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塔圣教序临帖心得体会范本 大雁塔圣教序书帖(六篇)
- 上传日期:2023-01-11 06:40:43 |
- ZTFB |
- 8页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有关雁塔圣教序临帖心得体会范本一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参观之是大雁塔景区和曲江旅游区,首先我们来到之是大雁塔景区. 大雁塔景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由前面之大慈恩寺、大雁塔以及南北广场和东西两苑组成,占地约五百亩。
《西游记》里之唐僧可谓家喻户晓,他之原型就是我国唐代著名高僧玄奘,玄奘与大慈恩寺以及大雁塔有着十分密切之联系。今天参观完这里,大家就可以有一个十分清晰之了解了。
现在我们所处之位置就是就是大雁塔南广场,广场中央矗立之就是玄奘法师之高大铜像。你看他气宇轩昂,身披袈裟,手执锡仗,步伐坚定,好象正在奔波在西行取经之路途上。玄奘是我国古代著名之佛学家、翻译家、旅行家。他姓陈名祎,河南偃师人,自幼聪慧超群,勤奋好学。13岁被朝廷破格录取,在洛阳净土寺剃度为僧。
玄奘先后周游全国十余省,遍访十余位高僧名贤,拜学经典,穷尽各家学说,誉满京师,被誉为“释门伟器和佛门千里驹”。贞观三年,为解决佛教中之疑难问题前去佛教之发源地天竺,即今印度取经,著《大唐西域记》一书,是我国取经者中成就最卓著之人。公元645年在被授予佛教界最高称号“三藏法师”后,返回长安,潜心翻译佛教经典19年。唐太宗尊称他是“法门之领袖”,唐高宗称他是“真如之冠冕”。
在玄奘铜像之身后,就是大慈恩寺,即玄奘开创之慈恩宗之祖庭。慈恩寺,又名无漏寺,是公元648年太子李治为了追念他之母亲文德皇后而建,具有其他寺院望尘莫及之显赫地位和宏大规模。这座寺院当年由13座庭院组成,面积达34o亩,是现在寺院面积之7倍。其建筑富丽堂皇,装饰华丽富贵。
现在我们来到大慈恩寺之门口,大家看,门匾上“大慈恩寺”几个金光闪闪之大字是江同志亲自题写之。寺院之正门又称为山门,也叫三门。中间之是空门,东边之是无相门,西边之是无作门,象征入门三解脱。所以人们常将出家作各尚叫作坠入空门。我们现在就从这里进入寺院吧,而是继续我们之参观。
大家可以看到左右各有一楼。东边是钟楼,里边悬挂有一口铁钟,铸于公元1548年,重15吨,钟上有“雁塔晨钟’4个苍劲大字。钟自铸成一直沿用至今。每天寺院僧人闻钟而起,闻鼓而眠。晨钟共敲3阵,每阵36响,共鸣108响,表示断除尘世人生108种烦恼,祈祷盛世太平,万民安乐,五谷丰登。关中八景之一“雁塔晨钟”由此而来。西边是鼓楼,楼里悬挂一面大鼓。钟鼓皆为寺院大型法器。
众所周知,大雄宝殿是寺院之中心建筑。大家面前高台上之建筑就是大雄宝殿。大殿前香火兴旺,大殿上面三座塑像是佛祖三身佛像。中为法身毗卢遮那佛,西为报身卢舍那佛,东为应身释迦牟尼佛。佛像两侧是佛之弟子,东为迦叶,西为阿难,两旁还有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塑像,均为明代雕塑,象征真理和智慧。东西两厢排列着包括玄奘和庆友在内之18尊罗汉像。在大殿供奉之主尊背后塑有南海观音菩萨及众菩萨、龙女、木叉等150身人物。
好了,我们现在穿过大雄宝殿,可以看到后面之这个藏经楼,在这里存有《藏文大藏经》等重要经典。楼下是讲堂,为佛教徒讲经说法之处,供奉阿弥陀佛铜像一尊,系明代铜铸鎏金佛像。殿内珍藏玄奘亲手供奉之佛座一件,还有玄奘负笈图及窥基、圆测碑拓画像等。
继续往北面走,我们可以看到坐落于寺院内之大雁塔。它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之楼阁式砖塔,被视为古都西安之象征。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在慈恩寺内,故又名慈恩寺塔。大雁塔初建时只有五层。武则天时重修,后来又经过多次修葺,建为七层,人们常说之“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即由此而来。
