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发展心得体会(模板15篇)
- 上传日期:2023-11-20 10:25:33 |
- zdfb |
- 14页
写心得体会能够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那么如何写一篇有深度和完美的心得体会呢?首先,要深入思考自己所学所做,有明确的目标和主题,结构清晰,观点独到;其次,要注意语言的精准和准确表达,用词恰当、简洁明了;还要注意结合具体案例和实践经验,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通过这次工作经验,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意识到自己在协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2.这次学习活动让我明白了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更好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3.读完这本书,我对人生的意义和追求有了更深的思考,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4.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也明白了沟通在团队协作中的关键作用。5.在这次学习中,我发现自己的学习方法存在一些问题,通过调整和改进,我取得了很大的进步。6.这次实习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了职场的竞争激烈,也明白了自己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还需不断提升。7.参加这个活动,让我明白了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创新和思维的拓展。8.这次研讨会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我学会了如何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9.参加这个比赛,我明白了运动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也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10.通过这个项目,我明白了工作中要注重细节,也学会了如何与同事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畜牧业发展心得体会篇一
20xx年的畜牧业工作,认真落实打击、教育、防范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不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在此分享。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科学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我系统全体干部职工齐心协力、求真务实开展工作,按照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总体目标,进一步促进全县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完成目标任务,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实绩。
预计20xx年末,全县生猪出栏145万头以上;家禽出栏2310万只以上(其中专门化蛋鸡存栏450万只,皖西白鹅出栏460万只);山羊出栏31万只以上;大牲畜出栏4.5万头以上;肉、蛋、奶总产达22.5万吨;畜牧业总产值36.6亿元。
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1、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20xx年全县共发放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231.1万头剂,猪瘟疫苗218.54万头剂,牲畜口蹄疫疫苗326万头剂,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1861.5万毫升,小反刍兽疫疫苗20万头剂。全年共发放免疫证明40万张,畜禽标识100万套。扎实有效开展了全县的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全县畜禽达到应免尽免。积极开展动物防疫工作督查,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免疫效果评价,强制性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85%以上。全县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2、组织实施项目和落实畜牧业扶持政策。
争取各级项目资金476.6万元;落实畜牧业各级扶持政策资金1329万元。开展能繁母猪保险5.26万头、育肥猪保险7.12万头。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示范项目试点工作。
3、落实财政促进金融支持畜牧业发展创新试点工作。
落实20xx年财政促进金融支持畜牧业发展创新试点补贴,9个规模畜禽养殖(户)受益,贷款贴息和担保贴息共计补贴资金124.01万元。申报实施20xx年财政促进金融支持畜牧业发展创新试点项目。通过此项工作落实,有效缓解了规模养殖场(合作社、家庭农场)“贷款难、贷款成本高”问题,激发了规模养殖场(户)内生活力,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4、畜禽良种工程项目。
继续实施国家生猪良种工程项目,预计全县全年共开展人工授精12.1万窝次。霍寿黑猪保种取得进展,安徽浩宇牧业公司霍寿黑猪已建立8个家系,近150头母猪的保种场,已被评为省级保种场,现积极申报国家级保种场。皖西麻黄鸡禽业有限公司核心群存栏规模达到3万只,种鸡规模达到15万只。
5、实施畜禽饲养场治污减排工作。
一是利用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320万元对18个生猪规模养殖场进行圈舍改造、沼气池、堆粪棚、沉淀池、雨污分流等治污减排治理;二是完成县域畜禽禁养区、限养区规模畜禽养殖场摸底工作;三是完成沣河水系禁养区规模畜禽养殖场(户)摸底工作,为完成方案编制、项目实施、拆迁圈舍等后续工作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6、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和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工作。
进一步强化动物卫生监督,产地检疫、屠宰检疫申报受理率达100%。20xx年我县被省动物卫生监督所定为全省首批启用“智慧动监”系统试点县之一。开展兽药、饲料、“瘦肉精”、生鲜乳、药物残留等专项整治活动四次,现场抽取4260份样本,检测结果均呈阴性。扎实有效开展“扫雷行动”,切实履行常态性生猪市场监管工作,严厉打击私屠滥宰。9月9日至10日,会同公安局、市场管理局成功端掉位于城关北五里的一给待宰生猪注药、注水窝点,现场扣查一辆摩托三轮车和一辆jac双层中型拉猪车(内有车主行驶证、驾驶证、身份证、银行卡、账本等)、已注药(水)生猪29头。落实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措施,预计全县全年共无害化处理病死生猪5.36万头。全县未发生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7、落实省市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创建工作。
完成安徽新农原种猪有限公司、安徽康乐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省级20xx年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创建,完成霍邱县菜菜生猪养殖家庭农场、霍邱县富云综合养殖有限公司、霍邱县新联合禽业有限公司、六安市润牛养殖有限公司申报20xx年市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
8、科技培训工作。
配合科技局、扶贫办开展了春、秋季科技培训活动,接受培训人员达410人次;配合组织部开展“霍邱县农村实用人才养殖技术培训班”三期,326个养殖企业(户)主参加了培训活动。
精准扶贫、房屋拆迁、精神文明城市创建、招商引资等按序时进度完成工作任务,同时全面完成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20xx年工作打算。
1、以开展春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强制免疫为抓手,规模养殖场实施程序化免疫为重点,进一步提升我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确保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达到应免尽免,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免疫效果评价等,确保全县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2、以投入品和生产环节监管为手段,切实保障畜产品安全。开展好全县兽药等畜牧业投入品经营门点、生产环节大检查;扎实有效开展生鲜乳、“瘦肉精”、药物残留等专项整治活动;督促落实规模饲养场开展产地检疫、屠宰畜禽上市屠宰检疫、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工作。切实做好生猪市场监管工作,严厉打击私屠滥宰。不发生畜产品安全事件。
3、以生猪、奶牛良种工程项目、种畜禽场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提升畜禽良种化水平。推广畜禽人工授精技术,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生猪、家禽、奶牛等良种化率达到100%,肉牛、山羊良种化率达到60%以上。
4、以项目为支撑,进一步增强我县畜禽场治污减排能力。新建畜禽场治污减排设施和畜禽场建设同步,推广畜牧业绿色低碳循环模式生产。落实20个规模畜禽饲养场建设污染治理设施,确保完成减排任务。配合相关乡镇政府、县环保局完成沣河水系禁养区规模畜禽养殖场(户)圈舍拆迁工作。
5、落实能繁母猪、育肥猪保险、良种工程、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等扶持政策;组织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示范试点、中央财政促进金融支持畜牧业发展创新试点、沣河水系治理、县财政扶持发展现代农业奖补资金等项目;推行改粮经二元种植结构为粮经饲三元种植,积极申请国家南方草场建设项目,改造荒坡300亩以上。
6、扎实有效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为通过发展畜禽养殖达到脱贫的贫困户提供优质服务,完成年度精准扶贫工作任务。
7、全面完成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20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科学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我系统全体干部职工齐心协力、求真务实开展工作,按照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总体目标,进一步促进全县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完成目标任务,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实绩。
预计20xx年末,全县生猪出栏145万头以上;家禽出栏2310万只以上(其中专门化蛋鸡存栏450万只,皖西白鹅出栏460万只);山羊出栏31万只以上;大牲畜出栏4.5万头以上;肉、蛋、奶总产达22.5万吨;畜牧业总产值36.6亿元。
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1、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20xx年全县共发放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231.1万头剂,猪瘟疫苗218.54万头剂,牲畜口蹄疫疫苗326万头剂,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1861.5万毫升,小反刍兽疫疫苗20万头剂。全年共发放免疫证明40万张,畜禽标识100万套。
三、总体目标。
为了实现“牧业富市”总体目标,我们紧紧围绕生猪、奶(肉)牛、肉马、肉鸡、白鹅、狐貉和肉羊七项产业,突出抓了牧业小区建设、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畜禽产品加工业建设、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和政策扶持体系建设,加快了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步伐,取得了显著成效。
1、畜牧业生产明显提升。预计20xx年末,全市生猪、奶(肉)牛、肉羊、家禽、马、狐貉分别发展到90万头、5.2万头、110万只、950万只、3.5万匹、85万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8.5万吨、2.5万吨、2.4万吨。实现畜牧业产值29.5亿元,农民人均牧业收入达到3800元,占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收入的比例均在50%以上,连续三年被国家财政部列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重点县),畜牧业已支撑起全市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
半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全局干部职工以党的xx大和xx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依法治牧、服务“三农”,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疫病防治体系建设,预防和控制重大动物疫病,规范畜牧行政执法行为,大力推进全市畜牧经济发展,在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显现。总结半年来的工作成效,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畜牧业生产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纵观201x年上半年,我市畜牧生产形势总体上是令人乐观的。截止目前,全市生猪存栏14.45万头,比去年同期增加0.85万头,同比增长6.25%,其中母猪存栏0.72万头,比去年同期增加0.23万头,同比增长46.94%;出栏9.45万头,同比下降1.25%。牛存栏33520头,同比基本持平;出栏1198头,同比增长10.21%。羊存栏8870只,同比增长15.90%;出栏2870只,同比增长52.97%。家禽存笼108.6万只,同比增长20.27%;出笼80.05万只,同比下降2.09%。蜂蜜产量83.1吨,同比增长3.62%。肉类总产量8141吨,同比下降1.07%。禽蛋产量3302吨,比去年同期增加335吨,同比增长11.29%。除生猪出栏、家禽出笼(肉类总产量受两者影响)同比略有下降外,其余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一是生猪生产呈恢复性发展。自201x年9月以来,全国出现生猪市场大滑坡,养殖效益大幅度下降,这种低迷的局面一直延续到去年8、9月份才有所改变,整整亏损一年多,养殖户从去年10月才开始盈利。由于仔猪、活猪、猪肉价格一路上扬,目前分别卖到20元/公斤、11.40元/公斤、20元/公斤,养猪效益空前高涨,虽然小规模散养户对201x年的低谷心有余悸,同时又担心疫病遭受损失,所以都小心翼翼扩大生产,但规模猪场由于管理规范,在低潮中未受大的影响,目前母猪、育肥猪补栏都比较积极。所以,就全市整体而言,生猪存栏同比是增长的,特别是母猪增幅高达46.94%。
二是家禽生产发展有后劲。目前,我市家禽存笼108.6万只,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8.3万只,同比增长20.27个百分点,其中鸡存笼79.9万只,同比增长10.21%,鸭存笼26.8万只,同比增幅高达72.9%,家禽出笼同比略有下降。去年上半年,由于受禽流感的影响,家禽存笼下降幅度较大,出笼也有所下降,养殖户不敢扩大再生产。供小于求,因而市场上家禽及其产品价格一路走高,这样就刺激了家禽的生产,存笼量大增,因而家禽生产发展后劲很足。
三是牛羊生产稳步发展。由于猪肉价格一路上涨,家禽及其产品价格也节节攀升,相对来说,牛羊价格基本稳定,而且牛、羊又是草食动物,迎合消费者食用“绿色食品”的心理,因而市场上牛羊肉需求有增无减,再加上我市属丘陵地区,草山草坡多,这样就刺激了牛羊的生产。
四是畜牧科技培训带动养殖大户发展优质猪禽生产。上半年以来,市局举办了两期科技培训班,培训基层兽医及养殖专业户300多人次,送科技下乡3次,下发资料1200多份,农民参与人数达650多人。畜牧科技培训带动了养殖大户发展优质猪禽生产。到目前为止,全市养殖大户合计443户,其中养猪大户290户,养禽大户96户,养牛大户36户,与去年同期比,户数、饲养量都增加了。优质三元猪出栏47630头,占总出栏的50.4%,同比增长22.76%;优质土鸡出笼26.34万只,同比增长6.51%;优质水禽出笼11.32万只,同比增长4.14%。
二、强化畜禽免疫注射,加强家畜血吸虫病综合治理。
入春以来,我们以强化畜禽免疫注射为基础,抓紧抓好了以防控“两瘟两病”为主要目标的强制免疫工作。截止目前为止,全市猪口蹄疫免疫16.82万头,猪瘟免疫16.82万头,密度均为100%;牛口蹄疫免疫3.35万头,密度为100%;羊口蹄疫免疫1.21万头,羊痘免疫1.21万头,密度均为100%;禽流感免疫注射117.25万只,鸡新城疫免疫117.25万只,密度均为100%。为了抓好今年的畜禽免疫注射和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工作,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召开专题会议,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防控工作会议精神;二是签订责任状,层层分解落实包保责任制,真正把“政府部门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工作要求落到实处;三是积极将防疫所需疫苗及其它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所需物资提前全部组织到位。共组织了猪瘟疫苗30万头份,猪口蹄疫苗21万ml,牛、羊口蹄疫苗6万ml,禽流感疫苗42.5万ml,鸡新城疫苗150万羽,消毒药2吨,防护服100套,为我市的防控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四是落实了防疫经费。市政府及各乡镇办场都拿出了防疫经费,使防疫人员劳有所获;五是成立免疫注射专班。全市160多名兽医人员共组成了53个免疫注射专班,具体承担全市的畜禽各项强制免疫工作;六是成立督查组,加大督促检查力度。为了加快防疫工作进度,我们成立了由局总支成员和市兽医工作站业务人员组成的7个督查小组,对全市所有乡镇防疫工作进行督促检查,有力地保证了防疫工作的顺利进行。
今年是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整县推进项目实施的第一年,按照项目实施要求,在市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我们加强了动物血防工作。一是加强耕牛血吸虫病查治。截止6月15日共检查耕牛1948头;二是开展封洲禁牧。在全市9个疫区乡镇共设立13块封洲禁牧警示牌,张贴封洲禁牧通告1000份,发放宣传资料4000份。
三、紧急处置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重大动物疫情。
6月18日,经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确诊,我市居委会发生的生猪疫病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我局立即向市防指和市防指报告。市防指和市防指指示:立即启动重大动物疫病。
应急预案。
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进行扑疫接上级指示后我们依法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是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扑疫工作。市委副书记、市委副市长主持,召开了由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相关成员单位参与的紧急会议,研究部署扑疫工作。咸宁市畜牧局局长、市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等参加了会议。
二是启动了应急预案。市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宣布从201x年6月18日上午10时起正式启动《市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同时,制订了《市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街道疫情处置实施方案》,一切扑疫工作遵照实施方案执行。
