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数学反思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优质11篇)

  • 上传日期:2023-12-03 05:58:19 |
  • LZ文人 |
  • 9页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数学反思篇一

《列举法求概率》这一章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学生猜测——试验并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等活动来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了解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对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发生地概率进行简单的计算。通过课堂教学我有以下感受:

一、学生能够通过观看演示试验来了解三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通过试验了解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和对两种概型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通过演示试验及课件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三、教学方式的开放: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之间建立了相互依存的形式、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各自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互相评价,互相完善,在自主探索中发现概念的形成过程,提升学生的整体认识水平。

存在的问题:

教具的缺乏导致学生不能亲自动手试验,由于没有与教材配套的教具,我只能自制教具,导致“转盘游戏”只能有我演示,学生观看得出结论,使得学生对不确定性体会不深,且由于本人自制教具的能力有限,并不能完全保证转盘能正常工作,使得学生对“转盘”游戏的理解大大降低,为此,我不得不通过口述在加课件演示重复讲解,使学生加深印象。在“掷硬币”游戏中,由于要求试验次数较多,并需统计,学生对此游戏的兴趣不浓,并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在对全班同学试验结果统计并完成折线统计图后剩余时间不多,不得对“做一做”这个游戏压缩时间,让学生不做试验去思考得出结论。在“摸到红球的概率”这个游戏中,由于事前准备的乒乓球数量有限,在分组中每个小组的人数较多,而学生的好奇性很大,导致课堂比较的“乱”,但是效果还是不错。

本节课先从复习二次函数y=ax2入手,通过检测学生对于二次函数y=ax2的性质掌握较好。然后结合图象让学生理解二次函数y=ax2+k的图象与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的关系,通过观察图象学生很容易地理解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做对应练习时效果也较好。

反思这一节课整个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我觉得需要改进的有如下几点:

1、灵活处理教材。教材上是一节课学习两种类型的函数,但是根据学生作图的速度和理解能力,一节课完成两种类型的函数有一定的困难。虽然也想过适当处理,但是想到教材是一节课完成两种函数,所以还是决定两种函数在一节课完成,事实证明一节课完成两种函数效果不是很好。由此可见有时教材上的安排不一定是科学的,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

2、认真考虑每一个细节。考虑到一节课上学习两种类型的函数时间有些紧张,所以我让学生提前画好了图象,这样在课堂上可以节省时间,由于默认学生已经画好了图象,所以我也没有在黑板上再画出图象,这样让学生在看图象时,有的学生没有画出,有的同学画错了,这样就给学习新知识带来了困难,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所以以后要充分考虑到每一个细节,要想到学生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3、小组评价要掌握好度。在课堂上我运用了小组评价,学生回答问题非常积极,可是我感到小组评价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回答问题后加分比较耽误时间,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觉得应该更灵活把握好度,使评价为教学服务而不能因评价而耽误教学。

我觉得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就要及时反思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在每一节课前充分预想到课堂的每一个细节,想好对应的措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初中数学反思篇二

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中,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的效果关系到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状态。有吸引力的课堂导入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迅速进入思维状态,使学生的学习思维由浅入深,进入一个特定的问题情境中。良好的课堂导入,犹如一座沟通的桥梁,衔接旧知识和新知识,还可以以旧知识的巩固带动新知识的理解。当然在导入时,应先了解学生对将要学的内容知识水平,设置更高一级的知识水平,才能使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要求,此外有效的导入还可以揭示课题,体现教学意图,创设问题情境,有的放矢的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应“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重大环节的策化上,让过程的设计有一定的弹性,为学生参与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改变课堂以老师为中心,学生围着转的格局,应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引导着,鼓励主动探索,大胆质疑。

在组织教材上,应根据教学目的,仔细斟酌教学密度、广度、深度和速度的安排,不能随意性很大,时而过难时过快,挫伤学生学习信心。时而过浅过慢,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在时间设置上,应研究一堂课的复习提问、新授知识、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的时间,应当堂完成本节课教学计划,不能留尾巴。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发展”,让学生享受成功,体会失败,释放喜怒哀乐,把学生视为生动而丰满的情绪流动过程。教中反思就是要把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学生发展上,重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开发学生创新能力,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教学活动正常开展。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是一个学习共同体,作为平等关系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和精神的交融,教师在讲课中偶发灵感,学生思维中闪现智慧,教学生出现新问题、新见解、新教法,都给教学带来生机。如在七年级第二学期,学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后要求学生完成一些给出方程编写联系实际的应用题,并让学生交流评议,这样有能者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理解不深者也可以仿照例题的背景通过借鉴书本完成。

初中数学反思篇三

本节《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第二课时——确定圆的条件》。在教学设计上,我采取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探究经过平面上几个点能确定一个圆的条件,先回顾复习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几点确定一条直线”等知识,为下面寻找做圆的方法做好铺垫。由类比的数学思想得到探究经过平面上一点、两个点、及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确定一个圆的方法,整个探究过程我坚持老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在得到“不在同一直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圆”定理后,概括得到三角形的外接圆、外心等概念和外心的性质。

优点:

1、本节课中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探究经过平面上几点作圆的方法,层次分明,学生理解起来简单明了。

2、“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圆”在作法上,让学生经历了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即通过画图、观察、分析、发现:经过平面上一个点可以画无数个圆(因为圆心位置和半径大小都不确定,故有无数个);经过平面上两个已知点也可以画无数个圆(因为圆心分布在连接两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有无数个位置,故不唯一);经过平面上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圆(因为圆心的位置是唯一的且半径的大小也是唯一的故能确定一个圆)。整个过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即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动手画图能力及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较好的完成了预期目标。

3、学生小组交流活动积极有序,讨论热烈。

4、学生点评积极大胆,准确到位,起到了小老师的示范作用。

5、本节主要存在的问题和一些建议有如下几点:

