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的论文(通用11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11-11 16:36:22    小编:ZTFB
小学美术论文 文件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小学美术的论文(通用11篇)

  • 上传日期:2023-11-11 16:36:22 |
  • ZTFB |
  • 12页

在总结中,我们可以回顾过去所学的知识和经验,加深理解。怎样写一篇引人入胜、富有启发性的总结?3.这些总结范文包含了不同领域的经验和教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小学美术的论文篇一

去伪存真――探索小学美术课堂的简约之路。

摘要:随着“惜时增效、轻负高效”课堂教学理念的展开,直面40分钟的现实,探讨并寻求高效课堂之路,意义非凡。因此,要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后探求。

关键词:简约;高效;美术课堂。

新课程、新理念,一时间,我们被“新”字包围起来。丰富的教学活动、多样的教学模式、灵活的教学方法被广大一线教师不断尝试更新,丰富多样的游戏在课堂应用中受到老师们越来越多的追捧。我们在欢庆热闹课堂之余,也不得不面对一些普遍的问题:教师们为了追求形式上的创新多样,对学习活动的研究超过了对知识的重视。这样的课堂只是追求形式的多样,减弱了对知识本身的探索挖掘。有的教师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对教材内容大量拓展和延伸。表面看来内容丰富,实则增加了学生的负担,降低了实效。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让简约、高效课堂回归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画意境源远流长,工笔写意各具特色,今天我们不妨效仿下写意画的绘画方法:注重写意,适当留白,关键处挥毫泼墨,凸显个性。我们的课堂就像是一幅写意画,主题鲜明、立意深刻,简约之中蕴含意境。

简约,即简略,简洁洗练,单纯明快,辞少意多。简约不是简单摹写,也不是简陋肤浅,而是经过提炼形成的精约简省。简约是一种美,一种由内而外散发的清爽、精致、简洁之美。

一、简约、高效的美术课堂情境要有明确的目标。

现代教学论认为,美术教学活动的三大支柱: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者授课语言应清晰精炼、重点突出、脉络分明、逻辑性强,使学生能按逻辑的顺序逐步理解。

二、美术教学活动要简约、有效。

教学活动,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情感价值与价值观,获得广泛的经验。简约美术课堂的教学行为必然要适合于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水平和阶段程度,需要合理的.环节预设,精到的问答设置,弹性的课堂控制,实用的教学示范,丰富的课堂容量,多样的拓展方法等等。

在现在的教学课堂中不管是否必要,课堂里常见一些形式上的自主讨论、合作、探究,创设情境正在使课程变味,互动生成等同于生搬硬套,尊重自主等同于放纵自由,教学活动凌乱无序,没有深层次地感悟体验,学生没有获得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因此,教师要突出主干,由点及线、由线及面、浑然天成。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层层深入、步步升华。

三、追求简化、实用的美术教学活动。

追求时髦、新颖是现在许多优质课、展示课的杀手锏,形式多了,教学活动也就随之增多了,这40分钟去掉花样百出的教学活动,学生真正有价值的活动也就所剩无几了。有的课堂上出现越来越多的拓展内容,整堂课看上去很热闹,可学生根本没有认真学习基础理论,结果一切都成了无本之木了。

教学过程简化,就是用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去取得教学实效,也就是要减少花样,简化环节,留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理解到内化,最后学会表达运用。

另外,简约课堂也呼吁教师教学方式的简约,教学语言的简约,突出重点、紧扣目标;语言简练、语句流畅;精讲点拨、启发诱导;鼓励激发学生自我评价、自主探究。

提倡简约并不等同于简单。简单的“放羊式”课堂,会大大降低教学效果,让课堂平淡无奇、味同嚼蜡。这样的课堂是低效的,这样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也不是我们所推崇的。简约的课堂是高质高效的,它追求效率、效益和效果。高效的美术课堂也因简约而熠熠生辉。

(作者单位辽宁省辽阳市宏伟实验学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美术的论文篇二

学校美术课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国民教育的基础,也是提高国民基本素质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把美术和电教相结合,美术同音乐相结合,音乐和电教融进美术课堂的做法,儿童喜闻乐见,因此教学效果好。

摘要:普及美术课是美术课堂教学的双基任务与素质教育的要求。

鉴于它的重要性,康世著在实验教学中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价值,优化课堂教学,适应素质教育对美育的要求。

关键词:欣赏;美术;优化;教学。

儿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

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美术欣赏教学。

一、吃透教材,优化美术课堂教学。

普及美术课是美术课堂教学的双基任务与素质教育的要求。

鉴于它的重要性,康世著在实验教学中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价值,优化课堂教学,适应素质教育对美育的要求。

具体做法是:首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上的范例和教师事先组织展示的佳作,使学生明白这些不同的作品都同属于一类艺术形式,从而引导学生建立一个艺术作品多样性的概念。

其次,他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来激励学生,使学生感到轻松没有压力,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很好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他认为,教师的导主要是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工具使用等,以此实现以创作带双基的目的。

学生在欣赏当中,相互交流,一般来说很快就能产生创作意图。

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作画,教师加以指导,教学效果好。

在低年级中进行了智力和能力促进实验。

把美术和电教相结合,美术同音乐相结合,音乐和电教融进美术课堂的做法,儿童喜闻乐见,因此教学效果好。

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他把一些学生需要的资料画成挂图、幻灯片,制成录像带,展示或放给学生看。

这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了作画意图和情绪。

为了产生愉快教育的效果,他还根据不同内容采取手势法、口诀法、谜语法、连环漫画法等多种方法因势利导进行教学,使学生自始至终处在听、看、说、动、愉快中,施展着自己的智能,锻炼着自己的智能,提高着自己的智能。

在他的教学中,教师就是一位向导,帮助学生解决知识和能力方面出现的困难,使学生顺利产生构思构图,进入创作意境。

二、儿童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把造型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感觉与感情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形式,它与教师的引导和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理解紧密相关,我们不妨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及智力发展方向来分析掌握儿童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

1.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儿童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荫荫的树木,黄澄澄的果实,鲜明艳丽的颜色常常等使他们欣慰和喜悦,乐于接受,如果我们把黑白图片和彩色图片同时放在他们的面前,儿童将对彩色图片反映强烈一些。

