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故事教案(通用9篇)

  • 上传日期:2023-11-18 15:01:34 |
  • ZTFB |
  • 9页

教案的编写应遵循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同时兼顾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教案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这些教案范例覆盖了不同学科和年级的教学内容,旨在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

春节的故事教案篇一

农历的第一天是春节,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春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春节小故事,欢迎大家借鉴。

在陕西关中一带民间,流传着有关春节的传说故事。传说,玉皇大帝为了治理人间,就派天宫的弥勒佛下凡。这事被如来佛知道了,心想,我算佛主哩,为啥不让我去呢?于是,就找玉皇大帝论理,玉帝听了,无言可对,只好说:“商量商量再说吧。”借商量的空子,玉帝便想了个解围的方儿。

他请来弥勒佛和如来佛,将两盆花放在二佛面前,说:“这两盆花你二位各务一盆,谁的花先开,谁就下凡去管理人间。”如来佛心眼多,点子稠,知道玉帝一定偏向弥勒佛,因为他猜到玉帝怕出口之言难收,才以务花为借口来行此事。面前这两盆花,恐怕玉帝已暗地作了安排,于是也想出个小计来。他借弥勒佛合目谢恩的机会,悄悄地把两盆花换了个位置。第二天,如来佛的花就开了,因此弥勒佛只管了一天人间,这天就是正月初一。传说弥勒佛心善,这天他让人们吃好穿好睡好,因而正月初一人们就欢欢喜喜,兴高彩烈的过了一天。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弥勒佛,就把这初春之时,二佛交接的时刻称做“春节”。有人说,因为当初如来佛因偷换花盆留下了瞎瞎现象,直到现在,人间还有小偷小摸的事哩。

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看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另外传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

还有一个腊八粥的传说,朱元璋小时候家庭穷困,常有断炊之患。一日,他放牛归来饥饿难挨,忽见墙角有一个鼠洞,想逮鼠充饥,不料竟掏出了糯米、黍米、黄豆、红豆、麦粒、花生等物。他把这些杂粮洗净后煮成粥,美美地吃了一顿饱饭。后来作了皇帝,整天山珍海味,吃得口腻心烦,忽然想起了小时候掏鼠洞煮粥喝的往事,便命人仿做,群臣共尝,无不称妙。因这一天正是腊月八日,朱元璋就称此粥为腊八粥。后来,传至民间,就沿袭成俗。

祭灶,即祭送灶神升天.古代,科技不发达,人们奉灶神为了控制家庭饮食的神明,认为灶神要在小年晚上向玉帝述职,玉帝对这家的赏罚全在灶神的汇报了.祭灶的祭品中最具民俗的是“糖瓜”,一说糖瓜是甜的,可使灶神在玉帝面前只说甜言蜜语;一说糖瓜是粘的,可以粘灶神的牙,使他的坏话出不了口.祭祀时,将供奉一年的灶神像揭下,焚化,算是送祭升天.至今民间仍有“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之说。

守岁,俗称“熬夜”,即除夕之夜,达旦不眠。传说,远古时侯有一种凶猛的怪物叫“年”,它每到腊月的最后一天夜里出来吞食人畜,危害百姓。后来,人们发现它的弱点是怕火光,怕声音,于是人们便在除夕之夜,通宵不眠,燃起火堆,焚烧青竹,使其发出爆响,年这个怪物也就不敢出来为非作歹了。从此就留下了除夕晚上熬夜和放炮的习俗。不过,守岁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包饺子,而且还必须包素馅的饺子,这是为了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素素净净,平安顺利”。还有人在饺子里放糖,花生等物,吃到糖者意味着生活甜蜜,吃到花生者意味着长寿。

注意,守岁还有不少禁忌,如禁扫地,过小年时,平时很难触及的角落都要打扫干净,而进入除夕至大年初一早晨,即使地面再乱也不能扫,习惯上认为那样会“破财”。再如,禁用剪刀,禁说“没有了”凡此种种,都是人们盼望吉祥的心理反映。

相传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国君,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为纪念他,就把初一定为“年”。

春节的故事教案篇二

春节到了,家家户户都贴起了春联。当然啦,我家也不例外。一大清早,爸爸就起床了。他拿来梯子、春联,开始忙起来,我早早地就被吵醒了“啊--”我伸了个懒腰,穿好衣服到门外去看爸爸贴春联。见着了他,我对他摆摆手,道了一声:“早啊!”“早!”爸爸回答。

