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人才干教工作会上的讲话(精选12篇)
- 上传日期:2023-11-12 17:21:29 |
- |
- 14页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学习和工作计划。写一份较为完美的总结,首先需要认真梳理并整理所需总结的内容。总结范文的收集是通过调研和整理发现的,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和可信度。
在全市人才干教工作会上的讲话篇一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档案工作会,总结去年工作,部署今年安排,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刚才,德喜同志就全市档案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宗全同志就我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作了通报,对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提出了要求。省档案局金玉局长在讲话中,对成都市档案工作近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档案管理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利用档案信息开展服务等方面做出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同时,对下一步我市的档案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温江区、市工商局刚才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介绍了他们档案工作领导重视,认识到位,开拓性开展工作的经验,下来,大家要认真学习,抓好落实。
近年来,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开创城乡同发展共繁荣新局面的历史进程中,全市档案战线的干部,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利用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公众需求和领导部门决策,为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机关)建设,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四位一体科学发展,促进和谐成都建设发挥了积极的特殊作用。
档案作为一项基础服务性工作,在人类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发挥了和正在发挥着积极作用,档案工作者肩负的历史责任重大而光荣。当前,我市档案工作正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和新需求带来的新挑战、新问题,值得今天到会的市级各部门和区(市)县分管领导思考和重视,并在工作中认真解决。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档案工作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档案工作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档案是人类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重要依据。档案工作是一项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重要工作,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基础作用。档案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
锦涛曾精辟地指出:“运用档案可以了解过去、把握现在、预见未来”。在今年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家宝在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搞好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档案保护”,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档案工作的高度重视。希望大家深刻领会,加强领导,做好工作。
(二)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结合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市级各部门和区(市)县政府尤其是分管领导同志和广大档案工作者,要进一步提高对新形势下做好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认清档案工作与党和国家事业紧密联系、息息相关的特殊关系,进一步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做到依法治档,以法促档。
二、加强对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促进档案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市级各部门和区(市)县政府要按照锦涛关于“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帮助档案部门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使档案工作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的指示要求,加强对档案工作的调研,听取档案工作汇报,及时将有关情况向主要领导反映,切实解决问题,为档案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从当前我市档案工作发展实际来看,要着力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加快综合档案馆馆库建设。一些至今还没有综合档案馆和综合档案馆已被鉴定为危房的区(市)县,要按照去年12月21日葛红林市长主持召开的区(市)县综合档案馆建设工作专题会议精神和“三消除”要求,把档案事业发展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将综合档案馆馆库建设列入当地今年重要工作日程,统筹规划,组织落实,要确保在20xx年底,建成符合国家、省、市档案工作标准的综合档案馆。其它区(市)县也要积极谋划新建、改建档案馆工作。
(二)加强档案规范管理。目前我市档案规范管理还未达到省级标准的54个市级机关单位,要按照省档案局提出的“20xx年底前,全省所有机关档案规范管理达到省级标准”要求,将此项工作纳入本单位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机关)建设重要内容,对照《四川省机关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标准》进行整改,确保全省机关档案规范化管理目标的如期实现。前不久,市委、市政府目督办和市档案局《关于分解下达20xx年市级机关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专项目标的通知》已印发到市级机关,首次以专项目标的形式督促推进机关档案规范管理,进一步增强了开展此项工作的力度和刚性,各区(市)县也应参照执行。
按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标体系中关于“20xx年以前,区(市)县综合档案馆规范化管理达省二级以上标准”要求,我市未达省二级的5个(市)县,要抓紧部署,组织安排,确保达标工作的按期完成。
(三)加强档案人才队伍建设。市级各部门和区(市)县政府要切实关心档案工作者的成长、进步和交流,进一步建立健全竞争激励机制,促进档案干部的合理流动。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努力营造一种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环境。要加强对那些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优秀档案干部的教育、培养和推荐,鼓励那些“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的优秀档案工作者脱颖而出。
三、找准同中心工作结合点,积极为全市“三新突破”提供档案信息服务。
市级各部门和各区(市)县政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认真贯彻省第九次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结合实际,找准档案工作服务大局的结合点和切入点。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实施为契机,切实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当地综合档案馆作为政府公开信息查阅场所的作用,密切党委、政府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积极提供政府信息服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要按照“两建设,两服务”的发展思路,做好档案馆库建设和档案资源建设,提高档案公共服务和档案规范服务质量,力争在机关档案室和综合档案馆规范管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业集中发展区和重点建设项目工程档案收管用、重要政务活动和重大活动档案资料采集、档案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要有所创新和突破。
同志们,认真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和市第十一党代会精神,就是要将思想统一到党代会精神上来,将力量凝聚和投入到贯彻党代会精神的具体实践中去,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精神,进一步做好档案信息服务工作,为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和谐成都发展,努力实现我市“三新突破”目标而奋斗!
在全市人才干教工作会上的讲话篇二
刚才,周珉同志代表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总结了去年全省人才工作情况,提出了今年的主要工作目标。同志们对今年主要工作目标进行了认真讨论,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会后,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根据会议讨论的意见,抓紧修改完善,把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吸收到今年的人才工作目标中来。
**年,全省人才工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科学人才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人才工作会议和全省人才工作座谈会精神,勇于开拓,大胆创新,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围绕“两个率先”大局,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组织召开全省人才工作座谈会,深入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明确提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让江苏真正成为最能体现人才价值的地方。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摆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紧紧抓住人才的培养、吸引和使用三个环节,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333工程”和“六大人才高峰”继续向纵深推进,人才市场化配置机制不断完善,人才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为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据初步统计,截止去年底,全省人才总量超过500万,其中高层次人才21万多人,人才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在全国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二是突出重点,人才工作迈出新步伐。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我省民营经济组织人才工作的意见》。针对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现状,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为加快区域共同发展,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苏北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及与之相配套的《苏北发展急需人才引进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苏北五市引进急需人才专业目录》等。省人才办还组织开展沿江开发科技行、高校校长苏北科技行、沿东陇海工业成果展示洽谈会、苏南企业沿东陇海投资洽谈会等系列活动,促进沿江和苏北地区经济发展。三是加强配合,人才工作呈现新格局。省人才办充分发挥指导、协调的职能作用,注重整合力量,调动各成员单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主动加强与有关成员单位的联系和沟通。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按照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制定具体方案,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去年人才工作目标。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全省逐步形成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人才工作机制,有力地保证了去年全省人才工作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两个率先”的重要一年,也是谋划“十一五”人才规划,狠抓人才工作各项任务落实,加快人才强省建设步伐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人才工作,意义重大。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快推进“两个率先”的关键举措。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对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新举措。在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中,强调“要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在关于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中,强调“既依靠和开发国内人力资源又借助和引进国外智力”;在关于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中,强调要“有组织地广泛联系专家学者,建立多种形式的决策咨询机制和信息支持系统”;在关于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中,强调“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要“坚决破除各种障碍,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特别是在关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部署中,强调要“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这些论述,为进一步做好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精神,深刻认识人才工作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实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自觉性。
当前,我省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人才工作,是推进江苏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的关键举措。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和推动“两个率先”,努力建设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江苏,必须要有一支具有新素质、新本领、新眼界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作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呼唤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呼唤人才结构的整体性优化;经济的国际化,呼唤人才的国际化;区域共同发展,呼唤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两个率先”,实际上是区域争先发展的一场竞赛,其核心是人才的竞赛。对于江苏这样在物质资源方面没有特殊优势的地区来说,所能依赖的最宝贵的战略资源,就是人才资源;所能建立的最重要竞争优势,就是人才优势。但是,我们在人才方面的资源和优势,有些还是潜在的,有些还不太明显,迫切需要我们下大力气加以开发、利用和发挥。特别是与沿海其它发达省份相比,我省人才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与上海比,人才的国际化程度还不够高;与广东比,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还不够优;与浙江比,民营经济组织的人才队伍还不够强,等等。这些差距不弥补,势必会形成率先发展上的差距。对此,我们一定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自觉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快推进“两个率先”的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人才竞争的严峻形势和人才工作的繁重任务,充分认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抓好人才队伍建设的各项工作。
二、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努力提高我省人才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刚才同志们讨论的、即将以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文件下发的《主要工作目标分解》,是贯彻全省人才工作座谈会的重要举措,是做好今年人才工作的具体部署。各地、各部门要从实际出发,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形成亮点,推动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一,以制定“十一五”人才规划为重点,认真谋划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路。编制“十一五”人才规划,是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是加强“十一五”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各地、各部门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系统总结“十五”期间人才队伍建设的成功经验,学习借鉴发达省市编制“十一五”人才规划好的做法,着眼于-我省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目标对人才的需求,着眼于国际国内人才竞争的实际,研究提出“十一五”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努力使我省“十一五”人才规划充分体现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以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培养造就各个行业的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是理论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的中坚力量。高层次人才的关键作用,不仅体现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贡献上,而且体现在对整个人才队伍建设所具有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上。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是我省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抓手。各地、各部门要把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培养“两个率先”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努力提升江苏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
抓好党政人才队伍建设。要通过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党政人才的政治理论素养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增强科学决策、驾驭全局、开拓创新的能力,培养造就一批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党政领导人才。要重视党政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在“双推双考”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党政后备人才名单。加强后备干部的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根据我省大企业发展规划,组织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调研工作,摸清全省各种所有制企业人才现状、人才需求和成才规律,研究起草“江苏省经营管理人才建设五年规划纲要”、“江苏省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江苏省‘三个五’企业家培养工程实施意见”等文件。要大力实施“三个五”企业家培养工程,力争到,培养50名能够带领企业在各行业处于比较领先地位的优秀企业家,培养500名能够带领企业在各行业处于比较领先地位的优秀企业家,培养5000名具有中、高级任职资格的优秀企业经营管理者。要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加快建立以产权为纽带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进一步规范企业治理结构,创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的制度环境。要充分认识民营企业在推动我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培养上,做到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一视同仁。要承认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经济价值,建立以股权为核心的符合企业家职业特点的激励约束机制。要抓紧实施职业经理人职业资格制度,完善企业家形成的市场竞争机制。要遵循企业家成长规律,借鉴世界500强企业培养、使用人才方面好经验、好做法,探索符合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家评价、考核、任用方式,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精神、掌握市场经济规律、熟悉国际经贸规则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抓好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要深入实施“333二期工程”,打造一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尖端人才。要加快构建“六大人才高峰”,在我省重点发展的领域,集聚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综合实力较强、在全国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的高层次人才。要大力培养造就青年专家群体,对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给予必要的支持。要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大力引进一批处于最具创造活力期,有发展后劲的青年专业技术人才。要加快建立竞争开放、动态管理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选拔机制,加快建设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等,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搭建创新创业的平台。
抓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高技能人才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也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推动科技创新,需要一批有专业理论功底的高层次人才,同时也离不开一批实践经验丰富和创新能力较强的先进生产技术的实践者。要按照曾庆红同志提出的“要像尊重高级专家那样尊重高技能人才,像关心高级专家的成长那样关心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要求,抓紧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要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大力实施“技能振兴行动”,努力提高产业工人的素质,培养一批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熟练掌握先进生产技能的技术工人骨干,使他们当好刻苦学习、岗位成长的带头人,当好推动技术创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带头人,当好提高生产效率、提升服务品质的带头人。
