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汇总20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11-22 18:04:30    小编:zdfb
最新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教学设计汇总 文件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最新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汇总20篇)

  • 上传日期:2023-11-22 18:04:30 |
  • zdfb |
  • 7页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规律和模式,从而更好地应对类似的情况和挑战。写总结的过程是一种思考和思维整合的过程,能够培养我们的思维灵活性。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总结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篇一

门阀制度是1990年代政治制度文学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

阎采平的《齐梁诗歌研究》、詹福瑞的《走向世俗———南朝诗歌思潮》、胡大雷的《中古文学集团》均为起始阶段的重要成果。

最重要的标志性成果是刘跃进的《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一书。

这部论著从门阀士族角度考察永明文学产生的渊源、文化背景及“永明体”的确切内涵,梳理南北士族从隔阂到融合的过程,剖析门阀士族与政治、宗教、哲学、文学、艺术以及目录学的联系,审视这一群体在推动近体诗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全书以细致的文献考索、历史编年和个案探讨为主体,以文学发展与社会文化间的关联为总体框架,注重扎实的论证与宏观的视野相结合,是政治制度与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论著,学术影响较为深远。

刘著之后,仍有同类研究成果不断推出,如《北朝文化特质与文学进程》、《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

这标志着1990年代门阀制度与文学关系研究已经发展到了较高的水平,同时也萌动着未来的发展态势。

南北朝是门阀制度最为兴盛的时期,其划江而治的政治局势使门阀制度文学研究必然暗含着地域的分野。

这一研究模式在后来其他时代的门阀士族文学研究中得到了继承与发展,并渐趋深化、细化。

《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即是在南北朝门阀制度文学研究已难有突破后的转向之作,它一方面将时间下延至唐代,另一方面由门阀制度研究转向士族阶层文学研究。

21世纪后,这一转向更加明显,士族文学研究进一步转向地域士族文学研究,标志性著作为曹道衡的《兰陵萧氏与南朝文学》,另有《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

[20]这意味着门阀制度研究最终孕育并派生出21世纪文学研究的新主题:世家文学研究。

这一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推出,成为新的学术热点。

追根溯源,对地域家族文学研究领域的开拓,门阀制度文学研究功不可没。

二、迁谪制度与文学研究:兴盛中亟待突破。

迁谪制度与文学研究同样早在20世纪末期已经起步,但发展态势却大不相同。

21世纪初期,迁谪制度文学研究仍保持着持续的发展态势。

上世纪90年代是迁谪制度与文学研究的发展期。

尚永亮是最早专注于贬谪文学研究的学者。

1993年,其博士学位论文《元和五大诗人与贬谪文学考论》在台湾出版。

该著正式提出了“贬谪文学”的概念,并以元和时期五大诗人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和元稹为个案,研究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的关系。

对这一研究有重要促进作用的,是1998年以来在湖南怀化、衡阳、常德召开的3次全国性贬谪文学学术会议。

前两次会议的研究成果已结集付梓,即《贬谪文学论集》。

这些学术活动扩大了贬谪文学研究的影响,使学界逐渐熟悉并接受了这一研究主题。

21世纪初期,迁谪文学研究走向兴盛。

研究成果体现出双重视角:一是以诗人为中心的迁谪文学研究。

尚永亮推出了《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以中唐元和五大诗人之贬及其创作为中心》、《唐五代逐臣与贬谪文学研究》两部论著,将研究领域由元和年间拓展到了整个唐代,对唐代各时期的贬谪文学分段研究,以“逐臣和贬谪”这一制度与事件的结合为切入点,探讨唐代贬谪诗人的创作情境,对唐代文学的发展演变加以新的阐释。

另有蔡阿聪的博士学位论文《论盛唐文人的沦谪心态》,探讨盛唐时期文人的贬谪心态特点;二是以地域为中心的迁谪文学研究,如江立中的《迁谪文学与岳阳精神》、张铁军的《湖湘迁谪文学与湖湘文化》、《论湖湘巫鬼民祀对湖湘迁谪文学的影响》、刘晓林的《秦观迁谪词的湖汀文化意蕴》等。

贬谪文学研究在21世纪的兴盛中也蕴含着危机,主要体现在研究时段上过于狭隘,众多学者集中关注唐宋两代著名诗人,研究成果难免重复、因循;研究视角比较单一,除作家和地域外,缺乏更多的创新,造成了研究模式的雷同。

这些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应有意识地加以突破,否则,贬谪文学研究必将面临着因循重复的困境,难以取得更大的成就。

三、休沐制度、文馆制度与文学研究:。

学术生长点的发展与壮大休沐制度、文馆制度的文学研究发展历程较为相近,1990年代在学界有所提及,但一直处于零散、浅表状态,直至21世纪初期才出现了专题研究。

1990年代初期,葛晓音在山水田园诗研究中,最早注意到休沐制度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其《山水田园诗派研究》一书在分析卢照邻的两首田园诗时,论及休沐制度及当时将休沐作为“朝隐”的观念。

虽然仅寥寥数语,但却是休沐制度文学研究的学术先声。

休沐制度与文学研究在1990年代并没有专门系统的研究成果出现,进入21世纪,开始有学者关注这一问题,如李立的《看似逍遥的生命情怀:诗词与休闲》。

专论研究中最重要的是《论初唐休沐宴赏诗以隐逸为雅言的现象》一文。

该文认为,初唐士人休沐宴赏中的酬唱应制诗,形成了以隐逸为雅言的写作程式,反映了士人对“丘壑夔龙,衣冠巢许”式的理想人格的向往与塑造。

其论点与葛著遥相呼应,是较为深入的专题研究。

之后又有《略论汉唐休沐制度与文学发展之关系》一文,惜并无突破。

文馆制度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在1980年代中期的《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曾有提及,即对初唐史馆与文学思想之关系的讨论。

但这些研究多零散不成体系;在1990年代,文馆制度与文学研究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21世纪初期,随着学术的繁荣与政治制度文学研究的不断拓展,文馆制度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一些初唐文学研究论著中最早出现了专章论述,如《唐诗演进论》第一章、《初唐宫廷诗风流变考论》第三章中,都论及到了文馆制度与初唐诗歌创作主体及诗歌内容、风格的关系,揭示了初唐馆阁对文学的促进之功。

这一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是两部先后出版的专著,即李德辉的《唐代文馆制度及其与政治和文学关系》和吴夏平的《唐代中央文馆制度与文学研究》。

李著研究范围较广,以大量篇幅讨论文馆制度的沿革,按时序论述先唐及唐代各个时期文馆的制度演变、历史特点。

从唐代文士的任职、素养与其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再到诗歌、小说、行状与墓碑文等诸种文体,并以元稹、白居易、韩愈等人为个案,深入研究了文馆对文人创作的影响。

全书点面结合,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问题,侧重文学研究。

以上两部著作标志着近年来文馆制度由零散而至系统、由浅表转为深入。

此外,在文馆制度与文学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派生出馆阁制度、馆驿制度等文学专题研究。

前者如博士学位论文《北宋馆阁与文学研究》、论文《南宋馆阁与南宋诗歌》、《“雪堂雅集”与元初馆阁诗人文学活动考》,后者如专著《唐宋时期馆驿制度及其与文学之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唐代馆驿诗研究》。

而馆驿制度研究又启发了学人的进一步研究,驿递制度也被纳入到学术视野当中,如《宋代的驿递制度与文学传播》的出版,标志着馆驿制度文学研究的进一步延展。

21世纪初,政治制度与文学研究的重要成就之一,是全新学术专题的开拓。

铨选制度、谏议制度、荐举制度、职官制度的文学研究即是拓荒性质的研究成果,它证实了政治制度文学研究的学术活力与发展空间。

铨选制度与文学关系研究中,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是《唐代铨选与文学》,这也是第一部全面系统地研究诠选制度与文学关系的论著。

该著通过对制度史实的全面梳理,对科举、守选、释褐、诠选等诸多政治制度予以厘清,全书运用诗史互证、文史互证的方法,将文学研究与制度考察紧密结合在一起,对两者错综复杂的关系时有涉及。

该著出版后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与好评,对于推进唐代官制与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21世纪初,第一部谏议制度与文学研究专著《唐代谏议制度与文人》出版。

全书以文学为本位,将职事活动与文学活动加以联系,从政治制度的视角来系统研究唐代文人的思想、创作以及文学思潮的发展;研究方法上,采用文史结合的方法,扎实缜密,多有可圈可点之论。

之后的《中唐文人之社会角色与文学活动》一书,特设《谏官及其活动与中唐文学》一章,以官职特点及文人的泛谏诤意识为背景,以韩愈、元稹、白居易为个案,探讨了文人的谏议身份与谏议意识对中唐文学创作的影响。

