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的读书报告格式范文(实用11篇)
- 上传日期:2023-11-19 14:59:05 |
- ZTFB |
- 9页
报告能够系统地陈述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并得出结论和建议。在写报告时,要尊重知识产权,引用他人观点时要进行正确的引用和注释。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具有很高的可参考性,值得我们仔细学习和借鉴。
毛概的读书报告格式篇一
首先先按下面的提纲做一些简单的笔记:
1.书名:书名及其出版年月。
2.种类:如小说、传记、学习辅导、专著等。
3.作者:姓名、国籍、出生年月。
4.背景:时间、地点。
5.主要人物:姓名。
6.内容:主要情节、论述要点。
7.简评:对此书的印象及评论。
做好笔记之后,再根据自己的需要删繁就简写成一篇连贯性的短文。
对初写读书报告的同学来说,学校会有一般的格式要求,让其有所遵循。一般地,只要有书名、有作者,其一的作用是,让别人知道你看过这本书。
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是一面看书一面写,不论有甚么感想、疑问和见解,都随即把它们写下来。
如果书是自己的,可以直接写在书随笔记下一些想法,作为笔记,在总结时大有益处。
要把一本书的读书报告写好,除了对这本书要有较透彻的了解之外,还要对作者、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对这本书写作的背景有所了解。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同时找到其他有关的书来看,包括:
1.作者的传记;。
2.作者其他作品;。
3.别人对这本书的研究;。
4.其他作者的回顾或有关著作。
当然不是每一个人有条件或需要这样做,但能够这样做,写出来的读书报告一定扎实得多,丰厚得多。
初学写读书报告,大多拜倒在作品之前,大大夸奖一番。赞与弹都需要见地,公式化的赞美之词:内容丰富,描写细腻,刻画入微,感人肺腑,文章...全是废话。
赞要赞到作品的节骨眼上,最好是这本书独有的、最突出的优点。
弹当然比赞更难,因为写读书报告的人学养往往逊于作者,要能指出一本书的缺点,而又能言之成理,使人信服,实在并非易事。但不容易并不表示不可以这样做,如果做得到,这篇既指出优点又指出缺点,当然是持手的做法,可是很容易变成一种公式,四平八稳的结果是不汤不水。
因此赞不容易,弹更难,又赞又弹也不简单。
读书报告可以对一本书全面论述,全面的结果很容易流于浮面,样样都谈到了,但只是泛泛之论,倒不如抓住你最有感受、最有心得的几点来谈。因为你谈得集中、深入,自然能给读者比较深刻的印象。
好的读书报告应以写报告人自己的意见为主要内容,原文可以作为举例加以引述,但不宜太多。引述其他人对这本书的看法也要适可而止,不要连篇累牍的抄。否则看过之后,只觉得大部分是别人的唾余。写读书报告的只是一个人云亦云的抄录者。
毛概的读书报告格式篇二
利用寒假的时间,我读完了龙应台所写的一本颇有哲理与极为大胆的书--《野火集》。这本书由一篇篇小文章构成,每一篇文章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问题。在这本书里,我了解到了很多与我平日自然思维所不同的东西。它写了现代的中国,现代的台湾。把一切的污秽、不公、丑陋都通过文字暴露出来。其中我印象颇为深刻的有以下几篇。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与《生气,没有用吗?》。曾经的中国,被外国称为“生命力的国家”。你知道为什么吗?你又可曾知道这称号的由来?这,并不是所谓的称赞,而是赤裸裸的讽刺。近几年,中国的食品问题成为人们心中的恐慌。我曾听到过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国家因为食品问题,近百人因此中毒而被送进了医院。有一个人就说:“看来生命力的还是中国。”另一个人就问:“为什么呢?”那个人就回答:“因为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最多,却不见伤了那么多人。”是啊,因为我们国家有一系列的食品问题,因为所谓的三聚氰胺,苏丹红都不足以使我们丧失生命,所以这个称号由此而来。你们都应该懂得,这个称号后面的嘲讽与其深藏的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中国人不懂得生气。为什么不生气呢,因为生气没有用。这就是这两篇文章的中心。在这个法治社会,不应该是法律所打造的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吗?那为什么又会有如此多的问题频频而来。这篇文章也让我想到了“小悦悦”事件,十几个路人置一个被货车多次碾过的小孩不理,没有一个人伸出援手,没有一个人拿出手机为她拨打求救电话。
因为不敢生气,因为生气没有用。中国人讲忍耐,中国人怕事,自私。没有一个人想要惹祸上身,没有一个人胆敢大声叫骂那些占据了你家的摊贩,侵犯了你权利的商家,因为怕报复,因为怕惹祸上门。一切都因为怕事啊!再者,生气为什么没有用?因为那些不守法者根本劝服不了,部门也根本办不了事,简直是形同虚构。实在有太多因素限制我们,导致我们所能“生气”的人都失败,最终无果。
龙应台在书中阐明,最主要的原因是“生气”的人太少。如果那些摊贩被每一个路过的人而责骂,或许他就会撤离,还回你的家。如果那些部门天天都收到投诉电话,他或许就不能熟视无睹,就会办事。是啊,中国人不敢生气,很少人懂得生气。微薄的力量不能打破这蛮横的结界,只有我们都献出自己的那一份力,集结起那份强壮的力量,才能真正地打垮这个问题,她们都不敢呐喊,不敢叫骂,只能忍。可是,这个“忍”,是我们应该倡导的美德吗?相信答案都在你们的心里。
我曾在《天天向上》看到过一个关于周鸿祎的采访。看完这个节目,我不得不承认周鸿祎确实是一个敢说敢言的成功的商人。他不怕四海树敌,勇于去颠倒企业巨头。敢于去打击那些不法网站,保障我们的电脑、手机安全。不畏惧如雨降临般的唾骂与非议,坚守自己的信念,为我们打造了一个便利的网页。
他说,如果有人能像我一样去颠倒那些企业巨头,甚至来挑战我,那么中国就会多几个成功人士,打造出更好的网页贡献给大家。那么同样的,如果我们国家能多几个像周鸿祎这种敢说敢言的人,或许问题就不再那么多了。
《幼稚园大学》。大学,我所向往的阶段。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心里向往大学。因为大学代表这自由,轻松。不再有繁多的作业,不再有石头般的压力,也不再有父母整日的啰嗦。因为我们都长大了。但文中所描述的大学,是我从未看见过和了解过的--幼稚园大学。
起初我极为迷惑,幼稚园和大学怎能相提并论呢?可是当我细读后,才懂得了着所谓的幼稚园大学。文中举了一个事例:一天,一个泪眼汪汪的女学生半路拦截了作者的车子,让作者送她和她一个扭伤脚裸的朋友回台北。作者答应了。一路上,这两个女生哭着抱成一团。其实,这类情况只需一个电话解决。但她们却只懂得哭泣。她们二十岁,正在接受高等的大学教育。而她们独立处事的能力,却还不到五岁。
看到这里,我倍感诧异。认为这太不可能,太难以接受了。可是事实却又如此。在她们的身上,我们都看不到一丝的独立。一滴滴的眼泪已为她们说明了一切。作者在文中称大学教育为“喂哺式”教育。给予学生“过度保护”,将她们婴儿化。没有了她们本应具有的独立处事能力,自我思考能力。这样的大学生,还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吗?这样下去,我们的大学生还能真正的成人吗?我想,这个问题真的值得我们深思。
《野火集》给了我很多从所未有的感受与见识。认识了中国人,认识了现在的大学教育。我想这更多的不是批判,而是一种反思与鼓励。目的是让我们去修正与改进,摒弃这种教育,敢于去指责与指正。这,才是我们所要的国家和社会!
