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沪教版一年级下册唱游教案(汇总17篇)
- 上传日期:2023-11-13 02:57:11 |
- ZTFB |
- 14页
教案应当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可变性,以适应不同学生群体和不同教学环境的需求。在编写教案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下面是一份范例教案,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唱游教案篇一
1、联系实际,从生活中切入。
从学生熟悉的校园运动会生活背景导入,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然后根据运动场上的比赛项目,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启发了思维,也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是以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来进行的,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不仅让孩子们在这个自主学习的活动中不断充分、主动、积极地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他们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帮助孩子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3、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课教学中,注意把思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将操作与思考有机的结合,让学生在操作、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获取新知。由于留给学生充分发表想法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的思维是生动活泼的,提出了多种9加几的计算方法,这些算法都是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动脑思考获得,还具有创造性。限度地拓宽他们的思维,使课堂充满了活力。
4、计算课到底该怎么上。
在课改的今天,关于计算教学如何上,仍有很多困惑。在课改初期,教师们认识到原有教学模式的局限,大张旗鼓的开展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计算中过分提倡并强调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整节课都是“你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导致学生计算能力不如以前娴熟,那么,在提倡算法多样化的今天,计算课如何扎实有效而又不失灵活的进行?怎样处理算法多样化与基本算理算法之间的关系?算法多样化怎样优化?何时优化?目前使一线教师们深感困惑。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唱游教案篇二
2.会联系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有图有文字的一步计算应用题.。
3.培养初步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有图有文字应用题的解答.。
教学难点。
解答有图有文字的减法应用题.。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教科书第88页例5的两幅图的图画,独立作业的投影片.。
学生准备教科书第88页数学游戏的口算卡片和得数卡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6+2=9+4=9+9=。
9+3=3+5=4+6=。
9+7=9+6=9+5=。
2+7=9+2=9+8=。
统计2分钟以内做完的人数及正确率.指名说一说计算9+3和9+7应该怎样想.。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师:图中先告诉我们什么?又告诉我们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图中先告诉我们树上有3只鸟,又告诉我们又飞来6只.。
师:求一共是多少只该怎样算呢?
(2)揭示课题.。
2.教学例5左边的加法应用题.。
(1)学生讨论:题里告诉了什么?还告诉了什么?让我们求什么?
(2)求一共是多少只怎样计算呢?
(3)让学生把教科书第88页例5左题的算式补充完整.。
(4)反馈练习.。
完成“做一做”左边的加法题(小兔图).。
先让学生说一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怎样计算,然后让学生填书上的空.。
3.教学例5右边的减法应用题.。
让学生自由读一读题,找出题中的两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
师:求还剩几个应该怎样想,怎样列式呢?
(3)让学生把教科书第88页例5右边的减法应用题的算式补充完整.。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唱游教案篇三
style="color:#125b86">
《我上学了》教学设计
1、观察图画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生活、自己的国家、民族,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语文学习的快乐。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2、依据画面提示,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3、观察与演练结合,培养学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的态度。
教学重点:儿歌《上学歌》。
教学难点:儿歌《上学歌》。
教学准备:国旗、有关国歌《上学歌》的课件。
教法:培优辅差。
学法:小组合作。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你是哪个国家的人?你长大后干什么?同桌讨论后教师指名说。同学们要实现理想,现在就要努力学习,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很多同学都喜欢学校,学校就是一个乐园。播放《上学歌》让孩子们一起跟着唱。然后初步地认识语文书。
(1)直接利用语文书进行导入,然后带领孩子们认识语文书的封面,并认读“语文”两个汉字,这里的要求只要整体认识就行。
(2)我们又设计让孩子们充分翻看语文书,引导学生说说语文书上到底有些什么?你喜欢语文书吗?为什么?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兴趣。
(3)告诉学生图文并茂的语文书是将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好好的爱护它。
(5)让孩子点课文,教师来范读课文,在读的时候教师要入情、入境地去诵读课文,把学生带到美的意境中去,用教师自身的语言魅力去感染学生,让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语言文字的熏陶。
(6)再指导学生整体认识“年级、班级”这几个字,并在语文书上正确地写上自己的姓名。
二、指导学生观察第一图画、讲述图片意思。
学生初入学,对学校生活还不了解。四幅图画是学生了解学校生活的窗口,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
请同学们看第一幅图:
(1)这是什么地方?长城。
(2)画面上有什么人?学生。
(3)他们在做什么?游玩。
(4)他们可能在说些什么?
(5)请给第一幅图起个名字-------以“欢迎新同学”为主题。
三、教学注意事项:
(1)、观察后,可以请同学在教学挂图上指出每个同学民族族等。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入学第一天,猜一猜,小朋友见到老师应该说什么?老师会对小朋友说什么?教师切忌答案求同,只要意思正确,都要鼓励。
四、情境演练。
创设情境演练,使入学教育形象化、具体化,落到实处。
教师和学生一起模拟的相互问候;并告诉同学们每天第一次见面时见到老师都要向老师问好。老师可和同学共同模拟练习。
五、课堂拓展:
让孩子展示自己的已有知识和技能,把幼儿园和生活中的学到的都展示出来。
(1)谁会讲故事、背古诗、猜谜语、写汉字、读拼音、说儿歌……。
(2)告诉学生其实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这些本领,而且在生活和幼儿园中小朋友们已经学到了不少,以此让学生知道语文学习的内容,消除与语文的陌生感,拉近与语文的关系。
(3)推选故事大王。
六、小结本课学习情况,表扬表现好的同学。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指名说说上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二、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上学真好,学习语文真好,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先提问:我们班谁是识字大王?指导观察第二幅图。
(1)同学们你是哪个国家的人?
(2)我们的国家叫什么名字?
(3)谁愿意我们国家的名字写给大家吗?
(4)你愿意把这些字教给大家吗?
三、说一说图片上你还还看到了什么?你知道这里吗?
