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课程替换申请书通用 校内课程替换申请书通用吗(7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01-10 02:45:28    小编:ZTFB
校内课程替换申请书 校内课程替换申请书吗 文件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校内课程替换申请书通用 校内课程替换申请书通用吗(7篇)

  • 上传日期:2023-01-10 02:45:28 |
  • ZTFB |
  • 9页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精选校内课程替换申请书通用一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的教学工作继续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教学、教师队伍建设为基本点,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使我校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二、加强师徳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继续打造合格、过硬的教师队伍,把它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组织教师们集中学习,培养教师具有奉献的意识,创新的意识,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建设读书文化,开展“让读书成为习惯”的主题读书活动。让学校以真正养成师生多读书的好习惯为出发点,积极倡导师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博览群书,做到与书为伴,与书对话,与书同行,促进教师知识和专业发展走向社会化、生活化与现实化。

三、抓好常规教学工作

学校领导组要认真研究本学期的具体工作,并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建立健全各项责任制度。每节课要求教师提前一分钟进教室。学校要确保开齐课,上好课,防止重语数,轻技能现象的'发生。要求教师在进课堂时必须认真备课,保证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本学期对教师备课集中检查两次,要求写教师写教学反思。要对作业批改进行不定期检查,要求各班作业都按照我乡作业规范化要求来写,做到整洁、工整、错题有订正。在班级管理方面,要求各班每周召开一次班会,召开一次队会,两周办一次板报,并且做好各项记录(班会记录、队会记录、好人好事记录、作业批改记录、家访记录、自习辅导记录、政治学习记录、培优补差记录等)定期检查,并纳入学校责任管理制度。

本学期重点抓了学生作业管理,集中检查作业两次,并与_月_日下午,开展了学生作业展览活动,学校全体教师和部分学生参加了作业展览。展览活动结束后,老师们又进行了作业评议,找出亮点,查找不足。

业展展出了学生的全部作业,包括基础作业和特色作业。

语文的基础作业有生字、小字、课堂笔记、小练笔、大作文、日记等。数学的基础作业有课堂作业,口算等。在设计意图上均能做到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坚持以本为本,抓重点,练难点,基础作业的布置讲求实效性,重在对课本知识、技能的巩固。

语文的特色作业有学生手抄报、新闻收集、古诗收集、日积月累、视野拓展、资料云集、祝福寄语等。数学的特色作业有数学手抄报,练闯王等。特色作业的设计在内容上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在容量上考虑量力性和差异性,在形式上,体现了新颖性和多样性。

作业展还展出了学生的美术作品、劳动作品、英语作业、书法作业等其它学科的作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区级作业抽查中,取得了语文第二,数学第三,美术第四,书法第二的好成绩。

四、深入开展校本教研,提高教研水平

1、加大教育理论学习,促进专业成长。我校结合建设书香校园活动,掀起读书热潮,特别是开展教师读书活动,网上学习与网下学习相结合,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既能及时了解教改动态信息,开阔视野,又能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2、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对教师业务能力的培训积极搞好校内的校本培训,在校内开展名师视频学习和校内公开课交流活动。同时还有针对性的地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听课观摩活动。在这一学期里,我校芦小妞老师,杨翠萍老师到郑州参加了全国小学语文精英论坛观摩课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

在校内教研活动中,我校制订了语文教研组长___老师,数学教研组长__老师。教研组长,制定好了该组教研计划,写好了教研活动记录,学期末做好了教研工作总结。工作尽职尽责。要求每位教师在一学期内都要讲一节校内公开课,教师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本学期,我校共举行教研活动_次,取得了较好的教研效果。另外,我校还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远程教育设备,组织教师学习专家讲座,优秀示范课等,和校内听课间周进行。本学期校长听课不少于_节,主任听课不少于_节,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_节。

3、通过教研,提高教师的素质。

本次作课的教师,均在各方面展示了自己的高素质。老师始终面带微笑,教态亲切、自然、普通话标准,语言准确,富有感染力,教师的范读情景交融,把学生带入如梦如幻的美景之中。教学语言流畅,板书美观工整、新颖,教态大方,驾驭课堂能力强。部分教师设计制作的课件很好,运用自如。

精选校内课程替换申请书通用二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去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本学期,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化素质教育,形成办学特色。

(一)总目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与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和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具体目标:

1、畅想乒乓未来,感悟国球精神,使学生能作为活动的主人,积极地开展活动;能对学习具有信心,提高效率;能对自然和社会的具有好奇心;能自我规范,与队友友好相处。

2、关注自我,关注学校,关注自然,关注社会,设计自己喜欢的校园。进行探究,积极体验,在“发现问题——团队策划——探究实践——行动反思——分享对话”的科学研究过程中提高探究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与学习兴趣,意识到食品安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养成注意饮食安全卫生的习惯。

4、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刻苦锻炼,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强健康意识。

二、具体措施:

(一)根据学校实际,科学确定活动内容。

在确定本学期的活动内容时,我们根据我校乒乓特色,将原有的课题成果进行多角度的活动外展,首先在学生中展开广泛的讨论,让他们围绕原有的课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再由指导教师根据汇总的情况进行梳理、筛选、归类,上报科学的、可行的研究内容。根据各年级确定的研究主题进行统一的规划安排,制定活动方案。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体现学生的需求,体现了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特色。内容框架如下:

我校是乒乓特色学校,乒乓活动也在校内广泛开展,因此有很好的研究资源和研究环境。况且乒乓已成为我校学生生活世界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所以,在三年级将继续开展“小小银球,知识无限”的乒乓实践活动。

兰陵小学即将扩建,如果我们把握时机,让学生从关注校园入手,开发、设计他们喜欢的校园,将有利于学生渐渐体验到学校生活中的主人感觉,提高各方面的实际能力。所以本学期四年级将在上学期《绿色交响曲——让校园更美丽的》基础上继续延续,以《我的校园我设计,兰小的明天更美好》为主题,开展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

市场上那些身穿“五彩”外衣的“彩色”食品,看似诱人,却潜伏着危害人体健康的隐患。五年级根据这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设计了“‘美丽’的食品”的综合实践活动。

本学期六年级以“球之韵”为主题,主要是结合本校乒乓球体育特色,结合校第四届乒乓节活动,开展球文化、体育精神、体育与读书等活动,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刻苦锻炼,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

(二)进行有效的管理,优化实践指导。

1、引导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让学生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个性。在活动中让每一名学生都有收获,体验成功的喜悦,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并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精心规划和组织学生校内外活动,争取社会和学生家长的支持及参与。

2、学校计划、年级计划层层落实。在学校综合实践教研组的带领下,各年级由年级组长为小组长,带领教师认真认真制订年级计划,带着问题积极、认真地开展小组教研活动,提高实践指导水平。

3、保证师资力量,配备各课专职教师。以下是我校综合实践活动师资配备表。

4、加强研究,提高质量。我们把每个月最后一个星期一下午作为综合实践活动沙龙研讨日,教师们一起学习相关理论,提出活动中的困惑,共同解决问题,并把活动中好的做法与大家分享。

三、进行多角度反思,提高实践水平:

活动后师生正确的评价有利于及时总结经验得失,有利于提高今后活动的质量。本学期我们将进行多角度的反思活动,努力提高实践水平。

(一)学生评价

1、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

2、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3、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

(二)教师评价

1、关注学生的发展,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愿望及创新精神。

3、密切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的发展。

(三)课程评价

1、立足综合性

2、突出活动性

3、体现主体性

4、注重实践性

精选校内课程替换申请书通用三

在今年的“教育管理年”活动中,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市、区两级教育局的有关文件精神,引导广大教师进一步明确学校管理的目的和意义,把开展“教育管理年”活动与进一步加强教师素质、提高业务能力结合起来,牢固树立“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长流水”的新型教师观、“敬业爱生”的新型学生观以及“以人为本,依法执教,文明执教,廉洁从教”的新型育人观。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上,我们关注每一位教师的发展,努力探索规范管理和人文关怀的最佳结合点,创建“东边出太阳,西边圆月亮,千秋万物安康,人人有方向”的和谐有为的工作氛围。今年先后派出十余名教师外出参加各学科的教育年会,外出学习教师返校后将所学教育理念和教学艺术以及自己的心得,在学校教研活动时间向全体教师分享,力求把学习成果最大化。学校在全体教师中树立终身学习观,鼓励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充电。今年我们还安排两位市级骨干教师参加市教育局在洛阳师院举办的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此外学校还组织绝大部分教师参加了第三轮继续教育培训;并组织部分教师参加了区教委组织的各学科教学培训。

我校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百分之八十,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是提高师资素质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本学期教导处以青年教师的培养为工作重点,一方面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学历进修提高专业素养,另一方面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新上岗教师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的基本教学素养。针对我校教师严重缺编,青年代课教师多,变动频繁的校情,学校不等不靠、不怨天忧人,而是积极想办法,为了更好的调动一切力量投入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校认定了一批责任心强、业务水平较好的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中老年教师为校级骨干教师,同时聘请了学校的一些德高望重的老教师担任学校的教学顾问,动员这些骨干教师和教学顾问共同参与到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中来,形成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合力。同时开展“师徒结对,传帮带”活动,让这些骨干教师和教学顾问担任指导教师,青年教师采用自己拜师与学校分配相结合的方式,都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师傅”。