(1)内容提要:概括性地归纳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作者陈述的基本观点(不超过300字)。
(2)心得评论:对该书的评价与思考;对其主题的看法与认识,或反驳作者的观点,或提出创造性的见解,或将本书与类似书籍做比较分析,总之要写出独特的思考和体悟。
(3)结语:提出问题、表达期许、归纳全文。
(4)参考书目:读书报告中曾参阅哪些书籍、杂志、或其他资料,具体格式参见附录。
1.用纸:标准a4纸,。
页面设置:上2.5cm下2.5cm;左2.5cm右2.5cm。
字间距:标准行间距:1.5倍行距;字数:3000字左右。
2、封面设置。
报告题目:2号楷体-gb2312。
副标题:4号楷体字。
班级名称:2号楷体-gb2312。
学号、姓名:4号楷体字。
3、正文。
正文小四号微软雅黑。
页眉:用五号微软雅黑,居中排列,每字间空一格。
页眉内容:“致远学堂读书报告”
页脚:用五号微软雅黑,居中排列,页脚内容为页码。
4、参考文献格式。
(1)著作类。
一般著作。
规则:作者(或主编、编):《著作名称》(版次),出版者及出版年份,页码。
范例:马克昌主编:《刑罚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51页。
译著类。
规则:[国别]作者(或主编、编),译者译:《著作名称》(版次),出版者及出版年份,页码。
范例:(美)罗伯特·考特、托马斯·成伦著,张军等译:《法和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8页。
(2)期刊类。
规则:作者:《文章名》,载《期刊名》年份及期数。
范例:陈正云、戴欣:《略论侵犯著作权犯罪》,载《法学研究》1995年第3期。
(3)报纸类。
规则:作者:《文章名》,载《报纸名》某年某月某日第几版。
范例:胡坚编译:《如此逻辑:窃不算偷?》,载《电脑报》1997年12月12日第1版。
(4)网页类。
规则a:作者:《文章名》,载网站某年某月某日。
范例:季华:《浅论侵犯著作权罪“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的含义》,人民网20xx年12月3日。
在知识更新日益剧烈的时代,重视人的再教育、终身教育,是面对新形势的有力举措。接受教育不但是自我提升的手段,更是示范的榜样,感召的力量。
当我拿起学校极力推荐的《第五项修炼》时,看着那些环行线路图和那些专业术语,有些为难,有些看不懂。真奇怪它怎么能以连续三年名列全美畅销书的排行金榜。但我想排行金榜一定自有它的道理,学校的推荐一定也很有道理。再捧起书时我就强迫自己以读小说读散文的感觉来读。还真的有效,看来真的是态度决定一切呀!慢慢我读懂了。呵,那感觉真的像作者彼得、圣吉博士坐在我面前,我像一个小学生样端坐着,听着他从内心深处流淌出的肺腑之言,看着他为我开启了一扇重新看世界的窗,那些经典的事例那些睿智的语言那些寓意深刻的小故事,还有那些我还是有些不感兴趣的图表,都在给我以启迪以思考。
在《第五项修炼》中,五项修炼被划分为: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和系统思考。“自我超越”是不断反照个人对周边影响的一面镜子;“改善心智模式”专注于以开放的方式,体认我们认知方面的缺失;“建立共同愿景”培养成员对团体的长期承诺;“团体学习”是发展团体力量,使团体力量超乎个人力量加总的技术;“系统思考”极其务实,可以使我们了解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距离,它的精髓是用整体的观点观察周围的事物。融合五项修炼的境界就是建立学习型企业组织模型,其中的系统思考是核心,是动力,是扫除学习型企业智障的主力军。
读了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后,对“学习型组织”有了一个初步的理解:
一,创建学习型组织必须是自主的,是自愿的。
这一点非常重要.只有我们自己切实有这种迫切的需求,才会有效果.如果是上级的指令,是上级的要求,这是一种被动的,应对式的工作观;同时必须不是赶时髦,不是追风,否则只会是形式主义.因此主动与迫切,这两点事关创建的成败.只有发自内心的,是出于对事业的爱,才会有成效.创建学习型组织,就是在为事业打造未来。
二,创建学习型组织没有模版,没有模式,没有地图。
创建的实践中,才认识到原来我的认识有误区。其实世界上没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过去我们搞什么东西都习惯有什么“模式”,强调一套方法和方式,拿过来就能用.现在看,这本身就不符合学习型组织理论.每个组织的具体情况不一样,创建的切入点也会不一样,我们强调的是差异化,是个性.达到的标准是不断变化的,这需要你自己不断设定,惟有此,才会实现真正的自我超越。
三,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系统工程。
或许我们不知道学习型组织是什么,但我们一定要弄清学习型组织不是什么.学习型组织不是一项活动,我们必须明白创建学习型组织是可持续的,是永无止境的.这就符合学校的“第二曲线理论”.这样我们才会使组织内部的变化超前于外部的变化,才会保证组织内部有足够的活力,保持着核心的竞争优势,达到永续经营,基业长青.既然我们找到了创建学习型组织这条路,我们就不怕路远.
