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巨伞下的城市教案(优质9篇)

  • 上传日期:2023-11-12 04:54:40 |
  • ZTFB |
  • 12页

教案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具体方案。教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教案范文的优秀之处在于它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小学六年级语文巨伞下的城市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3、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教学重点:

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执着追求、勇于献身、淡泊名利的精神。

教学难点:

读懂居里夫人的事迹,从具体的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美丽。

教学准备:

课件、录像、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把握学情。

同学们,课前我们布置了预习,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预习的情况。

1、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的写作顺序是什么?

2、文章有哪些让你质疑的地方?

二、走近玛丽感悟容貌美。

1、下面,我们一来看看我们的主人公——玛丽居里(出示幻灯片)。用一句话说出你对她的第一印象。

2、打开课文,看看作者梁宽是怎么描写站在领奖台上的玛丽的。找到直接描写玛丽居里样子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轻声读一读。

3、学生交流,出示句子——“一百年前的1812月26日一百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

“肃然无声”是什么意思?能不能给它换个词?结合文章描述的情景想一想,用哪个词更好?为什么?(指导朗读)。

4、体会文章的语言,往往是一个句话,或者一个词,而入情朗读更能帮助我们进一步感悟其意!(板书:关键词句)。

5、出示“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

观察这两个句子,是对人物的什么进行描写?(外貌)。

(我们都知道,表现一个的外貌有可以从很多地方着手,比如——衣着、头发、体态、四肢等等,可此处对居里的外貌,作者主要是抓住什么进行描写?——因为,此时作者笔下的人物是一位充满智慧的女性。而一个人的眼神最能透出她的聪明与才智。所以,我们在描写人物外貌时,得抓住最能体现人物特性的细节来进行描写。)。

三、走进玛丽感悟品格美。

2、你又是从文中具体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呢?认真默读课文3——6段,感悟最深的句子,在旁边写上批注待会大家一起来交流。

3、交流体会。

小学六年级语文巨伞下的城市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学会生字和新词。默读课文,了解作者为什么说“我们的城市和城市已经变得越来越向多胞胎了”树已经成为“城市仅存的个性”。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表格,背诵指定段落。体会排比的作用,自选内容写一段排比句。理解课文内容,对城市多胞胎现象进行思考,产生“以心去爱我们城市的树”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了解作者为什么说“我们的城市和城市已经变得越来越向多胞胎了”树已经成为“城市仅存的个性”。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对城市多胞胎现象进行思考,产生“以心去爱我们城市的树”的强烈愿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生字和新词,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城市的标志》。

2.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交流生字词。

(1)出示词语。

辨别轿车红杉婀娜熙攘火炬滋润日益。

忠心耿耿似曾相识茫然若失川流不息若有若无蔚为壮观。

(自己读,个别读,齐读)。

(2)读准字音。

苍劲曲折树冠。

(3)认清字形:熙。

(4)比一比,组词。

辨()轿()杉()镶()。

辩()骄()彬()壤()。

(5)理解词语。

似曾相识川流不息若有若无蔚为壮观忠心耿耿。

(读词所在句子,根据句意理解词义)。

3.了解作者。

四、作业:

1.生字词书写2.比一比再组词。

教学反思:

这类课文学生学起来兴趣浓,能通过自己给自己提问题并解答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此类文章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学生能够主动做积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每一座城市的标志的树是哪一种,能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喻、排比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增强我们对生存环境保护的意识,从我做起,化作行动。

教学重点:

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表格,背诵指定段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于是我们的城市被钢筋水泥所包围,城市与城市之间越来越雷同。那么怎样来辨认识别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城市的标识》一课,看一看作者把什么当作城市的标识。

二、精读课文,了解作者本意。

2.出示多胞胎,连体人相关句子,写出了现代化的城市与城市之间越来越雷同,像“多胞胎”像“连体人”,失去了特有的个性,失去了活气和灵性。

这一部分里有一个难句,应该用懂它的含义。即“就好像每个城市的商店宾馆,都用各自特制的拉链,把天下各处自家的门脸统一锁成一个连体人。”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城市间的雷同,描写中带有讽刺。

3.难道城市中就没有标志了吗?从哪看出?

