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行政许可法将推进政府加速四大转变(模板8篇)

  • 上传日期:2023-11-12 18:55:50 |
  • |
  • 11页

总结是一个反思自身经验的机会,让我们更清楚自己的成长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总结应该包括过去的成绩和经验,同时也要提及改进和学习的方向。以下是我在各个领域搜集整理的一些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行政许可法将推进政府加速四大转变篇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经过全市上下持续几年的全面发力,x的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决定性进展,成为全省首批整体基本脱贫市。但不可否认,当前脱贫攻坚仍存在或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化解新矛盾,解决新问题,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成为全市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脱贫攻坚工作的主要任务。

截至2019年底,xx个贫困县摘帽、x个贫困村全部退出,x万贫困人口基本脱贫,全市只剩下x户x人未脱贫,成为全省首批整体基本脱贫市。“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落实。贫困户吃、穿、住、医疗、教育、吃水等生活必需有了基本保障,贫困村的面貌有了极大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有了很大提高,脱贫攻坚的任务整体上基本上完成。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x脱贫攻坚的主要任务转变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要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根据新情况,针对新问题,以乡村振兴为统领,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各项涉农政策的合力,统筹规划,协调贫困村与非贫困村的发展,不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发展壮大农村一、二、三产业,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夯实乡村振兴基础,促进城乡一体发展。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干部队伍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出现了松劲懈怠、喘口气、歇歇脚的问题。随着x县的摘帽,脱贫任务的基本完成,有的领导出现工作放松倾向,把巩固提升当作一般性的工作来安排,一些部门领导在帮扶人员配备、帮扶力度上出现应付思想,一些县(市)对驻村干部的管理出现明显松懈。干部队伍这种苗头性问题直接影响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

二是脱贫村干部、群众依然存在主动性、积极性发挥不够问题。一些脱贫村“两委”干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能力素质不高、主观能动性不强,反主为客,把村里的工作都交给驻村工作队或第一书记,缺乏主动带动群众致富的动力和能力。一些脱贫户主要依靠政策帮扶实现脱贫,缺乏自我发展的动力和能力。

三是脱贫产业基础不牢,脱贫人口存在返贫潜在风险。总体看脱贫产业普遍存在发展规模小、带动主体弱,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及产业项目雷同、市场风险大、运营管理不善、可持续性不强等问题,产业基础依然薄弱,致使脱贫缺乏有力的产业支撑。

四是易地扶贫搬迁遗留问题还较多。有的搬迁户因年龄偏大仍靠种地维生或搬入安置点就业无着落及上学、医疗等不能衔接,搬迁积极性不高或占新不拆旧,导致拆除复垦进度缓慢,集中安置点入住率不高等问题发生。

五是脱贫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还待进一步改善。普遍存在标准不高、发展不足问题。如一些贫困村饮水安全标准还较低,一些村虽建了卫生室,但能为村民提供的服务很少。多数贫困村没有小学、幼儿院,陪孩子外出就学成为贫困村村民沉重的家庭负担。

六是脱贫攻坚中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问题。就我市来说,主要是贫困村与非贫困村的矛盾、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的矛盾及边缘人口致贫风险问题。经过几年的脱贫攻坚,贫困村的面貌普遍发生了较大变化,贫困户得到了很大的实惠,而与贫困村、贫困户相邻的非贫困村、非贫困户特别是边缘户,本与贫困村、贫困户条件相差不大,这几年因得到的扶持很少,反而发展滞后于贫困村、贫困户,特别是一些边缘户因生活变故致贫风险很高,导致村与村、户与户、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矛盾增加,影响了农村社会风气和稳定发展。

一是统筹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以乡村振兴为统领,将乡村振兴规划与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统盘考虑,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彼此融合。以县、乡为单位,统筹整合农村各类资源、市场要素和投向农村的财政、社会资金,布局、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提高资源、资金使用效率,不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弥合贫困村和非贫困村之间、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之间的矛盾,加大边缘人口的社会保障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是狠抓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干部是脱贫攻坚的领导力量,脱贫攻坚的成败取决于各级领导干部和扶贫干部的综合素质、决策水平、执行能力。要以“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为契机,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深刻认识脱贫攻坚的政治属性,克服松劲懈怠倾向,加强对脱贫攻坚的领导。各有关单位在帮扶人员配备上要克服应付思想,选派爱农村、爱农民、懂农业、会帮扶的党员干部到扶贫一线。同时加强对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管理,克服软弱涣散倾向,充分发挥党员干部队伍的主力军作用。

三是进一步激发贫困村干部群众的内生动力。贫困村干部、群众是脱贫攻坚的主体,稳定脱贫最终要靠贫困村干部、群众自我发展能力。要针对贫困村干部队伍老龄化严重的实际,通过选派大学生村官、村村联建、村企联建等方式,加强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贫困村村支“两委”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动力和能力。要在进一步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基础上,多形式、多渠道激发贫困群众自我发展动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要通过宣传、教育,在农村营造“勤劳脱贫光荣,坐等靠要可耻”浓厚氛围,要通过提供就业岗位,搭建就业平台,加强就业培训,发展壮大农村产业等,逐步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夯实其稳定脱贫基础。

四是发展壮大扶贫产业。产业不稳,基础不牢。在发展产业中,要减少单纯的行政行为,更多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针对贫困村多为“空巢”老人村、老弱病残村的实际,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承包地“三权分离”,宅基地“三权分置”、集体建设用地入市、集体资产入股等改革,培育、引进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让自我发展动力不足、能力不够的农户通过流转土地、入股分红、就近打工,参与到产业链中,稳定脱贫。同时,要通过培育和引进产业化社会服务组织,发展壮大农业保险等,降低小农户进入市场的成本和风险,促进小农户与现代产业的有机衔接,鼓励有劳动能力和一定经营能力的农户“自主干”产业。通过发展壮大农村产业,构建稳定脱贫产业支撑。

及时主动提供物业管理和公益岗位及就业培训、就业信息,广开就业门路,并把后续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为搬迁户搭建就地就近参与产业发展的平台,提高集中安置点入住率,加快撤除复垦,确保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

行政许可法将推进政府加速四大转变篇二

(一)妇干履职上专业性不强。基层妇干没有经过全面、系统的业务培训,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在开展工作仍然多是按部就班,有时还出现应付了事现象,在工作思路上缺乏创新性。

(二)基层妇联人员力量有待加强。基层妇联,不管是社区妇联,还是“两新”企业的妇联,都没有专职人员,全部是兼职,且身兼多职,工作力量薄弱,难以将工作精力全部投入到社区妇女儿童工作中,造成妇联干部时间不够用、精力跟不上,常常顾此失彼,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工作有时流于形式,职能难以实现。

(三)妇联基层组织的覆盖有待提升。目前主要在机关事业单位、各社区以及部分企业建立了妇联组织,“两新组织”领域中的组织建设工作需要加强,但恰恰是体制外的妇女儿童更需要组织的关怀。

(四)妇女工作影响力的辐射有待扩大。妇联开展的工作一般规模较小,直接影响人群较窄。单项活动较多,全面、系统项目较少,以点带面辐射度有待加强。

二、工作建议:打好配合战,“软硬兼施”处理家暴案件。妇联不是执法部门,没有执法权,妇联组织的非政府组织性质决定了它的特殊地位与角色。面对家庭暴力案件,如果施暴方拒绝进行沟通调解,妇联无法强制要求他进行沟通,只能通过公安等具有公权力的职能部门介入,才能进一步开展调解工作。

建议执法部门加强家庭暴力报警案件的重视,避免把家暴简单地划归为家庭纠纷、家庭琐事,使受害人在法律上和现实中得到有力的保护。

县妇联**杨毅。

乡镇妇联是与农村妇女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妇联组织,是妇联全部工作的基础和增强活力的源泉。其职能作用的发挥程度关系到妇女工作的成效,更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农村外出打工经商的人群越来越多,纷纷外出务工经商,留在家中的大多为妇女,她们既要照顾老小又要从事农业生产。由此,妇女成为了我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力量,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种形势下,乡镇妇联工作如何有效地发挥起职能作用,值得我们深思。结合当前我县乡镇妇联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一点粗浅的对策建议。