三是成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现场执行处置指挥部。市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研究决定,成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现场执行指挥部,指挥长由党委书记、镇长担任;副指挥长由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畜牧业局局长、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镇长、财政局副局长、公安局政治部主任担任。指挥部下设扑杀组、物资器材调配组、维稳封锁戒严组、群众工作组、免疫接种组5个工作组:
四是落实各项扑疫措施:
1、摸清传染源。经调查核实,该疫区发生疫情是由该街道严雪荣、严雪敏兄弟俩5月28日从江苏沭阳购回仔猪129头5月30日发病传染所致。
2、市政府发布了对街道疫病的封锁令,明确划分了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对疫区封锁14天。
3、对疫点、疫区道路、栏舍进行了紧急消毒,对已消毒栏舍张贴了“此栏已消毒”字样,并隔离受威胁猪。共调入消毒药30箱、防护服100套、消毒器具5台(套)。
4、设置了3个消毒哨卡,安排10个专职人员值班,24小时对过往车辆严格进行消毒,并严禁生猪进出,直至疫区解除封锁。
5、扑杀病猪和同群猪,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此次共扑杀生猪293头,其中同群猪52头。扑杀后深埋、焚烧作无害化处理后填土,树立警示标志牌。
四、加大牧政执法力度,规范牧政执法行为。
半年来,全体牧政执法人员,坚持依法行使职权,不断畜牧行政执法力度,规范牧政执法行为。到目前为止,全市没有发生一起牧政执法过错案件和肉品安全事故。一是抓屠宰检疫和市场检疫。对全市所有屠宰场(点)和市场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严把活畜的进场关、肉品的出场关和市场的出售关,屠宰检疫面和上市肉品的受检率及合格率均为100%。半年共检疫生猪21929头,禽17.6万羽(其中雏禽9.6万羽)、牛1316头,羊、狗1347头(只),野生动物1256头(只),禽产品17.9吨、动物和动物产品受检率达100%。进场检疫消毒车辆1243车次,共检出病畜禽107头(只),不合格肉品7865公斤,销毁2547公斤,无害化处理力度达100%。对集贸市场、屠宰场、畜禽交易新定期和不定期消毒19.8万平方米;二是抓动物防疫监督,打击各种违法行为。半年共发放《动物防疫合格证》158份,发放《兽药经营许可证》15份,发放《饲料经营许可证》14份,查处非法经营,加工动物和动物产品窝点17个,立案3起。三是抓道路运输动物检疫消毒工作。京珠鄂南检查站和107国道检查站,在本着合理收费、文明执法的原则下,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认真履行道路运输检疫专项职能,半年共检疫消毒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车辆15786车次,其中猪3955车,牛1056车,羊537车,禽5799车,动物产品3140车,其它动物1299车,补检动物及动物产品21车次,检出病害猪26头,禽320只,其它动物45头(只),并全部作了无害化处理;四是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检查。配合市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开展肉品安全检查6次,发放法律、法规宣传资料20xx多份,出动宣传车10多次,张贴宣传画100多幅。
五、抓中心工作,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开展机关干部结对“双扶”活动,对小康建设包保村实行对口帮扶。局领导分别联系一名帮扶对象,春节期间给每户送去50斤鱼,肉、食用油各10斤的春节物资和100元现金;3月20日,分别给每户帮扶户资助春耕生产资金各200元。另外,局长亲自选取了2头优质三元良种猪,送到帮扶户家中;副局长100多元买了6斤中稻种子送到了的帮扶户手中。
二是按照市纪委、市委组织部要求组织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月”活动,以收看警示教育片和领导讲党课等形式,大力进行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和政纪条规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道德修养,进一步增强防腐拒变。
三是认真落实打击、教育、防范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不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半年无刑事案件,无功练习者、无治安灾害事故、无群体性事件发生。
四是坚决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广泛深入进行宣传教育,组织好育龄妇女“三查”,确保无计划外生育,计划生育率达100%。
为了顺利实现全年。
工作计划。
和奋斗目标,下半年,我们将进一步围绕年初工作思路开展工作,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切实抓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虽说街道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但我市再次暴发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严阵以待,确保不发生大的疫情。
2、认真组织好秋季动物防疫注射,完成上级下达的强制免疫工作任务。
3、进一步做好动物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确保血吸虫病“整县推进”项目顺利实施。
4、进一步加大执法工作力度,重点是打击贩卖、出售、转运、加工病死动物的违法行为,保护全市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确保肉食品安全和群众身体健康。
5、认真做好防汛、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纪检、信访、“双扶”等中心工作,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畜牧业发展心得体会篇二
一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上级业务部门大力支持下,我镇畜牧业按照年初计划,紧紧围绕全区生态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县委、政府及县局发展生态畜牧要求,结合我镇实情,因地制宜的原则和以畜禽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产品无害化、环境生态化建设为目标,加大畜禽良种引进,兽药、饲料监测,疫病防治,疫情监测,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等一系列工作,以实现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生态畜牧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据资料统计全镇牲猪年末存栏3933头,大牲畜年末存栏2176头,山羊年末存栏1800只,家禽年末存栏55918只,生猪出栏1.42万头,大牲畜出栏2166头,羊出栏3096只,家禽出栏12.61万只,肉类总产量2537吨,禽蛋产量201吨。水产品产量181吨。
(一)加强职工政治思想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制定牧渔业工作责任制,对全年工作任务实行业务干部分片包村养殖大户(场)责任到人,任务到人,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
(二)加强猪、羊、牛品种改良宣传与指导,努力提高良种覆盖率。
一年中在全镇共完成蛋鸡小区建设一个(共计73户5127只),完成规模化养殖场建设一户(现有存栏生猪217头),林下养鸡示范户21户,全年全镇共引进鸡苗13.28万只;新发展养羊户13户,新发展养牛户7户;引进良种猪89头,优质商品猪推广12057头,对其大户定人定点技术指导,提高养殖户济效益。
(四)加大科技投入。
1、全年共组织311人次养殖户参加培训学习,发放养殖资料1335份,全年共组织122人次到新业乡实地参观学习林下养鸡技术;先后两次组织养牛大户8户、散养户11户65人次到木黄太阳牛业与板溪镇参观学习杂交牛养殖,使养殖户真正学有所用受益匪浅。
2、邀请畜牧局技术人员到对全镇养殖户“传导、授业”,深入到养殖户家中实地指导。提高了养殖户的“养、防、检、治”技术。
(五)动物防疫工作。
切实抓好养殖小区场(户)的程序防疫工作,面上做到“不漏村、不漏组、不漏户、不漏畜”
1、认真宣传《畜牧法》与《动物防疫法》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全年猪瘟注射密度达应免的100%,五号病、禽流感、猪蓝耳、牛炭疽达100%,挂免疫标识达96.7%。
2、加强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检验工作,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购上健康畜禽,全年检验肉尸1306案,检疫上市活畜禽3078头(只),开展补针1296头,检疫外运活畜197头,消毒车辆2车次,疫情监测1201户,死亡率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死亡标准之内。
(六)提高执法力度,加强畜药、饲料的监测管理。
全年共对市场进行三次大检查,共查处无证经营户2户,经营伪饲料1户,经营过期变质饲料1户,查处并没收过期伪劣饲料8包、兽药33合、添加剂5包,规范了我镇的兽药、饲料市场的经营秩序。
(七)积极参与和支持政府的其它中心工作。
作为一个全镇畜牧战线上的“领头羊”,应当好本镇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好参谋,按照因地制宜,适度规模,多谏言献策,应本着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赚,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干群众之所干的主人翁思想去更好服务生态畜牧业。
1、继续巩固好投入使用的养殖小区、场(大户)的使用率和效益。
2、进一步组织好和培训好业务人员和乡村防疫队伍建设。
3、加强技术引导,对养殖户实行定期“充电”“补液”。
4、抓紧选好选准20xx年养殖业发展指标的落脚点。
1、村级防疫员报酬低,无工作积极性。
2、群众对预防工作的意识不够。
3、用于预防工作的设备简单,不利预防工作的开展。
4、预防反应死亡牲畜补偿机制不健全。
5、单位职工少,很多工作无法及时开展处理。
畜牧业发展心得体会篇三
发展畜牧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种植业再生产的畜牧业,既能促进种植业,又能带动加工业和服务业,形成农业内部产业和三次产业间的良性循环,促进农产品的转化增值,是新阶段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为推进我县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我们对当前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及优势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发展的对策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____县发展畜牧业优势明显、潜力巨大,是建设新农村的支柱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可行的途径。
随着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畜牧业在农业经济中的比重日益提高,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____县地处鄂西北,土地辽阔,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畜牧业在新一轮县域经济大发展中体现出了诸多与其他产业相比不可多得的优势。
(一)、资源基础优势。
一是饲料资源广阔。我县土地辽阔,耕地面积31.83万亩,种植业以粮食种植为主,全年粮食产量1.47亿公斤,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膳食结构逐步变化,过去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粮食现在60以上都作为饲养畜禽的饲料,即每年有0.9亿公斤粮食用作了饲料,另外每年还有0.3亿公斤饼粕、糠麸等可用于饲料的农副产品,这些可利用的精料可配制畜禽全价饲料1.4亿公斤,加上大量的青绿多汁饲料,按照标准化的饲养方法和出栏重量计算,这些饲料可饲养出栏生猪50万头,而目前全县年出栏生猪只有23.5万头,发展空间很大。
二是饲草资源丰富。全县草山坡面积236万亩,可利用草山坡面积159万亩,草山坡植被覆盖率高,沙化、石漠化、盐碱化程度较轻,土质肥沃,牧草丰富,草质优良,利用率高,加上每年1.87亿公斤的可利用农作物秸秆,理论计算为15万个标准牛单位,折合养羊75万只。但目前全县饲养牛羊折合仅为2.3万牛单位,可再发展草食动物12.7万牛单位。
三是品种资源优良。____县位于秦巴山区,形成了郧巴黄牛、板角山羊、本地黑猪、土种鸡等具有优良特征特性和较高经济利用价值的畜禽及经济动物地方品种,这些品种与国外引进品种相比,虽然生产性能相对低一些,但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繁殖力高、肉质好等优点,是我县发展畜牧业培育优良品种的“基因库”,同时,也是开展杂交改良的优良亲本。
(二)、区位生态优势。
____县地处鄂、渝、陕三省交界大巴山脉东段的北坡,位于南北气候的分界带上,属亚热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2℃-16℃,全年无霜期240天左右,年降雨量900-1000mm,山地、川坝、丘陵相间,水土资源丰富,人畜饮水方便,适合广大农户饲养畜禽。同时林地广阔,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境内无污染工矿企业,沙尘少,生态环境优美,空气质量状况良好,特殊的地理位置对畜禽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为发展生态畜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人力保障优势。
我县属于山区农业县,农业人口28万余人,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13.6万个。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落实,农业小型机械化耕作技术的推广普及,从事种植业生产的劳动力逐步被解放出来,据20__年年报统计,有5万多农村剩余劳动力,除很少一部分有技术专长可外出务工外,大多数人文化素质都不高,没有其他的专业技术特长,要实现再就业有一定的困难,但他们有传统的养殖经验,如果对他们进行养殖新技术的培训,将是从事畜牧业养殖的行家能手,是我县发展畜牧业当前不可多得的劳动力资源。
(四)、市场潜力优势。
人均肉食品占有量是反应一个国家和地区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将逐步提高,人均占有肉食品量也将逐步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我县按照人均年占有肉类100公斤计算,内需市场年可消费肉类食品3.6万吨。近几年来,我县畜牧业虽然得到了突破性发展,但畜牧业产业化起步较晚,畜禽存栏出栏(笼)基数依然较低,20__年底生猪出栏23.5万头;牛出栏0.35万头;羊出栏1.2万只;禽出笼105万只;全年肉类总产量2.3万吨,要达到内部市场的供需平衡,尚有1.3万吨的内部消费市场潜力可以挖掘,加上依托品牌优势大量外调和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建立,畜牧业发展数量再翻一番才能饱和市场,开发潜力巨大,这也和饲料、饲草资源的利用潜力相吻合。
根据____县资源条件、现实基础、开发能力和发展前景,____县发展畜牧业应抓住当前西部大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机遇,坚持“依托资源立牧,优化结构兴牧,强化服务稳牧,围绕市场活牧”的发展思路,制定惠牧政策,优化发展环境,走产业化之路,整体推进畜牧业的发展水平,实现畜牧业由增产到增效。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
一是依托资源优势,积极推进畜牧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着力解决生产资料与畜种结构不相适应的矛盾。要依托传统产业的.技术优势,大力发展生猪;在巩固生猪养殖基础上,依托饲草秸秆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草食家畜;通过引进良种开展杂交改良和提高草场载畜潜力。同时以庭院畜牧业的效益优势,稳步发展家禽,鼓励发展特种养殖,实行结构的多元化,充分提高优势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是以推广三元杂交猪、郧巴黄牛、板角山羊、土杂鸡等优势畜禽产品为着力点,实行大宗畜禽产品的优质化生产和区域化布局,应把城郊区列为发展生猪的优势产区,把牧草丰富的高山区列为发展草食家畜的优势产区,建立优势产业带。同时应把提高畜禽产品质量放在首位,大力倡导绿色畜产品生产,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要通过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优势产区的合理布局,推动耗粮型畜牧业向节粮型畜牧业转变,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实现畜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大力培植龙头企业,带动整个产业升级。
龙头企业在畜牧经济发展中具有技术含量高、管理规范、效益好、活力足、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竞争力强的优势,是整个产业发展的火车头。因此,在发展壮大畜牧产业时,首先应从抓龙头企业的培植入手,以产业化带动畜牧业规模化、专业化;要加大政策扶持、技术支持的力度,优化生产发展环境,通过积极开展畜牧业招商引资活动,吸纳社会资金兴办民营企业,实行规模化生产,标准化饲养,集约化经营。同时要发挥十堰市兴科牧业有限公司,辉煌牧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典型作用,利用他们在产品质量、市场营销、信誉等方面的优势和规模效益,走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之路,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使畜牧新技术在生产领域中得到广泛推广应用,提高整体发展水平。
(三)健全服务体系,促进畜牧业快速发展。
一是要进一步稳定基层服务队伍,利用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契机,进一步完善基层畜牧兽医体制改革,积极落实基层畜牧兽医技术干部的福利待遇,建立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实现“老有所养”,激发基层服务人员工作热情,全面提高服务质量。
二是要充分发挥基层服务人员的职能作用,大力推广畜禽养、防、管、治新科技,推广普及杂交改良、人工授精、配合饲料、生料干喂、分段饲养、种草养畜、秸杆氨化以及畜禽疾病的综合防治等畜禽饲养综合配套技术,使畜牧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缩短饲养周期,提高出栏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四)加强畜禽疫病防疫,健全防控体系。
重大动物疫病是影响畜牧业健康发展重要因素,也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影响。首先要切实贯彻《动物防疫法》,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政府行为,对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把动物疫病防疫作为公益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防疫质量,落实专项资金。同时建立健全县、乡配套的冷链体系,确保防疫密度。实现动物防疫疫苗从运输、保管到使用的规范化,另外要落实动物免疫反应死亡的补偿资金,争取广大养殖户对动物防疫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其次要加强重大动物疫病监测体系建设,构建重大疫病早期预警机制,落实疫病的普查报告制度,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网络化建设,适时掌握疫病的动态,利用新的监测手段,准确监测疫病,依法果断处理。通过规范畜禽防疫,强化重大动物疫病的监测力度,有效的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使畜禽的死亡率控制在行业标准以内,增强畜牧业抵抗疫病风险的能力。
(五)积极开发畜禽产品市场,健全市场流通体系。
畜牧业发展最终要依靠市场才能实现由增产到增效。在积极推行产业化经营的同时,要按照产业化的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流通为纽带,在生产与市场之间架起桥梁,走产、加、销一体化的路子。要抓住有利时机,开拓市场,创新订单畜牧业的发展思路。积极鼓励和支持畜产品加工企业与科研单位联合,不断开发新产品,争创自己的特色品牌,鼓励能人参入市场营销,发展外向市场。通过巩固现有市场、开辟潜在市场,为____畜牧业的大发展拓展外部空间。
(六)加强组织领导,争取上级扶持。