爸爸先把梯子靠在墙上,然后再撕开包装春联的塑料袋,拿出来后摊开,摁到墙上,最后用透明胶贴好。看看好像很简单哎!我跃跃欲试,对爸爸喊:“我也要玩!”爸爸听了,下了梯子,给我一张横批和一张对联。

我手脚并用地爬上梯子。咦,梯子怎么忽然就不稳了呢?哎呀,我是不是要掉下去了?“啊--”我吓地尖叫起来。爸爸在旁边听到了,赶紧像箭似的跑过来,稳住梯子,对我说:“不要慌,站稳了。”稳住梯子后,爸爸把横批递给我,然后把一段透明胶也给我,我正要贴上去,手一松,横批竟然飞走了!“爸爸爸爸。快去追啊去追啊!”他一开始愣在那儿,听到了我的喊声,立马回过神来,撒开腿就追上去,终于追回来了,“呼---”我松了口气,扭头笑嘻嘻地对着爸爸调皮吐了个舌头。第二次就容易多了,虽然有点儿小差错,但不像第一次那样狼狈。

虽然我做的还不是很好,但是我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嘛”!

春节的故事教案篇三

春节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佳节,另外还有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此外,还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呢。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巨大无比的怪物,经常在大年三十的晚上跑出来吃人。因为它是在大年三十出来的,所以人们把它叫做“年”。它实在太大了,而且刀枪不入,村民们手无寸铁,无法和它抗斗,所以只好逃亡。

一天晚上,村民们正准备收拾东西逃亡,突然出现了一位老婆婆。只见她衣裳不整,脸色苍白,像是几天没吃东西了,那村民急忙给了她一点东西,她才慢慢恢复了。

她问到:“你们为什么要收拾包袱啊?”

那人说:“我们这里每年大年三十的晚上都会来一个怪物,把村里的人都吃光。”

老婆婆又问:“是什么怪物啊?那么厉害?”

“是一头凶勇的怪物。”

“凶勇的'怪物?”老婆婆心中有了数。

“我们来做个交易怎么样?”老婆婆说。

“什么交易?”

“你给我吃的和住的,我帮你们降妖怎么样?”

“您还能降妖?那人听了很是吃惊。

“怎么样啊,想清楚了吗?”

“好吧,我试试看。”

第二天晚上,“年”又照常来了。但是它东瞅瞅,西瞧瞧,怎么也看不到一个人影。突然,一阵巨响,“年”寻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穿红衣的老人正面带微笑的看着它。“年”高兴极了,好不容易见到一个人了。它飞快的跑过去,但它还没到老人的面前就又大叫着跑回来了。

春节的故事教案篇四

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对于春节,你知道哪些传统的故事呢?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压岁钱,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夫妻俩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火,“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道道闪光,吓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

原来八枚铜钱是八仙变的,暗中来保护孩子的。因为“祟”与“岁”谐音,之后逐渐演变为“压岁钱”。到了明清,“以彩绳穿钱编为龙形,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所以一些地方把给孩子压岁钱叫“串钱”。到了近代则演变为红纸包一百文铜钱赐给晚辈,寓意“长命百岁”。对已成年的晚辈红纸包里则放一枚银元,寓意“一本万利”。货币改为纸币后,长辈们喜欢到银行兑换票面号码相连的新钞票给孩子,祝愿孩子“连连高升“。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20xx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客家人的传说)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

对联。

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1、腊月二十三祭灶。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

2、腊月二十四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3、腊月二十五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4、腊月二十七、二十八洗浴。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

谚语。

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

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

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

守岁,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春节的故事教案篇五

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月大为30日,月小29日),称之为“除夕”。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是人们辞旧迎新的日子。由于农历大月有三十天、小月只有二十九天,所以除夕的日期也就有廿九、三十的不同了。但是这一天常常不论是二十九还是三十,习惯上都被称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夜饭(农历一年中最后一顿饭),年夜饭以后有发压岁钱和熬年夜(守岁)的习俗,表示从农历本年的最后一天守到下一年的第一天。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传说此夜为天上诸神下界之时,所以民间有接神习俗。天地桌是一个临时性的供桌,是除夕专设之桌主要为接神使用。一般无大佛堂之家特别重视,因为平时对佛供献较少,到年终岁尽时要对神佛大酬劳一次。天地桌的内容与常年佛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挂钱、香烛、五供、大供之外,受祀的偶像大都是临时性的,如“百分”,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画册;“天地三界十八佛诸神”,一张用大幅黄毛边纸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码;福禄寿三星画像等。以上诸像有的接神后即焚化,如“百分”,有的则须到破五、甚至到灯节才焚烧。摆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统一,如堂屋地方宽大,可置于屋中;如屋内无地,就置于院中。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算盘声和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虽然这并不是一个古有的习俗,但进入80年代后,由于电视的普及,春节联欢晚会成为中国人必不可少的一道文化“盛宴”!每年全球都有超过十亿人通过电视或者互联网收看春晚!

