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登高》教学设计与反思大全(通用12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11-26 15:24:47    小编:zdfb
登高教学设计与反思大全 文件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2023年《登高》教学设计与反思大全(通用12篇)

  • 上传日期:2023-11-26 15:24:47 |
  • zdfb |
  • 12页

投诉信是一种以表达对某种不满和提出抱怨为目的的书信。可以运用一些实证研究的方法和工具,对自己的成果和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估和分析。以下是一些整理好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登高》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一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诗歌创作背景。

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诵读诗歌,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掌握诗歌鉴赏的三种方法。

诵读诗歌,体会作者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方法:诵读鉴赏法、合作讨论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音像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飞花令”形式导入。

规则:先指定一位同学说一句关于秋天的诗,再由其指定其他同学接力。

(板书:登高杜甫)。

二、整体感知:

首先,听录音朗读,注意节奏和读音。

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思考:本文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找一生示范朗读,另找一生评价。明确:(景物)描写、抒情。

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用诗中的一个字来回答。

生:悲。

分析“哀”、“苦”、“恨”与“悲”哪个更适合作诗眼。

明确:“悲”是作者直接抒发情感的表现,“苦”、“恨”和“哀”都是作者间接抒发情感的表现,因此用“悲”字更恰当准确。

师:这是诗的感情基调,即诗眼。

三、写作背景。

师:请学生回忆作者的生平事迹。

明确:杜甫诗歌创作风格:沉郁顿挫。在初中学过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体现了诗人具有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情怀。

本诗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767年作者流落夔州时写的。“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但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好友李白、高适和严武相继去世,此时恰逢九月初九,杜甫登高写下了这首诗。三年后,杜甫病死在离开四川的途中。

总结鉴赏诗歌的方法之一:知人论世法(并板书)。

四、分析意象。

师:作者“登高”看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同桌之间讨论。

生2展示。

明确:景物特点。

风急。

天高。

猿啸哀。

渚清。

沙白。

鸟飞回。

落叶无边萧萧下。

长江不尽滚滚来。

师:补充意象和意境的概念、“落木”和“落叶”的区别。

明确:意象:诗歌中具体的融入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人、物和景等;

意境:作者将自己的情感通过生动的画面表达出来,达到“内情”与“外物”统一而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境界。

“落叶”给人一种枝繁叶茂之感,“落木”给人一种干枯干燥的感觉,因此用“落木”更符合秋天的特点。总结鉴赏诗歌的方法之二:由象入境法(并板书)。

师:找一生朗读描绘画面的文字,请大家闭眼,试着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诵读指导:首联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凉,似乎在唇齿间颤抖的读出来;“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猿啸哀”——要有欲哭的感觉;“鸟飞回”——联想到作者,孤独漂泊、远离家乡,他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颔联两句,要将苍凉之感和旷达之悲读出来。

五、体会情感。

师:宋代罗大经曾说颈联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意思来?

生3展示。

明确:万里—地之远也;

秋—时之凄惨也;

作客—羁旅也;

常作客—久旅也;

百年—齿暮也;

多病—衰疾也;

台—高炯处也;

独登台—无亲朋也。

师:点拨通过具体的字词来体会作者的情感。总结鉴赏诗歌的方法之三:情景交融法(并板书)。

诵读指导:“万”“悲”“常”都要重读。读“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遥远之状;读“常坐客”,要倍感自己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多病孤独,形单影只,无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其中“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

最后一联,“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恨”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中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新停浊酒杯”时,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

六、课堂小结。

1、情境式默写(ppt15中几句话对应的诗句)。

2、背诵全诗。

七、课后作业。

根据本课学习的几种方法,自学《秋兴八首(其一)》。

登高。

杜甫。

“悲”人生之秋由象入境法。

国家之秋情景交融法。

《登高》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二

学生能准确掌握文中的生字词,并能顺利朗读背诵。

学生能理清诗歌的情感线索,领会诗歌的内容。

学生能通过对诗句的鉴赏来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诗的诵读与积累。

教学难点:对杜甫诗歌中沉郁风格的理解和领悟。

教学方法及辅助工具:

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讨论法。

辅助工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导入:春天,是万物复苏鸟语花香的季节,在春天的时候我们喜欢做什么呀?踏春,去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而在秋高气爽的时候,人们则喜欢登高望远饮酒作诗。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里说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抒发的是思乡思亲的情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也是诗人杜甫在登高时创作的,诗名就叫《登高》。

背景材料:

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秋(普及一个知识),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4年,但各地的军阀又在不断混战,抢占地盘。杜甫因战乱而流离到夔(kui)州,此时的他已经56岁,身染重病,为了排解忧愁,又值重阳节之际,因而登高望远,在登高后看到的是深秋的萧条景色,由此想到国家正值战乱,感时伤怀而作。

解析字词,理顺文章:

渚清沙白:渚,水中小洲;清,洲边的江水清澈;沙白,小洲上的白沙。

翻译:天高风急,猿啸声声似乎蕴含着无限的悲哀,孤洲沙白,只有沙鸥不时地回旋。无边无际的落叶纷纷飘坠,奔腾不息的长江滚滚而来。离家万里,悲叹自己经常漂泊他乡,衰老多病,寒秋中独自登临高台。世事艰难,可恨秋霜凝染了我的双鬓,穷困潦倒,不得不放下这浇愁的酒杯。

品读课文: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习一首古诗,肯定就是要读的,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一遍,一定要注意有感情的朗读,把握好节奏。

接着播放一份朗读音频,让学生听。再请同学起来读一遍,最后全班齐读一遍。

内容品读:

1同学们刚才都读了这首诗,感觉到诗中一直贯穿着的一种情感是什么?

明确:忧愁悲伤孤独等。

诗人在诗中是怎么体现这个“悲”字的?(让学生讨论)。

明确:首先体现在所见的深秋景色的悲上。首联和颔联“风急天高猿啸哀,……不尽长江滚滚来”。

首联和颔联中有些什么景物,也就是意象?分别有什么特点?

明确:八种。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特点是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回鸟,落木萧萧下和长江滚滚来。

这些各具特点的意象是怎么来表现诗人描写的秋景之悲的?