1、时间分配方面不够合理,出现前松后紧。

2、我在备课的时候就很纠结反证法要不要讲,很多老师认为最后的反证法可以不讲,因为时间有限,也很难讲清楚,在自习辅导时另做处理。

3、处理“外心”在三角形的什么位置时可以采用几何画板来动态演示,更加形象、直观,又可以节省时间。对此,我认为是一种非常好的处理方法。

初中数学反思篇四

最近我上了一节初一新教材的数学公开课:等式和它的性质,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体验探究的教学方式,在教师的配合引导下,让学生自我动手、动脑、操作、观察、归纳出等式性质,体验知识的构成过程,力求体现"主体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指导引探"的教学理念。

整个教学过程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等式的概念,我采用“归纳思维模式”教学,第一阶段:创设情境——请同学们举出几个等式的例子;第二阶段:构成概念——让学生观察这些等式的共同特点,想一想什么叫做等式;第三阶段:应用概念——让学生识别哪些是等式,哪些不是,并说出为什么第二部分是探索等式的性质,采用体验探究的教学方式,首先由学生两人一组动手实验,要求分别放上砝码使天平坚持平衡,并填写实验表;再让学生观看电脑演示的书中71页的实验,提出问题:经过天平实验,要使天平平衡,你觉得应注意什么你能联想到等式有什么性质由学生独立思考归纳出等式性质1,然后让学生观看书中71页第二个实验的电脑演示,并引导学生从天平左右两边的数量关系上思考归纳出等式性质2,最终经过练习巩固等式的两条性质,并让学生从练习中思考运用等式的性质时应注意些什么第三部分是拓展与提高,经过两个填空,揭示等式的对称性和传递性为后面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作好了铺垫。

这是我在片区教学中上的一节数学公开课,经过片区小组的听课、评课活动,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也使我在教学中多了些体会和思考:

《等式和它的性质》这节课的学习,我主要采用了体验探究的教学方式,为学生供给了亲自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知识、方法去探索与发现等式的性质,使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对抽象的数学定理获取感性的认识,进而经过教师的引导加工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获得新知,使学生的学习变为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同时让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思想和方法,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为学生今后获取知识以及探索和发现打下基础。

回顾本节课,我觉得在一些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把握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不能正确的把握操作的时间,没有到达应有的学习效果。作为教师所提出的实验操作的难易程度,应和所给的讨论时间成正比。难一点的操作问题,应多给点时间,反之则少给点时间。这样既保证了实验的有效性,又不至于浪费时间。但在探索等式性质1中用天平实验的时间过长(用了10分钟),并且总是停留在一个层面上,使活动没有真正起到最初的效果。

2、学中没能注重学生思维多样性的培养。数学教学的探究过程中,对于问题的最终结果应是一个从“求异”逐步走向“求同”的过程,而不是在一开始就让学生沿着教师预先设定好方向去思考,这样控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如在研究等式性质1的过程,我是步步指导,层层点拔,惟恐有所纰漏,使得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

3、对于性质1中的“式子”未能做到合理的解释。

4、对于性质的运用,我采用教师问学生答的形式,没有照顾到全体学生的参与。

1、个一小组做完实验后(时间控制在2分钟)能够采取四人活动,让学生自我先去想你从实验中发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由组长做好每一个组员的发言记录,经过观察思考、交流讨论体会实验中所能发现问题的多样性,由每组派代表回答,从学生回答中,引导学生归纳等式性质1。这样的合作讨论,能使学生讨论的答案不再统一在教师事先限定的框框中,学生讨论的结果可能会有很多是教师始料不及的,但也可能是精彩独到的。

3、对于等式性质的应用,可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前提下进行小组活动,这样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我的作用,每个学生都有表达和倾听的机会,每个人的价值作用都能显现出来,在这个过程,学优生得到了锻练,而学困生也在互补、互动中学到了知识,促进了发展。

有这样一种说法:你我各一个苹果,交换之后,你我还是一个苹果;你我各有一种思想,交换之后,你我却有了两种思想。这很形象地说出了合作学习的好处。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问题在分组讨论中得以共同解决。正所谓:“水本无波,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仅有真正把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落到实处,才能培养学生成为既有创新本事,又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公民。

作为教师,要想真正搞好以探究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必须掌握多种教学思想方法和教学技能,不断更新与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态度,在课堂教学中始终牢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也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初中数学反思篇五

学生学习的过程,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又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但探索和创新活动无 疑需要问题的参与。“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由于探索总是与问题连 接在一起,问题既是探索的起点,又是探索的动力。因此,教师要有 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以疑点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从而引导学生在 问题的导引下主动探究,获取知识,增长能力。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是为了引导学生的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的基础知 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新知识,发现新规律,这是十分必要的。 例如:我在讲“等差数列之和”时,课始,我让学生随意说出连续几 个数相加时,看老师能不能算出得数,并让两名同学拿出计算器当场 验证,结果正对。当同学们又高兴又惊奇时,老师说:“这不是老师 的本领大,而是老师掌握了其中的规律,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奥秘 呢?”学生说:“想”。从而创设了展开教学的最佳情境。老师紧接着 问:“你们发现连加的几个数有什么特点?”学生观察到都是相邻的发现它们之间的差是10学生的发现又有了一个新突破,学生在知识 魅力的激发下,克服了一个又一个认知突破,主动投入到知识的发生、 发展、形成的过程中,尝到了自己探索数学规律的乐趣。

“思维从动作开始,儿童可以理解的首先是自己的动作”,通过 操作,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活动、 探索、思考的环境,使他们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要创设一切条件,创设让学生参与操作活动的环境,多给学生活动的时间,多 让学生动手操作,多给学生一点自由。如:我在讲全等三角形时,先让学生动手在本上画两个三角形,在画这两个三角形时,最少满足几个条件就可以使你所画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让学生在“画”中感知,在“画”中领悟,在“画”中发挥创造的潜力。

