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社会实践报告共享单车(大全10篇)

  • 上传日期:2023-11-13 00:17:31 |
  • zdfb |
  • 8页

报告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传达信息,还能够帮助作者整理思路、理清思绪,加深对所报告内容的理解。在撰写报告之前,建议先进行详尽的调研和资料收集,确保有充分的信息支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优秀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社会实践报告共享单车篇一

“帮助他人是一件温暖的事。”

站在文化墙边,看着一排整齐的共享单车,尽管风很大,天很冷,但月亮很圆,心里很暖。穿着蓝色的志愿服,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姑娘,你们这是做什么呀?”一位阿姨骑着共享单车经过时停下来问我。“这是我们北京林业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发起的一个志愿活动,在学校招募志愿者,自愿报名。帮助使用共享单车的人,提醒他们摆放好等。”我嗑嗑巴巴地回答道。阿姨点点头,离开了。原来我们的志愿活动受到了周围人的关注,原来我们的活动能够帮助到别人,内心顿时很开心。

社会实践报告共享单车篇二

最近,在我们这座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许多蓝白相间的新“朋友”,它们的名字叫“共享单车”。

在公交车站牌旁、超市旁、菜市场旁,都能见到它们小巧的身影。它们整齐地停在停车区里,服务每个需要它的人。只要你拿出手机向共享单车上面的二维码扫一扫,即可骑车上路了。共享单车既便捷又环保,能给人们出行带来方便,还可以锻炼身体。

可好景不长,在共享单车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有一些不文明的现象也随之出现了。例如,有一些人把共享单车放到了自己家的楼道内,将其占为己有;有一些人还将共享单车上的零件卸掉,在共享单车上乱涂乱刻;还有一些使用者,为了泄愤把共享单车丢弃在荒凉的郊外……这种不文明的现象我们应该共同抵制。

共享单车的出现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我希望大家都能自觉地爱护共享单车,让文明之花盛开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社会实践报告共享单车篇三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人们的需求不断改变,便捷更是尤为重要,共享单车横空出世。在过去一年共享单车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它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为生活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对绿色低碳生活做出贡献,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共享单车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关于这些问题能否解决关系着共享单车的未来。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现状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在这一社会实践中,我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访问、观察记录、统计调查法等形式开展具体的调查,了解社会各界对共享单车问题的重视程度,呼吁了公众合理文明的使用共享单车。

近年来,城市发展越来越快,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越来越以机动车为主,从而导致城市道路交通日渐拥堵,机动车尾气排放量增大,空气污染严重等等一系列问题。在此背景下,方便实用的各式共享单车的不断出现在大街小巷,实现了广大市民的绿色低碳出行。

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共享单车由企业运营,用智能手机即可完成借车、还车、缴费过程,大大的方便了民众的生活。共享单车虽然在1965年在荷兰已经实施过,但以失败告终。但是依然为日后的共享单车的面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共享单车在欧洲九十年代已初具规模,但中国在才开始着手共享单车的开发与策划,而在北京奥运会期间进行试运营,帮助完善北京的交通系统,服务了各国来参与奥运会的人民。

但是在共享单车全面上市后,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共享单车的便利之下隐藏的问题也凸显无疑,例如共享单车被人偷盗、硬件损毁和维护、高峰期调配等行业性的问题,并且还会带来“乱停乱放、占用道路”公共交通管理问题。给有关部门的管理工作增添麻烦,同时也从侧面映射出社会公德等问题,引起人们的深思。

本次调研以呼和浩特市5月1日在市区内投放的ofo共享单车(俗称“小黄车”)为研究对象,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以及新闻数据为基础,探究小黄车在呼和浩特市各高校的普及和使用问题,并研究未来应对措施和发展方向。

经过我实地的走访和网上调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ofo共享单车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建议,总结如下:

一、大街小巷找不到“家”的共享单车。

自205月1日起,共享单车在呼市城区投放,随即在呼和浩特掀起一阵“小黄车热”,根据内蒙古晨报的报道,共享单车内蒙古负责人陈亦款表示:“小黄车”来到呼市一个月,呼市城区累计注册用户已突破10万人。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乱停乱放成了“大难题”,让管理工作更难进行,同时网友上传多张“小黄车”乱停乱放照片,甚至还有人将“小黄车”扔到了河里,造成共享单车的利用率极低。有人说,“共享单车”是一面国民素质的“照妖镜”,种种行为照出了市民的素质和格局,是对广大的市民提出道德拷问,根据我在高校中进行发放的调查问卷显示:认为“小黄车”乱停乱放,缺乏管理现象严重的人群比例达到了80%多。就在“小黄车”投放后不久,由于违规停放问题严重,呼和浩特市城管部门暂扣一千多辆“小黄车”的事件引起热议。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现象十分严重。

建议。

1.实施实名制注册及管理,启用信用机制进行合理有效的用户信用记录;。

2.设置专用停车点以及看管人员;。

3.借鉴一线城市的管理经验,推广应用电子围栏等先进技术;。

4.设置宣传标语以及停放指示栏。

二、骑单车事故频频发生,谁该负起责任?

共享单车能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但是骑共享单车也会发生意外,在发生意外之后,我们应该找谁去负责任并且进行索赔。并且解决的过程也十分繁琐。运营商要不要负责?运营商需不需要进行赔偿?从消协了解到,目前只有ofo已实现为每一位驾驶人购买保险,其他品牌都在推进中。

建议。

我们的建议是共享平台应该为每一位使用者购买保险。同时,根据法律规定,机动车发生损害,机动车的所有人、管理人、使用人都应承担责任。具体到共享租车平台来说,发生交通事故后,交警对事故责任的认定与社会上普通车辆一样。所以,不管是谁租了车,共享平台都要对事故损害的赔偿承担连带责任。权责明确,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在高校内,见到的共享单车大多是伤痕累累,已经不能再投入使用,使得共享单车的使用率变低。常见伤痕有,二维码被涂改或植入木马造成部分财产损失,部分零件被拆除如车座、脚蹬等,将共享单车私有化锁上自己的车锁,等等。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的话,即使投入再多的共享单车也不能真正的惠及高校学生,也会对高校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建议。

1.在固定停放点,放置宣传标语牌,提醒学生文明用车。

2.区域化管理,维修员定时对校园内的小黄车进行维修,保证安全用车。

3.在共享单车上安置电子gps,时刻了解小黄车的动态,减少共享单车私人化问题,同时保证共享单车使用率提高。

4。使用电子锁,密码实时更新,降低共享单车消失率。

四、扫假冒二维码被骗。

由于现在使用共享单车,不少是通过扫二维码的方式,不法分子就趁机加贴假冒二维码造成了多起财产损失的事件。调查中,12.08%的消费者看到过加贴的假冒二维码但是没有扫描,5.51%在扫描后发现不对劲停止了,0.89%的消费者因为扫描了假冒二维码造成财产损失。

建议。

共享平台应定时安排技术人员去检查二维码是否被涂抹篡改,保证使用者的财产安全。同时学生要通过正常的渠道去支付。此外,消费者通过扫二维码向商家支付费用,运营商有责任保证消费者通过正确的支付渠道消费支付,并定期对车身二维码进行检测核对。

数据:

此次数据主要来源于60份线下问卷调查和100份线上问卷调查,总共一百六十份。此次调查问卷中,被调查者55.56%为女生,44%为男生。

以下为现有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1.53.85%的人群一般选择乘坐公交车出行,这就导致了69.23%的人群使用共享单车的频率较低。

2.统计结果中,70.94%人群是因为方便才选择的共享单车,从而在选择站点时,有63.25%的人均选择在学校、小区等附近站点,因此在此站点附近停放共享单车的比率占了总地区的42.74%。

3.在使用共享单车过程中遇到随意停放的比例占了47.86%,而49.57%的车辆是有破损的。但是尽管破损情况严重,在遇到不文明情况时,仅有30.77%的人会选择举报,39.32%的人选择视情况而定,这是因为85.47%的人认为这是需要市民自觉才能规范的。

五、结语。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我深入调研社会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我认识到共享单车的出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共享”概念的出现不仅仅是方便群众的生活,在我看来更是对群众整体道德素质的考验和约束。共享单车逐渐在普及。但自共享单车投入以来,有大批的单车已经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单车破坏主要体现在单车不同程度的损坏、用户扫码失败两点。单车二维码被涂改、车座损坏、车身贴满小广告,公车私用被上锁,将单车停放在小区、办公室等非公共区域,这也是车辆很难被顺利找到的原因。在一些人流量大的商场门口,虽然有大量的共享单车停放,但至少有五分之一的共享单车不能骑行,上私锁、二维码刮花、单车破坏等问题非常严重。

