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小学二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汇总13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10-22 11:20:04    小编:纸韵
最新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小学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汇总 文件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最新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小学二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汇总13篇)

  • 上传日期:2023-10-22 11:20:04 |
  • 纸韵 |
  • 9页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案例篇一

二、教学目标:

1、发展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口算卡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计算

(二)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解决实际问题

(1)小刚每月生活费980元,每月可以节余多少元?

学生独立估算:800+600-1000=4000(元)

大约节余400元

实际算算,全班交流:

786+632-980=438(元)

(2)如果想用节余的钱买一台960元的洗衣机,要攒几个月?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960-438=522522-438=84三个月

438+438=876960-876=84三个月

3、小结

4、练习

(四)全课总结

加减混合运算(不带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怎样?

(五)作业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案例篇二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四个知识点分香蕉。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本课“分香蕉”之前教材创设了三个“分一分”的实践活动,通过“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等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会运用具体的操作活动解决生活中平均分的问题,深刻地体验到平均分的意义。本课主要是在前面丰富体验的基础上,经历“平均分”具体操作的数学化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与应用价值。从学生熟悉的“分香蕉”的活动引出除法算式,并把它与“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和结果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获得对除法意义的初步理解。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和意义。把直观操作符号化、数学化,使学生初步理解除法意义的过程。

学情分析

1、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的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而且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很高涨。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教学目标

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4、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与数学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用除法表示平均分的过程,掌握除法算式的读写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和除法的意义。

难点:在具体环境中建立除法算式与平均分之间的联系,并加深体会。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案例篇三

《坐井观天》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十三课的一片文章,这是一则具有鲜明地讽刺性和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寓言通过坐在井里的青蛙和落在井沿上的小鸟的对话,讽刺了青蛙的见识短浅和自以为是,通过学习这则寓言故事,要向同学揭示这样一个道理:世界无限广阔,知识永无穷尽,如果把自己看到的一个角落当做整个世界,把自己知道的一点点知识看做人类文化的总和,那就会跟井底的青蛙一样,成为孤陋寡闻、见识短浅而又盲目自大的反面角色。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1、认识并会写三个生字(沿际信)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坐井观天,井沿,无边无际,大话”的意思

4、在阅读中体会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二、过程方法:1、尝试分角色朗读课文

2、小组探讨:为什么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带领学生做实验,将书卷起来往天上看,让学生形象感知为什么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3、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或成语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善于向周围的同学学习(“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勇于广泛追求知识。

2、认识到知识向天空一样无边无际,我们要把眼界放宽,不断向课外吸取有用知识,不要做成为一只井底之蛙。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寓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寓意

教学准备

一、附有图画的生字词卡片(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是仍以形象思维为主)

二、多媒体课件

三、青蛙和小鸟的图片头饰(在整个小学时期内,游戏因素在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兴趣上起着

一定的作用,而在中年级以后,这种作用就逐渐降低。)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今天老师要给同学们讲一个小故事,高不高兴啊?那么是关于谁的故事呢?老师今天特

过多媒体,依次播放青蛙和小鸟的叫声。)

2、同学们回答完毕,老师及时给予反馈(同学们真厉害,都猜中了!)

它正在做什么?),进而引出课题“坐井观天”(老师板书课题,并要求学生跟着老师书空。)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1、出示井底青蛙和井沿小鸟对话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说说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回答

青蛙和小鸟在进行交流,接着问学生想不想知道它们在说些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呢?进而让学

语运动分析器的活动在阅读过程中还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好像一个感性的支柱,通过它来

保持言语视觉分析器和其他分析器之间的联系。这也就是说,通过读出词和句子的发生动作

来再现看到的文字和内容的联系。而这又是和儿童的内部言语不够发达这一事实密切联系

的。)

语表达能力)

三、品读课文,理解寓意

1、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小故事,老师指读,“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

字卡片贴于黑板上)

2、老师让学生体会“?”表达的语气,并鼓励学生尝试着读出感情。

3、通过图片,向学生讲解“井沿”的意思,并将“沿”板书在黑板上,领读字音、分析字形。

4、举例解释“一百多里”有多远

5、那么青蛙听了小鸟的话,是怎么回答的呢?谁来读一读?(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6、引导学生体会感叹号和问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7、解释“大话”的意思

让学生形象感知为什么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语气)

学生形象感知“无边无际”的涵义。板书“际”并分析字形)

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12、老师提问:青蛙为什么笑呢?(反映出青蛙的盲目自大)

通过这些问题的探讨,初步解释寓意:老师想啊,同学们那么聪明,才不会像青蛙那么傻,

只知道天天待在井里看只有井口那么大的天空,还以为自己说的是真正的天空,不知道真正

的天空原来这么大,这么美!)