讨论学习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一知识进 行广泛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畅所欲言,并通过学生相互合作,集思 广益,逐渐完整地掌握某一知识。例如:我在讲“有理数分类”时, 先出示了这样一组数1、—2、9、—1.1、—20、12.5、0分小组让学生给它们分类。

同学们在小组活动中热烈的讨论、进行归类,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讨论、归纳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分类。可见,讨论是“互助自学”的体现,它能使学生在“互助”中乐意去探索、去发现、去学习知识,在“自学”中自觉去了解、去思考、去解决问题。

开放性练习是指解题思路不一,能引起学生发散思维的或条件不 充分需要补充的一种练习。这样的练习需要学生通过思考找出一个或 几个答案。开放性练习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空间,使学 生在解题时探索问题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寻找数学模型,有助于学生 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 际,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并且尽可能让练习丰富多彩,信息呈现 多样化,答案不标准化,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开放性的练习中养成独 立探索的学习习惯。大胆地去探索对于学生练习过程中新颖的想法, 独到的见解,教师还应给予鼓励和表扬。

以上四点是我在课程改革中所体验到的几点不足经验,数学教学 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探究新知,发现规律,学生只有经过自己的探 索,才能“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学生才能真正获得知识, 懂得公式的意义,掌握公式的应用,而且通过探求若干公式的应用,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

初中数学反思篇六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圆的认识》是学生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是学生认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教材通过比着实物画圆和用圆规画圆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再通过画不同大小、不同位置的圆,认识圆心的位置决定圆的位置、半径的长短决定圆的大小。然后再通过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半径与直径的关系等。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圆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都相等”这一圆特征的了解。

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本节课中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型的探究性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实验、讨论、交流、合作学习中,理解新知识,使所有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比如:

1、教学圆心、直径、半径,不急于传授,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折圆,发现圆中心的一点。在认识圆的特征教学中,让学生运用圆片、直尺、圆规等研究工具,选择研究材料,通过实际动手折、量、比、画等手段,在独立探索和小组合作中学习,获得关于圆的基本特征的丰富的动态表象。

2、在画圆这个教学片段中我没有像以前一样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圆的画法,我发现很多学生都有画圆的经验了,就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尝试着画圆,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圆的画法。在学生介绍画圆的经验时,我利用动态生成的资源教学,借助学生的实践操作,我很自然地解决了“画圆时,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圆规两脚张开的大小是圆的半径,圆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的问题,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学会了圆的画法。

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我发现有些地方还存在一些不足,譬如:

1、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方面明显不足,显得有些生硬,对于调动学生的情绪处理不够灵活。

2、板书还不够有条理,补充表格时,部分空格没有填完,这样板书显得不是那么的完整。

3、关于画圆的方法,语言表达不是很好,没有呈现给学生自己最想表达的意思——先画出指定的半径或直径再画圆。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对自己有很多启示,引起了各方面的思考,课堂教学反馈的目的是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实施的教学影响的一种检查、了解。从学生的学习表现中明确教学的成效,从而调整教学策略,或维持、或精简、或加深、或推延,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从这次教学活动中,我明显感到对学生动态生成的反馈信息处理不够有效,使教学设想没有完全展现而留下了遗憾。

初中数学反思篇七

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主体人格鲜活的创新人才,关键在于课堂教学是否充分地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在于课堂教学是否使学生积极、主动、有效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反思众多的课堂教学改革,因为没有真正建构起基本的操作模式,以确保学生的主体参与,导致了改而少效、推而不广的结果。因此,探索与研究行之有效的主体参与教学模式,事关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成败,事关未来创新人才的培养。自主合作反思教学模式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经过多年教学实践与探索逐步完善而形成的。

1、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学生主体基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由学生自己主动、积极建构的过程。这种建构不可由他人替代,学习者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而是在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不断重构、发展和深化主体的理解和知识。教师不应是知识的传递者与奉送者,而应作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思提高的指导者与合作者。#"马克思主义认为,从本质上讲,人是主体的、能动的,活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人只有在主体的活动中才能确认自己、表现自己、改造自己、发展自己。

2、从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布鲁纳的“发现法”到罗杰斯的“沉浸说”、布鲁姆的“掌握学习”及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无不处处闪耀着“学生主体参与”的光辉。现代教学理论更确立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素质教育则突出强调主体参与、过程教学,强调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强调学生主体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代教育实验研究专家、北京师大教授裴娣娜主持的发展性教学研究,华东师大叶澜教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实验,都把主体参与作为其重要的思想。“教为学服务”,教师只有创设学生主体发展的活动舞台,搭建学生主体参与、勇于创新的脚手架,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自主合作反思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为:“创设情境,激发参与”———“自主探究,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竞争参与”———“建构知识,能动参与”———“拓展运用,创造参与”———“反思归纳,提高参与”。

1、创设情境,激发参与。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课堂教学开始,教师创设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适应的问题情境,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可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学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罢不能的境地,从而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问题情境要放在学生跳起来够得着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跳起来主动“摘果”。

2、自主探究,积极参与。爱因斯坦说:“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是鼓励学生实际行动。”围绕问题情境,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和问题的解决过程,从而在过程中开发学生的智能,展示主体的个性、创造性、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我创新的重要环节,是主体参与教学的重要基础。我们认为没有主体的自由自主探究,就谈不上主体参与教学。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做课堂教学的主人,让学生围绕问题看书自学,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进行巡视,作个别指导,不要事事包办代替。