四,扩展组织创造未来的能量,保证拥有组织需要的持续增长的学习力,这需要全体成员全身心的投入.既然我们对过去的理论基础研究少,那么,现在市场的要求,需要我们来补上这一课.以改造我们的学习,改造我们的管理,提升我们的业绩。
在这本书中我还喜欢一个水煮青蛙的小故事:如果你把一只青蛙放在沸水中,它会立刻跳出。但是如果你把青蛙放在温水中,不去惊吓它,它将呆着不动。现在如果你慢慢加热,当温度从华氏70度上升到华氏80度,青蛙仍显得若无其事。甚至自得其乐。可悲的是当温度慢慢上升时,青蛙将变得愈来愈虚弱,最后无法动弹。虽然没有什么限制它脱离困境,青蛙仍留在那里直到被煮熟。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青蛙内部感应生存威胁的器官,只能感应出环境中激烈的变化,而不是针对缓慢渐进的变化。
所以我们要学习看出缓慢渐进的过程,放慢自己认知变化的步调,并特别注意那些细微以及不寻常的变化,避免被煮青蛙的命运。
还有一个印象深刻的就是当阅读到第五章时,有个例子:在学校中,老师对学生的看法,会影响那位学生的行为。珍妮个性害羞,她在新学校第一学期的成绩特别差(因为她的父母感情不睦)。珍妮的老师于是认为她懒散。下一个学期,老师给予珍妮的关切更少,她的成绩于是更不好,因而个性更退缩。随着时间的过去,珍妮陷入一个恶化退缩的旋涡之中,被老师冠上不认真学习的标签后,她更加封闭。于是,被老师视为才能高的学生,得到更多的关切;而被视为才能低的学生,他们的成绩却因增强的反馈而更糟。最后演变成“差者愈差、优者愈优”。我认为老师应该公平对待学生,不应该片面的去评价对待某个学生。
通过阅读,让我们看到了个人及组织中几种潜藏着的巨大力量来源——它们是最根本、最持久、但却是最不明显的。当掌握这些力量,个人的生命空间会变得很大,才能成为一个全神贯注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才能成为出色团体中的一分子,并在这个团体中,一群人以极不寻常的方式在一起工作,彼此信任,相互补长短,为共同的大目标全力以赴,并创造出惊人的成果。
一、书名:苦涩的成长。
二、著者:朱炎。
三、出版社:民国七十三年19版/台北市/尔雅出版社。
四、页数:141。
五、内容大意:
这本书包括十篇文章,可称为给青年的十封信,十个主题,每个都有对象。
首篇「爱」,阐释爱的作用,同时辨明时下对爱的曲解以及赢得真爱之道。
次篇「青春」,从描述误解青春的特质中,勉励青年应有刻苦耐劳,独立自主又淳朴谦虚气质,进而体认出一个人的价值,在於他对人类社会的实际贡献。
第三篇「火凤凰」,系以火凤凰的行径为喻,勉青年要有理想,要有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第四篇「挫折」,以「衣衫的领子、袖子最易磨损」之巧喻,勉青年要有面对挫折,不畏挑战的勇气,并体认领导人物,注定要比别人承受更大的挫折。
第五篇「孤独」,简介离群索居以独立思考的生活方法,鼓励能不畏寂寞,进而领略孤独的况味,以及学习多单独思考问题。
第六篇「怨尤」,说明报怨之害,便是自动地放弃了自己生存的权利与否定自己生命的意义,勉人行事宜务实,切忌好高骛远。
第七篇「蛊惑」,勉青年由自持、制欲、去私、不惑使自己清醒之后,进而慎思明辨,知保留自己文化的特质与优良传统,进而培养有为光明远景献身的气概。
第八篇「孝道」,阐明践行孝道,最重要的就是帮助年长的父母、祖父母适应这个变迁的社会,让他们由阴暗的角落里走进阳光,享受现代生活的乐趣。
第九篇「生活的艺术」,说明生活本是一种需要勇气与魄力的大艺术,并且唯有从生活的简化中,才能使心灵苏活,提高生活的境界。
末篇「人类的母亲」,阐释女性的尊严乃人性尊严的基石,肯定人性必须有尊严,就得从尊重女性人格做起,尽力维护女性尊严。
书末还有朱炎先生写作年表,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从前吃苦,现在有成就而将来成就不可限量的人,其阅历足可为青年之导师。
六、读后心得:
朱炎先生是一个从前吃过苦,现在有成就的人,他的丰富阅历使他能穿过人生重叠的层面,看得深,看得远,有智慧。他在备尝生长的痛苦,又把痛苦转化为喜悦之后,用心写一本小书,一本形体小而价值大的书。他费尽苦心,辛苦写成,成果是甜美的。在这个纷纷用悲观来表示深度的时代,他这本书从深处发掘乐观,在这个用偏激表示造诣的时代,他这本书完备而中和,更显得难能可贵。他在走完了人生最艰难的一段长途之后,伫足回头,看看后面的人走得怎么样,鼓励能好好的走。这一份奉献,令我敬佩也使我感动。
这十篇文章虽各自独立,但脉络相通,浑然如一,像一条山脉十座山峰,根本上,他提供人生在世的一种观点,一种哲学。没有哲学和没有面包同样令人活不下去。他从上游解决人生问题,正本清源。这种建设工作,可以使医生、警察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忙碌。这十篇文章,一方面探讨了人生潜藏於内的幽微,一方面勾勒了人生形之於外的峥嵘,同时也给理想的中国青年摹出风貌典型。人在青年时期辛苦寻觅的东西,大半都在这本书里。
七、评语:
朱炎先生是一位热爱学问而有学问,热爱真理而认识真理,热爱青年而了解青年,热爱人生而能奉献自己,不但是一个卓越的散文家,更是一个把墨水变成热血的人。他的笔是一座桥,从他的内心到读者内心,交流互通,如响斯应。
推销钢琴的广告有一句话:「学琴的孩子不会学坏」,意思是说音乐能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境界,使人发现并追求较完美的模式。我也要说,熟读朱炎教授这本书的人也不会学坏,因为他不会走错路。
中国多一本这样的书,就可以少一座监狱。
八、附注:本书六十七年初版,时著者年四十二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毛概的读书报告格式篇三
读书报告长啥样?有什么格式要求吗?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先按下面的提纲做一些简单的笔记:
1.书名:书名及其出版年月。
2.种类:如小说、传记、学习辅导、专著等。
3.作者:姓名、国籍、出生年月。
4.背景:时间、地点。
5.主要人物:姓名。
6.内容:主要情节、论述要点。
7.简评:对此书的印象及评论。
做好笔记之后,再根据自己的需要删繁就简写成一篇连贯性的短文。
对初写读书报告的同学来说,学校会有一般的格式要求,让其有所遵循。一般地,只要有书名、有作者,其一的作用是,让别人知道你看过这本书。
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是一面看书一面写,不论有甚么感想、疑问和见解,都随即把它们写下来。
如果书是自己的,可以直接写在书随笔记下一些想法,作为笔记,在总结时大有益处。
要把一本书的读书报告写好,除了对这本书要有较透彻的了解之外,还要对作者、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对这本书写作的背景有所了解。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同时找到其他有关的书来看,包括:
1.作者的传记;。
2.作者其他作品;。
3.别人对这本书的研究;。
4.其他作者的回顾或有关著作。
当然不是每一个人有条件或需要这样做,但能够这样做,写出来的读书报告一定扎实得多,丰厚得多。
初学写读书报告,大多拜倒在作品之前,大大夸奖一番。赞与弹都需要见地,公式化的赞美之词:内容丰富,描写细腻,刻画入微,感人肺腑,文章...全是废话。
赞要赞到作品的节骨眼上,最好是这本书独有的、最突出的优点。
弹当然比赞更难,因为写读书报告的人学养往往逊于作者,要能指出一本书的缺点,而又能言之成理,使人信服,实在并非易事。但不容易并不表示不可以这样做,如果做得到,这篇既指出优点又指出缺点,当然是持手的做法,可是很容易变成一种公式,四平八稳的结果是不汤不水。
因此赞不容易,弹更难,又赞又弹也不简单。
读书报告可以对一本书全面论述,全面的结果很容易流于浮面,样样都谈到了,但只是泛泛之论,倒不如抓住你最有感受、最有心得的几点来谈。因为你谈得集中、深入,自然能给读者比较深刻的印象。
好的读书报告应以写报告人自己的意见为主要内容,原文可以作为举例加以引述,但不宜太多。引述其他人对这本书的看法也要适可而止,不要连篇累牍的抄。否则看过之后,只觉得大部分是别人的唾余。写读书报告的只是一个人云亦云的抄录者。
摘要式。