对于赶时间的上班族来说,每天从地铁站或公交车站狂奔到办公室的最后一段路是最着急的。赶时间可以理解,但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不少单车被用户私藏在家里或办公楼内方便自己使用,这样的做法就太过自私了。目前关于共享单车的问题,在个人角度看,问题最多也是最难解决的。我们只有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自身做起,才能减少当前存在的问题。

针对共享单车在呼和浩特市投入使用后所出现的各类问题我通过多次与他人的讨论提出了相对应的管理措施。除了提高民众素质以外,政府和企业各部门应当尽早制定有效的法律等措施,高校学生也应当对此类问题予以关注,通过社会实践等方式进行宣传教育。最后,本次社会实践我收获极大,今后也会更多的进行此类社会热点问题的研究。

社会实践报告共享单车篇四

“在小事里为社会公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我很荣幸能成为共享单车a4210团队的成员之一。作为大学生,我们不能养尊处优,而应该履行义务,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即使我们的能力仍有限,但一颗奉献之心不会磨灭,作为一个志愿者,在助人的同时,也是自助。在使其他生命活出色彩的同时,志愿者也可以从中得到思想上的升华,学会与人沟通,学会关爱他人,也更深刻地领会到生命的意义。而且志愿活动也为我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的机会,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我将尽全力去做好每一件小事,哪怕一个默默的问候与三言两语的答疑、一次简单的扶车、一次基本的弯腰都能为社会公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在这几次的志愿活动之中,我收获到了许多,明白了奉献的重要性,今后我会多多参加这样的活动的!

社会实践报告共享单车篇五

手持公交卡,在杭州公共自行车锁止器刷卡区上一放,绿灯亮起,伴随“滴”的一声,自行车被推出;骑行约20分钟抵达目的地附近还车区域,停放车辆,再次刷卡,还车成功——这是34岁的杭州小伙李天三年来每日重复不下六次的出行流程。

对于从事销售工作、每天需跑多处的李天来说,“骑行1小时内免费”的公共自行车是最省时又实惠的出行选择。去年,李天的租还车次数达3405次。在他看来,运行9年、被市民称为“小红车”的公共自行车不仅是城市公共交通的组成部分,更是融入市民生活的文化符号,是杭州绿色出行的金名片。

然而去年下半年起,杭州“小红车”突然多了不少“竞争者”。以手机扫码租车、随借随还为理念的“小黄车”、“小蓝车”、“小白车”、“小灰车”大量出现在街头,或批量堆放在原本划定给市民摆放私有自行车的区域内,或零散停放在行人走道边。

记者以全球“公共自行车第一大城市”杭州为样本,历时半个月的多方调查,展现正面交锋的公共自行车与共享单车各自的生存状态及变化,寻找在公共自行车服务体系高度成熟的城市中共享单车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并探究在公共产品提供中政府应有的角色、姿态。

“搅局者”来了。

9月,当雾霾还是生僻词,城市拥堵初现端倪,杭州便让自行车以“公共”之名高调回归大众视野,并率全国之先将自行车纳入“五位一体”大公交体系。

由杭州市公交集团全资控股成立的市公共自行车交通服务发展有限公司,以“政府主导,公交运作,公益定位,便民利民”为原则,经过9年的发展,在全市已建立3737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各点间距300~500米,投放车辆8.58万辆。年租用量1.15亿人次,日均租用量31.5万人次,日最高租用量47.3万人次。截至今年1月底,累计租用量达7.44亿人次。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租用人次最多、便捷度最高的公共自行车项目,杭州的经验已成功输出到全国200多个城市。

9月,凭借“世界最大公共自行车”项目起源地,杭州作为中国唯一的城市被英国广播公司(bbc)旅游频道评为“全球8个提供最棒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的城市之一”;又荣获“国家金卡工程金蚂蚁奖——优秀应用成果奖”、第二届德黑兰“金砖块”国际城市管理奖和“中国好设计”银奖等。