来看一看吧。”(板书“信”,领读发音,分析字形和字义;问学生对这句话有没有什么不

白的地方;解释“是”的意思;小鸟笑的原因)

四、拓展延伸,感悟寓意

1、下面大家再大声读一遍文章,读完自动停下来,我们做一个小游戏。(找三位同学上讲

台分别扮演旁白,青蛙,小鸟,分角色朗读)

2、想一想,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给学生播放坐井观天动画片)

进而引出知识也是无边无际的,是永远也学不完的,我们要想了解更多的知识,就要多读书

,不能只看课本,同时还要向老师、同学或者父母多多交流,这样才能知道的更多,同学们

都很聪明,肯定都不愿做一只见识短浅的井底之蛙。

五、作业

作业完成的情况要有严格的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向儿童提出一定的要求,最后对于不完成

作业或完成的不好的同学,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教育帮助,提出严格要求。)

2、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并写在积累本上。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案例篇四

教学目标:

1、在进行“平均分”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除法,建立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

2、初步理解除法意义,知道除法各部分的名称,会读除法算式。

3、在初步理解除法意义的基础上,会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除法意义,知道除法各部分的名称,会读除法算式。

教学难点:在初步理解除法意义的基础上,会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教学准备:除法算式卡片、算式各部分名称卡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香蕉图,让学生看图,并说一说图意。

2、分一分,请学生代表汇报结果。

3、引入:几个数合起来,可以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同样,分香蕉的过程和结果我们也可以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它就是“除法”。

二、探索新知

1、认识除法。

(1)平均分香蕉的`过程和结果可以用“12÷2=6”这个除法算式表示。

(2)读法,读作:12除以2等于6。

(3)请学生读出算式,并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各部分所表示的意思。

(4)巩固练习,出示除法算式,请学生说一说怎么读。

2、认识各部分名称。

我们把我们今天所认识的新朋友--除法算式介绍给我们的老朋友认识吧!

(1)复习“老朋友”(乘数、积、和、加数、差、加号……)

(2)可是我们的新朋友还没有名字,怎么介绍呢?

(3)认识各部分的名称。

(4)玩游戏“猜猜我是谁”(出示除法算式卡片)

(5)比较(乘法算式与除法算式进行比较)

3、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1)出示第38页“试一试”左边一题。

(2)看图,说一说图意。

(3)用学具分一分,把分的结果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12÷2=6)

(4)小组讨论:分香蕉与分小棒的活动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5)小组代表汇报,再让学生说意思。

三、巩固练习。

1、练习:12根小棒还可以怎么分?用除法算式表示?

(1)学生独立练习。

(2)集体交流。

2、练习:第38页右边一题

(1)独立完成。

(2)进行比较。

(3)交流、订正。

3、完成第35页的第3题。

(1)说题意,列式计算。

(2)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你和小组同学合作愉快吗?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案例篇五

二年级的小朋友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完成作业情景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可是还有一小部分同学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学生乐于计算,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就有点麻木,不注意审清题目意思,急于动手,以至于粗心大意,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需要更加的严格要求,多动手,多思考。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来。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明白相信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以内的数;明白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明白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明白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明白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初步构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本事。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

1、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2、经过购物等活动,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和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本事,让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4、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混合运算要有必须的顺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

5、引导学生掌握运用不一样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确定。

第二、四单元:表内除法

1、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应用。

2、使学生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能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到余数必须要比除数小。

第三单元:图形和变换

1、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直观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借助三角板辨认以上三种角。

2、经过观察、测量、比较、归纳,使学生能够用自我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3、使学生能够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4、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平行四边形。

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1、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万以内的数,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经过实际操作,具体感受大数的实际含义,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逐步发展数感。

3、经过“拨一拨”等教学活动,认识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会读、会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案例篇六

1、引导幼儿学习1~5的序数;

2、帮助幼儿初步理解简单的序数对应关系。

3、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1、挂图《儿童乐园》;

