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美丽乡村建设论文范文简短(优质14篇)
- 上传日期:2023-11-11 01:01:39 |
- ZTFB |
- 14页
总结是对过去的梳理,对未来的规划。总结的写作要注意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和严谨性,避免语法错误和用词不当的情况。读写总结范文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增加自信心。
大学美丽乡村建设论文范文简短篇一
论文摘要:文章针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中的现实问题和高等职业教育转型的要求,提出了自主创新战略与跟随模仿战略、均衡战略与非均衡战略、人才战略与基础战略、文化战略与行动战略的选择思路。
论文关键词: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创新型国家;非均衡战略;人才战略;文化战略。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以下简称骨干校)建设是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现代职教体系的背景下进行的,对于我国高职教育由外延扩张型转为内涵提升发展型、由自身独立发展型转为校企互动发展型、由规模驱动型转为创新驱动型具有重要意义。与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相比,骨干校建设更多地关注利益相关方,更加注重系统设计,建设目标的重心也由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转向体制机制创新,涉及到的是一些更深层、更复杂、更综合的问题。因此,制订具有前瞻性、全局性和创新性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战略,既是建设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有效保证措施,也是骨干高职院校重要的建设内容,对于实现预期建设目标、带动现代职教体系构建无疑具有关键作用。笔者结合实际谈一下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的战略选择问题,以期与高职院校同仁一起讨论。
一、自主创新战略与跟随模仿战略。
从建设基础和综合实力来看,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与示范性高职院校在整体上有一定差距,这一点毋庸置疑。在骨干校建设过程中,应在以下方面认真借鉴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经验:一是专业建设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经验,更好地实现专业与行业企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升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二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经验,让企业人员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新知识、新技术、新文化引入职业院校,使职业院校成为校企合作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平台;三是实训基地建设的经验,在校内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实施工学结合的一体化课程创造条件。
但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如果仅仅是简单地模仿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做法,亦步亦趋、照抄照搬,不仅不能实现预期的建设目标,而且还会导致巨大损失。这是因为:(1)骨干校建设面临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新环境和高职教育转型发展的新要求,需要解决一系列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未曾遇到的新问题,这些问题都没有现成的答案;(2)尽管示范性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但总体来看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模式,离现代职教体系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才刚刚开始;(3)骨干校建设单位的要素组合与示范校存在差异,即使示范校建设中的成功方案,也需要加以改造后才能应用。从建设环境的要求来看,在办学主体结构或者说办学体制机制上实现创新是国家骨干校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
在多数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以下简称职技教育)都是以行业企业为主体的,而不是以职业院校为主体。日本、韩国的职业教育主要在企业进行,德国的“双元制”也是以企业为主体,澳大利亚的tafe实际上是行业主导的。我国建国初期的技工教育主要由企业举办,中专教育和大专教育主要由行业举办。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劳动力供求关系和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多数职业院校改由地方政府主办,这就为职技教育校企分离埋下伏笔。目前的校企合作之所以存在困难,主要原因是职业院校以自身生存和发展作为出发点,较少考虑企业发展需要。也就是说,“校企合作”反映的是职业院校的诉求,而不是企业的诉求。一些人希望以立法形式使企业承担职技教育的义务,但如果单纯是为了办学而办学,那只是一种零和博弈,这种强制性的合作很难持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着基础性作用,对企业和职业院校均是如此。由于职技教育具有公益和私益双重属性,其资源的配置应该采用市场和政府相结合的方式,以市场调节保证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有效性和灵活性,以政府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方向性、整体性和稳定性。
因此,我国的职技教育应采用政府和企业双主体结构,在垄断行业和大型企业实施企业办学模式,以企业投入为主,政府给予适当资助,职业院校依据企业需要自主设置专业和课程、自主确定招生规模、自主决定师资聘用;在中小企业、战略新兴产业采用政府办学模式,以政府投入为主,企业给予适当资助,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按政府计划确定。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是本和末的关系,办学模式合理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才可能取得良好效果。
二、均衡战略与非均衡战略。
我国的高职教育面临着重大转型和办学体制的改革,而不仅仅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为期三年的国家骨干校建设中,需要处理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点专业建设与非重点专业建设、专业能力培养与通用能力培养、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基础能力建设与重点项目引领等一些列的复杂关系。骨干校建设的项目属性客观上要求在既定领域和重大问题上实现突破,但学校内部工作的关联性和连续性又要求实现全面提高和协调发展,这就涉及到均衡战略与非均衡战略的选择问题。
经济学上有一种“增长极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是普遍规律,通过资源集中配置可形成具有极化效应(向心力)和扩散效应(离心力)的增长极,随着时间的推移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管理方法逐步实现由增长极向外部的梯度转移。教育部制订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明确提出了“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原则,这符合非均衡发展理论。从总体上看,这一计划先后遴选100所示范校和100所骨干校进行重点建设,目的就是让这些学校起到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动作用;从学校内部来看,建设项目只是选择若干个重点建设专业,而不是建设学校的所有专业,同样也是为了发挥这些专业的示范带动作用。由于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和培养模式中存在着大量亟待改革的问题,资源又相对短缺,若不能集中力量在少数重点专业、重点领域实现率先突破,而是采用“撒胡椒面”的方式,就很难取得预期效果。有的骨干校建设单位以“协调发展”为由,将多数专业和计划外的内容都列入到建设方案中,试图以均衡战略带动学校整体发展,这样就消弱了重点内容,其结果将是事倍功半。
非均衡战略是实现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其最终目标是以重点专业、重点领域的率先发展带动其他专业、其他领域的发展,而不是全面限制非重点领域的发展;协调发展并不等于同步发展,没有“领头雁”、“领头羊”的作用就会导致组织混乱,也就无法实现协调发展。事实上,由于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底子较薄,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一部分专业和教师可能会不适应发展需要,建立专业退出机制和教师退出机制也是十分必要的,撤换发展中的“短板”同样也是协调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国家骨干校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的办学者应该抛弃“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落后思想,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追求高水平、高质量的建设成果,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教体系作出贡献。
三、人才战略与基础战略。
教师既是骨干校建设的客体,也是骨干校建设的主体。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业教学改革试点、精品课程建设等项工作之所以效果不够理想,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师资队伍不能适应发展需要。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类似,国家骨干校建设也需要处理“大师”与“大楼”的关系。经过多年建设,许多高职院校的基础设施和实训条件有了很大改观,有些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按照“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要求,我国高职院校的师资建设水平还很低,多数达不到应有要求。若不实施人才战略,骨干校建设的目标必然会落空。
我国骨干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
1.增强创新能力。新型工业化对高职教育及其师资提出了很高要求,最突出的就是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高职院校教师的创新能力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断实现课程内容的更新,能够根据企业技术的发展,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引入到课程标准中,并直接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过程,为企业技术进步服务;二是不断实现教学形式的创新,将信息化手段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全面关注生产过程要素和学生个性因素,使虚拟仿真教学与真实现场实习相结合,实现教学过程的精细化、高效化和优质化。
2.优化师资结构。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多种原因,我国高职院校教师在学历结构、性别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和专兼职结构等方面严重失调,这也是造成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失调的重要原因。示范校建设的经验已经充分证明:没有高水平的师资,就没有优质的课程。在骨干校建设中,应将师资结构调整作为一项根本性任务和标志性指标。首先,应通过大批引进博士和优秀硕士毕业生,改善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尽快形成基础性课程教师以高学历人员为主体的格局;通过大量引进企业优秀技术人员,提高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尽快形成专业实践课教师以“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格局。其次,在教师引进的过程中应把握好专业结构、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使师资队伍能够保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由于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和开放性的特点,需要比其他类型教育更加重视教师的性别比,使之与相应行业的工作人员以及本专业学生的性别比例基本一致,以便形成校企融合的职业院校文化。
3.转变教育理念。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应该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促进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实现自身发展方式的转型。在骨干校建设的现实过程中,传统工业化的`理念与新型工业化的现实相互碰撞,在建设思路上产生了一定的混乱。为保证建设目标的实现,应该牢固树立两种观念:一是树立科学的大局观念,将骨干校建设置于创新型国家建设之中,以国家发展核心战略决定院校发展战略,坚决纠正“为了办学而办学”的本位观念和照顾小团体利益的自由观念;二是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充分认识高职教育师资所具有的时代性、复合性和创新性特征,纠正将高职院校教师视为“二流教师”的错误观念。
4.开拓培养渠道。我国高职教育师资的最大问题表现在缺乏系统的、有效的培养渠道,培养过程杂乱无章。在师资严重缺乏的条件下,高职教育界提出了兼职教师替代策略,希望通过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解决师资问题,但由于企业技术人员也相对缺乏,而且兼职教师也需要有一个培养过程,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尽快建立较为完整的高职院校师资培养体系,是骨干校建设的关键内容。“双师型”教师的技术实践能力主要通过企业来培养,而提升其基本教学能力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高职院校与现有技术师范院校合作,培养适应高职院校需要的职教硕士和职教博士;二是在国家重点大学根据高职院校需要设置高职院校师资专业,合作开发新的师资培养课程体系,培养适应高职院校需要的师资。
5.改革评价方式。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相融合的背景下,标准化、程序化和制度化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骨干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必然选择。高职教育质量主要表现为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程度,它也可以反映出社会对高职院校师资的满意程度。与普通教育不同,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评价不能仅由内部人员进行,而应主要依靠企业人员进行。在评价内容上,由重点评价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转为重点评价毕业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程度,包括工作流程的适应和人际关系的适应;在评价方法上,由听课和书面考试为主转为面试和工作能力鉴定为主;在评价主体上,由校内人员为主转为企业人员为主。尽快建立起行业主导的评价体系,是促进高职院校师资水平升级的有效措施。
四、文化战略与行动战略。
高职教育注重培养生产一线实用人才,是一种行动导向的教育类型。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强调“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实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这对于强化高职教育特色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还需要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影响,需要建设强大的高职教育文化;没有文化支撑,示范(骨干)校建设就可能陷入“细节主义”的泥潭而无法自拔。为发挥国家骨干校的带动作用,一些建设单位明确提出“实施文化管理战略已势在必行”。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最大的弱点不是基础设施和师资,而是缺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符、课程结构与未来技术结构不符、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需求不符等现象的存在,是高职教育缺乏文化自觉的具体表现;照抄照搬别人的做法、聘请普通本科高校人员担任顾问甚至是校长、对待问题不敢实事求是等,都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许多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都提出聘任“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试图以此来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然而,对于“能工巧匠”的理解,却存在着很大的歧义。有人认为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骨干、高级技术人员、技师等”[5];也有人认为只有技师才算是能工巧匠,甚至有的学校明确规定不能选聘工程师作为“双师型”教师来培养。在课程改革中,一些高职院校出现了学习项目与中职雷同甚至出现难度“倒挂”、用“实践专家”过去的工作经验确定未来的工作内容、忽视学生个性培养和职业发展需要等现象。诸如此类的问题足以说明,缺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具体行动就会失去方向,也就无法担当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重任。
总之,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应该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以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分析所面临的问题,科学进行战略选择,在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实现自身转型。
大学美丽乡村建设论文范文简短篇二
乡村振兴战略是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和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必须始终抓好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党的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我国拥有几千年的乡村文明和农耕文化,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提升,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条件.乡村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是礼仪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将传統乡村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进一步传承、弘扬,为实施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优秀乡村文化培育健康文明新风是乡村文化成果的重要体现,传承弘扬乡村优秀文化,树立良好的家风典范,对规范成员个体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促进乡村振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进一步发掘、研究、规范乡村文化,制定完善的村规民约,使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合,摒弃糟粕、取其精华能更有效促进家国共建,推动乡村振兴.
如何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传承乡村文化促进乡村振兴,探索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的新途径.如何让农耕文化的优秀菁华成为建构农村文明的底色,是摆在我们面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时代课题.为此,我们以汉中市镇巴县黎坝镇为案例,探讨乡村振兴战略的文化课题,探寻农业农村融合发展之道.
黎坝镇位于镇巴县西南部,距县城60公里,总面积103.7平方公里,镇村公路总里程97公里.有水田4488亩,旱地3622亩;是全县唯一田多于地之镇,有林地10.5万余亩、荒草坡28万余亩.辖6个行政村1个社区共36个村民小组,2452户9352人.经过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全镇共有6个贫困村576户1922人.黎坝镇以加快建成“特色农业强镇、乡村旅游名镇、绿色能源重镇”为定位,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畜牧养殖、农副产品加工、乡村旅游、餐饮产业等五大主导产业.
1.制定黎坝镇《村规民约》.为了推进黎坝镇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和脱贫致富的步伐,进一步推进“诚、孝、俭、勤、和”的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树立良好的村风、民风,创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和谐发展,建设文明生态新农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的要求,从村风民俗、尊老爱幼、社会治安、消防安全、邻里关系等方面制定黎坝镇《村规民约》.
2.成立了三会即互助资金协会、乡贤文化促进会、红白理事会.黎坝镇成立有互助资金协会6个,纳入贫困户会员263户,发动帮扶单位为每户贫困户缴纳入社会费500元,同时政府入注资金160万元作为贷款或村内融资本金,可面向全村社员提供产业资金支持.通过政府牵头,在企业、合作社、社会团体法人之间建立利益连接机制,将现有的各村资金互助协会与各村扶贫互助合作社建立合作共赢关系,实现两社合一.成立乡贤文化促进会7个,从农村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本土退休老干部、老党员以及在当地有一定号召力和影响力的民间大咖、在外学者、致富带头人、回乡创业青年等人中组建乡贤工作者队伍,挖掘乡贤人才,弘扬乡贤文化,充分发挥其在村民自治和基层治理中的巨大作用,引导乡贤当好美德传承者,引导村民争当文明户、好媳妇,争做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形成向上向善的道德力量.成立红白理事会7个,理事会主要借助村规民约、家规家训、志愿劝导、活动教化等方式规范和约束村民行为,遏制低俗恶俗之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实施了“乡贤文化促进会”工程.为继承优秀传统,弘扬乡贤文化,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助推脱贫攻坚,在全社会树立崇尚节俭、文明健康、风清气正的乡风民风,2017年在全镇实施了“乡贤文化促进会”工程,评选出了5名有德高望重、品格端正、义行善举、学识渊博的乡贤骨干,让乡贤成为引领经济发展、助推脱贫攻坚、促进乡风文明的“实践者”.真正发挥乡贤在当地的示范引领作用,并成立村乡贤文化促进会,设会长1名,负责乡贤文化促进会日常工作,结合本镇镇情民意,确定工作重点,打造特色亮点.
4.结合“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镇上高度重视,大力宣传,制造浓厚的宣传氛围.黎坝镇境内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并重,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共存,人文景观包含根植于民间的传统文化“傩文化”(即端公戏),有红色文化(1934年红四方面军12师34团留下的川陕革命根据地遗址),以及传自清嘉庆年间的黎坝巡检署遗址等,独具特色的文化传承,善良纯朴、率性耿直、热情好客的民俗民风,是黎坝镇乡村旅游开发,乡风文明建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独特的民间文化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镇上抓住脱贫攻坚和国开行项目机遇,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实施交通建设项目3个710万元,安全饮水工程6个494万元,环境整治项目26个1296万元,校安工程1个170万元.全镇居民饮水、用电、行路、通讯和农业产业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使镇容镇貌得到改变,生产生活进一步得到改善,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用足用活移民(脱贫)搬迁政策,通过统规统建,新建兰花坊、梅花苑、菊花园3个安置点,实现“三有”(有房、有土、有业)安置242户916人;通过维修换新颜,用危房改造项目维修加固与重建安置67户94人.既圆了群众的新居梦,也进一步完善了集镇建设.