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教交流讨论学习,让所有孩子都知道,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图片上的建筑是天安门。
四、教学生说说,检查学习情况。
五、课堂小结:表扬表现好的同学。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从今天起,你们九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大家要好好学习。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儿歌,大家想不想学。
二、初步学习儿歌《上学歌》。
1、播放音乐,让学生欣赏音乐。
2、教师泛读儿歌。
3、教师领读。
4、让学生自己读诗歌,分小组朗读。
三、了解《上学歌》的基本意思。
1、教师讲解《上学歌》的基本意思。
2、教育学生上学要遵守纪律,不迟到,不早退。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第四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指名说说上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二、同学们会读书的姿势吗?请做给老师看一看。
1、教师表扬坐得好的同学。
2、指导观察第四幅图,引导学生说出:一位女同学正在读书。他的坐姿端正,身体自然放松,双手拿书,书直立略向外倾斜,眼睛和书保持一尺左右的距离。
3、请大家按以上要求做:坐姿端正,身体自然放松,双手拿书,书直立略向外倾斜,眼睛和书保持一尺左右的距离。同桌互相纠正。教师巡视指导。
4、请坐的好的同学做给大家看。
5、教师表扬坐的好的同学。
6、来到学校后你看到些什么?你最喜欢什么?然后,试着把眼中看到的甚至小脑袋里想到的都画下来,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教师在孩子们画的过程中和孩子们亲切地交谈,捕捉孩子们的闪光点,也可以帮助那些遇到有困难的需要帮助的孩子,借机了解一下整个班级的执笔姿势情况,看看对的有多少,不对的有多少,以便以后调整教学,发现不正确的姿势要及时纠正。
7、同学们会写字的姿势和书写的执笔方法吗?请做给老师看一看。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唱游教案篇四
2.掌握求总数和求剩余的加、减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3.能正确解答求总数和求剩余的加减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会口述答话.。
教学重点。
掌握解答求总数和求剩余的加减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读懂题意,正确地分析解答应用题.。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口算卡片、投影片.。
学生准备10个圆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口算8+3=9-7=8+5=10-8=10+5=。
9+4=10-7=7+7=7-4=10-5=。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以表格的形式出示例4的内容.。
指名读题.引导学生分析,这道题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怎样解答?
教师把表格去掉,把条件和问题连接起来成为例4.同时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用文字叙述的应用题.(板书:应用题)。
2.教学例4.。
(1)引导学生读题,找已知条件和问题.。
(2)引导学生列式计算.。
要求一共有多少只羊,应怎样列式?
引导学生回答,要求一共有多少只羊?就是把草地上的8只羊和又来的3只羊合起来,也就是把8和3合起来,用加法算,列式为8+3=11.(教师板书)。
(3)学写单位名称并口述答话.。
算式中的8、3和11分别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8表示草地上有8只羊,3表示又来了3只羊,11表示一共有11只羊.。
教师说明,为了看清楚算出的是羊的只数,我们要在得数11的后边写上“只”字并且把“只”字用括号括起来,表示求出的一共有11只羊.这个“只”字叫做“单位名称”.(教师板书)。
请同学们一起口述答话,
(4)请同学们读一读例4的算式,说出单位名称,并且口述答话.。
3.反馈学习.。
山上有8只猴,又跑来5只,一共有多少只?
4.教学例5.。
(1)出示例5:学校里有9个足球,借走7个,还剩多少个?
引导学生读题,找出两个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2)引导学生列式计算.。
想一想,要求还剩多少个用什么方法计算?
(3)引导学生写出单位名称和答话.。
算式中的9、7、2各表示什么?单位名称是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9表示有9个足球,7表示借走了7个足球,得数2表示还剩下2个足球,单位名称是“个”.(板书:个)。
指定2~3名同学口述答话.。
5.反馈练习.。
小华有10本练习本,用了8本,还剩多少本?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唱游教案篇五
教学内容:4——5页1——5的认识例1——例3。
教学目标:1、对1——5各数感性的认识。
2、培养良好的习惯。
3、初步体验数学来源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教学重点:1、边摆边数数。
2、由抽象的数到物体可一表示什麽。
二、教学例1。
(1)出示图,看图,用数字说一句话。
(2)想一想,你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说说图意吗?
(3)按照数字顺序从1说道5。
三、教学例2。
(1)摆学具数数。
学生一边摆一边说,从1到5。
92)在黑板上写1——5,请学生在黑板上数字上面百圆。
(2)老师指圆,学生说数,
问:3个圆片用几表示?5个圆片呢?……。
老师指数字,学生说圆片。
问:3用几个圆片表示?4呢?
四、教学例3。
刚才用数字2表示2个圆片,2还可以表示什麽?
看书5页例3。
小结:2可以表示任何个数使的物体。
小组讨论:说说3、4、5可以表示什麽?
全班交流。
五、课堂活动。
6页1题。
课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5页例4,6页课堂活动3、4,12页练习一1、2。
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1——5的认识。
2、初步感知1——5各数的联系,变化,感悟数序。
3、初步学会用手指比,划,涂,写1-5。
4、操作分小棒,亲身体验探索数的分解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规范书写1-5各数。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1——5个,小朋友们能用手来表示吗?
二、教学例4。
1、看书例4,共右个要求:比,划,读,写,想想,你认为小手和小嘴怎样分工最合适?
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
2、根据手和嘴的分工,完成例4。
自己练习后小组交流。
3、书上有这样一句话,1添上1是2,2添上1是3,……….你能用手指表示吗?