2、5只小蝴蝶(有1只与其它4只颜色不同),数字卡片1~5,箭头卡片;

3、嘟嘟牛,胖胖猪,宝宝兔,贝贝羊,小王子图片各一张;

4、师1个黄色数块,4个红色数块,每个幼儿1个黄色数块,4个红色数块。

一、教师出示情境挂图,引导幼儿观察:

1、教师引导幼儿整体观察。

师:"小朋友们,你们周六、周日休息的时候,都跟爸爸妈妈去哪里玩啊?"(幼儿自由回答)师:"那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数学王国的儿童乐园里看一看。你们都看到了什么?"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火车、过山车、排队的队伍并提问有关排序与序数的知识。

(1)小火车有几节车厢?从车头方向数过来,没有人的是第几节车厢?

师:小朋友们听!什么声音?呜......轰隆隆隆......(火车)这是火车的车头,这是火车的车厢,小火车有几节车厢?从车头方向数过来,宝宝兔坐在第几节车厢上?从车头方向数过来,第五节车厢是什么颜色的?从车头方向数过来,第几节车厢没有人?那会是谁呢?原来是数学王国的胖胖猪,它也在儿童乐园里,请你们来找一找。(请个别幼儿上来指出来)他指的对吗?原来胖胖猪在玩过山车的游戏。

(2)过山车有几个座位?从车头方向数过来,第四个座位坐的是谁?

师:过山车有几个座位?我们从下往上数,1、2、3、4、5,一共有五个座位。从下往上数,胖胖猪坐在第几个座位上?从下往上数,第四个座位坐的是谁?从下往上数,没有人坐的座位是谁?原来她是数学王国的小美丽,她呢?喜欢捉迷藏,就藏在儿童乐园里,手里还拿着一个气球,请你来找一找。请个别幼儿上来指出来)原来小美丽在排队买票。

(3)有几个人在排队买票?从左往右数过来,拿气球的小朋友排第几?

师:有几个人在排队买票?从售票窗口数过来,小美丽排第几?她后面排的是谁?那嘟嘟牛他排在从售票窗口数过来的第几位?现在该轮到谁来排队了?为什么?(幼儿自由回答)因为小小鼠排在从售票窗口数过来的第一位。

二、情景引入:

1、"数学王国的儿童乐园里这么热闹,吸引了很多小动物来,我们一起看看谁来了?"(师将儿童乐园挂图拿掉,出示小蝴蝶)"那小蝴蝶们也想排着直直的一横排飞去儿童乐园,你们谁来帮帮他们?(请个别幼操作)

2、游戏:帮小蝴蝶们排排队,飞去儿童乐园喽!

师:"小蝴蝶们说了,我们还不知道为我们分别排在第几位呢?"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神奇的宝贝,你们看!"师出示1~5数字卡片及箭头图卡。

师:"这里有数字宝宝和神奇的.箭头。那箭头怎么神奇呢?它会告诉我们这些蝴蝶分别排在第几位。"师(手指一只蝴蝶):那这只蝴蝶它排在从箭头方向数过来的第几位?(幼儿自由回答)我们就把数字几放在它的下面。(师操作示范)师(再指一只蝴蝶):那这只蝴蝶它排在从箭头方向数过来的第几位?(幼儿自由回答)我们就把数字几放在它的下面。(个别幼儿操作)师:"现在呀,剩下的三只蝴蝶也着急了,他们也想快点飞去儿童乐园。老师请三个小朋友上来,分别拿一个数字宝宝为这三只蝴蝶排排队。"(幼儿操作)3、找不同。

师:"它们一样吗?"(颜色不一样)"那我们看看颜色不一样的蝴蝶它排在第几?我们就把数字几圈起来。"师:"现在呀,小蝴蝶们很高兴,谢谢你们帮他们排成了直直的一横排,并且知道他们都排在第几位。他们正排着队飞去儿童乐园呢!"三、小王子召集小动物们玩"排排队"的游戏。

师:"小朋友们听:谁又来了?""哞哞哞......(嘟嘟牛)特别能吃的.....(胖胖猪)长着长长耳朵的.....(宝宝兔)咩咩咩......(贝贝羊)等等我,等等我,还有我呢......(小王子)"师:"小王子要召集它们玩"排排队"的游戏,我们用什么来代表他们呢?今天我还带来了神奇的宝贝,数块宝宝。小王子说:他喜欢黄颜色的数块,我们就用筐里唯一一个黄色数块来代表小王子。小动物们说我们喜欢红颜色的数块,拿我们就用这些黄色数块分别表示这些小动物。"游戏开始,小王子召集小动物们排排队。

