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社会和谐的民族团结范文(22篇)

  • 上传日期:2024-03-03 12:28:02 |
  • 琴心月 |
  • 8页

总结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新的思考角度。如何培养创新思维,解决问题时能够有新的视角和方法?如果你对总结写作还不太熟悉,不妨看看以下这些范文,或许会有些启发。

促进社会和谐的民族团结篇一

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艰涩的伟大旗帜下,党的十九大让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同时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里是一篇关于党员干部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同时,在狠抓作风砺炼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的党课演讲稿。

(一)初心,是苦难和荣耀的党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举旗定向、谋篇布局,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我国取得了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成就,发生了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变革,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为我国奠定了实现伟大复兴的物质基础;深层次、根本性变革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崭新的面貌。

(二)初心,是党心和民心的相融从建党至今,每次民族灾难来临之时,冲在最前面的总是共产党员,他们用肩膀为我们扛起了重担困苦,用身躯为我们挡风遮雨,充分显示了我们党超强的凝聚力,党心就是民心。我们党是始终把自己定位成一位无私奉献的母亲,把人民群众当作与自己血肉相连的一家人,党的利益和我们的利益,党的荣辱和我们的荣辱,从来都是紧密相关的。

(三)初心,是不离与不弃的信念“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一)始终牢记人民的恩情重于山可以说,古往今来,无论哪个朝代更替都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才是历史的主人,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才会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行使权力的最高位置,要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

(二)始终牢记勇挑肩上的重担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宗旨,我们要深知肩上的责任,责任背后是无私无畏的境界,责任实质上也是奉献精神。责任感是成就个人事业必不可少的内在源泉。

(三)始终牢记慎对手中的权力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以权为公,秉公办事,就是为民服务,就要受到褒扬;以权为私,徇私枉法,就是腐败和犯罪,就要受到惩处。

(一)在筑牢思想根基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1.对党的信赖要坚定不移。当前最紧要的就是按照党章要求,坚守我们选择的政治信仰,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对习总书记、党中央的信赖,内化为永恒的价值认同,固化为稳定的情感归宿,转化为持久的责任行为,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强化政治担当、历史担当、责任担当,立足市场监管本职工作,以一流工作业绩向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2.对党的理论要入脑入心。一是学以固本。着重抓好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的理论武装,突出学习党章和党的法规条例。二是学以铸魂。认真参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打牢高举旗帜、维护核心的思想根基。三是学习励志。多读多学领袖著作、红色经典,真正弄懂党的理论的历史背景、内外联系和现实指导意义。四是学以促行。提高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用蕴含其中的科学思路和方法解除新形势下单位、部门、岗位遇到的矛盾问题。

3.对党性历练要持久经常。一方面,市局党组、机关党委、各党支部要把党员干部党性历练作为重大责任,坚持在“常”“长”上下功夫;另一方面,机关党员干部,要结合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集中检查“两个清单”、省委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问题清单”、驻局纪检组全面从严治党“建议函”,以及前一段时间发现的问题,经常开展“回头看”,该巩固的继续巩固,该整改的继续整改,主动出击,打好实践淬火的进攻战。

(二)在从严管理干部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1.要发挥组织作用。党的领导是靠党支部来贯彻落实到每一个人,这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永远不能丢、永远不能忘。局党组将一以贯之地坚持从对党忠诚的高度看待干部是否担当作为,依靠组织力量注重从精神状态、作风状况考察干部政治素质。

2.要坚持较真碰硬。要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注重学法知法,加强管理监督,坚持从严执纪要将贯彻落实情况作为党员干部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有效传导工作压力。

3.要突出一线考察。要突出以上率下,坚持严下先严上、严人先严己;要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选拔干部主阵地,鼓励干部到一线锻炼;要考准考实干部在急难险重一线担当作为的情况;要把实地调研作为深化和完善干部日常考核的重要抓手。

(三)在狠抓作风砺炼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1.承继荣誉,提振信心。过去的一年,在全体党员同志们的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硕果累累,亮点纷呈。我们完全有信心、也有能力,在往年延续态势,新的一年取得更好成绩。

2.正视问题,立整立改。要坚持上下结合、以上带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依据巡察过程中巡察组给我们指出的这些问题,在前期整改的基础上,进一步逐项细化整改落实措施和时间表,巩固整改成果,确保不出现反弹回潮现象。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全面梳理排查,持续抓好整改落实,并通过建章立制、强化执行来推动各项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3.真抓实干,紧抓快干。要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深入整治“虚、僵、躲、拖、腐”等不良作风,确实做到干一流的工作,带一流的队伍,创一流的业绩。继续坚持好干部标准,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深入探索市场监管部门容错纠错机制。

4.把住大节,守住本分。要着力在思想上筑牢防线,始终保持高度警觉,始终牢记任职之初、入党之初、为官之初的信念和追求,要着力在用权上守住红线,要加强人文关怀,确保我们的干部守住底线、清正廉洁。5.心系基层,服务群众。要增强创新思维,积极探索深化“放、管、服”改革新举措,不断创新服务机制,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党员干部要带头实事求是,各部门都要齐心协力、各司其职,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意识。

三股势力学生发型亮剑。

求稳定盼发展的演讲稿。

促进社会和谐的民族团结篇二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我国56个民族的大家庭里,各兄弟民族情同手足,休戚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共同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我们共同的愿望。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谐的民族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没有民族之间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全体人民的安定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无从谈起。

1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又要给予更优惠的政策;既要帮助他们把经济搞上去,又要帮助他们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既要继续发挥中央政府的作用,又要坚持抓好各地的对口支援扶持。切实加大感情投入、政策投入、人才投入、资金投入和科技投入。充分调动各民族的积极性,使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实现跨越式发展。

民族团结是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是事关全局的大事,是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维护民族团结对于维护国家统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抵御境外敌对势力渗透,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各民族共同利益,促进各民族繁荣进步,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新时期,维护民族团结成为考验党执政兴国、驾驭复杂国际国内环境的重要课题,是检验各级领导干部处理涉及民族问题突发事件、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的试金石。

三、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稳定的重大问题。

2慎重从事,从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的原则出发,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不要轻率地扯到民族关系上。对于民族间发生的纠纷,要冷静分析,耐心疏导,及时处置。属于违反党纪政纪的,应给予纪律处分;属于刑事犯罪或民事纠纷的,不论出身哪个民族,都要依法处置;对于个别蓄意破坏民族团结、危害国家安全的触犯刑律的应当依法处理。坚决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干伤害民族感情的事。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坚决反对任何民族歧视,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对于打着狭隘的民族主义旗号,挑起民族矛盾,制造民族分裂或披着宗教外衣,煽动民族分裂的,要及时掌握情况,坚决果断加以处置,依法予以惩处。历史一再证明,团结就兴旺,就繁荣;分裂就**,就衰败。这是各民族发展进步的一条客观规律,也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强烈愿望。我们必须清醒认识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和严重性,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妥善处置民族问题。

总之,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和的基础,没有民族团结的社会和谐不可能是真正的社会和谐;不促进民族团结的发展,不可能是真正的科学发展,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是相互促进的。因此民族团结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和现实的重要意义。

促进社会和谐的民族团结篇三

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在农村,土地种植面积非常广,做好农村的经济管理工作是推进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当今倡导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此要缩小城乡差距,加强农村经济管理,以此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一、农村经济管理相关概述。

(一)农村经济管理要求分析。

农村的主要发展目标是提高粮食产量,扩大种植面积,达到增产增收,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提高农村的经济效益能够有效促进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首先,在农村经济体制管理过程中,主要涉及到行政管理、执法监督两个重要方面。在这两个方面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严格执法,细化管理,不断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其次还要努力构建完善的规章制度,把农村的经济管理推向新的高度,促进农村经济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最后,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开阔眼界,立足长远,不断学习国内外榜样示范村的丰富经验,找出新的发展方向,利用新的发展模式来适应新时期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并且给予农民监督权利,这样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管理的健康发展。

(二)农村经济管理任务。

农村经济管理要结合监督管理体制,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在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比较薄弱的环节是审计工作,因此要强化审计职能,探索出适宜云南省经济发展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农村会计工作广度和宽度,把先进村的经验引入到落后的贫困村,慢慢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实现农村会计工作的电算化,提高农村财务管理能力,同时对于资产的管理,要把农村集体资产作为重点保护对象,以此保障集体资产能够在农村经济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农民负担过重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把减轻农民负担落到实处的监督管理工作中,也应该属于农村经济管理任务的一部分。农村要走出一条拥有自己特色的发展之路,就要不断发挥农村自身优势,把服务业和农产品的加工销售联系在一起,形成规模经济。积极展开农业合作和试点单位的领头作用,利用讲座或实地讲解的形式对农村经济发展知识、发展模式进行宣传,以此提高农民对于经济发展的认识、提高农民参与经济管理的积极性。

二、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认识。

(一)对现阶段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现状认识。

农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离不开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只有完善财务管理才能维护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以此带动整个农村的经济发展,也可以促进国家的稳定,社会的进步。完善的财务体系也是健全农村基层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协调农村经济各个环节的发展。农村经济管理能力的提高必须做到财务管理组织的稳定,经济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这样才能严于执法,认真贯彻国家的政策方针,深化经济组织的改革,从而保障农村产业经营模式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农村经济的改革根本目标在于让广大人民受益,但是目前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集体经济信息公开程度低、一些地区财务审计工作不健全,并且经济管理人员的执行力不够等问题。

(二)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职能的认识。

农村经济管理是为农村经济发展大局服务的,因此要做好农村经济统计表的编报工作。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是对农村土地的管理和规划,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要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的落实工作,把关于土地承包的相关政策落到实处,保障农民的二次分配。经济管理工作人员还要对农民的上访工作进行安抚和处理,促进农村和谐社会的发展,保障农民的基本利益不受侵害。云南省一些地区还存在土地荒废现象,这样一方面对土地资源造成严重浪费,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农业大规模的发展,所以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要做好土地优化管理工作,把荒废土地有效利用起来,种植本地区的优势农作物,这也能有效的提高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土地流转工作要制定完善的、科学的、合理的、健全的体系,认真落实每一个细节。还可以适当的发展农村合作社,这样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还能锻炼农民生产活动的组织能力,使我省的农业能够朝着规模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三、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的措施分析。

(一)提高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素质,加强队伍建设。

农村经济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经济管理人员的努力与配合,因此经济管理人员素质和队伍建设成为农村经济改革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建立完善的农村经济管理体系需要工作人员通过实践积累经验,在对农村经济充分了解的前提下不断健全农村经济管理体系。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能够体现队伍人员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在我省的一些乡镇,已经实现了定岗定员,岗位责任制,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利用当地人力资源优势,还能避免一部分人员的闲置。农村经济管理人员要不断参与到国家经济政策的学习中去,同时有关部门还要加强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让他们充分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提高工作能力,特别是关于审计方面和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能力,与此同时需要详细制定农村当地的财政收支预算计划,积极推广农业生产技术。

(二)提高农村经济的执法力度。

我国农村经济管理的顺利发展离不开相应法律法规的支持,因此需要不断完善和健全农村经济法律法规。法律法规的制定需要工作人员的认真执行,在执行力方面,首先确立执法人员的责任体系,明确工作人员执法工作细则,这样才能有效提升执法力度,防止执法目标不明确,执法方式混乱现象的发生。其次,建立严格的工作规章制度,这个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有效展开我省农村经济管理的具体工作,农村经济工作以此制度作为基本指导,包含了对农村土地承包的处理方式、对农村合作社工作的开展以及减轻农民负担等问题,只有把这些问题一一落实,才能做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也才能更加有效的提升工作人员的执法水平,另外,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要进行合理化的规范。

(三)提升调查研究能力。

农村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随时面临新的改革,因此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工作人员要不断探索新的发展道路,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需要强化在调查研究和工作方式方法探索方面的能力,使经济管理工作能够更加系统的、全面地深入到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农业也开始逐步走向信息化,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有责任把农村经济的可靠信息快速传达给农民,并且指导农民如何按照最新经济信息开展农业生产工作。各级当政府在考察我省农村工作时,要对农村的具体实际情况做充分的了解,之后才能制定出最适宜本地区发展的政策,而政府领导考察农村实际情况的重要依据是农村经济信息,由此可以看出,提高农村经济管理信息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农村发展的重点是提高经济收入,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努力走出一条适合农村发展的经济道路。基于此,我们能够看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所以各级各部门都要加强对农村经济管理的关注,不断强化每一个细节工作,优化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农村经济管理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促进农民增收,国家富强以及和谐农村的建设。

促进社会和谐的民族团结篇四

民族团结,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事实也是如此,因为我们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56个民族,56种习俗,56种语言,56种文化,把祖国的大地装扮的五彩斑斓。下面是豆花问答网为大家整理的22民族团结主题党课讲稿资料,欢迎参阅。

西藏是我们伟大祖国的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区。在西藏,没有稳定什么事都干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丧失。有了稳定的环境,才有各族群众的幸福安宁,才有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才有社会的繁荣发展和文明进步,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当然,社会稳定的前提是——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事实也是如此,因为我们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56个民族,56种习俗,56种语言,56种文化,把祖国的大地装扮的五彩斑斓,把祖国的天空描画的壮丽灿烂。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强调“民族团结就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各民族同胞要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在2xx年9月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适逢其时,是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基本遵循。

什么是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既是各个朝代和国家稳定的根源,也是各个国家所追求的目标。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最后就是中华民族的团结,各党派之间的团结。

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是什么中华民族繁荣富强、伟大复兴,靠的是各民族团结友爱。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形象,团结就是希望,团结就是胜利。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多年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民族政策,全力支持西藏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发展,西藏各族人民生活和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要性、少数民族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民族团结与反对民族主义的关系。xx49年11月作出指示“在一切工作中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

定胜利的基本保证”并发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的伟大号召。毛泽东同志多次强调,做好民族团结的工作,应该成为全党、全民族的主要任务。

xx5年7月,邓小平讲到“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只有在消除民族隔离的基础上,经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形成中华民族美好的大家庭。历史上的反动统治实行的是大民族主义的政策,只能加深民族隔阖,而今天我们政协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民族政策,一定能够解决这种困境,实现各民族的大团结。

xx9年2月15日,江泽民同志在听取全国民委主任会议汇报时指出民族工作历来是我们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的大问题。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保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大问题,关系到我国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富强,必须高度重视。

互相离不开”。这个观点高度概括和深刻阐述了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对中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xx92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进一步强调“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

xx讲到,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民族分裂是各族人民之祸。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大好局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各族群众要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让民族团结之花开放得更加艳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民族团结工作历来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国各族人民要珍惜民族大团结的政治局面,要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团结的言行。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势,是发展进步的基石。中华民族是一个血脉相通的共同体,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正是各族人民的同心共济、团结奋斗,凝聚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浇铸了亿万人民美好安康的幸福大厦。

“事成于和睦,力量生于团结”。没错,人心齐,泰山移。人心散,搬米难。历史的发展深刻验证只有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未来才有望。习近平总书记在某次考察时强调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但这基石如何才能立得住、扎得稳如何才能让各族人民自觉践行,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它这需要我们的智慧和努力——凝聚人心。

人心要靠力量凝聚。这力量不仅是共同的信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要有我们身边一个个鲜活人物和故事的教育感召。民族团结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这些真实的民族团结故事被人们了解、熟知并津津乐道时,当故事中团结大爱的精神力量感动了人们、并愿意践行时,各民族之间的心便会紧紧凝聚,密不可分。

结故事,是我们的各民族邻里、我们的家人、同事和伙伴。这些民族团结故事,是普通人看得见、可以学得到模范典型。只有这样的故事变成寻常,只有榜样变成了家人、同事和自己,各民族之间才真正亲如一家。

人心要靠交流凝聚。所谓“亲戚越走越亲、朋友越交越深。亲密和谐的民族关系一定是不分彼此的“相互麻烦”。

2xx年9月王xx主动找“麻烦”为患病的少数民族同胞捐出肾脏一样。因为“麻烦”,彼此的生命从此相互纠缠,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心再也分不开了。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除了民间的互动,更需要让交流更深入,彼此更了解,在“麻烦”中拉近距离,凝聚人心。

西藏是我们伟大祖国的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区。在西藏,没有稳定什么事都干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丧失。有了稳定的环境,才有各族群众的幸福安宁,才有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才有社会的繁荣发展和文明进步,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当然,社会稳定的前提是——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事实也是如此,因为我们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56个民族,56种习俗,56种语言,56种文化,把祖国的大地装扮的五彩斑斓,把祖国的天空描画的壮丽灿烂。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强调:“民族团结就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各民族同胞要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在2019年9月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适逢其时,是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基本遵循。

什么是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既是各个朝代和国家稳定的根源,也是各个国家所追求的目标。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最后就是中华民族的团结,各党派之间的团结。

量,团结就是形象,团结就是希望,团结就是胜利。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多年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民族政策,全力支持西藏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发展,西藏各族人民生活和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要性、少数民族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民族团结与反对民族主义的关系。1949年11月作出指示:“在一切工作中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

定胜利的基本保证”并发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的伟大号召。毛泽东同志多次强调,做好民族团结的工作,应该成为全党、全民族的主要任务。

1950年7月,邓小平讲到:“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只有在消除民族隔离的基础上,经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形成中华民族美好的大家庭。历史上的反动统治实行的是大民族主义的政策,只能加深民族隔阖,而今天我们政协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民族政策,一定能够解决这种困境,实现各民族的大团结。

1990年2月15日,江泽民同志在听取全国民委主任会议汇报时指出:民族工作历来是我们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的大问题。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保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大问题,关系到我国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富强,必须高度重视。

