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校家庭教育建设方案范文(精选8篇)

  • 上传日期:2023-11-10 05:48:02 |
  • ZTFB |
  • 12页

制定一个好的方案需要团队合作,我们应该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来制定一个好的方案。方案的开展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和合理分配任务。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需要领导者具备一定的决策能力和组织能力。

学校家庭教育建设方案篇一

2011年5月,省评估组对我校进行了“标准化建设先进学校”评估验收。评估组在听取汇报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实地查看等形式,针对我校教育教学及校园硬件进行了细致地诊断。

评估组对学校办学理念、管理水平、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成绩给予较高评价,认为学校能规范办学,制度管理,办学有思想,理念新。办学目标明确,发展有规划、有措施。整体办学上升到新的阶段和新水平,进入较为先进学校的行列。此次标准化验收,能以较高分数通过,学校上下付出很多努力,应充分肯定学校发展带来的变化。但学校还有很多方面可以去努力提高,应在新的起点上,进行更好规划,不断完善办学条件,强化内部管理,提升学校发展水平,真正办成“适合孩子成长的乡村名校”。同时也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

为更好推动学校发展,提高办学水平,打造双城市乡村名校。结合评估组对我校评估验收的反馈意见,我校及时召开校长办公会、校务会学习评估反馈意见,就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逐条对照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

一、基本思路。

以评估验收为契机,以提升管理为重点,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创建品牌学校。以“创办适合孩子成长的乡村名校”为要求,进行精细化管理,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再上台阶。

二、工作重点。

1、理清思路,完善学校下阶段工作重点。

2、规范办学,完善并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实现精细化管理。

3、深入课堂,扎实课改,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4、落实行动,稳步发展,促进学校内涵、持续发展。

三、提高认识,落实措施。

为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学校根据实际,结合反馈意见,认真制定整改方案,提高我校教育水平。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李刚。

副组长:郭岩华赵淑宏。

组员:汪泽宇崔忠国房铁成苏永生。

将需整改提高的问题进行分工,责任到人,限期整改落实。

二是仔细审查、落实整改工作。能立即整改的,立即整改;短期内能整改的,限期整改;需长期努力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报校长室、校务会研究,并组织要落实。

四、存在的不足。

1、学校门前有变压器,按照学校设置规范要求,应该迁移。

2、环形跑道是砖铺地。

3、劳动实践基地面积不足。

4、缺少图书、体育器材、综合实践器材、心理咨询室设备、实验仪器。

5、按标准化建设先进学校要求,班班通没有实现。

6、缺少音体美和心理健康教师。

7、教师培训、校本研修工作要继续加强。

8、要发挥好学校的示范、引领和帮扶作用。

五、对照落实,逐一整改。

1、联系政府和电业部门近期把变压器台迁移。

2、争取资金铺设塑胶跑道。

3、向政府争取30亩劳动实践基地.4、补充完善图书和体育室、综合实践活动室、实验室等专用教室器材。

5、按标准化建设先进学校要求,实现班班通工程。

6、积极争取教育主管部门配齐音体美和心理健康专业教师,促进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计划的落实,有力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

7、继续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尤其是要加强班子队伍的建设。要求领导和教师要围绕自身的提高和发展,制定可行的个人专业能力发展规划。结合课改积极开展校本研修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努力建设热爱尊重学生,不歧视、体罚学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安贫乐教的教师职业风范。

8、发挥好学校的示范、引领和帮扶作用,带动周边学校创建标准化学校。促进学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打造教育品牌是一项长期和必须持之以恒开展的系统工程。学校将以本次检查为契机,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让优点更闪光,让缺点变动力。我们将带领全体教职工,共同探索学校发展的新思路,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改进管理方法,不断规范教育行为,奋力实现学校发展的新跨越。

学校家庭教育建设方案篇二

1、校史建设,以一个版面,或一新的视角来诠释职大的精神内涵,将学校以小见大,培养人才的精神,以书面材料、视频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对职大有更深的了解,增强他们对学校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出版系列的校史作品,建设好校史陈列室。

2、教风建设,教风是教师的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增合表现。学校应当坚持把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

3、学风建设,学校应当积极做好学生学习的相关情况,积极加以更新,合理调整教材,不要总将一本书一样的讲了十几年,老师未变、讲课内容也未变。加强学生的反馈制度,对不良的现象及时加以制止,严肃纪律工作。

以“实践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为统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优化、美化、净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打造“活力、实力、魅力”为发展目标,体现我校“先做人、后读书”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育人性原则: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和形势需要,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使广大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整体素质。

2、整体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密切联系社会实际,体现时代精神,同时,校园文化建设在功能中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3、特色性原则: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传统中挖掘新意,通过新事物来领悟传统文化,用融合的手段来为校园文化注入生机与活力。

4、继承与发展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继承与发展的原则,精心设计、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明显,做到硬化、净化、美化、文化,各个场所布置个性鲜明,符合特点,能使用规范字,体现浓厚的学校文化底蕴和办学特色。

从我校实际出发,通过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形成学校精神催人奋进、管理制度科学民主、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校园环境优美舒适,既充满生机活力、又具有深厚底蕴和鲜明特色的大学文化。

为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学校成立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统筹组织协调全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同时明确各部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各基层单位也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定期研究并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同时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切实措施,努力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要发挥党团组织、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调动师生员工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校园文化建设的经费纳入学校的预算,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大投入,切实解决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一阶段3—4月、起草方案、宣传动员,着手校园墙体文化、及课堂教学改革实施中班级文化建设,重点做好学生公寓新建工作筹备。

第二阶段5—6月、借鉴经验,全面布置,重点做好班级文化建设工作,进一步补充完善墙体文化,使得校园整体文化建设初具规模。

第三阶段7—8月、查漏补缺,改建部室,重点温馨家园建设。

第四阶段9—10月、反思整改,确定校旗、校徽、校标,重点做好章制完善、环境布置的整合性工作。学生公寓搬迁工作。

第五阶段11—12月、精心规划,打造品牌,重点做好校园文化长廊的建设与宣传工作。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周期长、见效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实践和思考的问题还很多,只要我们真正做到思想重视、大胆探索、不断实践、及时整改,时刻拥有以文化经营学校,让环境成为隐性课堂的理念和做法,我们坚信:我校教育事业将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重视教育的复兴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爱岗敬业的广大教职员工的通力合作下,四中的办学目标更加明确!办学条件更加优越!课堂教学改革推进更加稳健!办学质量更进一步!