明确:(1)急风,说明风很大,又是秋天的风,而且还是登高之后感受到的风,我们知道越往高处走,温度就越低,所以这时的风肯定是又冷又大的,这风不仅吹在诗人的身上,更在诗人的心上。

(2)高天,天高阔远,在茫茫天地之间,诗人更觉得自己渺小,无限悲凉之情涌上心头。

(3)哀猿,猿的叫声是哀伤的,这更为诗人悲凉的心境更添一层。

(4)清渚和白沙,清和白都是冷色调,更显环境的冷清和凄凉。这又使得诗人更为悲伤。

(5)回鸟,因为急风而不断盘旋不能往前飞的一只鸟儿,而且只有一只,它是孤独的,这让作者自己感到了自身的孤独。

(6)落木萧萧,落木就是落叶,到了秋天,树叶纷纷落下,这意味着生命的终结,从落木中诗人也看到了自己的生命正在走向尽头,由此更显凄凉。

(7)《论语》中有一句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苏轼在《赤壁赋》中也写到“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都是在感叹生命的短暂,光阴的易逝。因此在这里也是诗人感叹人生苦短。

这些都是从写景来体现“悲”的。

除了秋景之外,作者还从什么方面来体现“悲”的?

明确:还体现在诗人的遭遇上。集中表现在颈联和尾联。“万里……浊酒杯”。

万里悲秋常作客:离家万里,悲叹自己经常漂泊作客他乡,壮志难酬,处境艰难。

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孤身一人抱病登台,倍感凄凉。

艰难苦恨繁霜鬓:如何理解“艰难”一词?双重意思,一是指国家要平息动乱的艰难和自身命运之艰,常年漂泊,生活艰难。

也许有人会说,他难道是神经病吗?连自身的生活都保证不了,还要去关心国家大事,这不就是吃饱了撑的吗?但是这就只是我们普通人的想法,而真正伟大的人就是他这样的,有着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若世间少了这些人,那么我们现在享受到的美好生活就会变得遥不可及。

潦倒新停浊酒杯:自古以来,中国人只要一有烦恼就会借酒浇愁,今天也不例外,而诗人内心苦闷,想要一醉解千愁,可是又以为自己年老多病,不得不戒酒,心中万千思绪无法排解,也就愁上加愁了。

把握作者情感:

这首诗是由前四句的写景转到后四句的抒情,使之情景交融,作者的情感由“风急……鸟飞回”的孤独到“无边……滚滚来”的沉郁,再到“万里……独登台”的愁苦,最后到“艰难……浊酒杯”的无奈,由此看出全诗的感情基调就是一个字:悲。

(七)总结:

全诗通过所见的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情感。可以说,这首诗是杜甫对生命的感悟对时世的艰难对漂泊的一生对凄凉的晚景和对未酬的壮志的一个总结。它因其雄浑悲凉的意境工整齐协的格律而被称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登高》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三

一、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诗歌鉴赏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同时,新课标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我们在教学中也要积极落实。唐诗体现了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具有极大的社会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这首诗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晚年寄居夔州,漂泊他乡,体弱多病,独自登台时所写的一首代表性律诗。古人评价它是“杜诗第一”、“古今七言律第一”,可见其重要位置。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律诗“沉郁顿挫”的风格,具有极高的鉴赏价值。学好此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我校是一所农村的普通中学,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学习吃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提高。

依据新课标理念、教材特点和学生现状,我在设计时,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由景入情,分析景情关系,再联系时代背景及作者处境深入探究产生悲秋情怀的缘由。以文本为基础,走近文本,又能跳出文本,再回归文本,深刻感悟一代诗圣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诵读,分析景情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体会一代诗圣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3、教学重点与难点:

《登高》是杜甫晚年诗作的代表性作品,集自然风物与一生的悲情感受为一体,理解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而我们的学生基础比较差,学习能力有限,因此我把分析景情关系作为本课的重难点。

二、教学准备:

课前查阅关于本诗的相关资料(作者经历、教学设计、课堂实录、说课稿等),从中筛选,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配上背景音乐,图片等,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象,更好地呈现诗中的内容。请同行们批评指正,上了又改,改了又上,多次修改而成。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秋天是一个多么令人魂牵梦绕的季节,倾听大自然秋的絮语,文人墨客们各有不同的情感。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呈现给我们的是深秋季节沦落天涯的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刘禹锡的《秋词》呈现给我们的是秋高气爽鹤排云霄的壮志豪情。那么,在一代诗圣杜甫的笔下,秋又寄寓了怎样的情怀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这首被称为“杜诗第一”的《登高》,体会诗人的情怀。

(二)诵读,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选定学生班上读,感知诗的韵律美。

2、听录音读(课件展示)。

3、师生齐读,感知诗的情感美,找出诗眼(揭示主旨)。

明确:“悲”,由此生发出悲什么,如何悲两个问题。

(三)分组讨论,分析景情关系:

学生结合文本分组讨论,诗人到底是“悲”什么,如何“悲”(提示:抓住诗中的意象及其特点分析)(课件展示)。

第一层:悲自然之秋。(鉴赏前四句)文中所用的意象及其特点、写景的角度:

风急——视觉,天高——视觉,猿啸哀——听觉,以上均为仰视。

渚清——视觉,沙白——视觉,鸟飞回——视觉,以上从俯视到仰视。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登高秋景图:登上高台,眺望远方,天空高远,西风呼啸,老猿悲鸣,沙渚在下,鸟转空中,落叶萧萧而下,长江滚滚而来,生命老去,无可奈何,让人徒增无限伤感。

前四句写景,分析意象,提醒学生注意写景的角度,并描述画面,这样把诗句想象成画面,把画面转变成自己的语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这样既鉴赏诗,掌握了写景的方法,又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从而有助于把握诗人的情感。

第二层:悲人生之秋。(鉴赏后四句)。

作者笔下的秋景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由此看出此时的作者境况如何?结合文本理解。

这样连续追问,由意象到意境,由自然之秋到人生之秋,由此联系作者当时的境况,引出写作背景,体现了思维的连续性,层递性,让学生对诗歌有更深入的体会和深切的感悟,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万里—漂泊,地远—悲悲秋—时之凄惨悲作客—羁旅——悲。

常作客—久旅—悲百年—迟暮———悲多病—衰疾—悲。

台高—迥处———悲独登台—无亲朋——悲。

这八重悲层层累加,将作者内心的悲怆抒发得淋漓尽致。末句艰难苦很,两鬓霜繁,忧时忧世,忧生忧己,无穷烦恼,真是无限悲慨。

本诗作于安史之乱后第二年,晚年的诗人仍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生活困顿,再加上年老多病,登台赋诗,生命将尽,而命途多舛,壮志难酬,而对于封建时代的士大夫而言,政治前途如此暗淡,而今头发已白,命之将尽而功业无成,不由悲从中来,悲叹个人生活的困顿同时,更加悲叹政治生命的困顿,实为悲叹个人人生之秋。

第三层:悲国家之秋。

根据新课标教学应分层推进,教学是逐步深入的过程,鉴赏文本应把握文本背后的思想内核,情感内涵,以及新大纲目标要求,应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这一环节跳出诗文,把我们学过的杜诗进行整合,梳理出诗人悲国家之秋的情怀,点到即可。

可联系杜甫早期的作品,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石壕吏》等,与此文作比较,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四)合作探究:(课件展示)。

把全班分为两大组,每组各探究一个题,每组各确定一个主持人、书记员、发言人,探究结束后,每组各派发言人在班上发言,其他同学可补充完善,点评质疑。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可作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首诗歌。

本文所选的杜甫的三首诗,都是作于秋天,我们怎样理解杜甫的悲秋情怀?

