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都风景区导游词(大全8篇)

  • 上传日期:2023-11-20 18:23:45 |
  • ZTFB |
  • 12页

健康的生活习惯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基础。总结是一个完善自我和提升自己的过程,要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总结经验和方法,希望能够给我们一些启示和借鉴。

仙都风景区导游词篇一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诸位来仙都参观游览,我是你们本次的导游小莫。

仙都,古称缙云山,是一处以峰岩奇绝,山水神秀为特色,融田园风光与人文史迹为一体,以观光、休闲、度假、科普为主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风景名胜区由仙都、黄龙、岩门、大洋山四个景区及鼎湖峰、倪翁洞、小赤壁、芙蓉峡、黄帝祠宇等300多个景点组成,总面积166平方公里。境内九曲练溪、十里画廊;山水飘逸、云雾缭绕;田园风光、野趣盎然,人文荟萃、古迹满目。鼎湖峰是仙都景区标志性景观,它状如春笋,高170.8米,拔地而起,直刺云天,从不同角度观赏有“天下第一笋”、“天下第一石”、“天下第一指”之美誉,唐白居易有诗赞曰:“黄帝旌旗去不回,片云孤石独崔嵬;有时风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

仙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与黄山、庐山等列为轩辕黄帝的三大行宫——三天子都,自唐以来就有官方祭祀始祖黄帝的传说。缙云黄帝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南方黄帝文化的辐射中心。据元朝《仙都志》记载,唐天宝七年六月八日,在缙云山鼎湖峰周围五彩祥云缭绕、鸾鹤飞舞、山呼“万岁”。缙云郡太守苗奉倩将此上奏朝廷,唐明皇李隆基听后大悦,叹道:“真乃仙人荟萃之都也!”并赐御书“仙都”两字。从此,缙云山亦称仙都山。景区内的黄帝祠宇,始建于东晋,与陕西黄帝陵遥相呼应,有“北陵南祠”之称,是中国南方祭祀黄帝的主要场所。

仙都道教兴盛佛教发达。道教典籍称仙都为玄都祈仙洞天,属三十六小洞天之二十九,为我国古代道教活动中心。自东晋时期开始先后有葛玄、葛洪、陆修静、孙游岳、陶弘景、周景复、刘处静、闾丘方远、杜光庭、许石昔等道教宗师在仙都辟谷养气,修真传教。三国孙权时期,就有僧人在缙云建寺院,历朝历代延至今日仍有寺院20多座。其中黄龙寺、栖真寺、九松寺、南宫寺、清福寺、永安寺、广慈寺、福昌寺、地藏庵等规模较大,名僧多,香火盛。在中国佛教史上,缙云仙都出了两位大师,一是唐代天台宗六祖智威禅师,二是唐代净土宗师五祖少康大师。

秀丽的山川、神奇的传说,数千年来不但陶冶了勤劳好客的仙都儿女,而且也吸引了历代文宗巨匠。谢灵运、王羲之、李白、白居易、沈括、朱熹、范成大、王十朋、汤显祖、徐霞客、陈子龙、朱彝尊、袁枚、郭沫若、茅盾、沙孟海等都在仙都留下了足迹和诗篇,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海燕、江南、上海、长春、北京、浙江等电视制片厂及众多的电视剧制作公司,在仙都拍摄了《阿诗玛》、《漂泊奇遇》、《凤凰之歌》、《八仙的传说》、《杨门女将》、《绝代双骄》、《天龙八部》、《汉武大帝》等近百部影视作品,著名电影艺术家赵丹曾说:“仙都是一个天然的摄影棚”。

仙都有山皆绿、有水皆碧,美在自然,真在纯朴。可以开展返朴归真、回归自然游,寻根问祖、朝拜先圣游,好溪竹筏漂流游,高山观日出、云海花海游,火山地质科普游,珍稀动植物考察游,野营野炊游,攀岩探险游,度假休闲游,影视星空博览游等。总之,丰富多彩、神秘迷人的仙都之旅,定能使你留连忘返,终生难忘。

仙都风景区导游词篇二

不知不觉,寒假已经接近了尾声,天气也慢慢地有些变暖和起来了,我和家人还有几个朋友,趁着今天这个美好的天气到缙云的绿道来逛逛。

进入了仙都风景区,发现它已经改变了容貌。

两排的旧房子已经变成了一幢幢独具一个,独有风味的名宿。路中央种着一棵棵绿树,像一位位清洁工似的,不仅美化了视觉上的美感,也大大提高了环境的空气质量。马路边上的小集市也拆了,使得道路更加宽敞,并且加上了休息用的躺椅和秋千。树枝上掉落下了旧叶,长出了一些嫩绿的新叶,这仿佛就像一把把小雨伞,时不时随着微风拂过,在微风的协助下慢慢地飘下来,为你遮挡阳光,给你舒适而温馨的休息体验。热闹的街市走了,但随着安静,美丽的仙都来了。