互相离不开”。这个观点高度概括和深刻阐述了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对中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992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进一步强调“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

胡锦涛讲到,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民族分裂是各族人民之祸。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大好局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各族群众要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让民族团结之花开放得更加艳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民族团结工作历来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国各族人民要珍惜民族大团结的政治局面,要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团结的言行。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势,是发展进步的基石。中华民族是一个血脉相通的共同体,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正是各族人民的同心共济、团结奋斗,凝聚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浇铸了亿万人民美好安康的幸福大厦。

“事成于和睦,力量生于团结”。没错,人心齐,泰山移。人心散,搬米难。历史的发展深刻验证:只有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未来才有望。习近平总书记在某次考察时强调: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但这基石如何才能立得住、扎得稳?如何才能让各族人民自觉践行,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它?这需要我们的智慧和努力——凝聚人心。

人心要靠力量凝聚。这力量不仅是共同的信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要有我们身边一个个鲜活人物和故事的教育感召。民族团结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这些真实的民族团结故事被人们了解、熟知并津津乐道时,当故事中团结大爱的精神力量感动了人们、并愿意践行时,各民族之间的心便会紧紧凝聚,密不可分。

结故事,是我们的各民族邻里、我们的家人、同事和伙伴。这些民族团结故事,是普通人看得见、可以学得到模范典型。只有这样的故事变成寻常,只有榜样变成了家人、同事和自己,各民族之间才真正亲如一家。

人心要靠交流凝聚。所谓“亲戚越走越亲、朋友越交越深。亲密和谐的民族关系一定是不分彼此的“相互麻烦”。

2007年9月王燕娜主动找“麻烦”为患病的少数民族同胞捐出肾脏一样。因为“麻烦”,彼此的生命从此相互纠缠,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心再也分不开了。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除了民间的互动,更需要让交流更深入,彼此更了解,在“麻烦”中拉近距离,凝聚人心。

法,对做好民族工作,加强民族团结,实现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维护民族团结,首先加强对民族理论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的学习。不仅少数民族同志要学、汉族同志也要学习。要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缔造、共同捍卫、共同建设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每一个民族的命运都和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每一个公民都要坚决维护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要通过学习,坚定自觉地以维护民族团结为荣、以破坏民族团结为耻,坚定自觉地反对民族分裂、报效祖国。

其次,更要注意自己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言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形成关心、支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当前涉及民族团结因素的摩擦和纠纷呈易发、多发之势,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彼此缺乏相互了解、信任或尊重。我们要在学习了解兄弟民族不同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在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中消除不应有的误解或偏见,在相互沟通和相互帮助中增进各民族的团结友谊。

千百年来,在西藏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各民族共同生活,早已水乳交融,不分你我。我们多么幸运,因为出生在这样一个繁荣富足和平美好的时代;我们多么幸运,因为和许许多多不同的民族生活在一起,感受着不同的文化,创造着共同的未来。

西藏现居住着汉、藏、回、撒拉、门巴、珞巴等少数民族。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各民族只有手拉手,心连心,相互帮助,和谐进步,才能共同繁荣和发展。只有大力维护、加强民族团结,才能实现民族平等,才能有效的应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破坏,才能保持西藏政治社会的稳定发展和繁荣!西方有句谚语:“罗马城不是一天建起来的”。祖国是我们大家的祖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所有中国公民的共同事业。只要我们从身边的人、身边的事着眼,从小事、平常事做起,你一件我一件,你一砖我一瓦,民族团结的万丈高楼必将在我们手中拔地而起,民族复兴的光明末来必将朝我们大步走来!

作为党员,每一个人都有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责任和义务。让我们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人人争做民族团结的模范,个个争当维护社会稳定的先锋,点点滴滴、涓涓细流、推动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团结,从我做起、从你做起,从我们大家做起,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做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守护者,为非公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为我们那曲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新市委书记三严三实专题党课讲稿。

同志们:

在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首次提出,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第二次提出“三严三实”的要求,并纳入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内容。后来又在不同场合多次就践行“三严三实”提出明确要求。

最近,中央专门召开座谈会,制定专题教育方案,对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作出安排部署。省委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也专门出台教育方案,周本顺书记以《领导干部必须做到“三严三实”》为题讲了一堂生动精彩、语重心长的专题党课。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既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伸和拓展,也是在新形势、新常态下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一定要不断深化对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重大意义的认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上来,通过这次专题教育,把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巩固下来,把作风建设推上新的台阶,为我市绿色崛起、跨越赶超提供坚强的保障。

下面,我结合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就如何践行“三严三实”要求,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三严三实”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是对党的建设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三严三实”短短的24个字,既朴实无华、浅显易懂,又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三严”蕴含着严肃的政治追求、严格的党性原则、严明的纪律要求,“三实”蕴含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求真务实的工作方法、认真踏实的处世态度,两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既有思想要求,又有实践标准,体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知”和“行”的有机统一、内在规律和外在约束的有机统一,开辟了党的建设理论的新境界。对于“三严三实”,我体会要有这么几个方面的认识。

容;党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重要的也体现在“严”和“实”的品格上。我感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三严三实”的要求,就是让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价值追求,牢固树立过硬的政治品格,让我们党永远不变质、永远不变色。

第二,“三严三实”体现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时代要求。办好中国的事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开党的坚强领导,那就只是一句空话。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如果不能做到“严”和“实”,那么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无从谈起。因此,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任务必须牢牢抓在手上、扛在肩上,一刻也放松不得。当前,我们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四大危险”的挑战,正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我体会,提出“三严三实”要求,就是积极适应新挑战新任务,为解决治党不严问题而开出的一剂“良药”,就是为了管好干部、从严治吏。实践也证明,什么时候对“严”和“实”坚持得好,党就坚强有力、坚如磐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有保障,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可以说,“三严三实”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是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务实之举。

第三,“三严三实”确定了作风建设的行动指南。当前,作风建。

设正处在一个关键点、节骨眼上,需要乘势而上、持续用力。提出“三严三实”的要求,表明了对作风建设现状的清醒认识和精准把握。“三严三实”不但明确了准则规范,还在价值层面对作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锤炼党性、用权为民、为政清廉、求真务实、敢于担当等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进行了深刻阐释,是新时期加强作风建设的新标准。如果说,正风肃纪是对存在问题的鞭挞惩戒,解决的是不敢、不能的问题,“三严三实”就是从根本上的信念绑定,解决的是不想的问题。只要我们坚持以此为标准“照镜子、正衣冠”,就能更准确地聚焦问题、发现差距,也就能在更高的层次上培树优良作风。

第四,“三严三实”明确了做人为官的根本准则。自古以来,“严”和“实”就被奉为为官从政者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追求。比如,古人提出的“公生明、廉生威”、“其身正不令而行”,等等。“三严三实”是对古今为官从政行为规范的凝练和提升,使好干部的标准在内容上更加丰富、衡量上更加精准、品质上更加提升。我的体会,既是立身之本、从政之道,也是成事之基、率下之要;既是紧身衣,更是救生服。可以说,心中只要有了这把标尺,就能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可以大胆地干事创业,不需要拉拉扯扯、勾肩搭背、搞潜规则。只要按照这个标尺去做,就能始终保持政治定力。

同志们:大家好!

今天的专题党课活动,是坚决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的治疆方略,聚焦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具体实践,我今天专题党课的题目是:立足本职岗位,维护民族团结。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家园,在历代抵御外敌入侵、反对分裂祖国的斗争中,各族人民结下了兄弟般的深厚情谊。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新疆各族儿女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发展格局。

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疆,早在公元前60年就纳入中国版图,成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历史上,生活在新疆地区的各族人民,以其勤劳、智慧和勇敢,创造了灿烂的多民族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也成为连通中外、传播文明的重要通道。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今天我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与大家共同学习:。

一、民族团结——基本概述。

二、党和国家领导人民族团结思想内涵。

三、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悠久传统。

四、民族团结典型故事。

五、用民族团结的正能量凝聚人心。

六、维护民族团结——我们要做什么。

前言。

新疆是我们伟大祖国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新疆,没有稳定什么事都干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丧失。有了稳定的环境,才有各族群众的幸福安宁,才有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才有社会的繁荣发展和文明进步,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当然,社会稳定的前提是——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事实也是如此,因为我们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56个民族,56种习俗,56种语言,56种文化,把祖国的大地装扮的五彩斑斓,把祖国的天空描画的壮丽灿烂。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强调:“民族团结就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各民族同胞要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这是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基本遵循。

一、民族团结——基本概述。

什么是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既是各个朝代和国家稳定的根源,也是各个国家所追求的目标,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最后就是中华民族的团结,各党派之间的团结。

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是什么?中华民族繁荣富强、伟大复兴,靠的是各民族团结友爱。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形象,团结就是希望,团结就是胜利。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60多年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民族政策,全力支持新疆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事业,新疆各族人民生活和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党和国家领导人民族团结思想内涵。

毛泽东:在一切工作中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

各民族紧密团结,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之一。毛泽东坚持民族团结的原则,阐述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少数民族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民族团结与反对民族主义的关系,1949年11月作出指示:“在一切工作中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

1958年6月28日,毛主席亲切接见了全国劳模,75岁的库尔班·吐鲁木。

1957年2月,毛泽东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胜利的基本保证”并发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的伟大号召。毛泽东同志就多次强调,做好民族团结的工作,应该成为全党、全民族的主要任务。

邓小平:不允许搞分裂,谁搞分裂就处理谁。

从上世纪50年代起,邓小平就对新疆的经济建设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和指导。

1950年7月,邓小平语重心长地说:“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只有在消除民族隔阂的基础上,经过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形成中华民族美好的大家庭。历史上的反动统治实行的是大民族主义的政策,只能加深民族隔阂,而今天我们政协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民族政策,一定能够消除这种隔阂,实现各民族的大团结。”

1981年7月6日,中央书记处开会,专门研究、讨论新疆工作,并形成了会议纪要。《中央书记处讨论新疆工作问题的纪要》根据邓小平批示精神提出:搞好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是进一步做好新疆各项工作的关键。……新疆的汉族干部要确立这样一个正确观点,即离开了少数民族干部,新疆各项工作搞不好;新疆的少数民族干部也要确立这样一个正确观点,即离开了汉族干部,新疆各项工作也搞不好。“两个离不开”思想符合新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实际,很快为全国各族干部群众所接受和拥护。

在1981年8月,视察新疆期间,邓小平对新疆稳定作了重要指示。他高瞻远瞩地指出:“新疆稳定是大局,新疆一定要稳定,不稳定一切事情都办不成。不允许搞分裂,谁搞分裂就处理谁”

江泽民:每个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都要做民族团结进步的模范。

1990年2月15日,江泽民同志在听取全国民委主任会议汇报时指出:民族工作历来是我们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的大问题。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保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大问题,关系到我国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富强,必须高度重视。

1990年9月,江泽民提出了“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这个观点高度概括和深刻阐述了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对中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992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进一步强调:“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

胡锦涛: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民族分裂是各族人民之祸。

2009年7月,胡锦涛强调,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民族分裂是各族人民之祸。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大好局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各族群众要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让民族团结之花开放得更加艳丽。

2010年5月,胡锦涛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深刻指出:“新疆发展和稳定,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9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新疆工作,要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着新疆这片土地,牵挂着新疆各族人民群众,多次对新疆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对做好新疆维护社会稳定、推进跨越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民族团结、加强党的建设等工作进行指导。

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国家最高利益所在,也是新疆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

总书记反复强调:“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新疆的问题,最难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民族团结工作历来是新疆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总书记指出:“新疆最大的群众工作就是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他对各族干部群众说,新疆各族群众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宗教极端思想和恐怖主义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团结兄弟姐妹,我们要付出真情、献上真心,共同打击敌人。新形势下,新疆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要放在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上。

总书记强调:全国各族人民都要珍惜民族大团结的政治局面,都要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团结的言行。

陈全国:让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珍视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陈全国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向库尔班大叔的亲属们表示慰问时深情地说,库尔班大叔上北京,半个世纪传佳话。新疆和平解放后,翻身得解放的库尔班大叔对中国共产党无比感恩,对伟大的祖国无比热爱,对民族团结无比珍视。

陈全国说:新疆各族干部群众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怀为动力,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让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珍视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发扬光大。要像库尔班大叔那样,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要像库尔班大叔那样,永远维护民族团结!

三、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悠久传统。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势,是发展进步的基石。中华民族是一个血脉相通的共同体,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正是各族人民的同心共济、团结奋斗,凝聚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浇铸了亿万人民美好安康的幸福大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决定从1983年起,在全区开展以每年5月为集中学习党的民族政策、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活动。2009年12月2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审议通过中国首部关于加强民族团结的地方性法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并于2010年2月1日颁布实施。条例中将每年5月定为新疆民族团结教育月,并明确了民族团结教育的社会责任、原则和相关法律责任。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真是“民族团结一家亲啊!”,这是习总书记来到了新疆看望武警某部特勤民族连队官兵时称赞的一句话。其实,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事例在我们周边也非常普遍,无论在城市还是在村庄,都洋溢着民族团结的氛围,充满了民汉之间相亲相爱、相互帮助、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深情厚意。

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从我做起党课演讲稿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上,长期存在着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制度。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对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造,从根本上废除了这一反动制度,开辟了民族平等团结的新纪元。此外,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还运用行政和法律等手段禁止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歧视行为。

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

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56个民族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关系,团结一致,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说:“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然而,在这所谓的道义背后,在一桩桩英雄事迹之中,始终有一个千年不变的精神内容存在,这便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在民族适应环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语言,习俗和人文传统的长期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来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为祖国,为人民勇往直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精神,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

江河湖海,日夜奔腾,那是祖国汩汩的血液。万里长城,绵延不绝,那是祖国伟大与强盛的见证。五岳山川,巍巍耸立,那是祖国不屈的脊梁。雄伟故宫,端庄磅礴,那是祖国文化与历史的永恒。五千年来伟大的祖国历尽了沧桑与磨难,饱受了摧残和屈辱,而今我们伟大的祖国正以矫健的身姿和稳健的步伐朝着复兴和繁荣走去。

作家巴金曾这样说过:“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也曾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是的,祖国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源。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的安栖之所;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做人的尊严;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国强则民强,国富则民富,国家昌盛则民族亦昌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面貌焕然一新、到处充满勃勃生机,各项事业蒸蒸日上。青藏铁路克服了各项世界难题,呼啸着在草原上奔驰而过;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举国上下一片欢呼雀跃;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使祖国跨入航天大国的行列。伟大的祖国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完成着一个又一个的壮举。

中华民族,一位伟大而慈祥的母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她孕育出了五十六个民族兄妹,共同捍卫着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书写着灿烂的中华文明。

同在蓝天下,我们都是一家人,家是一个家,国是大中国。放眼祖国,五十六个民族兄弟姐妹正以平等的地位、主人翁的身份携手并肩创造新生活,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把我的心给你,我们是兄弟姐妹。把你的心给我,我们就亲如一家。民族团结之树常青,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今天,各民族在祖国大家庭里之所以如此和睦平安,是因为有着五千年历史深处奠定的文明基石,有着九百六十万万平方公里的共同家园。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奥秘所在,是中华民族高于一切的社会意识、道德观念和民族精神。中国人民从来都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和至高无上的使命。

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从我做起党课演讲稿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历史无数次证明,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利益所在,民族团结搞好了,社会就安定,经济就发展,各族人民生活就改善。相反,凡是民族团结遭到破坏的时期,就会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发展停滞,各族人民遭殃。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推动各项事业前进的必然要求。而影响x民族团结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主义。民族分裂活动是颠覆人民政权、破坏祖国统一、挑起民族纷争、损害安定团结的罪恶活动。因此,要维护好民族团结,必须坚定不移地反对民族分裂。

长期以来,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为了实现其把x从祖国怀抱中分裂出去的罪恶目的,大力实施西化、分化、渗透、颠覆、破坏活动。他们打着民族宗教;人权;民主;等旗号,大肆煽动反汉排汉,挑起民族仇恨,鼓吹,着重从意识形态领域加紧渗透破坏。这些反动观点和言论,对各族群众和青少年造成了很大的毒害,严重影响了社会政治稳定。境内外三股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持续不断地进行分裂破坏活动,以公开或隐蔽的形式鼓吹和宣扬极端宗教意识和分裂主义思想,歪曲、篡改、编造x历史,恶毒攻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经济政策,攻击现实社会,进行渗透和分裂破坏活动,对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危害巨大。乌鲁木齐事件和针刺事件将以热比娅为首的三股势力的反动本质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我们面临的反分裂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维护祖国统一、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任务还非常艰巨。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与民族分裂分子做坚决的斗争。

大家好!