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接神是为新旧年分野,但接神时间亦不太统一。有的子时一到就开始举行仪式,有的到“子正”之时,即午夜零点开始接神,有的则在“子正”之后方接。祭灶后,诸神都回天宫,不理人间俗事,到除夕子时后,即新一年来临时,又降临人间理事。接神的仪式在天地桌前举行,由全家中的最长者主持。因为诸神所居的天界方位不同,下界时来的方向自然也不同,至于接何神,神从何方来,要预先查好“宪书”,带领全家举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如辛未年的“宪书”上指示:“财神正东、福神正南、贵神东北、喜神西南、太岁神西南等”。按方位叩首礼毕后,肃立待香尽,再叩首,最后将香根、神像、元宝锭等取下,放入早已在院中备好的钱粮盆内焚烧,同燃松枝、芝麻秸等。接神时鞭炮齐鸣,气氛极浓烈。

接神后,将芝麻秸从街门内铺到屋门,人在上面行走,噼叭作声,称为“踩岁”,亦叫“踩祟”。由于“碎”与“祟”同音,取新春开始驱除邪祟的意思。

旧时从春节子夜开财门起,就有送财神的,手拿着一张纸印的财神在门外嚷着:“送财神爷的来啦!”这时屋里的主人为表示欢迎财神降临,便拿赏钱给来人。送财神的口中要说些吉利话,如“金银财宝滚进来啦!”“左边有对金狮子,右边有对金凤凰”之类的口彩。

另外,有身穿红袍,头戴纱帽,嘴上挂胡子,身上背黄布袋,装扮财神爷的模样,后面跟几个敲锣打鼓的,挨家挨户散发财神爷像,以讨赏钱。每到人家门口,就唱“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满屋堆”等一堆讨吉利的话,直到主人欢欢喜喜地接过财神爷像给他们分些钱,这些人才连声道谢,更起劲地敲打一阵。在咚咚锵锵的锣鼓声中,转到别的户家。

正月初一原名“元旦”,“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春节的故事教案篇六

说起春节,要从腊八开始。因为只要过了腊八这一天就算是进入春节的门了。喝过腊八粥,就不能讲不吉利的话。比如说,什么东西碎了破了都不能直接说。饺子煮破了要说挣了,盘子打碎了要说岁岁平安。在我小时候碗盘破了可是件大事情,绝不是现在孩子们打破碗盘家长会说,有没有伤到?那时候,打破碗盘可是要挨揍或者挨骂的,毕竟那时的物质生活比较匮乏,生活用品都是刚刚够用,没有谁家像现在那么宽裕,所以那会儿,打孩子也是经常发生的事儿。放在现在,这算什么事儿啊。

除夕前一天要贴春联。这是家里的长子要干的活儿,那些没有儿子的在这一天就显得分外凄惨。家家户户贴大红的春联,有丧事的会有不同,刚刚有人去世就贴白的春联,去世不足三年的贴紫色的春联,当然内容都是吉利的,和睦幸福之类的。

除夕的夜晚是最重要的,这一年无论你在哪里,这一天的晚上你必须回家,守岁,一家人团圆吃饺子。当然也少不了放爆竹,迎接财神等各路神仙和老祖宗们回家过年,当然老祖宗们也成为神仙了。吃饭之前先祭祖先,我记得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挂祖谱,村里的祠堂要挂族谱。供上水果,馒头做的猪头、鸡鸭鱼之类的。吃饺子之前,先盛出一碗供上,给祖宗们先吃。

初一一大早,要相互拜年,给本家长辈们拜年。小孩子们穿新衣,一年里也就这一天从头到脚的新,四处磕头拜年,收到压岁钱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嘴巴乖巧的会有不少的收获呢,那可是一年的零花钱,那时候孩子们没有多少零花钱的。