在抓好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还要抓好民营经济组织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要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我省民营经济组织人才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大民营经济组织人才的培养选拔力度,开辟为民营经济组织引进人才的绿色通道,丰富为民营经济组织提供人事人才服务的手段。要重视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加大外出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开发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造就一批具有一定科技文化知识、掌握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的新型农村人才队伍。
第三,以加快推进人才国际化为重点,积极参与国际人才合作、交流与竞争。当前,经济全球化正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点特征。由于资本、物资、信息、人才等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在全球配置的趋势不断加速,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因素——人才的国际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江苏作为经济外向度较高的沿海发达省份,要参与经济全球化,必须既要充分考虑江苏人才资源的有效开发,又要坚持对外开放,更好地利用国际人才资源来解决我省人才资源,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短缺的问题,做到自主培养与引进海外人才并重。要从我省实际出发,认真研究江苏人才国际化战略,准确把握人才国际化的客观规律,学习借鉴国际通行的人才开发理念和方式方法,科学制定江苏人才国际化的政策措施。要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和智力,重点引进高新技术、金融、法律、贸易、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人才以及基础研究方面的紧缺人才。要建立符合海外高层次人才特点的引才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事业单位招聘和引进海外人才。要加大教育对外开放力度,创新人才国际化培训方式,努力提升“本土人才”的国际化素质,有计划地选拔企业人才到外企挂职煅炼,学习他们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要加快建立我省国际人才市场体系,研究落实“柔性流动”、国民待遇、社会保障、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为留学人员和海外人才来我省工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不断提高我省人才国际化水平,提升我省人才队伍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三、围绕中心,拓宽渠道,引导各类人才为推进“两个率先”建功立业。
人才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投身到“两个率先”这一时代伟业中去。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的要求,着力开创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新局面。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人才培养、评价、选拔、激励等机制和制度,逐步完善人才政策法规体系。要积极探索引导各类人才服务“两个率先”的结合点和突破口,充分发挥广大人才在科学决策、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攻关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省委、省政府将在适当时候,成立江苏省专家咨询委员会,集中全省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一流专家学者,定期就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进行研究和论证,推进领导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建立省领导联系专家制度,畅通专家与领导的联系渠道,密切领导干部与专家的联系,及时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
省人才办要认真总结“333工程”苏北科技行系列活动的成功经验,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各类人才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要继续组织专家和科技人员到基层一线从事技术咨询、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帮助解决工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各地、各部门要在发挥好本地、本部门人才作用的同时,采取多种形式,推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四、明确责任,狠抓落实,确保今年主要工作目标顺利完成。
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各地、各部门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真抓实干,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人才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创新性很强的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全省人才工作的组织指导机构,要把握全局,议大事、管宏观、定战略、解难事,更好地发挥对全局的指导作用。党委组织部门作为人才工作牵头抓总的部门,要协助领导小组抓指导、抓协调、抓落实,要出思想、出思路、出经验。在重点抓好人才工作协调落实的同时,做到牵头不包揽,抓总不包办,坚持重大问题共同研究、主动协商,充分调动成员单位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个职能部门的作用,形成做好人才工作的强大合力。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按照层次分明、界定清晰、相互衔接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各部门人才工作的职责,健全和完善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会议制度、人才工作情况通报制度、人才工作督促检查制度和人才工作考评制度,确保各项工作协调高效运转。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切实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要按照人才工作目标分解的具体要求,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切实负起责任。要组织专门力量,集中精力,抓紧制定具体的工作措施和配套政策,积极主动地完成目标分解的各项工作任务。今年底,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将对相关部门落实人才工作目标情况进行一次督促检查。
同志们,做好新形势下的人才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希望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开发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努力把各类优秀人才汇聚在“两个率先”的旗帜下,以人才优势赢得江苏发展的新优势,为加快推进“两个率先”,建设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江苏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全市人才干教工作会上的讲话篇三
xx就如何抓好人才工作作了表态发言,抓工作、促发展的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坚持人才强市,切实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人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富裕的决定性因素,是最活跃的生产力。各地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要站在全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刘备三顾茅庐,得贤才诸葛亮方成三足鼎立之势;
副处级干部平均年龄x岁;
正科级干部平均年龄x岁,副科级干部平均年龄x岁,干部队伍的年龄状况与这座城市的年轻程度很不相适应。为此,我们必须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以战略眼光和科学思维来谋划人才工作,把更多的优秀人才吸纳进党的队伍、凝聚到党的周围,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
(二)做好人才工作,是抢占发展先机、增强区域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当前,人才竞争已经成为国家、地区发展战略中最有全局影响力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能掌握竞争的主动权,谁就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居于领跑地位。随着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无一不是因为重视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善用人才而实现的。发展的事实也一再表明,人才是事业的生命线,人才是最大的经济增长点,人才兴则事业兴,人才强则实力强。x作为年轻的地级市,与区内其他市相比较,面临跨越追赶的巨大压力。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先机、率先发展,就一定要顺应时代发展新要求,牢树人才发展新理念,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市的道路,千方百计抢占人才开发的制高点,创造人才集聚的新优势,提升人才工作的新水平,不断增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没有人才,好的项目、好的产业即使发展了也不能持续、不能上台阶,加速赶超就成了一句空话,再好的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因此,我们必须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兴市之基、竞争之本、发展之源,广泛吸纳更多的急需之才、有用之才,不断推进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
二、坚持统筹共促,努力为建设xx新x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做好我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必须要突出重点,强化举措,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发挥人才作用,全面提升人才工作水平。
德者,才之帅也。”有德无才,难以为党和人民做出大的贡献;
有才无德,其“才”往往成为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工具。我们选人用人,既要注重才能,更要注重品德,就是要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人才招揽进来、吸收进来,使他们成为建设xx新x的生力军。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对人才来说,要讲信念,如果人才不讲信念,也不好使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在的人才大多学历层次比较高、知识面比较宽、思想比较活跃、开拓创新精神比较强,但在个人成长的经历中缺乏艰苦环境的磨炼,缺乏一定的思想政治洗礼。在世情、国情、党情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要教育和引导各类人才忠诚党的事业,坚持党的路线,维护党的原则,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自觉在奉献中展示才华、燃烧激情、成就伟业,成为党和人民值得信赖、放心托付的高素质人才。要有人民至上的品格。人才价值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被群众认可。要将那些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上,始终把群众当亲人,始终深怀爱民情怀,为民谋事、为民做事,甘于奉献、乐于付出,言行一致、知行统一的人才,及时发现、量才使用,不断充实到各级领导岗位上,努力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要有勇于担当的魄力。担当体现着勇气,担当意味着责任。对每一位人才来讲,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敢于负责任,勇于挑担子,善于啃骨头,用一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韧劲,在不断化解矛盾、破解难题中经受考验、砥砺品质,在不断迎接挑战和沸腾的创业实践中接受锤炼、成长成才。要有谦让宽容的度量。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人身上既有长处,也有短处。要知人之长中短,知人之短中长,要有谦让宽容的度量,善用人才之长,善谅人才之短。要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甘为人才的“后勤部长”、服务员,努力营造x人才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
二是加强人才培养,以筑巢引凤之策育才养才。做好人才工作,根本出发点是支撑发展、服务发展、促进发展。要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部署、重点任务和中心工作,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促进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要突出培养重点。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为重点,依托国家、省重大人才工程,启动实施“领军人才引进计划”“优秀人才建功行动”“高技能人才培育工程”等重大人才工程。要大力培养青年人才,青年英才的脱颖而出,决定着我们事业发展的前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立足长远,重点扶持,跟踪培养,加强教育引导,鼓励探索创新,让大批青年才俊在实践中脱颖而出、健康成长。要拓宽培养渠道。各县(区)、各部门(单位),尤其是企业要紧密结合我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从各自的职能和发展需要出发,研究提出并积极实施人才工程项目,进一步为培养人才搭建有效平台。要发挥企业在人才开发中的主体作用,重点支持和鼓励规模以上企业依托新产品研发、新工艺应用、新技术推广、新市场开拓等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人才,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要丰富培养方式。要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丰富人才培养的手段和形式。要以人才开发为突破口,构建“人才+项目”“人才+产业”“人才+课题”的培养开发模式,使各类人才的成长发展与产业开发、项目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尤其要注重在实践中锻炼人、培养人,根据各类人才的不同特点,引导他们向农村、向企业、向社区、向基层流动,真正让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第一线磨炼意志、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增长才干。
在生活上要多照顾,竭尽全力为他们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多办实事,多办好事;
建成一个创新人才得到支持,创业人才容易成功的社会;
建成一个创新思维充分涌动,各类人才充分涌现的社会,着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人才工作的社会风尚。总之,就是要通过富有成效的环境建设,真正使各类人才有用武之地而无后顾之忧,有苦练“内功”的动力而无应付“内耗”的压力,有专心谋事的成就感而无分心谋人的疲惫感。
四是优化人才结构,以五湖四海之举纳才强才。人才个体素质和队伍结构决定着人才队伍的整体层次。目前,我市人才资源分布不合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较为突出。因此,我们一定要在努力扩大总量、提高质量、盘活存量的基础上,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不拘一格为我所用,着力调整优化人才结构、统筹促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要造就一批高层次人才。高层次人才对于推动我市进位赶超、实现跨越至关重要。培养和引进一名高层次人才,就可以搞活一个单位、带动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百姓。要把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结合起来,重点围绕我市城市建设、旅游发展、现代物流、现代农业以及能源化工、冶金、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引进一批懂项目、懂管理、懂技术、懂经营的高层次人才。要造就一批现代企业家和优秀经营管理人才。企业家短缺是我市人才工作的一个短板,也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只有保持企业家队伍的青山不老,才有经济发展的绿水长流。要把企业家和优秀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放在更加重要位置来谋划,按照市场经济导向,打破行业、系统壁垒,积极引导各类人才主动投身经济建设的热潮中,鼓励支持杰出经营管理人才闯市场、创大业,使其成为推动x加快发展的领跑者。要造就一批高技能人才。要按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围绕“xx”三大战略和“创新引领、特色产业倍增、民生计划”三项行动计划,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技能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同时,也要进一步抓好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形成一个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充分适应xx新x建设需要的宏大人才队伍。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评价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
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的评价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要创新人才流动机制。人才的合理流动有利于人才的成长,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才的潜能,有利于事业发展的大局。要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畅通各类人才之间的流动渠道,引导人才向重点产业集聚、向经济建设一线集聚、向基层和困难企业集聚,让优秀人才各展其能、实现价值。
三、
坚持党管人才,不断提升人才队伍建设科学化水平。
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是做好新形势下人才工作的根本保障。各级党委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与科学人才观的统一,把发展人才事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自觉用科学理论指导人才工作、用科学方法推进人才工作,不断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第一,要落实党管人才责任。党管人才,主要是管方向、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本质是党爱人才、党兴人才、党聚人才。坚持党管人才,就必须要落实党管人才责任。实践也证明,只要领导抓、抓领导,人才工作就能取得重大进展。因此,各级党委要正确把握人才事业发展方向,认真分析人才工作面临新形势,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完善人才责任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协调机制和落实机制。各县(区)、各部门(单位)要及时研究解决人才工作中带有倾向性和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建立领导干部联系专家、学者等人才制度,最大限度地盘活人才资源,真正使培养人才、团结人才、用好人才、服务人才成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一项常态工作、常抓不懈。
第二,要强化党管人才措施。要坚持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工作、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工作、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三项任务”一起抓,做到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围绕发展来确定,人才工作的措施根据发展来制定,人才工作的成效用发展来检验。各地各部门要认真研究制定人才发展政策,编制完善本县区、本部门、本行业以及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人才工作规划,既要研究制定人才队伍总体规划,又要制定各类人才开发专项计划,既要提出中长期目标,又要明确阶段性任务和要求,切实配好配强人才工作力量,为人才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组织保证。要善于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理念、创新的视角、创新的方法策划一些人才工程项目,建立一些创业基地,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激发各方面的活力,努力形成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生动局面。
第三,要增强党管人才合力。人才工作是一项全局性、基础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发挥各方优势、集中各方力量,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要重点抓好前瞻性问题调研、综合性政策论证、跨部门工作统筹。组织部门要当好参谋,创新实践,整合资源,示范引领,加强对人才队伍建设的宏观指导、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特别是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都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和独特优势,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强大合力,共同做好人才工作。
同志们,xx新x的宏图伟业呼唤着人才,期盼着富有理想的有为青年和具有专业知识的各类人才辈出和涌现,渴望着一大批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材。我们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以爱才之心、识才之智、容才之量、用才之艺,切实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充分调动和保护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建设xx新x提供更加强劲、更加持久的不竭动力!
在全市人才干教工作会上的讲话篇四
同志们:
在年底工作很忙的情况下,今天上午把大家集中起来开一个短会,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省人才规划编制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今年的人才工作情况和明年的工作思路,部署近期几项重点工作。刚才,听了各地的发言,总的来讲,今年人才工作基础实、活动多、合力强、氛围浓,取得的成绩得到了上级组织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下面,我结合大家的发言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成绩,进一步树立做好明年人才工作的信心。
