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立春教案反思(优质14篇)

  • 上传日期:2023-11-12 19:18:44 |
  • zdfb |
  • 13页

教案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编写的一份详细指导教学的书面记录。那么我们该如何编写一份高质量的教案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教案的目的和要求,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内容和形式的设计;其次,要注重教学过程的条理性和逻辑性,确保教学步骤的合理性和有序性;此外,还应注重教学资源的优化和利用,合理选择教学材料和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这是一份优秀的教案范文,可以借鉴其中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二十四节气立春教案反思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熟读课文,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名称。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3、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体会到四季的时序更替与物候变换。

教学重点:

1、认识10个字,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熟读课文,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名称。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课前搜集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学生读课题,质疑,教师解题。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默读课文,找出要求认识的字,反复拼读。

3、再读课文,看看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4、学生自主质疑解疑。

5、谁愿意主动站起来读一读课文。

6、同桌互读课文。

7、分组抽读生字卡片,说说识字方法。

8、教师检查识字情况:开火车。

三、熟读课文,理解文中成语的意思。

1、学生自由读文,想一想课文中的成语有什么特点。

2、同桌说说成语的意思。

3、指名反馈,教师指导。

4、你能选一个成语说话吗?

四、齐读课文。

作业:

1、用上12个成语中的一些词,选择一个季节进行描写。

2、将节气歌背诵给家长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

2、读课文。

3、背诵课文。

二、汇报自己搜集的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资料。

1、分组汇报,组长进行整理。

2、分组反馈。

三、指导写字。

1、出示会写字,读一读。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同桌说说该怎样来写这些字。

3、指名上黑板试写,大家评价。

4、教师重点指导:暑、明、寒。

5、学生口头说词。

6、学生练写,教师个别指导。

作业:

写字。

二十四节气立春教案反思篇二

1、了解立春的由来、农谚诗歌及各地习俗。

2、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并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研究学习的兴趣。

了解立春的相关农谚诗歌。

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教师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立春节气的农谚诗歌。

[片段一]谈话导入

1、背一背:同学们,我们学过《二十四节气歌》,谁还记得?

2、说一说:你知道节气歌中哪些节气?【评析】新课开始,引导学生回忆背诵节气歌、说节气,回顾旧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好“热身”准备,为下面教学做铺垫。

[片段二]了解立春的农谚及诗歌

1、师:大家在课前搜集了哪些立春的农谚?小组内交流,然后选一位代表发言。学生在组内交流。

2、师:大家在课前做了很多的准备,我也收集了一些立春的农谚。

3、师:读了这些农谚,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1:这些谚语朗朗上口,好读好记。

生2:句子还押韵。

生3:我感觉古代人很聪明,他们能编出这么多的谚语。

[片段三]了解各地立春习俗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立春有哪些习俗呢?那么立春吃什么呢?

师小结:虽然立春时节是“进补”的最佳时期,但进补并非吃大量的滋补品就可以了,一定要有的放矢。

二十四节气立春教案反思篇三

小朋友。

1.了解立春的含义和有关的习俗,。

2.尝试知道使用黏土制作春卷,

3.在活动中享受动手制作的喜悦。

ppt课件丶春回大地的有关图片丶黏土制作的图片。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么?

三、介绍立春的含义以及民间习俗。

四、幼儿尝试用黏土做春卷。

五、互赠春卷。

二十四节气立春教案反思篇四

2、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教育幼儿爱护花草树木。

3、通过组织幼儿观察、知道植物发芽是春天的主要特征;

1、种子由播种到发芽、长大的图片一套;

2、课前尽早在自然角种上种子至发芽。

1、观察自然角中的种子发生了什么变化,讨论:发出的小芽像什么?是什么颜色?

3、看图片学习儿歌《春芽芽》。

4、带幼儿到室外寻找植物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十四节气立春教案反思篇五

一、教学形式灵活。歌曲、动画贯穿整个课堂,让孩子们唱起来、动起来。开始上课,我先从网上搜了一段关于二十四节气介绍的视频,每个节气的详细解说,配有文字、动画、音乐,比老师死板的讲解好多了,孩子们通过观看了解了二十四节气的内涵。然后,我又从网上搜了关于十四节气的歌曲,让孩子们唱起来、跳起来。

二、教学方法多样。我利用了课本、字典、网络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动起来。先让学生读课文(),然后看视频,这时小熠把字典拿出来,很好,我立刻让同学们都拿出字典来学习二十四节气。我让孩子们跟着学唱《二十四节气歌》,还让孩子们自由做动作配乐,孩子们可高兴了!