最早的荐举制度与文学专论当属司马周的《金陵来取贤良士,岭表诸贤尽选抡———洪武荐举制度与诗文研究(上)》、《论洪武荐举制度与文学(下)》两篇论文。

影响了这一阶段的诗文理论,最终造成台阁文学的兴盛与繁荣、山林文学的沉寂与衰败;同时,通过荐举文人的凄惨处境,剖析荐举制度的负面效应,指出制度造就了一批御用之作,最终导致了洪武文学的`衰落与顿寂。

论文视角独特,论述详实,虽部分观点论证略显薄弱,有牵强之嫌,但仍不乏可观之处。

之后又有荐举制度与文学关系的个案研究成果,如《荐举制与〈荐福碑〉的悲剧成因》、《从六朝荐举文书看魏晋清谈之风》等文章,显示出荐举文学研究虽仍处于冷落的起始阶段,但一直在缓慢发展。

职官制度与文学关系的研究在21世纪初期有重要的发展,代表论著为《中唐文人之社会角色与文学活动》。

该著对翰林学士、郎官、谏官和州郡官这四类最活跃的文人官职加以研究,探讨不同的社会角色群体所具有的不同意识,以及社会身份对文学思想及文学创作的影响。

这一研究基于职官制度文化研究,而能最终以文学为标的,揭示了一些在社会角色视角下才呈现出的文学本质。

另有《唐宋文史论丛及其他》、《明代中央文官制度与文学》等成果,昭示着这一专题研究的进一步拓展。

值得一提的是,对政治制度与文学的整体研究也已逐步展开,《唐代制度与文学研究述论稿》即是一部探讨整个唐代制度文化与文学关系的著作,虽然仍有时代的限定,但却具有整体性、全局性的特点,显示出21世纪学人对制度文化与文学研究全貌的探索意图。

政治制度与古代文学研究往往习惯于探讨具体制度对文学发展及创作的影响,以文学作品为切入点,进而探讨古代制度的文化研究极为少见。

从这一角度来看,《汉赋与汉代制度》是一部值得关注的学术著作。

汉赋中与制度相关的铺陈描写相对而言真实可靠,可作为汉代制度研究的文献资料,因资料匮乏而难以厘清的汉代都城、校猎、礼仪制度研究,因此得以禆补和推进;而政治制度的发展与改变同时也是汉赋创作的背景与原因,对汉赋的主题、论点、内容都有较深的影响。

相比于以往的文学与政治制度研究而言,双向的研究视角使研究更具广度。

五、21世纪政治制度文学研究的理性反思。

21世纪以来,政治制度文学研究的整体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治制度与文学研究以文学为本位,进一步深化、细化。

文档为doc格式。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篇二

一、三皇五帝。

二、原始社会氏族组织。

三、部落联盟和酋邦组织。

四、从习惯到制度的转变过程。

三、皇权专制制度下的政治制度。

三、晚清政治制度变革的启示。

第二章王权和皇权制度。

第一节王权制度。

一、王权制度的形成过程。

二、王权的体现形式。

三、对王权的制约。

第二节霸主和集权制度。

一、霸主的出现和体现权力的形式。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君权的体现形式。

第三节皇帝制度。

一、王朝的最高首脑——皇帝。

二、皇帝的名位制度。

三、皇帝的权限和行使方式。

第四节王位、皇位继承和宗室制度。

一、王位继承——嫡子制度的确立。

二、皇位继承——保护和防范措施。

三、宗室分封——皇权专制的痼疾。

第五节皇权的变态形式——外戚和宦官擅权。

一、后宫制度与外戚政治。

二、宫省制度与宦官政治。

第六节君主专制政体转向君主立宪政体的失败试验。

一、谘议局和资政院。

二、《钦定宪法大纲》和《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三、责任内阁。

第三章中枢辅政制度及运行机制。

第一节贵族辅政制。

一、夏商周三代的贵族辅政制。

二、秦汉以后早期国家的贵族辅政制。

第二节宰相开府辅政制。

一、宰相开府辅政制的形成和发展。

二、宰相开府辅政制的运作方式及特点。

第三节宰相参议辅政制。

一、帝宫层次与中外朝官。

二、宰相参议辅政制的沿革。

第四节宰相奉命拟旨辅政制。

第五节清末的责任内阁。

第六节辅政制度的发展规律及其特点。

第四章中央政务体制及运行机制。

第一节中央政务体制的发展概况。

一、早期国家中央政务体制的初建。

二、两寮六大到文武分职的政务管理体制。

三、三公九卿与中朝官尚书政务管理体制。

四、公省监台卿卫政务管理体制。

五、以《周礼》为本的政务管理体制。

六、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政务管理体制。

七、诸使差遣负责制的政务管理结构。

八、“因俗而治”的政务管理结构。

九、以一省制为核心的政务管理体制。

十、以六部为主体的政务管理体制。

十一、晚清的中央政务管理体制。

第二节中央政务机构的运行机制。

一、相府与诸卿政务系列的运行机制。

二、相府、尚书诸曹与诸卿政务系列的运行机制。

三、六部与寺监政务系列的运行机制。

四、部院寺监府政务系列的运行机制。

第三节中央政务管理体制的发展规律及其特点。

第五章地方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第一节历代疆土和地方行政区。

第二节行政区名称的由来及级别变化。

第三节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一、先秦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二、秦以后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第四节少数民族地区管理制度。

一、西域都护和民族校尉。

二、羁縻府州和都护府。

三、土官制度和改土归流。

四、蒙藏地区的特别管辖。

第六章法律制度。

第一节法规的制定和沿革。

一、古代法规的概况。

二、清末对法规的修订。

二、地方司法行政制度。

三、司法行政运行机制及特点。

第三节司法审判制度。

一、诉讼制度。

二、拘捕和证据制度。

三、审判制度。

四、监狱制度。

五、诉讼师与辩护制度。

第七章监察制度。

第一节监察行政体制。

一、中央直接控制的监察行政体制。

二、各级政府部门的监察行政体制。

第二节监察的职能。

一、对上的谏诤。

二、对下的监督弹劾。

三、对左右的牵制监督。

第三节监察的主要方法。

一、检核簿册法。

二、举劾案章法。

三、连坐告密法。

四、遣吏巡行法。

五、牵制监督法。

六、密查侦缉法。

七、密奏传呈法。

第四节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其利弊。

第八章军事制度。

第一节兵役制度。

一、郡县兵役制。

二、谪罪兵役制。

三、招募兵役制。

四、世袭兵役制。

五、发奴为兵制。

六、民壮兵役制。

第二节军事编制与兵种配制。

一、军事编制(附表)。

二、兵种配置。

三、军事装备的生产与制造。

第三节军事管理制度。

一、军事领导与指挥制度。

二、军事后勤供应制度。

三、军事刑罚制度。

第九章财政经济制度。

一、赋税制度。

二、徭役制度。

三、土贡制度。

四、财政的收支与管理。

第二节财政行政体制。

一、中央财政行政体制。

二、地方财政行政体制。

第三节经济制度。

一、先秦国家经济管理体制的形成。

二、秦以后经济管理体制的发展变化。

第十章科技文教卫生等制度。

第一节科学技术机构和管理制度。

一、天文历象机构和管理制度。

二、技术生产机构和管理制度。

三、图书管理和研究机构。

第二节文教卫生机构和学校制度。

一、文化教育机构和管理制度。

二、医药卫生机构和管理制度。

三、教育制度。

第十一章文书玺印符节等制度。

第一节文书制度。

一、诏敕和奏章。

二、国家机关之间的公文形式。

三、文书工作制度。

第二节玺印符节制度。

一、玺印制度。

二、符节制度。

三、玺印符节的管理制度。

第十二章行政辅助人员制度。

第一节胥吏制度。

第二节幕僚制度。

第三节长随家人。

第四节行政辅助人员与主官的关系。

第十三章职官管理制度。

第一节官吏选拔制度。

一、荐举制度。

二、科举制度。

三、征辟制度。

四、荫袭制度。

五、其他入仕途径。

六、官吏选拔制度的特点。

第二节任用制度。

一、任用种类。

二、任用方法。

三、任用限制。

第三节考课和奖惩制度。

一、先秦的考课和奖惩制度。

二、秦以后的考课制度。

三、奖惩制度。

第四节等级和俸禄制度。

一、等级制度。

二、章服乘舆制度。

三、俸禄制度(附表)。

第五节休假退休和抚恤制度。

一、休假制度。

二、退休制度。

三、抚恤制度。

第二章政党制度。

第一节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

第二节中国国民党一党-专政制。

第三节国共两党合作制。

第三章议会制度。

第一节参议院(临时参议院)。

第二节变化无常的国会。

第三节国民参政会与国民大会。

一、国民参政会。

二、政治协商会议。

三、国民党包办的国民大会。

第四节议会制度的评析。

第四章元首制度。

第一节元首的产生和任期。

第二节元首的名称和职权。

一、临时大总统。

二、大总统。

三、临时总执政。

四、大元帅。

五、总裁会议。

六、国民政府委员会。

七、国民政府主席。

八、总统。

第三节中华民国元首制的特点。

第五章政府体制。

第一节北洋政府的责任内阁与辅政内阁。

第二节南京国民政府五院制。

一、立法院。

二、行政院。

三、司法院。

四、考试院。

五、监察院。

六、五院制与国民政府的关系。

第三节中央政务体制及运行机制。

一、总统府与部会政务系列的运行机制。

二、以党统政的政务系列的运行机制。

三、以部会为主体的政务管理体制。

第四节地方行政制度。

一、疆土和地方行政区划。

二、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三、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第六章法律制度。

