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写作教学秘书(汇总17篇)

  • 上传日期:2024-02-04 07:38:05 |
  • 紫薇儿 |
  • 11页

总结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借鉴他人的经验与教训,避免犯相同的错误。在总结中,我们可以对自己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找出优点和不足之处。没有固定的总结范文,但可以参考一些经典案例进行模仿。

学生写作教学秘书篇一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的习作中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如何写作文。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发自觉的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学习描写一种水果,可以在学《苹果》这篇课文时,让学生看关于苹果园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石榴苹果生长过程和景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对苹果花的色彩、形态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品尝,加深印象。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初步掌握描写一种水果的方法。到了正式写作时,再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的水果,让他们说说应从哪些方面观察,就比较容易了。这时,教师应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在一次习作中,要求用玩具编写童话,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先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玩具和动画,激起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玩具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实现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在这方面我先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在班队课、体活课、放心班时,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还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比如在旅游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学生产生了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之后,如何引导他们写作文,学会写作文就成了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首先,三年级的小学生刚接触作文,帮助他们树立写作信心很重要,所以作文的命题范围应比较宽泛,要留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如果条条框框限制太多,学生的畏惧心理就会更加严重,写出的文章也会内容空洞,缺乏活力。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总体特点,选择合适的题目,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要使学生觉得有话想写,有话可写。教师可以多出一些诸如“我想__”、“一件小事”此类的题目,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有更多的素材可选,使他们觉得写作文并不太难,逐步树立写作信心。此外,在初学作文时,学生的水平并不高。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善于发现文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

其次,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教师应引导他们从中挖掘合适的写作素材。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和家里度过,接触外界的机会不多,所以教师在指导写作时,要善于引领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去体会,深入发掘题材,要给学生创设情境,把生活搬进课堂,演绎其中的精彩片段,给学生以真实的感受,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挖掘素材。例如描写秋天的景物,教师可以诱导学生谈一谈曾经参加过的秋游和秋季的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回想见过的景物,产生一个直观的认识,再通过相互讨论交流和老师讲解等方式引导他们掌握描写景物的基本思路、方法、好词佳句等等。这样学生会很快的提取出素材,写的文章也比较真实。

另外,作文的修改也很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修改草稿的良好习惯,并根据每次作文情况讲解一些修改要点,修改方法等,逐步引领学生学会修改作文,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学生写作教学秘书篇二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诱导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消除学生的写作恐惧培养观察能力,需要以阅读为先,培养学生的扩展、连锁、创造想象能力,进而刻意求新,做到新异、新题、新巧。

1.激发兴趣,诱导之路。

作文。

没有材料,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学生现在负担重,整体忙于完成各种作业,没有接触社会生活,阅历浅。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天天处在钢筋水泥的楼房中,几个大人围着转,生怕碰着、伤着,学生在温室中长大,根本就接触不到自然社会,写作时就根本没内容,胡编乱造,脱离实际,没有生活内涵。二是学生现在就没有课外活动的时间,没有时间阅读课外书。现在的名著学生根本就不爱读,有点时间他们就玩手机,听音乐,根本就不读纸质书籍,对漫画等文化垃圾倒是情有独哀。这些不仅没有给写作带来有益的材料,反而使学生越读越空,越空越没有写的。(1)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让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要让学生留心注意而且细心观察自己周围的人和事物,不仅做到心中有数,而且有各自的想法和观点,学生要大胆地把平时所说的、所见的、所听的、所想的记下来,放胆地写,内容不限,形式不拘,使学生乐自为之。比如,观察母亲所从事的劳动,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克服?体会母亲的含辛茹苦。讲名人的故事,老舍经过在北京的长期生活观察,写出具有京韵京味的《骆驼祥子》。(2)制定专题,量中求质的发展,掌握观察方法。初一经过半学期的练笔后,可根据课文的示范作用,进行写人叙事方面的训练,要求写出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初步学会通过事体反映人物的品质。要通过实践——理论——实践,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进行观察,看看周边的人事物,然后进行有机的指导,可使学生兴趣大增。初二要求写出人物肖像和神态描写,重视人物肖像和神态描写,重视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要有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烘托,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以及叙事的条理性、结构合理、主次分明和生动形象等。说明文要注意各种说明方法的运用,根据不同的说明方式,语言严谨,顺序性强,注意科学性。初三、初四议论文应达到具有一定的写作技巧,要有开拓的视野,博大的知识,精粹的理论,具有对事物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做到观点正确,论证充分有利。做到这些,就必须掌握观察方法,加强练习。专题的制订要由浅入,每个专题要有可操作性,不宜过大。

2.培养观察,阅读为先。

刘勰在《文心雕龙事类》中说,才为盟主,学为辅佐,主佐合德,文采必霸,才学褊狭,虽美少功。写作能力是知识的积累,知识积累最快速的途径多阅读。学生“周游世界,开拓视野”是做不到的,但读书却能“漫步历史”。

1.培养扩展想象、连锁想象、创造想象能力。

日常生活以现有材料为基础,展开合理想象。《天上的街市》中,“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启发思考,街市上到底陈列一些什么样的珍奇呢?让学生尽情的想象,“人走茶凉”——“人走不一定茶凉”;“松柏精神”——“不求革新,一成不变”;“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忘恩负义,嫌弃污泥”,这些日常生活的不同想象,扩展了学生思维。经过一段扩展想象的训练后就可以进行创造想象,要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如《十年后的我》,有学生希望十年后成为宇航员、白衣天使、解放军、小说家,等等。但有的却写成,自己在十年后的二十一世纪,在社会上却因不读书处处碰壁,知识缺乏,电器说明看不懂,连新式电视也不知如何操作,洋相百出。这些创造想象使学生作文构思有所突破,扩展了思路。

2.刻意求新,拓宽想象。

(1)立意想象新异。文章选材可大可小,但立意必须新、奇。即在正确的主旨下有深刻的内涵。例如,《一件平凡的小事》要想象出平凡的深刻思想意义。《星空眼想》从身边熟悉的事件多角度领悟其独特的意义。《补课之我见》从普通事件发现其普通意义。《与诗人同行》选用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等爱国主题升华了意义,也使立意变得高远。(2)取材想象新题。新颖材料必须有丰富的想象,要有时代气息,别人没有经历过或很少经历过的,虽常见但很少入文的。例如,《我第一次……》学生补充题目,有做饭烧菜、学骑自行车、游泳、野游、吵架、唱歌,等等。有的写第一次与教师交流,就给人一种新鲜感。(3)构思想象新巧。为什么有人的文章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是作者利用了逆向想象构思,把与常理相悖的思维方法合理地运用到构思中去。常常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古老的小镇》写它得新面貌、新气向。《论雪中送炭》写“送炭何必下雪”“雪中何需送炭”,更富有新奇感。

[1]刘勰.文心雕龙[m].

[2]王朝闻.美学概论[m].

