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课程纲要》分享课活动总结范文(精选11篇)

  • 上传日期:2023-11-13 03:21:47 |
  • |
  • 7页

总结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表现,有助于我们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在总结中可以结合具体实例或案例,使得总结更加具体和有说服力。接下来为大家推荐几篇优质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能够有所帮助。

《课程纲要》分享课活动总结篇一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以弘扬民族精神为核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的目标。根据我校的师资条件、社区资源和学校的硬件条件,考虑学生个性化、全面化、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决定设置排球校本课程,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依据《xx教育局关于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指导意见》,从我校办学特色和社团目标出发,本着有效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依靠本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的原则,决定从20xx年9月开始实施本校课程计划。

二、排球校本课程开发的需要评估:

1.评估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尊重和满足学生的个性差异的校本课程,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前期的调查问卷中发现,有76%的学生赞同排球校本课程开发,而不赞同的只占不到10%,同时还了解到另外一部分学生自购了排球,排球活动已经成为了每节课课间学生们主要的活动内容。这些数据表明了学生有开设排球课程的需求,完全可以实现用自己一技之长,带动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2.评估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使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成为课程的设计者、课程标准的制定者、教材的编制者、课程的先导者、具体的实施者,这些都要求教师不断地去努力,认识课程、探索课程。充分研究学生,研究课程,苦练基本功,还要拥有专业的学科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以及有融会贯通的综合能力。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教师提供了无限表现与创造的舞台,令人欣慰同时也感到机遇与挑战是并有的。它是一种压力、一种挑战、一种责任、一种渴望、一种成功。在奋斗中,我们共同成长。

3.评估社会发展与学生的需要。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发展迅猛,人们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需求旺盛。作为一所市级规范化学校,结合学校特殊地理位置,只有迎合社会的教育需要,努力创建自己的教学品牌,才能获得社会及家长的认同。同时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前期的学生问卷我们不难发现,有76%以上的学生认为学校开设排球校办课程有利于自我的全面发展;有70%以上的学生认为开设排球校本课程有必要。综上所述,我校排球校本课程的开设,顺应了社会的需求,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需要。

4.分析学校优越而独特的课程资源。

我xx第四实验小学拥有较厚的排球基础,每年都举办历时半个月到一个月学校排球赛,全校师生都共同参与其中。学校配备了专用的排球场地2块,设施较完善,并拥有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体育教师。

以上的这些条件,都为实施幸排球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良好基础。

(一)总目标。

3、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提高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4、增强体质,掌握和应用基本的排球知识与运动技能;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养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二)分阶段目标初级阶段(三年级学生)。

1、培养对排球的兴趣爱好,形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

2、学习简单的排球基本技术,发展柔韧、协调和灵敏的身体素质;

3、培养排球争抢意识和勇敢精神;

4、建立排球课的常规和要求。

中级阶段(四年级年级学生)。

1、学习熟悉基本技术动作要领和方法;

2、用科学的方法参与排球运动,具有积极的态度和行为;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4、发展身体柔韧、协调和灵敏素质;

5、培养勇敢精神,积极主动和团队精神。

高级阶段(五、六年级学生)。

2、进行身体素质的训练,进一步发展发应、动作和移动速度;

3、学习基础配合和比赛知识,培养和提高战术意识;

4、加强心理训练,提高意志和注意品质;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态度,养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四、校本课程内容初级阶段(三年级)。

学习领域一:

运动技能。

(一)球感的基础学习。

(二)基本技术训练。

1、步法。

2、发球。

3、接球。

4、传球。

5、补位。

学习领域二:身体健康。

1、柔韧性学习。

2、灵敏性学习。

3、速度学习。

学习领域三:心理健康。

1、体验排球活动中的心理感受。

2、在排球活动中具有展示自我的愿望和行为。

3、在体育活动中适应陌生的环境。

学习领域四:理论知识学习。

1、介绍优秀运动员的成长过程(感受体育意志能力)。

2、介绍运动卫生常识,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3、提出排球课的要求,建立排球课的常规,形成既活泼又有良好的纪律。

4、团结同学尊重师长,培养团队精神。

学习领域五:社会适应能力。

1、体验集体活动与个人活动的区别。

2、在排球活动中尊重他人。

3、排球课中与他人合作完成活动任务。

初级阶段(四年级)学习领域一:

运动技能(一)。

技术基础学习(二)。

基本技术训练。

1、步法。

2、发球。

3、接球。

4、传球。

5、补位。

6、拦网。

7、二次进攻。

8、掩护。

学习领域二:身体健康。

1、柔韧性学习。

2、灵敏性学习。

3、速度学习。

4、跳的学习。

学习领域三:心理健康。

1、通过排球活动树立自尊和自信。

2、在一定的困难条件下进行排球活动。

3、观察并说出同伴在排球活动中的情绪表现。

4、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

5、敢于进行难度大的体育活动。

学习领域四:理论知识学习。

1、介绍排球运动的特点,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尊重裁判尊重对方,遵守比赛规则的作风。

2、帮助学生认识和处理好学习文化知识与排球学习的关系,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3、讲解排球课的规定与要求,遵守课堂纪律,团结和遵循同学、师长、培养文明、顽强的作风。

4、讲解基本技术的规格和要领。

学习领域五:社会适应能力。

1、在排球活动中表现出合作精神。

2、在排球活动中表现出对弱者的尊重与关爱。

3、理解不同运动角色的任务,识别排球活动中的道德行为。

4、简单评价媒体的排球报道与健康信息。

中级阶段(五、六年级)学习领域一:运动技能。

(一)技术基础学习。

(二)基本技术训练。

1、移动。

2、传球。

3、掂球。

4、强攻。

5、后排进攻。

6、假动作。

7、策应。

8、掩护。

(三)战术训练。

1、进攻配合。

2、防守配合。

3、快攻学习。

学习领域二:身体健康。

1、柔韧性学习。

2、灵敏性学习。

3、速度学习。

5、跳跃的学习。

6、力量练习。

学习领域三:心理健康。

1、通过排球活动改善心理状态。

2、表现出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在排球活动中努力获得成功感,

3、在排球运动中表现出调控情绪的意愿与行为。

4、在具有挑战的运动情景中,体验战胜困难带来的喜悦。

5、在排球活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表现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学习领域四:理论知识学习。