“十三五”以来,普陀区始终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建设美丽乡村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生态环境、旅游资源、乡土文化等特有优势,倾力打造美丽乡村。连续3年被省委评为新农村建设优秀县、连续2年评为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优胜县等荣誉称号,走出了一条具有海岛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实现了乡村美丽度、农民幸福感的双提升。但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渔农村环境整治机制尚未建立、建设积极性不高、亮点不多、个性不足等问题,亟待系统性的加以破解。
(一)以统筹规划为龙头,注重机制联动。一是优化全域规划。早谋划出台《普陀区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三年行动计划》、高标准编制《普陀区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五年战略规划》,同时注重个性美,彰显优势特色,如展茅街道横街村利用翁家岙村落古祠堂历史遗迹重点打造“海岛保存最好古村落”品牌;黄杨尖村依托自然村落景带和浓郁的林、溪特色,着力宜居、宜游村落样板。二是强化政策支撑。在用足用好上级各类支农政策的基础上,统筹生活污水、农房改造、生态河道、村庄整治等各类建设资金近10.9亿元集中投入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设立区新农村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发挥政府主体宏观调控和投资导向作用。三是完善推进机制。把创建省美丽乡村示范县作为全区重点工作强势推进,明确各镇(街道、管委会)及相关部门职责,形成三级联动工作体系。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创建工作列入区委区政府对各镇(街道、管委会)和相关部门年度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以分类打造为引领,夯实全域整治。一是分类开展示范创建。构筑多层建设格局,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4个,省级特色精品特色村9个,3a级景区村庄4个,提升打造美丽风景线6条,创建美丽庭院6800户,产生“五条长藤,十朵鲜花”的辐射效应,着力形成连接城乡、充满乡土韵味的美丽画廊。二是推进渔农村梳理改造。实施村(路)口绿化提档升级,开展美丽村口创建10个。全力推进森林普陀建设,着力建设一批集景观建设、林相改造、生态涵养于一体的彩色健康森林,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0.8%;完成“三改”65万平方米、拆违30万平方米,分别完成市下达年度目标任务的120%,成功创建省“基本无违建区”。三是打好环境治理组合拳。以“五水共治”为契机,借助“河长制app”、“无人机”、“电子眼”等技术支撑,完成41条垃圾河及17条黑臭河达标治理任务;提前完成了渔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有效集中收集处理、污水治理及村庄整治建制村全覆盖。
(三)以协同治理为抓手,夯实基层基础。一是传承地域传统文化。把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与美丽乡村建设、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等有机结合起来,启动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和一般村建设12个,完成14个历史文化村落的“千村故事”编撰和“千村档案”整理。二是弘扬基层党建文化。开展“全景党建”红色行动,着重打造集责任清单、党建约谈、工作督查于一体的责任链条体系,设计开发了“普陀区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实时共享平台”,并在全区推广。三是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深化渔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建农村文化礼堂9个,举办各类文化活动850场次;举办培训讲座700场次。开展“寻找最美家庭”等评选表彰活动,进一步提高渔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渔农民生活质量。
一是渔农村环境整治机制尚未建立。镇、街道一级政府对渔农村环境卫生组织管理、指导监督、考核奖励等制度尚未全面建立,村级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教育的作用没有得到真正发挥;部分渔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未按要求做到“四分四定”。
二是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性不高。存在“政府热,农民冷”、“干部干,农民看”的现象,个别干部思想认识也不到位,存在畏难情绪,强调客观的多,大胆创新的少,工作缺乏主动性、行动迟缓。
三是美丽乡村建设亮点、个性不足。部分村落虽已完成整体建设规划,但建设要求和标准不高;项目建设打造个性特色不够鲜明,总体形象与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存在差距。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重要指示精神,以高水平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围绕建设海岛乡村大花园,突出“岛岛是花园,村村见美景”的海岛乡村特色,以景村一体化的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乡村振兴。到2020年,全区所有61个渔农村行政村实现a级景区村庄全覆盖,到2022年,61个渔农村行政村均完成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创建,其中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精品村34个以上;建成美丽乡村示范片区综合体3个;提升打造主题风景线3条以上;打造主题示范和美小岛4个以上。到2025年,全区80%的可建应建村达到美丽乡村精品村标准,其中省级精品村比例达到30%以上,全域美丽乡村建设全市领先,高颜值、高品质的海岛乡村大花园全面展现,城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达到新水平。
(一)打造海岛乡村花园样板地。
一是优化空间布局,彰显海岛乡村风貌。强化规划引领,积极融入全市海岛乡村大花园建设,突出“一岛一品”,实行城乡一体化、县域“一盘棋”的“多规融合”规划管理体系。挖掘梳理海岛乡村特色元素,推广应用《舟山农房建筑设计通用图集》,严格农房式样体量、色彩、高度管控。对标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实现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充分依托和挖掘不同村庄的资源禀赋和个性特色,努力打造各具特色的村庄品牌。
二是找准主题定位,打造“岛岛是花园”名片。根据建设一批、保护一批、示范一批的原则,选择一定人口规模的建制村海岛,全面开展和美小岛创建,通过制定标准、分类指导、统筹推进,呈现“一岛一风景、岛岛是花园”的美丽海岛格局。围绕“国际化、品质化、人文化”目标,通过全岛规划、文化引领、错位发展,加快推进蚂蚁岛、虾峙岛等一批主题示范小岛打造。借鉴国内外海岛旅游开发成功经验,探索“主题岛”旅游开发模式,提升东极岛、白沙岛、桃花岛等一批主题示范小岛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普陀美丽海岛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乃至走向国际。
三是注重串点成链,打造美丽乡村风景线。按照“一个规划、一条干线、一个主题、一批节点”要求,通过主题策划、特色营造、节点建设、景观提升等,梯度推进山、水、林、田、路、房整体提升,实现山清、水秀、林绿、田美、路好、房靓。结合现代农业园区、田园综合体、农村综合改革集成建设项目、特色小镇等产业集聚建设,让美丽乡村风景线的内涵更加丰富、规模更加壮观。
四是突出连片成景,培育示范片区综合体。坚持整镇整岛成片推进,连片成景。按照“一片区一主题”要求,跨区域组团打造一批环境美、产业强、文化好、治理善、农民富的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片区综合体,推进乡村全域绿不断线、景不断链,“盆景”变“苗画”,“苗画”成“花园”。对标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全域开展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实现a级景区村庄全覆盖。
五是完善长效机制,提升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完善渔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办法,强化渔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责任落实,完善保障机制,每年高标准建设一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改造提升渔农村公厕、旅游厕所,加强渔农村公厕规范化管理。积极开展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扩容提标,全面实现标准化运维管理。高标准实施新一轮“整洁村庄”专项行动。推进“一村万树”行动、“蓝色海湾”建设、海洋牧场建设示范工程,系统保护修复海岛海洋生态。
(二)打造新型乡村经济融合地。
一是打造乡村融合平台。统筹布局乡村产业与美丽乡村建设,完善产业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数字化应用,实施农旅融合“十个十”工程,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充分挖掘渔农业功能和海岛乡村价值,不断延伸渔农业的产业链、价值链。推进粮食功能区、现代园区建设、省市特色农业强镇、远洋渔业小镇等建设,打造新时代美丽田园。
二是培育发展美丽经济。依托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积极打造一批彰显海岛特色、三产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典型模式。厚植美丽乡村生态优势、特色风貌、资源禀赋,推进渔农家乐和民宿经济转型升级。积极推动渔农村电商发展,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快构建农产品网上销售体系,培育电子商务专业村4个。实施渔农家传统特色小吃振兴计划,培育渔农家小吃特色村和知名品牌。
三是提高村庄经营水平。鼓励引进社会资本和工商资本,通过“村+公司+农户”等模式,经营美丽资源,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渔农民就业致富。推介美丽乡村和特色农产品,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的美丽乡村、和美小岛品牌。实施“两进两回”行动,落实乡村振兴绩效奖补资金,逐步建立闲置农房及宅基地合理开发利用的长效机制。培育高素质农民150人以上,新培育农创客16人,提升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8家,培育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2家,培育市级示范性经营主体(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6家,新增市级农旅采摘基地2家。
(三)打造文明乡风标杆地。
一是挖掘传承传统文化。以传统村落项目、历史文化村落、海洋文化项目为主载体,以保存风貌、保全文化、保有生活为总体要求,保护修复古建筑,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整理乡村文化资源,推进乡村记忆馆建设,讲好乡村故事,全面焕发海洋历史文化、海岛传统村落生命力。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二是弘扬乡村文明新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深化文明村建设,推动公民道德、乡风乡愁、礼仪礼节、家德家风、文化文艺进礼堂。注重好家风好家训传承培育,推进移风易俗,倡导婚丧礼俗新风。深入实施渔农村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提升渔农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
三是提升渔农民综合素质。加强本土人才培育,大力推行“学历+技能+创业”立体化培育模式,每年免费培训渔农村实用人才300人以上、高素质渔农民50人以上、渔农民职业技能培训700人以上。加强渔农村实用人才、渔农业科技人才、渔农村新兴产业人才、乡村发展能人乡贤等“四支队伍”建设,引导青年、乡贤回乡建设美丽乡村。
四是完善乡村善治机制。推进“四治融合”,强化村党组织对村级各类组织的全面领导,推进村民自治,保障村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建设法治乡村、平安乡村,加快“雪亮工程”和“智安小区”建设,实现村庄主要出入口视频监控覆盖率、联网率均达到100%。强化村规民约宣传,提升乡村德治水平,不断健全渔农村社会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互促互动的有效机制。
五是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加强数字乡村建设,推动渔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升级换代,逐步部署5g网络,推进4g网络优化和全覆盖。实现乡村网络全覆盖。创新建立“智慧村社”平台,发挥“基层治理四平台”作用,加快推进信息化与政务服务、社会治理、行政执法等深度融合。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层延伸,基本实现村民办事不出村。
(四)打造美好生活共享地。
一是提升渔农民收入水平。加强渔农民就业创业服务、产业经营服务,稳定增长渔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加渔农业经营性收入。充分挖掘渔农业渔农村多重价值,促进资源利用开发,大幅增加渔农民财产性收入。完善精准帮扶和减缓相对贫困机制,实施低收入渔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计划,确保低收入渔农户收入增幅高于渔农民平均水平。
二是提高乡村基础设施水平。推进渔农村抵御重大自然灾害能力建设。深化“四好农村路”建设,打造渔农村最美公路。积极建设村内通户支路和停车场(位)。全面开展渔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创建,深入推进渔农村排涝防洪水利体系建设,加快完成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管护机制,提高管护标准,落实管护责任。
三是优化渔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探索建设海岛民生驿站,补齐偏远海岛民生短板。推进渔农村家宴中心建设,保障渔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促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推广“银龄”计划,推进渔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改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条件,实现住人小岛医疗服务便民利民点全覆盖。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能力,推进渔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长效化、规范化运营。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稳步实施,乡村发展被摆放到了一个更高的高度,乡村振兴成就美丽中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承担起振兴乡村的重担,助力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中国,从根本上说,是乡土性的”,一个个兼有文化底蕴和现代文明的美丽乡村才会展现一个最为真实的立体中国。由此看来,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要让中国屹立于世界,乡村振兴刻不容缓。乡村振兴战略是时代的召唤,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在这样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广大青年应有大作为,大抱负,自觉主动肩负起乡村振兴的重任。领袖曾多次寄语广大青年:“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扎根人民,奉献国家。”为响应领袖的号召,我国涌现出一批为乡村建设做贡献的积极分子——最美村官秦玥飞放弃了在美国工作的机会,毅然回乡改善村民生活;“骑手”女司机严克美辞去上海工作,在崇山峻岭中骑出一番天地,为乡村振兴献上自己的一份力。
当“青年”遇上“乡村振兴”,可以绕道走,也可以迎难而上。后者的选择让理想有了钙,灵魂有了根,技能有了平台。青年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把理想种到土地上,是最正确的报效祖国的方式。青年强则国家强,身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应把人生梦想汇入时代潮流,让蓬勃青春与家国共振,我们应参与乡村建设,为祖国发展无私奉献。
农业乡村如今是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越来越多的青年志愿者上山下乡,2018年更有280万驻村干部奋战在脱贫一线。参与乡村建设是青年锤炼坚强意志的过程,是回报祖国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建功立业的最好舞台。我们应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放飞青春梦、实现中国梦。
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战鼓已经擂响,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绝不是一句空口号。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肩负起新时代的历史担当,切实为振兴乡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大学美丽乡村建设论文范文简短篇三
近年来,淮安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重视人才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落实人才工作的各项优惠政策,提高人才经济、政治和社会待遇,改善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这一系列的人才举措极大地吸引各类人才前来淮安发展,尤其是高技能人才有效地促进了淮安的经济发展,淮安也正在努力形成苏北地区高技能人才集聚新高地;而作为地方高职类院校,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为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杰出技术技能人才,与区域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共生共长,当然从淮安目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情况看,高技能型人才总量偏少,急需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一线人才,单纯靠引进来的人才,不仅成本较高,而且无法满足淮安未来发展的需求,淮安需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努力培养适应淮安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才能更好地促进淮安的发展,进而带动地方高职教育的发展。
二、淮安高职人才培养不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人才培养方向不适应市场需求。
随着高等教育扩招人数不断增加,高等教育大众化成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门槛也逐步提高,高等职业院校为了满足公众的这种心理需求,在办学上,极力地向高等教育靠拢,扩大专接本、专升本的途径,目前在淮高职院校均设有专接本,培养本科毕业生,当然这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历水平,但是如果一味地追求本科教育而淡忘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初衷,就会失去办学特色,在就业市场上,也容易失去就业优势。
(二)专业设置不适应产业结构调整。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要紧跟社会发展和产业需求,但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时,盲目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专业设置缺乏特色,专业设置与产业升级的适应性不强。纵观淮安产业需求,淮安市产业以第二产业为主,所以对第二产业的人才需求数量巨大,几乎占到了人才总数的70%;但是在淮安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中,有关第二产业的专业设置数量不多,每年培养的人才仅占所有人才的30%,远远低于第二产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淮安第三产业所占比例比较低,但是,有关第三产业专业设置的数量比较高,这就导致了第三产业的人才过剩,学生就业比较困难。
(三)课程设置不适应一线技能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能够动手操作的实践人才,承担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任,在人才培养中具有着重要地位。但是从目前淮安的高职院校中不难发现,在实际教学中,部分高职院校存在着只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理论课时占到课程设置的绝大部分,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理论知识,较少地参加过实践活动,这种教学模式培养的人才实践动手能力相对较弱,不能突出职业教育的实践性特点。
三、基于淮安经济发展需求的高职人才培养路径选择。
目前淮安高职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诸如人才培养方向等方面的不适应,基于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的“一二一”改进路径,即明确人才培养一个目标,实现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的两个优化,采取校企共同培养人才的一个联合。