学生写作教学秘书篇三

4、针对学生写作条理性不强的现象,指导学生联系实际,进行结构仿写训练。

??如学校举行运动会,可引导学生按总分总的结构来写,先写运动会的场面,再具体写某一个激动人心的比赛,最后可总写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这样有针对性的结构仿写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是极为有效的。

??另外,在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之外,还必须引导他们坚持下去,写日记贵在坚持。同时,我们老师也要认真对待学生的日记,不要简单地批阅、检查,要通过日记与学生真诚地交流,还可以定期组织一些写日记心得交流会,引导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切磋,鼓励学生积极投稿,让学生体会收获、成功的喜悦。只要我们的学生做个有心人,勤思多练,把自己的生活感受、内心情感,与日记倾诉,定会感受到日记给自己带来的无穷乐趣,再也不会为写日记而烦恼!

??一年多来,我班学生通过针对性的日记训练,习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出现了一批习作尖子,中差生的习作也出现了转机,当他们每每获悉这一喜讯时,新的日记内容又萌生了。总之,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总结,及时发现学生习作中的薄弱环节,利用日记进行有针对性的片断训练,将会有效地提高学生表达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励导学生借助评价促激情,调动积极性。

?? 评价是日记训练过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是激发和维持学生写日记积极性的一个主要因素。评价要注意做到以下两点:

??1、及时评价促热情。

??心理学告诉我们,反馈的时效性是反馈的生命,反馈越迅速、越及时,也就越能有效地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控。如果反馈的时间拖得越长,就会事过境迁,错过机会,其习作热情也会逐渐消退。因此学生的日记老师要当天批改,当天反馈(在课堂上的口头评改比教师在办公室的课后书面批改效果更佳),这样不仅能促发学生养成修改文章的良好习惯,还能激发学生完成下一篇日记的热情。例如我班的xxx同学初次在她的一篇题为《我为奶奶送阳光》的日记中写道:

??第二天,我刚进班级,xxx同学挥动着手中的本子对我说:老师,我昨晚把昨天的日记重新修改了一下,我读给您听听。于是,她就兴味盎然地读了起来。修改后的日记是这样的:

??今天,我和小伙伴到公园里玩。微风吹拂着我的脸庞,阳光滋润着大地上的万物,在露珠上折射出千万道光束,草儿显得格外青翠,花儿显得格外芬芳,鸟儿显得格外欢乐……我沐浴在阳光下,也禁不住跟随风儿翩翩起舞……我看到散步的老爷爷,老奶奶不时地从我身旁经过,看到他们悠闲自在的样子,我突然想起了我最亲,最爱的奶奶(奶奶因为大腿骨骨折,一年多来卧床不起):奶奶一直呆在床上,整天晒不到太阳,一定很难受,要是奶奶也能够享受阳光的照耀,那该多好呀!我何不带些阳光给奶奶呢?可怎么带呢?有了,我计上心来。我轻轻地展开穿在身上的花裙子,对着七彩阳光,猛地一包,然后满心欢喜的兜着阳光快速地往家跑,生怕阳光从裙缝间溜走。“咚咚”地跑到奶奶身边神秘地说:“奶奶,瞧我给您送什么来了?”“哈哈!奶奶,您一定猜不着。看看,我给您送阳光来了!”说着,就小心翼翼地展开裙子,可是阳光不见了。“不,奶奶……”。奶奶用她那热乎乎的手抚摸着我的头,说:“傻孩子,奶奶已经晒到阳光了,你不就是咱家的小太阳吗?”我被奶奶逗乐了,坐到奶奶的床上,一边为奶奶捶背,一边背学过的《月亮湾》:“月亮湾,月亮湾……”奶奶幸福地笑了,笑得比阳光还要灿烂,仿佛年轻了几十岁。

??2、激励评价促激情。

??我们面对的是有差异的学生,因此,我们评价要看到学生的进步,看到学生的成绩,以鼓励为主,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给以真挚的鼓励。在一篇日记中只要有一点可取之处,都应给予热情的肯定,让学生感到老师对自己寄予很大的期望,从而激起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例如在“老师回来了……”这篇日记中,有一个习作较差的学生写道:“老师回来了,我既高兴又烦恼。高兴的.是,我们的语文课有人上了,烦恼的是作业又要多起来了……”看到这些句子,我如获至宝,赶快在这些句子下面加圈,并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这位同学能对老师说心理话,日记有进步。看着这位同学红扑扑的脸,我知道他的心里一定很激动。用高分或星级量化来评价激励学生是一种方法,但面对面地评价效果更佳。在一般情况下,学生的日记我都要当场评价,请好同学读范文,表扬一部分写得好的同学,鼓励一部分有进步的同学,当然也指出存在的不足。在指导中评价,在评价中鼓励,这样的评价不仅端正了学生写日记的态度,而且激发了学生写日记的热情。在一次日记交流课上,我班的周毅同学一连汇报了一周写的九篇日记,且篇篇真实,篇篇有感而发。也许是我的及时评价和鼓励扬起了他心中想交流的激情,当他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第九篇“杰作”时,他小眼发光,小脸通红,小鼻子上都沁出汗珠了,他热情高涨到小便都溢湿了裤子,但他却浑然不觉。课后我问他:你为什么要去厕所而不去呢?他的回答出乎意料——当时就没感觉有便意。可见,当时该同学在交流自己的日记时,是何等的投入,这投入当然与老师表扬性的鼓励是分不开的。写日记是一种需要有一定的意志力和恒心才能坚持下来的学习活动,长期保持学生对日记的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老师的评价,是一种以鼓励为主的评价。

学生写作教学秘书篇四

学习抓住人物外貌特点进行人物描写。

抓住人物特点也就是抓住与别人不同的地方,特殊的地方。学会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流畅表达。

通过自己的笔端,表达自己对人物性格特点的理解,达到以“形”传“神”。

两课时。

一、聊一聊。

二、议一议。

如果让你来说的话,猜什么?你会怎么猜?你是根据什么猜的?(学生发言,老师指导,注意语言的流畅和准确)。

主要依据人物的外貌,包括:容貌、体态、衣着、表情。

仔细观察,抓住人物的特点,说出自己最真实的猜想。

三、说一说。

按照你观察到的和想象到的,你来表述,要流畅、形象、具体,想象要丰富。

四、写一写。

注意格式、注意标点、注意语意连贯,不写错别字。恰当运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引用),真实表达自己想法。

范文举例。(略)。

五、评一评(略)。

学生写作教学秘书篇五

中学语文新课标个性化语文教学要求,让最能体现学生个性心理,个性思维,个性品质及智能的作文教学,越来越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然而中学生作文难的现象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师的难题。尽管老师们在语文知识和写作技巧的指导学习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学生作文的效果仍不尽人意。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观察探究,发现解决学生作文难的问题,重在学生作文心理的建构和调整上。应该说塑造学生健康良好的作文心理,是培养学生热爱作文,乐于作文,善于作文的根本所在。更是扭转学生作文难的本质手段。

歌德说过:“学问的功夫是要认真地勤勉地来做,而且要以愉快地从容地来对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是成功的向导。特别是对那些天真幼稚缺乏认知目的的学生,让他们把自己经历的生活情景,内心的喜怒哀乐,通过平面的语言来表达,不能不说是一次认知思维的飞跃,更是学生由说到写这一语言学习过程的发展。这时教师的巧妙诱导和启发,不仅是构成学生写作心理的基因,也是激发学生表达欲望的原动力。鉴于少儿心理的构成特点,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作文情境。

