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化学教学设计案例(汇总11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11-10 21:03:11    小编:admin
化学教学设计案例汇总 文件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专利申请官网
2023-06-22

2023年化学教学设计案例(汇总11篇)

  • 上传日期:2023-11-10 21:03:11 |
  • admin |
  • 14页

总结是思维的碰撞,是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该如何在面试中展现自己的优势?请大家注意,以下是一些经验丰富的作者总结的范文,可以作为参考,但请勿抄袭。

化学教学设计案例篇一

化学式(第一课时)。

新授。

1、理解化学式的含义及其表示的意义。

2、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3、了解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及化合价规则。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探究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的世界观教育。

1、理解化学式的含义。

2、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启发式、讨论归纳、讲练结合等。

多媒体。

导入新课化学式的含义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及化合价规则。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提问。

1、什么是元素符号?

2、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几种?

3、什么叫单质?什么叫化合物?

三、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在化学上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元素,那么由元素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怎样表示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单质和化合物的表示方法——化学式(板书课题)。

四、讲授新课。

(板书)(一)化学式的定义。

(首先请同学们思考下面的问题)。

1、思考(多媒体展示)。

下列物质中哪些是单质?哪些是化合物?并将其化学符号写在相应横线上。

(1)铜。

(2)硫。

(3)二氧化碳。

(4)氧气。

(5)水。

(6)氯化氢。

(7)氦气。

(8)氨气。

单质。

纯净物。

化合物。

2、讨论。

(1)物质的名称能表示出物质的组成情况吗?

(2)表示这些物质的化学符号能表示出物质的组成情况吗?

3、请以水的化学符号—h2o为例说明这种符号是通过什么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的?

(1)元素符号。

(2)元素符号右下角的角码(说明:没有角码是将“1”省略)。

4、通过以上的分析,你能总结出什么是化学式吗?

(板书)定义: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

过渡:1、我们已经学习了元素符号,你能以cu以为例说出元素符号表示哪些意义吗?

2、现在,我们学习了化学式;那么化学式能表示哪些意义呢?

(板书)(二)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1、你看到“h2o2”最想知道什么呢?(它表示什么物质)我来告诉同学们,h2o2——表示双氧水这种物质(化学式表示的第一个意义——(1)表示一种物质)。

2、“h2o2”这个化学式还能表示出什么意义呢?

化学教学设计案例篇二

设计意图:

在我园年俗表演中,我们邀请了皮影艺人为孩子们来进行表演,在表演的艺术中,孩子。

们对皮影戏这门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园也为孩子们开设了有关皮影戏。

的活动,希望孩子们通过这样的活动,了解皮影戏,学习制作皮影并尝试表演。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皮影戏的有关知识,知道表演皮影戏需要用到的`一些道具。

2、了解制作皮影的材料和制作过程。

3、激发幼儿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了解欣赏皮影戏。

天我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我特别特别喜欢的故事《小小的早餐》,请你们欣赏一下。

2、幼儿观看,教师表演。

引导幼儿说出皮影戏,知道表演皮影戏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灯影戏”,就是通过我们这。

个戏台幕布后面的灯光投射出我们这个活动皮影的影像,这种表演形式我们叫他“皮影戏”

也叫做“灯影戏”

让幼儿探索,尝试说出皮影的制作过程。

为了做工方便保存方便,我们现在都是用塑料板纸来制作皮影的。

师:孩子们,我们制作皮影一共分为几步呀?

幼:三步。

师:第一步是绘制皮影,第二步是剪切,第三步是将材料把皮影卡连接在一起。

教师示范制作过程。

二、幼儿制作皮影,教师巡回指导。

三、表演皮影戏。

每组幼儿表演不同的主题。

四、活动延伸。

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分享给班级里的其他小朋友,那我们带着这些皮影给其他小朋友进行表。

演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化学教学设计案例篇三

我在教授科学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化学第七章第二节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教学时,我当时按照已经准备好的教学思路走进课堂,满怀信心地实施课堂教学。根据多年的经验,这堂课教起来并不难,只要把饱和溶液的概念通过实验形象化的给出,方便学生理解即可;在继续深化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关系,让学生准确地用语言描述其四个概念间的关系,即达到其教学目的。