4、教学在田字格里面规范书写。
91)让学生说1——5的形状。
(3)老师示范,学生书空。
(4)学生练习。
三、课堂活动。
1、6页1,写数。
2、6页3,圈一圈,写一写。
出示这些图,引导学生看懂题意。
3、下面用5根小棒分成2堆,看谁的方法多。
独立操作后全班交流。
四、课堂练习。
12页1、2。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学生在前面刚刚认识了1-10各数,这部分内容是在数数的基础上学习数的大小比较。教材呈现的是拔河比赛的场面。首先利用两边拔河人数不相等,引导学生学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接着利用跑过来的同学加入到比赛中,使两边人数相等,学习两数相等的关系。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比较方法,最终要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
1、在拔河的情境中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会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
教学难点:
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
教学关键:
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教学准备:
小圆片、课件、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玩过拔河比赛吗?谁能说说应该怎样进行这个比赛?那今天组织我们班的同学来进行拔河比赛,分为两组,一组10个人,二组9个人,我们一起去玩吧!(课件出示情境图)。
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要问?
二、认识大于号、小于号。
师
1、比赛怎么还没开始呢?怎样才能知道哪边人数多,哪边人数少?你有什么好办法?(学生思考后交流)。
2、汇报展示:谁能说说你的好方法?(老师利用教具与学具组织学生自己来摆一摆,找出比较的方法。并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通过摆一摆的过程让学生们自己找到的方法,最后教师给予指导。)。
3、由拔河比赛以及上面的展示来引出9比10小,10比9大。在数学上有一对符号可以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出示课件。
10比9大可以写成:10〉9,读作:10大于9。
9比10小可以写成:9〈10,读作:9小于10。
4、接着仔细观察这两个式子,你有什么好办法区分大于号和小于号呢?
(引导学生交流,可以用儿歌如:大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大口朝左大于号,大口朝右小于号;可以用手指如:把左手食指和中指撑开,形成一个小于号,“大口朝右小于号”,把右手食指和中指撑开,形成一个大于号,“大口朝左大于号”,等等。)。
三、认识等于号。
1、现在我们再回到拔河的场地看看,现在可以比赛了吗?为什么?同桌之间讨论,并派代表自愿的将结果进行展示。
2、你能像刚才那样用圆片摆一摆,使别人一眼就看出两边的人数同样多吗?
3、同样多用哪个符号表示呢?你知道吗?
出示课件:10等于10可以写成10=10,读作:10等于10。
四、练习与拓展。
第一题:比一比:谁更多呢。
第二题:比较大小。
第三题:练习使用“”“”
在比赛现场还有许多啦啦队员,哪边的人数多呢?你能用大于、小于表示吗?试一试!同桌相互说一说。
五、总结与延伸。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师:下课后请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或者回家看一看哪些东西和哪些东西可以比?谁和谁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几等于几?我们下节课交流,比比看谁找得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数出11—20物体的个数。
2。通过看图数数,初步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分类观察等良好的观察习惯。
3。在学习数学的具体情景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巩固数序知识,渗透算法多样化,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主动探索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11—20这些数的顺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例6插图,提问:大家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信息?
表扬学生观察的非常仔细,看看需要解决的。
问题是什么?
这个问题该怎样解答?组织学生讨论。
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领会新知。
让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
教师对学生想出的办法给予肯定。
三、模拟训练,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教材79页“做一做”
2。练习十八第5题和第6题。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唱游教案篇六
单元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某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4、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两个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初步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
6、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7、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向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8、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征;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9、通过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的美。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离出面,再从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的知识。
教学难点:
丰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让学生动手在钉子板上围、用小棒拼平行四边形。教学用具:
积木(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四边形、圆柱)、水彩笔、方格纸、白纸、各种彩色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
教学方法:实验研究法。
知识与技能:
通过了解七巧板的构成及拼摆七巧板,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拼七巧板使学生巩固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通过摆给出的图案和自由摆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体会图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唱游教案篇七
教学目标:
1、认识不同形状的烟花,学习烟花的表现方法。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启发学生回忆烟花的形状,学习烟花的表现方法。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春节过得愉快吗?过春节时你最开心的事是什么?
三、讲授新课:
启发学生回忆烟花的形状。
1、你放(见)的烟花美吗?它是什么形状的?
2、欣赏放烟花场景,激发学生兴趣,认识不同形状的烟花。
3、烟花的表现方法。
1)教师示范集中不同形状的烟花的表现方法。
2)总结烟花的表现方法。(用大小不同的彩点直接点出烟花的形状,由内而外依次点出。一个烟花可以用同一种颜色表现,也可以用多种颜色表现。
3)找学生讲讲打算用什么工具来表现美丽的烟花。
四、作业要求。
1、用彩色笔直接作画,不必用黑色勾线。
2、可以表现自己见过的烟花形状,也可以自己设计烟花的形状。
3、可以多画几个烟花使画面饱满。
4、构图时可以以一种烟花为主,稍加几个其它形状的烟花,做到主次分明。
5、适当添画人物或场景,使画面充实有情节。
五、作业评析。
1、作业展示,学生选优并说一说为什么?
2、教师评析。
评析标准:构图饱满,色彩鲜艳,烟花的形状优美多姿。
六、课后拓展:用多种形式、材料表现烟花。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审美力。
2、指导学生分析鱼的外形和颜色,引导学生大胆夸张表现各种各样的鱼,锻炼学生用线、用色表现或剪刻、捏制鱼。
教学重、难点:
1、大胆夸张表现各种各样的鱼。
2、用线、用色表现或剪刻、捏制鱼。
教具学具:彩色纸、剪刀、胶水、笔、彩泥。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根据兴趣爱好分小组,并确立组长,统一小组意见。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2、发展阶段:
师总结:对,帮助有困难的朋友是我们的美德。
师说:鱼爸爸的朋友大都是鱼,我们来认识一下,海洋里有哪些鱼爸爸的朋友呢?请看大屏(展示各种不同的鱼的图片)。
你最喜欢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鱼朋友?
你能模仿鱼儿游一下吗?
让我们都来模仿鱼儿游一游,想怎么游就怎么游。
我们来看一下鱼究竟是怎么游的。(动画:鱼游时的样子。)和我们游的一样吗?