今天是七月一日,是我们党的华诞。

xx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为了实现宏伟目标,用自己的坚忍不拔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书写了革命与建设的辉煌。作为这个伟大政党的一个普通分子,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样骄傲和激动。在纪念党的九十周年之际,根据县委安排,今天我来给大家上一堂党课,也借此机会,与大家共同学习,共同交流。不足之处,希望大家批评指正。我党课的标题是:《争做优秀共产党员》。

在新的历史时期,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保证。广大党员要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坚持勤奋学习,扎扎实实地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本领;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不渝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勤奋工作,兢兢业业地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坚持遵守党的纪律,身体力行地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坚持“两个务必”,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胡锦涛同志概括的这“六个坚持”是新时期对优秀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全体共产党员都要深入领会和认真学习。我认为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最关键的要体现在“有觉悟、有本领、有作用”上。

党章第一章第二条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觉悟的先锋战士。这一表述,特别强调了党员的觉悟问题,明确了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关键条件。觉悟是党员理想信念、思想品德、道德情操的外在表现,是党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有没有思想觉悟,是共产党员是否真正在思想上入了党的最重要衡量标准。当然,党员觉悟的内涵很丰富,就当前时代发展的要求来看,关键要做到以下三条:

1、共产党员有觉悟,要有坚定理想信念。

崇高的理想信念,永远是激励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努力奋斗,甚至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靠的就是崇高的理想信念。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共有171人,牺牲和遇难的有42人,占24.5%;新中国成立前的政治局以上领导人共有55人,牺牲、遇难的有15人,占27.2%,也就是说,每四个政治局委员或中央委员中就有一个牺牲、遇难。据民政部门提供的数据,全国各地有案可查的烈士就有170多万人,这些烈士中大部分是共产党员。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共产党员是最大公无私、最英勇无畏的,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勇于奉献自己的一切,甚至是宝贵的生命。共产党人勇于奋斗、敢于牺牲,靠的就是崇高的理想信念作支撑。

不可否认,现在有一些党员,对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不那么坚定,甚至完全动摇了。有的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宣传伟大理想有点“超前”;有的认为,在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不是讲理想的时代,而是讲实惠、讲利益的时代了,讲理想“过时”了。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党员由于放弃了对崇高理想的追求,信念崩溃,在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经不起考验,最终走上了腐化堕落、自我毁灭的道路。有些党员干部走上犯罪道路。这些事例反复告诉我们: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放弃了正确的理想信念,也就丧失了做共产党员的资格。

如何看待理想信念,我认为这首先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只要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分析的理性基础上,就能深刻地看到,我们共产党人完全没有理由放弃理想、动摇信念。衡量一种社会制度的优越,最根本的是看在多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

20世纪以来,世界上有100多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获得了民族的独立,各自选择了不同的社会制度发展自己,应该说都各有成就和坎坷。但总体上来说,社会主义中国取得的成就更大。有关数据统计表明,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发展最快、进步最大、变化最深刻的历史时期。中国已经连续近30年保持了平均9%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新奇迹。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已由1978年的1%左右提高到约4%,成为全球综合国力排名第三的国家。世界舆论认为,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及中国在内的“金砖四国”经济发展迅速,有希望在2050年取代七国集团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并将超越现在世界上大多数最富有的国家。与此相对照的是,在当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只有20多个属于发达行列,而被联合国列为最不发达的49个国家实行的都是资本主义制度。现在,连西方的一些人也不得不承认,中国所走的道路表明:“十多亿正从贫穷变成富裕的人民的民族凝聚力,将形成强大的经济和政治力量”;中国将崛起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大国”;中国的成功,“正在改变亚洲和世界的面貌”。

同时,必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它不可能由一代人建成,必须经过一个长时期的发展阶段,必须进行艰苦卓绝的奋斗。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共产党员,我们每一位同志既要胸怀远大的理想,更要脚踏实地、立足岗位、埋头苦干,扎扎实实地做好当前的每一项工作。

2、共产党员有觉悟,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一个党员做到与群众不一样,能够“平时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难关头豁得出”,关键在于要从点点滴滴做起,不断锤炼自己的思想品德,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高尚的精神境界是党员立身做人的标准,是党员成就事业的基石,也是我们党员成为群众的旗手和“标杆”的条件。每一名党员都应当牢记自己的政治身份,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提升精神境界。当前,尤其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辨是非。共产党员不是生活在“无菌”真空中,实际上每天都在经受着各种观念的渗透和影响,每天都在承受着社会变革、利益高速带来的思想震撼和冲击。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往往利用人们的思想,以达到他们的目的。所以作为党员,一定要坚决相信党,相信组织,加强学习,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要真正做到有悖于组织和上级精神的坚决不做,不利于党的形象的话坚决不说,有损党的事业的事坚决不参与,始终坚持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不在各种错误的、腐朽的思想和不良风气面前随波逐流,努力立稳人生的坐标。

二是要知荣辱。党的利益与党员的利益、党的荣辱与党员的荣辱,从来都是紧密相关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党的兴衰,每一个党员都有责任。我们今天一再强调党是“光荣、伟大、正确的”,并大力宣传优秀共产党员的事迹,就是要让全体党员都明白,共产党员的称号是光荣、神圣的,共产党员应当无愧于这个光荣称号,时时处处提醒自己要维护党员的形象,在有人污蔑、诋毁和损害我们党的形象的时候,党员应当感到痛心和愤慨,能够挺身而出、出面制止。我们比喻“党是母亲”,就是希望广大党员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我们的党,为党分忧、为党尽责。如果党员都能够认识到我们与党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道理,都能自觉为党做贡献,我们党就拥有了无穷的力量,就会无往而不胜。

三是要讲奉献。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奉献,是人性中真、善、美的集中体现,也是对优秀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是共产党员道德品质中最本质的特征。党员不同于群众,应当奉献不为索取。《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中说:“每个共产党员都要把革命的和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革命的和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来处理一切个人问题”。当前,我们国家进入了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时期,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和多元化了。作为党员,面对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少了,面对个人利益与党的利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群众利益的考验多了。在这样的考验面前,我们有的党员做得很好,他们自觉以个人利益服从党和国家的利益,必要时宁可牺牲个人的利益,把“索取值”选择为最小,把“奉献值”选择为最大,淡泊名利,志在奉献。但也有一些党员,片面强调个人得失,以是否对个人有利作为处理个人和社会关系的唯一标准,不仅不肯吃亏,反而想占单位或他人的便宜,我们党从来承认党员有正当的个人利益,但如果个人利益与党和国家的利益发生冲突,党员应当无条件地服从党和国家的利益。

3、共产党员有觉悟,必须接受党的教育和纪律约束。

共产党员要有纪律。自觉参加党组织的活动,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自觉服从党的纪律约束,这是党员有没有觉悟的实际体现。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在我们支部内部,我们有少数党员,连党的活动和会议都不愿参加,连党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纪律都不愿遵守,怎么能说这样的党员有觉悟呢?事实充分证明,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过去战争年代是这样,现在和平年代仍然必须坚持。江泽民同志说过,“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党的坚强纪律和组织优势,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法宝,任何时候都不允许抛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共产党员必须严格执行党章规定,遵守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遵守党的纪律,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监督,真正做到违反党纪的话不说,违反党纪的事不做。也只有不断接受组织的教育、提醒和帮助,才能使党员个人更好地提高觉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避免或少犯不应有的错误。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是中国共产党的诺言和担当。十九大报告对统一战线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和新要求,涵盖了统战工作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是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关系到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长期存在和发展。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老一辈的共产党员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他们无论经历什么样的革命挫折,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绝不动摇,一直奋斗到新中国的成立,继续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这就是老一辈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如一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比如,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郭明义、朱光亚等。他们身上体现了立足同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主人翁精神;艰苦奋斗、努力开拓的拼搏精神;与时俱进,争创一流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互相关爱的团队精神。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甘愿做人民的公仆,不图名利,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真正做到“不忘初心”,用自身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在入党宣誓时的庄严承诺。

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少不了担当。矛盾和问题来自于一线,作为村支部书记将群众的不满化解在一线,要求满足在一线,这都是担当的体现,我的行动并不惊天动地,也无需生死抉择,但一事当前,要用最温暖的感受去抉择,用最宝贵的价值来权衡,用党员的标准丈量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脚踏实地,争做一名合格的基层工作者。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奉献是无私的给予,是真诚的付出,是为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精神,2016年7月3日,暴雨洪水来袭,赫山成为重灾区,防汛形势十分严峻,城区大部分地区被淹没,团洲社区种菜基地已基本淹没,团洲蔬菜市场积水很深,蔬菜、店面被洪水淹没,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社区党支部带领广大党员,积极抗洪,想尽一切办法排积水,与此同时,按照防汛预案要求,在街道防汛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街道、社区党员、干部上下齐心,克服种种困难,日夜巡逻,积极查险,排险,确保辖区内资江大堤及兰溪哑河大堤安全,夺取了防汛抗洪的阶段性胜利。

每一位共产党员在加入中国共产党员的那一刻,就要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着一份光荣和使命,要处处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岗位上多做贡献,行动上多做表率,在前进的路上不断学习,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远保护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始终坚定人民立场,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上,长期存在着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制度。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对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造,从根本上废除了这一反动制度,开辟了民族平等团结的新纪元。此外,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还运用行政和法律等手段禁止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歧视行为。

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

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56个民族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关系,团结一致,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说:“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然而,在这所谓的道义背后,在一桩桩英雄事迹之中,始终有一个千年不变的精神内容存在,这便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在民族适应环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语言,习俗和人文传统的长期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来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为祖国,为人民勇往直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精神,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

促进社会和谐的民族团结篇五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任务之一,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而且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我国的民族问题虽然表现复杂多样,但是从根本上说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文化发展与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的矛盾,这是我国民族问题的主题。它决定了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即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牢牢把握这一工作主题,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而且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

构建和谐社会与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平等,是民族关系和谐的基础。各民族不分大小、不分历史长短、不分先进落后一律平等,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立场。平等,不仅是政治上的平等,而且也是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全面平等,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就是实践全面平等的基本观点,本质是“共同”。对一个地域分布、自然环境、历史基础、发展水平等条件大为不同的多民族国家来说,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各民族“共同”,并不是、也不可能是齐头并进的发展,当然也不是在一个既定模式下的共同发展。我国的国情特点,只能采取有条件快速发展的地区先发展,进而这些地区的发展成就(资金、技术、市场、经验等),通过国家的统筹、协调和地区间的支援、合作,带动欠发达地区因地制宜的加快发展。在这个问题上,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的“两个大局”就是对共同发展最深刻的、实事求是的解读。因此,“共同”就是大局,共同发展不是一时一事的“共同”,而是通过阶段性的、策略性的先、后发展来实现共同的目标,这是马克思主义求真务实的态度,是协调各民族、各地区发展愿望最有效的方式。我国在东部率先发展,进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消除历史遗留的发展差距、缩小现实扩大的发展差距,就是对各民族、各地区共同发展要求的统筹兼顾,也是实现全面平等、社会公正的必由之路。

最广泛、最普遍的原因,也是我国民族问题最广泛、最普遍的表现。同时,在我国的民族问题中,也存在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势力和国际恐怖势力的影响,这些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利用那些最广泛、最普遍的问题制造舆论、蛊惑人心、煽动不满、挑起事端。因此,抵御这些主要来自外部的影响,从根本上说就是通过加快发展,解决好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问题。

互助,是民族关系和谐的动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通过互助实现的。没有互助,就不可能实现“共同”。互助是民族关系充满活力的表现,其特点是各民族之间互动关系的日益密切和相互依存。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这既是我国形成统一多民族格局的历史动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动力。民族关系,就是指各民族之间的互动关系。对抗的民族关系,是冲突、分裂、隔绝;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我国各民族之间结成的“三个离不开”关系,既不是历史上的朝贡封赏关系、也不是现实中“等、靠、要”的依赖关系,而是互助关系。互助关系的基础是平等、保障是团结、目的是共同繁荣发展。互助是双向的互动和帮助,各民族之间的互助不仅仅是靠经济数据之类的指标来衡量,而是要从国家统一的全局利益和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文化多样化、生态多样性、资源多样性等方面去认识。多样性的互动交流是激发创造力的源泉,我国民族多样性的结构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资源,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的重要条件。

构建和谐社会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党和国家在解决民族问题方面的基本国策,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仅符合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国情,而且在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实践中体现了保障少数民族平等权利、维护国家统一、巩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互助、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真实作用。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属于政治文明建设范畴。正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自我完善一样,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需要通过自治制度的实践、自治法的实践来不断完善。坚持是前提,完善是与时俱进的发展,目的是为了更好、更有效地坚持和充分发挥其优越性。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中,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并不意味着没有问题。这既包括制度本身的完善问题,也包括制度实践的成效问题。邓小平同志在50多年前指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目前这个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20多年来,在落实方面,5个自治区依法制定的自治条例尚未出台等等。这也正是党和国家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任务的原因,也是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中进一步提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的原因。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和谐的建设的实现程度不可能超越这一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这也正是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出发点,目的是充分实现这一制度真正立足于民族平等、切实保障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作用。

了它应有的优越性。因此,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仅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而且也是各民族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就、实现全面平等权利的切实保障。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体现的基本内涵,就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实现这一基本内涵的社会保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实现这一基本内涵的制度保证,就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一个执政党肩负着如此大规模的少数民族人口、如此大范围的贫困落后地区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繁重任务。因此,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切实加强民族工作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最重要保障,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艰巨的任务之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实践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工作主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完善、城镇化速度的加快、人口流动规模的扩大等因素的推动下,我国的族际互动关系将日益广泛、深入和密切。民族关系的社会化、民间化,将越来越多地与各种社会问题相互交织和相互作用,民族关系在整个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具有的普遍意义和影响力也将日益显著。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工作已经不再是专门机构的独有职责,而是全社会的责任。这就需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通过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健全社会工作机制来加强对民族关系的调节。通过切实加快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使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的“两个大局”策略整合为一个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战略大局,从而实现各民族的全面平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始终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特征和工作大局。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华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民族发展道路,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32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但只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发展动力和发展规律,才使人类的社会和谐理想变成了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论证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揭示了未来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特征,指出了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辩证法,揭示了社会系统内各种要素之间的普遍联系、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的规律,阐明了社会结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表述,指出了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我们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顺应了人类历史潮流,是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构想与中国实际结合,逐步将其变成社会发展的现实目标和具体措施,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的6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既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发展与稳定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这6个方面的要求既阐明了和谐社会的目标体系,又提出了实现这些目标的基本途径和原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会的提出,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更加关注社会建设,更加注重社会和谐、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这拓展深化了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格局,进一步充实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为我们从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和处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各种问题提供了新的更完整、更科学的坐标系。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也表明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只有认真研究和掌握执政规律,不断完善执政方略,提高执政能力,才能有效地领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的本质要求。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强调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强调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贯穿于其中的重要思想,就是要努力实现整个社会各个方面的和谐。在此基础上,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概括形成“和谐社会”的概念,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要求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并将其作为党需要加强的五大执政能力之一。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本质的内在要求。只有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全体人民能够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和谐状态,我们党执政为民的目的和要求才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方略的新认识,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探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取得的成就世界有目共睹。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必须认真把握的新趋势新特点:由于资源能源紧缺压力加大,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发展不平衡,城乡矛盾、区域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更加突出;由于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更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遇到新的挑战;由于劳动者就业结构和方式不断变化,人员流动性大大加强,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新问题,人与社会的矛盾更加突出,等等。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是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我们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部署,为我们认识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国际形势继续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世界格局处于向多极化过渡的重要时期,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发展,科技进步突飞猛进,国际产业升级和转移速度加快,各国注重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从总体上看,这些因素给我国的改革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这是集中全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强调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强调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强调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强调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等,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取得了新的重要的进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凝聚起来,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物质力量,可以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也只有把社会建设搞好了,我们党才能不断增强执政的社会基础,才能更好地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

促进社会和谐的民族团结篇六

是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期”,改革发展目标能否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我党能不能打赢脱贫攻坚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关键要看党员领导干部如何作为。所以,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意义重大,不言而喻。

筑牢思想,从严从实“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章、党规就是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对中央提出的“两学一做”要求,必须狠抓落实,真正把从严治党、依规治党要求贯彻落实到位。当今社会比较浮躁,党员干部,特别是“关键少数”面临的糖衣炮弹和利益诱惑会更多。因此,党员领导干部要通过循序渐进地把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学深学透,原原本本领会精神,补好“钙”加足“油”,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学以致用,踏踏实实“做”。深入学为的是扎实做,学党章,目的是做优秀共产党员。通过学习真正理解新常态下合格共产党员的标准是什么,明白责任是什么,身负什么政治任务和使命担当。明责则善任,共产党员要从自身做起,学好党章党规、学好系列讲话,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之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学做互进,知行合一。开展“两学一做”,归根结底是要端正思想作风,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党性意识弱化、宗旨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涣散等突出问题。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学习、经常学习,加强主观世界改造,做到学以致用,以学促知,知行合一。要主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动上明底线,使每位党员都能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按规则、按程序、按制度”办事,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使每项工作都能“信得过”、“过得硬”。全面提升党员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注重“学”,更要注重“做”,还要学做互进,知行合一,做合格的共产党员。只有千千万万的合格党员凝心聚力,带领人民群众坚定不移地前进,美丽的“中国梦”才得以早日实现!

