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塔圣教序临帖心得体会及感悟 雁塔圣教序临帖心得体会及感悟怎么写(3篇)

  • 上传日期:2023-01-11 06:40:33 |
  • ZTFB |
  • 12页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描写雁塔圣教序临帖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大雁塔建于唐代,至今已有1000年的历史了。大雁塔高64米,有7层,底部是正方形的,下大上小。进入大雁塔底层,你会看到墙上有许多壁画,使你目不暇接。沿着塔内木质的楼梯一步步蹬高,你会发现楼梯越来越窄,越来越陡,塔内的空间也越小,而你的兴趣却会越来越高。

如果你累了,那么就下到塔底。大雁塔脚下种满了郁金香,红一片,黄一片……五颜六色,非常迷人。浓浓的香味,美丽的花朵衬托着这雄伟的大雁塔,使它格外引人注目,这时,你的疲倦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多么美丽的大雁塔,相信你也会陶醉在这迷人的景色之中。

今天,天气晴朗,碧空万里,我们游玩了西安著名的大雁塔广场。

大雁塔位于南郊慈恩寺内,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为唐名僧玄奘保存经书而建。新修的大雁塔北广场是全国唯一的唐文化广场,它东西宽218米,南北长346米。广场两旁,绿树成荫,树下有古代诗人的古诗,地上有古代诗人不同字体。游人们都在树下休息,有些小孩在树下玩耍,大家都不亦悦乎。

我们来到了全亚洲最大的喷泉,它随着动听的旋律,喷泉开始了舞蹈,在轻柔缓慢的音乐下,它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在向人们展现自己的舞姿;在激情的音乐下,它像活泼的小精灵,在花丛中舞蹈。人们都意犹未尽,我也不例外。

天气像一个淘气的孩子,把刺眼的光芒撒向大地,让人们满头大汗,我们来到了大雁塔公园,那绿树成荫,鸟语花香,颇像一个人间仙境,漫步其中,犹如空中白云上那般惬意,阵阵微风吹过,大家都眉开眼笑呢!

夕阳西下,我要走了,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大雁塔广场,心中不禁发出感叹:“好美啊!”我以后一定会再会来的,再来看看美丽的大雁塔广场!

我的家乡在举世闻名的文化古城——西安。这里有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有钟楼,鼓楼兵马俑,华清池等。而我最喜欢的地方就数大雁塔了!

北广场在大雁塔的脚下,有一百多亩,是一个唐朝文化广场。还没进门,我就看到了十根高大笔直的柱子。它们就像十位巨人一样守护着广场。左近一看,有的柱子是方形的有的柱子是圆形的',有的柱子高,有的柱子低,柱子上还雕刻着一些古色的图案,你瞧!柱子上的一条长龙腾空而起,在艺术家的装扮下显得更加威武,巨龙在一片片祥云的点缀下显得栩栩如生。

一进入口,便让我眼前一亮,我踩着青灰的浮雕来到了唐朝伟人的雕塑面前,看着他们一副豪爽的神情,我心想:我应该努力学习成为伟大的人。

广场的中心是音乐喷泉。音乐喷泉由八个大型喷水池组成,有篮球场那么大,是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它们按台阶的样子分布,一层比一层高。密密麻麻的出水孔布满了喷水池。喷泉随着优美动听的音乐喷出,在彩光的照耀下,显得光彩夺目。喷泉像变魔术一样,一会儿是彩色的烟火,一会儿是花朵水滴溅在水池里,一朵朵美丽的“鲜花”便绽开了笑脸。当音乐柔美轻缓时喷泉就像轻歌曼舞的少女,当音乐节奏快而强劲雄伟如万马奔腾时,有六十米高的水柱瞬间腾空而起,水柱直入云霄,整个场面气势磅礴,振奋人心。

喷泉的最南边便是着名的大雁塔了!大雁塔共七层,高六十四米上面小下面大。虽然它经历了无数风雨,依然巍然屹立在这古老的土地上。左进塔内,横梁立柱和楼梯都是木头做的。我沿着楼梯往上爬,一层比一层空间小。每一层都有窗口,站在窗口往下望,古城美景尽收眼底。这让我想起那句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说的真有道理这让我更懂得了它的含意。

在广场的东西两侧有许多仿唐建筑,红色的屋顶,红色的柱子,红色的屋檐下挂着红色的灯笼,这些仿唐建筑给人们带来了方便。

我爱大雁塔广场,更爱我的家乡!

