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简短(通用10篇)

  • 上传日期:2023-11-11 18:58:54 |
  • zdfb |
  • 7页

总结是一种对前期工作和学习的总结和归纳,对未来的工作和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写总结不是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要思考和提炼。没有经验写总结?别担心,以下是一些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

小学《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简短篇一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有关环境卫生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要保持环境卫生,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美的行为会破坏美丽的环境。

这篇课文适合分角色朗读,学生可以通过分角色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课后的“我会读”有三个句子:美丽的小路不见了。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那么在分角色朗读时一定指导好学生朗读陈述句、问句和感叹句。

要分角色朗读好,首先让学生朗读感悟。在学生预习教师范读课文后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让学生边读边想:这篇课文有几个角色?你最喜欢哪个?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教师范读文中陈述句、问句和感叹句,让学生体会三个句子表达的不同语气,仔细体会,试着读一读。为了让学生朗读的更出色,我利用投影片设计了不同的场景。第一个画面:一条长长的小路上铺满了花花绿绿的鹅卵石,路旁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问大家:喜欢这样的'小路吗?你走在这样的小路上心情如何?会说什么?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第二个画面:小路上堆满了垃圾,苍蝇嗡嗡地飞来飞去。余地幅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然后指导朗读,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这篇课文是一篇很好的语言积累的好素材:美丽的小路长长的小路花花绿绿的鹅卵石五颜六色的鲜花等等,这样的短语很多。在授课的同时,进行了语言这方面的训练。

讲究卫生是每个人应有的文明习惯,而且学生每天生活在集体场合,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太有必要了。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的教室,让学生填空,学生倒也自觉,说了干净的教室,美丽的教室,宽敞的教室等。我再次引导:我们的教室呢?个别爱随手丢垃圾的学生低下了头。“我们怎么做才能让我们的教室漂亮干净呢?”学生们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在授课后,我给学生留了这样的作业:我做校园“美容师”。第一步:根据表一调查并记录。

我们的校园美丽吗?校园里的垃圾从哪里来?垃圾到哪里去了?

第二步:根据表二作计划,再按计划积极为校园“美容”。

我给校园作“美容”计划。我为校园“美容”已经做的事。

相信这样的教育能让学生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从课内到课外,再到学生的养成教育,这也许就是语文的真正内涵吧。

小学《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简短篇二

《美丽的小路》是一篇环保题材的童话故事,课文语言形象生动、内容浅显易懂,主要以小路的变化(美——不美——美)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一精心准备,让孩子获得美的熏陶。

美在生活中,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感受。严老师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美,感受美显得至关重要。《美丽的小路》这一课用优美的语句展现出如画的景致,童话人物的美好行为,无一不显示出美。为了让学生能迅速进入课文,严老师都作了充分的课前准备,制作漂亮的头饰、制作精美的课件、准备小黑板等。他们的心灵早以浸润在美的馨香之中,他们完全忘记了身后那些老师们。

二情境调动情感。

我们都知道,语文学习只有调动学生情感的参与,才会让教学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考虑到文本的特性,在教学中,严老师利用很多优美的画面来吸引学生的视线,尽量让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动态化。课件中,鲜花盛开、铺满花花绿绿鹅卵石的小路;垃圾遍地,苍蝇飞舞的小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直观形象的文本情境,引起了学生感情的共鸣。他们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兔姑娘、鸭先生、鹿先生去感受事物,去朗读课文,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心灵的熏陶。

三巧妙的设计,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

1借助课件图画阅读。

课件中的插图色彩明丽,动静结合,虚实相济,美不胜收,插图作为文本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深化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如能运用好配图,将会形成师生共愉的教学氛围。教学开始,在合作识字之后,严老师让学生看插图夸夸小路,一句句稚嫩的话语,时时蹦出精彩的词句,引来阵阵夸赞。课文中有一幅小动物们清扫道路的图片,当严老师让学生说说他们在干什么的时候,学生们有的说:“小鹿在给小路洗澡。”有的说:“小鹿在给小路洗淋浴。”瞧,孩子们早已把小路当作自己的伙伴了。在这样的氛围里,让学生们去读书,深情并茂的朗读再也不是奢望。