学校家庭教育建设方案篇三

针对我们学校教研组的问题,我主要想从“整合式教学”的角度来谈。整合式教学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叫基于课标的整合式教学;另一个层次叫基于考点的整合式复习。从整合式教学的实施出发,针对我们学校教研组的问题,我们列出了这样的几个改进措施。

第一,教研学习的改进从研读课标开始。整合式教学需要整合教学目标。我们的这点措施的目的主要是解决目前在我们学校我们组内老师还存在着广泛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教材定位不明确,考试研究不到位的问题。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的感觉到我们的教学、我们的考试都是基于课标的,王老师说课标是我们一切课堂教学“上位的星空”,所以我们要组织我们组老师研读课标,以课标为本来规范我们的教研学习,从而改进我们组的教研行动,发展我们的教研组建设。其中,初一和初二备课组,我们教研学习的构想是基于课标研读的体验式教学的研究和教研;初三备课组,我们教研学习的构想是基于课标研读的考试评价的研究和教研。

第二,教学架构的改进从能力整合开始。整合式教学需要整合教的因素。我们的这点措施是为了防止初一初二初三整个教研组全部围绕那60个左右的考点来转,按照许老师的思路,也从整体上架构我们学生的能力,然后分解我们的教学任务。

针对我校学生入学学习习惯不好,我们确定在初一思品的培养主题:学习氛围建设。例如学习小组建设,课堂纪律学习,作业规范等等。而且我们预备反反复复的来。初二的培养主题是阅读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与教材进行对话。初三的培养主题是解题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主观题解题能力的培养。因为考试也很重要,是我们教研组的生命线,这是当前无法改变的事实。

第三,教学补偿的改进从真实问题着手。整合式教学需要整合学的因素。我们的这点改进措施主要是针对我们学校教研组行动不明确的问题。这里的教学补偿分为针对班级的补偿和针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我们预备在整个学校的三个备课组要找到学生的真实问题,然后制定方案,力图解决之。我们预备利用王老师倡导的“个性化质量分析技术”。教研组要在一起分析班级的真实问题。

第四,教学分工的改进从个人所长开始。整合式教学需要整合教学资源的因素。我们认为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我们准备教研组会根据组内老师的所长,研讨最佳有利于学校教研组建设和学科建设的教学分工。组内老师的分工,既有利于组内老师的团结,更有利于整个学校的学科建设,促进本组教师的教育教学的专业化发展。

第五,校本特色的改进以学科活动为主。整合式教学需要整合教学方式的因素。在初一、初二初三三个年级广泛开展单元主题实践活动,教研组定期进行评比并进行学生表彰。在初一年级广泛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教育活动,紧随市区教研室的步伐。

学校家庭教育建设方案篇四

1、认真学习《小学生健康教育大纲》及关于健康教育的见容,明确目标,端正思想,重视小学生的健康教育。

2、认真计划,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执行课程计划。以大纲为指导,以计划为中心,以备课为前提,以上课为抓手,各年级认真开足健康教育课,认真严格执行小学教学课程计划。

3、认真钻研五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情况,做到既备课,又备人。

4、重视个人卫生、疾病预防、生命教育和环境教育。

二、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基本的营养平衡以及体育锻炼的运动和饮食卫生,学习常见病的预防。能正确认识自己,培养良好的性格,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教学措施。

1、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因材施教,如录像、投影、挂图、模型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巩固教学效果,促进能力的培养。

2、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健康知识、卫生常识的宣传,为学生创造一个优美健康的生活环境。利用各种检查、竞赛促使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

3、联系实际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同学们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4、利用家长学校、个别谈心、父母问卷、家访等形式,了解学生在家中的生活学习情况,家庭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

(一)做好心理辅导的日常工作。

1、认真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

根据学校的工作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安排好本学期教学内容。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备好每一次课、上好每一节课。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让学生学好知识是老师的职责。因此,在每节课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需求,保证学生在学习时保持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感受,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测试、问卷等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和和谐气氛,让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促进自身心理的健康发展。

2、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和学生信件回复工作。

(1)加强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学生知道并了解心理咨询工作,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来访的意识。

(2)充分发挥心理工作室各功能室的作用,真正为师生的心理健康服务。心理咨询室、宣泄室的开放做到定时定人,并做好记录。

(3)认真做好个别咨询的个案记录,对特殊的学生要进行随访。

3、利用板报、广播等平台宣传一些心理常识,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氛围。

4、进行相关心理测量,完善学生心理档案。

(二)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1)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资料,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实自我,掌握基本的心理辅导知识、方法、形式等,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运用心理知识及教育方法,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学习,科学制定心理健康咨询方案,关注学生心理问题,针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采取可行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向上、勇于进取的良好心理品质。

(三)加强与班主任的联系,把个别学生的心理信息及时反馈给班主任,与班主任一起辅导学生,让班主任在班会课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四)努力做好各种迎检工作,完成好医保等各种辅助性工作,促进我校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一、指导思想。

二、学校健康教育的任务:

1、提高学生卫生知识水平;。

2、降低学校常见病的发病率;。

3、提高生长发育水平;。

4、促进儿童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预防心理卫生问题;。

5、改善学生对待个人公共卫生的态度;。

6、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三、学校健康教育的目的:

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证学生们具有旺盛的精力、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和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吃好早餐,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偏食,让学生知道暴饮暴食的危害。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提高健康教育课的效果。

四、学校健康教育的内容:

一年级。

1、通过课堂内外的教育,向学生传授卫生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个人清洁习惯,使他们自幼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维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2、培养学生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养成早睡早起、定时定量进食,既不偏食、挑食、也不过量进食。懂得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自觉地保护环境,并懂得预防接种的好处,自觉接受预防接种。

二年级。

2、认识到阳光、空气、水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3、了解均衡饮食对身体发育的好处,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年级。

2、教育学生交通安全知识,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了解自身的发育及运动对身体的好处,教导学生安全用电,并知道触电急救的方法及小外伤的处理。

四年级。

2、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知道人体需要的营养素,知道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

3、懂得体育与健康常识:运动前后的注意事项;过量饮水也会中毒;玩与心理健康;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

五年级。

1、使学生理解健康的概念,培养健康的意识行为,懂得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

2、让学生了解适时、适体的穿着有益健康,引导学生培养朴素、大方、适时的穿着风格;。

3、使学生认识吸毒的危害,教育青少年千万不要因好奇去尝试吸毒。

5、了解市容环境卫生不仅影响广州市的形象,而且影响全市人民的健康,懂得爱护环境卫生从我做起。

6、让学生了解学校健康促进的内容,并在行动上支持和参与学校健康促进活动。

总之,加强学生的体育、卫生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强壮的体格、健康的生理和心里、勇敢顽强的毅力、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的精神,是学校教师的职责;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必须抓紧抓好,使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身心健康,体格健壮,使我校的健康教育工作及卫生管理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一、指导思想。

以尊重学生的人格,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根据学生成长过程的需要,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心理方面的帮助和服务,以达到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促进形成小学生心理健康和个性主动发展的目标,让每一位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调控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二、工作重点。

1、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乐观自信,友善待人,学会沟通,诚实守信,开拓创新,追求向上,不畏艰难的健全人格。

3、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善于控制调节自己,排除心理困扰和行为偏差,树立人生理想,并具备个人发展能力。培养学校、家庭、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4、对少数有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有效心理辅导,尽快摆脱困扰,调节自我,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三、工作计划。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建立以班主任和团委、及政治教师为主体,以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2、加强对教师的学习和培训,以班主任、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主,重点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手册》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小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等心理理论知识。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科研,研究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办法和途径。

4、设立心理咨询信箱,及时广泛的做好不同心理疾患的学生思想工作。

5、开展学生心理调查,每学期二次问卷调查,掌握学生心理状况及动态。

6、每学期组织实施对全体学生开展一次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7、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结合小学学生的青春期成长、考试焦虑、师生之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家长之间的误解等课题开展活动,做到有计划,有教案。

学校家庭教育建设方案篇五

为贯彻落实20xx年省政府民生实事任务要求,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惠面,促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根据《浙江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浙教基〔20xx〕70号)、《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落实好“新增城乡教育共同体结对学校(校区)1500家”省政府民生实事任务的通知》(浙教办函〔20xx〕53号)和《宁波市奉化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奉教〔20xx〕97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在原有的小学5个“协作型”教育共同体、初中4个“协作型”教育共同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升格”,新确立“融合型、共建型”教育共同体(以下简称“教共体”)12对24所。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区教育局成立义务段教共体建设领导小组,统一谋划、布局,领导和指导各义务段学校开展相关工作。

组长:周永龙。

副组长:陈鲁焕。

成员:各科室科长、各镇(街道)教办副主任、义务段中小学校长(或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教育局普教科,王锡权兼任办公室主任。

a、共建型教共体。

(一)基本定位。共建型教共体是指将乡村学校的教育教学业务委托给城镇优质学校管理,或城乡若干所学校结为紧密型教育集团办学。

(二)组织模式。由一所城镇核心校牵头,各成员校实行“资源共享、管理共进、教学共研、文化共生、考核捆绑”的管理模式,在办学理念、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学校特色等各方面实现共生发展。共建型教共体各自法人独立、财务独立,但工作统整,主要适宜在县域内施行。

(三)主要建设内容。

1.资源共享。推动教共体内教师的有序流动、均衡配置、培训培养、整体评价等机制。鼓励各校培育特色学科,形成优质教师团队,引领学生发展。充分借助教育信息化的力量,整合核心校和各成员校的优质资源,实现教共体内师德建设、课堂教学、校本教研、课题研究等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2.管理共进。构建合作交流平台。建立以教共体核心校牵头的学校日常教学管理和学校发展通报、研讨例会制度。实施教共体内教学协同管理,做到常规制度、课程建设、教学进度、作息时间、质量检测等基本同步。组织各校名师成立学科建设指导小组,指导教共体内学校的各门学科建设。

3.教学共研。核心校以项目合作方式接纳成员校教师参与教科研,由骨干教师帮扶成员校开展富有针对性的研究,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建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诊断监控机制,实施统一的质量检测管理,制定各学科质量保障制度,指导并督促各校学科教育。加强教学经验交流,提升教共体内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教师发展水平、学生发展水平。

4.文化共生。教共体通过资源共享、活动共建、质量共评,助推文化渗透。核心校立足地域文化和学校教育资源,培育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教共体各学校通过城乡学生“手拉手”、家庭结对等形式,组织交流活动,促进城乡学生的相互了解、共同进步。教共体之间力所能及地为对方提供教育基地和实践空间。

5.考核捆绑。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方案,建立健全教共体一体化考核评价机制。教共体内各成员校在特色发展、校园文化、学科建设、教研活动、教学协同等方面实行捆绑式考核,成员校的发展情况作为核心校相关考核的主要依据。形成利益共享、荣辱与共的共同体。

(四)政策保障。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县管校聘”和“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等政策,优化支持措施、细化捆绑考核要求,保障教共体内教师城乡合理流动。

b、融合型教共体。

(一)基本定位。融合型教共体是指一所城镇优质学校与一两所乡村学校全面重组,融合成“一校二区”或“一校多区”,开展同步化办学。

(二)组织模式。融合型教共体城乡各校区实行“师资同盘、教学同步、培训同频、文化同系、考核一体”的管理模式,实现一体发展。各校区合为一个法人单位,人财物重组后由教共体统一调配和使用;建立党政工一套班子,实行统一领导,可设总校长和校区校长,实行总校长负责制;各校区的学区范围相对独立。融合型教共体主要适宜在县域内施行。