作者就写城市中的树,正面写城市的标识。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标识。

香樟树是杭州的标识;法国的梧桐是南京,上海的标识;榕树是福建或广州的标识;油松是长春的标识;圆冠榆是喀什的标识;国槐榆是北京的标识。

4.为什么要以树作为城市的标识?

出示15、16、17段朗诵。

作者发出由衷的感慨,树是惟一的不可替代的印记,不可被置换的标识,将成为城市的灵魂,是大自然的馈赠,是城市仅存的个性。

写作技巧:本文多用比喻,排比,对比修辞手法,语言亲切,优美。

5.总结。

三、作业:

开展小调查,了解自己的家乡有哪些标识。

四、板书(表格)略。

小学六年级语文巨伞下的城市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2、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自读自悟感受老师对自己的鼓励和关爱,体会情感。

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课件。

2、预习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在《新来的王老师》一文中,王老师别有用心,送给蔡林一份“差生档案”,给了他特别的鼓励,让我们感受到了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不同的老师对学生关爱的方式不同,今天我们来学习《作文上的红双圈》,看看这位老师的关爱对作者有着什么影响。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学习要求(一)。

快速读课文,边读边想“我”的作文《补考》有着怎样一段不平凡的经历?然后完成填空。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文章写了因为“我”的一篇作文,首先被贴在()上,然后又发表在()、()上,最后发表在()上,给了作者自信和力量,最终成为()的事。

(二)、再读课文,体会情感。

过渡:偶然的一次作文比赛,竟然使学生成为了作家,这还要得益于当初老师给他的九十八个红双圈。

1、学习要求(二):快速读课文,边读边想:“红双圈”给“我”这一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请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话语读一读。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学生回答影响:“我”在红双圈的鼓励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最终成为作家。过渡:是啊!“我”在红双圈的鼓励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最终成为作家。如果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作者成为作家后,并没有忘记他的老师。作者也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请大家读一读。(2)感情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四、当堂训练。

你身上发生过类似的经历吗?请你与同学说一说,也可以把你的经历跟后面的老师谈谈;还可以拿起笔把你类似的经历写下来。

五、学习反思。

这节课你用什么方法学会了什么?有什么遗憾的?

过渡: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齐唱这首歌,把它送给关爱我们的老师。

小学六年级语文巨伞下的城市教案篇四

一、指导思想:

以原教学大纲、教材和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对班级的学生状况做详尽的分析,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好、中、差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二、复习目标:

(一)、基础知识方面。

1、能利用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能根据拼音正确地写出已学过的汉字。

2、掌握本册学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并会规范地书写,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多音字。

3、查字典,会运用部首、音序、数笔画查字法熟练地查字。

4、辨别同音字、形近字,进一步提高正确使用汉字的能力。

5、掌握个词语,理解词义,一部分会口头或书面运用。

6、进一步掌握部分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掌握已学的成语;了解和认识一些常用的格言。

7、能够改写句子、修改病句和缩句;能正确使用一些常用的关联词。

8、进一步掌握学过的标点符号及一些常用的修辞方法。

(二)、阅读方面:

1、会背诵指定的课文。

2、能借助中心句,正确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能分清文章中的事实和联想。

3、了解科普文章的语言特点,学会阅读科普文章。

4、学会积累词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作文方面:

1、掌握有详有略地记事和先概括后举例写人的写作方法。

2、掌握书信的正确格式和写作要领。

3、能写想像作文。

三、复习内容:

(一)基础知识。

1、汉语拼音。

(4)确定字的音序、音节等。

2、汉字。

对于教学目标中规定的字要做到会读、会写、会组词。了解形声字的构造。能区分常见的同音字、形似字;书写时做到笔画清楚,字形规范,不写错别字。掌握常见字的音、形、义;特别要了解多音字、多义字在不同词语中的意义。主要题型如:(1)把字写得正确、端正、匀称(2)改错别字(3)确定字的部首,除部首外还有几画(4)辨字组词(5)多音字组词(6)选择正确的字填空等。

3、词语。

理解、掌握课文中规定的词语,做到会读、会写、会运用。会辨析一些近义词的反义词。能够理解多义词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主要题型如:(1)把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2)照样子写词语(3)根据意思写词语(4)用词造句(5)找近义词或反义词(6)选择恰当的词语(7)辨别每组词语中不是同一类的词(8)把可以搭配的词语用线条连起来等。

