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认识三角形教案反思(模板10篇)

  • 上传日期:2023-11-12 07:21:34 |
  • zdfb |
  • 14页

教案是教师进行评价和反思的重要依据和参考。教案的编写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教案编写的思路和灵感。通过借鉴这些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教案的编写要点,提高我们的教案编写水平。同时,也要注意,在借鉴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灵活调整和完善教案,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数学认识三角形教案反思篇一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1、三角形图形、画点的底图、水笔、三角形组合的挂图、教室周围布置三角形的实物。

2、正方形的蜡光纸、剪刀、胶水、图画纸。

1、导入:有个图形宝宝来我们班做客,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图形宝宝吗?

2、出示三角形,让幼儿说出三角形的名称,然后让幼儿找出教室周围与三角形相似的实物。

3、提出问题:“你怎么知道它们是和三角形宝宝一样的图形?”引导幼儿用手摸摸三角形的角和边,体会三角形的外形——三个角,三条边。

4、出示三角形组合的挂图:

2)请幼儿说说怎么知道是三角形组成的。

5、出示左图,请幼儿用直线与点连接起来成三角形。

6、老师与小朋友一起讲评连接三角形的情况。

7、剪贴花:

1)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老师的花是用什么图形粘贴的。

2)提出问题:没有三角形的蜡光纸怎么办?(引导幼儿用正方形折剪成三角形进行粘贴。

中班数学认识三角形教案反思篇二

活动目标:

2、能不受其他图形干扰找出三角形;。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教具:

1、各种不同的三角形;数字卡;。

2、星星、正方形、菱形各1。

学具:

1、3条长度不同的纸条(幼儿每人一套);。

2、各种图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若干;。

3、图形拼图;。

4、胶垫人手一块。

活动过程:

一、探索操作:

1、请幼儿拿3条不同长度的纸条拼摆图形。幼儿探索活动,教师指导。

2、幼儿展示自己的图形,教师集体说说,摆了什么样的图形,用了几条纸条,有几个角;。

2、出示各种图形,让幼儿把三角形归类放到一边。(二次操作,巩固对三角形特征的认识)。

3、操作:幼儿人手一图形拼画,请幼儿找出画中的三角形,涂色。

4、向爸爸妈妈展示自己的画。

三、活动结束。

中班数学认识三角形教案反思篇三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三角形的`特征,认识三角形。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三角形图形、画点的底图、水笔、三角形组合的挂图、教室周围布置三角形的实物。

2、正方形的蜡光纸、剪刀、胶水、图画纸。

活动过程:

1、导入:有个图形宝宝来我们班做客,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图形宝宝吗?

2、出示三角形,让幼儿说出三角形的名称,然后让幼儿找出教室周围与三角形相似的实物。

3、提出问题:“你怎么知道它们是和三角形宝宝一样的图形?”引导幼儿用手摸摸三角形的角和边,体会三角形的外形——三个角,三条边,幼儿教案《认识三角形》。

4、出示三角形组合的挂图:

1)引导幼儿找出挂图的图案都是三角形组成的。

2)请幼儿说说怎么知道是三角形组成的。

5、出示左图,请幼儿用直线与点连接起来成三角形。

6、老师与小朋友一起讲评连接三角形的情况。

7、剪贴花:

1)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老师的花是用什么图形粘贴的。

2)提出问题:没有三角形的蜡光纸怎么办?(引导幼儿用正方形折剪成三角形进行粘贴。

中班数学认识三角形教案反思篇四

2.能够用语言表达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材料准备:ppt、熊妈妈、熊妹妹、椭圆形的镜子图片、圆形、操作册。

1.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入活动。

引导语:“有一天,熊妈妈和熊妹妹一起去逛街。它们看到一家店里挂了好多的镜子,就走了进去。熊妹妹拉着熊妈妈走到一面镜子前问:“妈妈,这面镜子真奇怪!”