所谓作文情境,就是在学生写作之前,首先开展符合少儿心理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观察活动的情景,体验参与活动的种种心理感受,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感性认识的创作氛围。在这样的背景情境中,教师开始根据活动中的细节特征点播指导。最后让学生选取一个最能表现自己独特个性的角度去创作。比如:1,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2不同季节的户外观察活动。3,自己动手的制做活动。4,由教师设立的不同主题的表演活动。5,进入某种情境后的体验活动。6,实物静态动态的观察活动等等。这些符合少年心理兴趣的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认知视野,更重要的是这种趣味横生的作文情境,极大地唤醒了学生们的创作欲望,奠定了学生健康良好的作文心理。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总能惊喜地发现,这种作文教学的形式,让那些怕作文,烦作文的学生,摆脱了绞尽脑汁仍无从下笔的难堪,找到了源源源不断的作文的内容。并感到了作文的乐趣,尝到了作文的甜头,让他们走上了作文学习的正常轨道。

(二)捕捉学生个性生活的兴趣目标和经历,挖掘学生潜在的作文资源。

学生生活的天空是广大的,学生的个性生活是丰富的,每个少儿学生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内心世界就象一个万花筒,五彩缤纷,多姿多样。从这一点看,这就为他们的作文提供了可能的写作资源。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处于少年阶段的学生,对于生活的世界,更多的是无意注意多于有意注意,因此那些隐藏在他们潜意识中的往事经历,生活情景,包括所接触的人物等,并没引起他们的注意,而且他们也没有去思考过用语言文字的形式来表达。这时,教师如果以一个探宝者的细微之心,去观察研究少儿丰富的心理,捕捉住学生个体的兴趣指向,然后再以一个挖宝者的热情和执著,去开掘学生内心珍藏的种种创作的资源,那么就会为学生开启一扇通往作文智慧宝库的大门,为学生找到丰富的写作资源,并进而激发他们创作的欲望。

随着该生作文兴趣的不断提高,我又与该生进行更深入地了解交流,在我的诱导下,该生又把家养小动物的各种故事一一地写出来:《乌龟爬缸》,《乌龟吃鱼》《金鱼大战》等等,那些鲜为人知的充满童趣个性的观察描述,让我看到了一个孩子丰富神奇的精神世界,更让我认识到,打开孩子创作欲望的智慧之门,最重要的捕捉住孩子个性生活中的兴趣,并善于诱导之,挖掘出他们创作的素材。

二,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学习作文的心理习惯,

课文是学生学习作文的最好例子。这一方面是由于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另一方面,语文教材在编辑时,不但注意了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而且还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教材分编为不同主题的单元教学。每一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这一单元作文训练的宗旨,编选了在章法结构,写作技巧,语言风格,思想内容等诸多方面具有学习价值的精典范文。这种注重少儿心理和认知规律的科学编排,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的双重能力发展,提供了最适宜的语言学习环境。所以教师在课文阅读教学中,既要有重点﹑有目的地去挖掘教材潜在的作文指导价值,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作者认识事物的思想,观点,体会文本中的思想感情,做到读中悟理,提高认识能力。同时通过阅读,让学生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有意识掌握一定量的与写作具有对应关系的基础知识。学习作者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读中悟法,提高表达能力,解决好“怎么写”的问题。用读来带写,以读来促进写,循序渐进,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学生在自我阅读中学习作文,提高作文的心理定势。

(一)建立符合少儿心理特点的语文课堂,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到写作的章法。

(二)提升学生欣赏课文的能力,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写作的技巧。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偿。

生活的阅历在加深,学习的知识在增长,思想认识在提高,因此对事物的审美能力也在增强。这时对他们的作文要求,不能再是能表达会写作,而是对他们要提高作文的衡量标准:表达内容的深度广度,表达技巧的运用,表述语言的生动深刻精要等等。要试着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因此在进行课文教学中,我会抓住不同内容体裁的课文,引领学生捕捉揣摩体会文中的精妙之处。如果是写人叙事的记叙文,我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引导他们捕捉课文表现作者创作智慧和技巧的地方:叙事情节的伏笔铺垫,悬念的设置,能表现人物个性特征,思想精神的细节描写,对人物形象正面侧面描写的有机结合的表现效果,环境描写对人物或事件情节发展的作用等等,那些多方面体现文本价值的段落,句子,字词等,让学生联系文章的主题从多种审美角度把握创作的巧妙之处。把这种或那种创作技巧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运用到写人的记叙文中,往往会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更好地塑造人物的形象。

如果是写景的散文,我会引领学生分析:课文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种特征来描写?作者调动了什么感觉?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来描写景物的特点?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美?有时,我会抓住某篇课文的题目,引导学生推敲他的妙处,培养学生拟一个好题目的能力;有时我会抓住课文的开头结尾,引导学生探究揣摩作品的匠心所在;有时我会抓住课文的某些细节创作,分析体现作者写作功力的地方,让学生借鉴学习。

这种在从课文或其他课外文本中学习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更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作水平。

三,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培养学生用心观察体会生活的心理习惯。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是学生作文的活的语言,叶圣陶说过:必须寻找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能做成什么文学。

小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应善于引导他们走进生活,用心观察生活,体会生活,把作文与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的生活联系起来,把自己在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写出来,让作文成为表现自己生活个性,情趣追求的最好形式,从而写出血肉丰满的作文。

(一)培养学生乐于观察的心理习惯,体会观察的乐趣。

这种趣味横生,新奇独特的作文准备形式,强烈地诱引着那些充满好奇掠异心理的孩子,孩子们乐于参与并乐在其中,久而久之养成了学生乐于观察,勤于观察的心理习惯,为学生笔下作文找到了源源不断的资源库。

(二)引导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心理,掌握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罗丹说过:“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许多学生在自我观察的活动中,总觉得自己每天的生活面孔几乎是一个模式,既没有轰轰烈烈的事情发生,又没有新奇独特的感受,因此观察的收获太少。这时我告诉学生,学做生活的有心人,热爱生活,细心观察,真心体会,就能在平常无奇的生活中,发现别人没发现的事,体会别人没体会的情;就能捕捉到许多精彩生动的“镜头”。我让学生从观察身边的人开始,不仅要观察他们的外貌,神态,语言,行为,还要从观察的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现他们各自不同的特点。我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景物,教给他们抓事物的特点的方法,再按一定的逻辑顺序观察景物的各个方面。我还让学生从身边耳闻目睹的事开始写:先是确立写作目的,为什么要写,再是有顺序,观察事物发生变化的过程,最后是通过思考明确所叙事情的中心。为了让学生能及时将观察到的情况和感想用文字记叙下来,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素材本,及时记录下自己捕捉的人,景物,事件。并定时检查,定时按不同阶段的写作目的进行练习。这时我会常常惊喜地看到,那一篇篇来源学生自己生活的文章,不但充满童真童趣,更显现他们细心地捕捉和智慧的发现。

总之,学生作文心理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话题,建构学生良好作文心理的手段,远远不只以上这些。但只要我们依据学生的心理规律,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科学高效的教学形式。我们就会创造学生作文实践中的奇迹。从而收获“人人爱写,人人会写”的教学效果。