哦,尾巴左右摆动呢,嘴里还在吐着泡泡。
鱼爸爸的朋友啊到处帮着找他的儿子。你看,黑板上也有一条鱼朋友呢,正在帮着找与儿子呢。(师示范表现鱼)。
老师是画的鱼朋友,我们看看别的小朋友怎么表现鱼的。(出示学生的作品)。
我们美术课还学过彩泥捏,彩纸剪,这些方法同样可以表现我们的想法。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按小组制作或画鱼,老师及时解决学生作业过程中的问题,并适当展示优秀的学生作品。(大屏展示各种鱼以及不同的表现方法,音乐伴奏)。
四、作业展示。
五、拓展:观察自然界中的鱼儿,看看它们是顺水游动的还是逆水游动的。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动脑筋想办法进行制作菜肴拼盘装饰与环境布置。
2、指导学生布置新年家庭环境,模拟过新年的情景。
3、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生自选材料进行室内环境布置与置办年夜饭。
教学难点:如何组织好学生有选择的进行活动及解决学生作业过程中技术上的问题。
教具准备:“过新年”音乐与录像资料。
材料准备:彩纸、剪刀、胶水、笔墨宣纸、蔬果实物等。
教学过程:
课前音乐:过新年。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师:1、刚才的音乐好听吗?
2、从刚才的音乐中你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
3、你是怎么感受出来的呢?
4音乐使我们感受到了新年的气氛,今天我们也来过新年。
二、教授新课。
1、播放录像——过新年的场景。
2、师:过新年是这么热闹,以前你们是怎么过年的呢?
3、学生谈过年。
5、学生交流讨论:过新年时家里该做些什么事?
6、汇总学生讨论结果:写对联、贴对联,画年画、贴年画,剪窗花、贴窗花,吹气球,做年夜饭。
7、师:过新年时家里要做的事还真不少,今天我们把教室也打扮成过新年的样子,我们也来一起过大年。
三、课堂作业。
3、由学生自由组合成合作小组。
4、师:我这儿有你们需要的各种材料,请每一小组派一位同学来拿你们组需要的材料,然后合作完成各组的工作。
5、学生选择各种材料完成各自的任务。
6、教师播放过新年的音乐,学生合作作业时,教师巡回辅导,解决学生技术上的难题。
四、作业评价。
师生共同欣赏过新年的环境布置。在学生自评作业后,大组进行互评,提出更好的建议。
五、结束新课。
播放音乐:过新年。
教师小结、布置课后要求,即过新年时用学到的知识帮助家里办年货,做爸爸妈妈的好帮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石子、沙子,瓶盖、罐子或一些体育用具,集体排列立体图形。
2、启发学生利用各种材料表现具象与抽象物体的造型。体验材料的美感。
3、强调在排列创作过程中,发扬集体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观察各种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发对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2、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
教具学具:收集可乐罐、沙、石、瓶盖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师生共同交流所准备的物品,及所带材料可排列成哪些物体和造型。
三、讲授新课:
1、思考与讨论阶段。
分组展示自己所具备的物品,引导学生思考座谈、开展积极想像,怎样利用手中的材料,分小组集体一起排列出新颖的立体造型。
2、发展阶段。
人人参与,把瓶罐重叠或向四周扩展加上碎石、沙土排列成一种抽象或具象的图案与造型。通过组与组参观,相互补充,拓宽思路,了解自己小组所设计排列作品的优点与不足,进行修改。
3、收拾与整理。
作品完成后,督促学生收拾整理好工具与材料,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四、课后拓展。
1、运用所学到的排列方法,在课后回家利用各种物品进行排列组合各种图形的练习。
2、在排列时,要大胆想像。造型的内容,材料的运用应更丰富更广泛。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一年级六个班的美术课。这学期要对他们的美术创作能力和表现力作进一步加强,训练他们对于美的事物有兴趣,初步感受美的能力,由于学生的年龄小耐性较差,因此对待作业的态度不够仔细所以要培养他们作画的良好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一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本册教学内容中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排列的。色彩:涂色练习《五彩的烟花》_渗色练习(《水彩游戏》)—平涂。形色结合(《缤纷花布》)—在复杂形内填色(《热带鱼乐园》)——尝试色彩搭配(《彩旗飘飘》)—。造型(设计):用线造型(《五彩的烟花》)——自然形(《水彩游戏》)—几何形(《缤纷花布》〈彩旗飘飘〉——适合图形《美丽的盘子》、《东西南北》、《纸拎袋——动物造型〈粘贴小动物〉、〈信封纸偶〉、〈热带鱼乐园〉〈神气的大公鸡〉——植物造型〈“蘑菇”家园〉、,各种各样的树》—实用品造型〈船儿出航〉、〈纸拎袋〉、〈剪拉花〉、〈彩旗飘飘〉、〈面具〉—人物造型〈画画亲近的人〉〈夏日〉。
本册教学内容中的人文内容涉及社会、自然、生活有关的方方面面。例如,社会节日庆典:《五彩的烟花》〈彩旗飘飘〉、〈面具〉。美化环境:〈“蘑菇”家园〉。亲近自然:《热带鱼乐园》〈神气的大公鸡〉〈夏日〉。美术游戏:《水彩游戏》、〈信封纸偶〉、《东西南北》。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教育要点。
(1)感知各种随意形状。
(2)认识和运用各种平面形、常用色。
(3)运用形和色,进行临摹、添画、记忆画、想象画练习。
(4)学习使用各种简易绘画工具,学习撕、折、拼、贴和揉捏、搓、挖等手工制作法,养成正确地绘画、制作姿势与习惯。
(5)欣赏祖国风光和儿童画、民间美术作品的美。
2、能力培养要点。
(1)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促进从无意想象过渡到有意想象,从再现想象过渡到创造想象。
(2)在绘画活动中大胆用笔用色,鼓励儿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3)提高手部运动的灵活性,促进手和脑的协调发展。
(4)提高对色彩美、形状美的能力。
3、审美教育要点。
(1)培养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2)让学生感受美术活动的愉悦,激发儿童对艺术创造活动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
1、运用多中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
2、在绘画活动中大胆用笔用色,鼓励儿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3、让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感受美术活动的愉悦,使儿童对艺术创造活动感到兴趣。
4、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
五、教学措施。
1、学生的行为习惯是一个长期的养成过程,因此教师还应加强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重点,特别让他们记住在准备工作,上课纪律,及作业等方面的一些要求。抓住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无法长时间端坐的特点可以结合游戏,讲故事等方法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3、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唱游教案篇八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生字;掌握量词;对字母表掌握并运用。
2.能力目标:积累词句并运用;积累古诗并背诵;正确阅读《阳光》。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教学重点:识字,积累词句并运用。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掌握量词;对字母表掌握并运用。
2.激发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兴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趣味识字。
1、学生自由读字词。(教师正音)。
2、从这些字词里你们有什么发现?(都和量词有关)。
3、你还能说一些这种形式的词语吗?(一个人、一座山……)。
4、集体齐读字词。
二、字词句运用。
1、找一找,连一连。
(1)背诵字母表。
(2)学生独立完成:给大写字母找到对应的小写字母,并连一连。
(3)学生展示。
(4)按照顺序读一读。
2、读一读,想一想。
(1)学生自由读左边生字。学生领读。
(2)同学们读完有什么发现吗?(明、星、早、阳是给日加偏旁组成的新字。)。
(3)同学们还能组成其他新字吗?(音……)。
