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试卷分享心得体会和感想 对高考试卷的感受(3篇)

  • 上传日期:2023-01-11 23:18:32 |
  • ZTFB |
  • 11页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描写新高考试卷分享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二)做好笔记。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笔记本不只是记上课老师讲的,还要作一些读书摘记,自己在作业中发现的好题、好的解法也要记在笔记本上,就是同学们常说的“错题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笔记本要进行编号,以后要经学看,要能做到爱不释手,终生保存。

(三)三个基本。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规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练。关于基本概念、基本规律要熟悉它们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引入?它有什么用?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和那些其他物理量相似或类同?与谁有联系?怎样记忆它?等等。再谈一个问题,属于三个基本

之外的问题。就是我们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总结出一些简练易记实用的推论或论断,对帮助解题和学好物理是非常有用的。

(四)物理过程。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有的画草图就可以了,有的要画精确图,要动用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以显示几何关系。 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间断的,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

(五)认真听课。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走思或尽量少走思。不要自以为是,要虚心向老师学习。不要以为老师讲得简单而放弃听讲,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当成是复习、巩固。尽量与老师保持一致、同步,不能自搞一套,否则就等于是完全自学了。入门以后,有了一定的基础,则允许有自己一定的活动空间,也就是说允许有一些自己的东西,学得越多,自己的东西越多。

(六)学习资料。学习资料要保存好,作好分类工作,还要作好记号。学习资料的分类包括练习题、试卷、实验报告等等。作记号是指,比方说对练习题吧,一般题不作记号,好题、有价值的题、易错的题,分别作不同的记号,以备今后阅读,作记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七)知识结构。要重视知识结构,要系统地掌握好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把零散的知识系统起来。大到整个物理的知识结构,小到力学的知识结构,甚至具体到章,如静力学的知识结构等等。

(八)请教同学。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向同学们学习,向周围的人学习,看人家是怎样学习的,经常与他们进行“学术上”的交流,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千万不能自以为是。也不能保守,有了好方法要告诉别人,这样别人有了好方法也会告诉你。在学习方面要有几个好朋友。

(九)数学能力。物理的计算要依靠数学,对学物理来说数学太重要了。没有数学这个计算工具物理学是步难行的。大学里物理系的数学课与物理课是并重的。要学好数学,利用好数学这个强有力的工具。

(十)珍惜时间。时间是宝贵的,没有了时间就什么也来不及做了,所以要注意充分利用时间,而利用时间是一门非常高超的艺术。比方说,可以利用“回忆”的学习方法以节省时间,睡觉前、等车时、走在路上等这些时间,我们可以把当天讲的课一节一节地回忆,这样重复地再学一次,能达到强化的目的。物理题有的比较难,有的题可能是在散步时想到它的解法的。学习物理的人脑子里会经常有几道做不出来的题贮存着,念念不忘,不知何时会有所突破,找到问题的答案。

【新高三复习计划六】

描写新高考试卷分享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过了暑假,新高二就要迎来紧张的高二生活了,但不少学生假期只顾玩儿,开学后收不回心。在这里提醒新高二的同学们,合理安排假期生活,在放松身心的同时,不能彻底放弃学习。

一个新高二的学生怎样安排自己的假期学习呢?

关键要尊重学习规律和成长规律。每一科都有它们内在的规律,会学习的学生善于从老师那里学会这些规律,并能在这些规律的指导下愉快的学习。比如说英语单词,谁都会忘,只不过要懂得记忆的规律,反复地去认识它,才能牢牢地记住它。学习没有定法,但是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一个刚入初三的同学来说非常非常重要。你要弄明白你学习的时候学什么?“学习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慢慢地才会形成能力。你有了这个目标,进步会很大哟,特别是数学,你可以试试呀!