走在绿道上,吸着清新的空气,一股清泉从石缝里流出,“叮叮——咚咚——”唱起了美妙,悦耳的歌。溪水清澈见底,一些小鱼在溪水中快乐的戏水,玩耍,不亦乐乎。路旁的田野里长满了许多的小草,仿佛就是绿色的海洋,在这绿色的海洋中藏着几朵红色的海棠花,这时几只麻雀低飞掠过,这画面犹如出自国画大师笔下的飞鸟绿草藏画图。让人深深的陶醉在了其中。这为绿道的美丽又增添了几分色彩。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木桥上,黄色的落叶铺满了桥面,一层一层,就像绵绵不断的地毯,微风拂过,又像一朵朵永不停息的黄色的浪花,在海面上涌动。

山上的清泉顺着石缝流出来,顺着石壁流下来,滋润着周围每一寸土地的植物,给予它们妈妈班的呵护。道路两旁还长有许许多多的三叶草。我的朋友说:“如果你能找到有四片叶子的话,那棵就是幸运草。”

踏着一缕缕的阳光,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陶醉在这片世外桃源里。

仙都风景区导游词篇三

九乡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是云南省新兴的以溶洞景观为主、溶洞外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族风情为一体的综合性风景名胜区。九乡位于宜良县九乡彝族回族自治乡境内,南距石林仅22公里,与石林景区共同形成“地上看石林,地下游九乡”的喀斯特立体景观。九乡拥有上百座大小溶洞,为国内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洞穴群落体系之一。

风景名胜九乡风景区地处山区、气候温凉,区内峰峦连绵,山峰谷底相对高差200米左右,地表海拔在1750~1900米之间,地势起伏不大。显示出溶洞分布区内地势上升,河流下切浸蚀的青幼年期河流地貌景观。九乡境内森林茂密,覆盖率达62.3%,珍贵动、植物资源丰富。张口洞古人类居住遗址,代表了我国南方一种独特的旧石器文化,被称为“九乡一绝”。

九乡由于其特殊的自然、人文沉淀,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在不足六十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分布着大小洞穴近百座,堪称溶洞之乡。现已开发出的叠虹桥景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九乡风景名胜区距昆明90公里,距宜良县城47公里。九乡风景区是云南新兴的以溶洞景观为主体,洞外有山水峡谷风光、民族风情、人文景观、配套齐全的大型综合性风景旅游区。九乡风景区地处山区、气候温凉,与昆明市区气候温差相等。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平均气温14.6℃,最热月7月平均19.3℃,最冷月1月平均7.8℃,年均无霜期234天,年平均降水量1064毫米,年均日照2123小时,年均相对湿度78%左右。九乡风景区内峰峦连绵,山峰谷底相对高差200米左右,地表海拔在1750~1900米之间,地势起伏不大。南盘江支流麦田河纵贯全区,小岔河、比柯河、甸尾河、风摆箐、小箐、拆枝棵等箐间溪流分布于麦田河道两侧。麦田河河床比降大,河谷深切,多“v”形崖壁和峡谷,沿河裂点众多,浸蚀,溶蚀现象十分强烈,河岸零星保存有两级浸蚀阶地的残余,高出现代河床10~80米,阶地残余与溶洞相沟通,显示出溶洞分布区内地势上升,河流下切浸蚀的青幼年期河流地貌景观。

据国内外洞穴科学家考察论证后认为:九乡溶洞群发育于六亿年前古老的震旦纪灯影组浅海沉积和灰白色含硅质条带的白云岩中。这是一个非稳定断裂的、溶蚀与浸蚀迭加的岩溶洞穴系统,计有被称为“史前奇观”的古海洋微生物化石——叠层石,倒石牙,生物喀斯特(亦称生物造礁奇景),边石湖群、地下广场大厅、暗峡谷、鱼背石、卷曲石、涡穴等多种水文地质奇观及立体层型洞体和多层洞穴景观等典型剖面和景点。有的是国内罕见的绝景,有的是世界地质学教科书上从未有过的实例,因而备受国内外名家的赞誉。专家们认为:九乡溶洞群拥有上百座大小溶洞,为国内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洞穴群落体系,类型齐全,风格多样,被誉为“溶洞博物馆”。

九乡溶洞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包括区域喀斯特发育特征,组合景观类型,植被及动物群落,洞穴发育及分布特征,洞穴水文、气候、生物、矿物及景观;从张口洞发掘的实物及保留完整的地层剖面来考察,对于研究区域性数十万年以来的古地质、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环境、古动物演化,以及有人类生活以来的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等;从人文科学方面来考察还有民族学、民俗学、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等科研课题。还有洞穴探险,洞穴疗养,教学,实习等多种综合性功能和价值,而科研价值远远高于观赏价值。九乡溶洞附近无工业、无污染、环境幽静,空气格外清新,是游玩,休养的好去处。