促进社会和谐的民族团结篇七

摘要:群众文化建设是当今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部分,是新时代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途径。加快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建设,可以促进各族人民增长和开发智慧,提升大家认知新事物的能力;对增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维护民族之间的团结,构建和谐美好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和谐;社会。

我国历史悠久,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各个民族共同进步发展,相互依附生存,互相交融在一起,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多种少数民族文化协调发展的多姿多彩的中华文明。现阶段是我国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影响和作用,深入探讨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建设,促进民族地区和谐发展。

一、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开展现状。

1.文化基础资源丰富,没有深入研究。

我国的少数民族种类繁多,随着历史的发展,渐渐形成了具有特殊地域的民族文化,内容独特并且丰富多彩,民族文化的覆盖非常广泛,包括了建筑、音乐、舞蹈、语言、节日和风俗习惯等等,尤其是建筑风格与文化是相结合的,歌舞也蕴含了极强的民族特色,非常具有艺术内涵,虽然这些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但是群众文化活动,没有对其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挖掘,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动比较单一,在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民族文化不能快速地进入群众生活中,不能有效地被利用,群众的热情不高,参与人数比较少,缺乏宣传和倡导群众文化工作的专业人才,严重阻碍了民族文化的发展,进度缓慢。

2.缺乏对民族群众文化开展的重视。

民族文化是衡量一个民族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民族地区文化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经济价值方面,也应该体现在社会价值上,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在不断创新和改革,很多的地方过于重视发挥民族文化的经济作用,对于文化旅游发展过于重视,民族文化的商业经济性相对突出,然而民族文化本身特有的许多特色的东西渐渐被忽略,导致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工作的展开缓慢,并且陷入了误区,由于过分地追求民族文化的经济效果,导致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工作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为保障,民族文化的发展始终不尽人意。

3.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工作人才相对缺乏。

发展群众文化的根本在于民族、群众、文化的相结合,现阶段,我国的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不均衡,高低快慢都不等,有的地方相对落后,发展民族地区群众文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发展起来相对困难较大,没有一支文化高、能力强的群众文化工作队伍,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工作人才匮乏,不能够带领群众建设民族文化,是制约地区群众文化发展和繁荣的重要因素。

二、民族地区开展群众文化的有效对策。

1.重视民族地区文化建设。

大多数民族地区经济相对比较欠发达,各级政府部门要重视民族地区的群众文化建设,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扶持民族地区搞好群众文化生活,调动民族地区的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只有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才能提高当地的文化建设,同时要鼓励民营资本参与群众文化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不断增强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建设的活力。

2.合理开发与利用民族文化。

目前,我国大力传扬和发展传统文化,然而民族地区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要加以保护和发扬光大,这也是开展地区群众文化的必经之路,必须要加以重视。在当前的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前提下,作为一个文化的传播倡导人,要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并且时刻提高警惕,保持清醒的大脑,对于民族地区群众文化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不断地挖掘自身的潜能,将民族文化合理的融入广大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在弘扬民族地区文化的同时,不断地丰富群众的文化种类和形式,提高群众的文化热情,不断的参与到文化建设中,进一步推进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健康的发展,另外,民族地区的群众文化突出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文化有效的结合,让群众文化更能融入日常生活中去,从而不断的增强民族地方群众文化的吸引力,扶持地方群众文化的发展,鼓励民族地方文化走出去、引进来。

3.积极培养民族地区群众文化人才。

开展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工作,必然离不开艺术骨干和艺术家门的文化工作人才的推广和支持,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应该在保证民族文化的权益基础上,发展公益性的文化活动,不断地壮大公共文化的服务范围,不仅需要加强文化管理人才和业务人才的培养工作,还应该集中培养一批基层群众文化骨干,这支队伍的人群必须要有号召力、有魄力,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建设的服务中来,对于文化人才的缺乏,要不断地采取物质吸引,要不定期地进行组织培训,对于高素质的群众文化人要重点培养,保障群众文化队伍的高质量,队伍日益壮大起来,只有培养了坚实的后盾,才能不断地提升群众文化工作的品质;各级政府部门要鼓励文艺骨干到民族地区工作,在工资和住房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不断加强民族地区的文化工作力量,民族地区也要根据自己民族文化特色来培养文艺骨干,这样能够更加受到当地群众的认同,加快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建设。

结束语。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必须从自身的实际出发,认识到自身群众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不足,同时也要认识到群众文化持续开展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在群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抓住机遇、集中财力。从解决各类突出问题着手,以民族地区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以培养人才、创新模式为手段,全面落实群众文化发展的基础,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若青.以和谐文化引领各民族共同发展[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1)。

[2]张喜萍,陈坚良.民族地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探新[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03)。

[3]罗晓辉.社区群众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黄河之声,(16)。

作者:侯占红单位:长春市九台区莽卡满族乡文化工作站。

促进社会和谐的民族团结篇八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优化,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和发展,它呼唤教师去构建和谐的课堂,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愉快地汲取知识,实现知识的真正迁移,获得全面的发展。那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创设和谐的课堂呢?结合一些实践我想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和谐课堂应该内容丰富,学生想学。

我们知道现代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瞬息万变的社会,知识的更替非常之快。我们教学内容的变化速度有时远远跟不上知识更新及社会发展的速度。一个跟不上时代的落后陈旧知识学生会喜欢吗?会想学吗?要摆脱这种困境,除了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即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化、现代化、趣味化。课堂内容的丰富化是全面;课堂内容的现代化是实用;课堂内容的趣味化是兴趣。以上这些就要求教师课前要精心准备。既要注重知识的更新和实用,也要注意知识的趣味和表现,更要注意学生的“四会”,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合作。简单的说课堂内容的设定是素质的而不是应试的,是实用的而不是目标的。如果把这样的内容比作一桌大餐的话,那么一定色香味具全,学生一定会喜欢。

二、和谐课堂应该形式活泼,学生爱上。

爱因思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课堂内容确定了,还要注意教学形式学生是否感兴趣。教学形式是课堂的骨髓,是线索。它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影响到和谐课堂的构建。那么,和谐的课堂形式有什么标准吗?我觉得,喜欢就是标准,喜欢就是最好的。设想一下:随着课堂内容的展开,教学方法的实施,学生是唉声叹气,毫无兴趣,被动参与,还是兴趣越来越浓,越来越高,愉快积极地参与到了学习中去。这两种课堂哪种较好?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和谐的.形式应该是主动积极而不是消极被动的,是活泼的而不是呆板的。课前,教学形式应该依生而定,依学而教,不是教师的主观能动,而是依学情定教情,依教情落形式。

教学的形式很多有谈话、参观、表演、实验等。单就一节课而言,有时是多种形式的综合,但如何进行设计还需依内容,依学生爱好而定。

三、和谐课堂应该师生平等,学生为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当一个孩子跨进学校的大门成为你的学生时,他会无限信任你”。的确,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力量,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启发者、倾听者……首先就应该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只有做学生可亲、可敬、可近、可信的人,课堂才能有效的产生知识与知识、情感与情感、思想与思想等方面的融洽交流,才能有效发展学生。例如有这样一个教师,课堂上没有一丝微笑和亲近感,动辄批评,少则罚站。学生则是畏畏缩缩,胆颤心惊。想象一下,这样的课堂会好吗?这样压抑的课堂学生会喜欢吗?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要把学生当作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看待。如此这样,课上,学生敢说话了,敢提问了,积极参与了。学习氛围就不会差。所以和谐课堂教师要记住:鸟儿高飞,需要广阔高远的天空;学生展现自我则需要自由宽松的和谐课堂。

四、和谐课堂应该评价得法,学生乐学。

自我表现是人们普遍具有的心理倾向,自我表现欲望的满足,有助于自我效能的增强。和谐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给予鼓励和表扬。对学生任何积极的学习行为,给予及时的评价,即使学生理解有误、出了错,也应该选择合适的语言鼓励、启发学生。而且鼓励要热诚,发自内心充满激情,不能人为的夸张。总之,课堂中要给学生及时、恰当、热情的表扬鼓励,特别要努力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让他们不断获得成功的快乐,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信心和勇气。

当然,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只有当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时,才能形成真正活跃、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一堂和谐生动的课堂,无论对于学生还是老师都是一种享受,构建和谐轻松的课堂,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的民族团结篇九

百度百科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网络百科全书,旨在创造一个涵盖所有领域知识,服务所有互联网用户的中文知识性百科全书。在这里你可以参与词条编辑,分享贡献你的知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从我做起党课讲稿五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西藏是我们伟大祖国的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区。在西藏,没有稳定什么事都干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丧失。有了稳定的环境,才有各族群众的幸福安宁,才有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才有社会的繁荣发展和文明进步,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当然,社会稳定的前提是——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事实也是如此,因为我们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56个民族,56种习俗,56种语言,56种文化,把祖国的大地装扮的五彩斑斓,把祖国的天空描画的壮丽灿烂。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强调:“民族团结就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各民族同胞要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在2019年9月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适逢其时,是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基本遵循。

什么是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既是各个朝代和国家稳定的根源,也是各个国家所追求的目标。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最后就是中华民族的团结,各党派之间的团结。

量,团结就是形象,团结就是希望,团结就是胜利。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多年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民族政策,全力支持西藏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发展,西藏各族人民生活和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要性、少数民族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民族团结与反对民族主义的关系。1949年11月作出指示:“在一切工作中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

定胜利的基本保证”并发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的伟大号召。毛泽东同志多次强调,做好民族团结的工作,应该成为全党、全民族的主要任务。

1950年7月,邓小平讲到:“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只有在消除民族隔离的基础上,经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形成中华民族美好的大家庭。历史上的反动统治实行的是大民族主义的政策,只能加深民族隔阖,而今天我们政协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民族政策,一定能够解决这种困境,实现各民族的大团结。

1990年2月15日,江泽民同志在听取全国民委主任会议汇报时指出:民族工作历来是我们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的大问题。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保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大问题,关系到我国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富强,必须高度重视。

互相离不开”。这个观点高度概括和深刻阐述了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对中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992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进一步强调“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

胡锦涛讲到,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民族分裂是各族人民之祸。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大好局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各族群众要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让民族团结之花开放得更加艳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民族团结工作历来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国各族人民要珍惜民族大团结的政治局面,要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团结的言行。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势,是发展进步的基石。中华民族是一个血脉相通的共同体,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正是各族人民的同心共济、团结奋斗,凝聚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浇铸了亿万人民美好安康的幸福大厦。

“事成于和睦,力量生于团结”。没错,人心齐,泰山移。人心散,搬米难。历史的发展深刻验证:只有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未来才有望。习近平总书记在某次考察时强调: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但这基石如何才能立得住、扎得稳?如何才能让各族人民自觉践行,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它?这需要我们的智慧和努力——凝聚人心。

人心要靠力量凝聚。这力量不仅是共同的信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要有我们身边一个个鲜活人物和故事的教育感召。民族团结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这些真实的民族团结故事被人们了解、熟知并津津乐道时,当故事中团结大爱的精神力量感动了人们、并愿意践行时,各民族之间的心便会紧紧凝聚,密不可分。

结故事,是我们的各民族邻里、我们的家人、同事和伙伴。这些民族团结故事,是普通人看得见、可以学得到模范典型。只有这样的故事变成寻常,只有榜样变成了家人、同事和自己,各民族之间才真正亲如一家。

人心要靠交流凝聚。所谓“亲戚越走越亲、朋友越交越深。亲密和谐的民族关系一定是不分彼此的“相互麻烦”。

2007年9月王燕娜主动找“麻烦”为患病的少数民族同胞捐出肾脏一样。因为“麻烦”,彼此的生命从此相互纠缠,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心再也分不开了。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除了民间的互动,更需要让交流更深入,彼此更了解,在“麻烦”中拉近距离,凝聚人心。

法,对做好民族工作,加强民族团结,实现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维护民族团结,首先加强对民族理论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的学习。不仅少数民族同志要学、汉族同志也要学习。要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缔造、共同捍卫、共同建设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每一个民族的命运都和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每一个公民都要坚决维护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要通过学习,坚定自觉地以维护民族团结为荣、以破坏民族团结为耻,坚定自觉地反对民族分裂、报效祖国。

其次,更要注意自己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言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形成关心、支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当前涉及民族团结因素的摩擦和纠纷呈易发、多发之势,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彼此缺乏相互了解、信任或尊重。我们要在学习了解兄弟民族不同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在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中消除不应有的误解或偏见,在相互沟通和相互帮助中增进各民族的团结友谊。

千百年来,在西藏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各民族共同生活,早已水乳交融,不分你我。我们多么幸运,因为出生在这样一个繁荣富足和平美好的时代;我们多么幸运,因为和许许多多不同的民族生活在一起,感受着不同的文化,创造着共同的未来。

西藏现居住着汉、藏、回、撒拉、门巴、珞巴等少数民族。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各民族只有手拉手,心连心,相互帮助,和谐进步,才能共同繁荣和发展。只有大力维护、加强民族团结,才能实现民族平等,才能有效的应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破坏,才能保持西藏政治社会的稳定发展和繁荣!西方有句谚语:“罗马城不是一天建起来的”。祖国是我们大家的祖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所有中国公民的共同事业。只要我们从身边的人、身边的事着眼,从小事、平常事做起,你一件我一件,你一砖我一瓦,民族团结的万丈高楼必将在我们手中拔地而起,民族复兴的光明末来必将朝我们大步走来!

作为党员,每一个人都有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责任和义务。让我们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人人争做民族团结的模范,个个争当维护社会稳定的先锋,点点滴滴、涓涓细流、推动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团结,从我做起、从你做起,从我们大家做起,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做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守护者,为非公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为我们那曲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鲜明宣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两字看似简明易懂,却是我们共产党人不断前行的动力。

党员干部只有不忘初心,才能在工作上继往开来。不可否认,近年来我国在经济发展、民生保障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但是,我们同样也需要看到当下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民生问题仍有需要亟待解决。党员干部们不能因为在过去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而骄傲自满,更应牢记初心,“初”就是最初,不忘初心要求我们保持空杯心态,过去的成绩只能作为经验成为我们不断前进的“铺路石”,不能成为我们在追求初心路上的“拦路虎”。只有保持初心,中国共产党人才能不断给自己“清清零”,不骄不躁,砥砺前行。

党员干部只有不忘初心,才能对待群众一以贯之。许多党员在刚刚投入工作之时,满怀热情,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造福人民,建设家乡。但是,基层工作复杂而繁琐,重复而枯燥,很多时候,自己“出了力”反而“不讨好”。因此部分干部逐渐失去了耐心,丧失了动力,对待群众态度冷漠,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群众不问我就不管。但是,基层工作却事关着群众最根本、最直接的利益,群众最讲实际,党员干的好不好,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

党员干部只有不忘初心,才能做到对自己严格要求。当下部分党员精神懈怠,党员意识淡薄,工作上得过且过,甚至越过党规党纪的红线,公器私用,给党和人民造成了损失。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应时刻牢记初心,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重温入党誓词,不仅能做到“慎群”,更要做到“慎独”,时刻用党章党纪规范自己,不踩红线;随时随地高要求鞭策自己,在工作闲暇之际总结工作经验,提升我们为群众服务的意识与能力。只有不忘初心,我们才能在牢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树立主动学习意识,做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人。

初心,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对工作更进一步的决心,是“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对群众民生问题的关心,是“君子贵慎独,上不愧屋漏”的对自己严格要求的恒心,党员干部只有不忘初心,方能砥砺前行。

目前基层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是对我们每个基层干部的考验,作为一名在基层工作的青年干部,更应该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自己,在繁琐的工作中考验自己,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第一要坚持不懈的学习。即使在繁琐的工作中也要给自己一点时间“充电”,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业务知识的学习及“减压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素质修养和业务能力。重视学习才能与时俱进,忽略学习犹如井底之蛙。

第二善观察,勤思考,多执行。基层一线工作,可能会出现“精神懈怠”,“技能恐慌”,要懂得善于观察身边的人,发现并学习他人的优点,结合思考,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活学活用,提高执行能力,不断总结自己,为干好工作打好基础,因为成功的人都是相似的,都存在共同点——永不放弃的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品质。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沉下心工作,心无旁骛的钻研业务,相信快乐的日子终会来临。

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从我做起党课演讲稿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上,长期存在着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制度。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对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造,从根本上废除了这一反动制度,开辟了民族平等团结的新纪元。此外,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还运用行政和法律等手段禁止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歧视行为。

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

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56个民族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关系,团结一致,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说:“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然而,在这所谓的道义背后,在一桩桩英雄事迹之中,始终有一个千年不变的精神内容存在,这便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在民族适应环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语言,习俗和人文传统的长期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来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为祖国,为人民勇往直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精神,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

江河湖海,日夜奔腾,那是祖国汩汩的血液。万里长城,绵延不绝,那是祖国伟大与强盛的见证。五岳山川,巍巍耸立,那是祖国不屈的脊梁。雄伟故宫,端庄磅礴,那是祖国文化与历史的永恒。五千年来伟大的祖国历尽了沧桑与磨难,饱受了摧残和屈辱,而今我们伟大的祖国正以矫健的身姿和稳健的步伐朝着复兴和繁荣走去。

作家巴金曾这样说过:“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也曾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是的,祖国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源。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的安栖之所;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做人的尊严;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国强则民强,国富则民富,国家昌盛则民族亦昌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面貌焕然一新、到处充满勃勃生机,各项事业蒸蒸日上。青藏铁路克服了各项世界难题,呼啸着在草原上奔驰而过;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举国上下一片欢呼雀跃;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使祖国跨入航天大国的行列。伟大的祖国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完成着一个又一个的壮举。

中华民族,一位伟大而慈祥的母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她孕育出了五十六个民族兄妹,共同捍卫着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书写着灿烂的中华文明。

同在蓝天下,我们都是一家人,家是一个家,国是大中国。放眼祖国,五十六个民族兄弟姐妹正以平等的地位、主人翁的身份携手并肩创造新生活,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把我的心给你,我们是兄弟姐妹。把你的心给我,我们就亲如一家。民族团结之树常青,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今天,各民族在祖国大家庭里之所以如此和睦平安,是因为有着五千年历史深处奠定的文明基石,有着九百六十万万平方公里的共同家园。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奥秘所在,是中华民族高于一切的社会意识、道德观念和民族精神。中国人民从来都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和至高无上的使命。

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从我做起党课演讲稿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历史无数次证明,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利益所在,民族团结搞好了,社会就安定,经济就发展,各族人民生活就改善。相反,凡是民族团结遭到破坏的时期,就会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发展停滞,各族人民遭殃。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推动各项事业前进的必然要求。而影响x民族团结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主义。民族分裂活动是颠覆人民政权、破坏祖国统一、挑起民族纷争、损害安定团结的罪恶活动。因此,要维护好民族团结,必须坚定不移地反对民族分裂。

长期以来,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为了实现其把x从祖国怀抱中分裂出去的罪恶目的,大力实施西化、分化、渗透、颠覆、破坏活动。他们打着民族宗教;人权;民主;等旗号,大肆煽动反汉排汉,挑起民族仇恨,鼓吹,着重从意识形态领域加紧渗透破坏。这些反动观点和言论,对各族群众和青少年造成了很大的毒害,严重影响了社会政治稳定。境内外三股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持续不断地进行分裂破坏活动,以公开或隐蔽的形式鼓吹和宣扬极端宗教意识和分裂主义思想,歪曲、篡改、编造x历史,恶毒攻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经济政策,攻击现实社会,进行渗透和分裂破坏活动,对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危害巨大。乌鲁木齐事件和针刺事件将以热比娅为首的三股势力的反动本质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我们面临的反分裂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维护祖国统一、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任务还非常艰巨。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与民族分裂分子做坚决的斗争。

同志们:大家好!