尽管有完备的公共自行车服务体系坐镇,去年下半年起风靡全国的共享单车热浪依然烧到了杭州。

据记者了解,目前该市至少出现hellobike、ofo、骑呗、小鸣4种共享单车品牌。其中,hellobike的市场占有率最高,1月进入杭州后集中在主城区投放3.5万辆,4月底前预计扩大至8万辆,主要覆盖滨江、余杭、萧山、富阳四区。据hellobike杭州区负责人袁春江介绍,目前日租用量在10万次以上,即平均每辆车日租用量4次以上。

同样着眼于主城区的小鸣单车2月底进入杭州,目前投放量为1万多辆,平均每辆车日租用量3~5次。

主打校园领域的ofo去年8月进驻浙江大学、下沙高校城后,目前在杭单车量约2万辆,下一步将针对写字楼、小区相对密集区域集中投放。对日租用量,其杭州区域经理崔超表示不便透露具体数字,但“还是很高的”。

作为杭州本土互联网企业,骑呗单车自去年11月起集中在滨江区投放约1万辆。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当前日租用量平均每车5次以上,预计今后租用量还会呈几何增长。

“虽然杭州的公共自行车发展相对成熟,但并不表示共享单车没有空间。”袁春江告诉记者,去年9月hellobike在进入杭州前做过两个月的`调研,发现需至少再投10万辆车才能满足市民出行需求,“现在看来,10万辆还远远不够。”

在崔超看来,公共自行车和共享单车的使用人群有一定差异,可以互补。另外,杭州是旅游城市,景区游客不少,共享单车可以满足这些不具备公共自行车租赁卡的游客的需求。

对此,杭州市公共自行车交通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陶雪军表示,从公共自行车每年3%的用户增长量看,市场确实还未完全饱和。但目前各家共享单车的投放有一定盲目性,速度过快易造成资源浪费。

记者注意到,占全国共享单车市场份额第二的摩拜单车虽已在近30个城市布点,但至今未进入杭城。“杭州是公共自行车高度发达的城市,我们认为用户需求量并不大。”摩拜单车公关杨蓓怡告诉记者,在城市选择上,摩拜优先选择需求量大的城市,短期内不考虑入驻杭州。

唯“便民者”方能胜出。

作为全国第一个推出公共自行车的城市,杭州“小红车”免费骑行一小时的规则从20起延续至今。

“作为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我认为杭州公共自行车最大的成功在于坚持免费,只有免费才有市场。”杭州市公共自行车交通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陶雪军告诉记者。

据介绍,年龄12周岁至70周岁(其中12~15周岁的应有同行成年人监护),身高在145厘米以上,有熟练自行车骑行能力的需求者,在杭州公交ic卡或开通公交功能的市民卡中充值200元押金,即可刷卡租车。去年8月起,部分试点区域还可使用“杭州公共自行车”app扫码租车。

使用实行分段收费,1小时内免费,1~2小时1元,第二个小时收2元,第三小时开始每小时3元(不足一小时的按一小时计)。乘公交车下车后,自公交卡刷卡起90分钟内租用公共自行车的,租车者的免费时间可延长为90分钟。至今年1月底,公共自行车的免费使用率超过96%。

hellobike的押金为199元,首次使用免费,夜间11点到早上6点同样免费。其他时间段,按1元/半小时收费。

小鸣单车收取押金199元,初始价格0.5元/半小时,成功邀请好友注册可降低租用金额,最低可至0.1元/半小时。

ofo分城市用户和学校用户,分别收取1元/小时和0.5元/小时,押金均为99元。

骑呗单车租用押金为200元,芝麻信用评分高于750分的用户可免,租车费用1元/小时。

“虽然各类单车在1小时内都要收费,但随借随还模式确实提高了还车便利性,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李天坦言。

据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伟强去年做的民意调查显示,尽管杭州市民对公共自行车的整体满意度达93.5%,但仍有58.31%的调查者认为公共自行车最大的问题是借、还车难。

“公共自行车还车有固定停车桩,每个服务点可停数量有限,高峰期人口密集区域易出现停车饱和、还不了车。”吴伟强表示,但共享单车可无桩化随停随还,停放地点不受限制,很大程度上吸引了不少用户。

但在使用多次hellobike后,李天发现其实借车并没有那么容易:有时手机地图上显示周围有多辆车可借,但到达指定位置才发现已被骑走,早晚高峰常借不到车,便利性还不如公共自行车。

