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校两红两优申报范文(精选12篇)

  • 上传日期:2023-11-20 11:51:40 |
  • ZTFB |
  • 7页

学习能力是指能够不断吸取新知识和经验,并将其应用于任务执行中的能力。在撰写总结时,可以采用时间顺序、因果关系、问题解决等方式进行组织和表达。在下面的总结范文中,您可以找到一些有用的写作技巧和思路。

学校两红两优申报篇一

特色学校的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校发挥优势、开拓创新的有效载体。是学校是否可以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为了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丰富办学内涵,提高办学品位与办学水平,加快特色学校建设步伐,切实做好创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确定“文学的殿堂,艺术的摇篮”为我校特色学校创建的项目。

一、目标设定。

(一)办学思想。

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质量促发展,以特色铸品牌”的办学宗旨和“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加强学校内涵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关注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健康和谐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力争从特色学校建设中求突破,提升办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较为鲜明的办学特色。坚持长期性、独特性、稳定性、先进性的特色办学特点,开展符合学校实际的教育科研,总结一套特色办学的经验,建设一支有教育特色的教师队伍,培养一批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学生,提高办学质量,提升社会声誉。做到“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生命活力!让学校的每一位学生文学和艺术素养得到提升!让学校的每一位师生体会到成功和快乐!”

(二)目标的选定。

特色学校具有独特性,它是指学校在具有一般学校共性的基础上,又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这是特色学校的主要特征。我校在作文教学、文学校园、创办校刊方面,经过几年的努力,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学校的整体氛围等都能集中体现学校的整体风貌。因此,我们认为创建“文学的殿堂”符合特色学校的独特性特征。

另外,我校在艺术方面特别是版画制作方面有着雄厚的师资力量和悠久的传统,版画这种艺术形式早已在我校深深扎根,根植在每一位师生的心中。曾有多幅版画作品获得省市级奖项,版画制作已经成为我校的的传统。因此,我们把“艺术的摇篮”作为我校的特色建设项目。

“文学的殿堂,艺术的摇篮”这一特色建设项目在以往的课题研究中凸现了我校的特色,得到各方领导的肯定。

(三)目标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纵观农村小学当前的作文教学现状,呈现出一派灰色之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教师疏忽习作教学,一味地迎合“应试”教育的思想,让学生“背抄凑”,即让学生背作文,抄作文,或让学生剪刀加浆糊,东编西凑,敷衍了事。如此以来,则教者轻松,学生乐意,而事实上,学生的习作水平未有长进。为了应试“背作文”,学生在习作时,不要动脑,只回忆就行了。为了应试编作文,学生胡思乱想,东拉西扯,不能成文。为了应试凑作文,让学生养成了惰性,学生只要找到类似的习作,东剪西糊,凑成了一篇类似补丁的习作。而真正的习作水平、能力都没有提高。究其“灰色”原因,主要原因是传统的作文教学过分强调命题的统一,立意的高深,结构的严谨,章次的巧妙,严格脱离小学生的实际,成为束缚学生的灵感桎梏。学生在单一封闭的教室里写作,往往按老师的需求,按书本上的要求,“奉命练笔”“应试作文”枯燥无味。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不少教师的理念陈旧,缺少丰富的文化底蕴。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而且是师生的生命活动。从生命活动层面看习作教学,习作首先应当是学生生命的原生态体现,即真情实感的自由思想和自由表达。追求习作的“本真”,倡导“舒畅作文”,这就是我校提出的“绿色作文”的理念。绿色作文,就是要摈弃刻意的矫饰与编造,学会用心灵去感悟人生,将自己真切的思想和情感了然于字里行间,情动于衷而形于文。还学生生活的本真,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为文做人,让学生对习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绿色作文的思想,体现了对小学生人生的关怀,人性的关怀,使习作重归回于展示心灵的自由、宣泄个体情感的本色,成为放飞童心、叙写童趣、彰显童真的自由之作。而不是用套话、假话、空话按照僵硬的套路组装成篇的技术性操作。为了配合绿色作文的实施,我校努力打造“文学校园”,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每一个角落都有文学的气息。并每期举行两次自编作文选评选活动,创办《毛毛虫专刊》,为提高每一位学生的文学素质创造良好的氛围、提供展示的平台。

另外,针对大多数学校注重文化教育而忽视艺术教育的缺陷,埋没了很多具有艺术天分的人才,结合我校美术方面雄厚的师资力量,把“艺术的摇篮”作为我校的特色建设项目,符合素质教育要求,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

(四)目标的普遍性和可行性。

我校的特色项目是在领导组研究确定,交全体教师论证并通过而最终确立的,并且得到了广大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有切实可行的特设建设规划方案,具体目标如下:

1、近期目标。

(1)研究确定特色项目,建立完善领导小组,建立特色项目研究小组,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建立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

(2)全面开展特色项目,并及时进行阶段性评估,形成阶段性经验总结。

2、中期目标。

(1)打造校园文化,创建文学长廊,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文学氛围。(2)开展各项活动,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如:经典诵读比赛、古诗词背诵比赛、自编作文选展评、版画作品展评、“绿色作文”教学研究、版画教学研究活动等。

(3)总结开展特色建设工作的做法和经验,举办汇报活动,迎接上级特色学校的验收。

3、远期目标。

(1)使“绿色作文教学”成为我校的一个教学品牌,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

(2)把校刊《毛毛虫》办成一个有影响的期刊。丰富其内容,具有一定的水平。

(3)使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一个质的突破,阅读量达到或超过《课程标准》的要求,并使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4)使学生受到艺术熏陶,人人都会版画制作,具有初步的审美情趣审美水平,有更多作品获奖。

二、创建内容。

(一)办学特色。

以“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生命活力!让学校的每一个学生文学和艺术素养得到提升!让学校的每一位师生体会到成功和快乐!”作为我们的办学理念。

(二)教学特色。

绿色作文训练上,方法多种多样:

实地观察法。农村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纯朴古老的人情风俗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为学生的习作辅导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遨游,;让学生参加农忙劳动,体味劳动的艰辛与欢乐。组织学生观察,让学生写自己见闻感受,文章才能真切自然。

亲身尝试法。俗话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得亲口品尝。亲自尝试,才能真正体味到酸甜苦辣。如三八妇女节到了,我们结合时政适时提出自制小制作作为献给母亲礼物的要求。并将制作过程、感受、见闻写下来。

比赛竞争法。即设计一系列比赛竞争的活动,让每一个学生在比赛活动中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在力争上游中亲身体验,留心观察,待比赛结束,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一篇篇佳作便可产生。

随记练习法。提倡学生写随记,就是把平时的见闻感受写下来。养成一个仔细观察、勤奋写作的习惯。定期搞一个随记交流展览评比。随记本上的文章要求完全是自由的、开放的。自己命题,可写各种文体,学生自有乐趣。随记的文章可以是日记,也可以是周记。

改写续写法。古诗言简意赅,每篇古诗都蕴含着丰富的意境。古诗改写,学生兴趣浓。首先引导学生读懂诗意,引发想象,创设情境,进入诗的境界,感受作者当时的思想,才能将一首古诗改写一篇诗意浓郁的散文。这类改写、续写、扩写等想象作文,对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开拓思路,有很大帮助。

活动表演法。适当地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快乐地玩个痛快,表演一番自己的才能,然后让学生写。如进行“击鼓传花”小活动、“画像活动”、人人都来“露一手”活动等。活动结束让学生把刚才的所看、所感写下来,往往事半功倍。

实战训练法。我们不但培养学生写的本领,更要让学生感受写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如评选“写作能手”、“每周一星”等等。光荣感驱使学生创造好成绩,激励他们去争夺冠军,争取发表。

讲练结合法。小学生喜欢听故事,也喜欢讲故事,有目的地组织他们讲故事,然后再写故事,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又培养了书面写作能力。开一个小小故事会,自讲自写,自写自讲,评比名次,其乐无穷。

开展“自编作文选活动”,创建《毛毛虫》校刊,为学生写作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通过多种形式的作文训练,和绿色作文教学研究,我校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作文教学课堂文化。

另外,围绕特色学校建设,我校开发了校本课程,编写特色校本教材,《儿童诗歌欣赏与创作》、《中外优秀文学作品赏析》、《版画的种类及制作方法》等,每月进行两次专题讲座,效果良好。并开设文学欣赏与创作、版画制作选修课,使每一位学生得到自主快乐的发展。

(三)文化特色。

在两年多特色学校建设的摸索与实践中,我校逐步形成里自己的文化特色:学校具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艺术氛围,每一位学生都会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自觉主动的去提升自己的文学或艺术素养,并内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喜欢文学、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喜欢美术等。

三、实施过程。

(一)管理机制。

学校成立了特色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司建山校长为组长,常晓慧副晓长主抓,成立绿色作文教学研究小组和版画制作教学研究小组。制定研究计划和方案,定期开展教研,解决创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制定考评方案,为创建提供制度保证。在建设经费上,学校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只要是特色建设所需经费,学校总是特批。

(二)运作过程。

把特色创建和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是为特色创建服务的。在这一方面我们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和做法:首先根据学校实际状况,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树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把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当作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其次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小组,而不是单个教师。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开设的课程,在开发过程中主要依靠学校的自身力量来完成,所以要充分考虑本校老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及学生的发展情况,还有学校的设备资金等因素,目标不能远离实际。

然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需要教师的充分参与,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使校本课程得到更大的开发。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和反映学生的实际,重视学生参与,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断根据学生的需要完善优化校本课程。最后,校本开发不是一两个人能完成的,是由校长、课程专家、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学校要形成开发校本课程的组织网络,形成领导小组——教研组——教师——学生的开发网络,通力合作,共同创建“文学的殿堂,艺术的摇篮”。

