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案(汇总8篇)
- 上传日期:2023-11-11 06:24:59 |
- ZTFB |
- 12页
教案的编写须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要,以促进他们的理解和掌握。教案的编写要注意与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教案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初中化学教案篇一
1、使学生了解铁的物理性质。
2、要求学生初步掌握铁跟氧气、酸及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和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使学生知道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
3、使学生对铁及铁制品锈蚀的原理和一般防锈方法有一些常识性的认识。
4、通过我国钢铁工业生产发展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铁的化学性质。
1、对“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的理解。
2、铁与其他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设疑、实验引探法。
实物,演示实验,投影仪,录像。
本节课,我们将重点研究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用途最广泛的金属。钢铁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材料,钢铁的发展和使用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是最早使用铁的国家之一,1996年,我国的钢产量超过一亿吨,跃居世界第一。日常生活中的铁制品一般不是纯铁,我们研究的是纯铁的性质。
讲授新课:
展示:铁锭。
观察:锻面的颜色。
讲解:1、银白色,有金属光泽。
演示实验:请学生将铁丝和铁片弯曲,并用钳子将铁丝剪断。
设疑:从这个实验,说明铁的硬度如何?
学生讨论后小结:2、质软。
讲解:3、铁有良好的延展性。
讲解:4、铁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
设疑:将铁块放在水中会下沉,说明铁的什么性质?
讲解:5、铁的密度比水大,约是7.86g/cm3。
讲解:大家都熟悉水有三态:固态冰、液体水和水蒸气。铁也一样,当温度达到目的535℃以上时,固态的铁就会熔化成铁水,成为流动的液体。再升温到场2750℃以上时,液态的铁也会气化,成为气态的铁。
(投影仪)练习:
填空:1、色、泽、硬度()2、密度、熔沸点()。
3、延性、展性()4、导电、传热性()。
(学生阅读课文填空后小结)。
我们学习任何一种金属都可按金属的色泽、硬度、密度、延展性、导电和导热性能、熔点和沸点的顺序去思考、记忆是十分有益的。
(过渡):以上我们探索了铁的物理性质,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索铁的化学性质。
(讲解)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学过铁的一些化学性质,如铁可以在纯氧中燃烧。
1、铁跟氧气的反应。
(提问)回忆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请学生回答)。
(提问)镁条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铁丝在空气中能燃烧吗?
(学生讨论后小结,以反应条件不同来说明铁的活动性不如镁)。
(小结)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
(拿出十天前组织学生做的课外实验)。
(图像略)。
(观察):三只试管中铁钉的变化情况。
(设疑):第一只试管中铁钉生锈,第二只试管中铁钉没有生锈,说明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
(小结)(1)在含水分的空气中铁与水、氧气反应,生成铁锈。
(2)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铁不易与水反应。
(3)在常温下,干燥的空气中,铁很难跟氧气反应。
实验二、三、四中铁生锈,同时试管中水位上升至试管的1/5处。
(提问)如何防止铁生锈呢?
(阅读)课文第120~121页。
2、铁跟酸反应。
3、演示实验6~1。
(观察)有气泡放出,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板演:fe+2hcl=fecl2+h2。
(浅绿色)。
fe+h2so4=feso4+h2。
(浅绿色)。
(投影仪上比较以下实验)mg、zn、fe、cu分别和硫酸反应的速度和剧烈程度。
(讨论)比较金属活动性不同,mgznfecu。
(小结)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
(录像)从离子型化合物形成的角度模拟反应的变化过程。
4、铁跟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演示实验6~2魔术:“魔刀杀血”,将一把光亮的匕首刺入硫酸铜溶液中,一会儿抽出。
(观察)铁钉表面覆盖着一层红色的铜,溶液颜色变成浅绿色。
(板演)fe+cuso4=feso4+cu。
(浅绿色)(红色)。
(讲解)早在西汗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发明铁能从某些含铜化合物中置换出铜,在宋朝已将这个方法应用于生产,成为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
本节小结:
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
课本习题1、2、4。
板书设计。
初中化学教案篇二
常识性介绍化合价的涵义;了解常见元素、原子团化合价;初步学会应用。
结合课堂上对问题的设疑、解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从课堂练习中培养、巩固学生应用概念认识新事物的能力,通过化合价基础知识的学习,锻炼学生的记忆力。
在学习元素化合价的知识更新中,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教育。
随着课堂上对化学问题的层层置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猜想探索的精神,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合作精神和创造意识以及克服困难的持久力。
在对元素化合价的学习中,使用科学抽象的方法。从现象到本质、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方法。
[引入]请确定h2o、mgcl2中各元素的化合价。
请两个同学分别回答,其他同学思考。
创设问题情境。
[引入]化合如何表示?正确读法是什么?