大雁塔高64.7米,呈方锥形。塔底层边长25米,每层四面各有一个砖券拱门。整座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之杰作。唐末以后,寺院屡遭兵火,殿宇焚毁,只有大雁塔巍然独存。塔内有楼梯,可以盘旋而上。站在塔上凭栏远眺,长安风貌尽收眼底。等一会儿,有兴趣之朋友可以登塔游览。
{走近大雁塔,西侧门楣上雕刻有唐代建筑图案和佛像等线刻画,传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之手笔。塔南门两侧之砖龛内,嵌有李世民、李治分别撰写之《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述三藏圣教序记碑》,称颂玄奘法师献身佛教事业之伟大精神,由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之褚遂良所书,是价值极高之艺术珍品。}
“雁塔题名”也是大雁塔独有之一道风景。自唐中宗神虎年间,进士张莒登塔题名,后文人们竞相效仿,相沿成习。唐代士子考取进士后,都要登上雁塔赋诗并将姓名、籍贯、及第时间用墨笔题留于雁塔墙壁之上。日后升为卿相之还要用朱笔改写。“雁塔题名”被视为人生一大荣耀之事。白居易在考中进士、登上雁塔时就作诗说:“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反映了他少年得志之喜悦心情。
游客朋友,绕过大雁塔向北,我们前往玄奘三藏院门。大门前修了一座长20多米,高2米多之汉白玉照壁,照壁南面是集褚遂良字刻之“法门领袖”四个字,北面是赵朴初题写之“民族脊梁”四个字。玄奘三藏院是一组仿唐风格之建筑群,由中院大遍觉堂、东院般若堂、西院桃明堂三部分组成,其中大遍觉堂供奉之玄奘法师之顶骨舍利是本寺之镇馆之宝。玄奘之其它灵骨舍利已广布世界各地,象征和传播着玄奘精神将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同在。
好了,各位朋友。大慈恩寺和大雁塔之参观就到这里,现在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大雁塔北广场吧。大雁塔北广场位于著名之大雁塔脚下,东西宽480米,南北长350米,占地252亩,由近2万平方米之音乐喷泉广场和文化广场、园林景观、文化长廊、旅游商贸等设施组成。
这里之音乐喷泉是亚洲最大之喷泉广场,每天中午12:30都会准时开放,到时大家可以前来观赏。广场南北高差9米,分成9级,每个踏步为5级,意蕴“九五之尊”。由北向南逐步拾级,形成对大雁塔之膜拜,将古都风韵与现代风采之完美结合。20__年12月31日建成开放,它是全中国唯一之一座唐文化广场,目前已成为西安之“城市会客厅”和“城市名片”。大家如果喜欢这里,就可以经常来我们西安之客厅里来坐一坐。
大雁塔景区之讲解到这里就结束了.下午我们将去参观大唐芙蓉园和曲江海洋馆等景点.大唐芙蓉园是在唐代芙蓉园遗址上修建之,完全仿照了唐代皇家园林之建筑形式,于20__年建成并对游人开放,占地面积1000亩,总投资13亿元人民币。内有紫云楼、凤鸣九天歌剧院、陆羽茶社、仕女馆等等许多之仿唐建筑群,拥有全球最大之水幕电影,是我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大唐文化与风貌之主题公园,被誉为“盛唐主题天下第一园”。
曲江海洋馆,是西部最大之海洋馆,占地90亩,总投资3.5亿元人民币。主要由海豚表演馆、海洋科普馆、热带雨林馆、海底隧道和水下大观园等部分组成。
在曲江旅游区,我们还可以参观到传说中薛平贵与王宝川爱情故事之发生地寒窑以及以平民身份埋葬之秦二世胡亥墓。
好,现在大家自由参观,一个小时后我们在这里集合,谢谢大家!