1、介绍排球运动的特点。

2、讲解排球赛场上的行为规范。

3、讲解基础配合的概念,运用配合方法和要求。

4、进一步介绍讲解比赛中的主要规则和特殊规则。

学习领域五:社会适应能力。

1、在排球活动中表现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

2、关心社会的排球运动和健康问题。

3、具有通过互联网获取排球与健康知识和方法的能力。

4、表现出与社区活动的联系。

《课程纲要》分享课活动总结篇二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又是终身教育,它对一个人的启蒙、成长、成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家长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孩子,家长的人生观、日常道德规范、待人处事都会对孩子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校自建校来一直将家庭教育工作列为学校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形成了以学校为主、以家庭为基础、以社会为依托的三结合教育环境,增强了学校教育的合力。现将我校本学期家庭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1、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工作总结。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教师,所以,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知识,提高全体学生家长的教育水平,是增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向同步,推动素质教育,培养一代新人的重要环节。一直以来,我们把办好家长学校归入学校的整体计划,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学校领导与政工教导、家庭教育指导师队伍、年级组长、班主任、科任教师一起研究家教工作。学校校长担任家长学校的校长,教务处每学年初制定好学校家庭教育工作计划,并定期对班主任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研究。

2、制度保障,机构健全。

近年中,我校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家长学校制度,保证了家长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目前建立的家长学校的制度有:

1、《家长学校章程》;

2、《家委会制度》;

3、《学校领导机构》;

4、《家长学校制度》;

为更好地发挥家长的作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出谋献策,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成员有各班级推荐产生,每学年初在原有家委会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出入情况适当调整家长名单,形成比较完整固定的家长委员会,以保证家委会工作的持续性。学校在每学期初召开家委会会议,介绍学校、年级、班级近阶段开展的工作和学校收费情况通报,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听取意见建议。

3、形式灵活,注重实效。

我校学生的家长主要来自农村,他们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生活经历、思想修养和孩子的生活环境都是社会的最低层,这就决定了我校的家长学校要起点低,多种形式配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1)上课与家长会相结合。家长学校毕竟是家长在业余时间自愿参加,故时间不宜占得太多,我们把上课与家长会结合起来,每次学校或年级开家长会,总是先安排一点时间讲家教的专题课,如学生学习困难的预防与疏导办法,家庭美德与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和训练,争取家长听得进、记得牢,达到认同与内化的境界。这样家长既在家教的理论上得到提高,又了解到自己子女在校的表现,从而能更主动与班主任交流意见,加强对子女的教育。同时邀请克拉玛依市知名家庭教育专家康义敏老师为我校的家长们作专题家庭教育讲座。

(2)个别指导与咨询相结合。我们实行以上课为主,还分别举办“学习困难学生”、“行为规范偏差学生”的个别学生家长学习班,尽可能及时解决不同类型的学生家庭教育中出现的“个性”问题。经过学习,家长们改进了教育子女的方法,在学校和家庭配合下,使这些学生在学习和行为规范上有了逐步的改善。

《课程纲要》分享课活动总结篇三

校本课程实施总结课程专家斯基尔贝克指出:“设计课程的最佳场所在学生与教师相处的地方。”我校是一所以数学为主打特色的学校,多年的数学文化的积淀,形成了浓厚的数学氛围和深厚的数学文化底蕴。学校因生制宜、因校制宜,整合现有的校园文化资源,开发了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玩转数学”,并全面有效地实施了该课程。

校本课程实施是校本课程付诸实践、走近学生、走进课堂的过程,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为此,抓好课程管理、扎实环节落实、多方整合推进,使校本课程有序、长效落实,并在实施中不断调整,使其日斟完善。

一、层级管理,确保校本课程的长效落实。

任何一门课要全面推进落实,有效的管理是必需。为了推进课程实施,学校高度重视,确立了以校级领导直抓总管、科室推进落实、课程教师具体实施的三级课程推进模式,确保课程实施中规划明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实施课程到位负责。

1、一级管理:学校领导负责总抓。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主导的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全面规划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指导课程实施的总体方向,并采用定期开展校本课程实施小组会议和随机调查的形式,了解校本课程实施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课程实施方面的阶段性指导意见。

2、二级推进:科室部门具体落实。

校本课程的实施,主要由教科室和教导处联手推进,落实好校本课程教学时间、教师安排、过程管理以及具体活动指导等,为校本课程的有序化、常态化实施作保障。

a、教科室统筹做好课程实施中的指导。

作是必不可少的,组织课程负责教师解读校本课程内涵,从理论的层面了解校本课程实施的一些基本措施。与课程骨干教师讨论、预见校本课程实施中可能遇到的一会问题,做到未雨绸缪。在具体实施课程中,请骨干教师上课程教学示范课,以此作引领,共同探讨,摸索着前进。

b、教导处跟进课程实施中的过程管理。

校本课程作为一门具有鲜活生命力的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一样,需要进行过程化管理。我校“玩转数学”校本课程安排在三至六年级同学中实施,并将课程纳入课表,每周设定一节,确保课程有效落实。期初要求每位课程负责教师安排好课程实施计划和教学内容安排,每月组织相关人员对校本课程实施教师的备课、活动反思进行检查打分,并纳入“七认真”教学评比。如此有执行力的过程管理,确保课程实施不落空,不流于形式。

c、三级落实:课程教师具体实施。

课程的实施,最终落实到课程教师头上。我校“玩转数学”校本课程,在教师配备上还是比较显力度的。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相整合,配置了一名专职教师与多名兼职教师,师资比较稳定。课程教师以“玩转数学”为基准,带领学生开展相关的主题研究性学习,在提出问题、探究、解决问题和展示研究成果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锻炼各项能力,培植学习自信。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注重过程资料的搜集与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将课程的实施落实到位。