(一)围绕区域经济发展,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从我国的教育方针来看,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要把《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当做教育的出发点和目标,及时地调整专业结构,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培养优质人才,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高等职业院校也应该把培养高质量和高技能人才当做教育目标,深化自身改革,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便利条件。教育部近期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也指出,“坚持以示范建设引领发展,鼓励支持地方建设一批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契合度高、行业优势突出的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培养杰出技术技能人才”。由此,地方高职院校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确定培养方向,以培养“杰出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使培养的人才“用得上、留得住”,与地方区域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二)探究市场人才需求,优化专业设置模式。
高职院校只有进行科学的专业设置,才能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要运用适度超前理念制定专业,让学生毕业的时候,仍然是炙手可热的人才,被用人单位争相聘用。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对市场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市场的变化,预测人才市场发展趋势,然后科学地设置和调整专业;如淮安某高职院校,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增设了食品、药品类专业,同时消减了会计、文秘等专业的招生计划。经过调整优化,学院形成了以食品、药品类专业为核心,以服务于食品药品产业链的设备制造与维护、产品营销及现代物流等专业为支撑的专业格局,这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江苏和淮安均将食品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将新医药产业分别作为主导产业和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更加契合,食品类专业特色更加彰显,真正实现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保障高等职业学校能够健康持续发展。
(三)对接职业岗位需求,优化课程设置体系。
高等职业院校通过课程设计,实现教育目标,课程体系也是人才汲取知识有效途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素养,增强专业知识,成为有用人才。淮安某高职院校以符合职业岗位要求为重点,大力实施课程改革,系统强化职业能力训练,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专业岗位要求,加大了选修课比列,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学生社团、志愿者服务及各类比赛等途径获得学分,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同时开设专业平台课程,分专业开设核心课程,按专业大类开设互选课程,使学生既具有较为宽泛的专业知识面,又具备扎实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实践教学则更注重实战的环节,递进提升学生实践能力;进一步加大学生自主选课权,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促进个性化发展,专业拓展课和素质拓展课全部实行选修,选修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接近30%,这样一来,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独特的个性,增强学生的认知水平,扩大知识面,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受益者,更加的符合职业岗位的要求。
(四)面向企业用人标准,校企联合培养人才。
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直接针对与企业的用人标准,学生毕业之后直接成为岗位第一线的技术人员,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管理和服务当中,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能够快速地适应企业发展需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校企合作。为了加强校企合作,首先,政府部门要进行调解,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促进校企之间加强交流和合作,同时为交流合作提供法律保障和舆论支持。其次,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转变思想观念,改善原有的管理机制,积极主动地和企业进行合作,让企业能够真正受益,真正体验到校企合作的优越性,这样才能让企业主动地和高职院校合作,为人才培养提供便利条件。基于此,淮安某高职院校主动寻找合适企业合作,并充分考虑企业需求。如该校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依托省内知名五星级大酒店,采取“校中店”和“店中校”合作模式,学生前1年半在“校中店”边学边练,后1年半到“店中校”半天上课、半天到厨房当学徒工;这种校企合作的方式不仅紧扣企业用人标准,给企业输送直接可以上岗的人才,给企业带来的利益,而且也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增强了学生的竞争力,有效地促进校企双方共同发展,进而有效地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高职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岗位人才,提高人才的素质和技能,学生一毕业就能够直接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成为第一线优质人才。高职教育的目的和我国的教育方针相一致,其目的都是为了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人才适应能力,为社会经济建设作出贡献,而地方高职院校还承担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只有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紧跟市场需求,深化教育改革,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为地方乃至全国的建设发展提供更多的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4]张红云.21世纪初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发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大学美丽乡村建设论文范文简短篇四
【内容摘要】政治从来离不开精英,乡村政治尤其如此,这种选择是历史的选择,更是政治文化的选择,政治从来不可能超越当地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文化是乡村精英存在和发展的土壤,也是规制乡村精英政治行动的软环境,如何规范乡村政治文化来规制乡村精英促进乡村治理的发展,是目前我国政治发展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
从事乡村治理研究。
熊节春,哲学博士,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外政治哲学研究。
涂宪华,南昌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与当代经济发展。
乡村精英是乡村社会的一股重要力量,它的存在影响着乡村的治理和建设,因而引发了很多的研究与思考。
中国历时二十年的乡村基层民主实践一直在探寻实现村民自治的终极目标,但客观上却在走着一条精英治理的道路。这种精英治理模式的弊端已逐渐凸显。这也许是中国这样一个缺少民主传统和民主训练的国度的政治文化惯性延续的必然结果,也可能是当前中国乡村政治生态的客观要求。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一个客观的事实是:在今天的中国乡村,活跃在政治舞台上、执掌着乡村治理权力的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乡村的各类能人。可以预见,乡村精英治理模式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在中国农村是有生命力的,这种治理模式注定会成为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一种独特的政治现象。
精英政治是中国的国情,尤其是在乡村一级,精英的角色非常重要,会直接影响到乡村的治理。但与此同时,乡村精英往往会在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角色摇摆,会垄断乡村本已稀缺的资源,会破坏乡村的民主化治理;如果没有规制或规制不完善,精英治理就会成为百姓所不愿意看到但又不得不接受的结局。
关于何谓精英,我们一般援引意大利社会学家帕累托()的定义,他曾经将精英分为“治理精英”(governingelite)与“非治理精英”(non-governingelite)两类。显然,政治精英只是治理精英中的一个部分,后者还包括军事上的领导者、有影响力的经济集团的领导者等。政治精英是政治体系中的精英分子,具体到中国,所谓乡村精英就是在村级组织中拥有领导地位的人,或者说是在村级组织决策中有影响力的人,这里指的乡村精英是一种狭义的精英概念,主要是指乡村政治精英。
“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1]。为什么乡村选择了这种精英体制?文化上的原因是最深刻的根源。
首先,传统制度文化型塑了“臣民”文化。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长期处于一种压力体制,民间缺乏自由、民主的生发空间,长期的压制型塑了中国的国民性格:“臣民”性格。对政治不关心,认为自己的言论于政治无关紧要,与其浪费唇舌去谈论政治不如退避三舍饮酒吟诗,如果自身权利受到非法伤害,也只能忍气吞声,对待权力唯唯诺诺敬若神明,不敢说半个不字。这是长期压抑塑造的人格,在这种“君臣父子纲常伦理”文化的压制下,每个人都成了权力的奴隶,且奴性十足。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巴林顿·摩尔在分析中国社会时就曾指出:“中国农民很难发展出一种政治民主的平等理论,因为中国不存在自己的民主传统。”
其次,当前的组织文化很不发育。就目前而言,农村的利益表达机制不发达,民间组织也非常缺乏,兄弟之间都基本上是各顾各,村民与村民之问的关系就更加松散,传统的宗族联系解体了,血缘联系弱化了,地缘联系被破坏了,利益联系尚未建立且缺乏建立起来的社会基础,村民因此在村庄内部变成了马克思所说的“一袋马铃薯”,村民已经原子化了[3]。正是在这样的一种组织文化之中,才更加凸显出政治精英的重要性。antonsteen曾经说过,在一个制度缺乏或制度化程度低的社会里,精英之间所形成的非正式的权力网络对于民主化来说就特别重要[4]。
当然,传统的乡绅政治文化根深蒂固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传统的村庄治理模式下,乡村社会在时间和空间上缺乏开放性,权力结构比较固化,作为乡土社会权力场域的精英角色也比较固定。在封建社会,乡村社会精英主要由乡绅阶层来扮演;在近代社会,乡村精英主要是有财富、声誉的人甚至是地痞流氓、土豪劣绅也跻身入内。本文探讨的乡村社会的精英是帕雷托所言的两类精英的结合体,他们往往先是在各自领域(主要是经济领域)有一定的成就,积累了一定的经济资源,然后在基层选举中通过正当或不正当的政治博弈,最终成为了直接掌握权力的统治精英。
实际上,依靠法律制度来治理的法理型治理模式也并不排除精英的作用,因为民主与精英并非完全排斥、背离、矛盾、冲突,尤其是在当下中国农村社会的转型时期。早在19世纪布赖斯就曾说过:“大概没有什么统治会比民主更需要伟大领袖了。”[7]对此,马克斯·韦伯也有过相似论述:即便是法理型统治,统治的稳定和有力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理型统治是否拥有一个克里斯玛的政治人物作为统治者的[8]。民主也需要英明的领袖,或者说也需要一批精英,对中国乡村社会的民主化而言,亦是如此。
大学美丽乡村建设论文范文简短篇五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牵涉到社会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在这项系统工程中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高等院校能够发挥、应该发挥极大的作用。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涵盖农学专业的综合性高职院校科技服务的路径是组建科技特派员团队、参与“三下乡”活动、开展服务“三农”应用技术研究等。
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工程,是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指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常德市为深入贯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改革要求,积极开展百村示范、千村创建的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实行连片推进,打造精品,提出了力争三年内全市建成1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2020年建成1000个美丽乡村的总体目标。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牵涉到社会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在这项系统工程中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高等院校能够发挥、应该发挥极大的作用。对于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为宗旨的高职院校而言,为本地的美丽乡村建设尽心尽力更应责无旁贷。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常德市政府主办的唯一一所高职院校,其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实力、百余年积淀的农学专业服务“三农”的情结和水平,为全方位服务美丽乡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涵盖农学专业的综合性高职院校来说,首先应该重视的是设置、优化符合地方美丽乡村建设实际的专业群。本文仅以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归纳科技服务“三农”的情况,探讨科技服务的路径。
一、组建科技特派员团队,为农民、农户、农业企业现场提供技术服务。
科技特派员团队是常德市委市政府动员科技人员深入基层服务企业和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科技特派员团队由常德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科技服务机构近百名专家组成,分为31支科技特派员团队,其中常德市科技局委托常德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织了4支科技特派员团队,即养殖科技特派员团队、蔬菜科技特派员团队、农林科技特派员团队以及一支医疗特派员团队。我院深刻地认识到服务“三农”是责任和使命,而科技特派员团队是服务“三农”的重要途径;同时,科技特派员团队也是锻炼教师、提高办学水平、树立学院良好形象的机会。
科技特派员团队必不可少的工作是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供技术服务。农林科技特派员团队对澧县如东乡提出了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研究与应用推广研究方案,有目的地将林业与农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空间上按一定的时序安排多种农林生产项目,并进行统一的综合经营管理模式。农林复合经营不仅产生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可观的经济效益、良好的社会效益,更使生态景观得到了极大改善。目前如东乡已经初步建设成一个集花木种植、蔬菜栽培、水体综合开发、乡村休闲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乡镇,是常德市首批“美丽乡村”的示范乡镇。旨在技术扶贫的医疗科技特派员团队,则针对对口支持的乡镇卫生院的情况,派出了医术精湛的医疗人员,帮助卫生院的医生提高专业水平,为当地农民提供医疗服务。
实践表明,科技特派员团队的工作使科技特派员和农业企业得到了实惠,也增加了学院对农业、农村、农民的了解,促进了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的成长。
二、参与“三下乡”活动,编写农业实用技术书籍。
由中央宣传部等十四部委联合组织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强调要通过送戏剧电影、送图书报刊、开展文艺演出,通过举办科普大集、科技讲座、实用技术培训,通过送药品、送健康知识、巡回医疗和义诊咨询,通过举办法律讲座、提供法律援助等形式,进一步把文化科技卫生资源送到农村、送给农民;配合农村文化科技卫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调动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共同促进农村文化科技卫生设施条件的改善;培养大批农村乡土人才,不断提升农村文化科技卫生公共服务能力。
我院得知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为配合此项活动而组织编写相关书籍的消息后,主动与该社联系,争取到了部分书稿的编写权。这份主动是因为认识到,这不仅是“服务三农”的责任,而且是锻炼教师编写能力的机会,也是增强学院与外界学术联系的渠道,还是提升教师价值的手段。为圆满完成编写任务,我院组织了以生物工程系教师为主体的编写团队,并选拔每本书的主编;由主编负责将编写提纲提交学院,组织讨论;讨论修订提纲后,主编召集有关教师在指定时间内编写成书。此次出版的农林书屋系列书籍有《宠物饲养与防疫技术》《蔬菜种植能手》《南方主要果树生产技术》《园林绿地养护技术》《循环与有机农业技术》《花卉生产经营与管理》《食用菌人工栽培技术》《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农家乐经营管理必读》《乡镇建设管理必读》等。
三、共建12396科技服务热线,为农民直接解答疑难问题。
由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推进的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工作,是作为依靠科技引导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常德市科技局开展了“常德12396科技服务热线”工作。此项工作以“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为宗旨,采用目前最广泛、最便捷的电话拨打方式,向常德市广大农民提供各种涉农信息服务。我院敏锐地注意到12396科技服务热线运行一段时间以来,效果不理想,如客服人员将专家的解答转述给农民时往往会出现失真,甚至出现与专家的本意大相径庭的情况。我院经过论证认为:如果与市科技局共建,并将办公地点落户到我院,可以基本上解决存在的问题;借助热线,对于整合学院的相关力量、提升学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针对12396科技服务热线目前在当地农民中影响不大的情况,我院加大了宣传力度,如:通过本地电视台、报纸、广播台宣传,积极与县级农业科技服务部门协作,借助农民培训班传播服务信息等。为保障此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我院成立12396科技服务工作办公室,组建了热线专家团队,制订了奖惩措施等。
四、利用多学科资源优势,举办满足各种需要的农民和农村从业人员培训班。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大批懂金融、管理、经营、营销、信息技术等经营人才,需要成千上万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以及能工巧匠等技能型实用人才,需要有市场观念、能掌握市场规律和信息、会经营管理、能够将千家万户的.农户与市场紧密联系起来的农村农业中间人、经纪人和组织者。首先,这些人才不能完全靠学历教育培养;其次,有些人才也没有必要通过学历教育培养,“形成于实践,在实践中提高”,是不少农村人才成长的更为现实的选择;再次,无论是否受过专业教育,所有人才都有知识更新的问题;最后,暂时还没有成长为人才的人数更多的农民,更有必要接受作为新型农民的基本培训。因此,举办农民培训班是高职院校长期的任务。这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学院生存和发展的理性选择。尤其在农林类专业学历教育不尽人意的情况下,举办有益于社会、有助于新农村建设的各种农民和农村从业人员培训班,能够强化自身的造血功能,促进专业发展。
我院进行农民培训,不仅有资源的优势,而且有政府的推动,如常德市政府已将“常德市农民教育培训基地”落户到我院。为加强包括农民培训在内的培训工作,我院专门成立了“培训处”。为整合常德市职业教育培训的资源,在常德市政府和湖南省教育厅的支持下,以我院为牵头单位成立了“常德职业培训教育集团”。近几年来,我院的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仅服务“三农”的培训班就举办了数百期,受训人数数万人次。授课教师除培训农业技术的农业类专业教师和培训医学技术的医卫类专业教师外,还涉及财务、管理、经济、政治、法律等学科的教师。其中规模较大、影响较广的培训有:扶贫点村干部培训、蔬菜种植能手培训、养殖种植能手培训、柑橘栽培技术培训、防疫员技术培训、农村经营人员培训以及农村卫技人员培训等。
五、针对常德实际,开展服务“三农”应用技术研究。
地方性高职院校的科学研究可分为两部分,即高职教育教学研究和着眼地方经济社会的应用技术研究。就应用技术研究而言,存在科研成果水平低,真正具有高职特色、面向生产实际、有实用价值的科研项目很少,能转让、被采用的技术成果更是微乎其微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高职院校自身的原因和社会的原因。前者如研究的总体水平不高、物质技术基础薄弱、选题不当等,后者如评估导向的制约,即国家对区域高校(含地方性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评估,主要是评价其人才培养水平以及办学条件等学校内部因素,而区域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的结合,区域高校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影响和贡献,则没有纳入或较少纳入国家对区域高校的评估体系。再如职称晋升的学术化倾向,即职称晋升时研究成果重论文、著作等文本化的成果形式,轻成果推广和转化等应用于实际的成果形式。
据实际经验,针对地方实际情况的服务“三农”方面的应用技术科研选题,相对容易引起科研管理部门的重视。近三年来,我院在湖南省科技厅立项的课题共5项,其中涉农课题4项,占80%;在湖南省教育厅立项的应用技术课题共7项,其中服务“三农”课题2项,占28.6%,在常德市科技局立项的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共14项,其中涉农项目7项,占50%。服务“三农”方面的研究,一是农业应用科技的研究;二是研究的范畴本身不属于农业,但是围绕“三农”、服务“三农”的应用技术研究。作为一所综合性的高职院校,几乎每个系部和专业都可以从服务“三农”、建设美丽农村的视角选取适合的研究课题。
文档为doc格式。
大学美丽乡村建设论文范文简短篇六