有关雁塔圣教序临帖心得体会范本二
各位朋友,欢迎来到“南诏故都,魅力古城”—大理。
大理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素有“文献名邦”之称,大理是白族的聚居地,四千多年前,白族先民就在洱海地区繁衍生息,汉代设县后同中原交往沟通,成为了中央王朝与缅甸、印度交通的中转站。大理自古以来就是云南的交通要塞,历史上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就在这里交汇。导游工具
唐宋时期,南诏、大理国在此建都立国,大理作为南诏国、大理国的都城达五百年之久,与中原文化交流频繁,建寺筑塔,刻石立碑,人文昌盛;大理崇圣寺三塔、弘圣寺塔、佛图寺塔、苍山神祠、感通寺、德化碑等至今保存完好。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享誉海内外的大理崇圣寺三塔。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即将到达大理崇圣寺三塔,它是大理乃至云南的标志,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是大理重要的旅游景点。
首先,向各位介绍下崇圣寺,崇圣寺位于大理古城西北约1.5公里的苍山应乐峰下。一般认为是南诏国第十代王劝丰佑时所建,时为南诏后期。崇圣寺规模宏大,据文献资料记载崇圣寺“基方7里,为屋890间,佛11400尊,用铜40550斛(hu)”,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的规模。南诏之后的大理国,佛教更为发展,有“佛国”、“妙香国”之称,而崇圣寺有“佛都”之称,曾有九位大理国国王逊位后出家为僧,在此修行。崇圣寺建成之后便成为了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的佛教活动的中心,到了大理国时期成为著名的皇家寺院。崇圣寺所崇的圣为:观音,因为当时大理地区盛行观音崇拜。崇圣寺三塔、南诏建极大钟、雨铜观音、证道歌碑和佛都匾、三圣金像被视为崇圣寺的五大重器。只可惜,崇圣寺会遇明朝正德年间的大理大地震,幸运的是三塔犹存。
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崇圣寺,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恢复重建的。恢复重建后,整体布局为主次三轴线,分8台、9进、11层次。在主中轴线上,依次建有蛮王礼佛图、十六国王众朝大事石雕照壁、大鹏金翅鸟、山门、天王殿、望海楼等,中轴线两旁和次轴线上错落有致的建有:方丈堂、客堂、罗汉堂、祖师殿等展示了历代经典建筑的精华。整个建筑群跌宕起伏,错落有致,金碧辉煌,大气磅礴。
三塔是崇圣寺前的一组建筑群,所以三塔又名三塔寺,也就是我国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所写的三塔寺和现代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在《天龙八部》中所写的“天龙寺”。三塔在《徐霞客游记》中记载:“寺在第十峰之下,唐开元中建,名崇圣。寺前三塔鼎立,而中塔最高,形方,累十二层,故今名为三塔。”
崇圣寺三塔,由一大二小组成。大塔又叫千寻塔,千寻塔与南北两个小塔的距离都是70米,两小塔相距97.5米,成鼎足之势,布局统一,造型和谐,浑然一体。
千寻塔高69.13米,为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属于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形状与西安小雁塔相似。千寻塔一共有16层,塔顶四角各有一只铜铸的金鹏鸟。塔身内壁垂直贯通上下,设有木质楼梯,可以登上塔顶从瞭望小孔中欣赏大理古城全貌。千寻塔矗立在两层高大的台基上,塔前朝东的照壁上各位所见的“永镇山川”这四个苍劲有力的石刻汉字,每个字高达1.7米,原为明黔国公沐英之孙沐世阶所写。1920xx年大理地震时,除了“川”外,其余三字被毁坏,现在各位所看到的是按沐世阶所书勾勒补刻的。之所以写这四个字,原因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大理地区历史上水患多,恶龙作怪,因此要治水就要先治龙,可龙唯独只尊敬塔,畏惧大鹏,因此只要塔和塔上的大鹏金翅鸟存在,龙就不敢作恶,水患当然也就减少了。另一种说法是,明朝时,地处边疆的大理地区已成为其版图的一部分,为了充分表达对这块版图的坚守之意,在屹立不倒的塔基上“题字刻碑”就再合适不过了。
南北两座小塔的高度相同,都是42.19米,各有10层,是一对八角形密檐式砖塔,八层以上为实心,八层以下则为空心,塔顶各有三只铜葫芦,华贵庄重。外观轮廓线像锥形,属典型的宋代建筑风格。根据相关史料推断,南北小塔的建造晚于千寻塔,是大理国段正严、段正兴时期。现在我们看到的两座小塔已经偏离了垂直线,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倾斜状态,但是各位不用担心,因为它们就这样已经倾斜了四百多年了。 导游工具