仙都风景区导游词篇四

各位朋友,大家都知道轩辕黄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于不断兼收并蓄和发扬光大,已成为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内在动力。缙云仙都,相传为轩辕黄帝铸鼎炼丹与驭龙升天的地方(汉司马迁《史记?封禅书》中已记载),缙云黄帝文化是由历史传授的长期积淀和多种因素交合而形成,源于50xx年前黄帝缙云氏族南迁浙江缙云山一带以后,与当地先民的原始信仰结合,吸收道家、儒家等学说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古老文化。其精髓渗透了当地的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黄帝的踪迹及其相关的传说遍及缙云的山山水水。下面我先给大家说说有关黄帝的故事。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号有熊氏,又曰缙云氏,帝鸿氏,乃少典国君之次子。他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少年时思维敏捷,青年时敦厚能干,成年后聪明坚毅。当时炎帝神农氏族已经衰落,酋长们互相攻伐,战乱不已,生灵涂炭。黄帝毅然担负起安定天下之重任,四周许多部落纷纷前来归附。炎帝与蚩尤争夺黄河下游地区,被蚩尤打败,退到河北涿鹿,向黄帝求救,黄帝欣然应允,与炎帝联盟,在涿鹿的原野与蚩尤决战,擒杀了蚩尤,获得胜利。从而黄帝的威望越来越高,天下君主的地位逐渐形成。炎帝虽被蚩尤打败,但尚存实力,他不满黄帝成为天下霸主,起兵反抗,于是炎黄二族发生火拼,决战于阪泉之野,最后黄帝得胜,奠定了天下。

黄帝即位之时,有云之应,因此设置了以云为名的中央职官,管宗族事务的为春官,叫青云;管军事的为夏官,叫缙云;管治安的为秋官,叫白云;管营造的为冬官,叫黑云;官中央事务的叫中官,叫黄云。黄帝在加强国家管理的同时,又开始抓生产、治五气、艺五种、劝民农桑,在种植、纺织、造字、造车、作乐、作舟、作弓矢、算数、筑城、测气象等方面均有发明,开启了中华民族50xx年之文明。黄帝为寻求控制阴阳、养育百姓、富邦强国的长生之策,披山通道,未尝宁居,渡黄河跨长江,得到崆峒山仙人广成子与黄山仙人容成子的指点,找到了奇峰异石、山水神秀的洞天福地缙云仙都,遂安营扎寨,在仙都鼎湖峰铸鼎炼丹。待六六三十六天后,金丹炼成,万众欢腾,鸾鹤飞舞,仙乐响亮,在缭绕鼎湖峰周围的五彩祥云中,飞出一条五爪神龙,迎接黄帝上天。黄帝给自己的儿子与五官的大臣们交代完后事,遂驭龙登天。当神龙离地数尺时,附近的臣民见黄帝登龙升天,也慌忙攀住龙须跟着上,这龙须哪里经得住众人的攀扯,纷纷断了,并连人一起摔了下来,众臣民不禁伤心大哭。龙须落地却化成了草,人们就叫它为龙须草,也叫缙云草,现鼎湖峰脚下仍长着茂盛的龙须草,汉司马迁《史记》、晋谢灵运《名山记》与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均有详细的记载。

好,现在我该给大家说说仙都与黄帝文化联系最密切的几个旅游主景点:

云霄,誉为“天下第一峰”、“天下第一石”、“天下第一笋”。更奇的是在这峰顶上还有一个小湖,湖里的水一年四季不竭。相传,这就是轩辕黄帝在此铸鼎炼丹,然后跨龙升天而去的地方,这湖就是被鼎所压塌而成,故称“鼎湖”。唐白居易用“黄帝旌旗去不回,片云孤石独崔嵬。有时风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的诗句来描绘这天下奇观。大家看,鼎湖峰右侧有一小石笋、高40.7米,小而尖,与鼎峰峰一大一小相映生辉,像依偎在成人身旁的童子,叫童子峰,传说这就是黄帝的儿子小昊化成的,他办完父亲交待的事,也就是把父亲炼成的金丹埋在昆仑山下,帝位传给黄帝之孙昌意后,毅然回到缙云山中,永远和当地的老百姓在一起。我们再到鼎湖峰脚下看,这一根根长得如针,颜色翠绿的草就是龙须草,当地人把龙须草织成草席,叫“龙须席”,这龙须席具有冬暖夏凉、安神养性、并能防治皮肤病等特点。其实,它的药理作用还很多,大家不妨在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去找一找。

仙水洞,傍依鼎湖峰,洞口面溪,形如古镜,古又称“镜岩”。有泉水从洞中石缝里渗出,注于小方池中,大旱不枯竭,梅雨不溢出,水质清淳甘凉,久蓄不腐,相传轩辕黄帝曾用此水炼丹。饮之,能健身美容,延年益寿,故名仙水,唐代著名道士周景复饮此水80余年而仙化,唐诗人皮日休与陆龟蒙有诗为证。我们来看投资者为他们的诗所立的石碑。我们从仙水洞内往北50米,看步虚山下面有几条东西走向依山而生的岩沟,如车轮压碾痕迹,传说这是黄帝乘龙车登步虚山的辙迹,叫“轩辕辙迹”。

仙都风景区导游词篇五

马鞍山采石矶导游词篇一采石矶位于马鞍山市区西南约5公里的采石公园里的翠螺山麓,古称牛渚矶。它和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合称长江三矶。以山势险峻,风光绮丽,古迹众多而列三矶之首,素有千古一秀之誉。采石矶突兀江中,绝壁临空,扼据大江要冲,水流湍急,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采石矶历来为江南名胜,古往今来,吸引着许多文人名士,像白居易、王安石、苏东坡、陆游、文天祥等都曾来此题诗咏唱,特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多次来采石矶游览,留下了许多有名的诗篇。现在在采石矶上建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马鞍山的旅游景点。