今年以来,在省委组织部的具体指导下,我们认真贯彻新的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调整后的第一次会议精神,注重紧紧依靠和发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作用,以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基础,以实施人才重点项目和开展活动为载体,以强化舆论宣传、营造工作氛围为突破口,以农村实用人才和学术技术带头人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整体推进。5月份,省委组织部在钟祥市召开全省人才工作座谈会,我部在会上作了《夯实基础,强化保障,推动人才工作可持续可发展》的典型发言。1、抓舆论,造就全社会重视人才工作良好氛围。我们从舆论宣传入手,加大了对各类人才先进典型的报道力度。针对社会上对人才工作抓什么、怎么抓缺乏了解的实际,我们通过会议、新闻媒体等渠道,加强人才工作宣传,广泛宣传优秀人才的典型事迹,着力营造理解、关注、支持和参与人才工作的舆论氛围,让优秀人才有荣誉感、成就感,得到社会的广泛尊重。今年5月份,对全市第二届48名学术技术带头人进行集中宣传,在《黄冈日报》专版刊登其典型事迹,在黄冈电视台新闻节目开辟《学术技术带头人风采》专栏采访报道,同时以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名义发出了一封慰问信,勉励他们珍惜荣誉,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再立新功。我们积极向主要领导汇报人才工作重要项目进展情况,邀请领导签发重要文件、出席重要会议、参加重大活动,以工作的实际成效取得信任和支持。去年底,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市财政部门从今年开始,设立每年200万元的市长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实现了我市人才资金投入零的突破。
2、打基础,完善工作机制。我们紧紧围绕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了人才工作运行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了人才工作领导体制。今年元月11日,我们组织召开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刘雪荣同志到会讲话,对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市委人才办起草了《关于健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运行机制的意见》和《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文件,建立健全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系会议制度、重点人才工作项目化管理制度、人才工作情况通报和督促检查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初步形成了各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各县市区纷纷加大了人才机构建设,罗田县委人才办增设三个编制,麻城市和蕲春县为配合招商引资工作专门设立了人才回归创业办公室,与人才办合署办公。为加强对人才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我们制定了《黄冈市市长人才资源开发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同时收集整理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基本信息,调整充实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并起草了《黄冈市直接掌握联系专家服务管理办法》。
二是出台了激励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我们按照“引进急需的,培养不走的,盘活现有的,重奖有功的”的工作思路,紧紧抓住人才吸引、培养、使用三个环节,制定出台了《黄冈市关于发挥在岗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作用的若干规定》,经市政府第25次常务会议通过,形成了正式文件(鄂政发[20xx]21号);另外两个文件稿《黄冈市科技人员领办、创办科技企业和从事科技服务活动的若干规定》、《黄冈市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优惠政策》经部长办公会研究后,将提交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讨论,报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后下发。
3、搞活动,激发人才工作活力。我们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各成员单位通力合作,卓有成效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一是开展校企合作活动。为加快融入武汉城市圈,搭建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与我市企业合作的平台,建立柔性引才引智的机制,人才办与市科技局等单位联合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活动,充分利用和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和科技优势,改进和提升我市传统产业。今年年初,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报纸公告、网络发布等方式收集了63家企业提出的75个技术难题,编辑了《20xx年黄冈市校企合作重点技术难题对接表》和《科研院所成果目录汇编》;6月份承办了黄冈市第二届校企合作联席会议,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武汉分院等11所高校、科研院所和我市40家企业总经理参加会议。会上,黄冈新大地实业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分别与合作高校和科研院所签定了项目合作协议。目前已有30多家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了稳定、持续的合作关系。
二是开展专家学术交流和献计献策活动。5月24日,人才办与市科协联合举办以“节能减排,建设两型社会”为主题的20xx年黄冈科技论坛活动,市委书记刘善桥主持开幕式,市长刘雪荣致开幕词。中国工程院院士、省科协主席樊明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傅廷栋教授作学术报告。市“四大家”领导,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各县市区代表、学术技术带头人等300人聆听了两位院士的学术报告,近100名参加学术研讨会的论文作者代表展开学术交流。收集各类专家撰写的关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论文112篇,评选出54篇优秀论文编印成《黄冈科技论坛论文集》,活动中还收集到与会专家提出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45条。
三是与中央博士团派出单位开展一系列活动。今年6月份,我们与挂职单位一起到我市第二批博士服务团成员派出单位卫生部北京医院和中国农业银行总行进行了回访,经双向交流和沟通后达成合作意向。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已确定将红安和麻城作为基地,每年安排一批新上岗人员到基地实践锻炼,北京医院决定到我市开展大型义诊和学术交流活动。9月19日至26日,院党委副书记刘秀琴率16名专家和医疗骨干组成的专家组来我市义诊。活动期间累计诊治患者1200余人,查房和会诊86人次,参与听课的医护人员达800人。我市与该院还达成人才培训协议,每年在全市卫生系统选派10名医疗业务骨干或学科带头人到该院进修深造。1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301医院28名专家来我市开展大型义诊、学术交流和传统教育活动。
四是开展各类人才的评比表彰活动。为积极响应市委在第三次党代会上提出的“全民创业”号召,大力宣传我市经济建设中涌现出的妇女和青年创业先进典型,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今年年初,我们与市妇联和团市委联合开展了“黄冈市巾帼创业之星”和“黄冈市十大青年创业标兵”评选表彰活动,共评选表彰在我市经济社会建设中涌现出的10位巾帼创业之星和10位青年创业标兵。
4、抓重点,突出项目建设。
一是突出抓好农村实用人才示范基地建设。省委组织部鄂组通[20xx]8号和鄂组办[20xx]16号文件下发以后,我们积极鼓励各县市区申报全省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并抽调人员分两组赴各地申报的基地进行现场考察,经过筛选择优推荐罗田县骆驼坳镇农村人才培训基地、蕲春县大别山科技城、团风县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学校为全省第一批创建试点。以上三个基地被省委组织部批准后,我们按照发挥“四个功能作用”和达到“五有”标准,指导各地制定和进一步完善创建方案,从制订规划、完善基础设施、添置教学设备、加强制度建设、投入资金、整合培训资源等方面全方位开展创建活动。
二是全面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按照省委组织部的有关要求,我们积极与市农业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加强沟通协调,根据各自职责明确分工,确保任务落实。3月份,联合制定了实施方案,分全日制脱产大专班、电大远程教育、函授等三种形式下达了招生指标,20xx年共培养1200人。在报名环节,我们认真审核报考对象的资格条件,与学员签订服务协议书;在备考送考环节,以县市区为单位开展考试诚信教育,集中组织学员参加全国普通高考和成人高考;在报到入学环节,市委组织部派人参加开班式作动员讲话,对学员学习、生活纪律提出具体要求。截止9月20日,全市167人参加黄冈职院脱产学习,807人参加电大远程教育,174人被录取为华中农业大学函授学员。
三是启动实施“乡村医生培养计划”。为适应农村实施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新形势和新需求,我们率先在全省推出“乡村医生培养计划”,依托三峡大学医学院为农村定向培养医疗卫生人才。该计划提出后,我们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乡村医生培训情况的调研,召开专题调研会,分析研究乡村医生现状及农村合作医疗推广后农民“看病难”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调研的基础上,市委组织部、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和市财政局四家联合制发了文件,正式启动实施“乡村医生培养计划”。10月份,我们利用《黄冈日报》、黄冈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发动,我在10月23日《黄冈日报》第4版就此项活动实施的意义、报名对象、报名和入学程序、培养专业和课程设置、学费和学员管理等内容回答记者的提问。目前,全市报名的对象中有115人通过资格审查,已于11月初入学。
二、明确任务,扎实做好20xx年人才工作。
20xx年全市人才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打基础、抓活动、促效益,以服务中心工作为重点,以项目推动人才工作与经济工作相结合,争创特色,狠抓落实,进一步推动全市人才工作上新台阶。
(一)以制定人才中长期规划为重点,进一步提高人才工作牵头抓总的水平。
今年12月13日是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召开5周年,中央决定于明年上半年召开全国第二次人才工作会议,颁布《20xx-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为迎接这次会议的召开,筹备召开全省第二次人才工作会议,省委组织部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全省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编制工作。各地要将编制人才中长期规划纲要作为明年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强对全市人才工作的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一是做好人才队伍建设的调查摸底和规划起草工作。要联合发改委、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计局、农业局、经委、工商联等单位组成工作专班,抓紧开展人才队伍的调查摸底,高起点、高标准地做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调研、起草工作,科学谋划本地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工作举措。要认真回顾总结、大力宣传年以来我市人才工作的经验作法、亮点和各类优秀人才典型事迹,为全市第二次人才工作会议的召开营造良好的氛围。二是制订和出台关于促进人才作用发挥的政策措施。省委组织部即将出台《关于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促进在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才资源服务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实施意见》。各地要结合实际,出台一些操作性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激发各类人才投身我市全民创业热潮之中。要积极参与武汉城市圈人才一体化建设活动,实现圈内人才资源共享,大力引进高校智力成果和技术,实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科技人才合作,为招商企业和重点项目提供人才支持,逐步缩小我市与武汉、黄石等其他圈内发达城市之间的差距。三是发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办公室作用。人才工作线长面广、涉及各行业各部门,需要整合力量、齐抓共管。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必须充分发挥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切实调动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切实坚持并不断完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制度和议事制度,每年至少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会议,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召开成员单位联络员会议,讨论研究人才工作重点事项或部署专项人才工作。要研究制定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0xx年工作要点,对确定的各项重点人才工作进行任务分解,真正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督办、年终有考核评比,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以人才项目建设为重点,努力提高人才工作服务经济建设的质效。
一是继续推进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20xx年是推进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关键年,做好明年的招生工作对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促进我市农村改革和发展意义重大。各地要充分利用近期出现的农民工返乡潮和春节回家过年之际,提前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迅速将任务分解落实,务必在县(市、区)电视台发布招生公告,充分利用村务公开栏、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开通热线咨询电话等多种形式,深入广泛宣传“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实施的重大意义,把招生政策讲清楚,把学员毕业后的发展前景讲清楚,真正做到家喻户晓,确保明年“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顺利实施。20xx年全市计划招生1273人,其中脱产培训233人,不脱产培训1040人(电大远程教育786人、函授教育254人)。鉴于今年报名人员中有少数人不参加考试,录取后有少数人不报到入学的实际情况,各地必须按招生计划的130%组织推荐和报名。目前,我市市级财政和部分县市区已严格按照文件要求落实了经费,但仍有部分县市区没有将此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希望大家积极主动向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工作进展情况,争取重视和支持,尽快将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对级、20xx级“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员和乡村医生计划学员要加强跟踪管理服务,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免除其后顾之忧。
二是巩固扩大全省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成果。团风、罗田、蕲春三个县要围绕“五有”标准和创建工作方案,加大力度、查缺补漏,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制度建设、整合培训资源,力争春节后一次通过省委组织部的检查验收。要坚持“边建边培训”的原则,充分发挥基地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农村实用人才评价鉴定、农业技术试验推广和服务四个方面的功能作用。明年,省委决定拿出1000万元,启动第二批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的创建工作,下辖5个以上县市的市州申报3-5个单位,请各地按鄂组办[20xx]16号文件的要求自主申报,市委组织部将严格对照标准和条件遴选择优,并实地考察后上报省委组织部。
三是加快以创新团队及带头人为重点的高层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步伐。明年,要把高层次创新创业型人才队伍建设摆在全市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来重视、来推进。要继续深化校企合作和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会同科技部门出台关于科技人员领办、创办科技企业和从事科技服务活动的若干规定以及高层次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与武汉地区高等院校开展科技人才合作,与华中农业大学共建研究生科研实习基地。要以重点产业、重大项目为载体,以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为依托,建设创新团队,设立创新岗位。市委组织部将利用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对我市工业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重点产业创新团队和创新团队带头人给予资助,进一步提升我市重点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技术水平。要围绕支柱产业、优势企业和重要项目,会同经委、工商联等部门组织一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到发达地区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经营理念和市场开拓能力。
四是充分发挥科技副职和挂职博士的专长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第九批科技副职到我市任职已有一年时间,各地要关心科技副职的工作生活情况,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和派出单位的科技及资源优势。通过召开座谈会、参观考察、研讨等多种形式促进科技副职之间的交流,激励他们在有限的任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要认真做好中组部、团中央下派我市挂职锻炼的第三批博士服务团成员在市水利局挂职期间的协调服务工作。
(三)以开展活动为载体,进一步营造人才工作的声势和影响。
实践证明,以活动为载体是开展人才工作的有效手段。明年,市委组织部将会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部门,举办“全市技能状元大赛”活动。要深入开展专家管理服务“五个一活动”。即组织开展一次理论培训、一次送科技下乡、一次考察疗养、一次健康体检、一次走访慰问。要积极参与市外侨局、市科技局举办的各类招商引资、招商引智活动,广泛开展人才工作宣传活动,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及网络对人才工作政策法规和全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和省管以上专家的典型事迹进行宣传报道,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风气。
三、与时俱进,不断加强人才工作队伍自身建设。
人才工作机构和队伍,是开展人才工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组织保证。中央和省委多次强调要加强人才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要求市州一级组织部门设立专门的机构,配齐工作人员;县一级要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有专人抓这项工作。当前,有些县市工作机构和人员配备还没有完全到位,特别是经过县市换届领导干部调整后,不少地方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不健全;少数县市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没有明确人才工作人员,严重影响到正常工作的开展。各地要及时调整充实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建立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县市区要成立人才工作机构,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分设,无论是分设还是合署办公,都要有专人负责人才工作。要像重视干部工作那样重视人才工作,像抓经济建设那样抓人才队伍建设。各地为人才工作设立的职务编制,必须用于人才工作,不能用来解决其他干部待遇。要加强对人才工作投入的统筹整合,设立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并配备必要的工作经费,保障人才工作正常开展。
要高度重视人才工作队伍建设。新的形势和任务对人才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大家必须坚持与时俱进,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强化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
一是抓好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和业务水平。当前,我们正处于知识创新的时代、终身学习的时代,人才工作又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之中。从事人才工作的同志首先自己要成为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宽的知识面,自觉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认真钻研人才工作理论,时刻关注和了解人才工作最新动态,熟悉和精通人才工作业务、政策法规,还要钻研干部宏观管理、科技、法律等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不断提高信息工作技能和水平。要强化大局意识,努力寻求着力点和结合点,不断提高人才工作服务经济建设的水平。二是爱岗敬业,认真履行职责。有无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关系到事业的兴衰成败。组织上给予我们一个干事的岗位,就要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做出工作成绩。大家要有勇于负责的精神,该自己做的工作坚决做好,该自己承担的责任勇于承担,自己承诺的事坚决办成,决不把矛盾推到上级,决不把困难推给别人。一定要深刻认识从事人才工作的意义、责任和份量,做好这项工作很光荣、任务很艰巨,大家责无旁贷、义不容辞。要干一行、爱一行,从内心深处热爱这项工作,乐于为广大专家和各类人才搞好服务。要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时时将工作压力转化为工作的动力,自觉、主动、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是开拓创新,争创一流成绩。从事人才工作的同志要积极进取,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在工作上争进位、上台阶。当前,有的同志工作上满足于守旧摊子、维持现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开拓精神不足;有的工作疲沓、不负责任、被动应付;有的县市人才工作“无人管事、无钱办事、无章理事”,这种状况必须彻底扭转。人才工作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其弹性较大,工作领域宽广,可作为的空间大。只要我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有为”求“有位”,工作一定会干得有滋有味,一定会干出好成绩来。明年,各地要选择几个重点进行总体策划,力求在工作的某一个方面有新的突破,在确保工作整体推进的前提下,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把全市人才工作推进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同志们,做好人才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希望各地各部门要按照这次会议的安排部署,进一步树立信心,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扎扎实实地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加快黄冈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全国第二次人才工作会议的召开。
在全市人才干教工作会上的讲话篇五
同志们:
经市委、市政府领导同意,今天召开全市档案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xx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系列重要讲话,传达贯彻全省档案工作会议、市党代会及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xx年工作,部署20xx年工作。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会前专门听取了市档案局工作汇报,市委、市委秘书长孙达良同志出席今天的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这是对全市档案工作者的激励、鼓舞和鞭策,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全力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代表市档案局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1月20日,全省档案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会期一天。会议全面贯彻党的以来历次全会及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系列重要讲话,总结20xx年工作,部署20xx年工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向力力作了书面讲话,省档案局胡振荣局长作了工作报告,组织进行了分组讨论和学习交流。各市州、省直管县(市)档案局局长,各省直档案工作协作组组长单位档案部门负责人,湖南红色档案馆和湘潭大学档案系负责人共150余人参加了会议。