初二这一天的规矩是,给姑姑拜年。

初三这天要回娘家,女婿给丈人拜年。

总之,初三之前的这三天是天天吃吃喝喝。却又是按规矩不能乱来的吃吃喝喝,该去谁家去谁家,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要吃到天黑才回来,大概这也是规矩。另外,还有很多讲究,不能扫地,不能动刀剪,不能做缝缝补补的事情。不吉利的话当然是更不能讲的了。不能打孩子,这一条非常的好,小孩子们可以放肆的玩耍不用担心挨打挨骂。

初四之后就随便了,可以寻亲朋好友聚会,自然还是少不了吃吃喝喝。一直到正月十五之前,统统称为春节。

十五这天也叫元宵节,要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在古代应该还有作诗的吧,我小时候已经没有这一项了。

过完十五,春节结束了,该干嘛干嘛了。回忆整个春节,真的是民以食为天,除了吃还是吃。吃喝玩乐,就是幸福人生的标准嘛。怪不得小时候那么喜欢过春节。我能记得的也就这么多了,长大之后,没有那么爱过春节了,貌似没有那种热闹了,也没有那么爱吃了。以前那么吃也不见长肉,现在不吃也长。恐怕这也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大概是角色变了,不再是除了吃喝玩乐啥也不管的小孩子了。

还是怀念小时候啊。

春节的故事教案篇七

去年春节前夕,应老家亲友的邀请,我们老两口带上外孙女一家三口驱车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过了一个年味浓浓的春节,那里的风土人情,开心场景,至今历历在目,回味无穷。

那是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离津后的小车在高速路上疾驰,外面寒风凛冽,车内暖意融融。回乡过年,对于农村长大的我来说,自然是重温旧梦,而对从没去过农村的十几岁的外孙女飞飞来说,可谓一次充满新意的旅游。

“姥爷,农村怎么过年?有红灯笼吗?放鞭炮吗?”飞飞一问,让我不由想起小时候过年的情景:那时虽穷,但乡村的年还是特别隆重的,杀猪炖肉、扫房清洗、购年货、贴对联是大人的事儿,穿新衣、观花灯、放花炮却给孩子带来无限快乐。说到鞭炮,大年前后村子里炮声不断,烟雾缭绕。有一高姓人家,每年腊月都要自制好多鞭炮,自家放不完,还拿到集市去卖。每晚都让几个孩子帮忙配药卷炮,有一天火药突然爆燃,在场人都被烧伤,经过抢救,几个孩子保住了命,但个个落下满脸疤。

如今的故乡,早已旧貌换新颜。往昔破旧的家早已被现今宽阔的院落、敞亮的小楼取而代之。亲人们老少十几口,像接待贵宾,嘘寒问暖,把我们迎进一间大客厅,两张大圆桌早已摆好,还没说上几句话,大年三十的团圆宴就开始了。男人们劝酒让菜,难得喜相逢;女人们边吃边喝拉家常,好不热闹。小飞飞早被同龄的孩子请到楼上去玩……忽然,外面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谁在院里放炮?没事儿吧?”老伴儿担心飞飞,想出去看看。“没事儿,没事儿!”侄子说,“咱村移风易俗抓得紧,人们再也不放烟花爆竹了,刚才是电子鞭炮,伤不着孩子,不污染环境。这都是孩子们搞的,咱不懂。”真没想到,科学的脚步,农村比城里还快。

春节的故事教案篇八

从小年说起吧,俗话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过小年的那天晚上,把新买的灶王爷贴到厨房里,桌前贡着糖瓜,核桃等各种水果。其实这些都是有讲究的,比如糖瓜,是为了粘住灶王爷的嘴,省得他到了天上,说你的坏话,灶王爷两边的对联就是: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二十四“大扫除”,一般讲究的人家都在这一天把房子清扫、粉刷一下,打扮一新等过年。

二十五开始蒸馒头、烙饼,过年的馒头有时都要做上百个,可以吃到正月底,还可以拿来送给回家过年的外地亲友,这种绿色馒头现在越来越受城里人欢迎了。蒸完馒头,做豆腐,做年糕,炸丸子,煮猪肉,赶大集,买年货,因为在早时候,过了年,不出正月,什么都没有卖的,所以年前都得备好,不像现在,大年初一,商场超市照常营业。

大人们忙得团团转,小孩子就扯着劲的玩,而过年,最好的玩物就是鞭炮,按习惯,过小年放一支鞭炮,大年放一支大点的,另外大年三十上祖坟还要放一支。

大年三十那天一早煮“百年饭”,就是用小米煮半生不熟的,只要米饭不要汤装成尖尖的一碗,再在米饭上面点缀上红枣,还要在碗中央插上一棵摇钱树,挂上不同面值的纸币,顾名思意就是家有摇钱树,财源滚滚来。从上午开始家人就要开始“做供碗”,就是把过年用来摆供的熟食炒的炒,煎的煎,还要贴对联,贴门笺(门笺,俗称“拦门钱儿”“过门钱”、“门吊子”或“花纸”,是我国传统的年节门(窗)。