明确:这三首诗其中有两首直接写到了秋景秋思。悲秋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个传统题材,所谓的“春女善怀,秋士易感”。秋天万物凋零,霜风渐冷,给人以苦寒之感,容易使人产生人生迟暮,功业难成之类的联想,但也催人奋进,令人振作。杜甫的悲秋,融入了羁旅的愁思,家国的忧伤,身世的感慨,显得更加忧郁厚重。

(五)再读,指导学生品味、背诵。(课件展示,放背景音乐,结合画面,引导学生背诵)。

(六)作业:(课件展示)。

1、背诵默写。

2、找出诗中你喜欢的两句,写一段赏析性文字(200字左右)。

(七)板书设计:(课件展示)。

自然之秋——写景。

诗眼:悲人生之秋——抒情。

国家之秋——深层。

四、教学反思:

总体来说,这节课上得比较成功。运用的多媒体课件,集声音、文字、画面于一体,很好地展现了课文的内容,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象,帮助了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课文。课堂环节到位,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文本,并跳出文本,总结杜诗晚年诗作的特点,基本上实现了教学目标。课堂上,学生反应比较积极,参与度高,少数同学能当堂背诵,还有少部分学生反应迟钝,表现不是很积极。我在课堂讨论这一环节上掌控不到位,学生讨论时间有限,讨论的程度也很有限,展现时学生不够大方,声音不够洪亮,羞羞答答的,语言组织表达不够准确。制作多媒体课件虽费时费力,但能更形象的展示课文内容,以后要多下工夫,使课件更加精美。平时上课时要多研究学生,要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登高》教学设计与反思篇四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诗歌创作背景。

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诵读诗歌,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教学重点:

掌握诗歌鉴赏的三种方法。

诵读诗歌,体会作者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方法:诵读鉴赏法、合作讨论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音像资料。

一、“飞花令”形式导入。

规则:先指定一位同学说一句关于秋天的诗,再由其指定其他同学接力。

二、整体感知:

首先,听录音朗读,注意节奏和读音。

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思考:本文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找一生示范朗读,另找一生评价。明确:(景物)描写、抒情。

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用诗中的一个字来回答。

生:悲。

分析“哀”、“苦”、“恨”与“悲”哪个更适合作诗眼。

明确:“悲”是作者直接抒发情感的表现,“苦”、“恨”和“哀”都是作者间接抒发情感的表现,因此用“悲”字更恰当准确。

师:这是诗的感情基调,即诗眼。

三、写作背景。

师:请学生回忆作者的生平事迹。

明确:杜甫诗歌创作风格:沉郁顿挫。在初中学过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体现了诗人具有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情怀。

本诗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767年作者流落夔州时写的。“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但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好友李白、高适和严武相继去世,此时恰逢九月初九,杜甫登高写下了这首诗。三年后,杜甫病死在离开四川的途中。

总结鉴赏诗歌的方法之一:知人论世法(并板书)。

四、分析意象。

师:作者“登高”看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同桌之间讨论。

生2展示。

明确:景物特点。

风急。

天高。

猿啸哀。

渚清。

沙白。

鸟飞回。

落叶无边萧萧下。

长江不尽滚滚来。

师:补充意象和意境的概念、“落木”和“落叶”的区别。

明确:意象:诗歌中具体的融入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人、物和景等;

意境:作者将自己的情感通过生动的画面表达出来,达到“内情”与“外物”统一而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境界。

“落叶”给人一种枝繁叶茂之感,“落木”给人一种干枯干燥的感觉,因此用“落木”更符合秋天的特点。总结鉴赏诗歌的方法之二:由象入境法(并板书)。

师:找一生朗读描绘画面的文字,请大家闭眼,试着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诵读指导:首联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凉,似乎在唇齿间颤抖的读出来;“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猿啸哀”——要有欲哭的感觉;“鸟飞回”——联想到作者,孤独漂泊、远离家乡,他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颔联两句,要将苍凉之感和旷达之悲读出来。

五、体会情感。

师:宋代罗大经曾说颈联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意思来?

生3展示。

明确:万里—地之远也;

秋—时之凄惨也;

作客—羁旅也;

常作客—久旅也;

百年—齿暮也;

多病—衰疾也;

台—高炯处也;

独登台—无亲朋也。

师:点拨通过具体的字词来体会作者的情感。总结鉴赏诗歌的方法之三:情景交融法(并板书)。

诵读指导:“万”“悲”“常”都要重读。读“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遥远之状;读“常坐客”,要倍感自己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多病孤独,形单影只,无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其中“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

最后一联,“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恨”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中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新停浊酒杯”时,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

六、课堂小结1.情境式默写(ppt15中几句话对应的诗句)。

2.背诵全诗。

七、课后作业。

根据本课学习的几种方法,自学《秋兴八首(其一)》。

《登高》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五

讲解《登高》,自学其余近体诗。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前故事引入。

(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二、课文分析引导。

1、放音乐《二泉映月》。

2、老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登高》全诗。营造凝重的课堂气氛。

3、师再朗诵,学生跟读。

4、讲解:要想读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你就把你自己当成作者,化身为其人,就当这首诗或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写的。老师在读这首诗时就真是这样想的,我想我就是杜甫,就是那个老病孤独的杜甫。我就站在长江边上,衣衫褴楼,蓬头垢面,登高望远,怀想家乡,思念亲人,牵挂祖国,同时更凄凉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这一辈子。

所以,读好一首诗,理解――这是首先要做到的。注意,所谓理解,就是理性地把握。(板书:理性地把握)这应是诵读好的一个前提。

3、启发式教学:(1)今天我们学的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2)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

(3)十四字写六种景,什么特点?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飞鸟,你们想像一下,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

我们为什么不把它想像成一只欢乐的呢?而且大家为什么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

语调、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视,清渚、沙白――要俯视,“鸟飞回”――要远望,向着家乡看。

要求学生对老师的示范,既要听,又要看。(师生共读)。

(6)颌联,写了几种景物?

由落水,我们想到什么?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

生命怎么样?长久还是短暂?