游人来到马鞍山市西南的唐贤街,过锁溪桥,即见平地拔起的翠螺山。山西北临大江,三面为牛渚河环抱,海拔131米,犹如一只硕大的碧螺浮在水面而得名。此山原名牛渚山,相传古有金牛在此出渚。山间林木葱绿,蔚然深秀,西麓突兀于江中的悬崖峭壁就是著名的采石矶;西北临江低凹之处,人称西大洼,北边山脊梁叫蜗牛尾,山势险峻;南麓林木葱郁,亭阁隐隐,太白楼等文物古迹均分布在这一带,最高处是翠螺峰。

(806~820年),原名谪仙楼,距今已有1100余年历史。清雍正八年。

二、三楼阁檐下置郭沫若书写的太白楼和张恺帆书写的谪仙楼匾额,各具神韵,十分醒目。进门檐下两壁嵌有一块清代重修太白楼碑记和一块记载李白生平的碑文。进入大厅迎面大屏风绘有太白漫游来石图,壁上挂着太白游踪图,楼上设两尊黄杨木太白雕像,一立一半卧,还有太白手书拓本和各种版本诗集陈列,以及历代名士文人的诗篇、楹联、匾额和绘画。太白楼西侧是广济寺。绿树掩映之中的观音阁是圮毁的广济寺仅剩的建筑,内供观音菩萨像。阁前左侧有一口赤乌井,是采石矶最为古老的历史文物。

广济寺西首有蛾眉亭,亭建于北宋,已有900多年历史。亭内有数方珍贵的古碑。蛾眉亭据险而临深,凭高而望远,景色秀丽。亭前左前方临江之处,是一块平坦巨石为联璧台,此石嵌在葱郁陡峭的绝壁上,伸向江中,险峻异常。民间传说诗人李白是在这里跳江捉月,骑鲸上天的,故又称捉月台或舍身崖。联璧台左下侧的临江绝壁之上有燃犀亭,四方小亭简朴典雅。传说东晋将领温峤在此燃犀角照金牛水怪。亭下滔滔江水穿过天门一泻而下,浪击峭壁,卷起千堆雪,气势壮观。亭西侧石阶下还可以看到悬空横出的巨石,上有一只50余厘米长的大脚印,传说是明初大将常遇春三打采石矶时留下的。翠螺山半山腰还有李白衣冠冢,墓用青石垒砌,基高2米,直径5米,墓碑上镌唐诗人李白衣冠冢。四周松柏簇拥,芳草菲菲,环境幽静。三元祠,又称三官洞,是采石矶最大的一座天然石洞,在蛾眉亭西侧岩下,洞傍山临江嵌在崖壁间,下落无地,如自水出,江水拍击洞边崖壁,浪花飞溅,令人眩目。洞内上下两层,洞内有洞,可通大江,环境别致,四季景色迥然各异,洞中供奉天、地、水三元水府神位。内还设有茶室。

马鞍山市中心还有雨山湖公园,当涂县境内有青山李白墓、天门山等名胜古迹。

马鞍山采石矶导游词篇二各位来自合肥三中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欢迎来到山水诗城马鞍山,大家看到我是不是觉得特别熟悉呢?是的,我是大家10届的学姐兼本次出行的导游。今天呢,将由学姐我带领大家参观马鞍山市著名的旅游景点采石矶!

采石矶位于马鞍山市西南约五公里的采石公园里的翠螺山麓,它和湖南岳阳的城陵矶,江苏南京的燕子矶合称为长江三矶。凤台东出无多地,牛渚南来第一矶,采石矶以雄、奇、秀、险集于一体而居于三矶之首,素有千古一秀的美称。采石矶历来为江南名胜,古往今来就吸引着许多文人名士的到来,像白居易、王安石、苏东坡、陆游、文天祥等,都曾来此题诗唱咏,特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多次来采石矶游览,留下来许多有名的诗篇。当代著名建筑专家陈从周教授说:国中园林甚多,而借青山,借绝壁,借大江,借文化造园者,独采石矶矣!

采石矶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马鞍山市重要的旅游景点,内建有延园,林散之艺术馆,圆梦园,太白楼等旅游景点。

其中太白楼是为了纪念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而建造的。大家都知道李白号三仙,诗仙、酒仙是大家都知道的,那还有一位是谪仙,说李白不是凡人,他是天上被贬谪下来的仙人。李白字太白,不是因为他皮肤很白,而是因为他母亲怀他时梦到太白金星入怀,所以很多人说他是太白金星下凡。而关于李白的出生之地呢至今尚有争议,但他的终老之乡却早有定论,就是在马鞍山啦!关于他的逝世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有人说是醉酒,有人说是溺水,有人说是病逝。最广泛的说法就是我刚才说的,醉酒后跳江捉月,但事实上呢,李白是病逝的,得的是胸膜炎。采石矶的著名景点太白楼就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大诗人而建造的,它始建于唐元和年间,原名谪仙楼,距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清雍正八年重建,改名为太白楼,又叫唐李公青莲祠,它与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湖北武昌的黄鹤楼以及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合称为江南著名的三楼一阁。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太白楼是清光绪年间湘军水师总督彭玉麟所建。太白楼高18米,长34米,宽17米,是阁楼式建筑,主楼为三层,一层为厅,二层为楼,三层为阁,前后分两院,前为太白楼,后为李白祠。楼内有两尊黄杨木雕的李白立、卧像,陈列有太白手拓本和各种版本李白诗集以及历代文人名士的诗篇、楹联、匾额和绘画。

