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看我的蓝散文汇总(精选9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11-12 22:59:54    小编:ZTFB
最新看我蓝散文汇总 文件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最新看我的蓝散文汇总(精选9篇)

  • 上传日期:2023-11-12 22:59:54 |
  • ZTFB |
  • 9页

志同道合的伙伴可以帮助我们共同实现目标。总结的关键在于找到问题所在,并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案。这些范文中还提出了一些进一步学习和提高的建议,为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指明了方向。

看我的蓝散文汇总篇一

回老家有个四合院,是白墙灰瓦,木窗木柱。

有个小院子,院里有个小菜园,自已担水自已浇。

还能伺弄果苗,能锄草种花。

到冬阳暖和时,抱出被子,院子里牵起绳子,凉晒得暖暖和和的。

偶有三俩个好友过来,泡壶好茶,吹吹牛,打点小麻将,少呡点酒,再睡个午觉。

造个自已工作室,除藏点书外还写点文章,练点字。

看我的蓝散文汇总篇二

今年15岁,她一头乌黑的头发,总是梳得整整齐齐,那白里透红的脸蛋上,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透着聪明伶俐。

这几天,姐姐嘴边总挂着两个字:“减肥!”她一有时间就上网查关于减肥的方法,不过妈妈说姐姐身体本来就不好,还减肥。所以妈妈把电脑上了密码,于是姐姐改成去跑步。但是我觉得胖一点没什么不好,还显得可爱一些!

除了身材,最让姐姐操心的就是脸上的痘痘了。最近一段时间,姐姐的额头上长满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痘痘,简直可以和天上的星星媲美。姐姐心急如焚,让妈妈带她去看中医。妈妈说:“这个年龄长痘痘是很正常的,不用看中医。”姐姐见妈妈指望不上,就自己偷偷上网查“去痘小窍门”。她查到吃猪血汤可以去痘痘,就叫妈妈煮猪血汤给她吃。其实姐姐最讨厌吃猪血了,屏住呼吸,居然把一大碗猪血汤吃得见了底!遗憾的是,吃过之后并不见效。姐姐仍然不死心,四处向人打听。前几天她兴冲冲地提回家一个沉甸甸的袋子。我一看,袋子里装的全是什么“去痘洁面乳”、“神奇暗疮水”。晚上,姐姐仔细地阅读着说明书,小心翼翼地往脸上涂着、抹着。最后,她满怀希望地去睡觉了。

姐姐常说:“美丽是一辈子的事。”看来,姐姐的身材和战“痘”,也是一辈子的事业呀。

看我的蓝散文汇总篇三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这首叫小芳的歌曲曾经红透大江南北,我很喜欢听,因为我的姐姐也叫小芳,所以这歌听起来就很亲切很温馨。不过,我姐却没有歌中唱得那么美,也没有一双大大的眼睛。她长相普通,皮肤黑黑,身材微胖,不过她真得很善良,也有一把又粗又长的辫子,只不过大多时候是扎的马尾辫。

和姐自小感情好,人越大两人越亲密,尤其一起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之后,感情便更加瓷实。

元旦前夕,姐打来电话,叫我放假了回家吃年猪肉,电话这端的我仿佛看到了姐做的美味佳肴,毫不犹豫答应了,也不理儿子阳在旁边小心翼翼地说:“妈妈,元旦放假我还要上跆拳道课呢!”挂了电话,我郑重地说:“咱们不上课了,请假,去姨妈家吃年猪肉。”小子似乎很无奈地说:“好吧。”谁不知道他心里乐呵着呢。在姨妈家,有好吃的,有好玩的,又自由自在,比在自家还能野,他巴不得去呢!

一号夜班,二号下了班,就径直往姐家赶,人未到,心里已是开心满满,沿途的冬日景色都添了光辉,没有那么萧条破败了,寒风也弱了许多,不觉得冷了。

熟悉的车次,熟悉的司机师傅,熟悉的归家的味道,更有姐熟悉的笑颜的牵引,往事一幕幕翻上心头,翻到眼前。

小时候的姐有点小大人,她最大的乐事就是教我读书,她总是拿着她的课本,学老师的模样,一本正经地读着念着,然后让我跟在她后面读和念。我若读得好,她还会有模有样地表扬我一番。还好我很喜欢当学生,也对念书甚是有兴趣。于是我们便配合得相当默契。只是这样的好时光并不能天天坚持,因为那时的穷困日子可不允许我们有这么多悠闲时刻,姐姐放学后,做了作业,还要帮家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打猪草、剁猪草、喂猪,收拾晾晒的物品,烧开水给外面做活的父母回家喝,洗澡等。季节不同,所干的活也不同。记得我们在棉花丰收时,还一起到田埂上捡零散的棉花,还能捡满满一箩筐呢。星期天,姐姐更是要跟着下地,种豆子的时候帮忙点豆子,种土豆的时候帮忙放土豆,种玉米的时候帮忙洒玉米。而收成的时候,她也会帮忙去收成,比如挖花生的时候,大人一锄头挖出来,她就仔细的把一颗颗花生从根上拔下来,放到娄篮里。一株摘干净了,她再把植株放到田埂旁摆放整齐,到时候一起收回家晾晒干了当柴火烧。所有这些细碎细致的农活她都参与,不自觉地就养成了她小大人的个性。在我和哥哥面前,也更是一副长姐的姿态,时时想着呵护我们。

哥哥和姐是双胞胎,只因她先出来一步,便成了姐。但是她一直以姐的姿态对待自己的兄弟。姐的资质不高,读书一直很吃力,尽管很努力,但成绩一直很一般;而哥哥则要聪明许多,却玩性太大,从不认真学习。有时候还要姐帮忙做作业。那时的父母只顾着养家生活,对教育还没有太过上心,于是这一对双胞胎都没有在学业上有所斩获。但两人的学习经历却一直印在我的脑海。两人上初中开始住校,一周可回来两次带菜。每次回来,都是姐准备第二天要带的菜,两人分装好,然后第二天早晨,姐先起床,做好早餐,再叫哥起来吃,吃完一起去上学,三年来,一直如此。