所谓摘要式读书报告(summary-tapebookreport)就是只把原作的故事情节或论述要点简要复述一遍,不掺杂自己的看法,不能随心所欲的发挥,但是必须自己审题、构思、布局,按原文顺序,运用自己的话语将原著简述出来。
简评式。
简评式读书报告(brief-commentbookreport)要求不仅把一书的情节、要点复述一遍,而且要在简述原作的主要内容之外还必须表达自己对该书和作者的看法。也就是说,从自己的观点来写,必须包括虚实两个方面。实的方面是记录原作的内容,虚的方面是表达自己的见解。
书评式。
书评(bookreview)是一种专门体裁,常见于各类期刊、杂志。它篇幅较长,是针对出版的文艺作品、学术专著、科学著作、词典、全书等而写的。书评式读书报告也分为四个部分:
(1)书名、作者、出版社;。
(2)全书概要,写明一本书分为几个章节,各章节标题或主题;。
(3)对每一章节内容从正反两方面作出评价;。
(4)对书的印刷质量作一评论。
毛概的读书报告格式篇四
——题记。
米兰昆德拉的小说情节----至少在我看来----在《不能承受生命之轻》里没有太大魅力,很俗套的故事,但他似乎也并不想以情节取胜,尽管在一些事件上的构架很精巧,却似乎根本就不想达到情节上的高潮,他只是悄悄的让那个叫做托马斯的男人默默的死去,尽管这种悄然静默几乎震惊了世界,让读者自己达到了自我想象的高潮。我更喜欢看米兰昆德拉的讨论,他总是以不同的角色参与到讨论里,把正反两方都发挥到极致的高度,然而语言的尖锐并不能到达情节的彼岸,他把不认识路的人从迷途中带出来,人们以为他会把自己带到终点,但事实是他仅仅把读者带到终点前的岔路口,之前之后的路途都明晰了,就在这个时候,米兰昆德拉,他,竟然悄然静默地走了,如同托马斯一样。
属于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并且从一开始就在永不停息地向终点奔走,人生没有存盘,也没有读档,如同时间一样,无法回头,今日之事明日将不复存在,我们可以因此不必认真对待它,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那么今日之错明日将无法更改,所以我们的每一步必须要小心翼翼。矛盾的人生,人生的矛盾,由此带来的是模糊,让我们茫然不知人生为何物,这种无措加重了我们的痛苦,并且无法摆脱。轻痛苦重痛苦还是茫然痛苦?至少我们的茫然让轻变重,让重更重,于是我们安慰自己说:没有认真对待的人生,要比一个沉重的人生更难以承受。虽然米兰昆德拉的题目如此,但我认为他的本意并非如此。
对和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轻和重何尝不是如此?米兰昆德拉把一切看得很透,所以他不可能把读者引入高潮,因为他知道,自己也是一个媚俗者,他自己,他的小说也是没有太多意义的,更多的是能让世界多产生点能卖的文字。而他,正是用了他独特的生命视角、冷峻且蕴涵智慧的思虑,直指人类最原始的欲望,直接、犀利,审视了人类灵魂的空虚与充盈、灵肉与轻重,通过"他们"对世界的描写、"自我"的反讽和"媚俗"的质疑,可人们却不得不承认,这些欲望的真实和无德,他让我们倾听了上帝的笑声,诠释了生命中不曾泯灭的真理。
杨早曾说过:米兰昆德拉诠释了生命的四重奏。在英雄的史诗时代,人们开拓空间、征服自然,显示出任何其他动物难以企及的巨大力量。这种一往无前的精神状态最适合用交响乐式的作品来表达。而一旦对外界的探索和征服达到一定程度,人类的眼光开始投向生命的本质意义和人性的自身批判时,规模宏大的交响乐就未免显得有些大而无当,再难与这个时代的节拍相契合了。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这个时代出不了荷马、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
然而米兰昆德拉出现了,昆德拉他穿透变幻莫测的政治云障,直刺人类深层本质的劣根性。在从共时性的阐述过渡到历时性的诠释中,昆德拉对生命本质进行形而上的批判,从而接触到人类内宇宙的最核心部分,完成他对内宇宙的理性探求历程。
昆德拉揭示了人类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轻。然而外周最沉重的负担时时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倒在地。可是,不要忘记,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就越贴近大地,它也便越真切地存在。等有一天,当负担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慢慢飘起,直至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成了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或许,生命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活得更难——无压则寸步难行!
毛概的读书报告格式篇五
《杜拉拉升职记》讲述的是主人公杜拉拉在工作中不辞辛苦,升迁途中经历的挫折与磨难,对自己所处的公司的政治斗争的感悟以及她在工作中所拥有的爱情经历,生活理念和为人处事的方式。
人的最辉煌的时间段可以说是献给了自己的工作的。在人的前二十几年中,努力学习,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对于学生而言,学校是温房,没有任何的风雨,没有任何的外界的干扰,学生很舒适的成长着,被温房中的养分滋润着。而当脱离温房时,他们会发现,外界与自己心中所想像的是那么与众不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不是人人都是富二代,不是人人都有雄厚的背景,在如今的社会中,有着背景是令人羡慕的,因为它可以令你少走很多弯路,直接就可以通向自己所向往的生活。或许这对许多人来说很不公平,不过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社会,理想的公平是绝不不存在的。对于那些初出茅庐,或是已打拼过一段时间的那些没有背景的人们来说《杜拉拉升职记》是一本可以借鉴的书。《杜拉拉升职记》是一部描述白领生存法则的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杜拉拉是典型的中产阶级的代表,她没有背景,受过较好的教育,走正规路子,靠个人奋斗获取成功。在这本书中小说主人公杜拉拉从一个民营企业做起,再经历港台企业,慢慢的朝着自己的外企前进。
对于人一生的职业而言大致可以分为这几个阶段,就业阶段,择业阶段,乐业阶段。在一开始是职业在选择你而不是你在选择职业,当你有了一定的经验后,可以对自己向往的职业开始进行选择,而乐业,顾名思义,就是享受自己的职业了。当然很多人一辈子都处于就业阶段,始终无法再向前一步,小说中的主人公拉拉,却不是这么一个人,她有这自己明确的目标,一心想去外企的她,历经民营企业和港台企业的洗礼后,拉拉终于如愿以偿地进了通讯行业的美资500强企业db,任职华南大区销售助理,月薪四千。那时的她,大学毕业四年了。在进入外企后,拉拉在外企的经历跨度八年,拉拉从一个朴实的销售助理,成长为一个专业干练的hr经理,见识了各种职场变迁,也历经了各种职场磨练。然后其经历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比如:同级对直接领导有了矛盾后,作为旁人,该怎么处理,尤其是当事人自己也对上级有抱怨的时候,该怎样处理?当直接上司和间接上级之间对自己有不同看法的时候,该如何处理?当直接上司和更高级别上司有矛盾时,该怎么处理?遭遇办公室爱情的时候,该怎样面对?遭遇情敌的时候该怎么处理……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而这些问对于我们年轻人在实际工作中很有借鉴意义。比如在面对办公室爱情的时候,拉拉没有选择逃避,而是用机智去面对,用警觉去捍卫。但在遭到同事兼情敌的恶意攻击的时候,不退缩,不正面冲突。尤其是绝不把工作和感情纠缠在一起,很理智地区分开来。
杜拉拉,长相中等偏上,身材是标准的ol瘦版,学历是名校本科,没特别显赫的背景,如果说她有什么最为特别的地方就是有着卓越的智商iq和eq,有着特别强烈的上进心,有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的性格,正是这些,造就了她的成功。由这本书不禁让人想到了未来的自己,毕业后的我们即将踏上工作的岗位,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与生活。所以,《杜拉拉升职记》让我提前了解了职场中所需要面临的考验,以便于现在能够更好的锻炼自己。