今天的专题党课活动,是坚决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的治疆方略,聚焦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具体实践,我今天专题党课的题目是:立足本职岗位,维护民族团结。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家园,在历代抵御外敌入侵、反对分裂祖国的斗争中,各族人民结下了兄弟般的深厚情谊。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新疆各族儿女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发展格局。

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疆,早在公元前60年就纳入中国版图,成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历史上,生活在新疆地区的各族人民,以其勤劳、智慧和勇敢,创造了灿烂的多民族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也成为连通中外、传播文明的重要通道。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今天我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与大家共同学习:。

一、民族团结——基本概述。

二、党和国家领导人民族团结思想内涵。

三、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悠久传统。

四、民族团结典型故事。

五、用民族团结的正能量凝聚人心。

六、维护民族团结——我们要做什么。

前言。

新疆是我们伟大祖国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新疆,没有稳定什么事都干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丧失。有了稳定的环境,才有各族群众的幸福安宁,才有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才有社会的繁荣发展和文明进步,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当然,社会稳定的前提是——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事实也是如此,因为我们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56个民族,56种习俗,56种语言,56种文化,把祖国的大地装扮的五彩斑斓,把祖国的天空描画的壮丽灿烂。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强调:“民族团结就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各民族同胞要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这是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基本遵循。

一、民族团结——基本概述。

什么是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既是各个朝代和国家稳定的根源,也是各个国家所追求的目标,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最后就是中华民族的团结,各党派之间的团结。

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是什么?中华民族繁荣富强、伟大复兴,靠的是各民族团结友爱。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形象,团结就是希望,团结就是胜利。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60多年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民族政策,全力支持新疆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事业,新疆各族人民生活和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党和国家领导人民族团结思想内涵。

毛泽东:在一切工作中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

各民族紧密团结,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之一。毛泽东坚持民族团结的原则,阐述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少数民族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民族团结与反对民族主义的关系,1949年11月作出指示:“在一切工作中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

1958年6月28日,毛主席亲切接见了全国劳模,75岁的库尔班·吐鲁木。

1957年2月,毛泽东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胜利的基本保证”并发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的伟大号召。毛泽东同志就多次强调,做好民族团结的工作,应该成为全党、全民族的主要任务。

邓小平:不允许搞分裂,谁搞分裂就处理谁。

从上世纪50年代起,邓小平就对新疆的经济建设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和指导。

1950年7月,邓小平语重心长地说:“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只有在消除民族隔阂的基础上,经过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形成中华民族美好的大家庭。历史上的反动统治实行的是大民族主义的政策,只能加深民族隔阂,而今天我们政协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民族政策,一定能够消除这种隔阂,实现各民族的大团结。”

1981年7月6日,中央书记处开会,专门研究、讨论新疆工作,并形成了会议纪要。《中央书记处讨论新疆工作问题的纪要》根据邓小平批示精神提出:搞好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是进一步做好新疆各项工作的关键。……新疆的汉族干部要确立这样一个正确观点,即离开了少数民族干部,新疆各项工作搞不好;新疆的少数民族干部也要确立这样一个正确观点,即离开了汉族干部,新疆各项工作也搞不好。“两个离不开”思想符合新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实际,很快为全国各族干部群众所接受和拥护。

在1981年8月,视察新疆期间,邓小平对新疆稳定作了重要指示。他高瞻远瞩地指出:“新疆稳定是大局,新疆一定要稳定,不稳定一切事情都办不成。不允许搞分裂,谁搞分裂就处理谁”

江泽民:每个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都要做民族团结进步的模范。

1990年2月15日,江泽民同志在听取全国民委主任会议汇报时指出:民族工作历来是我们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的大问题。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保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大问题,关系到我国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富强,必须高度重视。

1990年9月,江泽民提出了“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这个观点高度概括和深刻阐述了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对中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992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进一步强调:“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

胡锦涛: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民族分裂是各族人民之祸。

2009年7月,胡锦涛强调,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民族分裂是各族人民之祸。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大好局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各族群众要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让民族团结之花开放得更加艳丽。

2010年5月,胡锦涛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深刻指出:“新疆发展和稳定,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9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新疆工作,要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着新疆这片土地,牵挂着新疆各族人民群众,多次对新疆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对做好新疆维护社会稳定、推进跨越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民族团结、加强党的建设等工作进行指导。

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国家最高利益所在,也是新疆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

总书记反复强调:“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新疆的问题,最难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民族团结工作历来是新疆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总书记指出:“新疆最大的群众工作就是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他对各族干部群众说,新疆各族群众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宗教极端思想和恐怖主义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团结兄弟姐妹,我们要付出真情、献上真心,共同打击敌人。新形势下,新疆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要放在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上。

总书记强调:全国各族人民都要珍惜民族大团结的政治局面,都要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团结的言行。

陈全国:让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珍视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陈全国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向库尔班大叔的亲属们表示慰问时深情地说,库尔班大叔上北京,半个世纪传佳话。新疆和平解放后,翻身得解放的库尔班大叔对中国共产党无比感恩,对伟大的祖国无比热爱,对民族团结无比珍视。

陈全国说:新疆各族干部群众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怀为动力,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让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珍视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发扬光大。要像库尔班大叔那样,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要像库尔班大叔那样,永远维护民族团结!

三、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悠久传统。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势,是发展进步的基石。中华民族是一个血脉相通的共同体,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正是各族人民的同心共济、团结奋斗,凝聚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浇铸了亿万人民美好安康的幸福大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决定从1983年起,在全区开展以每年5月为集中学习党的民族政策、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活动。2009年12月2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审议通过中国首部关于加强民族团结的地方性法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并于2010年2月1日颁布实施。条例中将每年5月定为新疆民族团结教育月,并明确了民族团结教育的社会责任、原则和相关法律责任。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真是“民族团结一家亲啊!”,这是习总书记来到了新疆看望武警某部特勤民族连队官兵时称赞的一句话。其实,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事例在我们周边也非常普遍,无论在城市还是在村庄,都洋溢着民族团结的氛围,充满了民汉之间相亲相爱、相互帮助、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深情厚意。

促进社会和谐的民族团结篇十

【内容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本文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重大举措等一系列理论出发,结合当前时代背景和国内外复杂形势,运用马克思主义有关原理论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和战略价值。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保证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这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为此需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优先发展教育,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

(二)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神话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全体人民。

劳有所得;

(五)加快建立适应全体居民需要的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六)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把构建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一方面,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为社会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保障和精神支撑;另一方面,社会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创造有利条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大体对应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奋斗目标。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表述,都是指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把马克思的科学论述逐步变成现实,它完全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推进伟大事业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拓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

向前进的必然选择。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从国际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从国内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特别要看到,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立足世情国情,准确判断发展方位和趋势,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现实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构建和谐社会,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我们一定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治国的理想、治国的方略,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努力营造融洽相处的社会环境,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坚持走文明发展道路。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理论升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它既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近目的和利益”,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未来”利益。它完全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要保持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社会稳定、和谐的愿望。这样,我们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社会主义才能充满活力。六中全会提出了指导性、针对性、操作性很强的目标措施。我们要结合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深刻领会和谐社会建设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统一认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结合实际,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落到实处。

会,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丰富了治国理政的基本经验。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最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促进社会和谐的民族团结篇十一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民族问题都是我国的一个重大问题。和谐,自古以来就是人类追求的社会理想,也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现实要求。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构建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胡锦涛同志曾指出:“民族关系是多民族国家中至关重要的社会关系。正确处理民族问题,使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所以改善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党中央关于民族会议中曾提到过:“民族关系是当今世界比较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是具有特定内涵的特殊的社会关系。它是一种在人们的交往联系中,不仅具有社会性,而且具有民族性的社会关系,本质上是涉及民族这个社会人们共同体的地位和待遇,民族这个社会利益群体的权利和利益,民族及其成员的民族意识和感情的社会关系。”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把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列为我国五大关系之一。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国家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然而民族地区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归根到底要靠发展来解决,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要靠加快发展来巩固和推进,处理好民族问题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加快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当前,由于历史、自然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一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很落后,民族之间、地区之间,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与东中部地区的发展差距问题更为突出。通过发展,能够缩小各民族的差距,进一步稳固民族团结的基石和增强民族之间的互助。同时,也能够带动和促进其他方面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增强粉碎民族分裂主义的实力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党和国家始终坚持把解决民族问题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始终坚持国家帮助、发达地区支援、民族地区自力更生相结合,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发展,实现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民族地区处处呈现经济繁荣、政治安定、文化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喜人景象。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中胡锦涛总书记所提出的“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成为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它体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实践。

所谓和谐社会就是指社会各群体能够实现良性的互动,整个社会表现出一种公正、平稳、融洽的状态,社会实现安全稳定的运行和健康持续的发展。具体说,就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包括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的和谐,社会各阶层和各利益集团之间关系的和谐,区域、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各民族之间关系的和谐,以及经济、社会、人、自然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等多个方面。

稳定的重要政治基础,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冲突是各族人民之祸,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三心合一心,黄土变成金”。团结是力量,团结是财富,团结是生产力,团结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基础。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各民族大团结日益巩固。长期以来,党和政府一贯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群众性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三个离不开”思想和民族团结观念逐渐扎根千家万户。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培养选拔工作扎实推进。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日益壮大,结构不断改善,素质不断提高,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被选拔进县级以上各级领导班子,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我国和世界民族关系史上的无数事实都证明,只要民族关系不和谐,社会就不能稳定。这是各民族发展进步的一条客观规律,也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强烈愿望。我们必须清醒认识民族关系的重要性,高度重视民族团结。

综上所述,民族团结是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是事关全局的大事,是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民族团结为基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抵御境外敌对势力渗透,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各民族共同利益,促进各民族繁荣进步,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和谐复兴。

促进社会和谐的民族团结篇十二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天起,就十分重视民族问题。在我国,没有民族地区的发展就没有全国的发展,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就不能说全国实现了现代化,没有个民族的共同振兴就谈不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当代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解决民族地区一切困难和问题的关键,是解决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民族工作要通过推动和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为民族团结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各族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现阶段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中央的一项基本方针,也是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加强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和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为此,在世纪之交时,党中央在“两个大局”战略构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我国的西部地区是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的地之一,也有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实施西部大开发,就是实施民族地区大开发;实现西部大发展,就是实现民族地区大发展。西部大开发明确把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作为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处理好民族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

有过精辟的论述: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

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邓小平、江泽民等中央领导也进一步指出: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来说,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提出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相互促进、相互实现的。

和谐社会用社会学的术语来表达,就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和谐社会就是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社会,其中也包括民族关系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在广大的民族地区,也要建设各自民族的和谐社会和和谐社区,它们是我国整个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社会、一个民族能够成为一个共同体,除了有形的物质的组织联系外,还必须有无形的价值性的精神纽带,那就是意义共同性,也即共同的社会认同。因此,和谐社会的建设不仅要进行制度创新,而且要进行价值重塑。

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的少数民族人口流动更加频繁,城市化、散居化趋势日益明显。为保障城市和散居地区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国家制定实施《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切实加强服务与管理,重点帮助他们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满足他们在节庆、饮食、丧葬等方面的特殊需要。所有这些都是各民族之间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生动体现,很显然,这样的民族团结其实就是民族和谐,就是社会和谐在民族关系上的体现,因此构成我国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题。

综上,我国必须用科学发展来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中,要以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为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在加快民族聚居地区发展中,坚持一切以人为本,投资于民,造福于民,切实加快少数民族的自身发展。在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中,努力缩小民族间发展差距,促进各地区共同富裕和共同繁荣。总之,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和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没有民族团结的社会和谐不可能是真正的社会和谐;不促进民族团结的发展,不可能是真正的科学发展。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是相互促进的。

促进社会和谐的民族团结篇十三

(女)尊敬的高僧大德及各方来宾:

(男女)大家上午好!

(藏)……。

(男)非常欢迎大家能够在金秋十月,国庆佳节期间来到青海湖之畔,祁连山之下,原子城之侧,金银滩之上的北海禅院,参加这次盛大的文化交流活动,共同见证「民族团结和谐塔」的落成。(掌声……)。

(藏)……。

(女)金银滩历来是文化交流的圣土,这里北毗敦煌,南望麦积山,是唐蕃古道上的文化要塞,更是大西北千里文化长廊中连通北京、西宁、拉萨的重要一站。

(男)金银滩历来是佛法传扬的圣土,这里是青海湖环湖路的终始点,历代高僧的环湖朝圣均由此出发。历史上众多高僧大德曾在此游化、弘法。作为藏地里的第一座禅宗寺院,北海禅院选址金银滩,落户原子城,旨在延续这片土地上的独特因缘,搭建汉、藏、巴利三大语系的佛教文化交流平台,促进大西北各民族的交流与团结。

(藏)……。

(女)上个世纪中叶,深受爱戴的藏传佛教领袖十世**大师曾多次视察金银滩;8月,十一世**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大师首次视察环青海湖地区时,惠临此地,并亲笔题词“民族团结碑”及“金银滩”。为纪念十一世及历代**大师对各民族团结和谐的祝福,在此地建设一座十一世**大师题词纪念塔成为海北州各族群众的共同心愿。

(藏)……。

(男)顺应此一心愿,承蒙政府的支持,在这片土地上以纪念十一世**大师题词的「民族团结和谐塔」为肇始,展开了北海禅院建设工程。明贤法师不远万里,从黄河与黄帝陵取来水土,会合洛藏法师取来的青海湖及**大师降生处水土,为北海禅院及「民族团结和谐塔」奠基。

(女)就在去年5月2日,青海省、海北洲及其洲内各县的领导,夏日仓**、智贤法师等汉藏佛教高僧大德,多位国际访问学者,数百名来自汉、藏、巴利三大佛教语系的僧众,及周边二十七个民族的近万名信徒群众,齐聚金银滩,开展了北海禅院「民族团结和谐塔」暨大雄宝殿的奠基仪式,并植下了万株汉藏连心树。

(藏)……。

(男)从去岁的春天,到今年的金秋,在青海省、海北州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海北州各族群众的支持下,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大德善士的支援下,「民族团结和谐塔」的建设得以顺利实施。可以说,「民族团结和谐塔」上的每一砖每一瓦不仅浇注了无数建设者的汗水,也凝结着了各民族群众和众多大德善士的祝福和期待。

(女)正是有了这许多的关怀、支持、支援、汗水、祝福和期待,我们终于在今天迎来了「民族团结和谐塔」的落成。明贤法师在今年9月16日海内外佛教界万人公祭炎帝陵大会上,取出炎陵水土,来到禅院,会合去年黄陵及黄河水土,炎黄同壁,为民族团结和谐塔装藏并举行塔体落成大典(掌声……)。

(藏)……。

(男)今天,出席本次盛会的领导有……(名单后补)出席本次盛会的佛教界人士有……(名单后补)出席本次盛会的嘉宾有……(名单后补),出席本次盛会的还有,汉、藏、巴利三大佛教语系的僧团,数千名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善士,以及万名来自周边的各族群众与信徒。下面,请所有领导和来宾全体起立,奏国歌……(众人起立,国歌起)。

(女)下面,请台上领导佳宾转身向上,大家一起诵经祈福(香赞、心经、愿消三障诸烦恼偈)。

(藏)……。

(男)下面,请北海禅院筹建人,“重走唐僧西行路”的西行僧人明贤法师致欢迎词(音乐起,致词开始后音乐渐止)。

(藏)……。

(女)下面,有请领导、来宾讲话(音乐起,致词开始后音乐渐止)。

(藏)……。

(男)下面,请明贤法师宣布汉、藏、巴利三大佛教语系共同的祈福仪式开始……(音乐起)。

(藏)……。

{明贤法师宣布祈福诵经开始(诵经声起),明贤法师宣布落成仪式正式开始}。

(音乐起……主持人继续)。

(女)下面,我们有请xxxx为「民族团结和谐塔」的落成揭幕。(领导及嘉宾起身前往塔前揭幕处,揭幕处司仪解绳及安排领导和嘉宾的位置,整个过程大约5-7分钟,此时并不间断,此处暂以8分钟计,汉藏各4分钟,700字左右)。

(藏)……。

(男)各位尊敬的来宾,最殊胜的一刻马上就要来到了,我们将共同见证「民族团结和谐塔」落成的神圣时刻。雄伟的祁连山、浩瀚的青海湖将与我们一同见证这非凡的时刻。

(女)尊敬的来宾们,我们身后的祁连山脉,已经屹立了不知几千几万年;我们身旁的青海湖,已经绵延了不知几千几万年。不知何许年,这里开始有莲花般的帐篷和人烟,有生命的繁衍生息。又不知何许年,这里开始有通往远方的道路,有不同文化间的碰撞与融合。今天的此刻,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弹指一瞬,但这片山水一定会记住这非凡的一刻。因为:

(藏)……。

(男)从此刻起,这庄严的佛塔将嵌入这浩瀚千里的山水和草原之间,庇护众生,广传佛法。

(女)从此刻起,这圣洁的佛塔将屹立于大西北文化交流的要塞之处,沟通汉藏,传递文化。

(藏)……。

(男)从此刻起,这神圣的佛塔更将驻扎在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深处,滋养心灵,指引生命。

(女)尊敬的来宾们,广博无边,丰饶美丽的金银滩大草原也将与我们一同见证这个非凡的时刻。

(藏)……。

(男)金银滩,是一片被称为“中国夏都”的丰饶土地,西部歌王王洛宾曾经在这里留下了传世之音;两弹元勋也曾经在这里创造了科研奇迹。而从今天起,庄严、圣洁的“民族和谐团结塔”将成为中国夏都的又一个文化坐标,它将代表中华各民族对世界和平、对民族团结、对社会和谐的真诚向往,它将开启汉藏文化、三传佛教之间正常、对等、健康的交流。

(女)金银滩,是一片有着独特因缘的圣土,历代高僧大德的环湖朝圣由此开始也在此圆满;在汉藏文化交流史中留下辉煌一页的文成公主曾经在此回望故乡。而从今天起,庄严、圣洁的“民族和谐团结塔”将成为这片土地上的又一处圣地,它将指引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心灵朝圣,它将成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共同的`心灵故土。

(藏)……。

(备注:最后关于金银滩的三段,既可连续,亦可随现场状况取舍,主持人依据状况,只需念完当前的一段即可)。

(揭幕准备就绪)。

(男女)尊敬的来宾们,尊敬的朋友们,这庄严、殊胜的时刻就要到来了……。

(藏)……。

(明贤法师,宣布揭幕,随幕布落下,诵经声、音乐声、钟声、炮声齐鸣)。

(女)朋友们,请让我们共同回顾这庄严宝塔的建造历程:

(藏)……。

(男)8月,十一世**大师来到海北州,做了两幅题词:一幅题于州政府,是“民族团结碑”,另一幅题于禅院边,是“金银滩”。(10月2日落成的民族团结和谐塔的政府批文是“民族团结和谐塔”,是由政府批准并委托北海禅院在写“金银滩”的地方纪念民族团结碑而建的一座塔。)。

(女)9月16日,明贤法师会同洛藏旦增、华旦、源续等法师,向政府有关部门递交了建设北海禅院的申请文件。

(藏)……。

(男)4月初申请文件得到人民政府批准,明贤法师远赴黄河壶口瀑布及炎帝陵取水土,洛藏旦增法师远赴**大师故居及青海湖畔,取水土以备北海禅院奠基典礼合和水土之用。

(女)4月10日,“北海禅院”被确定为寺院正式用名,“北海禅院”是寺院的中文名字,藏文称为“措香三丹林”,英文名称为“beihaichanmonastery”,在中国两弹基地建设北海禅院,被称为化干戈地为玉帛幢之一大盛举。

(男)x月14日,十一世**在江西云居山真如寺拜会了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长老,并共同植下了一株“汉藏连心树”,此举为汉藏佛教教义、语言文化进入正常、对等、健康的交流开启了新的篇章。

(藏)……。

(女)x月x日,在海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推动下,中国藏区的第一座汉传佛教禅宗寺院——北海禅院的主建筑十一世**大师纪念塔暨大雄宝殿奠基盛会在青海省海北洲西海镇的金银滩草原上举行。北海禅院进行了“纪念世界和谐日三大语系僧团集体签名”活动,并以种植万棵“民族团结互助万棵松林”植树等一系列交流与祈愿活动,回应汉藏两位宗教领袖共同植下“汉藏连心树”的祈愿。

(男)8月15日,“**大师题词纪念塔”在金银滩草原举行动工仪式,开始破土兴建。法师们本着“素食禅风”的佛教本色,为着众生的福趾不懈奔波在这千里文化长廊上。

(女)5月1日,禅院民族团结和谐塔(**大师题辞纪念塔)完善工程开工。

(藏)……。

(男)8月14日大塔金顶安装成功。

(藏)……。

(女)10月日,北海禅院民族团结和谐塔落成大典、北海禅院电子杂志开始发行、重走唐僧西行路画展首展开幕、西行纪念卡册珍藏版发行、一花五叶的五叶堂讲话开席、中国十大旅行家心灵之旅演讲开幕、中国十大孝星演讲开讲……(掌声……)。

(藏)……。

(男)尊敬的来宾们,尊敬的朋友们,此时,此刻,相信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充满了喜悦和激动。

(藏)……。

(藏)……。

(藏)……。

(藏)……。

(女)下面,各大功德主向禅院敬捐善款:

xxx省xx市xx先生敬捐人民币xx元(掌声及音乐起)。

(藏)……。

xxx省xx市xx先生敬捐人民币xx元(掌声及音乐起)。

(藏)……。

…………………..

(男)下面,敬请明贤法师宣布落成仪式圆满成功!(法师宣布落成仪式圆满成功。诵经…)。

(女)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祝贺“民族团结和谐塔”落成仪式功德圆满(掌声……)。

请大家继续以掌声欢送青海省、海北州及州内各县的领导退场休息。

(藏)……。

(掌声、音乐起……领导全部退席休息。

(女)下面请全场起立,合唱三宝歌。

(音乐起,合唱三宝歌)。

(藏)……。

(藏)……。

(音乐起、摸顶赐福开始……三传佛教僧团向各族人民摸顶赐福活动开始)。

(藏)……。

促进社会和谐的民族团结篇十四

全区林业系统各族干部职工:。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和保证。事实证明,团结就兴盛、就繁荣,分裂就**、就衰败;团结稳定是福,分裂**是祸。全县各族干部群众一定要深刻认识到加强民族团结对建设稳定、和谐、美丽精河的重要意义,始终清醒地认识到,多年来形成的民族团结大局来之不易,决不允许任何人践踏和破坏;始终清醒地认识到,今天美好的幸福生活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明天的幸福生活更需要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开创;始终清醒地认识到,开展民族团结活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人文发展的必然,是当前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必然,是“三严三实”的需要。全县各族干部群众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珍视民族团结,从点滴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地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真正把民族团结作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工程常抓不懈,以更大的决心和信心做好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工作,让民族团结一家亲像阳光一样照耀在各民族心中。

民族团结“微行动”就是以民族团结为主线,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把全县开展的稳定工作、“去极端化”、基层组织建设、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精准扶贫、惠民工程等与民族团结工作有机融入、贯穿始终,把各项活动串线成珠、有序开展,秉承“民族团结,从我做起”的行动理念,发动全社会一起做民族团结工作,推动各族群众相互交往交流交融,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以一个个“微行动”,凝聚起“共筑民族团结情、争做最美精河人”的强大正能量,为实现全县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民族团结“微行动”是创新开展民族团结工作的有效抓手,是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好家庭、好公婆、好媳妇、好少年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评选活动,以家带村,以村带乡,以乡带县,积极构建家庭幸福、邻里互助、和睦相处、和衷共济的新型民族关系,关乎大局、关乎长远、关乎根本。各族干部群众要充分认识开展民族团结“微行动”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以高度的政治觉悟、自觉的行动实践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切实抓好这个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要事,力争3年的时间争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自治区文明县”,实现民族团结、邻里互助、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目的。

倡议人:xuexila。

日期:xx年xx月xx日

促进社会和谐的民族团结篇十五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国的国力不断增强,经济快速发展。而民族团结和谐进步便成为发展的重要基矗。在我国,这是指各民族之间相互协作,和睦相处,共同推进发展。下面,我将就自己的经历谈谈这方面的感悟和体会。

我们必须以开放的心态看待民族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社会与现代化发展早已超出了民族身份的范畴,这就要求我们保持开放、宽容、和谐的态度和精神,为民族团结和谐做出一定贡献。民族呼唤个性和文化差异,但也强调共同进步和发展。在庆祝大胜利的背景下,反对各种形式的种族歧视,维护各民族的共同利益,才能实现民族团结和谐,共同发展。

在人际交往、工作学习中,民族团结和谐进步都可以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我在自己参加的比赛中看到同学间相互帮助、配合默契,这就是民族团结;我在学习上遇到问题向同学代疑时,无论来自哪个民族,大家都能够积极地帮助我,这就是民族和谐;我在工作岗位上同事们积极合作,相互学习,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与观点分享给其他人,这同样能体现出民族团结和进步。这些例子都表明民族团结和谐进步是值得推崇的力量。

在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民族团结和谐进步是促进发展的必要条件。因为民族问题是多种多样的,特别是少数民族在发展方面相对劣势,因此需要发挥各民族的互补优势,巩固民族团结,共同推动建设,这样才能发挥合作的优势,实现共同发展。另外,在全球化时代,民族团结更是具有远景性、战略性,民族团结和谐进步不仅能够为我们带来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同时能够为促进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如何加强民族团结和谐进步?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传播中华民族团结和谐进步的精神和思想。比如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创作活动、举办民族团结进步的主题讲座等,并以多种形式宣传“民族团结和谐进步”这个主题。其次,要在各民族之间建立良好的交流平台,加强信息交流与共享,促进文化交流和交流,打破民族之间的文化隔阂。如通过加强高校的学术交流、旅游交流等形式,表现中华民族的品牌,进一步打破文化和民族的隔阂,拉近各民族之间的距离。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谐进步的精神。

第五段:结尾拟订。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保持民族团结和谐进步,我们必须共同努力。我们应当加强宣传、建立交流平台、弘扬民族团结和谐精神的有效方式,做到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共谋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民族团结和谐进步,实现我们国家的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的民族团结篇十六

摘要:

民族理解是民族团结的起点和根本。以理解理论为支撑的多民族团结教育旨在消除中学生间的民族误解,增进团结。以理解理论为支撑的多民族理解行动,具体应用理解教育理论。

关键词:民族论文发表。

宗教和谐本身包含着难以计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宗教和谐的内在中既包含着各宗教派别之间的和谐相处,也有信教与否的群众之间和谐相处,也有宗教与政府、社会的和谐相处。[1]宗教和谐,将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以精神打击。在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曾说:“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2]在新疆地区可以以宗教和谐为抓手,以促进民族团结为立足点,实现新疆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

一、宗教和谐的内涵。

1、和谐的内涵。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各种典籍之中,几乎都将“和谐”视作核心理念,其内涵多指注重人按照自然内在的规律进行索取维持生活与满足其他的需要。和谐决定着人类生存的稳定,发展向前的顺利与否,更与社会的安危息息相关。在哲学之中,“和谐”多指在事物在发展中的相对均衡、统一、协调,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倡导人与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处于融洽、协调、无根本利害冲突的境地。

2、宗教和谐的内涵。

和谐自然而然在宗教繁多的教义,算得上是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和谐就是宗教教义中的核心内容。如佛教在教义中,讲究以和为贵、求同存异等;如道教宣扬慈心度厄、万物一体的思想等。宗教和谐是在宗教的多样性、平等性、和平性的基础上,追求“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和合境界,达到多元共存、和而不同的和谐状态。

“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国家最高利益所在,也是新疆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3]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翻阅千百年来的.历史,中华民族以无与伦比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屹立于世界东方,就在于各民族如同“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中华儿女血脉相通,中华民族有着共同的精神家园。自古以来,整个民族就是难以分裂的共同体,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合则俱荣,分则俱p”。团结一致,则国运昌盛,兴旺发达;反之,则就是一盘散沙,其历史结果就是任人欺凌。

随着各种新兴宗教出现与发展,新的问题与挑战导致原有的格局的被打破。倡导与促进宗教和谐,将有利于化解新出现的问题和挑战,自然而然对于民族团结产生正向的推动作用。

宗教从所信仰神灵的性质出发,注重保持神灵和信徒身份的唯一性,产生了强大的整合功能。这一功能推动宗教、民族同体的形成与发展,并在此过程中担负着不可替代的角色,间接地对民族内部的认同与凝聚产生促进作用。由于宗教限于民族的互动关系中与新疆地区多是一元中心型宗教的缘故,宗教对民族认同和凝聚力产生着正向促进作用。

四、举措。

新疆地区一方面要对精神要求高度地重视,贯彻执行相关决策部署;另一方面要真真切切把涉及宗教工作摆到突出位置来谋划和落实,积极通过宗教和谐可以促进民族团结。

首先,加大对宗教工作的支持力度。要使各族信教群众合法权益得到充分及时的保护与维护;健全宗教事务管理法规,推动宗教工作走向制度化、法治化、规范化;拓宽信教群众掌握宗教知识合法渠道,创新宗教工作的方式方法,采用新媒体和新技术教育、引导信教群众;向信教群众宣扬与社会主义相契合的宗教知识,达到正其言、正其行的效果;以符合社会主义的思想占领宗教阵地,以实际行动筑牢防御“”的战线。

其次,对于宗教教职队伍的建设要加大关注力度,从实处做到对于教职人员在政治多一些信任,在成长上多一些帮助和引导,在生活中多一些关心和照顾,在安全上多一点考虑和保护。在培养和造就宗教教职人员队伍过程中,注重爱国主义的培育和弘扬,对党、政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心实意地认同,要求自愿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五、小结。

宗教和谐共处,在政治层面,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在社会层面,有助于培育宽容态度,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理解、交流乃至通婚,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在经济层面,有助于开展民族宗教文化旅游,发展相关文化产业,进而推动民族社会发展。新疆多元宗教和谐相处的历史就是一部民族团结的历史,多元的宗教和谐隐含在新疆民族地区各项工作之内。宗教和谐将在推动民族团结的基础上,促进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的早日实现。

促进社会和谐的民族团结篇十七

为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在全国广泛深入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国务院先后召开了三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为了使民族团结成为强大的社会舆论和良好的社会风尚。同时就要靠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双手来建造,听说过“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的彦语吗?连三个臭皮匠的智慧都可以顶一个诸葛亮的智慧,这不就说明团结力量大吗?今天,我们回顾历史,缅怀先烈,纪念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就是要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意识,齐心协力地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同时因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青少年的学习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建设祖国和弘扬名族精神的能力也增强了,所以,我们青少年弘扬名族精神的责任占全国任命弘扬名族精神的人的三分之二。请记住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民族团结与进步,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旋律,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之余,也引导同学们一定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1东思想和邓小1平理论,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教育,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引导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使维护民族团结成为良好的社会风尚,使每一个公民都能自觉地履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神圣义务,同时也把它当作自己的一项应尽的义务。

支支民族团结的歌曲,唱出了我们各族师生共同的追求、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心声。在我心中,民族团结是一束花,“56个民族56朵花”。

在我心中,民族团结是一部历史,是左宗堂在“一炮成功”抵御外侮,收复失地,维护祖国统一的战争史;是陈谭秋、毛泽民、林基路烈士,整顿新疆财政,改善人民生活、为前线捐款捐物的抗战史;是王震将军,率领人民解放军,解放新疆,扎根新疆、建设新疆的屯垦史。在我心中,民族团结是一种奉献。是吴登云医生在高寒缺氧、风沙肆虐的帕米尔高原,38年救死扶伤的一句承诺;是甘肃民工杜养富,为救落水柯族少年的奋力一推;是木拉提警官,面对负隅顽抗的分裂分子,冲锋在前,用热血铸就的警魂。是少女王燕娜,为挽救维吾尔族学生毛南年轻生命,无偿捐肾,超越亲情的大爱。

在我心中,民族团结是一条康庄大道。南疆铁路开通了,村村通电视了,民汉合校了,少数民族贫困生,走出沙漠就读内地高中班了,国际大巴扎建设好了,乌洽会、丝绸之路服装节,把投资者吸引来了;我们的城市变宽了,学校变美了,各民族人民生活富裕了,幸福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在我心中,民族团结是无私的援助。伽师地震,全国的支援,让伽师老百姓心存感激。爱心人士捐建的伽师希望小学,红旗高高飘扬,同样,突如其来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撼动新疆各族同胞的心,民族兄弟打起背包,带着馕,踏上搜救征程,我们班各族同学,倾囊相助,踊跃捐出自己平时积攒的零花钱,很快,爸爸妈妈行动起来了,老师同学行动起来了,全国人民行动起来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战士们、志愿者们,共同上演生死大营救。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旋律,再次响彻中华大地!维吾尔族有句谚语:水珠投进海洋,生命就会无限。各民族团结起来,就能勇往直前。

各民族大团结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无私博大的胸怀和闪耀人性光芒的大爱;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用血肉深情,维护祖国大好局面的高尚道德情操。

民族团结在我心中,就是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血浓于水的民族情、同胞爱、中国。

促进社会和谐的民族团结篇十八

民族团结是我们经常谈论的一个词。这也是事实,因为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56个民族、56种风俗、56种语言、56种文化,使祖国的大地绚丽多彩,祖国的天空蔚为壮观。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同志们:大家好!