师:"好,现在小王子召集小动物们来排排队了,一二一,一二一。小朋友看,小王子排在从箭头方向数过来的第几位?我们用数块怎么来表示它们?(师示范操作)游戏重新开始,小王子重新召集小动物们排排队。(请个别幼儿操作或请全班幼儿操作完成)师给每位幼儿发操作材料。

游戏可再玩1~2次。(请全班幼儿操作完成)游戏结束。

师:小王子它们玩累了,要休息了,请你们把你们手中的数块一个一个拆开,在桌子中间那一个筐,放到筐里,再把筐放到桌子中间摞起来,收好。接下来请你们跟着老师一起来玩排排队的游戏。(可带幼儿入厕)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案例篇七

“乘加、乘减”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58页例5。

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和1-5的乘法口诀,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并能运用口诀熟练计算。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一定的收集信息、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对于既含有乘法又含有加或减法的计算是首次接触,在计算中学生可能会出现计算顺序不正确的现象。

1、 学生能在具体情境自主解决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和算理,能正确地计算。

2、 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 提高个人类比、迁移能力及求异思维能力,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1、建立乘加、乘减的模型。

2、掌握乘加、乘减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乘加、乘减试题的计算方法。

乘加、乘减试题的计算方法。

:多媒体教室、小黑板

(一)激情导课:

1、师生谈话:

师:这段时间我们在学习什么?乘号前面的数叫什么?称号后面的数叫什么?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乘法的知识。

师:看大屏幕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什么?(生答)乘加是什么意思?(生答)乘减呢?(生答)一年级我们学过加减混合运算?谁来说说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生答)有小括号又该怎么计算?谁能大胆的来猜测一下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生答)

2、对口令:2、3、4、5的乘法口诀。(有节奏地进行对口令:师生对、生生对)

过渡:看来我们已经掌握了2、3、4、5的乘法口诀,那我们大家有信心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验证刚才大家的猜测吗?(生答)老师期待大家在课堂上的表现。

(二)民主导学

1、教师谈话:同学们公园去过吗?(课件出示游乐园图。)公园里蕴含着许多的数学知识呢,这节课我们一同去公园中寻找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出示4匹小木马,每匹小木马上有3人。)

学生列式:加法算式:3+3+3+3=12(个)

乘法算式:3×4=12(个)

加数相同我们可以直接用乘法计算。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例5:

(1) 过渡:仔细观察有什么变化,看谁的小眼睛最亮,(走了一个人)现在一共有多少人?能直接列乘法算式计算吗?请同学们讨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2) 小组合作学习

(3) 汇报交流。

方法1:根据每匹小木马上的人数,用连加计算,列式:3+3+3+2=11(个)。

方法2:前面3匹的人数一样,可以列乘法算式,加上另外2个人。列式:3×3+2=11(个)

方法3:假设每匹小木马上的人数是3人,那就是4个3,我们在假设时多加了一个人。因此,算完后要把这个人拿走。列式:3×4-1=11(个)

(4) 引导观察算式。

教师指出:像3×3+2,3×4-1这样的算式有乘又有加减的,我们把它们称为乘加、乘减。

(5)小组讨论:这两个算式怎么算呢?

思考:在3×3+2中,在3×3下面画一横线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还要加2?

在3×4-1中,在3×4下面画一横线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还要减1?

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乘加乘减的算式都是先算乘法,然后再算加减法。

3、教师出示教材第58页做一做第1题

看图列算式。并让学生说说算式中每部分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三)检测导结

1、练习十二的4题你能快速算出有多少人在吗?

此题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图,而且鼓励算法多样化。

2、5×3-5 = 5×3+5= 5×4+5=

5×2 = 5×4= 5×5=

上下两题对比的形式,使学生了解算式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记忆乘法口诀的方法。

3、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画画的方法,自己设计一道乘加乘减的题目。

4、反思总结

乘加乘减

3+3+3+2 3×3+2=11(个)

3+3+3+3-1 4×3-1=11(个)

运算顺序: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案例篇八

1、结合“儿童乐园”这一现实的情境,逐步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成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知道它各部分的名称、读法、并应用加法算式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知道它各部分的名称、读法、并应用加法算式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活动一:数一数

1、教师让学生回忆上节课用几个几个数的方法,列出加法算式,引导学生数一数身边的事物。

2、教师提问:每人发2本练习本,要准备多少本?