读演结合读悟。《语文课程标准》上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严老师和视频上的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直以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出现,努力调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自由读、个别读、齐读、表演读、评析读等多种形式,引领每一个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中。学而不思则惘。在读完三种小动物发现小路变脏后说的话后,她们又引导学生思考读懂了什么,谈各自的感受,体会出三句话在感情程度上的差异。用学生自己的感情体验,代替老师的朗读指导。在学生自主表演后,她们还引导学生结合文本进行评价,理解了三个角色当时说话的心情,展开合理的想象,学生有的“捂住了鼻子”,有的“皱起了眉头”,让学生用动作来表达个人的阅读理解。特别是严老师强调了我会读中的三句话中的标点符号,学生理解了标点符号,读出句中的感情,这一点严老师引导的效果特别显著。

2激发想象阅读。

任何文本的表情达意都是有限的,唯有想象的空间是无限的,低年级阅读教学以直观为主,然而在设计时有意留些空白,激发学生想象,插上想象的翅膀,在每个孩子的脑海中形成各自的独有的画面,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课文中小路变脏了的一节,让孩子们看图说,后来去掉画面,让孩子们自己想象小路上会有什么。“小路上有烟头、有果皮、有牛奶盒、有落叶……”“呀,小路真脏啊!”“小路不见了!”“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瞧,孩子们已经把自己当成小鸭们了。此时,教师任何的介入都是多余的,老师只有与孩子同喜同忧了,阅读早已实现文本的内化。

3既积累又激励。

积累是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指标,如何实现学生主动积累的欲望和习惯,也是每个老师思索的问题。在《美丽的小路》的教学中严老师是这样做的。一开课,她准备小黑板。在夸小路的时候,有个同学讲到五颜六色这个词,严老师马上说:“真棒,这个词真好,我要把他收藏起来。”后来,朗读时,孩子们推荐“花花绿绿、长长、洗淋浴……”等词句,显然这一作为取得了一箭双雕的效果,既培养学生主动积累的习惯,又达到了激励的效果。后来的阅读教学中我又逐步引导学生做专门的词句积累本,一期下来,积累的习惯养成了,孩子们还收获了不少的词汇,为今后的语言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人文渗透,追求情感教育的无痕。

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不应该是孤立进行的,而是渗透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它强调的是渗透,在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品味语言,理解内容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受到熏陶感染。只有通过渗透的方法,情感教育才是有效的,小学生未到理性年龄,他主要形象感受认识到情感教育不能搞架空分析,穿鞋戴帽,必须引导学生充分读书,感悟形象,受到情感熏陶。《美丽的小路》一课渗透着环保教育,有了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这样的环保意识在情感的雨露的滋润下得到萌芽。在严老师用媒体呈现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环保牌,孩子们出谋划策,想了很多办法要留住美丽的校园。可爱的孩子,可爱的心灵赢得了又一次成长。

小学《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简短篇三

《美丽的小路》是一篇环保题材的童话故事,课文语言形象生动、内容浅显易懂,主要以小路的变化(美——不美——美)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在教学时我精心制作了课件帮助学习过识字关。识字当中我通过以下方法完成,首先带拼音让学生自由读,后让学生说出在读音方面在注意的'地方,老师再归类让同学再读,其次再去调拼音让学生抽读,并用自己的方法把生字的字形、结构记下来。其中特别是“鹿”,通过小篆字体一直过渡到今天的宋体字,通过形象教学法,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文字当中象形字的唯吵之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字的兴趣。然后通过练习,运用数学当中加法合成变成今天所学的新字。这样处理,我觉得效果挺好的。学生学习的兴趣很浓,学习的效果也很高。

本课的教学还有许多不足之处:第一,在指导朗读时,我引导学生注意了三个好朋友说话时不同的动作,但是没有让学生学着小动物们的样子加上动作朗读。对于一年级好动的小同学来讲,加上动作朗读,孩子们的兴趣可能会更高。第二,分角色朗读时,由于时间关系,学生读得不够充分。在展示环节,如果在课前准备几个小动物的头饰,让学生上台表演效果会更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简短篇四