(三)主要建设内容。

1.师资同盘。建立教共体各校区内部教师流动机制,按教师配置相关要求,统筹安排,无障碍调配各校区教师。校区内因学科不足等原因造成的`教师短缺,由校区间以驻教、走教形式统一调配,实现教共体各校区教师由“学校人”向“教共体人”转变。

2.教学同步。教共体内各校区实行教学常规、教学进度、教学检测等同步。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内容实施、教学常规检查、教学质量评价以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在基本标准要求的前提下,促进各校区个性化发展。教共体各校区共建共享设施设备、课程资源等,充分依托网络设备和技术,积极开展远程教学、教研与管理。通过大型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推动教共体各校区师生交流互动。

3.培训同频。教共体统筹教师培训工作,组织教共体培训活动,共建共享优质培训资源。建立学科教研组,开展教共体内校本研修活动,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更为丰富的平台。制定好教共体内部教师培养计划,组织教师开展各类教育教学研讨、评比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4.文化同系。加强教共体校园文化共商共建机制,建成标识明显的教共体文化体系。各校区在办学思想、管理理念等方面统一实施,以“移植+嫁接”的方式培育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学校文化。教共体学校通过开展城乡研学旅行社会实践、联谊互助、家庭结对等形式,共同组织交流活动,促进城乡学生的相互了解、共同进步。教共体之间互为提供教育基地和实践空间。

5.考核一体。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方案,建立健全各校区一体化考核评价机制。教共体内各校区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质量提升、教育特色形成、绩效奖励等方面实现全方位、一体化考核,真正形成利益共享、荣辱与共的共同体。

(四)政策保障。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联合编制、人力社保、财政等部门,从政策、制度层面建立与融合型教共体相配套的学校管理办法、岗位设置标准、人员流动规定、绩效考核体系,确保校区办学关系不断紧密和优化。

(一)领导核心建设文章。“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城乡学校教共体建设,首先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负责教共体的宏观事项决策和未来发展规划。核心校校长作为教共体总校长,全面负责教共体的组织运作与各项工作的管理和推动,基于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搭建共建共享平台,促进教共体内各校教育品质的整体提升。各成员校校长作为独立法人全权负责本校所有事务,根据教共体相关制度履行成员校义务,实现校际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共同进步。教共体日常组织工作可以实行轮值制,每年由1所学校负责,定期开展教共体内各项交流研讨活动。

(二)教师发展文章。目前,城乡学校的最大差距不是硬件而是软件,而软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队伍素质。组建城乡学校教共体要打破原来单纯以校为单位的师资力量壁垒,而是要着眼于整个教共体。根据教共体建设需要,核心校和成员校共同制定教师交流方案和考核办法。一是更广泛发挥名优教师作用。名优骨干教师是整个教共体的优质资源,优先在教共体内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二是完善支教挂职制度。在现有制度下,核心校的教师优先安排到成员校支教,成员校的新教师优先安排到核心校挂职锻炼,从而在共同愿景下,实现教师的柔性流动,整体提升教共体内部师资水平。

(三)学生发展文章。教共体要将学生发展纳入整体工作计划,探索建立学生交流长效机制,定期互派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进行交流学习,多途径、多形式开展城乡学生互动体验活动。一是学习交流。通过组织学习经验交流会、分享成功学习体会等途径,架构同龄人心灵沟通的桥梁。二是活动交流。利用教共体内各校组织运动会、迎新活动、文艺汇演、科技节等机会,互派学生参加,加强联系与融合,构建学生发展共同体。三是结对交流。核心校与成员校结成年级对子、班级对子,在年级组建设、班级建设方面加强合作;学生之间结成助学对子、帮困对子,丰富学生生活体验。

(四)教研科研文章。建立和完善教共体科研、教研机制,通过紧密型科研、教研团队与机制的建设,围绕学校管理、队伍建设、质量提升等共性问题、瓶颈问题开展项目化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整合教共体所属学校的名师、骨干等资源成立教共体中心教研组,制定统一的教研活动方案、学期教学计划、联考联测机制,实现教学进度、教学监测同步。通过送课、听课、观摩课等形式,共同研讨、交流切磋,整体提升,解决农村小规模学校教研活动不想搞、无法搞、搞不好等现实问题。

(五)捆绑考核文章。为防止教共体学校发展“两张皮”,需要建立捆绑考核机制,使所有教共体学校捏紧一个拳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实现既“貌合”又“神聚”。捆绑考核可以采用“按照比例、逐步推进”的方式实施,如:组建初期,核心校的年度考核成绩以核心校考核成绩的80%与成员校成绩的20%构成,成员校的考核成绩以核心校成绩的20%与本校成绩的80%构成。往后,视城乡学校教共体建设实施成效,逐步加大比例。

(一)规范完善,统筹安排(20xx年7月-8月)。

总结梳理当前教共体建设的经验,分析当前教共体建设的优势和不足,遴选适合教共体建设条件的核心校或校区。完善教共体建设的相关政策。

(二)成立机构,建章立制(20xx年9月-10月)。

各教共体成立理事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核心校校长(或书记)担任理事长,其他成员校长担任副理事长。理事长负责指导教共体内各项制度的制定,组织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各校区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年度工作计划、项目合作实施方案以及教师培训交流、教学管理、质量考核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三)实施推进,精细管理(20xx年10月起)。

各校区认真执行教共体内各项工作制度,依据学年工作计划和目标任务,严格日常管理,扎实开展各项活动,努力推进教共体建设取得新成效。

(四)跟踪调研,评估指导(20xx年5月前)。

区教育局对教共体建设进行调研,完善教共体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教共体建设深入发展。

