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三角形的基础知识范文(19篇)
- 上传日期:2024-02-12 00:09:03 |
- 文锋 |
- 7页
在这个分类中,我们将探讨一些不同角度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问题。结合个人经历,分享一些特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阅读总结范文是一种锻炼自己总结能力的方式,推荐给大家。
认识三角形的基础知识篇一
教学内容:
p.22、23、24(想想做做)。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三角形,包括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第22页的例题主要帮助学生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第23页的例题着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验和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难点:
认识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学习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使学生体会单侥幸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并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学习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准备:
学具盒、尺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例题图,问:在图上我们可以找到一种很常见的图形,是什么?(三角形)。
生活中的三角形随处可见,说说哪些地方也能看到?
认识三角形的基础知识篇二
今天刚到鱼丘湖小学听了几节《认识三角形》的公开课,收益匪浅。让我感受和学习到不同风格的授课方式,也能学到从没想过的教学经验。
各位老师上课那优美的普通话,自然的教态,较强的亲和力,一下子就把我们给吸引住了。教材方面:教材处理比较到位,知识挖掘的比较深,知识点准,突出了重点、难点。学生方面:在课堂中,充分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做到了让学生充分讨论,互相交流,各个发言等。课堂上各个环节的衔接和过度都恰到好处,知识挖掘的比较深,学生的'动手,讨论的比较多,交往互动比较好,如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渗透了反证法等,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举的例子贯穿于整节课堂。并且于老师个人知识比较全面,善于总结规律。
但也有不足之处,新课改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会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因此要求问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开放性,于老师设计的问题开放性不大没有真正让学生总结出来。内容全面,但是一直在提示学生,该出现的问题没有出现。练习时,可以先用结论来判断,然后在用小木棒来验证。
但总的来说,这几节课学生是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的,学生得到了一定的收获。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要用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力争进步。
认识三角形的基础知识篇三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
3.能按角的大小给三角形分类。
4.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意义及三角形按角分类的方法。
教学过程 :
一. 复习铺垫:
通过微机动态展示,复习锐角、直角、钝角及角的边、角的顶点等概念。
二. 导入 新课:
如果在角的两边取一定长度,得到两条什么线?把这两条线段。
连接起来,这是什么图形?
三. 组织教学: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
微机显示:红领巾、小三角旗、房架......
师:这些物体,虽然它们的颜色、大小、材料各不相同,但它们的外形都是三角形。
师:你认为怎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呢?
生:有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
微机显示:学生判断是不是三角形。
生:有三条边的图形叫三角形。
微机显示:学生判断。
生:有三个角、三条边的图形叫三角形。 。
微机显示:学生判断。
师:到底怎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呢?
(微机动态显示)。
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得出三角形的意义。
(2) 判断下列哪些图形是三角形,为什么?
通过微机显示,学生概括得出三角形的特征:
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1) 微机显示:电线杆,自行车图。
找出图中哪些部位是三角形?
师:这些部位为什么要采用三角形的形状,而不采用其他图形呢?
下面我们先进行一次小小的实施,大家要动脑筋,从实验中去找答案。 。
其他同学仔细观察。
学生讨论得出三角形的重要特性:不变形,具有稳定性。
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电线杆、自行车的这些部位为什么要采用三角形了吗?
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应用。练习十五第一题,
回答:为什么要这样做?
(1) 微机显示。
这三个不同的三角形分别是什么三角形?学生自学课本p52 第二、三、四节。
根据表格思考:(表格略)。
小结:三角形按角的大小可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2) 判断下列三角形各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
(3) 在钉子板上用橡筋分别拉出一个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并学会用三角板检验。
(4) 游戏猜一猜:
出示三角形中的一个角,猜出这是什么三角形?
追问:怎样才能确定一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都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可以用这样的图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 练习检测:
选择正确的序号:
1. ( )叫做三角形。
(1)有三个角的图形 (2)有三条线段的图形。
(3)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 (4)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2. 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120°,这个三角形是( )。
3. 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 )。
(1)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2)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3)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4)不能确定。
五. 深化训练:
图中有( )个三角形。
其中( )个锐角三角形。
六. 全课总结:
学生看书,划出本课学习的重要内容。
【点评】。
认识三角形的基础知识篇四
内容:
p.22、23、24(想想做做)。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三角形,包括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第22页的例题主要帮助学生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第23页的例题着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验和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难点:
认识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学习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使学生体会单侥幸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并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学习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准备:
学具盒、尺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例题图,问:在图上我们可以找到一种很常见的图形,是什么?(三角形)。
生活中的三角形随处可见,说说哪些地方也能看到?