1、部分乡镇对妇联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全县30个乡镇都明确了领导分管妇联和妇女工作,多数乡镇对妇女工作较重视。而少数乡镇分管领导对妇女工作认识不到位,不重视妇女工作,认为妇女工作未纳入乡镇考核,妇女工作的好坏不影响整个乡镇的考核,可抓可不抓。乡镇妇联**汇报工作和请示有关问题时,个别分管领导不是为其想办法,反以各种理由推卸,挫伤了妇联**的工作积极性。同时,由于乡镇工作繁多,人少事多,部份乡镇领导认为只要能抓好经济等重要工作就行了,对妇联工作,则存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2、部分乡镇妇联干部不善于开展工作。通过乡镇班子换届调整后,全县30个乡镇妇联**基本达到了年轻化、知识化,整体素质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其工作与新形势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部分妇联干部由于资历浅,没有工作经验,接受系统学习培训少,因而虽有工作热情,但办法少,工作思路不清,不知道从何处着手开展工作,只能被动的参与县妇联组织开展的活动。二是部分妇联干部认识不到自己作为妇联干部所应承担的工作职责,认为妇联工作比较虚,不容易出成绩,因而只埋头搞中心工作,不钻研妇女工作业务,对妇女工作得过且过,使妇女工作陷于被动局面。三是部分妇联干部缺乏积极主动争取党政重视的意识,对于上级妇联安排的正常工作,不敢和领导讲,不敢协调,有好的意见和建议也不知如何得到领导的支持和采纳。四是部分妇联干部工作作风漂浮,深入基层少,没有用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妇女群众面临的困难及需求,更谈不上认真地去思考妇女工作的方式与手段,不能为妇女提供应有的服务。这些都影响了妇联干部自身作用的发挥,影响了妇联工作的有效开展。

3、妇联工作受经费制约,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各乡镇妇联没有专门的工作经费,要开展工作时,必须先请示,得到同意后方可进行,工作较为被动,若遇到不同意时,更对开展妇女工作失去信心。这不仅导致了乡镇妇联组织难以正常开展各项工作,而且参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积极性不高,意识不强,不能充分发挥广大妇女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半边天”的作用。

4、工作水平在低层次徘徊。乡镇妇联组织虽已建立健全,但主要任务是配合中心工作。乡镇妇联**存在“兼职不得用,专职不专用”的情况。多数乡镇妇联**身兼数职后,由于精力、时间有限,大部份时间都在抓兼职工作,没有履行好妇联**的职责。部份乡镇的妇联**还象机动人员一样,哪项工作缺人,就临时派去抓哪项工作。真正的妇女工作只能挤时间加班加点去搞。大多数乡镇的工作局限于单打独奏式的工作方法,未能将妇联工作融入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仅仅是组织妇女群众搞一些文体活动,或是配合乡村组织妇女群众进行几次学习和培训,调解一些家庭邻里纠纷等,开展活动的规模小,内容也较为单一,难以充分调动广大妇女群众的积极性。

5、村级妇女工作开展存在一定困难。据全县30个乡镇350个村的村级妇女干部任职情况显示,专职的很少,兼职的较多,还有极个别村的妇干部是由村三职干部中的男同志兼任的,同时村级妇女干部的年龄偏大和文化程度偏低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初中文化程度是其构成的主体,这部分人在社会转型期间观念转变慢,适应市场经济能力差,无论在致富能力还是领导水平上,都没有太大的说服力,不能很好地发挥妇女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另外,经济待遇偏低或不能落实到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村级妇女干部进村“两委”的工资还可以,若未进“两委”,但兼任文书或村计划生育员的,待遇也能得到较好落实,若只担任妇干一职的,报酬就较低甚至没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村级妇女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乡镇妇联担负着组织、引导、教育农村妇女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其工作做好了,就是为党委、政府分忧,因此,乡镇妇联的工作应受到重视与支持。把妇女工作纳入党委工作重要议事日程。乡镇领导要从妇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力军的高度认识妇女工作的重要性,带头学习与妇女工作相关的政策法规,进一步提高男女平等的国策意识,不断深化对妇女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做到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支持、工作上指导、政治上关心,为妇女工作提供有力保证。

2、争取支持,夯实基础。要积极主动地争取党建带妇建,通过从思想上带,从组织上带,从作风上带,从方法上带,促使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及各项工作上档次上水平。乡镇妇联干部要积极主动地汇报妇联情况,争取乡镇领导从工作经费、活动阵地等方面给予支持,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协调相关部门举办农村妇女实用技术培训,尽力为妇女办好事实事,扩大妇女组织的影响力。

3、加强培训,提升素质。面对新形势下妇女工作的要求,加大对乡镇妇联干部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乡镇妇联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已成为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县妇联要积极与县委党校、县委组织部联合,争取把乡镇妇联干部的培训纳入党校干部培训和农业、科技等部门的培训计划,并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妇干参加妇联系统业务培训及外出学习考察。要引导、教育乡镇妇干处理好专兼职工作的关系,明晰自身工作的主要职责,充分发挥兼职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对妇联干部自身来说,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作为求地位。一是要提高政治素质。要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关心国家大事,增强驾驭全局、参政议政的能力。二是要提高经济参与能力。加强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掌握经济规律并自觉按经济规律办事。特别要提高组织带领妇女闯市场、奔小康的致富能力。三是要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是提高妇女素质的基础。四是要提高心理素质。要树立自信、自立、自强意识,培养敢闯敢干、敢当重任的精神,开拓进取、坚韧不拔的精神,培养坚强的意志与毅力品质。切切实实成为妇女群众的领头雁、领路人。

4、创新工作,提高效能。面对新形势给乡镇妇联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乡镇妇联要自觉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把“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作为妇女工作的切入点,把妇女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受益不受益作为履行妇联基本职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工作重点放到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引导农村妇女致富奔小康上来,不断推动妇女工作的创新与发展。要从满足妇女群众求知、求富、求发展的愿望出发,有针对性地对农村妇女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和种养、加工等实用技术培训,使妇女学有所长,学有所用。要积极开展双学双比、巾帼建功等各类创建活动,通过抓典型、抓示范,提高妇联组织的整体功能。,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利用各种节日组织开展规模大、档次高、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活动,提升妇联组织的影响力,增强凝聚力。

5、完善考核,增强动力。加强对乡镇妇联干部工作的管理和监督,规范工作考核,向县委组织部建议,将乡镇妇联工作纳入党建年终目标考核,对乡镇领导,若乡村两级基层妇干部任职不落实,或存在由男同志兼任妇干的,作为任用、提拔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对抓妇女工作有特色、取得显著成效的妇联干部,在任用、提拔干部时可优先考虑。进一步完善妇女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细则,使乡镇妇联工作以虚促实,虚实结合,为我县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而作出应有贡献。

行政许可法将推进政府加速四大转变篇三

多年来,铁路技协在“融入中心,服务生产”方针的指引下,积极开展企业内部及企业间的技术攻关和技术协作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技术活动,为提高职工技术素质、解决铁路生产经营中的难题、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履行工会的参与和建设职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铁路各项改革的全面深入,一些体制上的弊端,技协活动、工作重点的局限性和管理上的不适应性逐渐凸现出来,成为了铁路技协向前进一步发展的“制约”。本文试图就当前铁路技协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在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职工技协组织作用,谈点粗浅认识。

1、对技协工作的认识不到位。

职工技协发展至今,有的单位领导对职工技协的认识仍然不够。有的认为,职工技协活动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的形势下,其使命已经完成。有的把技协组织视为单纯的经济实体,忽视技协活动在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职工科技素质方面的作用。有的单位在体制改革中把技协组织视同三产对待。另外,有的基层工会干部认为,目前工会机构精减,人员少、任务重,没有精力来干技协。还有的单位工会或技协人员调整后,人员不能及时补充,有的调整了而新来的工会或技协人员缺乏对职工技协情况的了解,也听之任之。出现这些思想认识上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对职工技协的性质、作用、任务的足够认识。

2、从整个社会大环境来看,管理职能削弱不利于铁路技协的发展。

随着国家机关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工会组织也随之进行改革。在前几年的工会机构改革中,省(部)级以上职工技协大部分编为公务员序列管理。而集团职工技协有的与生产部合并为经济技术部,实行公务员管理;有的编为全额拔款的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管理;有的编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实行事业编制管理。职工技协组织不列入同级工会的一个职能部门,实行自收自支的体制管理,既降低了技协的工作层次,又影响技协职能的全面发挥。

3、从铁路内部来看,铁路各项改革全面深入对铁路技协有一定的影响。

铁路的改革进一步提高了铁路经济效益,强化了运输安全基础,无疑是必要和卓有成效的,但它对铁路技协一直延续的管理模式等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而且随着铁路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影响就表现得越明显。尤其是撤消分局,实现直管站段的改革以及后来的站段撤并、生产力布局调整,使技协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机构改革以后,站段不办多经,我们职工技协有组织,但没有专职定员,相对来说增加了我们的工作难度。