(1)出示椭圆形的镜子图片,请幼儿自由发挥。

(2)出示圆形,让幼儿感知椭圆形和圆形不一样的地方。

3.小结椭圆形的特征,重点引导幼儿能用语言表达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1)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

(2)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出来的折印不一样长。

4.引导幼儿说出日常生活中类似椭圆形的物体。

5.分发操作册,幼儿探索操作:

(1)引导按照颜色进行分类。

(2)引导幼儿按照大小进行排序。

6.幼儿操作,老师巡视指导并重点指导能力较弱的幼儿动手操作。

7、老师对本次活动的操作情况进行评价。

这节认识椭圆形的活动课结束了、觉得孩子还是学会了至少目标是达到了。我的这节活动是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去学习认识图形、我还是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通过本班孩子的特点来安排的,我们班幼儿很活泼所以不能用太沉闷的教学模式来上、我是想让孩子在动静交替的模式中去学习去探索。这节活动整个设计流程不错、就是在对孩子提问上有点差错、老是提问的不够准确。有的问题太过成人化了、这是我不足的地方。还有上课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把握程度不够。这是我应该注意的地方。

中班数学认识三角形教案反思篇五

活动目标:

2、能不受其他图形干扰找出三角形;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教具:

1、各种不同的三角形;数字卡;

2、星星、正方形、菱形各1。

学具:

1、3条长度不同的纸条(幼儿每人一套);

2、各种图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若干;

3、图形拼图;

4、胶垫人手一块。

活动过程:

一、探索操作:

1、请幼儿拿3条不同长度的纸条拼摆图形。幼儿探索活动,教师指导。

2、幼儿展示自己的图形,教师集体说说,摆了什么样的图形,用了几条纸条,有几个角。

1、“小朋友真棒!现在我们请出今天的图形客人。”出示三角形引导幼儿数数三角形的角与边各有多少?(教师根据幼儿数出的角、边,在三角形上标上数字)。

2、出示星星、正方形、菱形、让幼儿分辨它们是否三角形?

3、出示各种图形,让幼儿把三角形归类放到一边。(二次操作,巩固对三角形特征的认识)。

4、操作:幼儿人手一图形拼画,请幼儿找出画中的三角形,涂色。

5、向爸爸妈妈展示自己的画。

三、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我上这节数学课,就是让孩子们认识三角形,难点就是让幼儿如何区分三角形和正方形。在这教学过程中,我将许多长短不同的小棍放在孩子们的桌上,让孩子们数3根小棍拼做三角形(可以找一样长的小棍,也可以找不一样长的)。通过让他们动手操作,让孩子们进一步认识到了:

1、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

2、三角形的三条边可以不一样长,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

中班数学认识三角形教案反思篇六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三角形的特征。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1、三角形图形、画点的底图、水笔、三角形组合的挂图、教室周围布置三角形的实物。

2、正方形的蜡光纸、剪刀、胶水、图画纸。

1、导入:有个图形宝宝来我们班做客,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图形宝宝吗?

2、出示三角形,让幼儿说出三角形的名称,然后让幼儿找出教室周围与三角形相似的实物。

3、提出问题:“你怎么知道它们是和三角形宝宝一样的图形?”引导幼儿用手摸摸三角形的角和边,体会三角形的外形――三个角,三条边。

4、出示三角形组合的挂图:

(1)引导幼儿找出挂图的图案都是三角形组成的。

(2)请幼儿说说怎么知道是三角形组成的。

5、出示图,请幼儿用直线与点连接起来成三角形。

6、老师与小朋友一起讲评连接三角形的情况。

7、剪贴花:

(1)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老师的花是用什么图形粘贴的。

(2)提出问题:没有三角形的蜡光纸怎么办?(引导幼儿用正方形折剪成三角形进行粘贴。)。

中班数学认识三角形教案反思篇七

设计思路:

根据幼儿活泼好动,喜欢摆弄物品的特点,我为幼儿提供了小棒、图形、彩纸等大量活动材料,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做,启发幼儿主动探索、发现三角形的特征,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使幼儿养成动手、动脑、动口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探索操作活动中,初步感知三角形,知道其名称和形状特征;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3、初步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活动准备:

1、长短不同的小棒若干,总数是幼儿人数的6倍;

2、三角形卡片若干;

3、红领巾、小房子、小旗子等三角形实物若干;。

4、彩纸、铅笔、橡皮、剪刀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探索操作:

1、在正方形拼图的基础上,请幼儿任意拿3根小棒拼摆图形。幼儿探索活动,教师指导。

2、请个幼儿说一说,摆得什么样的图形,用了几根小棒,有几个角;

3、师生共同拼图,并点数图形的边、角;

小结:有3条边、3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丰富词汇:三角形。

二、探索感知:

1、请幼儿任意取出一个三角形卡片,点数它有几个条边、几个角?

