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驻村第一季度工作总结 第一季度驻村工作总结(实用8篇)

  • 上传日期:2023-10-17 12:54:37 |
  • 笔舞 |
  • 13页

总结不仅仅是总结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研究经验,发现做好工作的规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误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是非常宝贵的,对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与指导作用,在今后工作中可以改进提高,趋利避害,避免失误。写总结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总结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驻村第一季度工作总结篇一

驻村几个月了,时间虽短,但我们觉得受益非浅,细细回味,感慨良多。

(一)领导的支持与关怀,同事们的鼓励,是我们扎实开展驻村工作的力量之源。驻村以来,领导多次教给我们有效开展工作的办法,在工作上给予我们大力的支持,如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难题向领导请教时,他给我们作了详细的解答,领导和同事就是我们的靠山。

(二)依法行政,是抓好农村工作的关键。驻村后,经过走门串户的调查,了解到农村工作的复杂和艰辛,存在的问题太多太多。究其原因,大多数问题是由于村“两委”干部在处理公务时未依照法规及村规民约。

现在的农民的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如果不依法行政,是难以服众的。为此,我们要求自已在开展每一项工作时,都以相关法规和村规民约为准绳,坚持做到公道、公平、公开。

(三)群众对驻村干部的期望,使我们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驻村后,除了我们走门串户访问到的村民,其他村民或者到我的办公室,或者邀请我们到他家做客,主要目的是向我反映以往村“两委”干部未能解决的问题,希望我能帮他们解决。看着他们激动的表情,期盼的眼神,我不能不为之动容,暗下决心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帮他们解决难题。

(四)以后,我们将继续以市政府办、市汽运总公司为依托,在领导的关怀和同事们的支持下,服从麻陂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与村“两委”干部团结协作,脚踏实地,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驻村第一季度工作总结篇二

今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xx军分区、市农业农村局和区卫健委等结对共建单位的指导支持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部署要求,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实现了“开门红”。根据安排,下面,我简要汇报一下今年第一季度xx村工作开展情况,不妥之处,敬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坚持以“双创建”活动为总抓手,持续开展“双过硬”活动,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制定任期工作目标和计划,明确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坚持“三会一课”、“5。10主题党日”制度,大力推进“阳光三权”建设,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持续推动“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积极在村“两委”中实施支部书记“月轮值”制度,有效提升“两委”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严格党员发展,按时收缴党费,第一季度推荐入党积极分子1名。组织党员干部积极开展疫情防控、植树种花、清扫垃圾、铲毒禁毒等“党员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党员干部积极投身村庄建设,充分发挥^v^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今年以来,我村党员共参加上述各类志愿服务300多人次。

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村“两委”干部为产业扶贫基地、二红鞋厂送去防护消毒物品,并组织公益岗位对生产车间进行消杀,助力其复工复产。我们着力在盘活存量、激发增量、增强后劲上开辟路径,稳步壮大村村集体经济。一是整合了本村六组门面房的使用权,统一收归村集体所有,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3000元。二是依托2020年第一书记坑塘整治项目,拟将高标准建设好的坑塘对外租赁经营,计划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4000元左右。三是抓住航源新型建材项目在村里落地的机遇,计划成立股份制物流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探索集体引导、村民入股、收益分红的集体和农户“双增收”新格局。

今年,结合我村实际情况,按照巩固、提升、多元的基本思路,深化“绿满xx”建设,扎实推进“花海xx”建设。从2月28日-3月中旬,由村“两委”干部带头,组织村^v^员、村民代表和公益岗位人员50多人,集中对我村主要街道、游园广场、寨河两岸、荒坑荒片进行绿化美化。截至目前,共栽植女贞、石楠、桂花、梨树等树木2300多棵,播种花卉组合50多亩。新建了“思源广场”,对村内5处荒宅进行了“一宅变多园”改造。2020年第一书记项目荒坑整治项目已基本完工,初具雏形。组织村“两委”干部和党员代表,对全村一户一户排查,动员村民积极进行户厕改造。目前,已完成改厕70%,计划4月底前完成95%以上。

今年以来,在xx军分区等共建帮扶单位和镇党委、政府的指导支持下,我们对村内主要街道、红枫游园、八一爱民广场等处,添加了党建文化、孝道文化等宣传栏。结合我村实际,制定了易记、易行的《村规民约》,制作了版面,张贴上墙,宣传引导村民爱党爱国爱家。深入开展文明乡村创建活动,组织评选出了优秀^v^员、先进公益性岗位和好媳妇、好婆婆、好村民和五美家庭,拟于近期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在全村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浓厚氛围。

今后,我们将以今天的会议为新的起点,向先进学习,紧盯打造“五个xx”的目标,坚持以“双创建”活动为总抓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真抓实干、持续发力,努力把xx村建设成为军民共建和乡村振兴示范村,为新店的繁荣振兴做出积极贡献!