姐的善良小大人形象还表现在对农人矛盾的搀和上。那时的农人之间,经常会发生一些争吵,甚至有农具武装的打斗,姐姐每看到一次,都会哭着喊着去拉去扯愤怒中的大人,可是个子小小的她,除了会遭受一点无谓的撞击和创伤之外,能解决什么?但每次她还是会表现的那么神勇。爸爸心疼她,妈妈骂她傻,可她还是改不了。也不知是不是因为父亲经常为别人解决纠纷的缘故,让她总是能那么不管不顾地想救人于水火。我总听她哭着喊得一句话就是:别打了,你们都流血了!流血是她不能看到的场面,是她心里翻滚的痛楚。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最想说的是,我的姐最是老实和善良,善良的冒点傻气。姐的心永远就是那么得清亮和柔软,对人总是毫无设防的好,无论别人是阴险奸诈的小人还是虚情假意的伪君子,她都热情真诚待之。初中毕业后不久,她就到县城里去上班了。在那里,人心更加复杂,姐的单纯遭到了致命的打击。她一心一意地工作,踏踏实实地干事,老老实实地做人,但是复杂的人际关系还是让她感到恐慌。有人笑她傻,有人笑她呆,有人嫌她蠢,表面上却还做出友好的样子。小小年纪的她终于无法承载那种负荷,一向身体很好的她,在一个炎热的夏日,昏倒在回家的路上。这一病就是一个多月,最严重时,她不吃不喝,呆呆望着房顶,不言不语,不知在想些什么。也许她想不通自己的真诚为什么会换来那么多残忍的辜负。我天天设法逗她开心,陪她说话,才渐渐把她从失神的世界里拉回来。可后来问她,到底发生了一些什么事,她却再不言语。只说工作累了。不过从此后却开朗了好多,为人处世更加大大咧咧。这样也好,不太容易受伤。

这一次生病后,爸便不让姐再出去上班,把她留在家里。这样一直到她出嫁为人妇。

父母和奶奶都知道姐老实善良,怕她嫁到远方会吃亏吃苦,所以把她安顿在村里安家立户,也好有个照应。姐夫是山里的人,却有好手艺,也正好想出来讨生活,正好是天作之合。而且,幸运的是,姐夫也是一个大方善良的人,不过心思细密,不如姐开怀大度,什么都不放在心上。

成婚后,姐的家就像一个驿站,干农活的人都喜欢到她家歇脚,因为自在,无论别人是灰头土脸,还是在她家烟熏缭绕,姐都不嫌弃。姐对人热情大方。所有农具,只要有的,都愿意出借,没有回还,也不怨责。每次自己要用时,没了,就跑到父母家里去拿。奶奶总笑说她是一个败家闺女,但还是让她拿去,爸自己又再添置。吃饭时间,姐两口子碰到人来,会招呼别人吃饭,不管菜色如何,马上添一双碗筷。

结了婚,双方多了一个要顾全照应的大家庭,姐夫兄弟姐妹五个,他的父母也都是姊妹甚多的大家族,这样姐每年的人情往来就很是可观,但姐却一点不觉得压力,相反每次都是乐呵呵地参与亲戚们的喜事,同情别人的不幸。并不为礼金的事过多忧虑。而且,一切让姐夫做主,她并不多说一句。姐夫的小外甥从上学开始,就一直在姐家里住着,每天都是姐为孩子做饭、洗衣,甚至辅导学习。当然凭着姐的智商和能力,教育是谈不上有多成功的,但她这个做舅妈的却能让外甥对她尊重并且友爱,当成朋友一样诉说心事。现在他长大了,在外地供职,还时时跟姐姐像朋友一样视频聊天呢。

姐夫是儿子当中的老大,在姐生侄女燕儿时,亲家父母说,自己儿子三个,难于顾及周全,所以以后谁生孩子都不带,一视同仁。于是照看孙子的任务光荣落到爸妈身上,还有奶奶也帮忙照看着。而一直寄住在姐家一年多的她的姑姐也帮了些忙。所以姐一直不以为意,倒觉得自己十分幸福。就算是后来,亲家父母照看了二儿子的孩子又帮着带小儿子的孩子直到上中学,姐也觉得没有什么。公公婆婆来了,她还是周到的服侍。去年婆婆摔断了腿住院,也一直是姐在她身边陪护照料,尽心尽力。

还有啊,我的姐姐虽然算不上有多能干,但厨艺确实一流,这要归功于她对这方面的兴趣爱好和肯钻研。她每次整出来的饭菜,都会吃得我们有一种幸福的饱胀感。这不,她一叫我回家吃年猪肉,我就马不停蹄往家赶了。

不知不觉到了到了姐姐家,正要敲门,邻居王嫂子正好来了,掏出钥匙开了门。我心里满腹狐疑,进去问了姐,才知道,王嫂子的地在姐家附近,这些天天天砍菜去市里卖,每天砍好了放在姐家,第二天一大早到这里来挑,姐每天要被叫早开门,后来就索性把钥匙给了一把王嫂子。我的姐,就是这样的人。

不说这个,话说那天走进姐家,室内已是温暖一片,姐姐已经燃好了灶炉,就是那种现在农村流行起来既能取暖又能做饭还能当饭桌的物件。它仿佛一张圆桌,圆桌中间挖一个洞,洞下面是一个四方铁面围成的炉灶——就是烧柴火的地方,在上面炖上锅可炒菜,炖上壶可烧水,炖上煲可熬汤。然后大家围坐一团,暖和得很。我自打进门落了座,除了站起来解决内急,就没再挪窝。实在太温暖了。而且,姐姐熬得骨头汤已经香飘满屋,惹得我说话都冒口水,索性拿来筷子先尝为快。反正在姐家一向自由惯了,她不以为意,我更是毫不客气。姐中午弄了满满一桌菜,喊来爸妈一起吃,爆炒猪肝、酸辣猪肚、南瓜蒸肉、蒜香血花,还有好吃又好看的回锅肉,我一向不怎么吃回锅肉,但姐炒得香浓不油腻,我能吃好几块呢。还有各色小菜,也是爽口,吃得我们满嘴流油。阳和侄儿也吃得很是香甜,不用我们像平常那样催促吃饭。