摘要:乡村精英是影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群体,本文从时间和空间两大角度分析乡村精英这一群体的变化趋势,深入剖析乡村精英的概念、分类、作用等概念,通过论述当前中国乡村精英的冲突,探讨提出针对这些冲突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乡村治理;乡村精英;冲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在乡村治理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不断增强。其中,一大批具有特殊才能和管理能力的人才不断涌现,他们活跃在农村建设的各个环节,成为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乡村精英群体。
“精英”一词早在17世纪已经出现,表示精美的、质量上乘的商品,后来演变为具有优势地位的某类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精英”一词开始出现在社会科学领域,帕雷托的社会精英理论被广泛使用。他认为,精英是指那些在自己的活动圈子中具有最高才能指数的人。
随着时间的推进,乡村精英这一群体,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改革开放前,社会分层标准主要取决于****形成的阶级身份,乡村精英是指那些具有政治身份和政治资源的党员、干部、贫下中农等;改革开放后,乡村精英指的是“那些具有特殊才能,在某一方面或某一活动领域具有杰出才能的社区成。”可见,乡村精英都是指那些对乡村发展产生影响的一群人,但是其决定因素的政治色彩变弱,经济社会色彩增强。
(一)南、北方乡村精英权力、待遇及主要任务的对比。
文献研究表明,乡村精英在南北上存在差异。在一些北方地区,乡村精英发挥自己作用的时候存在的局限性比较大,振兴和发展经济是他们最主要的任务。北方的乡村精英权力相对集中,普通村民的民主政治意识较差。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南方地区,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乡村精英的主要任务是如何保持经济平稳发展以及提高本地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极大地丰富当地村民的生活。乡村精英的权力相对分散,村民的政治参与度较高,乡村治理过程中的民主协商成分更高。
(二)东西部地区乡村精英的供求对比(以近年来大学生村官为例)。
据资料显示,东部地区村官的报考人数逐年增加,录取率平均是10:1,以2012年为例,东部地区,例如广东省,村官的报名人数达到了6.7万,广东省部分农村甚至出现了508名大学生争夺38个岗位的情况。而偏远的西部地区,例如宁夏回族自治区,报名人数只有2348人,录取比例在2:1到3:1之间,录取比例明显大于东部地区。
为缩小南北、东西乡村治理差距,国家仍然有很艰巨的任务。需要大力发展中西部的经济,改善中西部人们的生活条件,以及加大对中西部乡村精英尤其是大学生村官的优惠政策,吸引乡村精英建设中西部,同时还应致力于平衡东西部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设。
不同学者对乡村精英的分类不尽相同。但是目前学界对乡村精英的分类大致达成以下共识。
第一类,政治精英。政治精英指的是在农村社区生活中发挥着领导、管理、整合等功能的人。代表人物就是以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为代表的村干部,还包括具有乡村治理热心具有群众声望的村民。
第二类,经济精英。所谓经济精英主要是指那些有经济资源优势,率先致富的经济能人。许多学者把经济精英看作是现代型精英,在乡村中,这一群体主要包括私营企业主、企业管理者以及经济成功人士。
第三类,社会精英。社会精英指的是在农村社区中,在人品、经验、威望具有相对优势的人,往往被称为传统型精英。他们是在社区互动和人际交流中产生的,通过农村社区成员之间相互评价进而区分出来的。
乡村精英还有一类群体是“村庄治理中的第四种力量”,这一部分群体包括当兵、上学等原因从农村流出工作的人。他们凭借其身份和地位以及对村庄发展的关心,往往能为乡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社会资本。
乡村精英的根本作用是其对村民的动员和示范作用,其它的作用都围绕这一作用而展开。具体来说,乡村精英具有以下作用:
首先,乡村精英尤其是治理精英,是政府与村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一方面,乡村精英,尤其是治理精英代表政府,向下传达各类方针政策,执行国家政务;另一方面,乡村精英向下代表村民利益。为村民谋福利,充当村民的“监护人”角色。
其次,乡村精英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维护乡村的稳定。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乡镇企业不断发展,大批经济能人不断涌现,这些经济精英大大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大多数普通村民自觉或不自觉的依附乡村精英,参与乡村各项生活,乡村精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村民的集体意志,往往影响着乡村社区的稳定。
最后,乡村精英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依靠群体。新农村建设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各级政府部门主要是在宏观政策上给予支持,普通村民没有能力也无法挑起新农村建设的重担。尽管城市中也有很多精英分子,但是他们并未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所以,要建设新农村,可以也必须依靠乡村精英。
(一)村干部与村民的冲突。
村干部是农村社会中意义最为重要的精英。但是随着农村结构的调整,农民利益关系的变化以及价值观念的冲突,农村中村干部与村民的矛盾逐渐明显。
村民与村干部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村干部开展的农村农业生产、计生工作、土地的分配利用等工作,与村民的利益产生冲突。此外,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深入,村民的民主意识逐步增强,尤其是网络舆论的兴起,村民敢于揭露问题,导致村民与村干部之间矛盾加深。其次,村干部身份存在“角色冲突”。村干部不仅要传达上级指令,还要代表村民利益。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委会是农村基层社区群众自治组织,但是在工作职能上,它必须协助乡政府工作。在现实生活中,村委会往往不能平衡其职能,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最后,部分村干部由于享有一定的权利和资源,他们如果谋求自身的利益时,村民往往认为村干部贪污受贿,有些村干部确实行为不廉,这也成为干群矛盾的导火索。
大学美丽乡村建设论文范文简短篇七
摘要: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推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县域乡村空间规划是优化乡村空间开发格局的重要手段,是调控和引导资源配置、集约利用的空间政策工具。为有效地解决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性问题,应围绕产业发展、生态修复、管控治理驱动力,有效地实施县域乡村空间规划,形成系统、有序空间格局,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县域;乡村空间;发展规划;发展策略。
引言。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面临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在各方面的需求快速增长,城乡发展水平的差距明显,造成了诸多不平衡的现象。随着城镇化建设引领着越来越多的政策和资源走向农村,为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区域充分利用资源达到推动农村发展、减小不平衡差距成为研究热点。2019年5月,自然资源部发文:“建立全国统一、责权清晰、科学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整体谋划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综合考慮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塑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与公共服务短板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乡村空间规划整体上反映着乡村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水平,展示着其资源配置及利用的程度,更涵盖着生产、生态、生活三大领域。县域乡村空间规划是实施国土空间规划项目中承上启下的重要衔接部分,既要贯彻落实上级部门下达的规划编制要求,又要向下级乡镇传达并引导具体的规划路径安排。根据县域的不同识别特征,研究其内在的发展诉求,结合相关因素考虑,以主要驱动力为主导形成一套合理的规划方案对于县域乡村空间布局的构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刘纪远、张增祥等(2009)认为,国家宏观政策、区域发展政策及社会经济发展是21世纪初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驱动因素[1];郭晓东、马利邦、张启媛(2012)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在基本生活需求与改善生活条件的内在驱动力、基本价值观、市场参与能力,以及政策制度的约束力和驱动力等多种因素的对乡村聚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2];王竹、沈昊(2016)以景观变化为驱动力,做出乡村的空间规划探究[3];朱纪广、李小建等(2017)分析以交通、特色产业、政府机制为向导的空间形成机制[4];薛东前、陈恪、贾金慧(2019)将地势、河流、道路、人口、经济、工业化与城镇化、政策调控等作为空间规划的驱动因素[5];杨欢、何浪(2019)基于“驱动力—状态—响应”的理念,对乡村空间进行划分,提出具有适宜性的空间整合模式[6]。
本文以产业发展、生态修复、管控治理为三大初始驱动因素,结合县域乡村不同发展,为有效地实施县域乡村空间规划,形成系统、有序空间格局,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一定依据。
乡村区域的发展有很多重要的组成或推动要素,这些要素在空间发展中所占的比重和地位是不相同的,某个更具活力的要素一定会影响或推动其他要素的存在,这种最活跃的要素就是乡村区域的主导驱动力。乡村社会是一个由比较封闭的发展模式到比较开放的城乡统筹谋划模式转变过程。乡村振兴需要有效地解决相应不平衡性问题,诸如乡村空心化及老龄化、劳动力严重不足、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等等。以驱动力为主导的乡村规划,成为解决不衡性问题的切入点。
第一,产业发展驱动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和经济基础是产业兴旺,以优化产业结构、发挥各生产要素之间协同作用为导向,促进产业融合发展、转型升级,增加产品附加值,开拓产业多功能性。不同的产业结构意味着乡村区域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具有差异性的土地利用方式意味着不同的生产效益。因此,产业发展对于乡村区域格局优化具有直接显著影响,产业发展成为县域乡村空间规划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产业发展充分挖掘乡村产业特色,依据乡村产业空间格局打造集复合化与景观化为一体的发展模式,驱动促进空间经济效率提升。
第二,生态修复驱动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任务是生态宜居,聚焦生态恢复、保护优先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协同化治理,因地制宜地打造绿色空间区域。生态修复投入的多少决定着区域环境的改善和生态效益的提升,对生态修复的重视程度对乡村地区不平衡发展具有正向驱动作用,分析重点生态功能区退耕还林还草等修复性工程、权衡保护与发展造成的人地矛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核心所在,以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因此,生态修复对于乡村区域格局优化具有直接显著影响,生态修复成为县域乡村空间规划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生态修复发展充分挖掘乡村资源,依据乡村生态空间格局打造保护与发展为一体的发展模式,驱动促进空间生态效率提升。
第三,管控治理驱动力。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发展和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体系严格实行用途管制,坚守用地原则,加强土地监管,逐步完善各项规划机制,提升土地利用效率。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一定要以“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乡村社会的发展水平提升与乡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避免制度与实际脱离的现象。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夯实各部门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核心领导作用,管控治理驱动的县域空间规划以法治为本,深入推动着乡村内部发展不平衡的局面扭转。因此,管控治理对于乡村区域格局优化具有直接显著影响,管控治理成为县域乡村空间规划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管控治理发展充分依据乡村社会空间格局打造制度与发展为一体的发展模式,驱动促进空间社会效率提升。
以驱动力为主导的县域乡村发展规划驱动促进乡村空间经济效率、生态效率和社会效率的提升。
(一)产业发展驱动提升乡村空间经济效率。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实施,许多乡村地区为了促进产业兴旺、解决空心化和老龄化的问题,着重关注产业的发展。
1.产业类型发展。以产业为主导驱动力的县域乡村空间通常可以分为以第一产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型、以一二产业为主的农工混合型以及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型。重庆市荣昌区以乡村产业为主导驱动力,根据乡村地类结构,对乡村产业分区,划分乡村产业类型[7],将产业类型分为传统农业型、现代农业型、农工混合型以及非农主导型。传统农业型地区以传统的农业种植业为主导,具有生产条件落后、交通条件差、地质灾害频发的特征;现代农业型地区作为重庆市重要的粮油生产区,具有乡村土壤肥沃、耕地分布比较集中、生产条件优越的特征;农工混合型乡村则坐落着一些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其种植业与工业并重发展,从而带动着经济水平的提升;非农主导型乡村以工业和旅游服务业为主导产业,其人口密度较大,土地利用强度较高,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建设区域。
2.转型发展。江苏省无锡市将乡村产业视为主导驱动力,根据地域特色,乡村形成新型农业推动下的环境优化型、工业升级引导下的分离与集中型和三产发展促进的特色塑造型三种具备产业特色的乡村空间转型模式[8]。
(二)生态修复驱动提升乡村空间生态效率。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实施,许多乡村地区面临着保护与发展关系矛盾的问题,尤其是许多生态敏感的欠发达地区。
1.山地和河谷平坝生态修复发展。云南省滇西地区90%以上都是山地,河谷平坝不到5%,适宜城镇发展和耕种的地区都集中在河谷平坝[9],城镇建设占用大量农田,致使空间资源要素配置比例失衡。山地和河谷平坝生态修复成为云南省滇西地区乡村振兴的重点内容。
2.旱塬生态修复发展。渭北乡村旱塬区位于渭河平原和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之间,防范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面临着水土流失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结合坡度、坡向、高程、河流、规模、道路等多种空间因素考虑,旱塬生态修复成为渭北乡村振兴的重点内容。
(三)管控治理提升乡村空间社会效率。
实施管控治理的职责边界明晰,涉及到各部门权力与利益影响的耕地、湿地、林地、园地、荒地等地之间规划使用的管控,避免交叉沖突。
县域乡村空间发展规划引导并控制乡村空间发展向良性方向逐渐转变,使乡村空间加快新陈代谢速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三生三产”复合。
乡村生产空间中的耕作方式比较粗放,土地细碎化现象较多,进一步导致耕地抛荒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农民在生活空间里常常会产生人地矛盾,人居环境被各种垃圾污染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存在着许多住宅分布散乱、用地效率差的问题。在乡村生态空间中,由于村民对环境问题的轻视与工业制造的排放造成土壤污染、水源污染、大气污染的问题日渐严重。由此看来,县域必须明晰空间规划的必要性与空间重构的重要性。
以产业为主导驱动力的县域乡村空间发展特色农业,同时扩展第二三产业,集生产、加工、制造、采摘、销售、参观等一体化,推进“生产—生活—生态”复合空间的整合建设。安徽省合肥市凤桥社区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中心建立了多家大规模的农业产业园。农业生态园主要以特色种养业为主,部分为传统农业,拓展发展休闲农业,将生态农业景观化[10]。在各项规划发展政策的驱动下,复垦宅基地,将分散的农户集中搬迁至设施比较齐全的村民中心,由此便可实现劳动力聚集,为打造集中化、高效率的产业基地提供便利。在生活空间方面,乡村社区能够实施统一管理,完善学校、医院、农贸市场等基础服务设施。村民垃圾可实行统一处理,避免垃圾被乱丢至多处对村容村貌造成不利影响。该地区通过产居一体化将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进行重组,将初始以产业为驱动的空间规划为“三生三产”联合发展的复合性空间。
在乡村振兴发展中,传统农业型空间区域应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筛选出不宜耕作的土地退耕还林,促进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优化种植结构,以绿色产业代替传统农业种植方式,孕育特色农业,对初级农产品加工,在做好第一产业的基础上适当发展第二与第三产业;现代农业型空间区域要进一步提高基本农田建设标准,培育高质量、高附加值的农业产品;农工混合型空间区域应当重视周边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提倡发展生态农业,保证该空间的可持续发展能够顺利推进;非农主导型空间区域的目标则是充分利用城镇边缘地区的农业景观,进一步完善农业园区的建设,加大观光旅游业的宣传力度。
(二)移民搬迁、土地整治以及产业重构。
乡村生态系统和其他的非纯自然的生态系统一样,由人工和自然要素共同组成,它们之间相互干扰、相互融合形成一种多结构、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复合人工生态系统[1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壮大的基石,乡村的生态空间是生产和生活空间的基础,生产和生活空间又影响着生态空间的运作。乡村的基础环保设施缺乏建设与完善,生产废弃物和生活垃圾随意乱丢以及不正确处理的现象频频发生,对乡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与破坏。乡村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时常处于失衡状态,尤其表现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方面,直接降低农业生产效益。
乡村生态环境脆弱不堪的零星居民点空间规划应以生态移民为起点,组织发动相关部门对分散的零星居民点进行搬迁引导,使分散的小农户向地势较低且相对平坦的区域合并迁移,兴修农田水利设施。此举措不仅可以很好地保护水源涵养区和生态保护区,还有利于之后的生态功能的修复工程。保留居民点空间区域重点放在土地的集约利用上,开发土地综合整治技术,进行适当的土地整治。废弃或闲置的宅基地,避免一户多宅与土地资源的浪费的现象,将土地盘活利用,改善土地用途,推动该空间区域经济水平的增长。作为具有良好区位优势的中心居民点的空间,完善道路交通设施,加强产业连通性,积极拓展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把山、水、林、田、湖的生态景观注入到产业中,充分激发乡镇村庄之间各要素的流动,利用其连接城乡的枢纽效应,推进城乡共同发展。乡村地形地势、土壤质量、河流道路分布都是影响县域空间规划布局的客观条件,应将其划入乡村空间重构的重要因素中。土地整治是乡村空间重构过程中的强硬基石,为了避免乡村聚落空心化现象的加重以及构建出生产有序、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县域乡村空间,将土地整治与产业重构列为进一步优化新渠道,实现真正的空间可持续发展。重庆市石坪村土地整治逐渐迈向综合化、生态化模式,土地利用由传统粗放耕种向规模化、精细化种植转变,产业结构由单一种植向一二三产业链闭环延伸,实现了土地整治—产业转型—乡村重构的无缝接合[12]。通过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重庆市石坪村产业发展集采摘观摩、趣味体验、度假休闲于一体化,吸引着外来投资,为村民谋幸福。
(三)多规合一,信息联动。
县域乡村空间规划中各部门方案策略不一、上下层级管制不衔接的问题,要想实现空间规划的一张蓝图,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多规合一”的政策,避免各部门层级之间管控不统一导致的相互冲突。运用国家整体策略引导县域空间规划格局优化,是县级政府科学合理地对空间格局进行优化的必要手段。
1.以國家政策为统领,各部门层级之间形成统一的目标并达成共识。各部门层级之间相互沟通建立兼顾多方利益的协调机制与统一管理平台,通过制定规划目标、发展定位、实施战略等重大事项构建规划框架,进而形成各资源要素合理配置的优化布局。同时,推进“多规合一”改革应明确推进改革的“减量规划”思维,树立“红线意识”[13],根据不同尺度与层级空间规划的相关管控要求分级落实,并保持各个规划的用地标准、生态红线与城镇边界等相统一。在建立总体指导思想的基础上,以管控治理为驱动的县域空间规划需形成用途管制体系,其管制要素由单一走向保护农业用地、发展建设用地、开发闲置土地的多元化方向转变,辅以配套政策加强“农地、农有、农用”的管制,有序地推进限于国土空间的集约高效发展。
2.机械地生搬硬套一些规划策略,很可能导致“千城一面”的现象,没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会丧失乡村原本的特色。自然在乡村规划中担任着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乡村的空间规划要从实际出发,把乡村与自然看作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按照其本身的发展规律,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的规划方案,因地制宜,生产活动顺应自然,生态环境尊重自然。为了推进县域空间规划的开展,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使得规划方案具有针对性与可行性,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作为重要标准,要严格按照国土空间规划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的要求,分类指引,加强空间规划的顶层设计。同时,应建立“多规合一”的指标数据库,把城乡建设、土地资源、道路交通、环境保护等空间要素叠加至一起,建成全县统一的信息联动平台,进行差异化管控的同时实施精细化管理,科学地统筹农业、生态和城镇功能空间。
参考文献:
[1]刘纪远,张增祥,徐新良,匡文慧,周万村,张树文,李仁东,颜长珍,于东升,吴世新,江南.21世纪初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与驱动力分析[j].地理学报,2009,(12):1411-1420.