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坦荡,那种气魄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虑的气势。待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时应该高昂一些。

5、集体背王维诗《九月九回忆山东兄弟》。

6、讨论杜甫的人生。

三、根据本课的学习,自学其余几首近体诗。

1、学生自学。

2、每首诗歌指一名学生分析讲解,其余学生讨论是非。

四、课后小结和作业。

1、小结课文内容。

2、背诵全诗。

《登高》教学设计与反思篇六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前故事引入。

(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二、课文分析引导。

1、放音乐《二泉映月》。

2、老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全诗。营造凝重的课堂气氛。

3、师再朗诵,学生跟读。

4、讲解:要想读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你就把你自己当成作者,化身为其人,就当这首诗或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写的。老师在读这首诗时就真是这样想的,我想我就是杜甫,就是那个老病孤独的杜甫。我就站在长江边上,衣衫褴楼,蓬头垢面,登高望远,怀想家乡,思念亲人,牵挂祖国,同时更凄凉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这一辈子。

所以,读好一首诗,理解——这是首先要做到的。注意,所谓理解,就是理性地把握。(板书:理性地把握)这应是诵读好的一个前提。

3、启发式教学:

(1)今天我们学的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2)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

(3)十四字写六种景,什么特点?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飞鸟,你们想像一下,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

我们为什么不把它想像成一只欢乐的呢?而且大家为什么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

语调、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视,清渚、沙白——要俯视,“鸟飞回”——要远望,向着家乡看。

要求学生对老师的示范,既要听,又要看。(师生共读)。

(6)颌联,写了几种景物?

由落水,我们想到什么?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

生命怎么样?长久还是短暂?

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坦荡,那种气魄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虑的气势。待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时应该高昂一些。

5、集体背王维诗《九月九回忆山东兄弟》。

6、讨论杜甫的人生。

三、根据本课的学习,自学其余几首近体诗。

1、学生自学。

2、每首诗歌指一名学生分析讲解,其余学生讨论是非。

四、课后小结和作业。

1、小结课文内容。

2、背诵全诗。

《登高》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七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4、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情景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一课时。

1、杜甫的生平经历。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涉世不深)。

(忧国忧民)。

(三)、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组诗“三吏”、“三别。”

(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

(四)、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

2、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一、新课导入:(投影画面)。

(音乐起)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放声高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满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是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位老人,走近他的生活,一起来欣赏1200多年前他为我们留下的这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投影课题)。

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再来诵读一遍!(音乐起)。

二、指导诵读。

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

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投影诵读要领)。

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三、赏析文本。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我们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而且只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这是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颌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是短暂的。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是互相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人的生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还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做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什么叫登台呢?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六层了。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百年了。

“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这样又是八层愁苦。

4、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苦,是什么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登高》教学设计与反思篇八

一、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诗歌鉴赏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同时,新课标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我们在教学中也要积极落实。唐诗体现了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具有极大的社会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这首诗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晚年寄居夔州,漂泊他乡,体弱多病,独自登台时所写的一首代表性律诗。古人评价它是“杜诗第一”、“古今七言律第一”,可见其重要位置。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律诗“沉郁顿挫”的风格,具有极高的鉴赏价值。学好此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我校是一所农村的普通中学,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学习吃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提高。

依据新课标理念、教材特点和学生现状,我在设计时,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由景入情,分析景情关系,再联系时代背景及作者处境深入探究产生悲秋情怀的缘由。以文本为基础,走近文本,又能跳出文本,再回归文本,深刻感悟一代诗圣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诵读,分析景情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体会一代诗圣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3、教学重点与难点:

《登高》是杜甫晚年诗作的代表性作品,集自然风物与一生的悲情感受为一体,理解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而我们的学生基础比较差,学习能力有限,因此我把分析景情关系作为本课的重难点。

二、教学准备:

课前查阅关于本诗的相关资料(作者经历、教学设计、课堂实录、说课稿等),从中筛选,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配上背景音乐,图片等,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象,更好地呈现诗中的内容。请同行们批评指正,上了又改,改了又上,多次修改而成。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秋天是一个多么令人魂牵梦绕的季节,倾听大自然秋的絮语,文人墨客们各有不同的情感。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呈现给我们的是深秋季节沦落天涯的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刘禹锡的《秋词》呈现给我们的是秋高气爽鹤排云霄的壮志豪情。那么,在一代诗圣杜甫的笔下,秋又寄寓了怎样的情怀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这首被称为“杜诗第一”的《登高》,体会诗人的情怀。

(二)诵读,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选定学生班上读,感知诗的韵律美。

2、听录音读(课件展示)。

3、师生齐读,感知诗的情感美,找出诗眼(揭示主旨)。

明确:“悲”,由此生发出悲什么,如何悲两个问题。

(三)分组讨论,分析景情关系:

学生结合文本分组讨论,诗人到底是“悲”什么,如何“悲”(提示:抓住诗中的意象及其特点分析)(课件展示)。

第一层:悲自然之秋。(鉴赏前四句)文中所用的意象及其特点、写景的角度:

风急——视觉,天高——视觉,猿啸哀——听觉,以上均为仰视。

渚清——视觉,沙白——视觉,鸟飞回——视觉,以上从俯视到仰视。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登高秋景图:登上高台,眺望远方,天空高远,西风呼啸,老猿悲鸣,沙渚在下,鸟转空中,落叶萧萧而下,长江滚滚而来,生命老去,无可奈何,让人徒增无限伤感。

前四句写景,分析意象,提醒学生注意写景的角度,并描述画面,这样把诗句想象成画面,把画面转变成自己的语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这样既鉴赏诗,掌握了写景的方法,又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从而有助于把握诗人的情感。

第二层:悲人生之秋。(鉴赏后四句)。

作者笔下的秋景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由此看出此时的作者境况如何?结合文本理解。

这样连续追问,由意象到意境,由自然之秋到人生之秋,由此联系作者当时的境况,引出写作背景,体现了思维的连续性,层递性,让学生对诗歌有更深入的体会和深切的感悟,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明确:诗中运用一系列带有秋季季节特色的意象,营造出天地萧瑟悲凉、凄清的意境,渲染了诗人登高望远时内心无尽的悲凉。由眼前景转入眼前身。

八重悲层层累加,将作者内心的悲怆抒发得淋漓尽致。末句艰难苦很,两鬓霜繁,忧时忧世,忧生忧己,无穷烦恼,真是无限悲慨。

本诗作于安史之乱后第二年,晚年的诗人仍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生活困顿,再加上年老多病,登台赋诗,生命将尽,而命途多舛,壮志难酬,而对于封建时代的士大夫而言,政治前途如此暗淡,而今头发已白,命之将尽而功业无成,不由悲从中来,悲叹个人生活的困顿同时,更加悲叹政治生命的困顿,实为悲叹个人人生之秋。

第三层:悲国家之秋。

根据新课标教学应分层推进,教学是逐步深入的过程,鉴赏文本应把握文本背后的思想内核,情感内涵,以及新大纲目标要求,应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这一环节跳出诗文,把我们学过的杜诗进行整合,梳理出诗人悲国家之秋的情怀,点到即可。

可联系杜甫早期的作品,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石壕吏》等,与此文作比较,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四)合作探究:(课件展示)。

把全班分为两大组,每组各探究一个题,每组各确定一个主持人、书记员、发言人,探究结束后,每组各派发言人在班上发言,其他同学可补充完善,点评质疑。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可作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首诗歌。

本文所选的杜甫的三首诗,都是作于秋天,我们怎样理解杜甫的悲秋情怀?