吃晚饭,阳和侄儿自到外面去疯玩,吃零嘴,后来又陪姐到地里去拔萝卜,开心的不得了。我一直坐在灶火旁,和爸爸妈妈聊天。姐得空的时候,也一起拉家常。后来妈妈先回去熏肉,爸爸坐了会儿让我们跟他一起回家。我却舍不得走,说就在姐家吃晚饭。姐说是啊,晚上我弄肥肠火锅你们吃。爸也便答应了。我劝姐不用再弄火锅了,中午的排骨还有那么多,她笑说不碍事,那个放到明天吃一样的。便依她了,便宜了我的胃啊。

晚上才回到爸妈家里,第二天一早,姐便来了。我知道,她想着我今天要回家,所以来陪陪我。看着她一身旧装,一双土气棉鞋,我忍不住说让她也要多捯饬捯饬自己,买点衣服,打扮打扮。还有那双一直劳作的手,也要多护理护理。平时做事情也不要太卖力,现在年轻,到时候老了,毛病都来了,痛苦的还是自己。她腼腼腆腆地笑着应着,说在农村里那顾得了这些。我说快过年了,给自己置几件新衣总可以吧。她说没人陪着。我便让她和我一起坐车去市里,我陪她买了衣服再回去,她自己坐公车回来。她有所心动点头答应。可是最后因为她婆婆来了,她要回家去做饭,陪婆婆。计划告空。

其实,现在村子里的很多媳妇早就不是原来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模样了,会打扮,会打牌,会跳舞,日子过得丰富多彩。田里荒着不打紧,灶台冷着也没关系,老人孤单更不是问题,总是先乐了自己再说。就只有我的姐姐,还是那种淳朴模样,孝敬父母公婆,亲近亲戚邻里,呵护兄弟姐妹,并享受着煮饭做菜耕耘田地的幸福。

我有这样的姐真是福气!我的心里总是默默的说着一句话:我的姐姐叫小芳,那个纯朴的善良的实在也是美丽的小芳姑娘!

看我的蓝散文汇总篇四

我喜欢散文,喜爱文字,闲暇之余,“漫步其中”,着实是一种心灵的洗涤,精神的愉悦.

喜欢散文,喜欢它的“形散而魂不散”,充满着灵性、自由、美妙而生动。喜爱文字,喜欢它能深入地走进心里而产生与心灵的共鸣。于是,时常便把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倾诉与笔端,在文字的领域里,字“垄”行间释放自己的情感,表达着自己的内心世界。虽然深知自己的文学功底甚是薄弱,知识水平也浅之又浅,虽然不能以此当做一种职业,但我依然喜欢,心底对此总有一种难舍的情,挥之不去的爱,似乎只有在文字中能找到一种心灵的相通和共鸣。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就喜欢看作文书。对于物资匮乏的六七十年代,看书对于每个孩子来说是一件奢侈的愿望。而我唯一能看到作文书的方式,便是从做教师工作的父亲那里获得,并且也是极其有限的,一本一气呵成的看完,没来得及体会每篇作文的心得感受,看完了就赶紧送回。即便如此,对于当时来说也是很幸运,很知足快乐的事。

或许因为在这样的方便条件影响下,每次老师留的作文我都能第一个完成,同时也是班级同学作文当中优秀的一个。因此,每次老师留作文是我最高兴的'一件事,也是我最喜欢做的一项作业,而每次当我写完作文手捧着交给老师的时候,也是我最为难过的时候,因为自己努力用心写的作文时常看不到老师的批改和任何的评语,为此还曾向老爸有过抱怨。即便如此,每次留有作文的作业,我都用心的写完第一个交给老师,而更多的同学因为没有完成受到批评。每次考试的作文成绩我都是优秀的,说心里话,那时在同学当中,作文曾是我的骄傲。

喜欢上散文,是步入初中以后。最初接触到散文,是在语文课本上,朱自清的散文父亲的《背影》和《荷塘月色》,朴实的语言,丰富的内心情感,身临其境而美妙的境界,文字中隐藏的内涵深深的吸引了我。时常如饥似渴的寻找着这方面的书籍。家境并不富裕的我,每次走到报刊亭前,都会不知不觉的停滞不前,手捧着我喜欢的《诗刊》《散文》爱不释手,翻着翻着却又不得不遗憾的轻轻的放了回去。买一本诗刊一元五角,却要积攒了很长时间的零花钱,捧在手里的那种感觉无以言表。也就是从那时起,散文成了我的挚爱,我的梦想。

初中毕业,结束了我的学业,也结束了我的一切知识来源和途径。而此时认识了我人生第一位,也是我认识的唯一一位作家协会我敬佩的韩老师,给予了我的帮助和认可,并且鼓励我坚持自己的爱好,着实曾经给我很大的信心和勇气。然而,这个梦想,这个与现实大相径庭的梦想,在不久的时日终究破灭了。但任岁月变迁,时光流逝,我依然感谢与之相识的恩泽一场,自此与老师也便成了我今生的永别!

人永远无法脱离现实,因为现实是准则,你只有面对。而后便是结婚,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忙碌于生活的繁琐,心底的梦想也变得遥远的无法触及。

二十年,二十年我未曾提笔。当电脑走进家家户户,当坐在电脑前打开的刹那,当那一段段精美的文字映入我眼帘的瞬间,也拨动了我的心弦,触动了我多年不曾触及心底的那个梦想,如鱼得水般畅游在文字之中,陶醉在那个美妙的世界。二十年后的日子,当我再次提笔之时,百感交集,不禁鼻尖酸涩,却无从说起,不知如何用文字语言来表达那是一种怎样的一番感触。

“书到用时方恨少”,每每看到可以会员注册,我深知自己的文化功底,文学底蕴更是无从提及,我便望而却步,一直徘徊在的大门之外。唯有闲暇之时,漫步于之中,品读着美文带给我的感受,如心灵的“鸡汤”带给我诸多的感触与内心深处,便随意的在空间写写只言片语,无所谓布局谋篇,不遣词造句,简单记录落落心情,也算是闲暇时的一种精神食粮吧!