畜牧业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参与,离不开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广泛配合。因此,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对畜牧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要根据当地资源、区位、人力等条件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思路,落实目标责任,加大督办力度,及时研究和协调解决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通过强化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规范市场秩序,为畜牧产业的发展开启绿色通道,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用足用活上级出台的各类优惠政策,管好用好项目资金,以优异的工作业绩,争取各级对我县畜牧业发展的扶持,实现____畜牧业的腾飞。
畜牧业发展心得体会篇四
目前,畜牧业产值已占中国农业总产值的34%,畜牧业发展快的地区,畜牧业收入已占到农民收入的40%以上。中国畜牧业在保障城乡食品价格稳定、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地方畜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一大批畜牧业优秀品牌不断涌现,为促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生产继续呈现稳步、健康发展的态势,主要畜产品持续增长,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畜牧业继续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畜牧业产值已经占农业生产总产值的比重超过30%,畜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中最有活力的增长点和最主要的支柱产业。畜牧业产业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重要来源。
正文: 中国畜牧业的发展前景
(1)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畜牧业的为来讲离不开科学技术。因此,要提高广大农村养殖户对技术的认识。
中国人多地少,土地已经按人头分田到户,这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土地流转集中,发展规模经营,受到政策制约限制。土地流转集中也有法律障碍,还有农民寸土不让的心理障碍。适合中国国情的规模化,是小型规模化。或户养300-500只鸡,或户养20-30头猪,或户养10-20头牛,或户养30-50只羊。与大型规模化的千头牛、万口猪、几十万只鸡相比,是不足挂齿的“小不点”。但与庭院零星养殖的一二口猪十几只鸡相比,饲养规模已经是几十倍了,也今非昔比。小型规模化农户从事的是社会化商品生产,不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采用的也是良种良料良法等现代技术,不是传统的土法上马,这是适合中国国情的规模化,是中国特色的现代畜牧业。
小型规模化种养结合模式,同农户手中的资源相匹配。在我国现行的政策制度下,农户手中拥有土地资源,可以用来种植饲草和饲料。它们手中还拥有棚圈等饲养设施,部分农户还拥有基础母羊母牛等生产资料,可以采取自繁自养的方式进行养殖活动,有些农户家庭中还有剩余劳动力,可以投入到畜牧业生产当中,这些资源要素农户都能够自主支配。由于是小型规模化,它手中拥有多少资源,就力所能及地搞多大规模。不贪大求洋,不大兴土木,不大量举债。由于是种养结合,种植与养殖互相配套,农户根据自己所掌握资源的数量与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安排组合。农户有了支配权,有了选择权,有了组合权。可以看菜吃饭、量身裁衣,充分发挥微观经营主体的作用。
(2)我国畜牧业的大好前景
产大国。畜牧业发展呈现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新格局。规模化饲养程度有所提高,产业化进程大大加快。近年来,全国各地把发展规模养殖作为促进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和提高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点来抓,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畜产品消费正处在稳步增长期,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畜产品。在吃饭问题没有解决的时候,粮食生产特别是满足十多亿人的口粮问题就是最大的目标。一旦这一目标基本实现,保证人们口粮供应的基础上,满足人们食物上的多种需求,就成为新的目标。与种植业相比,畜牧业为人类提供了更有营养和更受青睐的食品。
(3)畜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部分乡镇认识不到位。部分乡镇领导对畜牧系统工作和畜牧经济发展缺乏准确认识,一是认为乡镇畜牧部门由县局直管了,工作是部门的事,与政府无关;二是对发展畜牧业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导致重视不够,措施不力。使部分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经费难以保障,一定程度制约了畜牧产业的发展。
缺乏加工企业带动。我县畜禽养殖总量大,但具有强影响力的产供销企业建设薄弱。大部分农户饲养畜禽多为小而全,牛、羊、猪禽样样养,虽有一定规模的专业户,但专业化、规模化水平和抗市场风险能力较低。目前,缺少实力强的加工、销售畜产品的企业引领,产业链短,产、加、销脱节、靠外调或鲜销带动本地市场,养殖效益得不到稳定保障,与现代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财政经费投入不足,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受周边市县疫情的影响和特殊的地域、环境,加之近年来畜禽商品交易频繁,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防堵工作任务重,困难重重,严重威胁我县畜牧业生产的健康发展。而且,现在还面临饲料、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我们现在要以世界1/7的土地养活世界1/5的人口还要饲养世界1/2的猪。现在我们国家优良地方畜产品种资源急剧减少,很多有两品种频临灭绝。
《畜牧业发展前景》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畜牧业发展心得体会篇五
畜牧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自治区、地区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我县现代化畜牧业发展步伐,实现畜牧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目标,现结合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畜牧业发展指导思想性、产业布局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持续快速增加农牧民收入为核心,以提高畜牧业在农民增收的贡献率和改造提升传统畜牧业、开拓创新现代畜牧业为目标,加快城郊牛羊育肥及猪禽、农区牛羊肉、牧区小畜三个产业带建设,完善畜禽良种繁育、饲草料保障、动物疫病防控、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畜牧业科技支撑和服务、畜牧业行政执法六大体系,实现牲畜品种优良化、畜种畜群结构合理化、生产经营产业化、疫病防治网络化、产品经营市场化。
(二)产业布局:突出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以伊西哈拉镇、乌恰镇、乌尊镇、牙哈镇等城郊乡镇为重点,发展牛羊育肥业,兼顾奶牛和猪禽养殖业,以规模化养殖为主;以玉奇吾斯塘乡、阿拉哈格镇、比西巴格乡、齐满镇、墩阔坦镇、阿格斯塘乡、哈尼哈塔木乡等乡镇为主,重点发展西门塔尔牛、改良肉羊,以牲畜繁育,家禽养殖为主;塔里木乡、哈尼喀塔木乡、阿格乡、二八台农场及北山牧场、草湖牧场等以牧区畜牧业为主的乡(镇)场,以绵羊、绒山羊为主,自繁自育,稳步扩大良种畜数量,以草定畜,保护生态,重点发展绿色无公害畜产品。
(三)发展目标:力争到20xx年,牲畜存栏达到89.76万头(只),平均净增率达到6.25%,年出栏牲畜121.18万头(只),全县肉类总产量6.54万吨,比20xx年增加2.85万吨,年递增8.11%,其中牛出栏10.27万头,羊出栏96.26万只,生猪出栏10.38万头,家禽出栏847.66万羽;奶类总产3万吨,年递增4.37%;禽蛋产量2.8万吨,年递增17%。农区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饲养量占有饲养量的比例,猪禽达到90%以上,牛羊达到20%以上,畜产品精深加工率达到20%。畜禽良种率达到80%以上,肉牛个体产肉量提高20公斤,肉羊个体产肉量提高10公斤,普通牛产肉量提高10公斤,肉羊产肉量提高3公斤。农牧民畜牧业年人均增收100元以上,20xx年人均畜牧业纯收入达到2100元以上。
二、主要措施。
(一)扶持牛羊育肥业,大力推进规模化健康养殖以规模化养殖小区做为抓手,在伊西哈拉镇、阿拉哈格镇、比西巴格乡等乡镇新建一批由企业或养殖合作社牵头的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养殖小区,以肉牛(西门塔尔牛)肉羊(萨福克、麦盖提羊、小尾寒羊、湖羊)养殖育肥为主,对养殖场内布局进行科学调整,建设标准化彩钢板全封闭圈舍,配备自动饲喂、自动控温、自动调湿、自动控光等先进机械设备,完善相应的粪便排放设施,建立健全养殖场饲养管理监控制度,实现生产规范化。由县财政给予适当补贴,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优惠政策如低价租用棚圈等方式,吸引农民或养殖大户进入养殖小区,按照公司化方式运营。养殖小区要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规范养殖工艺和规模,实行统一的良种繁育、饲料供应、疫病防治、饲养管理、市场销售服务,强化生态环境控制,做好畜禽排泄物、废弃物和病死率禽的无害化处理,使养殖小区真正成为现代化的畜禽养殖基地。进一步完善现有的18个养殖小区基础设施,挪做它用的养殖小区要及时进行清理,通过改造传统圈舍,完善粪便处理设施,加强科学技术推广,落实优惠政策,调动农牧民养殖积极性,从而提高圈舍利用率,发挥养殖示范作用。
进一步加大对养殖专业户和养殖示范村的扶持力度,继续落实“安居还畜”和“育肥工程”,力争每年扶持50户年育肥规模超过20xx只羊、500头牛的育肥专业户,带动500户年育肥规模超过250只羊、50头牛的养殖户。积极推广“大进大出,快育快出”的生产模式,将市场购销优势和农户饲草料、劳力优势有机结合,引导养殖育肥贩运大户缩短牛羊育肥周转周期,实现羔羊当年育肥、当年出栏,牛育肥期不超过三个月,羊育肥周期不超过60天,提高产肉量,通过养殖专业户带动一批专业村,带领更多养殖户进入市场。
(二)加快人工饲草料基地建设,缓解草畜矛盾。
按照“增粮、减棉、管果、强畜”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和饲草料生产,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9万亩左右,青贮玉米种植面积不低于25万亩,积极引进高产优质青贮玉米良种,推广一年二熟、三熟制,确保每年可用于青贮饲料的玉米秸秆保证在70万吨以上,继续落实青贮窖水泥补助和铡草机补助等惠农政策,使全县秸秆利用率达到100%。积极争取饲草料基地建设项目、农区草地开发利用项目、游牧民定居项目,落实牧草种补贴政策,引进推广林果地内间作套种优质饲草、饲料新技术,鼓励种植大户利用新开荒地、撂荒地种植饲草料,每年新增人工饲草料地1.5万亩,力争20xx年达到10万亩,对新开发建设的人工饲草料地发放草场使用权证,由草原行政主管部门登记造册,依法管理。通过禁牧休牧和草原生态补偿项目的实施,加强对天然草原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在北部山区建立草畜平衡卡制度,核定载畜量,以草定畜,通过转变放牧生产方式,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牧草产量,切实减轻草场压力,增强草场自我更新、自我修复、再生能力,从根本上保护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实现草原生态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品种改良步伐,健全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品种改良以提高肉食品产量和效益为中心,以西门塔尔牛、肉羊改良为主,坚持自繁自育,采用行政强制和优惠政策引导相结合的方式,严禁屠宰幼龄母畜和生产母畜,把生产母畜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加以保护,逐步提高能繁母畜比例。切实落实良种补贴、冻精补助、良种母犊牛补贴等优惠政策,每年改良牛2.5—3万头以上,力争20xx年黄牛良种率由现在的70%提高到90%以上。按照“整乡覆盖、整村推进”目标,加大良种肉羊的繁育力度,以萨福克、多浪羊、小尾寒羊和湖羊为主,加强种公羊的饲养管理,提高良种利用率。以示范村的规模养殖户为重点,品种改良人员定点定户进行技术承包和技术指导,连续3-5年持续不间断的扶持一批改良核心户、示范户和示范村,力争20xx年,全县达到13个肉羊改良示范村,100户改良核心户,300户示范户,改良肉羊存栏数达到5000-1000只以上,辐射带动肉羊改良工作的全面开展,使肉用良种羊覆盖率达到80%以上,大幅度提高肉食品产量和养殖效益。继续推广“集中育雏,分散养殖”的全程式免疫家禽养殖模式,充分发挥库车县种禽场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乡镇集中育雏点建设步伐,推动家禽产业化发展,使家禽养殖规模由目前的200万羽孵化育雏规模,发展到20xx年的600万羽。
(四)强化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
继续抓好兽医防疫体系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体系,县级动物防疫监督站要抓好动物防疫检疫试验室和无公害畜产品检测试验室建设,提高疫情监测和畜产品安全监测能力。加快村级动物防疫点、报检点、疫情监测点、兽医门诊、品种改良点的“五点合一”站点建设,每年新增10—20个“五点合一”服务点,力争20xx年,在全县所有管理区都配齐“五点合一”服务点,畜禽实现全部集中免疫制度。对国家规定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继续实行牲畜合同防疫制度,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要求,落实重大动物防疫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一票否决制度。切实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储备机制,完善县、乡两级重大动物疫情贮备库。
进一步加快乡镇(场)定点畜禽屠宰场和活畜交易市场的建设,强化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全面落实畜产品准入制度,推广电子标识,建立养殖场免疫、兽药使用记录以及休药期制度,落实城区五公里范围内禁养区制度,建立起动物标识和疫病可追溯体系,形成“以监促检、以检促防”的监督执法工作机制。加强畜产品的监督检查力度,设立“健康肉”销售点,积极推广无公害、绿色畜产品养殖模式,探索无公害畜产品市场准入制,逐步提高畜产品安全水平。
(五)深化畜牧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稳定队伍,提高素质。
创新畜牧兽医科技服务体制,调动基层技术人员开拓创新积极性,积极开展“科技入户”工程,采取市场机制和行政选派相结合的办法,向养殖大户、基地或公司派驻科技特派员,直接与养殖场(户)挂钩,到场到户服务,提供生产、经营上的技术服务,积极推广“良种、良料、良法、良舍”配套技术,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圈、技术要领直接到人”,从而引导农牧民转变传统的饲养方式。科技特派员承担的科研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纳入县科技三项经费予以立项,到畜牧业一线工作成绩显著的,在职称评聘时优先,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可破格晋升职称;品种改良服务体系,要积极探索以乡镇为单位,技术带头人牵头,将品种改良技术人员组织起来,对辖区内所有黄牛冷配实行技术承包,采取技术服务费与冻精费用分离、利润归已的办法,将品种改良技术服务社会化。鼓励村级防疫员建成社会化经济合作组织,签订劳务合同,明确责任和义务,将防疫工作纳入社会化服务范畴,进行市场化运作,防疫服务费由防疫员合作组织自收自支,积极推行“六员一体”(防疫员、协检员、诊疗员、政策宣传员、信息统计员、技术推广员)工作机制,以动物防疫、品种改良、动物疫病治疗等有偿服务收入为主体,工作量化,细化责任,实行绩效工资,提高服务能力,稳定村级防疫员队伍。草原站技术人员要利用技术优势,筹措资金购进大型牧草加工机械,组织技术人员成立饲草料加工服务组织,对分散种植的苜蓿集中收购,生产草颗粒、草捆,提高草产品附加值,增加饲草料的商品价值,对玉米秸秆等饲草进行集中加工粉碎存贮,零售批发的模式,以提高饲草的加工利用率,实现饲草料商品化。
(六)完善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搞活畜产品流通,促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以促进产业化发展为大目标,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运营畅通、符合畜产品交易特点的市场体系。在交通便利处,建设以牛羊活畜交易市场、牛羊屠宰加工企业、饲草料加工交易市场、育肥小区和托肥所及集检疫防疫和食宿的综合性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带活整个畜牧市场流通体系,为养殖户直接进入市场奠定基础。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专业化规模经营的要求,鼓励养殖大户和科技人员牵头,积极创办各种形式的畜产品生产、加工与营销专业合作组织,实行自主经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带动养殖户开拓市场,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按照“活储为主,冻储为辅”的储备机制,建立肉食品储备调节和风险保障机制,对牛、羊、猪、禽肉及禽蛋,实施“定点储备、定点屠宰、定点销售、定点补贴”,保证我县节假日的储备及应急供应。
三、切实加强畜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加大财政、金融保险对畜牧业的支持力度。
一是健全畜牧业工作机构。乡(镇)场相应成立工作班子,制定出台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畜牧业发展工作方案和扶持政策。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它领导协助抓的工作格局。由县、乡镇领导与畜牧专业技术人员,各负其责,各显其能,定点包户,挂牌督办,协助乡镇建成养殖小区,确保养殖小区建得成,用得好,农民得利,乡镇得益,实现养殖小区和养殖户共赢的局面。
(二)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出台牛羊育肥发展优惠政策,以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为重点,从良种引进补贴,养殖基础彩钢板,养殖设施机械化,养殖制度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便处理无害化等方面提出具体指标,按照年育肥出栏牛100头、羊500只,一次性给予补助10万元,年育以出栏牛500头、羊2500只以上的,一次性给予补助50万元,年育肥出栏牛1000头、羊5000只以上的,一次性给予补助100万元。年初由养殖小区或养殖大户提出资金补助申请,陈述建设内容,年中进行督促检查,年终验收组统一组织评审检查,达到相应标准者给予兑现奖励。
(三)加大对畜牧业的金融支持。
农行和信用社每年各拿出畜牧业专项贷款20xx万元,用于支持畜牧业发展。为提高养殖放贷率,规避市场风险,金融部门延长贷款期限为2—3年,实行错时放款,由县财政承担50%的利息,养殖户承担50%的利息,由乡财政所直接给贷款户兑现。加强畜牧业专项贷款管理,实行封闭运行,在乡(镇)、畜牧部门、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建立监督机制,有棚圈、青贮窖,懂技术的农户优无发展。
(四)建立养殖户牲畜保险,建立畜牧业养殖基金要继续巩固和完善已开展的能繁母猪保险业务,积极开展牛、羊、禽的政策性保险试点。在全县从专业养殖户开始,建立养殖保险基金,开展养殖户牲畜保险试点。
畜牧业发展心得体会篇六
“九五”以来,沐浴着改革开放政策的阳光雨露,乘着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大通畜牧业在调整中发展,在发展中壮大.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发展后劲增强,牧业科技推广速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牧业内部结构趋于优化,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畜牧业生产向产品优质化、生产经营规模化、饲养布局专业化方向发展,经济总量持续扩大,经济效益连续上升.成为农村经济中增长幅度最高,发展潜力最大的优势产业和推动农业升级、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主攻方向之一.