学生写作教学秘书篇六

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呢?我们认为关键在于中学作文教学重技巧而忽视内容,关键在于尚未建立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可供实际操作的思维训练系统,缺少与训练目的、年龄特点等因素相应的积极的科学的评价系统。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认为,构建完整的、可操作的思维训练体系是中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支点。

我们强调“文以载道”,这个“道”就是学生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而要学生有真切感悟,有深刻新颖独到的立意,最重要的是提供给学生“得道”的方法,这正是我们的思维训练要承担的任务。

我们重点学习了朱智贤、林崇德教授的着作《发展心理学》《学习与发展》,他们的优化思维结构、发展思维品质的理论,为我们写作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指明了方向。

从1987年开始,蒋念祖老师就在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开始了思维训练的尝试,并于1991年完成了《高中议论文写作与思维训练》(四川教育出版社)一书。他认为,各种类型的议论文的写作过程,大体可以归结为提炼论点、分解论点、论证论点、修改等几个基本环节。从思维科学的角度看,这些环节都离不开各种思维方法、思维形式的运用。而学生议论文写作中一些常见的毛病,如不善于提炼论点,不善于展开说理论证,拿到题目后感到无话可说或者议论起来套话连篇,容易模式化、绝对化等,其实质还在于不能掌握、运用各种思维方法、思维形式,缺乏良好的思维品质。

因此,我们认为,可以而且应当以思维训练为主线,进行议论文写作训练。首先,在传授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单项思维训练,让学生掌握各种常用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形式,然后引导学生将各种思维方法、思维形式运用于议论文写作的全过程,让学生学会如何提炼论点、展开论点,如何使论点准确、鲜明、深刻、新颖,如何对论据材料进行选择加工(取舍、阐释、论证、评价等)。

学生写作教学秘书篇七

写作是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然而,如何让学生真正掌握写作技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我的教学经验中,我发现,教学生写作文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学科知识的支撑。当学生学习了相关学科知识后,才能对文本内容进行准确的理解和正确的应用。教师在教学写作时应注重对学科知识的讲解和普及,让学生明白如何吧学科知识和日常生活中的经历联系在一起,从而写出具有思想性、表现力的好文章。

第二,引导学生了解写作形式和思路。写作对于初学者来说通常是一项非常新颖的任务,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写作的形式和方法。此时教师带领学生通过阅读和模仿,了解不同类型的文章基本结构和语言特点,帮助学生建立起写作的思路,初步学会写作方法。

第三,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和模仿优秀的作文。阅读优秀的作文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至关重要。通过阅读名家大师的作品,学生可以学习到各种优秀的文笔和思维方式,使他们的写作水平逐步提高。此时,教师可以教给学生论文的写作六大技能——文章的主题、文学修辞、构图、论证、遣词造句和节奏。

第四,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和自我反思提高。只有练习才能使技艺精湛。教师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来让学生运用所学,如作文比赛、写作研讨会等,这些活动可以激励学生参与,提高自身写作技能。教师另外应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进一步加强其写作技巧以及检查自己的写作错误。

第五,教师应该留有一些准备和响应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总是在所难免的,教师应该预留出一部分响应和解决问题的时间。当学生对写作发生问题时,教师应该及时解答,为学生打开写作技能更好的窗口,让学生能够对自己的错误展开反思和检查。

总之,教学生写作不仅需要关注课堂内外的环境,更需要注重对学科知识的普及,引导学生了解写作形式和思路,鼓励学生多阅读与模仿,并从中得到启示,练习和自我反思,并留有空间响应和解决问题。教师应该不断加强技能的提升,且不断寻找更加高效有趣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学生写作教学秘书篇八

写作文是所有语文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作为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但是,很多学生只是流于表面的写作,缺少深度的思考和表达,尤其是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因此,作为老师,我们应该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学生如何写好作文。在教学生写作文过程中,我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

一、对写作的重视。

在教学生写作文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写作在他们学习中的重要性。不仅是语文课,写作文可以运用在各个学科。学生需要意识到写作对于他们的生活和学习都有很大的影响。老师可以从实际生活和故事中举例说明写作的重要性,并启发学生理解和认识。

二、形式与内容的平衡。

写作文不仅需要注意形式,还要注重内容。学生在写作中往往会过分追求文句的华丽和修饰,而忽视了文章的主旨和思想。因此,我们应该告诉学生,在写作时要掌握好形式与内容的平衡。体裁、格式、篇幅等形式和文章的主题、思想、重点等内容都是需要重视的,这样才能够写好一篇符合要求的作文。

三、引导学生寻找思路。

对于写作初学者来说,最难的就是如何找到合适的思路开始写。老师可以通过课堂互动、讨论、分享故事、自己的经验等方式,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的思路,让他们在写文前有所思考,并将思维转化成内容。只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才能够感受到写作的快乐和自信。

四、注重写作练习和反思。

在写作时,练习是必不可少的。练习可以让学生熟悉不同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并且能够让学生在写作中发现问题,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多实践,多反思,通过互相交流、批改和讨论来发现写作中的问题,进而改进和提高。

五、鼓励学生多读好文章。

写作需要有读的支持,好的文章可以成为学生的写作的灵感源泉。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多读好的文章和优秀的作品,从中学习和领悟。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了解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拓宽自己的视野,更好地应对写作的挑战。

总之,在教学生写作文时,我们需要掌握好形式和内容的平衡、注重寻找思路、多练习和反思、鼓励学生多读好文章等方面,让学生发现写作的快乐,从而提高写作水平。同时,我们也需要注重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引导他们在写作中开拓思路,发现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写出优秀的作品。

学生写作教学秘书篇九

观察是学生获得。

作文。

材料的主要来源,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和前提。观察练笔范围广,开式多,它对学生认识事物、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有着深远的意义,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就要教给观察方法,要选择好观察对象。我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写起,如书包、储蓄罐、小玩具等,让学生知道观察要有目的,有重点,有顺序。以“文具盒”为例,我在指导观察中,引导学生学习观察方法。我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按从外到里的顺序,仔细、具体观察文具盒的特点,交以详细描述文具盒的形状、图案、内部结构和作用为例,指导学生自觉地、有目的地从一般的“看”上升到真正的观察,帮助学生把个别、部分的认识以综合,把各部分连起来说。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方法,就能举一反三。

现在有不少学生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特别是农村的学生,缺乏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但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意所欲,内容应笔而生,如泉之涌,滔滔不竭。

叶圣陶老先生曾一再呼吁“能不能把古老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学生“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这也是叶老语文教学思想“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在作文教学上的体现。所以,在作文作文教学中,就必须养成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一方面向他们介绍古人名家锤字炼句的故事,进述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道理,提高他们认真修改草稿的自觉性,另一方面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第一篇作文学生做好草稿后,老师选择一篇有共同毛病的作文抄在黑板上,指导学生逐字逐句推敲,教给学生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完后,再让学生比较修改后的作文和刚才的作文,使学生清晰地感知到好文章确实是改出来的。再让学生运用这样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学生有了修改作文的兴趣,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自然也养成了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大有好处。还可以让同学之间互相修改,这样也可以互相学习。

