那样“一帮一”的结对帮扶事例在我们社区时常在发生着

2、开展帮扶小组定期进行上门服务。在对34位老人的服务活动中,我们根据老人各方面状况,服务工作也有侧重和不一,如对其中5位子女不在身边的独居老人,他们需要更多的照料。为此,我们分别组成了“敬老关爱家庭”,其家庭成员由社区党员、协会骨干、社工人员和学生57人组成,老人平时受结对志愿者联系帮扶外,我们分别在四个传统节日(立夏、端午、重阳、除夕)进行以“家庭形式”去老人家里,如:打扫卫生、整理衣被、聊天,既帮老人解决一系列因缺乏劳力而带来的困难,也为老人带去了精神慰藉。

3、开展重大节假日期间,社区统一组织集体活动。

①、每年春节期间组织部分骨干对85岁以上及患病老人上门拜岁、慰问。祝他们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快乐,并拍张照片作为留念,老人和子女非常高兴满意,这一活动已连续7年,已成为制度。

②、四月十四日,我们召开了“关爱独居老人传递世博温情”座谈会。把老人请来,与志愿者一道叙叙旧,讲讲家务。街道老龄办马主任也参加了会议并讲了话。在汇报介绍社区开展居家养老工作情况后勤恳地征求老人们对我们帮扶活动的意见建议。会议开得和谐成功,反映很好。

③、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敬老人、孝顺老人的节日。为此,我们举行了集体活动,去年端午节我们特有创意,在大千公园举办了一次“端午粽飘香,敬老爱绵长”的敬老活动。用三轮车把老人请来,与志愿者一道围坐在圆桌旁,一边品味粽子,一边聊聊家常,还一边观看文艺骨干的说说唱唱小节目,使老人们感受到社区大家庭温馨祥和,至今老人们仍感念念不忘。今年端午节,我们组织志愿者开展了“端午相约,棕礼相见”的敬老活动,去34位结对老人家里聊聊天,问问好,打扫打扫卫生,拍几张照片,深感亲情和谐,不是一家亲如一家的高田王社区人。

总之,在上级党和政府的重视帮助下,我们高田王社区居家养老工作出现了活动形式与内容扩展的越来越多,受到关爱帮扶的老人越来越多,参与服务活动的志愿者也越来越多的好势头。今后我们将在上级老龄办公事的具体指导下,认真总结经验、拓宽服务网点和服务项目,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让社区每一位老年朋友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描写居家上门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标志着我县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正式拉开序幕,这既是全县改革试点工作的安排部署会,也是动员会。刚才,青林局长对改革试点工作做了详细的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请大家高度重视,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讲两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的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大作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重大要求。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市民政部门的关怀支持下,我县扎实推进政府购买养老服务、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探索实践医养融合、统筹推进城乡养老服务发展,全县养老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随着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高龄化、空巢化趋势,和养老服务压力较大、贫困老人比例较高等特点,养老服务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因此,通过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坚持政府扶持、社会力量运营、市场化运作,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照料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结合、多层次、多类型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来满足绝大多数有需求的老年人在家或社区享受养老服务的愿望,显得尤为重要。全乡镇(街道)、各相关部门一定要进一步深化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忠实践行“两个绝对”,以更大力度、更实措施开展好试点工作,全面促进我县老龄事业发展,增强养老综合服务功能和水平,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准确把握试点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涉及部门多,根据市政府下发的《西宁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我县结合实际制定了《湟中县2018年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对各项工作任务进行了分解,明确了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各乡镇(街道)、各相关部门一定要对照《方案》,进一步明确任务、抓好落实。一要把握总体要求,紧盯时间节点。刚才青林局长的安排,既有方向性的引领,又有方法性的指导,各乡镇(街道)、各相关部门要按照我县试点方案要求,增强主动性和实效性,高起点、高标准完成工作任务。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虽然是3年,但国家在今年6月份将聘请第三方开展中期评估,评估成绩好的将给予奖励资金,成绩差的将取消试点资格,并追回补助资金,现在离评估只有1个多月,时间紧、任务重,各单位要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按照时限要求,倒排工期、细化责任,保各环节、各阶段任务不打折扣、按时完成。二要积极探索创新,务求工作实效。刚才,我们去了3个乡镇的农村老年之家和敬老院进行了观摩学习,各乡镇(街道)、各相关部门要以此次观摩为契机,在认真贯彻落实好既有政策措施,积极学习借鉴其他乡镇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将农村老年之家建设运营作为推动我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破解农村养老难题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来抓,抓出特色、抓出亮点,充分发扬创新争先精神,大胆探索、勇于突破,创造新的经验、打造新的亮点,摸索出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的经验模式,切实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