把特色创建和具体组织和活动结合起来。我校的特色创建除了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以外,还和具体的组织和活动结合起来。开学初我们开设了“文学欣赏”、“绿色作文”、“版画制作”三门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这三门选修课分别在每周一、三、五下午课外活动开课。学生参与度在80%以上。同时,为配合特色创建活动,我校还组织各种活动,如:作文竞赛、版画展评、创办《毛毛虫》校刊、自编作文选展评、读书报告会等活动。为学生展示自我、提高自我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我校的特色建设自2009年建校以来,一直坚持到现在,两年多的探索与努力使我校的特色创建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教育科研。

把特色创建和教育科研活动结合起来。每学年初我们就成了特色教研小组,制定了特色教研计划,并定时开展特色教研活动。活动开展至今,较好的体现出:与学校教学常规相结合;与学科组教研活动相结合;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特点。通过教育科研,解决了创建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教师们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总结出了不少的经验。

四、创建效果。

(一)发展要素。

“文学的殿堂,艺术的摇篮”这一特色创建工作,促进了我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使学校有了特色品牌形象,提升了学校的声誉。同时也推动了我校教师个性特长的发展,促进了全体学生的个性健康和谐发展。

(二)特色要素。

我校特色项目的确立是基于我校的实际情况,体现了我校自身的工作实际、历史底蕴、文化优势和个性资源,具有鲜明的校本性;我校的特色自2009年建校以来到现在,已经持续和发展了两年多的时间,已经成为成熟的教育个性和学校传统,不因校长、教师或其它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同时我校特色已经具有了在改革中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具有可持续的发展性。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的创新之路还很漫长,我们会在这条路上坚持不懈的走下去。

学校两红两优申报篇二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刘延东副总理讲话精神,高度重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及试点县(区)遴选和申报工作,把其作为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有利契机抓实、抓细、抓出成效。迎合上级部门的要求,我校现正式向上级部门进行足球特色学校申报。

一、学校基本情况介绍。

平方米,包括一个标准的7人足球场及一个200米运动场。

沐溪小学校领导向来都很重视体育工作这一块,特别是对足球运动,学校花了很大的人力和财力去发展。就在武江区第二届中小学生男子足球比赛,我校男子足球队勇夺季军,这是对我们学校重视和发展足球运动的充分肯定。

二、基础设施介绍。

我校现有200米标准运动场(煤渣)一个,里面设一个7人草地足球场。200米运动场可让运动员进行一些简单的长短跑热身和体能锻炼,7人足球场则可以提供两到三之五人球队进行简单训练。而足球场虽然没有设专人管理,但是学校也会定期对球场进行维护。如夏天草的繁殖很迅速,很快就会长得有膝盖一样高,这时学校就会请人来进行修剪维护。

三、学校重视程度。

我校一向以来都很重视足球这一项运动,特别是武江区第二届足球赛上取得好成绩后,更加将定了我们发展足球运动的信心。这个学期开学初,我校在领导的指示下已经组织中高年级五个班(四至六年级)各组织一支五人足球队,再由教练员选拔组成校队。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训练,我校的足球队已经渐成规模了,并寄望在第三届足球赛中争取好成绩。

足球的发展需要从青少年做起、从校园做起。虽然我们沐溪小学的足球设备设施还是比较简陋,但是我们全校师生有一颗共同的心,那就是热爱足球的心。希望藉贯彻落实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及试点县(区)遴选和申报工作的机会,我校特向上级部门申报建立特色足球学校。

韶关市武江区沐溪小学。

2015年1月31日。

学校两红两优申报篇三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体现学校的个性魅力、校园精神及办学特色。近年来,我校坚持以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校园文化建设主题,彰显特色文化、积淀人文底蕴、锻造“学校精神”、实现文化育人,打造和谐校园。

一、主要成效。

1、外显特色:

我校校园文化以书画特色为载体,努力打造“书画见长和谐发展”品牌。把书画与经典文化育人相结合,设计主题鲜明,具有童真童趣;班级文化具有特色,文化气息浓厚,校园处处恬静优雅,怡心怡情,环境育人。

2、内蕴精神:

我校致力于把校园文化转化为校园精神,通过书画特色教育培育“生生不息的传承精神;自由成己的创造精神;天人合一的理性精神;博大坚毅的人格力量;艺术化的人生态度。”的书法精神。在书画中立品、在书画中启智、在书画中立人,营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促进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发展。

学校行政之间工作配合默契,勤政廉洁;行政和教师之间团结协作,政令畅通;教师与学生之间合作学习,共同成长;教师与家长之间沟通融洽,目标一致;师生与社会环境和谐,相互支持;学生各方面和谐发展,个性张扬。

良好的校园精神风貌得到了各界的高度评价:xx区教育局教研室党朝亮主任说:“我每一次到盐步中心小学,都会有新的感受,校园处处充满生机,师生风貌神采奕奕。”很多社会人士评价:盐步中心小学的学生文明有礼,行为规范,学习能力和自理能力强,字也写得比较漂亮。

我校的校园文化特色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不少镇区学校前来参观学习。“青少年知荣明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系列教育活动就是在我校启动的。20**年6月学校校园文化特色宣传片“翰墨丹青源、文明和谐花”被xx市教育局、xx省教育厅推荐参加了全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电视展播活动,成为全省13所候选学校之一。

二、特色鲜明。

1、根植文化。

多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文精神为基础,科学精神为指导”,建构了五大系列文化主题:

一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争创优质教育”为主题“办学宗旨系列”,主要分布在校园宣传栏和教学楼、办公楼的醒目之处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功”的办学思想,让师生时时处处受到办学理念、校训、校风的熏陶,从而激励、鞭策全体师生永不懈怠、开拓进取,追求卓越。

二是以“秉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书画特色系列”,主要分布在艺术楼、教学楼。学校注重人文养德,“书画见长,和谐发展”八个金铜大字,艺术大师齐白石和书法泰斗王羲之的雕像、校雕“艺海遨翔”鲜明地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艺术楼各层楼的文化长廊:“活动剪影”展示了师生开展各项活动情景;“园丁荟萃”聚集了教师的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名家名作”让学生与艺术家“零距离接触”;“丹青溢彩”和“妙笔生辉”不断更新学生的优秀书画作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莺歌燕舞”、“民族瑰宝”“奥运之光”等让学生了解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无论学生身处校园何方,触目所及的都是艺术,受到美的熏陶。

三是以“播种良好习惯,收获健康人生”为主题的“养成教育系列”,主要分布在教学楼的廊道、宣传栏等,主要是《盐步中心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生活常识、卫生习惯等,还有学生自创的温馨提示语,如“少扔一点,多捡一点,干净一点,高兴一点。”“诚实永远时尚。”“浪费纸张等于破坏森林。”“心连心,手牵手,爱心随着一生走。”……由于是出自学生,所以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从而自觉养成言行规范、文明自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四是以“普及科学知识,关注科技发展”为主题的“科技教育系列”,分布于艺术楼及电教楼。内容主要有引人入胜的“小发明”“小制作”“电子世界”;电脑制作画、科幻画等,激励着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勇于探索科学。

五是以“营造良好氛围,展现个性特长”为主题的“成功教育系列”,从20**年开始,我们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引导师生以书画为载体,设计富有个性的班级文化。由师生共同设计的班牌各放异彩,班训各具特色:一(1)班的“努力走好每一步,快乐渡过每一天”,三(5)班的“如蜂采蜜,每天收获多一点”,四(2)班的“动手动脑,言真行直”,五(5)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激励班级成员共同恪守,共同进步。“群星闪闪”“红花榜”“你追我赶”“大将风采”“红旗飘飘”等形式激励在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成长树”“成果园”“荣誉台”中有在各项竞赛中获奖的同学的奖状、照片、事迹,使学生学有榜样;“我是读书之星”“巧对趣联”“有趣的汉字王国”等鼓励学生开展读好书活动;“斗秀场”“作文展示”“英语作文”“开心数学”“小小数学家”不定期地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让学生感受实践的快乐,品味成功的喜悦。

学校把每一个“物质元素”都涂上“人文元素”的色彩,散发出浓郁的人文气息,以“润物细无声”、“此处无声胜有声”去影响和熏陶全体师生。使师生的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升华,素质得到提高。

2、书画见长。

我校提出以“书画见长、和谐发展”为办学特色,就是让每个学生以“我是中国人、写好中国字”的书法精神,去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学校以此为“源”,滋养学生“专注执着、宁静致远”的学习品质,文明有礼、诚实守信的品格,让每一个学生都受到书画的熏陶。我们重视学生研文习字,坚持每周四两节“读经典、练书法”,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增进学识修养。在书画教育中我们探索了几个结合:书画教学与培养审美情趣相结合;书画教学与发展综合素质相结合;书画教学与培养创新能力相结合;书画教学与开发校本课程相结合;我们长期坚持三个一:“每周一次师生书画培训”、“每学期举办一次师生书画比赛”、“每学期举办一次书画展览”。我们还开发了校本课程《硬笔书法》,根据近几年的使用情况,结合课程改革要求,正将教材按段分册,教学内容将与其他学科、经典教育、网络技术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3、活动育人。

我们始终坚持“德育教育生活化”,开展“德育体验”主题研究。

(1)行为规范教育:我们重视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强调一个“学”字,我们制定了《盐步中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印发给学生,通过班队会组织学生,逐条学习理解、掌握。突出一个“严”字,严格要求,定期检查、评比,把检查考核结果作为评选各项先进的重要依据。坚持一个“恒”字,对学生的行为规范经常抓、重点抓,抓成效。力求学生的行为习惯由强制变为自治,从他律变为自律。