课堂教学中所用的实验没有用教材上现成的试验。这节课教学的开始便从现实生活入手,我选择生活中最熟悉、最多见的食盐和水来做试验,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距离之近。我设计的试验是这样的,在室温下,选择一个量程为250毫升烧杯,在烧杯里加入100克水,分四次向烧杯里加入10克食盐,而且加完食盐后用玻璃棒充分搅拌,保证食盐充分溶解,同时观察且记录结果,记录结果如下:

第一次:加入10克食盐,结果是全溶无食盐剩余。

第二次:再加入10克食盐,结果是全溶无食盐剩余。

第三次:再加入10克食盐,结果是全溶无食盐剩余。

第四次:再加入10克食盐,结果是部分溶解有食盐剩余。

[注:未溶食盐是4克]。

第一次所得溶液、第二次所得溶液,、第三次所得溶液均能溶解食盐故称为不饱和溶液,第四次所得溶液已经达到不能溶解食盐的状态,也就是说达到溶解极限,其极限值为36克,溶液称为饱和溶液。据此可借此试验全过程,分析。

总结。

得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含义;此时有位女同学问:“老师,所有固体物质在100克水中溶解均有极限值吗?”听完后,我大脑中突然有了新感觉,感觉到第四次试验溶解达到极限,其极限值为36克,已经为固体溶解度的理解无形中提供了相当不错的理论基础,何不借此顺水推舟把固体溶解度与学生一起学完,同时也给这位女同学一个解释。这样把下一节难理解的概念轻而易举得学会了,为下一节学习提供了很大方便,做到难点分散,教材有机整合。于是我这样做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配合得非常默挈,有水到渠成之感,过去对固体溶解度的教学之困得到解决,而且收效奇佳。真有点“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

真是瞬间的灵感为解决教学难点提供了挈机,可见稍纵即逝的灵感,我们如果不注意便会离我们远去,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注意捕捉这种灵感,时刻注意挖掘这种教学潜在资源,开辟教学新天地,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真正地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化学教学设计案例篇四

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理解化合反应的概念,初步学会判断化合反应的方法;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及其反应的判断和氧气的用途。

通过对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及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通过判断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及对氧气化学性质的归纳,逐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氧气的制法教学目标。

初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反应原理;

了解工业上从空气中提取氧气的基本原理;

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理解分解反应的定义及其与化合反应的区别。

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及实验、分析、总结、理解运用的学习方法。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本节教材分为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三部分。

这三部分应以氧气的性质为中心,因为物质的用途主要决定于该物质的性质。

氧气物理性质教学建议。

关于物理性质的教学,教给学生一个认识物理性质的顺序,以便在以后学习其它物质的物理性质时,即观察的全面,又起到了对照的作用。使记忆更牢。

物质的物理性质,其观察和描述的顺序与人的感觉器官所接受的信息量有关,最突出的是颜色,其次是形状,再是嗅觉、味觉,这样自然的形成一个描述物理性质的习惯顺序。

关于溶解性,由于学生尚不了解溶解过程的实质,对这些基本上不跟水起化学反应的物质的溶解,只能先认为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关氧气微溶于水的事实,可列举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帮助理解。如许多水中生物呼吸靠的就是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或者让学生想想办法,做个家庭实验,如:用封闭和敞口的容器做水中养鱼的效果对比。

氧气等气体的沸点和熔点都很低,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遇到的,是很难想象到的低温,教师应争取使学生看到液态空气、液氧、液氮做为改进教学的设想。或者至少也应争取看到录像片(液氧、液氮一般制氧厂都有生产,液氮在一般大医院用于冷冻疗法。)。

教师:讲授法、实验演示法。

学生:实验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一、初识氧气。

二、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1、通过提问让学生回忆物质有哪些性质。

2、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了解氧气的色、态、味。

三、氧气的化学性质。

3、演示铁在氧气和空气中的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并写出文字表达式。

化学教学设计案例篇五

一、教学准备阶段:

在走进化学实验室前,进行实验的目的性和重要性的教育,并提出化学实验的要求。例如:要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安全;课前要做好预习准备,明确实验要求;实验时要仔细观察,实事求是地做好纪录;认真分析现象并写好实验报告;实验后的废物要妥善处理,仪器要及时清洗,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药品的取用、加热等基本操作训练,以及观察能力的培养。一课时,四十五分钟完成。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把学生按实验桌每5人分为一个实验小组,每组成员的合作任务主要是做实验时互相配合。按前后桌每四人分为一个讨论小组。

三、

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大体分为五个板块来完成:

第一板块:实验室规则教育:

一、认识你的实验室;

二、切记实验室安全规则(1)、请同学宣读自己拟定的实验室规则。

【说明:学生在进入化学实验室之前,已经进过生物实验室和物理实验室做过多次实验,对实验室的要求和规则比较熟悉,因此,要求他们自己拟定一份实验室规则,即让他们体会到“当家作主”的感觉,又让他们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信任,也让他们体会到编写这些规则的良苦用心。】(2)、教师出示化学实验室规则。

1、药品的取用。

(3)、一位同学现场演示“向试管中倾倒液体”、“向试管中滴加液体”,其它同学挑毛病,取得共识后分组进行这两个实验操作。重点放在从细口瓶向试管倾倒液体上,并由学生充分讨论后小结注意事项。

【说明:把学生相互评价这一重要过程通过实验操作具体化,并使学生亲眼看到评价的价值所在:使结果更完美。】(4)、药品取用知识的小结。

2、物质的加热。

(1)、观察酒精灯的构造,提问为什么有三个“绝对禁止”?

(2)、小结酒精灯的使用以及液体加热注意事项。

【说明:学生自己小结并互相补充,用口头方式比较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3、洗涤仪器。

(1)、在家如何洗涤炊具?如何判断炊具已洗干净?

(2)、老师提出一种方案:拿两只试管(一只用过的,一只洁净的),讨论如何洗刷并从中选出最佳方案,进行操作。仔细观察洗刷后的试管,判断是否洗干净了。(3)、小结:清洗仪器的方法以及仪器是否洁净的判断。

【说明:学生自己小结并互相补充,并且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第三板块:布置作业。

小结今天所学知识,画成知识网络形式。

孙集中心校。

孔伟。

化学教学设计案例篇六

1.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2.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激发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3.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4.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式。

5.认识化学的两面性,初步树立绿色化学观。

1.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3.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在我们正式学习化学课前,请同学们谈谈你在生活中所感知的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和经验。

交流生活中对化学的感知。

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天然材料和人工制造材料。

设想来到与世隔绝的荒岛,没有了化学制品,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二、观察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定义。

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引导观察现象,认识仪器,准确地记录并记忆实验现象。部分环节由学生参与完成,活跃课堂气氛。

总结以下几点:

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

3.开展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

4.认识化学的两面性,了解绿色化学观。

三、化学变化的奥秘。

阅读想象水的构成,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式。明确以下几点:

1.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

2.每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3.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化学变化的本质就是生成了与原来物质组成或结构不同的新物质。

5.通过原子种类、元素种类、物质种类的数量比较,体验物质构成的丰富多彩。

本节重点是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1.记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

2.完成p6交流共享。

3.记忆有关实验现象。

学生兴趣很高,课堂活跃,教学效果好。

化学教学设计案例篇七

1.通过对酸、碱、盐、氧化物概念的复习进一步掌握有关物质分类的知识。

2.通过对酸、碱、盐、氧化物性质的复习进一步掌握各类物质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3.巩固有关重要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某些化学反应的规律。学会运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某些置换反应能否发生;学会运用酸、碱、盐溶解性表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4.运用各类物质的性质及相互关系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1.物质的分类。

2.各类物质的通性及相互关系。

综合利用本章知识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2课时。

第一课时:总结物质的分类、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第二课时:综合运用本章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思路、方法。

一、物质的分类。

(提问)请学生小结有关物质的分类(具体见板书设计),并复习有关的概念。

(练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并将其分类。

氢氧化钠、氧化铁、硫化锌、盐酸、硫酸钠、胆矾、氢氧化铜、三氧化硫、生石灰、硝酸、碳酸氢钠、碱式碳酸铜、氢氧化钙、硫酸亚铁。

二、各类物质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提问)请依次说出酸、碱有哪些通性?盐有哪些化学性质?氧化物有哪些化学性质?

