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齐白石的励志故事50字(优秀11篇)
- 上传日期:2023-11-11 00:03:01 |
- zxfb |
- 7页
过去的经验总结为未来的成长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指导。总结不仅要总结过去,更要展望未来。总结是自我认知和进步的有力工具,以下是一些优秀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齐白石的励志故事50字篇一
材料的目的是描述高级案例。材料的主要内容是先进对象的先进事迹,主要表现方式是叙事。先进对象的先进思想和先进精神,以及时代的具体特征,都应该通过叙事来表现。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齐白石在湖南和第一个夫人生了5个孩子,53岁背井离乡开始北漂。移居北京以后齐白石57岁时,娶了18岁的胡宝珠为妻,宝珠又生了7个孩子。
第七个孩子良末是在齐白石78岁时所生,齐白石自以为是最后一个孩子,所以取名良末。
没想到白石老人83岁时,宝珠又怀孕了,在生第8个时却因高龄难产逝世。
宝珠高龄难产去世后的第二年,84岁的白石老人闹着续弦,后娶协和医院护士长夏文珠为妻。
91岁时,夏文珠离去,老人又找了一位叫伍德萱的女士继任。
齐白石93岁时,家人又给他介绍了一个44岁的女人,齐白石摇着头说:44,太老了!后来有找来一位22岁的姑娘,老人很是喜欢,还等着结婚办喜事。
不过,那年,白石老人挂了。
齐白石14岁作木匠,25岁兼职卖画,32岁开始学刻印,40岁时开始周游全国,53岁抛家舍业迁居北京,人生地不熟,操着一口湖南口音独闯京城。
在北京,木匠成巨匠,83岁还生了孩子,85岁闹着续弦,92岁仍喜欢看年轻漂亮美眉,93岁临终那年吵着要与22岁小美眉结婚,这是一个相当励志的故事。
2015年前,我一直以为自己老了,自从读了齐白石大师的故事后,才发现兄弟们的人生才刚开始!本世纪最强!
齐白石出身贫寒,作过农活,当过木匠,后以民间画工为生。57岁时,齐白石到达北京,住在法源寺,以卖画度日。他的一个扇面,定价银币两元,比平时一般画家的价码还便宜一半,尚且很少有人问津。可见齐白石当时生意落寞得很,生活何等惨淡!
一天,在一个无人理睬的场合,梅兰芳跟他寒暄了几句,使他稍微挽回了一点面子。为此他心存感激,回去用心画了一张《雪中送炭图》送给梅兰芳,并题句云:“而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可见梅兰芳也并不能改变齐白石在画坛的地位。
齐白石认识了陈师曾后,齐白石的艺术生涯才得以转变。陈师曾虽然比齐白石小13岁,但其时已名满天下,是吴昌硕之后革新文人画的重要代表。他鼓励齐白石尽快自成一体,走艺术的创新之路。于是齐白石开始了“衰年变法”。用他自己的话说:“扫除凡格实难能,十载关门始变更。”
从1920年到1929年,他“十载关门”大胆突破,艰难探索,终于“扫除凡格”,“变更”了面貌。他在美术史上可以自立门户了。然而,他在北京依然是知音寥寥。正像他自己说的:“懂得我的画的,除陈师曾外,绝无仅有。”
陈师曾于1923年便英年早逝了。失去唯一知己的齐白石遭到了同行们的口诛笔伐。北京画坛保守派们骂齐白石的画是“野狐之禅”、“俗气熏人”,“不能登大雅之堂”等,极尽攻击之能事。
但绝望中亦孕育着希望。齐白石在“十载关门”的最后一年----1929年,被到北京不久的徐悲鸿慧眼识珠,一眼就发现了“衰年变法”之后的齐白石。此时的齐白石年已66岁。在徐悲鸿看来,齐白石绝对是大师级的画家。在反对派的鼓噪声中,徐悲鸿大声疾呼:齐白石“妙造自然”;齐白石的画“致广大,尽精微”……徐悲鸿在不仅在展览会上贴条预定齐白石的画以提升其地位,而且为齐白石编画集,亲自写序,送到上海出版。除此以外,徐悲鸿还请齐白石到自己任院长的北京艺术学院做教授,并亲自驾马车接齐白石到校上课。徐悲鸿对学生说:“齐白石可以和历史上任何丹青妙手媲美,他不仅可以做你们的老师,也可以做我的老师。”
齐白石曾在一封写给比自己小32岁的徐悲鸿的信里说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君也!”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齐白石的成名,主要得益于徐悲鸿的慧识与提携。
齐白石在湖南和第一夫人生了5个孩子,53岁背井离乡开始北漂。
移居北京以后,齐白石57岁时,娶了18岁的胡宝珠为妻,宝珠又生了7个孩子。第七个孩子良末是在齐白石78岁时所生,齐白石自以为是最后一个孩子,所以取名良末。没想到白石老人83岁时,宝珠又怀孕了,在生第8个时却因高龄难产逝世。
宝珠高龄难产去世后的第二年,84岁的白石老人闹着续弦,后娶协和医院护士长夏文珠为妻。
91岁时,夏文珠离去,老人又找了一位叫伍德萱的女士继任。
齐白石93岁时,家人又给他介绍了一个44岁的女人,齐白石摇着头说:44,太老了!后来有找来一位22岁的姑娘,白石老人很是喜欢,还等着结婚办喜事。不过,那年,老人挂了。
齐白石14岁作木匠,25岁兼职卖画,32岁开始学刻印,40岁时开始周游全国,53岁抛家舍业迁居北京,人生地不熟,操着一口湖南口音独闯京城。
在北京,木匠成巨匠,83岁还生了孩子,85岁闹着续弦,92岁仍喜欢看年轻漂亮美眉,93岁临终那年吵着要与22岁小美眉结婚。一个相当励志的故事。
同志们,你们还年轻。加油!