(2)传统节日教育:我们利用传统节日和纪念日,开展教育活动:每周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校园、爱父母、爱集体、爱环境、爱节约、爱生命等教育。做到“节节有活动、月月有主题”。三月份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四月份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学习民族精神”活动;五月份开展“爱劳动,勤思考,勇创造”活动;六月份开展“珍爱生命”教育活动;七月份开展“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活动;九月份开展“千颗童心谢师恩”教育活动,让学生知道“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学会感恩;十月份开展“百歌颂中华”的活动;十一月份开展“勿忘国耻,爱我中华”活动等等。(3)榜样典型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校提出了“我是盐步中心小学人,努力为盐步中心小学争光”的口号,重视“树典型、立新风”。每月开展评选“五小标兵”活动和文明班评比活动,每学期每班评选“礼仪、爱心、诚信、劳动、环保、体育、书画、勤俭、科技、推普”的十星评比、评先评优、奖励活动,学校通过宣传栏、黑板报、有线广播、网站等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使学生学有榜样,做有准则。

(4)兴趣拓展教育:在活动中开发学生学习潜能。从20**年开始,我校利用每周四下午两节课开展学生的兴趣活动,课程内容丰富多彩:手工制作、棋类、运动类、古筝、舞蹈、课本剧、朗诵、车辆模型、小记者站、奥林匹克信息技术学等三十多项供学生自由选择。通过兴趣活动,不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了学生个性特长,而且促进了教师“第二专业”发展。

我校的《xx第二课堂》《珠江青少年报》《佛山青少年报》小记者们经常开展“亲近阅读、快乐寒假”与阳光姐姐对话、名人采访、“红领巾论坛”等活动,近200名小记者在采风采访活动中,不仅提高了读书兴趣,写作水平,磨炼了意志,培养了能力,增强了自信。他们敢于采访名人、专家、学者,作品经常在各级刊物上发表。

(5)大型活动教育:每年我们都举办体艺节、科技节、读书节、书画展览等大型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每次活动都留给学生发挥个性的空间,张扬他们的个性和闪光点,力求“别开生面”,追求“不同凡响”。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为学生挑战自我、提高技能、养成品质、开发潜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6)法制安全教育:通过“我和民警叔叔面对面”、“交通安全知识竞赛”、“文明我先行,快乐伴成长”、“安全连着你我他”等主题活动增强了学生的法律、道德和安全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校达到四项指标:秩序井然、师生平安、周边安宁、校园安全。

4、爱的教育。

多年来,我校开展了富有爱心教育的“再造资源,共献爱心”“手拉手”“奉献爱心、放飞梦想”等活动,增强学生环保意识,节约资源意识,学会关爱别人,有社会责任感。活动至今共筹得回收资源款12124.38元,用于资助校内特困生和慈善活动共支出9898元。活动得到了市环保局、教育局的肯定,先后在《南海环境》《珠江环境》报道了我校的“回收资源,共献爱心”活动。

我校参加了“07展翅计划助学捐款”活动。为贫困家庭解难、为贫困学生分忧。活动中全校1600多名学生、家长、教师共捐款56280.4元。学生捐款率达93%。《珠江时报》、大沥电视分别作了报道。通过参加助学筹款音乐晚会、主题宣传活动与姊妹学校香港陆庆涛小学互动,增进了粤港两地校园文化交流,同时给同学们播种下“友爱、奉献、互助、进步”的义工精神,“爱”的种子。学校被评为“xx市手拉手先进集体”、“xx市绿色学校”、“xx市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xx区先进大队”、“xx区先进红领巾学校”。

20**年我校被中国教育学会授予“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作为西部顾问单位,三年来我们先后与广西罗秀中心小学、xx省xx县莲池小学、内蒙古xx旗棋盘井第一小学进行了交流、互访、帮扶活动,西部学校的校长、教师走进我们的课堂,走访当地名企。我校的师生到西部学校上示范课,走访贫困家庭,我们把所见所闻通过“国旗下的讲话”、课堂教学、出了专题墙报《西部行》《西部风彩》,校园网站让全体师生和家长了解到西部的教育,增进了东西部文化的了解和交流。使师生都感受到我们现有生活的幸福,更懂得珍惜,更懂得去关爱他人和社会。学校被评为“东西部学校对口帮扶先了进单位”。帮扶工作事迹被编入20**年6月出版的《中国教育对口支援》。

5、注重心育。

我校重视“心育”,关注学生心理成长。学校于20**年成立心理咨询中心,设立了“知心姐姐”信箱。辅导教师每天利用课余时间在“聊天室”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在“开心园”对学生进行集体心理辅导;教师通过“微笑面对生活”、“自信——成功之道”等讲座,学校经常邀请心理学专家为师生作心理健康教育报告,每两周开设1节心理健康活动课,每学期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评比活动。营造人人关注心理健康、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今年6月区教育局对我校进行了心理健康达标学校评估验收,对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书画特色相结合的做法给予了较高评价。学校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道德教育示范学校”“全国心理健康辅导特色学校”“xx市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xx区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

6、培训育师。

我校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立校之本、兴校之源,努力创建学习型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了多样化的培训活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学校提出了“内练素质,外塑形象,赢得信赖”的口号。围绕着“正已、敬业、爱生、奉献”为核心的师德建设目标,开展了以“三爱”(爱校、爱生、爱家长)、“三心”(爱心、关心、耐心)、“三满意”(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学校满意)为内容的学《规范》,明师德;定目标,修师德;抓活动,促师德系列活动,教师的师德修养明显提升,全体教职工能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团结协作、教风良好。

我校坚持以科研为先导,先后开展的科研课题有十四项:其中国家级课题二项、省级课题六项、xx区级课题六项。我们长期坚持开展“五个一”活动:每人每学期读一本与课题有关的教学专著,写好读书笔记;围绕课题上一节高质量的研究课;上交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或案例;撰写一篇与课题有关的高质量的教学论文;积累一批优秀教育教学成果。营造教师人人心系科研,个个积极主动参与科研,求真务实地开展科研的良好氛围。

我们坚持校本培训活动:一般是专题讲座,团队训练,课题研究公开课,基本功培训、竞赛,读书心得交流会,教师论坛……迄今为止,全体教师都参加了论坛发言,如谈《怎样成为学生信赖的教师》《我对“优质教学”的理解》《我的教学反思》《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的批评艺术》等。通用基本功“三笔两画”(普通话、三笔字和简笔画)的培训,课堂基本功培训、书画基本功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推进了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学校发展。学校荣获“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中国现代小学数学优秀实验学校”“xx省《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课题优秀实验学校”“xx区20**年度中小学新课程资源评比活动优秀学校”“xx区家长示范性学校”“xx区班主任培训先进单位”等。

三、品牌形成。

几经求索,几经艰辛,我校的书画教育和校园文化已成为特色和品牌,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肯定和赞誉。原xx省省长叶选平亲笔题字;原xx省教育厅副厅长周国贤到学校视察,对学校的书画特色深表赞许;xx省中小学书画研究会会长钟维国为学校题词:“南海书画蓓蕾初放”;香港美术教育协会龙腾霄先生题词:“承前启后,任重道远”;全国著名书法家方斌到校赠书,题字:“立德立艺,砥砺学业,弘扬中国书法”;广州山水画研究学会副秘书长张浣东女士在看了我校的《艺海翱翔》书画册时说:“能出这么高水平画册的学校在xx省内不多见”;省教厅艺术科副主任周凤甫教授也作了很高评价,他说:“我到盐步中心学有两个惊喜:第一个是书画特色深厚,第二个校园文化和谐。”

近年来学生书画作品先后赴法国、日本、俄罗斯、新加坡、香港等地展出并获奖;中央电视台、香港亚洲电视台、南海电视台等传媒以及《中国教育报》、《香港大公报》、《广州日报》、《佛山日报》、《珠江时报》等先后对学校书画教育特色作专访或专题报道。

学生黄沛钰曾代表盐步街道赠送书法作品给原香港律政司司长、盐步同乡会永远荣誉会长梁爱诗女士,受到梁会长的称赞,她在百忙中为黄沛钰同学回赠礼品、写信勉励她在书法上不断进步,同时祝愿学校书画特色不断发展。20**年11月梁会长一行前来我校参观指导,我校学生再次赠送书画给梁会长,梁会长赞叹不已,亲手题词“努力学习南海精神”,梁会长的勉励更增强了我校书画树人的信心。近几年来我校出版了校刊《金桂飘香》、校园宣传画册《梅花香自苦寒来》《灵动之秀和谐致美》,书画集《艺海遨翔》第一集、第二集、《家长报》,校园网站、班级文化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

20**年《xx教育》第6期刊登了我校书画特色文章《以书画见长,促和谐发展》,学校多次为镇、区提供书画教育研讨、示范课、开放日、讲座等。校园文化也吸引了省内、区内、镇内学校校长、教师前来参观,对学校的书画教育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近三年来学校荣获“第八届世纪之星全国少年儿童艺术教育展集体奖”“第九届世纪之星全国少年儿童艺术教育特色单位”“首届xx省青少年书法大赛优秀教育奖”“xx省书法教育名校奖”“xx区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等。

我校申报领导小组对“xx区校园文化示范学校”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逐条对照研究,自评结果如下:a等20个。必达要素全部达标,根据自评结果我们认为:我校已经达到“xx区校园文化示范学校”的标准。恳请评估组专家评估验收,并给予指导。

四、追求致美。

虽然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成绩,但时代在进步,在发展,距离时代的要求我们还在要继续努力,不断进取。我校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还要不断提升,“书画”特色还要做大做强,营造更浓郁的翰墨书香,让书法精神在师生中弘扬,化为校园精神,促进和谐发展。我们全体师生将继续以人为本,突出浓厚的文化氛围,营造一种充满生命气息的文化,构建精品校园文化,努力使校园成为师生舒展心灵、放飞希望、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乐园,打造和谐发展的品牌学校。

学校两红两优申报篇四

平邑县流峪镇初级中学建于1968年,总占地面积60亩,校舍总面积9160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班24个,在校生1312人。教职工105人,其中专任教师67人,学历达标率100%。具有本科学历的50人,高级职称19人,各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19人。

