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职教育研究论文(精选13篇)
- 上传日期:2023-11-19 18:08:35 |
- ZTFB |
- 11页
瑜伽让人们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平静心灵。学会运用修辞手法,可以让文章更有说服力。下面是一些优秀的作品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指导。
中职教育研究论文篇一
20xx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xx-20xx年)》,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正式制度规范运作的体制保障,但非正式制度环境对职业教育的负面影响仍然存在,是目前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现实困境。
长期以来,社会上存在对职业教育的非正式制度歧视问题。文化因素、传统人才观、择业观促使职业教育成为高考正式制度下学生和家长的末位无奈选择,又使就业市场化背景下人力资源配置对职教毕业生冷漠排斥。首先,从升学角度看,由于正式制度将高等教育院校依据教育质量、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师资力量、科研水平、文化及学术影响力等指标对其进行了绩效标准化等级划分,造成高校人为的“名、优、中、差”三六九等现状。无论学校还是考生家庭都普遍看重选择高层次院校,首选国外名校(高考制度外),国内名校及“211”“985”院校次之,再次二本,至少三本,紧后才会心不甘情不愿的考虑高职高专或技校等中等职业学校;其次,从就业角度看,顺应传统观念的嵌入式影响,用人单位的人才观产生连锁性扭曲,偏重学历文凭又要求能力水平,尤其强调第一学历是否为“211”“985”院校毕业,二本、三本和专升本学历成为人才市场选人用人的底线,高等院校的专业技术人员聘用标准更是高至要求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对海归博士更为青睐。相比之下,职教毕业生鲜有平等竞争就业机遇。由于传统观念、文化影响等非正式制度层面的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从根本上改变职业教育的非正式制度歧视,只能从改革完善正式制度设计入手,在制度安排上营造普通高校和职教院校平等地位认同的社会环境。一是深化招生制度改革,适度扩大职业教育院校数量和办学规模。探索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通过考试多次选择人生定位和发展坐标、普通高校、高职院校间学分转换、学历互认的运行机制,改变“一考定终身”现状,建立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制度,拓宽终身学习通道。让“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成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主流意识形态;二是构建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机会均等、竞争公平的就业平台。除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岗位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不应设置学历层次、毕业院校等附加条件,为职校毕业生让渡一定的就业制度空间;同时提高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薪酬待遇和社会地位,在正式制度安排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通过接受职业教育让从事技术技能岗位工作成为人们就业的新追求。
伴随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职业教育在办学规模和发展速度上也实现了同步增长,但普遍存在职教功能弱化、单一化和办学质量不高的问题,突出表现为非正式制度作用下的三种异化现象:一是职教功能异化。普通高校扩招衍生了职教院校的生源保障危机,高职高专院校为保证生源,降低录取标准,成为承接大量未能升入普通高校考生的载体,一旦出现生存发展困境,职业院校多会选择联合升本或与普通高校合并等“转型”方案,造成办学定位与市场需求脱节;二是办学形式异化。职教院校仿照普通高校办学形式,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培养目标等方面缺少办学特色,造成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混淆同一化。职教院校为了满足就业导向争相创办热门专业,结构趋同、专业趋同现象普遍存在。三是培养过程异化。由于经费、师资、相关实训基地和设备的限制,造成职教院校对在校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缺失及专业化、标准化程度低的现状,客观上形成职校毕业生低分低能低素质的整体社会形象,使学生难以适应经济结构多元化、市场需求多样性的现实需要。改变这种局面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职业教育体制机制,使之能够克服非正式制度的异化影响,当前应重点解决两个问题:首先,改革职业教育体制,科学界定职业教育的市场定位。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应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基础,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构建相对独立的职业教育体系。其市场定位是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专业职业技能,毕业后能够熟练掌握相应的技术和技艺,成为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更好的服务于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需要。要打破现行的职业教育只有专科教育的单一属性,在学制、专业设置上突出实践性和技术性的鲜明特色,形成专科、本科、研究生教学体制相衔接,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体制相统一的独立体系,拓宽学生职业生涯选择的宽度和上升渠道,使职业教育的发展坐标更具吸引力、影响力和凝聚力;其次,改革教学内容和手段。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应突出专业技术技能特色,在具体课程选择上要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立足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设置专业课,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行动态调整,改变几十年一贯制的传统做法。在教学手段上更多的应用实践教学、具体操作,在校期间更多的举办专业技能竞赛,并把成绩纳入学分累积和就业指导,提升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适应市场需求能力。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始终存在办学机制不活、培养模式僵化的问题,国家特定的教育机构是职业教育的单一主体。在现行的高考制度安排下,职业院校接收的都是未能进入本科院校的生源,不分兴趣爱好,只按照学校设置专业统一编班,沿袭理论教学、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造成教学活动与社会实践相割裂,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特别是在教育经费来源上主要依赖政府拨款,在办学主体和资金来源单一的双重制约下,僵化的办学机制、滞后的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手段,加之职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不高,致使职业教育教学效果欠佳,市场活力匮乏。针对这些弊端,应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从三个方面对职业教育的现行办学模式进行制度重构,以规避非正式制度负面冲击下的正式制度设计缺欠:一是通过培育多元办学主体,创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引入以企业为主导的市场配置职教资源的办学体制,推广校企合作双主体参与办学模式。如参照德国国家立法引导、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以企业投入和社会投入为主的办学资金筹措模式。课堂教学和实训基地操作并重,使学生获得相关行业从业的实用性技能。通过实行订单式培养,宽进严出,以学生在校学习成绩和专项技能为依据,推广“对号入座”就业导向,使职业教育和市场化竞争紧密结合,以高质量应用人才满足企业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二是拓宽职业院校师资来源渠道,要打破现行的职业教育教师资格、编制的局限性,探索客座教授、企业师傅和“双师型”专职教师三位一体的职教师资构成,其薪酬福利除教师工资外,还可享受企业提供的津贴等,从而确保优质职教师资资源通过市场机制优化配置;三是培育职业教育文化,营造良性非正式制度环境,把职教文化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前,迫切需要把培育大国工匠精神作为职教办学方向,使精益求精、务实创新成为职教文化的核心理念,让具备职业技能和创新本领的职教学生同样可以实现个人价值的理念深入人心,使职教毕业生能够获得职业尊严、社会认同。