我国国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有一次去北京城南办事。这一去不要紧,却引出一段故事来。
也巧,在街旁地摊上,有人卖齐白石的画,一看,全是假画。如此损伤齐老声誉,使他十分气愤,便厉声喝问:“你为什么冒充我的名字在这儿卖假画骗人?”
他说:“齐先生,你好不懂道理!不错,这都是些假画。你要明白,凡是大画家没有不被别人造假的。造假的人越多,说明他的名气越大;无名之辈,谁也不造他的假画,再说,我这些画卖的便宜。有钱的人,还是买您的真画,您又何必生气呢?这番话竟使齐老先生怒气全消,闭口无言。”
齐白石是我国最著名的画家之一,他最善长画小虾小虫等小动物,另外,在篆刻方面他也颇有建树。
齐白石年轻的时候,他就很喜欢篆刻。有一天,他去拜访一位老篆刻家,老篆刻家说:“你去挑一担础石回家,等这一担石头都变成了泥浆,你的印就刻好了。”别的人都以为老篆刻家戏弄齐白石,劝他不要理那老家伙,齐白右却真的挑了一担础石来,夜以继日地刻着,一边刻,一边拿古代篆刻艺术品来对照琢磨。刻了磨平,磨平了又刻,手上起了血泡,他不在意,他就那么专心致志地刻呀刻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础石越来越少,而地上的淤泥却越来越厚。最后,一担础石统统都化为泥了,齐白石也练得了一手好篆刻艺术,他刻的印雄健、洗炼,独树一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有一次,他过生日。由于齐老是一代宗师,学生朋友来了很多。从早到晚,客人络绎不绝,老人笑吟吟地迎来送往,等到夜晚送去最后一批客人,老人再也支持不住了,他躺下很快睡着了。
第二天,齐白石老人一早就起床了,他顾不上吃饭,先到画室去做画,家里人都劝他吃饭,他却不肯歇一歇。总算五张画画完了,家人都长长的松了一口气,等着他吃饭。谁知他摊纸挥毫又继续作起画来。家里人怕他累坏了,都说:“您不是已画够五张了吗?怎么还画呀?”
老人轻轻抬起头说道:“昨天生日,客人多,没作画,今天追画几张,以补昨天的‘闲过’”。说完,他低下头继续作起画来。
正是凭着这种勤奋精神,齐白石老人的画越作越精,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喜爱。
齐白石出身贫寒,作过农活,当过木匠,后以民间画工为生。57岁时,齐白石到达北京,住在法源寺,以卖画度日。他的一个扇面,定价银币两元,比平时一般画家的价码还便宜一半,尚且很少有人问津。可见齐白石当时生意落寞得很,生活何等惨淡!
一天,在一个无人理睬的场合,梅兰芳跟他寒暄了几句,使他稍微挽回了一点面子。为此他心存感激,回去用心画了一张《雪中送炭图》送给梅兰芳,并题句云:“而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可见梅兰芳也并不能改变齐白石在画坛的地位。
齐白石认识了陈师曾后,齐白石的艺术生涯才得以转变。陈师曾虽然比齐白石小13岁,但其时已名满天下,是吴昌硕之后革新文人画的重要代表。他鼓励齐白石尽快自成一体,走艺术的创新之路。于是齐白石开始了“衰年变法”。用他自己的话说:“扫除凡格实难能,十载关门始变更。”
从1920年到1929年,他“十载关门”大胆突破,艰难探索,终于“扫除凡格”,“变更”了面貌。他在美术史上可以自立门户了。然而,他在北京依然是知音寥寥。正像他自己说的:“懂得我的画的,除陈师曾外,绝无仅有。”
陈师曾于1923年便英年早逝了。失去唯一知己的齐白石遭到了同行们的口诛笔伐。北京画坛保守派们骂齐白石的画是“野狐之禅”、“俗气熏人”,“不能登大雅之堂”等,极尽攻击之能事。
但绝望中亦孕育着希望。齐白石在“十载关门”的最后一年----1929年,被到北京不久的徐悲鸿慧眼识珠,一眼就发现了“衰年变法”之后的齐白石。此时的齐白石年已66岁。在徐悲鸿看来,齐白石绝对是大师级的画家。在反对派的鼓噪声中,徐悲鸿大声疾呼:齐白石“妙造自然”;齐白石的画“致广大,尽精微”……徐悲鸿在不仅在展览会上贴条预定齐白石的画以提升其地位,而且为齐白石编画集,亲自写序,送到上海出版。除此以外,徐悲鸿还请齐白石到自己任院长的北京艺术学院做教授,并亲自驾马车接齐白石到校上课。徐悲鸿对学生说:“齐白石可以和历史上任何丹青妙手媲美,他不仅可以做你们的老师,也可以做我的老师。”
齐白石曾在一封写给比自己小32岁的徐悲鸿的信里说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君也!”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齐白石的成名,主要得益于徐悲鸿的慧识与提携。
齐白石的励志故事50字篇二
丝瓜乌鸦图烛火光明松鹤图折枝花卉卷水牛图荷花图。
和平鸽彩荷图红梅双喜庆祝国庆九秋墨虾。
鱼虾图墨蟹图鱼虾蟹水族墨虾图岁朝图。
人物画。
人物屏之醉翁图人物屏之望福图人物屏之洗耳图人物屏之渔翁图仕女条屏赐桃图。
寿星公铁拐李婴戏图之一拍球婴戏图之二玩铜钱挑耳图沁园夫子五十岁小像图。
山水画。
山水图远山松林图万竹山居图红杏烟雨石门二十四景图。
山水六屏图龙山七子借山吟馆山间人家童戏图访旧图云海林屋图。
书法。
行书谢启行书总路线语录行书“甑屋”门条仿石涛山水册页题记。
篆刻。
涂鸦百不足富少翁翰墨文字三余怀瑜庐海客。
齐白石的励志故事50字篇三
谁都知道齐白石,就是那位著名的画虾画家嘛!