上网几年,每有闲暇,着实成了我休息的港湾,偶尔便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想注册会员能够参与其中,希望能在此吸取各位老师的文字精华,学习更多关于写作的知识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文字以及文学上的稚嫩。真的很有幸,当我成为会员之一的时候,可以说,是给了我一个学习的机会,一个交流的平台,那一刻我无比的兴奋。

利用闲暇之余,漫步于文字之中,诉说着平常的日子,丰富着内心的世界,融汇着真实的情感,透析着人生的哲理,沉淀着岁月的磨砺,释放着所有的心情,充实着平淡的生活,如一缕阳光,体会着散文带给我的感动,如一道彩虹,将生活染饰的更加美好。看时光如水,听岁月如歌,品生活五味,感百态人生。是文字产生了与心的共鸣,一篇精美的散文,带我走进一个美妙的世界,心灵的世外桃源。

虽然这二十年未曾写过任何东西,虽然对我而言,这二十年是一段学习知识的空白,人生是得与失的一个过程,失去一个梦想,收获的是一份平静与淡然。我的散文,我的梦,虽然这个梦想今生无法实现,但它依然是我心底的最爱!一份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看我的蓝散文汇总篇五

一场大雪,落入眼帘,密密麻麻,密密麻麻。

一个冬天,冻土暖阳,落了又化,落了又化。

母亲说,怀我七月的时候,曾经在百货大楼的门口摔倒,有人冷眼围观却无人搀扶,她一边哭一边推着自行车往家走,一路念叨着“七个月活,八个月死”……我听到这段诉说的时候心里有些难受,但我活过了那个寒冷的季节,降生在了桃花盛开的春天。

也或许源于此,从小到大,我都很畏寒。

1、棉被。

那是一幢最不起眼的红砖楼,水泥色的屋子里,却隐藏着我几乎所有的童年。那个屋子很小,简单的家具陈列,就显得格外拥挤,电视机是老妈的朋友替换下来的,冰箱是攒了一年钱买的,对于现在的我看来,所有的东西都旧旧的。但三口人,算计着过日子,却幸福。

那些时光于我,很多都变得模糊了,甚至变成了一种感知,但至今存留在心底某处,会不自觉被想起,甚至被怀念。尤其关于冬天,似乎总有很多想说。

那时候,家里应该是有暖气的,但屋子里却似乎从未暖过。内蒙古的冬天,总比想象的要冷一点,睡觉的时候,要盖很厚的棉被才行。北方的棉被,大多应是订做的,菜市场旁边有弹棉花的“艺人”,能把柔软棉絮做成厚实的棉被,而这时常可以吸引我幼时的目光。

父母结婚的时候,老爸什么都没有,摆酒的时候爷爷甚至没来,只托人送了一床棉被。这也是很多年以后,老妈说起时常埋怨的,说爷爷有些薄凉,但这话也只是对我说说,不能被我爸听了去。不过,也大概是这床棉被,帮我们一家三口捱过了最冷的日子。

似乎所有的苦日子,都是因为增添了我。同样的床,要宽敞地睡下三个人,迫不得已要横过来用,每天晚上老爸要多摆一张椅子,用来搭脚,而这一直延续到我小学三年级时候搬家,他们和我才有了独立分开的房间。

冬天最冷的时候,在屋子里哈口气,是素白的,窗子漏风,上面结着厚厚的如同森林一样的窗花,母亲说那是远方的风景,被冻在了窗子上。我想到无比巨大的松树,茂密的针叶如花般绽放,缤纷满目,温暖如春。

但被窝里还是像冰窖一样,要慢慢捂热才行。老妈多是先给我洗漱,于是最先钻被窝的也是我,扒衣服要快,要减少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赶紧跳上床,跐溜躲进被窝里,所有动作要一气呵成,却还是禁不住打着寒颤。或许这种寒冷的感知,就如北方人的性子来得太豪爽了一些,至今难忘。但咬咬牙,过会就会好的。等暖了些,看老妈还没收拾好,我就翻个身,挪到她的位置,把她那里也捂暖。而暖被窝似乎也成了一种习惯,这或许对于那时的我来说,是很有成就感的,而这也似乎是我小时候唯一需要忍耐去做的事情。

后来搬了家,我小学三年级,也和父母分了房间,冬天时候屋子还是冷些,但好过很多,还记得那床新被是姑姑做来给我的。高中一年级,第二次搬家,冬天屋子的暖气烧得火热,房间里可以穿夏天的衣服,棉被也被淘汰了,被一直压在衣柜里,再没用过。

没几年读大学,我偏偏要孩子气,想要走远一些,不想再被管束。我印象里的南方,总是小桥流水,青柳燕啼,蔓延着无边无尽的暖意。临行的时候,带了荞麦皮的枕头和一床轻薄的蚕丝被。心想身在他乡,总要有一场安眠,以为这些家当足够了。

关于南方的热,不想过多述说,却是南方冬天的冷,给了我最多折磨。我盖了一冬天的蚕丝被,半夜时常被冻醒,辗转难眠。那时候我不知道被子因为潮湿,时常要晒,另一方面,被子着实太薄,也不够保暖。埋怨诅咒,都无济于事。直到第二年,我果断把一股霉味的被子扔掉了,换了新被子。那时候心里有一种得意,想着远在他乡,总要对自己好一点,可无论怎样,被子总有一天会沾染了潮气,变得不再温暖。

原来离开家,才知道,还是记忆中的棉被更温暖。

2、雪人。

冬天的时候,多只能窝在家里,而最盼望的莫过于是下一场雪。童年时候的雪,总是漫天散落,一团一团的,一下就是一整夜。雪夜的天空是橘红色的,雪落得轻而缓,似乎连时间也变得很慢很慢。这就是北方的冬天里,最安心柔软的部分。

我要用手掌,把那片森林一样的冰花融化掉,等河流洒落窗台,才能窥视到外面的世界。白色的土坯房屋顶,白色的枝桠,白色的小路延伸到白色的远方。一切都在阳光照耀下,美好得不言而喻。我终于有借口出门了,老爸耐不住我反复提议,终会答应陪我去堆雪人。