驻村第一季度工作总结篇三

按照省委、省政府对遵义工作“坚持红色传承、推动绿色发展、奋力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的新主题新定位,我市坚持把决战脱贫攻坚作为重大的政治责任和重要的民生工程,用红军长征精神来决胜脱贫攻坚,做到抓具体、抓根本、抓长效,确保扶到人、扶到事、扶到位,着力走前列、作表率、作贡献。一季度,全市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77亿元,实施财政扶贫项目214个,全市预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5.25万人。

一是精准谋划攻坚。建立完善“双组长制”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共同统筹做好脱贫攻坚各项组织协调工作。强化执行力建设。市四家班子分别挂帮包保4个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县,市领导重点挂帮包保38个贫困乡镇,市县两级机关单位包干帮扶未出列645个贫困村(市级包保196个村、县级包保449个)。统筹开展集团扶贫、定点扶贫、对口扶贫、遍访扶贫、小康驻村扶贫、园区扶贫、金融扶贫、非公企业组团扶贫等“八大扶贫”,积极构建纵横交错、层层联系、环环相扣的责任链、任务链,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人大政协支持监督、部门参与齐抓共管的脱贫攻坚新格局。强化扶贫云建设。坚持靶向治疗、精准施策,加快更新补录建档立卡数据库基础信息。在“贵州扶贫云”基础上,建设具有遵义特色的“扶贫云”平台,建设遵义脱贫攻坚指挥部,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实行信息化挂图作战。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设分指挥部,与总指挥部互联互通,实现“人在干、云在算、天在看”动态化有效管理。

二是精准对标扶贫。结合现有5个贫困乡镇、645个贫困村、51.42万贫困人口,把项目、资金、人才等资源精准配置到贫困户身上。突出基础设施。围绕“坚持红色传承”新定位新要求,重点关注红军长征经过地区的水、电、路、讯、房、寨等项目建设,加快改善老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加速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多搬快搬搬好,力争2年(到2020年)全面完成18.1万人搬迁任务。突出绿色发展。围绕“推动绿色发展”新定位新要求,坚持走好绿色发展路子,因地制打造特色产业带,加快农业“接二连三”步伐,巩固提升中药村、茶叶、草地畜牧业等优势扶贫产业,大力发展贫困村集体经济,支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贫困村走农(林)旅一体化路子,集中打造100个类似遵义县花茂村、桐梓县杉坪村的精准扶贫示范点。突出开放共建。围绕“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新定位新要求,把加强沪遵对口帮扶合作交流作为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的重要载体,大力拓宽双方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园区建设、科技创新、智力帮扶等领域深度合作,推动产业共建和转移升级,实现产业转移更加明显,园区建设成效更加显著。

三是精准创新改革。扎实推进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改革,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使扶贫项目资金直接惠及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实行精细化管理。实行产业发展扶持到村到户,生活条件改善到村到户,致富能力提升到村到户,确保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按照“33112”比例用于产业发展、合作社建设、扶贫贴息、扶贫培训、公益设施建设。建立分片包保制度和200万元以上扶贫项目重点检查机制,扎实做好扶贫项目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程监管。创新联审机制。建立国税、地税、工商、检察、法院、监察等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对扶贫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联审,定期发布失信黑名单企业,在扶贫龙头企业认定、扶贫贷款贴息、扶持项目安排等方面不予支持,同时在预防犯罪等方面进行共建共享。引入第三方审计。加强扶贫资金审计监管,实行多渠道、全方位的公示制度,引入第三方机构加强监督,增加动态审计和随机审计,坚决杜绝扶贫资金跑冒滴漏现象,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真正看好保民生的“钱袋子”。支持合作社发展。全面完成现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摸底工作,全市拥有合作社4207个,覆盖贫困村1630个,主要涉及中药材、茶业、蔬菜、核桃、生态畜牧业等扶贫产业。加快专业合作社的审查评估,重点支持带动贫困群众增收的合作社壮大发展。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引导贫困户使用扶贫资金和“特惠贷”资金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扶贫龙头企业,参与股份合作、保本分红。积极推广“扶贫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模式,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扶贫项目实施效益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四是精准保障脱贫。加快推进大扶贫战略,积极整合各级扶贫资源,形成脱贫攻坚合力,确保取得实效。强化协同推进。把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落实到千家万户,将基础设施“六个小康建设”落实到乡到村,实现精准扶贫与片区扶贫有机结合、融合发展。强化考核问责。建立最严格的“一把手”责任制、目标责任制、考核问责制“三个制度”。出台《贫困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推进考核向基层延伸,实行市考核贫困乡镇、县考核贫困村的分级考核和排名制度。强化跟踪调度。对脱贫攻坚工作实行项目化、目标化、数据化管理,加强跟踪调度,督促落实整改。

五是积极构建大扶贫格局。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聚全市之能,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十项行动”,积极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大格局,着力解决区域性贫困问题。一季度实施重大事项建设项目1134个,完成各类投资167.45亿元。

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扶贫行动。深入实施农村公路建设三年会战和水利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暨“六个小康建设”行动计划,着力夯实农村基础,改变农村面貌,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开工建设通村油路2714公里,启动国省道改造项目464公里。启动建设集中供水工程143个和分散饮水工程(小水窖)1603口,解决1.3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加速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启动6.67亿元小康电建设。完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352亿元,4g网络实现乡乡通。开工建设小康房8862户,已竣工完成2211户。完成小康寨建设投资1.39亿元。