谁都知道齐白石画的虾,那可是千金难求一只的!但你知道他一生娶了相当多的年轻的女人吗?他到九十三岁他还高调吵着要迎娶二十二岁的新娘!
齐白石在湖南,与第一任夫人生了五个孩子。他五十三岁背井离乡、拿着画笔开始了自己的北漂岁月。移居北京四年以后,在他五十七岁时,娶了十八岁、佳人惊鸿的胡宝珠为妻。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貌若天仙的宝珠又为他接连生了七个孩子。第七个孩子名唤齐良末,是在齐白石七十八岁时所生的,齐白石自以为这是他这一世最后的一个孩子了,所以取名“良末”。没想到,五年以后,八十三岁的他又让四十四岁的宝珠怀孕了。在分娩他第八个孩子时,宝珠却因高龄难产,香消玉殒了。
就在齐白石第二任妻子胡宝珠因难产去世后的第二年,八十四岁的他闹着要续弦,然后娶他娶了协和医院的护士长、二十七岁的夏文珠为妻。
在齐白石九十一岁时,夏文珠撒手人寰,他又找了一位芳名叫伍德萱的三十岁女士为继任妻子;齐白石九十三岁时,伍德萱故去了,家人又给他介绍了一个当年四十四岁的漂亮女人,齐白石摇着头说:“四十四?也太老了啊!”
后来,有人给他找来了一位二十二岁的姑娘,这女孩唇红齿白、肤如凝脂,齐白石很是喜欢,天天耳鬓厮磨的,每日都急着、吵着要把结婚的喜事儿给办了。不过,那一年,白石老人仙逝了,最终没能同这位女孩结成神仙眷侣。
纵观齐白石这一生,他十四岁作木匠,二十五岁兼职卖画,三十二岁开始学刻印旋即一举成名,三十五岁就在当地功成名就、富甲一方了。四十岁时,他开始周游全国,五十三岁便抛家舍业独自一人闯北京,人生地不熟,操着一口湖南口音的他遍访京城名师、大家。在北京的四十年,木匠成了书画巨匠、一代宗师!八十三岁他还跟夫人生了孩子,八十五岁他闹着要续弦,到了九十三岁,他仍喜欢看年轻漂亮美眉!在自己临终的那一刻,他仍吵着要与二十二岁小美女喜结连理。
男人们,这,是不是一个相当励志的故事?回答绝对应该是肯定的!
朋友们,你们已经五十三了吗?亦或你们都还相当的年轻,又都是有理想、有抱负、有文化的人,那就为梦想加油努力吧,把二0xx年做为自己实现梦想的元年!
只要有梦想,年龄,从来就不是问题。加油吧,朋友!
齐白石的励志故事50字篇四
62岁时,齐白石在案头水碗里,长期养着数只活虾。虾儿们的腾跃嬉戏,不单为老人增添了生活乐趣,也为艺术家激发灵感提供了契机,但这时期,他笔下的虾还太重写真,形似而神不足。66岁,齐白石笔下的虾产生了一次飞跃。虾身有了质感,头、胸前端有了坚实感。腹部节与节若断若连,中部拱起,似乎能蠕动,虾的长臂钳也分出三节,最前端一节较粗,更显有力。虾的后腿由10只减为8只。注意:郑板桥有句云“删繁就简三秋树”,道明了中国艺术“简化的艺术”真谛。齐白石移植于此,获得成功,何其可感可佩!
68岁,他的虾又一变:腹部小腿少到6只,虾眼由原来的两点变成两横笔,最关键是头、胸的淡墨上加了一笔浓墨更显出白虾躯干的透明。至此,齐白石完成了一个创造过程,臻达形神兼有,栩栩如生!
艺术求索不可终止——70岁的齐白石又有意删除并不损害虾的真实性的腿,到他78岁时虾的后腿只有5只。到80以后,他的虾真正达到了炉火纯青:精确的体态,富于弹力的透明体,在水中浮游的动势。艺术造形中讲求的“形、质、动”三要素都臻于完美的境界。
齐白石的励志故事50字篇五
我们都知道齐白石是国画大师,其实他也是一位篆刻大家,齐白石决意学篆刻,缘于他受到的一次冷遇。
一次,齐白石在白石铺一大户人家描容,偶遇从长沙来的篆刻名家。人们送来不少名贵石料请他刻印,齐白石怀揣一块寿山石,也希望这位刻印人为他雕琢一番。
他按规定日期找到那位篆刻名家,深施一礼,恭敬地问:“先生,前几天我送的石料刻好了吗?”