(教师)可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板书,用图示法找到物质间的相互联系。(具体见板书设计)。

(练习)请学生对每一个具体反应举一个典型的化学反应。(口述)。

三、运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某些置换反应能否发生,正确书写金属跟酸、金属跟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写出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能反应的说明理由。

(1)mg+h2so4。

(2)fe+hcl。

(3)ag+h2so4(稀)。

(4)zn+hno3。

(5)zn+cuso4。

(6)ag+znso4。

(7)cu+agcl。

(8)cu+hg(no3)2。

(讨论)可进行分组讨论,并小结置换反应能否发生的条件。

(小结)。

1.金属跟酸:。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的金属可置换出酸中的氢,排在氢以后的金属则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因此(1)、(2)可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而(3)则不能发生置换反应。

(2)金属跟硝酸起反应时,由于硝酸的氧化性很强,一般不生成氢气。如(4)不能发生置换反应。

2.金属跟盐:。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因此(5)、(8)可以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新的金属。而(6)的反应中,ag排在zn的后面,反应不能发生。(7)的反应不能发生是因为agcl不溶于水。

化学教学设计案例篇八

一、教材分析:

从本节课题开始,学生将从以往的宏观世界走向微观世界,对奇妙的微观世界有所了解。从认识到分子、原子的存在开始,逐步了解分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不同变化,来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

本课题首先从学生学生亲身体验(教师在第一排喷洒空气清新剂,而坐在教室每个地方的学生都能闻到清新的气味)及红墨水在水中扩散的现象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然后结合教材中的图片和多媒体,用简单的几句话将人类对分子、原子的原始思索与现代证明略作描述,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观点。

课堂教学中通过浓氨水的扩散对比实验让学生探究得出结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并利用这一结论对前述现象作出具体解释,对如何运用微观粒子运动规律来解释宏观现象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关于分子间有间隔的内容,通过用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200ml的实验探究,让学生总结出:分子之间有间隔,同时延伸到物质的热胀冷缩,物质三态的变化,向车胎里打气等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让学生确认分子间有间隔的事实。

教材中还设计了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微观示意图,让学生讨论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把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引向深入,引导学生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以前学习过的一些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进一步从化学变化中认识分子、原子的特性,形成概念。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让学生领悟从宏观物质进入微观粒子,为后期学习作好知识铺垫。

二、学情分析:

在初二物理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一些关于分子和原子的知识,知道分子和原子体积非常小,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但其确实客观存在。因此,本课题的引入并不困难,但从化学角度讲解涉及的一些化学微观概念较为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学生能熟练掌握的是物理学上常提到的一些变化,如蒸发、扩散,物质三态以及热胀冷缩。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特能: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等基本特征;知道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3、知道原子和分子的相同点、不同点和联系;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4、学会运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

过程与方法:

1、能从常见的现象入手,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2、激发对物质微粒的探究欲,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四、教学课时与教学准备:

1、教学课时:(1课时)。

2、教学准备:红墨水、冷热水、大、小烧杯、氨水、酚酞试液、酒精、量筒、教学课件、温度计、体温表。

五、教学重点。

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观粒子。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六、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七、教学方法:实验启发式与课内外探究性学习相结合,多媒体辅助。

八、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出课题。

[教师活动]教师在教室第一排喷洒空气清新剂。

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闻到什么?为什么全教室的学生都能闻到清新剂的气味?引起学生思考。

[学生活动]发现问题:

将化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产生探求欲望。由此引入构成物质的粒子的知识解释上述现象。

[设计意图]引出课题:从与教学内容有内在关系的身边的素材中,抽取有启发性的情节,提出高于思考性,激发想象力的化学话题。

2、新课学习:

[教师活动]:活动与探究一:物质的微粒性。

[追问]:我已经停止喷洒空气清新剂了,为什么现在仍有清新的气味?