今天的专题党课活动,是坚决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的治疆方略,聚焦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具体实践,我今天专题党课的题目是:立足本职岗位,维护民族团结。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家园,在历代抵御外敌入侵、反对分裂祖国的斗争中,各族人民结下了兄弟般的深厚情谊。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新疆各族儿女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发展格局。

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疆,早在公元前60年就纳入中国版图,成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历史上,生活在新疆地区的各族人民,以其勤劳、智慧和勇敢,创造了灿烂的多民族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也成为连通中外、传播文明的重要通道。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今天我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与大家共同学习:。

一、民族团结——基本概述。

二、党和国家领导人民族团结思想内涵。

三、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悠久传统。

四、民族团结典型故事。

五、用民族团结的正能量凝聚人心。

六、维护民族团结——我们要做什么。

前言。

新疆是我们伟大祖国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新疆,没有稳定什么事都干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丧失。有了稳定的环境,才有各族群众的幸福安宁,才有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才有社会的繁荣发展和文明进步,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当然,社会稳定的前提是——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事实也是如此,因为我们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56个民族,56种习俗,56种语言,56种文化,把祖国的大地装扮的五彩斑斓,把祖国的天空描画的壮丽灿烂。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强调:“民族团结就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各民族同胞要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这是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基本遵循。

一、民族团结——基本概述。

什么是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既是各个朝代和国家稳定的根源,也是各个国家所追求的目标,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最后就是中华民族的团结,各党派之间的团结。

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是什么?中华民族繁荣富强、伟大复兴,靠的是各民族团结友爱。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形象,团结就是希望,团结就是胜利。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60多年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民族政策,全力支持新疆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事业,新疆各族人民生活和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党和国家领导人民族团结思想内涵。

毛泽东:在一切工作中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

各民族紧密团结,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之一。毛泽东坚持民族团结的原则,阐述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少数民族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民族团结与反对民族主义的关系,1949年11月作出指示:“在一切工作中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

1958年6月28日,毛主席亲切接见了全国劳模,75岁的库尔班·吐鲁木。

1957年2月,毛泽东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胜利的基本保证”并发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的伟大号召。毛泽东同志就多次强调,做好民族团结的工作,应该成为全党、全民族的主要任务。

邓小平:不允许搞分裂,谁搞分裂就处理谁。

从上世纪50年代起,邓小平就对新疆的经济建设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和指导。

1950年7月,邓小平语重心长地说:“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只有在消除民族隔阂的基础上,经过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形成中华民族美好的大家庭。历史上的反动统治实行的是大民族主义的政策,只能加深民族隔阂,而今天我们政协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民族政策,一定能够消除这种隔阂,实现各民族的大团结。”

1981年7月6日,中央书记处开会,专门研究、讨论新疆工作,并形成了会议纪要。《中央书记处讨论新疆工作问题的纪要》根据邓小平批示精神提出:搞好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是进一步做好新疆各项工作的关键。……新疆的汉族干部要确立这样一个正确观点,即离开了少数民族干部,新疆各项工作搞不好;新疆的少数民族干部也要确立这样一个正确观点,即离开了汉族干部,新疆各项工作也搞不好。“两个离不开”思想符合新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实际,很快为全国各族干部群众所接受和拥护。

在1981年8月,视察新疆期间,邓小平对新疆稳定作了重要指示。他高瞻远瞩地指出:“新疆稳定是大局,新疆一定要稳定,不稳定一切事情都办不成。不允许搞分裂,谁搞分裂就处理谁”

江泽民:每个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都要做民族团结进步的模范。

1990年2月15日,江泽民同志在听取全国民委主任会议汇报时指出:民族工作历来是我们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的大问题。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保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大问题,关系到我国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富强,必须高度重视。

1990年9月,江泽民提出了“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这个观点高度概括和深刻阐述了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对中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992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进一步强调:“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

胡锦涛: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民族分裂是各族人民之祸。

2009年7月,胡锦涛强调,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民族分裂是各族人民之祸。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大好局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各族群众要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让民族团结之花开放得更加艳丽。

2010年5月,胡锦涛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深刻指出:“新疆发展和稳定,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9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新疆工作,要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着新疆这片土地,牵挂着新疆各族人民群众,多次对新疆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对做好新疆维护社会稳定、推进跨越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民族团结、加强党的建设等工作进行指导。

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国家最高利益所在,也是新疆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

总书记反复强调:“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新疆的问题,最难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民族团结工作历来是新疆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总书记指出:“新疆最大的群众工作就是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他对各族干部群众说,新疆各族群众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宗教极端思想和恐怖主义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团结兄弟姐妹,我们要付出真情、献上真心,共同打击敌人。新形势下,新疆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要放在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上。

总书记强调:全国各族人民都要珍惜民族大团结的政治局面,都要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团结的言行。

陈全国:让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珍视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陈全国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向库尔班大叔的亲属们表示慰问时深情地说,库尔班大叔上北京,半个世纪传佳话。新疆和平解放后,翻身得解放的库尔班大叔对中国共产党无比感恩,对伟大的祖国无比热爱,对民族团结无比珍视。

陈全国说:新疆各族干部群众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怀为动力,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让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珍视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发扬光大。要像库尔班大叔那样,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要像库尔班大叔那样,永远维护民族团结!

三、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悠久传统。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势,是发展进步的基石。中华民族是一个血脉相通的共同体,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正是各族人民的同心共济、团结奋斗,凝聚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浇铸了亿万人民美好安康的幸福大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决定从1983年起,在全区开展以每年5月为集中学习党的民族政策、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活动。2009年12月2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审议通过中国首部关于加强民族团结的地方性法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并于2010年2月1日颁布实施。条例中将每年5月定为新疆民族团结教育月,并明确了民族团结教育的社会责任、原则和相关法律责任。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真是“民族团结一家亲啊!”,这是习总书记来到了新疆看望武警某部特勤民族连队官兵时称赞的一句话。其实,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事例在我们周边也非常普遍,无论在城市还是在村庄,都洋溢着民族团结的氛围,充满了民汉之间相亲相爱、相互帮助、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深情厚意。

西藏是我们伟大祖国的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区。在西藏,没有稳定什么事都干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丧失。有了稳定的环境,才有各族群众的幸福安宁,才有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才有社会的繁荣发展和文明进步,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当然,社会稳定的前提是——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事实也是如此,因为我们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56个民族,56种习俗,56种语言,56种文化,把祖国的大地装扮的五彩斑斓,把祖国的天空描画的壮丽灿烂。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强调:“民族团结就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各民族同胞要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在2019年9月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适逢其时,是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基本遵循。

什么是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既是各个朝代和国家稳定的根源,也是各个国家所追求的目标。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最后就是中华民族的团结,各党派之间的团结。

量,团结就是形象,团结就是希望,团结就是胜利。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多年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民族政策,全力支持西藏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发展,西藏各族人民生活和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要性、少数民族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民族团结与反对民族主义的关系。1949年11月作出指示:“在一切工作中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

定胜利的基本保证”并发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的伟大号召。毛泽东同志多次强调,做好民族团结的工作,应该成为全党、全民族的主要任务。

1950年7月,邓小平讲到:“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只有在消除民族隔离的基础上,经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形成中华民族美好的大家庭。历史上的反动统治实行的是大民族主义的政策,只能加深民族隔阖,而今天我们政协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民族政策,一定能够解决这种困境,实现各民族的大团结。

1990年2月15日,江泽民同志在听取全国民委主任会议汇报时指出:民族工作历来是我们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的大问题。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保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大问题,关系到我国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富强,必须高度重视。

互相离不开”。这个观点高度概括和深刻阐述了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对中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992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进一步强调“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

胡锦涛讲到,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民族分裂是各族人民之祸。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大好局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各族群众要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让民族团结之花开放得更加艳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民族团结工作历来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国各族人民要珍惜民族大团结的政治局面,要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团结的言行。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势,是发展进步的基石。中华民族是一个血脉相通的共同体,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正是各族人民的同心共济、团结奋斗,凝聚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浇铸了亿万人民美好安康的幸福大厦。

“事成于和睦,力量生于团结”。没错,人心齐,泰山移。人心散,搬米难。历史的发展深刻验证:只有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未来才有望。习近平总书记在某次考察时强调: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但这基石如何才能立得住、扎得稳?如何才能让各族人民自觉践行,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它?这需要我们的智慧和努力——凝聚人心。

人心要靠力量凝聚。这力量不仅是共同的信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要有我们身边一个个鲜活人物和故事的教育感召。民族团结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这些真实的民族团结故事被人们了解、熟知并津津乐道时,当故事中团结大爱的精神力量感动了人们、并愿意践行时,各民族之间的心便会紧紧凝聚,密不可分。

结故事,是我们的各民族邻里、我们的家人、同事和伙伴。这些民族团结故事,是普通人看得见、可以学得到模范典型。只有这样的故事变成寻常,只有榜样变成了家人、同事和自己,各民族之间才真正亲如一家。

人心要靠交流凝聚。所谓“亲戚越走越亲、朋友越交越深。亲密和谐的民族关系一定是不分彼此的“相互麻烦”。

2007年9月王燕娜主动找“麻烦”为患病的少数民族同胞捐出肾脏一样。因为“麻烦”,彼此的生命从此相互纠缠,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心再也分不开了。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除了民间的互动,更需要让交流更深入,彼此更了解,在“麻烦”中拉近距离,凝聚人心。

法,对做好民族工作,加强民族团结,实现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维护民族团结,首先加强对民族理论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的学习。不仅少数民族同志要学、汉族同志也要学习。要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缔造、共同捍卫、共同建设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每一个民族的命运都和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每一个公民都要坚决维护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要通过学习,坚定自觉地以维护民族团结为荣、以破坏民族团结为耻,坚定自觉地反对民族分裂、报效祖国。

其次,更要注意自己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言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形成关心、支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当前涉及民族团结因素的摩擦和纠纷呈易发、多发之势,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彼此缺乏相互了解、信任或尊重。我们要在学习了解兄弟民族不同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在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中消除不应有的误解或偏见,在相互沟通和相互帮助中增进各民族的团结友谊。

千百年来,在西藏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各民族共同生活,早已水乳交融,不分你我。我们多么幸运,因为出生在这样一个繁荣富足和平美好的时代;我们多么幸运,因为和许许多多不同的民族生活在一起,感受着不同的文化,创造着共同的未来。

西藏现居住着汉、藏、回、撒拉、门巴、珞巴等少数民族。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各民族只有手拉手,心连心,相互帮助,和谐进步,才能共同繁荣和发展。只有大力维护、加强民族团结,才能实现民族平等,才能有效的应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破坏,才能保持西藏政治社会的稳定发展和繁荣!西方有句谚语:“罗马城不是一天建起来的”。祖国是我们大家的祖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所有中国公民的共同事业。只要我们从身边的人、身边的事着眼,从小事、平常事做起,你一件我一件,你一砖我一瓦,民族团结的万丈高楼必将在我们手中拔地而起,民族复兴的光明末来必将朝我们大步走来!

作为党员,每一个人都有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责任和义务。让我们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人人争做民族团结的模范,个个争当维护社会稳定的先锋,点点滴滴、涓涓细流、推动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团结,从我做起、从你做起,从我们大家做起,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做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守护者,为非公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为我们那曲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目前基层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是对我们每个基层干部的考验,作为一名在基层工作的青年干部,更应该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自己,在繁琐的工作中考验自己,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第一要坚持不懈的学习。即使在繁琐的工作中也要给自己一点时间“充电”,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业务知识的学习及“减压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素质修养和业务能力。重视学习才能与时俱进,忽略学习犹如井底之蛙。

第二善观察,勤思考,多执行。基层一线工作,可能会出现“精神懈怠”,“技能恐慌”,要懂得善于观察身边的人,发现并学习他人的优点,结合思考,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活学活用,提高执行能力,不断总结自己,为干好工作打好基础,因为成功的人都是相似的,都存在共同点——永不放弃的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品质。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沉下心工作,心无旁骛的钻研业务,相信快乐的日子终会来临。

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从我做起党课演讲稿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上,长期存在着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制度。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对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造,从根本上废除了这一反动制度,开辟了民族平等团结的新纪元。此外,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还运用行政和法律等手段禁止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歧视行为。

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

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56个民族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关系,团结一致,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说:“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然而,在这所谓的道义背后,在一桩桩英雄事迹之中,始终有一个千年不变的精神内容存在,这便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在民族适应环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语言,习俗和人文传统的长期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来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为祖国,为人民勇往直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精神,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

江河湖海,日夜奔腾,那是祖国汩汩的血液。万里长城,绵延不绝,那是祖国伟大与强盛的见证。五岳山川,巍巍耸立,那是祖国不屈的脊梁。雄伟故宫,端庄磅礴,那是祖国文化与历史的永恒。五千年来伟大的祖国历尽了沧桑与磨难,饱受了摧残和屈辱,而今我们伟大的祖国正以矫健的身姿和稳健的步伐朝着复兴和繁荣走去。

作家巴金曾这样说过:“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也曾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是的,祖国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源。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的安栖之所;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做人的尊严;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国强则民强,国富则民富,国家昌盛则民族亦昌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面貌焕然一新、到处充满勃勃生机,各项事业蒸蒸日上。青藏铁路克服了各项世界难题,呼啸着在草原上奔驰而过;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举国上下一片欢呼雀跃;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使祖国跨入航天大国的行列。伟大的祖国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完成着一个又一个的壮举。

中华民族,一位伟大而慈祥的母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她孕育出了五十六个民族兄妹,共同捍卫着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书写着灿烂的中华文明。

同在蓝天下,我们都是一家人,家是一个家,国是大中国。放眼祖国,五十六个民族兄弟姐妹正以平等的地位、主人翁的身份携手并肩创造新生活,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把我的心给你,我们是兄弟姐妹。把你的心给我,我们就亲如一家。民族团结之树常青,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今天,各民族在祖国大家庭里之所以如此和睦平安,是因为有着五千年历史深处奠定的文明基石,有着九百六十万万平方公里的共同家园。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奥秘所在,是中华民族高于一切的社会意识、道德观念和民族精神。中国人民从来都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和至高无上的使命。

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从我做起党课演讲稿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历史无数次证明,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利益所在,民族团结搞好了,社会就安定,经济就发展,各族人民生活就改善。相反,凡是民族团结遭到破坏的时期,就会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发展停滞,各族人民遭殃。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推动各项事业前进的必然要求。而影响x民族团结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主义。民族分裂活动是颠覆人民政权、破坏祖国统一、挑起民族纷争、损害安定团结的罪恶活动。因此,要维护好民族团结,必须坚定不移地反对民族分裂。

长期以来,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为了实现其把x从祖国怀抱中分裂出去的罪恶目的,大力实施西化、分化、渗透、颠覆、破坏活动。他们打着民族宗教;人权;民主;等旗号,大肆煽动反汉排汉,挑起民族仇恨,鼓吹,着重从意识形态领域加紧渗透破坏。这些反动观点和言论,对各族群众和青少年造成了很大的毒害,严重影响了社会政治稳定。境内外三股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持续不断地进行分裂破坏活动,以公开或隐蔽的形式鼓吹和宣扬极端宗教意识和分裂主义思想,歪曲、篡改、编造x历史,恶毒攻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经济政策,攻击现实社会,进行渗透和分裂破坏活动,对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危害巨大。乌鲁木齐事件和针刺事件将以热比娅为首的三股势力的反动本质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我们面临的反分裂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维护祖国统一、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任务还非常艰巨。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与民族分裂分子做坚决的斗争。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是中国共产党的诺言和担当。十九大报告对统一战线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和新要求,涵盖了统战工作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是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关系到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长期存在和发展。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老一辈的共产党员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他们无论经历什么样的革命挫折,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绝不动摇,一直奋斗到新中国的成立,继续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这就是老一辈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如一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比如,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郭明义、朱光亚等。他们身上体现了立足同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主人翁精神;艰苦奋斗、努力开拓的拼搏精神;与时俱进,争创一流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互相关爱的团队精神。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甘愿做人民的公仆,不图名利,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真正做到“不忘初心”,用自身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在入党宣誓时的庄严承诺。

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少不了担当。矛盾和问题来自于一线,作为村支部书记将群众的不满化解在一线,要求满足在一线,这都是担当的体现,我的行动并不惊天动地,也无需生死抉择,但一事当前,要用最温暖的感受去抉择,用最宝贵的价值来权衡,用党员的标准丈量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脚踏实地,争做一名合格的基层工作者。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鲜明宣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两字看似简明易懂,却是我们共产党人不断前行的动力。

党员干部只有不忘初心,才能在工作上继往开来。不可否认,近年来我国在经济发展、民生保障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但是,我们同样也需要看到当下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民生问题仍有需要亟待解决。党员干部们不能因为在过去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而骄傲自满,更应牢记初心,“初”就是最初,不忘初心要求我们保持空杯心态,过去的成绩只能作为经验成为我们不断前进的“铺路石”,不能成为我们在追求初心路上的“拦路虎”。只有保持初心,中国共产党人才能不断给自己“清清零”,不骄不躁,砥砺前行。

党员干部只有不忘初心,才能对待群众一以贯之。许多党员在刚刚投入工作之时,满怀热情,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造福人民,建设家乡。但是,基层工作复杂而繁琐,重复而枯燥,很多时候,自己“出了力”反而“不讨好”。因此部分干部逐渐失去了耐心,丧失了动力,对待群众态度冷漠,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群众不问我就不管。但是,基层工作却事关着群众最根本、最直接的利益,群众最讲实际,党员干的好不好,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

党员干部只有不忘初心,才能做到对自己严格要求。当下部分党员精神懈怠,党员意识淡薄,工作上得过且过,甚至越过党规党纪的红线,公器私用,给党和人民造成了损失。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应时刻牢记初心,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重温入党誓词,不仅能做到“慎群”,更要做到“慎独”,时刻用党章党纪规范自己,不踩红线;随时随地高要求鞭策自己,在工作闲暇之际总结工作经验,提升我们为群众服务的意识与能力。只有不忘初心,我们才能在牢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树立主动学习意识,做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人。

初心,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对工作更进一步的决心,是“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对群众民生问题的关心,是“君子贵慎独,上不愧屋漏”的对自己严格要求的恒心,党员干部只有不忘初心,方能砥砺前行。