明确:这三首诗其中有两首直接写到了秋景秋思。悲秋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个传统题材,所谓的“春女善怀,秋士易感”。秋天万物凋零,霜风渐冷,给人以苦寒之感,容易使人产生人生迟暮,功业难成之类的联想,但也催人奋进,令人振作。杜甫的悲秋,融入了羁旅的愁思,家国的忧伤,身世的感慨,显得更加忧郁厚重。

(五)再读,指导学生品味、背诵。(课件展示,放背景音乐,结合画面,引导学生背诵)。

(六)作业:(课件展示)。

1、背诵默写。

2、找出诗中你喜欢的两句,写一段赏析性文字(200字左右)。

《登高》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九

《登高》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的秋天,是诗人流寓夔州深秋登高时有感而作。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全诗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是一首“拔山扛鼎”式的悲歌;全诗语言凝炼,声调铿锵,气韵流转,对仗工整,被誉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胡应麟《诗薮·内编》)。

教学对象为我校高二(1)学生。这个班是文科班,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感悟能力强,积累了一定的诗歌鉴赏知识,阅读的兴趣和表达的愿望比较强烈,课堂气氛活跃。

诗歌教学的关键是感受诗景,体味诗情,领悟诗意,在此基础上孕育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感。杜甫的诗歌素以炼字精深、涵盖深远著称,往往淡淡一字,平平一语,便笼大千于方寸,缩古今于一瞬。故诵读文本,咀嚼字句,是赏景、悟情、会意的基本路径。根据诱思探究教学“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体验为红线,思维为主攻”的理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读”、“议”、“思”、“说”等活动,使其读而有其情,议而晓其义,思而明其理,说而动其心,从而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长年漂泊、老病孤苦、心系天下、壮志未酬的情怀,深刻感悟情与景的结合。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的有关背景,学会知人论世的赏析方法。

2、分析文中的意象,学会意象分析的赏析方法。

3、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味作者的情感。

1、熟读诗歌,疏通大意,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整体把握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复杂的人生情感。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诱思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杜甫心系苍生、情寄邦国、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

1、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

1课时。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课件投影】回顾并展示已学过的杜甫诗句。

【设计意图】唤醒学生的知识积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知人论世,走近诗人。

【课件投影】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一个“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立功立言是这个家族的传统。7岁学诗,15岁扬名,与李白并称“大李杜(“小李杜是指李商隐和杜牧)””。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杜甫的诗现存1400多首,它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了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

《登高》一诗写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当时,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已经结束,但边患未消,战乱四起,唐朝局势动荡不安。杜甫原倚靠好友严武居于蜀中,但严武于永泰元年(765)去世。四川军阀混战,杜甫难以存身,于是离开成都沿江东下,于大历元年(766)到达夔州,滞留于此,时年55岁。诗人长期漂泊,备尝艰辛,晚年多病,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自己又壮志难酬,种种悲苦郁积心头,于大历二年秋天重阳节独自登上了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登高》这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的旷世之作。三年之后,杜甫即病死在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

【设计意图】知人论世,即通过深入了解作者生平、思想及创作背景,使学生更好地走近作者,走近诗人的内心世界,深刻体悟诗歌的丰富意蕴。

(三)反复诵读,整体感悟。

【课件投影】。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指导学生七言诗的读法,以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节拍吟诵,注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音读——要求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情读——要求学生饱含感情朗读。告知学生读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必须把自己当成作者,化身为其人,就当这首诗或这篇文章是你自己写的。如读杜甫的这首诗时,把自己化身为那个老病孤苦的杜甫——站在长江边上,衣衫褴楼,蓬头垢面,登高望远,怀想家乡,思念亲人,牵挂祖国,凄凉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这一辈子。鼓励一、二名学生主动范读,给予肯定表扬。

学生大声齐读,要求把握诗脉,体会情感。

【设计意图】诗歌重在朗读,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触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体验”的平台;学生在朗读中自觉地整体把握诗意,感悟诗作意境,为下面的分析奠定基础;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朗读吟诵以及通过朗读吟诵感悟诗歌情感的能力。

(一)把握意象,体会感情。

【课件投影】提出问题,激发思考。

1、《登高》这首诗哪联写景,哪联抒情?

(首联、颔联写景,颈联、尾联抒情。)。

2、写了哪些景物?诗人分别用什么词描写?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这首诗首联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颌联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萧萧”、“滚滚”来描写。抒发了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情感。)。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分析,整体把握全诗,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由简单的问题导入,由浅入深,循序渐渐,化解了学生在鉴赏诗歌时的畏难情绪。

(二)入情入境,体悟情感。

【课件投影】“三秋图,杜甫心”

有评者把杜甫的这首诗概括为“三秋图,杜甫心”。

1、寄意遥深“三秋图”。

“秋”不仅是季节,也是心境.不仅是自身遭遇,也是国家前途。季节之秋——秋风正劲,长天高远,猿猴哀鸣,飞鸟盘旋.天地间阔大苍茫、凄凉清冷的景象,皆传达出秋之凄冷:生命之秋——落叶是衰老的象征,“萧萧下”隐含着诗人心情的下坠,他感叹自己的.生命也到了晚秋,面对滚滚长江,永恒的自然更令人感叹时光飞逝,生命短暂;国运之秋——战乱虽已平定,但盛唐景象不再,国事颓败,触动了诗人忧时伤世之感。此诗明写季节之秋,其中也渗透着生命之秋与国运之秋,三者交汇浑融,诗意也由此深沉博大。

2、忧思沉郁“杜甫心”。

(1)本诗诗眼为哪一字?(悲)。

(2)本诗都体现了哪些悲意?