【物理】根据学习情况对症下药

新初三生暑假复习物理时,要根据自己初二的学习情况“对症下药”。

物理学科在初三阶段的学习与复习非常重要,第一学期还要学习一些新课,第二学期开始复习。初三生要充分利用好这个暑假复习和预习,提前为新学年做好准备。

对于初二物理成绩较好的学生来说,可以根据教材,把已经学过的一些零碎知识点利用暑假做巩固复习。比如力学和电学部分是重要考点。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做一些力学、电学综合性的往年中考题。通过做试题,查缺补漏,看看自己还有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

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把初二的笔记拿出来,重新复习一遍,这样在将来面对新的知识时就不会陌生。如果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盲目上辅导班也不一定有效,不如在假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做一些练习题,或者从以前的错题中汲取经验,以求达到不留漏洞,提前预热的效果,以饱满的信心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化学】预习从现在开始

作为一门即将开始学习的新课,化学需要记背的知识较多,初三生利用暑假提前预习一些简单的知识点,既可以在新学期对化学课不太陌生,也可以为以后的紧张学习、复习打好基础。

初三生在预习时要订好计划,可以分章节学习,比如熟悉化学元素周期表、了解化学仪器的使用要求或将同族元素分成板块,简单地了解元素性质、方程式等基础知识。先要将课本上的内容初步理解,提前背一些需要记忆的内容。

化学知识比较零散、抽象,但也有章法可循,初中化学知识并不难掌握。通过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预习,初三生要找准哪些知识点对今后的学习有帮助,并加强记忆理解;选择一些有解题思路的指导书,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适当做一些习题,同时多理解题中公式的运用;通过做一些习题和练习可以发现学习中的问题,用笔记本把问题集中起来,这样可以使开学后的学习更有针对性。

只要在暑假做好预习,开学后认真听讲,根据老师的要求勤看书、勤动手,每个初三生都可以学好化学。

物理方法:跳出题海提高解题能力

许多同学为了提高自己的物理解题能力。能跳出“题海”而不懈努力追寻。有不少同学认为,学好物理只要记住物理定律、定理或公式,多做题就行。殊不知,未深入理解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未建构起完整的知识体系,题做得再多,知识还是支离破碎,以致一些同学越学越没信心。下面,小编将物理老师在教学和研究中的体会、感悟、经验总结出来,奉献给同学们,可作为学好物理,提高物理解题能力的助推器。

一、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物理解题的过程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这些信息来自两方面:

一是来自题目本身,通过审题而获得;

二是来自我们大脑,包括物理的概念、规律、思维方法和已经解过的问题及结论等。

它们贮存在解题者大脑的记忆中,要通过回忆提取出来,这就是“联想”。解题就是解题者这个信息处理系统与问题的相互作用,也是题目信息与大脑中的贮存信息的相互沟通、相互结合的过程,当我们面对一个物理试题时,成败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将头脑“记忆库”中的相应知识与题目建立正确的联系,并进一步应用这些知识分析、推理,最后完成解题。

提高物理解题能力的前提是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熟练掌握基本规律的应用,强化知识间的综合联系。这就要重视教材,认真阅读教材,构建学科的知识网络。因为教材是专家们根据教学大纲精心编写出来的,教材是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基本依据。是物理知识的“宝藏”,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资源之一。读教材时要重视物理概念、规律的建立过程,弄清每一个概念、规律是怎样引入或得出的,它们的内容、物理意义如何。对相互关联的概念,要辨析其异同。对于物理规律,要掌握它的公式表达、适用条件,用来解决什么问题等,边看书边思考,把读、划、批注相结合,所以读教材时,不仅要记住知识结论,更要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科学的研究方法,了解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过程是怎样一步一步深入的。在此基础上,要善于根据物理学科特点,从整体上把握物理主干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物理学科的知识结构,使离散的知识形成彼此紧密联系的网络,以便于解题时能准确定位,迅速提取。

二、分析,建构物理模型

高考命题侧重能力的考查,以问题的变化为切人点。千变万化的物理命题都是根据一定的物理模型,结合某些物理关系,给出一定的条件,提出要求的物理量。而我们解题的过程,就是将题目隐含的物理模型识别、还原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学会分析并善于分析,通过对具体物理问题的分析。即分析题目涉及的物理情景、物理过程和状态,分析各种条件下可能出现的结果和变化,以及导致这些结果和变化的原因。通过这些分析,把一个复杂的物理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子问题,判定各个问题的特点,建构起相应的物理模型,结合(对象)模型所遵循的物理规律,根据需要寻求的关系,写出符合题意的物理方程。只有在分析基础上的解题才能做到透彻、自觉、主动,正确地分析具体问题,建构物理模型是一种能力。我们应该在平时的学习中多注意培养和锻炼这种习惯,通过训练逐步形成“物理头脑”。