3、合作交流,竞争参与。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适时引导学生同桌合作、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可以取得相互启迪、相互弥补、相互质疑、相互竞争的效果,这是实现课堂教学多维互动的重要环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助于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暴露存在的问题,使学生主体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不断能动地进行知识建构,有助于思维的碰撞、灵感的激发,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在“三角形的中位线”一课的合作交流中,我让学生上台展示剪拼的成果,并说明剪法、拼法及其道理。学生争相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不时地评价别人。这样,同学们相互质疑,相互激发,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反思归纳,提高参与。新知识的建构、拓展、运用,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否则,我们就会错失一个提高的良机。此时,要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的知识与方法,反思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关键所在,比较和概括不同方法的共性、个性,反思他人或自己思路受阻的原因、错误的原因,反思各自的认知转化与心得体会。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认知监控能力和进一步参与的能力。此环节是培养创新人才很关键的一步,也是学生适应未来学习社会发展的需要。如在“三角形的中位线”一课中,老师可引导学生: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知识、方法、思路等"#你认为你的学习有效吗#你有哪些优势和不足你准备怎么办?这些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反思能力。

以上六个环节并非一种机械、僵化的模式,根据不同课型的特点,六个环节可以灵活调节、变式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思归纳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传动整体。自主合作反思教学模式整合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反思性学习三种先进的学习理论,它以精心设计的学生活动为主轴,以学生有效地参与教学全过程为核心,较好地适应了目前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有利于将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

初中数学反思篇八

时光流逝,一个紧张、充实、有序、奋进的学期即将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我的数学教学工作,有得有失。现在社会处于信息时代,学生平时在生活中得到信息是也相当大而快,而初中年龄段的学生的特点,求知欲望较强,特别是对新鲜事物接受快,但不喜欢抽象的乏味的东西,所以好多同学不喜欢数学,只有乏味的计算、严密而难于理解的推理,缺乏创造性和趣味性,而现代教学内容可谓丰富多彩,教学手段五花八门,教学的对象个性迥异,教学的观念也层出不穷,作为教师应不断总结,要善于反思。

其实数学是开启科学知识的一把钥匙,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逻辑性思维,提高学生智力的关键。数学好的同学,自然科学一般都学得好,科学及综合科好的同学数学不好的几乎没有。既然这么重要,但我调查后的结果其令人沉思,好多学生都不喜欢数学,怕学数学,但不得不学数学,造成讨厌数学,甚至有好多学生考学后发誓不再学数学,甚至有好多人不喜欢做数学老师,这是为什么呢?怎么做才能使学生喜欢数学、用好数学,培养好学生的智力,用这把钥匙开启科学知识的大门,数学教育该如何操作呢?下面就是我对数学新教材的教学经历谈点体会。

开放教学观念搞素质教育,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评定一个学生的优劣,也不再是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教学的成功与否不再以考分为唯一的指标。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数学教育也可以渗透德育教育,以文载道、文道合一不是文课的专利,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修养,教会学生做人,培养他们爱国的热情,培养他们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做事作风。如统计图选择这一节中,要求从某家报纸公布反映世界人口情况的数据图中获得信息,其中从1959年人口从30亿到20xx年预测达90亿,还有预测20xx亚洲人口妇其他各洲的人口总和还要多从中对他们进行基本国策的教育,计划生育是我们的国策,从理论上加以分析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否则人口太多,中国土地无法养活那么多人口了。

又如这节课后有一练习,分小组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调查,将所收集的数据用适当的统计图表示出来,从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正好学校组织了一次法制教育,去看少年犯的演出,我要求他们去法院了解一下最近几年犯罪类型的变化,特别是青少年犯罪的数量的变化作一调查,制作成适当的统计图,完成后许多学生感悟到学会做人的重要性,成绩优秀的学生没有正常健康心态,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不能不说是教学者的失败,不能不是整个教学的悲哀,反之有正常健康的心态,良好的思想品德,有健全的人格,成绩稍逊一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只要我们做教师的多鼓励,多与他们谈心,以信任的眼光去看等他们,会发现他们身上的许多耀眼的闪光点。学生也会报之以信赖努力学,给老师以意外的惊喜。如我们班有一学生从私利学校转到了,又从转到了我们学校,学生厌学非常严重,到了我们学校后,我很关心他,平时一般不批评,而是经常鼓励,即使是简单的有理数运算错了,不仅不横加指责,轻松地说:没有关系,陈景润这么伟大一个数学家一生才研究了1+2等于3的问题,你现在才知道你比他要棒多了,有时回答错了,不仅批评反而赞许其自己的见解;碰到一言不发的时候轻松地调侃“沉默是金,金子可不能对别人说的”。

样一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融洽了师生关系,我慢慢发现他数学课渐渐也听了,而且经常举手,作业也做了。教师什么时候和学生处于同行地位,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真正做到教学相长,那么教学观念的更新、转变就不只是停口头上了。

第一方面走出从数学到数学的圈子,走进生活从生活中找数学,学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是生活中处处存在的,学之家用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加学生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初中和生活实际的需要是推动激发人的求知欲望的第一原动力,新教材数学知识的学习力求人生活实例出发,从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引入学习的主题,因此在上课时必须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例如平行线了引入从你喜欢滑雪运动吗?开始引入到滑雪运动关键的是要保持两只雪橇板的平行,还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城市学生乘自动手扶电梯经验,体育课上玩双杠的引入课题平行线,以加深对平行线的理解。