欧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都建立了一整套比较完备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在办学投资、学校管理、就业导向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以法律的强制性约束各项职教措施贯彻落实。国外职业教育成功实践表明,完善的立法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从我国实践看,职业教育立法制度设计方面仅有一部笼统《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6年9月实施),针对性、操作性不强,尽管此后在正式制度安排上陆续出台了一些政府规章及地方性政策,但缺乏系统性和制度衔接的严谨性,而且政府规章和地方性政策并不具备法律约束力,致使一些政策出台后束之高阁,形同虚设。特别是在职教投资渠道、管理机制、就业指导方面,由于缺少法律规范,使职业教育游离于高等教育体系之外,整体发展能力和潜力远落后于普通高等教育,职教毕业生成为不受待见的求职者、打工族。在相关法制缺失的背景下,职业教育行政化人治结构特征明显,亟需用依法治国理念促进职业教育制度重构。完善职业教育立法,应立足职业教育的市场定位,着眼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升国民整体素质,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培养技术型、应用性人才,突出实效性、针对性和职业教育行业整体发展的规范性。由于现行体制受非正式制度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多,在立法层面对职业教育进行正式制度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量消除非正式制度因素惯性作用的影响。通过建立国家扶持性法规条款,对参与、支持职教事业发展的企业、社会组织给予褒奖,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形成支撑其发展的法律结构和长效化激励引导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非营利性行业组织发展,发挥其沟通衔接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的中介桥梁作用;保障职业教育投资稳定增长、鼓励引导社会资本进入职教领域,培育多元办学主体;推进职教领域去行政化,细化依法治校、依法治学法律法规;增强教学环节专业技能性、实践性、开放性;加强职教文化建设,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促进社会人才观的转变和认知提升;建立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互融机制,拓展职教毕业生就业渠道和上升空间。制定便于操作者执行、管理者考评和社会公众监督的法规条款的同时,依据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别职业院校的发展特点,还应出台适用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实施细则。
中职教育研究论文篇二
近几年来,我国成人教育发展迅猛,但是在实际的发展中存在很多的困难和问题,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当前我国成人教育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我国成人教育班级管理制度普遍不够完善。成人教育学生具有特殊性,在班级管理制度的建设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考勤制度、考核制度等都与成人教育的发展特点不同,成人教育中存在很严重的迟到早退以及随意请假等现象。在成人教育班级管理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成人教育在管理中非常重视理论学习,而学生的时间能力就被很大的忽视,虽然培养的学生具有足够的理论知识,但是实际的操作能力严重不足,用人单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开展岗前培训。在成人教育管理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成人教育知识教育方面存在轻视创新的作用,在日常班级管理中,非常重视知识的传授,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存在很大的问题。当前社会知识的产生和传播速度非常快,学校的知识总是滞后社会的发展,为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学生能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创新知识,这点成人教育做得严重不足。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在教学中师生互动之间一直不够好。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学校为扩大规模,在课程设置方面一味求全,很多课程的设置针对性不强,在班级管理中缺乏清晰的目标和定位,不明确需要培训什么类型的学生。班级所开设的课程与市场严重脱节,这些方面都需要完善。
中职教育研究论文篇三
摘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英语教育也越来越普及,尤其是在当前的中职教育中,对于学生的英语教育被越来越重视。当前的教育不断地改革,使得新课程,新教育的方式层出不穷。但随着课程量的增加,英语教学中的单词,课文都有了不小的增加,但是,语法的内容确实越来越少,在新课程中要将语法与单词和课文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
关键词:新课程;中职英语;语法教学。
随着教育改革,新课程教学也在不断的开展,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英文教科书中的单词量由原先的2000上升到了4000,单词量的增加致使教师在进行英文教学中偏重于学生对单词的记忆与运用。考试时作文的增加也使得教师加强了学生对于句子的记忆与写作方式的训练,这些内容的增加使得语法教学越来越不被重视。而在新的课程模式下,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更加全面,在充分理解语法的基础上运用记忆的单词以及句子进行英语作文的创作。既能有效的增加学生的英文水平,又能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可谓一举两得。这也是本文探讨与研究的重点所在。
1新课程模式下的中职英语语法教学存在的问题。
1.1语法教学缺少语篇辅助。
传统的英文语法教学是机械式的记忆,而考查方式也较为简单,以选择题,填空题,划线题为主。选择题是在四个选项中选择出正确的语法项,而学生在进行选择过程中,会不由自助的观察错误选项,一旦所做的选择题较多,错误选项就会在学生的脑海中不断的加深,致使学生的语法学习走上歧途,得不偿失。填空题是在一段话或者一段文章中空缺一定的部分,由学生进行填写,这样训练会使得学生的语法得不到充分的记忆,在空缺部分填写中存在错误的时候,会使得学生加深对错误填写方式的记忆,致使以后运用语法时都会存在这样的错误。划线题是考生在文章中将规定的语法部分进行划线,这样做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记忆语法,但是划线需要语篇的辅助才能够进行,因此,加强语篇辅助语法的学习在新课程的语法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
1.2学生积极性不强。
由于英文的学习自身较为枯燥,尤其是语法的学习,更是晦涩,因此许多学生在进行语法学习的时候存在抵触情绪,不愿学习,这就是学生积极性不强的体现。教师在进行课程的传输时,许多学生不会进行课堂记忆或者笔记记录,而是开小差,或者做一些与语法学习不相干的事情。哪怕是学生进行了笔记的记录,课后大多也不会进行有效的复习工作。由于语法对于记忆的准确性要求较高,一旦记忆中存在什么问题,就会使得错误的记忆体现在语法的运用中,最终导致学生记忆错误的语法运用。因此,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准确而牢固的记忆语法知识,是当前的中职院校中教师所需考虑的重要问题。
1.3锻炼语法机会缺失。
学生接受英文的教学与英文的应用大多是在英语课堂上,一旦下课后或者其他时间,学生对于英文的`运用就变的极少,而语法的牢固记忆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正确运用中才得以实现,因此,锻炼语法机会的确实是影响新课程英语语法教学的一大难关。在课堂上,老师的知识传授大多是传统的黑板式教学,就是老师一边讲解关于语法的知识,一边将重点与要点写在黑板上,而学生能做的知识进行当堂的记忆或者笔记的记录。本来学生对于语法的锻炼机会就少,课堂上更是只能对于语法知识进行死记硬背,造成学生对于语法的理解与运用越来越差,形成恶性循环。
2新课程模式下的中职英语语法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2.1运用语篇进行语法教学。
运用语篇辅助对学生进行语法教学是应当在新课程教学方式中广泛推广的一种手段。由于进行语段画线进行语法训练的方式既能增加学生对于语法的理解,又可以降低学生记忆错误语法运用的可能性,因此应该大力推广这种方式。然而,这种方式需要语篇的辅助,在语篇上进行划线,所以,在课本中加大语篇的数量,老师在进行语法的传授时,既要讲解最基础的语法知识,还要带领学生在课本上的语篇进行语法划线,之后再让学生在新的语篇中自己进行划线工作,充分发挥课堂上学生所记忆的语法知识,既增加了学生的语法记忆的牢固性,又增加学生的语法锻炼机会,可谓是一举两得。
2.2运用竞争与合作方式提升学生积极性。
英文传授与语法记忆的枯燥性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较差,进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只有提升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才能解决这种现象,运用竞争与合作是提升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之一。例如,在课堂上,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按小组进行活动。小组内部各个成员一同进行语法训练以及语法题的攻克,这便体现了合作的理念。而依照各个小组整体的完成时间以及完成的准确度进行对比,挑选出最佳的合作小组,则体现了竞争的理念。充分运用这种竞争与合作的方式,极大的降低了课堂上学生开小差的可能性,又降低了英语学习的枯燥性,使学生进行有效的记忆与语法锻炼。
2.3利用写作提升学生运用语法能力。
运用写作提升学生运用语法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手段。由于学生仅仅在英语课堂上才会进行英文与语法的训练,课后的学习时间十分少,因此,在课后安排学生进行写作,在写作中运用讲解的英文语法知识,加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同时,将优秀的作文挑选出来,老师讲解优秀的地方,并带领学生学习精彩的语法部分。这样做可以使学生潜移默化的使用所学习的语法,并运用到交际当中去。
3结语。
英语作为当代的国际通用语言,其地位与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新课程中的英文语法教学也要随着时代进行改革,才能够使我国的人才充分掌握英文这项第二外语。在新课程教学中,运用语篇进行语法教学,运用竞争与合作方式提升学生积极性,利用写作提升学生运用语法能力,就可使学生充分掌握语法知识,提升学生的英文水平。
参考文献:
[1]黄和斌.认知式英语语法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33.