(三)统筹兼顾,着力做好试点工作的重点任务。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成立了赵冬县长任组长的湟中县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为开展好试点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要进一步健全组织机制,各相关单位要进一步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定期听取试点工作推进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同时要促进部门和乡镇的职能衔接,保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政策的畅通实施。县民政局要发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统筹谋划、指导协调,督促落实,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各成员单位“一把手”要亲力亲为抓试点,对重要任务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协调、重点工作亲自督办,把试点作为一件大事和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好落实。

二要进一步促进工作实效。在社会参与上要优化政府职能转变,为社会组织营造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加强政策扶持力度,提高服务机构的发展能力,打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市场网”;在信息应用上要围绕深入我县大数据工作,整合乡镇、部门、服务商家和老人的数据资源,搭建县乡村三级信息管理平台,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同时鼓励养老机构、医疗机构与社区居家服务机构之间的对接与流动,实现人力资源的效用最大化;在城乡统筹上要加强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并将村卫生室、文化站等纳入其中,满足农村老人在村中就近养老的需求,要提倡和弘扬“村民互助文化”,通过家庭自助、邻里互助、社会关爱等形式引导与整合社会力量开展为老服务,提高农村养老服务水平。

三要进一步做好宣传动员。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广泛深入宣传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加强对试点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引导家庭和个人树立健康养老新理念,激发全社会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凝聚发展的正能量,吸引更多的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领域,为顺利推进改革试点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今年,全县的民政工作要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市民政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坚持以推进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实施项目建设为支撑,力争实现常规工作稳步推进,重点工作有所突破,整体工作再上新台阶。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强化社会救助效能,全力做好精准扶贫工作。一是继续加强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严格落实《湟中县2018年脱贫摘帽工作方案》,按“月动态、扶贫实时备案”的管理机制,按程序把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户纳入低保救助范围,符合扶贫条件的低保户纳入建档立卡范围,整合救助资源、共享信息数据,全面提高救助效能,做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二是做好精准扶贫社会救助档案梳理工作,各乡镇(街道)要督导村(社区)建立民政救助对象档案信息库,确保对象在申请受理、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审核审批、资金发放等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信息完整。三是深入推进城镇贫困和困难群体精准帮扶工作,按照《西宁市城镇贫困和困难群体精准帮扶实施方案》,建立完善县乡社区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在动态管理的基础上,再排查再识别,将符合条件的城镇低收入家庭全部纳入帮扶范围,确保城镇贫困和困难群体精准帮扶工作与农村脱贫攻坚同步。四是进一步完善城特困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救助保障政策,加强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之间的有效衔接,做好非一站式医疗机构住院的民政对象乡镇受理上报工作,为医疗救助助力脱贫攻坚提供更加高效、快捷、优质的服务。

(二)完善机制体制建设,进一步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立“横向到部门,纵向到镇村”的救灾应急预案管理网络,进一步完善救灾应急预案和救灾物资储备、管理、调用等制度,建立以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为主体、辐射县和乡镇储备库的全县救灾物资储备网络,积极做好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和物资保障工作,全面提升自然灾害综合防御能力。加大防灾减灾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应急救援队伍和防灾减灾志愿者三支队伍建设,落实登记备案制度。利用“5·12防灾减灾日”、“10·3国际减灾日”等节点,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评选创建和应急演练等活动,切实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严格项目建设程序,切实确保民政资金安全。民政基础设施是改善民生、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堪称“民生之基”。今年我县计划投资2664万元实施民政项目3项,其中,计划投资1000万元实施20个村农村老年之家建设项目,投资750万元实施15个村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投资914万元实施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民政部门和各项目实施村要进一步加强项目资金监管,规范项目实施程序,坚决防止民政资金“跑、冒、滴、漏”,坚决杜绝违规插手工程项目、优亲厚友等现象,强化对项目资金使用重点领域、重点部位的监督执纪问责,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着力提升安全管理服务水平,巩固和发展民政系统风清气正、廉洁务实的政治生态。

(四)夯实公共事务基础,不断提高社会事务管理服务能力。继续做好地名、区划调整等工作,完善地名标志设置、加强地名规划编制、推进地名规范管理。认真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特别是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加快救助管理信息化、专业化建设,提升救助管理水平,基本实现城市街头无流浪未成年人的目标。加强婚姻登记信息化建设,加快历史数据补录工作,免费开展结婚登记颁证服务,强化婚姻登记工作人员管理培训,提高婚姻登记机关依法行政水平。落实惠民殡葬政策,逐步扩大基本殡葬服务惠民项目和范围,改进殡葬管理服务,加强有关殡葬法规政策宣传,树立殡葬文明丧葬新风。同时,要抓好双拥共建工作,全面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及时足额下拨各类优抚资金,着力解决好优抚对象的实际困难;扎实开展军民共建活动,丰富双拥内容,拓展服务领域,深化军民融合发展,营造良好的双拥工作氛围。

同志们,民政工作事关千家万户,是最基本、最大的民生。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将民政工作,特别是养老服务试点改革工作作为践行“两个绝对”具体化措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责任担当,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努力开创全县民政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为谱写幸福西宁湟中篇章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