4、句子(1)了解常见的句式(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肯定句、双重否定句)及其作用。了解句式变换的'几种形式(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的变换);能根据语言环境和表达的需要选择和变换句式。

(2)认识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能在具体语境中辨别所使用的修辞方法。

(3)能用关联词语造句,在句子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并列、转折、因果、条件、递进、选择、假设等)。

(4)要能正确地修改病句,病句的类型主要是:用词不当、句子成分残缺、前后重复和矛盾等。复习时,要安排修改一段话的练习(标点、字、词、句、标点等)。

(5)扩句和缩句。扩句,是在句子中添加恰当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清楚。缩句,是把句子中附加成分删去,使句子简洁明了。复习的时候,要讲清要求和方法。

5、标点: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要能结合语境,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特别要了解分号、引号、省略好号、破折号的作用。

(二)阅读。

主要是: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小学六年级语文巨伞下的城市教案篇五

一般常态教学目标:

说明文知识积累目标:

了解说明文以及相关的基本概念、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口语交际的训练设计目标:

你感受到我们生活的城市中什么问题困扰着市民?你对此有什么合理化的建议吗?

写作训练的借鉴目标:

提交一份报告:就如何解决市民生活中问题谈谈自己想法/合理化的建议。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了解掌握基本概念。

五种表达方式: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三种文体:

1、记叙文。

2、说明文。

3、议论文。

一、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1、说明的对象是指被说明的事物或事理。

2、说明对象的特征:

特征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巨伞——巨大(举世罕见)。

文中哪些词语或句子写出了它的“巨大”?

(1)擎天(2)3600万平方米。

(3)67米、60根(4)350万美元。

二、说明顺序。

1、逻辑顺序:按照事理的关系来安排先后顺序。

2、时间顺序:按照事物的发展过程说明事物。

(介绍变化过程)。

3、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方位顺序说明事物。

(形状、构造)。

一个重要且无聊的提示:

“巨伞”的存在。

“巨伞”的地点。

“巨伞”的样子。

“巨伞”的作用。

“巨伞”的利弊功过。

三、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举例子:详细、明了。

2、列数字:具体、准确。

小学六年级语文巨伞下的城市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古典名著《西游记》,体会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领悟孙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性格特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走近名著。

中国文学的历史河流中,不仅有唐诗、宋词、元曲,还有明清小说,你知道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吗?(连线)。

《红楼梦》罗贯中宋江三打白骨精。

《三国演义》吴承恩刘姥姥三打祝家庄。

《水浒传》曹雪芹诸葛亮三进大观园。

《西游记》施耐庵孙悟空三气周瑜。

《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被人们称为“四大名著”。其中《西游记》是中国明代长篇神话小说。全书100回。今天我们所学的《三打白骨精》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在赏读故事的同时,我们要走近作者,感受作者笔下的个性鲜明的人物,感受作者精妙准确的语言。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

1、说说故事六要素。

《三打白骨精》一文中,故事发生的时间去西天取经路上的一天,地点一座高山中,人物唐僧师徒四人及白骨精,起因白骨精要吃唐僧肉,经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结果白骨精被打死。

2、填空。

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成(),又变成(),最后变成(),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次怒打白骨精,前()次都被白骨精逃脱,第()次终于被孙悟空一棒打死。

3、我们中国人很喜欢用三这个数字,事不过三、三顾茅庐……快到课文中找找,有没有和三有关的内容。

[师板书:白骨精三变孙悟空三打]。

4、小结:这是文学上经常采用的一种手法。这样叙述,使故事情。

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三、精读课文。

(一)追溯“三变”,感受白骨精的性格。

1、到课文中找找,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用了哪些计?(美人计),(苦肉计)、(连环计)。

2、找出白骨精三次变化的句子读一读,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交流出示句子。

“白骨精不胜(非常)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真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原来美貌的外表下藏着不可告人的,不可言说的丑恶的内心。真是居心险恶啊。这分明是美人计。

“山坡上闪出一个……哭着走来”“闪”代表了一个敏捷、很突然的动作的,一个年满八旬且拄着拐杖的老妇人能做出这样的动作,分明就是妖精变的!她的行为与常人不同。变成这副模样用的是“苦肉计”也想让唐僧哭,可怜呢。