第二方面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有助于展现数学与理论及其他科学的联系,突出数学化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总结能力、归纳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感,不被一堆表面信息迷惑。例如:一根钢管,截成甲30cm和乙(50cm)两种用材,如果甲乙两种用材的根数之比1:2,则不锈钢管刚好用完(不计截割损失);如果甲种材料再多截3根,那么乙种材料只能少截2根,这时两种用材的根数一样多,而且不锈钢管有剩余,那么不锈钢管的长度为多少,按后一种截法,并假设没有一段损失5cm,求最后剩余段的长度?在这个问题中由于是实例信息是多而杂,如何分析获取自己所需的东西成为问题的关键,要透过现象抓到本质的东西,如果甲种再多截3根,那么乙种只能少截2根,这时两种用材相等,故只要先求出每种用材,第一截法几根就可,这种题目有助于学生提高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第三方面要注重知识的获得的过程,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探索知识的机会,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验,越是容易得到的东西一般不会珍惜,容易忘掉,而来之不易的东西往往倍加珍惜,记忆深、有的甚至终身难忘,对知识也这样,以前往往注重强调知识的讲解,知识的落实巩固,住忽视了知识的获得地过程,不只向学生提供的是一个被成人社会所以所认同的、客观的数学知识,传递一些以成定论的成熟的数学,学生从事数学学习,对学生而言是模仿,或把知识复印到学生的头脑里,而是要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学习中探究,让学生摸着石头过河,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学生记忆,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让他们觉得这些知识不是你教他的,而是自己探索发现的,有一种科学家创造发明解决新问题,发现新知识的成功感,故在新知识传播时用这种方法更有效,教师只有大胆改革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变教师讲为师生共同地双边活动,尤其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主动探究,使学生由原来受动者变成现在的主动参与者,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只有使学生真正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所以对课本中的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的栏目,不能只留于表面,、留于形式,要做好、想透彻和议透彻给予学生充分时间,真正做到做中学和学中做。

作为新世纪的教育传统的课堂纪律,反对过分强调课堂的严肃性和纪律性,在教育中努力创设民主、平行的教育氛围,有得学生情境,特别是教学教育本身讲究严密性,不利于调动课堂气氛,故教师必须“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特别是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时更应如此,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建立崭新的师生关系,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质疑,允许学生有错误,其实错误也是美丽,只有在错误中才能使学生接受挫折教育,在课堂上要成以人教人,以心对心,以情对情,真诚平等才能使学生自由地想象和创造,从而愉快地热情地吸取知识、发展能力。

数学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接受,更在于创造,学生的创造思维的形成又与广博的知识而成正比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连外界新鲜事物都没有接触,就根本谈不上创新。所以数学教学要立足于课堂,走进生活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在学校、在家庭中、在社会上,让数学教育真正回归生活让学生获得求知的欲望,创造的源泉。

初中数学反思篇九

《反比例函数》第一节课讲完后的反思,本节课学生表现积极踊跃有活力,效率比较高。

但是做为新老师也有不足之处,主要是概念讲解过于简单忽略了形成过程,例题设置过于机械化梯度和深度不够。

在今后的教学上要注意不能靠以往的经验来讲课,一定要精心设置,进一步探索和挖掘教材和考点,使得每一节课有价值而非浮于表面。

反比例函数图像的性质是反比例函数的教学重点,把握好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解决许多问题有很好的帮助,在学生已有的正比例函数性质的基础上,学生学习性质比较轻松,但运用该性质解决问题存在难度。

学生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运用。

为此应加强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对比:应该有意识地加强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之间的对比,对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对于两个函数知道几点就可以求的。

从这些方面去比较理解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提高学生。

综合能力。

运用多媒比较两函数图像,使学生更直观、更清楚地看清两函数的区别。

从而使学生加深对两函数性质的理解。

通过本案例的教学,使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灵活性、直观性。

特别是反比例函数中k值对函数图像的位置教学和无交点坐标的教学起到一定的作用。

虽然制作起来比较麻烦,但能使课堂教学达到预想不到的效果,使课堂教学效率也明显提高。

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深入研究的习惯。

当然在教学中,由于小部分同学的数学基础薄弱,导致学习比较吃力,通过这种直观演示能较好的掌握知识,课后还应加强对性质运用的训练。

初中数学反思篇十

在沈阳抚顺的研讨会上,本人承担了《变量与函数》的教学任务.之前,我分别在本校与广州开发区中学分别上了一堂课.三节课,是一个实践、反思、改进、再实践的过程.经过课题组的点评与讨论,本人对概念课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1)揭示学习目标;。

(3)抽象出数学现实,逐步达致数学形式化的概念;。

(4)巩固概念练习(概念辨析);。

(5)小结(质疑).

概念课的引入要考虑学生关心的如下问题:这节课学什么概念?为什么要学这样的概念?

数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数学概念的引入可从生活的需要、数学的需要等方面引入.初中涉及的函数概念的核心是“量与量之间的特殊对应关系”.本课中,本人在导言中提出两个问题:“引例1,《名侦探柯南》中有这样一个情景:柯南根据案发现场的脚印,锁定疑犯的身高.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引例2.我们班中同学a与职业相扑运动员,谁的饭量大?你能说明理由吗?”学生对上述问题既熟悉又感到意外.问题1涉及两个量的关系,脚印确定,对应的身高有多个取值;问题2涉及多个量的关系.上述问题,不仅仅是引起学生的注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客观世界中量与量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复杂性,而函数研究的正是量与量之间的各种关系中的“特殊关系”.数学研究有时从最简单、特殊的情况入手,化繁为简.让学生明确,这一节课我们只研究两个量之间的特殊对应关系.“特殊在什么地方?”学生需带着这样的问题开始这一课的学习.

函数概念的引入应具有“整体观”,不仅要提供符合函数原型的单值对应的实例,还应提供其他的量与量之间关系的实例(如多个量的对应关系、两个量间的“一对多”关系等),使学生在更广泛的背景中经历筛选、提炼出新的数学知识的过程,逐步领悟“化繁为简”的数学研究方法.当然,这里的问题是作为研究“背景”呈现,教学时应作“虚化”处理,以突出主要内容.