为了加大对青年教师培养力度,我们继续开展“拜师结队传帮带”活动,并积极发挥学校指导教师团队的作用,由教导处组织、教研组则负责从学科教学所涉及的专业领域、教学中的常见的难点问题、学生及班级管理中的问题等方面对青年教师加以指导,指导教师则从备课、上课、作业、学生辅导、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等细节方面对青年教师给予指导。在教学能力的培养上,教导处坚持对青年教师采用听推门课与自己申报课结合的培养制度,要求每位青年教师每月至少要申报上两次汇报课,听指导教师及同学科教师8节课,并写出听课点评,每月上交一份学习心得。在工作中我们、加强分析和反思、认真参与督导,适时调整,使年轻教师在做中学,在实践中领悟,走上学习中研讨,实践中总结,总结中提高的成长历程。他们都深深地体会到平时“练兵”的好处,都不同程度地有了较大的提高。我们每月还抽出时间组织青年教师座谈会,了解青年教师的情况同时给青年教师明确思路和方向,帮助青年教师更好、更快的成长。

在校本教研方面,学校推进以新课程为导向,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各学科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建设学习型学校”工作为重点,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课堂为主阵地,以研究和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为重点,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的校本教研制。

教研组是学校教学研究最基层的组织,是教师成长的摇篮,是教师进行教学和研究的主阵地。我校分设语文、数学和科任三大教研组,各组有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和其他教师共同组成,由教导处引领组长主抓各组教研活动。每期各组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教研及教育科研工作计划,不断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期初把好计划关,期末把好总结关。我校建立校本教研的三定制度,即定时间、定地点、定议题,本学期仍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校本教研,周二下午第三节为固定研讨时间;本期我们组织教师继续深入钻研教材,要求教师掌握教材体系、基本内容及其内在联系,抓住主线、明确重、难点,搞清疑点,把握关键。同时我们要求各教研组针对教学中热点问题确立研究专题,进行了教学经验转项交流传递活动。同时我们重视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深入开展读书交流“三分享”活动,即内容、感想和实际应用的分享,并组织教师人人参与,“终身学习”的观念已深入每位教师心中,教师的知识得到长进,理论得到提升,不同程度地做到了学以致用,学有所长。在教研组工作方面,我们还十分重视交流学习,先后三次派出组长学习、培训教研组工作理论和经验,并结合我校实际及时调整工作。

在教育教育科研方面,我们牢固确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兴课”的思想,以“研究促质量,研究求效益,研究创特色”为宗旨,兴科研强校之风,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提升教育科研水平。明确教育科研工作的定位,壮大教育科学研究队伍,加强教育科研交流,充分认识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学科研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先导作用,进一步确定教科研在当前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强化了科研意识,目前我校已结项课题7项,其中一项获省教科研成果一等奖,立项正在研究课题10项,基本形成了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良好氛围。有十余名教师的论文获省级奖励;有五名数学教师获“中国教育学会先进工作者”称号。

教学常规是教学工作的根本。我校一贯重视对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如组织教研活动、听课、评课活动、教学比赛、学生竞赛、作业检查、教案检查、资料归档等工作,一贯认认真真、从不懈怠。在今年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开展“教育管理年”活动的新形势下,我校结合市教育局《中小学教学常规手册》文件精神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并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领会文件精神,加强了学校内部各项教学工作的科学管理。在宏观上体现管理的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微观上,对学校的授课计划、备课、教学、批改、辅导、复习、考试、成绩评定等项教学规章制度,做到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本学期学校对备课、作业等进行严格要求和检查。两次检查各有重点,每次都及时小结反馈,指导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教师,每位教师必须备好每一节课,积极从教材中挖掘出启迪学生,培养学生能力的因素,建立教学上的最佳工作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大部分学生在克服一定困难的前提下学到更多知识,增长能力。因此教导处对教师进行了不定期地随堂听课,并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学生座谈会,了解反馈教师课堂教学等各方面的情况。

本学期教导处还组织了偏重于单项技能的教学抽测调研,使校内调研逐步走向正规化科学化;同时进行了体卫艺术工作的自查和迎检工作,以及一年级的招生分班工作和毕业班的前期工作。本学期我们组织参加了市区的各项教育教学业务活动,师生都取得了不少的成绩。

在市教局十月份的“规范化学校验收”和十二月的“常规教学调研”中,我们的教学管理工作均受到了好评。

我校每学期一次的教学比赛已初步形成特色,它为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教学技能技巧的舞台,他们互相学习切磋,学习贯彻新课程标准,更新思想,转变观念,推动教学工作向前发展。本学期教导处组织进行了“示范课观摩”和“四十岁以下教师公开课比赛”活动,成立了比赛评委小组,并制定比赛方案,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力求突出两个特点:新:授课教师观念新,落实新课程标准,教学有创新;实:教学过程要真实,体现老师教学真功夫。评出了一、二、三等奖,鼓舞了老师们的教学热情。教导处及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以后的调整建议

本学年教导处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比赛活动,在活动中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在“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学校”读书活动中,我校有一百多学生获得国家、省、市级一、二、三等奖;十几名教师获得辅导奖;学校获得省集体二等奖。在市“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中,我校获得二等奖。在省市“小学生计算机比赛”中,我校宋景芸、陈佳雯同学分别获得省一、二等奖,另有五名学生分别获得市一、二、三等奖。在市第三届牡丹杯才艺大赛中,我校有十八名学生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在市“奥体花城”杯书画大赛中我校又有九名学生获奖。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在市教育局、区教育局的领导下,把握机遇,营造明天,使学校的教学质量迈上新的台阶。