向力力副省长因临时重要公务未出席会议,在书面讲话中充分肯定了20xx年全省档案工作取得的突出成绩,对20xx年全省档案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他指出,全省各级档案部门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指示要求,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贯彻xx届六中全会精神,始终把牢档案工作的政治方向,进一步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把档案工作放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思考和谋划,主动融入全省改革发展大局,不断提高档案工作发展质量和效益,切实增强档案工作的保障力度,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全面从严治党做出更大贡献。
胡振荣局长的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20xx年全省档案工作。他说,过去的一年,全省各级档案部门以贯彻落实中央两办《意见》和省里两办《实施意见》为抓手,全面推进“四个体系”建设,主动服务中心工作、服务经济发展、服务深化改革、服务民生需求,创造出许多有目共睹的业绩。举办了全省档案系统“两学一做”先进事迹报告会,曾三与新中国档案事业发展——纪念曾三同志诞辰110周年档案学术研讨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特别是后者,胡局长认为“是湖南省档案局近年来组织的规格最高的一次会议,发出了湖南档案人振兴档案事业的强劲声音,提高了我省在全国档案部门的影响力”。深度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推出档案文化精品,创新档案宣传方式,档案文化影响力有效提升。持之以恒抓档案资源体系建设,资源总量进入全国先进行列,资源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认真推进国家重点档案普查与项目申报工作,实现全省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工作成功转型。加强档案管理平台建设,加速存量数字化和增量电子化步伐,全省档案信息化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一批高水平的市县档案馆库,档案安全保障能力得到显著加强。加强档案普法宣传和档案执法工作,档案管理日益规范化。加大档案科研和学会工作力度,扩大专业教育培训规模,不断强化作风建设,档案人才队伍建设呈现新气象。
如何做好20xx年档案工作?胡振荣局长要求,全省各级档案部门要紧紧围绕我省“一带一部”区域定位和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实施,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深化中央两办《意见》和省里两办《实施意见》的落实,进一步加强“六大建设”,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在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中的独特作用。
一是要加强档案服务能力建设。突出做好“四个服务”。即: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民生服务,为文化建设服务。省档案局将围绕“一带一部”区域定位,启动建设相关档案专题数据库。要求做好国企改革档案处置工作;继续着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档案资源专题数据库建设;继续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档案工作和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加大民生档案的接收进馆和开放利用工作;推出一批档案文化精品。
二是要加强档案治理能力建设。要以《档案法》颁布30周年为契机,加大档案普法力度和档案执法检查力度,增强依法行政能力。加强档案年检年审工作。对部分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开展档案行政执法,重点检查未按规定开展档案专项验收的情况。
三是要加强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各级档案部门要继续按照8、9、10号令的要求,进一步抓好档案资源建设。要加大包括电子档案在内的到期应进馆档案的接收力度,加强对重要会议、重点工作、重大活动声像资料及其他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力度。加强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工作,抓好已批复的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的实施。认真推进《抗日战争档案汇编》编纂工作。提高档案馆规范管理水平,省局将启动本省档案馆业务规范化考核。
四是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强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加强档案管理平台建设。省档案局将进一步推广统一组织开发的档案管理平台。加强数字档案资源建设,加快档案数字化进程。要求市级综合档案馆今年至少新增数字化档案100万页,县级综合档案馆至少新增数字化档案50万页。坚持增量档案电子化战略。建设项目要逐步实行电子文件的全程管理。加强数字档案资源的共享建设,逐步解决档案数字化率偏低,信息共享差的问题。
五是加强档案安全建设。注重抓好档案数字化过程中的安全监管,严格保密措施和安全防范。抓好档案数据日常备份工作。加强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的综合性保护。建立各级各单位“一把手”负总责的档案安全管理机制,把档案信息安全管理落到实处。
六是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以党建总揽,抓思想引领;以人才立档,抓专业人才培养;以实干兴档,抓作风求实效。
(一)精心组织,成功协办“曾三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
一是筹备建设了“曾三档案陈列馆”。去年7月21日,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在湖南举办“曾三同志诞辰11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按国家局和省局要求,市局负责承建“曾三档案陈列馆”工作,得到了国家局和省局的精心指导和帮助,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市委、市委秘书长孙达良和市政府副市长黄东红多次听取我们的工作汇报,对“曾三档案陈列馆”的建设给予了真切的关怀和精心指导。赫山区局、资阳区局提供了几十件曾三同志的珍贵档案,为丰富陈列馆馆藏提供了有力支持。市局全体同志砍土分方,责任到组到人,确保了陈列馆高标准如期竣工。
二是配合筹办了“曾三同志诞辰11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
1、成功举办了“曾三档案陈列馆”开馆仪式。去年7月21日是益阳籍无产阶级革命家、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开创者曾三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日,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和省档案局在益阳举行了“曾三档案陈列馆”开馆仪式。国家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李明华,省政府副省长向力力以及来自全国30多个副省级以上城市档案馆的领导及有关专家、学者约150人参加,认真参观了陈列馆,深切缅怀了曾三同志档案人生的卓越贡献和光辉业绩。与会领导、嘉宾和曾三亲属代表对“曾三档案陈列馆”给予了高度肯定。
2、协助举办了“曾三与新中国档案事业发展——纪念曾三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市委、市政府领导对会议十分重视,成立了活动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市委秘书长孙达良亲任组长,分管副市长黄东红为副组长,各有关单位通力合作,各司其职,会务安排、交通引导、宣传报道等各项工作完成出色,整场活动达到了“隆重热烈、俭朴务实、安全周到”的好效果。
三是开展了“曾三与新中国档案事业体制发展”论文征文活动。
积极响应国家局、国家档案学会以及省局、省档案学会的号召,市局组织开展了“曾三与新中国档案事业体制发展”主题征文活动,征集到了一批优秀论文,从中评选表彰了16篇优秀论文。选送周宪新同志撰写的《曾三家世与文化背景考略》论文,参加“曾三与新中国档案事业体制发展”研讨会,被大会推荐作交流发言,并在《中国档案》杂志全文刊发。这些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理论价值,充分展示了我市曾三档案理论研究成果,活跃了全市档案理论学术研究氛围。
(二)加强宣传,增强社会民众档案意识。
一是加强档案法规、条例的宣传贯彻。利用“6.9国际档案日”宣传周之机,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市局联合赫山区局以“民生与档案”为主题,制作了二十多块档案业务和法规知识展板,摆放在市政府办公楼大厅和桥南繁华街道。还通过设立现场咨询台,发放宣传册,向群众介绍户籍、学籍、医疗、社保等民生档案的相关知识,以及查档利用服务等业务工作,吸引了万余市民驻足参观,当天的益阳几大主流媒体跟踪报道了活动情况。据统计,全市共悬挂横幅千余幅,分发宣传材料万余份,群发宣传短信2万余条,营造了档案宣传的浓厚氛围。
二是开发编研成果。全市档案部门注重挖掘馆藏档案,将“死档案”变为“活信息”。市局编辑了《20xx-20xx年年度大事记》;沅江市局编撰出版了《历代名家咏洞庭》、《南洞庭传说》、《洞庭湖民俗》;安化县局续编了从民国元年至20xx年《安化县党政领导人名录》,编写了《安化抗战档案基本情况》。市委政法委档案室编辑了《机关组织沿革》、《大事记》等编研成果,为领导决策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促进了档案重要性认识的提高。
三是开展重要档案的保护与开发。根据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市局积极指导区县(市)局开展重要档案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帮助赫山区局积极向省局申报档案文献遗产,成功申报了胡林翼档案文献遗产和金家堤农村党支部档案文献遗产。通过档案文献遗产的申报,促进了档案文献保护意识的增强。
(三)注重规范,夯实档案管理工作基础。
一是规范档案行政执法职能。认真执行《档案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对行政职权进行认真梳理和清理,市局完成了责任清单、权利清单以及行政职权梳理登记台帐,增强了执法工作的严肃合规和可操作性。
二是规范执法监督指导。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益办发[20xx]16号)精神,市局、赫山局组织了工作大督查,同时加强了业务指导。市局对155家市直副处级以上行政事业单位及中央、省属驻益单位开展督查,采取“一听二看三查四反馈”的方式,逐一量化考核评分,有效促进了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管理。赫山局重视督查成果的运用,财政拿出专门经费,对工作特别出色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南县、桃江、安化县局分别由“一把手”、分管领导带队,带领业务人员深入基层督查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情况。桃江县局还对21家单位档案管理软件的使用进行了上门指导,确保了相关单位档案材料包括电子档案材料归档的齐全、完整和安全。
三是规范业务管理。严格年度年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通报,督促整改。进一步强化档案规范化管理,对人民银行益阳市中心支行省特级进行了复查,对赫山区检察院省特级和市质监局省一级进行了评估。市委办、市质监局将档案工作纳入单位目标管理,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市委组织部花大力气对历年档案资料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和整理。
四是规范馆(室)建设。市局积极向上争取资金60多万元,新建了“曾三档案陈列馆”,填补了市本级综合档案馆无展馆的空白。安化县局新馆及附属设施已竣工投入使用。至此全市除赫山局、资阳局外,共有4家县级综合档案馆按国标建成了安全实用的档案新馆。市国税局、国网益阳供电公司、人民银行益阳分行档案库房设施设备齐全,档案管理规范有序。市公安局投入30多万元,用于档案保管条件的改善和资料整理。市委组织部在办公用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腾出2间办公室用作库房和查档室。
五是创新规范管理方式。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档案信息化现代管理。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市局启动了档案信息化数据化工作。沅江局已建起档案管理平台,录入档案目录2万条;桃江局已请外包公司开始了档案扫描、缩微等工作;安化县局已完成明清、民国、革命历史等国家重点档案的全部案卷及部分文件级目录录入和档案数据录入,建立了普查信息数据库;南县局已完成招投标,确定了外包服务公司。市直国土、房管等部门已完成业务档案的数据化,市规划局已投入300万元正在对全部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不少使用oa办公系统的单位,公文电子化归档工作得到重视。
(四)强化收集,完善健全档案资源体系。
一是重视民生档案收集。围绕民生需求,全市档案部门在库容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腾出库容接收群众急需的民生档案。市人社局各类民生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把握准确,文件资料归档率高,编目检索方便实用,工作基础扎实。南县局去年接收国土、房产档案1万多卷盒,并设置了一间面积为450平方的专用不动产中心库房。桃江局、沅江局也积极创造条件接收了部分民生档案。
二是重视珍贵档案征集。市局积极开展曾三同志档案的征集工作,共征集了曾三同志珍贵档案100多件,还面向社会征集有馆藏价值的文艺作品、族谱20多件。桃江县局征集民国五年家庭记账本、桃江本土书画名家书画作品、莫应丰先生珍贵实物等民间特色资料137件。安化县档案局征集了清朝光绪三年《兵部执照》复印件。
三是重视企业档案接收。市局根据省档案局下发的《关于对企业档案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的通知》,对市直国有企业档案工作进行了调查摸底和工作指导,对符合入馆条件的及时接收进馆。
四是重视洞庭湖档案数据采集。市局研究制定了《洞庭湖经济生态区档案数据库建设工作方案》,向市财政争取专项经费,购置了部分设备,为采集工作做准备。对区县(市)洞庭湖档案数据化工作进行督查指导。沅江市、安化、桃江行动积极,已着手洞庭湖档案数据目录录入和资料扫描工作。市直相关部门有的也正在安排资金和力量推进这一工作。
五是重视档案接收入馆。据统计,全市各级综合档案馆认真接收到期应进馆的档案,包括电子档案共接收档案3万余卷。沅江市档案局接收撤区档案1812卷,为沅江市乡镇区划调整的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五)服务大局,强化档案服务功能。
一是服务全市重大活动和重点工程。市局指导验收了s317桃江茅坪至安化东坪公路改建工程项目档案,指导桃江县局对县交通建设重点项目s205公路改、扩建工程档案进行整理,并组织相关部门对该项目档案进行了验收。
二是服务群众现场查阅利用。全面推行便民措施,不断简化工作流程,实行百姓办事“零障碍”工程,设立查档全程协办岗,做到服务内容“零缺失”,服务对象“零投诉”。全市共接待社会各界查档人员3163人(次),提供档案9594卷(册)。其中市局全年共接待查档人员369人次,利用档案3597卷(册、件)。
三是服务民生需求。加强对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档案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与归档,加强民生档案的接收进馆工作,对查阅量大、利用率高的民生档案优先数字化,提高了利用效率。桃江县已为48万多名农民建立健康档案并已基本电子化;重点人群健康档案使用率达79.4%。
四是服务精准扶贫。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全市档案部门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市局班子成员多次进村走访调研,与结对贫困户、村干部和村民共商脱贫致富大计,挤出资金支持村里道路建设,指导村里精准扶贫建档工作。
(六)狠抓党建,大力提高档案队伍素质。
全市各级档案部门按照上级统一部署,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切实加强档案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加强遵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以及作风建设规定的教育,党建工作、意识形态工作和党风廉洁建设得到加强,干部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作风自觉养成,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由于工作出色,业绩突出,市档案局被评为“全省档案工作先进单位”、“全市综治工作先进单位”。
同志们,回顾过去的一年,我市档案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走进了全省先进行列,这是市委、市政府重视支持的结果,是省档案局关心指导的结果,更是全市各级档案部门和广大档案工作者辛勤奉献、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档案局党组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问候!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还有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单位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档案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服务手段较为单一;档案工作离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有差距;以法治思维、创新思维推进档案工作科学发展的能力还有待加强等等,这些都有待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改进。
20xx年,全市档案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是党和国家对档案事业发展更加重视。中央、省、市都出台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为加快档案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国家对档案事业发展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十三五”期间,国家继续实施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支持计划,启动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等,将更为有力地支持基层档案事业的发展。国家推进依法治国方略,《档案法》正在紧锣密鼓地修订完善中,依法治档必将获得强有力的法律支撑。二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经过“”以来档案事业的发展,全社会对档案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业务建设更加全面,队伍素质普遍提高。三是档案事业作为的舞台更加宽阔。随着中央“四个全面”、依法治国等重大战略决策的落地,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建设“富饶、创新、开放、绿色、幸福新益阳”的宏伟蓝图,积极实施东接东进和益沅桃城镇群的发展战略等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将给全市档案工作积极作为提供广阔的舞台。四是部门单位、社会民众档案利用的需求更加旺盛。伴随社会管理方式和档案管理形态的深刻变革,档案的历史凭证作用越发凸显,信息技术的运用,促使档案管理由传统向现代快速跨越,人们越来越迫切需要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档案利用服务。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和发展形势,我们要切实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以观念转变、管理变革、技术转型和服务创新来适应形势新发展,适应党和政府的新要求,不负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努力推进档案工作提质增效,推动档案事业科学发展。
20xx年全市档案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继续贯彻落实党的和xx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系列重要讲话,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为建设“五个益阳”提供全方位服务,强化中央、省、市两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意见》和《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建立完善覆盖全社会的档案资源体系、便民利用服务体系和档案安全体系,抓基层,夯基础,高标准争先创优,促进全市档案工作再上新台阶。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以服务社会发展为中心,努力提升档案服务能力。
1、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积极主动服务。全市各级档案部门要积极融入并服务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加强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重要会议、重大活动、重点工程(项目)等重大事件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要从党代会和人大、政协“两会”等重大活动入手,完善规范重大事件档案的收集程序、范围、方式方法等,积极做好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努力发挥“为国管档、为党守史”的职能作用。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发挥主体作用,主动作为,把好重大事件档案的收集、整理关,积极支持档案部门开展工作。各级档案部门要抓住党的召开的契机,从实际出发,联合或配合有关单位举办改革发展成就展示活动,宣传党的历史和成就,为党的召开营造良好氛围。今年还是十月革命100周年、建军90周年、“七七事变”和“南京大屠杀”80周年,要按照习“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的要求,配合这些重要时段,充分发挥档案的历史凭证作用。条件成熟时,还要与党校合办党性修养档案主题讲座,利用档案为党的建设和干部教育服务。
2、为经济建设服务。认真做好改制、调整企业的档案处置工作,做好机关事业单位改革档案处置工作,特别是撤销、合并机构档案的流向和归属确定工作;区县(市)局还要认真做好撤乡并镇、并村档案的处置工作,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土地流转等档案工作。档案工作者要发挥好政策宣传员、政企联络员、服务员的作用,有计划、有重点、有组织地开展档案业务指导督查工作。继续着力推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档案资源专题数据库建设,加强市直单位及区县(市)局有关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档案电子目录的接收工作。继续推进《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实施,为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支撑。加强对《建设项目档案监督指导工作指南》的宣传贯彻。
3、为社会民生服务。要建立完善民生档案体系,按照“增量重民生、存量重开放、收放重时效”的原则,加大民生档案接收力度,重点抓好社会保险、教育、就业、养老、住房、食品安全、环保等民生档案工作,优先接收民生档案,优先数字化民生档案,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查阅利用服务。督促做好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市局要建好1-2个精准扶贫档案示范点,推动《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贯彻落实。各级扶贫工作组有职责、有义务帮助联系村做好扶贫档案工作。
4、为文化建设服务。要充分发挥战略协同效应,推动区域协同、部门协同,深入挖掘档案服务文化建设的重要功能。各级档案部门要重视做好档案信息编研工作,在配合做好《抗日战争档案汇编》的同时,还要结合本地实际,利用馆藏优势,编辑相关行业、历史、名人档案等研究文集,力争开发和推出一批档案文化精品,打造益阳档案文化品牌。市局今年要启动《益阳花鼓戏》编研工作。
(二)以档案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加快数字档案馆建设。
档案信息化工作十分重要。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今年已将其列入了全市重点工作和年底考核内容。各级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要将档案信息化工作列入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落实责任,努力完成任务。