从数学的“学术形态”看,数学原型所蕴藏的数学素材应与数学概念的内涵相一致;从数学的“教育形态”看,数学原型应真实、简洁、简单.真实指的是基于学生的生活现实、数学现实,它可以是生活中的实例,也可以是学生熟悉的动漫故事、童话故事等.简洁、简单指的是问题的表述应简洁,问题情境的设置要尽可能简单,全体学生对情境中的问题不应存在太大的理解困难,设计的问题情境要能突出将要学习的新知识的本质.

本设计采用了三个数学原型的问题:问题1,“票房收入与售出票数问题”(可用解析式表示);问题2,成绩登记表中的一次数学测试的“成绩与学号问题”(表格表示);问题3,“气温变化与时间问题”(图象表示).这三个问题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体现函数的“单值对应关系”,也都是学生生活中的真实问题,问题简单易懂,学生容易基于上述生活实例抽象出新的数学概念.

由于不少学生在理解“弹簧问题”时面临列函数关系式的困难,可能冲淡对函数概念的学习,故本节课没有采用该引例。

对于繁难的概念,我们更应注重为学生构建学生所熟悉的、简单的数学现实,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形象.过难、过繁的背景会成为学生学习抽象新概念的拦路虎.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面对抽象的数学内容,老师会想方设法创设易于学生理解的数学情境.但如何从具体的实例中提炼出数学的素材、形式化为数学知识是教学的关键环节.从具体情境到数学知识的形式化,需要教师为学生搭建合适的“脚手架”,提出能引发学生思考、过渡到数学形式化的问题.本人在学生完成问题情境的几个问题后,提出系列问题“上述几个问题中,分别涉及哪些量的关系?哪些量的变化会引会另一个量的变化?通过哪一个量可以确定另一个量?”

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把重点内容板书,板书注重揭示两个量间的关系,引领学生经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认识为什么要引进变量、常量.由问题1~3的共性“单值对应关系”与“脚印与身高”问题中反映的“一对多关系”进行对比抽象出函数的概念,逐步了解如何给数学概念下定义,并理解概念的本质特征.

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需要经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通过正例与反例的对照,才能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反例引用的时机、反例的量要恰到好处.过早、过多的反例会干扰学生对概念的准确理解.

概念生成的前期提供的各种量的关系中的实例提供的是一个更为广泛的背景,让学生经历从各种关系中抽象出“特殊的单值对应关系”,从而体会产生函数概念的背景.这样的引入有利于避免概念教学中“一个定义,三点注意”的倾向.

在本校上课时,从“气温问题”中的函数图象引导学生发现时间t取定一个值时,所得t的对应值只有一个,学生习惯性地提出问题“温度t取定一个值时,时间t是否唯一确定?”全体同学从正反两个方面认识“唯一确定”的含义,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归纳出函数的定义,学生较好地掌握函数中的单值对应关系.

在广州开发区中学上课时,在概念的形成前期,忙中出漏,没有抓住“气温问题”中的函数图象讲解“唯一确定”,特别是没有从反面(温度t=8,时间t=12~14)帮助学生理解“唯一性”,也没有强化“脚印与身高”反映的“一对多关系”,只在涉及“单值对应关系”的实例基础上引出概念,也跳过后面提到的三个反例,学生在后面的概念辨析练习中错漏较多,为纠正学生的理解花了九牛二虎之力.

在抚顺上课时,在完成例1、例2的教学后,还用到如下反例:问题2变式“在这次数学测试中,成绩是学号的函数吗?”、问题3变式“北京春季某一天的时间t是气温t的函数吗?”、练习2(3)变式“汽车以60千米/秒的速度匀速行驶,t是s的函数吗?”,学生借助这三个逆向变式,根据生活经验理解“两个量间的对应关系”是否为“单值对应关系”,有利于学生明确“由哪一个量能唯一确定另一个量”,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变量与函数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逆向思维的习惯.

初中数学反思篇十一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的这句话,深刻地说明了反思与教师成长的关系,也说明了反思的重要性。何谓“教学反思”?概而言之,教学反思,即教师自觉地以自己的教育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和总结。

这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是教师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而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魏书生有一句话“埋怨环境天昏地暗,改造自我天高地宽”。改造自我的最好方法就是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努力提高适应新课程的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最好要经常性进行教学反思。

教师只有在明确反思内容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挥反思的作用。下面,我从课前反思、课中反思与课后反思三个方面阐述教学反思的内容。

1、课前反思。

俗话说“功在课前,效在课上”,这里所谓的“功在课前”就是指课前反思。我认为课前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再次明确目标、确定教学的起点。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针对即将进行的教学设计编写,或者编写中的教学设计,反思以往的同类教学设计及其经验教训;二是反思学生已经知道的内容,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不仅对自己的这个教学设计方案再次查缺补漏,重新审视这个新教学设计的利弊得失,预测可能的效果与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且要关注学生的需求,使得教学设计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

第二,“备”学生。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很多教师花很大力气在课前精心备课,可真正在课堂上却并没有收到意料之中的效果。其重要原因,就是没能很好地“备”学生。“习惯性”的做法让很多教师长久地忽略了课前充分了解学生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了解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了解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基础,了解学生喜欢的听课方式以及感兴趣的学习内容,等等。课前针对“学情”的分析,要从最基本的入手。例如,教学数学中有关利息和利息税的问题时,可以设计几个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提前到生产生活中去调查。通过实践,学生有了知识储备,知道了利息和利息税的概念,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

第三,把"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得靠老师的善于运用。”这句话告诉我们,教材仅仅只是提供了最基本的资源,教师对教材的使用应从实际出发,科学地处理教材,灵活地驾驭教材,创造性地开发教材。新课程实施国家教材、地方教材、校本教材相结合的教学,以增强教材对学生的适应性。教师应成为教材的主人,把"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课程资源,教材内容并不等于就是教学内容。教学前进行反思,才能使教学成为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我们可以这样反思:

(1)这一课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2)为什么要教这些知识?仅仅是教知识吗?其背后更深远的意义是什么?