三、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提高解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十分重要。

1.形成正确的解题程序

无论是何种题型的物理习题,解题过程一般都要有以下几个基本的环节:读题、审题、情景、(对象)模型、规律、方程、求解讨论。一些同学解题时习惯于读题,找已知条件,找出要求的物理量,确定所用公式、定律,最后列出方程。其实用这种解题思路来解决物理问题是相当费时费力的。实践证明,只有规范地按照解决一般物理问题固有的解题程序,或者按照物理解题的基本模式进行操作,才有助于增强自己思维的条理性,最终达到解题程序自动化,有效地提高解题能力的目的。

2.养成画图的习惯

画示意图(力学中的受力图、运动情景图、v-t图,电学中的电路图,光学中的光路图等)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是解答物理习题的一大法宝。示意图能直观清晰地展示物理情景,可将复杂的物理问题变得形象具体。画示意图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把握题意的思维过程,一条简单的线段,一幅简单的图象,往往就是打开思路的金钥匙,很多同学问老师问题,当老师画出了示意图时,待求问题往往也就迎刃而解便是明证。所以同学们从审题开始就应一边读题一边画图,养成习惯,这是学好物理、做好物理习题的“秘笈”之一。

3.学会题后反思

学好物理贵在领悟和理解,重在掌握物理解题思想和方法。解完题后,不能只管答案的对错,还应解后思考:题目涉及哪些知识点(模块)?解题的关键是什么?有哪些解法?能否将题目变通一下?经过这样反复思考和总结,同学们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定会不断提高。

描写新高考试卷分享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遥远的绝响

驴友的偶然发现却让自身又喜又忧,喜于繁华野草处仍残着清幽小村,忧于生怕被外人侵扰,变成一处被明码标价的“文化囚牢”。

江南水乡余韵悠长,丽江春色流连忘返。只生怕这静谧的古村成为了一种绝响;只生怕离我们如此相近的风景却成了一种时间上的遥远。

当余秋雨担心魏晋风流、士人精神已不复存在时,便将他们形容成一种在时空上离我们遥远的绝响。而我,在这个将一切历史遗留的古迹沦为“废墟”,将一切文化明码标价的时代,担心某些在时间和空间上并不遥远的古村却因人为的过度开发,侵扰和利益化下,渐渐的变成了遥远的绝响。

当对古村落的吟咏成为遥远的绝响时,是人心的离初衷的遥远,是保卫的赞歌成为了绝响。丽江春色使人心醉,凤凰古村民风淳朴,可这已成为过去,成为被人工翻新的“古街”,被“表演”的文化舞蹈,被价值化、同化的“记念品”。越是刻意的追逐古村落文化的蝴蝶,那么,蝴蝶便离你远去。没有深入了解文化背后的风土人情便一一用金钱利诱,民风变了;用人工翻新一一“做旧”,文化的韵味也变了。

追回遥远的绝响。当我们放弃刻意的追逐古村落文化的蝴蝶,蝴蝶便静静的停在我们的肩上。没有一处古村的韵味是上天所赋予的,它们积淀了文化的记忆,传承了淳朴的民风。然而,人们的过度开发却让这种在静谧中的吟咏成为了绝响。我们应尝试去发现、去保护、去歌颂每一处在我们周边被遗忘的古迹,追回失落的遗址。更重要的是了解背后的民风与人情。

保卫遥远的绝响。驴友的沉默是值得认可的,并非自私,而是保卫。一旦将位置公诸网络,游人一多,素质便参差不齐。或许,的确有文化的行家,但也必定有素质低劣的破坏者,也唯有沉默是最安全的眼下之策。然而,长远之计必定是提高自身素养,用心去体会,而不是用照相机简单的留念与粗暴的刻下“到此一游”的炫耀。

他们就在我们的周边,静谧而安详的存在着,并不遥远。切勿因人心浮躁,金钱利诱使之成为遥远的绝响。

最新高考作文预测2

保持低姿淡定人生

当博尔赫斯出现在百科全书中,被同事发现后却依旧没有骄躁时,他的一颗淡定之心早已得到世人的赞赏。对已取得的成就的淡定,就是做人的低姿态,就是做人低调,做事高调。这种谦逊的行为,会使自己走向康庄大道,否则就会让自己跌入万丈深渊。淡定与否,他是决定事业成功的关键。