进一步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以现有的名师、骨干教师辐射带动,培养更多的名师及骨干教师;在现有特色教育的基础上理思路,深化特色教育,赋予其新的意义和内涵;在新课程形势下,努力探索德育、教学、家庭教育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的模式。

精选校内课程替换申请书通用四

一、以青年教师的培养为工作重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在今年的“教育管理年”活动中,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市、区两级教育局的有关文件精神,引导广大教师进一步明确学校管理的目的和意义,把开展“教育管理年”活动与进一步加强教师素质、提高业务能力结合起来,牢固树立“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长流水”的新型教师观、“敬业爱生”的新型学生观以及“以人为本,依法执教,文明执教,廉洁从教”的新型育人观。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上,我们关注每一位教师的发展,努力探索规范管理和人文关怀的结合点,创建“东边出太阳,西边圆月亮,千秋万物安康,人人有方向”的和谐有为的工作氛围。今年先后派出十余名教师外出参加各学科的教育年会,外出学习教师返校后将所学教育理念和教学艺术以及自己的心得,在学校教研活动时间向全体教师分享,力求把学习成果化。学校在全体教师中树立终身学习观,鼓励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充电。今年我们还安排两位市级骨干教师参加市教育局在洛阳师院举办的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此外学校还组织绝大部分教师参加了第三轮继续教育培训;并组织部分教师参加了区教委组织的各学科教学培训。

我校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百分之八十,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是提高师资素质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本学期教导处以青年教师的培养为工作重点,一方面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学历进修提高专业素养,另一方面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新上岗教师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的基本教学素养。针对我校教师严重缺编,青年代课教师多,变动频繁的校情,学校不等不靠、不怨天忧人,而是积极想办法,为了更好的调动一切力量投入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校认定了一批责任心强、业务水平较好的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中老年教师为校级骨干教师,同时聘请了学校的一些德高望重的老教师担任学校的教学顾问,动员这些骨干教师和教学顾问共同参与到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中来,形成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合力。同时开展“师徒结对,传帮带”活动,让这些骨干教师和教学顾问担任指导教师,青年教师采用自己拜师与学校分配相结合的方式,都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师傅”。为了加大对青年教师培养力度,我们继续开展“拜师结队传帮带”活动,并积极发挥学校指导教师团队的作用,由教导处组织、教研组则负责从学科教学所涉及的专业领域、教学中的常见的难点问题、学生及班级管理中的问题等方面对青年教师加以指导,指导教师则从备课、上课、作业、学生辅导、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等细节方面对青年教师给予指导。在教学能力的培养上,教导处坚持对青年教师采用听推门课与自己申报课结合的培养制度,要求每位青年教师每月至少要申报上两次汇报课,听指导教师及同学科教师8节课,并写出听课点评,每月上交一份学习心得。在工作中我们、加强分析和反思、认真参与督导,适时调整,使年轻教师在做中学,在实践中领悟,走上学习中研讨,实践中总结,总结中提高的成长历程。他们都深深地体会到平时“练兵”的好处,都不同程度地有了较大的提高。我们每月还抽出时间组织青年教师座谈会,了解青年教师的情况同时给青年教师明确思路和方向,帮助青年教师更好、更快的成长。

二、以教研组为校本教研单位落实教研促教

在校本教研方面,学校推进以新课程为导向,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各学科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建设学习型学校”工作为重点,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课堂为主阵地,以研究和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为重点,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的校本教研制。

教研组是学校教学研究最基层的组织,是教师成长的摇篮,是教师进行教学和研究的主阵地。我校分设语文、数学和科任三大教研组,各组有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和其他教师共同组成,由教导处引领组长主抓各组教研活动。每期各组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教研及教育科研工作计划,不断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期初把好计划关,期末把好总结关。我校建立校本教研的三定制度,即定时间、定地点、定议题,本学期仍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校本教研,周二下午第三节为固定研讨时间;本期我们组织教师继续深入钻研教材,要求教师掌握教材体系、基本内容及其内在联系,抓住主线、明确重、难点,搞清疑点,把握关键。同时我们要求各教研组针对教学中热点问题确立研究专题,进行了教学经验转项交流传递活动。同时我们重视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深入开展读书交流“三分享”活动,即内容、感想和实际应用的分享,并组织教师人人参与,“终身学习”的观念已深入每位教师心中,教师的知识得到长进,理论得到提升,不同程度地做到了学以致用,学有所长。在教研组工作方面,我们还十分重视交流学习,先后三次派出组长学习、培训教研组工作理论和经验,并结合我校实际及时调整工作。