学校是临沂市首批教学示范学校,已顺利通过两次市的复验。xx年年被推荐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近几年来,学校确立了“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让每位教师都得到充分提高”的办学理念,坚决走“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让孩子愉快健康地成长发展”的路子。确立了努力建设“尊师爱生、文明守纪、严谨务实、积极进取”的校风,明确“品学兼优、身心健康、特长显著、素质全面”的育人目标,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培养全体师生“求真、崇善、创美、尚勇”的校训精神。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一、科学管理――构建课程改革的和谐动力。

1、建设团结务实的教干队伍。

倡导班子成员做学习型、专家型领导,定期组织教干学习、讨论、交流,积极参加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领导通过学习,把培训学习成果内化加工、拓展,结合工作实际活学活用,切实提高了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形成了一个团结务实奋进的领导集体。

2、强化管理目标的落实。

建立完善了一整套科学合理实用的学校管理制度,做到岗岗有职责,人人有要求。在实际管理中不断完善和改进,尽最大努力体现民主和人性化管理,做到了“规章共定、制度共守”,变“人治”为“法治”,实现了依法治校。

实行领导包级制度,学校领导除干好分管的工作以外,都分到不同年级参与管理,分工协作,相对独立,增强了责任,提高了干部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实施了“校长主持、分口管理、年级负责”的管理模式。

3、建设能学、会教、善研的教师队伍。

努力实施名师工程和青年教师培养工程,造就了一支师德高尚,学识渊博、爱岗敬业、务实创新的教师队伍。发现苗子,认真培养,压担子,创条件。通过“一帮一”等方式,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马霞、公彦霞、于大华参加市讲课比赛获一、二等奖,成为平邑县的名师,田新教学成绩突出,在市化学研讨会上作典型发言。朱化平、朱伟、牛和良、田新成为平邑县教学能手,高振成长为平邑县教学新秀,刘彦青、李秀东、李志宁等一大批青年教师成为学校的骨干。

多年来,我们一直把“科研兴校”作为立校之本,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成立了校长、主任为首的教科研领导小组,加强教科研的领导。学校要求学科组、骨干教师每学年都要有研究课题。近三年共有20多项市级课题通过鉴定,07、10年新立项课题中,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6项。

抓好教材的研究工作。学校要求老师吃透教材,用好教材。张德存老师在教材研究方面颇有心得,每年参与撰写的试题类论文上百篇,xx年参与了临沂市初中思想品德《同步学习与探究》的编写工作,裴锋、郭洪涛、高彦宾、张加生、徐长安等老师一年发表论文也在几十篇以上。我校形成了深研教材、用好教材的浓厚氛围。

教师通过写“教学反思”和“教学小故事”,在教学实践中思考,在思考反思中提高。积极撰写教学论文,近几年,教师在省级以上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论文40多篇。

二、创新教学――注入优质教育的无限活力。

1、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学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处主任和值班领导通过不定期的检查、抽查,学生座谈、问卷等形式,强化教学秩序的'调控,使全体任课教师都能严格执行“三表”(时间表、课程表、课外活动安排表)规定,认真落实教育方针。在教育教学中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一代新人。

2、认真落实“三级督查、两级监控”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教导处、年级组、备课组的职能。教导处每学期至少两次全面检查教师的过程材料,综合评估教师的工作。年级组每月一次检查,备课组每周一次检查。通过“三级督查、两级监控”的落实,保证了教学过程的科学实用。

3、加强备课的管理,认真落实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定时间、定地点、定主备人,校长、主任分工到各备课组参加活动,听取并指导教师的备课。从课堂的结构安排到学生兴趣的培养,从单元测试的订正到学习习惯的养成,备课组都进行充分的酝酿、讨论,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校有专门的备课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学校教导处、年级组定期对备课进行检查,并将结果公布,以促进教师认真备课。

4、抓实课堂教学。学校领导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行不定时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领导实行听评课制度,校长每周听课3节,业务校长、教导主任每周听评课5节。教师实行分层教学、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小组合作学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课堂教学比赛,比赛分成语、数、外、理化、政史、地生、音体美信七大组别,同学科同年级统一课题,集中比赛,任课教师及有关领导参与听课评价。通过比赛,提升了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教学水平。先后重点学习了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平邑一中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实际,形成了“先学后教”的案例教学模式,影响很大。

学校两红两优申报篇五

从教十几年来,我一直执著于我的工作,并真正做到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第二,对工作我是脚踏实地,不断追求完美。我常跟我的学生们说:做任何事情,要做,就一定要做到最好。而对任何一项工作我也都是这样做的。正常的教学工作自不用说,对每一次的公开课或其他活动,我一定自始至终参与其中,带领我的学生不断地努力再努力,每一次活动之后,我们都会收获很多很多。所以一直以来,我所任教的班级在各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

第三,我能够真诚地去帮助我周围的每一个人。对于一些年轻的教师,我会积极主动地把我自己的所得所感告诉他们,无论是教学方面还是班级管理方面,只要是我知道的,我都会毫无保留地传给他们,我希望他们少走一些弯路,多一些顺畅。我不怕他们比我强,相反,他们真正比我强的时候,我会觉得十分开心和幸福。

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师德要模范、班级管理要优秀、教育教学成绩要突出……要不怎么有说服力呢?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我时刻感到自己的不足。《走进新课程》、《效率提高能力》、《教学与管理》等理论书籍成为我业余时间的“朋友”。

我阅读摘录教育理论,学习先进经验和新的教育理念,博采众家之长,用来不断充实自己,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实践。各学科的示范课、教学论坛,都为我的思想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我的认识也有了提高。另外,各级领导也为我们创造了许多学习机会,丰富我们的理论知识,用于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此,我珍惜每一次机会,准时参加,认真记录,回来后认真反思,力求把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在自己的教学中实践、吸收。在我的精心研究和大胆实践下,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培养。

我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以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语言实践能力作为研究课题,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接着,我通过调查掌握了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身为我校骨干教师中的一员,深知“一棵树不成林”的道理。我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大胆实践,还与其他骨干教师建立联系,经常互相听课、学习。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我们任重而道远,我将加倍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无愧于骨干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

我知道,我所做的还远远不够,在人生的舞台上,我既然选择了桑叶,就必将会一如既往地去奋斗,去奉献,去追求。

学校两红两优申报篇六

江苏省教育厅:

近年来,在市、县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全校上下迸发出极大的热情与活力,以富于创造、卓有成效的劳动,赢得了学校跨越式的发展,使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先后获得了“市模范学校”、“省德育先进学校”、“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初中”等多项殊荣。

学校占地面积32668平方米,校舍总面积为7168平方米。有25个班级,1500余名学生,由于学校控流工作措施得力,学生巩固率100%,实现了多年无流生的佳绩。现有在职教师95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82人,占教师总数的87%,并且大部分在35周岁以下,是一支年轻向上而又充满活力和拼搏精神的群体。

按照《江苏省模范学校标准(修订稿)》有关要求,我们组织力量对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认真的自查。我们认为,我校已经具备了申报省模范学校的条件。现将我们的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鲜明、具体的办学思想深入人心,教育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

我校明确提出了鲜明、具体的办学思想: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办学宗旨,以‘全面育人,发展特长’为办学方针,以‘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舍中人’为具体培养目标。”这一完整的办学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基本精神,体现了全面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我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教育本质、教育功能的深刻理解和追求,在理念上的高度概括。这一办学思想的确立,使我们各项工作的开展,都能遵循正确的方向,建立在坚实、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

近年来,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对办学思想的宣传、普及和研讨,不断加深对其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解,密切结合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使其日渐深入人心,广大教职工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可喜的变化。

实行依法治教,加强校园和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确保学生违法犯罪率为0%;完善教代会制度,保障民主参政议政和校务公开落到实处,为教育教学“上质量”提供良好的环境。

我们认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是一个根本性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变化,是我校各项改革得以深入,顺利推进的`思想基础。回顾几年来我们走过的历程,这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深刻变化所产生的重要意义是极其鲜明和显而易见的。

二.以主体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的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开展,不断深化,取得一定成效。

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实现发展规划提出的办学目标,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根本途径。两年来,我们以主体教育思想为理论指导,以教育科研为导向、动力,大胆改革、探索,不断创新,在改进德育工作、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和课程设置改革,加强学科建设方面均取得一定的进步与成效。

1.以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自觉性为切入点,创设学生自我发展的环境与条件,全面推进德育建设。从确立学生是德育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出发,健全了德育领导、组织系统,加强了德育队伍建设,初步形成了全员育人格局和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网络。以“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舍中人”为龙头,在德育的内容体系,德育形式、渠道、方法、手段体系,德育的评价方法、技术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实验和深入地研究,提高了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德育工作呈现出崭新的局面。

2.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洋思”课堂教学模式为蓝本,结合我校学生和师资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课堂教学改革全面展开、不断深化,成为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教学改革的深入使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了明显改观。

3.稳步推进课程设置改革。主科和副科、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立体课程体系初步形成,技能课、活动课、社会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内容、活动形式、师资配备、配套制度逐步健全,为学生发展个性特长创设了广阔的空间,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使学生自主选择成为可能。

4.围绕校级课题申报制度大力开展教学研究。健全了教研机构设置和管理制度,建立了学校教育科研室,初步形成了以教科室主任牵头,教研组长分头负责的学校教研运行机制,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教研成果,学校整体教研水平有明显提高。

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得到深化,多元化办学格局初步形成,两支队伍建设取得明显进步。

1.完成了学校行政机构调整;逐步完善了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和校内结构工资制为主要内容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教代会的民主管理、参政议政职能得到加强,学校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2.以学校食堂管理社会化改革为切入点,全面推进了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取得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改革用人机制、整合校产资源以及校产资源再开发的宝贵经验。