作者:张福云作者单位:大通县畜牧局局长刊名:中国土族英文刊名:china'stunationality年,卷(期):“”(4)分类号:f3关键词:
畜牧业发展心得体会篇七
按照县委平发〔20xx〕8号和平组学发〔20xx〕1号文件的总体要求,根据县政协平协党组〔20xx〕2号文件安排,近日,由县政协主席胡国栋同志率副主席李天华、秘书长张建等政协机关办委负责同志深入**乡对生态种草养羊项目进行了专题调研,旨在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有效推进种草养羊项目顺利实施,努力实现农民增收和保护生态的目标。
(一)20xx年项目实施情况。20xx年8月,我县启动实施草地畜牧业产业化扶贫150万元特色产业项目,安排在**乡摆克、乐康二个贫困村实施,到20xx年5月底,共引进基础种羊3150只(其中,种公羊150只),建植人工草地3800余亩,圈舍建成150个7500平方米,建青贮池6000立方米,培训项目农户2100余人次,项目于20xx年6月下旬已通过州级验收。
(二)20xx年项目实施情况。共引进种羊10500只(种公羊500只,基础母羊10000只),占计划引进数10500只的100%。完成牧草种植11701亩,占任务数的117%。建成圈舍537个15810平方米,建成药浴池7个,分别占计划任务的105.4%和7%。培训项目农户达3000余人次,占任务数2500人次的83.3%,培训聘用农民技术人员10人。种羊因病死亡611只,占进购总数10500只的5.8%;目前项目区已产羊羔386只。
(三)扩繁场建设情况。种羊扩繁场建设流转土地140亩,已修建圈舍240平方米,引进能繁种羊115只(种公羊95只,母羊20只),管理房等配套设施建设完成。
(四)加工流通突破瓶颈。去年12日10日,贵州一天锅食品有限公司成功落户**后,我县畜产品加工流通瓶颈开始突破。该公司年加工能力为200万只商品肉羊,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县畜产品就近销售和就地增值的问题。
(一)科技推广进展缓慢。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生态养殖模式普及率很低,丰富的农副产品及饲料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山羊品种改良仍然滞后于生产发展,种羊个体偏小,整体质量不高,多数母羊单只体重达不到20公斤。同时,良种山羊数量较少,品种改良尚未起步。
(二)畜牧技术力量难以满足现有建设规模的服务需要。20xx、20xx两年项目均在**乡实施,共涉及9个村(老村)40多个组,养殖户居住较分散,且交通不便,而目前畜牧技术干部不到20人,且没有养羊方面的专业人才,畜牧技术干部处在不断的摸索学习阶段,新招考的专业人员又缺乏实践经验,新培养的农民技术人员还难以达到饲养管理的要求。
(三)生产方式相对落后。我县畜牧业目前还属于小农经济,家庭副业式的经营模式还占很大比重。多数地区养羊业仍以四季放牧、靠天养畜、分散经营的粗放式饲养管理模式为主。养殖规模小,科技含量低,饲养管理粗放,难以形成产业化。过去那种每户饲养几头几只、分散养殖自食为主、传统养法不计成本、饲养长命憨畜为荣、病死听天由命的生产方式还普遍存在。
(四)内部结构还不合理。目前在畜禽结构中,猪禽所占的比重高达80%,而牛羊比重只占20%;在畜产品结构中,猪禽肉占97%,牛羊肉仅占3%。这种耗粮型的猪禽养殖结构对粮食生产的依赖性大,自身发展的稳定性差,既与全县草山草坡的资源优势不相称,也与畜产品消费市场的迅速变化不相适应。
(五)基础设施仍然薄弱。一是项目只补助种羊购置、草地和圈舍建设的部分经费,青贮池、药浴池、小水池、割草机等配套设施则需要整合其他资金投入才能完成。二是缺少必要的技术设施与装备,县、乡畜牧部门化验室一个也没有,项目实施至今,还未开展过山羊疫病化验诊断工作。
(六)方案不够合理。因受市场价格影响,进羊价格明显高于原方案批复的价格,进羊缺口资金增加,县级财政配套压力过大。种羊个体大小是影响成活率的一大因素,个体越大种羊价格越高。20xx年10月,我县引进基础母羊单只体重20公斤以上的,每只价格在600—630元之间,种公羊价格则为2100元/只,依此,每户需投入购羊资金1.44万元,而国家补助资金仅为7500元(每户20只基础母羊补助350元/只,种公羊2户共用一只补助500元/户),加上农户熟土种草第一年粮食补助(我县按土300斤大米/亩、田500斤大米/亩给予补助)和应急反应期间药品支出等方面的开支,经测算,要完成一户20只基础母羊、1只种公羊、20亩多年生草地、30平方米以上羊舍建设,每户投入资金在2.1万元以上,而国家补助资金仅0.97万元/户,县级自筹超过1:1的比例,这对于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的**来说,压力太大。
(一)切实转变生产方式,调整优化生产布局。生产方式是市场经济时代产业发展壮大的必要条件。必须花大力气教育、引导和帮助养羊户尽快转变陈旧的思想观念和落后的生产方式,树立商品观念、市场观念,大力培植一批科学化养殖、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山羊养殖典型户,努力帮助部分养殖户从粮农转化为牧民,以其先进的生产方式、显著的经济效益吸引和带动广大养殖户加快转变生产方式的步伐。
(二)尽快建立健全机构。抓紧建立健全县草地中心机构,充实技术人员。在加强技术人员自身培训的同时,加快农民技术员的培训、启用和管理,确保技术支撑。在借鉴睛隆模式的同时,逐步摸索适合我县实际的养殖模式,使其养殖模式从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
(三)强化技术培训。整合“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培训资源,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培训,加强对项目农户的培训和引导,使其尽快接受山羊的饲养管理方法,增强其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实现规范化、科技化养殖。
(四)培植壮大龙头企业,加快养羊业产业化进程。高度重视和支持畜牧龙头企业的发展与壮大。贵州一天锅食品有限公司虽落户**,但还没有开工建设,应强力支持贵州一天锅食品有限公司的发展,帮助该企业按期达到预定的屠宰加工规模。养羊集中区要尽快成立养羊协会等中介组织,作为联接龙头和基地的桥梁,组织养羊户开展自我服务、自我协调,扩大规模,实现标准化生产。
(五)实施草场建设保护工程。草场是食草动物发展的基础,实施草场建设保护工程是发展食草畜牧业的一项重要举措。在重点养殖区实施改良和保护,主要以天然草场改良与保护为主、人工草场建设为辅,通过对天然草场砍灌去杂、补播优质牧草和建设人工、半人工草场,大幅度改善草场质量、增加牧草产量和提高载畜量,使草场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充分利用和有效保护。
(六)积极作好风险防范,促进产业稳步发展。一是建立山羊疫病风险保障基金。专门用于补偿因山羊免疫反应和扑灭山羊疫病等原因给农户造成的山羊死亡损失。二是鼓励和支持保险业开发山羊保险市场,探索适合山区山羊产业特点的保险制度,发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山羊产业保险,增强山羊产业抵御市场、疫病和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
(七)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目标考核机制。要把发展山羊产业作为实施“产业兴县”重点任务,纳入经济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和工作目标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运作,严格目标考核,务求抓出实效。成立山羊产业化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山羊产业的组织领导、综合管理、协调监督工作,及时研究和解决山羊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同时,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山羊产业作为目标责任制管理的重点内容,建立健全严格的目标考核制度,做到责任明确、工作任务具体、部门分工协作、多方齐抓共管,在全县上下形成做大做强山羊产业的良好氛围。
畜牧业发展心得体会篇八
今年以来,我市畜牧产业化工作在市委、政府的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依托资源优势,以加快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为中心,培育现代畜牧业经营主体,大力提升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水平,努力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预计1-6月,全市出栏肉猪17.7万头、肉羊2.93万只、家禽169.2万只、肉牛2878头,完成了目标任务的52.8%、51.4%、52.1%、52.5%;肉类总产量16715吨、禽蛋产量2400吨、牛奶产量196吨,完成了目标任务的52.3%、54.5%、59.4%。达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为实现全年工作目标和农民增收夯实了基础。
(一)养殖业主不断涌现。据统计,全市1-6月新发展适度畜禽规模养殖230户,其中生猪112户、家禽110户、肉牛3户、肉羊5户。新建玉林、沱湾、宏云等生猪规模养殖场10个、改扩建生猪标准化养殖场9个,新建顺均、华隆等养牛场3个。
(二)专业合作社不断增多。目前在工商新注册**市华阳养猪专业合作社和**市阳和土鸡专业合作社。**市阳和土鸡专业合作社以**山种鸡场为核心发展会员60余户,带动周边300余户农户,养殖土鸡4000余只。
(三)基地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我市实际,结合国家标准化养殖示范项目的实施,积极探索养殖小区建设和发展模式,编制了我市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规划,围绕广溪路沿线建立规模养殖带(小区),采取了“公司+农户”“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统一规划用地,统一设计标准,统一畜禽品种,统一疫病防治,统一规划生产,制定严格的小区管理制度,规范养殖方式,建立标准化养殖小区,严格按照《无公害畜禽养殖标准》组织生产,推行标准化生产,据统计,到目前,建立标准化养殖小区10个,其中生猪养殖小区4个,家禽养殖小区3个,肉羊养殖小区1个,肉牛养殖小区2个。
(四)以草食牲畜为主的特色养殖迅速发展。目前,我市已发展肉牛、肉羊、野鸡、原鸡、肉兔、鹌鹑、肉鸽等特色养殖大户20余户,出栏肉牛100头、山羊xx只、野鸡3万只、肉兔10万只,仅特色养殖实现产值500万元以上。
(五)产业化带动增收明显。据测算,今年1-6月全市畜牧业带动农户人均增收可达85元,其中,参与畜牧产业化生产的农户人增均收达110元。
二、工作措施。
(一)领导重视。一是成立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生产科教股和改良站人员为成员,统筹全镇畜牧产业化发展的各项工作,确保建设任务的全面完成。二是强化责任落实和考核。把畜牧产业化建设列入全市各乡镇街道重点工作考核体系,制定了具体的工作任务和考核办法。
(二)落实畜牧扶持政策。建立完善畜牧产业化的扶持政策体系,加大宣传力度,增加财政投入,遵循以奖代补,先建后补及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标准,依程序兑现相关政策,落实养殖保险规模养殖保护,调动农民从事畜牧生产的积极性,鼓励反乡农民工畜牧创业,拉动畜牧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强化服务体系建设与管理。全面完成畜牧兽医体制改革任务,充实技术支撑力量,开展畜牧兽医人才知识更新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加大对养殖户的实用技术培训力度,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三、
存在问题。
(一)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我市龙头企业少且规模偏小,产业链不长,增加值少,加之,管理经验缺乏,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和对养殖户带动作用不强,没有形成产业化的骨干。
(二)专合组织组织化程度不高。我市的专合组织其运行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沟通信息、协调生产、调控价格、保护农民利益等方面作用发挥不够好。多数专合组织的会员之间只有信息、技术联系的松散联合,互利互惠的机制没有建立,没有起到产业化经营的基础作用。
(三)业主发展不稳定。多数业主对畜牧业发展形势估计不准,常常盲目跟风,扩大规模,造成养殖效益不高,影响积极性,一旦遇到市场,疫病等风险,就会发生关停并转。
(四)基地规模发展不平衡、标准化程度不高。我局虽按照产业带对基地进行了规划,但均是小基地规模,没有充分利用资源形成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基地,造成基地的专一性生产能力不够,标准化程度不高,无法形成知名品牌。
(五)利益机制不够完善。全市的龙头企业、业主、专合组织、基地等没有真正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连接机制,造成产、加、销相对脱节,制约了畜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四、下步工作建议。
(一)抓重点,扶强龙头企业。发展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关键,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引导和组织基地生产与农户经营等方面的作用。一是将现有的龙头企业,扶强扶壮,增强其开拓创新,抵御市场风险自然风险的能力,力争成为省级重点龙头业。二是规范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在带动农户,开拓市场上下功夫,成为畜牧经济发展的龙头和骨干。三是鼓励支持农民合作兴办畜产品加工企业,支持其他企业向畜产品加工领域延伸,茁壮成为畜牧龙头企业。四是引进龙头企业。利用我市自然资源,引进一个加工龙头企业,带动我市畜牧业的发展。
(二)重规划,狠抓基地建设。畜禽生产基地是龙头企业的依托,也是整个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而围绕主导产业,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统一规划,推进标准化生产取得显著进展,必须注重产业规划,因地制宜,确定一系列的畜禽发展产业带,做大做精畜禽基地,成为龙头企业第一车间,并能长期稳定市场供给量,最大限度保持市场占有率。
(三)重引导,壮大专业合作社。发展畜牧产业化经营必须要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为此,要引导畜牧龙头企业与畜牧专业合作社建立紧密联系,使畜牧专业合作社成为养殖农民利益的代言人,通过谈判与龙头企业达成合约,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引导培育、规范运作现有的专业合作组织成为名副其实的中介组织,帮助龙头企业和农户实现真正对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稳定共同体,担负起畜牧产业化经营的基础重任。
(四)强服务,为业主发展护航。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xx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的要求,为畜牧产业化经营搭建融资平台,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建立畜牧产业化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畜牧部门要继续强化技术培训和指导,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市场需求信息,推行畜禽标准化生产,帮助降低生产成本。引导畜牧龙头企业搞好畜产品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畜牧产业化进程,增强市场竞争力。各乡镇要对业主在产业化生产过程中的土地使用、贷款等方面给予支持。
(五)抓统筹,完善利益机制。要把基地建设和龙头加工企业建设与壮大专合组织结合考虑,采取“企业+基地+农户”、“专合组织+农户”、“批发市场+农户”、“推广机构+农户”等多种模式,建立起稳定的多方合作关系,形成有基地提供畜禽产品,有企业加工增值,有市场促进营销,有科技作保障的良好格局,实现畜产品商品价值,形成产加销一体化格局。
(六)重投入,夯实产业化基础。一是加大对畜牧兽医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在增大畜禽养殖圈舍改造、良种引进、人员培训等投入基础上,增大对乡镇畜牧兽医站必需的办公设施(冷链设施、实验仪器设备)的投入,提高基层技术装备水平,健全动物防疫、畜产品安全监管网络,保障畜牧产业化健康发展。二是加大对专合组织建设投入,重点是将支农项目资金倾斜扶持畜牧专合组织建设,帮助专合组织壮大自身实力。三是加大对组建畜产品信息平台的投入。各级党委政府要整合现有资源,加大投入,建立完善畜产品信息平台,引导农户与市场对接,规避风险、增强其免疫力。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对畜牧产业化经营发展贡献大的有功之臣,实行奖励,包括龙头企业带动力,专合组织运作等方面分别实行奖励。
为了进一步摸清我县畜牧业发展情况,加快我县畜牧业发展步伐,更好地发挥畜牧业在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近日,我们对全县畜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依据我县河多、滩多、坡多、草多等自然资源优势以及我县被确定为国家小尾寒羊种羊繁育基地、鲁西黄牛基地和黄河滩区绿色奶业示范带建设重点县的有利条件,以发展奶牛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畜牧龙头企业和养殖小区,不断壮大专业村、专业户的养殖规模,畜牧业已占据了农业的半壁江山,呈现出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截止2006年12月底,全县大牲畜饲养量1.47万头(其中肉牛饲养量0.34万头,奶牛0.16万头),生猪饲养量13.74万头,山绵羊饲养量28.2万只,家禽饲养量1026万只。肉类总产15296吨,禽蛋总产34560吨,奶类总产4509吨。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12家(其中被确定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发展规模养殖小区16个。形成各类专业村112个、专业户3600余户。畜牧业产值实现3.4亿元,同比增长7.8%。从调查的情况看,我县畜牧业主要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一)规模饲养集中化。目前,全县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畜牧养殖小区16个,其中存栏百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小区4个,存栏5万只以上的蛋鸡养殖小区3个,年出栏20万只以上的肉鸡养殖小区2个,年出栏百头以上的种猪场4个、肉牛养殖场2个。
(二)经营模式多元化。一是集中经营。如后方乡东王坊奶牛养殖小区,通过政府扶持,引导农户集中发展,目前已入住奶牛养殖户12户,存栏奶牛187头。二是股份经营。如华普奶业有限公司,由我县两个农户合资兴办,现已完成投资290万元,建成青贮池3个、挤奶大厅1个,存栏奶牛120头。三是独资经营。如辛鑫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是由个人投资兴办,目前已完成投资210万元,建青贮池1700立方米,可存栏108头。四是技术合作经营。如绿源畜牧开发实业有限公司,与北京市奶牛中心合作,建立了濮阳市第一家奶牛胚胎移植中心,现已成功移植奶牛670余头,产下纯种荷斯坦奶牛380头。
(三)以奶牛业为主的畜牧龙头企业发展迅速。建成了以雪牛乳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乳产品加工企业,以绿源、华普、辛鑫、金凤凰等为龙头的一批畜牧养殖企业,以吴坝清真屠宰场为龙头的畜产品加工企业。目前,全县拥有投资百万元以上的畜牧龙头企业12家。其中,雪牛乳业有限公司,是集乳制品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大型龙头企业,与6个奶牛养殖小区签订了长期供奶订单合同,日加工鲜奶20吨。目前该公司又与三鹿集团进行合作,配套工程建设正在紧张进行。建成后,日加工鲜奶能力达到50吨以上。
(四)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一是加强了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形成了以县畜牧部门为中心,县、乡、村三级畜禽疫病防治服务网络。二是加强了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成立了养鸡、养羊、养牛等专业协会。并以乡镇驻地为重点,规范建设了孙口、马楼等一批中小型畜禽产品交易市场。三是加强了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县、乡、村形成了较为健全的技术推广网络,对养殖龙头企业、养殖小区、养殖大户进行技术承包,切实解决了畜牧养殖技术方面的难题。
(一)抓组织领导,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一是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分管农业工作的政府副县长任副组长,农业、财政、科技、扶贫等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任成员的畜牧业发展领导小组。县领导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决问题,为全县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二是县政府在每年年初与各乡镇政府签定《农牧业目标责任书》,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硬性指标,年终进行统一考核,兑现奖惩。三是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决定》、《台前县黄河滩区绿色奶业示范带建设规划》等文件,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畜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四是通过对比算帐、典型引路、参观学习、政策激励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大对畜牧业的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畜牧业发展氛围。