崇圣寺三塔,从修建至今,除经历上千年风吹雨打和日晒之外,还经历过30次的强地震的考验。其中,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地震,大理古城房屋绝大部分倒塌,千寻塔也折裂如破竹,可十天后竟然奇迹般的自行复合如初。1920xx年的大地震,城乡房屋倒塌达99%,科千寻塔只是震落了顶上的宝刹,这对于没有石基而直接在土基上修建的三塔来说无疑是又一个奇迹。 崇圣寺三塔作为中国南方最古老、最雄伟的建筑之一,是大理白族文化的象征,是云南古代历史文化的象征。三塔浑然一体,气势雄伟,具有古朴的民族风格。千余年来,三塔几经沧桑,经历风雨的剥蚀和多次强烈的地震仍然巍然屹立,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是研究古代建筑和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被评为全国四a级旅游区,是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大理的标志和象征,国家级旅游风景名胜区大理的重要人文景观。
各位朋友,我们进入了大理崇圣寺三塔大门,参观了“永镇山川”的巍巍三塔,继续往里走就是钟楼。南诏建极大钟铸于南诏建极十二年,故名南诏建极大钟。徐霞客曾在《游滇日记》中写道:“钟极大,径可丈余,而厚及尺,其声可八十里。”因而“钟震佛都”曾成为大理著名的十六景之一。建极大钟毁于清咸丰同治年间。我们看见的重铸的建极大钟,高3.86米,直径2.138米,重16.295吨。是目前中国第四大钟,云南第一大钟。此钟的重建安装在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之日,在恢复“钟震佛都”胜境的时候,也有警示之意。
各位朋友,我们参观拥有云南第一大钟的建极钟楼后,沿着宽阔的通道,登上数十级台阶,就迈入了雄伟的雨铜观音殿。
雨铜观音铸于南诏中兴二年,即公元899年。传说当时大理崇圣寺有一位高僧曾发誓终身募化铸一铜观音像,当铸到观音像的肩部时,所准备的铜已经用尽,正在万般无奈的时候,恰好此时天降铜雨,满地铜珠,,用来铸像,不多不少。于是取名为“雨铜观音”。雨铜观音像高24尺,与三塔和建极大钟,共为崇圣寺五大重器中最重要的三大重器之一。雨铜观音毁于十年文革,如今所看到的雨铜观音殿是在原址上扩大重建的,殿高29.99米,占地面积8100平方米,建筑面积4384平方米,是三塔文物景区的又一个重要景点,于1999年建成,是云南省迎接世博会的精品工程。现在重铸的观音像是根据清末遗存照片精心复制的,在雨铜观音与左右两边的四位观音【水月观音、阿嵯(cuo)耶观音、男身梵僧观音、负石观音】全都铸造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我们登上雨铜观音殿二楼,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两幅稀世画卷,分别是《南诏国史图传》和《张胜温画梵像卷》。
《南诏国史图传》成画于公元899年,为南诏国官员张顺和王奉宗所绘,献给南诏国最后一个王:舜化贞。原画为纸本彩绘,长580.2厘米,宽31.5厘米。画卷分为三个部分:巍山起因、祭铁柱、西饵河记,是研究南诏历史、宗教、民俗的珍贵资料。
《张胜温画梵像》又称为《大理国梵像卷》。成画于公元1180年,由大理国绘工张胜温所绘,这幅画卷在云南艺术史上地位极高,有“北有《清明上河图》,南有《张胜温画梵像卷》”的评价,长期以来一直被美誉为“南北双骄”。 导游工具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将结束崇圣寺三塔的游览,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只是粗略的游览它的一部分。如果有时间,各位再次来到大理旅游,我将竭诚为您服务。谢谢大家~
有关雁塔圣教序临帖心得体会范本三
大理是滇西高原上的一座美丽的城市,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并且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大理古称叶榆,因五代时白蛮首领段思平建立了大理国而得名。唐宋时,大理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大理的名胜有苍山、洱海、古城及蝴蝶泉,我们今天要游览的是崇圣寺三塔,它已成为大理旅游的标志。
崇圣寺概况
崇圣寺位于大理古城北1.5公里处,东临洱海,西靠苍山应乐峰。
崇圣寺建成的时间为南诏国后期,为南诏国第十代王劝丰佑时(824—859年)所建。建成之后即为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佛教活动的中心,到大理国时成为著名的皇家寺院。故崇圣寺有“佛都”之誉。
崇圣寺又名三塔寺,也就是我国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所写的三塔寺和现代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在《天龙八部》中所提到的天龙寺。崇圣寺壮观的庙宇建筑在清咸丰同治年间烧毁,只有三塔完好地保留下来。