3.干部队伍经过初步调整,在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方面取得一定进展,整体素质显著提高。教师队伍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渐趋合理,校外学习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措施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择优聘任、动态管理的队伍优化机制取得初步成效。

四.学校环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净化、美化、优化的环境建设目标提前实现。

紧紧抓住启动创建“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初中”的发展契机,在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用近4年的时间,耗资300余万元,基本完成校园环境建设的各项任务,学校基本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按照建设“人文校园”、“生态校园”的理念,制定了舍中校园总体规划。围绕创建“古诗词文化特色学校”目标,以古诗词锦句装饰教室和学校的公共场所,营造出浓浓的文化氛围。进一步明确了校园的功能分区和再建项目的风格、色调,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2.累计投入近100万元,新建了自来水深水井、浴室、学生大餐厅,并对校园给排水、、供电、照明、广播、通讯和闭路电视网等线路重新布局;对锅炉房及附属设备、配电室及附属设施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改造,极大地提高了基础设施的负荷能力,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3.投入20万元,在全县农村中学率先建成了由三十台高主频电脑组成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开全了信息技术课程。

4.三年累计投入190余万元,建成了成了2500平米的三层教学楼两幢,使目前学校的教学用房能完全满足教学的需要。

五.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思路,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卓有成效。

目前“每周一诗”活动在我校开展得如火如荼,我们将把特色创建活动逐步引向深入,准备用三年时间让这一特色项目在我校真正扎根、开花、结果,让每一个跨入舍中的人都能感受到浓浓的古诗词文化氛围。具体措施有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创建古诗词文化特色学校做好各项保证工作。开辟创建工作的宣传教育阵地,利用学校橱窗,定期刊出特色创建的动态、师生的教学及学习心得,形成独特的特色创建氛围。2、师生全员参与,营造校园浓厚的文化氛围。根据进度,扎实开展好“每周一诗”古诗词背诵活动,要做到“每周一诗”全员参加,不但学生要背上,老师也不例外。班级板报开辟一块“古诗词专栏”。学生人手一册古诗词的课外阅读书,定期交流阅读心得体会。每学年在教师中举行一次“经典古诗词朗诵会”,并让全体学生观看。在每学期期中考试后的第13周开展“古诗词校园文化节”活动,开展诗歌朗诵、背诵竞赛、名句接力赛、以及名句填字游戏等活动,创造良好的创建环境。

以上是我校自查情况的汇报,特申请省教育厅对我校进行考核验收。

11月10日。

学校两红两优申报篇七

本文目录。

一、学校简介:

二、健全组织,完善制度,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1、健全组织,完善制度。

2、组织学习,提高认识。

三、有机结合,多方渗透,扎实做好环境保护教育。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2、在德育教育中渗透环保教育。

3、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活动。

四、我们的收获。

1、学校整体绿化效果突出。

2、师生的环境意识明显增强,爱护环境已成为师生的自觉行为。

常村矿小学。

xx、4。

返回目录。

一、指导思想。

二、工作实绩。

(一)美化校园——营造环境塑形象。

(二)健全制度——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三)规范养成——注重垂范做表率。

(四)学科渗透,增强师生的环保意识。

(五)多彩活动——环保思想深入人心 。

学校两红两优申报篇八

黎明九校始建于1993年,坐落在黎明办事处穆家沟村,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现有教师16人,学生137人,共有五个教学班,2005年我校和黎明五校合并后,生源包括团结村、穆家沟村两个村屯。虽然我校地处偏远、校型偏小,但是我校的领导班子配备齐全,分工明确、精诚合作、团结进取,在教师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在各项工作中也能够积极发挥引领作用。另外我校还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其中3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80%,他们有活力,有能力,有上进心,而且作为农村教师,他们甘于奉献,踏实肯干,工作态度认真,工作热情高,是一支师德高尚的教师团队。

2007年,根据地区和学校的实际,在详细分析了当前的招生形势后,我校领导班子研究决定,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办学水平,保证生源,因此确定了“以质量求生存、以活动促发展”的办学理念。四年来,经过全体教师的努力实践,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学校管理、办学水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普遍认可,招生人数逐年上升。在实践办学理念的过程中,我校的德育工作一方面抓好常规工作求“稳”,一方面抓好特色工作求“活”,把德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到了导向和保障的作用,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现将我校德育特色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好德育常规,让好习惯伴随学生幸福成长。

我校学生75%以上的学生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他们随同父母亲友来到本地,靠打工租房度日,家长不重视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造成学生行为散漫,穿着邋遢,成绩落后,不懂礼貌。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的最佳选择,应当从习惯培养开始。从儿童教育来说,幼儿园和小学、中学是一个人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对学生一生学业和事业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养成良好的习惯也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我校本着教学生五年,为学生想五十年,为国家民族想一百年的理念,把“好习惯益终生”作为德育常规管理工作的主题,注重对学生各种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我校倡导“每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将礼仪教育、环保教育、传统文化的教育等都融入到养成教育之中,培养学生从小就讲文明、懂礼貌,爱父母、敬师长,关心他人,乐观向上的好习惯,用自己良好的行为提高个人素质,用自己优秀的品质提高个人修养。同时充分利用“午间30分”的校园广播、每日新闻板报、德育实践活动课、升旗校会、校园标语等作为德育宣传的阵地,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经过几个学期的探索和实践,我们以学生日常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待人接物习惯、品德习惯、思维习惯等行为习惯的养成为切入点,制定了《黎明九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细则》,将学生在校期间的行为规范具体化,从学生早晨上学到下午放学一天中的上课、下课、游戏、活动等行为都纳入到养成教育的范围中,例如:关于纪律习惯文明礼仪的常规要求包括早晨:学生到校师生、生生互相问好,学生问好行礼即可,放学师生再见;早晨值日生同学最晚7:10到校,抓紧时间扫除,不准打闹、做其他事情。非值日生同学到校后在班级里要保持安静,不允许乱窜班级,不允许在操场停留。学生3:40放学,教师4:00下班,下班前做好明天的教学准备、布置好早自习学习任务。中午:学生中午12:25吃完午饭,离开教室出去活动,值日生12:30开始扫除;各班学生12:40到校,12:45练习竖笛,班主任老师深入班级。放学:各班检查好门窗,教师组织学生站队送出校园;个别留下同学最晚同老师一同离校。升旗间操时要求:教师要赶在学生前面组织站队,(后回来的同学站在后面)升旗或做操时教师站在班级队伍后面,不要搞小动作,师生同做广播体操,升旗、做操时不允许上厕所,做完间操进教室时不允许有哪个班级停下来学生上厕所,值周生跟随班级队伍后面进入教室。大型活动:要做到排队整齐无声,脚步轻轻,不乱跑、不拥挤,有秩序进出会场,遵守纪律、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互相谦让。在活动开始前各班自行组织,章显特色。个人卫生:学生每天来到学校必须保持脸、脖子、手、衣服、红领巾整洁干净,女同学小辫梳的利索、漂亮,男同学不留长发。个人用品如:三带、书包、书桌堂内、书本整齐干净。每人自备一个垃圾袋等等。

我们从小处做起、从小事做起,对每件小事都明确要求,教师首先做榜样,并辅导帮助学生将《规范细则》落实到具体行为中,通过监督检查、影响教育,再将这些行为转变为自觉行动,逐渐养成习惯。经过坚持不懈的训练培养我校的学生行为习惯有了很大的改观,他们阵容整齐、文明守纪、知书达理、勤奋上进。在历年来的运动会、艺术节和团体活动中都以优异的表现获得精神文明奖、团体表演奖等各种荣誉。现在获得的这些奖励都是暂时的,但学生拥有的好习惯却是能够受益终生的,相信这些好习惯也会为他们的一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搞好德育活动,让真本领引领学生成为栋梁。

根据多年从事从村教育工作的经验,我们发现农村的孩子他们在智力、能力、悟性等方面并不比城市的孩子差。他们一样的聪明活泼、上进钻研,一样的有理想有追求,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是由于受到农村环境的限制、地理位置的偏僻、家庭经济条件的制约,他们在诸多方面表现不如城市的孩子。作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又从事农村教育的老师们来说,我们希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我们学校这些农村孩子插上理想的翅膀,帮助他们享受到和城市学生同等优质的教育,所以我校制定了三年的特色发展办学目标,即深入挖掘学生潜力,发挥教师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特长,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1.红歌传唱经久不息,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

农村的孩子爱唱歌,爱音乐,更爱音乐课。我们发挥音乐老师的特长,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唱校本歌曲、区本教材歌曲以及经典红歌。学生每学期能够学会10首以上的红歌,不仅掌握单声部的演唱技巧,还适当进行多声部编排。组织校合唱队,以点带面,师生同唱,掀起了一个个学习红歌的高潮。

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按照区教育局的工作部署,结合中心校工作安排,我校将红色经典歌曲传唱活动深入开展,制定了切合我校实际的活动方案,选择革命歌曲、德育区本教材歌曲进行教、唱、传活动。我们充分利用晨会、班队活动、音乐课、红领巾广播等途径聆听、学习、传唱红色经典革命歌曲,充分发挥各中队干部和文娱骨干的带头作用,在学校形成传唱红歌的良好氛围。在传唱过程中,让全体师生了解红色歌曲的创作背景、感人故事、词曲含义,真真切切的感受红歌无穷的魅力,促进学生对红色经典歌曲的热爱和理解,增强对党、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之情,珍惜目前美好的生活环境,使之转化为“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我们一起在美妙的歌声中,勾起了对过去的怀念,燃起了对未来的希望,激起了奋进的信念和信心!