(二)抓结构调整,提高畜牧业整体效益。一是在深入考察、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确立了“以发展壮大养殖小区为切入点,稳定猪、鸡生产,重点抓好牛、养生产,突出抓好奶业生产”的畜牧业发展思路,定位了畜牧业结构调整方向。二是合理调整畜禽结构,使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禽发展迅速,生猪和禽蛋生产稳步发展,奶业发展势头强劲,近年来又新发展了狐狸、貉特种养殖,目前全县狐狸、貉存栏达到3万余只。三是不断优化畜禽品种,引进和推广了高产奶牛、优质肉牛、优质家禽等优良品种,抓好了奶牛和小尾寒羊的选育和综合开发,提高了良种存栏及产品产量比例,形成了奶牛、家禽、猪、羊和特种养殖全面发展的格局。
(三)抓龙头企业建设,提升畜牧业产业化水平。一是把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作为加快畜牧业发展的牛鼻子来抓,集中人力、财力、物力,重点培植了雪牛乳业有限公司、绿源畜牧养殖有限公司、吴坝清真冷冻厂等一批畜牧龙头企业。目前,全县拥有投资百万元以上的畜牧龙头企业12家。二是制定并落实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在资金、用地、实施、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龙头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引导龙头企业进一步扩大规模,雪牛乳业有限公司投资680万元、征地41亩进行了扩建,还与三鹿乳业集团达成合作意向,按该集团要求投资近300万元,增加了设备,完善了实验实施,增建了高标准库房。吴坝清真冷冻厂投资300万元对生产车间、冷库、设备进行了改造,新建标准屠宰车间286平方米,20吨速冻库一处,300吨冷藏库一处,日宰肉牛或小尾寒羊分别达到100头或300头。四是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以雪鸟羽绒制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羽绒加工企业10余家,年加工羽绒2000吨,形成了豫北地区最大的羽毛购销集散地,带动了1000余户、近2万人从事羽绒收购业务,年创社会效益2亿元;后方乡金凤凰禽业有限公司、夹河乡顾庄种鸡场,存栏种鸡分别达到2万余套、年孵化鸡苗300万只,带动周边1000余户从事养鸡业。
(四)抓规模养殖,加快养殖小区建设。一是用科学规划指导小区建设,坚持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型,由乡、村统一规划用地,畜牧专家按小区标准统一设计。二是用优惠政策扶持小区建设,从资金扶持、环境优化入手,加大养殖小区建设力度,加快小区建设步伐。三是用龙头企业带动小区建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解决小区内产品的销售问题,促进小区健康发展。四是用优质服务推动小区建设,搞好良种服务,确保小区使用优质畜禽良种;搞好技术服务,指导小区实行标准化生产;搞好防疫服务,确保小区安全生产。五是多种模式加强小区建设,采取村助户养、个人投资、合资合作、技术合作等形式,发展各类养殖小区16个。
(五)抓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一是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整顿、规范了奶牛、小尾寒羊等改良、配种体系,健全了配种档案。今年,全县引进良种奶牛冻精600支,开展人工受精450头,有效地提高了奶牛的质量。二是加强疫病防治体系建设,投资50万元,建成了一座设备先进的动物疫病监测化验室,推行动物“健康证”管理,开展动物健康检查,定期进行免疫,保证了全县畜牧业的稳定发展。三是加强饲草、饲料体系建设,依托玉米秸杆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林草间作、秸杆青贮,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饲草资源。目前,全县累计建设青贮池3万立方米,青贮玉米秸杆10万吨。四是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成立了养牛、养羊、养猪等各类养殖协会,组织规模养殖户定期召开座谈会,互通信息,协调解决产、加、销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建立了农业信息网,定期发布信息,帮助养殖户规避市场风险,提高市场竞争力。
(一)产业化水平低。主要表现为畜牧业工业化、工厂化、规模化水平低。特别是能形成一定规模和带动效应的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少,畜产品生产、精深加工的产业链条还没有很好地形成,企业与农户利益联接不紧密,不能有效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造成市场竞争乏力,产销衔接不畅,直接影响了畜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制约了畜牧业的快速长远发展。
(二)资金严重缺乏。从调查的情况得知,很多农民对奶牛、肉牛和小尾寒羊的养殖愿望非常迫切,已有养殖场的还想再扩大规模,但苦于资金短缺。每年信用社发放的支农贷款期仅为6个月,没有畜牧业专项贷款。
(三)科学饲养水平有待提高。在农村,沿用传统习惯饲养畜禽的现象还很普遍。饲养各阶段,不是根据畜禽需要什么喂什么,而是有什么就喂什么,运用生物技术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还很少。粗放经营、品种更新换代不及时,都影响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四)发展畜牧业的环境尚需进一步改善。受国家政策的影响,目前,土地已成为制约我县畜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用地短缺、用地手续过于繁琐,导致畜牧企业很难扩大规模,限制了企业进一步发展。
(一)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一是政府部门要经常组织科技人员和养殖大户代表,深入到各乡镇进行专题讲座、科技培训和经验介绍,提高广大农民科技水平。二是充分发挥县职业中专、县劳动力培训基地、县广播电视等作用,积极开展“阳光工程”培训,让农民学会1-2门畜牧养殖技术。三是适时邀请专家分析国内外畜牧业发展的趋势,灌输知识,开阔视野,增强信心,鼓励发展畜牧业。
(二)抓好畜牧业基地建设,向专业化、规模化经营迈进。一要在良种繁育、技术推广上下功夫。我县除奶牛配种已实现冻精生产外,生猪、绵羊等良种繁育水平还不高,需政府牵头,建立基层冻配站(点),推广实用技术,提高改良繁育水平。二要在技术调新、规模调大、示范作用调强上下功夫。建立标准化、规模化,科技含量高的示范基地,通过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基地带动农户。三要以市场为导向,在品种调优、效益调高上下功夫。适度培育和发展狐狸、貉等特种养殖,获取较高利润。
(三)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在龙头,要以加强龙头企业建设为重点,引导、扶持绿源、雪牛、雪鸟等龙头企业进行技改和扩建,加速龙头企业发展。要利用我县各种有利条件和自然优势,引进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扩大畜牧企业群体规模。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的有效组织形式,健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共同抗御市场风险。
(四)加速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一要进一步完善疫病防治服务体系及县、乡(镇)、村三级防疫网络体系,健全动物疫病控制体系及动物疫情测报和信息管理体系,制定重大疫病的防治预案,增强对动物疫病的快速反应和控制能力。二要健全信息网络系统和管理体系,直接为畜牧业的生产提供供需和市场前景预测等项服务。通过信息网定期提供与畜牧业生产有关的各方面的信息情况,以达到调整生产、稳定价格、减少风险的目的。三要运用市场化运作的方法加快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积极创办各类协会,为农民提供直接有效的服务。四要加强对畜牧企业建设用地的规划和管理,确保畜牧企业用地指标的审批和土地使用费用的最大优惠。
(五)千方百计增加对畜牧业的投入。要采取多方融资的办法,解决畜牧业发展资金的瓶颈问题。一要将国家关于农村小额贷款的政策用好、用足,争取银行贷款。二要采取招商引资的办法,借助外力,发展我县畜牧业。三要利用民间组织或协会,协调各方资金用于畜牧业生产,从而形成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畜牧业发展心得体会篇九
接到县委《关于县乡领导干部集中开展调研的通知》以后,立即着手对我县畜牧业开展了调研,进一步深入了解全县畜牧业发展现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畜牧业,我县2008年被农业部确定为生猪调出大县,通过竞争立项被省确定为2010—2012年现代奶业项目县。以发展生猪、奶牛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畜牧龙头企业和养殖小区,不断壮大专业村、专业户的养殖规模,畜牧业已占据了农业的半壁江山,呈现出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截止2011年12月底,奶牛存栏4.3万头,生猪存栏83.74万头,山绵羊存栏45万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5.7万吨、5.7万吨和19.5万吨。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16家(其中被确定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全县已建设各类畜禽养殖场1035个,畜禽养殖小区230处,其中标准化生猪养殖场98处,标准化奶牛场18处,标准化蛋鸡(肉鸡)场47处。我县畜牧业主要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上肉牛养殖场4个。
(二)经营模式多元化。一是集体经营。如郑庄奶牛养殖小区、金太阳奶牛养殖小区、岳家庄奶牛养殖小区,通过村集体投资建设基础设施,通过招商引牛和引导当地农户发展,目前奶年存栏均在500头以上。二是股份经营。如宝山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由三个奶牛养殖大户合资兴办,目前奶牛存栏达到860头。三是独资经营。如金生畜业、信诚畜业、龙喜诚畜业、明达奶牛场等养殖企业,由个人投资兴办,投资较大,养殖规模及标准化程度相对较高。
(三)畜牧业加工龙头企业发展迅速。建成了以年屠宰量百万头的晴好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投入运营。原有加工龙头企业规模不断扩张,众旺食品、联民食品等先后被认定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型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初显成效。
(四)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一是加强了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形成了以县畜牧兽医局为中心,县、乡、村三级畜禽疫病防治服务网络。二是加强了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我县先后成立了奶牛、生猪等专业协会。三是加强了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县、乡、村形成了较为健全的技术推广网络,对养殖龙头企业、养殖小区、养殖大户进行技术承包,切实解决了畜牧养殖技术方面的难题。
(一)抓结构调整,提高畜牧业整体效益。一是在深入考察、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确立了“以发展壮大规模养殖为切入点,稳定牛、羊生产,重点抓好生猪生产,突出抓好奶业生产”的畜牧业发展思路,定位了畜牧业结构调整方向。二是合理调整畜禽结构,使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禽发展迅速,生猪和禽蛋生产稳步发展,奶业发展势头强劲,近年来又新发展了獭兔、山鸡、梅花鹿等特种养殖。三是不断优化畜禽品种,引导养殖企业引进高产奶牛、优质肉牛、优质家禽等,抓好了奶牛良种推广,提高了良种存栏及产品产量比例,形成了奶牛、生猪、家禽、羊和特种养殖全面发展的格局。
(二)抓龙头企业建设,提升畜牧业产业化水平。一是把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作为加快畜牧业发展的牛鼻子来抓,目前,全县拥有市级以上畜牧龙头企业16家,国家级养殖示范场1家,省级养殖示范场6家,市级养殖示范场21家。二是制定并落实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通过积极对上争取,在资金、用地、实施、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龙头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引导龙头企业进一步扩大规模,2009年以来,通过现代奶业项目扶持,改扩建奶牛场13家,扩大规模、增加设备;通过生猪调出大县、生猪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等政策改扩建猪场150余家。
(三)抓规模养殖,加快养殖小区建设。一是用科学规。
划指导小区建设,坚持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型。二是用优惠政策扶持小区建设,从资金扶持、环境优化入手,加大养殖小区建设力度,加快小区建设步伐。三是用龙头企业带动小区建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解决小区内产品的销售问题,促进小区健康发展。四是用优质服务推动小区建设,搞好良种服务,确保小区使用优质畜禽良种;搞好技术服务,指导小区实行标准化生产;搞好防疫服务,确保小区安全生产。
(四)抓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一是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规范了奶牛配种体系,健全了配种档案。今年,全县引进良种奶牛冻精两万余支,开展人工授精7000多头,有效地提高了奶牛的质量。二是加强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全力抓好春秋两季集中定期进行免疫,保证了全县畜牧业的稳定发展。三是加强饲草、饲料体系建设,依托玉米秸杆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秸杆青贮,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饲草资源。今年,青贮玉米秸杆30多万吨,其中全株青贮达到3000多亩。四是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成立了养牛、养羊、养猪等各类养殖合作社和协会,组织规模养殖户定期召开座谈会,互通信息,协调解决产、加、销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建立了畜牧信息网,定期发布信息,帮助养殖户规避市场风险,提高市场竞争力。
(一)产业化水平低。主要表现为畜牧业工业化、工厂化、规模化水平低。特别是能形成一定规模和带动效应的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少,畜产品生产、精深加工的产业链条还没有很好地形成,企业与农户利益联接不紧密,不能有效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造成市场竞争乏力,产销衔接不畅,直接影响了畜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制约了畜牧业的快速长远发展。
(二)资金严重缺乏。从调查的情况得知,很多农民对奶牛、肉牛、肉羊、家禽养殖愿望非常迫切,已有养殖场的还想再扩大规模,但苦于资金短缺。信用社发放的支农贷款额度较小、期限短,没有畜牧业专项贷款。
(三)科学饲养水平有待提高。在农村,沿用传统习惯饲养畜禽的现象还很普遍。饲养各阶段,不是根据畜禽需要什么喂什么,而是有什么就喂什么,运用生物技术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还很少。粗放经营、品种更新换代不及时,都影响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四)发展畜牧业的环境尚需进一步改善。受国家政策的影响,目前,土地已成为制约我县畜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国土部门对土地管理严格、养殖用地审批手续过于繁琐,导致新上养殖企业用地审批困难,已有企业很难扩大规模,限制了企业进一步发展。
(一)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一是政府部门要经常组织科技人员和养殖大户代表,深入到各乡镇进行专题讲座、科技培训和经验介绍,提高广大农民科技水平。二是充分发挥县职业中专、县劳动力培训基地、县广播电视等作用,积极开展“阳光工程”培训,让农民学会1-2门畜牧养殖技术。三是适时邀请专家分析国内外畜牧业发展的趋势,灌输知识,开阔视野,增强信心,鼓励发展畜牧业。
(二)抓好畜牧业基地建设,向专业化、规模化经营迈进。一要在良种繁育、技术推广上下功夫。我县除奶牛配种已实现冻精生产外,生猪、肉牛羊良种繁育水平还不高,需提高改良繁育水平。二要在技术调新、规模调大、示范作用调强上下功夫。建立标准化、规模化,科技含量高的示范基地,通过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基地带动农户。三要以市场为导向,在品种调优、效益调高上下功夫。适度培育和发展狐狸、貉、鹿等特种养殖,获取较高利润。
(三)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在龙头,要以加强龙头企业建设为重点,引导、扶持晴好、众旺、联民等龙头企业扩大规模,提高生产水平,加速龙头企业发展。要利用我县各种有利条件和自然优势,引进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扩大畜牧企业群体规模。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的有效组织形式,健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共同抗御市场风险。
(四)加速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一要进一步完善疫病防治服务体系及县、乡(镇)、村三级防疫网络体系,健全动物疫病控制体系及动物疫情测报和信息管理体系,制定重大疫病的防治预案,增强对动物疫病的快速反应和控制能力。二要健全信息网络系统和管理体系,直接为畜牧业的生产提供供需和市场前景预测等项服务。通过信息网定期提供与畜牧业生产有关的各方面的信息情况,以达到调整生产、稳定价格、减少风险的目的。三要运用市场化运作的方法加快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积极创办各类协会,为农民提供直接有效的服务。四要加强对畜牧企业建设用地的规划和管理,确保畜牧企业用地指标的审批和土地使用费用的最大优惠。
(五)千方百计增加对畜牧业的投入。要采取多方融资的办法,解决畜牧业发展资金的瓶颈问题。一要将国家关于农村小额贷款的政策用好、用足;政府协调农信社等金融部门设立畜牧业发展专项贷款,用于支持畜牧业发展。二要利用民间组织或协会,协调各方资金用于畜牧业生产,从而形成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畜牧业发展心得体会篇十
有机畜牧业,是指在牲畜的饲养过程中,不使用化学饲料或含有用化肥、合成农药、转基因作物生产的饲料来饲养,牲畜福利能满足动物的生理和行为需要的畜牧业。当前,国际国内有机食品的市场前景非常看好,有机畜牧业的发展给餐桌提供了良好的有机食品,我国是畜牧业生产大国,发展有机畜牧业,市场潜力和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是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我州有得天独厚的高原优质牧场,具备发展有机畜牧业的优越条件。20xx年3月10日至20日我们对河南县有机畜牧业发展进展情况、全州有机畜牧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20xx年河南县提出发展有机畜牧业的思路,于20xx年10月在全省率先正式启动有机畜牧业产业化工作,20xx年取得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中心认证的有机畜牧业基地,经过几年不断的摸索和实践,河南县在发展有机畜牧业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全州有机畜牧业的发展作出了榜样。一是得到了省州县及相关部门资金支持。20xx年河南县被省农牧厅列为全省第一个有机畜牧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省财政厅下拔专项资金40万元。20xx年又被列为全省有机畜牧业和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县,省财政厅分别下拔资金300万元和100万元。州、县政府每年从支农支牧资金中专列经费,使有机畜牧业产业化项目前期经费得到了保障。二是用规划指导有机产业发展。河南县政府委托农业部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了《河南县有机畜牧业发展规划》,对基地的所有产业进行了整体规划,为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提供了依据。三是逐步推进与有机畜牧业相适应的“三位一体”新牧区建设,为新牧区建设与发展有机畜牧业有机结合,确定了“生产点、生产服务区、生活区”相分离的“三位一体”新牧区建设思路。四是在畜牧养殖、加工、流通等领域进行了可追溯体系的建设。并给所有牲畜都佩带二维识别码,使牧户养殖、畜群防疫情况、企业屠宰加工情况、流通环节销售情况等都可以通过电子耳标实现动态管理。如果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可直接追溯到每一个牧户,逐渐实现“从草场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五是科学规划项目,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编制出草原防火、动物防疫、欧拉羊良种繁育、有机畜牧业业体系和产业化加工等到方面的项目可研报告。