毛概的读书报告格式篇六
——《邓小平的三起三落》(作者:赵晓光,刘杰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相信每个人都很熟悉这句话。这两句朴实无华的话,表露了一代领袖——邓小平同志伟大而崇高的心灵,这是他波澜壮阔一生的力量源泉。邓小平领导着中国走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中国从此繁荣富强,人民过上富裕美好的生活。
当然,伟大的领袖必经一番磨练,方得今日之成就。邓小平一生经历过三起三落,那时西方媒体常称他为“打不到的小个子”,除了我们通常所认为的坚韧的毅力,《邓小平的三期三落》这本书更加详细的阐述着邓老先生的平凡与伟大,阐述了他低调、坦诚、乐观、务实、吃苦耐劳的为人,以及如何度过这三起三落的。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深一步的感受了这位伟人的风采,明白了邓老先生忍常人所不能忍之苦的用意,明白了这位领袖的决策、思想以及人生经历的内在联系,有利于更进一步的了解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这本书分为了四个章节,每个章节的名称都直接阐明了邓老先生的人生态度:1、我的一生问心无愧,让历史评价去吧2、我是一个军人,我正真的职业是打仗3、我是三落三起4、对我的评价不要过分夸张。这些都是邓老自己说过的话。平淡出奇的一生,经历了三大落起却依旧有着清晰思想,绘制了新中国改革开放的蓝图,取得巨大成就却依旧的平淡谦虚务实,这是邓老这一领袖给我们新一代青年大学生的示范,留给我们的是思考。
邓小平的三起三落分别为:第一次“落起”是在30年代初期中央苏区时,由于中央临时政府推行“左”倾冒险主义,邓小平和其他一些领导人坚决支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反对“城市中心论”。为此,邓小平遭批斗,并一度被关进监狱。可是那是的邓小平依旧保持着清晰的革命者的思路,始终坚守着寻求正确的思想路线。邓小平第二次“落起”,是在““””期间,被诬陷为刘少奇之后第二号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而被下放劳动改造。可是此时的邓小平已经年纪大了,还得承受着劳动,并坚持着度过了这一时期。这让我想起了邓老曾说过的一句话:“我一生最痛苦的当然是“”的时候。其实即使在那个处境,也总相信问题是能够解决的。前几年外国朋友问我为什么能度过那个时期,我说没有别的,就是乐观主义。”第三次“落起”是在1976年至1977年。邓小平因“全面整顿”““””的错误,违背了以阶级斗争为纲。“_”发动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邓小平再次被打倒。正是这次落起,邓老先生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了深刻反思。这些经历使他失去了,也使他得到了许多。
虽然一次次的被打倒,可是这些痛苦的经历却使邓老对马克思主义有更深邃而独到的理解,而铸就了他的崇高品格和风范。在他经历的这些逆境中,都可以看出他从不消沉,总是沉着坚韧,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贞,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充满信心,并总是由此更加深刻地思索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和根本规律问题,发愤要有新的作为。这使他能够顺应历史和时势的要求,在经历逆境之后重新起来担当重任。
在这本书中,可以看出邓老先生的刚强无畏、求真务实、革新求变和赤胆忠诚。特别是最后一张节的“对我的评价不要过分夸张”,邓老选择了一切都简化,简单的退休,简单的生活,简单的火化,却一直存活在了每个中国人心中。
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已没有机会像这位伟人一样经历那么多,也没使命继续什么艰难的革命。和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有着其他的重要事要做:学习邓老的务实,坚韧的精神,时时刻刻铭记着自己的使命,想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一如既往的做下去,促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发展,让邓老先生的事业能继续壮大。
毛概的读书报告格式篇七
在知识更新日益剧烈的时代,重视人的再教育、终身教育,是面对新形势的有力举措。接受教育不但是自我提升的手段,更是示范的榜样,感召的力量。
当我拿起学校极力推荐的《第五项修炼》时,看着那些环行线路图和那些专业术语,有些为难,有些看不懂。真奇怪它怎么能以连续三年名列全美畅销书的排行金榜。但我想排行金榜一定自有它的道理,学校的推荐一定也很有道理。再捧起书时我就强迫自己以读小说读散文的感觉来读。还真的有效,看来真的是态度决定一切呀!慢慢我读懂了。呵,那感觉真的像作者彼得、圣吉博士坐在我面前,我像一个小学生样端坐着,听着他从内心深处流淌出的肺腑之言,看着他为我开启了一扇重新看世界的窗,那些经典的事例那些睿智的语言那些寓意深刻的小故事,还有那些我还是有些不感兴趣的图表,都在给我以启迪以思考。
在《第五项修炼》中,五项修炼被划分为: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和系统思考。“自我超越”是不断反照个人对周边影响的一面镜子;“改善心智模式”专注于以开放的方式,体认我们认知方面的缺失;“建立共同愿景”培养成员对团体的长期承诺;“团体学习”是发展团体力量,使团体力量超乎个人力量加总的技术;“系统思考”极其务实,可以使我们了解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距离,它的精髓是用整体的观点观察周围的事物。融合五项修炼的最高境界就是建立学习型企业组织模型,其中的系统思考是核心,是动力,是扫除学习型企业智障的主力军。
读了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后,对"学习型组织"有了一个初步的理解:
这一点非常重要。只有我们自己切实有这种迫切的需求,才会有效果。如果是上级的指令,是上级的要求,这是一种被动的,应对式的工作观;同时必须不是赶时髦,不是追风,否则只会是形式主义。因此主动与迫切,这两点事关创建的成败。只有发自内心的,是出于对事业的爱,才会有成效。创建学习型组织,就是在为事业打造未来。
毛概的读书报告格式篇八
《恰同学少年》是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五年半的读书生活为主要表现背景,展现了二十世纪以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陶斯咏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生活和他们之间纯真美丽的爱情故事,同时塑造了杨昌济、孔昭绥等一批优秀教师形象,深刻揭示了“学生应该怎样读书,教师应该怎样育人”这个与至今仍与社会紧密相关的现实主题。而我对于这本书,却有另一种认识。
一.首先我想说说我认识的毛泽东。
(一).从小意识。
从小我们被教育的就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学唱的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学的是《长征》之类带有明显政治色彩教育意义的文章,这种类似于日本侵略中国推行的奴化教育,在我逐渐长大,通过对周边事物的自我认识与判断而逐渐坍塌,甚至是毁灭性的,让我对于共产党,对于之前对历史的一切认知,对于认识的可亲可敬挥斥方遒的毛泽东的态度,都产生了抵触。说得俗气一点,就是一个小愤青。