2.儿童在欣赏过程中,往往注意某个细节的观察而忽视整体或注意整体而忽视其他。

例如一年级儿童在观看绘画作品《美丽的风筝》时,他们全被风筝上色彩艳丽的花纹吸引住了,以至于忘记了手帕的存在,变成了看花。

中、高年级同样有类似的现象,四年级的学生欣赏工艺作品的刺绣,结果他们全把刺绣作品当作绘画作品看。

3.儿童在欣赏过程中,通常是凭第一印象的感觉来欣赏作品,无意识属性强,受情绪牵制的随意性大。

他们对作品的感受总是激动片刻、粗略领会便心满意足,未能仔细琢磨,对作品的感受能力难于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增长。

4.儿童在欣赏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

对那些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儿童画或同学、朋友的优美作品,他们大都能够接受,并常常用来作自己的范本。

使他们发自内心的感受到美。

三、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根据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任务及自身的特殊规律,我国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专题欣赏课、随堂欣赏课和现场课三类:。

1.专题欣赏课。

专题欣赏课是课堂教学的方式,是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主要形式(我们前面例举的内容都是专题欣赏内容),它指的是整个课时内组织学生专门对某些作品进行欣赏的课业。

我们以第十册的欣赏内容为例谈一谈专题欣赏课的课堂教学模式。

这一课是欣赏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教材上共提供了十幅有关传统建筑艺术的照片。

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即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获得哪些方面的知识?起什么作用?本课的教学目的应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特点,懂得建筑的三大要素,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增强民族自豪感。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回忆和比较,了解“传统”二字与“现代”的区别,再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祖国悠久的建筑史及灿烂的建筑文化,了解宫殿、楼阁、亭台、寺庙、佛塔、陵墓、民居等独树一帜、风格迥异的建筑艺术特点。

进行专题欣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谈话法、讨论法、伴音、放录音、幻灯等手段调节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可采取分析一幅作品后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要启发儿童观察分析,鼓励他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积极讨论。

2.随堂欣赏课。

随堂欣赏课是指在绘画和工艺(包括写生、创作、图案、塑造、手工制作)课业中所穿插进行的欣赏。

这种欣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得很多,比如:我们每一课都安排了范图及资料,教师指导学生观看讲解,指出作品美在哪里。

又如:为了使低年级学生能在蜡笔的涂色中提高色彩能力,可引导学生对素描知识的加深而出示一些合理范画,这就是随堂欣赏的教学过程。

3.现场欣赏。

现场欣赏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之外的美术欣赏形式,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到现场和实地察看所进行的欣赏教学。

例如:组织儿童参观美术作品展览和博物馆中陈列的美术作品,访问画家、工艺美术家、雕塑家并观看其技法表演等。

条件稍差的农村,有关欣赏课的内容应结合本地具体情况作有效的灵活调整。

比如我们上《古代传统建筑》这一课时,就完全可以带学生到陶公庙去参观,让他们了解足够的知识后,民族的尊严与自豪感自然就出来了。

总之,教育不仅仅是教孩子一些知识,训练一下他们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为了育人,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现代新人。

摘要:绘画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形式,也是表达思想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学生更愿意画符合他们年龄特点和感兴趣的内容。

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如何使学生在每一节美术课中兴趣盎然、体味美感、激发想象、创新作品,进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目标,是我们每一位美术老师面临的严峻的课题。

关键词:小学美术;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新时期小学生的美术学习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并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

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与专业美术教育,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像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这种教育要求美术教师在教学中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辅助者,以学习者的平等心态参与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中去,协同合、师生互动、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全身心地、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创造之中,不断进行新的尝试、新的探索。

纵览小学的美术教材,既有生动有趣的童画、想象画、卡通画,又有中外儿童优秀的美术作品欣赏、画家笔下的动物画、风景画;既有动手操作的工艺品、小制作课,又有走出课堂、描绘大自然的写生课,教师在教学时用有趣、童话般的语言来描绘教材中的画面,可给课堂注入兴奋剂,形成宽松、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绘画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美的教育。

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凭借具体形象的的联想进行的,虽然他们已经能够运用某些概念进行判断、推理,但很大成分上仍然与具体形象联系着。

针对这个特点,在美术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二、调动感官,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绘画是一种视觉艺术,视觉是心灵的窗户,我们要靠眼睛来提高观察力,所以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因为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思维、鉴别,然后完成自己独特的创造结果。

小学生学画要学会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体会生活中的变化,并把观察到的东西加以联想,就能画出更有情趣的画。

由于受年龄的限制,小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对贫乏,因此要尽可能地让他们去接触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让他们运用各种感官去了解周围的一切。

感知力是一切领域的人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基本能力。

视觉是一种主动性很强的感官形式,进行积极的选择是视觉的一种基本特征,要使小学生具有一双善于选择的眼睛,就要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小学生能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其中。

如到了秋天,带领小学生观察花园里的花草植物、马路上的人服装的变化;户外活动时,观察蓝天、白云、晴天、雨天;体验班级农作物收获所带来的喜悦......一系列的活动,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与观察,在他们进行选择之后,并把自己的情感融入画中来,才能使作品的内容丰富、生动感人。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们知道,小学生作画开始时都是凭印象来画,常常是别人怎么画,他也照着画,缺乏自己的独立性。

正是由于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使小学生的作品多姿多样。

实践证明,没有教师的示范,他们也能画出千姿百态、形象色彩各异、充满稚气和美好愿望的.作品,那是小学生心灵真实的体现。

小学生的想象力是在通过观察、记忆的基础上形成的,如果没有大量观察、记忆的积累,就谈不上想象力,因为想象力是学生对原有的事物加工改造形成的产物。

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想象力,尊重学生对美的感受、理解能力。

他们的想象画是不求科学的“真”只求感受的“真”,并不以“像”为标准。

创造力是人类智力的核心,它是在观察与想象之后的灵感状态。

以形象思维为引线,在生动有趣的作画中牵动逻辑思维、推理思维、动作思维、灵感思维的自由发展,引导小学生进行某些相似的改进、相似的综合而后创造,产生新颖、独特的想法,引领小学生走进自由自在的艺术天地和理想彼岸。

培养创造力的土壤是深入生活。

生活是创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事多留心,多联想。

创造力的来源是心灵,学会运用自己那颗美妙智慧的心,才会有创造性思维的闪光。

培养孩子灵活机动而不死板,善于联想而不僵化。

例如,提供给学生手套的形状,让他们根据手套的外形用填添在手套上增加一些东西,叫它变成另外一种东西,如树、楼房,表现出孩子想象的求异和创造的新意。

美术课教学以发展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根本出发点,鼓励他们敞开理想的心扉,展开理想的翅膀。

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点燃他们的创造力,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潜在探索欲、创造力的机会,调动他们内在动力,使其创造力不断发展。