[2]张正东,杜培奉.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原理与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中职教育研究论文篇四
摘要:《音乐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和身心特点出发,运用听、奏、唱、律动、表演、创编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有效地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去感受、去表现、去创造。在音乐课中,要为学生营造一个高度自由的思维空间、愉快的教学氛围,通过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自由活动来开启学生的素能培养。
关键词:音乐教学创新课程理念。
音乐活动的设计必须以音乐课程内容标准为核心,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将音乐课程内容的目标与意图通过精心的设计融进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以培养审美素养为目的。要设计以审美为目的的音乐活动,必须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针对儿童是以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特点,创设与音乐内容相关的环境,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大胆地表现。只有当孩子的心灵随着音乐节奏一起跳动时,他才能真正地体验到音乐里所包含的情感语言,才能进一步诠释艺术的美。如在欣赏教学《荫中鸟》这一课中,我分别设计了三种活动,让孩子的感官与情绪随着活动的进程逐步进入了最佳的学习状态。活动一:模仿或猜一猜(不同的鸟的叫声,不用标准答案约束孩子,甚至可以表现吵架的鸟、受伤的鸟、鸟爸爸、鸟妈妈、鸟孩子等的叫声)。活动二:听赏与表演(随着乐曲的播放,把音乐中的鸟表演出来,学生可独立自由地按自己的理解与想象表现音乐形象,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投入程度)。活动三:听音乐绘画(让学生在乐曲的伴奏声中为鸟儿们设计一个美丽可爱的家园,教师注意学生对“家园”内容的表达以及色彩的应用)。整个一节课的教学通过三个活动有机连接,以及师生在活动中语言与情感的交流,无需教师冗长的说理与刻板的演示,孩子们在活动中便完成了审美的全过程。
二、发声练习形式要简单、多变。
在歌曲教学前,进行简短的发声练习,是培养学生运用自然良好的嗓音进行发声的重要途径,是唱好歌曲的前提。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发声器官尚未经过训练,因此要采用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训练。他们思想单纯,幼小的心灵很有爱心,对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尤其是对小猫、小狗之类的小动物更是关怀备至。根据这一特点,我设计了这样一条发声练习曲:
学习前,我用投影出示小鸽子的图片,引起了学生对小鸽子的兴趣,再问学生:鸽子是怎么叫的?学生回答:“咕咕咕。”“那我们就一起学学小鸽子叫吧。”这样就自然地把学生引到发声练习的教学中来了。
三、音乐活动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音乐形式,情感交流。再丰富的音乐活动也仅仅是一种音乐形式。如果缺少了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那便是一种呆板乏味的教学步骤罢了。在音乐活动中教师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面部表情、眼神以及体态语都是课堂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创设情境的催化剂,它能使抽象的音乐转化为生动的画面,孩子们会在你情感的牵引下展开想象的翅膀。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2.给学生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人们常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作为音乐教师,我们更应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心理舞台。在音乐活动中,孩子们不论是以个人或小组(自由组合或指定组合)的方式进行活动,都必须面对同学和老师的评价,而每个孩子会因自身的性格或气质上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个性,或张扬,或怯弱。这时,作为老师首先必须以“尊重”为前提,以“情感”为纽带,以“激励”为手段,因为孩子们是最会看老师的脸色行事的。这样才有利于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让孩子们的心理具有安全感;他们才会把音乐活动当成是自由创造的天地,进行大胆的艺术尝试,才能使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四、唱歌教学愉快、自由。
在音乐课中,要为学生营造一个高度自由的思维空间,通过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自由活动和教师的民主评价,使他们获得素质的发展,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唱歌的兴趣。如在演唱歌曲《迎红军》的过程中,教师先提问:“用什么表现方式能使歌曲听起来更热闹?”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个学生提出,可以一半学生唱歌,另一半学生带韵律地喊“欢迎、欢迎”。学生很来劲,个个跃跃欲试。我顺势将学生分成两组,一起来感受这种表现形式的实际效果。接着又鼓励学生畅想:“迎红军的场面可热闹了,大家争先恐后,一会儿这家杀猪、宰羊,一会儿那家端来白米饭,怎样来表现这种热闹的场面呢?”学生有的说边唱边表演,有的说用轮唱。让全体学生分别尝试这两种方法,果然场面更加热闹。这时,我又提议:“中国民间习俗常用锣鼓等打击乐器来表现喜庆热烈的场面,这首歌可以加以怎样的锣鼓节奏型来演奏呢?”学生们编出了许多节奏。
总之,简单、多变的愉快音乐教学,从多角度挖掘孩子们喜欢的、乐于接受的形式,可以轻松、愉快地达到练声的目的。在自由、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无拘无束,灵感激发,让学生在游戏般的音乐活动中感受到了欢快,也在愉快自由的集体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为培养多才多艺的新育苗工程增光添彩。
中职教育研究论文篇五
就我国教育体制来看,中职教育在为社会输送技术型人才的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对社会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中职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企业、为社会输送高技术含量的专业人才。其教学效率的高低与社会、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它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培养专业过硬、技术过强的专业技术型人才是中职院校办学的教学目标。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公,其学习主体地位被社会肯定,受到广大教育者的推崇,而只重视技能培训的传统中职教育教学理念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学生心理问题逐渐突显,因此,调整传统的教学观念至关重要。
一、探究学生心理现状,掌握学生心理变化规律。
就中职院校的学生年龄来讲,大多14~16岁,正处于青春叛逆时期,这是他们性格、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正确、科学地引导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就现今中职院校的学生来看,大多为90后,这个阶段的学生,独生子女居多,被家长溺爱,娇生惯养,缺乏独立精神、吃苦精神。在教学中,经常可以发现这种现象:在人际交往中,个别学生行为习惯偏激,情绪波动较大,不能正常、和谐地与同学相处,甚至有极端的行为、动作;在生活中,一些学生对处理自身事物、个人生活感到困难,甚至生活难以自理;在学习中,个别学生学习能力低下,没有学习方法,甚至有时产生厌学心理、排斥心理。这一系列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都充分说明了学生在学习状况中处于亚健康,甚至不健康状态。因此,探究学生心理状态,研究学生心理变化规律,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二、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体育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养成积极参与锻炼的意识,并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锻炼身体,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因此,体育教师在上课时,首先要加大对学生个体的关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锻炼,并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阻止,防患于未然,当面对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时,教师要设法通过科学、有理、赋予人情味的方法悉心进行引导,所以,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1.设置民主的教学平台,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人是一种感性的情感动物,能够清晰地感受到相互之间的态度,你对别人好,别人就能对你好,而这种处事道理对教育教学也同样适用。当教师在教学、生活中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嘴脸,嫌弃后进生喜爱优生,处理问题带有严重的感情色彩,这样就会拉大师生之间的距离,把学生推向教师的对立面,不利于教学的开展;当学生在面对一些心理健康问题时,产生不良情绪,就不会主动向老师寻求帮助,最终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严重遏制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要通过平等地对待所有学生,尊重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差异性,尽量弥补学生之间的差距等方式来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2.通过教学引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由于中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是因为中考成绩不理想而报考这类学校的,很少部分是因为真正喜欢这门技能才就读的,这可以显示出他们基础知识、学习行为习惯不是很好,再加上他们大多是14~16岁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叛逆心理严重,因此,反映出中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普遍不高。中职体育教学是中职教育教学的组成部分之一,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责无旁贷。中职体育教育在所有的教学课程中,最受学生的青睐,原因在于它与学生的生活最为接近,能够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学生通过参与体育活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减小学习压力,发泄自身的不良情绪,同时体育活动也是增进学生友谊,休闲娱乐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任课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就应该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这种教学特点,引导学生学习,并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品质,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