倾听,思考。
引出新课题。
[板书]5表示方法及读法。
+1-1?+1-2?+1-6-2?+1-2。
nacl、?h2o、h2so4?、h2so4。
读法:+1价的钠元素。
—2价的氧元素。
—2价的硫酸根。
练习标化合价,练习读法。
naoh、?hcl、al2o3?、cu、?s。
应用概念认识新事物能力的培养、再现、巩固知识。
[引言]化合价和化学式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以求出元素的化合价。同样,运用化合价知识,可以正确地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倾听,领会。
引出新课题。
[板书]四、化合价的应用。
1.写化合物的'化学式。
[点拨]一般正价元素在前,负价元素在后,并且正、负化价的代数和等于零。
[举例](1)已知铁元素化合价为+3价,氯元素化合价为—1价。
化学式:fecl3。
(2)课本第81页例1、例2、例3。
练习写化学式:
请几位同学到黑板上练习写给出不同的化合价的物质间反应生成物的化学式,如:氯化钠(镁、铝)、氧化钠、氢氧化钠等。其余同学做练习。分小组讨论,全体同学一起纠正。
再现、巩固新知识。加强应用概念认识新事物的能力。
培养学生互相帮助集体合作精神。
[板书]。
2.推断某元素化合价。
例:试确定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解:查表得知:钾为+1价,氧为—2价,氯有—1价、+1价、+5价、+7价等不同的化合价。
根据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的原则求氯元素的化合价。
设:氯元素化合价为x。
+1+x+(—2)=0。
x=+2—1=+1。
则: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巩固新知识。
强化应用概念,认识新事物的能力。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态度。
[板书]。
3.根据化合价判断化学式的正误。
初中化学教案篇三
1、知识目标:
(1)了解几种碳的性质和用途。
(2)了解金刚石、石墨、c60的微观结构。
(3)掌握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学生辨别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到同一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初步认识物质组成的多样性。
3、情感目标:通过物质的.结构影响其性质,性质又决定用途,增强学生对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法、讨论法。
(二)讲授新课:
一、[碳的单质]。
(1)金刚石:
(2)石墨:
(3)c60。
观看科利华软件。
(1)上述三种单质有哪些物理性质?
(2)它们的性质和用途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碳的化学性质:
用墨(用碳黑制成)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木桩埋在地下之前,常要把埋入地下的一部分的表面稍稍烤焦?)。
(1)冬天生煤炉能引起煤气中毒,为什么?
(2)氧气的有哪些化学性质?
2、碳跟氧气的反应可燃性。
(1)反应现象:
(2)反应方程式:碳完全燃烧:碳不完全燃烧:
木炭与氧化铜的反应。
(1)观察实验现象,
(2)共同分析反应原理,
(3)板演方程式。
3、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还原性。
(1)反应现象:
(2)反应方程式:
这个反应的特点:在这个反应中,氧化铜(含氧化合物)失去氧而变成单质铜;木炭得到氧化铜中的氧而使氧化铜还原为铜,导出:
a、还原反应,
b、氧化反应。
c、木炭具有还原性。
木炭的还原性在冶金工业上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
(四)小结:(师生共同完成)。
(五)布置作业:书p109习题1-6。
本节内容简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
初中化学教案篇四
1、知识与技能:知道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用途,空气污染及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组成,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联系生活经验,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初步了解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学习方法之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空气的组成的实验研究,激发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培养合作和勤于思考的科学作风,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
1、带双孔胶塞的集气瓶、导管、胶管、弹簧夹、烧杯、燃烧匙、酒精灯、火柴。
2、红磷。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1、思考并回答。
(1)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列举实例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
(2)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如何证明这些气体的存在?
2、实验探究2-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学生猜想:
教师演示:
现象:
文字表达式:。
学生阅读教材第22页-23页,交流对空气组成及成分的了解。
讨论(第23页及25页):
识记:空气的成分(计算)。
纯净物:定义举例。
混合物:定义举例。
(三)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阅读教材第24页-26页,列表说明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
氧气。
氮气。
稀有气体。
用途。
(四)还记得化学学习的特点吗?物质的性质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试一试:描述氮气的物理性质。
(五)保护空气。
b阅读《资料》,了解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
b、观察图2-8,小组讨论:
(1)在你身边发生过哪些污染空气的事?