全副武装,毛衣毛裤,帽子手套。小时候落的雪,很厚实,又很黏,轻轻一捧,就能轻易合二为一。总感觉这座重工业城市,后来很多年再没下过这样的雪。是我变了,还是城市变了,都不可知,终归是那个红色的砖房不见了,连带着那些个飘雪的冬天。

包了雪球,就可以滚了。顺着街坊滚,不一会就是一大团。我和老爸一人一个,他的大一些,我的小一些,两个雪球垒在一起,就几乎完成了。老妈不爱下楼,却也愿意给我两颗纽扣,有了眼睛,雪就可以看到这个世界了。

我知道,描绘一场冬雪,讲述一个雪人,有些乏味。但是,雪人与我,有着不同的含义。独生的孩子,是可以一个人打纸牌的,和雪人对话,也并不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雪人是一个短暂的朋友,随一场天赐降临。我是个不爱讲话的孩子,但我愿意相信,我创造的雪人是有生命的。我每天清晨醒来,等不及穿衣服,第一件事情就是趴窗台,看看雪人是不是还在。

雪人会越来越丑,我们大多隔着窗户相望,直到冬日的某个中午,它就没了形状。

我喜欢缠着老爸给我买花脸雪糕,因为雪人先生就在袋子里。童年的世界很简单,只有最单纯的感情,哪怕嫉妒还是讨厌,都来得纯粹而理直气壮。

我,父亲,雪人,三个人。这是我冬天里,最美好的景象。

读书以后,每次下雪,也总是很兴奋。同学们都伸着脖子往窗外望,“嘿,下雪了!”

老师常用粉笔擦拍拍讲桌,“又不是没见过,激动啥?”

可不知道为什么,年年下雪,却还是抑制不住。再也不堆雪人了,我多是下了课,踩着雪在校道走走,只听咯吱咯吱响着。下了雪,空气是香的,天气变得没那么冷,常常隐没在烟尘中的延绵青山,也出现在了尘世间。这是冬天给我们北方小城的礼物。

高中几年的圣诞节,都是从平安夜开始下雪,商店门口摆了炭火堆,烧得通红,一边是雪人,站在熙熙攘攘的街边,满脸闪着温暖的光。

大学几年,总是在电话里听母亲说,家乡又下雪了。可等到我回家,却总是遇不到,一场大雪成了可遇而不可求的恩赐。我可以得意地和南方的朋友讲,冬天渐冷的日子里,雪是如何肆无忌惮而忧伤的洒落,可于我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期待。

转而即将毕业,不知道要留在南方,还是归去。母亲总觉得南方气候好些,说不如换个城市,迁徙而生活,安家而立业。

但我不管走在哪里,总会不自觉的想起,那个冬天,那一场雪,那个窗外的雪人。

如果,我做了父亲,我一定要和自己的孩子堆雪人。

那是他的童年,他的冬天,也是我的。

3、晨光。

冬天的太阳,总是和我一样,睡不醒。路途,总是有些遥远,我们摸着黑,前行。

父母都在工厂里上班,工厂里有托儿所,于是他们要带着我上班。

老爸骑自行车,后面是载着老妈抱着我。城市里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厂区上班,从市区连接厂区的沥青马路,翻新了一年又一年,在清晨固定的时间,涌动着浩浩汤汤的大军。那时自行车还是这里最主要的交通工具,那些年,汽车还寥寥无几。

如若下了雪,老妈就要抱着我挤通勤车。这对于我们全家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老妈起床,要一遍又一遍地把我拉起来,帮我穿衣服,冬天的衣服多,左一件右一件的,还要洗脸刷牙。她洗漱的时候,老爸就已经在折被子擦地了。通勤车不等人,于是老妈时常要抱着我一路奔,老爸把我和我妈送上车,才自个骑自行车往单位赶。如果误了车,那就麻烦了,迟到要扣钱,带着我又怕不安全。

我从小晕车,上了车就哭闹,我妈总是妄图分散我的注意力,指着车窗外的雕塑让我看。窗外是密密麻麻奔忙的人,冲着一个方向奔涌,至今未变。很难想像,我曾经也是这其中的一员。我想我算是是最年轻的上班族了。现在看来,父母的辛苦不言而喻,年轻什么都没有,还要养个笨小孩。

小学未搬家前,老爸每天有个任务,就是骑自行车送我上学。我不爱收拾书包,所以总是拖拖拉拉弄到早晨才忙碌。睡不醒不说,还要丢三落四地整理课本文具,记得老师写在我学生手册上的一句。

评语。

就是,经常迟到,不早退。

冬天天亮得晚,那时候根本就没有声控灯,出门下楼梯还要靠手电筒。老爸骑车载我,我背着书包,抱着我爸腰,不知不觉就能睡着。突然脑袋一个失重才惊醒,老爸能感觉到,叹着气,“怎么又睡着了?”天蒙蒙亮,街上又时常裹着厚厚的雾气,几米见不到人。我眨眨眼,看着模糊的世界,禁不住再次瞌睡。

我那里的高中,很少寄宿,依旧要清晨赶路,那时候我早就开始自己骑自行车上学了。骑自行车从来不戴手套,从小养成的毛病,冻手就往校服袖口里缩,到现在都改不掉。冬天天冷的时候,自行车似乎也特别容易坏,最怕早上一跨上冰凉的自行车,发觉车胎是瘪瘪的。

一路摸黑推着往前跑,能碰到修车的大爷摆摊了,那是幸运的,来不及检查是不是扎了车胎,花两毛钱用气管子赶紧打了气就往学校狂蹬,要在气漏完前到达学校。

下了雪也要骑自行车,路上的雪有时候是毫无瑕疵的,直到我的车轮碾过两条印记。街灯昏黄,彻夜照着,天黑得透彻,雪映着这橘子一样的色彩,覆盖在地面,我们看不到哪里有冰,会不会摔倒全看命。

我也摔过,不止一次。冬天的城市被冻得僵硬,撞上去生疼。站起来,拍拍雪,继续骑行。中午暖的时候雪会化,晚上又冻成了冰,自行车倾轧形成了冰棱,我亲眼看到过,一片冰划破了一辆自行车的外胎,雪上染了血。