《美丽的小路》是一篇环保题材的童话故事,课文语言形象生动、内容浅显易懂,主要以小路的变化(美――不美――美)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课堂上,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点帮助学生学习课文: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课件中的插图色彩明丽,对深化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如能运用好配图,将会形成师生共愉的教学氛围。第二课时开始,我出示美丽的小路图片,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一句句稚嫩的话语,时时蹦出精彩的词句,引来听课老师的阵阵夸赞。

二、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引导说话。

三、利用重点词语,指导朗读。

文中二三自然段兔姑娘和鹿先生走上这条小路时,它们“轻轻地”、“慢慢地”走过。在这里,我让学生猜想,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天阔说:“它们怕把小路踩脏了;苏畅说:“它们怕把小路上花花绿绿的鹅卵石踩坏了。”迎雪说:“它们怕踩到路边五颜六色的鲜花。”多好的答案呀!孩子们体会到了兔姑娘和鹿先生的用心。接着,我问:“那咱们该怎样把这句话读好呢?”孩子们不约而同地说:“要读得轻一点,慢一点。”

四、学以致用,体现新课标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语文课要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在学习完文章内容后,我引导学生观察校园。这么美的校园环境,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呢?从而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种在学生心间。

课堂教学是有遗憾的艺术,本课的教学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第一、在指导朗读时,我引导学生注意了三个好朋友说话时不同的动作,但是没有让学生学着小动物们的样子加上动作朗读。对于一年级好动的小同学来讲,加上动作朗读,孩子们的兴趣可能会更高。

第二、分角色朗读时,由于时间关系,学生读得不够充分。在展示环节,如果在课前准备几个小动物的'头饰,让学生上台表演效果会更好。

小学《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简短篇五

本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有关环境卫生的故事。通过学习告诉我们要保持环境卫生,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知道不美的行为会破坏美丽的环境,从而让学生感到肩负的环保责任。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针对课文自身特点,并结合学生整体情况,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让环保的意识渐渐在学生心里萌生,让他们养成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的习惯,激励他们去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分角色朗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而使环保意识更深的印入孩子们的心中。课文结尾设计了争当校园美容师的环节,通过此环节使学生将环保知识更好地运用到生活中去。

整堂教学设计中,虽然孩子都感悟到了课文的主旨,明确了环保的重要性。但由于教学设计不够恰当,致使整堂课中德育渗透内容太多,似乎有些头轻脚重。认读生字时,由于紧张,在学生将“赶”读成了“干”,教师没有及时发现并纠正,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避免此类问题再出现。

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应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地起到引导作用,而孩子则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引导中,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学会主动学习。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推理判断能力及动手能力。

小学《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简短篇六

在教学此课时上,我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一、识字教学上。

1、我分三步进行识字教学,但是每一步的过渡语不够自然,从而导致各个环节不够紧密,有时让学生没能及时反应过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影响了课堂的教学质量。

2、在小老师环节上,我请的是两位读得比较棒的孩子,这样虽然能够强化孩子们的识字,但是并不能帮助我及时发现尚未掌握生字的学困生。如果我能够在全班都读得好的情况下,再请一位读得不好的学生上台读,一来可以纠正该学生的读音,二来可以引起其他孩子的注意,避免犯错。

3、在识字上,我是先让孩子读准每一个字音后,反复强化之后再让孩子连字成词得读。对于第二学期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应该把生字再深化下去,多读一些词组,而不是把重点放在拼音上。

二、课文教学上。

1、在指导朗读上,我没能引导到位。在引导学生读出小路的美丽时,我出示一张图片便让学生来体会美丽,这样有点牵强,我觉得应该有更多的语言渲染,给足充分的时间让孩子想像后再引导孩子读出小路的美丽。

2、在课文理解上,我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从而错失了很多好的课堂生成资源。例如我问孩子小路怎么样时,我的答案是“美丽”,但有一个调皮的孩子“很臭”。这说明这孩子是有认真预习课文的,但是如果我能够按照孩子的思路,顺着他的话说下去,反问“为什么你觉得小路很臭,它是不是一直都这么臭”而来进行课文理解,相信更能引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这一点上,我还需大大地努力。