第一节中华民国的法规。

第二节司法审判机构。

第三节诉讼审判制度。

一、审级制度。

二、检察制度。

三、审判制度。

四、监狱制度。

第四节辩护和公证制度。

一、律师制度。

二、公证制度。

第七章监察、考试与任用制度。

第一节监察制度。

一、监察机构。

二、监察部门的主要职权。

第二节考试制度。

第三节任用制度。

一、官吏及公务员的等级与任用。

二、官吏及公务员的资格。

三、官吏及公务员的甄别与考绩。

四、奖惩、抚恤、退休等制度。

后记。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篇三

1、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管理地方)。

2、对象:同姓亲族(分封的主体)、功臣、先代贵族。

3、权利:权力世袭,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4、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5、影响:

(1)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格局。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

(2)消极影响: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二、西周统治者推行宗法制的目的何在?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1、目的: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特点: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为大宗,拥有继承权;大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大宗与小宗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西周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3、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三、宗法制、分封制有什么关系?结合课文思考我国早期政治制度有何特点?

1、关系: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2、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血缘为纽带;神权和王权相结合;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考点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具体包括: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二、秦朝皇帝制度有什么特点?

特征: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核心特征)。

三、秦朝中央官制是指哪一制度?主要官职的职责,特点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1、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

2、三公职责: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3、特点和作用:三公职责和权利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四、秦朝用哪一地方制度取代了分封制?这一制度的内容和影响是什么?

1、地方实行郡县制。

2、内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能世袭。

3、影响: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标志着古代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五、你如何评价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积极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2、消极影响:加强了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暴政,造成阶级矛盾激化。

核心:地方制度——中央集权的发展。

主要矛盾: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之争。

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削弱。

1、汉朝:实行郡国并行制;出现问题:七国之乱;解决措施:推恩令。

2、唐中期:设置节度使导致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3、北宋:措施——军事:收精兵行政:削实权;财政:制钱谷。

4、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核心:中枢机构——君主专制的强化。

主要矛盾:皇权与相权之争。

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1、汉朝:中外朝制。汉武帝时,重用侍从、秘书担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2、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

(1)三省分别是: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

六部分别是:吏户礼兵刑工图示:唐朝三省六部制。

(2)评价:相权一分为三,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提高行政效率;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3、北宋:二府三司制。

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另外设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使分割丞相的行政、财政、军政大权。

4、元朝:一省制。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相权反弹)。

三、我国古代主要有哪几种选官用官制度?有何发展趋势?

核心:选官、用官制度——用人权(人事权)的强化。

趋势:标准越来越科学、公正、公开,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1、汉朝:察举制(标准:品行)。

2、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标准:门第)。

3、隋唐:科举制(标准:才学)。

科举制的影响:

(1)积极: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2)消极:明清采用“八股取士”,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考点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废除丞相后原来的权力由谁掌握?这种变化有何影响?

1、废除宰相原因:相权严重威胁皇权(根本原因)。

2、权力归属:权归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3、主要影响:宰相制度被废除,君主专制强化。

二、概述内阁制的形成过程。它是什么性质的机构?地位如何?

1、内阁制的形成:

(1)明太祖时,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参与处理政务。

(2)明成祖时,殿阁大学士入值文渊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出现。

(3)明宣宗时,内阁地位提高,阁臣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奏章的“票拟权”

(4)明神宗时,内阁侵夺六部职权,权倾一时(如张居正事件)。

2、内阁性质: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3、内阁地位: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其升降、职权大小由皇帝决定,票拟是否被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简单记:不是法定机构,决策权最终受皇帝控制)。

1、国家机构:

(1)议政王大臣会议——皇权受很大限制。

(2)内阁——权限是奏章票拟权。

(3)六部——处理政务。

2、原因:为扩大皇权,南书房名义伴奏,实际参与机务。

3、性质:皇帝的秘书班子(内侍机构)。

4、影响:南书房、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三足鼎立,后集权于皇帝。

四、军机处设置的最初目的何在?军机大臣有何职责?军机处的性质、特点、影响是什么?

1、目的:办理西北军务。

2、职责:跪受笔录、草拟诏令,经皇帝批准再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简记: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3、性质:具有秘书班子性质(内侍机构)。

4、特点:简、速、密。

5、影响: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篇四

我国县的建制始于()时期,因秦代推进郡县制而得到巩固与发展。

a唐代b西周c战国d宋朝。

【答案】c。我国县的建立是战国时期,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秦国的商鞅变法,开始了建立县制,并随后因秦代推向全国。唐宋实行的是道路制,西周是分封制。

山西省中的“省”与哪项制度有关?

a分封制b行省制c郡县制d道路制。

【答案】b。1271年,铁木真之孙忽必烈建立大元,定都大都(今北京)1279年,统一全国,实行行省制,加强国家对地方管理。此后,行省制度被沿用。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篇五

门阀制度是1990年代政治制度文学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

阎采平的《齐梁诗歌研究》、詹福瑞的《走向世俗———南朝诗歌思潮》、胡大雷的《中古文学集团》均为起始阶段的重要成果。

最重要的标志性成果是刘跃进的《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一书。

这部论著从门阀士族角度考察永明文学产生的渊源、文化背景及“永明体”的确切内涵,梳理南北士族从隔阂到融合的过程,剖析门阀士族与政治、宗教、哲学、文学、艺术以及目录学的联系,审视这一群体在推动近体诗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全书以细致的文献考索、历史编年和个案探讨为主体,以文学发展与社会文化间的关联为总体框架,注重扎实的论证与宏观的视野相结合,是政治制度与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论著,学术影响较为深远。

刘著之后,仍有同类研究成果不断推出,如《北朝文化特质与文学进程》、《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

这标志着1990年代门阀制度与文学关系研究已经发展到了较高的水平,同时也萌动着未来的发展态势。

南北朝是门阀制度最为兴盛的时期,其划江而治的政治局势使门阀制度文学研究必然暗含着地域的分野。

这一研究模式在后来其他时代的门阀士族文学研究中得到了继承与发展,并渐趋深化、细化。

《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即是在南北朝门阀制度文学研究已难有突破后的转向之作,它一方面将时间下延至唐代,另一方面由门阀制度研究转向士族阶层文学研究。

21世纪后,这一转向更加明显,士族文学研究进一步转向地域士族文学研究,标志性著作为曹道衡的《兰陵萧氏与南朝文学》,另有《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

[20]这意味着门阀制度研究最终孕育并派生出21世纪文学研究的新主题:世家文学研究。

这一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推出,成为新的学术热点。

追根溯源,对地域家族文学研究领域的开拓,门阀制度文学研究功不可没。

二、迁谪制度与文学研究:兴盛中亟待突破。

迁谪制度与文学研究同样早在20世纪末期已经起步,但发展态势却大不相同。

21世纪初期,迁谪制度文学研究仍保持着持续的发展态势。

上世纪90年代是迁谪制度与文学研究的发展期。

尚永亮是最早专注于贬谪文学研究的学者。

1993年,其博士学位论文《元和五大诗人与贬谪文学考论》在台湾出版。

该著正式提出了“贬谪文学”的概念,并以元和时期五大诗人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和元稹为个案,研究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的关系。

对这一研究有重要促进作用的,是1998年以来在湖南怀化、衡阳、常德召开的3次全国性贬谪文学学术会议。

前两次会议的研究成果已结集付梓,即《贬谪文学论集》。

这些学术活动扩大了贬谪文学研究的影响,使学界逐渐熟悉并接受了这一研究主题。

21世纪初期,迁谪文学研究走向兴盛。

研究成果体现出双重视角:一是以诗人为中心的迁谪文学研究。

尚永亮推出了《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以中唐元和五大诗人之贬及其创作为中心》、《唐五代逐臣与贬谪文学研究》两部论著,将研究领域由元和年间拓展到了整个唐代,对唐代各时期的贬谪文学分段研究,以“逐臣和贬谪”这一制度与事件的结合为切入点,探讨唐代贬谪诗人的创作情境,对唐代文学的发展演变加以新的阐释。