3.借助赏识教育,构建科学的评价方案。
科学、全面的评价系统构建对整个中职体育课堂都有着积极意义,它能够促进教师、学生对自己的理解、认识。教师在评价时,要善于借助赏识教育,面对学生时,能多鼓励、多激励,要从发展的角度看待学生,从而呵护学生的自主心,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通过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采用合理的评价方案,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是百益无害的。
总之,在面对当代的中职生时,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把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教学课题作为教学研究的重点,在教学中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状况。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状况,循循善诱,积极为中职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解答途径,让学生能在科学的教学环境中形成健康的心理。
参考文献:
中职教育研究论文篇六
多年来,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一直是学校的招生“大户”,学生几乎占了每年所招收新生的一半以上,学前教育专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既是好事,又是难事,给学校的各项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为实现“招得进、留得住、学有成、推得出”的办学宗旨,我校的学前教育抓住了教学质量这一生命线,努力抓好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模式,组织教师积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和教学管理新模式,深入剖析自己的不足,积极扬长避短,抓好课程改革。作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学校的课程改革应该先行,建设一个具有示范性的课程体系。为此,我们得先对自己所在专业课程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办学多年,课程体系比较完善,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也显现出某些不足:一是重视音乐、舞蹈、绘画、手工、普通话等的专业技能技巧训练,忽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开放型的教育实践活动;二是课程、教法比较滞后,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重视不够;三是学前教育学生在校教育体系和幼儿园管理体制衔接不到位。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一直没有走出传统模式,这就导致学校的课程体系,特别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缺乏后劲,完善有余,合理不足,培养的学生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的多元化需求。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要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型学前教育毕业生,就要以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提高素质为手段,在学生的生理、心理、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实施系统的教育。近年来,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结合实际,有的放矢,调整了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根据需要增减教学内容,在合理开设文化理论课的同时,注重加强专业技能课教学力度。同时,实施分班分组教学,强化专业技能验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专业技能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以后进入社会的立业之本。学校根据验收要求,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琴法、舞蹈、声乐、试唱、普通话等科目进行了技能考核验收,调动了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促进了专业课的教学。学前教育专业在搞好专业技能教育的基础上,注意拟订好学期、学年和整个3年时间内系统的见习内容和目标要求,使专业知识与专业理论同幼儿园的教学实践保持紧密的联系,改变过去教学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到本地区的学前教育机构进行一定时间的见习和实习,并与所在幼儿园共同研究制定实习、见习计划,完善教学实习方法,为学生配好实习、见习指导老师。在学生具体代班时,学生在幼儿园能得到本专业教师和幼儿园教师的共同指导,加快幼师学生下去学习新知识、吸收新经验,从而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为培养复合型幼师专业人才提供了课程保障。
二、改进学习机制,提高学生素质。
作为湖南省卓越学校,学生学习机制的建设也是卓越校建设的内容之一。要使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现代幼教需要,必须使学生具备综合性的专业技能。学生的综合技能提高程度和学习效果的好坏最终要受到实践的检验。因此,教师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学习机制,了解学生怎样学习,然后结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机制,教师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学生在校期间,其学习方法、习惯、兴趣以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掌握该专业的技能,能否满足今后从事现代幼儿教育的需要。因此,教师要坚持创新思维,注意吸收和借鉴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艺术。只有把灵活的教学形式、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才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幼儿教育人才。
三、改善育人环境,提高学生发展水平。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的是幼儿教师这一神圣职业,学生的独立自主和管理能力必须达到较高的水平,才能适应今后工作的需要。所以,专业教师在学校必须注重改善育人环境、提高学生发展水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加强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因此,教师除了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进行指导以外,还应尽力为每人创造一种宽松、和谐、具有管理意识和竞争意识的育人环境。在专业内,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在班级内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让各班或者各小组组内成员轮流组织参与各种校内外的竞赛和专业技能活动。比如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加歌咏比赛、手工制作比赛、普通话比赛、舞蹈比赛、绘画书法比赛等等活动。这些比赛活动,学生喜闻乐见,充当着主人翁的角色,乐意参与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教师在其中起指导的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积极的发挥,这样有利于学生施展才华、锻炼技能,使每个学生获得良好的自我管理意识和经验,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发展水平。
四、建全考核评价体系,把好学生质量关。
考核评价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考核评价体系包含诸多方面:文化知识考评、专业理论考评、专业技能考评等等。同时,结合学生毕业就业的实际需要,还必须对学生的应用能力作一个评价,从而确定学生的实际水平,有针对性的做好学生综合评价。学生应用能力评价可以包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评和社会适应性能力的考评。在上述考核评价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责任心、协作精神做出整体的概括性总结,最后形成总结性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最后的集中比较、排队、审核,为科学地考核评价学生提供可靠的依据。被授予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一来,我校学前教育专业根据现代幼教对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学生毕业的综合考评实施灵活的管理体制,逐渐建立了一套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学前教育专业对毕业生实行了“四证换一证”制度,即学生必须先获得思想品德合格证、文化成绩合格证、专业技能合格证、职业资格证,然后才能获得毕业证。这种考核评价机制的健全和完善保证了学生的质量,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适应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提供了重要保障。总之,在新的形势下,我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又面临新的挑战。作为该专业的一员青年骨干教师,我知道自己肩负的责任,在积极搞好所在专业教育教学的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到专业的教育改革当中来,当好改革发展示范校的排头兵,当好省卓越校的攻坚者,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一、完善技师学院师资队伍。