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有了兴趣,就会乐在其中。要重视讲评艺术,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每篇作文我讲评两次。学生作文草稿交上来后,我先粗略地看一遍,好、中、差各选一篇,在课堂上评改,表扬好的思想、选材、词句,指出不足之处,再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写得不好的还要重写。最后誊清上交的作文,教师再认真批改、讲评。第二次讲评,着重表扬改后有进步的同学。特别是对于写作基础差的儿童,教师要坚持正面引导,鼓励为主,充分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学习写作。这样,教师虽然辛苦,却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受到教师热情洋溢的称赞,就会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总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只有首先努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

学生写作教学秘书篇十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是一切为了学生发展而施教的教学理念的重要教学策略。我校推行着自问自探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多用于阅读教学。本文就小学生写作指导方面的自问自探教学模式的运用和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问题进行探讨。

小学语文自问自探写作指导写作能力。

一、自问自探教学模式的简析。

自问自探教学模式是由长期教小学语文的江苏省特级教师李建成先生提出的一种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一种教与学模式。这一模式突出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激发,结合了小学教材的特点;而且结合学习的认知,即他们的学习心理和成长心理。这一模式以学生课前预习为抓手,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课前就形成自主学习和自学生疑的习惯和意识。然后,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根据学生的自问,引导学生再去阅读教材,在阅读发现中运行头脑中原有的知识储备,进行比照;在学习释疑中获得知识。并由已学和已掌握的再去反思解决问题的路径、方法和策略;然后再进行思考、设问,从而循环往复,不断自问、自探获得、知识与能力。

这样的一个学习模式完全能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自问自探是围绕教学主要内容的,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阅读知识和能力开展的;即一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以《北大荒的春天》学习为例,让学生课前自学,即这篇课文写了北大荒的哪些景物、事物?在原野之美部分是怎么写的,对自然之美中的天空、小河又是怎样写的?这些景物是怎样写的;为什么采用总分结构写,为什么把大豆写成会欢笑,高梁写成会演唱呢?引导学生自问自探,那么,学生就能学会阅读,学会分析,学会思考,就能发现这篇写景文章确实写的比较好,比较有内容,也写得有感情。

我们在作文指导的活动中,也可以运行自问自探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会写,能够愿意写作、乐于写作,写出自己对外界事物的观察,写出自己的生活体验,写出自己的喜怒哀乐。

二、运行自问自探实施作文指导。

一向以来,阅读是语文知识、水平的吸纳,写作是语文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倾吐。我们的作文教学就是可以说就是指导学生再现吸纳内容,有步骤并合理的倾吐出来。

1.激发兴趣,加强积累明确我要写什么。

自问自探的第一步是一篇文章要写什么?我们指导学生写作,首要的是让他们明确要写什么。很多时候,学生写什么是由我们老师决定的,而老师可能是根据自己心中的认为落实的,也可能是根据教学要求推进的。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如是说:对于学生写作而言,没有什么比学生不想写更可怕的事了。学生为什么不想写呢?可能是他们觉得没有东西写,或者有东西写也写不好。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多关注学生的生活,多让学生有可以的东西再去写。如让学生写一个人、一种植物或者一个动物的时候,我们就多做指导。写作前,让学生多观察。如我们学生每天都是由家长送的,可以让学生观察爷爷奶奶是怎么送的,爸爸妈妈是怎么送的;在路上会对我们说什么;他们是把我们送到学校门口,还是大路边;他们是目送着我们进校园,还是怎样的?如此,让学生留意观察,让他们彼此进行交流。这样,我们学生就有东西写了。当然,学生没有东西写,我们可以在指导中补充,如投影个“猪八戒”,让学生说说他的形象;多展示不同品种的大小不一的,或凶狠、或温柔,或漂亮,或难看的小狗,让学生读读图片、说说狗的特点;然后联系生活中的接触过的狗,自己与狗有过的故事。如此,多让学生进行自问,多进行自探,那么,就不愁学生没有作文内容可写,于是,就能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

2.引导思考,落实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

作文需要谋篇布局,而不是把自己所见的、所想的原封不动的写出来,那样的话可能就没有可读性,更没有艺术性。这里,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写作之前,进行自问。我写奶奶送我上学,让我自己提书包行不行,奶奶不顾我的哭闹,忍心不给我买东西可不可以?我写一次拔河比赛,我是写自己参加呢,还是写自己作为观众呢?如果写自己参加,那么怎样写?写自己是啦啦队一员,可以怎样写?当然,要指导学生多方面的思考怎样写?如一篇习作中,要用到哪些好词好句都要提前谋划,文章开头、结尾怎么写,自己表达看法或者抒发情感要怎样写?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既要重视常规的作文写法的指导,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多自问自探,努力的去深入思考,精心设计,从而写出富有新意的,有特色的作文。这里,可以让学生多借鉴课文中是怎样写的,自己自问自探我这样写是不是亮点。

另外,要促成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我们还要让学生在写作之前就要自问,我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我要表达什么观点和想法,这样写,是不是把我真是情感表达出来了。

总之,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多让学生在写作中多进行自问、自探。确定好我要写什么,如何把内容写丰富,如何把事件写的完整,还要多想想我这样写好在什么地方,是不是很好地展示我的情感和想法。如此,不断的训练和指导,我们学生就能愿写、想写也能写好,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建成。让阅读滋养生命成长――“构建‘自问自探’教学模式研究”的价值追求和实践意义的剖析【j】。中小学教师培训,(09)。

【2】张永素,浅议作文教学的“三部曲”【j】。小学教学参考,(18)。

学生写作教学秘书篇十一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道难关。学生视作文为遥远的征途,望而生畏。但也不得不去搜索枯肠,敷衍成篇。日久天长,就滋生了厌烦、应付的写作情绪。追其原因,是老师要我写的心理倾向存在于学生的意识之中。只有形成一种我要写的良好心理倾向,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从而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我在偏远民族地区的作文教学中,从以下方面入手,基本改变了学生不爱写,不会写的状况。

首先注重纠正民族方言的影响。是语文知识的综合体现,而遣词造句更是作文的基石。如何耐心而有效地帮助少数民族学生纠正语言习惯是提高民族地区作文水平的第一环节。民族学生按习惯常把猪脑壳写成脑壳猪,我与老师去看电影写成我们两个老师去看电影。类似情况,不胜枚举。对此,我强调了侗、苗语与汉语最突出的差异是词组的结构不同,而不是句式不同,书面表达时要注意将侗、苗语的词组结构形式改成汉语词组结构形式。诸如此类,目的在于扫清语言表达的障碍。

其次注重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兴趣是干好各项工作的前提。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学生作文亦如此。在教学中,我结合实际,举办了几届**年级《幼杉》文学兴趣小组,同时也办起了班级优秀作文选手抄本,鼓励学生跳跃投稿,这样就大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形成了我要写的写作心理倾向,改变了学生硬着头皮应付的状况。

再次办好班级图书角。偏远民族地区学生外出机会少、视野狭窄,加之家里经济窘迫,手头拮据。为此,我订购一些图书,设置班级图书角。在指导阅读的同时,提倡勤于摘记,尤其是注重修辞的妙用,以便达到阅读为作文的目的。这也就替学生创造了博览群书的环境氛围,为学生借鉴高水平作文创造了条件。