认识三角形的基础知识篇五
教学目标 :
1.从实例中感知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掌握三角形分类方法。
3.知道按边分类可分为不等边和等腰三角形,掌握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4.知道按角分类,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教学重点:
三角形的两种分类,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
教学过程 :
1.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三角形,现在就请同学们用桌子上的铁片组装一个三角形和四边形,看那组比较快。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角形的认识。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3.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物体用到了三角形,请看这些物体的那一部分用到了三角形。(出示用多媒体做的物体)。
4.学生讲。
6.学生介绍,教师板书:“稳定性”
7.生活中还有那些地方用到三角形。(杨浦大桥、固定课桌椅等)。
二、按边分类。
(一)分类及各名称。
1.三角形是有三条边首尾相连而组成的图形,所以它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今天我们重点来研究三角形的三条边和三个角。
2.首先我们研究三条边,请看这些三角形的边有什么特征(出示9个角)小组讨论。
3.你能不能按边的特征把这些三角形分成几种情况。
4.你们认识这些三角形吗?谁能叫出它的名称?(如果有学生讲的出,就请学生讲下去,如讲不出,请学生看书p128-129)你还知道这个三角形的什么知识?(指着边、底角、顶角、底)让学生讲。
5.谁能证明两腰相等的吗?(尺、对折)两个底角呢?
6.谁能证明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的吗?(尺、对折)三个角呢?
7.练习:请学生拿出一个等腰三角形,并标出底角、两腰、底、顶角。
8.等腰三角形可以对折并完全重合,所以是一个什么图形?你能标出它的对称轴吗?请在等腰三角形上标出。
(二)关系。
1.在小组内,请同学们从桌上拿出不一样的三角形。哪些同学拿的是不等边三角形,请站在这边;哪些同学拿的是等腰三角形,请站在这边;(如果有的学生拿的是等边三角形,没有站出来,就问学生,他们能站出来吗?为什么?如果有的学生拿的是等边三角形,已经站出来,你们中有没有拿等边三角形的?为什么站在等腰三角形中?)。
2.你们手里拿的都是三角形,现在你们站的形式就表示了按边分类各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我们用集合图可以表示成:(出示三角形的关系)。
1.现在我们从角这个方面来研究三角形,如果把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成那几种呢?
2.我们的书的p129最后一段就有,请同学们就看书。
4.练习:请同学们从桌子上拿出锐角三角形,并示意;再请同学们从桌子上拿出直角三角形,并示意;请同学们从桌子上拿出钝角三角形,并示意。
4.请同学们从桌上拿三角形。哪些同学拿的是锐角三角形,请站在这边;哪些同学拿的是直角三角形,请站在这边;哪些同学拿的是直钝角三角形,请站在这边。
5.你们手里拿的都是三角形,现在你们站的形式就表示了按角分类时各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我们同样可以用集合图可以表示各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出示三角形的关系)。
6.练习:那些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出示多媒体)。
认识三角形的基础知识篇六
1、教幼儿知道三角形和生活的名称和主要特征,知道三角形由3条边,三个角。
2、教幼儿把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见实物进行比较,能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3、发展幼儿观察力,空间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1、大小尺寸不同的三角形6个。
2、图形组成的实物图片4张。
3、孩子人手3个三角形若干、
一、复习3的数数。
引领幼儿手口一致点数3的物体。
通过点的横排、竖排,及三点随意排的点数让幼儿手口一致的数数,并引出通过三点连线形成三角形。
二、学习三角形特征。
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图形,幼儿每人一个三角形。
通过自己数一数,试一试,感知图形特征,并充分让幼儿表述,得出图形的特征。
2、引导幼儿观察几个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三角形,通过验证得出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都是三角形。
3、老师小结三角形特征,使幼儿获得的知识完整化。
三、复习巩固三角形的特征。
1、给图形宝宝找朋友,让幼儿从众多几何图形卡片中找出三角形。
请幼儿一一找出三角形,并说出为什么?
2、请幼儿从图形拼图中找出三角形,将图片一一出示。
请幼儿观察说出这些图象什么?
哪些部分是用三角形拼成的?用了几个三角形?