[3]王竹,沈昊.基于景观变化驱动力的乡村空间规划策略研究——以浙江莫干山镇劳岭村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为例[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6,(2):6-10.
[4]朱纪广,李小建,王德,牛宁,杨慧敏.传统农区城乡体系空间结构演变及其形成机制研究——以河南省周口市为例[j].人文地理,2019,(4):126-134.
[5]薛东前,陈恪,贾金慧.渭北旱塬乡村聚落演化的影响因素与空间重构——以黄陵县为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22-30.
[6]杨欢,何浪.基于“驱动力—状态—响应”的乡村聚落类型划分及空间整合模式研究——以咸阳市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9,(8):11-18.
[7]魏耀华,陈荣蓉,杨朝现,信桂新.丘陵区村域乡村性空间分异及发展类型研究——以重庆市荣昌区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9,(3):170-175.
[8]陶岸君,王兴平.市县空间规划“多规合一”中的国土空间功能分区实践研究——以江苏省如东县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6,(9):17-25.
[12]闫建,姜申未,熊想想.基于产业发展与土地整治联动的乡村空间重构研究——以重庆市石坪村为例[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9):79-89.
[责任编辑文娇]。
大学美丽乡村建设论文范文简短篇八
论文摘要:办学特色是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成就的集中体现,是展示其社会形象的品牌标志,是谋求其进一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培植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要从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求实的态度、顽强的毅力等多方面入手,全面实施,整体推进。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培植路径。
高等职业教育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前进步伐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等教育类型,经过30年的超常发展,现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然而,由于起步晚、基础差,从中专、职业大学、成人高校或高等专科学校升格、转制而来的高职院校,其发展轨迹基本为:办学层次迅速提升,办学规模急速扩张,专业设置多学科化,办学模式同质化。发展现状大致为:生源素质低下,文化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师资力量缺乏,教学质量与就业质量不高,难言办学特色。本文从办学特色的界定入手,深入探讨培植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对促进江西高等职业院校健康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办学特色的界定。
特色,是指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它揭示的是事物之间的差异性、独特性以及与众不同的品格。教育部以教高厅[]16号文件的形式颁布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对办学特色所作的界定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办学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办学特色要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具有一定影响,得到社会公认。作者认为,所谓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是指高职院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探索、积淀、发展而形成的被社会广泛认可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创新性、体现一所高职院校办学优势和独特个性的总和。办学特色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出一所高职院校改革、建设和发展的亮点,也是反映一所高职院校社会存在的鲜明符号。
高等职业院校在办学过程中,从不断发展、壮大到形成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必须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创造性实践。
(一)要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
思路决定出路,理论导引行动。办学特色实际上是一所高职院校办学思想的具体实践,是办学理念的物化形态。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办学行动指南。牢牢抓住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个目标,统筹兼顾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招生、就业、服务等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地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2.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学校、企业双主体办学道路。依托行业,立足区域,面向全国,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要准确地进行办学定位。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而不是像本科院校培养理论型、学术型、工程型人才,也非中职学校培养的一线操作型技能人才。具体到一所高职院校,就是培养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社会服务人才,还是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信息技术人才的问题。
2.人才培养方式的定位。从总体上讲,高职教育大都是实施“订单式”培养方式,即以企业的用人订单为依据来组织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但是,作为办学实体的高职院校,还必须根据自身特有的人才培养目标,将“订单式”培养具体化、个性化、特色化。
3.在区域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定位。在当地的高职院校中,要以他校不可替代的专业设置、教育教学、师资队伍、社会服务等富有特色的办学实践、办学成果,确立自己在当地高等职业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位置,为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三)要灵活地进行专业设置。
高等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认真进行市场调研,准确把握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状况,结合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灵活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创建一个特色专业,往往可以带动一个专业群的发展,从而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一些办学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如天津职业大学抓住3g手机上市的机遇,前瞻性地设立新通讯专业;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在高速铁路发展的实验阶段,就针对性地开设高铁运营、操作、管理等专业,这两所学校基于职业分析,根据职业的变化灵活地设置专业,为学校的发展赢得了先机,以明显的专业优势打造其办学特色,从而保持在同行中的引领地位。
(四)要不断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要牢固树立“订单”意识,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要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以实验、实训、实习三个环节为抓手,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要围绕“订单”,实现与企业的密切沟通和深度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承担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共同完成对学生的知识考核和技能考核,构建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办学格局。要围绕“订单”,积极与企业建立合作互动机制,实现校企互利双赢,确保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的持久动力。
(五)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特色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它贵在自觉,难在实践,重在坚持。1.要科学地制定学校发展的长远规划和战略目标,将特色创建实践形成长效机制,并一以贯之地组织实施。2.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创建合力,使先进的办学理念变成教职工的自觉行动,让教职工的智慧才能得到充分释放、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到有效的培养。3.要保证必要的投入,强化管理,提高创建效率。4.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允许反复,宽容失败,既不急于求成,也不消极懈怠,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始终保持创造的活力和坚毅的斗志,为办学特色的形成和强化不断奋斗。
三、对促进江西高职院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江西高职院校发展现状。
截至底,江西共有52所高职院校,约占全国高职院校总数的4.3%,在数量上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中,江西省只有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入选,另有一所学校(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进入国家重点培育(扶持)的行列。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江西省虽然院校数量不少,但总体办学水平在全国处于靠后的水平。
再看专业设置。目前,在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职高专专业目录中,涉及19个大类、78个小类共722个专业。但在江西高职院校招生专业中,总计不过280个,不及全国可招专业的一半。江西的高职院校在个别专业大类(如水利)很少涉及;在不少专业小类几乎出现空白,像“农林管理类”、“铁道运输类”、“食品药品管理类”、“水利工程与管理类”、“水利水电设备类”、“水土保持与水环境类”等。这与江西作为农业大省、资源(尤其是水资源)大省的地位不相适应,与江西要举全省之力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战略不相协调。
(二)几点思考。
作者认为,江西的高职院校要办出特色,实现健康、稳步发展,必须遵循“稳定规模、优化结构、规范管理、提高质量”的原则。
1.规范招生,加强管理。不短的一个时期以来,江西的高职院校有一种怪现象,就是“有偿招生”,即每招一个高职生必须付给中介、中学班主任一定的费用。用钱买生源,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商业贿赂,它误导考生,助长无序竞争,扰乱招生市场,最终将把高职院校的发展引向死胡同。要根除江西高职教育领域的这一顽疾,一是教育主管部门要严格管理,规范招生行为。二是各高职院校要加强内涵建设,树品牌、创特色,用过硬的教育质量、宽广的就业前景和积极的社会形象吸引考生。
2.优化专业结构,主动服务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江西的47所高职院校(不含专科学校)20共开设专业269个,涵盖除“水利”之外的18个大类,60余个小类。类型分布基本正常,但结构不甚合理,表现为大部分专业仅有一所学校开设,如“民航运输类”、“护理类”、“包装印刷类”、“资源勘查类”、“电力技术类”等等。有不少江西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发展前景也很乐观的专业仅有少数几所院校开设,如“城镇规划”、“社区管理与服务”仅有3所学校开办,“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也只有5、6所学校涉足。而有些专业开设的学校成扎堆现象,如“计算机类”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开设的学校均高达34所;“机械设计制造类”的“数控技术”30所;“市场营销类”的“电子商务”34所;“语言文化类”的“商务英语”32所;“自动化类”的“机电一体化技术”30所;“工商管理类”的“物流管理”31所。要避免专业设置的追风现象,作为政府人才管理部门、教育主管部门、人力资源咨询机构等要及时给学校以有效的就业信息指导,从而引导高职院校的专业开设。高职院校要加强市场调研,灵敏地反映就业市场需求,灵活设置和适时调整专业,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3.准确进行办学定位,努力彰显办学特色。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它至少有一个优势、品牌、特色专业,并以此为基础,带动一个专业群的发展,这样,既可以使本校的教育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又可使学校的特色效应充分地彰显。分析江西的高职院校,绝大多数学校没有做到以一个特色专业来带动一个专业群的发展,往往除了几个“人无我有”的专业外,其他的就是所谓的“热门”专业,结果造成上述47个学校中有7个专业超过30个学校蜂拥开设的不正常现象。这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制造“人才过剩”的虚假现象,这无疑有害于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
4.落实保障措施,促进协调发展。从总体上讲,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要比普通本科教育大,突出表现在实训设备的购置和“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建设上。据统计,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只占高等教育的五分之一左右,江西省的状况也大致如此。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属于行业办学,高职院校的主管部门是各行业厅、局、委、办,这些行业主管部门由于性质不同,掌握资源的类型、程度各异,这就直接导致各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贫富不均。掌握着行政资源的部门属下的高职院校普遍办学条件较好,办学资金相对充裕。而一些既无“权”又无“钱”的行业主管部门和群团组织管理的高职院校大多办学条件艰苦,资金捉襟见肘。当前,高职教育的政策导向还不够明确,保障措施不能或者没有完全到位,导致很多高职院校不约而同地在专业建设方面走多学科道路,文、理、艺术、体育一起上,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在去“高职化”,助长“千校一面”的局面。因此,作者建议:统一高职院校经费来源渠道,加大政府投入,帮助高职院校进行债务重组、化解,引导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夯实办学基础,突出办学特色,用合格的办学条件、规范的管理、优良的教学质量、高质量的就业率,树立高职院校的良好社会形象。
大学美丽乡村建设论文范文简短篇九
正在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影响着包括文化生活在内的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以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革命,全方位地作用于文化产业的各个发展阶段,不断地赋予文化创意新的内涵,拓展文化创意产品的表现形式,再现和提升文化作品的价值,不仅带来了崭新经济形态的数字经济和网络经济,而且带来崭新文化形态的数字文化和网络文化。
高速发展的文化产业,是文化和高新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文化影响着科技的生成、发展与传播,影响着创新的进程和结果。技术的进步又赋予了文化新的产品形式和展示方式。文化产业在我国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动力。在文化的本体形态、经济形态和技术形态曰益变革的时代,如何把握时代的脉搏,顺应高新科技发展的趋势,倡导科技创新,运用高科技手段去改造与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开发新兴文化产业,传播先进文化,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创新,是我们正在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升级的作用机理。
文化产业是一个创意开端、内容为主、面向市场、满足消费者的服务性产业,高新技术对其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创意阶段,高新技术帮助其以丰富的形态呈现设计思路和产品雏形,如动漫、网络游戏等软件开发中需要的仿真技术、计算机图形技术、数据传输技术等,以及工业设计中需要的cdcam等应用开发软件。在生产阶段,一方面,高新技术帮助以尽可能多、尽可能贴近不同消费者需求的媒体形态承载文化产品信息,如产生以光盘、软件包、网页、视频、物理设备等多种形态为载体的文化产品;另一方面,新媒体技术改变了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和基本方式。在发行阶段,高新技术帮助以更少的成本、更快的速度、更便捷的方式送达消费者,如通过网络利用电子商务等方式进行。在使用或消费阶段,高新技术一方面直接地为消费者消费文化产品、进行体验式消费提供软件和硬件支持,如电脑、电视(高清电视、流媒体电视)手机、pa等终端设施和视频软件、网络流媒体软件等;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为消费者创造了尽可能全面、深入送达文化产品和服务信息的平台,为其消费所有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创造接受技术、信息支持与服务的便捷渠道。
由此可以看出,高新技术贯穿了文化产业的整个价值链条,同时为文化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和产业链条的延伸带来了更大的空间,科技创新是促进文化产业链升级的关键因素:一方面信息知识和科技创新的不断扩散以及应用速度和强度的不断増加,使科技増长周期不断缩短,进而使文化产业更新周期相应缩短,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科技的高速发展和数字技术的不断升级,使文化产业产向高技术、高集约化演化,促进文化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延伸了文化产业链,使文化产业向新业态、高层次发展,不断创造出新的増长极。此外文化产业在与周边环境、制度环境相互协同,形成了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成为文化产业链升级和科技创新的动力。
三、我国各地区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融合程度。
创新能力较弱,产品附加值较低,同样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市场上难以获得竞争优势。而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的趋势,为我国文化产业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笔者通过赫芬达尔指数测算法来测算我国各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的融合程度,以在科技背景下为我国文化产业链升级的路径提供合理选择。
近年来,我国各个省市、自治区纷纷制定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和适应性政策,但各省区之间由于地域特色和经济水平发展的差异,对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提升的高新科技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也不同。本文采用各省市的数据,通过测度各省区的赫芬达尔指数来测度文化产业和高新科技产业的融合程度,示意性地提出科技发展背景下不同地区文化产业升级的路径。
ganbadelaandt3ris(:p采用赫芬达尔指数测算法研究了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融合状况,利用该行业内各行业的专利资料来计算行业间的技术融合程度。以x表示全体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专利个数,以x表示各行业的技术专利个数,以表示具有不同技术的行业数,引用赫芬达尔指数(hhi)表示行业间的技术融合程度,则有hh越小,表示技术融合程度越高;反之,则表示技术融合程度越低。