最后注重民族优势,利用民族素材。近年来,民族地区地一些行业均利用民族优势发展经济。我认为民族地区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同样也应废弃枯燥、乏味的框套式作文,抓住民族文化优势来启迪学生。着眼民族特色去充实作文的内容,指导学生把熟悉的侗乡习俗、苗家景致纳入文中。如苗族的过苗年、吃牯,侗寨吃新节,还有誉满苗乡侗寨的牛瘪火锅。学生通对习俗、景致的描述。既解决了作文中无米之炊的难题,又加深了对民族历史文化的了解。

会议总结的写作技巧及范文。

中文信函写作范文。

学生写作教学秘书篇十二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各个环节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课前准备和课后总结两大环节,也就是要做到“前思后想”。一般来说,课前备课,写出教案和课堂讲授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必须的过程,而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往往在课前准备得不充分、不到位、不全面。课后总结更是易被忽略的一个环节,常常总结得不认真、不详细。因此,若要提高教学更需要在这两个环节上下功夫。以下是我在“把握课前、课后两个环节”方面的一些看法及做法:

一、“前思”――课前准备(备课)备课是教师在上课前所做的准备工作,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仔细钻研教材内容,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明确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案。因此,课前准备是上好一节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环节。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准备、思考。

1、思教材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也体现了具体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的完成是通过教师认真研究教材来实现的,教材在教学中所形成的关系为“教师――教材――学生”,只有当三者和谐融为一体,才能达到英语教学的最佳境界。新教材不是让学生在头脑中复制教科书所呈现的内容,而是凭借教材上的内容进行思维与创新。因此,新教材要求教师树立一种新的教材观,一方面教师要充分理解教材所阐发的道理,所讲述的'知识,另一方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教师要不断开发教材内在的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维。在课前准备环节中,教师要掌握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掌握课程标准;二是掌握教材内容;三是掌握重点难点,着重讲练;四是掌握教材特点;五是掌握教改信息;六是吸纳新的教学理念和思维,促进教学。

2、思学生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新课程标准强调英语教学的人文性,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始终把学生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放在中心位置。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理念指导下,若要达到师生双赢的教学效果,教师就要细致地了解学生的思想,掌握班级基本状况、整体基础水平、学生个性特征、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接受能力,充分掌握学情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3、思教法教学方法形式多样,俗话说“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所以教师首先要熟悉各种传统教法,如讲授法、提问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其次要根据英语学科特点,改革教学模式,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如情景教学法、趣味教学法、诱导教学法等。在准备环节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及英语情景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1、记所得每一节课都有闪光之处,课堂教学中的收获所得是教师今后教学的宝贵经验,是以后教学的借鉴依据。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实施课前准备的教学计划,而且要根据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方案。因此,讲解教材重点内容时所选择的深刻生动的例证,突破知识难点时所引用的巧妙鲜活的比喻,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灵感,学生在解答问题时的独到见解,都是课前无法预料的,教师在课后回想时要仔细进行推敲,整理归纳,并及时记录。

2、记所失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同样,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忽失误之处,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记所失就是把课堂中发现的不足,问题处理不当之处,或内容安排不妥之处记录下来,及时总结教训,并认真思考,进行矫正、补救、调整、优化,以便今后引以为戒,逐渐提高教学质量。

3、思效果课后教师应研究和分析课堂教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及是否取得了教学效果。一方面要记录学生对哪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运用得较好,另一方面要分析同一类知识哪些学生掌握得较差;同时要分析所准备的资料是否适合,评价所设计的教学方案和安排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有效。教学的效果还可以通过学生的练习作业,验收测验和对部分学生的询问调查等手段来获取。对获取的反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总结教学效果,方便我们扬长避短,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借鉴依据。

4、想改进教师通过对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的自我反思,以及对教学效果的客观分析,可以进一步思考造成教学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教学效果不佳的症结在哪里,并努力想出有力的改进措施,把更好的方法运用到以后的教学中以提高教学质量。实践证明,课前准备和课后总结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我们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开展这两方面的工作,不断地优化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写作教学秘书篇十三

有关作文教学,长期以来一直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一直在摸索和探讨。在长时间的教学中,我发现现在中学生所写的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不会写作文,当老师布置作文题后,上网百度成了他们的首要选择。二是不会观察,脑中无物。当一部分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写作常识和写作的基本结构后,却发现无内容可写。三是人云亦云,无新意。一提到爱,就是妈妈带我去医院,一提到挫折就是,考试成绩不好,一提到愧疚,就是要和同学说对不起。陈旧的内容,完全不具备新时代初中生的特点。

所以说,作文教学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从学生初次步入中学的大门时,就应为他们做好规划,制定出长期的作文教学目标。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做好这个引导者。

一、引导学生爱读书、会读书。

古人云“开卷有益”,现在的人也在说,可是真正这样做的人却不是很多,有很多家长都不爱看书,如何引导孩子,自己家里除了课本,就再也没有其它的书了,连最基本的读书氛围都不具备,如何让孩子爱看书。当然除了家长的原因也有孩子自身的原因。那么进入初中的校园后一切理由也就不再是理由了,让学生学会写作文才是根本。于是,我就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阅读课,指导学生进行阅读,首先学会选择书籍,不要拘泥于一种类型的书,要学会“看杂书”,摄取多方面的信息和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和思维。如果让学生背诵杨慎的《临江仙》,恐怕是没有几个人愿意背诵,但是看过一部《三国演义》后,我想大多数学生都已牢记于心了。广泛的吸取多方面的知识,尤其是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导,学生记忆的内容会更丰富。写作在于积累。其次是做摘抄,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都可以记录下来,哪怕是个小笑话、小幽默。积少成多,重在习惯培养。最后学会精读书,也就是对于那些给自己感触深的文章,要多读、深读、细品。也可以写一些心得,不要求字数,只要感触。可以在课前三分钟是读出来大家共同欣赏,也可以不给任何人看,只要自己喜欢,不要带着压力读书。

这应给是一项长期坚持的工作,因为习惯在于养成。

二、进行方法指导、搭建结构。

学生只要一提到作文,没有不反感的。一提到作文头脑中就没有头绪,这时教师的作用就体现出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抵触情绪。首先让学生明白写作文其实并不是很难,其实就是“言为心声”,说通俗些,就是心里怎样想,就怎样写。关键在于写作的思路。至于写作的思路也是有诀窍的,一听到“诀窍”学生的眼里就放出异样的光彩。他们认为可以走一条捷径,其实学习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只要是学生有兴趣,一切也就好解决了。他听讲的注意力也就提高了,这时作文的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技巧的讲解,学生们会很快接纳的。记叙文只要先明确的中心,然后可采用题记法、小标题法、物的视角法、片断组合法、段首排比法等结构方式。议论文则更为简单,明确中心,可正、可反、可反正结合。一篇文章很快就可以完成了。技法讲解过后,学生一下子认识到其实写作文也没那么难。激发了部分学生的写作兴趣。