二、扎实推进,促进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

为了扎实、有效推进校本课程的实施,我校采用由点及面的`逐步推进形式,加强课堂研讨,采取多样的活动方法,切实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1、试点辐射,拓展课程实施范围。

我校是一所镇村一体的联合小学,下。

成熟,将课程实施推广至三至六年级,并辐射至四所村小,拓展了校本课程实施的面,建立起比较全面的校本课程实施系统。

2、有效研讨,提高课程实施能力。

教师的课程指导能力,是确保课程有效实施的关键。近两年,市局组织开展的有效教学及课堂观察活动异常热烈,结合校本课程的自身特点及现有师资状况,我们尝试着开展镇村联合教研、同题异构、送教下村小等新的教研形式,努力践行有效课堂理念,提高教师的有效课堂的执行力。

a、镇村联合教研。

我校校本课程教师比较分散,尤其是村小校本课程教师,有的一校只有两名甚至一名,如何开展教学研讨就成了比较大的难题。基于这种特殊的原因,我们采取了镇村联合教研的形式,跟通其他学科,单周集体备课,集体备课通过网络进行,组内教师对本课题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与思考,然后由执教者进行整体备课,同时整合入其他教师的建议,形成一份实施方案。双周进行集中的课堂联合研讨,镇村校本课程的教师,集中一处,由执教者开设课堂教学研讨课,集体评议。如在“家庭节水小探密”、“小小数字学问大”等镇村联合教研中,大家对开题课的课堂模式,基本形成了一个共识。在《商场促销风》、《我家的几何图形》的调查指导活动中,也逐渐摸索出比较实在的指导方法。镇村联合教研,以中心校教师为引领,极好地带动了村小教师的课堂实施水平,夯实了课程实施的能力基础,全面提高了课堂实效。

b、同题异构研讨。

本学期,我校又推出了同题异构课堂研讨形式,这种研讨形式,有利于教学设计的横向比较,有利于教师之间思维的碰撞与相互激发。期初在校本课程实施中,我们校本课程组共同商定以“采访问题的设计指导”为研讨主题。每月开设一次同题异构研讨课,课后在校本课程备课栏目开设“同题异构研讨课讨论专区”,上课教师的教学反思以及听课老师的听后感想、思考,传于专区中,供所有教师学习讨论。同题异构的专题研讨,能够较快地提升教师对课型的把握能力,以及有效指导学生开展活动的能力。

c、送教下村小活动。

村小教师外出培训与学习的机会相对比较少,在教学中获取新的教学理念的渠道也不是很多,总体的教学处于相对的半封闭状态。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校本课程的实施能力,学校组织校本课程教师队伍中的骨干教师,每学期开展一次送教下村小活动。在送教活动中,将校本课程实施的一些经验带过去,以及帮助解决村小教师实施课程中遇到的一些困惑,互相交流,相互促进。

3、模块设置,形成课程实施序列。

“玩转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共两册,以数学思想、数学文化为基本内涵,挖掘各个领域的实践活动资源,通过提炼整合,形成了“学校与数学”、“家庭与数学”、“社会与数学”、“文化与数学”四大模块,每个模块又分列两个主题。四大模块相对独立,又必然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校本教材体系。在实施校本课程过程中,基本一学期一模块,比较集中地对两个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比如第二册“家庭与数学”模块中,就分设了《家庭节水小探密》、《小鬼当家新体验》,两个主题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在前一个主题活动中,学生通过调查家庭每月用水情况、实验节约措施、提出节水金点子的活动中,了解到家庭中存在的浪费水现象。而从后一活动中,学生争当家庭小主人,开展一日当家体验,从关注家庭节水至关注家庭节能、节约物品消费,是对前一主题的有效拓展和延伸。

序列化地实施校本课程,使学生活动的视角得到了延展,并将研究活动推向了深入。

4、有机调整,增强课程实施效度。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开发、实施校本课程的根本宗旨,校本教材的编写,是基于学生的实际与学校的实际,但理论层面的设计编排与具体的实施,还是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因而,手头的校本教材还有个再度开发的过程,弹性较大。这就要求校本课程教师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不可照本宣科,搞一刀切,而要注重联系班级学生的具体状况,努力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从提高活动实施的可操作性为基准,及时作出适当调整。

如在开展《商场促销风》这一主题活动中,教材中提供的可供参考的活动小主题有“商场有哪些促销种类”、“打折活动的实质”、“顾客该怎样理性消费”等,结合研究问题的价值意义与可行性分析,“打折活动的实质”没什么研究价值,因而在教学中调整为“促销活动宣传方式的研究”,这样的小课题更具操作性,也更紧扣主题。另外,活动中又增设了去某大润发超市进行实地调查这一实践环节,让学生亲临现场,感受促销活动的浓烈氛围,通过与商家的面对面接触,深入了解促销的形式手段及促销产生的影响。

三、整合联动,丰富校本课程的实施渠道。

作为一门课程,单纯地依靠每周一课的教学,显然还是比较单薄的。因而,将校本课程活动有机地与学校学科教学、各项活动相整合,进一步丰富校本课程内涵,推动校本课程实施向纵深行进。

学校校节活动是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是营造校园积极向上、科学活泼、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渠道。我校校节活动精彩纷呈,有“金丝语”阅读节、“金点子”科技节、“金头脑”数学节、“金手指”象棋节等。整合校节活动,将校本课程内容与校节主题活动相贯通,依托实践活动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文化的熏陶,传承优良的品质。如在上学期开展的主题为“低碳生活科学理财”的“金头脑”数学文化节中,整合校本课程主题《存钱学问多》,在学生中开展家庭低碳生活调查、零花钱的调查研究,聆听“科学使用零花钱”的专题讲座,学生兴趣盎然,寻找生活中高排放碳的行为,提出低碳生活倡议。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意义实在。