崇圣寺中的“圣”指的是观音,大理地区观音崇拜极盛,一年一度的三月街也称观音街。《续云南通志》记载:“崇圣寺前有三塔,寺内有观音像,高二丈四尺,唐蒙时董善明铸。”
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被评为全国aaaa级旅游区。
崇圣寺到了,请随我下车。
塔的基本知识
进入大门,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位于台阶之上的三塔。前方正中较大的称千寻塔,两侧位置靠后的塔规模较小一些。
塔起源于印度,最早用于藏佛的舍利,形状为一个半圆形坟冢。传人中国后,与中国传统建筑相结合,演化出丰富的形式,有楼阁式、密檐式、覆钵式、金刚宝座式等。我们现在看到的三塔均为密檐式。
大理地区盛行建塔,除三塔外,还有一塔、蛇骨塔等。
千寻塔
千寻塔全名为“法界通灵明道乘塔”,建于唐代南诏劝丰佑时期,据说是唐代恭韬、徽义两位工匠用了48年时间设计建造的。
千寻塔矗立在两层高大的台基上,塔高69.13米,共有16层,是我国少有的层数较多的偶数层塔。
塔的结构为密檐式空心砖塔,塔心中空,古时有井字形楼梯供人攀登。
自下而上由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塔身每层正面中央开券龛,龛内有白色大理石佛像一尊,两边龛为窗洞。两层窗洞的方向交替错开,以利于塔内的采光和通风,同时交错开窗有利于塔的坚固性。
塔檐越往上间距越小,自第三、四层起逐渐向内收束,最后收束于塔顶。使得塔身的外形轮廓不是僵硬的直线向上,而是呈上下向内收,中部微凸的曲线,其形制与西安小雁塔略同。
以前塔顶四角各有一只铜铸的金翅鸟,传说用以镇压洱海中的龙妖水怪。
照壁
塔正中朝东一面有一照壁,照壁上有“永镇山川”四个楷书大字,每个字高1.7米。为明代黔国公沐世阶所书。
题这四个字的原因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大理地区水患多,“永镇山川”意在镇服水患,塔顶的大鹏金翅鸟也是镇龙之物;另一种说法是大理被纳入明朝的版图后,镇守云南的黔国公(沐英之孙沐世阶)题下“永镇山川”意在誓死镇守云南山川。 来源:
有关雁塔圣教序临帖心得体会范本四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叫李子涵,大家能够叫我李导,很荣幸当你们的导游。我们将要游览的是小雁塔。小雁塔是中国早期方形密檐式砖塔的典型作品,原有15层,现存13层,高43.4米,塔形秀丽,是唐代佛教建筑艺术遗产,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汉族文化的标志性建筑。
小雁塔与大雁塔东西相向,是唐代京师长安保留至今的两处重要地标。小雁塔在唐、宋朝时期一直叫“荐福寺塔”,“小雁塔”之名和“大雁塔”有关。
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朝廷资助在长安大慈恩寺西院建造用于安置玄奘由印度带回经籍的佛塔,此塔名雁塔。唐中宗景龙元年(720xx年),由皇宫中的宫人集资、著名的道岸律师在荐福寺主持营造了一座较小的佛塔。后来,为了区别两塔,慈恩寺塔名为“大雁塔”,而荐福寺塔外形似雁塔又小于大雁塔,故名“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
小雁塔建于唐中宗景猪年间(720xx年—720xx年),是为了存放唐代高僧义净从天竺带回来的佛教经卷、佛图等而建。小雁塔所在塔院是荐福寺的一部分,不过塔院并不在当时的荐福寺内,而是与寺门相对。塔院位于安仁坊,与位于开化坊的荐福寺门隔街相望。唐末战乱,荐福寺屡遭破坏,寺院毁废,只有小雁塔得以保存。
宋哲宗元祐年间(1086年—1094年)的文献记载,当时的荐福寺已从最初的开化坊迁入了安仁坊的塔院内,与小雁塔成为整体。宋徽宗政和六年(1120xx年),一位自称“山谷迂叟”的信士发愿修缮小雁塔,将风化严重的塔檐、塔角修好,以白土粉饰,至今塔身可见白土粉刷的痕迹。
小雁塔第一层塔身南北开辟门洞,以供出入,南北门框均以青石做成,石质门楣上线刻供养天人和蔓草、祥云、迦陵频伽等具典型佛教寓意的装饰图案,反映了初唐时期的艺术风格。飞天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的歌舞神和娱乐神,后被佛教吸收于天龙八部众神之内,成为佛教中常见的装饰题材。
祥云纹样是仙界、理想和现实结合的浪漫主义产物,是古代纹饰的审美特征;迦陵频伽,佛教又称“妙音鸟”,声音美妙动听,婉转如歌,在佛教经典中,常以其鸣声譬喻佛菩萨之妙音。
这些与佛教内容密切关联的装饰纹样,刻工精细,线条流畅,以跳动的回转曲线作为纹样的基本构成,把外来的题材嵌入到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中,使之融合并逐渐成为中国传统纹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装饰纹样亦是小雁塔遗产区丝路文化特征的体现之一。