1、要加快数字档案馆(室)建设。要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推进会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方案,明确建设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基础设施、应用系统、数字档案资源和保障体系的建设,积极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工作。
2、加快档案信息平台建设。推广使用省档案局组织开发的统一的档案信息管理平台,并充分利用智慧城市“云平台”,建立馆室一体化系统,方便部门单位档案室接入。使用省局组织开发的统一平台,有利于与省局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无缝对接,互联互通,方便日常维护和更新升级,节约开发成本,提高建设效率。自行组织研发的区县(市)局,要认真抓好平台建设工作。
3、加快档案数字化进程。继续实施“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战略。市局今年要通过招投标工作,实行数字化服务外包,启动并实质开展档案信息化、数字化工作,用五年时间,逐步完成馆藏档案数字化任务。同时做好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档案数据库建设工作。各级各部门要积极争取资金,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服务外包或自主加工形式,尽快实现馆(室)藏档案数字化。市直单位要用3-5年的时间完成本单位存量档案数字化任务。考虑到自身数字化任务十分繁重、已到期应进馆的纸质档案数字化任务很大的情况,从今年开始,市综合档案馆除民生档案等特殊档案外,暂停接受市直单位未予数字化的纸质文书档案。
4、加强数字档案资源共享建设。在逐步实现档案资源数字化基础上,加大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力度,将经鉴定可开放的数字档案上网,努力促进档案资源的共建共享,方便人民群众查阅利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
(三)以档案规范化管理为抓手,加强档案业务建设。
1、加大档案资源建设力度。要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重要档案资源建设力度。档案工作者要对改革发展中的重大活动、重大决策、重大事件、重要工作、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等形成的档案资料及时跟进,做好收集归档工作。加大档案接收力度,对包括电子档案在内的到期应进馆档案,要按时按计划接收进馆,做到应收尽收,能收尽收。要抓好“档案归档月”工作,认真做好20xx年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2、加大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工作力度。要积极申报国家和省级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抓好已批复的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的实施,做好国家重点档案信息采集与保护开发工作。
3、加大规范化管理工作力度。加强档案业务指导工作,搞好分类指导。重点开展民生档案、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管理业务指导。开展“档案进民企”工作。强化年度审查工作,提高年检年审的规范性和实效性。做好省一级以上档案管理规范化评估(复查)工作,督促各有关单位及时修订本单位《文件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并做好报同级档案管理部门审批备案工作。开展档案馆业务规范化考核。今年,市局将按照省局作法,组织对区县(市)档案馆进行规范化管理考核,具体办法待省局确定后再实施。
(四)以《档案法》颁布三十周年为契机,提高依法治档水平。
1、加强档案普法宣传。今年是《档案法》颁布30周年,要结合“七五”普法工作,利用“6.9国际档案日”之机,依托市级主流媒体、益阳档案信息网、微信、短信平台等,集中开展档案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有奖征文或知识竞赛等形式,提升全社会的档案法治意识。开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和《建设项目档案监督指导工作指南》等的学习贯彻落实。
2、加强档案执法。做好依法行政工作,积极开展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及时查处违反档案法律法规案件。市档案局下半年将联合有关部门,对机构改革中撤并、升格的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和部分教育卫生类事业单位,认真进行综合执法检查。
3、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继续开展档案法治教育培训工作,提高档案行政执法能力。要加强执法力量,市和区县(市)两级要稳定一定数量的档案行政执法人员,便于开展工作。要创新工作方式,采取联合执法、交叉执法等方式,强化执法效果。
(五)以人防物防技防为立足点,加强档案安全建设。
1、继续推进馆库建设。目前,我市档案馆(室)基础设施整体较好,但也还有个别地方和部门单位条件尚待改善。市直有的单位档案室容量不够,保管条件不良,安全设施有限,有的甚至没有相对独立的档案室。有的区局馆舍陈旧老化,库容已达饱和。希望各级各单位克服困难,积极改善馆(室)条件,确保档案管理安全。要积极利用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的契机,争资立项进入建设“笼子”,加快新馆建设步伐。
2、确保档案信息化安全。切实做好档案数字化外包的安全防范工作,严格监管,确保档案实体和信息安全。涉密档案一律不搞数字化,未解密档案不能外包。特别要加强数字化成果和设备的管理,数字化成果绝对不能随意交给外包方。有条件的地方最好不使用数字化服务机构的设备,如要使用,必须组织专业人员对数字化设备进行检查,以确保无信息留存。开展档案的日常备份工作,选择可靠的存储介质,完善离线备份体系和异地异质备份机制。
3、确保档案实体安全。做好档案馆(室)库房的升级改造,配备先进实用的安全设施设备,使档案始终处于安全、可控、有利的环境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对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进行综合保护。各级档案部门和各单位“一把手”对档案安全负总责。要严格库房管理制度,规范开放利用审核程序。已入库档案,绝不出馆。档案室经领导批准,需要借阅原件的,一定要办理手续,及时催还。
(六)以党建为抓手,着力加强队伍建设。
继续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抓好党建工作、意识形态和党风廉洁工作,认真落实“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深入开展作风建设。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培养和挖掘一批先进典型,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坚持“人才兴档”战略,着力培养和引进档案事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建立益阳档案人才库。开展档案学术研讨活动,做好档案系列初、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档案人员的专业素养。市局将举办市直档案人员档案整理专题培训。联合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一期档案业务培训班。各级各部门领导要重视档案工作,关心爱护档案干部,为档案干部干事创业提供平台,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同志们,机遇和挑战考验着我们的意志和毅力,责任和使命召唤着我们的智慧和担当,档案事业已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新的一年里,我们一定要以更强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更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奋力推动全市档案事业实现新跨越。
在全市人才干教工作会上的讲话篇六
(六)千方百计盘活资金存量。要把资金融通与加强企业改革结合起来,采取出售、转让、租赁、股份合作、外资并购等形式,加快国有资本退出步伐,今年底使市属企业国有资本降到10%以下。要围绕城市国有资产的市场化经营,盘活城市基础设施资产。进一步改进政府融资方式,特别是要利用bot、tot、bt等方式,筹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同时加强资金管理,努力降低企业两项资金占用,最大限度地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提高资金利用效益。
三、加强领导,为扩大投资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加强项目建设调度工作,抓好责任制的落实。对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各县区要直接调度,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由市里调度。半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既要调度项目建设进度情况,也要调度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为了抓好重点项目的落实,市政府于年初对工业、城建、社会事业、招商引资等方面的项目落实到各级政府有关领导、部门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和金融机构负责人,有关县区也采取了类似的做法,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按照分工,对各自负责的项目一抓到底,对项目建设中的突出问题,要千方百计予以解决,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争取尽快建成,早日发挥效益。
(二)抓好项目建设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各级要建立加快固定资产投资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项目建设工作,要逐个项目研究好融资以及建设问题,把项目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对重点项目,每个项目都要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把每一个环节、任务落实到人,盯住不放。重点项目建设要制定时间表,保证建设进度。要做好重点项目的筛选工作。储备项目就是储备发展后劲,各级各部门要注意发现项目,发掘项目,培育项目,市计委要随时把县区和市直各部门推荐的项目进行认真筛选研究,纳入在市重点项目库中,经常对外宣传,积极向银行推介,开展招商引资活动。要做好重点项目建设的监督检查工作。市计委、监察局、统计局等部门要联合对全市重点建设项目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要发挥好市及各县区重点建设项目办公室在项目前期策划、在建项目调度检查、已竣工项目的后评和稽查方面的作用,对那些工程质量好、进度快的要认真总结经验,对进度慢和尚未开工的项目,要查明原因,找出问题,提出对策建议,督促项目单位和主管部门加快工程进度,尽快开工建设。在重点项目建设中,一定要树立安全生产意识,规范安全生产制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完善监督机制,把每一项重点工程都建设成为安全工程、廉洁工程。
在全市人才干教工作会上的讲话篇七
(三)加大企业上市工作力度。近年来,我市企业上市工作在各级各有关部门的积极努力下,取得了较好成绩,为我市企业发展和经济建设融通了建设资金。特别是境外上市,融资额已经占全市利用外资的半壁江山。要进一步加强组织和引导,搞好企业境外上市业务培训,紧密加强与境外上市中介机构的联系,邀请香港、新加坡有关券商来临沂进行业务辅导培训,使企业明白境外上市的条件和程序,做好境外上市的准备工作。要加大境外上市推介洽谈活动。各县区要组织一批有志境外上市的企业到香港、新加坡开展境外上市推介洽谈活动。积极督导已上市的5家企业募集外资的及时到位和扩股增资。争取今年再有2—3家企业在新加坡、香港上市。
(四)千方百计启动民间投资。当前,民间投资已经成为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的主体,无论在投资规模还是在增幅上,都保持了良好的态势。同时,我市还有大量的民间资金可以引导利用。截止9月底,全市储蓄已达485.6亿元,当年新增49.7亿元。因此,各级各部门要把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作为扩大投资的重要措施来抓,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对民营经济投资的各项政策,充分发挥民间资金的作用。一是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激发和调动各级各类市场主体投资积极性。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决策、谁承担风险的原则,落实好项目登记备案制。加强对社会投资的调控,搞好规划引导。定期不定期地向社会发布投资指导目录,规范社会投资。要认真落实民营经济国民待遇,放低门槛,使民营资金进入所有未禁入的领域。通过理顺公共产品价格等措施,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以独资、合作、联营、项目融资等方式,参与经营性公益事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同时,对民间投资也要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对科技含量低、能耗高、污染严重的项目坚决不予立项备案,坚决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二是加强对民营经济的融资、信息等方面的服务,使民营资本有效进入生产经营领域。在重点项目建设上,积极探讨通过项目建设信托投资方式,向社会融通建设资金,努力引导民间资本投向项目建设。三是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加快股份制改造步伐,通过企业改制扩大企业规模,筹集建设资金。
在全市人才干教工作会上的讲话篇八
同志们:
今天,市政府召开全市档案工作会,这充分表明市政府对档案工作的高度重视。刚才,鸿雁局长传达了全省档案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了“十五”期间年全市档案工作,安排部署了20xx年全市档案工作任务,我完全同意。
档案事业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十五”期间,全市各级档案部门和广大档案工作者牢固树立为各级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的大局意识,坚持以依法治档为龙头,以强化档案业务建设为基础,以档案规范化管理为抓手,以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经济建设为目的,与时俱进,团结拼搏,无私奉献,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全面推进了我市档案事业持续快速发展,为我市“三个文明”建设做出了新的贡献。在此,我谨向在座的档案工作者并通过你们向全市档案战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问候!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百尺竿头,取得更大的成绩。下面,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坚定信心,进一步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档案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正确认识形势,准确把握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才能明确我们的前进方向,有针对性地做好新形势下的档案工作。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档案涉及的领域更加宽广,内容更加丰富,载体更加多样,保管和服务手段更加科学。档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的基础性地位和服务性功能将日益显现出来,做好新形势下的档案工作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全市广大档案工作者一定要关心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五届三次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市委、市政府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上来,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找准档案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切入点,更加自觉地把档案工作融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之中,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各项任务的具体落实上来,努力开创我市档案工作的新局面。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提高档案工作的整体服务水平。
全市各级档案部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自身优势,突出工作重点,进一步完善档案工作管理体制和服务机制,加强国家档案资源建设,提高档案科技水平和法制化、规范化程度,切实履行好档案事业行政管理和档案保管利用两种职能,为我市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一,切实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围绕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为各级领导决策、为各部门工作、为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是党和国家对档案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档案工作的根本任务,只有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机制,增强服务效果,扩大社会影响,我们的档案工作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受到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因此,全市各级档案部门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围绕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任务,明确职责,找准位置,自觉地做好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工作。要按照市委五届三次全会的要求,围绕深化改革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心,进一步完善企业档案工作、信用档案工作、劳动和社会保障档案工作、民营经济组织档案工作、城市社区档案工作,特别是要继续加强“三农”档案工作,真心实意为广大农民办实事、办好事,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益提供优质服务。当前尤其要按照市委提出的“项目年”的要求,充分发挥档案部门的工作特点和专业优势,收集提供相关档案资料,为领导决策服务;在项目启动和实施过程中,档案部门要主动介入,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帮助项目管理单位建立规范的档案工作,为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为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提供政策及信息查询服务。
第二,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改进服务方式。创新是档案事业发展的活力所在。贯彻落实党的xx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档案工作的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档案工作的内在需求在不断发展,档案事业有许多新的领域等待我们去开拓,有许多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新形势新任务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全市各级档案部门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针对档案工作面临的新课题,适应新形势下档案事业发展的需求,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档案工作的发展特点和规律,积极推进各项工作的创新,努力实现档案服务领域的新拓展,服务思想的新突破,服务条件的新改进。要大力推进档案工作服务机制创新,积极探索做好服务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把档案部门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把档案工作者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要把要我服务变为我要服务,要把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只要对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有利,与档案工作有关,档案部门都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尽其可能提供档案技术、档案资料、档案人才等方面的服务,使档案工作服务的路子更广,范围更宽,成效更好。
三、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为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指出:“档案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是一项崇高的事业。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帮助档案部门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使档案工作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讲话,对推动档案事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切实贯彻执行。要充分认识档案工作是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党委、政府带领人民群众,开展各项工作的真实记录,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党委、政府决策工作的重要依据。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刻认识做好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推进我市档案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第一,要高度重视档案馆库建设。张学忠书记20xx年11月视察省档案局(馆)时,明确指示:“要搞好档案馆库建设,一个县建一个档案馆,这个要求是合理的。要把档案馆建设列入‘’规划,按照国家规定的建设标准,分期分批把全省综合档案馆库房全部建起来。”蒋巨峰副省长在全省档案工作会上也明确要求:“要加强各级国家综合档案和专门档案馆的建设,必须加快把档案馆建设好。”目前,从我市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库建设情况看,差距很大,多数档案馆建于20世纪70年末,80年代初,设计不规范,库房面积小,库容量饱和,已无法接收档案,加之库房设施设备落后,档案馆功能不全,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完全不适应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极不相称。各县(市)区党委、政府要按照学忠书记和巨峰副省长的要求,把本地档案事业的发展和档案馆库建设依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规划,要密切关注当地档案事业的发展和档案馆库建设,搞好调查研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做好重建、扩建、改建和更换档案保管保护硬件设施的规划,分步实施。这项工作任务重、难度大、要求高,必须引起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安排,确保我市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库建设在“”末完全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