二、健全技师学院规章制度。
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在制度层面对技术师范学院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保障,需要真正将其落到实处,而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摆设,不然也难以推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发展。因此,我国的技术师范学院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对学校规章制度建设的`重视程度,充分认识到规章制度的合理性以及能否真正贯彻落实是影响到教育教学成效的关键所在,以便在具体的工作环节加大力度,进一步规范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切实维护好教学秩序,确保教育教学质量。技术师范学院的规章制度需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健全的工作制度。工作制度必须涉及到对教学质量的科学评估、教材管理、课程考核、专业考核、教学设备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以便更好地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规范,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第二,完善的行为准则。行为准则当中需要涉及到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以及教育教学管理中需要遵循的原则,同时还需要包含学生手册等相关内容,而且在设计这方面的内容时需要综合考虑到教育教学管理的实际需求,加大执行力度。
三、强化技师学院课程改革。
课程体系的改革是当前技术师范学院教育教学管理创新发展的动力,同时也具有巨大的实施难度,要求在课程体系的设置方面突破传统教育体系的束缚,切实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需求,从而培养出能够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而不少院校在设置课程体系的过程中会单一地侧重于知识或者是实践,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工作受到影响,降低了学生的社会适应度。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技术师范学院必须深化课程体系的改革工作,整个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具备导向性。一方面,要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作为改革导向,依据就业岗位的技能需求培养出相应人才。另一方面,要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改革导向,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理念,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与此同时,课程体系的改革还需要体现出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以及个性发展的理念,为学生搭建全面发展的平台。
四、开展技师学院实践教学。
技术师范学院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开展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高素质技术人才的培养,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用系统完善的实践教学来提供辅助实现理论以及实践教学的整合,切实协调以及把握好理论和实践设置的度。因此,我国的技术师范学院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必须加大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力度,有效协调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的矛盾,综合考虑到需要市场以及社会的需求层次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的层次,利用换位思考以及互补长短的方法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整合起来,同时注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在实践当中进行验证,又让学生在实践当中将理论知识作为指导。一方面,学校要厘清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设置独立的实践教学信息,并配备专业化的教材、教学设施以及专业的实践指导教师等,切实保障好实践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学校要积极推进实践基地建设,保障好实践教学实施的硬件条件,为学生提供真实性的实践环境,提高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效性,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我国技术师范学院在推进人才培养大计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社会以及企业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同时必须综合考虑到影响人才培养以及学院发展的因素,以便能够全面推进教育教学管理的改革,构建符合学院自身发展的管理体系。技术师范学院必须提高对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建设和完善师资队伍,健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课程改革,积极推进实践教学,从而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实践应用型人才。
中职教育研究论文篇七
教育管理是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一环,应用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成效。小学阶段是我国教育的根基。在新课程改革的观念下,要改变小学教育观念,就要创新管理理念,探索出一条适合学校发展的教育管理的途径,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在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指导下,我国的小学教育和教学管理现状基本乐观。由于种种因素,小学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
1.1应试教育的影响。
虽然一直呼吁教育理念要不断更新,但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依然存在,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教师仍然将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影响了学生的整体发展。
1.2教育管理团队建设不完善。
教育管理需要一个核心团队,需要全员参与,做好全员的教育管理理念转变工作。但是在现任教师中,教师的教学能力很大一部分,整体素质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学观念要更新,业务质量需要提高,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需要丰富。
2.1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环境可以塑造人,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弟子规》走进小学校园。在小学校园推行弟子规,是一个明智的举措,学生每天朗读《弟子规》,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熏陶,虽然小学生不能完全明白《弟子规》里的每一句话,但只要学生坚持每天朗诵,让这些文字慢慢影响他们的思想。久而久之,学生会形成一种习惯,就会拿《弟子规》中的事项约束自己言行。
2.2提高教师管理意识。
从现代教学管理的角度来看,教师不仅是传授者,也是管理者,一方面是教师负责管理学生,管理教学设备等工作,直接参与教学管理;另一方面,每位老师在讲课中,检查学生的作业,测验等教学活动,也真正意识到他们不仅仅是传授者,而且也是教育和教学过程的管理者,不断加强教学管理,提升管理质量和效率,逐步提高教学质量的绩效考核比例,在教学质量上发挥绩效考核的作用,这是提高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2.3教学方法与实践相结合。
在小学教育管理过程中,教师应从多角度开展日常教育教学,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和老师一起讨论有效的教学方法,探索更为新型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同时加强与其他学校的交流与学习,学习其他学校的在教学中的成功体验,才能打造一支创新型,实用型的教师队伍,以满足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使小学教师在新教学环境中发挥自己的潜在作用。才能有效地促进小学教育管理的持续发展。
2.4坚持以人为本,创新管理理念。
办学的宗旨主要是教育,而前提就是转变教育思想。因此,探索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教育管理途径就是创新办学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管理思想。学校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儿童为本”的健康成长理念。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应体现在学生教育管理中,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终身发展服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教育发展学生首先促进其的`身心健康,使学生成为一个富有人文关怀的德仁行美的人,然后让学生成为一名有理想,有抱负的传承者。
2.5实施合理的激励机制,完善教育管理队伍建设。
学校要想留住人才,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就要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以人为本,寻求发展之路。需要改变传统的结论性评论方式,而应采取更有利于发展的评价方式,从多方位、多视角去评价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只有这样老师们才能以百倍的信心致力于自己的事业,对自己的教学和改革从更长远的视点去实施,改变了过去应试教育的思想,真正实施对学生们的成长和老师们的专业发展的有效评价,让小学管理水平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小学阶段的教育对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它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小学生的行为上,而且还体现在学生未来的学习兴趣和信心方面。要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就要不断提高小学教育的管理水平,我们要跟上时代的脚步,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为学生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创新管理理念,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我相信,小学教学管理工作在众多老师和学生的努力探索中将会变得尽善尽美。