在教育教育科研方面,我们牢固确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兴课”的思想,以“研究促质量,研究求效益,研究创特色”为宗旨,兴科研强校之风,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提升教育科研水平。明确教育科研工作的定位,壮大教育科学研究队伍,加强教育科研交流,充分认识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学科研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先导作用,进一步确定教科研在当前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强化了科研意识,目前我校已结项课题7项,其中一项获省教科研成果一等奖,立项正在研究课题10项,基本形成了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良好氛围。有十余名教师的论文获省级奖励;有五名数学教师获“中国教育学会先进工作者”称号。

三、以教学常规为中心规范教学管理

教学常规是教学工作的根本。我校一贯重视对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如组织教研活动、听课、评课活动、教学比赛、学生竞赛、作业检查、教案检查、资料归档等工作,一贯认认真真、从不懈担在今年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开展“教育管理年”活动的新形势下,我校结合市教育局(中小学教学常规手册)文件精神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并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领会文件精神,加强了学校内部各项教学工作的科学管理。在宏观上体现管理的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微观上,对学校的授课计划、备课、教学、批改、辅导、复习、考试、成绩评定等项教学规章制度,做到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本学期学校对备课、作业等进行严格要求和检查。两次检查各有重点,每次都及时小结反馈,指导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教师,每位教师必须备好每一节课,积极从教材中挖掘出启迪学生,培养学生能力的因素,建立教学上的工作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大部分学生在克服一定困难的前提下学到更多知识,增长能力。因此教导处对教师进行了不定期地随堂听课,并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学生座谈会,了解反馈教师课堂教学等各方面的情况。

本学期教导处还组织了偏重于单项技能的教学抽测调研,使校内调研逐步走向正规化科学化;同时进行了体卫艺术工作的自查和迎检工作,以及一年级的招生分班工作和毕业班的前期工作。本学期我们组织参加了市区的各项教育教学业务活动,师生都取得了不少的成绩。

在市教局十月份的“规范化学校验收”和十二月的“常规教学调研”中,我们的教学管理工作均受到了好评。

四、以校内教学比赛为载体促进课堂教学质量

我校每学期一次的教学比赛已初步形成特色,它为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教学技能技巧的舞台,他们互相学习切磋,学习贯彻新课程标准,更新思想,转变观念,推动教学工作向前发展。本学期教导处组织进行了“示范课观摩”和“四十岁以下教师公开课比赛”活动,成立了比赛评委小组,并制定比赛方案,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力求突出两个特点:新:授课教师观念新,落实新课程标准,教学有创新;实:教学过程要真实,体现老师教学真功夫。评出了一、二、三等奖,鼓舞了老师们的教学热情。教导处及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以后的调整建议

五、以参与学生竞赛为形式促进学生综合发

本学年教导处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比赛活动,在活动中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在“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学校”读书活动中,我校有一百多学生获得国家、盛市级一、二、三等奖;十几名教师获得辅导奖;学校获得省集体二等奖。在市“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中,我校获得二等奖。在省市“小学生计算机比赛”中,我校宋景芸、陈佳雯同学分别获得省一、二等奖,另有五名学生分别获得市一、二、三等奖。在市第三届牡丹杯才艺大赛中,我校有十八名学生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在市“奥体花城”杯书画大赛中我校又有九名学生获奖。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在市教育局、区教育局的领导下,把握机遇,营造明天,使学校的教学质量迈上新的台阶。进一步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以现有的名师、骨干教师辐射带动,培养更多的名师及骨干教师;在现有特色教育的基础上理思路,深化特色教育,赋予其新的意义和内涵;在新课程形势下,努力探索德育、教学、家庭教育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的模式。

精选校内课程替换申请书通用五

在今年的“教育管理年”活动中,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市、区两级教育局的有关文件精神,引导广大教师进一步明确学校管理的目的和意义,把开展“教育管理年”活动与进一步加强教师素质、提高业务能力结合起来,牢固树立“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长流水”的新型教师观、“敬业爱生”的新型学生观以及“以人为本,依法执教,文明执教,廉洁从教”的新型育人观。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上,我们关注每一位教师的发展,努力探索规范管理和人文关怀的最佳结合点,创建“东边出太阳,西边圆月亮,千秋万物安康,人人有方向”的和谐有为的工作氛围。今年先后派出十余名教师外出参加各学科的教育年会,外出学习教师返校后将所学教育理念和教学艺术以及自己的心得,在学校教研活动时间向全体教师分享,力求把学习成果最大化。学校在全体教师中树立终身学习观,鼓励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充电。今年我们还安排两位市级骨干教师参加市教育局在洛阳师院举办的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此外学校还组织绝大部分教师参加了第三轮继续教育培训;并组织部分教师参加了区教委组织的各学科教学培训。