描写雁塔圣教序临帖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小雁塔坐落于一座3米高的砖砌高台基上,塔高45米,平面呈正方形,是一座早期的密檐式砖塔。所谓的密檐式是指从外观看起来檐数很多、檐层密集,而更多的密檐式塔檐数比层数要多很多,且每一层高度呈递减的趋势,明显不同于楼阁式的大雁塔。

小雁塔建于唐中宗景猪年间,当初叫荐福寺塔,塔起15层,上有塔刹,下有地宫,通体用青砖砌筑,磨砖对缝。塔各层南北开有半圆形券窗,底层南北镶以石门,石门楣及门柱上线刻有蔓草及供养天人图像,线条简洁、遒劲有力,自6层以上急剧收刹,使整体呈现出圆合秀丽的外轮廓曲线。注目端详,给人以苗条、俊俏、舒展的美感,恰似一位亭亭玉立的窈窕淑女。据史料记载,这座塔的修建前后不到3年,全部由皇宫里的人出钱集资所建。小雁塔的修筑质量很高,被誉为中国早期密檐式塔的典范,比它晚100多年的云南大理崇圣寺的千寻塔就是仿照它来修建的。

在小雁塔北门的石门楣上有一块地震碑,记载了明嘉靖年间的朝廷命官王鹤在荐福寺居住的时候,听到僧人讲述小雁塔震合的故事深感惊奇,就写了一篇短文记刻在这块门楣上。碑文记载:1487年地震,小雁塔从上到下震开了一条一尺多宽的裂缝,就像开了一个大窗户,34

年后即1520xx年,关中又一次大地震,一夜之间小雁塔被震开的裂缝竟然又神奇地合在一起,当时人称之为神合,皇帝把它看作是国家的祥瑞之兆。

我们知道西安在历史上是一个多地震的地区,平均不到50年就发生一次。小雁塔被震裂、塔顶震落见于明清的史籍及碑刻记载,但它又如何被震合呢?为了搞清“神合之谜”,考古工作者对小雁塔周围进行了考古钻探,结果发现小雁塔地基是一个半球状的,有地应力分散的作用,类似于不倒翁的原理,对高大建筑确实有一定防震作用,但我们还是无法解释一个砖混结构的建筑如何能左右摇摆而不会碎落呢?再有,掉下来的砖又如何能够再上去呢?

通过科学分析和查阅考古资料,我们得出结论,小雁塔在地震后发生的裂缝并没有一尺多宽,且主体没有偏离中轴线,当时的夸张说法只是为了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今天我们看到的浑然一体的小雁塔应归功于1964年国家拨专款对小雁塔进行的整修,弥合裂缝、加固塔身,才使它“老当益壮”、巍然挺立,成为古城西安不可或缺的一景。

沿着小雁塔内的单旋楼梯可攀援至顶,由于塔刹被震落,顶上极开阔,从这里俯瞅西安全景,真有登临出世界的感觉。

从塔上下来,必须经过这个没有选择的“不二法门”,它上面镑刻的“万汇沾恩”,告诉你所有经过它的人都会受到佛的荫福,这座石门是清代光绪年间建的。

继续往南走经过存放佛经的藏经楼,前面就是大雄宝殿了,这个由两个大殿东西厢房组成的四合院是寺院的主体,西边就是方丈就寝的方丈殿,荐福寺的大德高僧当年就是在这里讲经说法的,我们仿佛又听到众僧朗朗的诵经声。荐福寺在古代多次成为国立译经场,尤以唐代义净译场最为有名,义净法师不畏艰险远渡重洋,归国后在荐福寺住持译经工作,共译经56部、230卷,成为唐代继玄奘法师后又一位伟大的佛经翻译家,唐中宗为他写的序中称颂他是“法门之龙象,凡宇之栋梁”。

在这里居住过的高僧还有贵为国师的法藏、神僧僧枷、诗僧灵澈、空门才子栖白大师、书法大德高闲上人及一些外国的求法僧人,印度僧人金刚智、日本僧人圆仁等。他们不仅参加这里的佛事活动,还开译场教徒弟。他们与这里的许多大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荐福寺成为传播佛教文化与中外友谊的圣地,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高僧大德,荐福寺才能够千古流芳。

描写雁塔圣教序临帖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到西安游览时,您一定想去看看大雁塔二这座唐代古塔是古城西安的独特标志,古人曾留下驱山晚照光明显,雁塔晨钟在城南的诗句。作为关中八景之一的大雁塔高高耸立在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内,市中心约4公里,是我国的佛教名塔之一。

大雁塔前身是著名的慈恩寺。慈恩寺初名无漏寺,到了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高宗李治做太子时,为追念死去的母亲长孙皇后的恩德,下令在长安晋昌坊建造寺院,敕赐慈恩。它北面正对大明宫含元殿,占地26570平方米,周边风景优美,为唐都长安最宏伟、最壮观之佛教寺院。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走进慈恩寺和大雁塔游览一番。

各位游客,慈恩寺是皇家主持建造的寺院,具有其他寺院望尘莫及的显赫地位和宏大规模。这座寺院当年由13座庭院组成,面积达34o亩,是现在寺院面积的7倍。其建筑富丽堂皇,装饰华丽富贵。慈恩寺现有面积32314平方米,约合48.5亩。