四、正确认识儿童画。

“你胡涂乱抹的什么呀,乱七八糟的”、“画得一点都不像,难看死了。

”只拿像与不像作为评价一幅童画的好坏标准,会对孩子学习美术产生消极影响。

由于儿童的生理机制尚不完善,手、眼、脑三者的配合尚不协调,所以画出来的形象荒诞、奇特、不合常理,但这正是儿童画的可爱之处,它所展现的魅力是成人所望尘莫及的。

要知道,儿童画更多的像玩一场游戏,这种“不像”的画正是他们对外部世界的真实感受和内心世界的真诚流露,是真、善、美的体现,而正是这种游戏培养了他们的个性品质,想象力和创造力。

儿童画与成人画相比尽管表现形式和技法无法相提并论,但其纯真、质朴的童趣则是成人画所不能及的。

这种纯真、质朴的童趣往往给人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因此,教师应珍惜和爱护小学生的这一特征,不要总在“形”上做文章,评价“像不像”、“美不美”,应该遵循他们年龄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关注理解和尊重他们的心理特征。

只要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是愉悦的、投入的,教师就不要过分挑剔。

小学美术的论文篇三

首先,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教学发展的大背景,也是教育体制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是各学科教学中都不能回避的所以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开展小学美术教学工作。其次,小学美术教学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欣赏能力,这些素质的培养是综合性的,需要结合素质教育的'内容进行教学。还有一点就是,素质教育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而小学美术作为小学教学科目中的一个重要学科也是组成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部分,所以要将小学美术教学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顺利地开展好、进行好、完成好。

二、如何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开展小学美术教学工作。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小学生还处在少年或者儿童的年龄层次中,而好奇心是这个年龄层次的孩子所共有的一个特点,所以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很多学生在通过美术课的学习以后,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对周围人和事产生兴趣,因而就会更加细致深入地观察周围的一切。只有不断地进行观察,才能得出最新的内容,才能不断增强自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思考和创造。

(2)给予充分的想象空间。学生在完成一件作品的时候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注意表现对象,并自主地加以记忆。观察得越多,记忆内容越丰富,这样就会将那些本来无联系的内容进行随意地组合,并对一些细节进行重新添加和删减,经过一段时间,他们的想象力就会自然而然地变得丰富起来,因此就会逐渐形成自己的创作理念。例如,在苏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海洋生物》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们介绍海洋生物的形状、花纹和色彩等,让学生们自己联想海洋世界的大致状态,并鼓励他们用画笔将想象中的海洋世界画出来。从而培养学生敏锐的想象力和个性的表现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海滩、海面一直想象到神奇的海底世界,也可以使学生对大海的认识从“单一”逐渐向“丰富”转变,为学生认识大自然打开另一扇窗户;同时也可以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关于“大海”这一主题的美术课程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3)激发学生积极性与学习热情。多媒体课件已经在教学中得到普及,传统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多为沉闷、枯燥、单一的说教式,而通过多媒体可以为学生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多样化,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苏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海洋怪兽》一课中,在课程开始时,学生都若有所思,低头不语。因为,学生对海洋怪兽并不了解,单凭想象来画海洋怪兽对于他们来说很难,所以,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不高。因此,不应该急于进入主题,让学生动手画,可以先对学生进行引导。“同学们,你们一定在童话、神话和梦里都见过很多怪兽吧。今天老师要带你们认识一下新朋友,他有个非常酷的名字,叫作海洋怪兽。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来了解一下新朋友吧。”之后,通过多媒体播放海洋怪兽的图片、视频,学生可以直观的观察海洋怪兽的外形、颜色和特点,再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绘画创作,并鼓励学生自由地发挥想象力,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多媒体将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加直观、具体,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美术的论文篇四

新课程强调:美术教育是以愉悦学生的感受和使其积极体验、参与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为目的的基础素质教育。而乐观使人充满朝气、生机勃勃,是人不可缺少的健康心态。作为教师,除了教学生学习知识以外,还要培养学生乐观的品质,让他们对学习和生活充满自信。为了使所有学生能充分领悟美术的无穷魅力,在美术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全体学生积极的、自信的、快乐的参与各项美术活动:

一、运用媒体,创设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认识美术主要是依赖视觉的直觉感知来完成,要感受美术的美,就必须投入到美术中去。随着鲜艳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展开丰富的想象,只有这样才能动之以情、积极参与、快乐的学。比如说我在《穿花衣的热带鱼》这一课时,制作了精美的教具,创设了蔚蓝的大海、各种各样美丽的热带鱼以及会说话的小鸭子,还有美妙的旋律等一系列有趣的情境,这样以来,学生全都争先恐后地要求参与到美术活动之中来。

心理学研究发现,学生在认识形式上具有形象大于思维的特点,他们常常用感性的形象取代思维过程,按照他们的心理年龄特点,利用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有趣的电脑课件、精美的范画的情境的设置等),诱发丰富的形象思维,从而激发其学习欲望,使学生全神贯注地主动参与学习,从而觉得学习是快乐的。

二、设计美术教学活动时,必须增强其趣味性。

美术教学活动要富有趣味性,学生参加起来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经多次实践,我发现融音乐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游戏,更能激发学生的激情,以及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让他们在愉悦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使美术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使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学习《手拉手,找朋友》一课时,由于这一课是学习认识色彩与线条,并运用色彩和线条画一张画,为了让学生能认识不同的色彩和各种各样的线条,我根据《找朋友》的歌曲作为课件的主题曲,创设了一个小朋友、各种卡通模样的小油画棒人和各种各样的卡通线条人,它们在音乐声中一起做"找朋友"的游戏,学生们看了以后就开始蠢蠢欲动了,这时候我就让他们戴上小油画棒和线条的头饰来玩"找朋友"的游戏,学生们在做游戏的时候不知不觉中认识了多种色彩和各种各样的线条,而这节课的学生作品也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经过这样的教学设计,美术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大大的增加了,学生也非常感兴趣的参与其中,并在快乐中学习。

"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因素,参与是学习的行动因素"。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更应把握好兴趣和参与这一对孪生的姐妹。

三、

美术教学活动也应该动静结合,动中有静。

美术是内心活动的表现。美术教学活动如果忽视了学生们的心理因素,也不是一堂好的美术课。通过学生们的思维活动,不仅培养他们动脑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同时还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审美能力。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心理世界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自由地想象。我们应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多给孩子想象的空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美术是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每个美术作品都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因此在教学中,通过欣赏一些优秀的工艺美术作品和名画家的美术作品,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在潜移默化中,可以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等思想教育。