如果说转变,可能还是从《恰同学少年》开始。纵然我清楚的知道,这仍然是一部以宣扬某些党派正面形象为主的书籍,但是,我还是被其蕴含的积极的精神所感动。那个拙朴的年代,那种拙朴的精神,虽然现在看来看似相当可笑,但却是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朝气,以及质朴的精神。当他们一起自发背诵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的時候,当他们在橘子洲头对天呐喊的時候,当他们又做了一件件不可思议的事情的時候,我感到和他们同样的意气风发和充实。
不管之后的毛泽东如何的犯下了错误,而我也不想讨论之后的是非功过,但是,我认为,毛之所以能在日后带领共产党在内战时候打几个胜仗和日后写出《沁园春雪》,必定与其少年时期的自身修养有莫大关系。虽然不知道毛少年时候如何,但我主观的希望应该和书里一样。毕竟从毛主席的身上,我确实学到很多。
(二).学习方法。
像学习方法,毛泽东很有自己的一套。闹中求静,静中求学。他知道自己性子躁是个坏毛病,于是他在最吵闹的地方学,以求得改进。他看书喜欢圈点批注,只要是他看过的书,边边角角,上下空白之处,都有他的手迹。他认为,看书不做笔记就想没看过一样。他精通国文、历史、地理、哲学等社会学科,但对于数学、理化、美术、音乐这些课程兴趣不大。这是他的一个特点。而当时,他遇上了开明的老师,老师们对他因材施教。我想,这一点,他是很幸运的。
他也提出,学生除了学习以外还应该强健体魄。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他重视体育锻炼,自创毛氏六段体操。踢足球,只要是他守的门,就没有失过分。当然,这都跟他的理想和抱负关系很大的。他以中国为己任。他说:“我们学生不挺身而出,谁挺身而出?”他喜欢《少年中国说》,认为中国之命运在我少年。这种勇于将社会责任最为己任的风格,更是与现代社会的主流形成鲜明的对比。更是让我这个已经20岁了少年,仍在象牙塔里安心学习偶尔关心关心窗外事的人自惭形秽。
此外,在我仅仅知道的几个毛主席的名言中,有这么一句话:“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对于毛主席来说,与天地人,或者说是与命运的斗争当中,他是快乐的。而这种快乐是基于其远大的抱负。所以他不惧怕狂风暴雨坚持锻炼来磨练自己的意志,所以他珍惜着一分一秒专心读书立志博览群书,所以他大胆游学坚持到底。
(三).我学习毛主席。
这一系列的作为,将毛泽东这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形象展现出来。而我也学到:你想要做,就可以做到。书中的毛泽东、萧子升、蔡和森、向警予这些人,也都是农村出身,抱着救国图存的理想在当时的中国奋勇前行。他们能做到的原因,就是他们心中的志向比我们大罢了。
我希望我现实中毛泽东的少年时代就是这样吧。纵然我知道这种红色电视剧里的形象都有美化伟人的臭毛病,纵然我知道他之后的各种作为,在我心中,他的少年时候就如电视剧里所描述的,意气风发,挥斥方遒,把社会责任作为己任。这个形象不仅仅在书中,更是在我心里,也算是这些年来,我不断前行,或者说是在前行中不断思考自省的一个目标所在。
二.关于学习之道。
除了关于毛主席的讨论之外,我还想额外的说说通过《恰同学少年》,我对于学习的再认识。
其实,第一次看到这个是在电视剧里,是因为高中时候语文老师为了让我们放松而在课上播放的。当时正值高三复习的紧张时期,偶尔能有点休闲活动,大家总是乐意关注的.我就就是抱着这样的目的开始看这部电视剧的。而自从看了第一集,我就完全沉浸进去了。现在回想当时的自己,完全被电视剧里的精神感动了。对于那时的自己——一个内心焦灼、无所依托精神层面的高中生来说,这部电视剧,完全就是一个高三复习时用来励志的精神食粮。而长远来说,对于我自己,还产生了治学方面的改变。
抓紧分秒读书学习,在看过的书报上做一堆的记号,秉烛夜读,凉水澡后的晨诵,不懂就问,自主发动读书团体,建立读书会,召集志同道合的友人一起读书讨论学习„„他们立志,他们修身,他们的眼神中透出锐气,透出坚定,透出果敢,这才是青年人应该有的素质。
我也不想说现代教育如何的弊端。我只是现代教育的受众,周围的学生也是,但有的人在这种教育体制下,过着一种类似于这种令人诟病不已的教育体制一样的令人不齿的浪费生活的生活,对于这种一边批判一边堕落的人,我最是鄙视的。而这种教育对于我的意义,是在于逃离。我不想做这种教育的单向受众,而是积极主动的面对它,我的方法是逃离。这种逃离,在精神上,是把我精神层面的大脑中那种教育体制带给我的消极影响有意识的剥离,而在肉体,也是行动方面,我是把那种严谨治学的人作为榜样,学习他们,同时,我的另一个想法是逃离这种体制,我想去国外看看。我希望在一个学术自由的环境,享受《少年中国说》中少年时代毛泽东等人享受的学习氛围,那种一种精神的放纵,更更是一种精神的放松。
三.总结。
纵然写得这么多,感觉还是写不出我心中所表达的感觉。我是一个用语言表述不出心中想法的人,所以也只能写成这样了。有个朋友称呼我为少年,这大概是我最喜欢的称呼了。这个称呼让我想起了少年时代的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陶斯咏,我总觉得被称呼为少年的时候,我就是他们,一个恰少年时期激进、自由、果敢的少年。
毛概的读书报告格式篇九
1976年10月,在胜利粉碎“四人帮”后,中共中央决定编辑出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并于1977年4月正式向全国发行,内容包括1949年9月至1957年的著作70篇。这八年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头八年,是我国社会制度大变动的一个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里,毛主席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旗帜,领导我党和我国人民,在国内同地主资产阶级、高饶反党联盟和刘少奇修正主义,进行了一系列的伟大斗争,在经济基础上和上层建筑领域不断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开展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毛选》第五卷,就是建国头八年中这些伟大的斗争的胜利记录和科学总结。我读了《毛选》第五卷,边读边做笔记,现在对其中一篇作简要分析。
《事情正在起变化》是毛主席在1957年5月15日写给党内干部阅读的一片文章。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5月1日这一指示在《人民日报》发表后,遵照党中央的部署,各级党组织,领导党员学习文件,进行检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各省市自治区党委有关部门,各高等学校党委都分别召开了有党外人士参加的座谈会,征求意见,听取批评,以便整顿作风,改进工作。
这时,资产阶级右派却以为时机已到,打着“帮助党整风”的旗号,向党向社会主义大举进攻。他们以提意见为名,否定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夸大党的工作的缺点和错误,集中攻击党的领导,提出在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之间讲“平等、自由、独立”,甚至煽动把党委赶出高等学校。党内那些修正主义者和他们一唱一和,打着反“教条主义”幌子,攻击马列主义,反对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否定党的领导作用。一时间,在我国上空乌云乱翻。阶级斗争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但是,这时资产阶级右派的进攻还没有达到高潮,他们还混在人民当中,他们的反动货色还没有全部抛出来,因此许多人还不清楚。为了使党的干部认清阶级斗争形势,明确斗争策略,毛主席写了《事情正在其变化》。
一、当时的阶级斗争形势和资产阶级右派的反动实质与罪恶阴谋。