第二,要切实加快重点档案抢救步伐。档案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尤其是重点珍贵档案,一旦损毁,损失无法弥补,我们谁也负不起这个历史责任。张学忠书记指出:“抢救历史档案,总的原则是宜早不宜迟。民国的重要档案,革命历史档案以及建国后的重要档案,需要抢救的都要抓紧安排。”按照学忠书记的指示,省政府安排用于省档案馆重点档案抢救经费由原来的每年350万增加到现在每年500万,这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重点档案抢救工作的重视程度。由于历史原因,我市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保管的大量珍贵历史档案已出现不同程度的霉变、破损、虫蛀现象,急需抢救。重点档案抢救需要人、财、物的投入,需要经费作保障。抢救经费靠档案部门自身是不可能解决的,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对历史负责、对现实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切实解决重点档案抢救经费,要把重点档案抢救经费按一定的标准列入每年财政预算,确保重点档案抢救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第三,要强力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张学忠书记指出:“要把科技作为促进档案事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以信息化建设为龙头,加快推进档案现代化建设。要积极应用电子信息等现代技术管理和保存档案,如搞多媒体、建数据库和在线查阅等,方便管理,方便利用。”学忠书记的指示,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当前乃至今后档案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实现档案资源社会共享的客观要求。档案馆在档案信息的形成和利用中,在档案信息和档案利用者之间起着连接作用。通过对档案信息的整理、分类,使档案信息从无序走向有序,使档案信息中个体的历史记忆融入社会的集体记忆。因此,档案馆是信息集聚和传播的中枢,是各级人民政府推行政务公开的平台和窗口,档案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和馆外资源与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相结合,将产生独特的优势。各级政府一定要把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当地政府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统筹规划,统一实施。要加大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要为各县(市)区档案局(馆)建成局域网和在互联网上建立档案管理网站提供资金和政策保障,有条件的县(市)区档案馆要启动数字化档案馆系统建设工程,确保我市档案信息化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第四,要加大推行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的领导力度。省政府办公厅于20xx年6月出台了《四川省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明确要求三年内全省所有机关、科技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档案工作必须晋升为省三级标准。从我市的情况看,这项工作与省政府办公厅提出的要求差距还很大,希望各县(市)区政府领导要高度重视,要召开动员大会,讲清目的、意义和要求,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此项任务如期完成。
第五,要切实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做好新形势下的档案工作,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档案干部队伍。这几年,各级档案部门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要求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成效是明显的。但也要清醒看到,与新形势新任务对档案工作的要求相比,我们的档案干部队伍还有不尽相适应的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总体要求,充分认识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下大力气抓好档案人才的教育培养工作,制定和完善干部队伍建设规划,着力提高档案干部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努力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档案工作者比较清贫、清苦,尤其需要关心和爱护。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政治上、工作上、学习上和生活上关心他们,及时解决他们在职级待遇、住房条件、生活福利、家属子女就业就学以及身体健康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切实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积极创造条件,为他们学习提高、交流锻炼提供机会,使他们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更好地成长进步。
同志们,今年是实施“”规划的开局之年,整个“”期间是我们抓住重要战略的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的档案工作者肩负历史重任,大有可为。希望大家本着“对历史负责,替未来着想,为现实服务”的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为发展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在全市人才干教工作会上的讲话篇九
今天召开的全市人才工作会议,是中卫建市以来的第二次人才工作会议。前面,张举就我市人才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并对下一步工作作了具体的安排部署;中宁县、海原县、市人社局、工信局就如何抓好人才工作作了表态发言,抓工作、促发展的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坚持人才强市,切实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人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富裕的决定性因素,是最活跃的生产力。各地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要站在全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一)做好人才工作,是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古往今来,治理国家,巩固执政地位,都必须依靠优秀人才作支撑。在我国历史上,刘邦正是依靠萧何、韩信、张良等人才,才打败西楚霸王项羽而一统天下;刘备三顾茅庐,得贤才诸葛亮方成三足鼎立之势;李世民广纳贤才,重用魏征、房玄龄等良臣从而开创了“贞观之治”。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掌握和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骨干,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中央、自治区的部署要求,大力推进人才强市,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卫发展最缺的首属人才,尤其是各类专业人才严重匮乏,人才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很不适应。另外,干部队伍年龄老化和结构失衡亦愈加凸显,我市正处级干部平均年龄50.66岁;副处级干部平均年龄47.42岁;正科级干部平均年龄44.2岁,副科级干部平均年龄40.49岁,干部队伍的年龄状况与这座城市的年轻程度很不相适应。为此,我们必须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以战略眼光和科学思维来谋划人才工作,把更多的优秀人才吸纳进党的队伍、凝聚到党的周围,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
(二)做好人才工作,是抢占发展先机、增强区域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当前,人才竞争已经成为国家、地区发展战略中最有全局影响力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能掌握竞争的主动权,谁就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居于领跑地位。随着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无一不是因为重视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善用人才而实现的。发展的事实也一再表明,人才是事业的生命线,人才是最大的经济增长点,人才兴则事业兴,人才强则实力强。中卫作为年轻的地级市,与区内其他市相比较,面临跨越追赶的巨大压力。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先机、率先发展,就一定要顺应时代发展新要求,牢树人才发展新理念,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市的道路,千方百计抢占人才开发的制高点,创造人才集聚的新优势,提升人才工作的新水平,不断增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三)做好人才工作,是推动发展、实现和谐富裕新中卫奋斗目标的根本保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的作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所需的知识、科技、资源、信息等各种要素和条件,只有为人所掌握、所运用,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要实现市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奋斗目标,不仅要靠资金、项目、政策、环境,更要靠人才。没有人才,工作推动不起来,大项目、好项目引不进来,就是引进来的大项目、好项目也发展不起来;没有人才,好的项目、好的产业即使发展了也不能持续、不能上台阶,加速赶超就成了一句空话,再好的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因此,我们必须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兴市之基、竞争之本、发展之源,广泛吸纳更多的急需之才、有用之才,不断推进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
二、坚持统筹共促,努力为建设和谐富裕新中卫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做好我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必须要突出重点,强化举措,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发挥人才作用,全面提升人才工作水平。
一是坚持德才兼备,以求贤若渴之心重才用才。选准人、用好人,既是一个旗帜问题,也是一个招贤纳士、选贤任能的导向问题。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选人用人的基本原则。“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有德无才,难以为党和人民做出大的贡献;有才无德,其“才”往往成为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工具。我们选人用人,既要注重才能,更要注重品德,就是要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人才招揽进来、吸收进来,使他们成为建设和谐富裕新中卫的生力军。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对人才来说,要讲信念,如果人才不讲信念,也不好使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在的人才大多学历层次比较高、知识面比较宽、思想比较活跃、开拓创新精神比较强,但在个人成长的经历中缺乏艰苦环境的磨炼,缺乏一定的思想政治洗礼。在世情、国情、党情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要教育和引导各类人才忠诚党的事业,坚持党的路线,维护党的原则,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自觉在奉献中展示才华、燃烧激情、成就伟业,成为党和人民值得信赖、放心托付的高素质人才。要有人民至上的品格。人才价值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被群众认可。要将那些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上,始终把群众当亲人,始终深怀爱民情怀,为民谋事、为民做事,甘于奉献、乐于付出,言行一致、知行统一的人才,及时发现、量才使用,不断充实到各级领导岗位上,努力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要有勇于担当的魄力。担当体现着勇气,担当意味着责任。对每一位人才来讲,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敢于负责任,勇于挑担子,善于啃骨头,用一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韧劲,在不断化解矛盾、破解难题中经受考验、砥砺品质,在不断迎接挑战和沸腾的创业实践中接受锤炼、成长成才。要有谦让宽容的度量。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人身上既有长处,也有短处。要知人之长中短,知人之短中长,要有谦让宽容的度量,善用人才之长,善谅人才之短。要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甘为人才的“后勤部长”、服务员,努力营造中卫人才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
二是加强人才培养,以筑巢引凤之策育才养才。做好人才工作,根本出发点是支撑发展、服务发展、促进发展。要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部署、重点任务和中心工作,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促进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要突出培养重点。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为重点,依托国家、自治区重大人才工程,启动实施“领军人才引进计划”、“优秀人才建功行动”、“高技能人才培育工程”等重大人才工程。要大力培养青年人才,青年英才的脱颖而出,决定着我们事业发展的前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立足长远,重点扶持,跟踪培养,加强教育引导,鼓励探索创新,让大批青年才俊在实践中脱颖而出、健康成长。要拓宽培养渠道。各县(区)、各部门(单位),尤其是企业要紧密结合我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从各自的职能和发展需要出发,研究提出并积极实施人才工程项目,进一步为培养人才搭建有效平台。要发挥企业在人才开发中的主体作用,重点支持和鼓励规模以上企业依托新产品研发、新工艺应用、新技术推广、新市场开拓等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人才,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要丰富培养方式。要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丰富人才培养的手段和形式。要以人才开发为突破口,构建“人才+项目”、“人才+产业”、“人才+课题”的培养开发模式,使各类人才的成长发展与产业开发、项目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尤其要注重在实践中锻炼人、培养人,根据各类人才的不同特点,引导他们向农村、向企业、向社区、向基层流动,真正让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第一线磨炼意志、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增长才干。
三是优化发展环境,以海纳百川之怀聚才留才。良好的人才环境,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对内产生凝聚力、创造力和推动力,对外具有影响力、竞争力和吸引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固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理念,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活动,从政策扶持、优化服务、舆论宣传等方面,努力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要认真贯彻落实我市人才发展规划提出的相关政策,同时抓紧出台有效管用的人才引进培养配套措施,确保这些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效应。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使各类人才在中卫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在工作上要多支持,帮助他们掌握更多信息,争取项目资金,落实工作经费;在生活上要多照顾,竭尽全力为他们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多办实事,多办好事;在舆论上要多宣传,大张旗鼓地宣传优秀人才干事创业的先进事迹,表彰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努力把中卫建成一个人才受到充分尊重,人才价值得到充分承认的社会;建成一个创新人才得到支持,创业人才容易成功的社会;建成一个创新思维充分涌动,各类人才充分涌现的社会,着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人才工作的社会风尚。总之,就是要通过富有成效的环境建设,真正使各类人才有用武之地而无后顾之忧,有苦练“内功”的动力而无应付“内耗”的压力,有专心谋事的成就感而无分心谋人的疲惫感。
四是优化人才结构,以五湖四海之举纳才强才。人才个体素质和队伍结构决定着人才队伍的整体层次。目前,我市人才资源分布不合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较为突出。因此,我们一定要在努力扩大总量、提高质量、盘活存量的基础上,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不拘一格为我所用,着力调整优化人才结构、统筹促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要造就一批高层次人才。高层次人才对于推动我市进位赶超、实现跨越至关重要。培养和引进一名高层次人才,就可以搞活一个单位、带动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百姓。要把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结合起来,重点围绕我市城市建设、旅游发展、现代物流、现代农业以及能源化工、冶金、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引进一批懂项目、懂管理、懂技术、懂经营的高层次人才。要造就一批现代企业家和优秀经营管理人才。企业家短缺是我市人才工作的一个短板,也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只有保持企业家队伍的青山不老,才有经济发展的绿水长流。要把企业家和优秀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放在更加重要位置来谋划,按照市场经济导向,打破行业、系统壁垒,积极引导各类人才主动投身经济建设的热潮中,鼓励支持杰出经营管理人才闯市场、创大业,使其成为推动中卫加快发展的领跑者。要造就一批高技能人才。要按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围绕“疆煤进宁、旅游振兴、城市化带动”三大战略和“创新引领、特色产业倍增、民生计划”三项行动计划,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技能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同时,也要进一步抓好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形成一个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充分适应和谐富裕新中卫建设需要的宏大人才队伍。
五是创新体制机制,以活力勃发之制引才励才。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人才发展以用为本。用好用活人才,关键在体制机制。要结合我市实际,坚决破除不合时宜、束缚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观念、做法和体制,大力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要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坚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改革取向,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人才资源开发规律,逐步建立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政府监控指导的企业薪酬制度,进一步完善以业绩为核心、以贡献为标尺、以体现人才价值为根本、以维护人才权益为基础的分配激励机制,实现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做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三个相适应”,形成人人争当人才、人人争做贡献的浓厚社会氛围。要创新人才投入机制。要加大财政对人才工作,特别是创新创业人才开发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专项投入,优先保证人才发展重大工程项目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引进的需要。要坚持政府和社会力量投入并重,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专项资助经费,鼓励各类社会组织设立人才发展、资助、定向培养等基金,实现人才开发投入的多元化。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根据德才兼备的要求,从规范职位分类和职业标准入手,建立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克服人才评价中重资历、学历,轻能力、业绩的倾向。党政人才的评价重在群众认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评价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的评价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要创新人才流动机制。人才的合理流动有利于人才的成长,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才的潜能,有利于事业发展的大局。要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畅通各类人才之间的流动渠道,引导人才向重点产业集聚、向经济建设一线集聚、向基层和困难企业集聚,让优秀人才各展其能、实现价值。
三、坚持党管人才,不断提升人才队伍建设科学化水平。
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是做好新形势下人才工作的根本保障。各级党委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与科学人才观的统一,把发展人才事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自觉用科学理论指导人才工作、用科学方法推进人才工作,不断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第一,要落实党管人才责任。党管人才,主要是管方向、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本质是党爱人才、党兴人才、党聚人才。
坚持党管人才,就必须要落实党管人才责任。实践也证明,只要领导抓、抓领导,人才工作就能取得重大进展。因此,各级党委要正确把握人才事业发展方向,认真分析人才工作面临新形势,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完善人才责任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协调机制和落实机制。各县(区)、各部门(单位)要及时研究解决人才工作中带有倾向性和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建立领导干部联系专家、学者等人才制度,最大限度地盘活人才资源,真正使培养人才、团结人才、用好人才、服务人才成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一项常态工作、常抓不懈。
第二,要强化党管人才措施。要坚持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工作、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工作、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三项任务”一起抓,做到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围绕发展来确定,人才工作的措施根据发展来制定,人才工作的成效用发展来检验。各地各部门要认真研究制定人才发展政策,编制完善本县区、本部门、本行业以及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人才工作规划,既要研究制定人才队伍总体规划,又要制定各类人才开发专项计划,既要提出中长期目标,又要明确阶段性任务和要求,切实配好配强人才工作力量,为人才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组织保证。要善于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理念、创新的视角、创新的方法策划一些人才工程项目,建立一些创业基地,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激发各方面的活力,努力形成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生动局面。
第三,要增强党管人才合力。人才工作是一项全局性、基础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发挥各方优势、集中各方力量,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要重点抓好前瞻性问题调研、综合性政策论证、跨部门工作统筹。组织部门要当好参谋,创新实践,整合资源,示范引领,加强对人才队伍建设的宏观指导、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特别是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都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和独特优势,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强大合力,共同做好人才工作。
同志们,和谐富裕新中卫的宏图伟业呼唤着人才,期盼着富有理想的有为青年和具有专业知识的各类人才辈出和涌现,渴望着一大批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材。我们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以爱才之心、识才之智、容才之量、用才之艺,切实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充分调动和保护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建设和谐富裕新中卫提供更加强劲、更加持久的不竭动力!