(4)学生自由读右边生字。你们发现什么了?(给寸加偏旁组成了新字过、时、对、村。)。
(5)集体齐读这些生字。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词句并运用;积累古诗并背诵;正确阅读《阳光》。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展示台。
1、出示词语,学生自读。
2、同桌互读。
3、指名读,齐读。
4、选择其中几个词语说一句话。
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古诗。
2、教师简介作者孟浩然。
3、请学生试说《春晓》的意思。(教师指导)。
4、集体齐读,学生背诵。
三、布置作业。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阳光》,并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四、课堂总结。
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唱游教案篇九
1.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大自然,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识字——12个;巩固学过的字;渗透性识字;初步接触多音字。
3.写字——6个;“小”作偏旁的变形。
4.词、语、句——学习“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子;理解文中比喻句的意思。
5.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6.口语交际——“老师,请您评评我的字”
7.学法和习惯——基本掌握听读识字的方法;开始培养自检,互检的习惯。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唱游教案篇十
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螽铁实际问题,即“用数学”。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基础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一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后学习打好基础。学会计算并动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单元教学目标:
1、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
单元教学准备:课件、卡片、口算题。
第一课时。
预习要求:
看课本第8—9页,然后试着算一算:6+9=7+4=6+8=。
15-9=13-9=12-9=14-9=16-9=。
教学内容:第8—10页的内容(十几减9的减法)。
教学目标:
a:知识技能性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重、难点:
1、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9十39十79十49十6。
9十99十29十59十8。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十()=129十()=13。
9十()=149十()=15。
9十()=169十()=17。
二、新授。
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
(1)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
(2)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
(3)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4)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
(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
(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
(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5)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提问:
(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
(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5”。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
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四、作业设计:
l.完成教科书p11练习二第1、2题。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唱游教案篇十一
教学目的:
1、强调眼、手、脑的结合,感觉肌理尝试用拓印、磨印等不同方法把各种凹凸不平材料的肌理效果表现出来,感觉肌理力求完成一件有趣的作品。
2、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兴趣,感觉肌理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美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从观察、触摸到动手表现,充分感受不同质地材料的肌理美。
2、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表现不同的肌理美,更能创造漂亮的肌理美。感觉肌理。
教具准备:
1、搜集各类凹凸不平的、不同质地的材料。
2、制作好的磨印、拓印画面感觉肌理。
3、用于表现肌理的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导入新课:
a、触摸实物。
b、说说触摸的感觉,导出肌理概念感觉肌理。
(这些物体中,有的表面是光滑的,有的是凹凸不平的。)。
(这些凹凸不平的物体中,物体本身就有一种漂亮的纹理,出示海螺,看!上面漂亮的圈圈螺旋纹,这就叫做肌理。)。
c、出示课题。
3、讲授新课:
a、出示树叶,感受它的肌理。
b、讨论拓印、磨印的方法。
(可以照着画下来,那就是写生。)再进一步提问:如果要把纹理一模一样地表现出来呢?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结合磨印、拓印的画面,使学生开始对肌理的表现有种认识,让学生结合学过的知识说说磨印、拓印的方法。(磨印是把纸覆盖于物体表面,用硬质的绘画工具在上面来回磨出来的效果。拓印是把物体的表面涂上颜料,然后盖印在纸上的效果)。
c、说说特别的肌理。感觉肌理。
(大自然孕育了这么多奇妙的万物供我们欣赏。)观察桌上的实物,再通过触摸,把你觉得好看的描述一番。(小组交流,个别提问。)。
d、学生作业。
用颜料拓印,用彩色铅笔、蜡笔磨印或选择自己的方法,选择一些物体把它们的肌理表现出来。(全体尝试)。
归纳出用剪、贴、添画的方法完成更有意思的画面。
f、第二次作业。
在完成的肌理画面上再做尝试。
4、巡回指导。
5、进行小结: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唱游教案篇十二
1.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正确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拼、摆、画、折、找等活动,使学生能直观地初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和平面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1.2过程与方法:在经历观察、比较,描画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丰富学生的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亲身经历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体会到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求新知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2.1教学重点: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2.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立体图形中“拓”出面、借助“拓”出的面认识平面图形。
2.3考点分析: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正确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积木、立体图形物体和平面图形卡片、钉子板。
教学过程。
复习立体图形。
(复习立体图形的名称和特点)。
师:同学们还认识这些才朋友吗?我们一起喊出它们的名字,好不好?