现在想想,冬天的清晨,简直是辛酸血泪史,小城里的我们,总是在黑暗中前行,为了一场明媚的未来。工作,读书,我们在路上,就算再迟,晨光总会照耀。等马路两旁的桃花,都盛开了,相信一切就都好了。

4、冬食。

内蒙人吃烩菜,有点类似炖菜。主角万变不离其宗,白菜、豆角,土豆、粉条……。

小时候,一到冬天,家家户户储存白菜和大葱。卖菜的大车停在家门口,一户人家三口人,买个一百来斤白菜都算少。简单把菜扒一扒,就铺放在外面晒。小区门前,放眼望去全是菜。等晒得有些干了,就搬回家,放在阴台上,冬天随吃随取。

我总是抱怨,怎么今天又吃这些。母亲总是回我一句,冬天了,你还想吃啥。

所以印象里的冬天,总是没什么东西可吃,有时候一碗西红柿鸡蛋面,就很满足了,因为西红柿可是母亲秋天选好的冻在冰箱里的。说起这个,要提起来,因为母亲爱吃甜食,她还喜欢天还没冷的时候买些草莓冻在冰箱里,等到了冬天,就熬了草莓酱,甜滋滋的。

后来,似乎是蔬菜大棚兴起的缘故,或是南北交通也方便了,冬天也能吃到各色蔬菜了,囤积白菜大葱的人就很少了。但老妈还是习惯在冬天,做一样的菜。

“为什么今天又吃这个?”

“冬天了,你还想吃什么?”

“明明超市什么都有得卖!”

对话增加了一句,但是烩菜依旧不变。在南方一段时间,不知为什么,总会想老妈的烩菜,明明就是再普通不过的白菜土豆,以为早就烦腻了,却发现,这是味蕾早已经有了依赖。

内蒙的食物中,羊肉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饺子永远都是羊肉馅的,从我太姥,到我姥姥,再到我妈,拌了肉馅,包了饺子,煮出来出了锅,都是倒进一个很喜庆的大盘子里,图案就像大家熟知的那种旧脸盆,关键是,味道都是一模一样的。这是家庭中的一种延续和传承,而我觉得这是我这辈子都不想失去的味道。

冬天的早晨,如果时间足够,一碗滚着辣汤的羊杂碎,能让你顿时全身火热起来。南方人会很难想象,早点可以是如此的重口味,可对于我们来说,这是最地道的滋味。辣汤里撒了芫荽,浓郁的火辣羊汤里就散发出丝丝清香,配一个松软的花卷,来一碟泡菜,热腾腾下肚,再舒服不过。

冬天吃火锅,吃到满头大汗才尽兴。老北京清汤铜锅涮,下了内蒙的手切羊肉,几秒变色,肉质鲜嫩,蘸了调味的浓浓芝麻酱,大口咀嚼。配了糖蒜,可谓滋味十足。走出店门,隔老远都闻得到您老身上的羊肉味,随便碰一熟人,不用细闻,“嘿,吃涮羊肉了吧。”

不过说起来,却也是这些年生活条件渐好,才能如此频繁地享受这些美食。但有一点,我总觉得,这些年虽然生活条件好了,可年味却越来越淡了。

小时候过年,几家人凑在一起,忙忙碌碌准备一顿年夜饭。今年在我家,明年在他家,不管屋子是大是小,围坐在一起就很开心,难得所有人在一起。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年夜饭就成了负担,大家便都不张罗了。

于是,母亲就每年订了饭店,点上一大桌饭菜,热闹也热闹,说说一年大家过得如何,喝多了,大爷们也会怀念爷爷,掉眼泪。但终归是各家的儿女大了,而他们老了,大概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过得好与不好,都是自家关起门来。年夜饭一结束,就各回各家,简简单单结束这一年。

在北方读书,冬至了,老妈总要打电话问我有没有吃饺子,我说这边吃汤圆的。

老爸听到了在一边附和说,不行,还得吃饺子,好吃不如饺子,舒服不如倒着。

冬天渐冷,有些想家了,也想家中的食物,单调,确是真正的牵连血脉的味道。

活着,不也是单调的事情,但为何如此执着。

5、想你。

想你时你在天边,想你时你在眼前,我不善于表达爱,但是我此时此刻,想你了。

广州又开始下雨,本不知不觉暖和了些时日,清晨又开始冻手冻脚了。去商店自己买了毛线帽子和手套,甚至厚的衣服,打电话告诉老妈,过年的衣服自己买了,不用她了。这一年,总是莫名开始担心父母的身体,常要嘱咐老妈要运动一下,告诉老爸少喝些酒。

想起之前老妈说给我听的一段对话。一天老妈突发感慨,和我爸说,你说咱俩一直赚钱,就想着以后给他买房买车,辛苦了一辈子,都给儿子了。老爸理所当然地回应道,谁家不是这样?我听到的时候笑了,我说,真的不用给我攒钱,我只希望你们过得开心一点。老妈不说话,我仔细想来,他们的很多幸福或许多来自于我。

这些日子,我开始去招聘会,不管有用没用,都去走走,穿得不正式,却也精心收拾过,硬着头皮排长队,这才知道找工作有多难。事后打电话和老妈说,形势不大乐观,老妈问我,要不回家吧?回家也挺好。

我沉默许久说,再等等吧,实在不行,我就回去。独生子终于要独立了,才猛然觉得自己没长大。也或许是自己根本就不愿长大。读书的时候,就盼望工作,觉得经济独立了,就可以享受物质的自由。现在想来,我应该倒退十年,好好读书的。

回不去的是远方。去年冬天,和朋友心血来潮,跑去黄河看日出,北风刮过土丘,我站在冰面上冻到浑身发抖,乌黑的云张牙舞爪,直到看到太阳从冰冻的河面破出的一刹那,我感动得鼻子一酸,想流眼泪,我说我还会回来,因为我生在这里。于这片土地,有太多道不出来的感情,或许温吞,但是异常浓烈。为什么内蒙人走到哪里,都爱聚一大堆朋友,吃肉、喝酒,大概是这骨子里的东西,不愿改,走到哪里都想像在家一样。