由于高技术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发生,主要是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向文化产业渗透或延伸,在两者价值链相互交融的基础上重构为一条既包含有文化产业的价值链増值环节又包含有高新技术产业价值链増值环节的融合型产业价值链,具有更为广阔的利润空间和増长潜力,并形成了对原有文化产业链的替代。这类融合的发生在产业层次上就表现为明显的文化产品结构“软化”及升级的结构效应,从而出现文化产业技术化的现象,因此,本文采用赫芬达尔指数测算法在测算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度时,以高新技术产业増加值和我国各地区文化文物科技、科研单位的増加值,即hht=2(x)2表示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程度,同样hh越小,表示技术融合程度越高;反之则表示技术融合程度越低。其中各地区文化文物科技、科研机构増加值的数据来源于《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各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増加值的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网站《中国科技统计资料汇编》测算出各地区赫芬达尔指数即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程度。
表1第三列中的信息融合度括号里的数字是按测算出的赫芬达尔指数,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晦南除外)的技术融合程度进行的排序,“1”表示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的融合程度在全国排第一,“15”表示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程度在全国排第15依次类推。
由表1可知,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融合度地区差异很大,最高的是江苏、天津、上海、广东、北京,最低的是新疆、青海、西藏、宁夏等少数民族边疆地区,笔者将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分为五种类型:
(1)文化产业强、科技融合度高:这类省市以广东、上海、山东、江苏为代表,它们文化产业居于全国前列,文化产业与高新科技的融合度也比较高,这类省、市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着力打造数字文化产业,将广电、网络服务、动漫游戏等作为首选产业门类,加大科技创新向文化产业领域经济效益转化的力度。
(2)文化产业强、科技融合度差:这类省市以辽宁、四川、安徽、云南为代表,表现在其文化产业増加值在全国位列中上,但其文化产业和科技的融合度列在中下甚至落后状态,要充分利用科技创新对艺术产业生产效率较强的带动作用,在立足本省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加大新媒体技术的研发力度。值得一提的是“云南模式”是缺乏自身有利的技术支撑条件下,走出一条依靠艺术产业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整体进步的特色之路。
(3)文化产业弱、科技融合度高:这类省市以北京和天津最为典型,表现在其文化产品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度较高,文化产业増加值却处于较低的水平,这类省市可充分利用其良好的科技基础和人才优势,将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放在与新媒体技术相关的动漫、网络游戏、影视、网络服务等门类,加大对文化产业内容的开发力度,通过建立版权贸易保护中心、动漫网络游戏研发中心、设计创新中心等高新科技产业相关的文化科技创意集聚区,强化技术对文化产品内容和服务的支撑力度。
(4)文化产业弱、科技融合度低:这类省市以西藏、新疆、甘肃、青海等为代表,这类省区应该将科技发展放在第一位,这些省区只有科技先行,才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支撑和保障。
(5)两者都差强人意:这类省市如广西、重庆、河北等,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科技融合度处于中游,这类省市在科技基础相似的情况下,应该首先分析自身的文化产业基础和文化资源基础,实施差异化战略,避免同质化竞争。
四、加快科技创新是推动我国文化产业链升级的有效途径。
(一)雅进文化业态创新,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
一是运用电子出版、数字影视、网络传输等现代技术,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文化博览、动漫游戏、数字传输等新兴产业。大幅度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科技水平,力争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方面,取得新进展和新突破。二是鼓励网络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研发,开发文化数据处理、移动文化信息服务、数字远程教育及数字娱乐产品等増值业务,推动我国文化产业不断升级。通过市场机制和现代化手段,推动文化创意元素、文化创造成果转化为文化产品,进入市场消费,使潜在的文化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使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力产生良好的综合效益。三是注重科技创新和应用的前沿性,尤其要重视数字网络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二)强化科技支撑打造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集群。
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丰富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促进文化产业与工业、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联动发展。利用现代科技,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发挥科技创新对创意产品内容的启发效应和对产品形式创新的带动作用,重点开发中文信息资源,把我国博大深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和当代文化成果转换成数字文化产品,在丰富网络文化内容的同时缓解科技进步与文化内容的落差,实现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不同城市和区域的特点,科学规划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把其作为促进和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新集聚区,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利用产业集聚能够带来创新、外部性、社会资本和规模经济报酬递増等效应,在产业园区内引导传统文化产业与广播电视、网络、出版物等传播载体以及创意设计产业有机结合,推动和提升社会认知和国际市场影响力。
(三)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提高文化产品中高科技含量。
文化产业和高新科技日益融合的今天,运用高新技术创造文化产品己成为当前国际文化市场一轮新的竞争浪潮,世界各国纷纷通过不断提高其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科技含量来开发、转变和引导市场消费热点,増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我国文化产业的科技竞争力与世界发达国家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要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科技竞争力,只有不断地开发产品的附加值,开发高科技含量产品,摆脱依赖资源密集型产品的状况,引导国内软件开发商、网络运营商、内容供应商等各类企业开发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自主知识产权和民族特色的高科技文化产品。通过建立国际合作,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文化交流,同时充分重视保护和开发文化产品内容的独创性和民族特性,培养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文化创造力,强化其创新意识;在对外来文化采取兼容并蓄、广收博取的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充分挖掘,顺应当今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潮流对文化生产、传播及消费方式带来的新情况、新变化,加快文化信息数字化进程,开发出更富新意、更具文化底蕴、更符合当代市场需求的新型文化产品。
(四)加强政策扶持,推动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融合。
将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战略性内容产业,积极支持与数字文化产业相关的高新技术的创新、引进、吸收和消化。实施优先扶持政策,在文化产业专项资金中,优先扶持科技创新和版权交易产品。积极鼓励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推动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的结合,鼓励开发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竞争能力强、能形成产业规模的文化产品,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我国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推动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的融合,建立起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促进科技成果向创意产业转化。加快文化产业相关法律与政策的研究与出台,以确保数字化过程的规范性和合法性,合理制定网上传播版税的分配比例,使著作权人、制作者、网络经营者、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得到公平分配。
大学美丽乡村建设论文范文简短篇十
【内容摘要】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重要抓手,是优化农村居住条件、提高农民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生态文明、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结合我县实际,必须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强化农村社会治理,推动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着力打造生产发展、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社会和谐“宜居、宜业、宜游、村美、民富、人和”的美丽乡村,进一步提升崇明生态岛建设品质。打造“美丽乡村”是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需要各项制度的建立健全。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的号召,为深入推进崇明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提升崇明现代化生态岛建设的内涵和品质,促进生态岛建设上一个新台阶指明了方向。自2007以来,崇明县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总投资累计超过40亿元,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农村的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公共服务功能得以完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得以改善,农村民主管理水平得以提高,为美丽乡村的后续建设打下了结实的基础。
美丽乡村是一项民心工程,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各项制度的建立健全是工作得到落实的保障,直接影响着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效。下面,笔者就如何加强制度建设,更好地指导和服务于美丽乡村建设谈些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政府主导有余,其他力量参与不足。美丽乡村建设中,村级规划、决策大多由村委会少数人说了算,乡村建设也主要采取传统的行政动员、运动式方法,这就导致决策规划视野狭窄,市场机制引入不足,社会力量参与不够,尤其是农民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调动和发挥,部分群众认为,美丽乡村建设是政府的事,存在“等、看、要”思想,甚至出现“干部热情高,农民冷眼瞧,农民不满意,干部不落好”的情况,农民主体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二)组织协调有待加强,部门间合力联动不够。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具体实施中,由于缺乏统一的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间明显存在合力联动欠缺的现象。如在清理河坡违建行动中,水务局要求禁止河坡一米内种植农作物,防止河坡坍塌,村民提出由上级部门统一种植树木,这样既美观又能防止水土流失。水务局答复这是绿化市容局的职责范围,需要村委会自行与其进行沟通。
(三)重建设轻规划,设计近乎趋同。美丽乡村建设涵盖面广、类别众多、建设周期长,且每个村的实际情况各有差异,这就需要在统一规范管理、建设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一村一品”、“一村一景色”差异设计。然而在建设实践中,各村注重硬件设施建设的多,软件建设少;同质化建设严重,特色化建设不足。
(四)治理机制长效不足、监督管理有待完善。一是资金问题。虽然目前对农村地区环境管理有专项资金规定,但是只涵盖了河道保洁、农村公路保洁,而对于村级项目后续长效管理、养护资金却未纳入其中,例如:泯沟绿化后,河坡草坪清理杂草费用、太阳能路灯长期维修费用等,增加了村级财政负担和心理负担,使美丽乡村建设由好事变成了坏事。二是监督考核问题。目前对各村的考核的手段仅限于一次性的实地查看及台账资料的翻阅,对“村美”的持续发展缺少长期的跟踪,对“民富、人和”的目标达成难以进行有效的评估。
(一)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之间的关系。
建设美丽乡村,政府是主导,农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人,政府的主要作用是编规划、给资金、建机制、搞服务,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强迫命令,要通过构建村民民主参与机制、自治机制等,使农民成为美丽乡村决策主体、建设主体、监督主体、维护主体。
(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美丽乡村建设单靠政府的力量是有限的,也是不能持久的。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财政奖补资金为引导,鼓励吸引工商资本、银行信贷、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形成“农村筹资筹劳,政府财政奖补、外来资本投入、社会捐赠捐助”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格局。
(三)处理好统一规划管理与差异设计的关系统一规划管理是指对规划编制、资金项目规范管理、监督考核等一般性的统一顶层要求,同时,又要考虑到各村情况千差万别,必须因地制宜,尊重差异,鼓励特色设计,发挥各村优势。
(四)处理好牵头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
美丽乡村建设是各级各部门的共同责任,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党委政府牵头部门要发挥好统一组织协调的作用,整合相关部门的资源,形成建设合力,把各种分散在各个部门中的惠农资金、力量统一整合到美丽乡村建设平台上,提高办事效率效益。
(一)强化部门联动,整合各方力量资源。
1、加强组织协调,构建部门联动机制。美丽乡村建设中,各相关部门要制定明确的权力清单,做到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同时,牵头部门要做好统筹规划,整合好各职能部门的资源,加强组织协调,构建部门联动机制,全力为各村提供物质和智力支持,实现村庄环境整治“规划一张图、条块一盘棋”。
2、积极探索建立市场化、社会化机制。建立有效的引导激励机制,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结对帮扶、捐资捐助和智力支持等多种形式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美丽乡村建设。对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些具体项目(如乡村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理)的实施,要积极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方式,交由企业和市场去运作,最终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格局。
(二)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探索村级经济发展新模式。
1、建立村民民主参与机制。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农民的生活幸福指数、增进农民民生福祉。因此,从规划、建设到管理、经营,自始至终都要建立农民民主参与机制、村务公开机制,使政府、村级规划建设的美丽乡村和农民心目中想要的美丽乡村相统一,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切实调动农民参与建立的积极性,让农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可出台一些奖励制度,加大对五星级文明户等奖励力度,适时推出“美丽家庭”等各项评比活动,增加群众自觉参与的热情。
2、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可通过“村规民约”等载体,与村民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对乱倒垃圾、乱建坟墓等违反规定的家庭予以经济和精神处罚。通过一段时间的密集监督和惩戒措施,逐步改变村民根深蒂固的小农思想。建立村民督察队,通过群众管群众的方法推进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自治家园建设。
3、探索村民参股运作机制。探索引导村民股份参与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把土地、资金、劳力这三个生产力要素整合起来,做到土地入股——地生钱,资金入股——钱生钱,劳力入股——力生钱,农民家家有资本,户户成股东,人人有股份,年年有分红,使美丽乡村真正变成老百姓共同的奋斗目标、致富家园。
(三)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1、立足乡村特色,进行分类制度设计。在中央对美丽乡村提出的“五美”(环境之美、风尚之美、人文之美、秩序之美、创业之美)要求基础上,注重规划引领,立足乡村特色,编制村庄规划。各乡镇、村根据各自特点,编制镇域规划,开展村庄风貌设计,着力体现一村一业、一村一品、一村一景,按照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居则居,宜文则文的原则,将建制村分类规划,分为特色农业村、休闲产业村、综合发展村等类别,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品牌建设。
2、进一步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建议在已有专项资金规定的基础上,研究并完善美丽乡村建设长效管理专项基金,将项目建设后续管理、维护资金纳入其中;对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的监管,要完善专款专用、专户拨付、专户报帐的核算体系,切实规范报账制度,严禁建设资金挪作他用;以乡镇报账为主体,建立健全县级专户拨付、镇级报账和村级台账的核算体系,并规范总账、明细账、分户账和凭证管理制度,做到账证一致、合法有效。
3、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建立平时不定期督查、年末考核验收的监督机制,完善部门、乡镇工作考核办法,细化考核指标,使各项工作具体化、责任化,并通过网络平台和村务平台进行公开,注重广大村民的监督,确保“美丽乡村”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大学美丽乡村建设论文范文简短篇十一