3、备课不够充分。

三、关注学困生的力度还待加强。

备课时,心里要装着学习困难的孩子,并且在课堂上应该多让那些学习比较吃力的孩子多一点表现的机会。

小学《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简短篇七

《美丽的小路》是一篇环保题材的童话故事,课文语言形象生动、内容浅显易懂,主要以小路的变化(美――不美――美)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在教学时我精心制作了课件帮助学习过识字关。识字当中我通过以下方法完成,首先带拼音让学生自由读,后让学生说出在读音方面在注意的地方,老师再归类让同学再读,其次再去调拼音让学生抽读,并用自己的方法把生字的`字形、结构记下来。其中特别是“鹿”,通过小篆字体一直过渡到今天的宋体字,通过形象教学法,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文字当中象形字的唯吵之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字的兴趣。然后通过练习,运用数学当中加法合成变成今天所学的新字。这样处理,我觉得效果挺好的。学生学习的兴趣很浓,学习的效果也很高。

本课的教学还有许多不足之处:第一,在指导朗读时,我引导学生注意了三个好朋友说话时不同的动作,但是没有让学生学着小动物们的样子加上动作朗读。对于一年级好动的小同学来讲,加上动作朗读,孩子们的兴趣可能会更高。第二,分角色朗读时,由于时间关系,学生读得不够充分。在展示环节,如果在课前准备几个小动物的头饰,让学生上台表演效果会更好。

小学《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简短篇八

《美丽的小路》是一篇有关环境卫生的童话故事,它告诉学生要保护环境卫生,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知道不美的行为习惯会破坏美丽的环境,文中情境优美,语言生动有趣,人物角色较多,是一篇指导朗读的好材料。

本课教学中,我让学生将课文的5—8自然段来演一演。由学生自由组合成剧组,先分小组演,再在全班抽小组进行比赛,评出表演最成功的同学颁发“最佳表演奖”。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人人参与。“演员”精心表演,“观众”兴致勃勃地观看,一张张表情丰富的脸面似乎在告诉:这样的活动我们喜欢!课本内容的表演拓展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究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学生的个性在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施展。

小学《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简短篇九

教学背景及理念: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作为语文课程标准的四大理念之一,这是适应时代发展,进行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是语文教学的历史的必然回归。的确,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课堂上,教师把微笑带进教室,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思维无拘无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敢于展开想象的翅膀,敢于探索未知的领域……另外,在语文教学中,在立足文本的同时,更要突破文本的束缚,开放语文课堂,让学生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增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大环境中学习,从而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美丽的小路》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通过鸭先生小屋前小路的变化及居住在附近动物的不同感受,告诉大家只有人人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才有整洁幽雅的环境,才有美好的生活。文中情境优美,语言生动活泼,每个动物的语言、动作都富有性格特征和戏剧化的效果,适宜分角色朗读,在演读课文中加深体验。因此,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童话世界,与各种小动物面对面接触,努力调动学生的情感。另外,我还抓住文章的特点,以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不断调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自由读、个别读、表演读、评析读、男女生读等多种形式,将每一个学生带入课文描述的情境中,从中感悟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我给了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让他们自读自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珍惜学生的思维火花,充分利用课堂的有效生成,进行说话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还开放了语文课堂,让学生课前调查“我们校园的垃圾从哪里来?这些垃圾到哪里去了呢?”,再在课中交流,使得语文课堂开放而又有活力。

教学片段:

师:一条干干净净的小路变成了一条这么肮脏的小路,大家走在这条路上,心情肯定很糟糕。这时,兔姑娘、鹿先生和鸭先生也走来了,(课件出示)他们会怎么说?我们先自由读读他们的话吧!(自由读)。

师:谁来做兔姑娘?(指名读、评议)。

生1:他读得很有感情,“不见了”声音读得很重。

生2:他读的时候,眉头也皱起来了。

生3:他读出了惊讶的语气。

师:让我们的女生一起来做兔姑娘吧!(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6自然段。)。

师:这时,鸭先生也赶来了,他怎么说的?(指名读)。

生:他“天哪”还可以读得重些。

师:你能试试吗?

生:(鼓掌)。

师:让我们分角色来读读5、6、7自然段吧。

师:(展示课件)鸭先生看着看着,忽然一拍脑袋,说:“这都怪我……”

生:(突然插话,情绪激动)这不能怪鸭先生一个人!