另有蔡阿聪的博士学位论文《论盛唐文人的沦谪心态》,探讨盛唐时期文人的贬谪心态特点;二是以地域为中心的迁谪文学研究,如江立中的《迁谪文学与岳阳精神》、张铁军的《湖湘迁谪文学与湖湘文化》、《论湖湘巫鬼民祀对湖湘迁谪文学的影响》、刘晓林的《秦观迁谪词的湖汀文化意蕴》等。

贬谪文学研究在21世纪的兴盛中也蕴含着危机,主要体现在研究时段上过于狭隘,众多学者集中关注唐宋两代著名诗人,研究成果难免重复、因循;研究视角比较单一,除作家和地域外,缺乏更多的创新,造成了研究模式的雷同。

这些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应有意识地加以突破,否则,贬谪文学研究必将面临着因循重复的困境,难以取得更大的成就。

三、休沐制度、文馆制度与文学研究:。

学术生长点的发展与壮大休沐制度、文馆制度的文学研究发展历程较为相近,1990年代在学界有所提及,但一直处于零散、浅表状态,直至21世纪初期才出现了专题研究。

1990年代初期,葛晓音在山水田园诗研究中,最早注意到休沐制度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其《山水田园诗派研究》一书在分析卢照邻的两首田园诗时,论及休沐制度及当时将休沐作为“朝隐”的观念。

虽然仅寥寥数语,但却是休沐制度文学研究的学术先声。

休沐制度与文学研究在1990年代并没有专门系统的研究成果出现,进入21世纪,开始有学者关注这一问题,如李立的《看似逍遥的生命情怀:诗词与休闲》。

专论研究中最重要的是《论初唐休沐宴赏诗以隐逸为雅言的现象》一文。

该文认为,初唐士人休沐宴赏中的酬唱应制诗,形成了以隐逸为雅言的写作程式,反映了士人对“丘壑夔龙,衣冠巢许”式的理想人格的向往与塑造。

其论点与葛著遥相呼应,是较为深入的专题研究。

之后又有《略论汉唐休沐制度与文学发展之关系》一文,惜并无突破。

文馆制度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在1980年代中期的《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曾有提及,即对初唐史馆与文学思想之关系的讨论。

但这些研究多零散不成体系;在1990年代,文馆制度与文学研究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21世纪初期,随着学术的繁荣与政治制度文学研究的不断拓展,文馆制度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一些初唐文学研究论著中最早出现了专章论述,如《唐诗演进论》第一章、《初唐宫廷诗风流变考论》第三章中,都论及到了文馆制度与初唐诗歌创作主体及诗歌内容、风格的关系,揭示了初唐馆阁对文学的促进之功。

这一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是两部先后出版的专著,即李德辉的《唐代文馆制度及其与政治和文学关系》和吴夏平的《唐代中央文馆制度与文学研究》。

李著研究范围较广,以大量篇幅讨论文馆制度的沿革,按时序论述先唐及唐代各个时期文馆的制度演变、历史特点。

从唐代文士的任职、素养与其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再到诗歌、小说、行状与墓碑文等诸种文体,并以元稹、白居易、韩愈等人为个案,深入研究了文馆对文人创作的影响。

全书点面结合,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问题,侧重文学研究。

以上两部著作标志着近年来文馆制度由零散而至系统、由浅表转为深入。

此外,在文馆制度与文学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派生出馆阁制度、馆驿制度等文学专题研究。

前者如博士学位论文《北宋馆阁与文学研究》、论文《南宋馆阁与南宋诗歌》、《“雪堂雅集”与元初馆阁诗人文学活动考》,后者如专著《唐宋时期馆驿制度及其与文学之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唐代馆驿诗研究》。

而馆驿制度研究又启发了学人的进一步研究,驿递制度也被纳入到学术视野当中,如《宋代的驿递制度与文学传播》的出版,标志着馆驿制度文学研究的进一步延展。

21世纪初,政治制度与文学研究的重要成就之一,是全新学术专题的开拓。

铨选制度、谏议制度、荐举制度、职官制度的文学研究即是拓荒性质的研究成果,它证实了政治制度文学研究的学术活力与发展空间。

铨选制度与文学关系研究中,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是《唐代铨选与文学》,这也是第一部全面系统地研究诠选制度与文学关系的论著。

该著通过对制度史实的全面梳理,对科举、守选、释褐、诠选等诸多政治制度予以厘清,全书运用诗史互证、文史互证的方法,将文学研究与制度考察紧密结合在一起,对两者错综复杂的关系时有涉及。

该著出版后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与好评,对于推进唐代官制与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21世纪初,第一部谏议制度与文学研究专著《唐代谏议制度与文人》出版。

全书以文学为本位,将职事活动与文学活动加以联系,从政治制度的视角来系统研究唐代文人的思想、创作以及文学思潮的发展;研究方法上,采用文史结合的方法,扎实缜密,多有可圈可点之论。

之后的《中唐文人之社会角色与文学活动》一书,特设《谏官及其活动与中唐文学》一章,以官职特点及文人的泛谏诤意识为背景,以韩愈、元稹、白居易为个案,探讨了文人的谏议身份与谏议意识对中唐文学创作的影响。

最早的荐举制度与文学专论当属司马周的《金陵来取贤良士,岭表诸贤尽选抡———洪武荐举制度与诗文研究(上)》、《论洪武荐举制度与文学(下)》两篇论文。

影响了这一阶段的诗文理论,最终造成台阁文学的兴盛与繁荣、山林文学的沉寂与衰败;同时,通过荐举文人的凄惨处境,剖析荐举制度的负面效应,指出制度造就了一批御用之作,最终导致了洪武文学的`衰落与顿寂。

论文视角独特,论述详实,虽部分观点论证略显薄弱,有牵强之嫌,但仍不乏可观之处。

之后又有荐举制度与文学关系的个案研究成果,如《荐举制与〈荐福碑〉的悲剧成因》、《从六朝荐举文书看魏晋清谈之风》等文章,显示出荐举文学研究虽仍处于冷落的起始阶段,但一直在缓慢发展。

职官制度与文学关系的研究在21世纪初期有重要的发展,代表论著为《中唐文人之社会角色与文学活动》。

该著对翰林学士、郎官、谏官和州郡官这四类最活跃的文人官职加以研究,探讨不同的社会角色群体所具有的不同意识,以及社会身份对文学思想及文学创作的影响。

这一研究基于职官制度文化研究,而能最终以文学为标的,揭示了一些在社会角色视角下才呈现出的文学本质。

另有《唐宋文史论丛及其他》、《明代中央文官制度与文学》等成果,昭示着这一专题研究的进一步拓展。

值得一提的是,对政治制度与文学的整体研究也已逐步展开,《唐代制度与文学研究述论稿》即是一部探讨整个唐代制度文化与文学关系的著作,虽然仍有时代的限定,但却具有整体性、全局性的特点,显示出21世纪学人对制度文化与文学研究全貌的探索意图。

政治制度与古代文学研究往往习惯于探讨具体制度对文学发展及创作的影响,以文学作品为切入点,进而探讨古代制度的文化研究极为少见。

从这一角度来看,《汉赋与汉代制度》是一部值得关注的学术著作。

汉赋中与制度相关的铺陈描写相对而言真实可靠,可作为汉代制度研究的文献资料,因资料匮乏而难以厘清的汉代都城、校猎、礼仪制度研究,因此得以禆补和推进;而政治制度的发展与改变同时也是汉赋创作的背景与原因,对汉赋的主题、论点、内容都有较深的影响。

相比于以往的文学与政治制度研究而言,双向的研究视角使研究更具广度。

五、21世纪政治制度文学研究的理性反思。

21世纪以来,政治制度文学研究的整体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治制度与文学研究以文学为本位,进一步深化、细化。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篇六

根据县级要求,清明节放假期间在泗县中学召开了全县初三教师中考研讨会。会后我认真总结并结合我校情况,对初三政治备考做了如下安排:

一、分析近三年的中考题:

要分析新变化,试题特点,命题趋势等。

二、制定复习计划:总复习分四阶段:

第一阶段:知识专题复习。

1、熟记要点内容;。

2、理清知识网络;。

3、编制知识网络。

第二阶段:热点专题复习。

1、热点材料分类。

2、了解时事热点。

3、链接考点知识。

4、全面把握设问。

第三阶段:典型例题解读。

本阶段重点要上好试卷评析课。

第四阶段:规范答题指导。

1、书写工整;。

2、审题精确;。

3、多维思考;。

4、依分作答;。

5、观点明确;。

6、排列有序;。

三、中考试题答题技巧。

(一)初中政治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1、审清题干、题肢,抓关键词语。

2、一眼看下去就知错误的选项,首先要排除(逆向选择除外)。

3、题枝本身无错,但不符合题干者,亦排除。

4、相信第一选择,除非的确搞错,否则不要随便改动。

(二)初中政治主观题的答题技巧,解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用“四步之法。

1、审清题意,包括审材料,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提炼中心意思,还包括审设问,

明确设问意图和考查的知识点及能力要求。具体做法是:要圈出疑问词,明确设问的类型,再圈出主题词,明确涉及的教材知识点;要圈出限定语,明确答题规定的角度;要圈出饱含弦外之意或隐含条件的词语,明确答案不能遗漏的要点。