2011年5月30日,我们以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歌咏形式,以“做主人、立志向、红歌献给党”为主题开展校园红歌演唱会。校合唱队和各班分别演唱三首歌曲:一首音乐教材歌曲,一首区本教材歌曲、一首经典红歌,教师团队也合唱了三首歌曲,全校师生共同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主旋律,营造出了喜庆、热烈、昂扬、振奋的氛围,展现了我校广大师生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壮志豪情。这次活动,对于坚定广大师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的良好精神面貌,对待工作和学习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这次活动在潜移默化的浸润老师和学生的心灵,使之在心灵深处真正得到启迪和教育。这次活动我们有幸请到了教育局邱局长,以及德育办,宣传部的领导、中心校的领导,领导们对这次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一致的认可,《黑龙江晨报》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宣传和报道。

2.花样跳绳有趣有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对传统课间操的继承和发展,是巩固和扩大体育锻炼效果,增强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组成。它是我校校风校纪的集中反映,也是我校养成教育管理的集中体现,更是我校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全面性和学生发展的主动性的充分体现。我校每天上午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集健身、娱乐、文化于一体,融合了校园自编操、广播体操、花样跳绳、队列表演等五项内容,让孩子们在做操的同时,强身健体,放松心情,从运动中体会活动的快乐。不仅保证了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时间,增强了学生的体质,缓解了学生疲劳,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品质、个性、情感、兴趣等多项素质,因为我们深知学生不是知识灌输的机器,他们是一个个有着鲜明个性、独立人格、不同爱好、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少年儿童,积极推进阳光体育活动是符合他们生长发展和个性发展需要的。“我运动,我健康”,“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既是我校阳光体育运动扎实开展的口号又是不断深化的动力。我们所追求的大课间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融体育、美育、艺术于一体,既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又能愉悦学生的身心,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更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花样跳绳活动是我校阳光体育运动的一部分。跳绳能促进血液循环,保护心脏,提高肺活量,还能优化人体的协调性,它强身健体,开发智力,有益身心健康,是一项耗时少、耗能大的有氧运动,是特别适合少年儿童的体育运动。而且跳绳活动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一人一绳,多人一绳都可以活动,而且不受经济条件限制,所有的学生都能做到人手一根绳。我校每天都让学生锻炼至少一小时,让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不仅要跳得好,还要跳得妙,跳出花样,跳出水平。我校跳绳活动突出花样繁多,功夫全在脚上的变换,经过两年来坚持不懈的训练,越来越多的学生掌握了较难的花样跳绳技巧,而且有很多学生会自己编创花样。现在从一年到五年级每个孩子都会跳四五种花样绳,有的孩子能够跳出10多种花样,跳绳成了课余生活中最受学生欢迎的运动项目。

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跳绳,不论是烈日炎炎还是严寒酷暑,我们每天都坚持跳绳,现在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以前一到春秋两季,师生们就会出现很多感冒发烧的现象,而现在由于师生常年的坚持跳绳运动,体质增强,抵抗力增加,很少出现感冒发烧的现象。而且学生从一年级入学到五年级毕业平均身高较没跳绳的学生高2厘米,而且身体更加健康,不易患各种流行性传染病,身体素质普遍提高。在近几年的运动会上我校学生在各项技能的比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些成绩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四年来坚持不懈的跳绳活动。

3.竖笛吹奏彰显特色,让学生足不出户掌握一技之长。竖笛演奏也是我校的一项特色工作,我们将竖笛与音乐课相结合,不仅提高了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而且让学生掌握了吹奏竖笛的技能。通过对竖笛的学习,学生的识谱能力很强,对比较复杂的曲目也能够吹奏,现在学生已经能够吹奏十多首竖笛曲目,如《小白船》、《军港之夜》、《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雪绒花》等。学生通过自己识谱,用竖笛吹奏,经过反复练习后,就可以进行表演,可以独奏、小组表演、全体表演。在2009年我校的教育教育成果展示会上我校的竖笛表演得到了教育局中心校领导的高度赞扬。这种特长为这些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而且他们足不出户,不花一分钱,就掌握了一项特长,获得了家长的一致认可。

另外,我校还结合各学科特点,先后开展了古诗文诵读、硬笔书法、绘画等系列活动。在校本课中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主要目的是通过让学生朗读和熟背中国古诗文中的经典作品,丰富学生的积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再配合以各种节奏、动作,将音乐、体育与古诗诵读结合,使学生在继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增强学生对节奏的感受能力、手脑协调能力。现在,我校1—5年级全体学生都能熟背最少60首优秀古诗文,吟唱20首经典诗词,这种诵读使得学生的记忆力得到锻炼,而且陶冶了情操;硬笔书法课也是我校的特色课程,与写字课相结合,由专业的教师授课,向学生系统讲授硬笔书法知识,开展专业的硬笔书法训练,同时注重对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另外,我校的绘画特长小组,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常年坚持练习,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近三年来我校学生参加全国小学生书画竞赛,先后有100多人次获奖,我校被评为500强学校.如今,在老师们悉心培育下,我校的学生文明守纪,积极向上;他们能说会唱,能跳会吹;他们不但身体健康,而且乐观向上,综合素质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按照我校的三年特色发展目标,我们下一步的规划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挖掘学生的潜力,改变农村孩子的“落后”面貌,培养学生的气质,使他们成为有知识、有文化、有修养的优秀小学生。

以上就是对我校德育特色工作的汇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的全体师生将会不断的追求和探索,以务实、创新的精神走出一条适合我校发展的特色之路,办一所教师有专长、学生有特长、学校有特色的新型农村小学,办让家长和社会满意的教育。为深入实施新课程改革不断努力、为培养出优秀人才不懈追求!

2011年10月13日。

学校两红两优申报篇九

为了深入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推进学校的体育工作,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提高全员体育运动素质和体育竞技水平,我校申报足球特色学校的评选。

现将我校自查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面加强体育特色校的建设。

我校自xx年创办以来,在学校领导正确领导下,开展阳光体育、提高校师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增强全民体育运动素质的办学理念始终没有变。学校领导班子重视学校体育工作,重新调整了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并于xx年创办了学校体育节,将足球工作纳入到学校发展规划之中,纳入到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和学期工作计划之中,纳入到日常学校的议事日程之中。

二、舍得投入,创造条件,积极营造良好的体育环境。

几年来,学校按照《山东省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的要求,不断加强对体育设施的建设,我校建有体育运动场2个,足球运动场2个、足球门6副(包括2副活动球门)。同时,学校还节约资金,积极购进各类体育器材。目前学校拥有足球80余个,训练标志锥40套,训练标志盘70个,其它足球训练设施均安全到位,从而为开展足球运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加强管理,培训队伍,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我校现有体育教师16人,专职足球教练员2人,外聘教练员2人,有研究生学历体育教师1人,其他人都具有本科学历。为了提高足球训练水平我校特与淄博市地平线足球俱乐部签订训练合同,利用俱乐部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我校足球队的水平。为提高我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学校利用政治、业务学习时间,组织体育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学习新大纲及《走进新课程》等有关新课程改革方面的资料;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向全体教师开放,并为教师订购了体育方面的相关杂志。然鼓励和支持教师们外出学习,组织教师参加区、市及省一级的足球培训活动,其中王波老师顺利通过亚足联c级教练员培训,李慎华老师顺利通过中国足协“校园足球指导员培训”。

为全面贯彻我校足球工作,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和竞技水平,学校引导体育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认真钻研新教材、新教法,积极探讨合作性、研究性学习及快乐足球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锻炼的.主人。

四、突出特色,抓住重点,切实提高足球运动水平。

近两年学校体育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学生的足球竞技水平不断提高。

1.以特色传统项目为重点,提高全员体育竞技水平。

(1)足球运动成为我校师生的第一运动。

为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增强学生竞争意识,发现和培养高文化修养、高综合素质、高运动水平的足球运动人才,学校把加强足球重点校的建设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注重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方法,使得学校的足球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学生的足球竞技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为了营造足球氛围,我们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小学部我们积极开展足球节。从培养学生足球兴趣出发,针对一二年级学生的特点,组织他们进行运球练习并开展射空门比赛;三、四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足球基础,我们就组织他们开展五人制或七人制的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会传球、学会交流;对于即将有的五年级学生我们针对孩子们逐渐有了配合意识,有能力组织九人制或十一人制的比赛,学生通过比赛在技术、洞察力、交流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对于初中部我们积极开展班级足球联赛。如今,这已经成了我校的传统体育比赛项目。全校各班级不仅有自己的球队,而且每个球队还有自己设计的响亮的名字。如:“霹雳之火”、“火箭风暴”、“黑暗军团”等等。还有的班级为自己的球队设计了漂亮的队徽。每学期,学校足球比赛的日子是学生最激动、最活跃的时候。每当到比赛的日子,各班级足球队员身着运动装,活跃在比赛场上;其他学生则站在体育场外,呐喊加油。当比赛结果出现时,优胜班级欢呼跳跃,互相拥抱;战败的班级则会痛哭流涕,不胜惋惜。

为了提高学生的足球竞技水平,我们在四、五年级学生以及七、八年级中组成了校级足球队,付帅和李慎华老师担任教练。足球队每天坚持1个小时的常规化训练,并在每周末举行一次比赛。在训练的过程中,以张延安老师着的《现代足球训练方法》为依据,将一些外国的先进足球理念传输给学生,从而达到训练内容系统化的要求。

学校两红两优申报篇十

为了深入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推进学校的体育工作,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提高全员体育运动素质和体育竞技水平,我校申报参加县体育特色学校的评选。现将我校自检自查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32个教学班,师生共1984人,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校。我校一直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实现“以德育教育为首,以体育教育为特色,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的特色目标。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为办学宗旨,秉承“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人本教育”为核心,以艺体教育为特色,以精细化管理为保障,以深化教育改革为动力,注重可持续发展,逐步形成了“严谨、勤奋、科学、求实”的教风,形成了“民主、和谐、开放”的育人环境。我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优良的教育教学质量,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我校在申报创建以田径项目为特色学校的过程中,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二、领导重视制度健全。