笃信淡定,夯实大厦根基。一颗淡定之心,映衬出你的心态,也会勾画出了你人生轨迹。狗尾巴草没有大树的钻天入云之心,凭着一颗淡定之心,随风飘摆,好不逍遥,却从未被拦腰折断。企鹅在受到海豹的追袭时,并没有直接向海面上冲,而是先下潜,尽力的低姿态,然后利用海水的浮力,努力向上冲击,使自己得以飞上几米高的冰岸,逃脱了追捕,保住性命。倘若企鹅没有淡定之心,直接向海面上冲,不仅不会飞出海面,还会成为海豹的食物。诸葛亮精彩地演绎了《三十六计》中的空城计,以自己淡定之心,摆下空城之计,吓退了司马大军;司徒王允利用吕奉先与董卓的不淡定之心,使用美人计使其双方自相残杀,消除了汉家的隐患。所以,保持淡定的心态,是打好人生大厦坚固的基石。

保持淡定,搭建成功阶梯。生活中,总是有人在卖弄或炫耀自己,结果到头来为此吃尽苦头。古希腊有一个强盛的国家锡巴里斯,它的新国王泰利斯好大喜功,为向其他国家炫耀自己的强大,把战马训练成跳舞的仪仗队,然而战场上敌人放起了战马熟悉的乐曲,使战马两军阵前跳起了欢迎的舞蹈,而它的军队竟然被一个小国打败,由此可见,淡定的心态是成功必不可缺的因素;在nba赛场上,火箭队以73分高分对手时,雷霆队却凭着淡定沉稳的心态严格布置防守,加强进攻,终于战胜了对手,让其为骄躁付出惨痛的代价。而另一方在赛场上表现出浮躁,使球队输掉比赛。因此,淡定的心态,是攀爬成功高峰的阶梯。

把握淡定,追求境界。人的境界,正是人心中的淡定与淡泊,它能帮助人们达到精神的崇高境界。东晋陶渊明隐居于田园作诗云:“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___战争中,黄继光因身材矮小没有被编入战斗序列,营长给他看手表指针的正确运行,正是靠各个细小的零件在背后工作。于是,他明白了小细节做好了能成就大事业的道理。因此,他开始了扎扎实实地做起了通讯员、弹药员、电话员等工作,被称为“八大员”。正是他的淡定沉稳,才促使他成为英雄,被人们敬仰。由此可见,淡定的心态,沉稳的追求,方能提升人的至高境界。

实践证明,人生只要能够笃信淡定,就能夯实大厦根基;只要保持淡定,就能搭建成功阶梯;只要把握淡定,就能追求人生的境界,让我们耸立于人生之巅。让我们以一颗平常心,看待自己的成功,正如球王贝利对记者说的那样:“你认为你踢的最自豪的进球是哪个?”,贝利答道“下一个。”简短三个字,道破淡定的本质,也道出了成功的真谛。

最新高考作文预测3

人要时刻肩负责任

“船在负重的时候,才是最安全的;空船时,才是最危险的时候。”老船长的话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生亦是如此,只有时刻肩负责任,人前进的步伐才会坚实无阻。”

面对人生的挫折,只要我们有礁石般的守护的责任感,那么再大的风浪也只不过是过眼的浪花,面对海浪滔天,我们岿然不动;面对人生的风雨,只要我们有巨轮般执着的责任感,那么再肆虐的飙风也只不过是胜利的前奏,面对狂风骤雨,我们信步远航。是的,随时肩负一份责任,就有了刚韧不拔的意志风发。信步于人生的曲径,再大的风狼也只不过为行程增添几份豪迈。我们脸上始终挂着刚毅的坚强,拈花一笑。

责任或许只是杜甫的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身处贫境,仍念寒土,这是顶天立地的责任感。一语道破对天下的忧虑,一语倾出他广博的胸怀,正是杜甫这种忧国忧民的责任感,虽屡遭贬谪,怀才不遇已不沉沦;虽箪瓢屡空,环阻萧然,亦不改其志节。“出师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感慨之中他抒出自己的志向;“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呼吁之中他寄予自己的期望,恩泽后世无数书生骚客,教其以爱己之心爱人,甚至爱人超乎其己。沉重的责任感使杜甫勇于面对动荡的社会,用广博的胸襟容纳百川,他毅立为一座灵魂的高山!