1、规范管理,完善制度。

职工技协要发展,必须要做到依法经营、规范管理,这是技协发展的前提,也是技协发展的原则。

一是要完善机制,务求实效。完善的机制是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保证,做好新形势下的职工技协工作,必须建立健全组织、管理和激励三个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党政工等有关方面组成的技协委员会,不断完善组织机制;二是建立健全开展职工技协活动的科学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管理机制;三是建立保证职工的创造性劳动及其取得的成果得到应有的精神奖励和物质报酬的激励机制。通过完善机制,提高活动的实际效果,推动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是严明纪律,规范管理。各级技协要紧紧抓住财务管理这一重要环节,带动其他各项管理规范化,逐步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特别在资金管理的问题上,我们工会主席和技协的同志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一是不能把技协当小金库,滥发奖金和劳务费。二是规范资金的使用范围,严格按照上级技协、集团和公司工会关于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防范资金风险。三是技协开展的所有项目不能与车和票有关,这是条高压线。要严格服务范围,严把立项、实施、管理关,决策重大问题和开展各项活动,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实行工会社团法人代表任期内的目标责任考核和定期、离任审计制度,逐步实现规范化管理,有效促进职工技协内部管理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

2、转变观念,拓宽领域。

铁路的跨越式发展对铁路技协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我们转变观念,抓住有利时机,不断地创新发展。

一是深化认识。基层站段的机构改革后,职工技协机构的定员没有了,是不是职工技协就不开展了?今年8月18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的中国职工技术协会五届二次会长办公会议。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职工技术协会会长周玉清在讲话时强调指出,职工技协是工会领导的群众性科技社团,拥有一支由优秀技术工人、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组成的“三结合”队伍,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企业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并要求要求凡具备条件的工会都应把技协建起来。明确的告诉大家,职工技协不但没有取消,而且还会进一步加强。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开展职工技协工作,是提高职工技术素质,推进职工知识化进程的重要途径,是工会服务企业,增强自身物质基础的重要渠道,是工会开展技术创新工程的基地,是实施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各级工会要将职工技协组织作为同级工会开展职工科技活动的工作部门,纳入工会的工作体系,对工会技协工作管理组织的`职能和工作体制不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的问题认真加以解决,切实为职工技协活动广泛开展和发挥职能作用创造必要的条件。

二是健全组织。职工技协活动是促进企业发展、提高职工素质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必须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要在工会的领导下,具备条件的单位要把职工技协组织建立起来。因重组改制、人员变动而被撤消或停止活动的基层技协,要尽快恢复组织,开展活动。有组织不能发挥作用的,要建立健全制度,把活动开展起来,进一步巩固组织。各级工会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列入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规划,精心组织,切实把这项活动开展好、落实好。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要积极协同配合工会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是转变观念。一是要继续坚持技协的宗旨和性质,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增强基层技协活力上,认真研究基层技协工作中存的带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问题,及时总结推广基层技协工作的新鲜经验,善于运用不同典型分类指导工作,努力为基层技协提供有效服务。二是要围绕技协工作的难点、热点问题和薄弱环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大力加强理论政策研究,既要加强对技协基础理论的研究和长远问题的思考,更要注重对技协现实问题的解决。只有这样,职工技协工作才能开创新局面,也才能有强大的生命力。

四是创新方式。职工技协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创新活动方式,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技术协作与市场运作的关系,既要积极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又要积极参与技术市场活动;既要继承和发扬职工技协的优良传统,又要积极探索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要求的职工技协工作的新路子。总之,各项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在提高职工、会员素质,推动技术进步等方面有所作为,这样职工技协活动才富有吸引力和创造力。

行政许可法将推进政府加速四大转变篇四

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高一班主任工作论文)。

陇南市武都二中赵斌。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其中80%左右是农民工)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具体而言,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据全国妇联统计,全国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超过4000万人,这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也是一个需要给予更多关心和帮助的群体。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务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家庭经济条件,为子女接受教育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和可能性,但是从总体上看,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角色的长时间缺位,导致大量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亲情呵护、完整的家庭教育和监管,致使他们在学习、生活、情感、教育等方面产生诸多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的产生来自于家庭和社会两个方面。一方面,家庭的贫困,使孩子的父母不得不走出农村到城市务工;另一方面,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制以及社会对“农民工”不公平的待遇,使广大农民没有办法及能力带着孩子一起走进城市。具体情况如下:

1.农民工在城市从事的一般都是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的工作,他们在工作之余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自己的孩子。

2.农民工的工资和福利水平无法与城市工人相比,以他们的工资收入水平很难支撑一个家庭在城市的生活。

3.由于户籍的限制,农民工的子女在城市的学校上学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即使有学校接收,其父母也很难承受高额的费用,所以留守儿童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二、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表现:一是孤僻内向。由于缺乏父母关爱,交流渠道不畅,留守儿童难以向外界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容易形成自闭的心理;此外,留守儿童在与同龄人交往的过程中,由于显性与隐性的现实差距,自己的想法不能得到及时的疏导,内心容易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和受挫情绪。二是冷漠乏信。长期得不到亲人关爱的留守儿童渐渐淡漠了对亲情的渴望。根据笔者的调查,有18%的孩子认为自己和父母的感情“淡薄了”,41%的孩子表示只是通过电话与父母联系,其主要内容是“要钱”,一些留守孩子甚至表示把父母当成了“提款机”。亲情呵护的缺位,使得孩子们不懂得去享受爱,去关爱别人;心理支持的缺失,导致孩子自信心不强,以至对成功的期望值偏低。三是心胸偏狭。留守儿童过早过多地体会了生活的艰辛,认识到父母外出打工是生计所迫,容易产生社会不公的意识。这使得他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容易产生偏狭的认识和过激行为。

2.学习问题。

留守儿童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理应在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接受完整的教育,在学业上不断取得进步,但由于缺乏父母有效的监管,留守儿童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经常发生不完成家庭作业、逃学、辍学等现象。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心不在焉,应付了事。部分“留守儿童”陷入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看到没上过什么学的父辈照样能在外打工挣钱,留在农村的孩子们觉得“这书读不读也没啥区别”。学好了,没人夸;学坏了,无人骂。渐渐使孩子对学习产生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3.生活问题。

留守儿童的生活问题,特别是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的那部分学生,其生活状况是不容乐观的。留守儿童的父母之所以抛下自己的孩子外出打工,是因为家庭务农的收入无法让自己的家庭过上稳定的生活,所以生活困难是留守儿童家庭的普遍特征。父母离开后,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在节俭方面表现的更为突出,表现在饮食方面,吃好是不敢奢求的,能吃饱就行了。处在这一年龄段的城市学生,是备受父母及亲友呵护的,而农村留守儿童只能在极度节俭的状态下过着维持温饱的生活。另外,优秀的劳动力大部分都离开乡村去城市打工了,老弱病残成了家中的主要劳动力。留守儿童在其稍有一点力气的时候,也不得不加入到劳动者的队伍中去,即使他们不去干那些高强度的体力活,也要承担各种家务劳动。过早的分担家庭负担对他们的健康成长的影响也极大。

4、安全问题。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家,缺乏家庭管护,加之节假日又是孩子们的自由活动时间,这样使得原本薄弱的学校教育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而大打折扣,人身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他们年纪尚幼,思想单纯,自我保护能力差,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节假日他们在水塘中游泳,在鱼塘边垂钓,在国道上飞车,在网吧中沉迷……很容易出现意外、伤害事件,成为影响学生安全的一大隐患。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制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加强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但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可能面面俱到,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很多孩子正在成为问题少年甚至已经开始走上违法乱纪的道路。每学期,各地时常发生留守孩子伤人或受到伤害的悲剧。留守孩子的安全问题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社会普遍问题。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基本对策。

1、强化政府职能,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要改善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状况,应逐步实施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城乡差距,让更多的留守儿童进城上学。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应该认真贯彻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逐渐打破一切影响和限制打工子女就近入学的条条框框,免除一切不合理收费,使打工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