3、揭题:连加太麻烦,研究一种简便的表示方法。

活动二:数一数,列一列

1、示儿童乐园,提出数学问题

2、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2+2+2=8

3+3+3=9;4+4+4+4+4+4=24;1+2+3=6

3、教师介绍用乘法表示第一算式:

2×4=8,以及它各部分的名称。

4、由学生选择后三个的一个,改写成乘法算式,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5、讨论1+2+3=6?为什么不能列出乘法算式。

活动三:找一找

1、找一找身边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

2、试一试,让学生独立试做,引导学生说一说3×4中4从哪来的?

活动四:

小结:乘法的意义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案例篇九

教学内容:p38

教学目的:

让学生学会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并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及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够学会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

教具: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分香蕉活动。

着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概括,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之间的联系。

二、学读法。

12÷2=6读作12除以2等于6。

一、认识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12÷3=4(根)

被除除商

除号数

二、你还可以怎样分?用除法算式表示。

让学生边分,边列算式,后读算式,分辨式中各部分名称。

三、练一练。

让学生实际分一分,也可以圈一圈,把分的过程用除法式表示出来。

布置作业:

p38(1)(2)。

板书设计:

分香蕉

情景图12÷2=6读作12除以2等于6。

12÷3=4(根)

被除除商

除号数

课后小结: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案例篇十

1、让学生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了解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意义,能记住8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3、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编制口诀,培养学生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

(一)复习导入

1、背1—7的乘法口诀

2、火车火车往哪开。(1—7的表内乘法的口算卡片)

(二)探索学习

过渡:听说我们要学习8的乘法口诀,有一只快乐的小狗一蹦一跳地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课件出示:

1、它是怎样跳的呀?咱们一起观察一下。提出要求:请你观察小狗第一次从0跳到了几?接下来它要顺着数轴继续跳,每次跳的长度与第一次相同,第二次跳到( ),第三次呢?为什么?(课件演示一只小狗在数轴上跳动的情况。)2、学生独立观察图意,思考教材的要求,四人小组讨论尝试完成书上自己能够完成的内容。3、抽二位学生上台板书。

4、对于他们编的口诀,你有什么意见吗?有没有问题要问他们?(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

5、观察8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回答)

每一句的第一个数比下一个少一。

每一句的第二个字都是八。

积一个比一个多8。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口诀记住,时间2分钟。

7、检查口诀记忆情况:对口令,同桌接背,正着背,倒着背。

过渡:同学们可真棒!不但自己编出了8的乘法口诀,还能用这么快的速度把口诀记住,老师真佩服你们!老师非常想奖励大家,不过今天带来的不是红花,而是一首儿歌。

看谁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是螃蟹,它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8条腿)

电脑出示:

1只螃蟹一张嘴,(2)只眼睛,( 8)条腿。

2只螃蟹二张嘴,( )只眼睛,( )条腿。

3只螃蟹三张嘴,( )只眼睛,( )条腿。

4只螃蟹四张嘴,( )只眼睛,( )条腿。

5只螃蟹五张嘴,( )只眼睛,( )条腿。

6只螃蟹六张嘴,( )只眼睛,( )条腿。

7只螃蟹七张嘴,( )只眼睛,( )条腿。

8只螃蟹八张嘴,( )只眼睛,( )条腿。

(三)、巩固拓展

基本训练

1、根据口诀写二个乘法算式。(多媒体示)

2、(拿出做好的口算模型)请小朋友拿8和小圆外面的一个数相乘,很快说出得数,并说出你所用的口诀。(指名几个学生操作并口算)

3、完成书上p81 2、3题的练习。

学生先在书上练习,然后抽生回答。说出运用的口诀。

发展性练习:

1、老师拿出5元钱和2元钱,让学生算算2张、4张、5张、8张有多少钱?

2、完成多媒体上的计算:

(1)、二(1)班同学分成6组,每组8人,二(1)班有多少人?

(2)、小明有邮票8枚,小刚的邮票是小明的3倍,小刚有多少枚?