生:好。
师:同学们记得很清楚。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图形家族”里的新朋友——认识平面图形。
动手操作,认识平面图形。
(一)学生动手,拓出平面图形。
课件呈现主题图。
1.你有什么方法能在纸上得到这些立体图形的“面”呢?
2.学生动手操作,利用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本子上描、画、印、拓出各种平面图形,小组交流自己画图的过程与方法。
(二)认识长方形。
1.课件呈现长方形:从哪一种形状的物体得到这种图形的?
2.让学生在长方体物体上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
3.谁能帮这样的图形取个名呢?板书:长方形。
4.讲述生活中长方形的例子。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物品图片。
师:我们生活中的长方形可多了呢!下面请同学们指出图片中的长方形。
(书、电视机、方桌子、相框、纸巾盒等等)。
5.让学生自己说出生活中长方形的例子。
想一想,自己生活中有哪些长方形呢?
同桌讨论,小组讨论,最后请同学自由发言,举出例子。
(三)认识正方形和圆。
1.教师指着贴在黑板上的正方形和圆问:这些图形又分别是用哪一种物体的面画出来的?在这些物体的面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图形吗?像这样的图形又分别叫什么呢?(在相应图形处板书:正方形、圆)。
2.举例讲述生活中的正方形和圆。
课件出示生活中带有正方形或圆的物品图片。
师:我们生活中的正方形和圆也不少呢!下面请同学们指出图片中的正方形和圆吧。
正方形的有(魔方、正方形纸巾盒,桌子的面、收纳盒、小坐凳等等)。
圆的有(纽扣、圆形石英挂钟、菜板、铜钱、盘子等等)。
3.在初步认识新知的基础上,说说自己生活中见过的正方形和圆。
想一想,自己生活中有哪些长方形呢?
同桌讨论,小组讨论,最后请同学自由发言,举出例子。
(四)认识三角形。
1.你能把一张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纸对折成同样的两部分吗?有几种折法?谁愿意介绍自己是怎么折的?利用展台展示学生的折法。
2.你能沿着折痕剪一剪,分一分吗?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归类、观察,并在组内交流、反馈。然后运用多媒体展台选择性的展示学生分的结果。
3.问:在上面两组图形中,你发现了新的图形吗?(板书:三角形)。
4.举例讲述生活中的三角形。
课件出示生活中带有三角形的物品图片。
师:我们生活中的三角形也很多!下面请同学们认一认图片中的三角形吧。
三角形的有(警示牌、自行车架、三角形蛋糕等等)。
5.学生寻找并说说生活中见过的三角形形状的物体有哪些?
(五)认识平行四边形。
1.用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可以拼出几种图形?
2.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将拼成的新图形放在多媒体展台展示。
3.引导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指着平行四边形问:这种图形叫什么?
4.小结:像这样的图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板书:平行四边形。
5.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平行四边形吗?(课件演示篱笆、楼梯、伸缩门、可拉伸的衣架等)。
(六)归类整理:
1.课件呈现多个图形,让学生分别说说每个各是什么图形?
2.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每种图形的样子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分类整理和说一说,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
巩固应用。
(一)p3“做一做”的第1题:
1.在图中找出平面图形。
2.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二)p3“做一做”的第2题:
1.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你能用今天所学的平面图形画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吗?
3.学生利用立体图形拓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4.展览学生作品,师生评价。
(三)p5“练习一”的第1题:涂一涂。
(四)p5“练习一”的第2题:把各种图形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课后小结。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认识平面图形,平面图形广泛的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同学们回到家里去找一找,看看家里哪些物品有这样的图形。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的奥妙和乐趣是无穷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好它。老师希望在以后的数学课上,大家再积极再活跃一点,我们要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板书。
第1节认识平面图形。
1.复习立体图形。
2.认识平面图形。
长方形。
正方形。
圆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3.巩固练习。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唱游教案篇十三
单元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2、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5、学会分同一类物品,并按照多种标准分类,感知分类的意义。
6、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7、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点: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第一课时:单一标准。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2、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1、感知分类。
出示例1。
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样分类呢?
揭示课题,生活中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
2、巩固发展体验分类。
按形状来分一分,怎样记录分的结果呢?
讨论汇报。
板演分法。
还可以怎么分?