我在上《中国优秀工艺美术作品》一课时,从古代的青铜器到现代精致绝伦的微雕,都充分地向学生展示了祖国文化的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上课时我尽量把这些工艺品变成看得清楚、摸得着的物品,例如利用录像、实物投影及收集一些实物工艺品,具体直观化地进行讲解。《长信宫灯》的古朴、灵便,《莲鹤方壶》的清新流畅、纤巧,象牙雕的玲珑精巧……学生都看得津津有味:用手指点着,小心地抚摸着,不可思议地赞叹着……青铜器的发展史、景德镇瓷都的精湛技艺、繁艳华丽的景泰蓝及八国联军入侵圆明园对我国艺术瑰宝的疯狂掠夺,同学们都听得如痴如醉,随着激奋的惊叹,随着失去的愤慨,他们的欣赏程度加深了,爱国主义情感也增强了。

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每个学生大胆地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展现自己。

自信心对一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精神支柱,也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一个人有了自信心,不论是学习、工作还是在生活中都将成为强者,反之则为弱者。因此,自信心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在传统教学中以教师的"教"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学",把教学过程"双主体"交互作用的活动变成了教师向学生单向地传递知识的过程。在这种状况下,学生成为被动地适应教师教学、接受现成知识的"机器",体会不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美术。尤其对于个别美术素质不佳的学生,或是身心有缺陷的特殊生,应多采用语言性和非语言性相结合的评价形式,及时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因为这些学生往往对美术怀有强烈的渴望,但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并非主动参与,所以,在美术教学中不要忽视他们在美术表现中的任何一点微小的进步或任何一次参与行为,寻找一切机会表扬、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为了激励学生大胆表现自我,在美术课堂上,我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让他们在黑板上、实物投影仪上大胆地表现各种物体,并及时鼓励他们、表扬他们,让他们感到很快乐、很有信心。

总而言之,人都具有主观能动性,都不喜欢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充当知识的容器。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把学习美术内化为自我的需要,积极地参与美术活动,快乐地学习美术,自觉地接受美术的熏陶,从而领悟美术的魅力;同时也可以借助美术的神奇力量,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出一大批有艺术涵养、高素质的人才!

小学美术的论文篇五

随着基础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如何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融入现代绘画艺术的创新意识越来越受到诸多小学美术教师的关注。本文围绕着将现代绘画艺术的创新意识融入到小学美术教育中这一中心论点,从三个方面重点论述如何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融入现代绘画艺术的创新意识,以期提高学生的审美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为当代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一、改变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模式中,老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处在被动学习的地位,老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枯燥乏味,给学生灌输固定的思维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小学生的审美思维僵化,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在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引导学生在去探索感知以及创新实践。如在《流动的颜色》一课中,如果用呆板的方法跟学生讲解三原色原理,学生们是很难理解的。所以,老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了水彩颜料,在课堂上把调好的不同颜色的颜料滴在之上,倾斜画面使颜色流淌,让学生观察颜色的变化。学生们观察颜色变化的同时,会兴致勃勃地问这是为什么呀?然后老师就可以跟学生们边讲边演示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变化规律,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创作,看大家都能用颜料流淌出什么不同的颜色,学生们开始积极动手去做。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跟学生们互相交流,鼓励学生用颜色的变化去做不同的形状和图案,学生们会根据想象添画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形状。做法虽然很简单,但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主动去探索创新。

二、创新教学模式。

如今,互联网十分普及,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创新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打开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例如,在给学生们讲授《风景写生》一课时,教师先从互联网上搜索一些名人的作品,比如《富春山居图》。在课堂中,先给学生讲解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描绘图案。然后利用投影仪,给学生展示名画,让学生欣赏《富春山居图》中展现的富春江一带的景色:初秋的富春江两岸层叠的山峰,以及散落其间的村落、平坡、亭台、渔舟、小桥等景物,并给学生们讲述《富春山居图》的出处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意义等,让学生自己去看、去想、去感悟作品之美,给学生以灵感启发。另外,小学美术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主动通过互联网发现丰富多彩的美术创作,让学生在互联网上深入了解美术创作的思路。还可以让孩子在老师或家长的陪伴下,参加“你画我猜”的游戏,让学生画出一幅图案,老师或家长猜出图案的词语,或者给学生写出一个词语,让学生根据词语绘图,这个过程可以锻炼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三、开展课外活动。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一个对新鲜事物十分好奇,对外面的世界十分期待的年龄,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多角度培养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创新意识。首先,教师要积极带领学生去走出教室,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外面的新事物,让学生主动发现美。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野外景观、艺术画展、博物馆等地方,让学生观察自然界的事物和名家创作的优秀作品,对于学生来讲,使他们在认识上以及审美能力上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让学生获得极好的艺术熏陶。其次,教师可以组织美术兴趣小组。美术兴趣小组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加具有灵活性和可塑性。教师把喜欢美术的学生组织起来,可以给这些兴趣小组的学生制定具体的学习内容,将课堂中的内容延伸出来,加深学生对美术的认识,拓宽学生的美术视野,指导学生从事美术创作。

例如《天然的斑纹》一节,课堂中讲到的内容有蝴蝶、斑马、树叶等物体的知识,在给美术兴趣小组的学生延伸讲解时,可以让学生去思考大自然中其它种类的斑纹,比如龟裂的大地、我们的手掌、树桩的年轮等,引导学生去发现未知事物,并指导他们运用丰富的想象去描绘出奇特的图案。再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加美术比赛。美术比赛能够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在一个竞技环境中,学生更有可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并且,学生通过参加美术比赛,可以很方便地与参赛选手进行交流学习,快速提升审美水平和创作水平。最后,教师可以举办校内美术展览。把学生的一些优秀作品和创意作品挑选出来,在校内展出,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们对美术的交流和思考能力,活跃学生的美术思维,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作氛围。

四、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实际,并结合实践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种措施,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融入现代绘画艺术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出色的创新性艺术人才。

小学美术的论文篇六

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能力,让小学生应用他们的儿童语言,没有保留地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示出来。每一个小学生的个人想法都有所不同,但都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是十分丰富的。他们乐于调动自己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去丰富自己的生活。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美术教师,要学会尊重小学生感受美与理解美的方式,尊重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教师不能要求小学生的所有想象与创造都符合科学,也不能要求小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创造与想象。

教师要学会给小学生自由,给学生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放开自己的思维束缚,享受美术学习。比如,以童话的小屋作为小学美术教学主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想象力去创造一个自己的童话小屋。一些小学生会画一个空中的小屋,一些小学生会画一个用饼干做成的小屋等。教师要正确面对小学生的想象与创作结果,从而使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得以体现,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快速提高。