3、请幼儿在周围环境中找出象三角形的东西。
在区角里添置冰糕棒、吸管供幼儿拼三角形,巩固认识其三角形。
1、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
2、三角形的三条边可以不一样长,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
认识三角形的基础知识篇七
教学目标:
1.从实例中感知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掌握三角形分类方法。
3.知道按边分类可分为不等边和等腰三角形,掌握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4.知道按角分类,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教学重点:
三角形的两种分类,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1.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三角形,现在就请同学们用桌子上的铁片组装一个三角形和四边形,看那组比较快。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角形的认识。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3.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物体用到了三角形,请看这些物体的那一部分用到了三角形。(出示用多媒体做的物体)。
4.学生讲。
6.学生介绍,教师板书:“稳定性”
7.生活中还有那些地方用到三角形。(杨浦大桥、固定课桌椅等)。
二、按边分类。
(一)分类及各名称。
1.三角形是有三条边首尾相连而组成的图形,所以它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今天我们重点来研究三角形的三条边和三个角。
2.首先我们研究三条边,请看这些三角形的边有什么特征(出示9个角)小组讨论。
3.你能不能按边的特征把这些三角形分成几种情况。
4.你们认识这些三角形吗?谁能叫出它的名称?(如果有学生讲的出,就请学生讲下去,如讲不出,请学生看书p128-129)你还知道这个三角形的什么知识?(指着边、底角、顶角、底)让学生讲。
5.谁能证明两腰相等的吗?(尺、对折)两个底角呢?
6.谁能证明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的吗?(尺、对折)三个角呢?
7.练习:请学生拿出一个等腰三角形,并标出底角、两腰、底、顶角。
8.等腰三角形可以对折并完全重合,所以是一个什么图形?你能标出它的对称轴吗?请在等腰三角形上标出。
9.等边三角形呢?
(二)关系。
1.在小组内,请同学们从桌上拿出不一样的三角形。哪些同学拿的是不等边三角形,请站在这边;哪些同学拿的是等腰三角形,请站在这边;(如果有的学生拿的是等边三角形,没有站出来,就问学生,他们能站出来吗?为什么?如果有的学生拿的是等边三角形,已经站出来,你们中有没有拿等边三角形的?为什么站在等腰三角形中?)。
2.你们手里拿的都是三角形,现在你们站的形式就表示了按边分类各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我们用集合图可以表示成:(出示三角形的关系)。
1.现在我们从角这个方面来研究三角形,如果把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成那几种呢?
2.我们的书的p129最后一段就有,请同学们就看书。
4.练习:请同学们从桌子上拿出锐角三角形,并示意;再请同学们从桌子上拿出直角三角形,并示意;请同学们从桌子上拿出钝角三角形,并示意。
4.请同学们从桌上拿三角形。哪些同学拿的是锐角三角形,请站在这边;哪些同学拿的是直角三角形,请站在这边;哪些同学拿的是直钝角三角形,请站在这边。
5.你们手里拿的都是三角形,现在你们站的形式就表示了按角分类时各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我们同样可以用集合图可以表示各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出示三角形的关系)。
6.练习:那些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出示多媒体)。
认识三角形的基础知识篇八
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并借助三角形来推导有关的性质。因此,三角形的认识是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知识的起点,为学习习近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打下基础。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角和直观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本节课是三角形认识的第二阶段。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理解三角形的定义,能指出三角形的边、角、顶点,认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2、过程与方法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折、画等操作活动认识三角形的特点、特性,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操作得出相关结论,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学生能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中大部分中留守儿童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角和直观认识了三角形,能够在物体的面中找出三角形,认识了常见的角,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在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意识。”因此,在本节课中,主要运用多媒体教学策略,通过学生观察、讨论、操作等方式,激发学生展示个性、积极参与、主动求知。采用以下教学环节:1、归纳定义,把握关键;2、动手操作,提升认识;3、认识特征,合作交流;4、师生合作,突破难点;5、深入练习,巩固发展。
一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等实践活动。二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维伴随着操作活动的展开而不断地提高思维活动的层次,不断地引发新的认知冲突。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为本课制作的cai课件;准备的相应学具:三角板、课前做好的三角形和四边形模型。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师: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三角形的?