二、巩固提升发散创新。
1、课件出示练习七1、2、3题,学生集体完成。
三、课堂小结。
今天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对你有什么帮助?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唱游教案篇十四
教学难点分析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到红军取得长征胜利在原因上的反差。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几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国民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为了反抗国民党的屠杀,发动了哪些武装起义(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等。)。
2、这些起义的目的有没有完全达到?(没能直接占领大城市,还遭到严重挫折。但是,起义的部队转向敌人力量较为薄弱的农村,建立了革命武装和革命根据地,形成了星火燎原之势。)。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后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进行战略转移,从江西、福建交界处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远征二万五千多里到达陕北。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长征。(布置学生集体朗读“导入框•长征”一诗,带着问题进入情境,阅读60——64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要求人人过关。)。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长征的开始和遵义会议。
1、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为什么要进行战略转移?(星火燎原之势形成后,国民党对革命根据地发动“围剿”。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的正确指挥下,红军粉碎了敌人前四次“围剿”。但是,后来党内又错误地排斥了毛泽东等人的正确领导,由李德、博古等人实施错误指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不得不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被迫实施战略转移。
2、遵义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可按下列提示,分层启发:
a.遵义会议在哪一年召开?(1935年)如何记住这一年?(从1921年党的诞生到1935年,经过了14年,从1935年到1949年新中国诞生,也经过了14年。)。
b.比较这前14年与后14年党的历史,有什么重要变化?(前14年里,党的主要领导换了几任,先后出现了重大的失误,经受了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和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等重大的挫折。后14年,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c.由此可见遵义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是党的历生死悠关的转折点。)。
长征的胜利。
1、指导学生完成63页“练一练”(教师在黑板上依据长征路线画示意图,突出瑞金、遵义、吴起镇三个地点,组织学生对照着课本标注出来。)。
a.红军经过哪些省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
b.请对号入座地说出黑板上这三点的地名。(瑞金、遵义、吴起镇)。
2、“活动与探究1•想一想”,(提醒同桌学生要互相配合,一个找课文,一个找图例,共同完成任务,然后在教师主持下进行“接龙”游戏:
a.湘江红军在那里与敌人打过一场硬仗,损失惨重。
b.乌江红军强渡乌江,解放遵义。
c.赤水河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
d.金沙江红军渡过金沙江,从此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e.大渡河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3、“动脑筋”:红军长征途中,除敌人围追堵截外,还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恶劣的自然环境,如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原;还缺少粮食给养等。)。
布置活动,巩固新课。
1、根据65——67页活动课三《模拟导游——重走长征路》选题、选材,组内协作完成一篇导游词,通过网站《史海撷珠》的留言板上传,老师从中选出优秀的文章予以发表。
2、提醒学生预习第14课《难忘九一八》。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唱游教案篇十五
1、用学过的10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培养数感。
2、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3、积累活动经验,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交流,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增强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的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电脑动画,创设情境:卡通形象皮卡丘把小朋友带到数的王国。
讲述:数的王国里住着我们已学过的100以内的数,这些都是我们认识的数。
(板书:我们认识的数)它们经常跑到我们的生活中来。
二、活动探究,解决问题。
1、“说一说”的第一部分。
出示第一幅图,并播放学生说的话,出示相应的场景图。
讲述:这些同学可真是有心人,你能在生活中找到这些数吗?跟你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说完后组织学生交流,尽可能地让学生充分反言。
讲述:同学们说得真好,只要细心观察,你还会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数。
2、“说一说”的第二部分。
提问:谁来告诉我,你今年几岁了?自己的年龄都记得很清楚,我看谁能说出家中每个人的年龄?(先告诉我家中有几口人,再分别说出他们的年龄)先指定两名学生说,当每个人都很想说的时候,再让他们说给同桌的同学听,最后再请两名学生说。
讲述: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可见你们平时对自己的家人都很关心。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智力小测试,比比谁最聪明。(出示第二幅图)。
讲述:你们都猜对了!在你们的家庭里,爷爷奶奶的岁数比较大,一般宰0岁左右;爸爸妈妈的年龄中等,大约三十几岁;而你们的年龄是最小的,今年还没有超过10岁。
3、“猜一猜”。
讲述: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这个游戏需要小组长和组员合作完成。组员的任务是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小组长则要把组员猜数、数数的结果记录下来。
(1)请每个同学抓一把糖,数数有几粒?
组员数,组长记录。完成后评出优胜小组,奖励合作星,再指名说,老师在表中板书三名学生说出的粒数。
讲述:同学们抓一把糖大约都在10粒左右。
(2)在请同学们抓一把花生米,不要数,先猜猜大约有多少粒?
小组活动结束后评出优胜组,奖励合作星。
(3)讲述:从这张表上可以看出着三位同学抓一把花生米的粒数都要比抓一把糖的粒数多,其余同学是不是也这样,这是为什么呢?请小组同学讨论一下。
小组同学讨论,教师指导,教师指导。讨论结束后,指定代表发言,其余学生补充。
小结:因为一粒花生米比一粒糖小一些,所以一把花生米的粒数就要比一把糖的粒数多一些。
(组长记录)估计好了以后抓一把黄豆数一数,数结果也请组长记录下来。
小组活动结果后评出优胜组,奖励合作星。
讲述:因为一粒黄豆比一粒花生米小得多,所以在估计的时候就应该想到一把黄豆比一把花生米的粒数多得多,这样估计出的结果就会和实际的记过比较接近。
4、“数一数”
出示第四幅图。
请你们一起走出教室,分小组到校园里去数一数好吗?10分钟后我们回教室汇报。
学生分组到室外活动。
数完后组织学生交流。
讲述:刚才小朋友都观察得非常仔细,数得也非常好。
三、全课总结。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唱游教案篇十六
二、指导看图(出示课件):
1.示图:丁丁在什么地方?你怎么知道他在月亮上?在图的相应位置出示: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2.原来丁丁到月亮上旅行去了,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丁丁吗?
[说明:孩子的好奇心由此被激发。]。
三、读文:
1.板题,要求学生跟读。
2.反复练习,读熟课文:
(1)自己练读,画出不会读的字。
(2)教师带读,学生留意自己不会读的字。(训练听读识字方法)。
(3)学生再读课文,若还有不会读的字问一问旁边的同学或老师。
(4)指名读文,众生评议。(引导学生使用礼貌用语评一评)。
(5)教师范读,学生评议后标出停顿。
(6)齐读课文。
四、认字:
1.示词组卡,全班认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板叠词卡,这几个词有什么特点?
示“弯弯的月儿”,比较“弯的月儿”弯?还是“弯弯的.月儿”弯?教师范读,生练读,同法练读“小小的船”、“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说明:留给学生发现的空间,在发现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
3.感情朗读课文:
丁丁说小朋友读的真好,把月儿读得弯弯的,把船儿读得小小的,把星星读得闪闪的,把天读得蓝蓝的,他还想听小朋友读一次课文,你们愿意吗?一边读一边想象可爱的星星、月亮、天空。
[说明:充满童趣和美感的语言激发了学生强烈的表现欲,以加深对诗歌意境的体验。]。
五、认单字:
1.示贴有字卡的小黑板:小朋友看,谁来了?
2.“谁来当当小老师?”会读哪些字就拿下字宝宝,领大家读一次。
组词重点:里、月多音字:只。
3.小组合作识记一类字:
分析部件:只、尖、里字理识字:月数笔画:在、见编儿歌:只、尖。
[说明:沟通课堂内外,努力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六总结。
1.师:学完了这些,我们一起看看小朋友们学得怎么样了。
[1][2]下一页。
同桌互检识字情况[说明: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2.游戏:猜猜他是谁?