2、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关爱“留守儿童”。

学校应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来抓,建立专门的机构,负责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首先,学校应健全和完善寄宿制。在此基础上,配备专门的生活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科学的生活引导,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解决他们平时心理上的一些问题。其次,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以班级为单位,将留守儿童的姓名、年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与代管人的融洽程度,与打工父母的沟通情况,监护人的基本情况进行登记。再次,家长学校制度正常化、规范化。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会议形式,了解留守儿童生活、学习、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制定教育策略。最后,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学校和学生家长之间应建立畅通的定期联系渠道,以便于共同教育管理孩子,家长宜每月与班主任联系两次,了解孩子各方面的情况并采取应对措施。班主任可利用“五一”、“十一”、春节等学生家长返乡的机会约父母面谈,这样能使这些父母较为详细地了解孩子,以便更好地进行短期的家庭教育,使学校、家庭产生合力效应。

3、用关爱、亲情营造温馨生活环境。

对于常年在外打工的父母来说,家庭教育的内容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关心上,而更应该从情感的角度去关心和爱护他们,多和他们进行感情上的交流,发展良好的、亲密的亲子关系。另外,留守儿童父母应主动配合学校工作,在外出打工之前,一定要将自己在外打工的情况、联系方式等告知学校,并主动地与学校加强联系,以便及时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状况;还要经常与临时监护人保持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父母要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利用打工的淡季,尽可能多回家与孩子团聚,做到发家致富与养儿育女两不误,不能以牺牲孩子的成长为代价来换取眼前暂时的利益。要营造良好温馨的家庭教育氛围,使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健康、快乐地成长和生活。

4、整合社会资源,采取多种措施保障“留守儿童”成长的外部环境。

首先,要积极发挥媒体作用,大力加强社会舆论宣传和监督,营造全社会关心留守儿童的氛围。其次,大力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整顿工作,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网吧、游戏厅等公共娱乐场所的管理、整治;加强对社会闲散人员的管理、教育与监督;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社区、村组、团委、妇联等的作用,各部门要积极参与,形成合力,在生活上给予帮助,思想上给予正确引导,行为不当时给予纠正,共同营造孩子积极向上的良好环境。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关注。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我们提出的时代要求。留守儿童问题的妥善解决,不仅有利于我国义务教育在农村的落实,提高农村的教育质量,还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更关系到我国广大农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赵斌。

行政许可法将推进政府加速四大转变篇五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广大计生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县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一年一个台阶,多次获得国家和省、市计生部门的表彰。然而,对照上级的要求,我县的计划生育工作还存在着如下几个问题:

一、违法生育时有发生。由于部分农村群众观念滞后,导致出现伺机抢生、偷生、超生现象,少数群众早婚、私婚、非婚姘居,另外还存在假双胞胎、假收养、选择性终止妊娠等问题。

三、技术服务水平低。目前,我县的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水平与上级的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没有理顺,广大育龄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差,专业技术服务人员业务水平普遍低下,为育龄人群服务的能力和操作技能还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

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有欠缺。由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化转移,在管理上出现“空档”,使漏管、难管和管不到位的问题存在,造成人口隐形增长难以遏制。

面对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我县应在如下几个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一是加大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宣传力度。《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是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领域的一部基本法律,是进一步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法律依据。应切实加大对该法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强化人民群众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主人地位,从而为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是严格依法行政。严格掌握生育政策,严格执法,强化对社会抚养费的征收与管理力度,依法调整广大育龄群众的生育行为。依法维护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强化利益导向机制,落实优待奖惩办法和规范计划生育工作人员行政行为,依法综合治理人口问题,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全面推向以人为本、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新台阶。

三是依法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新机制,规范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网络程序,把好流动人口的审批与发证关和现居住地查验服务关,使流出地与现居住地互通信息,使流动人口了解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把流动人口管理作为作为考核责任单位和部门的一项重要依据,建立公安、工商、城建等有关部门的联防工作网络机制,齐抓共管,落实责任,综合治理,一抓到底。

四是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建立严格的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责任追究制。对违法失职或超范围进行计划生育手术操作的人和事要严肃处理,对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滥用权力,进行假手术和胎儿性别鉴定的行为要加大打击力度。要切实加强对病残儿鉴定审报的法制化管理,严防弄虚作假,实事求是、正确地给予人们合理生育、合法生育的权利,真正体现党和政府的生育政策。要切实推行和加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使广大育龄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更好的服务。

行政许可法将推进政府加速四大转变篇六

银行业以货币资金为主要经营对象,最易于为洗钱分子所利用,因而成为犯罪分子进行洗钱活动的主要渠道。随着经济金融形势的不断变化,基层银行的反洗钱工作任务也变得日益繁重。从目前基层银行反洗钱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由于认识层次、内部控制、组织机构及技术手段等多方面的原因,基层银行反洗钱工作还不够成熟,在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反洗钱意识淡薄。人民银行总行先后发布了《反洗钱法》、《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1997年我国新颁《刑法》191条明确了“反洗钱罪”。但是,这一系列条例、法规在基层银行网点中的学习、贯彻、执行力度参差不齐,仅限于对制度的了解,没有深刻的认识。一线员工反洗钱意识淡薄,普遍缺乏反洗钱工作经验,而多数基层网点负责人也未能充分认识反洗钱的重要性,对反洗钱工作人员的教育还不够深入,部分基层网点负责人认为,追求效益最大化是企业的目标,反洗钱工作不仅增加了工作流程、工作强度和经营成本,而且还可能因为制度的执行影响客户关系,导致资源流失,影响自身经营和效益,因而当基层网点面临监管职责和自身利益的矛盾时,往往会为满足客户的需要而进行一些违规操作。

二、缺乏反洗钱专业人才,反洗钱力量薄弱。洗钱犯罪既有严密的组织性、隐蔽性,又有较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大多采用复杂的金融交易手段和种类繁多的金融工具。为了做好反洗钱工作,基层银行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对洗钱犯罪有一定的研究。但是,由于技能培训、人才引进、经费等方面的原因,在基层银行网点中,从事反洗钱工作的人员专业素质普遍不高,缺乏实际操作经验,不能对可疑交易数据进行精确分析、准确判断,使得反洗钱活动难以适应工作需要。基层银行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反洗钱专门人才十分缺乏,大部分由柜台人员兼任,在原有工作没有减少的情况下又增加了新的工作,导致对反洗钱工作力不从心,难以把反洗钱工作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目前只能做到以填表的方式了解客户基本身份信息,未能实现对客户进行准确的客户风险分类以及持续关注这一深层次要求。对于发现的可疑交易也因人力不足的原因无法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可疑交易报告质量始终无法大幅提高,工作效果大打折扣。

三、客户身份识别困难,反洗钱手段滞后。了解客户是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基本要求。无论是对公客户还是对私客户,在开户时大部分会采用居民身份证作为身份证件,目前对客户的认定仅限定于《公民联网核查系统》,同时随着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网上交易客户身份识别更加困难,客户身份识别技术手段严重滞后。1、其他个人合法证件《公民联网核查系统》难以识别。按照规定,在开立账户时,客户提供的军官证、警官证、外籍护照等也属于合法证件,但一方面大部分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没有配置识别这些证件真实性的辅助设备,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大多数的柜员对这类型证件既不熟悉它的防伪标志也没掌握其识别要点,因此,大多数银行柜员只能凭直观感觉对这些证件的真伪进行判断,目前已经有不法分子利用银行不熟悉非常规证件鉴别的漏洞,采用非居民身份证证件办理金融业务进行不法活动。而银行对客户的了解,也仅限于掌握客户开户资料的合规性内容,对客户的经营状况、关联企业状况、主要资金往来对象、经营范围等信息缺乏真实的、详细的了解。2、电子银行业务反洗钱监管较困难。电子支付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与银行支付系统电子化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支付手段与方式。电子支付工具的出现和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支付方式,但也因为电子支付工具的网络性、加密性、便利性以及电子支付工具立法的欠缺,为洗钱这一犯罪行为在网上银行提供了便利的空间。目前各家银行都在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业务,而各行在进行电子银行系统开发的时候,并没有全面地考虑到客户身份识别方面的风险。使用电子渠道办理业务,无需面对银行柜台工作人员,只要借助互联网、手机、pos机、atm机即可完成交易,至于该笔业务由谁操控、由谁办理,难以确认,使银行负有的“了解客户”的义务无法履行,客户资金的实际用途难以分辨,客户的交易数据散落在各个交易渠道,数据难以汇总统计,就可能存在可疑支付交易漏报、错报、甚至不报的情况,不利于对客户业务流水及分户账进行有效的分析、甄别。