(五)提炼经验,总结推广(20xx年-20xx年)。

加强过程评估,发挥诊断功能。组织教共体建设总结推进会,分享典型经验,研究解决推进中的具体问题,不断完善教共体建设配套政策,促进教共体整合纳新,不断扩大教共体建设覆盖面。

学校家庭教育建设方案篇六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书香校园建设,实现书香校园建设项目操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促进师生人文素养的不断提高,按照临淄区教科室的工作部署,特制定适合我校特点的书香校园建设方案及评价。

二、活动目标

1、围绕“建设书香校园”这一主题,有计划、有目的、有指导性地开展读书活动,营造勤奋读书、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培养学生爱好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在校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2、通过活动,大幅度提高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在阅读中开阔视野,提高兴趣,增长见识,培养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通过活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促进学生知识更新、思维活跃、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使学生体验生命的活力,提高生命境界,培植校园绿色文化。

三、主要课题

1、国家级立项课题:营造书香校园。

2、省级立项课题“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子课题:小学中高年级小说阅读。

四、实施措施

(一)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业务副校长和教务主任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副组长具体研究项目内容的实施策略,教务处安排薄冬芹老师具体负责项目内容实施的安排,班主任、语文教师、英语教师为具体实施者。教务处成立检查小组负责项目督查。

班主任具体负责班级环境建设,包括特色的语文素养展示台、板报、班级图书角的充实。

(二)百种报刊进校园

大力实施“百种报刊进校园”工程。一方面,每学期学校为师生订阅部分有益的图书报刊;第二方面学校负责推荐有价值、适合学生阅读的报刊,发动家长积极为学生订阅,教师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和兴趣自己订阅。学校采取措施,实行报刊集中管理,分散阅读和集中阅读的方式,让师生积极参与到阅读报刊的活动中来。学校将每月开展一次图书报刊阅读调查问卷活动,了解师生阅读报刊的收获和喜爱的优秀报刊。

(三)每周一诗

为落实每周一诗的背诵,学校要求第一节语文课前10分钟,有语文教师指导学生背诵古诗。古诗的背诵按照领读正音、理解诗意、图文结合、想象画面、诗配画、熟读成诵的方式。然后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熟练背诵。一周内检查评价,检查情况记入学生古诗背诵档案。检查及评价人包括:教师、家长、组长。有能力的学生一周可以背诵两首古诗。

(四)每季度读一本书

低年级以阅读绘本、浅显的童话为主,为了激发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采用教师读,学生听的方式,为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能力,教师可以边读边让学生猜想,或者边读边提问题的形式;其次是榜样带动;再次是家长陪读等方式。中高年级以经典现代文、科普文、小小说为主。阅读方式有师生共读、自由阅读、撰写读书感悟、亲子共读等方式,上好阅读指导课、读书交流课(汇报课)。每月学校设计读书调查和问卷,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如书目、作者、喜欢的细节、人物评价、读书感悟,把调查情况纳入学生季度读书评价。

(五)努力营造读书氛围,采取多种措施激发读书兴趣。一是通过手抄报、黑板报以及校园广播站,营造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二是开展好三个共读活动,即“亲子共读”、“师生共读”“教师共读”。在学生中开展“我和父母共读一本书”活动。父母每周保证和孩子 “亲子阅读”2-3次,每次至少半个小时,和孩子一起撰写读书感悟,开展创建书香家庭的活动;教师与学生共读。以班级为单位每学期选择两本共读的书目,撰写读书感悟,上好读书交流会;老师之间的共读,每学期共读一本书,撰写读书感悟,召开读书交流会。三是分年级设计“书海拾贝”读书笔记,让孩子积累好词好句,撰写读书感悟等,每学期组织评选优秀“书海拾贝”,学校颁发奖状。四是评选书香班级、书香家庭、教师读书人物、学生读书好少年。五是班级内部、班级之间、学校与班级实施图书漂流。七是充分利用黑板文化和展板展示师生读书材料,开展各种读书汇报会。

(六)健全完善阅读学分评价制度。每周至少背诵一首古诗1分,全年不少于50学分;每月读一份刊物(或全月报纸)2分,全年不少于20学分;每季度阅读一部作品10分,全年不少于40学分。每生每学年需至少修完110学分。每20分为一个星级。我们本着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每年至少取得5个星级。为鼓励学生大量背诵古诗文,我们规定在完成学校规定的背诵篇目的基础上,每多背诵15首可奖励一颗星。累计五颗星便获得一枚火炬,学校颁发相应的.星级证书和火炬证书。学分评价制度落实到阅读过程中。

(七)落实书香校园常规检查与反馈工作。为使书香校园工作逐步常规化,学校实行月查制度。成立由教务处和学生城里的检查小组,小组成员具体分工,分别检查学生古诗背诵、报刊阅读、书籍阅读情况。采用抽查的检查方式,语文教师把学生平均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编号,学校检查小组抽查相同的小组号,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及时的通报与反馈,对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整改后申请复查验收,直到合格为止。抽查结果纳入教师考核。

五、“书香校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王月慧

副组长:齐桂芹 付银霞

组 员:全体语文教师

为了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的信息素养和驾御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和效能,锤炼学校信息化办学特色, 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争取学校信息化工作有新的跨越,特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学校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尽管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与生俱来的不足与缺陷。但是,就目前而言,课堂教学,或者说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仍然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学生通过学校的正规课程的学习获得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是学生发展的主渠道,因此我们将积极探索学校正规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作用,同时也将研究学生活动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新领域。

二、主要任务

1、进一步改善校园信息化环境,重点在局域网的优化配置。采用适用的网络管理软硬件,提高学校网络安全和管理效率,改善内网运行速度。在部分楼层、办公室构建无线网接入设备,逐步提升校园信息化环境。

2、结合编写“学校员工手册”,通过健全、完善学校现有的校园网络、信息技术设备管理等管理办法和制度,形成学校齐全、规范的信息化实验规章制度,编入《学校信息化实验管理手册》。