(2)大气污染造成哪些危害?
(3)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你能做些什么?
初中化学教案篇五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铁的物理性质;掌握铁的化学性质;常识性介绍铁生锈的原因和防锈的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对学生进行受国主义教育和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教育。
铁的化学性质。
讲授与实验、讨论相结合。
仪器:试管、镊子。
药品:新铁钉、铁粉、细铁丝、薄铁片、锌粒、镁条、铜片、稀硫酸、稀盐酸、硫酸铜溶液。
其它:投影仪、投影片、一周前做的铁生锈的三个实验。
1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联系生产、生活实践、进行识记。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示]我国钢铁发展简史引入课题。
阅读课本117~118页。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展示]新的细铁丝、薄铁片的样品。
[介绍]铁的密度、熔点、沸点。
[板书]一、铁的物理性质。
观察:纯铁的颜色、光泽、状态、硬度、思考、铁的延性、展性及导电、导热性、学习铁的物理性质。
通过对铁的实验观察,了解铁的物理性质。
[投影]课堂练习一(见附1)。
指导学生做练习。
做练习一。
巩固铁的物理性质的知识。
[提问]在已学过的知识中,哪些涉及了铁的化学性质?
[提问]上述瓜的条件、实验现象、注意事项、化学方程式。
[板书]二、铁的化学性质铁跟氧气的反应。
(1)铁能在氧气中燃烧。
回忆: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思考并回答问题。
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
[展示]一周前做的铁生锈的三个试管实验。
[提问]铁在什么条件下生锈?
[板书]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跟氧气反应,生成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
[比较]铁燃烧和铁生锈的条件。
观察:铁在干燥的空气中;铁在纯水中;铁同时与水和空气接触的三种实验现象。
根据实验事实,分析讨论铁生锈的原因。
领悟:铁与氧气的反应条件不同,生成的产物不同。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
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能力。
进行“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思想教育。
[引导讨论]根据铁生锈的原因,如何防止铁制品生锈呢?
列举生产、生活中常见的防锈措施。
培养理论联系实验学风。
[投影]课堂练习二(见附2)指导学生做练习。
做练习二。
巩固铁与氧气的反应及铁的氧化物的知识。
[演示实验]投影实验6-2。
两个表面皿中分别放入铁钉,再分别倒入稀盐酸、稀硫酸。
[演示实验]投影实验。
另取三个表面皿,分别放入锌粒、镁条、铜片,再分别倒入稀盐酸。
[引导讨论]实验室制氢气选用哪种金属与酸反应最适宜?为什么?
观察铁钉表面有什么变化?反应后溶液的颜色有何变化?
观察:锌粒、镁条、铜片的变化。
通过不同金属与酸反应速率不同,做出判断。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
提高学习兴趣并为今后学习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打下基础。
[板书]2.铁跟酸的反应。
[提示]铁元素在置换反应中化合价的变化。
书写两个化学议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标出铁元素在反应前、后的化合价。
提高原有知识的水平。
[投影]课堂练习三(见附3)。
指导学生做练习。
做练习三。
巩固铁与酸的反应和置换反应的知识。
[演示实验]实验6-3。
将盛有硫酸铜溶液的两个试管里分别放入洁净的铁钉和铁粉。
[板书]3.铁跟硫酸铜的反应。
观察:铁钉和铁粉表面有何变化?
观察:反应前、后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认识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
提高分析问题和书写方程式的能力。
[指导阅读]介绍湿法治金。
阅读课本120页。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投影]课堂练习四(见附4)指导学生做练习。
做练习四。
巩固知识。
[课后小结]引导学生小结。
小结:铁的物理性质和三点化学性质,理解铁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
提高学习归纳总结的能力。
[投影]随堂检测。
完成检测题。
及时反馈。
附2:课堂练习二。
4.铁在的条件下易生锈,为防止铁器生锈,应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最常用的方法是在铁制品的表面.