2、与学科教学整合。

“玩转数学”校本课程的内容设置、活动形式,本身都与数学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脱离不开。在课程实施中,整合活动内容、整合活动时间、整合教师资源,使校本课程的实施更加得力,更好地走向常态化。

a、内容上的整合。

校本课程的内容,与数学、语文、科学等基础性学科是密不可分的。如第二册校本课程教材中《走进古老的数学之谜》,其活动中涉及的古老数学著作、数学趣题以及数学思维方法,都是数学学习的范畴。再如第一册中的《我看校园绿化》,其中的关于树木花草的种类等,与科学上的探究活动是紧密相连的。校本课程与学科内容的整合,使得活动更加丰富,更具立体感,也使学生在活动中能广开思路,相互贯通,实现活动的最大效益。

b、时间上的整合。

《课程纲要》分享课活动总结篇四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学校的优势和风格,进而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形成特色。社会在发展,课程在进步校本课程就是在我校课题的指引下,结合我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而开设的。近年来我校的校本课程一直在实践和探索,本学期总结如下:

一、在学习中提高,强化理论修养。

校本课程不是教学层面上的一种教学活动,而是课程层面上的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是最能体现学生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性课程。面对校本课程的挑战,我们对教师进行了校本课程的培训。因为我们感觉,教师真正的成长不在于岗前培训和脱产培训,主要是在教学实践中培养起来的。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观念必须也只有在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实验的探索之中才能逐步确立,教师专业能力的体现最初发生在课堂上,最终形成于研究之中。为了确保校本课程的顺利进行,我们向全校老师征集了学习指导课案例。

二、在实践中感悟,提高校本课程课堂教学质量。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常常是靠教师的“一支粉笔、一张嘴。”学生从中得不到收获。而学习指导课本身所固有的特性,靠死记硬背、靠灌输学生是根本无法接受的。因此我们要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精心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达到形真、情切、理寓其中。尤其更要创设生活化、问题化的课堂情境,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三、在评价中成长,创建校本课程特色。

我校根据校本课程的特点,明确了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目标。

程度,更是为了对我们的教学情况进行反馈和分析,以利于改进教学,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创造性地开展研究工作,追求有教师个性的、有班级及课程特色的、儿童喜闻乐见的评价方式、评价工具与评价方法的创新。尝试“寄语型评语”、“心理健康建议”等具有人性色彩和时代特色的新型评价方式,以实现新课程评价的最大效益。

总之,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是目标,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条件,学校的特色形成是结果。我校虽然在校本课程开发上扎实地开展工作,但与先进学校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会不断努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讨,不断提升我校校本课程的水平,使校本课程学习指导课真正能成为童话中的点金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文档为doc格式。

《课程纲要》分享课活动总结篇五

本学年,我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各项要求,认真开展地方课程的教学和管理,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认真落实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全面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和教学质量,形成基础教育课程的地方特色,推动课程研究、管理和开发队伍的建设,提高地方管理与开发课程的能力。

二、地方课程体现了地域性特征、针对性特征、现时代性和现实性特征和体现探究性和实践性特征。

地方课程是不同地方根据特定地域或社区社会发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要求,以及特定的课程资源设计的课程,因而,在适用范围上具有鲜明的地方性或区域性。地方课程设计要充分研究地方社会的历史和现状,挖掘地方资源,体现地域特色。从课程目标上看,地方课程是针对实际设计的,它的基本目的是满足地方或社区发展的实际需要,加强学生与社会现实和社区发展的联系,使学生了解社区,接触社会,关注社会,学会对社会负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地方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要充分反映社会发展的现实和要求。从课程内容上看,地方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中的学科课程,它不刻意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和深刻性及其对学生智力发展的认知功能,但特别强调内容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地方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适应地方或社区发展需要的基本素质。因而,在地方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不应是接受式,而应是探究式、实践式的。

三、实施内容及要求:

1、课时安排:根据上级课时计划安排,地方课程每周1课时,学校在进行教学时,地方课程课时不得随意挪用或挤占。

2、教学内容设置:

(1)1-2年级《传统文化》。

(2)3-6年级《传统文化》、《安全教育》、《环境教育》。具体作法。

1、严格按新课程计划开课设节,不占用及挪用地方课程的时间,保证开足课时。

2、地方课程科任教师应加强学习、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尽心尽力搞好地方课程的教育工作。地方课程教研组及时对科任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进行检查督促,保证地方课程教学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3、地方课程教研组按时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探索开发地方课程规律,努力提高地方课程科任教师的理论与教学水平,在搞好教研活动的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学习、外出参观考察等活动,下大力气创建一支素质高、信心足、热心参与地方课程的教师队伍。

4、搞好地方课程的评估工作,地方课程的教学应讲求实效,不流。

于形式,搞好评估工作是地方课程的重要一环。为此,拟在本学期内完善好评估细则,每学期末认真进行评估、奖优罚劣,并将评估结果进入教师年终目标管理评估中。

5、在实施地方课程活动中,及时进行总结,不断吸取经验教训,在总结中不断开拓、提高、更新。一是地方课程教研组每期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总结前段取得的成绩,改进工作中不完善的地方,提出今后的工作任务;二是科任教师进行总结、反思,改进教学中的失误,充实地方课程内容。每学期末,无论是教研组,还是教师个人,都要认真收集好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归档。

6、遵循地方课程适应学生兴趣、爱好和社会需求的原则,在地方课程活动中,及时组织教师进行社会调查,广泛征求学生、家长及社区团体的意见,结合学地方身的实际,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不断改进充实与完善地方课程内容,使我校地方课程内容真正成为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特色课程。

四、取得的成绩:

1、本学期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家校联系,配合教育,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注意挖掘其他学科教材的安全内容,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将安全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2、达到了如期目标: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了安全意识,掌握了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了解到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养成了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保障了学生安全健康的成长。

3、提高了有效预防自身安全事故的发生,具备应对安全事故的。

《课程纲要》分享课活动总结篇六

校本课程是一种充分体现学生选择权利并努力培养学生选择意愿和能力的课程。结合我校整体建设与发展的目标,为了更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本年级根据六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实施了“开心动脑学数学”的校本课程。下面就做以简单的总结。