我们先来看寺院山门前这对威武的石狮子。说来也怪,一般外域传入我国的东西,总是先传入实物,而后才有根据实物创作的艺术品。而狮子落户我国,却例外地先传人狮子石刻艺术品,而后才有真狮子的出现。大家知道狮子是在东汉年间由波斯引入我国的,石狮子则是与佛教同时在两汉之际已自印度传入我国。狮子有护法避邪的作用,佛教认为佛为人中狮子,所以佛台前常刻有狮子,称护法狮子。慈恩寺大门口,有4尊石狮对称地雄踞左右,里边靠近大门的两尊,不清楚雕造于何年何时。东侧是雄狮,在戏弄脚下绣球。西侧是雌狮,脚边有一对小狮,称为母子狮。看来这些狮子也按照人们的习惯,以男左女右的序列摆放了。靠外边的两尊狮子,东侧一尊是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雕造,西侧一尊是民国20xx年(公元1930年)雕造。这两对石狮高度在1.7米以上,每尊重量至少也在250公斤以上。奇怪的是这两尊八面威风石制实心的庞然大物,即使用手轻轻地拍打,也会发出似铜非钢的金属声,清脆悦耳,十分动听。各位游客,您能猜出这是什么原因吗?

走进寺院是两座小楼,东边是钟楼,里边悬挂有明代嘉靖年间铸造的一口铁钟,重15吨。西边是鼓楼,楼里存有一面大鼓。长久以来,人们都把雁塔晨钟作为关中八景之一,广为流传。但以往人们都以为雁塔晨钟是指西安小雁塔的钟,其实此景指的是大雁塔,因为大雁塔这口钟重3万斤,是在大慈恩寺内于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十月铸造的,比小雁塔那口钟搬入寺内的时间早100多年,上面还铸有雁塔晨钟铭文。

众所周知,一般寺庙都有大雄宝殿,慈恩寺也一样。它的大雄宝殿位于寺院中心高台上,初建于明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至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曾予大修。大殿上面三座塑像是释迎牟尼三身像。中间的叫法身像,西边的叫报身像,东边的叫应身像。释迎牟尼为佛教始祖,原是古印度迎毗罗卫国的王子,生于公元前565年,死于公元前486年,大约与孔子同时代。三身佛东侧立有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迎叶;西侧立有其堂弟阿难,他待从释迦牟尼20xx年,也是十大弟子之一。两侧是十八罗汉和玄奘塑像。

大雄宝殿后是藏经楼,存有《藏文大藏经》等重要经典。楼下是讲堂,为佛教徒讲经说法之处,供奉阿弥陀佛铜像一尊,高1米多。殿内珍藏玄奘亲手供奉的佛座一件,还有唐代青响石四大天王像座一块。此石为蓝田玉山所产青石,敲之锵锵有声,清脆悦耳。

各位游客,我们走出藏经楼,就能看到壮观雄伟的大雁塔。看到这座唐代建筑,你们一定会又感叹又好奇吧?首先一个问题就是此塔为何要以大雁命名呢?

按照印度佛教传说,当初佛教有大乘与小乘两派,小乘佛教不忌荤腥。有一天,正是菩萨布施日,一座小乘寺院的和尚却买不到肉下饭。这时天空中一群大雁飞过,一个和尚望着雁群自言自语:今日增房无肉吃,大慈大悲的菩萨一定不会忘记这是什么日子。话音未落,领头的大雁便折翅坠地。于是全寺和尚大惊失色,认为这定是菩萨显灵。他们就在大雁坠地处建造石塔,并戒绝荤腥,改信大乘佛教。因此,佛塔又称大雁塔。

到了大雁塔,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名僧玄奘,他是慈恩寺内的第一任住持方丈。相传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著名高僧玄奘大师为安置他从西域带回来的经书、佛像、舍利,奏请高宗允许,在慈恩寺西院,敕建了大雁塔。当年三月动工,玄奘亲自监造,一年建成。

各位游客,大家一定看过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及据此改编的同名电视连续剧,那么《西游记》里的唐僧是否就是唐代这位著名和尚玄奘呢?玄奘法师俗姓陈,13岁在洛阳出家为增,勤奋好学,在国内各地访师问学后,决意到佛教发源地印度去探索佛教的精蕴。玄奘于唐贞观三年(公元620xx年)从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穿越上天飞鸟、下无走兽的戈壁沙漠,西行直至天竺,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学成后返回长安,历时20xx年,行程5万公里,经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取回佛经657部,并在印度获得极高地位,备受尊崇。回国后,在唐皇室的支持下,他集中各地博学高僧,组成规模空前的佛经译物场,并亲自任译主。翻译的佛经无论从质量或数量上都远远超过前人,开创了我国翻译史上的新时期,共译著佛经75部1335卷,撰写了《大唐西域记》,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应该说《西游记》是以唐代玄类西出取经为背景而写成的,但故事里的唐僧不全指玄奘,而是一个经过艺术化的文学作品里的人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