3、进一步发挥我校的办学特点,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网络环境,探索实现“立交桥”教学的办学模式。根据二期课改推进的需要,完成实验化学、实验物理、生命科学等数字实验室、远程教育实验室的建设及ti技术教学的推广。

4、建立一个学校的教育资源平台,把现网站的教育、教学、科研资源重建整理,逐步充实教学资源。形成师生共建、能和“心通互动教学平台”整合,具备校本特色,为广大师生青睐的资源网站。在现有电子图书馆的基础上发展图书馆信息化资源库藏,优化组合学校现有的多媒体、音视频资源信息储存,争取和学校教育平台整合,为师生提供快速查询下载的服务。

5、在完善更新学校数学学习网站、信息科技学习网站、摄影学习特色网站的同时,再建设几个主题学习网站和班级主页、个人网页的链接(以市、区学科带头人为主的学科网站)。为改善目前学校网站信息更新慢的状况,尝试在年级和学科中培养一批老师及学生在信息中心的统一协调指导下,对网站相关模块的信息更新,加快更新频率。

6、建设校长管理平台,通过相应的管理模块,实现学校各管理部门利用网站后台管理,及时发布、更新学校各类管理信息,提供学校公共基础数据查询、信息检索等服务,初步实现学校教育行政管理自动化,提高协作效率。

7、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完善教师网站“我的空间”,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网上存储、网上交流平台(网络公文包),使课件管理、文件传输、师生交流的网络化变为现实,提高教育效益。

8、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创建学习环境和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

三、基本目标

1、加大硬件投入,完善校园网,更新添置计算机

2、加强软件建设。丰富改进学校主页并定期更新,使学校网站形成较为丰富,具有自身特色的资源库。

3、加强应用,服务教学。发挥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开展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研究,提高学生的数字化技能。

4、 加强校园网建设。

(1) 宣传了解。

让教师了解校园网的功能及其对学科教学、五认真工作、课件制作与传输、资源利用等方面的作用,让教师受其“诱惑”,享其“便捷”。

(2) 加强管理。

制订校园网管理制度,坚持“为教学服务”的原则,做到定期维护、不断完善。(如软件的升级等),确保校园网畅通。

(3) 实践应用。

5、对全体教师进行全员化培训。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培训力度,强化信息技术培训,形成一支健全的具有一定信息技术水平的教师队伍。

四、网络管理

1、 加强对校园网络管理工作,完善规章制度。

2、学校经常对师生加强网络安全教育,确保校园网网络运行高效、有序。

五、加强信息技术与德育的整合,促进信息化在德育工作中的全方位应用

通过几个学期的积累和探索,德育室已经建立了德育专网,以及形成了一整套管理网络,整合了学校社工、心灵花园、学校法制、大队部、kwhl课题网,同时在网上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借助博客讨论开展的视频民族精神教育,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讨论回复,通过网络以动漫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上学期又以网络电视台的形式来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新探索。本学期我们将要更加扎实得配合德育室各项工作的开展,落实到位,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校德育工作中,促使信息化在德育工作中的全方位应用,探索信息技术与德育的深层次整合,提升德育信息化的整体水平。抓住“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信息化整合这一契机,努力争取上级部门对学校德育信息化的认同,并借此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

六、继续加强校园网络的管理与维护,更新学校现有网站

学校计算机网络通过几个学期的调整和重新布局,以及将学校局域网提升至域管理,在各方面的问题已经得到基本解决。本学期关键要解决服务器机房内web服务器以及域控制器的软件升级和web服务器内的资源重新调整以及校园网的安全问题。

学校网站经过几年的积累,在很多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本学期将进一步在学校网站如何做深,以及特色平台如何进一步完善等方面,听取意见,进行修改。

七、协助学校各部门开展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各项活动,推进学校信息化进程

协助各部门开展具有部门特色,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整合活动。学校各部门的任何活动,其实都是部门间相互协作的一个过程,绝对不是独立的分支,任何一个活动都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一次成功的活动,其实就是学校各部门间相互默契配合的体现。信息室在整个活动中应该积极地参谋,指导部门负责人合理选用信息技术,充分恰当体现学校的信息技术特色,全面推进学校的信息化进程。

学校家庭教育建设方案篇七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面对国内的教育改革现状,国民对教育的期待,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教师需要团队精神。每一所学校都应该重视教师的思想文化建设,尤其是教师之间的团队精神建设。从而使教师有健康乐观的心态,在团队合作中实现快速发展,为素质教育改革提供精神资源。

那么,什么是团队精神呢?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奉献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如果没有良好的从业心态和奉献精神,就不会有团队精神。

所谓教师团队精神,是指教师团队成员为了团队的利益与目标而相互协作,尽心尽力的意愿和作风,它以挥洒个性为基础,以协同合作为核心,以凝聚力为境界的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教师团队精神是教师团队的灵魂。

团队精神建设就是有计划有组织地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与信赖,在工作中分工合作更为默契,对团队目标认同更统一明确,使团队工作完成更为高效快捷。围绕这一目标所从事的所有工作均可称为团队精神建设。团队效应的最大化是团队建设的终极目标。

如何使一个教师群体具有团队精神并成为一个高效团队呢?