2、存在的问题。
(1)牧民缺乏有机畜牧业生产的相关知识。牧民对有机畜牧业的认知度不高,缺乏有机生产技术,靠天养畜,粗放经营,夏秋草地利用不充分的问题。
(2)动物福利待遇不高。现有的草原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有机畜牧业的牲畜福利工程建设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3)草原鼠虫害蔓延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但仍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加以治理。
(4)在兽药的使用上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特别是牲畜内外驱虫病的防治方面,需要彻底解决兽药残留问题。
(5)畜牧业产业支撑服务能力薄弱。推广管理机制建设滞后,科技服务相对不足,畜牧业高新技术引进不力,品种改良步伐缓慢,有机饲料生产,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缺乏必要的处理设施。
(6)招商引资进展缓慢。有机畜牧业产业化链条尚未完全形成,畜产品经纪人及营销队伍不足,产前、产中、产后社会化服务匮乏,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缺乏具有竞争力、有效带动有机畜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1)河南县在作好有机畜牧业的基础上,作好发展有机畜牧业产业化工作。泽库县在20xx年以前完成五项认证工作,20xx年进行有机产品认证工作。同仁、尖扎县20xx年以前完成五项认证工作,20xx年进行有机产品认证工作。设立全州有机产品研发、监测、检验中心,负责有机产品的研发、生产,对有机畜牧业基地的空气、土壤、水进行动态实时监测。提高有机产品的个体附加值。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州、县、乡草原、畜牧兽医、农机、水利等方面的三级服务体系。州、县、乡的动物卫生监督和草原监理执法机构从现在的兽医站和草原站分离出来,成立专门的执法机构,负责动物及其产品的检验检疫和草原监理的执法任务。
(2)加大草原建设力度。开展圈窝种草,对黑土滩进行补植补种,禁止从外地购买非有机饲草料,并将泽库和日乡、宁秀乡和巴滩牧场所属的15万亩的油菜种植基地在经过转换期后进行大规模人工种草,泽库县宁秀镇、和日乡、汪家乡、巴滩牧场及同仁县瓜什则乡主要以种植禾本科有机牧草为主,泽库县的麦秀镇,同仁县扎毛乡、曲库乎乡两个乡镇以种植豆科有机牧草为主。种植高营养豆科牧草的地区,可逐渐延伸到同仁、尖扎二县浅脑山地区。并在同仁、尖扎二县的浅脑山地区逐步建立豆科牧草基地。为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提供饲草饲料保障,解决牧区饲草料不足和牲畜四季出栏问题。
(3)结合正在实施的游牧民定居工程,制定太阳能节能暖棚牛羊不同的建设标准,解决冷季牲畜营养不足、福利待遇低等问题。结合生态畜牧业,适度对畜暖棚集中,发展畜牧业专业合作化经济组织。
(4)加强科技攻关。将生物药品的研发作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组织力量尽早研发治疗牲畜内外寄生虫病的中藏药品,解决化学兽药残留问题。
(5)加大对牧民群众有机畜牧业生产培训教育力度,使牧民群众尽快掌握有机生产技术,每户至少培训一个有机畜牧业生产明白人。在基地内建立完备的生产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经营,自我发展。
(6)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引进有实力、技术力量雄厚、市场开拓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的介入带动产业化发展。实行订单畜牧业,以“公司十合作社十牧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在公司、合作社、牧户之间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体,形成稳定的供求关系。与此同时,要加强畜产品及其副产品的研发,提高畜产品的个体附加值。
(7)河南县有机畜牧业产区基本符合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评估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之规定。
畜牧业发展心得体会篇十一
进一步摸清畜牧业发展情况,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更好地发挥畜牧业在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畜牧业发展。
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今年以来,我市畜牧产业化工作在市委、政府的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依托资源优势,以加快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为中心,培育现代畜牧业经营主体,大力提升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水平,努力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预计1-6月,全市出栏肉猪17.7万头、肉羊2.93万只、家禽169.2万只、肉牛2878头,完成了目标任务的52.8%、51.4%、52.1%、52.5%;肉类总产量16715吨、禽蛋产量2400吨、牛奶产量196吨,完成了目标任务的52.3%、54.5%、59.4%。达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为实现全年工作目标和农民增收夯实了基础。
(一)养殖业主不断涌现。据统计,全市1-6月新发展适度畜禽规模养殖230户,其中生猪112户、家禽110户、肉牛3户、肉羊5户。新建玉林、沱湾、宏云等生猪规模养殖场10个、改扩建生猪标准化养殖场9个,新建顺均、华隆等养牛场3个。
(二)专业合作社不断增多。目前在工商新注册**市华阳养猪专业合作社和**市阳和土鸡专业合作社。**市阳和土鸡专业合作社以山种鸡场为核心发展会员60余户,带动周边300余户农户,养殖土鸡4000余只。
(三)基地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我市实际,结合国家标准化养殖示范项目的实施,积极探索养殖小区建设和发展模式,编制了我市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规划,围绕广溪路沿线建立规模养殖带(小区),采取了“公司+农户”“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统一规划用地,统一设计标准,统一畜禽品种,统一疫病防治,统一规划生产,制定严格的小区管理制度,规范养殖方式,建立标准化养殖小区,严格按照《无公害畜禽养殖标准》组织生产,推行标准化生产,据统计,到目前,建立标准化养殖小区10个,其中生猪养殖小区4个,家禽养殖小区3个,肉羊养殖小区1个,肉牛养殖小区2个。
(四)以草食牲畜为主的特色养殖迅速发展。目前,我市已发展肉牛、肉羊、野鸡、原鸡、肉兔、鹌鹑、肉鸽等特色养殖大户20余户,出栏肉牛100头、山羊xx只、野鸡3万只、肉兔10万只,仅特色养殖实现产值500万元以上。
(五)产业化带动增收明显。据测算,今年1-6月全市畜牧业带动农户人均增收可达85元,其中,参与畜牧产业化生产的农户人增均收达110元。
(一)领导重视。一是成立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生产科教股和改良站人员为成员,统筹全镇畜牧产业化发展的各项工作,确保建设任务的全面完成。二是强化责任落实和考核。把畜牧产业化建设列入全市各乡镇街道重点工作考核体系,制定了具体的工作任务和考核办法。
(二)落实畜牧扶持政策。建立完善畜牧产业化的扶持政策体系,加大宣传力度,增加财政投入,遵循以奖代补,先建后补及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标准,依程序兑现相关政策,落实养殖保险规模养殖保护,调动农民从事畜牧生产的积极性,鼓励反乡农民工畜牧创业,拉动畜牧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强化服务体系建设与管理。全面完成畜牧兽医体制改革任务,充实技术支撑力量,开展畜牧兽医人才知识更新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加大对养殖户的实用技术培训力度,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一)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我市龙头企业少且规模偏小,产业链不长,增加值少,加之,管理经验缺乏,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和对养殖户带动作用不强,没有形成产业化的骨干。
(二)专合组织组织化程度不高。我市的专合组织其运行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沟通信息、协调生产、调控价格、保护农民利益等方面作用发挥不够好。多数专合组织的会员之间只有信息、技术联系的松散联合,互利互惠的机制没有建立,没有起到产业化经营的基础作用。
(三)业主发展不稳定。多数业主对畜牧业发展形势估计不准,常常盲目跟风,扩大规模,造成养殖效益不高,影响积极性,一旦遇到市场,疫病等风险,就会发生关停并转。
(四)基地规模发展不平衡、标准化程度不高。我局虽按照产业带对基地进行了规划,但均是小基地规模,没有充分利用资源形成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基地,造成基地的专一性生产能力不够,标准化程度不高,无法形成知名品牌。
(五)利益机制不够完善。全市的龙头企业、业主、专合组织、基地等没有真正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连接机制,造成产、加、销相对脱节,制约了畜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一)抓重点,扶强龙头企业。发展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关键,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引导和组织基地生产与农户经营等方面的作用。一是将现有的龙头企业,扶强扶壮,增强其开拓创新,抵御市场风险自然风险的能力,力争成为省级重点龙头业。二是规范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在带动农户,开拓市场上下功夫,成为畜牧经济发展的龙头和骨干。三是鼓励支持农民合作兴办畜产品加工企业,支持其他企业向畜产品加工领域延伸,茁壮成为畜牧龙头企业。四是引进龙头企业。利用我市自然资源,引进一个加工龙头企业,带动我市畜牧业的发展。
(二)重规划,狠抓基地建设。畜禽生产基地是龙头企业的依托,也是整个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而围绕主导产业,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统一规划,推进标准化生产取得显著进展,必须注重产业规划,因地制宜,确定一系列的畜禽发展产业带,做大做精畜禽基地,成为龙头企业第一车间,并能长期稳定市场供给量,最大限度保持市场占有率。
(三)重引导,壮大专业合作社。发展畜牧产业化经营必须要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为此,要引导畜牧龙头企业与畜牧专业合作社建立紧密联系,使畜牧专业合作社成为养殖农民利益的代言人,通过谈判与龙头企业达成合约,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引导培育、规范运作现有的专业合作组织成为名副其实的中介组织,帮助龙头企业和农户实现真正对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稳定共同体,担负起畜牧产业化经营的基础重任。
(四)强服务,为业主发展护航。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xx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的要求,为畜牧产业化经营搭建融资平台,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建立畜牧产业化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畜牧部门要继续强化技术培训和指导,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市场需求信息,推行畜禽标准化生产,帮助降低生产成本。引导畜牧龙头企业搞好畜产品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畜牧产业化进程,增强市场竞争力。各乡镇要对业主在产业化生产过程中的土地使用、贷款等方面给予支持。
(五)抓统筹,完善利益机制。要把基地建设和龙头加工企业建设与壮大专合组织结合考虑,采取“企业+基地+农户”、“专合组织+农户”、“批发市场+农户”、“推广机构+农户”等多种模式,建立起稳定的多方合作关系,形成有基地提供畜禽产品,有企业加工增值,有市场促进营销,有科技作保障的良好格局,实现畜产品商品价值,形成产加销一体化格局。
(六)重投入,夯实产业化基础。一是加大对畜牧兽医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在增大畜禽养殖圈舍改造、良种引进、人员培训等投入基础上,增大对乡镇畜牧兽医站必需的办公设施(冷链设施、实验仪器设备)的投入,提高基层技术装备水平,健全动物防疫、畜产品安全监管网络,保障畜牧产业化健康发展。二是加大对专合组织建设投入,重点是将支农项目资金倾斜扶持畜牧专合组织建设,帮助专合组织壮大自身实力。三是加大对组建畜产品信息平台的投入。各级党委政府要整合现有资源,加大投入,建立完善畜产品信息平台,引导农户与市场对接,规避风险、增强其免疫力。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对畜牧产业化经营发展贡献大的有功之臣,实行奖励,包括龙头企业带动力,专合组织运作等方面分别实行奖励。
为了进一步摸清我县畜牧业发展情况,加快我县畜牧业发展步伐,更好地发挥畜牧业在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近日,我们对全县畜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依据我县河多、滩多、坡多、草多等自然资源优势以及我县被确定为国家小尾寒羊种羊繁育基地、鲁西黄牛基地和黄河滩区绿色奶业示范带建设重点县的有利条件,以发展奶牛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畜牧龙头企业和养殖小区,不断壮大专业村、专业户的养殖规模,畜牧业已占据了农业的半壁江山,呈现出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截止2019年12月底,全县大牲畜饲养量1.47万头(其中肉牛饲养量0.34万头,奶牛0.16万头),生猪饲养量13.74万头,山绵羊饲养量28.2万只,家禽饲养量1026万只。肉类总产15296吨,禽蛋总产34560吨,奶类总产4509吨。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12家(其中被确定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发展规模养殖小区16个。形成各类专业村112个、专业户3600余户。畜牧业产值实现3.4亿元,同比增长7.8%。从调查的情况看,我县畜牧业主要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一)规模饲养集中化。目前,全县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畜牧养殖小区16个,其中存栏百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小区4个,存栏5万只以上的蛋鸡养殖小区3个,年出栏20万只以上的肉鸡养殖小区2个,年出栏百头以上的种猪场4个、肉牛养殖场2个。
(二)经营模式多元化。一是集中经营。如后方乡东王坊奶牛养殖小区,通过政府扶持,引导农户集中发展,目前已入住奶牛养殖户12户,存栏奶牛187头。二是股份经营。如华普奶业有限公司,由我县两个农户合资兴办,现已完成投资290万元,建成青贮池3个、挤奶大厅1个,存栏奶牛120头。三是独资经营。如辛鑫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是由个人投资兴办,目前已完成投资210万元,建青贮池1700立方米,可存栏108头。四是技术合作经营。如绿源畜牧开发实业有限公司,与北京市奶牛中心合作,建立了濮阳市第一家奶牛胚胎移植中心,现已成功移植奶牛670余头,产下纯种荷斯坦奶牛380头。
(三)以奶牛业为主的畜牧龙头企业发展迅速。建成了以雪牛乳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乳产品加工企业,以绿源、华普、辛鑫、金凤凰等为龙头的一批畜牧养殖企业,以吴坝清真屠宰场为龙头的畜产品加工企业。目前,全县拥有投资百万元以上的畜牧龙头企业12家。其中,雪牛乳业有限公司,是集乳制品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大型龙头企业,与6个奶牛养殖小区签订了长期供奶订单。
合同。
日加工鲜奶20吨。目前该公司又与三鹿集团进行合作配套工程建设正在紧张进行。建成后日加工鲜奶能力达到50吨以上。
(四)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一是加强了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形成了以县畜牧部门为中心,县、乡、村三级畜禽疫病防治服务网络。二是加强了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成立了养鸡、养羊、养牛等专业协会。并以乡镇驻地为重点,规范建设了孙口、马楼等一批中小型畜禽产品交易市场。三是加强了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县、乡、村形成了较为健全的技术推广网络,对养殖龙头企业、养殖小区、养殖大户进行技术承包,切实解决了畜牧养殖技术方面的难题。
(一)抓组织领导,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一是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分管农业工作的政府副县长任副组长,农业、财政、科技、扶贫等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任成员的畜牧业发展领导小组。县领导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决问题,为全县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二是县政府在每年年初与各乡镇政府签定《农牧业目标。
责任书。
》,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硬性指标,年终进行统一考核,兑现奖惩。三是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决定》、《台前县黄河滩区绿色奶业示范带建设规划》等文件,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畜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四是通过对比算帐、典型引路、参观学习、政策激励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大对畜牧业的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畜牧业发展氛围。
(二)抓结构调整,提高畜牧业整体效益。一是在深入考察、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确立了“以发展壮大养殖小区为切入点,稳定猪、鸡生产,重点抓好牛、养生产,突出抓好奶业生产”的畜牧业发展思路,定位了畜牧业结构调整方向。二是合理调整畜禽结构,使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禽发展迅速,生猪和禽蛋生产稳步发展,奶业发展势头强劲,近年来又新发展了狐狸、貉特种养殖,目前全县狐狸、貉存栏达到3万余只。三是不断优化畜禽品种,引进和推广了高产奶牛、优质肉牛、优质家禽等优良品种,抓好了奶牛和小尾寒羊的选育和综合开发,提高了良种存栏及产品产量比例,形成了奶牛、家禽、猪、羊和特种养殖全面发展的格局。