3.自由组合进行拼句游戏:摘果子,做拼盘。
[说明:让学生直接接触语文材料,进行变句的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小老师(苹果树上,每个苹果都有一个名字—--生字)。
二、学习课文。
(一)体感知,再现美。
1.配乐朗读课文。师:请小朋友边听边看边想:丁丁乘着小小的船看见了什么?
通过这段绘声绘色的讲述,就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初步体会到月空的美。
2.再读课文,议一议:小小的船儿指什么?(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做练习: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儿歌中的小小的的船儿是月儿。小女孩乘着月儿看见了星星与蓝现在请每组组长带领小朋友再读儿歌,然后完成桌上的填空,把正确答案填好,看哪组又快又好。(用拼音填写)各小组自学,填空。(教师巡视,指导)。
____的月儿,____的船,____的船儿_______。
我在_________船里坐,_____看见____星星_____天。
师::现在,我们来做“你问我答”的游戏(核对答案):
当小老师,当小评委,(训练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三)品词析句,体会美。
1.师:老师有个疑问想请小朋友帮忙来解决,好吗?这里为什么要加个"只",
比较:我在小小的船里坐,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说明:运用比较法让学生体味其中原由,这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教学,学生自己体会领悟,最后真正明白了。](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有了“只”以后,说明了什么?(四人小组讨论)。
2.师:夜空多美啊!深蓝的天空上闪闪的星星对着我们眨眼睛,丁丁在这么美的夜空中陶醉了,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现在,我想请小朋友为图配音,把天空的美读出来,并加上动作。
播放《小星星》的音乐。
分组尝试读——其他小组评价——指名范读,模仿——全班一起读一读〉。
3.师:小朋友们都读得很好,让老师感受到了夜空的美,不过老师还有个问题想请教小朋友,蓝天上的月儿除了像小船以外,还像什么?(生:这月儿弯弯的,像一条香蕉。生:这月儿小小的,两头尖尖的。)。
(展示图)绘声绘色地向学生描述:丁丁看见夜空中这一轮弯月,两头尖尖的,多像一只漂亮的小船,他想:要是我能坐在这小船似的月儿里看看美丽的夜空景色那该多好啊!想着想着,他仿佛看见辽阔的蓝天变成大海,月儿变成小船,自己坐在小船里观赏着美丽的夜空景色。
接着播放“小小的船”的曲子。
(四)、巩固练习自由组合进行拼句游戏:摘果子,做拼盘。
三、写字:
1.观察书上田字格里的字,你认为哪个字难写?
[说明:由学生通过观察去发现,教师则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突破难点。]。
2.多媒体演示“里”,“在”的笔顺,生书空。
3.余下的字,指名说笔顺,多媒体演示,一生领书空。
4.观察字的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和同桌说一说,指名说。
5.指名二人在灯片上写字,众生观察,对比,评议。
6.学生练写生字。
[说明:基本书写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7.口语交际训练:老师,请您评评我的字。
听课老师评点所写的字。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唱游教案篇十七
1.使学生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熟练进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提高他们的口算技能.。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3+2=2+7=6-3=9-4=。
2、口答:30里面有()个十,60里面有()个十.。
4个十是(),9个十是().。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的加法。
(1)师:谁来读一读这道题?(板书:20+10=)。
师:20加10表示什么?(表示把20和10这两部分合并起来.)。
你能用小棒分别摆出20和10吗?下面就请你试着摆一摆、算一算.。
学生摆小棒算结果,并小组交流自己是怎么算的.。
(2)全班汇报: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汇报一下自己是怎么摆、怎么算的?
谁和他的想法不一样?
(先摆两捆小棒表示20,再摆一捆小棒表示10,把这两部分合并起来是3捆小棒,也就是30,所以20加10等于30.)。
(20是2个十,10是1个十,2个十加1个十是3个十,3个十就是30,所以20加10等于30.)。
2、教学例1的减法。
学生独立完成,可以摆小棒,也可以口算.。
(2)小组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
(摆3捆小棒表示30,拿走1捆就是去掉了10,还剩2捆,2捆就是20,所以30减10等于20.)。
(30是3个十,10是1个十,3个十减1个十是2个十,2个十就是20,所以30减10等于20.)。
(想:10加20等于30,所以30减10等于20.)。
3、小结:
刚才我们研究的题目有什么特点?(都是整十数相加减)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板书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师:做这样的加减法,怎样想呢?(和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相似,只是计数单位不同,10以内的加、减法是几个一加、减几个一,得几个一;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几个十加、减几个十,得几个十.)。
三、巩固练习。
1、看图列式计算。
出示图片“做一做(1)”.(教材第48页做一做的第1题)。
师:谁来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左边有40瓶墨水,右边有20瓶墨水,一共有多少瓶墨水?)。
谁会列式?(40+20=)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这幅图还可以理解成什么意思?(两边一共有60瓶墨水,右边有20瓶,左边有多少瓶?)。
请你独立计算出这两道题的得数,把它写在书上.。
2、口算:3+2=4+5=6-4=。
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的第2题.。
订正:每组题各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每组题相加或减的数相同,但计数单位不同.每组的第1题是几个一加或减几个一,还得几个一;第2题是几个十加或减几个十,还得几个十.)。
3、列式计算。
出示图片“做一做(3)”.(教材第49页做一做的第3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依法行政工作报告(通用13篇)
- 最新客运公司半年工作总结(实用9篇)
- 家校合作研究报告 家校合作调查报告(四篇)
- 2023年中外美术史心得体会(模板10篇)
- 最新中学生禁毒征文800字(模板10篇)
- 房地产市场调查分析报告4000(汇总15篇)
- 最新学校文明礼仪岗工作负责(优秀17篇)
- 教学论文评分标准(优质10篇)
- 2023年论文要求及评分标准(模板12篇)
- 2023年房地产市场调查分析报告(通用11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