5.铁在氧化物有、、,其中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多。
6.某+3价的金属r在其氧化物中的质量分数是70%,则r的原子量为。
附3:课堂练习三。
7.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并指出不产生可燃性气体的反应是。
(a)铁与稀硫酸。
(b)铁与稀盐酸。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大理石与稀盐酸。
(e)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木炭层。
(f)加热高锰酸钾。
8.将m克稀硫酸中加入适量的铁粉,瓜后得到溶液质量(大于、小于、等于)m克。
9.等质量的锌、铁、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附4:课堂练习四。
10.除去硫酸严铁溶液中混有的硫酸铜杂质,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充分反应后,再用方法除去。
11.11.2克的铁粉与足量的硫酸铜溶液反应,可得到铜克。
12.将4根质量相同的铁钉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a)稀硫酸(b)稀盐酸(c)硫酸铜溶液(d)纯水并隔绝空气。
(a)镁(b)铝(c)锌(d)铜。
14.含相同质量的铁元素的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比为。
(a)1:1(b)2:3(c)160:232(d)30:29。
附5:课堂练习答案。
1.(c)2(b)3(c)。
fe2o3fe3o4feo。
6.56。
7.化学方程式略(c)(d)(f)8.大于9.镁、铁、锌。
10.铁粉边滤11.12.8.12(a)(b)13、(d)14(d)。
附6:随堂检测。
1.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的金属,铁元素在地壳在地壳中都以形式存在。
初中化学教案篇六
:本课题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些典型事例,并通过实验、观察记录分析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透过化学变化时发生的现象揭示和抓住化学变化的特征,从而初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变化的概念,了解化学学科研究问题的角度和方法。
:问题教学、分组协作学习、实验探究
在学生学习化学课程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大量的化学变化实例,只不过他们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及他们的区别没有思考过,对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没有根本的认识。因此本节课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建立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本课题位于九年级化学上册起始部分,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化学实验。学生刚接触化学不久,对化学学科只有一个初步印象,知道什么是化学,但是怎样研究、利用什么方法研究物质并不清楚。在毫无化学基础、从来没接触化学实验的前提下,如何正确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将是重要环节。同时在这节课中,学生将会与化学实验第一次亲密接触,怎么进行实验,科学探究的方法是什么,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实验探究的学习。
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断
一、物质的变化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实验2、胆矾的研碎
实验3、研碎前后胆矾的溶解,胆矾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实验4、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实验1由师生共同完成;实验2和实验4第一个反应由学生分组完成,其余由教师演示。
教师引导学生由实验3得出两个结论:实验2中的粉末是胆矾;胆矾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蓝色沉淀是新物质。
分组实验
学习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与生活中对水沸腾的印象比较,体会观察应更准确和具体。
这是书上的第一批实验,学生的实验基础知识不够,教师完成有危险和有技巧的操作,可以起示范作用,同时又尽可能多的给了学生动手和清楚观察物质的机会。实验1、2与生活经验联系可拉近学生与实验的距离,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
比较归纳上述四个实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
由学生尽可能多的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学生思考判断
小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学会简单运用所学知识
[提问]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还伴随那些现象?小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
了解变化中伴随的现象,进一步说明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仅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二、物质的性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提问]酒精挥发,铁易生锈在本质上有何不同呢?谁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
教师就有关物理性质的几个基本概念作一简单介绍(熔点、沸点、密度)认真听讲使学生了解物理性质的几个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观察一瓶氧气和二氧化碳,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经验和知识,尽可能的描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试着判断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利用哪些方法可以区分它们,并将你的看法与同学交流。
学生观察
并讨论
培养学生思考、概括的能力,使学生能主动交流和讨论。教师说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联系,说明事物的变化是复杂的,对复杂事情分类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学生体会这一科学研究的方法认识科学研究的方法,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通过视频(生活中的几种物质及其变化,如钢铁制品生锈、冰雪融化成水),引出教学任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将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学习任务中来。通过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使学生对此产生困惑,并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兴趣和动机,激发学生的思考。