宋人罗大经评颈联十四字之间含八意:“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千愁万绪集于一端,八重悲意层层叠加,一字一悲,一句三叹,情感更趋沉郁,诗意更见悲慨。

(3)如果说“登高之意悲九重”的话,还有一重悲指什么?

想为国事尽力而不能,想借酒浇愁而不得——让杜甫悲愁郁结,不得排遣,更是悲上加悲。

(4)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浓厚的悲情,那作者的悲情来自哪些方面呢?立足于文本,从诗中找出悲之因。

诗人的“悲”情来自:

悲之一:悲秋。

悲之二:客中悲秋。

悲之三:常客悲秋。

悲之四:万里常客悲秋。

悲之五:独自登台。

悲之六:多病独登台。

悲之七:晚年多病登台。

悲之八:生活艰难。

悲之九:新停酒杯。

(5)如此多悲,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请结合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诗人的感伤。

大而言之的国家:国运衰微——国难。

小而言之的家运:羁旅之愁——漂泊之苦。

再小而言之的自我:功业无成——壮志难酬。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通过层层递进的启发提问,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的情绪当中,学习的自主性得到充分体现;培养了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鉴赏诗歌的能力。

(三)合作探究,感悟人生。

【课件投影】杜甫,不仅给我们以诗歌之美的享受,他的人格精神也是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从《登高》及以前学过的诗中可以获得杜甫的哪些精神财富?要求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分享。

【设计意图】感受杜甫心系苍生、情寄邦国、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自主探究、勤于思考、善于钻研的能力,养成互相切磋、互相协作的习惯。

【课件投影】阅读以下几段杜甫诗歌中的名句,进一步体会杜甫的人格魅力,以“杜甫与我”为题,自选一个角度,写一段话,谈谈你对杜甫的感悟。

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3、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兵车行》。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杜甫心系苍生、情寄邦国、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从而观照自己的人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是我为我校高二(1)班(文科班)2008年9月25日上午第三节语文课教学《登高》而设计的。本设计立足于《登高》一诗的特点和这个班语文学习兴趣浓厚,阅读的兴趣和表达的愿望比较强烈,感悟能力强等实际,遵循诱思探究教学“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体验为红线,思维为主攻”的理念,致力于“授人以渔”,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读”、“议”、“思”、“说”等活动,深刻体会作者长年漂泊、老病孤苦、心系天下、壮志未酬的情怀,深刻感悟情与景的结合,并从中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沉浸于诗歌所创设的情景,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登高》教学设计与反思篇十

一、导入。

在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春天,人们喜欢到野外去踏春,去感受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勃勃。而在秋高气爽的秋天,人们登高望远,饮酒作赋。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诗圣”杜甫一首关于“登高”的诗,诗的题目就是《登高》。

二、品读诗歌。

师: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学习一首古诗,首先就是要进行的朗读,不是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吗?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品读诗歌。

诵读时请同学们注意四点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把握节奏,三是注意轻重,最后要求读出感情。接下来请同学们按照提示的要求自由诵读。

生(自由朗读1分钟左右)。

师:请同学们听一段视频朗读。(展示一段名家的视频朗读)。

同学们听的都很认真,接下来请我们班的同学读一读。(选两位学生进行朗读,师或学生作简评,以鼓励为主)。

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都很不错,但我认为同学们还可以在这基础上读得更出色。在刚才的诵读提示中,最后一点要求是要读出感情,那么,怎样才能读得更好,更有感情呢?我们知道,诗人的创作往往是为了表达思想和内心的情感需要,或者说,诗人的作品,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那么,我们了解和把握诗人在诗作中的情感,我们就可以把这首诗读得更好了。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探讨杜甫在这首诗中寄寓的情感。

同学们都朗读了这一首诗,也对这首诗有了初步感知,同学们能否用一个字或一个词说一说你读完后的整体感受。

生:悲伤、忧愁、孤独……。

师:诗人的悲在诗歌中体现在哪里?或者说诗人悲从何来?

同学们先思考几分钟(停1--2分钟)。

生:分组讨论。(讨论激烈,气氛较好)。

师:讨论结束。同学们坐回原位,请组内选一位代表回答。

生:诗人的悲首先体现在所见秋景的悲,主要体现在首联和颔联上: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师:首联和颔联共写了几种景物(意象),分别有什么特点。

生:八种。有风、天、猿、渚、沙、鸟、落木和长江。特点是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回鸟、落木萧萧和长江滚滚。

师:这些各具特点的意象即诗人所见的秋景之悲是如何体现的.?

生:急风,是说风很大,而且又是秋天的风,这样的风更冷。急风凛冽,不仅吹在诗人身上,更是吹在诗人的心里。

生:天高阔远,在茫茫天地之间,诗人更觉自己的渺小,无限悲凉之情涌上诗人的心头。

生:猿的啼叫是哀伤的。哀猿声声,使诗人悲凉的心境更添一层。

师:高猿长啸,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

生:清渚和白沙。从色调上看,清和白是冷色调,更显环境的冷清和凄凉。诗人触景生情,自然内心也倍感凄凉。

生:这是两只完全不同的鸟。毛笔下的鸟是一只展翅高飞、壮志凌云的鸟(鹰击长空);而诗人笔下的鸟是一只无家可归、低沉徘徊、孤独哀伤的鸟(回鸟徘徊)。

师:看到萧萧而下的落木和滚滚东逝的流水,,诗人又会想到什么?

生:落木即落叶,到了秋天,树叶纷纷落下,意味着生命的终结。看到落叶诗人也感到自己到了生命的尽头,内心无限凄凉。

生:滚滚长江东逝水,东逝的流水会让人想到韶光易逝、人生苦短。孔子在长江边上感慨道:逝者如斯夫(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到: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师:除了秋景之悲外,诗人的悲还体现在哪里?

生:除了秋景之悲外,悲还体现在诗人的境遇之悲,集中体现在颈联和尾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师:诗人的境遇之悲具体体现在哪里?

生:万里悲秋常作客,诗人长年漂泊他乡,壮志难酬,处境艰难。

师:如何理解尾联中的“艰难”一词?(联系课文注解)。

生: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国家**(安史之乱),诗人漂泊在外,生活艰难,壮志难酬。

师:诗人自身处境艰难,还处处为国为民忧心,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

生: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年老了又身缠重病。

生:诗人孤身一人去登台,倍感凄凉。

生: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内心愁苦想借酒消愁,可是又患重病,不得不戒酒,本想一醉解千愁,终没有遂愿,心中万千愁绪无法排解,真是愁上加愁。

师:请大家根据下面例子仿写,对诗人的悲进行总结概括,“诗人悲在重九登台,倍思乡亲”。

生:诗人悲在老年孤独,重病缠身。

生:诗人悲在孑然一身,独自登台。

……。

师:正如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所评:

系舟“万里”,故乡渺茫,此其一;“悲哉秋之为气”,节令凄凉,此其二;

“常”年如此,不知其终,此其三;异乡“作客”,寄人篱下,此其四。

“百年”一生潦倒,此其五;体弱“多病”,缠身不愈,此其六;

孑然“孤”独,此其七;重九“登台”,倍思乡亲,此其八。

师:对诗人的情感把握和了解了之后,我们能否把这首诗朗读得更好呢?