此文开头的两段中阐明了全文的指导思想,指出“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共产党内部是这样,整个人民的内部也是这样。这就再次强调,对立统一规律是社会生活的根本规律,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规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革命就必须承认矛盾,揭露矛盾,积极开展斗争,创设种种条件,促进矛盾的转化,达到革命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观察形势,指导斗争,夺取胜利。
毛主席运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了党内的状况,指出我们党内马克思主义者是大多数。但是,存在着教条主义的错误思想和修正主义的错误思想,而后者比较危险。他们打着批判“教条主义”的幌子,反对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抹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原则区别,贩卖资本主义的货色,推行资产阶级的路线。他们跟社会上的右派互相呼应,联成一起,亲如兄弟。他们是“括号里面的‘共产党人’,即共产党的右派—修正主义者”,是资产阶级在党内的代理人。党的马克思主义路线和他们的修正主义路线的斗争正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在党内的集中反映。因此,“现在应当开始注意批判修正主义”。这就把反对修正主义的战斗任务明确地摆在了全党的面前。
毛主席又运用对立统一规律生动地分析了社会上各派势力的动向,着重揭露了资产阶级右派的反动面目。
毛主席指出:“除了沙漠,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左、中、右”。社会上的人们依其政治南京理工大学态度分为左、中、右三派。“右派的特征是他们的政治态度右。”主要表现是他们假装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一有机会就企图摆脱党的领导,推翻社会主义,复辟资本主义。在这次整风中,“右派表现得最坚决最猖狂”。他们错误地把中间派看做自己的人,极力和我们争夺中间派。他们的批评是恶意的,怀有敌对情绪。他们的阴谋是:先争夺局部,后争全部。所谓局部就是他们还有相当优势和影响的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比如新闻、教育、文艺和科技界等。先夺取这些部门的领导权,进而夺取全部政权,复辟旧中国。但是,党内外右派都不懂得物极必反的道理。为了达到复辟的目的,“他们不顾一切,想要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刮起一阵害禾稼、毁房屋的七级以上的台风”,结果反而使群众认清他们“是一小撮反共反人民的牛鬼蛇神”。对于他们,我们必须如实地扣上右派这顶帽子,坚决揭露和批判其反共反社会主义的罪恶活动。
总之,阶级斗争的新形势表明,党内的和社会上的右派已经大批暴露出来了,并妄图把中间派争夺过去。据此,毛主席指出,我们的任务是“争取中间,孤立右派”。只要我们用“是否真正要社会主义和真正接受共产党的领导”的标准去鉴别它们,就一定能赢得胜利。
二、反对资产阶级右派的斗争策略。
毛主席指出,现在资产阶级右派的进攻还没有达到顶点,他们正在兴高采烈。我们还要让他们猖狂一个时期,让他们走到顶点。他们越猖狂,越做得不合理,对我们越有利。当他们把人民激怒了,使人民充分认清他们是些牛鬼蛇神,那时,他们就陷入了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之中,把自己埋葬起来。
我们必须分化右派,但是这要在右派感到孤立时才有可能。为了分化右派,毛主席向右派发出以下警告:“右派有两条出路。一条,夹紧尾巴,改邪归正。一条,继续胡闹,自取灭亡。右派先生们,何去何从,主动权(一个短期内)在你们手里。”
毛主席的这篇著作是指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夺取反右派斗争胜利的重要文献。“四人帮”是比当年右派还要右的极右派,他们篡夺了相当一部分党和国家的领导权,并且在不少地方和单位结成了阴谋篡党夺权的帮派体系,因此,具有更大的危险性和欺骗性。学习这篇重要文献,有助于我们深入揭批“四人帮”的极右实质,团结大多数,孤立一小撮阶级敌人,实现天下大治。
读后感悟:所以我们对待问题时都始终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来分析,因为这个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揭示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等领域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对立统一迫使我们认清矛盾的主体,以及矛盾存在的条件。而当代某些人却并非如此。
近一个月以来,人们都在批判郭德纲的徒弟打人事件,打人不对,打完人为徒弟极力辩护也是不对,而且还骂btv记者是婊子,这都是不对的,对这种错误的言论我们要坚决予以批评,但这归根结底还是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内部矛盾要在人民内部解决,不要乱扣帽子。btv的记者被打了,他们有点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但btv是新闻媒体单位,在这些事情面前应该学会克制,而不是动用手中的权利进行打击报复,并上纲上线,很有“整人”之嫌。btv本身也是有责任的,不要因为自己是新闻媒体就肆意的闯入别人家里,要学会尊重采访对象,btv要在这件事情中认真总结,要告诫记者同志们不要沾染了小资产阶级的狂热观点,我们是无产阶级的媒体,要学会尊重人民群众,要让大家明白“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ccav排比式的不点名批评直接把郭德纲及德云社定性为“三俗”事件。郭德纲也就是个说相声的,嘴有时候说话损点,也得罪了一些人,但这终究是人民内部矛盾,和“三俗”有什么关系!由于他们没有正确,深入地理解对立统一的辩证法,这是极其可危的。总之这帮煽风点火的只有两条出路。一条,夹紧尾巴,改邪归正。一条,继续胡闹,自取灭亡。
毛泽东思想万岁!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岁!毛泽东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英雄,历史将千秋万代铭记这一点。
毛概的读书报告格式篇十
众所周知,《细节决定成败》是汪中求先生多年管理、咨询工作的实践经验,并借鉴国外企业管理的经验及大量怵目惊心的案例写成的一部细节管理专著。汪先生是一个成功的营销专家和企业管理者。在书中他没有罗列一大堆晦涩难懂的道理,而是举了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或正面或反面的例子,讲明了细节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的作用,让人看了不禁啧啧称赞。这本书强调,不论做什么工作,都要重视小事、关注细节,揭示了“细中见精”、“小中见大”、“伟大与平凡”的真理,也体现了充满竞争的今天,如何做好各项工作,关键在于是否抓住了一个“小”字。细节决定制度。
海尔总裁张瑞敏先生在比较中国公司员工与日本公司员工的认真精神时曾说:”如果让一个日本员工每天擦桌子六次,日本员工会不折不扣地执行,每天都会坚持擦六次。可是如果让一个中国员工去做,那么他在第一天可能会擦六遍,第二天可能也会擦六遍,但到了第三天,可能就只会擦五次,四次,三次,到后来,就不了了之。”鉴于此,他提出,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伟大来自于平凡,往往一个单位每天做的事情,就是每天重复着所谓平凡的小事。伟大来自于平凡,往往一个企业每天需要做的事,就是每天重复着所谓平凡的小事。一个企业有了宏伟、英明的战略,没有严格、认真的细节执行,再英明的决策,也是难以成为现实。“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来源于用心。