师:你为鸭先生打抱不平,为什么呢?

生:这不是鸭先生一个人扔的垃圾。

师:那垃圾是谁扔的?小朋友,你们调查过我们学校的垃圾是从哪里来的?到哪里去了?

生1:学校的垃圾是小朋友扔的。

生2;是不讲卫生的小朋友的扔的。

生3:有的小朋友扔了垃圾,其他小朋友看见了,不捡起来。

生4:学校里的垃圾有的是落叶。

生5:我看见有一位同学的爷爷来接他时,扔了一个烟蒂。

……。

师:这些垃圾又到哪里去了呢?

生1:被值日生扫干净了。

生2:像烟蒂、废纸,我们看见了,可以捡起来扔进垃圾筒。

生:(齐)有。

生1:他没有清扫过垃圾。

生2:我从图画上看,他没有在路边放垃圾筒。

生3:鸭先生也没有提醒别人不要乱扔垃圾!

师:可肮脏的环境,能全怪鸭先生一个人吗?整洁的环境能靠一个人吗?而是要靠大家齐心协力地行动。鸭先生说“这都怪我”是出于他对自己没尽到自己一份责任的自责,所以,他下定决心,一定——(学生读得信心十足,十分到位)。

师:美丽的小路找回来了吗?(分别指名读10、11、12自然段)。

师:怎样找回来的?(生自由读第9自然段,师展示课件)。

生:老师,我有办法使小路一直保持干净!我要在路边竖一块牌子,写上“请保护环境!”

师:你的主意可真不错,大家想想,这块牌子上还可写些什么,来提醒大家?

生1:小路是我家,卫生靠大家。

生2: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生3:请不要弄脏我的脸!

……。

一、创造民主、激发思维。

首先,我在课堂上创造了民主和谐的氛围。这种氛围能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环境,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不由自主地积极开动脑筋,真正地参与学习,而不是静止地旁观。这位学生大胆地提出“不能只怪鸭先生一个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正是由于我平时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目光带给每一位学生的结果。

二、朗读感悟、体验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朗读。如自由读、齐读、分角色读、学生评议读等,朗读非常到位。可以看出,学生真正理解了课文,学生在阅读中情不自禁地感受人物的情感变化,而正是这些丰富多样的情感体验对学生的行为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胜过平时唠唠叨叨地说教。

三、开放设计、突破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语文要利用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本课中,通过让学生交流课前布置的调查“我们校园的垃圾从哪里来?这些垃圾到哪里去了呢?”这种开放式的教学设计,既联系了生活实际,增加了学生实践的机会,也使学生能用自己独特的心理去感受生活、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又自然而然地突破了教学难点,突出了文章的主题——整洁的环境要靠大家齐心协力地行动。同时,也让课堂成为社会、学校的连线,又给学生提供了合作交流,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舞台,增强了他们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意识。

四、有效生成、创新思维。

学生的思维是最没有束缚的,是最活跃的。他们的脑子里装着许许多多奇异的火花,只要得到一个小小的思维空间,他们就会发挥想象,开始创新。在上述案例中,当一个学生提出要在牌子上写警示语时,我就抓住了这一闪光点,引导学生思维,进行说话训练。其实,这就是课堂教学不断生成的课程资源,我们老师应充分利用。因为有效生成能撞击思维,催发情感,使学生的知识得到迁移,能力得到发展,人格得到完善。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语文学习不应该仅是读与背、问与答,更重要的是要鼓励学生在大环境中学习语文,在学习中不断探索,自行发现,鼓励孩子不断创新。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开放而又有活力。

小学《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简短篇十

《美丽的小路》是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学习是想让学生知道要爱护我们的家园。本篇课文就是循着这一宗旨,讲述了一个环境卫生的故事:小鸭门前的小路失而复得的故事,告诉我们要保持环境卫生,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美的行为会破坏美丽的环境。这是本课的重点,所以我设计了大量的环节让学生感受小路的美丽与肮脏带给动物们不同的影响,通过前后对比来突破重点。本课的难点是让学生有自觉环保的意识和行动,我通过镜头回放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从而突破难点。