其中李白的卧像就和一首我们耳熟能详的诗有关。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其实写这首诗时李白已经到了晚年,落魄的他这时已经没人和他一起喝酒了,这个时候只有他自己,还有酒杯中自己的影子和他的好朋友月亮,所以李白的很多诗都是描写月亮的,我们来想象一下啊,举杯邀明月,杯子应该是高高举起来的啊,可是大家到了那儿我们会发现,其实杯子是在李白怀里的,这是为什么呢?这和当时创作李白像的年代有关,当时处于__时期,我们知道__时期举出去的一定是毛主_语录红本子之类的,所以当时呢是硬生生的把李白的手给收回来了。昂首挺胸的金丝楠木是古代皇帝棺木的高规格,现在都是按两来称的,而且这幅相不仅它的本身价值高,它的人文价值也非常了得。这幅相是由十大雕刻家闫玉明主刀的,由三个人共同指导他完成。这三个人都很了不起,第一位郭沫若先生,当代文豪,它的神态就是由郭老师塑造的;第二位沈从文,当代有名的作家,他对古代服饰也有很多的研究,这雕像上李白穿的衣服就是由沈先生定的;第三位刘开渠,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创作者。三个巨匠共同完成了这幅雕像,所以这幅像被称为李白的标准像,很多摄影或者照片都是按照这幅像所完成创作的,所以到了太白楼,我们得仔细看一看这幅流芳百世的雕像。

出太白楼向东,便来到彭公祠,它和太白楼连成一体,构成了马鞍山李白纪念馆。院内有吟诗台,台上的是李白的将进酒,是毛主_的狂草,这是1958年毛主_来到马钢视察吃完饭后所写的,毛主_写这首诗时一气呵成,所以有个错别字,与尔同消万古愁的尔字写成了你,当时毛主_的秘书看到了就对主席说有错别字,主席就说,有人好啊,人多力量大么!所以这句口号还是从我们这里传出去的呢。

院内还有一位天外来客陨石。在历史或者传说中,一些重要人物的出现总是伴着一些奇特的现象,以突出他的与众不同。像孙悟空,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贾宝玉,是衔玉而生的;三国时期魏国之主曹丕的妃子甄氏,出生时双眼紧闭,手握美玉,所以才有了后来的佳作《感甄氏》,也就是《洛神赋》。相传李白出生时就有一颗陨石落在了他出生的地方,这颗陨石面上呈现的是一个不规则的八卦,它与我们常见的八卦有所不同,很像麻将中的一筒,而另一边却像一个人的脸,相传这就是李白的长相。陨石上的人相眉毛、眼睛、鼻子、嘴巴都栩栩如生,有一种说法是,摸一下李白的嘴,沾一沾李白的仙气,摸两下李白的嘴,沾一沾李白的才气,摸三下李白的嘴,沾一沾李白的酒气。大家有兴趣的呆会可以尝试一下。

从太白楼西侧沿小道上翠螺山,不远就可以看见古木掩映中的黄墙黑瓦的广济寺,它建于三国吴赤乌二年,从寺门两边经传白马,寺创赤乌就可以看出这座寺庙的悠久历史。确实,寺前的赤乌井就是当年僧人为取水而挖掘的,赤乌井又叫广济井,是采石矶最古老的历史文物。那说道广济寺的赤乌井,就不得不说说采石矶名字的由来了。关于这呢,还有一段传说,相传,采石矶下曾有金牛出没,所以采石矶古称牛渚,三国吴赤乌年间,僧人在挖井取水时得到了一块璀璨夺目的五彩石,视若珍宝,便琢成了五彩香炉供奉寺内,作为镇山之宝,故得名彩石矶,取五色彩石之意,又叫采石矶。

因为独特的山水景观和众多的文人遗迹,更因为李白在这里留下了著名诗篇和浪漫传说,采石矶历来就是人们寻幽探胜的绝佳去处,历代文人名士的到来更使采石矶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和神奇的魅力。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说到着呢,我们已经到达采石矶脚下了,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起下车看看这风景秀丽的采石矶吧!

马鞍山采石矶游记篇三7月17日,爸爸和妈妈带我来到了安徽省马鞍山市的采石矶风景区游玩。爸爸先开车带我们来到合马汽渡,这可是我第一次坐汽渡,不要太兴奋哦!原来汽渡是人坐在车里,然后轮渡载着汽车过江,到江对岸的马鞍山。在汽渡上,我们全家走下车,站在船边,吹着阵阵江风,看着滚滚长江水,真有一种惟见长江天际流的感觉!