但这节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总结如下:

一、教学环节顺序有点乱,主要是老师没有“胸有成竹”,临时的教学环节比较多。没有做到有序,浪费了不少时间。

二、读、背的形式太少。老师只注重了教学方式的呈现,没有在学生学习的方法上多多变换,让学生齐读的比较多,读的形式缺少变化,孩子们兴趣不足。

三、时间安排不合理。前松后紧,最后没有检查学生读、背的情况。

二十四节气立春教案反思篇六

1、学从多种颜色的物体中找出同一种颜色的物体,并进行归类。

2、促进幼儿比较,综合能力的发展。

1、环境创设:创设立春花园的情景,花园里有红、黄、白、三种颜色的花若干朵。

2、物质准备:花篮若干个,红、黄、白蝴蝶头饰各幼儿人数的三分之一,录音机,音乐磁带。

(二)教师讲诉故事《三只蝴蝶》(经过改编)提问:

1、故事里有几只蝴蝶?她们是什么颜色的?

2、她们喜欢什么颜色的花?

(三)引导幼儿进行按颜色分类。

1、以“送花”的游戏,引导幼儿进行颜色的分类,并请幼儿自行检查是否送对了花。

(1)请幼儿给红蝴蝶送它喜欢的花。

(2)请幼儿给黄蝴蝶送它喜欢的花。

(3)请幼儿给白蝴蝶送它喜欢的花。

二十四节气立春教案反思篇七

(1)让幼儿从活动中感知立春节气特征。

(2)通过立春的活动培养幼儿各方面能力。

(3)增进线上家园共育和线下亲子沟通。

(4)丰富词汇:立春、节气。

活动一:和孩子说说立春。

“立”是“开始”的意思,“春”表示季节,故立春有春之节气已开始之意,也就是春季的起始。

活动二:和孩子讲一讲立春三候。

一候东风解冻:到了立春意味着寒冬已经过去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二候蜇虫始振:立春五日后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

三候鱼陟负冰:立春十日后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

活动三:让孩子了解立春的习俗。

中国古代是个务实又温柔浪漫的年代,按节气起居劳作,把生命与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立春既是一个古老的节气,也是一个重大的节日。因此在历史上便演化出了许多围绕立春而举办的`活动及民俗,如“打春”、“咬春”、“踏春”等活动。

以上是本教案的全部内容,如果您觉得不错请转发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哦!

二十四节气立春教案反思篇八

(1)让幼儿从活动中感知立春节气特征。

(2)通过立春的活动培养幼儿各方面能力。

(3)增进线上家园共育和线下亲子沟通。

(4)丰富词汇:立春、节气。

2.活动内容。

活动一:和孩子说说立春。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亦称“打春”、“咬春”,又叫“报春”。

“立”是“开始”的`意思,“春”表示季节,故立春有春之节气已开始之意,也就是春季的起始。

活动二:和孩子讲一讲立春三候。

一候东风解冻:到了立春意味着寒冬已经过去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二候蜇虫始振:立春五日后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

三候鱼陟负冰:立春十日后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

活动三:让孩子了解立春的习俗。

中国古代是个务实又温柔浪漫的年代,按节气起居劳作,把生命与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立春既是一个古老的节气,也是一个重大的节日。因此在历史上便演化出了许多围绕立春而举办的活动及民俗,如“打春”、“咬春”、“踏春”等活动。

二十四节气立春教案反思篇九

1、结合语文课的内容,仔细观察,找出立春的特征,体会到立春是美好的。

2、要求运用立春的知识和观察结果,训练有层次、有顺序说话的能力。

1、选择好地点,确定观察时间和观察范围。

2、观察前,让学生自己讨论,应该从哪几方面去找立春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观察要求。

野外活动。

2、组织教学,简要提出要求。分四人小组活动,各小组确定一名组长,服从指挥,明确观察范围:天气、树、花、草、小虫、鸟儿、湖水、人们的衣着等方面的`变化。

3、分小组活动。组长带领组员分散去树丛、小河边等地方认真观察,寻找"立春来了"的种种迹象。教师巡回作适当提示。

4、全班集合交注。

(2)分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自己所观察到的特征。

(3)按小组汇报,比一比哪一组找得最多,说得最清楚,(让学生一步步)说清楚、说完整,针对学生认识上的偏差和说话中的错误,及时指点。

(4)有层次、有顺序地说一段话。"立春来了"。

5、朗诵《立春来了》(结合课文)。

6、歌曲演唱《立春在哪里》(结合唱游课)。

7、活动小结。活动结束后,布置每人画一张想像画"美丽的立春",写上几句话,基础好的同学可写一篇简短的观察日记。

二十四节气立春教案反思篇十

大班幼儿。

1.了解立春的含义和有关的'习俗,。

2.尝试知道使用黏土制作春卷,

3.在活动中享受动手制作的喜悦。

ppt课件丶春回大地的有关图片丶黏土制作的图片。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么?