首先,学校团队管理中要很好的发挥大雁效应。大雁在长途飞行的时候需要一只领头雁,但这个头雁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轮流当的。因为如果只让一只大雁领头,当它疲劳的时候整个队伍的速度就会慢下来。而轮流来当则既锻炼了每只大雁的能力,也保证了队伍的速度。

我们在教师团队建设中需要骨干教师来当教师们的领头人,但我们不能只依靠这几个领头人,这一方面使他们疲于奔命,另一方面使其他教师永远处于被动的位置,能力得不到锻炼、发展。所以我们应创造更多的机会,让每个教师都能得到适当的锻炼,培养更多的领头人,使我们的团队有更强的竞争力,以带动学校的稳步发展。

其二,校长应以理念为本,调动学校教工的内部动机,激发教工的人性潜能,使学校教工充满责任感地完成任务。校长和领导团队应积极倡导价值与情感、责任与义务、自我牺牲于服务奉献的重要性,努力打造道德的学校“生命共同体”。帮助教师明确共同的目标,让教师看到共同的愿景,产生动力,产生积极的心态,提高热情,使教师能最大限度的集中精力发挥潜能,达到自我完善,真正感受到生命价值和职业价值的统一。

第三,校长应运用教育理想引领教师团队精神。

理想就是奋斗目标,世上有一种东西比所有的军队都更强大,那就是恰如其时的一种理想。宋代哲学家张载说过:“志达,则才大,事业大;志久,则气久,德性久。”教师需要教育理想,教育理想是指导教师教育行为的精神追求,是教师献身于教育事业的根本动力。

作为教师,不仅自己应该具有教育理想,还应该把理想的种子播在学生的心中。只有我们的孩子心怀理想,,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才会有希望。理想的崇高会提升教育品格,理想的远大会拓展教育境界。 所以,校长与领导团队必须重视理想教育。同时也要重视学校文化建设,学校的文化内涵折射出学校教育哲学思想、组织价值观、学生观与教师观的影子,同时也反映学校教育多年一直强调的“以人为本、学习研究、民主共进、团队自律、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特色。

团队建设方案(一)

一、明确科技创新团队定义

团队是指有一定的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的目标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科技创新团队是以学科领军人物为核心,以科研骨干为主体,专业人才和科研辅助人员相配套,优势互补、团结协作,稳定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关键技术攻关、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等的紧密型创新研究群体。

二、创新团队的特点

有引领学科发展的领军人才。一个优秀的科技创新团队必然要有一个领军人物,这个领军人物必须具有较强的战略思维能力、学科透视与把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发挥较强的凝聚和领衔作用,并已经取得优秀业绩或具有明显的创新潜力。

有明确稳定的研究目标团队。要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要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转型升级的需要,开展基础、应用和高新技术及产业化研究等。

有较为深厚的学术积累。有良好的科研工作基础和发展潜力,以重大科研项目为载体,已经或能够获得重大科技成果和学术成就。

有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团队内部具有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甚至包括个性结构,能够保持持续的创新活力和发展能力。

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团队精神。团队内部具有和谐的氛围,能够进行知识交流和有效沟通,同时团队成员具有以淡泊个人名利为主的协作精神。

宁波市20**年开始开展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工作。目前,宁波市科技创新团队分为二个层次:第一层次创新团队和第二层次创新团队。从今年评审情况看,第一层次主要是高校研究单位。

三、创新团队建设的核心内容

1、依托单位(申报单位)

从重点企业中遴选(重点从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及省、宁波市及本市工程技术中心中培育);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科技合作。依托企业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并能提供持续的经费保障、。

2、团队组成

创新团队人员:首席专家(或带头人)、核心人员、其它人员,创新团队规模:创新团队应具备合理的人才规模和结构。从事研究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应在8人以上,且来自企业的成员不少于二分之一;有合理的专业和年龄结构。

首席专家(职称、学术水平、组织协调能力、年龄):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应具备履职所需的良好素质、在科研一线工作,有较高的学术造诣;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有充沛的精力领导团队开展工作;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65周岁。

其它人员:半数以上成员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三分之二以上人员具有大学毕业学历;团队成员学科交叉、专业多样、能力互补,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科研不端行为。

3、创新能力

创新团队应具有稳定的研发方向和较高的创新水平。(已经实施的科技项目、开发的产品、

取得的成果、获得的奖励、专利、编写论文等)

4、研究方向和目标

方向:今后三年主要开展哪个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具体研究的项目,开发的产品)和创新基础和条件(重点是依托单位现有的科研的软硬件条件)方向:应在《市“十二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提出的科技发展重点领域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战略性产品开发,对推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目标:团队建设以具体项目为载体,具有明确的技术实现路线和可行的人才培养计划,周期内有明确的阶段性自主知识产权和标志性创新成果目标,以及实现产业化的计划。

5、创新基础和条件

创新团队建设应与市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紧密结合。

四、建设要点及条件

1、团队名称:研究方向(领域)+创新团队。

5、团队的规模:团队的规模不宜过大,根据研究方向和内容要求确定,一般在20人以内较为合适。

6、创新团队带头人和核心成员简介:主要是介绍团队带头人及核心成员的学习及工作经历、实施的科技项目、产品开发情况、编写的论文、取得的'科技成果(专利)、获得的荣誉等等,真实、详尽。能充分说明团队带动人和核心成员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从另一方面说明,本团队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能保证团队各项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

7、创新团队成员合作研究成果简介:主要是介绍团队所有成员单独或联合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专利、承担的科技项目新产品开发、科技成果鉴定(验收)证书、论文等。该材料必须有证明材料印证。如果研究成果较多,可以选择最能体现研究能力和水平,代表最高学术成就的内容。现在研究基础:着重突出以下几方面内:

10、未来研究方向和目标:主要是今后三年的研究方向和目标。这部分主要是二个方面:一是研究方向,二是研究目标。研究方向是指团队今年三年主要从事哪个领域或者是哪个方面的研究,例如智能家电领域、数码音视频技术等(注意产业导向问题)。编写时不仅要阐述团队的研究方向,还应该分析国内外该领域科技发展的趋势和现状,分析在该领域开展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研究目标:主要是今后三年团队要从事的研究项目和开发的产品。这是团队今年几年要做的主要工作,也是创新团队的核心内容。

标需要开展的研究。研究内容应该是围绕项目目标开展,通过具体的研究最终目的是为实现总体目标;关键技术:关键技术也就是该项目技术上需要突破的方面,是项目研究先进性、创新性的体现。关键技术必须是在现在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是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技术路线:是整个项目研究的重要环节,技术路线与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之间是紧密相关的,技术路线其实是说明为了目标和研究内容具体该怎么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和方法。