(3)、校门两边各放8盆花,一共放了多少盆花?

3、过渡:刚才的题没难到小朋友,下列的填空你会填吗?

( )×4=32 8×( )=56 3×( )=24

8×( )=16 5×( )=40 ( )×8=48

4、学生完成书上第4题

拓展学习:

5、今天来上课的一共有多少个同学?请你根据同学们今天的座次情况列出算式,然后小组讨论,看哪个小组的办法多!(小组汇报)

师:小朋友们可真聪明!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只要大家用心思考,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是怎样学到的?学得高兴吗?

2、齐背1—8的乘法口诀。

(五)、作业

背诵8的乘法口诀5次。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案例篇十一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66—67页的内容。

知识目标:

在实际情境中,让孩子建立一分钟和一秒钟的概念,知道1分=60秒,体会分与秒的关系。

过程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1分钟的长短,并感受时间的意义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及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情感目标:

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中生活和数学的密切联系。教育学生从小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建立一分钟的概念。

教学难点:

对一分钟的感知。

教学准备:

学具袋、、秒表、篮球、跳绳。

教学过程:

(一)体验 一分钟有多长

师:同学们,我们放松一下唱首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师:刚才我们唱首歌曲用了一分钟,那一分钟还能干什么呢?今天我们来看看一分钟能干什么。

板书:一分能干什么

(二)动一动 感受一分钟

师:秒针走一小格是一秒,一秒到底有多长,ppt看大屏幕看两遍。

师:你可以用动作或声音来表示吗?

师: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师:我们知道了秒针走一小格是一秒,也通过这么多方法我们记住了一秒。

(三)数一数:感受1分=60秒

师:秒针如果走一圈,是多少秒呢? 生齐说:60秒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师:是啊!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钟ppt,那你觉得他们俩是什么关系?(板书1分=60秒)

我们知道1分=60秒,看来一分钟真的很短暂。

(四)活动体验 试一试

师:那大家来猜猜一分钟究竟能干什么呢?

师:谁再来说一说,你都做了什么?

师:同桌互相说说你一分钟做了多少?

(五)说一说

师:太了不起了,一分钟做了这么多事请,看来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做更多的事,实际上一分钟除了能做这些事以外,在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里还能做很多的事,发生很多的事(ppt)。

师:看到这些你想说点什么?

师:是啊,一分钟能做很多的事,也会发生但很多的事,所以我们要把握现在,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钟啊!

(六)估一估

师:刚才我们一直是在钟表的帮助下来认识一分钟。可是如果没有钟表,你能用什么方法来估计一分钟有多长呢?老师请小组的同学互相说说,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想出的办法最多。(小组合作,师到小组中参与合作)

师:都找到好办法了吗?哪个小组先把他们的好办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师:看来大家都找到好办法了,老师要看看你们的方法灵不灵。现在老师要播放音乐,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估计老师是不提醒的,听明白了吗?预备——开始!

(七)比一比

师:同样是一分,如果做自己喜欢的事就会觉得很短暂,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会觉得很漫长。

师:珍惜每1分钟有时会让你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今后的日子里,希望你们能珍惜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分!让我们共同来读一句有关珍惜时间的话来共勉吧: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最后在《时间像小马车》的音乐声中结束今天这节课!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案例篇十二

使幼儿能用序数词正确表示5以内物体排列的次序,初步理解序数的含义。

数字卡1—5。

一、观察情境主题图

导入活动。教师:小朋友,你们都喜欢到儿童乐园玩。你们知道吗,咱们的好朋友胖胖猪、嘟嘟牛、宝宝兔、贝贝羊也来到了儿童乐园。

小火车有几节车厢?排在第一的是什么颜色的车厢?其他颜色的车厢都排在第几?咱们的好朋友宝宝兔在第几节车厢里?(学习序数,需要先确定物体总数,再确定每一物体排列的次序。)

观光浏览车有几节车厢?没有人的都是第几节车厢?

有几个人在排队买票?拿气球的小朋友排第几?嘟嘟牛排第几?

二、通过完成书上的评价练习,学习确认物体的排列次序,理解序数的含义。

1、观察讨论。

教师:请小朋友翻开儿童用书第26页。

看一看图上都有什么?箭头表示什么意思?数字呢?