我校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百分之八十,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是提高师资素质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本学期教导处以青年教师的培养为工作重点,一方面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学历进修提高专业素养,另一方面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新上岗教师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的基本教学素养。针对我校教师严重缺编,青年代课教师多,变动频繁的校情,学校不等不靠、不怨天忧人,而是积极想办法,为了更好的调动一切力量投入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校认定了一批责任心强、业务水平较好的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中老年教师为校级骨干教师,同时聘请了学校的一些德高望重的老教师担任学校的教学顾问,动员这些骨干教师和教学顾问共同参与到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中来,形成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合力。同时开展“师徒结对,传帮带”活动,让这些骨干教师和教学顾问担任指导教师,青年教师采用自己拜师与学校分配相结合的方式,都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师傅”。

为了加大对青年教师培养力度,我们继续开展“拜师结队传帮带”活动,并积极发挥学校指导教师团队的作用,由教导处组织、教研组则负责从学科教学所涉及的专业领域、教学中的常见的难点问题、学生及班级管理中的问题等方面对青年教师加以指导,指导教师则从备课、上课、作业、学生辅导、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等细节方面对青年教师给予指导。在教学能力的培养上,教导处坚持对青年教师采用听推门课与自己申报课结合的培养制度,要求每位青年教师每月至少要申报上两次汇报课,听指导教师及同学科教师8节课,并写出听课点评,每月上交一份学习心得。在工作中我们、加强分析和反思、认真参与督导,适时调整,使年轻教师在做中学,在实践中领悟,走上学习中研讨,实践中总结,总结中提高的成长历程。他们都深深地体会到平时“练兵”的好处,都不同程度地有了较大的提高。我们每月还抽出时间组织青年教师座谈会,了解青年教师的情况同时给青年教师明确思路和方向,帮助青年教师更好、更快的成长。

在校本教研方面,学校推进以新课程为导向,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各学科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建设学习型学校”工作为重点,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课堂为主阵地,以研究和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为重点,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的校本教研制。

教研组是学校教学研究最基层的组织,是教师成长的摇篮,是教师进行教学和研究的主阵地。我校分设语文、数学和科任三大教研组,各组有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和其他教师共同组成,由教导处引领组长主抓各组教研活动。每期各组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教研及教育科研工作计划,不断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期初把好计划关,期末把好总结关。我校建立校本教研的三定制度,即定时间、定地点、定议题,本学期仍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校本教研,周二下午第三节为固定研讨时间;本期我们组织教师继续深入钻研教材,要求教师掌握教材体系、基本内容及其内在联系,抓住主线、明确重、难点,搞清疑点,把握关键。同时我们要求各教研组针对教学中热点问题确立研究专题,进行了教学经验转项交流传递活动。同时我们重视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深入开展读书交流“三分享”活动,即内容、感想和实际应用的分享,并组织教师人人参与,“终身学习”的观念已深入每位教师心中,教师的知识得到长进,理论得到提升,不同程度地做到了学以致用,学有所长。在教研组工作方面,我们还十分重视交流学习,先后三次派出组长学习、培训教研组工作理论和经验,并结合我校实际及时调整工作。

在教育教育科研方面,我们牢固确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兴课”的思想,以“研究促质量,研究求效益,研究创特色”为宗旨,兴科研强校之风,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提升教育科研水平。明确教育科研工作的定位,壮大教育科学研究队伍,加强教育科研交流,充分认识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学科研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先导作用,进一步确定教科研在当前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强化了科研意识,目前我校已结项课题7项,其中一项获省教科研成果一等奖,立项正在研究课题10项,基本形成了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良好氛围。有十余名教师的论文获省级奖励;有五名数学教师获“中国教育学会先进工作者”称号。

教学常规是教学工作的根本。我校一贯重视对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如组织教研活动、听课、评课活动、教学比赛、学生竞赛、作业检查、教案检查、资料归档等工作,一贯认认真真、从不懈怠。在今年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开展“教育管理年”活动的新形势下,我校结合市教育局《中小学教学常规手册》文件精神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并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领会文件精神,加强了学校内部各项教学工作的科学管理。在宏观上体现管理的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微观上,对学校的授课计划、备课、教学、批改、辅导、复习、考试、成绩评定等项教学规章制度,做到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本学期学校对备课、作业等进行严格要求和检查。两次检查各有重点,每次都及时小结反馈,指导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教师,每位教师必须备好每一节课,积极从教材中挖掘出启迪学生,培养学生能力的因素,建立教学上的最佳工作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大部分学生在克服一定困难的前提下学到更多知识,增长能力。因此教导处对教师进行了不定期地随堂听课,并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学生座谈会,了解反馈教师课堂教学等各方面的情况。

本学期教导处还组织了偏重于单项技能的教学抽测调研,使校内调研逐步走向正规化科学化;同时进行了体卫艺术工作的自查和迎检工作,以及一年级的招生分班工作和毕业班的前期工作。本学期我们组织参加了市区的各项教育教学业务活动,师生都取得了不少的成绩。