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按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体育课时开齐开足,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正常开展。积极推进体育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为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奠定了基础。体育课经过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校领导的高度肯定。

我校已成制度化的体育活动有每年一度的体育节、田径赛,以及日常的课外活动等。体育节以田径运动会为主,突出竞技性;课外体育活动能正常开展,我们制定了课外体育活动轮流表,安排体育教师到场指导,同时结合我校每年的“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方案”,认真组织长跑活动。学校采取各种措施以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认真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为95%以上。

此外,我校还经常开展拔河赛、15人×200米男女混合接力赛、排球赛等,既注重竞技性,更考虑参与面,平均每班参与人数达90%。

三、场地规范器材充足。

我校拥有1个标准的200米塑胶田径场,4个篮球场,2个排球场,拥有6张室外乒乓球台,6副杠铃、10支标枪、15个铅球、20副橡皮筋、1副列木、50副哑铃、8副起跑器、6个橡胶轮胎等体育器材,这些运动场地与器材为我校田径项目的训练提供了物质保障,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经费保障训练正常。

保训练时间、地点、人员和器材等落实到位。运动队训练时间分课余训练(每周5次,每次60—90分钟)和假期集训、比赛。

五、师资雄厚成效显著体育教研组现有教师10人,是一个中、青搭配的团队,均为大学本科学历。田径队教练4人,其中国家二级裁判1人,体育教师每年在初中一二三年级选拔体育特长生充实田径队的后备力量。

1、组建校田径队,举办校运会和体育节。

我校自建校以来,筹建校田径队,参加相关的市县级比赛。学校一年一度的田径运动会,既作为学校一项特色性的群众体育活动,又作为校田径队征战市县运动会前的赛前练兵,每年一届,从未间断。2006年开始,学校又增设了“阳光体育”活动,大力开展综合性群体活动,着力打造“阳光、活力”校园,有力地推动了体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进一步促进了学校的素质教育。

2、坚持科学带训,体育业余训练质量高。

自校田径队组建以来,学校就组建了以体育教研组长任主教练的四人田径教练组,进行科学化、经常性的艰苦训练。正常学期内坚持每天早、晚两训,寒、暑假期间分别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集训,日均训练时间不少于2小时。为提高训练质量,带训教练坚持训前计划、训后小结,严格按照目标、阶段任务,科学安排课时训练内容,做到训有内容、练有目标、科学合理、循序渐进、注重实效。在校际间体育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我校能够长期技压群雄,独占鳌头,与科学、规范、人性化的业余训练是分不开的。

3、坚持从严治队,运动员管理规范。

校田径队从队员选拔,到日常训练管理,都由教练组专人负责,并建有完整的档案资料,坚持从严治队、规范管理,避免随意性、“放羊式”现象发生,确保各项训练任务的落实、训练目标的实现。队员入队必须经过事先考察,小学体育教师推荐,最后由学校面试合格后特招录取。

4、积极参加市县田径比赛,切实提高体育竞技水平。

2009年,我校参加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获团体第五名,2010年,我校参加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团体第三名,2011年,我校参加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团体第二名,多年来学生参加县各级各类运动会一直位于全县农村初级中学前茅。

六、展望未来策马扬鞭。

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盛。我们积极响应国家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号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培养更多更好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百倍努力抓好学校体育。

1、合理安排,解决好师生人数多,场地相对窄小的问题,使每个学生得到锻炼,健康成长。

2、注重特色,选拔和培养后备人才。

3、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增添体育场地和设施。

4、群策群力,共同努力,多向兄弟学校学习经验。

我们虽然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肯定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提高创建体育特色学校的工作质量。我们相信,在县教委和体卫艺科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今后的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一定会色彩斑斓,更上一层楼!

官坝初级中学二o一一年九月。

学校两红两优申报篇十一

我们高埠镇中学位于绍兴市越城区银高埠郊区,南有省级风景名胜区——后山,北有104国道,北有古枕渠。解放初期,这所学校的前身是范姜小学。20世纪90年代初,学校加快了旧学校的改造,以此为契机,建设文明学校和示范学校,逐步建立起一流的教育文化环境和一流的现代化教育设施。学校用审美和整体的眼光进行校园环境的同步改造和不断优化。构思巧妙的校园广场钢雕塑、中央花坛和近百米的宣传走廊,将美与张力融为一体。

(一)统一思想,进一步提高对创建“绿色学校”活动的认识。

我们把创建绿色学校作为提高办学质量、拓展和深化素质教育内涵的重要环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坚持“尊重和完善人”的宗旨,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原则和指导思想贯彻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中,融入学校环境教育的全过程,与知识、实践和责任有机结合。

(二)明确目标,建立科学的管理组织。

明确“依托环境教育,倡导绿色管理,促进学校素质教育整体提升,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是办学理念,环境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领导小组,由教务处、政治教育处、团委、学生会、少先队、教研组负责人以及家长和学生代表组成。环境教育的具体活动要落实到人,责任要落实到人。教务处要保证学科渗透。一线教师要对学科的实施负责。政治教育部门、团委、学生会、少先队负责环境活动的实施和指导。理科老师要负责环保知识的讲座。总务室应负责校园环境的建设和管理。采取多层次、多角度的措施,全方位推进环境教育。

(三)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让“绿色”走进课堂,走近每一个学生。教师是实施环境教育的关键,基本途径在课堂。

1、强化教师的.环境意识,注重提高教师的环境教育能力。首先。定期向教师讲授环境知识,通过网络了解新的环境教育信息。其次,通过课堂教学和教育研究,对“环境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课题进行研究,以提高课堂环境教育的效果。第三,在学校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中,增加了“环境教育必须有机渗透到学科教学中”的指标,保证了环境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校教师的环境教育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

2、充分挖掘课程内涵,有机渗透环境教育。学校坚持综合特色办学目标,有计划地实施“渗透”环境教育模式的实践与研究。根据教学部门的调查,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或《学科教学指导纲要》(课程标准)中的环境教育内容组织教育,教师对环境教育越来越感兴趣;与环境教育密切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学科中的环境教育较好。随着语文课外阅读的延伸,以“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和科技说明文逐渐成为阅读的主流。

学校两红两优申报篇十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

我谨代表格塘社区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向各位关心支持我校工作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

格塘镇社区学校自成立以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学习型社区、提高社区居民整体素质和生活品质的总体目标,带领各社区全体居民接受新观念、学习新技术、推广新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我把我校在学校创建及在成人继续教育和培训等方面的主要工作和有关情况向领导做简要介绍。

一、学校基本情况简介

格塘镇地处望城区西北隅,全镇总面积46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259个村民小组,7807户,30280人,29680亩耕地,是望城县有名的建筑之乡、鱼米之乡、农业生态旅游之乡。 格塘镇社区学校由镇人民政府举办,镇党委书记任学校顾问,镇长任校长,镇人大主席任常务副校长,镇中心学校校长为副校长。校园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与格塘镇人民政府农科教中心、格塘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星火科技12396长沙科技助农直通车信息服务示范站资源共享,合署办公。我校现有专职管理人员3人,兼职管理人员8人。学校建立了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共计28人。

1

2017年以来,我校先后被评为“望城县花园式单位”、“望城县农民教育先进集体”、“望城县农民业余学校示范点”、“长沙市星火科技12396科技助农直通车信息服务示范站”、“望城县农民教育职业技能培训(阳光工程)基地”、“望城县文明单位”。每年被镇党委、政府评为“格塘镇农民教育先进单位”。学校的发展引起了诸多部门的关注关怀,自2017年以来,先后有教育部职成司、省委办公厅、省农业厅、省农广校、市农科教、国家科技部、工信部等部门来我校视察指导工作。《南风窗》杂志社、《人民日报》、《湖南日报》记者、中央、省、市、县电视媒体、网络对我校的办学成果和经验进行了宣传报道。

值得显摆的是,2017年9月6日,国家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农村司长陈传宏,副司长郭志伟,农村中心副主任陈良等及省、市、县领导,实地考察了我校信息服务示范站,给予了充分肯定。

今年3月1日,国家科技部,工信部再度考察我校信息服务示范站,全国仅山东、湖南两省有此殊荣,于名,肯定了我校示范站的成绩,于利,为我省晋升全国科普示范省奠定了基础。

今年8月2日,省科技厅《农村科技》专题材料选题摄制组来我校示范站站采集信息。我校兼职教师湖南农大教授刘昆玉,担任我社区学校信息服务示范站科技特派员,言传身教,实地考察,现场指导,特别对水果种植技能培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乡亲们亲切称他为“快车专家”。

式,形成特色,逐步建立起适应我镇社区建设和居民学习需求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教育培训模式,有效推动我镇全民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为我镇社区教育健康深入发展,积极构建具有格塘特色、便民惠民的社区教育体系,初步形成适应我镇发展、居民需求,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终身教育平台。

二、设施与资源

格塘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社区学校建设,并把社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列入议事日程,并制定社区学校发展规划,提出明确的建设目标和要求。引领社区学校科学发展,人事变更、基地建设、设备更新、办公楼维修、社区居民培训等工作,均由社区学校写出方案报镇党政办审批实施。镇财政每年投入20万元,硬化美化校园面积3020平方米,维修校舍面积1108平方米。建设了大型电化培训室1个;小型教室1个;24台电脑的机房1个;农校、12396信息服务示范站;社区学校办公室共3个;电化接待室1个; 一万五千册图书的图书室1个;阅览室1个;档案室1个。

经过努力我校屋面全部翻新,校园基本绿化,设备大幅更新。特别是今年以来,新添臵空调8台,照相机2台,办公电脑4台,笔记本电脑1台,其他办公用品一应俱全。

三、以各类培训为抓手,发挥示范作用

学校依托本部教学基地,面向全镇社区居民,广泛开展了包括科学文化、职业技能、创业能力、思想道德、民主法制、环境保护、健康保健、体育健身、人口教育、家政服务、休闲娱乐、农业实用技术等多种形式和内容的教育培训。广大社区居民学习热情高涨,效果明显。