最让李天难以接受的是共享单车的随借随还已一定程度演变为随借随扔。

“满大街都是杂乱停放的各类单车,有的倒地,有的占道,有的损坏,看着不舒服。”李天表示,他宁愿多走几步路用“小红车”,至少停车有序、整齐。

“共享单车出现大面积杂乱堆放,一是各家公司在零成本地侵占不属于公共停放空间,二是这些公司又没有建立统一的车辆调度和维修机制。”吴伟强告诉记者,相比之下,公共自行车“有人值守与走动式服务”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为资源的合理分配提供了保障。

在公共自行车公司后台的营运综合管理平台上,服务员、维修员、调运员分别对应不同图标,可实时掌握各方动态位置,并根据现场回传的服务、维修、调度信息统一调配。此外,杭州市区内所有公共自行车都向保险公司投保骑车者人身意外伤害险和第三者责任险。

但骑行共享单车突发意外的责任承担问题尚不清晰。记者此前报道,3月中旬,杭州市民吴先生曾在骑行小鸣单车途中摔倒,手、肘擦伤,当晚在家中突发脑梗。他认为事情起因是租用的共享单车车把发生故障,但共享单车公司认为车辆是人为损坏,在垫付1万元医药费后称后续费用需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国民素质照妖镜”是伪命题。

共享单车上路后,随之而来的无序停放、违规占道问题正引起人们重视。在杭州,因违停占用人行道、盲道,骑呗单车曾被下城区城管部门没收7辆并责令整改;西湖区城管局曾找2天内接到10多起关于共享单车违规停放的投诉。类似现象,在其他城市亦屡见报端。

“有人说共享单车是一面极好的国民素质照妖镜,但我认为这句话是伪命题。”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伟强告诉记者,如果共享单车真的能成照妖镜,那对照的应该是共享单车经营者的问题——在制定规则时就以无序为前提。

据吴伟强团队的调查,不少共享单车在杭州投放之初曾大批占用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公共自行车停车区及人行道。“如此大规模、集中式乱停放根本不可能是市民所为,而是共享单车公司有计划的主动性行为。”吴伟强认为,不少共享单车甚至占用公共自行车停车位,造成市民还车困扰的同时,也增加公共自行车的人力调度成本。

在吴伟强看来,自由便捷应当建立在有序的基础上。任何经营者要从事与市民密切相关的盈利活动时,都应考虑国民素质的现状,以及由此可能导致的负面效应,做好防范性设计。规避风险,是企业基本的经营之道,“小红车就没有出现共享单车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这说明人的素质需要制度去约束,矛头不该全部引到消费者身上。”

“共享单车貌似抓住一个公共自行车出行不够便捷的痛点,但并未真正药到病除。”吴伟强表示,无桩但不能无序,随时随地换骑也需要能够“按图索骥”。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科技创业中心主任郑刚则认为,“新物种”的出现刚开始对社会造成一些困扰是正常现象,对于新生且发展中的事物,应当以动态、包容、演化的眼光看待。共享单车公司作为初创企业,没有能力也没有权利去约束公民行为,但可以通过宣传、技术和经济手段,引导用户文明用车。对近期出现的偷车、扔车,肆意破坏等事件,需要政府部门参照管理公共自行车的模式加以管控。

被“倒逼”的自我完善与差异化互补。

事实上,在强大的公共自行车服务体系倒逼压力下,各家共享单车公司正在采取措施自我约束、完善服务。

hellobike杭州区负责人袁春江告诉记者,为制止用户负面行为,hellobike将gps和通讯模块集成在自行车的智能锁上,实现对单车轨迹的准实时记录。加上用户实名制,可以追踪单车位置,对违章停车进行快速干预和精确处理。其次,公司已建立信用分制度和违停举报制度,对低于相应信用分值的用户增收租用费,对举报违停并拍照上传手机app的用户,经平台核实后奖励信用积分。

而在厦门,hellobike已与当地政府达成合作,采取有栏无桩的还车模式,即划定电子停放区域,用户需将车辆停放其中才能上锁还车。hellobike也计划在杭州推行这一做法。