自从校本课程一到手,本年级老师就认真学习有关校本课程的内容及理论,及时更新观念,通过学习唤起了我们的资源意识,大家都在不断充电,促进了自身专业化发展。

利用现有资源,我们力求做到。

4、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完成的实验,更能感受到探究的乐趣,成长的快乐,智慧的升华,更能让学生在创造中成就自我。

另外,由于校本课程的实施模式与评价体系问题还处于摸索阶段,还没有成型的、可供借鉴的经验。在校本课程的实施模式上,我们无法摆脱传统的班级授课的实施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校本课程的趣味性、实践性相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作用,而大大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后一阶段,由于本学期时间短,任务重:既要准备学校一学期一次的学校数学综合能力测试,又要迎接期末大考。对校本课程只能是停留于表面上的安排,而没有时间真正地进行落实与实施;再说,校本课程的实施载体仍采用文字教材的形式。对于校本课程的评价,我们学校也不重视对校本课程的内部评价。没有一定的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仅仅停留于学生反馈、教师自评与互评的经验水平,因此,本年段老师在实施过程中深深地感到:长此以往,很难保证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的质量,校本课程的设置只是表面功夫散沙一盘,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

总之,一学期的实践让我们对校本课程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于本年级的校本课程实施工作,我们也一直是边实践、边反思、边调整。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我们有信心取得更大的进步,使工作扎实有效,更好的开展学生潜能,促进自身的发展。

《课程纲要》分享课活动总结篇七

小组学习能够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兴趣和听、说、读、写能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程讲课。

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小组学习是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形式的教学活动,他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而有效的合作学习则是人人参与、小组成员互相帮组、互相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助于因材施教,;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小组成员间互动和帮助,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我校从去年十一月中旬开始实行小组教学。为了确保小组活动的顺利开展,校领导投入了较大的精力,与初一、初二全体教师进行多次的课题研究,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一、具体方案如下。

1、小组的合理组建:

组建合理的学习小组,要求优生和学贫生相结合。选出学习小组长,并定期对组长进行谈话,了解各组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强化合作互助意识,各学习小组根据问题进行互助学习,组内不能解答的问题,班级讨论,教师适时引导、点拨,共同解决。

2、教师的高要求:

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创设合作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设计好讨论的问题,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发挥小组学习的有效性。形成师生平等、协作的关系与地位,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3、评价机制科学:

学校制定了总体评价制度,针对学生平时的言行、课堂上的表现以及考试成绩,对优秀的小组进行表彰奖励。

二、小组教学的实施、监督过程。

小组教学开展以来,校领导能及时的鼓励、监督,使小组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1、在本活动开展初期,校领导要求同科老师之间互相听评课,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课堂,不断提高自己。

2、学校多次组织公开听评课活动,并及时地对小组活动中呈现的创造性的形式进行充分肯定,对不足之处及时指导。

3、局领导亲临学校进行指导。鲁洪福局长率中心校领导一行深入课堂公开听课四节,并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使我校小组教学逐步完善。

4、学校规定每大周的第二小周四自习一,全体教师针对小组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使小组活动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5、学校要求教师结合课堂情况经常写教学反思,而教学反思已成为我校小组教学的思想结晶。

三、小组教学的成效。

通过合理新颖的小组活动,半年下来,我们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1、树立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形成了团队精神,学生的学习兴趣空前高涨。

2、小组成员之间形成了互帮互组、互相学习的学习氛围,优秀学生的学习优势及领导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学困生的自信心也在这种氛围中很好的树立了起来。

3、培养了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形成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4、学生的成绩、能力等各方面普遍得到了提高。

5、已有七、八两个年级参加,学生人数达228人,教师达23人。

四、小组教学的评价。

期中考试表彰大会上,学校对小组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五个优秀小组进行了表彰奖励。这鼓舞了全校师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小组教学中,对小组教学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五、产生的问题。

1、有的学生参与不主动,个别学生胆怯、羞涩,以旁观者身份自居。

2、组与组合作能力与敏捷度差异较大,导致一些小组早早地完成了任务不知再做些什么。

3、学困生由于自身知识水平的差异,很多时候无法也无力表达自己的观点,让优生占领了组内的空间。

4、教师难于把握恰当的合作时机,很多时候有些力不从心,适得其反。

小组教学正处于探索阶段,存在问题不足为奇。但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小组教学一定会成为我校教育教学的一个亮点。

一、专业引领、高屋建瓴。

群雁高飞需头雁领。本次活动中,张校长率先垂范,为全体教师上了一节生动而精彩的示范课。整节课采取用问题导学,学生反馈,教师总结的模式,突出了先学后教的思想。凸显了他丰厚的底蕴,扎实的功夫、娴熟的业务、过硬的本领。让我们领略到了业务引航者、教学排头兵的风采。

二、目标达成、打造高效。

创新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学校在教学工作上的一次大胆的创新和实践,对全体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也是老师们一直追求的目标。

几位授课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收获,都有提高;使每个学生在知识、技能、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都能有收获。他们注重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变:变教师的机械传授、照本宣科为引导点拨;变学生的接受性被动学习为主动自主探究。注重对文本挖掘以及对文本的理解是否深刻。寻求方法、发现规律、概括重点、举一反三、课后提升。

几位老师在教学模式上尽管大同小异,但少耗时,轻负担,但都能很好的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都能达到高效率,好效果。他们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学生乐学、善学。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脑动、手动、口动,同学积极性很高,学生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大胆质疑,我的课堂我做主。由关注知识的完整性、全面性到更加关注学生的性格、人格;由注重知识能力培养到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心理成长;由关注课堂环节、程序到更加关注学生的学情、学习氛围、师生关系。课堂气氛:和谐民主、积极活跃、大胆质疑。他们重视差生教育,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从最后的一名学生抓起,不让一名学生掉队,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关注人人学会才是目标,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