鉴于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完善内控制度,强化制度落实。结合自身实际,尽快建立健全反洗钱内控制度并落实到位。制定行之有效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以及反洗钱业务学习制度和违规违纪操作处罚制度,将反洗钱工作纳入各金融机构的内部稽核范围;增强反洗钱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大对徇私舞弊,违规违纪操作的处罚,使反洗钱内控制度与业务操作规程和会计核算系统做到有机结合,两者共同进步,相得益彰,促进稳健经营、合规发展。不断增强反洗钱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

二、加强反洗钱人员的培训,培植反洗钱骨干队伍。基层银行应主动加强反洗钱人员队伍建设,上级行也应重视基层反洗钱人员队伍的培训教育,制定和实施反洗钱由浅入深的系列培训计划,对从事反洗钱工作人员进行反洗钱专业知识培训,通过采取举办多层次的反洗钱业务培训班、编印反洗钱教材、组织反洗钱知识竞赛、开展巡回指导、案例剖析、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丰富和提高反洗钱管理人员的反洗钱专业技能,让他们熟知反洗钱的常用手法和具体表现,从具体的业务中发现疑点、找出线索,提高处理、甄别、审议可疑支付交易的能力,尽快培养一批具有专业技能的反洗钱业务骨干,再由这部分人员负责指导、培训基层营业网点的反洗钱人员,不断增强和充实一线反洗钱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可疑交易的甄别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员工反洗钱工作水平。同时大力开展对基层反洗钱工作人员在思想道德及法律法规方面的教育,避免技能风险的同时,有效避免道德风险,以人为本,构筑起反洗钱战线的第一道防线。

三、加强客户身份识别,构建反洗钱坚固防线。1、加强客户身份识别登记制度。对首次办理业务的客户,应要求客户提供个人报税号码、家庭住址、电话、职业、配偶等详细的个人资料进行登记备案;对于资金规模较大的个人和对公客户进行统一细化管理。对重点客户的经营性质、经营规模、资金来源、资金流向、关联企业、企业账户等资料进行专门登记保管,同时对其业务经营、营业收入、资金使用及周转和新业务的开展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真正做到了解自己的客户;对于一次性服务的客户、现金兑换、大额现金存入和支取的客户要认真实行客户识别,进行认真分析和甄别,严格管理身份识别资料,防患于未然。2、定期组织反洗钱人员深入企业一线,获取企业第一手资料,真正将“了解你的客户”贯彻到日常工作中去。3、完善电子交易行为的身份识别制度。建议对客户身份识别建立更为严格的制度,对用于网上商品的用户名实行实名制管理,并且将网上注册的用户的真实姓名与支付工具对应的银行账户名称进行匹配,即“谁在网上交易用谁的账户”,实现真正的实名制管理;同时,网络运营商应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防止客户身份信息泄漏,保障客户合法利益。

行政许可法将推进政府加速四大转变篇七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在保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推动企业深化改革、促进企业全面发展、保持企业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应当说,江苏各地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围绕“三个代表”,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更加明确,但要看到,一些深层次的认识分歧和思想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用中央的要求和企业面临的形势、承担的任务来衡量,为数众多的企业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特别是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一般化”的问题还比较突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课题。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新三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与“老三会”(党委会、工会、职代会)是国有企业两大管理系统,其中,党委会与董事会分别处于政治核心与经营决策中心的地位,它们之间的和谐、统一、密切配合,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这是一种分层的权力结构和组织形式,即“新三会”体制(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权力框架的支点由厂长(经理)移到了股东会。尽管《公司法》保留了“老三会”(党委会、工会、职代会),但股东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职代会除了保护职工自身利益之外,不能对企业的经营方针、重大决策做出实质性的决定,董事会是公司常设权力机构,对股东负责,公司总经理由董事会任免,董事会有权对公司重大事项做出决定,这与我们现有的党管干部,厂长经理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命,党委是企业领导核心,职代会行使职工当家作主权利等一系列制度、措施截然不同。这就出现了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难题。新老三会的关系解决不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加强企业党建工作便会双双落空,而企业党委参与决策将更加障碍重重。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后,国有企业党建面临一系列新问题,企业领导体制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两点:一是新老三会机构和职能交叉、重叠,在实际运行中,往往相互冲撞、相互扯皮、相互取代。二是董事长、总经理与党委书记三者权责如何划分?如何在工作中避免“三心不合”、“三驾马车”的现象?目前,在一些书记、董事长和总经理分设的企业,存在着关系不协调,矛盾突出,内耗严重等问题。在党政“一肩挑”的企业里,由于目前企业缺乏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制约监督机制,个别“一把手”素质低下,以权谋私,为所欲为。一些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吸引力下降,职工对企业党组织的信任和依靠程度降低,甚至个别企业里党组织不如工会。因此,如何理顺企业领导管理体制,切实提高干部队伍的双重素质,成为国有企业改革成败的关键。

[1][2][3][4][5]。

行政许可法将推进政府加速四大转变篇八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任务。扶贫攻坚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就是“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变。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当前,脱贫攻坚到了一鼓作气、决战决胜的关键节点。如何巩固脱贫成果,进而在此基础上实现乡村振兴?笔者对此进行研究,并深入到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进行了实证调查和社会实践。笔者认为保康县脱贫攻坚工作比较扎实,成绩显著,但下一步稳定脱贫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仍然面临一些挑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应尽早制定应对之策。

解决“三落实”“两不愁三保障”等突出问题,取得了良好成效。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是国家秦巴山片区扶贫攻坚重点县,也是湖北第二大市襄阳市唯一的全山区县。全县辖11个乡镇、257个村、19个社区,总人口26.9万,其中贫困村65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保康县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取得了良好成效。贫困县退出先后通过市级初审验收和省级核查验收,其中2019年4月省政府发文批准其“整县摘帽”。2019年7月,保康县代表湖北省接受2018年度贫困县退出国家抽查,抽查结果反馈:综合贫困发生率为0.12%,脱贫人口错退率、漏评率均为0,群众认可度达98.55%,体现了较高的脱贫水平和质量。2019年底动态调整后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7886户83037人,贫困发生率降到0.06%。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952元。全县工作主要围绕“七个聚焦”展开。

第一,聚焦“三落实”,压紧压实攻坚责任。保康县坚持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对脱贫攻坚工作实行军事化管理,成立了全县精准扶贫作战指挥部,由县委书记任第一指挥长,县长任指挥长。全面落实“五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行动”,县委书记已遍访全县65个贫困村,11个乡镇党委书记遍访辖区内贫困户的比例达到了95%以上,村党组织书记遍访辖区内贫困户达到100%。全面落实脱贫攻坚各项政策,结合机构改革,调整优化驻村工作队,保持驻村帮扶和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驻村工作队坚持“五天四夜”全脱产驻村。

第二,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解决突出问题。“两不愁”就是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就是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保康县始终把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工作推进会,组织对全县所有农户进行地毯式摸排,逐村逐户列出清单,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逐户逐人逐项抓好整改落实。目前,全县农户均有换季衣物,粮食充足,能吃上肉、蛋等营养品,吃穿不愁,“三保障”的所有问题也已基本解决。其中在住房安全方面,按照就地就近原则,从2010年起接手重建改造了累计13097户危房,解决了5万人的住房安全问题。同时,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2043户34284人。在义务教育方面,通过国家保障、社会救助、助学贷款三种方式进行教育保障,确定保障对象来源层层上报,把助学资金发到专门的卡上防止盗用,加强义务教育法宣传,义务教育巩固率不断提升。在基本医疗方面,采取应保尽保原则,在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个方面做好保障,对孤儿、残疾人医疗保障进行全额补贴,其他贫困户差额补贴。做好贫困户身份标识,加强信息共享,一人一档,逐人核实。近四年来贫困人口医疗保险参保率一直维持在100%。

第三,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攻克深度贫困堡垒。一是保持深度贫困县资金投入只增不减。2019年,全县共投入中央财政资金14146万元,同比增长40.99%;省、市专项资金10883.3万元,同比增长142.78%;安排县本级财政资金6509.05万元,同比增长0.04%,用于支持全县产业发展、安全饮水等11大类,488个脱贫攻坚项目建设。二是加大对贫困村的攻坚力度。把贫困村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在项目申报、资金安排上予以倾斜和支持。2019年对6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434万元,实施扶贫项目104个。三是聚焦深度贫困人口。重点关注农村五保户、低保户、重度残疾人户、重病户和遇突发特殊情况家庭困难户等深度贫困人口,加大关爱帮扶力度。从2019年4月份起,农村低保在发放基本救助金的基础上人均增资30元,对低保家庭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在校学生、单亲家庭成员等特殊困难群体,实施重点救助,在发放基本保障金的基础上,按照不低于低保标准的20%增发特殊困难补助金;对符合享受政策对象足额发放电价、物价补贴,全年累计发放临时补助补贴资金493.7万元。加大临时救助工作力度,救助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群众1756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63万元。