“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

妖精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这确实是连环计。

后人也发现了妖精无心向善的地方,用歇后语的形式,把这妖精的不可言说出来了(课件显示歇后语的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

生:白骨精开口——不讲人话。师:张嘴闭嘴都想吃唐僧肉,这哪叫人话呀?白骨精送饭——虚情假意。白骨精的饭食——碰都不要碰。白骨精骗唐僧——没安好心。白骨精骗唐僧——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白骨精三变——诡计多端。

我们不仅看出妖精每一次变化的精明,也看出几次的先后顺序的精心策划。我看,这哪是变,分明是骗!所以,三变就是三骗!所以不是白骨妖,而是白骨精,这家伙的的确确成“精”了(点题)。你说,这样“无心向善”的妖精该不该打?生:该打,狠狠地打!

4、说说白骨精的人物性格特点。(贪婪、狡猾、诡计多端)。

其实,不仅从三次描写白骨精变化的句子中感受到白骨精的狡猾,其实文中还有两处比较明显的地方也能看出来。

出示句子:“白骨精扔下……”

“白骨精见棍棒落下,又用法术脱了身,丢了……”

着重体会“扔、丢”两词,体会白骨精逃跑的非常快,还故意留下假象,欺骗唐僧,体现它的狡猾。

白骨精,它用了那么多的诡计,你觉得这对研究孙悟空有什么好处呢?(从白骨精的特征可以衬托孙悟空的特征。现在我们来正面接触孙悟空。)。

师过渡:下面我们就走近孙悟空,感受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动人场景。

(二)追溯“三打”,感受孙悟空的性格。

1、请你找出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句子,然后读一读,想一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出示相关句子。

“正在这时,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悟空说:‘它是个妖精,是来骗你的。’说着,就朝妖精劈脸一棒。”(一打)。

“悟空见又是那妖精变的,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二打)。

“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师傅念咒语,没有立刻动手,暗中叫来众神,吩咐道:‘这妖精三番两次来蒙骗我师傅,这一次定要打死它。你们在半空中作证。’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三打)。

师:下面,我们再提炼打的三个动作。(劈脸一棒;当头一棒;抡起一棒。)第一次妖精是迎面走来,没想那么多,所以就劈脸一棒。第二次老妇人矮,所以就当头一棒第三次要置妖精于死地,所以抡起一棒。孙悟空在这三打的态度上你发现什么变化没有?(一打急打、二打怒打、三打智打)。

3、细细得再读读这几个句子,你感受到孙悟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机智、勇敢、坚定、本领高强)。

小结:正因为这三变不一样,这三打不一样,人物的形象愈加丰满,作者的描写引人入胜,所以,虽然课文情节类似,但是我们却不觉得重复,反而感觉十分精彩,真是神来之笔!

(三)追溯两次责怪,感受唐僧的性格特征。

2、交流句子,出示。

“唐僧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这才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唐僧一见,惊得从马上摔了下来,坐在地上,不由分说,一……但不可再行凶了。”

3、交流感受。

着重交流:“责怪、这才有些、一口气、喝道、胡说、无奈”体现唐僧为人善良,也体现出他愚钝。

(四)感受猪八戒的性格。

1、同学们,故事还向我们描述了另外一个主人公的形象,哪一句?

2、“八戒嘴谗,夺过……”,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

四、拓展延伸。

孙悟空除掉了白骨精,唐僧师徒四人又踏上了前往西天取经的。

道路。前进的道路上还会有更多的凶险,但是孙悟空有善于识别妖魔诡计的火眼金睛,有降妖伏魔的高强本领,我们相信他们一定能化险为夷、一路平安。让我们一起来大声诵读吧!(课件出示下列词语,学生齐读)。

齐天大圣大闹天宫不避艰险西天取经。

腾云驾雾来去无踪千变万化大显神通。

明察秋毫火眼金睛除恶务尽天下太平。

五、交流《西游记》中的其他故事。

如:打闹天宫;八戒大战流沙河、三借芭蕉扇……。

六、我读书我快乐。

课后阅读《西游记》。

板书设计:

白骨精(变)贪婪狡猾诡计多端。

三打白骨精孙悟空(打)。

机智勇敢坚定不移。

唐僧(责)心地善良。

小学六年级语文巨伞下的城市教案篇七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体会说明性文章用词的准确性。

一、导入。

总结上一课时的内容(扫除字词障碍,基本熟悉课文内容,理清了课文结构),引出这一课时的主题:《巨伞下的城市》是一篇科技报道,它以短小的篇幅、明快的节奏介绍了科学上的新事物——庇护小城的巨伞,在说明中非常讲究语言的准确清楚。

二、学生在活动中感悟课文用词的准确性(以第三段为例)。

教师出示实物伞,说明伞分“伞柄”、“伞骨”、“伞面”。(板书)。

提出问题,过渡至下一环节:

庇护小城的巨伞也有伞柄、伞骨、伞面,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又是怎样构成一顶巨伞的呢?

学生阅读、画示意图,教师巡视,适当指导。选择一(两)位学生上黑板画示意图。

1.与学生一起利用第三段完成板书(修饰限制性词语醒目标注);。

伞面:透光有机玻璃覆盖。

2.指导:在说明性文章中,有一些词语是起修饰限制作用的,如“纵”字交代了“拉”的方向,“从中轴”说明了尼龙绳是从哪儿拉出来的,在方位上作了限制。

提出问题:若缺少这些词语会产生怎样的后果。请举一例说明。

3.教师总结:文中使用了适当的修饰限制词语,意思表达就更准确、更严密、更科学了。如果我们在阅读时注意了这些词,那么对庇护小城的巨伞也就有了一个具体清晰的了解,示意图也就能画得准确了。而如果忽略了它们,就不可能了解清楚。

4.请学生看自己画的示意图,找一找自己是因为什么句子、词语未读清或未读懂而发生错误。

四、延伸与拓展。

在生活中,我们也常要读一些说明性的文章,如产品的说明书。报刊杂志上也常有一些介绍科技新事物的文章,《文汇报》每周六都有“科技文摘”。写作者必须运用恰当的语言准确地说明,而读者则要仔细阅读,特别是不要忽略那些限制、修饰的词语,才能对文中所介绍的内容有一个准确清晰的了解。

创造性思维训练。

1.设想巨伞是如何收起来的,人们是怎样进出小城的。

学生发言,教师鼓励。

2.教师总结:科学技术非常重要,人的创造力也是很重要的,希望同学们多多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好好学习,将来把我们的世界建设得更美好!

五、布置作业。

训练题四第1题。

小学六年级语文巨伞下的城市教案篇八

教学目标:

1、体会说明这一表达方式的特点。

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理解科学对人类的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段落。

一、根据各段与课文的关系,给课文划分段落,

学生可以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开展讨论。

(提示:共五段,段意分别是开门见山介绍、撑伞原因、巨伞特点、巨伞作用、巨伞利弊)。

二、巨伞构造如何?你能画出简单的'图表吗?

三、文中用了多少成语?品味它们在文中有何作用?

四、生活在巨伞下有什么好处?作者在文中提到了怎样的担忧?

课文围绕“巨伞”来写,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你能谈谈它们的作用吗?

《巨伞下的城市》条例清晰,是按__________顺序进行说明的。

五、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举例子:详细、明了。

2、列数字:具体、准确。

3、作比较:突出特征。

巨伞的“利”和“弊”:

利(1)小城寒冬腊月,温暖如春,居民不受气候剧变之苦。

(2)邻里街坊相处比以前要亲切和睦。

(3)家家户户省下了不少的取暖费用。

(4)小城成为闻名全球的观光胜地。

弊(1)天长日久,对人的肌体素质与心理健康会产生不良的也影响。

(2)整个建伞的过程费用高达350万元。

六、小结。

七、口语训练:

你感受到我们生活的城市中什么问题困扰着市民?

你对此有什么合理化的建议吗?

小学六年级语文巨伞下的城市教案篇九

1.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2.敕勒歌(北朝乐府)。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3.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4.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5.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6.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7.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8.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9.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10.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11.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12.鹿柴(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13.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15.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16.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17.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18.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20.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21.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22.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23.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24.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25.绝句(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26.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27.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28.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29.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30.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