三、好评不断、共同提高。

通过查看上交的评课材料,可以看出各位授课教师的精彩表现得到了其他同仁的肯定和认可。全体老师在讲课听课评课的过程中,各方面的能力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代的生活,认识人生的苦难,如何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知识,构建自己美好的一生,不能不引起学生的深思。由此可见,这是一节生命课堂,若老师能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时间,则更加完美。冯评价说:“孙老师具有极大的教学魅力,教态亲切自然,感情充沛,激情飞扬,整堂课具有很强的气场,学生积极活跃,教师激情参与。他博学幽默,能恰到好处评价学生的回答,能机智幽默的处理课堂突发情况,正是他的这样大家风范,大将风采,凝聚成整个学习的气场,但是却不是主宰者,而是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探讨,一起感受语文的魅力。

张评价说:“这节课可谓是一堂非常精彩的复习课。尹老师高屋建瓴,站在了中考文言文出题的角度,引领同学们完成了一堂知识容量大、涉及面广、切入角度准确的考前复习课。教者紧紧扣住中考题型,提炼归纳出了《马说》一课复习的各种题型,让学生在一堂课四十五分钟的时间内便轻松地把握了本文复习的要点。

周评价说:“学生在解决一次函数的定义问题时,往往忽视了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殊形式,侯老师在教学中强调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关系,并通过实例来说明,加强二者之间的联系。在巩固一次函数时,多以近几年中考例题为例,让学生探讨当这个函数分别是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时应满足的条件,把学的各种函数综合在一起,及综合复习了各函数,又把各函数区别开,相信学生再解决函数的问题时就不会混淆在一起。

姜评价说:“我感到张老师的课突出特点有二。一是运用了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自学提纲、课本,节省了许多课上时间,。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知道什么地方该详该略,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学生参与度提高,兴趣也随之提高。二是采用了类比的教学方法。通过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对比,让学生知道从哪些方面去认识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经过比较加深了认识。

四、观念更新、学以致用。

俗语说:“活到老,学到老”,

成语。

说:“学无止境”。为了提高教师个人素质,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我校选派教师参加了“吉林省高效课堂精品研讨课”的活动,三位老师通过汇报课,向我们展示了学习的收获。

五、听课积极、氛围浓厚。

听课是教师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经常性的职责与任务。经常听课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前进;有利于青年教师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使自己能更快的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有利于良好教学风气的形成,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总之,经常听课,有利于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在本次活动中,听课人数像“牛市”一样看涨,大多数教师极大地表现出了渴望学习、想迅速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快速成长的进取心。

成绩固然值得肯定,但存在的问题亦不容忽视,此次活动也有不足之处: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思路已见雏形,课堂教学环节的安排还有失合理;教学和练习所占用的时间分配上还需要进行改进;课堂教学方式上也存在教师讲解过多,没有放手让学生去完成的现象,行为处于低效状态,根本没有完成教学任务。

二、落实“双基”不够。

有的教师在备课当中,太过注重形式化的东西,过多的备自己怎么教,而忽视学生怎么学的问题,教学设计追求花哨,以致于产生囫囵吞枣、消化不良,从而使课堂教学中头重脚轻,失去平衡,以至于完不成基础知识的落实,更谈不上基本技能的形成,听课后使人叹息。有的老师上课节奏感太快,不注重学生学习感受和实际教学效果,教师语言表达一定要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把课讲得精一些是一种高超的艺术,它不是把课堂教学简单化了,而是把课堂教学艺术化了,为此需要教师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三、课堂评价用语单一,有些语句用词不当。

我们老师对学生的鼓励或者说激励性的语言用起来过于吝啬。有的老师课堂用语枯躁乏味,有的用语不恰当,比喻欠妥当。希望加强功底,不断提升自己,我们是在做育人的工作,要思考学生向我们学习什么呢?教师要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你语言匮乏,对学生又怎么能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呢?在这里提出一点思考,希望努力加强学习,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谦虚上进,做一名智慧型教师。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深化新一轮课程实验工作,共同探讨课堂教学中的热点和难点,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本学期第二、三周,在教导处的统一安排下,我们组织开展了市级和校级骨干教师展示课,共有十五位骨干教师上观摩课。展示的学科为语文、数学、英语、科学、艺术等。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全校六十多名老师都认真参与了听课、评课、并都做到了有听、有评。现对本次活动做如下小结:

1.新的课堂教学观念正在逐步形成。从执教的十五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展示可以看出,教师的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得相当明显。教学思想实现了新转变:课堂上形成了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中教师既重知识的传授,更重学生能力的发展,个性发展的发展。如果说,过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考虑如何将教材中的知识教给学生。那么,在这次展示课中更多的教师是重视了学生知识、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发展。

2.新的教学方式正在逐步形成。上课教师能积极运用新课程的理念,改革课堂教学方式。课堂上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在教学中注重激励学生自得、自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教师能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注重运用开放的、创新的教学方法,注重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建构知识,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课堂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师能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方式得到了改变,教学效率得到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和发挥,学生学得自主、主动,有效。

3.课堂“双基”训练扎实。课堂上教师注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双基”落实,着力于学生的思维训练,能力的培养。教师能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有针对性,立足基础,紧扣教材重点和难点,精当的课堂训练。课堂训练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和概括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提高。

语文类:教师能抓住难点、突破重点,把握整体;体现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构建了以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师们认识到学习语文的过程,应当是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们都极力为学生创造和提供良好的语文学习的环境、机会,让学生主动感知、体验。鼓励学生自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情。形成了以培养语感为主,重视对文章语言文字的感悟的教学方法。课堂上彻底改变了过去以分析为主进行语文教学的方式,注重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和感受文章的思想和情感。

数学类:加强了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利用网络资源,建立了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式,逐步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思索,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避免了强求一律,注意让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教师能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把学习过程变成学生实践的过程,给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能让学生在自主分析、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学生参予积极性较高,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培养。教师注重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归纳,理解和运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了学生的合理猜想。