在市教局十月份的“规范化学校验收”和十二月的“常规教学调研”中,我们的教学管理工作均受到了好评。

我校每学期一次的教学比赛已初步形成特色,它为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教学技能技巧的舞台,他们互相学习切磋,学习贯彻新课程标准,更新思想,转变观念,推动教学工作向前发展。本学期教导处组织进行了“示范课观摩”和“四十岁以下教师公开课比赛”活动,成立了比赛评委小组,并制定比赛方案,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力求突出两个特点:新:授课教师观念新,落实新课程标准,教学有创新;实:教学过程要真实,体现老师教学真功夫。评出了一、二、三等奖,鼓舞了老师们的教学热情。教导处及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以后的调整建议

本学年教导处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比赛活动,在活动中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在“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学校”读书活动中,我校有一百多学生获得国家、省、市级一、二、三等奖;十几名教师获得辅导奖;学校获得省集体二等奖。在市“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中,我校获得二等奖。在省市“小学生计算机比赛”中,我校宋景芸、陈佳雯同学分别获得省一、二等奖,另有五名学生分别获得市一、二、三等奖。在市第三届牡丹杯才艺大赛中,我校有十八名学生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在市“奥体花城”杯书画大赛中我校又有九名学生获奖。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在市教育局、区教育局的领导下,把握机遇,营造明天,使学校的教学质量迈上新的台阶。

进一步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以现有的名师、骨干教师辐射带动,培养更多的名师及骨干教师;在现有特色教育的基础上理思路,深化特色教育,赋予其新的意义和内涵;在新课程形势下,努力探索德育、教学、家庭教育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的模式。

精选校内课程替换申请书通用六

20xx年《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这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校本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了保障。江苏省张家港市沙洲中学在国家课程计划的框架内进行以校为本的课程整体规划与设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立足于本校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内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课程资源,努力把蕴藏于师生中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课程资源,努力发挥家长、社区、网络、校外机构的作用,丰富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客观科学、实事求是地开发校本课程并认真实施,在水增加学生学业负担的基础上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能力,促进教师自身的不断发展;构建有鲜明特色的课程结构与体系,提升学校的办学特色。

一、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1、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多年实施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活动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的课程开发策略,意思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自主开发一部分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是为了使课程更加符合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特点与实际需要同,从而提高课程的实效。

2、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一项具有持续性的专业活动,它需要有一种理性、民主、科学决策的过程。这一过程一般有4个主要步骤:

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5篇活动方案①情景分析:包括明晰学校教育哲学、调查学生需求、分析学校资源、把握社区发展需要等等。

②确定方案(目标与计划):包括确定校本课程总体目标、课程结构、科目、课程纲要。

③组织和实施:包括选择安排知识或活动序列、班级规模、时间安排、资源分配,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事项。

④评价与改善:涉及教师、学生与课程方案三方面:评价内容与方式、结果处理、改进建议。

二、校本课程教师队伍建设

1、委员会名单及工作职责

①委员会名单

主任:

副主任:

委员:

执行委员:

②工作职责

(1)策划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委员会成员负责讲座研究学校校本课程的课程设置计划、实施方案、规章制度、开发方向等。

(2)管理校本课程实施过程。委员会成员负责监督管理校本课程的教学过程,评估校本课程的教学质量,落实校本课程委员会的决策、措施。

(3)对本部门(教研组)校本课程的教学负全责。以身作则,直接参与校本课程的教学,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带动本部门(教研组)校本课程开发的不断深入和优化。

(4)协调、组织校本课程教学中的各种活动,了解和反馈校本课程教学中的各种信息,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合理性、有效性、科学性。

(5)执行委员负责操作校本课程管理的具体事宜。

2、导师团名单及其工作职责

①导师团名单

曹卫东、范桂湘、李洪波、陈永兴、汪辉、朱校松、陈志伟、陈利民、王洪军、吴卫军、仲崇文、卢振、樊君明、张丽艳

②工作职责

(1)积极思考:深入研究,大胆实践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有自己的思想、观点、做法、成效。

(2)积极参与校本课程教学,并在教学活动中发挥骨干作用,能将自己的教学经验、体会在校内外推广交流,通过实验探索和理论总结,写现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校本课程教学论文。

(3)参与校本课程遴选,课题审批,研究性学习指导,专题讲座,学习成果评定等学术性活动。

(4)参加研究性学习的全程指导和管理,对学生研究必申报、开题报告、研究方案、中期报告、结题报告进行审批指导。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活动、实验、调查、采访等环节进行具体指导。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论文撰写、成果体现进行指导和学术评定。

三、校本课程的编写与教学实施

学校在近几年已成功开设了《大语文》、《大南之魂》、《爱您以心》、《池塘养鱼》、《英美文化介绍》、《英语阅读》、《英语书面表达》、《感受生活中的化学》、《走进社会中的化学》、《趣味数学》、《苏州历史名人》、《苏州历史名镇》、《自然灾害及防御》、《环境保护》、《园林绿化》、《电子元器件的认识与测量》、《食用菌栽培》等一系列校本课程。学校将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对已开设的校本课程进一步充实、提高和完善,同时根据学生的举爱好、发展状况和学校实际情况开设部分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除遵循一般教学原则外,还要考虑到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条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尽量让学生多练、多动,给学生装以尽可能多的时间及想象、创造空间。