师:既然生活中有这么多三角形。那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趣的三角形。(板书课题:认识三角形)。
1、感知生活中的三角形并找出三角形的特征。
师:请在练习本上画一个你喜欢的三角形,画好后,和你的同桌说说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3、辨一辨并得出判断三角形的条件。
师: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画的三角形,画得怎样?
师小结: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三角形首先要看是不是有三条线段,其次看这三条线段是不是围拢了。
(2)操作:第53页课堂活动第1,2题,按要求在本子上画出三角形,并相互检查。
(3)判断哪些图形是三角形?练习十第1题。
请大家猜一猜三角形到底有什么特性呢?我们来做个实验吧。
生:四边形轻轻一拉,形状和大小都变了,而三角形用力拉后,发现形状和大小都不变。
(3)师小结:说明三角形比较牢固,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4)举出生活中哪些物品用到三角形的这个特性吗?
四、巩固练习。
1.练习第54页第4题。
五、课堂总结。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三角形有哪些新的认识?
认识三角形的基础知识篇九
2.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种类,特别是按角分类。
3.培养学生讨论交流,探索研究.实际操作。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
1.请学生讲讲自己学过那些图形.
2.同学们在那些地方见到过三角形。
二)教学新授。
1观察手中的三角形,他和其他的图形有什么不同之处(三个顶点三条边三个角)。
2那么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三角形?师用反证法(教具。
3三角形的基本特征有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出示。
4练习指出下面图形中哪些是三角形,那些不是三角形(是的举手,不是用拳头)。
师:现在我们能区分三角形和其他图形,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平行四边形中有特殊。
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里有特殊的长方形,三角形里也有各种各样的分类(出示)。
同学们认一认,识一识,你想想称什么三角形好(取名)。
给他分类。
刚才大家用各种各样的分类方法给叫分类,老师给大家弄糊涂了,一会儿是直角三角。
么角。
锐角直角。
锐角锐角。
钝角。
还有没有??画圈(如果把三角形比作大圆的话,那么这三种是这个圆的三部分)。
个角不同)。
2.你能给这三类角分别起名吗?(板书)。
判断下列三角形各是什么三角形(出示)。
你是怎样看的?注你怎么知道是直角三角形?
看时我们只看一个角就能知道是什么三角形(教具)。
判断下列三角形是什么角。
现在你还能所看到三角形的一个角就能知道是什么三角形,是不是全都要看三个角。
3.我们已经学了什么是三角形,以及按角分的三角形的分类。同学们还想进一步。
了解那些有关三角形的一些知识,列出问题:一一解答。
平时什么地方用到这个特性(举例)。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什么是三角形?它分为那几类?
判断。
1.有三条线围成的图形是三角形。
2.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3.凳子坏了常用钉子在下面定个木条这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
4.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5.有一个角是150°的三角形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6.有一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7.有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8.有三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认识三角形的基础知识篇十
师:任意选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吗?学生猜测,并让学生拿出一根吸管,随意减成三断围一围。
2、学生实验,汇报结果。师:有没有没围成功的同学?展示没有围成的“作品”。师:为什么没有围成三角形呢?结论:两根小棒的长度和小于(等于)第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3、师:那两根小棒的长度和在什么情况下,能围成三角形呢?猜测,比较,围一围。总结,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条。
但是这样的设计在实践中却出现了意外。
意外一:当我让学生将一根吸管剪成了三段围一围时,所有的学生都围成了三角形。当我问:“还有谁没有围成三角形?”每个孩子都不屑的四处寻找,狐疑顿刻显现在脸上——老师是不是在开玩笑?!虽然在备课时我也设想到了这种情况,但是孩子们那种怕因不成功而被讥笑的表情去深深刺痛了我,孩子们是不是已习惯了认真听讲,师问生答的学习方式了呢?看来,生成的、互动的课堂教学,不但是对教师的挑战,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挑战。
意外二:好不容易,有个学生因一个玩笑而被大家“揭发”出没有围成三角形。原来他准备了两根吸管,把其中的一根剪成3段,取2段与另一根吸管试着围三角形。在成人看来肯定是围不成的。但孩子们却不是这样想的。孩子们认为移动一下就是一个三角形。为什么会有如此观点呢?细想还是在课的开始认识三角形时出现了问题。教师只注重了“三角形是有三条线段围成的”而忽视了“三条线段是怎样围成三角形的”,也即是“首尾相连”的特征。
说实在的,这个设计是我参考了一位同行的设计片断而试教的,在课堂实践中却感到了“痛”。为什么?可能是这位老师的文章给了我一种“误导”,使我没有深思熟虑就走进了课堂,但静心品味,我又一次相信了任何思想都不是能生搬硬套的,再好的教学设计不在课堂中实践也是纸上文章。经过“阵痛”的思想,才是属于自己的思想。
认识三角形的基础知识篇十一
一、大胆操作,勇于探索用三角形撕拼的方法验证“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1800。在直观操作的基础上,将直观操作与推理相结合,将有机地把模型转化为几何图形。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推理、猜想、交流、反思、解释等活动,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应用的过程。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在具体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获得结论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获得亲身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有效地促进了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形象思维之间的矛盾,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轻松愉快的主动获取知识。