“你是谁呀?”刻印人答非所问。
未等齐白石开口,一个管家模样的人说:“他是我家老爷请来的描容匠。”
“描容匠?”篆刻名家漫不经心地从箱里翻出一块石科,“是这块吗?”
“你晓得此为何石料?”
“寿山石”,齐白石从容地回答道。
篆刻名家想不到眼前这个平庸的小字辈答得如此爽快,便不敢再问了。为了显示自己的学问,他举起寿山石,面对众人,口若悬河:“这种以叶蜡石为主组成的石料,品类繁多,我手中的寿山石是治印的上品。因该石产于福建省的寿山……”
齐白石见篆刻名家滔滔不绝,好像忘记了自己的存在,急忙问道:“先生,我的印到底刻好没有?”
篆刻名家不耐烦地把石料往桌上一扔:“不平,拿回去磨平再来!”
受到如此冷遇,齐白石不免怒火中烧。他冲上前,一把抓起那块心爱的石料,回到住处,卷起行李,撕掉未画完的人像,不辞而别了。
他不知自己是如何跌跌撞撞地赶了几十里山路回到家的。尽管父母、妻子的劝导是那样言之谆谆,而他却“听之藐藐”。因为他胸中燃着一堆火,憋着一股气。他托起那块寿山石,久久凝视着,任胸间的怒火燃向眼中,又任感情的泪水将怒火浇灭。
蓦地,他瞥见窗台上那把铮亮的修脚刀。他想:别人用刀能刻印,难道我就不能上“刀山”,下“石海”?难道我就不能开始卓有成效的铁笔生涯?他左手握石,右手持刀,把全身的愤懑和满怀的情志凝聚于刀尖,平生第一方印章“金石癖”终于刻好了。这“愤怒之作”布局合理,刀法苍劲,隐隐有一股刚毅之气。他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凝滞心头的闷气也驱散了不少。
当他把那方“金石癖”拿去请教黎松安时,后者甚感惊喜:“了不起,了不起,妙趣天成,颇有韵味,与长沙名家所刻,大有雅俗之分嘛!”“这是被逼出来的,”于是他讲了自己遭受冷遇的经过后,又拿出几方印章求教于黎松安。
黎松安打趣道:“这有何难。南泉冲有的是‘楚石’,你挑上几担回家,随刻随磨,随磨随刻,等刻的石粉能装满三、四点心盒,功夫就到家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从此,齐白石白天描容作画,晚间操刀刻石。功夫不负苦心人,他的刻印技巧在同辈中后来居上,很快独步一时了。在师友们的热情鼓励和大力支持下,他从所刻众多的印章中精选出一部分,刊出了自己的第一次印稿,共四本,题名为《寄园印存》,每印均附拓边款。而收在印稿中的第一方印章,便是当年奋发图强时用修脚刀刻的“金石癖”。
警世箴言: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莫羡牡丹称富贵,却输梨橘有余甘。
似者媚俗,不似者欺世,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一语识人。
我不敢去你们中国,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
——毕加索。
齐白石的励志故事50字篇六
齐白石曾在一封写给比自己小32岁的徐悲鸿的信里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君也!”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齐白石的成名,曾得益于徐悲鸿的慧识与提携。
齐白石出身贫寒,作过农活,当过木匠,后以民间画工为生。57岁时,齐白石到达北京,住在法源寺,以卖画度日。他自己曾这样叙述当时的卖画生涯:“我的润格,一个扇面,定价银币两元,比平时一般画家的价码便宜一半,尚且很少有人问津。生涯落寞得很。”可见齐白石当时生活何等惨淡!在一个无人理睬的场合,梅兰芳跟他寒暄了几句,使他挽回了面子。为此他心存感激,回去用心画了一张《雪中送炭图》送给梅兰芳,并题句云:“而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可是梅兰芳并不能改变齐白石在画坛的地位。
认识了陈师曾后,齐白石的艺术得以转变。陈师曾虽然比齐白石小13岁,但其时已名满天下,是吴昌硕之后革新文人画的重要代表。他鼓励齐白石尽快自成一体,走艺术的创新之路。
于是齐白石开始了“衰年变法”。用他自己的话说:“扫除凡格实难能,十载关门始变更。”从1920年到1929年,他“十载关门”大胆突破,艰难探索,终于“扫除凡格”,“变更”了面貌。他在美术史上可以自立门户了。然而,他在北京依然是知音寥寥。正像他自己说的:“懂得我的画的,除陈师曾外,绝无仅有。”
陈师曾于1923年便英年早逝了。失去唯一知己的齐白石遭到了同行们的口诛笔伐。北京画坛保守派们骂齐白石的画是“野狐之禅”、“俗气熏人”,“不能登大雅之堂”等,极尽攻击之能事。
绝望中亦孕育着希望。在齐白石“十载关门”的最后一年——1929年,到北京不久的徐悲鸿慧眼识珠,一眼就发现了“衰年变法”之后的齐白石。
此时的齐白石年已66岁。在徐悲鸿看来,齐白石绝对是大师级的画家。