(三)抓龙头企业建设,提升畜牧业产业化水平。一是把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作为加快畜牧业发展的牛鼻子来抓,集中人力、财力、物力,重点培植了雪牛乳业有限公司、绿源畜牧养殖有限公司、吴坝清真冷冻厂等一批畜牧龙头企业。目前,全县拥有投资百万元以上的畜牧龙头企业12家。二是制定并落实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在资金、用地、实施、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龙头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引导龙头企业进一步扩大规模,雪牛乳业有限公司投资680万元、征地41亩进行了扩建,还与三鹿乳业集团达成合作意向,按该集团要求投资近300万元,增加了设备,完善了实验实施,增建了高标准库房。吴坝清真冷冻厂投资300万元对生产车间、冷库、设备进行了改造,新建标准屠宰车间286平方米,20吨速冻库一处,300吨冷藏库一处,日宰肉牛或小尾寒羊分别达到100头或300头。四是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以雪鸟羽绒制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羽绒加工企业10余家,年加工羽绒2019吨,形成了豫北地区最大的羽毛购销集散地,带动了1000余户、近2万人从事羽绒收购业务,年创社会效益2亿元;后方乡金凤凰禽业有限公司、夹河乡顾庄种鸡场,存栏种鸡分别达到2万余套、年孵化鸡苗300万只,带动周边1000余户从事养鸡业。
(四)抓规模养殖,加快养殖小区建设。一是用科学规划指导小区建设,坚持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型,由乡、村统一规划用地,畜牧专家按小区标准统一设计。二是用优惠政策扶持小区建设,从资金扶持、环境优化入手,加大养殖小区建设力度,加快小区建设步伐。三是用龙头企业带动小区建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解决小区内产品的销售问题,促进小区健康发展。四是用优质服务推动小区建设,搞好良种服务,确保小区使用优质畜禽良种;搞好技术服务,指导小区实行标准化生产;搞好防疫服务,确保小区安全生产。五是多种模式加强小区建设,采取村助户养、个人投资、合资合作、技术合作等形式,发展各类养殖小区16个。
(五)抓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一是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整顿、规范了奶牛、小尾寒羊等改良、配种体系,健全了配种档案。今年,全县引进良种奶牛冻精600支,开展人工受精450头,有效地提高了奶牛的质量。二是加强疫病防治体系建设,投资50万元,建成了一座设备先进的动物疫病监测化验室,推行动物“健康证”管理,开展动物健康检查,定期进行免疫,保证了全县畜牧业的稳定发展。三是加强饲草、饲料体系建设,依托玉米秸杆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林草间作、秸杆青贮,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饲草资源。目前,全县累计建设青贮池3万立方米,青贮玉米秸杆10万吨。四是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成立了养牛、养羊、养猪等各类养殖协会,组织规模养殖户定期召开座谈会,互通信息,协调解决产、加、销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建立了农业信息网,定期发布信息,帮助养殖户规避市场风险,提高市场竞争力。
(一)产业化水平低。主要表现为畜牧业工业化、工厂化、规模化水平低。特别是能形成一定规模和带动效应的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少,畜产品生产、精深加工的产业链条还没有很好地形成,企业与农户利益联接不紧密,不能有效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造成市场竞争乏力,产销衔接不畅,直接影响了畜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制约了畜牧业的快速长远发展。
(二)资金严重缺乏。从调查的情况得知,很多农民对奶牛、肉牛和小尾寒羊的养殖愿望非常迫切,已有养殖场的还想再扩大规模,但苦于资金短缺。每年信用社发放的支农贷款期仅为6个月,没有畜牧业专项贷款。
(三)科学饲养水平有待提高。在农村,沿用传统习惯饲养畜禽的现象还很普遍。饲养各阶段,不是根据畜禽需要什么喂什么,而是有什么就喂什么,运用生物技术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还很少。粗放经营、品种更新换代不及时,都影响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四)发展畜牧业的环境尚需进一步改善。受国家政策的影响,目前,土地已成为制约我县畜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用地短缺、用地手续过于繁琐,导致畜牧企业很难扩大规模,限制了企业进一步发展。
(一)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一是政府部门要经常组织科技人员和养殖大户代表,深入到各乡镇进行专题讲座、科技培训和经验介绍,提高广大农民科技水平。二是充分发挥县职业中专、县劳动力培训基地、县广播电视等作用,积极开展“阳光工程”培训,让农民学会1-2门畜牧养殖技术。三是适时邀请专家分析国内外畜牧业发展的趋势,灌输知识,开阔视野,增强信心,鼓励发展畜牧业。
(二)抓好畜牧业基地建设,向专业化、规模化经营迈进。一要在良种繁育、技术推广上下功夫。我县除奶牛配种已实现冻精生产外,生猪、绵羊等良种繁育水平还不高,需政府牵头,建立基层冻配站(点),推广实用技术,提高改良繁育水平。二要在技术调新、规模调大、示范作用调强上下功夫。建立标准化、规模化,科技含量高的示范基地,通过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基地带动农户。三要以市场为导向,在品种调优、效益调高上下功夫。适度培育和发展狐狸、貉等特种养殖,获取较高利润。
(三)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在龙头,要以加强龙头企业建设为重点,引导、扶持绿源、雪牛、雪鸟等龙头企业进行技改和扩建,加速龙头企业发展。要利用我县各种有利条件和自然优势,引进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扩大畜牧企业群体规模。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的有效组织形式,健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共同抗御市场风险。
(四)加速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一要进一步完善疫病防治服务体系及县、乡(镇)、村三级防疫网络体系,健全动物疫病控制体系及动物疫情测报和信息管理体系,制定重大疫病的防治预案,增强对动物疫病的快速反应和控制能力。二要健全信息网络系统和管理体系,直接为畜牧业的生产提供供需和市场前景预测等项服务。通过信息网定期提供与畜牧业生产有关的各方面的信息情况,以达到调整生产、稳定价格、减少风险的目的。三要运用市场化运作的方法加快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积极创办各类协会,为农民提供直接有效的服务。四要加强对畜牧企业建设用地的规划和管理,确保畜牧企业用地指标的审批和土地使用费用的最大优惠。
(五)千方百计增加对畜牧业的投入。要采取多方融资的办法,解决畜牧业发展资金的瓶颈问题。一要将国家关于农村小额贷款的政策用好、用足,争取银行贷款。二要采取招商引资的办法,借助外力,发展我县畜牧业。三要利用民间组织或协会,协调各方资金用于畜牧业生产,从而形成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畜牧业发展心得体会篇十二
一、xxx年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我局认真按照省局和枣庄市局工作部署,围绕实现保供给、保生态、保安全总体目标,突出特色高效畜牧业发展重点,加快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积极推进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强化动物防疫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措施,全市畜牧业保持了健康稳定的发展势头。年度新建、改建标准化养殖场103处,预计出栏畜禽3900万头只,肉蛋奶总产量达到18万吨;农业部两次来滕调研畜牧业工作,对我市采取的工作措施给予了高度肯定。
一是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加快。加强项目争跑力度,争取惠农扶持资金和项目资金1500万元,实施了高效特色畜牧业示范县、生猪生产大县、秸秆养畜示范、标准化猪场改扩建、生猪良种补贴、能繁母猪保险、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补助等惠农项目,标准化改造养殖场建设21处,良种优化能繁母猪2。5万头,保险能繁母猪1。97万头,无害化补助生猪1。8万头;创建枣庄市和省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14处;大力发展食草节粮型畜牧业,新建肉牛、肉羊养殖场30个,青贮利用作物秸秆15万吨。强抓畜牧污染治理,完成畜牧污染治理项目6个;积极推广标准化生态化养殖等畜牧科技,促进了畜牧业转型升级。
二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扎实有效。强化防疫体系和防控能力建设,实施绩效考核管理,扎实开展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强制免疫畜禽2200余万头只,完成疫情监测样品7400余份。修订完善了突发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强化应急管理,全市重大动物疫情得到有效预防。统筹做好人畜共患病等综合防控,开展布病动物检测2700头只,无害化处理阳性动物55只;开展狂犬病免疫16万头只;普查小反刍兽疫羊只12万只,免疫接种41万只,建立了良好的动物保护屏障。
三是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力。落实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管理体制改革措施,顺利完成了牲畜定点屠宰监察大队整建制划转任务,对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分类管理,组织专项检查活动8次,限期整改问题74条,关停屠宰企业1处。加强外来生猪肉品经营监管,实施备案准入和复检管理,集中复检、集中交易、集中分销,目前已备案经营商4家,每日监管换证肉品量达15吨。强化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严格畜禽养殖监管和动物检疫规程,推进检疫电子出证业务,开展产地检疫畜禽1350万头只,屠宰检疫畜禽1400万头只,抽检“瘦肉精”样品4500份,监督企业自检样品22万份。加大畜牧业投入品管理,全市兽药gsp认证企业达到65家。强化监督执法,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严厉打击危害畜产品质量安全各类违法行为,查处违法案件3起,有力震慑了畜产品违法行为,维护了人民群众肉食消费安全。
四是系统政风行风建设成效明显。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推进系统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深入开展畜牧生产形势调研和养殖技术指导工作,帮助解决农民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主动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做到热情服务、规范执法,营造了良好的畜牧业发展环境。在滕州市纪委、组织部组织开展的“百名科长”评议,我局动监所在执法管理类别中被评为第6名,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认可。
二、xxx年工作打算。
我们将认真按照全市畜牧兽医工作部署,围绕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主线,以标准化示范创建、生态健康养殖为抓手,进一步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创新发展服务、防疫保护、安全监管机制,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进程,力争新建、改建标准化畜禽养殖场100处,创建枣庄市级以上示范场10处,全市出栏畜禽4200万头只,肉蛋奶产量19万吨,实现畜牧业产值27亿元;进一步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工作中重点加强提升六个方面的能力。
一是加强提升标准化示范场创建能力。按照分类指导、典型带动、特色发展、稳步推进的原则,大力推广标准化养殖技术,对新建养殖场、符合创建条件养殖场和已创建养殖场实施科学的规划管理,重点扶持山东奥华、运成农牧公司等养殖建设项目,培育生态循环和农牧结合发展典型,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
二是加强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以夯实防疫质量基础为重点,强化防疫人员管理、疫情检测和防疫冷链设施、监管档案建设,继续加大防疫队伍培训,增加疫病监测数量、比例和频次,充实基层兽医站防疫设施建设,提高疫病综合防控水平,统筹做好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三是加强提升畜产品安全监管能力。探索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进一步强化监督执法体系建设,试点开展全省“动监移动”信息化体系建设,优化检测设施条件,推行“瘦肉精”、投入品常态化抽检。积极推进无公害畜产品认证,探索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模式和机制,强化畜禽屠宰管理和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有力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四是加强提升生态畜牧业建设能力。加大养殖场污染治理,大力推广生态养殖、沼气综合利用、有机肥加工技术,适宜推广立体养殖、林下养殖等农牧循环养殖模式,优化饲养环境。
五是加强提升畜牧产业化发展能力。继续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扶持企业改善生产和技术条件,促进产品开发,增强市场竞争力。规范发展畜牧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建立合作社资金互助机制,积极推进“龙头+基地+农户+标准化+市场”五位一体的经营模式,鼓励企农、企超合作,扩展产品销路。积极争取财政支持,扩展商品畜禽保险覆盖,提升畜牧业市场活力。
六是加强提升畜牧兽医服务执法能力。强化队伍法制建设和业务技术培训,规范行政执法,简化办事程序,努力做好服务群众和行业执法工作,树立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良好形象,促进全市畜牧业健康快速稳定发展。
畜牧业发展心得体会篇十三
畜牧业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标志,加快畜牧业发展,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局对全区畜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8万头;羊饲养量4.4万只;禽饲养量163万只。畜牧业发展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畜牧业主导产业地位初步确立。
均已落户我市,投资成立综合性龙头企业和大型家禽养殖小区,这更将推动我区畜牧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饲养规模上水平,基地建设发展迅速。
2008年新建养殖小区19个,其中生猪养殖小区6个,肉牛养殖小区5个,蛋鸡养殖小区3个,肉鸡养殖小区5个,这些小区的建成不仅使我区畜牧业发展上了新台阶,同时又带动周边养殖的积极性。
(三)、建立完善疫病防控监测体系。
一是建立了区动物疫病建设中心化验室,并通过了省市项目组的验收,近期将投入使用。化验室的建成将迅速提高了我区动物疫病的诊断能力,为全县养殖户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二是通过实施4个乡镇防检站建设项目,提高乡级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三是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目前全区聘任村级防疫员名,通过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完善了县、乡、村三级动物疫病防控与服务体系。彻底解决了养殖农户的技术服务之忧。四是认真落实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和免疫监测工作,保证了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近年来全区没有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四)、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国内外畜产品市。
场发展。近年来,我们在加大对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的同时,严格了饲料、兽药执法监管。每年开展了两次畜产品质量安全拉网式大检查,严肃查处违法案件,重点打击了无证经营及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饲料、兽药的行为,杜绝了使用瘦肉精、苏丹红等违禁药品的现象,从源头上保证了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保障了群众的肉食品安全和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五)、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稳步推进发展。
2008年我区共争取生猪标准化建设项目3个,资金万元。母猪补贴万元。基层乡镇项目个,资金万元,这些项目的引进,有力的推进了我区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六)、建立合作组织,带动产业发展。
为了提高专业化规模化养殖户的素质,创立品牌形象,提高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区委、区政府及畜牧等部门积极引导,成立了由养殖大户为主的产业合作社6个,他们在防疫、引种、饲料、销售、价格等形成合力,并定期开展培训和座谈。目前,参加产业合作社的会员已达500多户,这些会员既是科学养殖的示范户,又是自治组织的带动人,通过他们宣传,示范带动了我区养殖业健康有序发展。
在区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畜牧部门的努力下,我区畜牧业协调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有些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产业化结构有待完善。
目前,我区的畜牧业产业化水平较低,特别是能形成一定规模和带动效应的加工龙头企业数量较少。农民与企业间大多是单纯的买卖关系,尚未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养殖户受市场影响的因素较大。行情好时,都抢着饲养;行情不好时,又都放弃生产,造成了产品的“短缺”和“过剩”的交替出现,市场难以搞活,产销衔接不畅,市场竞争力弱,影响了畜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制约了畜牧业的快速长远发展。
(二)、发展资金较为短缺。
畜牧业同种植业一样,属弱质产业,自身积累能力差。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对发展畜牧业投入能力较弱,所以很难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很多农民对奶牛、生猪、蛋鸡等畜禽的养殖愿望非常迫切,已有养殖场的还想再扩大规模,但资金不足,只能到农村信用联社贷款。而农村信用联社发放贷款时需要担保,散户一般经济实力较差,很难找到人来担保,影响了养殖户的正常经营和发展。另外,信用社对养殖户的贷款利息高、周期短(利息超过一分,周期一般不超过1年),对见效周期较长,一般要一年以上才能见成效的产业不适用(例如:养牛户往往没等到有收益时就需偿还信用社的贷款),这也制约着畜牧业的发展。
(三)、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亟待解决。
目前,畜牧业正由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随着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规模越来越大,一个村里每家都养,或者一户养上千头猪、万只鸡,仍然作为庭院经济,所产生的大量粪尿等排泄物如不及时处理,随时都能对人类和畜禽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农业上由使用有机肥逐渐转向使用化肥,使大量畜禽粪便等有机肥积压浪费、造成公害;由于规模化、集约化畜牧业的发展,使用抗生素、维生素、激素、金属微量元素已成为畜禽防病治病、保健促长的需要,经济利益驱动和科学知识的不足,滥用上述药物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畜产品的药物残留及环境污染。同时由于城区发展迅速,原来的饲养区很多变成了市区,不再适合养殖。
畜牧业发展心得体会篇十四
畜牧业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标志,加快畜牧业发展,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局对全区畜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提质增效、增强产业竞争力为主线,经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使全区畜牧业得到了协调、稳定、持续发展,龙头企业和养殖小区规模不断壮大,养殖户收益不断提高,畜牧经济总量再上新高,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40%。截止到目前,全区生猪饲养量62万头;牛1.8万头;羊饲养量4.4万只;禽饲养量163万只。畜牧业发展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畜牧业主导产业地位初步确立。