二、利用科学课堂评价,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中实施正确的评价,会给小学生正面的学习力量,让小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动机,找到学习的动力。在教学发展的新时期,利用合理化的课堂评价,不仅是对教学活动的一种改进,更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行为。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正确的评价,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表扬与鼓励,让学生体会到小学美术学习的乐趣。如果小学生的美术学习结果没有达到教师的预期,教师也不能急于否定与批评学生,而是试着去了解学生的创作思路,从小学生的角度出发去看待学生的作品。教师的一句表扬,一个积极的眼神,都会改变小学生的美术学习情绪,给小学生更多的美术学习力量。

比如,在以“新年”作为美术创作的主题时,一些小学生利用喜庆的颜色画出了新年的新气象,教师要从美术角度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表扬,像“你的色彩用得很恰当,线条也很流畅”,也要对学生的创作行为进行表扬,像“你画得很认真,很仔细”等。而一些学生可能会画出妈妈做饭的画,教师不能急于否定学生,而是要倾听学生的创作理由。当学生说“在新年,妈妈总是很辛苦地下厨做好的”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理解学生,同时要对学生做出正确的评价。

三、创设良好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欲望。

良好的课堂氛围,会对小学生的美术学习情绪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适当地创设美术学习情境,和谐美术教学氛围,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欲望与兴趣的提高。课堂氛围的创设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去创造课堂氛围,也可以利用游戏活动的开展去创设课堂氛围,激发小学生的创作欲望。让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感受美术学科的魅力,有利于小学生成为美术学习的主人。比如,在以“影子的游戏”作为美术教学主题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影子的存在,展示图片或者播放相关动画去引导小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术。也可以组织学生玩影子游戏,两人一组,一人当作另一人的影子,进行模仿游戏。在多媒体的烘托以及学生游戏氛围的影响下,小学美术课堂会更加轻松与愉快,小学生也会更加自觉地融入到课堂活动来,乐于成为课堂的主人,配合教师完成美术教学活动。

四、加强德育能力渗透。

加强美术教学创新德育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美术教师,具有培养小学生道德能力的义务。小学生的个人思想品德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共同引导。小学美术教学,对于小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更会促进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能力。教师要在教学中通过绘画活动去引导小学生的思维,让小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去思考人生问题,在提高艺术能力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品德素质水平。像在以“助人为乐”作为教学主题时,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画一个助人为乐的场景。当学生完成绘画时,教师让学生拿着自己的作品到教室前进行展示,说一说自己所画的故事,并分析其中的道理。在这样的课堂活动中,小学生不仅完成了绘画行为,更受到了精神上的洗礼。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教学活动进行更多的个性化改革。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灵活应用丰富的教学手段,让小学美术课堂丰富起来。小学美术教学会受到学生认知水平以及身心发展水平的影响,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教师的教学责任更重。发扬小学美术学科的美育作用,利用美术教学从多个方面启迪学生的思想,促进学生艺术水平与综合素质的提高。

小学美术的论文篇七

摘要: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小学生的情感具有重要的作用,相关美术教师应正确看待和重视对小学生进行情感的培养。对小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时候,能够充分培养其学习美术的意愿。而在培养美术意愿的过程中又离不开情感教育。所以,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教育的过程中起到了核心驱动力的作用。为了能够提高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增强美术教师的教学效果,就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所起到的核心驱动力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情感教育;核心动力;教学方法。

在对小学生进行美术培训时,相关教师应重视小学生情感在美术学习和创作中的作用。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美术教育时,应同时对其进行美术情感的培养和教育,采取情景结合的方式培养小学生所拥有的美术情感,激发小学生内心学习美术的意愿,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对美术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下面笔者就针对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情感教育进行阐述,描述出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和产生的作用,并提出培养小学生情感教育的方法和措施。

一、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所有领域和类型的教育中,情感教育占有重要的地位。情感教育主要是对小学生在该领域的学习态度、情感、理想等进行培养,以帮助小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更加快速和全面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对小学生进行的情感教育能够使其在心理和身体两个方面感到愉快,而在培养小学生的情感品质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培养小学生对于情感的控制,还能使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一)情感教育能够提高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在当下,我国要求对小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这种政策的提出使情感教育能够在教育中充分发挥作用,尤其是在美术教育中,更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帮助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情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开发小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小学生智力的发展。情感教育还拥有个性化特点,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幸福感和美感,这对于小学生个性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情感教育能够培养小学生的交际能力。

小学生年龄通常都较小,在学习的过程中,拥有较为活跃的思维和奇怪的想法。美术教师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应对小学生所拥有的思维和想法进行充分的说明和解释,并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鼓励,培养其所拥有的创造性思维和良好的表达能力。另外,美术教师在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时,与小学生要保持一定的交流和沟通,这样不仅能够使美术教师对于每一个小学生的想法有一定的了解,提高小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增加小学生的自信心,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促进小学生人际关系方面能力的培养,在其未来良好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培养小学生情感教育的方法和措施。

当所有孩子们进入小学开始学生生涯时,是其第一次自我身份的转变,并开始在各科领域中的学习生活。然而,在小学生日常所学的科目中,美术在人们的眼中属于边缘学科,对于升学和考试没有任何的意义,因此几乎没有人会重视小学生在美术科目中的学习和培养,使小学生普遍对于美术缺乏兴趣。在这种情形下,如何能够使小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小学美术老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两点方法和措施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形成以小学生为中心的美学教学方法。

在小学生对美术学习缺乏兴趣的情况下,传统枯燥的教学方式更不利于美术的教学,应对美术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不将其当作是一种任务来完成,而是当成一种兴趣。例如,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应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同学生一同探讨在美术学习方面的问题,引导小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和美术作品的欣赏。此外,在美术教学课堂中,美术教师还应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这样更容易使每个小学生在美术课堂中表现出其所具有的个性特征。

(二)尊重小学生提出的想法和意见。

美术的学习和创作需要学生拥有对美的鉴赏力和艺术的创造力。如果想培养小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就需要了解学生的思维和想法,以便引导和培养其对于美的鉴赏力和艺术创造力。在绝大多数小学美术课堂的教育过程中,美术教师通常很少注重与小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不重视小学生所提出的个人想法和意见。这种情况的发生极容易造成教师和学生之间所拥有的代沟,降低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以及对美术的重视。因此,重视小学生在美术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想法和意见,对于培养小学生在美术课程中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美术教师在与小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小学生对于美术课程的教学意见和一些其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困难之处,并在日后的教学计划中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改变,使美术的课堂教学满足小学生的需要,让小学生对于美术课堂的学习具有使命感,重视美术课堂的教育。总之,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情感教育拥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美术教师应重视情感教育在该领域中的应用,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和对小学生想法的了解,做好小学美术教育的工作。另外,美术教师也应该注重提高个人素质、情感素质以及综合能力,使其更加深爱自己所涉及的领域和工作。同时还要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和使用,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增加小学生和美术教师之间的交流,才能够提高小学生对于美术课程的喜爱,促进小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姚利芳.浅谈小学美术课中情感教育的渗透〔j〕.学周刊,(24):172.