[经过讨论得结论板书]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

[讲解]:停止喷洒空气清新剂,但空气清新剂的清香仍然存在,说明构成空气清新剂香味的粒子——分子,虽然肉眼无法看见,但却真实存在的。

[ppt投影]:

1、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象(图3-2)。

2、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中国”。(图3-3)。

边展示边说明: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中国”,是目前最小的文字,小至原子的大小,说明我国已掌握了操纵原子的技术。

[学生活动]边听、边看、边疑,得出结论: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肉眼无法看见,但微观粒子聚集在一起构成宏观物质。

[教师活动]活动与探究二: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分子、原子的特征)。

[ppt投影]。

(一)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分子、原子的特征)。

1、分子等粒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活动探究]红墨水分别在冷、热水中扩散。

[追问]:为什么红墨水能在水中扩散?为什么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速率快?

[演示实验]向盛有约4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

1、取少量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现象。

2、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例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

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图)。

[讨论]以上实验说明什么问题?

(同时播放实验过程及微观过程)。

[ppt投影]:

2、分子等粒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学生活动]想象、理解:分子、原子有多小。

[教师活动]。

[提出问题]:100ml水+100ml酒精=200ml液体;正确吗?

[学生活动]学生实验:

1、量取100ml水、100ml酒精混合在一起观察是否等于200ml。

2、用酒精温度计,体温表分别测出水温和体温,观察表上数值变化情况。

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上述问题。

[ppt投影]。

3、分子、原子之间有间隔,间隔的大小与温度,压强有关,气体分子间隔较大,固体、液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

[教师活动]活动与探究三:分子、原子的概念。

以水的电解为例,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与讲解,引导学生从分子的角度,理解水的蒸发与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

通电。

h2o。

h2+o。

2[板书ppt投影]。

三、分子、原子的概念。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强调:“保持”是指保持“化学性质不能保持物理性质”,“最小粒子”是指“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强调:“最小粒子”不是指绝对的最小,而是指“化学变化”中的最小。

3、分子与原子比较。

分子。

原子。

相同点。

1、质量、体积都非常小。

2、彼此之间有间隔。

3、总是不断地运动。

4、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

不同点。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为原子。

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

联系。

[学生活动]在教师引导下思考分析,(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质没有变,分子本身没变化。(物理变化)。

2、物质变了,分子本身也变了(化学变化)。

观看多媒体课件演示,听讲解,理解和领悟。

巩固、深化。

反复从《水分解的微观变化》领会分子的“分与合”,做出物质变化过程中的粒子变化的图示。

使学生的思维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相互对比的角度深入到微观领域,从分子本身是否变化来认识、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通过联系新旧知识,提出问题,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给予学生直观的印象。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交流,归纳总结。

[教师活动]:[矫正总结]。

[巩固训练]练习册本节选择题部分。

[设计意图]:总结本课知识要点,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九、板书设计:

课题1:分子和原子。

(一)、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分子、原子的观点或特征)。

1、分子、原子的体积、质量都很小;

2、分子、原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3、分子、原子之间有间隔,间隔的大小与温度、压强有关,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固体、液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

4、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二)、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的运用。

1、解释有关常见现象。

2、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由多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三)、分子、原子的概念:

1、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特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分子与原子比较:

十、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领学生进入微观世界。首先认识分子、原子的客观存在,然后建立微观粒子模型,体会它与宏观物质的不同,掌握用微观理论解释宏观变化,最后进一步认识分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不同,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有以下几点反思:

1、教学手段形式多样。有实物展示、实验演示、活动与探究、多媒体投影相互有机结合,使抽象概念形象化,突破难点,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究欲望,但要注意多媒体只能起辅助作用。

2、实验与活动探究均采取对比方法,如红墨水在冷、热水中扩散。浓氨水分子扩散实验采取氨水直接滴入酚酞溶液与氨分子运动到酚酞溶液中进行对比,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的方法。

3、将化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如院子里的桂花香,食堂里的饭菜香等,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产生探求欲望。

4、从微观角度认识和区别物质的变化,是本节课的难点,如何突破难点仍是师生需要解决的问题。

化学教学设计案例篇九

一、指导思想:

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授课以基础知识为主,不增加难度,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上多少是多少,不抢进度,尽可能挖掘他们的潜力,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有事可做,体现他们的成就感,在他们毕业时,不要对本学科带有任何遗憾。