下了汽渡,爸爸把车开到采石矶门口。下车喽,现在,就由我来当一名小导游,带领大家去领略一下采石矶的秀丽景色吧!采石矶,又称牛渚矶,居我国著名的长江三矶之首。绝壁临江,水湍石奇,被誉为天下第一矶,采石山水甲江南。我们先来到了著名的太白楼,唐朝诗人李白,字太白,他曾多次在这儿吟咏诗歌,是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留下了许多不朽的篇章。其中《望天门山》就是他在登临采石矶时写下的优美诗句。我现在再背起这首诗来,真是身临其境,也能体会些诗中的意境了。唐代元和年间,这里就建起了太白楼,登楼远眺,千里长江尽收眼底,素有风月江天贮一楼之称。参观完太白楼,我们顺着山路往上走,经过了燃犀亭,再沿着江边的台阶往上走,来到了三元洞。洞里有望江佛和石矶娘娘的塑像,以及有关他们的美丽传说和介绍。之后,我们又来到了传说中常遇春从长江纵身登矶的大脚印处,那里真的有一块巨石上印着一只大大的脚印哦!再往山上走,我们又参观了诗人李白的衣冠冢。后来,我们还去了始建于东汉的广济寺,这也是座江南名刹,香火很旺的。最后,我们经过十几分钟的山路,终于登上了采石矶的顶峰。山风轻轻地吹着大汗淋漓的我们,透心凉!这时,我才真正能理解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句所包含的意思,感觉到当人登高望远时,心胸会更宽广,眼界会更开阔。

采石矶扼守长江天险,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愉快的采石矶之旅就要划上圆满的句号了。大家听了我这个小导游的介绍,有没有一种如入世外桃源的感觉呢!采石矶,真让我流连忘返啊!

仙都风景区导游词篇六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我是赤壁名胜区导游员,欢迎大家光临三国古战场赤壁,

东汉末年,赤壁之战前夕,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在河南官渡,以一万多军队,打败袁绍的十万多大军,粉碎了刘备割据徐州的尝试,消除了汝南黄巾农民起义对曹操后方的威胁,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随即,他便把目标指向了南方。公园208年7月,当曹操雄心勃勃,亲率大军,挥师南下,直逼东吴时,却在赤壁大战中以二十多万大军大败给了只有五万军队的孙权、刘备联军。原因何在?下面,就让我们在游览赤壁古战场中回顾历史,寻找答案!

我们现在所站的地方是赤壁码头,大家看大江东去,惊涛拍岸;放眼对岸,那是当年曹操屯兵的乌林古寨,在那里,现已发现深达1米厚的人马骨,以及标有当年年号的铜马蹬;在长江中游南岸,以赤壁为中心,是一个进可功退可守的天然屏障,其特点是以“水”为主而赤壁之战时,孙刘联军又以水战优于曹操,凭借长江天堑,加上战备上联合抗曹操,战术上自欺欺人智用火攻,可以说是占了地利、人和,这是赤壁之战取胜的原因。

请大家看这座“翼江亭”。亭柱上的这幅楹联,是根据明末清初诗人彝尊的《满江红》缩写而成。上联是:“江水无情红,凭吊当年,谁别识子布卮言兴霸良策。”这是说,战争无情。赤壁之战时,这里江面被那无情的大火映红了。现在我们追亿当年,自然不会忘记那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往下看,“谁别识子卮言,兴霸良策?”“子布”是东吴的老臣张绍,“兴霸”指东吴青年将领甘宁,他原是江夏黄祖的部下,投奔东吴后,向孙权献策:先取江夏,后夺荆州,巩固东吴基业。但此主张遭到张钊强烈反对。关键时刻,孙权辨明是非,力排异议,听取了甘兴霸的良策。再看下联:湖山一望碧,遗留胜迹,犹怀想周郎声价陆弟风微。这一联也写了两个人:“周郎”指周瑜,“陆弟”指陆逊,东吴这两位了不起的年轻将领,一个指挥了赤壁之战,火烧曹军;一个指挥了夷陵之战,在夷陵率五万兵马,火烧刘备连营七百里,打败蜀军七十万。这俩人功载史册,被人称为“三国二把火”。这幅楹联融写景、抒情、咏史为一体,借东吴历史上几位文臣武将为东吴政权建功立业的故事,赞颂了孙权在关键时刻能大胆启用年轻将领,善纳良言,知人善用,是英明君主。愿游客朋友吟咏此联后,能借得他们的“火”,回去后,事业上—火,生活上—火,经济上—火。