〔2〕于疏影.探析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情感教育作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3(10):157.

小学美术的论文篇八

摘要:美育教育是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内容之一。美术教育作为小学基础教育学科之一,是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是人身心发育成长的启蒙关键时期,通过小小画笔对美的事物进行发现、描写和表达,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美术;教育;艺术。

一、美术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发现美、描写美、表达美,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至关重要。心理学研究表明:18周岁之前是人格形成和塑造的重要阶段,18周岁以后,人格将相对稳定和成熟。而8到14周岁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期。对美的理解和认识又是人格构成的重要元素之一。因此,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意义非常重大。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该引导学生发现美、理解美、描写美、抒发美。美是外在美和内在美、自然美和社会美的统一,无论哪种方式的美,只要做到内心的理解和发现,都可以通过画笔去描写和表达。

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既要注重课堂教育,更要重视课外教育。我们应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户外去,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和体验自然美和社会美。组织学生登山,体会山的美;组织学生去戏水,体会水的美;组织学生去田间看农民伯伯种地,去工地看工人叔叔盖楼,体会劳动的美;引导学生去找优点和长处,感悟他人身上的美,引导学生把体会和感悟到的美用画笔描写和表达出来,这样的美术作品更真实、更鲜活、更生动、更能陶冶人的情操。

二、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是美术教育的应有之义。

传统的课堂教育往往注重对学生进行书本知识的灌输和讲解,传统的教育理念培养出了太多的学者型和理论型人才,却缺少操作能力强的高级技工。究其原因,这是我们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出现了偏差。美术教育亦是如此。思通造化、随通而行是美术中“术”字的内涵。“术”乃运也、动也,包括心动、脑动、手动。美术教育工作者要用更多的时间去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有利于提升学生对事物的感悟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培养学生对美的理解和认知能力一样,动手实践能力的形成也有其重要的“黄金期”。8到14周岁同样也是学生动手能力形成的关键阶段。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的黄金期,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美术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

没有想象的教育是一潭死水的教育。没有创造的教育是没有发展的教育。想象是社会发展的翅膀,创造是民族进步的车轮。美术学科本身为学生提供了无限的想象和创造空间。美术教育工作者更应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和释放学生的想象创造空间,用新的美术教育为学生插上想象创造的翅膀。美术教育工作者要把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到美术教学实践中去。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核心是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错误中成长。行动导向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育工作者不再是课堂的主体,而要做课堂的引导员和主持人。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内容主要包括:头脑风暴,角色扮演,交流讨论。以头脑风暴为例,美术教育工作者组织学生去户外写生,学生在直接观察和体验的基础上,展开联想,挖掘自身的想象力,赋予景物以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内涵和外延。美术教育工作者不再给予描写对象以千篇一律或整齐统一的主题思路,而是尊重每个学生的绘画方向和情感表达。在头脑风暴基础上,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使学生在发挥自身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基础上,互相借鉴和吸纳彼此的优点和长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协作意识。

四、美术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绘画情境。

传统的课堂教育,老师运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进行“传道、授业、解惑”,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发展也日新月异。多媒体教学成为学校近年来高效、实用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通过使用电子白板、中控系统、投影仪、音响设备、计算机等数字教学设备,结合使用丰富多彩、有声有色的教学软件,形成具有图、文、声、情并茂并有活动影像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情境,让老师的“教”更高效、使学生的“学”更有效。老师借助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技能和知识。特别是多媒体教学设备所创设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接受更形象、更生动。“教”与“学”都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该与时俱进、紧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结合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教学,进行科学有效的讲解、示范、提示,特别要加强课堂的趣味性,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这样才能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表达情绪情感、接受艺术熏陶、提高艺术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姝颖.寓情于景: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应用中的实践和探索〔j〕.才智,2013(25):40.

〔2〕杭照军.融情蓄情动情:浅谈小学美术课中的情感教育〔j〕.美术教育研究,(3):97.

小学美术的论文篇九

以往的美术教学以精讲多练为主要特点,精讲与多练是教学的重要部分,但是在美术教学中直接、简单地传授知识是不够的,教师在课堂上对着课本讲解,布置学生对着课本画画,而有些只有用自己的眼睛才能看到的知识,学生就难以掌握了。更多的学生开始依赖教师的眼睛学习知识,感受能力与审美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如果美术课只是靠教师的口头讲述,就会失去应有的形象化,使学生无法感受到观赏艺术作品时的视觉活动,难以从优秀的美术作品中获取知识。根据美术课的特点,在练习中学习知识在专业美术学校是可以被应用的,但是要在小学教学中进行就较为困难。我们经常可以发现部分高年级学生无法完成一份令自己满意的美术作业,渐渐失去对美术的兴趣。关于美术课作业的评价一般都是由教师拿几份作业进行讲解,指出哪里不好、需要怎样改进。进行作业评讲本身是没有错的,但是教师评讲的内容大同小异,有些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进行优秀作业评选,结果往往违背了美术教学的规律。学生会根据教师的评价标准创作自己的作品,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创造性,为了迎合“优秀”的标准而改变自己的个性,进而封闭了创造意识。

1.在适当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

以往的教学以教师的课堂教学为主导,这种教学方式是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随着我国美术教育的改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一定的情境,针对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把以往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进行学习,把教育的重点放到学生的创造过程中。小学美术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探讨的机会,让学生可以在美术学习中获得快乐,从而充分发挥创造力。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点。

在美术教学中要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以教师的引导为辅,如果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积极参与进来,就会极大地影响整个教学的实效性。由于小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所以他们选择积极参与的动力主要是来自自身的兴趣以及教师的鼓励等,所以教师要很好地利用这一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要不断总结反思,要从固有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3.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探究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如今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其由被动的接受学习变为自主的探究式学习,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根据自身具备的知识独立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4.教师自身要具备教学实效性的意识。