二、尝试成功,体验快乐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便会激起再一次追求成功、胜利的信念。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践任职的水平,努力为起创造成功的条件。如:在简单的撕拼及猜一猜的游戏中努力做到全班总动员,学生的积极性异常高涨,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探索的时间中。在尝试成功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产生对探索知识的浓厚兴趣。
三、存在问题,改进措施本节课存在问题:
其一,由于时间的限制,在推理验证的问题上,没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
其二,由于追求验证方法的.多样性,而学生对平行的判定方法没有灵活掌握,险些偏离本课的重点。此次教学过程遇到点儿挫折,有待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索,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角形是学生们平日里接触较多的一种图形,在低年级就已经直观认识过,因而本课的重点就放在三角形的稳定性、定义和分类上。所学重难点都是由学生在操作中获得的,不是由老师讲出来,硬塞给学生。这样做,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学习,落到实处,效果也好。在整个课堂里,老师只是充当一个参与者、引导者。课堂总结也是通过老师的引导,由学生做出归纳,这样效果要比由老师包办好。
认识三角形的基础知识篇十二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三角形,拿出我们准备好的长度分别为10cm,6cm,5cm,4cm的四根小棒,任意选三根围一围,看着能否围成三角形。
生:操作实践。
师:你们都围成了三角形了吗?怎么围的?
生:演示。
师:围的图形是不是三角形?你发现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生:根据实验,说出三条边的关系。
师:(小结)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认识三角形的基础知识篇十三
《三角形的认识》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起始课,本节课主要是学生在初步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进一步学习三角形有关知识的重要基础。这节课包括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的底和高以及学会画高。
在探索新知部分,我设计了一个教学活动,让学生感知三角形的特征。先是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动手做一个三角形,不同的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的不同,呈现出来的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位置也不同,使学生由不同发现了相同,让学生在“做三角形、画三角形、比较三角形”等活动中由具体到抽象,最后总结得出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以及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
由于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概念以及做高的方法,有了这些基础,让学生尝试做出三角形的高。学生在对这一问题的学习、探究中有了很多发现。为了夯实高的概念,我问“学生画高时最重要的诗什么?”让学生感知到必须从顶点向对边画,还要画一条垂线。通过课件的演示,又让学生很好地强化了三角形底和高的.对应关系。在让学生画出三角形的三条高。由于时间比较紧张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材中也没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在这一环节没有进行讲解而是留做下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
本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在教学三角形的定义是,所用的时间过多,老师讲的内容也过多,学生体会“围成”时还不够透彻。在画三角形高的时候,我自认为学生已经掌握画垂线的方法,不要在做强调,而在实践过程中有些学生画的不是垂线使高画的不够准确,在评价语言上也是该努力的方向。
认识三角形的基础知识篇十四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
3.能按角的大小给三角形分类。
4.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意义及三角形按角分类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通过微机动态展示,复习锐角、直角、钝角及角的边、角的顶点等概念。
二。导入新课:
如果在角的两边取一定长度,得到两条什么线?把这两条线段。
连接起来,这是什么图形?
三。组织教学: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
微机显示:红领巾、小三角旗、房架。
师:这些物体,虽然它们的颜色、大小、材料各不相同,但它们的外形都是三角形。
师:你认为怎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呢?
生:有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
微机显示:学生判断是不是三角形。
生:有三条边的图形叫三角形。
微机显示:学生判断。
生:有三个角、三条边的图形叫三角形。
微机显示:学生判断。
师:到底怎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呢?
(微机动态显示)。
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得出三角形的意义。
(2)判断下列哪些图形是三角形,为什么?
通过微机显示,学生概括得出三角形的特征:
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1)微机显示:电线杆,自行车图。
找出图中哪些部位是三角形?