[1]刘建。素质教育呼唤班级管理科学化[j].思想理论教育,2005(11):72—74。
[2]徐进。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教育管理实践与思考[j].华章,2009。
[3]刘宏。《小作家选刊》-2015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探讨。
[4]贺利英。《软件:电子版》-2014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教育管理的探讨。
中职教育研究论文篇八
自考是提升自己学历的一种方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自考教育学论文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如何写自考毕业论文。
对自考生来说,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如同“三级跳远”中的最后一跳。成功撰写毕业论文,完成自考生涯的最后一搏,是考生一再苦苦追寻的答案。作为多年指导自考生写论文的大学教师,笔者简单介绍一下自考论文写作的关键。
一、拟定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是毕业论文中心思想或研究重点的高度概括。确定论文题目要注意以下几点:
从规范性来看,作为本科毕业论文,题目不能出现“浅析”“试论”之类不确定的字眼,而要用“分析”“研究”等比较学术化的字眼。同时,论文题目不能太长,正文中的小标题最好不超过26个字。根据写作方法,可分为定性论文和定量论文。
从选题范围来看,尽量体现自己所学专业。毕业论文考察考生用专业理论知识解释或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比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考生写论文时,选题要尽量以开放经济为研究对象,如汇率波动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进行论文答辩时,其中一个评价指标为论文选题是否符合专业方向。虽然自考有很多交叉学科,但作为本科层次,考生大多不具备进行交叉学科研究的能力,所以还是以本专业或本学科的研究为宜。
二、确定研究方法。
本科论文的研究方法可归纳为两大类:定性研究法和定量研究法。
定性研究法是比较传统的论文写作方法,通常根据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和在运动中的矛盾变化,从事物的内在规律性来研究事物。它主要以普遍承认的公理、严谨的逻辑演绎和大量的历史事实为分析基础,描述、阐释所研究的事物。进行定性研究,需要依据一定的理论与经验。
定量研究法是当代论文写作中较通用的方法。它主要依据调查或收集得到的现实资料数据,运用经验测量、统计分析和建立模型等方法,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实证研究。这类论文的题目形式一般是“xx问题的实证分析”“基于xx方法的实证分析”等。
在实际研究中,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常配合使用。进行定量研究前,通常借助定性研究确定所要研究现象的性质;定量研究过程中,又常借助定性研究确定现象发生质变的数量界限和引起质变的原因。
三、收集论文素材。
论文的素材一般可以通过以下渠道来收集:购买专业著作(不包括教材);进入专业的论文数据库,如同方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以及国家图书馆等网站。收集论文素材时,考生要浏览专业论文,而不是新闻或类似于晚报性质的小文章。
四、明晰论文结构。
论文结构至少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回答问题三段式结构。以一篇严格的定性研究论文来说,其结构一般是“一、前言”“二、xx问题现状分析”“三、xx原因分析”“四、xx研究结构与建议”。定量研究论文的结构一般是“一、前言”“二、xx问题现状分析”“三、xx实证检验”“四、检验结论分析”“五、研究结论”。
最后,毕业论文要语言顺畅,以学术语言而不是新闻语言为主。考生要严格遵循学术诚实原则,引用他人观点时以脚注的方式标明详细出处。
中职教育研究论文篇九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实施,不仅为中职化学教学提出了崭新的要求,带领中职化学教学走上了更高的一个层次,同时也暴露了不少教学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在中职学校中存在的生源问题。
虽然目前中职学校中的生源量不断增加,但是质量却没能跟上步伐,一直在走下坡路,中职学校的学生,无论是学习的能力,知识基础,还是综合素质,道德修养等诸多方面都与普通中学生存在一些差距。此外,中职生由于学不得法,不仅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学不会、学不好的现象。越是不会学,越是不想学,越是学不好,这样的恶性循环是影响中职教学质量的.根本因素。
2.中职化学教学中教材使用状况。
教材是中职化学教学的根本载体,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材的使用是否充分、是否合理,对教学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当下中职化学教学中,在教材使用和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脱离生活实际。中职化学教材中,所选的很多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缺乏使用价值和知识价值的内容,再加上教师在教学中缺乏有效联系生活实际的意识,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不能学以致用,影响学习积极性。
(2)缺乏专业针对性。中职教材的版本很多,也不乏能够贴近学生实际,社会实际以及岗位信息的内容,虽然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但是却通用于不同专业的教学,缺乏针对性,不能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具体需要。
针对以上中职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应对策略如下:
1.对学生进行相应的鼓舞。
中职学校中,学生整体素质偏低的现状是客观存在的,针对中职学生与普通中学生的较大差距,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自身情况并对其进行鼓舞。鼓舞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人情,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关心学生,对于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上的问题和困惑;尊重学生,对于学生的错误加以指导,而非无端地指责和取笑。尤其是中职生处在青春期,个性和特点都非常的明显,需要特别关心和指引。
2.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教材。
首先,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潜在因素,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需要;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化学意识,能够用化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其次,在中职化学教材的选择方面,应该选择专业针对性较强的教材,让处在不同专业上的学生都能接触到和自己本专业联系比较紧密、具有较强实用价值的知识。教师还应深入钻研和学习教材,以不同形式展现教材,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除了传统“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的教材呈现模式之外,还应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教学视频,光盘,动画等等。总之,中职化学的教学存在很多的特殊特点和情况,不仅教学内容特殊,而且教学对象特殊,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多方位、多角度地考虑和入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顺利开展中职化学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徐文丽.浅谈中职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办法[j].中国集体经济,2011.
作者:张春苗单位:鲁中中等专业学校。
中职教育研究论文篇十
“新生代农民工”大多为独生子女且没有务农经历,不愿干脏活、累活和收入低的活。打工不再只是为赚钱、回家盖房子、娶媳妇生孩子,而是带有“闯天下、寻发展”的目的。可是没有接受过正规职业教育的农民工,又将如何融入到这个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生活呢!
一、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到底愿不愿意参加职业教育培训,我们必须了解和掌握新生代农民工的真实想法,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总结探讨了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问题,具体有:
1、政府宣传不够、缺乏政策引导通过课题组成员的调研了解,很多新生代农民工没有接收到职业教育的相关信息,参加的职业教育培训也比较少,也不了解什么是职业教育。以上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在于政府的宣传不够。新生代农民工多数在外打工,经济基础较差,很少考虑提升自身技能水平的职业教育,而政府在这方面的政策宣传的也不到位,政策很难落实到具体的农民工。一些好的政策是需要政府引导和落实的,作为农民工的弱势群体,必须用好的政策去吸引他们,让他们看到职业教育对他们未来的收入影响,只有这样在政府的宣传下,在政策的激励下,才能够有更多的新生代农民工走进职业教育,才能有更多的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到城市。
2、职业教育不接地气,看不到收益很多新生代农民工考虑最多的问题,不是学什么?不是干什么?而是会获得多少收益,作为职业教育,让他们体会到了吗?让他们感受到了吗?回答是肯定的,没有,要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人没有接受职业教育呢!职业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职业教育,让他们学会挣钱的本领,而进行职业教育,就应该农民工们看到让门想要的技术,让他们看到通过职业教育以后的收益有多大,通过这种直观的说法,只希望让大家明白,新生代农民工的期待是什么?通过调研我们也了解,很多职业教育不接地气,既然要服务新生代农民工,那么专业设置就应该符合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需求,职业教育开设航空维修专业,职业教育开设轮船维修专业,职业教育开设空乘专业等,可是多少农民工能用得上。农民工需要的很多职业教育给不了,那么又怎样让他们愿意参与职业教育呢!