在全市人才干教工作会上的讲话篇十
市委、市政府召开这次人才工作会议,主要目的就是贯彻落实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的人才工作。会上,曹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全面提出我市人才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希望各地、各部门按照曹书记的讲话要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就做好当前的人才工作,我先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要进一步明确下一阶段全市人才工作的目标和原则。
人才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时期,徐州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真正实现从物质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将更加突出。人是各种生产要素中最宝贵的资源,科学确立人才工作的目标和原则,进一步做好人才工作,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徐州的发展至关重要。总的来说,全市人才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按照人才优先发展的要求,着力把徐州建设成为人才强市。具体包括五个方面的内涵:一是环境要优良,有利于人才的成长和集聚;二是机制要灵活,有利于人才的引进和管理;三是素质要一流,引进的人才要具有专门的特长和超群的才能;四是结构要合理,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五是产出要高效,最大程度地实现人才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市人才工作的指导原则,就是要促进人才发展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由物力资本优先积累向人力资本优先积累转变,二是由政府主导向多元开发转变,三是由总量扩张向素质提升和结构优化转变。到“十二五”末,全市人才资源总量力争达到85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37万人以上,高技能人才总量突破10万人;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比例、人力资本投资占gdp比例和人才贡献率等5项主要人才发展指标,要进入全省前列。由于我市是人口大市,人口基数比较大,这5项指标要实现位居全省前列的目标,任务还非常艰巨。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这一总体要求,进一步细化分解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通过几年的持续努力,在确保完成基本任务的前提下,力争把我市的人才工作做得更好。
二、要进一步抓好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
突出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不断提高人才工作水平。
第一,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培养人才是人才资源开发的基础。要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徐州的实际出发,努力构建人才培养目标同阶段性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适应、人才结构同产业结构相协调的人才开发机制,把我市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当前,重点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依托徐州丰富的职教资源,围绕产业升级要求,按照四大主导产业、六大新兴产业和六大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加快培养一批实用型人才,服务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二是依托徐州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围绕加快推进大学生创业,着力培养一批创业型人才。徐州共有12所高校、近20万名在校大学生,特别是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以培养生产型人才为主,在面向建设一线与生产实践的结合方面走在全省高校前列,我们要利用好这些优势,加快培育一批创业型人才。三是依托现有的重点企业和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培育方面的主体作用,加快培养一批高层次的领军人才和企业家。
第二,要着力引进和集聚人才。合理引进人才,既可以缩短人才的培养周期,又可以缓解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稀缺人才的需求。要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将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相结合,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的各项优惠政策,切实加大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力度。一要加快建立人才引进基地。利用好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现有人才引进基地,有针对性地引进各类急需人才。同时,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引进方式,开展境外结对培训试点工作,进一步强化人才培训基础建设。二要着力引进创新创业团队。引进一个团队,能够发展一个产业,目前国内已有无锡尚德太阳能有限公司等一批成功的范例。各地要加大创新创业团队的引进力度,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三要创新人才引进的途径和模式。要把感情引才和物质激励相结合,积极采取技术合作、技术入股、赠送股份等多种形式,大力吸引各类创新人才来我市发展。
第三,要科学合理使用人才。重点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坚持把人才素质能力和岗位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既要重视人才的自身素质,又要注重在实际工作中的能力,形成综合性评价指标。二要为人才施展才华创造优越的环境。从大环境来讲,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人力资源部门要自觉服务人才、服务创业,努力把徐州打造成为适宜人才干事创业的高地;从小环境来讲,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要积极为人才施展才华创造条件,大力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使各类人才想来干事、能干成事。三要善于破格使用人才。要不拘一格、唯才是举,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打破条条框框,对能为徐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人才,要积极地引进、大胆地使用。
三、要进一步加大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建设。
结合徐州实际,当前至关重要的就是要建设好创新创业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和专业技能人才三支队伍。
一要加快建设高层次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一方面,要深入实施“515”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计划。进一步强化创新创业专题培训、创业辅导、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大力培育和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对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强技术公共服务、技术成果交易、融资服务和社会化人才服务四大能力建设,整合科技计划项目资金、成果转化专项资金、中小企业扶持资金等,重点支持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具有较强带动效应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
二要加快建设高素质的急需紧缺人才队伍。目前,徐州正处于产业调整升级、城市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对各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较为紧迫,无论是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物联网等新兴产业,还是金融、物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人才紧缺的状况较为严重,特别在资金运作和旅游策划方面尤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我市小城镇建设进程,制约了旅游强市的创建。所以,要从产业发展的需求角度出发,按照紧缺程度,加快建设一直高素质的急需紧缺人才队伍,有效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紧缺人才的需求。
三要加快建设高水平的专业技能人才队伍。重点要抓好四个方面:一是立足于增强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产业竞争力,以提升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为重点,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梯次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促进技术工人整体素质的提高;二是从徐州作为农业大市的实际出发,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全面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和生产经营型队伍建设;三是顺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鼓励专业人才跨学科、跨领域横向发展,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一专多能”的实用型人才;四是进一步完善社会服务人才开发体系,为教育、医疗卫生、家政服务、社会保障等涉及民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服务保障。
四、要进一步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社会氛围。
徐州的人才工作要再上新的台阶,必须大力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社会氛围,重点打造好资金投入、技术创新、人才服务、激励引导四个平台。
一要打造资金投入平台。人才投入是赢得未来的战略性投资,是效益最大的投入。市委、市政府在《关于加快建设人才强市的意见》中已经明确,要把人才发展主要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把人力资本投资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考核指标。市、县两级政府都要按照这一要求,不断加大人才发展投入力度,提高人才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确保教育、科技和卫生等支出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不断提高人力资本投资占gdp的比重,保障人才发展工程的顺利实施。
二要打造技术创新平台。近年来,我市已先后建成了中国矿大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火炬计划工程机械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级多晶硅徐州工程中心、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园,以及18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300多家市级以上技术研发中心,这些都是很好的技术创新平台。下一步,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完善政策扶持和相关配套设施,真正把这些载体建设好、利用好。
三要打造人才服务平台。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为人才服务就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理念,创新人才公共服务的机制和方式,大力拓宽服务领域,在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为各类人才提供优质、细致、高效的服务。要进一步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围绕用活用好人才,健全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管理机制。要深入开展“人才特区”试点工作,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扩大和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加快政府人才管理职能向培育创新创业平台、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转变,着力建设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捷高效的人才服务体系。要充分发挥政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人事代理、社会保险代理、企业用工登记、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人事档案管理、就业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要积极借鉴无锡“创业之初当保姆、发展之中当导师、成功之后当保安”的人才服务方法,及时解决好各类人才在住房、医疗、就业、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为人才在徐州发展提供各方面的服务。
四要打造激励引导平台。要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充分体现人才价值、鼓励人才创业创新的激励引导机制,有效激发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活力。要结合《徐州市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制定好本地区人才发展规划以及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人才发展专项规划,特别是要在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化流动配置、人才创业扶持等方面研究具体的实施办法。要把人才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结合起来,在坚持按劳分配的同时,积极探索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办法,推行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年薪制和协议工资制以及项目工资制等多种分配方式,使优秀人才的收入水平真正体现其实际价值。对在基础工作、关键岗位和艰苦地区默默奉献的人才要给予倾斜政策,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重奖,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
同志们,加快建设人才强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各地各部门要把做好人才工作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加快建设人才强市,努力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为推动徐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在全市人才干教工作会上的讲话篇十一
同志们:
这次全市人才工作会议,是我市召开的第二次专题研究人才工作的会议,也是在“十二五”开局、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大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人才工作经验,就落实我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作出部署。
市委、市政府对开好这次会议十分重视。在去年全省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之后,就对贯彻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做好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筹备工作,作出了部署安排,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先后召开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委会议,专门听取人才工作情况的报告,审定我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和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对做好新形势下的人才工作作出了战略部署,明确了加快我市人才事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今天的会上,市政府周市长还要代表市委、市政府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围绕这次会议的任务,我讲两个方面的意见。
20xx年7月,我市召开了第一次人才工作会议,对全市人才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近年来,全市上下按照会议确定的总体要求、基本思路、重点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大力推进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机制逐步健全,人才环境明显优化,人才总量不断增加,人才素质有效提升,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地人才支撑。
一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人才工作的整体合力进一步增强。突出工作机构和工作制度的建立健全,积极探索抓好人才工作的方式方法,促进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工作格局的形成。市、县(区)两级党委都成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配备了专门工作人员,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为充分发挥牵头抓总职责打下了良好基础。着力规范工作运行机制,建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和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对重点工作进行讨论研究和协调安排。近年来先后有6次市委会,9次召开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人才工作,提高了人才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严格实行了人才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了定期督查通报制度和人才工作经费保障制度,市财政每年列支人才工作经费都在100万元以上,保证了重点人才工程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有效落实。
二是坚持项目带动,重点人才工程进一步推进。坚持育引并举,大力实施重点人才培训项目,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不断壮大人才队伍总体实力。以实施“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为重点,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和重点行业领域,市、县(区)两级共投入专项资金400多万元,实施重点农村人才培训项目48个,每年组织开展农业专家送科技下乡活动,有效培养和集聚了各类农村人才。重点实施了“民俗文化产业10万从业人员培训”和“乡村医疗卫生人员业务能力提升”两个人才项目,培训民俗文化产业从业人员9.8万人、乡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20名,实现了为每个乡镇卫生院培养提升一名专业技术骨干人才的目标。启动实施了“工业强市战略人才促进工程”,着力培养造就适应我市工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三是坚持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着眼于破解人才“瓶颈”制约,大力加强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了市委直接掌握联系的高层次人才库,确定了99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开展了领军人才选拔工作,选拔省、市级领军人才55名。建立了庆阳市专家咨询库,聘任全国能源化工等重点发展领域咨询专家49名。积极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出台了《庆阳市关于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的意见》,启动实施了“321”引才工程,引进研究生151人、本科生886人,招考录用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1.8万人,先后与中国农科院、北京大学等75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协作关系,聘请各类人才120名。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大力开展专业技术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组织实施了15个专项人才开发配置计划和10项重点人才配套工程,采取办班培训、考察学习、学术交流、进修深造等方式,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5.18万人(次);以“银河工程”、“蓝色证书”培训等为载体,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26万人(次);新培养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2400人,技师和高级技师达到了400人以上,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得到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四是坚持健全机制,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着眼于增强人才资源配置活力,不断健全完善人才工作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工作环境。先后制定出台了《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庆阳市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等10多个政策文件,进一步完善了人才工作政策体系。出台了《庆阳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定期组织开展“庆阳市青年科技奖”评选活动,对16名在剪纸、刺绣、皮影领域有显著成就的乡土能人评定了副高职称。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坚持每年组织开展“人才工作宣传月”活动,在《陇东报》和庆阳电视台开辟了“科学发展、人才先行”专栏,不断创新宣传载体和方式,在全市上下营造了重视、支持人才工作的良好氛围。
回顾总结近年来的实践探索,对我们做好今后的人才工作提供了有益启示:
(一)各级领导重视是做好人才工作的关键。近年来,我市人才工作之所以能够深入推进,取得明显成效,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全市上下牢固树立了重视人才的观念。市委、市政府把人才工作确定为重大战略,成为全力破解的“四大瓶颈”之一,在工作摆布上放在重要位置,在工作推进上给予大力支持;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紧紧围绕工作部署,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步调一致抓工作,全力以赴抓落实;各县(区)根据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加大投入,完善机制,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加强了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这充分说明,只有认识到位,才有工作到位,才能取得明显工作成效。我们一定要深化对人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不断提高人才工作水平。
(二)服务发展大局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永恒主题。近年来,我们在抓人才工作中,始终牢牢把握了一条重要原则,就是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来推进人才工作。比如,按照建设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部署,分年度确定“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和“工业强市战略人才促进工程”的重点工作和推进计划;围绕全市开发“红、黑、绿、黄”四大资源,启动实施了“民俗文化产业10万从业人员培训”、红色旅游人才“千人”培训项目和20万果业人才素质提升项目。通过这些措施,既加强了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也发挥了人才在促进发展中的作用。实践证明,只有自觉把人才工作放在全局中来谋划,在服务大局中来推进,才能充分发挥人才工作的效能。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人才工作与中心任务的内在联系,用战略眼光看待人才工作,围绕大局做好人才工作,加强统筹协调,注重整体推进,扩大人才总量,提高人才质量。
(三)坚持重点带动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有效方法。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带动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注重政策措施的完善,制定了引进、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的办法,实施了领军人才选拔工程和“321”引才工程;另一方面,通过加强与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的联系、建立专家咨询库等办法,创新高层次人才使用方式,充分发挥了高层次人才在我市重大战略问题研究和重大项目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这就说明,抓住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就抓住了人才队伍建设的“牛鼻子”。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注重培养,加强引进,在高层次人才的使用、管理和服务等方面下大功夫,带动整体人才队伍建设。