同学们先来欣赏一段视频朗读。

刚才这一段朗读与先前的一段朗读,哪一段读得更好,请同学评一评。

生:这一段朗读比先前一段朗读读得更好,语调更低沉哀婉、情感更凄凉。

师:我们班的同学是最棒的,相信同学们一定也能读得很好。

(指名1--2名学生朗读或让开始时读过的学生重读,再让学生自己点评。)。

师(小结):全诗借登高所见萧瑟、悲凉秋景,抒发作者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悲伤之情。用了借景抒情(秋景之悲)和直抒胸臆(境遇之悲)的抒情方式。

三、延伸拓展。

有古语说“女伤春,士悲秋”。(展示几幅秋之悲凉的作品,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浔阳江头夜送客,风叶荻花秋瑟瑟”等,让学生感悟“悲哉秋之为气”。)。

四、作业。

1、收集杜甫诗歌中的名句,并把它积累起来.

2、课外收集并赏读杜甫的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选择诗句中你最喜欢的一句,用散文话的语言描述出诗句的意境,要求不少于150字。

《登高》教学设计与反思篇十一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诗歌创作背景。

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诵读诗歌,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掌握诗歌鉴赏的三种方法。

诵读诗歌,体会作者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方法:诵读鉴赏法、合作讨论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音像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飞花令”形式导入。

规则:先指定一位同学说一句关于秋天的诗,再由其指定其他同学接力。

二、整体感知:

首先,听录音朗读,注意节奏和读音。

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思考:本文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找一生示范朗读,另找一生评价。明确:(景物)描写、抒情。

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用诗中的一个字来回答。

生:悲。

分析“哀”、“苦”、“恨”与“悲”哪个更适合作诗眼。

明确:“悲”是作者直接抒发情感的表现,“苦”、“恨”和“哀”都是作者间接抒发情感的表现,因此用“悲”字更恰当准确。

师:这是诗的感情基调,即诗眼。

三、写作背景。

师:请学生回忆作者的生平事迹。

明确:杜甫诗歌创作风格:沉郁顿挫。在初中学过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体现了诗人具有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情怀。

本诗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767年作者流落夔州时写的。“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但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好友李白、高适和严武相继去世,此时恰逢九月初九,杜甫登高写下了这首诗。三年后,杜甫病死在离开四川的途中。

总结鉴赏诗歌的方法之一:知人论世法(并板书)。

四、分析意象。

师:作者“登高”看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同桌之间讨论。

生2展示。

明确:景物特点。

风急。

天高。

猿啸哀。

渚清。

沙白。

鸟飞回。

落叶无边萧萧下。

长江不尽滚滚来。

师:补充意象和意境的概念、“落木”和“落叶”的区别。

明确:意象:诗歌中具体的融入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人、物和景等;

意境:作者将自己的情感通过生动的画面表达出来,达到“内情”与“外物”统一而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境界。

“落叶”给人一种枝繁叶茂之感,“落木”给人一种干枯干燥的感觉,因此用“落木”更符合秋天的特点。总结鉴赏诗歌的方法之二:由象入境法(并板书)。

师:找一生朗读描绘画面的文字,请大家闭眼,试着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诵读指导:首联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凉,似乎在唇齿间颤抖的读出来;“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猿啸哀”——要有欲哭的感觉;“鸟飞回”——联想到作者,孤独漂泊、远离家乡,他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颔联两句,要将苍凉之感和旷达之悲读出来。

五、体会情感。

师:宋代罗大经曾说颈联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意思来?

生3展示。

明确:万里—地之远也;

秋—时之凄惨也;

作客—羁旅也;

常作客—久旅也;

百年—齿暮也;

多病—衰疾也;

台—高炯处也;

独登台—无亲朋也。

师:点拨通过具体的字词来体会作者的情感。总结鉴赏诗歌的方法之三:情景交融法(并板书)。

诵读指导:“万”“悲”“常”都要重读。读“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遥远之状;读“常坐客”,要倍感自己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多病孤独,形单影只,无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其中“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

最后一联,“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恨”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中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新停浊酒杯”时,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

六、课堂小结1.情境式默写(ppt15中几句话对应的诗句)。

2.背诵全诗。

七、课后作业。

根据本课学习的几种方法,自学《秋兴八首(其一)》。

《登高》教学设计与反思篇十二

《小屋》是作者童年的家。那里是一个物质生活贫乏,但精神生活异常丰富的地方。瘸腿的大门,方方的窗子,光光的火炕,木呆呆的箱子……都留下了童年美好的回忆;妈妈对儿的声声呼唤,儿依偎在妈妈的身边,听妈妈讲书中好听的故事……怀恋之情让作者无法割舍。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童年生活的无限乐趣和作者对童年生活的难忘之情。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设计力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品味优美词句,感悟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之情,注重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通过朗读、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使学生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6自然段。

2.通过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体会作者对装满童年记忆的小屋的留恋和喜爱之情。

3.培养学生的自读自悟能力,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光的情操。

4.认识“秸、笆、沃”3个生字,会写“巢、沃、蹈、勾”等10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通过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体会作者对装满童年记忆的小屋的留恋和喜爱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6自然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创设情境。

(播放歌曲《童年》)同学们,童年是人生中最美好、最宝贵的时期,童年给我们每个人都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请说说你童年的快乐时光。

2.谈话导入。

(多媒体出示画面“小屋”图片)在那绿油油的田野深处,有一间装满儿童作家王立春整个童年记忆的小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那间小屋,去感受作者对快乐童年的美好回忆。(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用“——”标出易读错和不理解的词语。

2.再读课文,说说作者在文中主要写了什么?(写了童年时在小屋生活的快乐时光,表达了对那段童年生活的难忘之情。)

三、细读探究,品味感悟

(一)细读探究,体会小屋的简陋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4自然段),画出描写小屋的语句,想一想,小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汇报,概括出小屋的特点就是“简陋”。

3.体会小屋的“简陋”。

请找出关键词语,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小屋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在以下几处引导深入体会:

(1)门是“瘸瘸”的。

因为门是由“几根长短不齐的木棒结成的”,立不稳,所以是“瘸瘸”的,用“瘸”来形容这样简陋的门,拟人化的描写,生动有情趣。

(2)窗口是一只方方正正的大“眼睛”。

窗户只有一个,可见小屋的小;把窗口说成“眼睛”,又让人感觉到语言的生动,富有童趣。

(3)地上站立的两个箱子,木呆呆的,绿色的鼻子,总也不会笑。

用拟人的手法写箱子的笨拙。一切简陋陈设,在“我”的眼中,都是富有情感的,都是充满情趣的,都像是“我”童年的伙伴。

(4)北墙上挂着一面拥满半边花的镜子。

此处要向学生说明,镜子用的时间长了,背面的水银会脱落,留下许多斑块,就像花一样,把镜子上的斑块说是“拥满半边花儿”,可以看出在“我”的心里,小屋的一切都是美的。

4.请再一次快速浏览3、4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描写的?(由屋外到屋内的顺序)

教师小结:文中作者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有序的描写,小屋虽然简陋,读后却感觉充满了愉悦,处处流露着作者对小屋的喜爱之情。

过渡:这样一间简陋的小屋,为什么会让“我”终身难忘呢?

(二)细读探究,感受小屋带给作者童年的快乐。

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回忆了童年的哪些快乐?从哪些语句中能体会到作者的快乐?把相应的词句画下来。

2.前后桌4人小组交流画下的语句。

3.全班交流,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

预设:

(1)伙伴们在小屋里玩耍的快乐。

从“震天动地地喊”“扭着荒诞不经的舞蹈”“莫名的喜悦”看出“我”和伙伴们玩得自由、尽兴。小伙伴们在一起,不需要什么好的游戏形式,没有像样的玩具,就是放纵心情,就是释放童真,就感到无比的快乐。这种快乐,让“我”终身难忘。

(2)在大自然中找到的快乐。

在第6自然段中运用多个“abb”式词语,写出了令“我”神往的小屋外的世界。语言生动,富有韵律。

第7自然段中连续几个“拼命”,真切地展示出了“我”玩得是多么的尽兴。段尾的反问句,更是生动地写出了我对外面世界的留恋。

(3)深入探究:写难忘小屋,为什么又要写小屋外面的世界给我带来的快乐呢?

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让学生明白,这是为下文在小屋中读书,体会书给“我”带来快乐做的铺垫。尽情玩耍的年龄,也是需要学习、读书的年龄。先有了“心野野的撒在外面”,再有下文的妈妈要把“我”的心拢回来。既想着要在外面撒野,心中又放不下小屋,所以作者说“梦里我变成小鸟要飞了,小屋却系在翅膀上,好沉好沉”。

(4)在小屋里听书、读书的快乐。

喜欢听妈妈读书,让“我”了解到书中的故事,书中的世界;自己读书,心被紧紧地栓在了小屋南角的那个装满书的箱子上。所以这时的小屋是满满的。

4.从5—9自然段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有感情朗读。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朗读情况,教师适时指导,要读出愉悦、欢快的心情。

过渡:小屋,不仅仅养育了作者,也给了作者难忘的童年时光。当作者要离开这与他朝夕相伴12年,给了他无穷快乐的小屋时,心中又有着怎样的深情呢?到文中亲身感受一下吧。

(三)细读探究,体会作者离开小屋时的感受。

1.学生自由读文,想一想,从哪看出“我”不舍得离开小屋?

2.读文后交流读书收获。

(1)从“车轮卷起一股烟儿,泪扑噜噜掉”看出对小屋的不舍,“我”是流着泪离开小屋的。

(2)从“小屋小了”“小屋远了”看出对小屋的不舍,从“小了”“远了”可以感受到“我”离去时,眼睛一直在望着小屋。

(3)从窗子“愣愣地望着我”和大门“傻傻地踮着脚”看出对小屋的不舍,这样的表情描写,表面是写窗、门,实际是写“我”离去的心情,自己不明白为什么要离开。读了让人感到离别的惆怅。

(4)“我”长大了,可念念不忘小屋,要背着小屋去逛大海,更深切地表达了“我”对小屋,对童年时光的怀念。

3.朗读指导。

请同学们选择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四、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1.请你再一次浏览全文,此时作者笔下的“小屋”又让你有了怎样的感受?

(物质生活贫乏,但精神生活异常丰富)

2.谈一谈在你的家里,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5、6自然段。

2.小练笔:写写你自己的小屋。

第2课时

一、回顾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5、6自然段。

3、通过学习课文,你有什么感悟?

二、积累内化

1.学习生字、

(1)先独立认读要求会认的字,同桌之间互相考一考,认一认。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扩词练习。

(3)指导书写。

学生汇报生字的写法,教师重点指导“巢”的字头部分是3笔写成,注意收笔,不要写得太宽。

2.练习,比一比,再组词。

蹈()躁()睬()蜗()

滔()噪()踩()锅()

3.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

三、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童年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或童年最有意义的事。举办“童年的记忆”交流会,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光的情操。

四、小结

本文写了我的童年时代在小屋居住的一段生活经历,通过写自己对小屋情感的三个阶段,写出我成长历程和对小屋眷恋感恩之情。

教学反思: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常常会走入误区: 要么把语文课上成了语言文字训练课,上成了纯粹的技术课,这就使学生怕语文,不愿意学习语文。教出来的学生呆板,没有创新意识,不会运用,知识也成了死知识。要么就是为了开掘文本的人文价值,强化人文的感悟,置文章的语言文字于不顾,一味地去“感悟”“体验”,忽略了词句的积累、句式的训练,丢失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使教学变得空洞而不够踏实。

教学实践证明,语文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它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语文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源远流长,发挥语文育人的作用。

本课在教学设计时,尽量寻找一个结合点,走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首先是改变了过去单一开掘人文价值的做法,在教学中尽量辅以对字、词、句、段的训练与品读,同时在训练中蕴涵对学生情感的教育,让学生学会热爱,学会珍惜,学会感恩。

本文写作方法上始终以儿童视角、儿童语言、儿童心理叙述故事。同时,他赋予小屋以人的情感,把一个简单的搬迁,写得充满了浓郁的感伤和牵挂。

但是在引导学生体悟作者对小屋的情感时,处理得比较简单,不够细腻,应该逐步分析每一个我对小屋的情感变化,从孩子的视角,体味“怀念”这种情感。

此外,在本课教学导入时,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较为成功。但在后面的教学中没有延续这种做法,教学效果就不够圆满。应该围绕“我”对小屋的情感变化,继续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就会使对课文的理解,以及训练达到双赢的效果,更加圆满地走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