教师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者,是善于归纳问题的指导者,更是教学活动的调节者和组织者。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去“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从探究和讨论中掌握知识,获得发展。教师适时的激发学生的思考,让问题的讨论环环相扣,步步深入。
——新课标倡导的探究学习,是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关键环节。本节课采用引导-发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观察、分析、研究,从而“发现”知识,探究规律;从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通过设计,用实验去探究,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
—— 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正确的结论。教师帮助学生将在探究阶段所构建的陈述性知识重新组织成有利于运用的知识形式(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把一般性知识概括成),建立并加强其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以便于将来的提取和使用。
——在这节探究课的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与反思。总结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学生在完成一阶段的探究活动后,反思这节课所做实验的严密性,还有哪些方面有待解决,另一方面,教师依据整节课的环节,结合教材对全课及探究过程进行总结。
现代教学媒体(flash动画、powerpoint)能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传媒集于一体,具有促思,激趣,高效等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在发现学习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传统的教学手段板书,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的板书有助于学生倾听已有意见,在此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师生共同完成教学过程。
引导-发现探究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学习任务主要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和协作学习完成的。本节课部分采用小组协作的形式,各小组按照探究活动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个研究课题。学生要积极主动地获取、分析、处理信息,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传统课上,老师的演示实验或是学生实验其实变成了验证性的实验,新课改要求一种真正的探究模式,学生从实验中形象的感知,再从理论中抽象的概括,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师从学科领域和现实生活中选择主题,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运用类似科学研究的办法,使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发展,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提高。通过实验之后的反思,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化学理论性知识,作为启蒙阶段的学习,它直接影响学生对化学学习认知结构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学生对化学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本节课的教学减弱了对概念的记忆要求,加强了理解层次的要求。重视化学概念的形成,重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以生活中常见的变化和现象为素材,通过实验引导学生理解物质变化这一基本概念。教师的设计符合课标要求,达到了教学目标。
本节课中的四个实验是学生学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重要基础,对引导学生学会用教材有抛砖引玉的作用。这四个实验具有一定层次性,属于依次递进关系,所以由教师演示和学生共同探究相结合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手段。教学中教师能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通过对比得出结论,初步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教师将有些简单易操作的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利于学生更直观地感知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将演示和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处理得较妥当。
教师通过一系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为素材,让学生体验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并通过图片、视屏、flash动画等多种形式的呈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轻松愉悦的情景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互动是一种交往,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彰显,创造性的解放,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在动手实验中,在问题讨论中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性,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学中教师给学生积极的评价,并对学生的表现和问题的解答进行适时的评价。这种采用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强调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体现了评价的多样性和整体性。
本节课教学步骤清晰,重点突出,能为学生的动手和动脑创造机会,课堂气氛轻松,师生关系融洽。让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感悟了学习化学的乐趣和重要性,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初中化学教案篇七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2、认识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通过对燃料的选用来培养学生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信息加工能力。