原来在小雁塔底层环绕塔身有砖木结构的大檐棚,被称为“缠腰”。在金、元交战的年代“缠腰”毁没。
明、清两朝对荐福寺和小雁塔进行过多次修缮。明代曾有五次大规模的整修,基本上保留先有的格局。明宣宗宣德元年(1420xx年),陕西西宁卫弘觉寺番僧勺思吉蒙钦锡度牒,到荐福寺住坐,见这里殿堂荒废,遂发愿重修。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大修竣工后,向朝廷乞赐寺名。“敕赐荐福寺”匾额就是明英宗的御笔。明宪宗成化末年(1487年),西安地区发生地震,小雁塔的塔身震裂。后来重修时在塔的底部砌了一层包砖,但没有修复塔身的裂缝(至1965年经过一次整修,才修复了地震震裂的裂缝)。小雁塔原有15层,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遇到华县大地震时塔顶两层被震毁,现存13层。
清朝时荐福寺又多次修缮,以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的整修规模最大。晚清时期还建造了藏经楼和南山门等。
辛亥革命以后,1920xx年~1949年5月荐福寺长期被军队占驻。小雁塔还曾成为军事指挥部。到国民d军队撤离西安后,小雁塔的地宫已填满了垃圾。
1958年后文物部门接管荐福寺,开始了对荐福寺和小雁塔的修复。
有关雁塔圣教序临帖心得体会范本五
“要看中国的五百年,请到北京;要看中国五千年,请到西安”,看到这就应该知道西安历史的悠久,西安曾是十三个朝代的首都,也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更与雅典、开罗、罗马一起被誉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西安,古称长安。遍布西安的帝王陵墓、宫殿遗址、古刹名寺和园林名胜,是西安成为了一座历史文化的宝库,数不胜数的文物古迹都向人们彰显它曾经有过的辉煌以及深厚丰富的历史文化魅力。就是在这样一个城市,在这你可以感受到中国几千年的沧桑变化,以及中华文明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
20xx年1月14日,在北京举行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授牌仪式上,西安曲江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景区成功晋升国家5a级景区,成为我省继兵马俑、华清池和黄帝陵之后,第四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西安市属第一家5a级景区,是全国首个区域性、多景点整体打包晋级的国家5a级景区。
西安曲江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景区位于西安曲江新区核心区域,总面积3.8平方公里,是中国唯一的唐文化主题景区。这里有唐都长安玄奘译经之地、佛教祖庭-大慈恩寺;西安地标、千年古迹-大雁塔;构架山水、师法自然,保存唐大慈恩寺大雄宝殿殿基遗址的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遗址公园-大唐芙蓉园;以唐代曲江池遗址为摹本,因循山水格局的开放式文化体验公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在历经1400多年风雨的唐城墙遗址之上,恢复再现的以唐诗人物和唐诗意境为主题的唐城墙遗址公园;还有亚洲最大矩阵式音乐水舞广场、大雁塔文化休闲景区、炫美盛唐天街以及大唐不夜城。
景区文化历史资源厚重,景色宜人环境优美,处处体现着环保理念与人文关怀,已成为西安城市新名片,古都旅游新品牌。游客步入景区之中,每一个脚印都行走在遗址之上,每一次游历都在完成着与历史的对话。
大慈恩寺的历史
大慈恩寺建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唐高宗李治为太子时,为报答生母文德皇后的慈恩,奏请太宗敕建佛寺,赐名“慈恩寺”。寺建成之初,迎请高僧玄奘担任上座法师,玄奘于此创立了大乘佛教慈恩宗,此寺就成了中国大乘佛教的圣地。显庆元年(656年),唐高宗御书《大慈恩寺碑记》,从此寺名称为“大慈恩寺”。由于高僧玄奘主持该寺,故此寺地位、名声大大提高。加之寺内多植名贵花草,如牡丹、芍药等,因而常有不少王公贵族到寺院进香赏花,甚是热闹。唐末战乱时,寺院损毁。今天的大慈恩寺是当时寺院的西园,为明末清初所重建。
大雁塔的历史
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春,玄奘奏请建造雁塔,到十月建成。初时塔为五层,砖表土心。公元701-720xx年,武则天长安年间重修时改建为七层楼阁式砖塔,一直保存至今。该塔是为保存从印度取回的贝多罗树叶梵文经而建的,并葬有舍利子万余颗。据说塔名的来历是这样的:大雁塔是玄奘仿照印度的雁塔而建,故沿袭印度塔之原名。塔名前加一“大”字是代表大乘佛教的意思。
“雁塔题名”的典故