历史没有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周瑜理应在此受后人敬仰。

赤壁之战后,传说周瑜摆酒庆功,一时兴起,挥剑刻下了“赤壁”二字,它在那里呢?请大家跟我来。

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赤壁摩崖石刻”景观。那“赤壁”二字是何时刻上去的呢?在三国时,我国的文字正处于由小篆向隶书过渡时期,而这两个字是楷书。因此,根据字形推测,它可能形成于唐代。宋朝有谢枋得这么一个人,曾做到岳州(岳阳)知府,他从汉口到岳阳赴任时乘船经过这里,见石壁上有“赤壁”二字,便在他的《赤壁诗.序》中写道:予自江夏溯洞庭,舟过蒲坼,见石壁上有赤壁二字。因此,可以断定:宋之前,“赤壁”二字已刻于此。二字之上有个白色的“鸾”字,是一种镇压洪魔的符号。《红楼梦》第51回薜小妹新编怀古诗曰: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喧阗一举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意思是说,因为赤壁之战曹操几十万人马战死江中,堵塞航道,以至洪水泛滥,于是老百姓请来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刻此符号,以镇洪魔。“赤壁”二字下,有明朝王奉的《过赤壁偶成绝句》二首,诗曰:“赤壁横涯瞰大江,周瑜于此破曹郎,天公已是三分势,可叹奸雄不自量。”孟德雄心实啖无,皇天未肯遂其图,水军八十万东下,赤壁山下一火无。这二首绝句,对曹操在赤壁之战中的失败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说到这里,大家都知道,赤壁之战是以火攻为主的,当孙刘联军从长江南岸用诈降计靠近停泊在北岸的曹船时,如何能借助风势,点火成功,就是至关重要的大事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从何而来呢?我们去看看拜风台。

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拜风台。它分前后殿,面积310平方米。相传诸葛亮就是在这里设坛台、祭拜东南风的。始建于明朝万历38年,至今已有400年历史了。1936年重建时,还掘出“祭风台”三个大字的残碑。内殿中现供有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的塑像,并存列着三国主要人物的生平。诸葛亮,字孔明,山东沂南县人,公元181年生,14岁时随叔父诸葛玄寄居襄阳隆中,建安十二年,因刘备三顾茅庐,出山辅佐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今天登拜风台,愿各位借得东风,使自己的事业飞黄腾达。

游客朋友,我们游览了赤壁摩崖石刻、翼将亭、周瑜塑像、赤壁大战陈列馆、拜风台、下面,我们去凤雏庵,你们可知道,《三国演义》庞统智献连环计的故事就发生在那里。

凤雏庵所在地原有“西山草庵”,号称凤雏的庞统先生当年就隐居在这研读兵书。曹操手下的将干第二次过江时,企图刺探东吴军情,周瑜察觉后,将他软禁在此,并安排庞统与他巧遇,由将干将庞统引荐给曹操,庞统乘机献上“连环计”,为后来孙刘联烧曹军立下大功。因此,后人在此建庙纪念庞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仙都风景区导游词篇七

风景使人陶醉,使人流连忘返。但让我百看不厌的还是我的家乡——缙云。

说到缙云,人们一定首先会想到那人间仙境,仙都。仙都,山清水秀,重峦叠嶂。它也在今年,获评国家5a级景区。来到这就仿佛置身在世外桃源,古有陶渊明描绘的《桃花源记》,现有我们缙云的仙人之都。相传在唐天宝年时就有彩云环绕此山,山谷乐声震天,山林增辉。当时有刺史苗奉倩以彩云仙乐出现于缙云山,上报于朝。唐玄宗惊叹道:“是仙人荟萃之都也!”便亲手写下“仙都”二字,其名一直沿用至今。

提到仙都,那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鼎湖峰”,这也是整个仙都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它状如春笋,直刺云天,高约170。8米,顶部面积约为710平方米,底部面积为2787平方米,堪称“天下第一峰”。峰巅苍松翠柏间蓄水成池,四时不竭。白居易曾用“黄帝旌旗去不回,片云孤石独崔嵬。有时风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来描绘此天下奇观。据说轩辕黄帝在峰顶用鼎炼丹,鼎重达千斤,把峰顶压成了凹形,积水成了一片湖——鼎湖。轩辕黄帝升天后,这也被人们称为鼎湖峰。

雨后的鼎湖也是一片秀丽,清晨,雾笼罩着整个仙都,石笋若隐若现,像个害羞的姑娘。不一会儿,太阳从天边升起,金光四射,白雾散开,湖水泛起层层涟漪。

鼎湖峰旁有小石峰也就是“小石笋”,就如孩子般依偎着母亲。这小石峰高可平脐,酷似慈母身下的娇儿,故又称童子峰。鼎湖峰的背后就是步虚山,山上有千奇百怪的石头,山腰有许多山洞,人们沿着盘道远眺仙都的山光水色。

出了县城东行几公里就见山峦起伏,有两块屹立在山顶的巨石,这便是“婆媳岩”。婆岩略低朝北,如佝偻僵坐的老婆婆,惟妙惟肖,妇岩像有身无头的年轻媳妇,这岩石是在批判媳妇的不孝而被老天惩罚。

缙云风景甚美,缙云人也是个个大方热情,街坊邻里相亲相爱,人情味满满的小县城。人们做好自己,保护环境,共同守护这美丽的家园。“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缙云阁上每晚都会滚动的话。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保护这大好的江山,守护这片美好。让我们一起共建美丽缙云,守护这“仙人之都”。

仙都风景区导游词篇八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我是赤壁名胜区导游员,欢迎大家光临三国古战场赤壁,

东汉末年,赤壁之战前夕,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在河南官渡,以一万多军队,打败袁绍的十万多大军,粉碎了刘备割据徐州的尝试,消除了汝南黄巾农民起义对曹操后方的威胁,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随即,他便把目标指向了南方。公园208年7月,当曹操雄心勃勃,亲率大军,挥师南下,直逼东吴时,却在赤壁大战中以二十多万大军大败给了只有五万军队的孙权、刘备联军。原因何在?下面,就让我们在游览赤壁古战场中回顾历史,寻找答案!