3、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缺乏企业经验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缺乏现场工作经验,所以开设的职业教育课程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有限,这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没有吸引性。新生代农民工希望通过职业教育学到具体的应用技能,希望通过职业教育能够快速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而目前这些华而不实的教育,无法实现新生带农民工的预期目标,当然也就影响了新生带农民工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
二、吸引新生代农民工参与职业教育的具体措施。
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问题,直接影响城镇化建设进程,如何让更多的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团队调研情况,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政府补偿政策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数都远离家乡,为了赚钱而四处奔波,没有经历和资本参与职业教育,这将极大的影响农民工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那么政府可以考虑建立流入本市农民工职业教育补偿政策,通过政策补偿,让新生代农民工感受到城镇化建设所带来的各种福利,让他们看到融入城镇的希望。通过这种职业教育补偿政策,让这部分流入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热情的参与职业教育,提升这部人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让他们落户城市,肩负起城市建设的任务。
2、建立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建立职业资格准入制度,通过职业认证的方式,把新生代农民工转化为城镇化建设的技术工人阶层。职业资格的认证,让新生代农民工认识到自身的价值,让新生代农民工感受到自身的社会地位通过职业教育,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通过提升职业资格的技术含量,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技术水平。
3、建立课程与师资准入制度新生代农民工是一只涌入城市的强大队伍,必须要将尽快的将他们进行转化,转化成城市的建设者。必须要开设实用性强的课程,从根本上提升他们的能力和素质,他们需要哪方面的技能,就开设哪方面的课程,确保他们快速提升自我。与此同时,要配备强大的师资队伍,要符合城镇化建设的需要,师资队伍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建立课程与师资准入制度,谁开发的课程受欢迎就采纳谁的课程,哪位教师受到的评价高,就让谁参与。政府要严格执行准入制度,严格考核,严格把关,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质量。
4、建立企业宣传与教育责任制度无论是什么样的企业,什么样的单位,只要存在新生代农名工,就要进行职业教育宣传,引导参与职业教育。监管部门要定期了解企业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情况,企业要承担起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责任,对没有承担起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宣传的企业,要进行追责。通过这种制度的建立,确保每一个融入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身边实时都有职业教育,时时都能够参与职业教育。综上所述,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问题,直接影响城镇化建,我们要动用一切力量,让他们转变观念,我们要让这些新生代农民工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让他们快速提升生活品质,快速融入城市生活。
中职教育研究论文篇十一
针对成人教育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在成人教育中需要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充分提高学生的自我感觉管理能力,保证教学活动的开展。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保证学员养成认真求学的习惯,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班主任在建立班级领导班子的过程中,需要明确班主任的职责,鼓励班干部之间相互合作,便于班主任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班级动向等,引导班级的正确发展。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不应突出学员之间差别,重点培养骨干力量,调动学员的工作积极性,奖励优秀的学员,在处罚中需要注意不能影响学员的工作热情。成人教育班级管理中需要重视理论与实践集合,明确成人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需要有机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校在成人教育中需要提高自己的硬件设置,为学生搭建一个比较好的实践平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人教育班级管理中需要转变管理理念,把传统的单一知识型人才培养理念转变为综合创新型的人才。在班级管理中需要引入一种互动式教学方法,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程的教学中,鼓励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知识的乐趣,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班主任与学员谈心,获取更多的信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师生互动期间,可以利用现代化网络平台,搭建师生互动平台,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在成人教育的班级管理中有必要充分掌握学生的总体情况,可以通过查看数字资料、开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学员的特点,针对来自外地的学员,班主任可以给予更多的关怀。在掌握好学员的情况后,班主任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管理,多加引导和鼓励学习性较高的学员,让学生充分利用机会提高综合能力,针对经常旷课的学员,需要采用规章制度严加规范。成人教育在班级管理中需要重视班主任建设工作。成人管理与一般的国民教育在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需要加强班主任建设,提高整体管理水平。班主任需要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岗位的重要性,树立良好的形象,在管理中需要做到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在制定制度的尺度方面,需要按照成人教育的特点,采取最为合理的方式,保证学生能够以饱满的精神开展教学。在成人教育的班级管理中需要强化竞争意识,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基础。在成人教育中需要注重学生的需求与自主性,设定学习目标,整合学习者经验和活动情境,关注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成人教育中需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尽量让学员自动参与到课程设计以及需求评估等环节中,与教师共同制定教学方案。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成人教育中的班级管理问题。成人教育主要面向从业人员,因此班级管理工作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在管理中需要转变班级管理观念,构建和谐的班级,健全班级管理规章制度,提高班级管理质量。
中职教育研究论文篇十二
安全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所有国家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话题,在当今越来越注重人权的今天,安全问题显得比以往更加重要。安全问题更是一个国家和社会进步和文明的体现。高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高校除了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和提供和谐的学习环境外,必须还要将学生们的安全问题放在首位。如今,面对各大高校层出的学生安全问题,各大社会团体更是将目光发在了学校安全上。高校的安全问题不仅仅是学校保卫部门的责任,更重要的是学校管理人员的事情。面对中国高校逐渐实现开放化的趋势,高校中学生与社会的距离不断拉近,学生们与危险因素的距离也被拉近,因此,对于高校安全教育问题显得刻不容缓,保障高校的学生安全问题更加显得重要起来。
(一)思想意识形态阵地存在安全隐患。
目前逐渐开放的高校环境面临着激烈的文化思想交流,高校内的师生受到来自国内国外的各种思想的影响.在国外,他们率先采取开放式的教育模式,通过宗教和非政府组织,以学术交流、科研资助等为口号,对师生进行思想意识形态的渗透,并且在社会上乱带节奏,麻痹高校学生,对于出国留学的大学生来说这种伤害尤为重要,对于留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在国内,各大高校正在过渡到相对开放的教育环境时期,这个时期是社会各大矛盾激发的频繁期,各大思想潮流汇集在一起,显示出多元化的趋势,在这种形式下,一下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对思想尚未成熟的当代大学生进行了错误的引导。
(二)日益发达的网络存在严重弊端。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的特点是交互性强、开放性强、资源大量共享,信息传播及时性,这样人们便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进行无缝交流和沟通。并且,手机和网络越来越先进、越来越发达,手机依然成为了当代大学生的必备工具,各种社交app应运而生,像qq、微博、微信、论坛等越来越流行,成为了当代大学生之间以及对外进行沟通的媒介,虽然者能够实现信息交流的快速性,但是,毕竟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不良信息,如果大学生自制能力不够强的话,便非常容易受到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的危害,这样大学生的思维、行为、价值观、人生观便会受到影响。尤其是近几年来,网络诈骗、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新闻层出不穷,这除了与大学生自身自制能力差的关系外,还与高校内的安全教育模式和安全教育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针对种种状况,各大高校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网络弊端对于大学生造成的危害。
(三)校园安全影响因素多种多样。