责任或许只是史迁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目的。为到后世回望的眼神不再迷茫,为了搭起历史与历史精神的殿堂。史迁的坚持源于他的责任感,使他虽遭腐刑仍不彷徨。奋笔疾书,史删成岭,他成就了永恒的辉煌!

一个人的责任感不能用大小去恒量的,它涵盖了目标定格的角度,精神价值的尺度。它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它是李密“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的忠孝,它是苏轼“壮年出使白发归”的愚忠;不管千古兴替,时刻谨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那么身边这些挫折在我们眼中还值得一屑吗?

架起生命的航帆,拿出礁石的坚韧,带上厚重的责任,迎着海风,勇敢向前吧!

最新高考作文预测4

从“亚历山大的担忧”说起

据传,父亲一打胜仗,亚历山大就忧心忡忡。为什么?——怕天下都被父亲征服了,自己即位后英雄无用武之地。

面对这个理由,我先是哑然失笑,觉得这个理由真得很特别,甚至有些无厘头;可是笑过之后却陷入了深思,觉得亚历山大的担忧不仅不是无厘头,反而担忧得挺有道理,试想,当李白写出一首首气冲斗牛的诗篇的时候,与他同时代的诗人们是不是有过这种担忧?当牛顿用他的三大定律将运动奥秘揭示得淋漓尽致的时候,那些年轻的物理学家是不是也有这种担忧?当乔丹在篮球场上打破一个个纪录的时候,那些初入nba赛场的后生们是不是也有这种担忧?

无庸置疑,他们都有过这种担忧。看来,“亚历山大的担忧”反映了人们面对优秀前辈时的真实心理——既兴奋,又嫉妒,还有一点点对自己的不自信。

然而,我要提醒你,如果在优秀前辈面前,你仅有这种“担忧”,那是一种很不成熟的表现,如果你想成为一个超越前辈的人,那就要在“担忧”之后,为自己能遇到这样一位才能超群的前辈而高兴,为自己能拥有一个巨人的肩膀可以站立而高兴。试想,如果没有牛顿力学理论,怎能激发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这一天才的构想呢?如果没有乔丹们的巨大成就,怎能激发科比们的万丈豪情,为观众奉献出一场场精美绝伦的比赛?如果没有比尔盖茨的微软帝国,又怎能有马云们独辟蹊径的传奇创业经历?

唐诗过后是宋词。前人取得的巨大成就必定会激励后人去拼搏,去超越。想当初,面对唐代诗人们将律诗、绝句这些诗歌体裁演绎得五彩斑斓的时候,宋朝的诗人们肯定也担忧过,哀叹过:唐人已经把这些体裁的精妙发挥得淋漓尽致,已经将生活的喜怒哀乐描绘得体贴入微,哪里还有我们宋朝诗人的地盘?然而,宋诗并没有因此而凋零,它开辟出了“理趣”这一诗歌新天地;不仅如此,宋代诗人还努力拓宽了诗歌这一体裁,

将曲子词这一诗歌新样式谱写得荡气回肠。当我们读到“杨柳岸,晓风残月”“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云破月来花弄影”这些脍炙人口的词句时,谁能不感叹宋朝诗人们才气之横溢?谁的眼中还会只有唐诗没有宋词?正是由于宋代诗人们没有在唐诗这个巨人面前自卑自弃,没有把这份丰厚的遗产当成甩不掉的包袱,而是把它当作提升诗学底蕴的养料,研究它,借鉴他,超越它,终于在诗歌的花园中培育出宋词这朵奇葩。如果我们再沿着诗歌发展的道路往后走,我们还可以看到元代诗人做着宋代诗人同样的事,他们站在宋词这个巨人的肩膀上,创造出了通俗晓畅、感情张扬的散曲。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没唐诗就没有宋词,没有宋词就没有元曲。前人创造的业绩,先辈开辟的疆野,给后人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撑,虽然这种支撑带着巨大的压力,但是对于一心想开辟自己新天地的人们来说,这份压力不正是前进的动力吗?

但愿我们今天的人们,在面对前人的优异表现,面对前人留下的伟大业绩时,不再只是“担忧”。

唐诗过后是宋词,唯有站在高山方能看到远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