“十三五”以来,普陀区始终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建设美丽乡村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生态环境、旅游资源、乡土文化等特有优势,倾力打造美丽乡村。连续3年被省委评为新农村建设优秀县、连续2年评为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优胜县等荣誉称号,走出了一条具有海岛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实现了乡村美丽度、农民幸福感的双提升。但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渔农村环境整治机制尚未建立、建设积极性不高、亮点不多、个性不足等问题,亟待系统性的加以**。
(一)以统筹规划为龙头,注重机制联动。一是优化全域规划。早谋划出台《普陀区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三年行动计划》、高标准编制《普陀区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五年战略规划》,同时注重个性美,彰显优势特色,如展茅街道横街村利用翁家岙村落古祠堂历史遗迹重点打造“海岛保存最好古村落”品牌;黄杨尖村依托自然村落景带和浓郁的林、溪特色,着力宜居、宜游村落样板。二是强化政策支撑。在用足用好上级各类支农政策的基础上,统筹生活污水、农房改造、生态河道、村庄整治等各类建设资金近10.9亿元集中投入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设立区新农村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发挥政府主体宏观调控和投资导向作用。三是完善推进机制。把创建省美丽乡村示范县作为全区重点工作强势推进,明确各镇(街道、管委会)及相关部门职责,形成三级联动工作体系。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创建工作列入区委区政府对各镇(街道、管委会)和相关部门年度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以分类打造为引领,夯实全域整治。一是分类开展示范创建。构筑多层建设格局,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4个,省级特色精品特色村9个,3a级景区村庄4个,提升打造美丽风景线6条,创建美丽庭院6800户,产生“五条长藤,十朵鲜花”的辐射效应,着力形成连接城乡、充满乡土韵味的美丽画廊。二是推进渔农村梳理改造。实施村(路)口绿化提档升级,开展美丽村口创建10个。全力推进森林普陀建设,着力建设一批集景观建设、林相改造、生态涵养于一体的彩色健康森林,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0.8%;完成“三改”65万平方米、拆违30万平方米,分别完成市下达年度目标任务的120%,成功创建省“基本无违建区”。三是打好环境治理组合拳。以“五水共治”为契机,借助“河长制app”、“无人机”、“电子眼”等技术支撑,完成41条垃圾河及17条黑臭河达标治理任务;提前完成了渔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有效集中收集处理、污水治理及村庄整治建制村全覆盖。
新建农村文化礼堂9个举办各类文化活动850场次;举办培训讲座700场次。开展“寻找最美家庭”等评选表彰活动进一步提高渔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渔农民生活质量。
一是渔农村环境整治机制尚未建立。镇、街道一级政府对渔农村环境卫生组织管理、指导监督、考核奖励等制度尚未全面建立,村级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教育的作用没有得到真正发挥;部分渔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未按要求做到“四分四定”。
二是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性不高。存在“政府热,农民冷”、“干部干,农民看”的现象,个别干部思想认识也不到位,存在畏难情绪,强调客观的多,大胆创新的少,工作缺乏主动性、行动迟缓。
三是美丽乡村建设亮点、个性不足。部分村落虽已完成整体建设规划,但建设要求和标准不高;项目建设打造个性特色不够鲜明,总体形象与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存在差距。
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重要指示精神,以高水平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围绕建设海岛乡村大花园,突出“岛岛是花园,村村见美景”的海岛乡村特色,以景村一体化的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乡村振兴。到2020年,全区所有61个渔农村行政村实现a级景区村庄全覆盖,到2022年,61个渔农村行政村均完成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创建,其中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精品村34个以上;建成美丽乡村示范片区综合体3个;提升打造主题风景线3条以上;打造主题示范和美小岛4个以上。到2025年,全区80%的可建应建村达到美丽乡村精品村标准,其中省级精品村比例达到30%以上,全域美丽乡村建设全市领先,高颜值、高品质的海岛乡村大花园全面展现,城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达到新水平。
(一)打造海岛乡村花园样板地。
一是优化空间布局,彰显海岛乡村风貌。强化规划引领,积极融入全市海岛乡村大花园建设,突出“一岛一品”,实行城乡一体化、县域“一盘棋”的“多规融合”规划管理体系。挖掘梳理海岛乡村特色元素,推广应用《舟山农房建筑设计通用图集》,严格农房式样体量、色彩、高度管控。对标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实现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充分依托和挖掘不同村庄的资源禀赋和个性特色,努力打造各具特色的村庄品牌。
二是找准主题定位,打造“岛岛是花园”名片。根据建设一批、保护一批、示范一批的原则,选择一定人口规模的建制村海岛,全面开展和美小岛创建,通过制定标准、分类指导、统筹推进,呈现“一岛一风景、岛岛是花园”的美丽海岛格局。围绕“国际化、品质化、人文化”目标,通过全岛规划、文化引领、错位发展,加快推进蚂蚁岛、虾峙岛等一批主题示范小岛打造。借鉴国内外海岛旅游开发成功经验,探索“主题岛”旅游开发模式,提升东极岛、白沙岛、桃花岛等一批主题示范小岛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普陀美丽海岛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乃至走向国际。
三是注重串点成链,打造美丽乡村风景线。按照“一个规划、一条干线、一个主题、一批节点”要求,通过主题策划、特色营造、节点建设、景观提升等,梯度推进山、水、林、田、路、房整体提升,实现山清、水秀、林绿、田美、路好、房靓。结合现代农业园区、田园综合体、农村综合改革集成建设项目、特色小镇等产业集聚建设,让美丽乡村风景线的内涵更加丰富、规模更加壮观。
四是突出连片成景,培育示范片区综合体。坚持整镇整岛成片推进,连片成景。按照“一片区一主题”要求,跨区域组团打造一批环境美、产业强、文化好、治理善、农民富的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片区综合体,推进乡村全域绿不断线、景不断链,“盆景”变“苗画”,“苗画”成“花园”。对标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全域开展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实现a级景区村庄全覆盖。
五是完善长效机制,提升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完善渔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办法,强化渔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责任落实,完善保障机制,每年高标准建设一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改造提升渔农村公厕、旅游厕所,加强渔农村公厕规范化管理。积极开展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扩容提标,全面实现标准化运维管理。高标准实施新一轮“整洁村庄”专项行动。推进“一村万树”行动、“蓝色海湾”建设、海洋牧场建设示范工程,系统保护修复海岛海洋生态。
(二)打造新型乡村经济融合地。
一是打造乡村融合平台。统筹布局乡村产业与美丽乡村建设,完善产业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数字化应用,实施农旅融合“十个十”工程,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充分挖掘渔农业功能和海岛乡村价值,不断延伸渔农业的产业链、价值链。推进粮食功能区、现代园区建设、省市特色农业强镇、远洋渔业小镇等建设,打造新时代美丽田园。
二是培育发展美丽经济。依托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积极打造一批彰显海岛特色、三产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典型模式。厚植美丽乡村生态优势、特色风貌、资源禀赋,推进渔农家乐和民宿经济转型升级。积极推动渔农村电商发展,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快构建农产品网上销售体系,培育电子商务专业村4个。实施渔农家传统特色小吃振兴计划,培育渔农家小吃特色村和知名品牌。
三是提高村庄经营水平。鼓励引进社会资本和工商资本,通过“村+公司+农户”等模式,经营美丽资源,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渔农民就业致富。推介美丽乡村和特色农产品,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的美丽乡村、和美小岛品牌。实施“两进两回”行动,落实乡村振兴绩效奖补资金,逐步建立闲置农房及宅基地合理开发利用的长效机制。培育高素质农民150人以上,新培育农创客16人,提升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8家,培育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2家,培育市级示范性经营主体(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6家,新增市级农旅采摘基地2家。
(三)打造文明乡风标杆地。
一是挖掘传承传统文化。以传统村落项目、历史文化村落、海洋文化项目为主载体,以保存风貌、保全文化、保有生活为总体要求,保护修复古建筑,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整理乡村文化资源,推进乡村记忆馆建设,讲好乡村故事,全面焕发海洋历史文化、海岛传统村落生命力。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二是弘扬乡村文明新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深化文明村建设,推动公民道德、乡风乡愁、礼仪礼节、家德家风、文化文艺进礼堂。注重好家风好家训传承培育,推进移风易俗,倡导婚丧礼俗新风。深入实施渔农村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提升渔农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
三是提升渔农民综合素质。加强本土人才培育,大力推行“学历+技能+创业”立体化培育模式,每年免费培训渔农村实用人才300人以上、高素质渔农民50人以上、渔农民职业技能培训700人以上。加强渔农村实用人才、渔农业科技人才、渔农村新兴产业人才、乡村发展能人乡贤等“四支队伍”建设,引导青年、乡贤回乡建设美丽乡村。
四是完善乡村善治机制。推进“四治融合”,强化村党组织对村级各类组织的全面领导,推进村民自治,保障村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建设法治乡村、平安乡村,加快“雪亮工程”和“智安小区”建设,实现村庄主要出入口视频监控覆盖率、联网率均达到100%。强化村规民约宣传,提升乡村德治水平,不断健全渔农村社会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互促互动的有效机制。
五是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加强数字乡村建设,推动渔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升级换代,逐步部署5g网络,推进4g网络优化和全覆盖。实现乡村网络全覆盖。创新建立“智慧村社”平台,发挥“基层治理四平台”作用,加快推进信息化与政务服务、社会治理、行政执法等深度融合。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层延伸,基本实现村民办事不出村。
(四)打造美好生活共享地。
一是提升渔农民收入水平。加强渔农民就业创业服务、产业经营服务,稳定增长渔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加渔农业经营性收入。充分挖掘渔农业渔农村多重价值,促进资源利用开发,大幅增加渔农民财产性收入。完善精准帮扶和减缓相对贫困机制,实施低收入渔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计划,确保低收入渔农户收入增幅高于渔农民平均水平。
二是提高乡村基础设施水平。推进渔农村抵御重大自然灾害能力建设。深化“四好农村路”建设,打造渔农村最美公路。积极建设村内通户支路和停车场(位)。全面开展渔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创建,深入推进渔农村排涝防洪水利体系建设,加快完成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管护机制,提高管护标准,落实管护责任。
三是优化渔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探索建设海岛民生驿站,补齐偏远海岛民生短板。推进渔农村家宴中心建设,保障渔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促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推广“银龄”计划,推进渔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改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条件,实现住人小岛医疗服务便民利民点全覆盖。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能力,推进渔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长效化、规范化运营。
大学美丽乡村建设论文范文简短篇十二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牵涉到社会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在这项系统工程中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高等院校能够发挥、应该发挥极大的作用。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涵盖农学专业的综合性高职院校科技服务的路径是组建科技特派员团队、参与“三下乡”活动、开展服务“三农”应用技术研究等。
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工程,是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指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常德市为深入贯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改革要求,积极开展百村示范、千村创建的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实行连片推进,打造精品,提出了力争三年内全市建成1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成1000个美丽乡村的总体目标。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牵涉到社会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在这项系统工程中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高等院校能够发挥、应该发挥极大的作用。对于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为宗旨的高职院校而言,为本地的美丽乡村建设尽心尽力更应责无旁贷。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常德市政府主办的唯一一所高职院校,其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实力、百余年积淀的农学专业服务“三农”的情结和水平,为全方位服务美丽乡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涵盖农学专业的综合性高职院校来说,首先应该重视的是设置、优化符合地方美丽乡村建设实际的专业群。本文仅以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归纳科技服务“三农”的情况,探讨科技服务的路径。
一、组建科技特派员团队,为农民、农户、农业企业现场提供技术服务。
科技特派员团队是常德市委市政府动员科技人员深入基层服务企业和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科技特派员团队由常德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科技服务机构近百名专家组成,分为31支科技特派员团队,其中常德市科技局委托常德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织了4支科技特派员团队,即养殖科技特派员团队、蔬菜科技特派员团队、农林科技特派员团队以及一支医疗特派员团队。我院深刻地认识到服务“三农”是责任和使命,而科技特派员团队是服务“三农”的重要途径;同时,科技特派员团队也是锻炼教师、提高办学水平、树立学院良好形象的机会。
科技特派员团队必不可少的工作是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供技术服务。农林科技特派员团队对澧县如东乡提出了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研究与应用推广研究方案,有目的地将林业与农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空间上按一定的时序安排多种农林生产项目,并进行统一的综合经营管理模式。农林复合经营不仅产生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可观的经济效益、良好的社会效益,更使生态景观得到了极大改善。目前如东乡已经初步建设成一个集花木种植、蔬菜栽培、水体综合开发、乡村休闲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乡镇,是常德市首批“美丽乡村”的示范乡镇。旨在技术扶贫的医疗科技特派员团队,则针对对口支持的乡镇卫生院的情况,派出了医术精湛的医疗人员,帮助卫生院的医生提高专业水平,为当地农民提供医疗服务。
实践表明,科技特派员团队的工作使科技特派员和农业企业得到了实惠,也增加了学院对农业、农村、农民的了解,促进了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的成长。
二、参与“三下乡”活动,编写农业实用技术书籍。
由中央宣传部等十四部委联合组织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强调要通过送戏剧电影、送图书报刊、开展文艺演出,通过举办科普大集、科技讲座、实用技术培训,通过送药品、送健康知识、巡回医疗和义诊咨询,通过举办法律讲座、提供法律援助等形式,进一步把文化科技卫生资源送到农村、送给农民;配合农村文化科技卫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调动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共同促进农村文化科技卫生设施条件的改善;培养大批农村乡土人才,不断提升农村文化科技卫生公共服务能力。
我院得知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为配合此项活动而组织编写相关书籍的消息后,主动与该社联系,争取到了部分书稿的编写权。这份主动是因为认识到,这不仅是“服务三农”的责任,而且是锻炼教师编写能力的机会,也是增强学院与外界学术联系的渠道,还是提升教师价值的手段。为圆满完成编写任务,我院组织了以生物工程系教师为主体的编写团队,并选拔每本书的主编;由主编负责将编写提纲提交学院,组织讨论;讨论修订提纲后,主编召集有关教师在指定时间内编写成书。此次出版的农林书屋系列书籍有《宠物饲养与防疫技术》《蔬菜种植能手》《南方主要果树生产技术》《园林绿地养护技术》《循环与有机农业技术》《花卉生产经营与管理》《食用菌人工栽培技术》《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农家乐经营管理必读》《乡镇建设管理必读》等。
三、共建12396科技服务热线,为农民直接解答疑难问题。
由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推进的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工作,是作为依靠科技引导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常德市科技局开展了“常德12396科技服务热线”工作。此项工作以“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为宗旨,采用目前最广泛、最便捷的电话拨打方式,向常德市广大农民提供各种涉农信息服务。我院敏锐地注意到12396科技服务热线运行一段时间以来,效果不理想,如客服人员将专家的解答转述给农民时往往会出现失真,甚至出现与专家的本意大相径庭的情况。我院经过论证认为:如果与市科技局共建,并将办公地点落户到我院,可以基本上解决存在的问题;借助热线,对于整合学院的相关力量、提升学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针对12396科技服务热线目前在当地农民中影响不大的情况,我院加大了宣传力度,如:通过本地电视台、报纸、广播台宣传,积极与县级农业科技服务部门协作,借助农民培训班传播服务信息等。为保障此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我院成立12396科技服务工作办公室,组建了热线专家团队,制订了奖惩措施等。