2、自愿性原则:学生在“自选“校本课程的科目时,教师应新生学生的意愿,按各自选择重新组班开展活动,并且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允许学生重新选择课程项目,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发挥学生装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人学生的能力、基础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地作内容及形式上的高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宿宽泛性、即时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主体性、差异性。

校本课程每周2课时,以年级为单位按原班级组班,将选修的校本课程排入课表,每周安排两次。上课地点包括原教室、各活动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体育馆、学生活动中心、操场等,由教务处世哲学统一编排并相对固定。

选修课程原则上由本年级的老师担任,每门选修课程根据参与课程开发的情况和教育教学能力由学校确定一位负责人。

四、课程评价与改进

1、课程方案的评价

建立较为规范的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由学校自主进行的,校本课程的评价更多地依靠学校进行进行自觉自律的自我评价,通过对学生、学生家长和教师的问卷调查及必要的专家指导,不断反思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在课程定位、学生学业负担、教师工作量等方面是否符合国家课程计划以及相关的政策?是否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校本课程目标是否科学、合理、有效?课程结构和门类是否合理?是否有利学习方式的改变或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课程评价的方法是否多元?是否体现实用性、可行性、适切性、准确性等等,及时进行自我批评、自我激励、自我改进,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健康顺利运行。

2、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强调过程性评价,综合考虑以下各项,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类,以此人微言轻学生获得该课程学分的依据及评选优秀学生装的依据之一,具体由任课教师负责执行和落实,在该课程结束时由教务处统一登记并存档管理。学生如有不同意见可向学校提出,学校负责核实并及时反馈。(1)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3)学生的小组评议意见和任课教师的评价;(4)学生家长的反映;(5)学习成果(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记录于学生的成长记录袋内)。

3、教师评价:(1)教师对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2)教师平时选修课的教学中教学常规的执行情况;(3)教学的实际效果,学生的反映;(4)学生家长的反映;(5)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配套措施

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工作小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工攻小组负责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师资培训、师资整合,对教师或教师工作组上报的校本课程规划方案进行集体审议及指导,将校本课程规划方案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审议。

2、学校聘请教育局、教研室及有关专家等来校操作校本课程的指导工作。

3、教务处、年级部、备课组积极协调、安排和组织教学计划的执行。

4、校本课程与必修课程一样,计入教师工作量,并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对教师的工作实绩进行考核,并载入老师的业务档案。

5、学校保证课程开展必需的场地、器材、经费等物质条件,严格做到从时间、师资、内容、评价、保障各各个方面落实到位。

一方面评价校本课程要充分考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诸方面的综合因素,多方面采集和收集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提出丰富、补充校本课程的方案。另方面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评估。特别要重视发展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为终结性评价奠定基础、提供依据,使终结性评价具有客观性和说服力。进而提出改进工作的思路和计划,作为下一阶段教学活动的起点。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既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评价改革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

精选校内课程替换申请书通用七

地方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与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地方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当和国家教育教学方针,结合我校各项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情景,进行安全、环境、传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教育。

1、安全教育方面中央领导对中学生安全的指示:“人民生命高于天,人民利益重如山”。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料之一“安全教育”,要让学生在交通、校内外活动、消防、疾病预防等方面确实引起高度重视,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教给学生必要的各方面的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意识和交通安全职责感,确保学生的安全

2、环境教育方面环境保护对于科学发展,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之一。逐步树立热爱环境,保护环境,关心家乡的环保事业,帮忙学生进一步增长环保知识,掌握环保基本方法,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参与环保实践,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习惯,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礼貌意识,既是现代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历史和社会赋予我们的义务和职责。

3、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经过感知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传统、领略民族文化,探究、合作、实践是领略民族文化、感悟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方法。在这门新的课程中,学生是主角,让学生阅读、大声诵读、翻译古文、诗歌欣赏等一系列活动中,感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用心感悟。

我本学期担任初一地方课程教学工作。虽然有了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还是初次接触地方课程教学,开展教学团体备课,认真研读教材,分析学情,把握课程标准,遵循教学规律,完成教学任务。

初一每班有学生56人。初一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是扭转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好的学习习惯、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反对死记硬背,以推动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

1、地方课程是针对社会需求和现实生活实际设计的,它的基本目的是加强学生与社会现实和礼貌教育发展的联系,使学生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学会对社会负责,关心社会,尊长爱幼,增强学生的社会职责感。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懂礼貌讲礼貌,与人和谐相处。所选择的资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生的年龄特证和已有的基础相适应。

2、严格执行学校教导处的课表规定,按时、认真上好地方课程。总之,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需要处理好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关系,课程资料与地方课程资源的关系,以及学生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等,从而优化课程结构,切实发挥地方课程在育人方面的作用。使学生成为懂礼貌、爱劳动的实用型合格人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