一、前后对比,感悟不良的行为习惯造成的后果。

课文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到不文明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给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为了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后果的严重性,我通过前后对比的方式来达成这一目标。课文前三段是通过直接和间接相结合的方式来表现小路的美。小路直观的美是通过“花花绿绿”的鹅卵石和“五颜六色”的鲜花来体现的,所以我就要让学生充分感受鹅卵石和鲜花的美从而感受小路的美。如何感受美呢?就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了。于是,我让他们充分地想象,想象鹅卵石有哪些颜色,想象小路上有哪些色彩各异的鲜花,通过想象丰富“美丽的小路”这幅画面。其次,课文还通过小兔和小鹿的行动和语言间接表现了小路的美,所以我就让学生当一当小兔和小鹿,通过读读出对小路的赞美之情,学生读之前酝酿感情的过程就是体验小路美的过程。同时我还引导他们注意小兔和小鹿走路时的神态:“轻轻”“慢慢”,让学生感受到两个小动物是因为怕踩坏了小路才会这样,而这也充分说明了小路之美。同时我还补充了()、()和()喜欢在美丽的小路上散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通过想象练习体会小路的受欢迎程度,从另一个角度来充实小路的美。在美的充分享受之后就是对丑的深切厌恶了。这部分也和前面一样,有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首先我用了和前面一样的方法:想象,让学生想象小路上有哪些垃圾,学生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平时看到的街边小摊前或狭长小弄堂里肮脏景象。之后我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小路的现状,之后我还是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说说他们从这样的小路上走过是什么心情,会说些什么,然后再让学生读小兔、小鹿、小鸭的话,让学生和小动物们产生共鸣,这样更能体会小动物们对小路的感受。

二、通过对比,学生们深深地感到优美的环境带给人们身心愉悦,而肮脏的环境只能让人们怨声载道。

低年级的阅读重点就是朗读,朗读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帮助学生记忆,也能帮助他们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而本课又具有对话多的特点,是进行朗读训练的极好材料。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对朗读时的停顿、语调、语速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但是还是很初步的,而且对于如何通过朗读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还没什么意识。所以我对朗读做了重点的指导。

首先我以小白兔的话为例,告诉学生如何通过朗读体会小白兔的感情。

第一步,从说话时的表情“皱起了眉头”入手,让学生通过这个词体会到小兔对这条脏兮兮的小路的讨厌以及小路的肮脏程度,然后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来体现自己对这个词到底理解了多少。

第二步,抓住感叹词“呀”,让学生感受小兔对小路的变化感到十分惊讶,接着也让学生通过朗读来加深这种体会。

第三步,通过反映感情强烈程度的标点符号“?”,让学生体会到小兔对小路的变化充满了疑问,再通过反复朗读读出疑问之情。待学生能将小兔对小路的感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后,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读小鹿和小鸭的话,先让学生说一说朗读时要注意哪几个地方,然后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因为有了前面的指导,学生对小鸭和小鹿的话有了较深刻的理解,而且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三、情境表演,让学生走进故事体会小动物的感情。

课文表演最能体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一年级学生经验有限,所以我事先请了四名较好的学生进行排练,在课堂上,他们精彩的表演引来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这给其他的学生极大的表演热情和信心,同时也给他们提供了范本,初步知道了该如何将课本内容表演出来,四人表演完后,下面很多学生都跃跃欲试。

四、镜头回放,让学生走进社会感受环保的重要性。

课本来源于生活,也要回归于生活。课文通过童话的形式告诉我们环保的重要性,最后还是要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加强环保意识,多实践环保行为。所以展示真实生活非常有必要。我事先在校园里、教室里拍了几张图片,让学生知道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破坏环境的行为,而且就是他们自己,让他们意识到环保要从自己做起。事实上,这的确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为了不让自己的行为再出现在镜头里,很多学生下课后都能主动弯弯腰。相信以后这会逐渐成为他们自觉的行为。

五、句式练习,在培养人文素养的同时不忘语言素养。

不过这节课因为太注重朗读,所以时间安排上有些偏多,一致于后来对于生活中垃圾这一主题的讨论只能匆匆过场,以后在时间安排上还要再妥当一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