2、联系教材,找出与教材尽可能多的关联点,找到答题的依据。

3、理清思路组织答案,如答案分几个层次,每个层次有几个要点,以保证答案的完整性和严密性。不论设问如何千差万别,命题者组织答案都不外乎三个方面的依据:教材、背景材料、现实生活。因此,我们在组织试题答案时也应扣住这些依据,只不过有时有所侧重而已。

如果设问中有“根据教材问答”之类的话,组织答案时必须先将教材相关表述陈述出来;如果设问中有“联系上述材料”之类的话,组织答案时必须紧密联系背景材料;如果设问中有“结合自身实际”之类的话,组织答案时必须做到教材理论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

4、组织答案,力求做到:直截了当,不要拖泥带水;紧扣中心,简明扼要;要点齐全,层次分明;“看分下菜”,答案要点与分值应成正比。要搞明白不同设问的答题规律。

四、中考复习要注意的方面。

第一,引导学生不要因为开卷考试就淡化记忆。博闻强记是学好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方式,记忆是基础,理解是根本,应用是目的。

第二,引导学生不要忽视生活实际和社会时事。对于联系我们中学生实际的、与时政密切相关的知识点要予以高度重视,这是中考命题取材的源泉。

第三,引导学生不要只盲目做题,对于检测和练习,我们要做到及时修改、完善答案,而且要认真分析老师的试卷讲评分析,认真领会老师对试题的变型和引申。对于既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能与课本主干知识相结合的热点材料为背景的题目,能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与感悟,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明确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和复习计划,也对今年的中考充满了期待和希望,我相信今年的中考政治成绩一定会有所突破。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篇七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1、背景:(1)根本原因:英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完成工业革命),寻找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2)重要原因:中国地大物博,闭关自守,政府腐败。(3)直接原因:禁烟运动(英国为了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4)导火线:1839年虎门销烟,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2、结果: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1)、内容:a、五口通商(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b、割香港岛c、协定关税(最能反映列强发动战争的目的)d、列强取得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3、影响:(1)政治: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道路中断,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经济: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原因:列强进一步扩大在华利益。(本质上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相同,所以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2、过程: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3

3、结果:1858签订《天津条约》、1860《北京条约》:开放11个通商口岸;赔款;割九龙司;外国商船在长江各口岸往来;允许到内地游历、通商、传教。

4、影响:a、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b、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c、地主阶级掀起洋务运动——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

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

一、背景:a、阶级矛盾尖锐:鸦片战争后,列强倾销商品,冲击传统经济结构,手工业者破产;鸦片输入增加,白银大量外流;战费分摊,官吏搜刮,人民困苦。

b、自然灾害严重,激化矛盾。

二、过程:

1、1856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内容: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2)评价:积极——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摆脱封建剥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将农民运动推向了高峰;局限——这是一种绝对平均主义,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只是一个空想,无法实施。

2、《资政新篇》洪仁玕。

(1)内容:象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

(2)评价:近代中国第一次提出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方案;未能反映农民阶级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缺少必要的实施条件,没有真正实行。

三、意义:a、动摇清政府统治;b、第一次提出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c、拉开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篇八

一、西汉时期:

1、汉朝初年,刘邦推行郡国并行制,以巩固皇权,稳定天下。但结果是地方诸侯国权力膨胀,在公元前154年,发生“七国之乱”(实质:中央与地方矛盾激化)。

2、汉武帝刘彻:实行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设刺史加强监督;强干弱枝。

二、唐末五代:节度使权力膨胀,造成藩镇割据(实质:中央与地方矛盾),国家分裂。

三、北宋时期:中央集权强化。

1、背景: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陈桥兵变,袍加身,建立宋朝,为宋太祖。

2、措施:宋太祖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从权、钱、兵着手,加强中央集权。

(1)收精兵:

a、中央:将实力最强的禁军划归互不统属的三衙——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统领(统兵权),发兵权归枢密院。使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利于皇帝控制军队。

b、地方: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2)削实权:

a、中央:削夺宰相和武将的权力,实行二府三司制度。

b、地方:削夺节度使权力,所有州郡直属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州郡长官之下设通判监督,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

(3)制钱谷:州郡财赋,除自留小部分,其余运往京师或指定地点,由中央掌握,消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3、影响:

a、改变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b、中央集权日益加强,中央与地方分权的斗争已处绝对上风。

c、造成了冗兵、冗官、冗费和积贫积弱的局面,造成了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d、皇权与相权矛盾变得突出起来。

四、如何看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积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有效组织大规模经济活动,奠定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世界的基础;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2、消极:容易形成暴政,民主政治无从发展,容易出现腐败的局面;封建社会后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思想上的专制严重阻碍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篇九

1、秦朝:三公九卿制度。丞相位高权重。

2、汉武帝:中朝制度,与“三公”相制衡。东汉时期的尚书台取代了三公的权力。

3、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确立。

a、即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长官皆宰相。尚书省下设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处理日常政务。

b、影响:三省之间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效率,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深刻变化,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深远影响。

4、宋朝:二府三司制。三省长官不参与政事,另设“中书门下”,作为办公机构,只保留行政权。军政归枢密院,财政归三司(度支、盐铁、户部)。

5、元朝:废除三省,只设中书省。宰相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六部也归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

6、明朝(1)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权分六部,皇帝亲掌六部。(解决了皇权和相权的矛盾),设殿阁大学士,品秩较低,仅备顾问,协理奏章,不参与决策。

(2)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内阁地位逐渐上升,有了专门。

衙署属官,阁臣权力越来越大。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称“票拟”,皇帝朱笔裁定,称“批红”。

7、清朝:设军机处。

(1)、背景:清朝建立,承袭明制,设立内阁,处理日常事务。军国大事,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

(2)、设立: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军务而设。军机大臣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但本身品级不高,不得私自交往,日夜轮渡值班,完全听命于皇帝,只能跪奏笔录。

(3)、影响:提高行政效率;标志着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二、选官制度的变化。

1、秦朝:军功爵制度。

2、汉武帝:察举制和征辟制。

察举制:地方向中央推荐人才。征辟制:中央和地方政府向社会征聘人才。

3、隋唐时期:科举制度。

影响:(1)积极:为打破了身份的限制,体现了公平和择优录取的原则,对后世影响深远;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为官僚队伍提供了高素质人才;促进了官僚体制的成熟;保证了中华帝国的长期繁荣。

(2)局限: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的八股取士方式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三、监察制度和谏议制度。

1、监察制度。

(1)秦朝:御史大夫。(2)汉代专设御史府,汉武帝在地方设刺史。(3)隋唐:门下省。(4)明清时期:中央设都察院(监察御史)、六科给事中,合称“科道”;地方设按察使司。

2、谏议制度:隋唐时期的门下省、北宋的谏院。

3、评价:积极: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有利于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

局限: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

四、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1)秦朝:郡县制(2)汉初:郡国并行制。东汉到魏晋实行州郡县三级制(3)元朝:创立行省制,实行省路府(州)县制。

五、(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的体现: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

(2)汉唐以来政治制度的特点:为了维护中央集权的需要不断加强对官吏和地方的控制;同时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不断吸纳新生力量,保持统治基础的稳固。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篇十

1、夏朝(前2070—前1600):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出现了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

治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管辖地区,商王控制着支配内外服的实际权力。但控制力非常有限。

(2)神权色彩: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二、西周政治制度(前1046—前771):封邦建国。

1、分封制。

(1)概念:保证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各地,建诸侯国。

(3)影响:周王通过授土授民,势力范围不断扩大;确立天下共主地位,巩固了统治。但是后来逐渐导致诸侯割据称雄和国家分裂局面。

2、宗法制。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权力、财产和土地的继承矛盾。

(2)特点: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

(3)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4)体系:大宗、小宗;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5)影响:既是家庭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力量,强化王权,保证“世卿世禄”。

3、礼乐制:成为政治生活准则,维护宗法分封的工具。

三、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带有浓厚的血缘色彩和上古部落联盟体制的遗存。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篇十一

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封建社会下农民处境有所改善的三个方面,以及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具体体现(尤其是农业)。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能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封建社会的进步性,以及学生“自读书、自质疑、自求索”的能力。

3.觉悟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在当时的影响,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1.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原因。

2.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尤其是农业。

【教学难点】。

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原因。

【教学准备】。

投影仪、自制幻灯片、自编朗颂材料、琵琶《塞上曲》选段、教学题卡若干。

【教学方法】。

“三自一导”式,即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读书、自质疑、自求索。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通过学习社会发展常识,我们知道: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生产发展的历史。前面我们学习了封建社会的建立,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关于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有关知识。

一、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板书)。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01~102页,看看本框第一个标题“从商鞅‘徕民’政策说起”中出现了什么?重点了解“徕民”政策的内容及该政策得以推广实施的社会历史状况。

生:(阅读教材,即“自求索”。)。

师:什么是“徕民”政策?