2、出示各种不同的三角形,引导幼儿观察其不同点,相同点。

不同点:有的大、有的小、有的角尖、有的角大……。

相同点:都有3个角、3条边。

3、小结:不管图形大小,不管角尖,只要有3条边、3个角的图形都是三角形。

三、找一找、想一想、说一说。

1、引导幼儿在环境中找出象三角形的物体(小彩旗、红领巾)。

2、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见过的象三角形的物体。

四、做一做、试一试剪裁三角形并拼图。

1、教师引导幼儿用各种方法剪裁出任意三角形(剪、撕、画等),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2、鼓励幼儿用剪出的三角形拼出自己喜爱的动物或物品的形象。

五、自我评价,展览幼儿作品。

中班数学认识三角形教案反思篇八

使幼儿通过感知和观察,了解三角形的名称和特点,能找出生活中相应形状的实物来。

1、圆形纸板;大三角尺、三角形纸板或这种形状的其他物品各4、5件(按幼儿分组的数准备)。两根约4米长的绳。

2、彩纸或白纸剪成的.可重叠比较的等边三角形和圆形每个幼儿各1个。

3、配套幼儿用书《数学》上册。

1、感知三角形的特征教师出示三角形的实物,让幼儿观察并轮流触摸边缘,说一说是什么形状,有什么特征,数一数它们有几个角。

2、找实物教师请幼儿在活动室内找三角形的物品,或让幼儿回忆在生活中见过哪些这种形状的物品,如小彩旗是三角形的,山的形状是三角形的等。

3、认识图形名称和基本特征教师将三角形的物品按在黑板上,用粉笔沿边缘勾画出物体的外形轮廓,告诉幼儿三角形的名称,教幼儿正确的发音。然后教师请幼儿拿出纸制成的三角形和圆形,重叠起来进行观察比较,并说一说三角形的特征,如三角形有三个角和三条边。

4、做练习教师指导幼儿做幼儿用书第2页的练习。

中班数学认识三角形教案反思篇九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三角形的特征。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三角形图形、画点的底图、水笔、三角形组合的挂图、教室周围布置三角形的实物。

2、正方形的蜡光纸、剪刀、胶水、图画纸。

活动过程。

1、导入:有个图形宝宝来我们班做客,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图形宝宝吗?

2、出示三角形,让幼儿说出三角形的名称,然后让幼儿找出教室周围与三角形相似的实物。

3、提出问题:“你怎么知道它们是和三角形宝宝一样的图形?”引导幼儿用手摸摸三角形的角和边,体会三角形的外形――三个角,三条边。

4、出示三角形组合的挂图:

(1)引导幼儿找出挂图的图案都是三角形组成的。

(2)请幼儿说说怎么知道是三角形组成的。

5、出示图,请幼儿用直线与点连接起来成三角形。

6、老师与小朋友一起讲评连接三角形的情况。

7、剪贴花:

(1)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老师的花是用什么图形粘贴的。

(2)提出问题:没有三角形的蜡光纸怎么办?

中班数学认识三角形教案反思篇十

在过去的与几何形体相关的活动设计中,我们惯于呈现一个个完整成型的几何形体让孩子观察辨认,在预想的多种感官参与(看看、说说、摸摸等)中、多种形式操作活动(找找、拼拼、剪剪等)中,让孩子们获得我们自以为的对某种几何图形的充分认识。然而,对于这些几何形体从何而来、还有什么样的图形等具有开放性、延展性、启发性、挑战性的问题,老师鲜有思考,也极少能从数学活动这一平台让孩子获得相应的思考引领。