三、介绍立春的含义以及民间习俗。

四、幼儿尝试用黏土做春卷。

五、互赠春卷。

二十四节气立春教案反思篇十一

3.在活动中享受动手制作的喜悦。

1.春回大地的有关图片。

2.黏土制作的图片。

经验准备:幼儿对手工制作有一定经验。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么?

二、引出二十四节气及其中的立春。

三、介绍立春的含义以及民间习俗。

幼儿讨论思考。

幼儿讨论思考。

师:咬春便是吃,有些地方会买白萝卜回来吃,北方的人们也会用面饼裹新鲜的蔬菜吃,叫做“春饼”,南方人则会吃“春卷”,都是寓意五谷丰登,企盼庄稼丰收。人们也会将做出来的春卷相互赠送,共庆这美好的时节。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做春卷呢?

四、幼儿尝试用黏土做春卷。

五、互赠春卷。

师:我们的春卷做好了,你们想送给谁呢?我们一起去送给她吧。

二十四节气立春教案反思篇十二

1.齐读课题:

师:亲爱的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进入24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它叫――学生齐读课题:立春。

1.出示带文字的图片。

师:立,建始也,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天已经过去,从这一天起,会一步一步进入风和日丽、万物萌芽的春天。立春在我们寒假里已经过去了。孩子们看,20xx年的立春,是新历的2月日,农历的正月14日,元宵节的前一天。

2.立春渊源:

师: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立春在我们的古代是怎么样的一个节日。出示文字介绍:

立春是24节气的第一个节日,所以古代民间都是在“立春”这一天过节,相当于现代的"春节",农历正月初一称为元旦。1913年(民国二年),当时的大总统袁世凯拟定阴历元旦为“春节”,次年(1914年)起开始实行。自此,农历一年开头的时间称春节,一直相沿至今。

3.介绍气候学上的春季知识:

师: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说,春季一般指的是平均气温在10度到22度之间的时段。

1.师:立春是春天的开始,春风吹送,每一天都会有变化,每5天,大自然就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所以,5天就叫一候。立春有十五天左右,所以有三候。

2.第一个五天叫一候,是温暖的东风吹来,大地开始从冬天的板结冻硬的状态慢慢变得松软起来,这就叫一候东风解冻。

第二个五天叫二候,蛰居的动物开始在洞中慢慢苏醒过来。这就是二候蛰虫始振。

再过五天,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背着一般浮在水面。这就是三候鱼陟负冰。

如果孩子们有机会到北方去观察的话,这样的物候现象就更加明显了。

1.立春这样的气候特点会有些什么样的习俗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人们会举行各种纪念活动。周天子会带文武百官举行春祭,祈祷苍天和先祖魂灵保佑天下万民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2)人们还会鞭打纸糊的春牛,希望耕田的牛儿勤劳一些,期待来年耕种顺利。

播放小视频《春牛制作》:制作春牛时很有讲究,春牛的牛身长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365天;牛尾长一尺二寸,象征一年12个月;四蹄象征四季;柳条象征春天;同时柳条鞭子长二尺四寸,代表24个节气 。

3)咬春。

师:民以食为天,立春习俗最接地气的是咬春。最早指的是咬萝卜,后来,吃生菜瓜果饼糖做的春盘,吃卷菜的春饼。今天中午,我们也请家委会购买来春饼,以小组为单位,孩子们一人一个,尝一尝春饼。

1.安居乐业的前提是能吃饱肚子。吃饱肚子的关键是农业兴盛。农业兴则国家兴,24节气和我们华夏民族的农耕文明紧紧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很多指导农时的谚语。立春时节有很多农谚。请跟老师读一读。

2.师教读农谚,并介绍含义。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人勤地不懒,秋后粮仓满。

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

人误地一天,地误人一年。

1.诗意地栖居在华夏大地上的中国文人们,和天地万物同生共荣,他们关注立春时节身边的变化,留下了很多千古传诵的诗歌。

2.学习《春雪》。

1)我们先来看一看宋朝诗人卢钺的《雪梅》。

2)请孩子们自己读诗歌两遍,借助拼音,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3)指名读诗歌,师生正音。

4)多种形式读熟诗歌。

5)了解诗意:孩子们看一看,有没有哪个地方意思不清楚的呢?(师根据学生提问解答,然后串讲诗意)

6)比划手势诵读诗歌。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诵读,把握诗歌真正的长短高低的节奏。老师比划吟诵符号,一句一句地教孩子们诵读两遍。