写作初期的技巧指导是必不可少的,要让学生在遵循模式中突破模式,最后做到,用我笔抒我情,不再刻意追求写作技法,使技法自然的运用与文章本身。

三、教会学生学会创新、勇于实践。

以上所说的都是常见的的写作技法和方式,适用于每一个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基本能够写出一篇合格的作文,但不一定会很优秀。如果想要与众不同,就要学会创新,如何创新?我们都在思考。

于是在日常教学中,我就结合学生的心理认知,创造出一种“树形”创新作文构思法。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当学生们看到作文题目时,首先要在头脑中呈现一棵高大的树干,这棵高大的树干就是作文题目(不管是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都可采用),接下来就是为这颗大树添枝加叶,但前提是不得有相同的叶片,也就是说构思内容是不得重复,而你首先添加的枝叶往往是大多数同学都想到的,最好不采用,充分发挥你的才智,使这棵大树枝繁叶茂。例如:学过了八年级下册五六单元之后,我们做了一篇以“古诗古词古文古人我”的话题作文,树干写上了话题内容,就让学生添枝加叶。有的同学说我写古人,我要穿越与多位古人苏轼、李白、欧阳修畅谈人生,我定的中心是学习他们身上的精神,即面对困境不屈服、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同学说我只写一位古人,写他一生的经历,如杜甫乐他所乐、痛他所痛,学习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好了到此为止,大树“人”的一枝已经长得郁郁葱葱了,那就要让下一枝也长上吧。于是有同学又说了,那我就写古诗词,古人所写的诗词都具有深刻的内涵,我选取几句,把它们串连在一起,随着诗词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大树“文”的一枝也有了。有的同学说我写景,我把所有的优美景物描写都用上,感受祖国山川美。大树“美”的一枝也有了。我写古人之间的情谊,感受朋友情。我写亲情!我写爱情!大树“情”的一枝也有了。在学生的你一言我一语中,一节作文课结束了,黑板上呈现的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这棵大树上有“人、文、情、美”的枝干。我相信同学们也一定有了写作的思路,而且,我也相信,他们写出的作文肯定是多彩的!

“爱”的大树上长满了父爱、母爱、师生情、同学情、相邻情、陌生情……人与人之间的、人与动物的、动物与动物的、人与自然的……爱不再孤单,学生的思维也不再孤单。

在几次“树形”创新作文构思法的运用后,我发现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了,在考场作文中也较少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了。学生们都在积极的改变,努力让自己与众不同。“树形”创新作文构思法使学生原本较为混乱的的思维变得更加具体可感,思路地清晰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写作,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有了更多的思维创新空间,也有了更多的创新时间。

作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有想写的动机、欲望和冲动,有可以写的情境、值得写的回味、可以展开的联想,以及掌握能写的方法、创新的手法。为了这个目标,我将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课程标准导读与教学实施》。

《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

《圆点思维与作文教学》。

赵森林。

学生写作教学秘书篇十四

摘要:先提出文章的主要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然后指出,第一,必须重视语言输出;(增大阅读量,不忽视听,重视词汇量)第二,以输出带输出,通过与听读说紧密结合,才能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语言输入语言输出。

在外语教学中,听、说、读、写是密不可分的四个环节。听与读对外部信息进行接收、理解、吸收,说与写则把头脑中的想法、见解整理加工,表达出来,从而体现语言最本质的交际功能。而在说与写之中,写又比说难度大,要求高。所以,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中学外语教师共同关心的问题。

在笔者看来,要想使学生能够流利,畅达地表情达意,第一,必须重视语言输入。新大纲提出:“听与读是输入,只有达到足够的输入量,才能保证学生具有较好的输出能力。”也只有在学习者把听到和独到的语言通过内化吸收变成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后,才能用书面或口头形式表达出来。另外,输入的质量、数量、频率和输出的方式与输出的质量和数量相关系数甚大。有调查表明,在作为语言输出的重要途径之一的写作中最突出的难点是写作内容贫乏和思路不畅。要解决这一问题,最根本的是加大语言的输入量。中国古代思想家朱熹在著名的《方塘诗》中写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此,在语言学习中,读与听这两个信息输入的过程可以看作是真正的“源头活水”。

然而,希望凭借教材上为数不多的文章来提高写作水平,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首先应扩大课外阅读,增大阅读量。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篇,不会作诗也会吟。”充分体现了阅读,即材料积累对于写作的重要性。课外阅读不仅增加了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使学生大量了解英美国家的人的思维方式,他们的风俗习惯,而且涉及到分析、推理、判断等多种思维活动。为了使学生获得合适的阅读材料,可以鼓励学生订阅各种英文报纸杂志,如《二十一世纪报》、《英语画刊》、《英语周报》、《上海星报》等,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世界名著的原版或缩略本(英文版),同时,要求学生背诵一些短诗来刺激记忆,培养一定的语感。增大阅读量不仅可以采用各种形式在课外进行,还可经压缩后进入课堂。在讲授“abrahamlincoln”一文时,先让学生收集大量关于林肯的资料,制成各种卡片(英文),上课时,学生们交换阅读卡片,卡片上有为悼念林肯而作的诗歌,林肯的自传,也有世人对林肯的评价及他本人的一些奇闻轶事。在对林肯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后,完成书面作业:a.用自己的话简单介绍林肯的生平;b.林肯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或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总统之一,他的哪一点(品德或成就)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可举例说明)。在这两题中,题一紧扣课文,但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题二则难度增大,给程度好的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由于有前面的阅读材料作基础,学生的思维拓宽了,作文都能“言之有物”,效果较好。

其次,不能忽视语言输入的第二条重要途径----听。听是一个主动积极的对信息进行认知加工的心理语言学过程。听力材料常具有最简单常用的语言结构,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从而化为己用。但听力材料的选择要特别注意难易适度,太难,学生不知所云,容易丧失信心;太易,又难以引起学生兴趣。通常情况是先听材料,后检查答案,再快读听力材料,掌握常用的表达方式,可用于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如“americancountrymusic”这一单元的听力材料是介绍michaeljackson这个美国大牌歌星。在听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记录下一些重要年代,告诉学生在写关于人物的文章时,以年代为主线串起人物的种种活动,文章能够条理清楚。同时,还就听力材料中的“hit”一词作了分析,“hit”在此处不是动词,而是个名词,意思是“轰动”、“成功的表演”,所以“hitsongs”是指流行歌曲,而畅销唱片排行榜称“hitparade”,多数中学生都喜爱流行歌曲,对排行榜颇为关注。因此,“hit”一词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较深的印象。此后,笔者欣喜地看到学生在作文中用上了“agreathit”。

此外,重视词汇的积累。词汇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作文是高楼大厦,词汇就是建筑这些高楼的砖瓦水泥。中国的荀子早有“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等名句。terrel认为词汇是理解和表达的关键,只要掌握了足够的词汇,外语学习者能理解外语和用外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词汇的积累主要在平时。在每节英语课的序曲--“englishcorner”中,学生把自己演讲中出现的生词抄到黑板上,在演讲之后,简单讲解并带读几遍,虽然这些词在学生的脑海中只留下了一个初步印象,但为以后的识记及运用打下了基础。