看第一排,从箭头方向数过来,每朵花都排在第几?

请小朋友找出各排不一样的是哪一个?

2、幼儿操作

从箭头方向数过来,看看不一样的东西排在第几个。再圈出正确地数字。

同样的方法完成儿童用书第27页的评价练习。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案例篇十三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新朋友,你想看看它是谁吗?(课件出示数字娃娃8)

看着这可爱的数字娃娃8,你会想到什么呢?(螃蟹有8条腿,八仙桌,一串冰糖葫芦上有8个果子,八仙过海,8只蝴蝶,8朵花,8片叶子,8个圆片……)

2、你想了解有关8的什么知识?(引导学生说出8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8的乘法口诀)

二、探索交流

1、猜想

我们班的小朋友1-7的乘法口诀学得很好,那么你来猜猜8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呢?

2、试编口诀

请小朋友拿出你带来的有关8的物品,四人小组合作,一起编写8的乘法口诀。你能编几句就编几句,把你编的口诀写在练习纸上。看谁的本领大!

编好的小朋友,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3、汇报

(1)、谁愿意第一个来介绍你编的乘法口诀?你想编哪一句口诀?你是怎样想的?

(我编“一八得八”,一只螃蟹有八条腿,写成算式是1×8=8,一八得八表示1个8是8。)

(我编“三八二十四”,我一排摆8根小棒,摆3排,就是摆了3个8,算式是3×8=24,三八二十四表示3个8是24。)

……

(2)、小朋友表现真不错,能够自己编乘法口诀,老师真佩服你们!(如果编出“*七十二”,你真了不起,9的乘法口诀你都会编了!)

4、排序

(1)、那么你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把这些口诀排列起来吗?(指名一个学生上来排一排。)

(2)、那你能说说为什么这样排列吗?

(3)、你们真爱动脑筋,我们一起把8的乘法口诀读一读。

5、交流

(1)、仔细观察,同桌讨论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对的,也就是每相邻两句口诀相差8,三八二十四和四八三十二相差几呢?4个8比3个8多几?比5个8少几?)

(2)、你认为8的乘法口诀哪几句容易记住?哪几句难记一些?你有什么好办法把它记住?用你自己的方法记一记口诀。

(3)、请小朋友一起把口诀背一遍。

(4)、对口令游戏。(师生互对,同桌互对。)师说得数,生说口诀。

(5)、哪位小朋友会背8的乘法口诀了,谁愿意为大家展示一下?大家欢迎!

三、巩固反思

小朋友今天的表现确实非常好,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和你们一起去小小动物园玩一玩,好吗?你们瞧,这么多小动物都来欢迎我们了。(课件展示)

1、小猫家

小猫给我们出了一组题目,想考考小朋友,你们会吗?

提示:一组一组地做,做完后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每一组的得数为什么是一样的?

3×8+8= 5×8+8= 6×8+8=

4×8= 6×8= 7×8=

8×4= 8×6= 8×7=

3×8+8=你是怎样算的?你说得很好,还有哪个小朋友能用不同的方法很快地算出来?对呀,3×8+8就是4个8是多少,也就是32。

请你算一算,并说说是用哪一句乘法口诀?

8×2= 5×8= 8×1= 4×8=

3×8= 8×7= 2×8= 8×6=

7×8= 8×8= 8×3= 8×5=

3、你们的表现真棒,接下来,我们就去小狗家吧,好不好?小狗家里有好多水果,你们想吃吗?想吃还没这么容易,你要算出它们背后躲着什么数字,算对了,你就可以吃到这个水果了。

8×苹果(图)=40 葡萄(图)×6=48 草莓(图)×7=42

7×西瓜(图)=56 柠檬(图)×3=24 5×桔子(图)=30

4、从小狗家出来,我们去小鸭家玩玩吧。小鸭子又给我们出了什么题目呢?

请你选一个数说出乘法口诀,并说出乘法算式。

24、16、40、56、42、30、

四、小结

你能自己举一些生活中也用8的乘法口诀来解决的例子吗?

下面老师给你们每人一个机会,四人小组内一人编题,其余三人回答,并请组长把算式记录下来,就记在练习纸上。看哪一小组编得又快又多!

刚才小朋友编题的兴趣真浓厚,等我们以后学了9的乘法口诀,还能解决更多的生活问题。老师愿你们学得更多,祝你们学得更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