师:这些部位为什么要采用三角形的形状,而不采用其他图形呢?
下面我们先进行一次小小的实施,大家要动脑筋,从实验中去找答案。
其他同学仔细观察。
学生讨论得出三角形的重要特性:不变形,具有稳定性。
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电线杆、自行车的这些部位为什么要采用三角形了吗?
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应用。练习十五第一题,
回答:为什么要这样做?
(1)微机显示。
这三个不同的三角形分别是什么三角形?学生自学课本p52第二、三、四节。
根据表格思考:(表格略)。
小结:三角形按角的大小可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2)判断下列三角形各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
(3)在钉子板上用橡筋分别拉出一个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并学会用三角板检验。
(4)游戏猜一猜:
出示三角形中的一个角,猜出这是什么三角形?
追问:怎样才能确定一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4)如果把所有三角形作为一个整体来看,那么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都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可以用这样的图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练习检测:
选择正确的序号:
(1)有三个角的图形(2)有三条线段的图形。
(3)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4)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2.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120°,这个三角形是()。
3.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
(1)一定是锐角三角形(2)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3)一定是钝角三角形(4)不能确定。
五。深化训练:
图中有()个三角形。
其中()个锐角三角形。
六。全课总结:
学生看书,划出本课学习的重要内容。
【点评】。
本节课通过微机动态演示,让学生判断到底怎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出三角形的意义,同样三角形的特征、特性、分类都应用了微机显示,形象地展示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并在课堂上及时反馈、矫正,力求保证学生掌握新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认识三角形的基础知识篇十五
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以及底和高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概括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
课件、磁条。
(一)引入。
1、
课前谈话引入:
板书:认识三角形。
老师带来了一些图片,你能从中找出三角形吗?出示生活中的三角形图片,学生说说生活中的三角形(生活中有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
(二)探究。
1、学生动手操作、老师黑板摆三角形。
(1)师:刚才我们看了这么多的三角形,你能动手画一个吗?
师:这里有同学们画的一些三角形,老师在黑板上也创作了一个三角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三角形有共同的特点吗?先想一想,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哪一位同学来说一说你的发现,
你能找出三角形的3个顶点、3个角、3条边分别在哪里?跟同桌说一说。
利用学生错误资源,出示未首尾相连的图,你能用完整的语言来说一说什么是三角形了吗?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并板书)。
2、
试一试:
刚才同学们都很厉害,你会在方格纸上画三角形吗?先让学生说一说任选三个点是什么意思,再按要求画一画。尽可能多画几个。
思考:都能画出一个三角形吗?
得出结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不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3、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同学们非常了不起)。
(2)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指名说一说量的是哪一条线段,和下面的'横梁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3)测量人字梁的高。学生在书上独立测量人字梁的高,交流测量方法及高是多少。
如果我们把人字梁所表示的三角形画下来,就可以这样表示出它的高和底。(课件出示三角形的高的变化动画,让学生说一说高是如何变化的)。
怎样利用工具规范的画出三角形的一条高呢,请看屏幕演示。(课件)看清楚了吗?
5、
学生做作业纸,不同的边做为底作高,得出三角形也有三条高。
展台展示学生作业,观察你有什么发现?(三条底对应三条高)。
认识三角形的基础知识篇十六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实验,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一些基本的特征,包括认识底和高,感受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学会画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高在三角形内)。
3、通过动手实验和找更多的例子,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三角形的一些基本的特征(包括认识底和高)。
难点:感受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画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高在三角形内)。
教学资源:
与内容有关的插图,钉字板,三角板,小棒,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三角形,你能举例说出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的吗?(红领巾、三角板、小红旗、房架等等。)。
揭题:今天我们进一步来学习三角形。(板书课题)。
二、探究互动。
1、利用一些现成的工具,你能想办法做出一个三角形吗?
小组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
总结: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判断:哪些图形是三角形,哪些图形不是三角形?
3、画出一个三角形。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和几个顶点?学生结合图形回答。
先围一围,再在小组里交流。
比较三根小棒的长度,讨论什么情况下能围成三角形、什么情况下不能围成三角形?
发现:当其中两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根时,就能围成三角形,否则就不可能围成三角形。(即: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5、组织学生测量例题中人字梁的高度。
应该测量哪条线段的长度呢?说明三角形的底和高。
6、“试一试”
学生独立测量。
交流:量的是每个三角形的哪两条边?结果分别是几厘米?