教师要具备教学实效性的意识,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预想整个活动实施后产生的效应,以此规划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行为,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而教师在教学中具备一定的实效意识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也是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所以,要想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实效意识。

5.提倡学生的个性展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想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得到一定的自我展示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对他们的美术作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赞美,提高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对表现欠佳的学生不能严厉批评,而要耐心、适当地引导,让他们始终处于一种放松的学习环境中,鼓励他们大胆发挥自己的创作才能和想象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走出以往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展示个性创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找寻问题的答案,从而通过自己的眼睛发现美术真正的内涵与乐趣。这样才可以真正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实效性。

我们推行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由过去单纯注重传统文化课程转变到现在追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在小学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开设是为了让学生接触美术知识,拓展学生的美术知识范围,提高审美情趣,能够对美术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对简单事物用美术手法表现出来,为今后美术方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如何保证学生能够在短短45分钟的课堂上,能够学会、能够学好,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提高课堂的效率。就如何提高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我结合自身的经验,给出下面一些方法。

对小学美术课程来说,在过去以往的观念之中,我们教师未能给与相当足够的重视。因为多数学生考试的时候是不会考美术,所以我们从观念上就不重视他。在课堂教学时,能省则省,大多数的情况下只是给学生进行地简单介绍课本知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理念也发生了新的'概念。作为教师,首先,我们要从根本上改变对美术课程的观念,要从根本上重视小学美术的教学工作,要确立让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重新认识美术课程。摆正美术课程的地位,要将美术与其他所有课程放在相同的地位。小学美术教师观念上一定要转变的。这种观念的转变不仅要在我们教师身上改变,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体会到美术课程对他们个人自身发展的积极重要作用,让学生能够从主观上改变这种现状。从师生两方面上改变传统观念,为学生好好学习小学美术课程做好思想基础。另外,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树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教育的过程是教会学生知识的过程,所以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发主体的客观能动性和积极主动性,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到美术的教学工作中来,让学生学好美术的基本知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否激发小学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直接关乎能否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学生只有对美术这一科目有了兴趣,才能在兴趣的驱动下对美术科目进行深入学习,进而能够将美术学好。小学学生的年龄段是一个人美好的童年时代,这个年龄段学生的特征是活泼爱动,学习兴趣比较强,对新事物的学习充满着浓厚的兴趣,我们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掌握好学生的这些特点来,有步骤地进行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就如何激发学生兴趣的具体措施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

1.注重学生的参与程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也可以有新的创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容置疑,而教师是课堂的掌控者,如何进行好一堂课,掌握在教师手中,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这个掌控作用,调动学生的参与程度,在课堂环节的设置上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对基本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之后,我们可以放开手,让学生自主地去进行画画,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可以很好地发挥学生的天性,他们可以任意的进行发挥,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这样的结果往往能够更好地保证学生的兴趣,从而对于课堂的氛围来说就有了保障。

高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主意识,会主动地运用我们所讲述的方法来运用到实际的操作中来,这样的效果也会更好。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小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来,教学的效果就会更佳,保证了教学的质量。

2.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是教材加板书的运用,由于教材的篇幅限制,内容并不是十分丰富,而过度的板书会让学生心生倦意,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说传统的教学手段带来的效率并不是特别高。

因此,在科技进步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将新的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运用到新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这种新型技术的运用,在课堂上可以更加简便地展示美术作品,同时可以上网展示出更多和本节课相关的内容,如果在展示作品的时候配上一些轻松舒适的音乐,课堂的氛围就能够得到良好的保证,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效率就能够有所保证。对小学生来说,动漫之类的影像图片会更加有益于学生的兴趣,这样的话小学生对课堂的感知力会更好,进而保证了教学效率。

3.树立榜样,做好示范。作为课堂的引领者,教师首先要从自身上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教学和学习经验多多地运用起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可以将自己过去的一些作品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从我们教师身上看到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习来的,看到教师由不会到会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克服困难的决心,从激发学生认真学习美术课程的信心。对于美术初学者来说,在画画和构图过程中,不免会存在着各种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在学生进行练习的过程中,检查和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一些细小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地指出,帮助学生从开始养成正确的习惯。对于一些容易出错的地方,还可以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讲解,将正确地方法给学生进行讲解,在讲解时一定要怀着耐心,不厌其烦,保证学生能够学会。在进行美术作品赏析的时候,多用一些各个派别的代表性作家的作品进行展示,通过对这些经典作品的赏析,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操陶冶,另一方面用这些伟大作家的经典作品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树立好榜样,拓展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对美术的追求更进一步。

在教学方法上也要有新的改变,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创新。对小学的学生来来说,如果能够在课堂上多多的动手,应该是能够更加营造比较好的课堂的氛围。所以,我们可以在课堂中引入一些动手的小活动。在泥塑阶段教学时,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实际的动手来操作,通过他们自己的动手,领略到美术课程的意义。当然,我们教师应该更多地将课本的教学内容来联系实际的生活,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结合当地的资源,让小学生参观古代遗留的建筑,山水以及田园风光,将美术的教学不仅局限在课堂之上,而是更加贴近生活,让小学生在生活中就能够发现美术的存在。对于每一个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水平和潜力是各不相同的,对于同一事物可能有不同的见解。我们在教学上也要有相应的层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通过人性化的要求来要求学生,对学生的作业上面,做到针对他们各自的特点,有着不同的要求,使小学生在美术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对美术教学的重视,不断地用新的教学理念来发展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积极探索,为提高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而不断努力。

小学美术的论文篇十

小学美术教学对培养学生美术爱好以及美术基础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我国大多数小学美术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美术课程受到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首先在课堂数量上,一般小学教学课程都会把语数英放在重要的教学位置,美术教学只是一些重点教学科目剩余的课程填充品。再者在教师资源上,很多学校为了节约教学资源,对美术老师的招聘并不能满足学校学生的需求。再者,很多美术老师教学水平有限,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最重要的是,很多美术老师本身对美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美术老师在美术课堂上很少有充足的备课,对课堂的管理也比较松懈,很少给学生布置练习作业,导致在循环时间较长的教学中,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很多学生在课堂中总是懒散懈怠,老师也不加以管理,导致整节课的懒散和效率不高。

2.教学辅助工具不足。

美术是一门需要一定辅助教学工具的学科。但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很多学校并没有给美术课堂提供必要的美术教学辅助用品。尤其是在一些教育费用和资源短缺的学校,老师课堂演示教学所能利用的辅助工具捉襟见肘,学生更不能得到一定的能力提高。再者,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候会需要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但是很多学校并没有将多媒体引入美术教学中去,这样不利于生动性课堂的开展。