冬天里的每一口呼吸,都消耗着这青春和生命。我也想家,想你们,在这寒冷的冬天。

听说家乡下了雪,是不是在等我回去。我在路上。

看我的蓝散文汇总篇六

我的人生还只是刚刚开始,但是幼小的我已经体会到了我人生中的酸甜苦辣。

心酸。

在我读小学六年级时,我参加了刘老师的成功作文班,既然是成功作文班,当然就要写出成功作文。我第一次进入作文班,刘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让我们来写,刚开始我写的入了神,而后来却应付了事,结果作文评奖时,别人都得了成功作文,而我却只得了范文,想来想去,还是我的不对,我的鼻子陡然一酸,眼泪哗啦哗啦的流下来。

喜悦。

进入成功作文班之后,我的作文渐渐进步了。熊老师直夸我棒!终于有一天,我写出了一篇有着参赛资格的作文,我怀着喜悦的心情把作文投稿了,没想到第二个月,我的作文发表在《现代教育报》上。那天我一宿都没睡着。妈妈知道此事后,特地奖励了我,奖励了两枝钢笔和一个甜蜜的吻!我心里美滋滋的。

苦辣酸甜。

自从我的成功作文逐渐变多之后,我认为没什么题目能难倒我,可有一天,刘老师布置的一篇作文让我非常苦恼。刘老师看到我苦恼的样子,给我进行了点拨,我恍然大悟,一下子来了灵感,开始“唰唰唰”的写,心里的苦涩变成了喜悦,文字像涓涓细流,都变成了方格字,最终写出了一篇成功作文。整整一个星期里,我都沉浸在喜悦之中!

人生就是要多努力,才会更多的成功,才会有更多的绚丽多彩!

看我的蓝散文汇总篇七

几缕阳光从窗外斜射进来,照在了我那紧闭的双眼上“唔!好刺眼啊!”早晨的起床意味着新生活的来临。

生活如一顿佳肴,把酸、甜,苦、辣四种不同的味道,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理解,组成一桌色味俱全的佳肴。

人有太多的抱怨,但我们为什么不能换个角度呢?用不同的思维看生活?

看我的蓝散文汇总篇八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是成功的,是缤纷多彩的,是与众不同的。可为什么当下,却有那么多的人却禄禄无为,毫无所获呢?有些人抱怨是天的错,是的父母错,是命运的错。却怎么也不承认是自己的错。

我的人生,其实我不明白,也不知道会是怎么样的。人生只有走到最后才会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是我可以先给自己规划一个自己想要的人生。但并不是纸上谈兵就可以成功的。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当然还要有自信,不能盲从于别人的说法,要有自己的见解和计划。我的人生是很不确定的,我现在能够有坚强的意志来控制自己的思想,成功是用汗水换回来的,不能只想着眼前快乐的时光,沉迷于精彩的电视剧,正所谓业精于勤荒于媳我必须时时刻刻告诫自己,因为每个人的意志力都和脆弱,很容易摧毁,但是只要你时刻告诫自己它就会变得坚不可摧。

人生地来说就是人的生活,我想要美好的人生,有意志的人生。我现在只有努力地读好书才有可能实现我的梦想,人生就像一座阶梯,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往上爬,我现在的目标是上一个好的高中,等走完这一步梯我的目标是上一个好的大学,我最大的希望就是可以出国留学,见识一下外国的人情世故和学习方法等,充实自己的人生,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当然,在人生的道路上,谁也无法预料,只有靠自己从现在开始努力地向自己的目标前进。我的相信这个目标并不是很难实现。

你是否也有你自己的人生计划呢?如果你有你自己的目标和理想的话那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说多了,做少了。其实这才是真。所以,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看我的蓝散文汇总篇九

很多人有爱车情结,尤其男人。

有资料表明,人们造车的动机,开始主要是用于载物和打仗,后来和平年代主要是载物与代步。无论怎样,车子的发明,是史前时代的一项伟大技术成就,它在人类的进步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作为代步工具,人们对车的要求是不同的。古时候,马车是属于士大人的奢侈品,一般底层的百姓是消受不起的。而现在,各种车辆按照不同的需求,已经进入到普通老百姓的家庭,早已不足为奇了。

我小的时候,单车还是蛮重要的交通工具,是家里除却手表之外的另一“大件”,那是父亲上班的专车。我想过车瘾的话,只能在他午休时偷偷学用一会,还得冒着摔坏车和被发现的危险。到自己进厂上班参加工作,领到第一次工资时,第一件事就是买了一部单车。凤凰的,名牌,珍爱至极。

上班后,见妻的眼神总是对他人的摩托车流露出羡慕,心里便隐隐作痛。于是很自觉地在她三十岁前夕,开回来一辆中档次的女式摩托。作为她的生日礼物,也作为她嫁给我八年的“委屈奖。”

到此,我以为对车的欲望似乎可以告一段落吧。心里还在想,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按上班工薪族的前景,这摩托应该是家里想车用车的“终结者”了。所谓“知足常乐”,应该没有太多的想法了。

可是,近年来,小轿车的风扑面而来。

接受领导关于“车改”方面的调研任务,对外界“车改情况”或电话或网络进行了一番打听。这才知道,原来,车改竟然是取消公车,鼓励私人购车。

印象中,有车族,或领导或富商或明星。按我们原来的收入与车价比,不吃不喝也得10多年,才够一辆小轿车的价钱,那就意味着工薪阶层购小轿车是三个字“不可能”。但有一个长者却预言:到你们这代人,到我们这个年纪,应该会拥有自己的私家车的。说这话的是一位拥有公车的老总。今天想起来,觉得老总确实是站得高看得远。只是没想到他这预言这么快就能够实现了。实际上,就在他自己这代人身上,都能实现拥有私家车的梦想了。

再看看身旁考“驾驶证”的人,可以说是络绎不绝,驾校的招牌也如雨后春笋般发了起来。驾校的生意一直忙碌不已。

两年前,我们身边的真正的购车者不多,倒是各种车展很多,但观摩者居多。那“香车美女”,倒是吸引了不少中产阶层人士的目光。

后来想想,这也难怪。所谓枪打出头鸟,谁愿意第一个暴露目标呢!但实际上,这只是掩耳盗铃的把戏,这么大的车,怎能隐瞒得了。只是大家心知肚明,却又心照不宣罢了。如有人问起,一般会回答:借朋友的车。