我觉得细节来自于用心。教师是世界上责任最重,最不能停止学习的职业。尤其是小学教师,你甚至无法完全地区分开教师和父母这样的角色,因为孩子在校园里,教师就成了“全职的监护人”,这份责任中有对孩子知识的传递,有思维的启迪,有习惯的培养,也有生活的照顾,甚至还有对孩子进行情感上情绪上的处理。谁的橡皮丢了,谁揪了谁的小小辫子了,谁流鼻涕了,谁又哭了等等,小学教师就是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去关爱孩子,当然还要加上些创意。老师还要想出各种办法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得用心观察用心揣摩孩子的特点,用他们能够接受喜欢接受的'方式来组织,这样才能实现让孩子花更少的时间获得更多的收获。“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细节来源于生活。
正如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所说的: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只能做一些具体的、琐碎的、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就是生活,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础。在现实生活中,细节往往被我们忽视。随着经济的发展,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也要求人们做事认真,精细,否则会影响整个社会体系的正常运转。对一个单位来说也是如此,单位要成功,就必须把单位每个员工工做的每个细节有机地联系,协调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才能使单位发展壮大。
在工作中我体会到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如果你热爱你的工作,你每天就会尽自己的能力求完美,而不久你周围的每一个人也会从你这里感染到这种热情。
看不到细节,或者不把细节当回事的人,对工作缺乏认真的态度,对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这种人无法把工作当作一种乐趣,而只是当作一种不得不受的苦役,因而在工作中缺乏工作热情。他们只能永远做别人分配给他们做的工作,甚至即便这样也不能把事情做好。而考虑到细节,注重细节的人,不仅认真对待工作,将小事做细,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细节中找到机会,从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
的确,细节在我们生活中表现出来的魅力是无予伦比的。你可能因为对它的注重而使你抓住很多的机会,从而体现了自身的价值,修复了自己的人生,完善了自己的品格。品味细节,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你会更强大,因为成绩与荣誉是一点一滴堆积起来的。没有小的成功,哪来大的收获。细节的文化底蕴与深刻含义往往是一般人难以把握的,相反,对细节有一定的认知,能用细节来塑造自己的人,是既聪明又成功的人。他们了解细节之美,能灵活运用细节给他们带来的财富,从而使自己即使置身瓦砾之中,也能闪烁出耀眼的光茫。细节是生活与事业中一些很小的闪光点,但它的作用却不可低估。有些人奉行做大事,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胜人一筹,从而忽视小节,结果不但没有提升自己,反而更加失败。因为他们不明白,浩瀚的大海是由一滴滴水融会而成,茂盛的森林是千百棵树连接而成,骄人的战绩更是无数细小的成功凝聚而成。让我们把握生命中的细节,酝酿过程中的细节之美。只有这样,你才会取得不断的成功。
毛概的读书报告格式篇十一
对初学写读书报告的同学来说,老师会介绍一般的格式给他们,让他们有所遵循。只要有书名、有作者,其它可集中读后感来写。最花费笔墨的是内容概要,其作用是让别人知道你看过这本书。至于写读后感的方式却是多种多样,没有任何规范。可以写成很抒情的散文,很尖锐的评论,很精辟的分析,很周详的比较……要看书的性质,也要看你感想的性质。
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是一面看书一面写,不论有什么感想,疑问和见解,都随即把它们写下来。如果书是自己的,可以直接写在书上;如果书不是自己的,就要准备一本读书札记簿,写在本子上。书看完了,把自己写下来的那些感受浏览一次,就会发现几个重要可以发挥的。把这几个重点列出来,有时间的话,把书有选择地再看一遍,以便你想论述的重点,找寻更多的资料或例证。有需要时,还可以再找其它有关的书籍来补充你的论点。这样,你阅读的收获会丰富得多,你写的读书报告也会有分量得多。
要把一本书的读书报告写好,除了对这本书要有较透彻的了解之外,还要对作者、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对这本书写作的背景有所了解。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同时找到其它有关的书来看,包括:
1、作者的传记;。
2、作者其它作品;。
3、别人对这本书的研究;。
4、其它作者的回顾或有关著作(如巴金的《回想录》与杨绛的《干校十记》等)。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条件或需要这样做,但能够这样做,写出来的读书报告一定扎实得多,丰厚得多。
初学写读书报告,大多拜倒在作品之前,大大夸奖一番。可是赞扬与批评都需要见地,公式化的赞美之词:内容丰富,描写细腻,刻画入微,感人肺腑,文章清丽……全是废话。赞要赞到作品的节骨眼上,最好是这本书独有的、最突出的优点。批评当然比赞扬更难,因为写读书报告的人学养往往逊于作者,要能指出一本书的缺点,而又能言之成理,使人信服,实在并非易事。但不容易并不表示不可以这样做,如果做得到,这篇读书报告会更容易受到欣赏。既指出优点又指出缺点,当然是常用的做法,可是很容易变成一种公式,四平八稳的结果是不汤不水。因此赞扬不容易,批评难,又赞扬又批评也不简单。
读书报告可对一本书全面论述,全面的结果很容易流于浮面,样样都谈到了,但只是泛泛之论,倒不如抓住你最有感受、最有心得的几点来谈。因为你谈得集中、深入,自然能给读者比较深刻的印象。
好的读书报告应以写报告人自己的意见为主要内容,原文可以作为举例加以引述,但不宜太多。引述其它人对这本书的看法也要适可而止,不要连篇累牍的抄。否则看过之后,只觉得大部分是别的唾余,写读书报告的只是一个人云亦云的抄录者。
1、作者简介、内容概要;。
2、本书在表达(如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处理等方面的特别之处;。
3、书中叫人深刻难忘的部分;。
4、作者在书中传递的讯息;。
5、个人最喜爱的部分;。
6、对本书的评价和观感(如是否值得向其它读者推介);。
7、读后感:
(1)书中情节引起的联想。
(2)书中内容引起的疑问。
(3)本书令你有何提醒、启发及反思。
(4)本书引起的思想上的转变。
(5)本书令你引发的期望。
8、从本书有何收获;。
9、引用本书或其它书籍的内容,或日常用语。
(一)写版本阅读:为了比较准确理解原著精髓,推荐阅读“全本”;。
(三)收集资料:
1、摘记原文:根据论题,摘录原著中的相关内容,制成摘记卡;。
3、上网搜索:
(四)报告的内容:选题理由、确立观点、论述观点。
(五)注意点:语言的流畅、观点与论述的一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校长班主任论坛发言稿(实用19篇)
- 励志故事成功要下笨功夫 下笨功夫成功的人(7篇)
- 2023年元宵节做元宵活动(优秀11篇)
- 最新适合情人节的英文歌曲情人节的英文歌曲范本(优秀12篇)
- 2023年校长班主任论坛发言稿(精选15篇)
- 浅谈公务员职业道德论文如何写 公务员职业道德研究论文(八篇)
- 最新秋天的名家散文品读汇总(大全11篇)
- 知识产权法律论文怎么写 知识产权法律论文怎么写范文(4篇)
- 最新学生会退会申请书范文2通用(实用14篇)
- 毕业聚会活动方案策划(精选16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