在反对派的鼓噪声中,徐悲鸿大声疾呼:齐白石“妙造自然”;齐白石的画“致广大,尽精微”……徐悲鸿在不仅在展览会上贴条预定齐白石的画以提升其地位,而且为齐白石编画集,亲自写序,送到上海出版。徐悲鸿还请齐白石到自己任院长的北京艺术学院做教授,并亲自驾马车接齐白石到校上课。徐悲鸿对学生说:“齐白石可以和历史上任何丹青妙手媲美,他不仅可以做你们的老师,也可以做我的老师。”
为什么徐悲鸿如此看重齐白石?因为在他的眼里,齐白石的每一笔都不可或缺,他的画纯粹而凝炼,每一根线条可以千变万化。他的村牛、虫草乃至一只河虾,都一个个生猛灵动。徐悲鸿曾著文《中国今日之名画家》推介曰:“齐白石之长处,在有色彩,一往直前,无所顾忌,惟多红而少绿,或其性格所尚,写昆虫突过古人,其虾、蟹、雏鸡、芭蕉,以墨写者,俱体物精微,纯然独创。”
齐白石幸甚,衰年得遇伯乐徐悲鸿,从此这匹老千里马得以重新焕发生命,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画坛大师,跻身二十世纪十大画家之列。
齐白石的励志故事50字篇七
齐白石在小院子里的水池中养了虾,以观察虾的形状。齐白石68岁时对虾的形象进行了重大的改造,淡墨画出的虾头,虾身加上一点重重的浓墨。虾眼改小圆点为两横笔,虾腿八条减为六条,1934年,齐白石71完成了画虾的最后的改造;后腿有六对减为五对,简约、概括、唯美,达到了“似与不似人间”的境界。
抗日战争时期,北平伪警司令、大特务头子宣铁吾过生日,硬邀请国画大师齐白石(1863—1957年)赴宴作画。
齐白石来到宴会上,环顾了一下满堂宾客,略为思索,铺纸挥洒。转眼之间,一只水墨螃蟹跃然纸上。
众人赞不绝口,宣铁吾喜形于色。
不料,齐白石笔锋轻轻一挥,在画上题了一行字——“横行到几时”,后书“铁吾将军”,然后仰头拂袖而去。
一个汉奸求画,齐白石画了一个涂着白鼻子,头戴乌纱帽的不倒翁,还题了一首诗:
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
将妆忽然来打破,浑身何处有心肝?
1937年,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北平。齐白石为了不受敌人利用,坚持闭门不出,并在门口贴出告示,上书:“中外官长要买白石之画者,用代表人可矣,不必亲驾到门,从来官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谨此告知,恕不接见。”
齐白石还嫌不够,又画了一幅画来表明自己的心迹。
画面很特殊,一般人画翡翠时,都让它站在石头或荷径上,窥伺着水面上的鱼儿;齐白石却一反常态,不去画水面上的鱼,而画深水中的虾,并在画上题字:“从来画翡翠者必画鱼,余独画虾,虾不浮,翡翠奈何?”
齐白石闭门谢客,自喻为虾,并把作官的汉奸与日本人比作翡翠,意义深藏,发人深思。
齐白石出身贫寒,作过农活,当过木匠,后以民间画工为生。57岁时,齐白石到达北京,住在法源寺,以卖画度日。他的一个扇面,定价银币两元,比平时一般画家的价码还便宜一半,尚且很少有人问津。可见齐白石当时生意落寞得很,生活何等惨淡!
一天,在一个无人理睬的场合,梅兰芳跟他寒暄了几句,使他稍微挽回了一点面子。为此他心存感激,回去用心画了一张《雪中送炭图》送给梅兰芳,并题句云:“而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可见梅兰芳也并不能改变齐白石在画坛的地位。
齐白石认识了陈师曾后,齐白石的艺术生涯才得以转变。陈师曾虽然比齐白石小13岁,但其时已名满天下,是吴昌硕之后革新文人画的重要代表。他鼓励齐白石尽快自成一体,走艺术的创新之路。于是齐白石开始了“衰年变法”。用他自己的话说:“扫除凡格实难能,十载关门始变更。”
从1920年到1929年,他“十载关门”大胆突破,艰难探索,终于“扫除凡格”,“变更”了面貌。他在美术史上可以自立门户了。然而,他在北京依然是知音寥寥。正像他自己说的:“懂得我的画的,除陈师曾外,绝无仅有。”
陈师曾于1923年便英年早逝了。失去唯一知己的齐白石遭到了同行们的口诛笔伐。北京画坛保守派们骂齐白石的画是“野狐之禅”、“俗气熏人”,“不能登大雅之堂”等,极尽攻击之能事。
但绝望中亦孕育着希望。齐白石在“十载关门”的最后一年----1929年,被到北京不久的徐悲鸿慧眼识珠,一眼就发现了“衰年变法”之后的齐白石。此时的齐白石年已66岁。在徐悲鸿看来,齐白石绝对是大师级的画家。在反对派的鼓噪声中,徐悲鸿大声疾呼:齐白石“妙造自然”;齐白石的画“致广大,尽精微”……徐悲鸿在不仅在展览会上贴条预定齐白石的画以提升其地位,而且为齐白石编画集,亲自写序,送到上海出版。除此以外,徐悲鸿还请齐白石到自己任院长的北京艺术学院做教授,并亲自驾马车接齐白石到校上课。徐悲鸿对学生说:“齐白石可以和历史上任何丹青妙手媲美,他不仅可以做你们的老师,也可以做我的老师。”