二、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化学式与化合价这个课题按正规课时分为二个课时,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我把这个课题分为四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讲述了化学式的概念、化学式所表达的含义。第二课时主要介绍化合价,记化合价。第三个课时就是我今天讲的三个内容1、根据化合价求化学式的步骤,这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通过推求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例来讲述推求的步骤和方法。2、是讨论部分:根据化学式求出某元素的化合价。就是已知化合物中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以推求另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书上没正面介绍,主要是通过课堂讨论、自学来解决。3、化学式的读法这部分内容属于规则性质,无多少道理好讲,但要求记住和应用。第四课时就下一节课要讲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和组成物质各元素的质量比,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内容,书本上对这些内容要求不高,故在下一课教学中不准备任意扩大与加深。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推出化学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交流,活动探究,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背诵化合价口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四、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都在于:如何应用化学价来求化学式,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撑握这部分知识,首先按课本上讲解了求化学式的五步骤,然后马上进行反馈,最后又介绍了一种方法,十字交叉法,使学生更好、更快写出化学式来。

五、教学程序及设想。

复习部分。

首先创设情景,通过猜迷语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此来温故旧知识,

其次是通过默写元素符号、化合价为本课讲述的内容作准备新课部分。

新课部分。

1、应用化学价来求化学式:要是由老师讲解,学生领悟方法,并通过反馈得以落实。

2、讨论部分和化学式的读法:主要由学生完成,以此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发杨互帮互助的精神。

化学教学设计案例篇十

1、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

2、会应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简易原电池。

生活在现代社会,学生对“电”有着丰富而强烈的感性认识。当学生了解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的原因,并感受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过程后,会对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能量转换角度看,本节课程资料是对前一节课中“一种能量能够转化为另一种能量,能量是守恒的;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同样能够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和电能等”论述的补充和完善。从反应物之间电子转移角度看,原电池概念的构成是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拓展和应用。从思维角度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思想,是对“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思维方式的反思和突破。

中学生对“电”的资料的认识不仅仅来源于生活经验,并且来源于学科学习。在生活经验方面,不仅仅接触了火力发电(或水利发电),并且接触了干电池等化学电源;在学科学习方面,学生不仅仅接触了摩擦起电,并且还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了电能,此外还学习了关于电的初步知识(如电源的正负极、电压和电流等资料),所以对电并不陌生。此外,高中《化学1》已较为系统的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也学习了钠、镁、铝、铁等有关的金属知识,以及电解质溶液的资料。这些经验基础为本课的教学供给了必要的基础。为本节的学习做了知识、本事上的准备。

同时原电池是高中化学学科体系的核心知识之一,它的教学是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延伸与应用,也是后续电化学知识的基础。原电池的教学是体现学科交叉,科学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思维本事和探究本事的好素材。学生在第一节学习了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关系,本节课则学习化学能转化为另外一种能量即电能,由于电化学知识是学生首次接触的新领域,存在着强烈的好奇心和陌生感,所以一个好的开端十分重要。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原电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同时掌握原电池正负极的确定方法。

(2)经过学生设计完成原电池构成条件的实验,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

(3)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运用。

2、过程与方法。

(1)分析火力发电的原理及利弊,建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新思路,经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的分析,提出实现新思路的各种推测和猜想等,培养创新思维本事。

(2)经过实验和科学探究,比较、归纳,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分析、归纳的本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过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对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

(2)经过原电池构成条件的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科学态度和方法,体会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原电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及构成条件。

教学难点经过对原电池实验的研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用价值。

化学教学设计案例篇十一

知识与技能要求:

(1)掌握烷烃的分子组成、结构等的特征。

(2)理解同系物、烃基等概念,学会烷烃的命名。

(3)理解同分异构体概念。

(4)了解烷烃系列的性质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要求。

(1)基本学会烷烃同分异构体的分析方法,能够书写5个碳原子以下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

(2)从甲烷的性质推导到烷烃的性质的过程中,学会从一种代表物质入手掌握同系列有机物性质的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实践活动、探究实验和多媒体动画等,培养学生关心科学、研究科学和探索科学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本课时的重点和难点都是烷烃的性质和同分异构体概念的学习。

[复习导入]。

1、甲烷的分子结构有什么特点?甲烷有哪些主要化学性质?

2、什么叫取代反应?举例说明。

[自主学习]。

1、课本54页"学与问"试归纳出烷烃在结构上的特点。

2、阅读教材55页,试归纳出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归纳小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