其它类:课堂上,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得信息资料,处理和筛选信息,使创新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满足了学生的学习愿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方便了教师、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信息交流,为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领域。教师注重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学生的智力,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体现了新课程和理念。课堂教学气氛和谐自然,教师教态亲切、自然,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尊重和相信学生,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口、动手,主动积极参予学习,教学效果好。

整个活动,全体教师能认真参与听课和评课,活动对于进一步浓郁我校课堂教学研讨氛围,推进我校课程改革和实验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本次活动,也难免存在着不理想的地方,比如,个别教师对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和把握少准,教学设计还比较保守,少精当、合理和科学,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还不是扎实和有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要进一步研究。

《课程纲要》分享课活动总结篇八

英语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每周安排一课时,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我们力争通过英语校本课程,提高外语课堂效益,创设英语学习的氛围,从日常用语开始,加强英语的实用性,让英语走进各学科教学,拓展使用英语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使教学适应新形势,促进新发展。各年级98%的学生能听懂课堂用语,能和教师进行简单的问候交流,并学会唱文歌曲/歌谣。

虽然我班的校本课程开发目前正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却感受到了它的生命力所在。一是它不仅增强了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参与性、自觉性和责任感与创新性,改变了过去那种教师只管按照国家课程规定,使用统编教材的依赖性,缺少主动探索、发挥潜能的作用和空间。而且使教师积极投身于改革实践中去探索,去体验,去充实,去提高,去适应新世纪教育发展的需求。二是感到它对发展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特长是有重要作用。由于校本课程开发强调学生的差异性和个体的独特性,这就为他们特长的培养和发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因而为培养多种人才,满足社会多校化需求提供了保证。由于《英语剧场》的开发,我校学生已学到了很多英语知识,提高了英语水平,得到了学生与家长的认可。三是我们感到它对学校生存发展,构建学校特色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我校结合校情,根据校本课程管理,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开发多元化校本课程,创办出自己学校的特色,学生的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当然,任何改革都需要时间,探索。

但是,我们有决心,有信心,一定战胜困难解决问题。让校本课程的生命力永远燃烧。

基本情况回顾:

(一)、教材分析:

教科书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英语,而不仅是懂得一点英语知识;提倡在理解的基础上习得语言,在用中学,而不是单纯地学习语言知识。教科书介绍了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多种形式的交际性活动,如角色扮演、解题、猜谜游戏等活动。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的语境。有助于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结构实施大纲规定的交际功能,如问候、道歉、建议、邀请、描述人物和行为等。

根据教科书中的口语和书面语两部分紧密联系,融为一体。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训练相辅相成。在校本课程的起始阶段听说比重较大,随着课程的进展,读写比重逐步加大,并且由单项训练进而转向综合训练。通过大量的语言操练和练习,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言语的技能,并经过多种形式的交际活动和完成任务,将言语技能逐步发展为初步进行交际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了多年的学习经验与积累,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单词、句型,已有了一定的语感,并且部分同学已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然,也有个别学生产生了厌学趋势。对于种种类型的同学应该从心理入手,全面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

本学期校本课程目的要求:

目的要求:

1、锻炼学生听懂课堂用语并作出相应的反应,能听懂教师用所学语言叙述课文内容及背景。能在听题材熟悉的语言材料时,克服生词的障碍,理解语篇大意。

2、在交际中了解英语,营造英语氛围。

3、要求学生在每周三的校本活动课上大胆开口交际。

4、照顾不愿开口的学生,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

5、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每一个学生敢于说,乐于说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消除紧张和焦虑情绪,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然而,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要创造这样的课堂气氛,首先,教师要对学生充满激情,要用丰富的表情、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愉快的情感,使他们乐于开口说英语。其次,教师要采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多种形式组织好课堂活动。第三,要对学生给予及时、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初学者开口说英语,既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又害怕出错而羞于尝试。这时,教师的及时肯定和鼓励尤为重要。一个默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第四,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更应多给他们实践的机会。当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之后,就会充满信心地投入学习。

《课程纲要》分享课活动总结篇九

总结就是对一个时期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但是总结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程纲要分享课活动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从假期的个人编写课程纲要,到开学第一天的课程纲要培训,教研组课程纲要集体备课交流。前期的准备工作一一就绪。2月25日开始,各组执教课程纲要分享课的教师分别在本组进行了试课、磨课活动。为了此次活动,各组教师都付出了自己的辛劳。2月26日,学校课程纲要分享课观摩活动拉开了帷幕,本次上课教师16位,涉及到学校各个学科。经过实践、反思和研讨,现总结如下:

经过此次活动,我们首先认识到了做《课程纲要》和《课程纲要》分享课的意义。

《课程纲要》是教师对所教课程通过研究和分析,所形成的整体认识、理解的体现,是对所任教课程的整体规划。一是它具有简略性和纲领性。所以不应该冗长、艰涩难以理解,应该简短、通俗易懂。二是整体性和规划性。应该是教师对所任教学科的融汇理解,对一学期教学几个方面工作的整体规划。因此它应该是站在一定高度对学科教学、学期教学的通览,也是根据实际情况的纵向、横向对比理解。通过《课程纲要》的编写,教师要对所任教学科有清晰的、个性化的认识,梳理出本学期教学工作(学科教学)的整体规划。

通过《课程纲要》分享课,一是让学生对教材有个整体的感知,对本学期的教学活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明确目标。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纲要》和分享课是有区别的,后者尤其要注意“分享课”这个名词。

分享课:不是教师说学生听就行。而应该是互动的,是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共同实施的课。

通过研讨活动和学习,对分享课的基本流程进行了总结。大家可以互相借鉴。每一学期开学,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上好此课。

(一)整体认识任教课程环节

此环节可以用简单明了的方式让学生对任教学科有整体的认识,激发学习的兴趣激趣导入。

例如用一首优美的歌曲导入,用一首说语文是什么的小诗导入,用一道趣味数学题导入。以轻松有趣的方式抓住学生的兴趣,直指问题的本质。把《课程纲要》说成是“学期路标图”“知识树”“学期说明书”等。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课程纲要”这个词可以不出现,中高年级也可以把课题变一变。