第二,以输出带输出,即用说来带动写。人类文化的发展历史表明,先有口头语,然后才出现记录口头语的文字,即书面语。在现代外语教学法中,听说法、视听法和自觉实践法等都推崇在口语的基础上进行书面语的教学。英国学者布里顿(n)根据多年的研究指出:“学生口语句型结构和表达方法往往是他们学习写作的基础。”由此可见,帮助学生丰富其口头表达的技能对于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大有裨益。

以说带写,最常用的方法是由看图说话到看图作文。研究表明,图画往往能表达比文字更深邃的内涵,提供比文字更广阔的外延。这里所指的“图”可以是具体的画面,也可以是一些图表、数据。比如“earthquake”一课就可以通过图表,比较洛杉矶历史上的两次大地震的情况,然后连词成句成篇。这样,以后学生再遇到根据图表写作文的题目,就可以有法可依,从容应对。

对于一些较抽象的话题(topic),如:howdoyouthinkabouttheequalitybetweenmenandwomen?先分组讨论,口头讨论可以使观点更完善,思路更清晰,而且同学讨论时,可以互相纠正一些出现的问题,再动笔,文章可以准确通畅。

“englishcorner”是每节英语课的开场白,定下几个学生感兴趣且有内容可说的话题,如“体育”、“爱好”、“音乐”、“最感兴趣的书”、“学校生活”等。从这些话题展开,促使学生使用英语进行思维,说过之后再整理成文。一段时间后,还可进行一次作文评选,展出优秀作文。

总之,学生的英语写作不是一个单纯的孤立的过程,不能为写而写。写必须与听、读、说紧密结合,在重视语言输入,加强语言输入的基础上进行语言输出,才能更快地发展提高。

学生写作教学秘书篇十五

解答应用题是一项较复杂的思维活动。小学应用题的教学任务就是要在引导学生正确解答各类应用题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则是思维训练获得高效率的有力保证。

一、认真审题,揭示联系,培养思维的流畅性。

学生能否正确的解答应用题,首先是审题,我注意从读题入手,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具体做法是:

(三)推理性的读,以弄清条件与条件,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联系,寻求解题的基本途径,明确解题思路的指向。

一题多问,也是培养学生思维流畅性的好形式。如给学生一组条件:“西村小学五年级有拉生50人,女生40人”。要求多方位地提出新颖的问题。同学们经过独立思考,小组议论,提出如下一些问题:1、五年级共多少人?2、男生它女生多多少人?3、女生它男生少多少人?4、男生是女生的几倍?5、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6、男、女生各占总数的几分之几?7、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8、男生它女生多百分之几?9、女生它男生少百分之几?10、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它是多少?……使他们的思维多方面、多层次地扩散,为提出多种解题方法创造条件。

二、合理想象,多向探求,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1][2][3]。

学生写作教学秘书篇十六

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依据于外语教学大纲“通过英语的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做了大量地探索。尤其使用新教材之后,我们迈出了更大的步子。探索外语素质教育如何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合作为基础的不断优化教育环境的民主型教育,由教师主体型转向学生主体型,使以往死气沉沉的外语课堂,如今响起阵阵掌声、笑声、外语会话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成立了课外活动小组,应该说是大组活动,因为我们的活动原则是面对全体学生,为涌现和造就更多的英才提供广阔的教育园地,力求活动中每个同学都能适得其所,情趣盎然,互相切磋,共同发展。我们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实施活动的:

一、遵循直观性原则,创设外语环境,反复循环,达到知识巩固。

我们课外活动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直观、热烈的外语情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把学过的语言知识、课本、句型,反复循环,达到巩固的目的。比如:我们学习打电话、购物,就设置了商店物品的真实场地,让学生扮演成顾客、营业员,去购买所需物品,而营业员、顾客的对话需要系统的英语课本知识句型,从英语的风俗习惯、西方文化、道德水准、讨价还价、颜色挑选贯穿了前后的知识,强化了语感;学习了生日宴会,同学们就排出自己的同学过生日的场景,倍感亲切;通过丰富地联想又排出了记者招待会,二十年后聚会等丰富多彩的小品。这种语言的循环操练,这种情境的创设,这种方式的巩固对学生来说是一种乐趣享爱而不是负担。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潜能,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促进个体发展。

我们的教学改革活动力求使各层次的同学都得发展,避免以往的按中等学生的水平教学,好的吃不饱,差的吃不了的现象,给各层次的学生设定了不同的目标。比如学习了生日宴会后,我们要求差的同学以背诵原文或重要句型为目标,能演出浅显的对话;为中等学生设立模拟生日宴会;为好学生设立更高一筹的目标,他们通过打电话通知某同学的宴会去向,去商店购物买生日礼品,最后用生日宴会上的语言,以唱happybirthday点燃蜡烛热烈场面结束。为了使每个同学都得到充分锻炼,我们规定同学们每次表演不重复。到了后期活动,大部分同学都得到了锻炼。

三、注重人格成长,寓品德教育于活动之中。

在课外活动中,我们力求对学生人格的陶冶实现德智体、真善美一体化的教育,在活动中学生的口语能力不断提高,想象力不断丰富,在编排中学生不断进行试探、构思、实验、度量和检验。这时老师不应当是旁观者,如何做道德要求,如何向真善美引导就显得格外重要。比如学生演出两个偷在偷东西被警察看见,然后对打,结果小偷出刀子战胜了警察。这时老师马上引导,结果是正义战胜邪恶,让坏人受到惩罚。经过老师的引导同学开始排出了尊师爱生、助人为乐、科学探险、歌颂祖国等高品位的小品短剧,使同学在愉快的气氛中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让课外活动达到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能力的效果。

几年来我们根据大纲要求紧紧围绕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在立足于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求得自主、自律、自信,努力最大限度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实现个性发展,挖掘隐性学力即兴趣,动机态度思考力、判断力、再现力;我们的课外活动是外语课堂兴趣教学的延续,为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得到发挥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和时间,比如我们为同学设计了:我们自己的晚会、游动物乐园、去农场劳动、模拟生活等题目,使同学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发挥。在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合作为基础的民主型教学,增进师生的感情,缩短了师生的距离,形成了最佳学习情绪,而最佳学习情绪恰是学习好的最佳途径。

学生写作教学秘书篇十七

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如能充分利用写作训练对学生进行思维品质训练,那么将大大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水平,这对培养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是有重要意义的。

一、议论文写作教学如何体现思维品质的培养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始终贯穿着对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思维品质通常是指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五个方面。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尤其是高二、高三学生应在思维品质方面达到以下指标:

1.思维的敏捷性。根据作文题目要求,快速提取头脑中的知识储备及有关信息,进行加工,使之变成写作素材。写成1000字以上的作文。

2.思维的灵活性。(1)能灵活运用多种论证方法。(2)根据写作要求,变通知识结构为写作服务。

3.思维的深刻性。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深入地剖析、论证、揭示事物的本质。(1)材料与观点要统一,论证、分析的层次清楚,逐层深入,环环相扣。(2)在阐述论点及论证过程中,语言的表述准确、严密。

4.思维的独创性。(1)要有独到的见解。(2)使用的论据较新颖。(3)在语言运用方面有个性,能吸引读者。

[1][2][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