第四,聚焦“四个不摘”,保持攻坚力度不减。坚持摘帽不摘责任。保持乡镇党政正职、分管扶贫的领导干部稳定。坚持摘帽不摘政策。保持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兜底保障扶贫、生态扶贫、就业创业扶贫、基础设施扶贫等各项政策不变并精准落实。坚持摘帽不摘帮扶。继续实行精准扶贫作战指挥部战时机制、县领导联镇包村机制、党员干部包保责任机制、“五天四夜”驻村工作制度。针对机构改革单位合并减少对驻村工作带来的压力,优化调整全县驻村工作队,保持所有行政村驻村工作队全覆盖和所有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坚持摘帽不摘监管。严格按照脱贫标准和程序,组织开展年度贫困人口脱贫验收、驻村工作队交叉检查、脱贫人口“回头看”及“两摸底一核准”等工作。

第五,聚焦脱贫质量,全面巩固脱贫成果。大力实施主导产业、饮水安全、住房安全及人居环境、兜底保障、教育资助、健康扶贫、金融扶贫、农村交通、就业创业、电商扶贫、网络通信、“三留守”关爱和抓党建促脱贫等“十三大巩固提升工程”,各相关单位分别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并坚持把巩固提升工程与乡村振兴统筹谋划、一体推进。

第六,聚焦问题整改,确保问题清零销号。在全面抓好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完成4大类14项26个问题整改的同时,坚持结合实际,主动认领全国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通报的突出问题和共性问题15个,省委常委班子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查摆的问题20个,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的问题45个,国家脱贫攻坚督查反馈的问题3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检视的问题7个,各级巡视巡察反馈的问题70个,各级党委政府督查检查发现的问题12个,各类专项审计反馈的问题9个,实行统筹推进、一体化整改,所有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需要长期坚持的问题,已建立长效机制。

第七,聚焦作风改进,开展常态化督查问责。保持强有力的督查检查工作机制,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强作风。开展随机暗访督查。采取“三不两直”工作方式,即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直接进村、直接入户,进行常态化暗访督查。组织开展交叉检查。组织全县范围内的驻村工作队交叉检查,实现所有行政村检查全覆盖,力戒形式主义。全面减轻基层负担,将全县脱贫攻坚考核纳入年度综合实绩考核内容,不再单独开展对乡镇、县直部门的考核,扶贫考核注重平时日常工作,不要求过度留痕。严肃实行追责问责。其中2019年对扶贫领域37件问题线索,给予通报批评16人、诫勉谈话3人、警告7人、严重警告2人、留党察看1人、其它处分8人,起到了震慑作用。

摘要: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面临新的工作形势和机遇,笔者通过深入剖析目前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和先进管理经验,为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长效管理机制的构建给出建议,希望能够对反洗钱工作的高效开展做出贡献。

《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所称洗钱,是指将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或者其他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通过各种手段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为。洗钱就是通过隐瞒、掩饰非法资金的来源和性质,通过某种手法把它变成看似合法资金的行为和过程,也就是通常讲的将“黑钱洗白”。“9・11”事件后,在洗钱的概念里又增加了恐怖融资的内容,即指将合法收入资助恐怖分子从事恐怖活动,即将“白钱洗黑”[1]。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在金融工作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和阻碍,洗钱等犯罪活动呈现出抬头的趋势,洗钱的活动范围也愈加令人难以捉摸,金融系统逐渐成为洗钱活动的一个主要途径。但凡是犯罪活动,都会使相关从业人员面临大量捉摸不定的风险。并且犯罪活动在拥有高风险性的同时,也具备高盈利性,因此持续性的创新也是犯罪活动的一大特征。故“挑战”是呈现在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人员一个永恒的话题。面对这样艰巨的形式,如何通过优化金融系统的内部机制已经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受到了大量的金融从业人员和相关高校工作者的极大关注,不少学术成果和工作经验被现实工作所采纳。应该说,这促进了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但是,新的形势显示,国内的反洗钱法律体系依然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大量的新生案例挑战了现有的体系构建。金融机构对于长效的管理机制极其渴盼。

中国在反洗钱领域已然做了大量的努力与实践,但是我国金融机构的反洗钱工作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和一些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管理意识模糊。存在一部分工作人员对于反洗钱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到位,有些金融机构并未将反洗钱工作纳入每周的工作内容当中。有效的计划是进行银行管理工作的前提,也是管理工作中的四大职能之一。一旦这项工作不能进入到仪式流程中,将不能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工作的良性开展将是纸上谈兵,过眼烟云。管理的目的之一就是能提升组织机构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能提升工作效果。管理意识的模糊阻碍了相关工作的有序开展。

其二,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意识亟需加强。任何有意义的工作都必备持续性的特征,更不用提意义重大的反洗钱工作。业务层面的工作知识充足与否是反洗钱工作能否取得成功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受知识层面、业务技术以及设备应用等方面的约束,在开展反洗钱工作的过程中难免会对反洗钱工作产生畏难情绪,而对反洗钱工作的热情下降[2]。多方面的原因降低工作效率和工作激情,反洗钱工作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是一个存在已久的问题,急需解决。

其三,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手段尚不丰富。在大数据时代下,技术的进步带来不仅仅是更多的客户便利性,也为犯罪进行提供大量的漏洞。特别是网上交易和电话银行等工具的大量使用,为洗钱犯罪行为提供了介质。目前,由于缺乏支付交易监测系统和报告系统,资金支付和转账交易只是依靠原始的人工统计上报,预警监测和跟踪能力很低,再加上资信资讯系统不健全,人行系统功能不能共享,对大额和可疑交易监测缺乏信息支持,信息沟通不足,不能对银行资金统筹把握[3]。在信息化的建设方面,我国的金融机构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当前面对的主要问题并不在投入方面,而在软件方面。特别是海量数据的挖掘能力,这是当前金融机构应该要注意的重点。金融机构需要也必须利用先进信息化技术,结合软件和硬件,采取自我研发或者外包的形式来提升反洗钱行为监测能力。

通过上文对目前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存在的不足和突出问题的分析,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和管理经验,为如何建立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长效管理机制给出如下几方面的建议:

首先,强化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人员的业务素养和工作态度。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开展相关业务内容的培训工作,尤其是反洗钱领域的知识和趋势培训。培训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时间的跨度也不必拘泥于一个固定的时间,可以灵活采用短期培训和长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短期培训的内容主要放在当前反洗钱工作的新形势、新问题等方面。长期培训要制定结构化的体系,内容需要包括:金融、反洗钱、金融计算机、税务、海关、侦查、经济、法律、贸易、英语等。长短期培训的结合有助于培养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对于工作态度的问题,则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强化管理,完善例会、总结会等机制,全方位、多角度增强员工的责任感、荣誉感,为态度的形成构建完善的外部刺激。同时也要加强领导层与业务执行层的沟通,保障交流通路的畅通,促进双向沟通。这样能够激发相关工作人员的内在动力。

其次,强化风险为本的反洗钱监管制度构建。以风险为本开展反洗钱工作就是把有限的反洗钱资源配置于反洗钱体系之中,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有效抑制洗钱犯罪[4]。现今的金融体系渴盼这样的监管体制能够不断完善。系统化是该制度构建过程中的重要特征,不仅需要完善各项工作细则,也要该体系能够应对不断变化的形势展现出自适应性。

再次,合理利用数据挖掘功能,提升非面对面金融业务客户身份识别的能力。在数据飞速增长的今天,我们庆幸每一天都会生成大量的数据,但同时为我们带来的难题是,这些数据往往不是我们需要的数据。因此需要加强金融机构的数据挖掘能力。特别是在处理非面对面金融业务客户身份的识别上,合理利用数据挖掘能够事半功倍。识别客户身份的过程包括业务关系建立时的初始识别和业务关系建立后的持续识别两个阶段[5]。初始识别阶段,金融机构要搜集完整的客户基本信息,避免信息的漏填或误填。持续识别阶段一方面需要不断对初始信息进行检测和反馈,一旦有信息的不一致要及时做好信息的更新工作。另一方面,在金融账户交易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数据挖掘技术对交易信息进行监测分析。诸如人工智能、聚类分析、归纳算法、神经网络等技术。总体来说,算法执行过程中要做到两点:趋势的研判和差异点的监测。趋势的研判是要对金融账户过往的交易量有充足的判断,交易量是逐渐上涨、逐渐下降抑或是保持平稳态势。这有利于对一些交易量的变化做出解释,通过回归分析也能很好的对未来交易量的大小作出估计;差异点的监测是对突增的交易量和突降的交易量做好监控,不能做出合理解释的差异点交易行为则可列入到可疑交易的集合中做重点监控。

参考文献:

[1]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r].2007.