齐白石曾在一封写给比自己小32岁的徐悲鸿的信里说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君也!”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齐白石的成名,主要得益于徐悲鸿的慧识与提携。
齐白石的励志故事50字篇八
很多人不理解齐白石在门口和客厅里都贴着卖画刻印的润格,诟病于老人的吝啬。他们哪里知道齐白石的艺术道路是怎么走过来的,若知道,也许就不会怪罪了。
齐白石的小儿子齐良末回忆父亲时说:“经济上他很拮据。他也是考虑到今后,他有两家子人要养。家乡那些人都没办法了,也没有田地,什么都没有,常常有亲戚会到北京来看他,临走时再带走点钱,没办法。这两家的困难都压在他一个人的肩膀上,他的压力是相当沉重的。”
《白石老人自述》里有这样的话:“我不希望发什么财,得到一点润笔的钱,就拿回家去,奉养老亲,抚育妻子。只图糊住了一家老小的嘴,于愿已足。”
从齐白石卖画的润格中,不仅可以见其吝啬,见其性情、心境,也可见得白石老人的耿直,见其冷涩的幽默。
1920年,他写道:“卖画不论交情,君子有耻,请照润格出钱。庚申秋直白。”
后来,此润格增补如下文字:“花卉加虫鸟,每一只加十圆。藤萝加蜜蜂,每只二十圆。减价者,亏人利己,余不乐见。庚申正月初十日。”
1922年增补:“有为外人译言买画者,吾不酬谢。”
1940年的一则,则有弦外之音:“绝止减画价。绝止吃饭馆。绝止照相。自注:吾年八十矣。尺纸六圆,每圆加二角。卖画不论交情,君子自重,请照润格出钱,切莫代人介绍。心病复作,断难报答也。与外人翻译者,恕不酬谢,求诸君莫介绍,吾亦苦难报答也。”
1941年的一则亦颇有意思:“凡藏白石之画多者,再来不画,或加价。送礼者,不答。介绍者,不酬谢。已出门之画,回头补虫,不应。已山门之画,回头加题,不应。不改画,不照相。凡照相者,多有假白石名在外国展卖假画。厂肆只顾主顾,为我减价定画,不应。九九翁坚白。”
这里竟然要用到“坚白”二字!其实,这样的润格告白,内里也应该是辛酸以至于无奈的。齐白石身上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1921年,他从北京到长沙,遇到老友索画,多年故交,老人欣然画了给他。第二年,齐白石再到长沙,这位朋友照样又拿着画纸来索画。齐白石无奈又画了,不过把画画好后,在上面题写了一首诗:“去年相见因求画,今日相求又画鱼,致意故人李居士,题诗便是绝交书。”
绝交书似过于严肃了。可是白拿人家用来养家糊口的画,也不合适吧。
还有一件事,也能说明齐白石老人的性格。
1932年,家里来了客人。是熟客。也就不是讳,可是客人走后,老人一幅心爱的《虾》却不是了。老人气不过,后来写了一幅《告白》贴在墙上:“去年将毕,失去五尺纸草虾一幅,得者我已明白了。壬申。白石老人。’即便是清楚谁拿去了,老人也不会去追索。不过是用这种方式泄一点儿埋怨;再见面时候,那人自然羞愧,不过是两个人心照不宣罢了。
白石老人靠卖画为生,难免有应酬,也难免有无奈之作.齐良末说:“应酬之作是有,有些他不喜欢但人家非强买强卖这一类的,他不得己也画。比如说画一只虾10块钱,两只虾就是20块钱。人家说了,我没有那么多钱,只有15块钱,怎么办?他就这样了,那边画—只整虾,那上头再画一个虾脑袋,15块。这样的事常常有。所以有时候那一张纸四尺长,右下角底下就画俩小鸡。四尺长条一尺宽,左上角写着‘白石老人’四个字,中间全是空白。因为人,家不给钱,或给得少。这类画现在成了了不起的绝版画。我父亲跟人家说,您哪有这样做的明?你弄那么一张纸来逼着我这么弄,我给你画俩小鸡就完了,别的没有。我父亲是很执着的一个人。”
白石老人一辈子不画没见过的东西,可址偶尔也有例外,毕竟南北两大家子人要生活。
一次一个买主非要齐白石画一条龙。齐白石没画过,可是一转念,有了办法。只见齐白石在纸上画了一只大花瓶,又在花瓶上画了一条龙。画完,齐白石笑了,买家也笑了,俩人痛快成交。
毋庸置疑,生活的压力很深地影响了齐白石对于金钱的意识和行为。齐良末回忆道:
“他有钱了不存银行,东西都放在身边,就在院子里头。就这么大的一木头疙瘩,平常谁也不注意,就扔在院子里,风吹雨淋日晒都没事儿。后来有收破烂的过来,我妈一看这东西没用,就想换点火柴。破木头有什么用?那么大,劈又劈不开,我妈就把它卖了。我爸正巧回来——就说我爸不破财——我爸看见了,说,哎!这不是我们家的嘛。人家说卖给我了,我爸说那不行,你回来,这个我不卖,我还有用处呢。我爸把这木头弄回来后,狠狠地骂了我妈一顿。他说这个你怎么能卖?那里头藏着金条!他托人给弄的金条,他就怕别人拿,扔在那不起眼的墙犄角里。
“还有一个,我们家那院子、那房子该整修了。年久失修,政府说帮忙给弄弄吧。那会儿我爸还活着呢。政府说修,就让拆吧,从上头拆,拆到墙半腰往下头一点儿了,突然上头的工人就在那儿打起来了。大家伙/l说怎么回事?哎哟,那里有金条出来了。我爸在砖头里头藏了金条。我爸说别挖了,他突然又想起可能底下还有什么东西,他说你们都走吧,这房不修了。从此我们家那房就拆到这儿,底下没再拆,就重新给恢复了。”