2008年新建养殖小区19个,其中生猪养殖小区6个,肉牛养殖小区5个,蛋鸡养殖小区3个,肉鸡养殖小区5个,这些小区的建成不仅使我区畜牧业发展上了新台阶,同时又带动周边养殖的积极性。
(三)、建立完善疫病防控监测体系。
一是建立了区动物疫病建设中心化验室,并通过了省市项目组的验收,近期将投入使用。化验室的建成将迅速提高了我区动物疫病的诊断能力,为全县养殖户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二是通过实施4个乡镇防检站建设项目,提高乡级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三是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目前全区聘任村级防疫员名,通过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完善了县、乡、村三级动物疫病防控与服务体系。彻底解决了养殖农户的技术服务之忧。四是认真落实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和免疫监测工作,保证了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近年来全区没有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四)、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国内外畜产品市场发展。近年来,我们在加大对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的同时,严格了饲料、兽药执法监管。每年开展了两次畜产品质量安全拉网式大检查,严肃查处违法案件,重点打击了无证经营及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饲料、兽药的行为,杜绝了使用瘦肉精、苏丹红等违禁药品的现象,从源头上保证了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保障了群众的肉食品安全和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五)、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稳步推进发展。
2008年我区共争取生猪标准化建设项目3个,资金万元。母猪补贴万元。基层乡镇项目个,资金万元,这些项目的引进,有力的推进了我区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六)、建立合作组织,带动产业发展。
为了提高专业化规模化养殖户的素质,创立品牌形象,提高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区委、区政府及畜牧等部门积极引导,成立了由养殖大户为主的产业合作社6个,他们在防疫、引种、饲料、销售、价格等形成合力,并定期开展培训和座谈。目前,参加产业合作社的会员已达500多户,这些会员既是科学养殖的示范户,又是自治组织的带动人,通过他们宣传,示范带动了我区养殖业健康有序发展。
在区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畜牧部门的努力下,我区畜牧业协调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有些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产业化结构有待完善。
目前,我区的畜牧业产业化水平较低,特别是能形成一定规模和带动效应的加工龙头企业数量较少。农民与企业间大多是单纯的买卖关系,尚未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养殖户受市场影响的因素较大。行情好时,都抢着饲养;行情不好时,又都放弃生产,造成了产品的“短缺”和“过剩”的交替出现,市场难以搞活,产销衔接不畅,市场竞争力弱,影响了畜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制约了畜牧业的快速长远发展。
(二)、发展资金较为短缺。
畜牧业同种植业一样,属弱质产业,自身积累能力差。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对发展畜牧业投入能力较弱,所以很难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很多农民对奶牛、生猪、蛋鸡等畜禽的养殖愿望非常迫切,已有养殖场的还想再扩大规模,但资金不足,只能到农村信用联社贷款。而农村信用联社发放贷款时需要担保,散户一般经济实力较差,很难找到人来担保,影响了养殖户的正常经营和发展。另外,信用社对养殖户的贷款利息高、周期短(利息超过一分,周期一般不超过1年),对见效周期较长,一般要一年以上才能见成效的产业不适用(例如:养牛户往往没等到有收益时就需偿还信用社的贷款),这也制约着畜牧业的发展。
(三)、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亟待解决目前,畜牧业正由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随着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规模越来越大,一个村里每家都养,或者一户养上千头猪、万只鸡,仍然作为庭院经济,所产生的大量粪尿等排泄物如不及时处理,随时都能对人类和畜禽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农业上由使用有机肥逐渐转向使用化肥,使大量畜禽粪便等有机肥积压浪费、造成公害;由于规模化、集约化畜牧业的发展,使用抗生素、维生素、激素、金属微量元素已成为畜禽防病治病、保健促长的需要,经济利益驱动和科学知识的不足,滥用上述药物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畜产品的药物残留及环境污染。同时由于城区发展迅速,原来的饲养区很多变成了市区,不再适合养殖。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大力营造现代畜牧业发展环境发达的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农业建设的突破口。大力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是高层次、高起点、高水平、战略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是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业附加值,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区的畜牧业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副业,而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产业,它已撑起了农业经济的半壁河山。当前要进一步加大畜牧业在农业中所占重要地位、重要作用的宣传,营造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氛围,真正把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列入现代农业建设,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
(二)多渠道破解资金、土地难题。资金不足的问题一直是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瓶颈,加大地方金融部门的支持力度。规模发展畜牧业,离开金融支持寸步难行。商业银行、农发行和基层信用社要将本地规模养殖户纳入信贷重点,对农户发展规模养殖要适度提高授信等级,增加信贷额度,放宽抵押贷款条件,允许养殖户利用养殖场房、设备等进行抵押贷款,以解养殖户燃眉之急,推动畜牧业跨越式发展。新建养殖场征地依照政策属农业用地,征地时需各级主管部门协调解决。
(三)抓好技术培训工作。通过有计划的培训,提高畜牧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各乡镇每年要结合防疫工作的开展,切实加强对村级防疫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村级防疫员的技术能力,通过扎实开展动物防疫工作确保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对农民进行培训。培养一批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民,尤其是要加大对村干部的培训,使他们成为生产的组织者,又能成为生产的服务者,通过他们带动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形成有机连接。
(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切实增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要认真落实扶持龙头企业的各项政策,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指导和搞好服务,引导和帮助龙头企业开发和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发展精深加工,打造名优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我区畜产品的外销量,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凡兴办畜产品加工企业的,按照有关规定享受国家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现有的龙头企业要采取设立风险资金、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无偿技术服务等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更加紧密、稳固、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实行订单农业等方式,为农户提供种养技术、市场信息、生产资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等多种服务,实现双方在资金、劳动力、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互惠双赢。同时发挥合作组织的应有作用,形成我们自己的航母舰队,去迎接市场的挑战。
(五)强化区域布局,突出抓好适度规模养殖。
适度规模养殖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标志,是建设现代畜牧业的有效途径。按照“布局区域化、品种良种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的要求,着力抓好现代养殖示范区、以年出栏生猪3000头以上,肉鸡5万只以上,蛋鸡存栏3万只以上,奶牛存栏150头以上为标准,高标准发展适度规模养殖,重点培育一大批规模养殖专业户。
(六)坚持科学治污,切实解决畜禽养殖面源污染问题随着规模养殖业的形成,畜禽粪污污染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环保问题,要下大力气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当前,要结合我区实际,可采取“雨污分流——干湿分离——沼气池——沼液存储池——人工供给蔬菜果园利用——生产无公害蔬菜水果,沼气池供自家利用”的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把沼气建设走出村子,紧跟养殖(场)户,同时大力推广生态养殖,努力为当地群众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生活环境。
(七)加大动检、疫情防控力度,确保动物卫生和畜产品安全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按照“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切实做好春秋普防、月月补打工作,特别是要高度重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确保免疫动态密度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进一步完善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一旦出现疫情,要迅速启动预案,按照“早、快、严”的原则,落实“五强制,两强化”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确保“有疫不流行,有病不成灾”。
要加强疫病预防与监测,重点指导和帮助养殖小区、规模场(户)完善防疫设施和制度,强化日常消毒。加大市场运输等环节的监督管理,全面推进动物标识和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严格产地和屠宰检疫,扩大监测范围,提高监测密度和频率。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严格行业准入,从源头保障饲料安全,强化畜牧业投入品的监管,进一步规范和整治饲料兽药市场,加大“三素二精”的查处力度,确保老百姓放心消费畜产品。
(六)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建立畜牧业发展的多元投入机制各乡镇、街道和区级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制定的一系列现代畜牧业发展优惠政策,利用各地优势,积极向上争取畜牧业项目资金,以大项目为支撑,进一步提升全区畜牧业发展档次和水平。各级要组建队伍,落实专人,主动出击,全力争取上级的支持。区畜牧局、区发改委、区财政局等部门要按照国家资金投放重点,指导乡镇、街道有关部门做好现代畜牧业项目的申报、编制工作,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支持,加大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
畜牧业发展心得体会篇十五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揽畜牧业发展。以畜禽产品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发展方向,大力实施“畜牧业升级计划”和农业产业化“双千提升行动”,突出抓好畜牧业良种繁育和畜禽产品深加工,提升我市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对合肥经济圈其他地区畜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继续实施“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监管体系化、推进畜牧业现代化”的“五化推一化”发展战略,加速全市畜牧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建设新农村和城乡统筹发展。
二、主要工作目标任务。
(一)肉类总产40.7万吨,蛋类总产12.7万吨,牛奶7万吨;出栏生猪250万头,家禽12700万只,存栏奶牛3.2万头。
(二)新建种畜禽场20个,其中达到市级奖补标准的6个。
(三)新建规模畜禽养殖场200个,其中达到市级奖补标准的30个。
(四)新增畜禽无公害产品6个。新增市级以上认证的标准化畜禽养殖基地20个,其中获得省级以上认证的2个。
(五)畜禽产品加工产值与畜禽养殖业产值比达到1.5:1。
三、主要措施。
(一)认真组织实施主导产业发展规划。
认真组织实施全市养猪业、家禽业和奶业3个主导产业发展规划,指导三县制定各自主导产业单项规划。同时,组织龙头企业编报饲料加工、畜禽养殖、畜禽产品加工等重点项目。根据规划和重点项目引导产业发展。组织编制全市“”畜牧水产业发展规划。
(二)积极做好市级奖补政策的实施工作。
继续加大力度,宣传市政府出台的发展现代畜牧业奖补政策及实施细则,扩大政策知晓面,争取吸引更多资本投资现代畜牧业。同时,对在项目验收奖补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及时提出解决办法,确保奖补政策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效果。
(三)努力向上争取对产业发展的支持。
抓住国家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机遇,以三县生猪、家禽、奶牛发展单项规划和龙头企业项目为基础材料,编制备选项目,积极向上申报争取支持。一是继续大力宣传《安徽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财政部有关文件精神,按照要求提前准备好发展规划和项目,力争全市申报财政部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继续取得好的成效。二是积极通过发改部门和省农委向上争取中央国债资金项目。三是积极向省农委、省财政争取省级财政支持的品种改良、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推广、畜产品加工、合作组织建设等方面的项目。四是积极向农发行等金融机构推荐项目争取贷款,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支持企业发展。
(四)进一步做大做强畜牧良种业。
按照把我市建成全省及与我省相邻地区畜牧良种供应基地的思路,进一步做大做强畜牧良种业。一是鼓励支持现有良种企业扩建、改建,提高生产能力;二是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外来企业到我市建设一批起点高、规模大的畜牧良种场;三是积极推动企业与安农大、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畜牧良种育种工程中心,加大良种的选育与推广力度。
(五)大力发展畜禽产品深加工。
促进和诚肉鸡加工厂尽快达产,万润生猪屠宰加工厂尽快投产。支持现有畜禽产品加工企业上马精深加工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批规模大、档次高的畜禽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培育加工产品品牌,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六)继续推进畜牧业标准化生产。
宣传市政府出台的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政策中对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建设的奖补规定。20xx年重点制定以下标准:1.杂羽肉鸡的饲养标准,由合肥温氏公司制定。2.规模养猪大户猪舍建设标准,由合肥温氏公司制定。3.规模养鸡大户肉鸡舍建设标准,由合肥立华公司制定。4.肉鸡加工标准,由和诚公司制定。5.二元杂交母猪饲养标准,由长风公司制定。6.肉鸭饲养标准,由益农公司制定。
积极推荐市地方标准申报省级标准。加快养殖标准化基地建设,支持现有条件好的养殖场申报国家级、省级、市级标准化生产基地。大力支持温氏、立华、长风等公司带动养殖大户,发展养殖基地。继续推进一批企业申报无公害产地产品一体化认证。
(七)大力提升产业科技水平。
对规模养殖企业按产业分类进行科技培训。组织企业到养殖发达地区和大企业参观考察,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帮助本地企业了解新技术、拓展新思路,促进本地企业与外地企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校合作,加强与科技主管部门联系,帮助企业和科研院所争取畜牧类科研项目。支持科研院校和企业在我市饲料、畜禽生产、畜禽产品加工等企业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试验。采取召开现场会等形式推动新品种、新技术的普及应用。
(八)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重点引进动物疫苗、兽药生产,畜禽产品精深加工,畜禽良种繁育,养殖加工设备制造等我市紧缺项目。加大外出招商力度,对国内上述类型的大型企业进行摸排,对有意向来我市投资的企业,由局领导带队上门招商。加强与我市三大开发区、县区、市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配合,尽可能满足外来投资者的要求。对有意向的项目确定专人跟踪,随时提供服务,为项目落地、建设投产以及企业后续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使企业招的来、留得住、发展得好。
(九)切实做好对重点企业和项目的服务。
牢固树立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发展的大局意识,坚持以服务促发展。今年继续做好对以下重点企业和项目的跟踪服务,促进项目建设顺利完成,早日投产。1.深圳铭基公司肥西县家禽养殖加工项目。2.马鞍山现代牧业肥东县2万头奶牛牧场项目后续工程。
3.伊利公司长丰县2个3000奶牛牧场项目。4.合肥温氏公司肥西、长丰县种禽、种猪场项目以及生猪屠宰加工厂项目。5.安徽和诚公司肥东县、肥西县养殖场项目。6.合肥万润公司肥东县加工厂项目。
四、责任分工。
由市局分管领导负责。畜牧处、财务处组织,三县、包河区主管部门落实。
相关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学教师师德师风培训心得体会(优质8篇)
- 2023年教师个人师德师风心得体会(模板13篇)
- 长征的心得体会及感悟100字(精选17篇)
- 最新国庆74周年系列活动心得感悟(大全17篇)
- 骑自行车的心得体会700字(精选15篇)
- 最新学宪法讲宪法主题作文400字(通用20篇)
- 2023年中学化学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优秀14篇)
- 最新e5素质拓展心得体会(模板19篇)
- 学前教育学心得体会(通用10篇)
- 中学生家庭教育心得体会600(模板19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