3、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燃料对环境影响的学习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通过实验和讨论来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实践的科学精神。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认识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中的活动与探究建议讨论:在氢气、甲烷(天然气、沼气)、、煤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柴油和煤等燃料中,你认为最理想的燃料;调查当地燃料的来源和使用情况,提出合理使用燃料的建议。新课程标准提出可选情景素材有城市“环保汽车”的兴起,“西气东输”工程等。确定选用人教版的九年级《化学》上册中的第七单元课题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作情景素材,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学生在前两个课题已学习了燃烧和灭火、燃料和热量,本课题内容主要分两大点,一是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二是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学生在前两个课题的基础上主要通过探究煤燃料时产生的二氧化硫等形成的酸雨的危害,汽车用燃料的燃烧时产生的.尾气的探究,归纳出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造成对空气的污染的主要原因。然后再探究乙醇和氢气的燃烧反应、制取等内容,讨论燃料的选用。最后了解新能源的利用和开发。结束时总结归纳本课题应该知道的知识是:1、一些燃料燃烧对环境有不良影响,应选择使用不污染环境或对环境污染小的燃料;2、在化石燃料中,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燃料。3、应使用和开发化石燃料以外的清洁燃料,综合利用资源和开发新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认识新能源开发重要性。
燃料燃烧对空气污染的原因,选用燃料的依据,新燃料及能源的优点。
电脑、小烧杯,稀硫酸、植物叶子或果皮,金属粒或条(如铁、铝等),小石头粒。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探究煤的燃烧形成的酸雨。
从煤的成份推出燃烧产物,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酸推测二氧化硫形成酸雨。
引导复习煤的知识引入酸雨的形成。
分组进行有关酸雨的探究实验,并开展讨论p140的“讨论”。
指导实验,组织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发言。
探究酸雨的危害。
从汽车用燃料的成份推出燃烧产物,分析尾气中污染物。
引导复习石油的知识引入燃烧产物的探究。
探究汽车用燃料的燃烧。
归纳总结化石燃料燃烧造成对空气污染的原因。
引导从燃烧的反应总结归纳。
了解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引导探究。
从酒的酿制推出乙醇的可再生,从燃烧的反应推出其优点。
引导从酒精的制备、性质来探究酒精。
探究乙醇。
引导探究。
说出应用的例子及优点。
引导从乙醇燃烧的优点探究其使用。
探究乙醇作燃料的情况。
引导探究。
回忆氢气的性质推出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从制备考虑其应用前景。
引导从氢气的性质制备来探究。
探究氢气。
讨论。
从掌握的知识分组讨论p143的“讨论”
组织开展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发言。
确定选择使用的燃料。
引导探究。
从掌握的知识描述知道的新能源。
引导描述新能源。
认识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
初中化学教案篇八
1、使学生了解金刚石、石墨和木炭等碳的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通过金刚石与石墨组成元素相同而性质不同的分析,使学生加深理解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3、培养学生阅读自学能力。
金刚石、石墨在物理性质方面的特性与用途的对应关系
自学与讲解相结合
[引言]种类有限的元素构成数不清的物质,你们知道哪种元素形成的物质种类最多吗?这种元素是第六号元素——碳,碳和碳的化合物不仅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它们在国民经济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为此本章将学习碳和碳的化合物。
[板书]碳和碳的化合物
[实验]
1、用铅笔在玻璃上划一下,然后用布擦一下。
2、用玻璃刀裁玻璃。
[引言]从实验可见,铅笔芯的主要成份——石墨与玻璃刀上的金刚石不光“长相”不同,它们的“脾气”也不一样,表面上看石墨和金刚石是两种不相干的物质,然而它们的组成元素却是相同的,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板书]第一节碳的几种单质
[说明]本节课阅读自学,提出阅读要求、范围,并用小黑板写明自学思考题。
1、金刚石的外形、硬度如何?有何用途?
2、石墨的外形、硬度如何?导电性能如何?有哪些用途?
[阅读]学生阅读课本。
[讲述]学生围绕思考题做阅读汇报,教师讲评补充并板书
[板书] 1、金刚石与石墨比较
[提问]
1、什么事实说明金刚石很硬?石墨很软?
3、高温下工作的机器,常用石墨粉末作润滑剂,这都利用了石墨的哪些性质?
[实验]
1、用玻璃刀裁玻璃。
2、学生自己刮一点铅笔芯,用手捻一下。
[提问]上面的实验说明什么?根据这个性质可在哪些方面应用?
[讨论]根据已学过的知识,试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来证实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分析得出结果。
[板书]接上表
[讲解]我们知道结构决定性质,性质不同结构显然不同,它们在结构上的不同,是由于碳原子排列的方式不同,就好比用同样的.砖块可以建造不同风格的建筑物。至于碳原子怎样排列形成的就是金刚石,怎样排列就形成石墨将在今后的学习中再研究。
[引言]碳元素形成的单质除了金刚石、石墨外,还有一类无定形碳,在小结这部分知识前,先来观察两个实验。
[实验]
1、木炭吸附二氧化氮
2、木炭吸附红色颜料
[引言]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木炭有吸附性能,木炭是无定形碳中的一种,别的物质是否也具有吸附性?除吸附性外,还有什么性质?各自的主要用途是什么?请一名同学来小结。
[说明]学生小结时,教师板书
[板书]
[小结]学生谈对本节课的收获
[练习]
1、把性质与所决定的用途用直线连起来
2、选择
(1)金刚石是[]
a、单质b、化合物c、纯净物d、混合物
(2)金刚石粉末与石墨粉末混合在一起,对所得物质描述正确的是[]
a、所得物质因为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是纯净物。
b、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各自保持自己的性质,所以是混合物。
c、它们是混合物,所以元素种类不止一种。
d、把它们共同灼烧,所得产物只有二氧化碳。
[作业]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pep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大全9篇)
- 2023年部门个人的年终工作总结(通用16篇)
- 2023年家书格式(大全9篇)
- 最新保洁劳动合同书(大全18篇)
- 运动会致工作人员加油稿(优秀10篇)
- 最新煤矿通风与安全专业技术总结(模板13篇)
- 2023年写给孩子的一封家书高中(优质13篇)
- 初聘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精选9篇)
- 最新仪器购置申请书(通用15篇)
- 最新会计法现金管理规定(大全8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