在拍摄的齐白石的纪录片里,能看到他身上挂着一大串钥匙。他管这个家,早晨起来他会去把大门打开,晚上亲自关门。屋子里的哪个抽屉里放了什么东西他都是有数的,他闭着眼睛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东西。
但是,我们同样不能忘记的是,齐白石在京城的生活条件稍好一些之后,对来自湘潭的故人,甚至是平生未曾谋面、只要是来自家乡的生活无着的人,都会慷慨解囊。这与他日常的吝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齐良末回忆:“除了自己至亲的这些人,只要是湖南乡下来的人,湖南老家来的人,能够说湖南话,能够通报说自己是湖南什么地方来的,可能没钱回家了,不够路费了,现在很艰难,我父亲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先请人家吃顿饭,然后拿出50块钱来,给他做路费。那时候的50块钱,除去北京到湖南的往返车费,还能剩余好多。我亲眼见过一个人,拿着钱,我父亲给的钱,那人的手直在那儿抖。”
齐白石的励志故事50字篇九
小木匠变成了闻名世界的大画家的故事,他就是以画虾出名的齐白石,齐白石出生在湖南湘潭,的一个叫白石铺的乡下地方,不过她小时候不叫白不叫齐白石,叫做齐纯芝,27岁正式学画学诗的时候才改叫白石,为了方便,我们统一叫他齐白石了。齐白石的家里是很穷,一家五口人,只有一亩田,他只上了半年的学,就回家帮忙干活了,小时候他经常去放牛,他非常爱大自然,对,路边的路边草丛的小昆虫像蚂蚁,蜜蜂,蛐蛐这些特别感兴趣,也喜欢看水里面的小鱼小虾小螃蟹什么的,齐白石从小力气就不行,干不了田里的重活,15岁的时候,家里就让他去学木匠,好以后养家糊口。齐白石就跟着师傅学做各种木工,他们每天去不同的人家,做桌子椅子和种田的工具。有一天,齐白石和师傅做完工,在回家的时候路上,遇见了另外三位木匠。师傅对那三位毕恭毕敬,可是那三个人却理也不理,齐白石就非常奇怪问道,我们是木匠,他们也是木匠师傅,你为什么这么恭敬呢?师傅说,木匠分为粗木匠和细木匠,我们做的是粗活,他们做的是细活,他能够做各种精致小巧的东西,还会雕花,这种手艺不是聪明人一辈子也学不成的。
齐白石第二年就找了一位细木工师傅,开始学雕花,他细心观察,学得非常好。他的雕花在方圆百里都有了名气,大家都愿意请他。在他20岁那年,他在一位主人家里发现了一本画谱,他就借回家,每天晚上用薄纸盖在画上,把所有的画都描下来。他画的在当地也出了名。这样一直到27岁,他就是一直是一位生活在乡村的木匠,每天帮人画点画,做点木工。
直到有一天,当地的一个有名的画家胡沁园看到了齐白石的画,他找到了齐白石,发现他很有天赋,但他画画的技巧不够,读书也太少,这样是很难成为大画家的。胡沁园非常热心,他问齐白石愿不愿意跟他学习画画和读书。齐白石非常感动,就去到胡沁园家,每天跟着胡沁园每天认真学习,每天天不亮就起来认真地读书,练字,画画。胡沁园不仅不收学费,还经常给齐白石的家里送米送粮,好让齐白石能专心学习。
齐白石不仅画画越来越好,读书也非常用功,能熟练地背诵唐诗三百首和许多唐宋八大家的文章。他因为会雕花,很快也学会了刻印章。
他跟着胡沁园一直学了十年,终于成了当地知名的画家了。
每天,每天悠闲自得地读读诗啊,做做画,过得非常的舒服,直到四十岁的时候,有一位朋友想请他去西安去教画画,并且把路费也给寄来了,再此在这之前,齐白石连湖南省都没有出去过,但因为是朋友的邀请,齐白石还是去了西安,那个时候的交通不便,所以路上走得很慢很慢,齐白石一路慢慢走,一路欣赏着大好河山,一个人只有经过很多的事,走过很多的路,看过很多的风景,才能开阔自己的眼界,西安之行是齐白石第一次远行,他觉得收获非常大,后来又有四次她去了,不同的地方,教画画,在旅途中他看到了洞庭湖的烟波浩渺,看到了黄河的巨浪滔天,华山的险峻,桂林山水的秀美。这些美丽的景色,像画卷一样,珍藏在他的心中。
齐白石后来去回到湖南,那时他已经50多岁了,如果正常的话,他就这样平静走完这一生,但是,那时的湖南局势很乱,发生了很多战争,当地还有很多土匪,土匪们知道齐白石画画教画很有钱,就想着要绑架他,再问他家要钱。为了安全齐白石离开了家乡,来到了北京。北京有很多的画家,齐白石在北京,没人在意他,在扇子上面画一幅画,一般的画家,可以收四个银元,齐白石只收两个银元,也很难卖掉。。不过齐白石还会做印章,他做的印章还是有人买,所以他勉强可以生活下去。直到有一天,北京城,一个有名的画家,叫做陈师曾发现了他的印章做得很好,就,跑来找到齐白石,发现齐白石的画也非常不错,他们两人成了很好的朋友,陈师曾和齐白石互相讨论,互相学习,齐白石的画画得更好了,陈师曾后来把齐白石的画带到日本去卖。结果都卖很高的价钱,以后,还有很多外国人还专门跑到,北京来买齐白石的画。