[2]丁莉.反洗钱策略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2.

[3]罗纬凡.关于基层央行反洗钱工作的思考[j].金融经济,2012.

[4]周,杨爱萍,李涛.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管制度的构建研究[j].海南金融,2011.

[5]宋洪江,隋作勇.非面对面金融业务客户身份识别的难点及对策[j].吉林金融研究,2009.

近年来,我国在防范新型洗钱犯罪、打击非法买卖银行卡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洗钱犯罪涉及领域和规模也呈扩大化趋势,基层金融机构的反洗钱工作面临一些新的问题,亟待关注解决。

(1)账户开立渠道的多样化导致洗钱行为从源头堵截的难度增加。由于我国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户及结算的渠道类型增加,致使客户从原始的网点办理业务转变为网上办理业务,而网站及手机app控制能力的良莠不齐直接导致金融机构对客户和交易识别的难度加大,给犯罪分子以“捡漏”的可能性。

(2)金融机构“职业”分类较为简单,不利于对客户进行精确的身份识别。目前相关法律法规或监管机构对于金融机构职业划分并无统一标准,绝大部分机构“职业”分类基本使用的是国家规定的8大类职业划分标准,分类较为笼统。而现实情况中,职业分类较为复杂,如2019年某银行可疑报告主体客户涉及较多的职业是商业工作人员和不变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分别占比达到65%和25%。这两类客户职业信息覆盖范围均较为广泛,无法准确反映客户的工作单位、收入来源等真实背景信息,不利于对客户进行精准的身份识别。

(3)由单个账户或几个账户扩展到上百个账户导致犯罪行为隐蔽化。由于大多数体力劳动者对金融知识了解不足,防范意识不强,反洗钱意识薄弱,很容易被洗钱份子利用,如出借账户、协助办卡等,加之银行卡买卖行为在网上屡禁不止,洗钱犯罪者很容易拥有多个账户。这些均导致由单个或多个账户洗钱扩展为上百个账户洗钱,洗钱方式更加隐蔽,导致侦查更加困难。

(4)单个账户通过三方渠道频繁发生交易导致交易对手隐蔽化。客户通过办理银行卡后,使用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转账洗钱,导致银行在进行客户甄别、分析时无法辨别交易对手的信息,从而无法确定客户交易的上下游对手信息,导致可疑客户甄别的难度增大。如,某银行对某可疑账户交易进行分析发现,该客户的交易渠道多为支付宝、财付通,业务类型显示“e商宝快捷支付”,无法看出真实的交易对手信息及汇款用途,从而隐瞒真实的交易情况。

(5)客户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增强,对反洗钱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导致反洗钱工作难度大。近年来由于电信诈骗及买卖客户信息案件频发,导致人们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持续加强,但同时反洗钱宣传力度及宣传的有效性并没有跟上信息保护意识强化的步伐。具体表现在客户不愿向银行提供个人信息,或者提供旧信息甚至虚假信息,而银行无法全部去核实客户信息的真实性,导致反洗钱工作发生错漏的可能性增加。

(1)银行要采取更加审慎的方式进行核实。银行要充分了解开立账户用途,了解客户从事的行业职业,对于从事高风险行业的加强账户交易关注。加强智能柜台审核人员的风险把控能力,提高对可疑客户的敏感度,对代办开卡、买卖银行卡的行为起到有效的预防。识别客户使用手机号码实名制信息,对使用非实名制办理的手机号的客户要特别关注。开户时由他人代理、异地办理账户业务等情形,须采用视频、音频等多种手段进行进一步确认,确保账户开立的真实、有效、合规。对于非柜面业务的开立要综合评估实际情况后,再审慎开通。在客户重要信息发生变更时,要对客户身份进行重新识别。在与客户的业务关系存续期间,持续地关注客户及其日常交易情况,并及时提示客户更新资料信息。同时加强对特殊人员关注,银行在为客户办理个人账户时,经办柜员要特别关注“50”后、“60”后、“90”后、“00”后客户,观察其是否有陪同人、是否对自身信息描述不清、是否存在异常行为等。

(2)探索信息共享提升银行系统的识别能力。信息及时有效共享可以协助金融机构及时全面了解客户的经济状况和以往行为模式,消除信息不对称的负面影响,合理精确把控风险。可探索建立全国范围人口信息系统,系统记录有效/失效身份证件信息及其他生物识别信息等,防止不法人员利用失效身份证件进行欺诈或利用非法收购的身份信息进行犯罪活动。对于在银行有可疑交易或洗钱风险等级为较高风险等级及以上的客户,其他银行在建立该客户关系时,能够进行识别,审慎为客户开立账户及相关非柜面的开通。同时,密切关注和审慎制定客户个人信息共享的范围、应用场景、保密制度等,杜绝客户个人信息的泄露、滥用等违法违规行为。

(3)运用最新技术手段提高洗钱交易的甄别能力。充分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学习、大数据分析、区块链等不断更新的技术手段和信息加工处理能力,更加精准、快速、全面的进行客户风险、产品风险、可疑交易分析,合理把控风险,杜绝系统性风险发生。在数据得到共享的基础上,基于经验的积累和分享,结合产品性质、客户画像、完整交易链条信息等分析判别,将有效的可疑交易从海量交易中甄别出来。

(4)细化反洗钱宣传教育。加强中青年及老年人群体的宣传,提高各类群体的反洗钱意识和识别洗钱犯罪的技能在不断加强金融机构反洗钱宣传的基础上,建议通过更普遍的、受众更广泛的宣传渠道开展,例如多进行电视公益广告宣传,加强在知名网站上的宣传力度,尤其是增加新闻节目中关于反洗钱案件的报道,从而不断进行洗钱案件与个人经济安全关联性的输出,使人们意识到洗钱对个人自身的危害,從而接受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要求。

参考文献:

[1]雷在玉,丁玉萍.影响基层人民银行反洗钱监管效能的因素分析与对策建议[j].甘肃金融,2018(1).

[3]马志荣.加强基层央行反洗钱监管工作的思考[j].全国流通经济,2017(36).

(一)对反洗钱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制度执行力度有限。

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内控制度陈旧,可操作性差,大多照抄照搬已有的反洗钱法律法规,未能从实际出发建立符合自身特点和要求的反洗钱预防、监测、分析报告体系。二是虽然建立了反洗钱岗位职责,但执行力度不够,落实不到位,如存在大额可疑交易不报、漏报、迟报或集中报送的现象,而根据《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第七条、第八条的规定,大额交易应在发生后5个工作日内、可疑交易在发生后的10个工作日内上报。三是反洗钱工作人员对反洗钱相关制度的掌握和理解不够充分。

(二)缺乏专门的反洗钱工作部门及专职工作人员。

由于基层金融机构并未设置专门的反洗钱工作部门,反洗钱工作通常挂靠支付结算、会计财务或保卫等部门,而反洗钱岗位多由兼职人员担任。反洗钱工作的开展通常需要通过对异常交易进行分析、追踪和调查来判断是否涉嫌洗钱交易活动。然而,支付结算、会计财务部门日常业务较多,难以把主要精力投放在反洗钱工作上,而保卫部门的首要任务是实施安保,导致反洗钱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反洗钱相关制度的落实基本处于被动和应付状态。

(三)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信息主要靠人工筛选,工作量大。

基层金融机构人员数目较少,兼岗情况普遍,随着业务量与交易额的快速增加,基层金融机构反洗钱监测的工作量增长迅速。目前,基层金融机构主要通过与日常核算系统相联接的风险监控系统中提取可疑交易信息,风险监控系统虽能自动甄别部分可疑交易,但仍需要人工对可疑交易进行进一步地手工筛选,才能剔除大量冗余的可疑交易信息。

(四)提交的可疑交易报告质量不高,反洗钱监测效果不明显。

基层金融机构对大额支付交易的报告只注重数量而不注重质量,未按要求对可疑交易报告的概要、细节信息、可疑企业或个人信息、临柜人员发现的可疑细节等进行描述和分析,且对可疑交易缺乏事前客户身份调查、事中支付交易识别和事后综合分析,提交的可疑交易报告质量不高,对反洗钱调查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和取证等工作的指引作用有限。