(3)这一课到底能给孩子的发展带来怎样的服务?

(4)这节课要达成哪些教学目标?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吗?

(5)怎样达成教学目标?

课中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教学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古人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尽管课前对教学作了精心的设计,仍会存在有些课前没有考虑到的因素,课堂教学中仍会有突发事件产生。课堂情境的严峻性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具有课堂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掌握一定的应变技巧,因人而异,因事制定,灵活应变,调动身心潜能,以便超常发挥。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课中反思:

第一,反思课堂教学活动创设的有效性。要坚持“以活动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使活动具有教育意义并适合学生;活动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兴趣需要,真正反映生活经验和学科特点,要与学生的已有知识相联系;活动的品质要高,要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从而支持高质量、高水平的动脑思考。例如,我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让学生动手用“折纸法”剪枫叶,学生不但从操作中思考、感悟,体验乐趣,又加深了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第二,反思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很多教师慢慢由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与引领者,但“师道尊严”的架子一直没放下,“习惯”让孩子敬而畏之。我们应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的表现,既进行认知的交流,又进行情感的交流,既通过语言交流,也通过表情、动作来交流。例如,我在教学《等可能情形下的概率计算》时,让学生分组做“抛硬币”实验,我观察学生实验的过程,并参与到他们的实验中。在与学生交流中我了解到学生在实验时的所思所想,对个别存在的问题给予个别解决。这样,缩短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学生把教师当成了学习的伙伴,愿意与其交流。

第三,将课堂教学反思与课堂应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课堂教学不单是知识的传授、智能的培养,还存在着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存在着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因而在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存在各种“意外”的发生,往往一堂苦心设计的课,因此而可能搅得一塌糊涂,一堂枯燥无味的课也可能因偶发事件带来意外效果。所以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如讲授中的疏漏,板书的错误,学生的违纪或偶发事件,外界的突然干扰等,都会直接影响到一节课教学计划的顺利完成和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如何灵活妥当地处理偶发事件,不仅关系着一堂课教学的成功,而且是衡量一位教师教学机智的标志,它可以反映出老师应变艺术的水准。记得有一次我在讲解例题时,由于板书有误导致最终答案不符。我意识到出了差错,于是,我不慌不忙地问了一句:“同学们,这个答案合理吗?”学生回答“不合理”,我又追问:“错在哪里呢?我们来分析一下。”我在黑板的另一侧写下“正解”俩字,同学们还以为我是在进行错解分析。这样,我就避免了因我的失误而陷入窘境。

3、课后反思。

“教然后而知不足”,教学后的反思会发现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从而促使自己不断学习,进一步地激发自己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同时不断的反思也是认识的深化和升华。我们可以对以下内容进行重点反思:

第一,反思教学效果。

教学后要反思本节课教学重点、难点是否把握准确。在具体落实中,是否对重点知识没有重点解决或误将“难点”知识当成了“重点”;是否能随时获取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思路;本节课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研究问题的方法、学生间的合作能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否得到提升;等等;这些都是教师要反思的重点。

第二,反思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尽管做了精心的准备,可是到了课堂上,很难做到一节课都是按照原来的思路进行,学生在课堂上会生成很多东西。每节课后,我们可以这样反思:这节课学生表现出色的在何处?我最感到得意的是什么?哪些环节处理得不够理想,为什么?新课程理念在哪些地方落实了?哪些地方没有兑现?哪些教法对学生不适应?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怎样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第三,反思教学的成功和不足之处。我们应该记录师生互动、学生争论、智慧碰撞、情感交融等高潮和亮点;记录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运用感触;记录课堂预设和临时应变的教学措施;记录改进教材和创造性使用教材等。另外,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回顾探究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略,对今后的再教学也能积累深层次经验。例如,我们可以反思以下问题:问题情境的创设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习活动的组织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有没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浓厚等。

1、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就是用随笔的形式记录下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所思、所感、所悟、所做、所见、所闻,以及教学中的得与失,达到总结教学成败、分析原因、研究改进措施、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写教育教学随笔时要注意的问题:

(1)要有一双慧眼。

随笔要想写好,必须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或是切入事件的角度不同于以往,或是自己的观点不同于常俗。这一切首先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所以工作之中要注意观察。每个学生都是一本待读的书,和学生的每一次倾心交谈,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素材。

(2)要勤于思考和善于思考。

思想从何而来?总结课堂得失,反思教学成败,清理工作思路,多思爱思才能善思深思。文章切忌平平淡淡、重复别人,要让别人读你的文章时,能欣赏到你真感情的抒发中凸显出来的独特个性,能触摸到你真见识的议论中激荡着的深刻的思想脉律,这样的文章才好看、耐看、经看!如果我们能时时留意教育教学中的每个细节与现象而不是熟视无睹,如果我们不管万籁俱寂无论更深露重,也总不忘想想为什么会这样,它的背后还隐藏着什么教育规律?我和别人有什么不同的看法?自己的观点有没有轻易被人家左右?时间一长,你就会在无意中惊异地发现,一向熟视无睹的事物中隐藏着真知,一向平淡无奇的现象却也包含着深意!