针对违规停放,ofo杭州区域经理崔超透露,正在尝试与部分社区合作,给予社区人员免费骑车优惠,相应的需要其帮助规整该社区内未停在正确区域的车辆。同时,ofo在手机app上设弹窗功能,告知用户自行车应正确停放的区域,引导市民合规使用。

共享单车的自我完善,一定程度上也在倒逼杭州公共自行车提质升级。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科技创业中心主任郑刚认为,这将是良性的互动趋势,竞争者的出现考验着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产品的应对能力。

“的确,共享单车带给我们最大的考验是提升自我。”杭州市公共自行车交通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陶雪军告诉记者,市民正以共享单车为参照样本,对“小红车”的车型、材料、外观、系统、借还方式等提出更高要求。

3月中旬起,杭州公共自行车公司一改以往“常规服务为主,24小时服务为辅”的运营模式,开放主城区2838处服务点,提供24小时服务;同时,用“杭州公共自行车”app扫码租车的保证金也由500元降至200元,扫码租车的服务点由西湖景区周边先期扩展至滨江区,数量从100个上升到438个,今后将逐步增加。

“这些都是为了让小红车更贴近市民、游客需求。”陶雪军表示,公共自行车运营也将学习共享单车公司的互联网思维,将积累了9年的大数据分析提上议程。

此外,记者了解到,由杭州公共交通集团公司控股的金通公共自行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于近期推出公共自行车版的共享单车,同样采用无桩化扫码租车,但还车时要求用户将车辆停在事先规划的电子围栏内。今后,小红车若遇桩位已满,也可停到电子围栏中。

“这将对共享单车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形成挑战。”吴伟强表示,要想让市民真正与共享单车站在一起,企业必须增强社会责任感,在让城市环境更优、公益效能更强的过程中成长自我,持续运营才是共享单车公司追求的发展路径。

他建议,基于杭州公共自行车体系发育比较成熟,未来共享单车应在有序规范的基础上,着眼于公共自行车布点相对稀疏的社区、学校、地铁口、景区游步道等,适量投放,形成互补。

“共享单车想彻底取代公共自行车是不现实的。”陶雪军表示,在杭州,共享单车极可能发展为一种符合个性化需求的出行工具,但绝不会是公共交通的主体。他认为,待共享单车行业经过洗牌,沉淀、确定了运营和盈利模式后,公、私公共产品间的合作趋势是肯定的。

政府不应缺席公共产品提供。

记者发现,杭州公共自行车与共享单车间的博弈远未结束,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共享单车行业,在公共自行车这个强有力的“竞争者”面前,或将率先找到全新的发展定位,而“小红车”亦在对垒中转型升级。二者互为动力、补充,相互借鉴、学习,以服务公众出行、建设更优城市为方向,良性互动的态势正在显现。

“显现这种态势的前提,得益于政府有为——极早建立了相对成熟完善的公共自行车服务体系。”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胡宏伟向记者表示,在公共产品提供上,政府从不应缺席。就城市自行车业而言至少应包含两个方面:政府自身打造较完善的公共自行车服务体系平台,同时包容、接纳有高度活力的市场化新生力量,提供其资源,并给予规范化服务、引导,最终以最少的投入、最高效的运作,打造最优的服务体系,最大程度满足公众需求。

行动已在悄悄展开。为让骑行中发生故障的车辆及时得到维修,杭州公共自行车公司已在全市推出30个义务维修点,无论是公共自行车还是共享单车,出现故障都可获得免费帮助。

社会实践报告共享单车篇六

在这个科技飞速进步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共享资源开始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不少便利。而日常生活中,最贴近我们市民生活的共享资源就属共享单车了。

共享单车的出现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基本上每个小区门口都有投放点,随取随用,还不用费劲周折地推他上楼,让他带着我们上学,确实方便了不少。每次学校组织同学们去看话剧,结束后,也不用不远千里地徒步赶回家,在电影院门口也有共享单车的身影。共享单车的投放点随处可见,方便了我们的出行。

一直以来我都以为共享单车的出现带来的只有高质量的生活,却忽视了作为公共财产,它经常不受使用者保护,不受重视,甚至受到人为的破坏。

在那之后,更多的有关共享单车的问题层出不穷。现在的路边,依旧随处可见共享单车,只是它们不再被停在投放点,而是被人挂上了标志着私人物品的锁,就像是士兵,被敌国硬生生地抓去当成了奴隶,而且奴隶还越来越多。共享单车本是公共财产,是为了我们拥有高质量的生活而存在的,可现在却成了私欲的战利品,成了不文明行为的牺牲品。