其实,在孩子们辨识的平面图形中,从最简单的三角形到各种不规整的多边形,它们都是几条"线"围成的封闭状图形,其中"线"的数量差异给这些各不相同的图形命名带来便利:有几条边(线褪羌副咝巍6"线",又是从"点"出发的某个方向的延伸。当我们尝试从源头处厘清这些有关平面图形的知识链时,我们很容易就能找到引导孩子通向图形王国的自发、可持续性探索的数学活动平台:连点成线变图形。

1.在连线活动中,增进对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特征的认识。

2.尝试对连点成线所围成的图形进行命名,了解多边形的命名方法。

3.用"连线"方式探索多边形与三角形之间的转换,初步感知图形之间互相转换的内在规律。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5.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1.背景音乐《雪绒花》、《的士高》,相机。

2.情境创设:蓝色块状星空图(蓝色展板为底,其上零星粘贴适量黄色小圆点作"星星")围成一片,成"星空"状情境;另备1块"星空图",置于黑板上用于示范性操作,或制作相应ppt课件进行操作。

3.油画棒人手1份。

(一)星星的"三步舞曲"――三角形特征再探秘

1.倾听音乐《雪绒花》,感受音乐三拍子的节奏特点。

提问:这首曲子听上去怎么样?这是一首几拍子的曲子?听到音乐你想干什么?

2.示范操作:连点成线变三角形。

示范:教师在《雪绒花》的音乐背景下,按音乐节奏在星空图上连点成线变出一个个三角形。

小结:三条边,就是三个点(星)连成的三条线;三个角,其实就是三颗星和它们旁边的两条线夹起来的地方。

3.寻找和探索:身体上的"角"和"三角形"。

例如,引导幼儿用手指的开合,感受"角"的大小;再引导幼儿用双手手指配合构造三角形,并从所构造出的三角形中,结伴辨识三个角、三条边,强化三角形"围成"的封闭造型特征。

三角形的出现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孩子在暗示性的三拍子音乐背景下,在老师有节奏有规律的连线过程中,自然体会到了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围成(实则是对图形封闭状态的一种形象的解释)"等的形状特征,这为孩子日后可能的图形创作画提供了直接经验。另外,在身体中"角"和"三角形"的寻找和表现中,又帮助孩子矫正了原有的对"角"仅仅是"最尖的那一'点'"的认识,为后续的探索学习提供了经验铺垫。

(二)星星"迪斯科"――多边形的连线探索

1.倾听音乐,感受的士高音乐节奏特点,猜测星星们的"新舞蹈"。

提问:这样的音乐,星星们听了会跳出什么形状的舞蹈呢?

尝试操作:请一个幼儿用油画棒在"星空图"上操作。

评价讨论:围绕"围成了一个新图形了吗",以及"图形的中间有多余的线吗"展开讨论,并根据幼儿讨论的情况,适当再次尝试。

2.幼儿操作,连点成线变图形,变出新图形。

要求:我们一起来用"连点成线"变图形的方法,帮小星星们听音乐围出新的.图形来,看看谁围成的图形最特别,而且这个图形中间没有乱糟糟的线。

操作:幼儿人手一支油画棒,到星空情境中找"一片天",听着的士高音乐进行操作。

教师观察、指导幼儿的连线操作情况,并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把连线围成的各种多边形拍摄下来。

3.思考和讨论:这是什么图形。

引导语:我们一起来看看,星星迪斯科跳出了什么样的图形?教师把拍摄的照片上传电脑展示给幼儿。

引导观察:这个图形上有几条边?几个角?那我们应该叫它几边形?

小结:有几条边(几个角),就是几边形。

4.游戏:找图形。

游戏规则:教师发出指令(如找五边形),幼儿根据指令到星空图中找出相应的图形,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本节课教师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参与性,引导幼儿在课堂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并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体验成功快乐。

在活动中教师也出现了很多不足之处,如:在幼儿操作时,教师没有及时给幼儿提出正确的要求导致幼儿在操作中出现课堂混乱的现象。幼儿拼出图画的内容不够丰富,教师也没有继续为幼儿丰富图画内容,这个环节有所欠缺。在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时,教师的情绪不够高涨,没有和幼儿做到分享快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