11、研究进度及经费安排:按照项目进行分解,即分个项目的具体开始结束时间及进度目标要求,每个项目一条。经费投入也是按一个项目填报。经费预算是实施项目的经费合计和分类。申请资助金额最多150万元。经费预算要合理、科学,实事求是。

12、人才培养规划要对带动人、核心成员、其它成员三个层次进行阐述,重点阐述对中青年的培养计划。规划要具有可操作性。内容大概应包括:培养对象、培养内容、培养方式(模式)、人才管理(使用)、经费保障等。(三个层次都应该涉及)

各合作方的协作规划:要围绕研究方向和目标各方在今后三年承担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

13、产业化计划:对非基础性研究、前瞻性研究具有实现产业化的需要提供产业化计划。产业化计划根本就是如何把研究的项目、开发的产业推向市场,实现量产,并取得较发的经济效益。

14、项目申报单位在项目经费预算上报的同时,报送单位上年度审计后的财务报表;非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具有实现产业化的计划;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团队建设方案(二)

为了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破解中年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现根据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以及《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教师〔20**〕1号)精神,借鉴《温州市中小学骨干教师管理暂行办法》(温教政〔2015〕129号),结合《苍南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规划(20**―20**)》和《苍南中学教师培养培训管理办法》,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坚持“以教师为本,个性化发展,差异性成长,整体性提升”的思路,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目标,以解决教师职业倦怠及专业发展“瓶颈”问题为突破口,采取“学术委员会领导、名师工作室引领、青蓝工程团队引导、教师研训学科基地主导、年轻教师书友会参与”的运行机制和切实有效的措施,探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多元梯级团队建设的有效途径,建设一支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建设省一级特色普通高中奠定基础。

二、实施目标

1、激发自我发展内驱力,实现教师差异性成长。通过设计多元的校本教研活动,创建良好的学习性、研究性、合作性教师发展文化,让教师在团队中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活动,激发教师自我发展愿望和内在发展动力,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实现教师差异性成长。形成一支“团结和谐,合作和睦,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教师团队。

2、搭建智慧共享化平台,促进教师团队化发展。通过建立由校级领导、教务主任、教科室主任蹲点和由市县名师、省教坛新秀、市“三坛”、县专业骨干组成的名师工作室、参与式工作坊、学科研究小组和跨学科合作小组,实施学习共同体扁平化管理,指导、激励学习型团队开展研讨活动,使教师群体更愿意接受和吸纳指导者意见,使团队学习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打造“充满生机活力,各具进取精神,富有创新意识”的多元梯级团队。

3、践行“教师发展为本”理念,探索梯级团队建设模式。依据“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为教师成长创建宽松、愉悦、和谐的氛围,提高教师的职业意识、专业技能和自我发展的精神,在实践中探索教师发展的自主性、自觉性以及客观需求,为教师教育及教育管理方面的决策提供宝贵的素材。造就一支拥有“爱岗与责任、爱生与敬业、爱心与感恩、合作与共赢”的教师团队。

4、谋求一种“自主自觉,合作和睦,开拓进取,探究创新”的教师多元梯级团队合作文化。每位教师都能着眼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坚持走“专业自主发展和团队合作共赢”之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追求卓越,超越自我,努力使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对学生产生强烈而持久的人际吸引力、精神感召力和智慧启迪力”作为各自从事教育工作的毕生追求。

三、建设原则

1、学校需要与教师需求相结合原则:根据《苍南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20**20**)》,把教育改革与发展要求、省一级特色普通高中创建需要、教师专业成长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培养一支“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

2、自主修炼与团队集训相结合原则:根据《苍南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规划(20**―20**)》,把教师自主修炼计划、团队集训计划和全校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年度计划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培养一支“既有学校特色,又有教师个体发展优势”的教师队伍。

3、个性发展与差异成长相结合原则:根据学校培养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相融合的教师团队要求,把教师的个性化发展与差异性成长相结合,通过聚焦教师教学行为方式改革建立充满人文关怀的新课堂,发挥教师各自的主观能动作用,主动实施“促进有效学习”的课堂变革实验项目方案,努力建设一支具有教师个性特征和差异发展规律的多元梯级团队。

4、梯级培养与整体发展相结合原则:根据《苍南中学教师培养培训管理办法》的要求,把教师梯级培养与整体发展相结合,特别在课堂变革、校本教研、教书育人、课程开发、选修课程执教能力和教师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达到共同要求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和发展,努力打造具有苍本特色和地方文化特征的教师多元梯级团队。

四、强化学习组织系统

1、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根据《苍南中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教研组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开展“观课议课、团队研课、全员赛课、探究冷课”的校本教研活动、 构建“先学后教 + 自主合作 + 问题评价”的生本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努力把教研组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

2、创建市县教师研训学科基地。

学校家庭教育建设方案篇八

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光盘”这个词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人都纷纷投入到“光盘行动”中来。我们_幼儿园在全体师生及家长中开展了“光盘行动”从我做起的活动。让幼儿通过活动,不仅明白爱惜粮食的意义,同时也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并用行动告诉大家,提倡节约,拒绝浪费,使每个孩子、家长和教师都成为“光盘达人”!

二、活动办法。

为本次活动更好的开展,我们_幼儿园特拟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光盘行动”计划,让每个孩子都成为“光盘一族”。

首先,宣传“光盘行动”的意义。

其次,我们让孩子在思想上引起重视,根据幼儿年龄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例如:欣赏故事《漏嘴巴和大公鸡》、诵读古诗《锄禾》,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给孩子们灌输爱惜粮食,感受农民伯伯的辛苦,学会感谢的理念。

再次,班班桌桌配有节约天使,在进餐环节中鼓励同伴吃完一份饭菜,做到不浪费粮食,同时鼓励同伴别挑食改掉挑食的坏习惯。

最后通过家园配合,让家长在家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榜样,并随时提醒、督促孩子吃完饭菜,从而进一步帮助孩子养成“光盘”的好习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