四、利用多学科资源优势,举办满足各种需要的农民和农村从业人员培训班。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大批懂金融、管理、经营、营销、信息技术等经营人才,需要成千上万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以及能工巧匠等技能型实用人才,需要有市场观念、能掌握市场规律和信息、会经营管理、能够将千家万户的.农户与市场紧密联系起来的农村农业中间人、经纪人和组织者。首先,这些人才不能完全靠学历教育培养;其次,有些人才也没有必要通过学历教育培养,“形成于实践,在实践中提高”,是不少农村人才成长的更为现实的选择;再次,无论是否受过专业教育,所有人才都有知识更新的问题;最后,暂时还没有成长为人才的人数更多的农民,更有必要接受作为新型农民的基本培训。因此,举办农民培训班是高职院校长期的任务。这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学院生存和发展的理性选择。尤其在农林类专业学历教育不尽人意的情况下,举办有益于社会、有助于新农村建设的各种农民和农村从业人员培训班,能够强化自身的造血功能,促进专业发展。
我院进行农民培训,不仅有资源的优势,而且有政府的推动,如常德市政府已将“常德市农民教育培训基地”落户到我院。为加强包括农民培训在内的培训工作,我院专门成立了“培训处”。为整合常德市职业教育培训的资源,在常德市政府和湖南省教育厅的支持下,以我院为牵头单位成立了“常德职业培训教育集团”。近几年来,我院的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仅服务“三农”的培训班就举办了数百期,受训人数数万人次。授课教师除培训农业技术的农业类专业教师和培训医学技术的医卫类专业教师外,还涉及财务、管理、经济、政治、法律等学科的教师。其中规模较大、影响较广的培训有:扶贫点村干部培训、蔬菜种植能手培训、养殖种植能手培训、柑橘栽培技术培训、防疫员技术培训、农村经营人员培训以及农村卫技人员培训等。
五、针对常德实际,开展服务“三农”应用技术研究。
地方性高职院校的科学研究可分为两部分,即高职教育教学研究和着眼地方经济社会的应用技术研究。就应用技术研究而言,存在科研成果水平低,真正具有高职特色、面向生产实际、有实用价值的科研项目很少,能转让、被采用的技术成果更是微乎其微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高职院校自身的原因和社会的原因。前者如研究的总体水平不高、物质技术基础薄弱、选题不当等,后者如评估导向的制约,即国家对区域高校(含地方性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评估,主要是评价其人才培养水平以及办学条件等学校内部因素,而区域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的结合,区域高校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影响和贡献,则没有纳入或较少纳入国家对区域高校的评估体系。再如职称晋升的学术化倾向,即职称晋升时研究成果重论文、著作等文本化的成果形式,轻成果推广和转化等应用于实际的成果形式。
据实际经验,针对地方实际情况的服务“三农”方面的应用技术科研选题,相对容易引起科研管理部门的重视。近三年来,我院在湖南省科技厅立项的课题共5项,其中涉农课题4项,占80%;在湖南省教育厅立项的应用技术课题共7项,其中服务“三农”课题2项,占28.6%,在常德市科技局立项的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共14项,其中涉农项目7项,占50%。服务“三农”方面的研究,一是农业应用科技的研究;二是研究的范畴本身不属于农业,但是围绕“三农”、服务“三农”的应用技术研究。作为一所综合性的高职院校,几乎每个系部和专业都可以从服务“三农”、建设美丽农村的视角选取适合的研究课题。
大学美丽乡村建设论文范文简短篇十三
【论文摘要】通过文献研究以及实际调查,调查我国中小学信息化的特点。发现其对云计算部署的相关因子,以及对云计算体系结构的约束条件。
1.引言。
云应用发展迅速,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在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近年大量开展的云理论方面的研究和云技术方面的开发,为云应用的提供了越来越坚实的支持。并已经在一些科研,商业,服务等领域中获得的巨大的成功。但学校网络特别是中小学校园网络建设、部署云计算体系的研究,还远远落后。开展中小学校园网络云计算体系结构研究,首先我们应先广泛、深入调查我国中小学校信息化现状,研究校园网络独有特点。在对现有状况综合的科学评估下,根据我国中小学校园网络的特点,准确开展需求分析。然后才能有针对的开展中小学校园网络云计算的体系研究与建设。
2.概念界定。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本研究以我国中小学信息化现状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我国中小学信息化中云计算技术的相关因子。通过对调查数据汇总,分析。提炼、总结出中小学校园网络基础对云计算技术应用的约束条件和各种参量的深刻内涵。
云计算含义界定:云计算定义并不唯一。本研究云计算界定为:通过资源服务模式为中小学教育教学提供各种资源(软件、硬件资源)的信息服务体系。“云”本来自于商业概念,是众多信息技术融合的产物。在中小学校园网络云计算研究中,应紧扣中小学这个研究对象的特质。开拓出一个崭新的云服务模式。
3.研究资料、数据来源。
研究文献:我国校园网络信息化研究已经开展多年。校园网络信息化的研究资料丰富、详细。以往的众多相关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可靠的依据。
实际调查:以往研究中小学信息化的文献资料虽然非常丰富,但这些资料大多缺少对“校园网络云计算”这个特定对象研究的针对性,深入性。所以在使用以往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还应开展广泛的,第一线的调查访问。然后综合分析研究数据,抽取云计算技术的相关因子,开展深入、有针对的研究。
4.我国中小学校信息技术发展。
通过对研究资料、数据的研究、分析。我国中小学校园网络信息化发展,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
(1)pc机阶段:我国中小学信息化的第一个阶段特征是pc机的引入。在这阶段中,中小学校大量配备pc机、多媒体等等信息化设备,并将信息化引入课堂教育教学。在软件上广泛的使用了办公软件及数据库系统等应用产品,并广泛的组织开展了信息化应用培训。本阶段研究集中在教学资源信息化和教学手段的信息化改革。
(2)“pc―网络”阶段:本阶段我国中小学信息化特点是校园网络的建设和部署。通过网络实现教学信息资源的共享,信息资源的通信以及网络工作的互助等新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
(3)“云”服务模式:中小学校园网络的“云”模式信息化建设,基本还处于研究阶段。一些条件极好的学校虽然开始了一些简单的尝试性应用。但也没有成体系化,未确立标准和规范。此阶段应以资源服务模式为特点。中小学校园云服务将提供各种的资源服务。既包括软件资源的服务,也包括硬件资源的服务。目前我国校园网络信息化正处于从网络模式向服务模式变革的重要时期。
5.中小学校园网络云计算现状。
我国校园网络云计算的研究从高等学校开始,并进行了大量有意义的`尝试。而在我国中小学校园网络中尚没有更多的相关项目的开展,系统性的研究仍是空白。
5.1我国中小学校园网络硬件条件现状。
5.1.1服务器性能低,数量少。
云计算体系要求配备性能较高的服务器系统。需要高性能虚拟服务器集群。大容量高效存贮设备。可靠,快速系统配套设施。
在我国中小学校网络中,县域学校,服务器配备明显不足。县域中小学的服务器部署常常非专业化的,甚至使用一些pc机充当网络中的专业服务器角色进行部署,且部署数量较少。服务器系统的性能差,可靠性差,安全性低。这种配备状况是很难开展云计算部署的。这需要政府,学校的意识提高,和大力投资。市级中小学中,校园网络的服务器部署相对正规一些但多以入门级为主,并部署数量较少。且缺少服务器系统配套设施,管理、维护能力较差。仅能开展有限的简单云计算应用。一线城市中,有些学校的基础条件非常出色,并有着成熟的更新、成长机制和有效规范的管理、维护。但中小学校在技术方面研究能力有限,且此类研究开展的滞后,所以针对中小学云计算服务器技术,相对其他领域云计算的发展明显落后。
5.1.2网络速度低,可靠性差。
云计算对网络的速度和可靠性依靠比较重要。服务链路的可靠性降低,会是系统负荷会大幅增加。链路速度的降低会使得一些云服务的功能实现困难。
在我国中小学校园网络中,县域网络多以百兆干线网络为主。百兆干线网络在云服务模式下,负荷过大,需要进一步的升级、扩展。市级以上的较有条件学校,已经建设千兆以上的光纤主干网络。中小学的云计算服务应使用千兆以上干线为宜。我国中小学网络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网络结构建设、管理、维护的不科学,不合理。首先中小学网络建设缺少专业规划,交换设备配置混乱。其次,中小学校园网络建设,缺少规范的管理、维护、升级、成长机制。最后,中小学校园网络管理缺少制度保障,任意搭建严重等等。这些开发、管理弊端造成中小学校园网络,通信瓶颈问题突出,可靠性差。这对云计算的部署极为不利的。
5.1.3终端利用率低。
云计算的中,终端应用比较灵活,提倡多样的瘦客户端的部署。
我国中小学云计算终端的使用,终端相对单调,基本上以pc机为主。在云计算中,终端配置要求较低。但随着当今普适技术的大力发展。终端的技术越来越新,模式越来越多样化。可移动化和微型化趋势明显。
我国中小学信息化设施整合还相对落后,马上普及校园网络云服务是存在一定难度的。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应加大中小学校信息化建设投入,科学合理的调整校园信息化配置结构,增加中小学云计算研究项目的开展。在信息化条件较差的地区,在增加投入的同时还应充分整合校园网络资源。可以通过县域,市域服务资源的统筹部署来实现这个区域的云服务提供。网络的建设应统一规划,科学部署,规范管理和维护。保障云服务应用的高效,可靠,安全。在终端应用上应适应现代技术发展,特别关注普适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在云计算系统部署时,充分考虑对多样,可移动终端的适配。
5.2我国中小学信息化软件应用现状。
在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软件应用中,常见应用有办公系统,数据库,web服务,文件共享等。操作系统多以微软windows系列产品为主。云计算是多种信息技术的融合,比如虚拟化,集群技术对服务扩展的解决。分布技术,网格技术对系统性能提高等等。目前我国中小学校园网对这些技术的应用较少。缺少此类软件技术产品应用的经验。
5.2.1软件产品成本昂贵,购买不足。
软件产品应用成本较高,不仅是软件产品购买价格高,在产品使用中的维护也要付出高额成本。对于软件产品的应用,很多单位重视不足。缺少应有的购买、维护、管理机制。我国中小学校园网络中普遍部署的是微软系列产品。其采购价格较高,很多学校不能充分的保障相关的投入。开源软件如linux,虽然购买价格低廉。但是其维护成本很高,而且需要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常规化的维护。这也是大多数中小学校难以实现的原因。
5.2.2软件产品的应用的管理,维护水平低。
在中小学校园网络管理中,管理、维护水平很多不高。缺少专业、专职的技术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对校园网络认识不足,对应用技术产品使用不熟练。这些往往会造成应用产品的功能和性能得不到充分发挥,造成建设的浪费。
单位的重视不足,技术人员的管理缺乏。这些对于中小学校园网络开展云计算很不利。面对这些问题,国家应加大相关建设投入。加强相关知识培训。中小学校园信息化,既要包括管理、技术人员的管理、应用培训,也应组织使用人员的进行使用规范的培训。
6.我国中小学云计算模式的体系化研究。
提高中小学云计算模式水平,首先要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中小学云计算体系。而目前相关“中小学云计算体系结构”的研究是比较落后的,缺少成熟的面向中小学的云计算结构的论述,缺少相关应用模式的研究以及相关框架模版的设计。这使得中小学网络建设时,即便有了部署的意识,但仍无章可循,无从下手。
7.我国中小学云计算标准化和规范化。
中小学校园信息化标准一般由地方相关部门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标准》制定。这些标准和规范都是在pc―网络阶段制定的,有关云计算的标准和规范还没有可行案例。且现行标准也有些因为没有科学的版本控制机制,已滞后于当地中小学信息化的发展。除此之外,标准和规范的执行也常常不能完全到位。造成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的状况。所以中小学云计算标准和规范的研究也是中小学云计算体系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8.我国中小学信息化管理制度制定和执行。
在执行各种信息化标准时候,应遵循科学的规范。在管理和使用云服务时应建立合理的制度。规范和制度的制定应契合本校实际,做到切实可行。并符合国家和地方规范的要求。制度和规范制定完成后,应开展广泛宣传和培训。使得制度和规范深入人心,指导每个人使用信息化服务的行为。在实际工作中应做得到制度和规范的彻底贯彻和执行。制度的执行应严格、规范,避免流于表面。
综上所述,我国中小学信息化发展不均衡,发展云计算的基础相差很大。通过研究我们认为应通过以上论述的因素,综合考评区域信息化基础。有针对的投入、建设。弹性的制定中小学云计算的相关标准。科学的建立中小学云计算的体系结构。可通过示范框架的设计,部署指导各单位云服务的建设、维护。
参考文献。
[1]杨建伟.校园网和教育资源库建设[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李德毅.云计算技术发展报告[m].科学出版社,.
[3]“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组.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调研与战略研究报告[m].高等教育出版社,.
[4]王素荣.教育信息化:理论与方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5]“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组.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标准及规范汇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大学美丽乡村建设论文范文简短篇十四
没有创新就没有创造,没有创造也就没有成就。在素质教育风行全国的现在,创新教育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中,教育者应采取一切办法,激发受教育者的自主创新意识,鼓励受教育者将现实实际融入课堂教学,提高其实践能力。
在素质教育熏陶下,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对于人才培养也应当采用创新思维教学模式,结合财会专业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创新教育方式,在注重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和自主创新精神,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财会专业人才。
应素质教育要求,采用创新性教学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考虑:
一、转换教学主体角色。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质量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受教育程度。而素质教育呼吁的是将学生放在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教师以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其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在“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中,教师在将专业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之后,通过提问、开辩论赛等方式促进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从被动的督促学习转变为自主自发地思考学习,并适当地让学生对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并以自己的理解在课堂上加以陈述,这样不仅能检验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吸收,还能温故知新,不断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加强复习力度,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全面理解、融会贯通。
二、设置情境,寓教于学。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总是以自己的思维模式按考纲要求给学生所接收的知识规定答案,学生的思维已然被固有的条条框框限制,被动地接收书本上的知识,毫无任何对问题发散思维来理解的想法。而在创新教育理念下,教师在教学中应合理设置情境,将问题带进情境来提问,活跃学生的思维模式,让学生的思维从理论理解跨越到实际情境里来。如可以让学生将上学期同专业各班的`考试成绩编制分布数列,以此让学生具体理解统计学中有关编制变量分布数列的知识。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深刻理解专业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结合实际发散思维、勤于思考,并能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合理应用,巩固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论基础。
三、注重实践,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素质教育重点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财会专业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比较强,无论所学专业理论多么全面充实都是为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因此,在教学中就应该注重理论联系实践,而不是为了应付应试教育将理论生搬硬套。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活动,应切合实际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比如多设置一些实习课题,或定期带领学生参与到周围生活环境里经常可见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熟悉理论知识的同时多动手操作,在实践活动中领会理论知识的精要,并发现自己不能理解的问题时,及时提出问题或参与讨论。而教师应引导学生多做一些有思考价值的课题和实践活动,并予以足够的信任和鼓励,让学生充满自信地去体会、思考并创新。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在学习中,财会专业面对的都是一些枯燥的数据图表,学生在学习疲劳的这一阶段并不能很好地接收并理解知识,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因此,教学中应当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时能处在一个活跃、灵活的学习氛围中,而不是全程都面对课本中乏味的文字图表。并且,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模拟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立体分析,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五、因材施教。
教学面对的不是一个而是多数学生,不是每个学生都能适应同一种教学方式,理解能力的差异以及思维模式的不同等,都影响着学生对同一知识面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当善于发现学生学习上的优势,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应该从培养受教育者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出发,尤其是对实际操作性强的财会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采用一切可行的教学方法发散受教育者的思维,养成其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模式,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更多的可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龙晓玲,赵友平.财会专业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j].河南教育:中旬,2012(02).
[2]刘慧.素质教育进入财会课堂[j].中国电子商务,2011(04).
[3]武建芝.面对素质教育谈财会专业建设[j].中国科技信息,2011(02).
[4]陈小兰.财会教学与素质教育[j].甘肃科技纵横,2009(0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活动效果评估范文(汇总10篇)
- 2023年英文求职信(实用14篇)
- 单位长假申请书范文如何写 长假的请假条怎么写(9篇)
- 通知顾客优惠活动短信范文通用 特价活动通知顾客短信(七篇)
- 餐具采购申请书范本(优质9篇)
- 金钱无偿赠与协议书如何写 无偿赠与协议范本(八篇)
- 舆情信息研判会记录范文 舆情信息总结(七篇)
- 2023年生产线班长转正报告范文(汇总19篇)
- 2023年车库买卖协议书和收据简短(实用14篇)
- 村级巡山巡林简报范文汇总 巡山护林工作简报(5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