我们现在所站的地方是赤壁码头,大家看大江东去,惊涛拍岸;放眼对岸,那是当年曹操屯兵的乌林古寨,在那里,现已发现深达1米厚的人马骨,以及标有当年年号的铜马蹬;在长江中游南岸,以赤壁为中心,是一个进可功退可守的天然屏障,其特点是以“水”为主而赤壁之战时,孙刘联军又以水战优于曹操,凭借长江天堑,加上战备上联合抗曹操,战术上自欺欺人智用火攻,可以说是占了地利、人和,这是赤壁之战取胜的原因。

请大家看这座“翼江亭”。亭柱上的这幅楹联,是根据明末清初诗人彝尊的《满江红》缩写而成。上联是:“江水无情红,凭吊当年,谁别识子布卮言兴霸良策。”这是说,战争无情。赤壁之战时,这里江面被那无情的大火映红了。现在我们追亿当年,自然不会忘记那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往下看,“谁别识子卮言,兴霸良策?”“子布”是东吴的老臣张绍,“兴霸”指东吴青年将领甘宁,他原是江夏黄祖的部下,投奔东吴后,向孙权献策:先取江夏,后夺荆州,巩固东吴基业。但此主张遭到张钊强烈反对。关键时刻,孙权辨明是非,力排异议,听取了甘兴霸的良策。再看下联:湖山一望碧,遗留胜迹,犹怀想周郎声价陆弟风微。这一联也写了两个人:“周郎”指周瑜,“陆弟”指陆逊,东吴这两位了不起的年轻将领,一个指挥了赤壁之战,火烧曹军;一个指挥了夷陵之战,在夷陵率五万兵马,火烧刘备连营七百里,打败蜀军七十万。这俩人功载史册,被人称为“三国二把火”。这幅楹联融写景、抒情、咏史为一体,借东吴历史上几位文臣武将为东吴政权建功立业的故事,赞颂了孙权在关键时刻能大胆启用年轻将领,善纳良言,知人善用,是英明君主。愿游客朋友吟咏此联后,能借得他们的“火”,回去后,事业上—火,生活上—火,经济上—火。

历史没有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周瑜理应在此受后人敬仰。

赤壁之战后,传说周瑜摆酒庆功,一时兴起,挥剑刻下了“赤壁”二字,它在那里呢?请大家跟我来。

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赤壁摩崖石刻”景观。那“赤壁”二字是何时刻上去的呢?在三国时,我国的文字正处于由小篆向隶书过渡时期,而这两个字是楷书。因此,根据字形推测,它可能形成于唐代。宋朝有谢枋得这么一个人,曾做到岳州(岳阳)知府,他从汉口到岳阳赴任时乘船经过这里,见石壁上有“赤壁”二字,便在他的《赤壁诗.序》中写道:予自江夏溯洞庭,舟过蒲坼,见石壁上有赤壁二字。因此,可以断定:宋之前,“赤壁”二字已刻于此。二字之上有个白色的“鸾”字,是一种镇压洪魔的符号。《红楼梦》第51回薜小妹新编怀古诗曰: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喧阗一举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意思是说,因为赤壁之战曹操几十万人马战死江中,堵塞航道,以至洪水泛滥,于是老百姓请来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刻此符号,以镇洪魔。“赤壁”二字下,有明朝王奉的《过赤壁偶成绝句》二首,诗曰:“赤壁横涯瞰大江,周瑜于此破曹郎,天公已是三分势,可叹奸雄不自量。”孟德雄心实啖无,皇天未肯遂其图,水军八十万东下,赤壁山下一火无。这二首绝句,对曹操在赤壁之战中的失败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说到这里,大家都知道,赤壁之战是以火攻为主的,当孙刘联军从长江南岸用诈降计靠近停泊在北岸的曹船时,如何能借助风势,点火成功,就是至关重要的大事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从何而来呢?我们去看看拜风台。

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拜风台。它分前后殿,面积310平方米。相传诸葛亮就是在这里设坛台、祭拜东南风的。始建于明朝万历38年,至今已有400年历史了。1936年重建时,还掘出“祭风台”三个大字的残碑。内殿中现供有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的塑像,并存列着三国主要人物的生平。诸葛亮,字孔明,山东沂南县人,公元181年生,14岁时随叔父诸葛玄寄居襄阳隆中,建安十二年,因刘备三顾茅庐,出山辅佐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今天登拜风台,愿各位借得东风,使自己的事业飞黄腾达。

游客朋友,我们游览了赤壁摩崖石刻、翼将亭、周瑜塑像、赤壁大战陈列馆、拜风台、下面,我们去凤雏庵,你们可知道,《三国演义》庞统智献连环计的故事就发生在那里。

凤雏庵所在地原有“西山草庵”,号称凤雏的庞统先生当年就隐居在这研读兵书。曹操手下的将干第二次过江时,企图刺探东吴军情,周瑜察觉后,将他软禁在此,并安排庞统与他巧遇,由将干将庞统引荐给曹操,庞统乘机献上“连环计”,为后来孙刘联烧曹军立下大功。因此,后人在此建庙纪念庞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