3.缺少一定的竞争机制。

由于在升学考试中,小学美术教学并没有被纳入考试课程中去,很多学校对学生的教学自然而然都缺少了一定的紧促感。在很多小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老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没有一定的检验,导致学生对美术课堂知识的学习不够重视且缺少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在一些升学考试必考的课程科目中,学校会定期举办一些考试去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小学美术教学却不归属其中。小学生的意志力比较薄弱,很多时候并不能做到严格要求自己,所以,在美术教学中老师的督促以及测试是必不可少的。

二、解决方法。

1.提高对美术教学的重视。

提高对美术教学的重视,首先应该从思想上进行贯彻。以往小学生对美术课堂的不重视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和潜意识的默认。为了彻底改善教学,老师应该在思想上给学生普及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性:小学美术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小学生在美术学习道路上走得更远更久。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广大小学美术老师在给学生教学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学校在安排美术课程时,应该结合所有课程以及学生的需求状况进行综合考虑,而不是把美术课程用来填充课表中语数英课程之外剩下的课堂。学校还要提高对美术老师招聘的质量,不仅关注美术老师的专业知识,还要关注美术老师个人的综合素质,这些都是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

另外,作为美术老师,应该对课堂加以重视,提前进行备课。备课可以更好地完善教学内容,将教学在脑海里预演一遍,从而减少课堂上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老师还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适当地给学生布置一定的家庭作业以及练习作业,因为美术课堂不是天天都有,学生在相对长的时间内,会对所学习过的知识和技能技巧有所生疏,因此,一定的练习和作业对自制力比较差的小学生来说很有必要。老师还要及时检查学生的作业,对学生练习以及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一定的改正和提醒,让学生下次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这些点滴的改善与积累,都能很好地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让小学美术课堂得到不断完善和进步。

2.提供充足的教学工具。

教学工具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自古以来,无论是传统教学下的美术教学,还是新课改下的教学方法,教学与练习始终是不能分割的两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学校或者是老师,应该给师生提供充足的教学工具。比如,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形成自己的美术喜爱特点,美术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与教学相辅相成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在学习课内知识的同时,能与课外的美术作品进行互相补充,从而完善教学质量和自身审美水平。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很多时候缺乏一定的耐心,老师需要用多媒体去吸引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以更多的激情投入到教学中去。

3.制订合适的竞争机制。

虽然小学美术教学还没有纳入升学考试的课程之内,但是作为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应该学会给学生提供一定的竞争压力。比如说,在平时的作业中,老师要给学生评出一定的优良中差,让学生之间有所比较,有比较才会有差距,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学习。再者,老师应该在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对学生进行测验,让定期的测验不断提高学生对美术课堂的重视与参与。学校还可以组织定期的美术技能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竞争中提高学生对美术课堂的重视,挖掘学生的美术能力,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改善美术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小学美术教学在学生的美术学习生涯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这需要广大小学美术老师要在研究学生和教材的基础上不断改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多方面入手,从根本上完善小学美术教学,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美术人才。

小学美术的论文篇十一

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是相对的一则概念,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情感教育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实现情感与认知的平衡,充分发挥情感意识对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作用,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逐渐培养求知、探索的精神,促进学生形成独立、健全的品质和人格。近年来,我国素质教育不断普及并深入人心,情感教育在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也愈发明显,因此在这样一种宏观的教育背景下加强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情感渗透,显得十分重要。国内外众多美术学家、教育学家也认同情绪的培养、情感的发达对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积极的作用,这也是能够间接提升创造力和审美力的重要渠道。

理智感是人们在探索和感知真理的过程中,因个体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而生成的一种情感意识。小学生的理智感主要表现在对事物的好奇心、探索问题和奥秘的进取心以及求知欲的扩大和加深。教育心理学家指出,深厚的理智感是促使人们发挥智慧的潜在力量,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作品丰富理智感。例如,学习基本图形的画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怎么画和为什么这样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无形中增加小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目标,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美术教育要想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绘画技巧,不能将教育目标局限在对技能的掌握和美术知识的传播上,而要基于基本的理论道德,利用美术教材的优势,借助时间的灵活性以及美术课程自身的优势,运用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感受作品、感受美的同时,不断熏陶审美意识,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感悟美、创造美。

2.情境教学,培养感悟能力。

很多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时,习惯采用单一、僵化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只负责讲解,学生只负责聆听,“教”与“学”是两个独立的、没有关联性的环节。这不仅会影响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更无法让学生对美术作品、审美元素产生关联性与感悟,不利于培养美、创造美所需的条件。例如,学习《鸟语花香》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将自身的感情融入情境中。首先,小学生对大自然中的小鸟和花朵十分熟悉,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花朵和鸟类的`特征,让小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自己心目中的“鸟语花香”。其次,根据小学生的回忆以及对大自然中鸟语花香的感受,教师开始讲述本堂课的关键,即如何绘出小鸟和花朵的线条,怎样让花朵更加有层次感,怎样让小鸟更逼真,表现出飞翔的张力。但是该怎么样才能画好线条呢?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准备一组连笔画模板,在一张大纸上标上不同的汉字、数字等,让学生用黑色的线将相同的数字连接起来,用黄色的线将相同的汉字连接起来……用不同的颜色、不同粗细的线条表达美术形象,让学生感受到图形跃然纸上的过程,进而感受到愈发靠近成功的急切感。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拓展学习,如为花朵和小鸟绘制面孔,感受它们的喜怒哀乐。有的学生在花朵上画上笑脸,表示空气环境良好;有的学生在小鸟的脸上画上泪水,表示树木被砍伐小鸟找不到家。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融入教学情境,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感悟能力,让学生通过美术学习收获到更为真实的人生感悟与生活阅历。

3.实践活动提升审美水平。

美术教学离不开手工环节的辅助,实践活动有助于提升美术教学效果,是提升小学生动手操作本领的重要措施。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制作出多元化的美术作品,将心中所想、内心所感表达出来。例如,在《童年的手印》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泥巴作为重要的教学工具纳入到课堂中来,在泥巴上烙上自己的手印,利用泥巴捏出各式各样的物件,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知识的趣味性。同时教师还可以展开知识拓展,让学生了解中国古老的陶瓷技艺,了解中国传统的泥塑文化等,通过对民间艺术的感知和更为全面的艺术形式的认知,小学生将会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也会间接提升审美水平。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进行情感渗透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从教学现状和教学实际出发,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小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将情感渗透融入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促进小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