促进社会和谐的民族团结篇十九

在如今这个多元化社会中,民族团结和谐进步成为了促进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民族团结的意义则是一个不可替代的符号。民族团结不仅体现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更可实现各民族间的和谐,为国家和谐稳定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在广大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也在逐渐提升。作为普通百姓,我们也要为民族团结和谐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要实现民族团结和谐进步,必须理解民族团结和谐进步的内涵。民族团结和谐进步是指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科技等方面相互支持、相互融合的一种全面进步繁荣的现象。只有当各民族都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点,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实现民族团结和谐进步。

实现民族团结和谐进步,最为重要的是要维护民族团结和谐进步。维护民族团结和谐进步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世界上任何一个强盛的国家都是由多个民族所构成,如果各民族之间发生了矛盾与冲突,则会对国家的发展和稳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民族团结和谐进步也成为了国家稳定发展的基础。

实现民族团结和谐进步,需要我们在行动上做到贯彻落实。首先,要强调“广泛的宽容”,避免产生与世俗、传统观念相悖的偏见和成见;其次,要营造良好的民族团结和谐进步氛围,加强对民族团结和谐进步的宣传和教育;第三,通过各种实际行动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当我们的心灵不再区别对待,不再排除一些社会群体的存在,不再放弃一些社会的秩序,那么,我们就能够建立民族团结和谐的社会。

第五段:总结。

民族团结、和谐和进步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只有当我们身处团结、和谐和发展的社会之中,才能为我们的国家带来更加强大的繁荣和稳定。因此,我们所有人都必须奋斗,追求稳定进步。唯有如此,我们的各族群众才能够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昼夜中,无累无悔地为民族团结和谐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促进社会和谐的民族团结篇二十

1、神门穴:在掌横纹上凹陷处。穴位深。可用大拇指指节搁它。就是安定心神的门户。增强睡眠。

2、睡前用手指压着神阙穴(肚脐),要有一定的力度,当然不是拚命压,然后用腹式呼吸(将意念集中在神阙穴处),默数100次左右或有了睡意即可。

3、失眠、多梦:睡前用半脸盆热水,加一两醋双脚浸泡20分钟。

4、睡前半小时泡脚(但不要洗澡)。

5、食疗方。

取莲子、百合各20克,加少许冰糖及适量水煎服,每日2次,有养心、宁神之效,连续服用,可治失眠。

金针菜冰糖治失眠法。

将50克金针菜放入水中煮30分钟,去渣取汁,加入少许冰糖,再煮2分钟,每晚临睡前1小时服用,每日1剂,1周为一疗程,对失眠者有疗效。

花生叶治失眠法。

每次用鲜花生叶30克(干品用15克)。煎水代茶饮,有镇静作用,可治疗头痛,失眠等症。

胡桃治失眠法。

每日取3只胡桃仁、50克黑芝麻,捣碎后用水冲服,对神经衰弱、健忘、失眠、多梦有疗效。

浮小麦红枣治失眠法。

淘洗时漂浮在水面的瘦瘪麦粒即浮小麦,具有养心除躁功效。取100克浮小麦,加15只红枣,用文火煎煮,每日早晚分2次饮服;连枣带麦服食,治失眠疗效更好。

蜂蜜枣仁治失眠多梦法。

将15克炒后研成细末的枣仁掺入30克蜂蜜中,每日分2次加水服用,可治失眠、多梦。

丹参酒精治失眠法。

将210克丹参浸于7000毫升30%的食用酒精或低度白酒内一昼夜。每晚服10毫升,可治失眠。

大葱治失眠法。

将150克大葱切碎后放入碗内,睡前将碗放在枕边,即可入睡。对神经衰弱的失眠者疗效尤佳。

白糖酸枣仁治失眠法。

将20粒酸枣仁炒至半熟,研成细末,加少许白糖搅拌均匀,每晚睡前用温开水送服,有养心安神、促进睡眠的功效。

6、摩擦涌泉穴治失眠。

8..红果核大枣治失眠。

红果核洗净晾干,捣成碎未(可求助中药店)。每剂40克,加撕碎的大枣7个,放少许白糖,加水400克,用砂锅温火煎20分钟,倒出的汤汁可分3份服用。每晚睡觉前半小时温服,效果好,无副作用。

9.吃大蒜可治失眠。

每天晚饭后或临睡前,吃两瓣大蒜。我觉得如果不习惯这样吃法,也可以将大蒜拍碎放碗中,加水,加盖,放锅里蒸,喝这水。

10、治疗失眠偏方:

芹菜根90克,酸枣仁9克,水煎服,可治疗失眠。

12、在枕头旁边,放10克左右切成丝的生姜,就能催人入眠。

13、五味子30克。水煎,睡前服。主治失眠、周身乏力。

14、虚热天王补心丹,无虚热加归脾汤加减,蜀心血亏虚。

16、洋葱切成片放在枕边能催眠。

或者把洋葱切成片用纱布包起来放在枕头边,这样洋葱的气味会起到催眠的作用。

苹果和橘子芳香味比较浓,有促进睡眠的作用。

酸枣仁然后用开水冲,睡前服用;。

柏子仁也可以起到治疗失眠的作用。

促进社会和谐的民族团结篇二十一

**县辖9镇3乡1个经济开发区,989个行政村,总人口54万,总面积1213平方公里。全县有回、白、蒙、满等28个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3.8%,其中回族人口2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97.6%。为全省第二少数民族居住人口大县。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民族工作,注重发展民族经济,壮大龙头企业,繁荣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创新工作机制,维护民族稳定,实行“跳出稳定抓稳定”的工作思路,通过“帮、引、导、顺”等有效方式,有效地发扬壮大了全县的少数民族经济,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稳定。主要体会有:

一、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巩固民族基础。

基层支部班子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石。我县在抓民族工作上将合理选配民族村干部作为工作的重点。近年来,全县将少数民族村的“两委”干部逐步进行了规范调整。在选配民族村村干部上,坚持了三个原则,一是在群众中享有威望,具有号召力;二是具备带领群众合法经营、依法致富的能力;三是有较高的思想素质,能始终与党委政府保持一致。当前,全县39个少数民族村党支部紧密团结在县委、县府的周围,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党的各项民族政策得到迅速的落实,成为党开展民族工作的一个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二、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

我县通过弘扬民族文化这个窗口,帮助少数民族村搭建了文化平台,丰富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生活,促进了回汉两族群众的交流,增强了民族团结。糜镇李寺村回族群众中戏迷很多,有自发组织“票友”会的习俗,该镇党委政府顺势而发,在各级民族宗教部门的帮助下,多方筹集资金帮助李寺村建设了较为规范的文化大院。文化大院建成后,吸引了广大群众的热情,村艺术团很快由原来的40人增加到60多人。他们自排自演的符合农民口味的文艺节目受到周围群众的欢迎,吸引了周围包括邻县的40多个回民村和汉民村的戏迷“票友”前来参加演出,演出高潮时期,光演员就达到了120多人。该镇9个回族村中,有6个村建立了规范的体育场所和设施,除每年都定期开展篮球比赛等文化体育活动外,镇党委政府还积极组织他们参加市、县的体育比赛。陈辇村建设了灯光球场,村内的篮球比赛已经举办了18届。,陈辇村“民族团结杯”篮球邀请赛,吸引了周围四个县市的22个回族村庄和8个汉族村庄参加,比赛高峰期人数最多达到了5700人。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加强了回汉两族群众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两族群众通过了解、理解、尊重,加强了相互之间的感情沟通,增进了团结合作和友谊,增强了融洽和谐的感情,民族文化、民族风气得到良好的弘扬,为稳定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发展民族教育,提高民族素质。

为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的素质,我县采取多项措施,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对全县少数民族群众进行了教育。一是对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把政策法规教育纳入全县少数民族干部培训规划中。先后举办了县直干部、乡镇干部和村“两委”成员等三个主体班次的教育,培训各级干部500多人次,做到政策理论一起学、致富知识、治村之道一起讲,工作方式、方法一块教,提高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对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教育。通过在县电视台、《**县资讯》等新闻媒体,开辟“道德与法制”、“法制天地”等专栏,录制磁带播放、送法下乡、组织普法宣讲团等方式全方位、立体化地进行教育。三是对少数民族青少年的教育。我县高度重视民族教育事业,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对少数民族青少年教育的支持,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为回族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目前县委、县府多方筹资对全县的少数民族村庄的学校进行了维修和扩建,建立健全了教学设施。民族小学的建立和完善既改变了回族群众中存在的“重商轻学”的现象,又激发了回族学生求学的愿望。近几年来,回族小学为上一级院校输送了大量合格的人才。全县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受教育率达到了100%,平均每年有为少数不少的学生迈进大学的'门槛,广大回族群众的整体素质正逐步得到提高。

四、发展民族经济,促进民族和谐。

大力发展民族经济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基础,也是维护少数民族稳定和社会稳定的前提条件,我们始终注重发展民族经济,培植优势产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一是制定出台优惠政策。我县制定出台了关于发展民族经济的优惠政策,鼓励少数群众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领办、创办民族企业,大力宣传在发展民族经济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二是优化少数民族的发展环境。针对少数村庄规模小、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等现实,全县先后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帮扶资金800余万元,帮助200多户新上了致富项目,并在村村通公路工作中,把民族村庄列为优先考虑对象,进行重点扶持,使全县95%的少数民族村庄通上了柏油路,为民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三是大力发展畜牧养殖加工业。养殖宰杀业是我县回族群众的传统项目,近几年来,我们采取创造环境、重点引导和强化服务等手段,畜牧养殖宰杀业发展迅速。截至目前,仅糜镇就已培养养殖强村25个,养殖大户127个。20全县新增宰杀、皮毛购销户26个,总户达到180多个,年宰杀牛羊50万头(只),加工牛羊肉1.5万吨,皮毛购销突破200万张。四是扶优培强,壮大民族企业。在县委、县府的大力支持下,民族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截止目前全县已发展民族企业22家,涌现出了李跃胜、李健强、李东彪、金健锋等一大批回族青年企业家,回族青年李跃胜创办的银海制油厂现已发展成为全县的三大龙头企业之一,梅镇成为德州地区最大的皮毛肉食集散地,民族经济在全县民营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通过正确引导,目前已将广大回族群众的精力转移到加快致富步伐上来,在回族群众中形成了“比富裕、奔小康”的浓厚氛围,越来越多的回族群众加入到经济发展大潮,全县90%的回族劳力参与经济经营,35%的在民营企业打工,同时,民营企业为两族群众提供广泛的交流空间,两族群众以“工友”的身份和睦相处,构建了民族大团结的和谐局面。

五、创新工作机制,维护民族稳定。

鉴于前几年阳信事件的负面影响,我县在维护民族稳定工作中进一步完善了“四大机制”,创建便民诉讼网络,注重发挥民族协会作用,全面扭转了工作局面,有效地推动了民族团结和民族稳定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四大工作机制”。二是创建便民诉讼网络。为有效推进民族稳定,探索适应新形势发展的方式方法,**县人民法院在糜镇陈辇村设立了便民诉讼网络联系点。联系点辐射周围8个村庄,像宅基、赡养、打架斗殴、经济往来等纠纷等都由联系点专人负责处理,调解不成的再和联络中心联系,由法庭派人处理。陈辇联络点自建立以来,已接听电话咨询220余次,接待当事人80余人次,化解纠纷70多件。联络点的设立,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既将周围回、汉两族村群众的矛盾和摩擦及时进行化解又减少了矛盾的产生,既扩大了法制宣传、加强了法律知识教育,又方便了群众,这个“设在家门口的法庭”赢得两族群众拍手称赞,对平安民族村的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三是尊重少数民族传统。县委、县府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风俗习惯,每季度都召开一次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与阿訇及寺管会人员的见面会,及时提供帮助,协调解决问题。每逢回族群众的传统节日,都为回族干部安排一定的放假时间,辖区党委、政府的主要负责人,带着慰问品和慰问金,到各回族村庄和清真寺进行慰问。每逢各回族村庄有重大庆典活动或仪式,辖区党委政府都安排专人参加。这两年县里又帮助陈辇、张寨等4个回族村庄对清真寺进行了整修,这些措施的实行,加深了政府与回族群众的感情,有利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

总之,我县在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发展,维护民族稳定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距实际的需要和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公平的差距,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强化措施,将民族团结、民族繁荣、民族稳定事业推向新水平。

促进社会和谐的民族团结篇二十二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既是各个朝代和国家稳定的根源,也是各个国家所追求的目标。那么你知道促进民族团结。

倡议书。

乌鲁木齐市各族妇女姐妹:。

近年来,在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乌鲁木齐市各级党委、政府及各族干部群众紧紧围绕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着力加快经济发展,保障改善民生,谱写了首府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崭新篇章。

但是,近期在新疆一些地方连续发生的暴力恐怖案件,性质极其恶劣、手段极其残忍,严重破坏了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和团结稳定大好局面,严重伤害了各族人民的感情,引起了各族人民的极大愤慨和强烈谴责。这一系列案件再次证明,暴力恐怖活动已经成为影响新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重大现实危害,成为威胁人民根本利益的重大现实危害,暴力恐怖分子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敌人。

当前,在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关于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民族团结重要指示精神的关键时刻,乌鲁木齐市妇联向全市各族妇女姐妹发出倡议:。

各族妇女姐妹要进一步认清形势,充分认识当前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紧迫性,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方针政策、决策部署上来,自觉站在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线。各族妇女姐妹要看清暴力恐怖犯罪扰乱社会秩序、挑衅法律底线、挑拨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政治目的,切实做到识大体、顾大局,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积极行动、明辨是非,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不听谣、不信谣、不传谣,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悉心维护民族团结。

各族妇女姐妹要积极引导家庭成员学法、懂法、守法,积极争创五好文明家庭、平安家庭、和谐家庭,坚决抵制邪教、非法宗教等一切社会丑恶现象,远离非法宗教和宗教极端主义的侵蚀,以家庭的小稳定推动社会的大稳定。各族妇女姐妹要发挥好母亲的特殊作用,科学培养孩子从小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孩子明辨是非、分清善恶美丑,学会相互尊重、相互包容,懂得感恩伟大祖国,争做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的优秀母亲。

全市150万各族妇女姐妹们,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是新疆和乌鲁木齐市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是各级妇联组织和各族妇女姐妹的共同责任。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让家庭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成为家庭成员尽享天伦的港湾!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稳定!让我们携起手来,敢于担当、亮明态度,切实担负起社会赋予的神圣职责,把爱国热情转化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实际行动,为建设美丽、文明、和谐的乌鲁木齐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乌鲁木齐市妇女联合会。

20xx年7月4日。

厅广大干部职工:

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为认真贯彻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年动员大会精神,落实好厅党组关于民族团结进步年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增强水利各族干部职工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自觉性、坚定性,充分发挥水利干部职工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中的积极作用,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形成人人自觉践行民族团结、人人争做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良好氛围,特向全体水利干部职工提出如下倡议:

一、要高举民族团结旗帜。广大干部职工要弘扬水利人信念坚定、立场鲜明的政治品格,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和“五个认同”意识,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筑牢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

二、要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广大干部职工要认真学习党的民族政策、主动宣传民族政策、自觉践行民族团结,形成民族团结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正能量,深化各族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深厚情谊。要带头反对非法宗教,坚决反对民族分裂。

三、要积极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广大干部职工要主动参加“1+1”民族团结进步爱心结对和爱心捐助活动,主动与结对户加强联系、增进了解、走动互动,在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中,增进民族团结,为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建功立业。

四、要争当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广大干部职工要坚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努力争做民族团结的好职工、教育子女的好家长、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自觉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宣传者、践行者和促进者。

同志们,让我们在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高举民族团结进步旗帜,坚定理想信念,积极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以实际行动把水利厅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向前推进,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出新的贡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

20xx年5月27日。

全区林业系统各族干部职工:

近年来,新疆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着力加快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谱写了天山南北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大繁荣的崭新篇章。然而,近期我区连续发生多起由少数犯罪分子策划实施的暴力恐怖案件,给我们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和团结稳定的大好局面造成了严重破坏。暴徒滥杀无辜、手段凶残,可谓丧心病狂、灭绝人性、令人发指,严重伤害了新疆各族人民的感情,引起了各族人民的极大愤慨和强烈谴责。

这些严重暴力恐怖案件,充分暴露了暴力恐怖分子反社会、反人类、反文明的狰狞面目,也再次证明了境内外敌对势力乱我之心不死,千方百计挑起事端、制造动乱。事实证明,暴力恐怖活动是影响新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重大现实危害。我们与暴力恐怖主义的斗争既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而是一场捍卫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的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绝对没有任何调和的余地。暴力恐怖分子公然与人民为敌,蓄意破坏各民族大团结,严重侵害各族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他们的卑劣行径和罪恶图谋是不得人心的,是注定要失败的。

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承担着建设和守护大美新疆的重要职责。林业干部职工更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的忠实捍卫者。为此,我们倡议:全区林业系统各族干部职工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决拥护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坚决执行自治区党委的各项维稳措施,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重大部署上来,擦亮眼睛、明辨是非,带头站稳立场、亮明态度,主动发声。要清醒认识暴力恐怖犯罪扰乱社会秩序、挑拨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挑衅法律底线,妄图把新疆从祖国的怀抱中分离出来的政治目的。要识大体、顾大局、积极投身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的各项工作中,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维护民族团结。要积极做好团结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的工作,大力宣传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天山南北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大力宣传党和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宣传我区林业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坚定不移地把职工群众的注意力引导到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建设大美新疆上来。要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坚决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不信谣、不传谣、主动辟谣,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牢牢筑起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铜墙铁壁。

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全区林业系统各族干部职工都要携起手来,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倍加珍惜维护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敢于负责,自觉站在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线,为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疆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自治区林业厅全体党员干部。

20xx年7月4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