校园安全事故的种类多种多样,引起安全问题的原因也是各种各样。第一,大学生群体中的结构十分复杂,并且面临着如今各大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数量不断增加,难以保证学生的素质相互统一;第二,当前校园内的治安环境日益复杂,随着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校园内部的基础设施也是不断扩大,这就使得原先相对容易管理的地区正逐渐成为了人来人往的商业街、小吃街,在这种开放式的环境下,高校难以对其进行统一管理,外加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校园交通事故也逐渐增加;第三,由于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学生们之间为了抢占自习室位置、食堂位置、图书馆位置而引发的矛盾也日益增加。以上三种形式的矛盾增加了校园安全管理的难度。
(四)大学生活动范围超出高校管辖范围之外。
在相对开放的高校教育环境下,大学生们渴望了解社会、走向社会,尽早的成为独立自主的成年人。这就使得大学生们在放假期间,积极地参加兼职活动、家教活动,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等等。在这些活动中,大学生有对于个性化的追求,他们通常会骑自行车、进行长途旅游、野外露营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活动。学生们一旦脱离学校范围,则很难对其安全问题进行保证,从而会出现一些安全事故。
(一)大学生对于安全教育不重视,其安全责任意识严重缺乏,安全防护意识薄弱。
校园安全事故处处可见:一些学生在宿舍内违反规定,擅自使用大功率吹风机、电饭锅等,一边玩手机一边过马路,夜不归宿等现象层出不穷......这些行为归根结底是大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的缺乏,他们往往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倒霉的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二)高校教育形式存在弊端,教育成为摆设。
学校表面的进行安全教育课程和讲座,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检查学生们的落实情况,一味的认为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不用再提醒,没有尽到应有的义务,将安全教育视为摆设。或者是刚刚到任的辅导员工作经验不够,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
(一)健全高校教育机制建设,加强形式判断和分析。
各大高校务必要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坚持走依法治校的路线,将安全问题放在首位,防患于未然。其次,将高效安全进行统一规划,分化到各大学院、各大办公室、学生处,定期展开安全防护和安全教育工作。然后是建立健全的机制体系,完善安全责任制度,定期分析、定期排查安全隐患,定期开展安全讲座,并且将讲座内容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
(二)大力增强队伍建设,确保高校安全教育的普及性和有效性。
强化安全教育,实现安全教育的生活化、教育化,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前,必须要对教师进行系统的思想教育工作,培养责任心,将安全教育普及到整个校园。然后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在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上进行宣传教育,让学生真正做到自律。
(三)做好安全教育的宣传,在学生群体中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
第一,将一些安全事故作为案例对学生们进行安全教育分析,让学生们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第二,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法规宣传教育,树立学生们的安全意识。第三,利用新媒体,通过微博、微信、人人等大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高校安全教育。
在开放式校园环境下,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安全教育体系,采取有效地教育形式,排除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让学生们在安全的环境下学习成长。
中职教育研究论文篇十三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强,很难理解,其原理非常抽象,专业术语、概念较多,与学生过去所学的知识没有必然的联系。学生理解领会教材感到十分困难,对本门课程不兴趣,更谈不上学生思维的训练、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满足不了社会,企业的要求。故数字电子技术课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一、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电子专业教师只有具备了过硬的理论与实践技术,才能更好地组织电子专业课的教学,拥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才能在课堂上做到游刃有余,教得顺手。学生才能学有所获。因此要废除旧的教学方法,数字电子技术专业教师必须全方位考虑的问题,必须从数字数字电子技术教学特点出发,不断进行改革,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出新的教学方法,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1.传统教材不适应高职教育特点。
教材方面,虽然现在市场上有很多所谓的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的教材,但事实上,很多都只是普通高等院校教材的压缩而已,并没有能真正针对高职高专的特点。比如传统数字电路的教材按照课程的学科体系,详细介绍目前已普遍使用的各种数字集成电路内部电路的分析与设计。而其对象仅限于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本身,对如何应用各种数字集成电路构建数字系统方面,却没有涉及。因此学生无法对数字电路和数字系统形成整体认识。这样的教材在技术上反映的是20年前数字电路的水平,在内容上没有也不可能体现高职教育重应、重实践的教学特点。
2.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验证性。老师指导学生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验证某一个定理或结论,其优点是针对性较强,指导方便,学生实验成功率较高,但是这种实验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满足感和依赖性,学生不太愿意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因此,这种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具有简单性,它严重制约着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阻碍着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不利于创机关报人才的培养。
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特点。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是电类、信息类等专业学生进入本专业时首先开始学习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该课程与后续开设的“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eda技术”等诸多专业课程密切相关,是学生专业素质形成的关键性课程之一,在课程体系设置中有着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积累丰厚、扎实的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近年来,数字电子技术的应用已发展到甚大规模集成电路,随着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通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课程内容日趋分化,分析方法更加多样,授课内容愈加复杂,目前课程教学正处在优化、调整、整合的时期,涌现了大量的关于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探索文章。
三、整合课程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四、重构数字电子技术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数字电子电路的构成方式从早期的以逻辑门、触发器为基础,发展到现在以集成电路为基础,其常用分析和设计手段从早期的逻辑表达式、卡诺图等,发展到现在以eda计算机辅助技术为主流,数字电子技术的知识体系也日益庞大。所以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同时让学生知道,电路的具体形式是变化无穷的。
2.重视知识的体系化教学。
“数字电子技术”的知识点很多,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特别重视知识的体系化教学。在绪论课上,通过对学科发展历史和应用领域的介绍,把教材上的各个章节所讲的内容和作用简略说明一下,使学生在学习具体知识点之前,了解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过程、知识构成体系和各种有趣有价值的应用,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注重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对于电类和近电类专科专业学生,许多高校的电子技术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分开进行的。这种情况主要是理论与实践脱节造成的。实际上“,数字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若能结合具体实验案例,则能给予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进而通过理论学习上升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环节中,验证理论,又可促使学生真正理解理论知识,进一步深化理论。任何一种成功的教学系统都应以“学习者的有效学习”作为基本的评价目标。教学改革目的也应在于此,它涉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内容、体系及方法的更新等等,这一切都需反复探讨、实践和改进才能逐步走向成熟。
作者:刘京。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论文(实用9篇)
- 2023年批评与自我批评态度 2023年批评与自我批评(四篇)
- 2023年笔尖流出的故事六年级作文月光下的村庄600(通用12篇)
- 招聘的心得(通用11篇)
- 最新物业项目经理心得体会(通用8篇)
-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概述作文 中国传统文化的来历作文(5篇)
- 最新web前端实训总结(汇总11篇)
- 牧草种植技术完整版 牧草种植加工(4篇)
- 中职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优质10篇)
- 最新暑假社会实践记录表小学(精选13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