“雁塔题名”始于唐代。当时每次科举考试之后,新科进士除了戴花骑马遍游长安之外,还要雁塔登高,留诗题名,象征由此步步高升,平步青云。这在当时是很高的荣誉。唐代伟大诗人白居易考中进士后,登上雁塔,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表达他少年得志的喜悦。到了明代,长安虽已不是国都,但当地的文人学士追慕唐代雁塔题名的韵事,在每次乡试(相当于省级考试)结束后,考中的举人都要相携登塔,题诗留名。直到现在,大雁塔有的门楣和石框上还有前人的部分题诗留存。
大雁塔.大慈恩寺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游客的必到之地。登上塔顶,凭栏远眺,长安风貌尽收眼底。
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塔身呈方形锥体,具有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风格。塔高64米,共七层,塔身用砖砌成,内有楼梯盘旋而上。每层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凭栏远眺,长安风貌尽收眼底。塔的底层四面皆有石门,门楣上有精美的线刻佛像,相传出自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塔底层南门两边立有碑石,左边的是唐太宗李世民亲自撰文、大书法家褚遂良手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右边的是唐高宗李治撰文、褚遂良手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这两块碑石是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十月由玄奘亲手竖立于此的,至今保存完好。值得一提的是,唐代画家吴道子、王维等曾为慈恩寺作过不少壁画,可惜早已湮没在历史中。但大雁塔下四门洞的石门楣、门框上,却还保留着精美的唐代线刻画。
有关雁塔圣教序临帖心得体会范本六
欢迎大家来到素有“文献名邦”之称的大理旅游。
大 理
大理是滇西高原上的一座美丽的城市,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并且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大理古称叶榆,因五代时白蛮首领段思平建立了大理国而得名。唐宋时,大理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大理的名胜有苍山、洱海、古城及蝴蝶泉,我们今天要游览的是崇圣寺三塔,它已成为大理旅游的标志。
崇圣寺概况
崇圣寺位于大理古城北1.5公里处,东临洱海,西靠苍山应乐峰。
崇圣寺建成的时间为南诏国后期,为南诏国第十代王劝丰佑时(824—859年)所建。建成之后即为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佛教活动的中心,到大理国时成为著名的皇家寺院。故崇圣寺有“佛都”之誉。
崇圣寺又名三塔寺,也就是我国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所写的三塔寺和现代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在《天龙八部》中所提到的天龙寺。崇圣寺壮观的庙宇建筑在清咸丰同治年间烧毁,只有三塔完好地保留下来。
崇圣寺中的“圣”指的是观音,大理地区观音崇拜极盛,一年一度的三月街也称观音街。《续云南通志》记载:“崇圣寺前有三塔,寺内有观音像,高二丈四尺,唐蒙时董善明铸。”
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被评为全国aaaa级旅游区。
崇圣寺到了,请随我下车。
塔的基本知识
进入大门,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位于台阶之上的三塔。前方正中较大的称千寻塔,两侧位置靠后的塔规模较小一些。
塔起源于印度,最早用于藏佛的舍利,形状为一个半圆形坟冢。传人中国后,与中国传统建筑相结合,演化出丰富的形式,有楼阁式、密檐式、覆钵式、金刚宝座式等。我们现在看到的三塔均为密檐式。
大理地区盛行建塔,除三塔外,还有一塔、蛇骨塔等。
千寻塔
千寻塔全名为“法界通灵明道乘塔”,建于唐代南诏劝丰佑时期,据说是唐代恭韬、徽义两位工匠用了48年时间设计建造的。
千寻塔矗立在两层高大的台基上,塔高69.13米,共有16层,是我国少有的层数较多的偶数层塔。
塔的结构为密檐式空心砖塔,塔心中空,古时有井字形楼梯供人攀登。
自下而上由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塔身每层正面中央开券龛,龛内有白色大理石佛像一尊,两边龛为窗洞。两层窗洞的方向交替错开,以利于塔内的采光和通风,同时交错开窗有利于塔的坚固性。
塔檐越往上间距越小,自第三、四层起逐渐向内收束,最后收束于塔顶。使得塔身的外形轮廓不是僵硬的直线向上,而是呈上下向内收,中部微凸的曲线,其形制与西安小雁塔略同。
以前塔顶四角各有一只铜铸的金翅鸟,传说用以镇压洱海中的龙妖水怪。