生:“徕”就是招政的意思,“徕民”就是把邻近秦国的三晋的民众招致到秦国去充当劳动力。

师:“徕民”政策在当时的确得到了推广与实施,这与当时什么样的历史状况分不开呢?

生:与当时秦国已进入封建社会的历史状况分不开。

师:通过对以上史实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到:封建社会的建立是促进当时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板书)。

生:(小声议论后答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只有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时,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师:下面,我们把封建制生产关系与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进行对比,看看封建制生产关系为什么适应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即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历史进步性。(板书)。

师:(出示投影)这里,我将两种生产关系的特点以表格形式进行了一番对比。请同学们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消费品的分配形式”三个方面,比较农民与奴隶在社会处境和劳动积极性上的差异。

生甲:封建制下的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可以有一点点自己的土地。而奴隶制下的奴隶一无所有。

生乙:封建地主不完全占有农民,农民只在一定程度上依附于地主阶级。而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

生丙:封建制下的农民把收获的产品以地租形式交纳给地主后,或多或少可以留下一点产品归自己自由支配。而奴隶制下的奴隶主完全占有劳动成果,他们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师:从以上三位同学的`比较分析中可以看出,在封建制生产关系下农民的处境有所改善,因而劳动积极性也提高了,封建制生产关系具有历史进步性。由于它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也必然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科学文化。

现在,我给大家带来一段配乐朗颂。要求同学们在不看书的前提下,把握材料的中心意思,并作简要记录。(配乐朗颂开始……古曲声中,结合教材内容,又涉及到课外知识的一段材料,把学生带入一种浓郁的封建气息中,让学生似乎亲临到封建生产中。)。

师:(朗颂完毕,配乐音量渐小,然后关闭)以上材料中讲述了什么问题?

生: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些表现。(板书)。

师:根据记录,请谈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农业、手工业、商业、封建城市、行会。(板书)。

师:请同学们浏览教材第104~114页,进一步明了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五个方面的表现。

生:(自读教材)。

师:刚才同学们听了老师的一段配乐朗颂,又了解了书上的相关内容,现在我们将全班同学分成五个小组,各小组在通读全篇教材的基础上,各就指定专题看书、讨论、质疑、解疑,各组长作好自学记录,然后在全班范围内交流自学成果。比一比,看哪个组完成学习任务的时间最短、质量最高。

(教师到各组了解并给予适当指导。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的组织下,积极地看书、讨论、提问、回答,充分挖掘出教材各专题的内容,五分钟左右各组基本完成任务。)。

师:现在,请全班同学交流自学成果。我们采用这样的形式:由每组组长代表本组同学提出问题,请其他组同学回答,大家共同评价。按五个小组的顺序依次进行。

第一组组长:我们小组自学讨论的专题是关于“封建社会农业的发展”。大家在学习、了解了农业发展的状况后,主要提出了两个问题:

1.农业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甲:三个方面:第一,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普遍推广;第二,耕作技术有了显著进步;第三,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

2.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生乙: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普遍推广。

生:(第一组组长肯定上述答题正确。)。

师:第一小组同学把握了本专题最核心的内容,做到了去粗取精,这也正是我们的学习任务和目标。至于该内容提到了封建社会农业发展的杰出成果,诸如曲辕犁、都江堰等,这是历史课上学过的,我们不再重复。下面请第二组提问。

第二组组长:我们组学习的专题是“手工业的发展”,共提出三个问题:

1.封建社会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是什么?

生甲:冶铁。

2.就世界范围来说,封建社会生产力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的标志是什么?

生乙:冶铁技术的发展。

3.手工业是在什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生丙:手工业是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生:(第三组组长评判答题正确。)。

师:(肯定第二组成绩,请第三小组发言)。

第三小组组长:我们组讨论的专题是封建社会“商业的繁荣”,请同学们回答我组提出的两个问题。

1.商业发展的标志是什么?

生甲:商品交换范围的扩大。

生乙:一是对外贸易的发展;二是“丝绸之路”的开拓等。

生:(第三组组长认为答题正确)。

师:(肯定第三小组,请第四组质疑)。

第四小组组长:我们组同学就“城市的发展”一专题,提出问题:

1.封建城市形成的基础是什么?

生甲:商业和交换活动的发展。

2.封建城市是什么的中心?

生乙:是手工业和商业的中心。

生:(第四组同学评判认为,答案不全面,要求补充回答)。

生丙:也是封建统治的中心。

第四组组长:两位同学的回答合起来是第二题的完整答案,希望大家以后看书时,要注意教材的连续性、完整性。

(对第四组全体同学的认真负责态度报以掌声)。

师:第四组同学不仅能完成学习任务,还能对同学们提出较高要求,这充分反映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最后看第五小组的问题。

第五小组组长:我组同学认为在“封建行会的形成”这一内容中,应掌握以下问题:

1.封建行会的形成基础是什么?

生甲: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2.行会的定义是什么?

生乙:城市中同行的或手艺相近的手工业者组成的封建组织。

3.组织行会的目的是什么?

生丙:阻止外来手工业者的竞争和限制本地手工业之间的竞争。

4.行会的主要成员是什么?他与帮工和学徒之间主要是什么样的关系?

生丁:作坊主;封建性的师徒关系。

5.行会的作用表现在什么地方?

生戊:保护比较脆弱的城市手工业,传授生产技术,避免同行的竞争等方面,曾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了手工业的巩固和发展。

师:刚才这位同学的答案大家觉得还有没有要补充的?

生:有一点要补充说明:封建社会末期,行会制度对手工业生产的过严规定和限制竞争的做法,束缚了手工业者的主动性,阻碍了手工业的发展。

生:应从两方面评价:既看到其历史进步性,表现在它曾促进过手工业的发展,又看到其历史局限性,表现在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它又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请看书第114页本框题最后一段课文后,集体回答。)。

生:(齐读)由于封建制生产关系代替了奴隶制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从而使封建社会的生产力比奴隶社会有了显著提高。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分析学习了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原因和表现。本课的难点,即要求大家能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规律来认识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原因。生产力发展的五种表现,尤其是农业的发展,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下面,请同学们根据黑板上的板书提示,结合各小组的学习讨论结果,迅速复习本框内容,最后,我们将在知识竞赛中检测谁的知识掌握得最多。

生:自由复习本节课内容。

(推选一名学生担任主持人,配合教师组织一场男女生知识对抗赛。竞赛结束后,宣布竞赛结果,给获胜方以精神奖励,并给负方布置任务,整节课在全体学生的掌声中结束。)。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篇十二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破坏了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禅让惯例,自己继承父亲的职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出现“天下为家“的局面。

2.分封制。

西周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并将封地和对周王的义务密切联系,从而维系和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3.军功授爵。

战国商鞅变法规定按军功的大小进行授爵和赐给田宅,废除了奴隶主贵族享受爵禄的特权,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建立。

4.皇帝制。

秦统一六国后,确立皇帝至高无上原则,赢政规定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皇帝,国家政治、经济、军事一切大权都集中在皇帝手里,政事无论大小最后全由皇帝裁决,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5.士族制度。

魏晋以来,地主阶级中形成了以门第高低为标准的选拔官吏的”做官看门第,通婚分士庶"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形成于魏晋,东晋时充分发展,南朝末年走向衰落,隋唐时消亡。

6.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隋朝采用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继续沿用并使之完备。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相互牵制,有利于提高封建国家政府工作效率。科举制的实行,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也使士族制度逐渐消亡。

7.行省制。

元朝为有效地管辖辽阔的国土,加强封建统治,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成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可以在中央统一政令的基础上独立处理省内事务。这一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8.八股取士。

明朝沿用科举制度选拔官吏。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的答卷不允许有个人的见解;文体死板地分为八个部分。八股取士鼓励只知埋头读书,不讲究实际学问的人,旨在为皇帝培养忠顺的奴仆。

高中历史规律性知识。

1、先进的制度必然战胜落后的制度。

2、先进的文化必然战胜落后的文化。

3、民族矛盾的实质是阶级斗争。

4、落后民族必然被先进民族所同化。

5、落后必挨打,弱国无外交。

6、国际竞争的实质是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的竞争。

7、国际关系中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

高中历史规律性方法。

1、中国近代史上的历次侵华战争发生的根本、主要原因都要从侵略者、发动者的角度去考虑。

2、工业革命发生后资本主义列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侵略都带有双重影响。一方面是破坏性的,另一方面是建设性的。