三、巩固应用。
1、“想想做做”第1题。
要求学生以点子图中的点作为三角形的顶点来画三角形。并要求说说三角形有什么特征。
2、“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根据每组线段的长度关系进行独立的思考。
交流,说明理由。
3、“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能应用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来说明理由,感受数学在生活里的应用。
4、“想想做做”第4题。
指导学生用三角尺画高的方法: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贴三角形的底,过顶点沿另一条直角边画出高,在适当的位置标上直角符号。
5、“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动手操作,鼓励学生想出不同的剪法。
3cm、5cm、6cm 4cm、5cm、5cm。
四、你知道吗?
介绍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应用。
让学生在图中找一找三角形。问:这些物体上为什么都有三角形的结构?阅读材料,找出原因。
开展实验,明确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6~29页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三角形的每个内角大小的观察、比较,学会按照角的特征给三角形分类。
2、在操作、实验等探索活动中发现有关规律,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按角的特征给三角形分类;
教学资源:
各种三角形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揭题:今天我们要来进一步认识三角形。(板书课题)。
二、探究互动。
1、出示各种三角形。
(1) 用三角形的直角比一比,这些三角形的内角分别是什么角?(教师简单介绍什么是内角)并把它们记录在相应的表格里面。
(3) 小组交流后,派代表全班交流。
(4) 教师及时给出科学的分类方法,揭示各类三角形的含义。
(5) 根据三角形的分类,试着在集合图里表示分类的结果。出示教材的集合图。
三、巩固应用。
1、“想想做做”第1题。
强调要学生“任意画”,再用三角形的直角比一比,判断自己画出的是什么三角形。
2、“想想做做”第2题。
引导学生用三角尺比,自己判断后再连一连。
四、尝试活动。
1、“想想做做”第3题。
组织学生再钉子板上围出各种三角形,并结合说说各自的特征。
2、“想想做做”第4题。
先动手折一折,在交流自己的折法。
3、“想想做做”第5题。
先思考一下应该怎么剪,在书上画一画,再在自己的平行四边形上剪一剪,验证自己的方法。
4、“想想做做”第6题。
先让学生尝试画一画,引导学生发现画出的线段就是原来三角形的其中一条边上的高。
5、“想想做做”第7题。
引导学生想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并且能够发现:从直角顶点向对边画线段,可以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也可以分成一个锐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而其他两个顶点只能分成一个锐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
五、总结质疑。
将你这节课的收获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认识三角形的基础知识篇十七
三角形是常见的一种图形,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三角形的认识是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知识的起点,是学习研究其他几何图形的基础,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角和直观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三角形认识的第二阶段。本节课的教学主要包括三角形的意义、特征、特性、画高等内容。刘老师的这节课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层次比较清楚,环节紧凑,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展现概念的生成过程。刘老师在教学三角形的意义时,没有直接把“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这个定义直接地呈现给学生,而是紧紧围绕“三条线段”、“围成”这两个关键词进行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三角形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否具有三条线段;二、是否围成封闭的图形。接着安排判断练习,从正反两方面,同时还出现用曲线围成的图形。进一步加深对三角形意义的理解。
2、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重点。老师在教学中多次用到了比较的方法,(1)、通过比较,揭示三角形的共性。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特征时,让学生观察这些三角形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从而得出三角形都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2)、通过比较,揭示三角形的特性。如出示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学具,让学生拉一拉,有什么不同?使学生深刻体验到四边形易变形,而三角形不易变形。
3、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刘老师在教学三角形的特性时分为四个层次,先用媒体出示生活中电线杆、桥等图片,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做成三角形?”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通过拉三角形、四边形的学具得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再让学生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来解释生活中用到三角形的道理,加上及时操作,应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固定四边形,使学生更深的.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道理。
4、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不应当都以定论的形式呈现,而是应当给学生提供进行探索性的学习的机会,作为教师需要的是加以适当的点拨。刘老师先出示三角形让学生画高同时还指出三角形有几条高可以画。并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观察交流这些高画得对不对。这样不仅使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会了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有助于自身素质的提高。