3

通过培训,提高了全乡居民的收入,涌现了大批优秀的实用技术人才。全乡农民年人均收入由2017年的4150元提高到2017年的8980元。全国有名的种粮大户、格塘村村民李东山,踊跃参加种粮技术培训,把学到的实用技术灵活运用,不仅节约了成本,更提高了产量,年均增收超过80万元。还有近800名农民通过养鱼技术培训后,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十分高涨。2017年,全乡的鱼池面积达到5000多亩,比2017年翻了一番,年产量也由2017年的40万担增长到100万担,为农民增收900多万元。

《社区学校申报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为了避免转移培训的盲目性,我校创新了“定单式认证”培训模式。与农民企业家、省人大代表陈杏华同志合作创办的千龙湖生态旅游度假村开展“订单式认证”,近四年来共培训3000多人次农村劳动力,且全部实现了在本企业安臵就业。还有云游茶场、天锦茶叶、万虎岭种养基地这样的企业也都成为我们“订单式认证”培训的重要企业。

我校的电工、焊工认证培训,开格塘镇技能培训先河。2011年5月28日-6月21日,我校报请市劳动局、市安监局批准,组织举办了第一期电工、焊工技能培训。158人中有126人顺利通过市局理论和操作考核,获得了国家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和特种作业操作证书。学员陈浩拿到“两证”后顺利实现就业,工资由原来的1200元提高到现在的8000—10000不等。学员陈琳,高考落榜在家待业,通过培训认证后,竞聘担任了格塘建筑公司焊工班长,月工资4000元。

四、以农业需求为导向,发挥服务作用

之家喻户晓。

自星火科技12396服务推广以来,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培训形式更加多样,培训内容更加丰富。一是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二是聘请专家教授走村串户,排忧解难;三是服务到家,带笔记本电脑进户,专家与农户点对点、面对面交流。我校2017年共培训各种技术人员1665人次;2017年培训了2832人次;2017年培训了3000人次;通过培训涌现出大批优秀实用技术人才。

我校充分利用本地优势,瞄准重点服务对象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有26人已成为我乡科技致富带头人,近万名剩余劳力就业上岗。柏叶村村民李治,父母双双患病,两个孩子需要上学,每年需要政府救助、亲戚帮助,妻子总是埋三怨四。为此,社区学校主动吸收他参加种粮和养鱼技术培训,两年后,他脱贫了,现在他走路精神了,说话大声了,腰杆子更硬了。

5、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助推作用

1、隆平种粮合作社的优质稻在省内各米业加工点竟相争购,“格外香”优质米,进入省科交会喜获金奖。

2、生猪合作社的生猪充实了当地市场,外销广州、深圳。

4、云游茶业的毛尖、绿茶畅销全国。

5、青山果园的葡萄及葡萄酒在市内上市销售前景看好,产品供不应求。

6、天锦源珍稀食用菌产品畅销省内外。

7、“柯柯农业”和“兴农公司”的大棚蔬菜抢占本地旅游、餐饮市场。

8、李正祥的野生甲鱼,陈建辉的水鸭、皮蛋、盐蛋满足了由于我们培训到位,项目推广成功,因此赢得了市场。

当地餐饮和农民朋友的需要。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我校在进行每一次创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时,会组织学员去活动中心阅读、唱歌、蹦的'、健身或者在培训结束后来一场篮球友谊赛,并通过他们向农民朋友宣传介绍。

组织农民朋友跳广场舞蹈,这项活动参与人数特别多,每天傍晚各村民点自发的组织多则上百人,少则几十人以娱乐为手段,以健身为目的,成为了全民健身的一个缩影,也是城乡一体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是社区教育成功的见证,是市民健康意识提升的一个标志。

制订各项工作制度。

社区学校成立后,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制订完善起来,在刘建宏校长的主持下,《社区教育制度》、《社区教育工作制度》、《会议制度》、《宣传教育制度》、《检查考核奖励制度》、《培训学员管理制度》、《校长工作职责》、《办公室主任岗位职责》、《总务主任职责》、《社区教育职责划分》等各项工作制度,职责陆续出台并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

发挥“五老”作用,积极参加政治、公益活动。

万分真挚的。

我们始终把对党的热爱,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贯穿于培训之中,在培训前,打开多媒体在“长沙终身教育学习网”上选一课供大家学习并交流心得。充分发挥“五老”在社区学校中的作用。

路是走出来的,事是干出来的,我校的具体作法灵活多变,但万变不离其宗,目的只为助农富农,让农民朋友健康愉快,要获实效,必先实际。首先,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硬件设施要到位,软件建设须落实。领导班子的组建,教师队伍的充实,教学设备的购臵等等须一环套一环,不能松懈怠慢,宣传发动也很重要,虎啸知威,狮吼知力,为充分发挥社区学校在科技兴农中的服务作用,我们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通过宣传车,登门诠释,会议讲述等形式,使之家喻户晓,技能培训最为重要,农民朋友轻听重看,培训形式和内容尤为突出。我校采取集中与分散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结合,聘请专家教授座谈与出诊,知识传播与技能培训为一体,服务一家,兑现承诺,教授、专家、土专家、教师带笔记本进村入户至企,与农户点对点,面对面交流,农民得到了实惠,我们获得了欣慰。

《社区学校申报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三、 今后愿景

内核,以信息促新,以科研产能,以培训提质,实现企业、项目、农民增收为目的,为打造农、科、教三维新特色而努力奋斗!

尽管我校办学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 我们恳请各级部门更多地关心社区学校的健康发展,为社区学校的建设排忧解难,但愿社区学校的明天更美好。

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困惑

1、办学经费投入仍有待努力。社区学校要发展,品位要提高,光靠乡财政投入,缺口仍较大,希望国家、省、市、区能加大对社区学校的专项资金投入。

2、师资力量仍有待加强。传授文化知识的教师多,农业方面专业化教师缺乏,教师要多走出去学习,不断增强服务本领。

各位专家、领导不辞辛苦,亲临我校考察,这对我们的工作是莫大的关怀和鞭策。我们决心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为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素质、职业技术水平和全乡的经济建设做出更大更好的贡献。希望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多提宝贵意见。

谢谢大家!

汉南区纱帽街滨江路社区位于纱帽街以南,东起纱帽正街,南临长江,西接陡埠村,北靠百花街。辖区面积0.22平方公里,社区民成总户数1973户,居民4433人,暂住人口13人,9个居民小组,属城乡结合型社区。

滨江路社区在近年综合减灾创建工作中,狠抓制度建设和组织建设,频繁组织社区居民和辖区单位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在提高群众知晓率、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方面取得较好成效。

该社区成立了由社区书记江艳为组长的社区减灾工作领导

制定《滨江路社区灾害应急救助预案》。《预案》结合社区实际,指出了可能存在的灾害隐患,成立了指挥机构,建立了预警机制,确定了人员转移路线、避灾安置场所和信息传递渠道,强调了灾后救助措施,建立了经常性减灾避灾宣传和预案演练制度。根据《预案》,社区每年组织2次以上预案演练,使所有人员熟悉预案,知晓避灾安置路线、场所及保障须知等。对预案不妥之处,及时进行修改。2017年5月12日与薇湖路社区联合实施了地震灾害预案演练,参与群众500多人,3000多居民观摩,群众反映教育效果良好,防灾减灾避灾意识明显增强。

宣传内容,提高居民对各类灾害的防范和应急能力。向社区居民发放市民应急救助手册,印发了地震、火灾、水灾、风灾等灾害防范救助宣传资料,面对全体居民按户发放各4000份。

滨江路社区在居民聚居区设置防灾减灾知识固定宣传栏两

个,社区市民学校、社区图书室、党员活动室均具备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功能。社区配备了灭火器、消防水带、消防沙袋、消防栓、应急灯、报警器,还备有铁锨、钻头、铁斧、撬棍、铁钎、铁锤、防电胶鞋、胶手套、救生绳、缓降器等设施,还添制了水桶、毛巾、吸水毯、手电筒等应急物品。部分居民自觉配备了家用救灾器材。

社区组建了130人的中青年社区志愿者队伍,志愿者队伍里有种机修能手、驾驶员、木工、泥瓦工、安保等人员,发挥各自特长,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社区居民提供相应的志愿服务。社区还组建了义务消-防-队,开展消防知识宣传和消防抢险活动。

该社区辖区单位有区政府大院、区人民医院、机关幼儿园、堤防管理段、商管中心、经贸委、丽红超市等。社区发动辖区单位共同参与,将防灾减灾与文明创建有机结合,采取居民与单位互动的方式,开展社区全覆盖的防灾减灾教育;找到防灾减灾教育与辖区单位业务工作的连结点,协调单位主动开展社区防灾减灾教育。如在幼儿园,加强教职员工和幼儿的避灾知识和校园安全知识教育;邀请区人民医院开展居民医疗急救、食品安全教育;组织丽红超市实施物资紧急调配演练,提高应急救助能力。

滨江路社区每季度聘请专家举办减灾培训,举办疏散演练和消防演练,定期开展安全排查排险,使居民做到各类灾害风险清楚,掌握必要的紧急疏散、自救互救技能及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熟悉逃生路径和避难场所,减轻灾害损失。以上活动,群众参与积极性高。一些群众担当了义务宣传员,防灾减灾知识教育进小区、进家庭;将防灾减灾宣传单散发、信息传递等工作作为社区公益劳动项目,组织社区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无条件参与。这样,集中式的宣传教育模式发展成了口口相传的群众自我教育模式。

2017年,该社区被评为“武汉市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现申报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候选单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