(3)要坚持勤写随笔,有感而发。

(4)要注意创新。

“劝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教育随笔要从别人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挖掘出新意来,要跳出僵化、死板的格局看教育,要避免平庸无奇、拾人牙慧。“文章最忌随人后,自成一家始逼真。”如果离开了自己的思想,离开了新意,一味地模仿甚至“复制”别人的东西,那么再好的教育随笔也是一张失血的脸,苍白无力;再高深的文章也如一副无血无肉的骨架,味同嚼蜡!创新才能点燃教育的激情,创新才能使教育随笔充盈着灵性!“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当然有了奇妙的想法也要及时记下,因为它是稍纵即逝的,一不小心就会飘然远去,难觅踪影!

(5)让书香滋养底气和灵气。

写作是一个人内在素养的外化过程,要使外化质量提高则必须有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因此,学习是必要的,把他人的观点、知识、方法内化为自己的观点、知识、方法,方能不断地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好随笔。“腹有诗书气自华”,工作之余读一点书,比如含义深邃的哲理小品、文笔犀利的杂文短论,以及教育类的书刊杂志,以及众多教育大家的教育专著,你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你的见解和视野也才因此而更加开阔。读书滋养了你的底气和灵气,撰写教育随笔时也能得心应手、水到渠成!

只要从这一件件小事做起,只要坚持不懈,我们就一定会写出高质量的教育教学随笔。若干年后,我们也可以成为“大师”!

教学叙事是以叙事、讲故事的形式记录在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真实鲜活的教学事件和发人深省的动人故事,表述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内心体验和对教育的理解感悟。“叙”就是叙述,“事”就是故事。教学叙事其实是一种叙事化的教学反思。写教学叙事时的需要注意:

(1)“教学叙事”必须基于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对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可以做某种技术性调整或修补,但不能虚构。

(2)每个“教学叙事”必须蕴涵一个或几个教学事件,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某一个有意义的“教学问题”或发生的某一种意外的“教学冲突”。

(3)由于它是对具体的教学事件的叙述,因此要有一定的情节性和可读性。叙述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突出戏剧性冲突,有人物的语言、内心活动,要揭示故事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不是记流水账。叙述要具体、生动,讲究文笔的清新优美。不应该是对活动的笼统描述,也不是抽象化、概括化说明,应具体。

(4)每个“教学叙事”所叙述的教学事件必须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蕴含一定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5)“教学叙事”的写作方式以“叙述”为主,夹述夹议。这种“叙述”可以是上课的教师本人在反思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第一人称的语气撰写的,要体现教师在“反思”某个具体的教学事件时的教育理念以及个人教育思想。

3、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是对包含有解决某些疑难问题,某些原理、方法、策略运用的教育教学情境故事的描述,故事中渗透课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展现在教育教学理论、方法指导下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和教师教学行为发生的变化,体现教师的教育智慧和实践性经验,体现了教师的创造力,搭起了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我认为,要想写好教学案例,需要做好以下方面:

(1)学会积累,养成写教学日记、教学随笔的习惯。

只要我们开展教学活动,只要我们与有着丰富情感和敏感心灵的孩子打交道,我们的教学生活中肯定就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故事。特别是我们一线教师,每天身边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教学故事,其中就存在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案例。我们应充分利用自身这一优势,从身边发生的教学故事写起,养成写教学后记的习惯,把自己课堂中的“精彩”记录下来。

(2)学会发现。

我们的教学日记、教学随笔中所记载的教学故事,并不是都有意义,我们应当定期整理,善于从中发现有研究价值的故事,加以反思性研究。当然,我们研究的不一定全是成功的教学故事,许多失败的教学故事可能同样具有反思的价值,能给人以更多的启迪。教学案例所选择实例应是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事件,这也是教学案例的生命。

(3)学会写作。

案例的写作和记叙文有许多共同之处:有人物、有时间、有地点、有事件,这些要素构成一定的情节;叙述情节要特别注意形象生动。和记叙文的写作不同的,案例中要加入分析或反思,分析或反思是案例的重点部分,分析或反思不必面面俱到,可以抓住最重要点,引申开来,深入挖掘。

(4)学会学习。

有理论素养,才有案例的质量。写好教学案例,教师自身的理论素质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一定理论素养,往往就难于发现和抓住有价值的事例;没有一定理论素养,对一些教学事例的归因往往缺少理论的支撑。只有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才能使自己身边发生的教学故事擦出问题的火花,对发生的教学问题能作出深刻的反思,对事例中启示的道理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提出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学会撰写教学案例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教师平时对自己身边发生的教育教学故事,多思、多记,及时抓住灵感。

4、教学课例。

简而言之,教学课例就是以一节课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解剖分析,从教学规律上得出一些有教者个性色彩的结论。具体而言,就是写给教师同行看的自己是如何上这节课的,它是以教学设计者为叙述者,把自己上这节课的背景、设计意图、教学过程和结果等方面平实的加以描绘和反思,让观者一起体验教者的成功和和不足,达到产生借鉴和启发的作用。教学课例撰写的过程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必须是真实的有感而发,即使是事后回忆也要尽量向真实的“课堂场景”靠拢,不能自己编撰细节。真实才能感人、真实才能反思深刻、真实才能让人思考和借鉴。

(2)必须有些细节的描述,师生的对话片段尽量少用形容词,多用白描方式,让“对话”贴近真实少些教师的主观色彩。

(3)要敢于面对教学设计的不同声音,勇于解剖自己的教学问题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况且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敢于坚持自己的设计,只要是站得住脚就行。

5、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一种实际投入教学行动的研究形式,它是教师在自然、真实的教学环境中,为解决实际问题而采用的一种研究方式;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如“合作讨论”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的学习理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一种“形式化”的讨论。“如何使讨论有序又有效地展开”即是我们应该研究的问题。问题确定以后,我们就可以围绕这一问题广泛地收集有关的资料,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制定出解决这一问题的行动方案,展开研究活动,并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对研究方案作出必要的调整,最后撰写出研究报告。这样,通过一系列的行动研究,不断反思,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必将有很大的提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