7)比划手势吟诵

1)过渡:师:诵读好了,加上婉转的旋律,就是吟诵了。请孩子们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一边划出吟诵符号,一边吟诵。

2)师比划吟诵符号,一句一句教孩子们吟诵。

3)播放全诗吟诵录音,学生跟着吟诵两遍。

二十四节气立春教案反思篇十三

1.齐读课题:

师:亲爱的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进入24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它叫――学生齐读课题:立春。

1.出示带文字的图片。

2.立春渊源:

师: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立春在我们的古代是怎么样的一个节日。出示文字介绍:

立春是24节气的第一个节日,所以古代民间都是在“立春”这一天过节,相当于现代的"春节",农历正月初一称为元旦。1913年(民国二年),当时的大总统袁世凯拟定阴历元旦为“春节”,次年(1914年)起开始实行。自此,农历一年开头的时间称春节,一直相沿至今。

3.介绍气候学上的春季知识:

师: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说,春季一般指的是平均气温在10度到22度之间的时段。

1.师:立春是春天的开始,春风吹送,每一天都会有变化,每5天,大自然就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所以,5天就叫一候。立春有十五天左右,所以有三候。

2.第一个五天叫一候,是温暖的东风吹来,大地开始从冬天的板结冻硬的状态慢慢变得松软起来,这就叫一候东风解冻。

第二个五天叫二候,蛰居的动物开始在洞中慢慢苏醒过来。这就是二候蛰虫始振。

再过五天,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背着一般浮在水面。这就是三候鱼陟负冰。

如果孩子们有机会到北方去观察的'话,这样的物候现象就更加明显了。

1.立春这样的气候特点会有些什么样的习俗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人们会举行各种纪念活动。周天子会带文武百官举行春祭,祈祷苍天和先祖魂灵保佑天下万民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2)人们还会鞭打纸糊的春牛,希望耕田的牛儿勤劳一些,期待来年耕种顺利。

播放小视频《春牛制作》:制作春牛时很有讲究,春牛的牛身长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365天;牛尾长一尺二寸,象征一年12个月;四蹄象征四季;柳条象征春天;同时柳条鞭子长二尺四寸,代表24个节气 。

3)咬春。

师:民以食为天,立春习俗最接地气的是咬春。最早指的是咬萝卜,后来,吃生菜瓜果饼糖做的春盘,吃卷菜的春饼。今天中午,我们也请家委会购买来春饼,以小组为单位,孩子们一人一个,尝一尝春饼。

1.安居乐业的前提是能吃饱肚子。吃饱肚子的关键是农业兴盛。农业兴则国家兴,24节气和我们华夏民族的农耕文明紧紧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很多指导农时的谚语。立春时节有很多农谚。请跟老师读一读。

2.师教读农谚,并介绍含义。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人勤地不懒,秋后粮仓满。

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

人误地一天,地误人一年。

1.诗意地栖居在华夏大地上的中国文人们,和天地万物同生共荣,他们关注立春时节身边的变化,留下了很多千古传诵的诗歌。

2.学习《春雪》。

1)我们先来看一看宋朝诗人卢钺的《雪梅》。

2)请孩子们自己读诗歌两遍,借助拼音,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3)指名读诗歌,师生正音。

4)多种形式读熟诗歌。

5)了解诗意:孩子们看一看,有没有哪个地方意思不清楚的呢?(师根据学生提问解答,然后串讲诗意)

6)比划手势诵读诗歌。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诵读,把握诗歌真正的长短高低的节奏。老师比划吟诵符号,一句一句地教孩子们诵读两遍。

7)比划手势吟诵

1)过渡:师:诵读好了,加上婉转的旋律,就是吟诵了。请孩子们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一边划出吟诵符号,一边吟诵。

2)师比划吟诵符号,一句一句教孩子们吟诵。

3)播放全诗吟诵录音,学生跟着吟诵两遍。

二十四节气立春教案反思篇十四

3.在活动中享受动手制作的喜悦。

物质准备:

1.春回大地的有关图片。

2.黏土制作的图片。

经验准备:幼儿对手工制作有一定经验。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么?

三、介绍立春的'含义以及民间习俗。

幼儿讨论思考。

幼儿讨论思考。

师:咬春便是吃,有些地方会买白萝卜回来吃,北方的人们也会用面饼裹新鲜的蔬菜吃,叫做“春饼”,南方人则会吃“春卷”,都是寓意五谷丰登,企盼庄稼丰收。人们也会将做出来的春卷相互赠送,共庆这美好的时节。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做春卷呢?

四、幼儿尝试用黏土做春卷。

五、互赠春卷。

师:我们的春卷做好了,你们想送给谁呢?我们一起去送给她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