看着那一辆辆停在寒风中的共享单车日渐失落的身影,看着那一个个丢弃在某个角落里的共享单车如同残兵败将般的颓势。我想说,请不要让共享单车,戴上泥泞的枷锁。请善待所有的共享资源,让它们成为良驹,而不是害群之马!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社会实践报告共享单车篇七

随着共享单车的普及,共享单车出现在社区各个路段,单车不按标准秩序摆放,随意停放,造成部分路段的环境相对杂乱,为了加强社区环境治理,保持整洁干净的美好家园,风雨坛街道铝镁社区志愿者开展整理摆放共享单车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在将胡同里巷各类停放不当的共享单车进行了集中清理,并将车辆进行重新码放,使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现象得到有效改观。同时对现场发现的不文明停车行为进行劝导。

此次共享单车清理活动,倡导居民做文明的骑行者、文明的停放者、文明的宣传者,有效宣传了文明共享、绿色出行的理念。进一步改善了周边环境卫生秩序,营造了文明出行的良好氛围。

文档为doc格式。

社会实践报告共享单车篇八

随着共享单车的普及,共享单车出现在社区各个路段,单车不按标准秩序摆放,随意停放,造成部分路段的环境相对杂乱,为了加强社区环境治理,保持整洁干净的美好家园,风雨坛街道铝镁社区志愿者开展整理摆放共享单车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在将胡同里巷各类停放不当的共享单车进行了集中清理,并将车辆进行重新码放,使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现象得到有效改观。同时对现场发现的不文明停车行为进行劝导。

此次共享单车清理活动,倡导居民做文明的骑行者、文明的停放者、文明的宣传者,有效宣传了文明共享、绿色出行的理念。进一步改善了周边环境卫生秩序,营造了文明出行的良好氛围。

社会实践报告共享单车篇九

我是一个普普通通,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

刚开始,我们从工厂出来时被人们细心的放在地铁口、公共汽车站等公共区域。人们刚接触使用时还是很小心翼翼的,骑完后还会很细心的把我们停放到路边。可是现在呢?人们开始天天多次的使用我们,我们累就累点,毕竟我们本来就是为人们服务的,但是人们越来越不爱惜我们了。马路上、草坪里、垃圾堆旁随处乱停乱放,有的人还干脆直接把我们带回家里,好像这个共享单车就是他的一样。还有些人,就连小朋友们,为了骑我们,都用石头直接来砸我们的车锁,疼的我们连原来的样子都变了。我们有的被人们玩的不能用了,只能带回工厂重新修理。

我们看着都心疼,还有的人把我们停在一条没人的阴森森的小路上,没有人经过和看到,时间一长,人们就把我们给忘记了。

我们真想大声的叫出:为什么人们要这么使用我们?把我们乱停乱放,我们明明是好心,帮大家解决问题的,可是人们却把我们的身体给分开了。

我们希望人们能好好的爱惜我们,让我们发挥更大的作用,给大家提供更多的方便!

社会实践报告共享单车篇十

8月31日,皇姑区团委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团队”在北陵公园地铁站b口,开展共享单车文明摆放活动。

共享单车的使用让人们的出行越来越便捷,但部分单车的随意停放,有的甚至被扔到花丛中,摆放在人行道、盲道上,遗弃在角落里,不仅破坏环境,造成交通堵塞,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针对这一现象,皇姑区团委组织“创城青年志愿者服务团队”的志愿者们,利用休息时间开展共享单车集中文明摆放活动。

活动中,志愿者们对北陵公园地铁站b口周边沿街乱停乱放的共享单车,进行了统一规范整理,将倒在路旁的共享单车集中搬至规定的区域内停放,并对车内的残留垃圾进行清理,将可正常使用的共享单车按品牌分类摆放,对于已损毁和被上锁的共享单车集中摆放后,及时联系企业进行维修或回收。同时呼吁过往群众,自觉维护、爱护身边的共享单车,做文明的骑行者、停放者、宣传者。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劳动,共享单车陆续回归原位,活动得到了过往市民的响应和称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