(四)勇于探索创新是做好人才工作的不竭动力。近年来,我们着眼于激发人才队伍活力,提高人才使用效能,以创新和完善人才工作政策为突破口,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工作政策措施,积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科学合理选拔使用人才,大力推行“人才+项目”、“人才+课题”、“人才+产业”培养开发模式,人才培养、选拔、评价、发现、激励、保障等机制逐步健全,有效解决了一些制约人才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事实证明,只有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解放人才、促进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实现人才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我们一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着力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推动人才事业不断进步。
在回顾总结近年来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困难问题:一是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需进一步提高。个别县(区)和部门对人才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去统筹谋划和抓好工作,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物质资源开发轻人才资源开发、重项目引进轻人才引进的问题。二是人才工作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在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重点人才工程等方面,各县(区)和市直相关部门工作进展不够平衡,个别部门牵头实施的行动计划、重点项目进展比较缓慢,工作特色和成效还不够明显。三是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够合理。目前我市共有各类人才96086人,占总人口的3.6%,每万人拥有人才375人,远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人才竞争力不强,特别是“红、黑、绿、黄”四大产业开发所亟需的高层次人才短缺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四是人才工作机制不够健全。在探索人才开发的新途径、新载体等方面研究思考不够,尚未形成系统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考核评价、奖惩激励、经费保障等长效机制,存在高层次人才引进难、引进人才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特别是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人才工作提供了广阔舞台;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的实施,为人才工作提供了良好条件。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人才工作面临的形势,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以更高的站位、更准的定位、更宽的视野、更好的作风,推动人才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人才工作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
去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颁布了我国“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去年12月,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人才工作会议,制定下发了《全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按照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我们经过广泛征求意见、认真研究讨论,制定了《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快人才发展的意见》和《庆阳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人才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必须切实抓好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推进人才事业发展。
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人才发展指导方针,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人才项目工程为支撑,以完善机制、鼓励创新、促进创业为突破,紧紧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努力营造干事创业、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为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着眼于增加总量和提升素质,着力抓好人才培养工作。建设好各类人才队伍是人才工作的中心任务。一要突出培养重点。要着力培养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为重点,依托国家、省、市重大人才工程,培养领军人才,培育创新团队,造就一批中青年创新人才,形成衔接有序、梯次合理的创新人才培养链条。要大力培养开发急需紧缺人才,按照我市建设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和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的目标定位,下大力气加快石油化工、煤炭开发、农业发展、红色旅游、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等重点经济领域人才培养,下大力气加快教育、文化、卫生、社会管理等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人才培养,适应跨越式发展的需要。要统筹抓好各方面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六支”人才队伍建设,确立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增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二要拓宽培养渠道。重点人才项目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我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提出了14个重点人才项目,基本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重点领域,要明确责任,强化措施,全力推进,充分发挥在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要继续组织实施好“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工业强市战略人才促进工程”,组织实施好专项人才开发配置计划和重点人才配套工程,确保发挥更大效益。要加快实施红色旅游人才“千人”培训、20万果业人才素质提升、能源化工人才培养、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扶持等重点人才项目,使人才培养与重大发展战略、重点建设项目、重要工作布局紧密配合、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紧密结合贯彻我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从各自的职能和发展需要出发,研究提出并积极实施人才工程项目,进一步为培养人才搭建有效平台。三要创新培养方式。要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创新人才培养的手段和形式,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进一步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采取上级调训、下派挂职、专家讲座、党校培训、外送跟班学习等方法,组织和引导各类人才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武装自己,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才干。坚持在实践中培育人才的方法,通过牵头组织实施重点学科、重点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项目等形式,组织和引导各类人才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积累经验、锤炼作风,提高干事创业本领。
(二)着眼于破解人才“瓶颈”制约,着力引进各类优秀人才。破解我市人才不足的难题,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缺乏的问题,要在立足于培养本土人才的同时,必须千方百计引进各类优秀人才,开发利用好市内市外两类人才资源。一要实施好“321”引才工程。实施“321”引才工程,是市委、市政府为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而提出的重大任务,也是为加快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最需要的人才而作出的重大举措。各县(区)、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坚决破除唯经济发展论、唯条件论等思想的禁锢,积极主动地抓好工作。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实施“321”引才工程,必须围绕我市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着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和优秀人才,发挥高层次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要结合本地实际,立足现有资源,讲求引进效率,以“有用”、“实用”为根本条件,注重实际贡献,不盲目攀比,达到引进适用人才、使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目的。二要创新人才引进的方式。近年来,我市在引进人才上进行了积极探索,比如,加强院地、地企协作,建立专家咨询库等,为我们做好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在继续采用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坚持“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原则,积极实行人才柔性引进,通过兼职、定期服务、项目引进、科技咨询、科研合作、技术开发等多种形式,加快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鼓励全国各地高层次人才,通过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技术承包等多种方式,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服务。三要完善有利于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坚持用产业聚集人才,用项目吸引人才,用事业留住人才,进一步完善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从工资、待遇、住房、职称、子女入学等方面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改善人才的工作、生活条件,以优惠的政策广纳良才。要认真抓好《庆阳市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的贯彻实施,以超常规的气魄和优厚的待遇,着力引进一批能够破解发展难题的高水平专家学者和博士研究生。要注重做好引进人才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千方百计创设良好的人文制度环境,做到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充分发挥引进人才的骨干支撑和示范引领作用。
(三)着眼于推进跨越式发展,着力提高人才使用效能。人才重在使用。要坚持以用为本,把发挥好各类人才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当务之急,在用好用活人才上下功夫。一要牢固确立人才“以用为本”的理念。进一步树立人人可以成才、人才发展以用为本、鼓励人才创新创业创优等理念,不求全责备、不论资排辈,不拘一格选拔使用人才,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用当其时、才尽其用,克服人才培养开发中,学用脱节、培养与使用脱钩的现象,用好用活人才,提高人才效能。二要充分发挥人才在服务发展中的作用。紧紧围绕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和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组织实施人才项目和专项人才开发配置计划为重点,鼓励引导各类人才向重点工业集中区和产业一线聚集,向农村基层流动,支持他们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在推进工业强市战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重点产业开发和促进社会和谐中的作用。三要搭建多元化的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围绕全市重点优势产业,加强产业开发区等各级各类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面向市场和企业开展成果转化和自主创业,催生一批高成长性、竞争力强的科技型企业;鼓励各类人才到经济社会发展一线寻找科研课题,开展科技创业,加快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间的协调联系,通过牵线搭桥,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使智力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四)着眼于激发创造活力,着力健全人才工作机制。盘活人才资源,激发人才活力,最根本的是要建立起一套有利于人才干事创业的良好机制。要围绕大力培养人才、积极吸引人才、有效开发人才、真正用好人才,加强人才工作制度机制建设,促进人才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为人才事业发展增添活力和动力。一要健全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定期考核办法,建立和落实平时考核制度,发挥考核“指挥棒”、“风向标”的作用,树立重实绩、重公认、重基层的用人导向。积极推进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注重靠实践和贡献评价人才。完善农村实用人才评价机制,认真落实农村实用人才认定管理和职称评定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建立以岗位绩效考核为基础的事业单位人员考核评价制度,做到客观看人、公正评人、准确识人,真正让群众信服,让人才诚服。二要健全开放的人才选拔机制。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坚定不移地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大力推行竞争性选拔干部、差额选任制度,全面推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竞聘上岗和合同管理制度,探索建立首席专家、首席教授、首席工程师、首席技师等高层次人才选拔使用制度,实现以人选人向制度选人转变,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开辟“快车道”。三要健全有力的人才激励机制。推进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完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建立科技研发扶持机制,改进科技评价和奖励方式。建立秩序规范、激发活力、注重公平、监管有力的工资奖励制度,提高科研、生产一线骨干人才的薪酬待遇。规范各类人才奖项设置,形成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建立产权激励制度,落实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制定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办法。加大对农村、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人才的社会保障覆盖面,落实促进人才发展的公共服务政策,努力改善人才的工作生活条件,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四要健全多渠道的人才投入机制。落实促进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的财政金融政策,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导向作用,引导鼓励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参与人才资源开发。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纳入财政年度预算,保障人才资源开发,并随着财力的增长逐年有所增加。鼓励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人才发展基金,按规定提高培训经费提取比例,在重大建设和科研项目经费中要安排部分经费用于人才培训。要加强人才投入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切实提高人才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益。
(五)着眼于提高整体水平,着力形成强大工作合力。要自觉贯彻落实党管人才原则,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一要进一步建立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完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议事制度、例会制度、办事制度,充分发挥领导小组的议事协调职能。建立市县(区)党委会、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人才工作汇报制度,认真落实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和人才工作目标管理等制度,着力健全人才工作目标考评机制、民主决策机制、协调落实机制和信息沟通机制。重点要实行严格的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把人才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之中,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党政正职政绩的重要内容,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加强人才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二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政策体系。各县(区)要以贯彻落实我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为重点,抓紧制定各自的人才发展规划,使人才工作更好为经济中心服务,为本地重大发展战略服务,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各有关部门要协调配合,全力以赴,抓紧制定重点人才工程项目推进计划,抓紧制定人才培养、选拔、激励、引进等方面的实施细则,加强政策体系建设,切实做到人才总量增加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人才素质提高与发展方式转变相适应。三要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坚持以人为本,积极营造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社会环境;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的工作环境;待遇适当、无后顾之忧的生活环境;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并要及时将一些成熟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为各类人才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聚集力和感召力。要广泛宣传全国、全省和我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大力宣传新时期人才工作的方针政策,积极宣传优秀人才典型和人才工作典型,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
同志们,人才是最具创造力的要素,也是实现新一轮跨越发展的保障,人才工作事关全局、影响深远。我们一定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对人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人才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推动我市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在全市人才干教工作会上的讲话篇十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朋友们:
大家好!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确定了“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人才培养方针。在《纲要》刚刚颁布实施不久,市南区在这儿隆重召开这次人才大会,作为一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我非常兴奋,也倍受鼓舞!
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做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人才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科学的人才观正逐步确立。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发展,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
市南教育作为市南的一个窗口,在人才培养方面更是取得了有目共睹的佳绩。市南教育局为优秀人才成长创设了良好的环境,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多举措促进人才发展,为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作用,搭建了广阔的舞台。我区先后选派优秀人才到国外培训,到华师大、北师大等高等学府进修,到全国知名中小学挂职,将著名专家请到我区示范、指导,与中国教育学会、知名高等学院联手建立教师发展联合体、开放名师课堂锤炼名师、进行名师交流等等,由于领导高度重视和实施的一系列培养措施,在市南这片沃土上成长起了许多优秀人才。在领导的培养下,我也由一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了一名区、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特级教师、齐鲁名师、全国百位语文名师、全国优秀教研员、副校长等,并被聘为了青岛大学讲座教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主编、参编教材、著作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前不久还成为了全国著名核心期刊的封面人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个人的努力,更得益于市南教育、市南区委、区政府领导的关心和指导,得益于市南区重视人才、培养人才的大环境。在此,我代表区专业人才,向多年来一直关心指导、辛勤培育我们成长的各级领导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感谢领导对我们的成长所做出的努力!
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全国、省、市的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市南教育局也确定了率先建成现代化教育强区的目标,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真正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实现这一目标,作为教育战线上的一名专业人才,任重道远。
首先,作为一名市南教育的拔尖人才,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学习与研究,掌握先进的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用广博的知识充实自己,树立“创先争优”的意识,在教学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在工作中追求一流、勇攀高峰,为构建学习型组织贡献力量。
其次,要在工作中不断开拓进取,锐意创新。二十一世纪,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快速发展的巨大动力,而创新所依靠的就是高素质人才。作为专业人才,要敢于承担建设首善之区的重大研究课题,潜心研究、不断创新,努力通过创新快速提高教学质量,为促进市南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智慧。
再其次,要在工作中起示范带头作用,当好表率。作为一名学术带头人,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争当学习、研究的表率;争当提高教学质量的表率;争当多出工作成果的表率。同时,要起到传帮带作用,帮助带动区内更多的教师尽快成长与成才;促进市南教育快速全面和富有特色的发展。
最后,要立足本职,无私奉献。我们从事各项工作,没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就难有建树、难攀高峰。我们不仅要成为业务带头人,也要成为政治坚定、情操高尚、团结协作、拼搏奉献的楷模,更要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多出佳绩、勇攀高峰的表率。在探索中寻求科学的真谛,在创新中创出更多的效益,在工作中提升生命的价值,使自己真正成为政治思想过硬、专业技术精湛、创新能力一流、社会贡献突出的拔尖人才,为市南的发展,为国家的腾飞,贡献聪明才智。
相信,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区一定会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优秀人才队伍,为建设国际化的首善市南增光添彩。
最后,再次感谢各级领导和同事们对我们的关心、厚爱和帮助!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在下派书记座谈会上的讲话(实用18篇)
- 桥隧公司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提纲
- 最新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述职述廉报告(精选15篇)
- 2023年在选调生培训班结业仪式上的讲话(优质13篇)
- 2023年廉洁自律报告书(优秀12篇)
- 最新入党宣誓老党员讲话(通用14篇)
- 最新机构编制会议讲话之一(大全9篇)
- 在全区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剖析会上的发言
- 最新党报党刊发行会上的讲话(汇总10篇)
- 区委书记与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谈心会上的讲话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