当然,这是前的景象,直到底05年初,公司实施车改,鼓励中层管理人员购车,给予购车补助和用车费用之后,不少新车才一夜之间从街道上冒了出来,而且,开车的人也大大方方且从从容容的了。

小轿车真的进入了工薪家庭了,圆了很多人的想车的梦。

【2】购车热潮。

公司公务用车改革方案通过之后,把二级单位、部室的公务用车,集中到汽车队管理;鼓励中层管理人员自行购买小轿车,给予购车补助及用车补贴。

于是,商家来了。

公司办负责联系省城轿车供应商家,采取团购方式来降低购买轿车价格。一时间,周边轿车供应商纷纷来公司洽谈,轮流上门现场搞车展。按照公司要求中高档车定位,13万以上的车分别到公司附近找场地陆续登场。感觉各种款式的`小轿车在这里争奇斗妍。虽然是冬日,那各种款式和色彩的车,犹如盛开在春天的花,红的、蓝的、白色、灰色的、金色的、黑色的花,让人赏心悦目且目不暇接,一饱了眼福。

应该说,绝大多数人对车是不了解或知之不多的。一般首先看的是外观,是否漂亮、大方,而对于内在的性能虽然重视,但却不太懂。

一段时间,人们的话题都是轿车。随着关注程度的提高,大家对车的了解程度也在提高。于是知道了日系车、美系车、欧系车等几大车系,知道了核心是发动机,关键是油耗,差别在配置,知道了轮距、轴距、扭距、内饰、4s店之类的专业术语。接着就是掂量一下自己的腰包,该定位在什么档次了。

于是,银行来了。

中行、建行都上门服务,发资料介绍车贷的种类。

拥有私家车的梦想马上就要实现了,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内心的喜悦。那个冬日,寒冷被热情驱逐回了西伯利亚,变得很是温暖。

但真正实施购车时,人们还是十分慎重的。毕竟这不是个小事,于是跟家人商量,最好是买自动档的,操作简便,而且夫人也可以驾驶;于是跟朋友商量,到底哪款车的性价比更好;于是反复比较着车的资料,在网上搜索着对某款车的评价。

经过几番比较、酝酿,有那么十来款车脱颖而出,成为了人们的关注点。什么丰田花冠、尼桑蓝鸟、阳光、福特蒙迪欧、马6、马自达福美莱、别克凯越、宝来、现代索纳塔、伊兰特、标志307。还有高档些的奥迪a4、帕萨特、别克军威、尼桑风度、天籁、广本雅阁等。

有人开车上班了,崭新的小轿车,反光镜上飘扬着红色的绸带,在冬日灰暗的天空下,这无疑是一个亮点。坐在车内,感受着新车的“新”的气息,优越感,成就感油然而生。冬日不再寒冷。

于是有人跟进,陆续有新车在街上出现。戴着大红花的小轿车真的成为了城市的风景。因为很多人在买车过年,增添喜气,也可以开车回到家过年。同时,还有一些搭“车”参加团购的,以致商家都没准备好,有些款式的车被抢购一空,出现了要订购的火爆场面。

公司里有180个中层管理人员,把这个冬日的话题炒得很热,轿车进入家庭了。

从这次团购小轿车的情况看,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求洋求大心理。没有人选择国产车,桑塔纳都没有,车型追求外观大气为首要;其次才是性能、内饰及后续服务与费用方面的考虑;三是从众心理。哪款车买的人多,也懒得去研究,跟着去买就是了,好与不好反正就像黄健翔的解说词:“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四是攀比心理。这种人一般开始总在观望,后来又左右不定,应该说每款车都各有自己的优点,又存在不足,买人家有的车又缺少点新鲜感,只好把目光定位更高一些的车。所以,越到后期买的车越档次越高。

公司的公务用车改革及轿车团购行为,的确牵动了许多人的眼球,引起了各界关注,也成为了人们一段时间的谈资。但总体来说,还算平稳。

【3】拥享私家。

对我而言,拥有自己的私家车,原本以为只能是梦想,但当这一刻即将来临,梦想马上成真时,又觉得百感交集。

实际上,04年的时候,我仍不具备购车的经济实力。那年,我刚刚购得一套160平米的住房,装修及几乎全部更换的家具电器,使我的名字在银行信贷部有了记载。而今又要去购车,那几乎是空手套白狼的把戏。公司虽有四万元的购车补助,但那也得是购车后的补助;公司也承诺为我们作贷款担保,但那也得是与商家有购车协议之后的事。我的首付怎么办。

好在还是有几个有钱的朋友。而且有个朋友是主动提出来,要帮我渡过目前这段难关。实际上,我是最怕跟朋友提钱的了。朋友间虽然不在乎钱,但钱却往往能让朋友变味。当朋友真正有困难时,应该要出手相帮的;当我的困难能得到朋友的帮助时,也能欣慰有朋友,欣慰自己能得到朋友的信任。

基于这样的经济实力,我对车的选择面就很窄了,价格档次符合公司要求的下限就行,再比较外观及后续运行费用经济即可。在对比几款价位相当的车后,目光很快就锁定尼桑阳光(sunny)。这款车外观流线型,传统而经典,日系车的油耗低及备件好配,内饰精致等特点,使我毫无犹豫就开走了这款车。

坐在阳光车里,心情也充满了阳光。

想起十年前一位公司领导说的那句话,不由得真的很佩服他的高瞻远瞩。他当年就预测,你们这代人应该会有自己的私家车。而当时的我们年收入尚未过万,除去生活开销,所剩无几,银行帐户上的积蓄,还在为住房努力呢。所以,当时只是点点头,半信半疑。但小车的梦想还是有了。

想起这购车,似乎更多的是满足成就感,并无太多实际用处。上班只有几十分钟的路程,所住城市不大,车的用处并非只是代步工具,而是一种梦想,一种追求罢了。尤其是男人,对车的拥有是一种成就与荣耀。

时值冬日,坐在阳光车里,温暖的空气及新车的气息,心情也似阳光般灿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