(二)了解目标和内容环节

目标要归纳、要变成学生能够明白听懂的词语,或者直接具化成具体的事情。例如语文学科的目标综述为: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美术的:一张素描画、一个小制作、一副彩墨画等。

内容,语文本次大多采用了总结主题内容的方式。中高年级学生不是难点。可以做到,但低年级还是有难度的。其实,教师可以用“你喜欢哪一课?”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参与的方式了解教材,教师相机总结说明,低年级学生总结不出来,教师总结、点明,中高年级让学生总结主题。这样的了解内容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了解到学生学习的兴趣点。

目标和内容还可以联系一下上下学期和前后单元,让学生有对所学知识的纵观意识。特别是在每个学期的上学期,有些年级有了学段的变化,学段要求、学段特点的区分可以向学生简要介绍。目标的出示不一定非常全面,也可把上学期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或本期重点的落实的内容,有重点地出示。

目标呈现的形式一定不要是大块大块的文字,可以是简短的短语或词语、条块。表格式、思维导图式(树图式)、图画式、线段式等,越简洁、越形象,越好。

(三)探讨课程实施环节

此环节多采用学生交流讨论的方式,或教师出示自己制定的方案,让学生讨论修改;或学生讨论制定,教师归纳总结。一定要学生主动参与。

教师要把学习方法和作业的整体规划在此环节对学生进行展示和要求。包括一些自己学科的课堂常规、学习常规、作业常规也是需要列出的内容之一。

(四)交流课程评价环节

评价要涉及到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需要具体介绍的是过程性评价。评价的主体也一定要明确告知学生,体现出具体可操作性。多结合平时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方法,例如作业全对给一颗星,或计几分。班级中设立作业评价榜或读书星级榜等。总之,和自己的平时教学紧密相连,可操作,对学生有指导性和激励性。提别体醒:不要忽略对学生行为习惯、学习方法的评价。

(五)总结激励环节

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或单元的计划;或者是给自己或同学写一句新学期寄语等方式。

以上环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可以有所调整和结合、互融。例如课堂实施和课堂评价可以融为一个环节,边说实施、边点明实施的评价。也可采用表格式、知识树式等呈现,把分项目标和实施、评价融合在一起。总之,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学生真正明白,有趣,让老师自己有见解,上出自己的风格和想法。

本次活动选出的这几节课,也是本着教师对学科有自己的认识理解、整理有序,学生课堂参与、接受状态积极来评定的。希望今后教师都能够本着让学生真正明白,有趣,自己有见解为目标,编好《课程纲要》,上好分享课。

《课程纲要》分享课活动总结篇十

20xx年11月22日,我们xx乡山东头初中,全校统一组织家长到学校开课,开课组织得很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从家长到校学习情景来看,全校共有429名学生,应到家长429名,实到401名,全校出勤率93%,其中九1、九2、九3、八2、八3、七2、七3、出勤率都在95%以上。另外经过电话等手续请假的家长16名,真正缺勤的家长仅仅2名,这说明家长对家长学校很重视,家长很支持学校的工作。

二、学校从安排就很具体,首先开课前就检查了授课教师德备课,组织观看了有关的光碟,开课前三天让学生口头通知家长开课日期,开课前一天,书面通知开课日期和详细地点并准备好了点名册,开课当天提前2小时,各班在黑板上写上“授课题目:***授课人:***授课班级:***授课时间:***”等资料,在每一张课桌的左上角,贴上了相应家长的坐标,资料有“家长姓名学生姓名我最近的奋斗目标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等资料。

其次各班教师在教室里进行授课,针对本班的实际,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景,向学生进行应对面的交流,教师介绍学生在校的.表现,教师异常注意多讲学生的发光点,在讲缺点时,教师讲得很策略,同时,家长也将学生在家的表现,反馈给教师,每一位教师都认真地做好了笔记,对今后教育学生有了第一手材料,这一段时间一个半小时,有些家长放学了还找教师或班主任教师个别谈教育学生的方法。这说明家长对教师很信任,同时也说明教师备课很认真,说到了家长的心坎上了。

三、由于我校仅有一个多媒体教室,我们采取轮流使用的方法,分九年级;八年级;七年级三个组,每组看一个小时的专家讲课,家长看得很认真,效果很好。

四、家长带书的情景很好,85%的家长都带了书,有些家长是忘了带书了。因为我校当时的家长定书情景很好,全校定书共400余本,到达了90%以上,不少家长反映,平常在家没有事的时候,看一看家长课程,对家长课程中专家的提示,应当教育孩子的方法,家长应当如何配合等,家长从来都不明白,有的时候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甚至是错误的方法,说明家长对家长课程的认识很好。

会前学校统一发了家长入学通知书、家校联系卡,发给每位班主任一份班主任工作要求,会后每个班级上交了点名册、备课、总结体会、本堂课的典型事例,回收了家长作业。

总之,我们这次组织的家长课程牵手两代教育组织得很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下次开课,我们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前提下,准备将学生的成长档案袋摆放在家长的课桌上,让家长们观赏一下自我孩子的劳动成果;在每张桌子上摆上一杯水,配齐学生服务员,让孩子也给家长服服务;每人给自我的家长写一封信,信中必谈自我对家长的感恩之情,必谈自我的远大志向,谈自我对父母的要求,谈自我的承诺等等,这封信不用封口,不贴邮票,在信封的上端写上入会人的姓名(爸、妈、爷爷、奶奶、哥哥、姐姐等)。

文档为doc格式。

《课程纲要》分享课活动总结篇十一

一个学期的语文教学已经结束了,现已进入期末复习,回顾一学期的探索与尝试,酸甜苦辣样样都有。如何传知、如何解惑、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贯穿读这一主线。诸多思路,到了清理一下的时候了。

一、求新求异,让学生爱上语文课。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如何引领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基础上讨论、交流、探究学习心得已成为课题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兴趣盎然,让学生学有主见,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享受学习的乐趣,又能发展原有的语文素养。

二、注意新课导入新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三、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