楣吉祥装饰物。在山东集中流行于临沂、潍坊、枣庄等地。“门笺”一词最初见于《后汉书·礼仪志》,到了南宋,开始把春幡胜与元旦(既春节)悬挂于门首。从幡胜到门笺,从丝绢到五色纸,走过了千余年的漫长岁月,由“过门钱”改称“门笺”。

门笺,一般都用红棉纸或其他彩纸裁制而成,呈长方形,长约一尺左右,宽约七寸左右,四周镌有图案,镂空的背饰有方孔钱纹、万字纹、水波纹等。

上为吉语题额,中为“吉庆有余”、“五谷丰登”之类吉祥语或吉祥图案,下呈多种多样变化的穗状。每逢春节(旧历新年),粘贴于门楣上,称作“喜笺”。还要准备红烛,供香,一家人忙里忙外很有年味。

下午男子要随整个家族的人去隆重的祭祖,女人开始包水饺,这个水饺也是有讲究的,要是素馅的,还不能太大,说大了家里容易出大脚女。饺子里还要包上钱(寓意来年发财)枣(越过越好)年禚(生活节节高)糖(生活甜蜜)。

天黑之前还要迎财神,挂灯笼。之后同一支的家人就在一起炒菜喝酒,看晚会。春节是中华民族一个传承了几千年历史,有着深深文化根基的节日,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年味却越来越淡了。

鞭炮声越来越少,礼仪越来越简化,过去对穿新衣、戴新帽、压岁钱、年夜饭的渴望也越来越淡……相反,与春节相近的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却大行其道,搞得红红火火。

春节的故事教案篇九

一天,祖乙让阿衡去日月阁询问制历情况,万年指着草历说:“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阿衡一听,深觉有理,心中却不安起来。他暗想:要是万年把节令定准,天子心喜,重用万年,谁还听我阿衡的?阿衡想啊想啊,一心想把万年除掉。那天阿衡打听出一个善射的刺客,就派人请到家里,摆上酒筵,说明缘由,许以重礼。刺客答应当夜就去行刺。天交二鼓,刺客趁酒兴离开了阿衡,向日月阁奔去。怎奈天坛周围,日月阁下,有卫士严守,刺客不能近前,就拉弓搭箭向日月阁上正观星象的万年射去。谁知刺客因为饮酒过多,眼睛发花,飞箭只射中了万年的胳膊。万年哎呀一声倒在地上,众童子急呼拿贼。卫士们听到喊声,一齐出动,捉住刺客,扭见天子。祖乙问明实情,传令将阿衡收了监,又亲自出宫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非常感动,指着申星说:“申星追上了蚕百星,星象复原,夜交子时,旧岁已完,时又始春,望天子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爱卿入阁,三载不出,披肝沥胆,以月圆准制出太阴历,真是功高德重。如今爱卿被奸佞暗算,且随我到宫中调养吧。”万年说:“太阴历虽然草创,但还不十分准确,岁尾还剩有点滴时辰。如不把这岁末尾时闰进去,日月如梭。过来过去又会错历。臣负众生所望,深受天子之恩,愿醉心日月阁,细加推算,把草历定准。”就这样,万年在日月阁中,仔细观察草木麦菽的荣枯,精心推演,把岁末尾时积日成月闰了进去。那年五月,祖乙到天坛行祭,祭罢天神,又登上日月阁,把祭神的五月鲜桃赐给万年。万年献上太阴历,祖乙望着日夜操劳的万年,眉也白了,须也白了,深受感动,就把太阴历定名为万年历,还封万年为日月寿星。因此,后来人们也把春节称作年,每每过年之时要在屋里挂上寿星图,象征新岁添寿,以此对功高德重的万年寄以怀念之情。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人们在春节这一天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

春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春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春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节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古人谓谷子一熟为一“年”,五谷丰收为“大有年”。西周初年,即已出现了一年一度的庆祝丰收的活动。后来,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在春节期间,都备享人间香火。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春节还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于高潮。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春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元日以后,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杂耍诸戏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因此,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的盛典春节就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而时至今日,除祀神祭祖等活动比以往有所淡化以外,春节的主要习俗,都完好地得以继承与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