照 壁
塔正中朝东一面有一照壁,照壁上有“永镇山川”四个楷书大字,每个字高1.7米。为明代黔国公沐世阶所书。
题这四个字的原因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大理地区水患多,“永镇山川”意在镇服水患,塔顶的大鹏金翅鸟也是镇龙之物;另一种说法是大理被纳入明朝的版图后,镇守云南的黔国公(沐英之孙沐世阶)题下“永镇山川”意在誓死镇守云南山川。 。
小 塔
南北两座小塔与千寻塔在平面布局上呈一等腰三角形,距千寻塔的距离均为70米,两小塔相距97.5米。
它们的建筑年代晚于千寻塔,大约在大理国时期,相当于中原的五代时期(公元12世纪左右)。
两座小塔均为十层八角形密檐砖塔,高42.19米,每层分别雕券龛、佛像、莲花等,塔身外涂抹一层白色泥皮,塔顶有伞形铜铃和三只铜葫芦。 l
特 点
对于三塔,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三大特点:
①千寻塔为16层,小塔为lo层,均为偶数层塔,与中原盛行的奇数层塔截然不同;
②千寻塔的外形轮廓是上下向内收缩,中部凸出,呈现出柔和的曲线美;
③据说建造三塔时采取了“堆土建塔,挖土现塔”的建筑方式。
三塔建成1000多年以来,经历了长期的风雨剥蚀和多次地震的考验,塔基依然稳固,塔身也未见明显倾斜(据载,明正德己亥年,即公元1520xx年5月6日大地震,城内房屋倒塌99%,而三塔岿然不动,仅震落千寻塔塔顶宝刹,可见三塔具有很高的建筑技术水平)
路中这块石头是有名的蛙鸣石,用石头撞击它会发出青蛙的鸣叫声。
文物陈列馆
绕过三塔,路的两旁这两个陈列馆是崇圣寺三塔文物陈列馆,里面陈列着在维修三塔的过程中发掘出土的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各种文物680余件。其中包括了《金刚般若经》图卷、《大陀罗尼经》、纯金观音像、金质释迦牟尼坐像等以及大量珍珠、玛瑙、水晶、珊瑚、绘画等珍贵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是研究南诏、大理国历史的实物资料。
正面这座楼就是南诏建极大钟的钟楼,右边有一个三塔聚影池,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六塔”。
钟 楼
南诏建极大钟钟楼,原名为胜概楼,始建于南诏建极十二年(公元871年),为重檐木构建筑,毁于清咸丰同治年间,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楼重建于1997年,高19.97米。
原来的大钟称为“建极大钟”,铸于南诏建极十二年(公元871年),徐霞客曾在《滇游日记》中这样写道:“钟极大,径可丈余,而厚及尺,其声闻可八十里。”当时大理著名的十六景中有一景就是“钟震佛都”。寺内的巨钟与大殿同时毁于清咸丰至同治年间,现在重铸的建极大钟,是由北京古钟博物馆据史料设计,由南京晨光机器厂铸造。钟高3.86米,直径2.138米,重16.295吨。目前为中国第四大钟,云南第一大钟。
钟外壁铸有精美的图案:上层为六幅波罗蜜图案,分别为妙法波罗蜜、胜叶波罗蜜、慈音波罗蜜、金刚波罗蜜、智宝波罗蜜和大轮波罗蜜;下层为六幅天王像,分别是:多闻天王、天主帝释天王、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大梵天天王和广目天王。
钟楼的后面是雨铜观音殿。
雨铜观音殿
雨铜观音殿为五开问单檐歇山顶木构建筑,毁于文化大革命期间,于1999年重建。殿高29.99米,占地面积8 100平方米。
殿内正中供奉着站立的雨铜观音像。原像铸于南诏中兴二年,即唐昭宗光化二年(公元899年),后被毁,1999年重铸。像高8.6米,莲花座高1.8米,下面的须弥座高2.2米。观音像及莲花座均为铜铸贴金,共耗费铜11吨。 、
相传当年在铸造这座观音像的过程中,铸到一半铜便用完了,这时天上下了一场雨,奇妙的是,落下的不是水珠而是铜珠,人们收集起这些铜珠便铸完了观音像,所以取名雨铜观音。
左边分别供奉着梵僧观音和负石观音;右边分别供奉着水月观音和阿嵯耶观音。他们都是阿嵯耶观音的不同化身。
二楼四周墙壁陈列着的是《南诏国史图传》和《大理国描工张胜温画梵像卷》的复制图。
三楼现为观音文化展。
各位朋友,三塔景区的游程就要结束了
相关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卫健委大事件心得体会范文 卫健委大事件心得体会范文怎么写(4篇)
- 最新线上亲子运动会的心得体会精选(精选9篇)
- 雁塔圣教序临帖心得体会及感悟 雁塔圣教序临帖心得体会及感悟怎么写(3篇)
- 百里杜鹃实训心得体会总结 旅游实训总结与心得体会(4篇)
- 2023年中专电工电子实训心得体会范本(优秀8篇)
- 销售八个黄金法则心得体会和感想 销售黄金13句(七篇)
- 最新寓言故事心得体会龟兔赛跑范文(精选20篇)
- 部队构建三个环境心得体会报告 部队构建三个环境心得体会报告总结(四篇)
- 年轻干部交友不慎心得体会报告 年轻干部要勇于破解难题心得体会(4篇)
- 最新汽车模型制作的心得体会总结(实用20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