5、注重练习的层次性和趣味性。由最基本的判断、三角形的稳定性,画高、找高、挑战题等。体现了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教学理念。
认识三角形的基础知识篇十八
今天,在五年级上“三角形的认识”这一内容,我一改以前全部依赖多媒体的课堂教法。先从实物入手,让学生找出三角形,这一知识比较简单,几乎吸引了全体学生的注意,除了杨号南以外,每个学生都积极举手,要求到前面来指出自己找到的三角形,我让赖锦山,黄洁强来指出实物中的三角形,目的是调动他们学生的积极性,因为他俩平时学习较差,被提问的机会较少,作对题的机会更少,这种问题比较简单,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果然,他们都找出了三角形,并且我及时给予了表扬。他俩上课的积极性一下子提高了。看来,课堂的开始创设一些情景,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每一个学生有机会表现一些,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接下来,我让学生自己看着实物画一个三角形,照猫画虎是学生的长项,他们很快就划出来了。同时,我在黑板上也画了一个三角形,让学生观察:三角形有几条边,有几个定点,有几个角。学生都回答有3条边,3个角,3个定点,这时候,我并没有他们回答对了,就停止了对他们的追问,因为很多学生虽然说出了正确的答案,实际上他们并不知道是哪些是边,哪些是角,哪些是顶点,只是看学习好的同学手语说是3,他们也跟着说是3.果不其然,我让李锦欣上黑板前来指出哪三条边,哪三个顶点,哪三个角。她指不出。我拿着她的.手在三角形上找出来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同时要求不知道的学生认真看。他们都说明白了。我又让温绍森上来指,他还是没有指出来。这说明了学生只是看着别人的手语是什么,他们就随声符合,实际上他们根本就不明白,这就是手语的局限,如果不看老师,根本就不知道老师在说什么。手语不像有声语言,不看老师,有声音可以听,一样达到学会的效果。这些都告诉我,不能只看学生所明白了,就相信他们学会了。一个知识必须反复重复,直到学生的注意到了你的手语,然后在让他在黑板上指一指,说一说,这样学生真的明白。弄懂了三角形的边、角、顶点的定义后,我让学生自己总结三角形的定义。孙海建总结的非常好,他说,由三条边围城的图形叫三角形,他当时的不会用“围城”这一手语表达,他用的是边和边之间要有连接起来。我觉得他真的弄懂了三角形的定义,然后,我出示了一些三角形和非三角形让学生辨认,所有的学生都能辨认出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接着我问学生,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是直线哪还是线段,我用的是选择题的形式,这样,就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便于学生回忆直线和线段的定义。学生很快就看出,是线段,这时候,我又让学生把三角形的定义重新总结一下啊,刘鸿源很快就总结出了,有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这样,一条抽象的定义学生有了完成的理解。
认识三角形的基础知识篇十九
今天有幸听了苏老师《认识小数》一课,感触颇多。苏老师能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极力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使生活素材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并注意将数学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遵循了数学源于生活,实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苏老师在课的开始先让学生将给出的几个整数和小数分,既自然地引入了新课,又可以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接着让学生交流日常生活中见到过的小数,可以使学生体会小数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激起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2、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问题生活化。
本节课苏老师从课一开始就创设乐乐逛超市这一生活情境,而且这一情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感到所学的内容不再是简单枯燥的数学,而是非常有趣的生活,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兴致勃勃的投入到新课的学中。
3、采用多种教法、学法,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根据这一理念,苏老师在教学中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观察、操作、交流、讨论,从直观到抽象,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总之,本课教学能注重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创设情境,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操作、交流、探究中去思考、体验和感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得到发展。
最后,也有几点个人看法,在此与同行切磋:
1、苏老师是直接出示营业员测量结果,这里能否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学生测量课桌面的长和宽,并用不同的数来表示测量结果,为学生主动用小数表示测量的结果提供机会,有助于学生体会到测量结果不能用整数表示时,可用分数或小数表示。学生在直观操作、合作交流中,可以轻松地完成了从“十分之几米”到“零点几米”的认知过渡。这样的教学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相关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总结(模板18篇)
- 校长综治办工作计划(优质19篇)
- 教师分享教学体会的教育心得体会一句话(精选22篇)
-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报告免费(精选20篇)
- 政府官员的述职述廉报告(优质21篇)
- 城管局局长述职述廉报告(专业13篇)
- 教学助理工作计划(优质21篇)
- 监察人员的述职述廉报告(热门21篇)
- 城市管理人员的述职述廉报告范文(20篇)
- 了解城管局局长的述职述廉报告(优质19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