(一)提高对反洗钱工作之重要性的认识。

基层金融机构应高度重视和加强反洗钱工作,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认真组织员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等法律法规,并依据有关规定,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内控制度及岗位职责,确保反洗钱法律法规的全面贯彻落实。

(二)适时成立专门的反洗钱工作部门。

基层金融机构,应争取成立专门的反洗钱工作部门,配备专职反洗钱工作人员,这样才能确保人力物力的充分到位,促进反洗钱内控制度建设、监督检查、宣传培训等工作的深入开展,并落实大额及可疑交易的汇总、分析、报告等职责要求,确保反洗钱工作的稳定有序开展。

(三)健全风险监测系统的相关功能。

金融机构现有的风险监控系统已实现了对可疑交易进行风险提示的功能,然而其对高可疑洗钱交易的鉴别能力有限,提示的可疑交易数目庞大,反洗钱工作人员需对这些数据进行筛选和分析,极大地影响了反洗钱工作的效率。健全现有系统功能,特别是将具有典型洗钱特征的交易数据模式编织到系统功能中,有助于反洗钱工作人员能够快速和优先关注到高可疑交易信息,对有效缩小可疑交易的调查范围也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四)提高识别、分析和报告可疑交易的能力。

基层金融机构应积极提高反洗钱报告的质量,从为了避免受到反洗钱管理机构的处罚而采取“防卫性”报送相关报告转变成“主动性”报送,并努力学习和掌握新时期洗钱交易的特征和模式,增强识别和分析高可疑洗钱交易的专业水平。

(五)建立业务指导、信息交流和共享平台。

基层金融机构应明确反洗钱相关人员和部门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当地人民银行反洗钱机构的联系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当地人民银行汇报反洗钱工作动态,通过信息交流和共享平台,及时了解和掌握反洗钱工作动态,提高反洗钱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作者信息:陈芳(1984-),女,湖南衡阳人,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研究方向:经济金融;殷文哲(1984-),男,湖南衡阳人,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研究方向:经济金融;周筱瑜(1985-),女,海南海口人,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研究方向:经济金融。

牢牢巩固脱贫成效。

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这些变化,常年奋战在甘肃省脱贫攻坚一线的驻村帮扶干部感触最深。

省检察院派驻两当县管江村第一书记裴文军说,自己驻村帮扶的两当县管江村,曾经“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无三尺平,年年受灾磨”。这几年,村里先后实施了道路拓宽硬化、院落硬化、安全饮水工程、危房改造和人居环境改善等一系列民生工程,整个村子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环境焕然一新。

“上下同心、不负人民,老百姓笑了,是我们驻村人员和所有参与脱贫攻坚战斗将士们最大的欣慰。”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驻村帮扶工作队总队长赵宣安说,“下一步,我们将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持续真帮实扶,从产业帮扶、消费帮扶、教育帮扶、科技帮扶等方面多点协同推动,让农村群众更有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以优异成绩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这几年,甘肃省创造性地将电子商务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全省农村电商加快发展,电商扶贫已成为贫困地区助农增收的“新利器”。省商务厅电子商务处二级调研员孔军说,今后我们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突出抓好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和同城配送项目实施,完善县域农村电商流通体系,着力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发挥作用。

“麦积区通过八年的不懈努力,全区13.15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全区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麦积区扶贫办干部周锁军说,“我们一定要持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保持慎终如始的工作干劲,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建设美丽乡村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更是广大农村群众的热烈期盼。”省农业农村厅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处处长李志荣说,今年我们将加快推进乡村建设行动,以农村厕所革命、垃圾革命、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为主攻方向,持续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行动成果,突出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实现农村公共服务均衡配置。

李志荣介绍,接下来,我们计划建设500个乡村建设示范村及美丽宜居村庄示范村,为全省乡村建设行动打造示范样板。

镇原县是庆阳市最后一个脱贫县,方山乡贾山村是镇原县最后一批脱贫的村子。贾山村党支部书记何博文表示,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要在思想上绷紧弦、行动上拉满弓,用实干和担当,带领群众耕耘好乡村振兴责任田,让贾山村更美丽、村民更幸福。

“我们将持续精准施策,真抓实干,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推动乡村产业全面发展,让农牧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肃南县康乐镇人大主席、驻村帮扶工作队总队长索国斌说。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驻灵台县饮马咀村帮扶队队员邹平吉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发扬“三牛”精神,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跨步迈向新的征程。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省水利厅农水处处长王江海表示,作为一名水利工作者,有幸参与脱贫攻坚这场伟大事业,实施并见证了农村饮水安全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感同身受、倍感自豪。我将认真学习总书记讲话精神,以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为榜样,学习榜样精神,汲取榜样力量,持续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忘我的工作态度,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脱贫攻坚以来,甘肃省通过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建设扶贫车间、确定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和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基地等措施,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有力助推了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省劳务办主任姚红军说:“我们将坚持工作力度不减、劳务干部责任不卸,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贡献人社力量!”

省妇联妇女发展部副部长杜梅芳说,作为一名妇联干部,我将在本职岗位上继续继承和发扬好脱贫攻坚精神,把个人理想同党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同人民群众需求结合起来,对照乡村振兴的目标和要求,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甘肃建投一建项目管理公司劳务班班长罗斌昌说,脱贫攻坚带来的巨大变化有目共睹,从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所在公司跨越式的发展,农村老家的变化,足以证明成绩来之不易。脱贫之战已收官,但这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作为一名班组“领头羊”,就一定要迈出“领跑样”,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更多工友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采取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

也要看到,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接下来,我们既要针对主要矛盾的变化厘清下一阶段的工作思路,又要坚决巩固好已经取得的脱贫攻坚成果,在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之后,更好发力解决相对贫困的问题。为此,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尤为重要。

一方面,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稳脱贫、防返贫的现实需要。脱贫难,稳脱贫、防返贫同样难。当前,已脱贫地区的自身持续发展能力、抵御风险能力还不强,已脱贫户的长期收入尚不稳定,迫切需要通过推进乡村振兴增强其自身发展能力,实现落实帮扶政策、推动产业发展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机结合,坚决守住来之不易的成果。

另一方面,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进一步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有力抓手。消除绝对贫困只是减贫事业的一个节点,相对贫困问题依然会长期存在。推进乡村振兴,逐步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等问题,能从整体上有力提升我国乡村的发展质量,进而为更好解决相对贫困提供坚实基础和有力支撑。

具体来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

一是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已脱贫地区和已脱贫户的自我发展能力还不够强,稳定帮扶政策和帮扶机制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之举。党中央决定,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在此基础上,还要继续通过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综合保障、扶志扶智等措施,保障易返贫致贫人口持续增收。同时,对现有帮扶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调整的节奏、力度、时限,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二是推动体制机制改革。需要看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其中,尤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不断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需加快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尊重基层和群众创造,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同时,还要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融合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提高乡村善治水平;等等。

三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兴旺”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点,以产业发展为牵引,能为更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助力。应该看到,加快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产业兴旺”的关键。对此,需不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体系建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和广泛运用,促进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的发展,推动农业从以产量为导向朝着以质量为导向转变;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品质升级;健全乡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打造标准高、服务优、作用强的公共服务平台;等等。特别是要持续发展壮大扶贫产业,继续加强已脱贫地区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拓展销售渠道,创新流通方式,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方面的短板,促进产业提档升级。

四是持续在扶志和扶智上下功夫。扶志和扶智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扶志,就是要继续转变观念,改变一些已脱贫群众存在的“等、靠、要”以及脱贫之后“缓一缓”的思想,增强其敢于致富、勇于致富、勤于致富的志气和志向,提高已脱贫群众勤劳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扶智,就是要继续帮助群众提高技能、开阔眼界,通过文化教育、技能培训,使已脱贫群众更好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增强致富能力。总而言之,就是要以扶志和扶智激发已脱贫群众的内生动力,增强其内生发展能力,为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进而致富提供有力支撑。

五是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质量。乡村生态环境优美、布局结构合理,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题中应有之义。下一阶段,我们需不断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持战略定力,摒弃急功近利思想,久久为功、循序渐进,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的有机统一。要健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配套制度,严守生态红线,推进农村污染防治、源头治理和生态功能修复。同时,合理规划村庄布局,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为更好推动乡村发展不断拓展空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