3、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各种活动兴起的基本条件都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而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各种活动失败的根本原因都是因为资产阶级的妥协性、软弱性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5、近代农民的小生产者属性,决定了农民是落后生产力的代表,提不出新时代的革命纲领,不可能领导革命胜利。

6、近代中国军阀割据时军阀之间的争夺实质上是帝国主义之间的争夺。

7、列强对外活动的目的是掠夺市场,不可能希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独立、强大。

8、整个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都是反封建反侵略。以五四运动为界的新、旧民族革命的主要是领导阶级、指导思想的不同,而革命的性质是一致的。

历史选择题概念型选择题。

概念型选择题主要依据历史概念来命题,要求考生真正理解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同时还要与相近、相似的历史概念进行比较。此题型的考查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题干中提出一个基本概念,选项则是对这一概念的阐释;另一种是题干提供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选项提供四个概念。

解题方法:

(1)史论结合法。运用唯物史观、辩证法的相应理论与观点对题干与选项进行分析,再结合相关历史知识进行印证,从而找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2)逻辑推理法。将题干与四个选项逐一对照,对两者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选出最深刻、最本质的选项。

(3)定性分析法。先分析题目的要求,再对历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分析,凡与题干中的概念性质不同或不符合题干中概念范围的选项都要排除。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篇十三

1.公元前7,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将大权交给西虢公,心怀不满的郑庄公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从此“周郑交恶”。该状况反映出()。

a.天子权力开始削弱。

b.贵族政治彻底瓦解。

c.宗法制度遭到破坏。

d.分封制受到冲击。

答案d。

【解析】学生应注意关注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作为诸侯,郑庄公的种.种行径:“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说明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已被破坏,故选d项。a项错在“开始”;b项“彻底”的表述过于绝对;材料主要体现的不是宗法制,c项不符合题意。

2.《国语·鲁语上》说:“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采用之节,其间无由荒怠。”这表明()。

a.诸侯五年朝觐周王四次。

b.诸侯应向周王申报财产。

c.分封制具有制度性保障。

d.分封制以礼乐制为基础。

答案c。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的意思。材料大意是:先王为诸侯立下制度,规定诸侯每五年要派使臣觐见天子四次,诸侯亲自朝见天子一次;事毕就集中在一起讲习礼仪,用以厘正爵位的尊卑,遵循长幼的次序,讲求上下的法度,确定纳贡的标准,在这期间不能缺席或怠慢。据此可知,a项错误,诸侯每五年朝见天子一次;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诸侯应向周王申报财产;c项符合材料意思;d项错误,分封制以礼乐制为维系统治的工具,而非基础。

3.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说:“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列强之间订立国际条约都要把‘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等家庭小事写入国际公法,以维持世界和平。”“列强”的做法()。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维护了宗法制度。

c.导致分封制崩溃。

d.促使礼崩乐坏。

答案b。

【解析】中央集权强调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毋易树子”意思是要立嫡长子为接班人,“毋以妾为妻”意思是妻子是正统,两者皆强调不要违背宗法制,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分封制的内容,故c项错误;“列强”的做法维护了宗法制度,不能体现促使礼崩乐坏,故d项错误。

4.汉代以秩六百石刺史监察二千石郡守;唐代以八品监察御史巡按郡县、察六部(县令从七品,六部尚书正三品);明代十三道监察御史仅为七品。以上材料表明()。

a.君主专制制度日趋完善。

b.古代监察有“以小驭大”的特征。

d.古代的监察制度促进了吏治的发展。

答案b。

【解析】解读题干材料可看出,汉、唐、明时期监察官的品级都低于监察对象的品级,故b正确。材料所述的是监察方式的特点,不能体现专制制度的完善、监察体系的制度化和吏治的发展,故a、c、d错误。

5.唐太宗即位之初,担任门下省给事中的魏征,对于中书省起草的有关征兵的敕书,尽管已经过皇帝的签署下发到门下省,但他坚持不肯署敕,这个决定终于没有颁下施行。这主要反映了当时唐朝行政机制的特点是()。

a.宰相专权。

b.皇权独尊。

c.分层决策。

d.三省分权。

答案c。

【解析】门下省负有审核诏令的权力,且门下省给事中并非宰相,不能说明宰相专权,故a项错误;据材料“尽管已经过皇帝的签署下发到门下省,但他坚持不肯署敇,这个决定终于没有颁下施行”可知不能说明皇权独尊,故b项错误;据材料“对于中书省起草的有关征兵的敕书,尽管已经过皇帝的签署下发到门下省,但他坚持不肯署敕,这个决定终于没有颁下施行”可知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体现出分层决策,故c项正确;材料仅涉及中书省和门下省,未涉及尚书省,无法体现三省分权,故d项错误。

6.景云二年(7),唐睿宗发布政令“分置二十四都督府”,最后以权重难制为理由取消上述改革,设置十道按察使,后罢;开元二年(7)复置十道按察使,至四年又罢,八年复置,十年又罢。这主要说明唐朝()。

a.最高统治者忽视对地方的行政治理。

b.地方行政运行机制日益完善。

c.通过分化事权削弱地方权力。

d.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矛盾心理。

答案d。

【解析】据题干可知,唐代统治者为解决地方治理的困境,不断调整对地方的行政管理政策,这充分说明了唐王朝既惧怕地方事权过重,又无力直接控制千百个州县的矛盾心理,故选d。从题干看,统治者非常重视地方治理,排除a项;b项在题干材料中未体现,排除;宋代通过分化事权来削弱地方权力,排除c项。

7.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这里“收敛性”在政治上的表现是()。

a.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b.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c.设内阁,使其成为新的决策机关。

d.设军机处取代内阁,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收敛性”是明清时期的特点。a是北宋时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b是明初朱元璋时的措施;设内阁是明成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但内阁并非决策机关,而是顾问机构,故排除c;d说法错误,清朝时内阁和军机处是独立存在的,军机处并没有取代内阁。故b符合题意。

8.廷议又称集议,是中国古代朝廷的议事制度。唐代政事堂议事,程序规范,秩序井然;宋代设置了廷议的固定场所,参加者的排编程式固定化,廷议的议程程式化,设有掌管廷议的监议御史。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减少决策失误的需要。

b.提高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

c.宦官专权乱政现象严重。

d.君主权力独裁强化的需要。

答案d。

【解析】题干反映的是唐宋时期廷议制度逐渐程式化和规范化,这是在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下,君主为了维护独裁专制而采取的手段,故选d。

9.张居正担任内阁首辅时期制定了一个考成规制:以内阁稽查六科(六科是明初设立的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各设给事中,辅助皇帝处理奏章,稽查驳正六部之违误),以六科稽查六部、都察院,六部、都察院稽查巡抚、巡按。这一规制的实施说明此时的内阁()。

a.已经威胁到皇权。

b.有了一定的行政权。

c.取得了中央的监察权。

d.真正具有了宰相之实。

答案d。

【解析】内阁是皇权强化的产物,材料中没有反映出它对皇权的威胁,故a项错误;考成规制规定了内阁对六科的稽查,与行政权无关,故b项错误;考成规制仅仅规定内阁稽查六科,不能据此推断出它取得了中央的监察权,故c项错误;六科辅助皇帝处理奏章,而内阁可以稽查六科,可见内阁权力较大,真正具有了宰相之实,故d项正确。

10.朱元璋利用杀掉飞扬跋扈的丞相胡惟庸的机会下令废掉丞相职位,并“敕谕群臣”奏请恢复者“论以极刑”,但不久后就哀叹“群臣未起朕已起,群臣已眠朕未眠”,不得不承认“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遂在身边设置了内阁大学士来协助他处理政务。这一事例()。

a.体现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内在矛盾。

b.说明朱元璋非常后悔废除丞相制度。

c.说明丞相对皇帝专权具有制约作用。

d.体现了皇帝制度中君权的至高无上。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与丞相制度的矛盾。根据材料中“朱元璋……下令废掉丞相职位”“设置了内阁大学士来协助他处理政务”可知,君主专制无法解决庞杂的政务,这就印证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内在矛盾,a项符合题意。b项曲解材料内容,排除;c、d两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

11.清代学者赵翼提到:“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杂流之猥,祠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而明清时则可通过“捐纳”,即向政府交纳钱粮获得做官资格。以上现象最能体现出()。

a.冗官现象在古代长期存在。

b.科举制不断受到现实冲击。

c.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着漏洞。

d.从宋朝开始官僚政治衰落。

答案b。

12.甲:“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处人充任。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

乙:“为了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

丙:“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

丁:“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

上述四段资料,是中国历代选拔官僚的方法,依实施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丙乙甲丁b.甲丙乙丁。

c.丙甲乙丁d.乙丁丙甲。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从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中正”可以判断甲是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从摧毁门阀,拔擢人才”“参加策试”可以判断乙是隋唐科举制;从“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可以判断丙是汉代察举制;从“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可以判断丁是明清的八股取士。因此排序正确的是c项。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广大农民“交了粮,自由王”,强制他们的力量也并不多,相反,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衰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