齐白石的画越画越好,还被北京最好的艺术学校请去进去当了教授。1937年的时候北京被日本占领了。艺术学校也被日本人管理,齐白石是很爱国的,他就离开了学校,回到家里,闭门不出,日本人想请齐白石来管理学校,还给送去聘请书,齐白石就在信封上面写上齐白石死了,然后,把原信退回去。在日本占领北京的时候,齐白石家缺吃少穿,日本人给他送来了冬天烧的煤和粮食,但齐白石都每次都说我不是这个学校的人,所以不要。齐白石告诉家里人,凡是日本人来拜访来拜访,一律回答主人不见,日本人的来信,齐白石一律不发不回复,齐白石还画了一幅画画的横行的螃蟹,然后在旁边写上,看你横行到几时,表示自己对日本鬼子的痛恨。
齐白石活到了96岁,只要他能还能起床,他每天早上都会起来画画,他曾经回忆说,自从他学画开始,一辈子只有两次连续几天没画画,有一次,那是因为他生了一声大病起不了床,还有一次是他母亲是母亲去世,非常伤心,所以没画,齐白石画得最好的是虾,他从三十岁就开始画虾,但是,一开始是画得不满意,觉得画得就是一团肉虫子,看不出什么活力,于是他就买了,几只虾放在碗里,每天观察虾的。动作,每天不停的改进,终于在七十岁的时候终于才画好了虾。他还在乡下的时候,经常花几个小时仔仔细细地观察昆虫,看他们的每一个小动作,所以画得非常的活灵活现。
齐白石像一个老顽童,一直有一颗纯朴的童心,他画的画几乎都是他认真观察过的,他的画全部都是表达他的阳光快乐,幸福有越。他从不会画出悲伤的画。只是把最真最美最乐观留给了我们。
齐白石的励志故事50字篇十
齐白石喜欢画白菜,也画得好。
齐白石把白菜推许为菜中之王,他以白菜肥大、嫩白、脆绿的特点入画,画出的白菜新鲜水灵、生机盎然。而且齐白石常自称自己“通身蔬笋气”,他出身农家,画白菜,画好白菜,在他看来这是极自然的事。
“你通身无一点蔬笋气,怎么能画得和我一样呢?”
齐白石的励志故事50字篇十一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之间齐白石迁居北京已经快10年了。这10来年,是他含辛茹苦、艰难奋进的10年,也是他绘画艺术不断超越、大放异彩的10年。特别是在日本东京举办的中日画展,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说是中日画展,实际上简直成了中国画展,甚至可以说是齐白石画展。带去了那么多他的画,仅3天时间就被抢购一空。他的名字不仅震动了日本画坛,还传到了欧洲、美洲、大洋洲。许多不同肤色、操着不同语言的国际友人远涉重洋,千里万里,奔赴北京,千方百计地寻求他的画。
京城古玩字画店的老板突然发现,平时不太为人们注目的齐白石的画,突然被一批又一批黄发、碧眼、白皮肤的外国人抢购一空。他们来到画店,拿着一张写着“齐白石”三字的纸,嘴里叽哩哇啦,指名非要买他的画不可。于是,老板们就把齐白石的画价提高了几倍甚至几十倍,可是仍然满足不了这些操着不同语言远方来客的需求。京城古玩字画店,都出现了这种在世俗眼光看来简直是神奇的现象。
齐白石的家,那个曾经冷落了相当一段时间的院落,突然热闹起来了。古玩字画店老板的态度,一夜之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他们亲自上门请齐白石画画,一个个笑容满面、彬彬有礼、态度谦和,而且润笔费也不断上涨。
所有这一切的转变,齐白石当然知道是为什么。作画,是他毕生为之呕心沥血的事业。这不止是他个人的荣誉,也是养育了自己的祖国的荣誉。对东京画展的成功,他自然是欣喜的。他挥笔写下了一首诗:“着点胭脂作杏花,百金寸纸众争夸;平生羞杀传名姓,海国都知老画家。”
但是,面对东京画展的成功,面对许多人对自己的态度骤然间由冷落变得异常热情,面对自己在海内外的声名越来越大,齐白石的头脑更是清醒的。
1930年,齐白石度过了67岁生日。这年夏季的一天,艳阳高照,天气炎热,人们挥汗如雨。他到照相馆,不顾盛夏酷暑,翻穿皮马褂,手里拿着白折扇,照了一张相。他在白折扇上题词曰:“挥扇可以消暑,着裘可以御寒;二者均须日日防,任世人笑我癫狂。”
当时这张照片陈列于海王村照相馆,很快传遍了京城。不少人都不理解,甚至议论纷纷:“哪有既穿皮袄,又摇折扇的道理呢?”
然而,许多有识之士从齐白石的“癫狂”里,看到了他对当时社会世态炎凉的讥讽与抨击,也看到了他知人与自知的大智慧:“热”时,要防人趋炎附势;“凉”时,要防人落井下石。他把亲身经历和体验的酸、辣、苦、涩,绝妙地凝聚在这一帧穿着皮袄摇着折扇的小照上。
相关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舞蹈比赛评分标准(精选14篇)
- 维生素c的故事教案导入(汇总15篇)
- 2023年争做向上向善好青年演讲稿(优质15篇)
- 大学毛概笔记总结(汇总11篇)
- 2023年个人工作总结50字(通用17篇)
- 最新借款归还承诺书(优质19篇)
- 最新司法考试复习攻略(实用15篇)
- 工程合同协议书最新版本(大全11篇)
- 欢迎初一新生入学的欢迎词(优秀10篇)
- 早晨迟到的检讨书(精选11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