——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

材料二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五年(公元前242)……初置东郡……十七年(公元前230)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

——《元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对县以下区域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国郡县制度推行的基本情况。

(3)依据材料三,指出元朝地方官任命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的行省制度设置的意义。

答案(1)特点:注重血缘关系。

(2)基本情况:秦国在新征服的领土上设郡县实行管理;秦始皇即位以前,郡县制在秦国的地方行政制度中已占主导地位。

(3)特点:地方官正职由蒙古人担任,副职由其他民族人员担任。

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解析】第(1)问,解题关键是依据材料一中“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的信息来归纳。第(2)问,首先要准确把握材料信息,在此基础上再联系所学知识概括作答,可以从材料二中“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等信息来概括答案。第(3)问,第一小问可以从材料三中“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的相关信息来概括;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从加强了中央集权、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的角度思考作答。

14.中国古代的科举制是人类政治文明的伟大创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儒家思想与封建专制制度和科举制度相结合,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因而科举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制度因素。

——摘编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美国学者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指出:“(新政的)舵手在获得一个新的罗盘以前就抛弃了旧的,遂使社会之船驶入一个盲目漂流的时代。”这位作者还认为,中国的困难的实质在于,这种过渡阶段破坏了久经考验的选拔精英的程序,科举制度的废除,破坏了经典教育,严重地削弱了传统价值的影响,代之以毫无章法可循的局面。

我:。

——摘编自萧功秦《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有关科举制度被废除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1)特点:平民性;综合性。

影响:打破了宗法贵族政治,推动了“平民政治”的形成;促进了社会阶层间的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儒家思想的传播,巩固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长期稳定发展。

(2)观点一:材料认为中国近代的社会动荡是由于科举制度被废除造成的,此观点不正确。理由:科举制度在中国近代已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障碍,它的废除有利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近代社会的动荡并非科举制度被废除造成的,而是列强侵略和军阀割据导致的,即使不废除科举制度,社会也会出现动荡局面。(言之有理即可)。

观点二:材料认为中国近代的社会动荡是由于科举制度被废除造成的,此观点正确。理由:科举制不仅有利于公平公正地选拔人才,也有利于打破世家大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近代由于废除了科举制,不仅使选拔人才失去了制度化保障,也使一些手握重兵的强势力量能够割据一方,从而加剧了社会动荡。(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中的“平民政治”“儒家思想与封建专制制度和科举制度相结合”可概括出特点;据材料一中的“打破了……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扩大了……基础”等信息可概括出影响。第(2)问,首先概括出材料中的观点,然后指明对此观点的态度并联系相关史实进行评述。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篇十四

为了更好地搞好高三地理学科的第二轮复习,提高学生应考能力,以便在高考中取得更好成绩,经议定:第二轮复习共用8周时间,讲练结合为主,查缺补漏;专题复习为主,共议定8个专题;每周做文综一套,学科综合试题一套,专题复习卷一张;注重解题思路,规范答题;注重思维方法,强调知识的整合,迁移、联想及应用;注重应考能力的训练,注重学科特征,强调解题切入准确,条理清楚,逻辑性强。表现准确完整。重视文科焦点、热点知识,注重因材施解。附:专题内容如下:

1、地理的空间定位。

2、等值线的判读与图表分析。

3、圈层物质运动规律。

4、气候的形成因子分析。

5、区位因素分析。

6、光照图判读与时间计算。

7、世界热点问题和热点区域。

8、中国热点问题和热点区域。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篇十五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虽然都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但两者在内容、地位、作用等方面存在着很大不同。为了便于同学们的理解与掌握,下面就两者之间的区别简单加以介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结合我国的国情建立起来的,是同我国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相适应的。它是我国人民管理自己国家的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呢?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第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其他有关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它是指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和区域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实行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负责制,分别主持本级人民政府的.工作。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又一基本政治制度。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点。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人民政协是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代表人士组成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其基本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对于巩固和发展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共同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篇十六

1.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将大权交给西虢公,心怀不满的郑庄公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从此“周郑交恶”。该状况反映出()。

a.天子权力开始削弱。

b.贵族政治彻底瓦解。

c.宗法制度遭到破坏。

d.分封制受到冲击。

答案d。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篇十七

中国的政党制度的基本点是坚持共产主义政党的长期稳定领导,同时发挥多党合作的作用。由于共产主义政党是无产阶级先进的有纪律的部队,以马克思主义、科学共产主义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谋私利,掌握自我批评武器,善于听取批评意见,所以它必须而且能够领导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同时共产党又需要各民主党派的合作与监督。各民主党派代表广大劳动者和爱国者的利益,反映他们的要求与意愿。没有尽量广泛的政党联盟,没有尽力发挥各民主党派的作用,就无法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无法避免决策的失误。

共产主义政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政治领导主要是提出社会发展战略和重大方针政策;思想领导主要是提高马克思主义水平,加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和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组织领导主要是推荐各级政权机关领导人人选,由人民政权机关选举或任命。共产主义政党不仅要领导国家政权,而且还要对社会实行全面的领导。为了克服以往存在以党代政、党政不分的弊病,在社会主义改革中逐步实现党政分开,既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又改进、完善党的领导。党对国家事务主要实行政治领导,充分发挥国家机关的作用,党经过法定程序使自己的主张变为国家意志,同时通过党组织的活动和党员的模范作用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篇十八

1.以皇权为核心,权利高度集中。

2.家国一体,家国同构(宗法制度与政治制度的结合)。

3.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相结合,人治高于法治。

4.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公天下于私天下相结合。

5.制度创新与继承结合。

6.皇权不断加大,相权不断被削弱,有相对专制,到有限专制,最后到绝对专制。

7.外儒内法,礼法并用。礼高法低,德主刑辅。

8.强调流程式分工。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发展和加强一直在推动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从历史上可以看出,每一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尤其是皇权的加强,都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次重要发展,最终以清朝军机处的设立作为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标志,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也发展到了自身的最高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篇十九

夏桀,夏朝的最后一个皇帝,他整天吃喝玩乐,不问朝事,荒废国家,我很鄙视他这个为君,真正的为君是做好带头作用,勤俭、可以很好、很有节奏的治理国家,不食大鱼大肉。夏桀不愧成为亡国之君,他宠爱妹喜,国君应是这样做:不沉溺于打猎,不宠爱美女。夏桀坚信滥臣,疏远忠臣,应疏远小人,亲近忠臣才对,他听滥臣之言,乱斩忠臣,应听忠臣之言,更好的治理国家。在他的统治下,夏朝一日比一日弱,所以我歧视他,要是他能改过自新,那该多好,可是,他已是无药可救,就算忠臣冒死进谏,他也爱听不听。

忠臣给了夏桀好多次机会,夏桀还是不听,许多人都背井离乡,同时也引起了公愤,商汤也逐渐强大了好多,夏桀担心商汤实力大了之后会伤害自己,于是就把商汤囚禁起来,商家组用重金买通小人,终于把商汤给放了。商汤被放了以后,奋发图强,还说服了夏朝的好几个国家,开始攻打夏朝。夏桀听到这个信息,赶紧操纵军马,来战商军。诸侯都背井离乡了,哪还有希望人也?于是,夏军被打得打败,夏桀被生擒活捉,流放到了荒地。妹喜和夏桀都是养处惯了的,不会自己动手劳动,没过几天就活活饿死在荒地。

夏桀,为人残暴,引起公愤,我好鄙视你!

文档为doc格式。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篇二十

第一章标题分析过多,导致时间不够用的,仅仅讲完分封制,宗法制没有讲,教学思路没有得到贯彻。新课程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在学生的参与时激起了火花,一时没有控制好时间。在把握时间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锻炼。

在讨论世袭取代禅让是进步与退步的时候,学生产生了截然不同的两派,一派进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分析,一派退步,从任用贤才的角度分析,都很好。其中有两个人的思路很有有意思。其中一个说世袭制好,王位要传给儿子,所以要认真治理国家,为儿子留下一个好江山,因为国家是自己的,所以特别下力去整治。对于反派的从任用贤才的角度分析,有一个学生认为世袭可以从皇子里面选拔任用贤才,等等观点,非常好。都开启了一个重大的历史课题,后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历史问题,选官制度,皇储制度,私有财产的`保护,等等。现在想来我太吝啬对这些学生的鼓励了。

在讲分封制的时候,稍微有点乱。没有把握好。别人的教案,自己不能用,这是真理,昨天在李老师的指导下,感觉备课很清楚,但今天讲起来并不是那么简单,没有真正的下功夫去备课,熟悉教材,掌握大量史料。真的很难上一堂满意的历史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