实施产业和就业扶贫行动。扶持贫困县、贫困乡镇规划建设不同层次的农业示范园区,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农村小微企业。全市县级以上农业园区完成投资22.7亿元,入驻园区企业达554个,农民合作社达601个,园区从业农民达121.4万人,累计形成259.8万亩种植业基地。实施乡村旅游扶贫计划,大力实施电商扶贫,引导外出务工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全市完成农业培训任务9017人,实现转移就业5.7万人。

实施易地扶贫移民行动。合理规划移民安置点,力争把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深山区、石山区和生态脆弱地区的贫困人口全部迁出。全市开工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09个,安置规模10.2万人。其中新建安置点82个,全部进入工程主体施工;购买库存商品房安置点127个,有序开展房源初选、价格核定、政府研究等工作,已完成回购式安置交房785户3450人。

实施教育扶贫行动。压减6%的行政经费用于支持教育精准扶贫,全面实施普通高中、中职学校不同标准的“两助三免”和普通高校“两助一免”资助政策。完成2020-2020学年度第一批教育精准扶贫资金审核发放工作,资助贫困学生14569人,发放资助金4519.475万元。目前已启动2020-2020学年度第二批教育精准扶贫资金的申报工作。

实施医疗健康扶贫行动。构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提高贫困人口大病费用实际报销比例,加大医疗救助、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全市摸底排查11类医疗救助保障对象约80万人,完成审核认定58.4万人,纳入新农合信息系统属性标识28.75万人。一季度落实补偿救助6446人次,医疗总费用2397.49万元,新农合政策范围内费用2041.83万元,通过“三重医疗保障”补偿费用1771.35万元,政策范围内补偿比达86.75%。

实施财政金融扶贫行动。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特惠贷”,一季度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994亿元,新增贫困地区贷款29.88亿元,其中发放小额扶贫“特惠贷”5.95亿元。建立县级风险补偿机制,注入风险补偿基金1.16亿元,占计划投入补偿金6433万元的180%。10家信用社与当地政府签订“特惠贷”风险补偿协议,开立风险补偿专户12家,注入风险补偿金5500万元。开立“特惠贷”贴息专户6家,根据申报情况及时注入财政贴息资金。

实施社会保障兜底扶贫行动。加强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制度衔接,持续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到2020年农村低保与扶贫两个标准实现统一,将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18.41万人口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全市农村低保年均保障标准提高到3089元,比2020年提高485元,增幅18.62%,具体标准分为两档:一档是红花岗区、汇川区、新蒲新区、遵义县、仁怀市、赤水市每人3132元/年;其他县保障标准为每人3060元/年。1-3月,全市累计发放农村低保资13015.32万元。

实施社会力量包干扶贫行动。加快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大扶贫格局,整合各类资源包干帮扶未出列645个贫困村,市县两级党政机关包干帮扶贫困村,实现“一对一”帮扶全覆盖。全市各级各单位已落实帮扶贫困村项目1247个,涉及项目总投资8.17亿元,项目涵盖基础设施、产业培育、生态保护、民生保障等方面。

实施特困地区特困群体扶贫行动。制定人口较少民族整体脱贫扶持政策,深入推进大规模、区域性、产业化连片开发。实施“优先安排项目、优先脱贫”战略。针对2个少数民族自治县、8个民族乡、147个少数民族贫困村、2.49万户9.63万少数民族人口,深入开展再调查、再识别、再精准。通过建立集团帮扶结对工作机制,明确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军分区等单位牵头挂帮8个民族乡,落实项目规划308个,涉及总投资3.09亿元。

实施党建扶贫行动。结合实际探索建立了责任在村落实、组织在村建强、干部在村成长、资源在村整合、成效在村检验的“五在村”机制,各县(市、区)分别打造3个以上党建扶贫市级示范点。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和村支“两委”建设,选好配强贫困村“第一书记”,深入推进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健全完善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联乡驻村包户帮扶责任制。今年对贫困村党组织进行二次甄别,从市直机关企业事单位选派人员220人开展驻村工作,新选派担任第一书记126人,确保全市645个未出列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全覆盖。

驻村第一季度工作总结篇四

1、“播草植绿”工程是我镇今年的重点工作,我村对于此项工作十分重视,截止到目前,我村共投资10余万元用于“播草植绿”工程。栽种柿子树1000棵、紫薇树1000棵、速生杨300棵、松树200科、黄杨5500棵、月季花2800棵、鲜菊花2750棵、鸢尾1500棵。出动人员225人次,动用车辆300车次,树立提示标牌20块。

2、对东四巷和东六巷两条街道进行硬化,硬化面积650平方米,投资4.5万元。

3、重新粉刷花墙xx33米,并修砌损坏的花墙,投资共计8000余元。

4、平整土地500平方米;清理生活垃圾101.5吨;清理建筑垃圾150吨;清理柴草50立方米;清除乱堆乱放25处;清除卫生死角3处,共投资2万元。

6、为丰富我村村民生活,组建了秧歌队,投资共计1万余元。

7、对外流转耕地60余亩。

(一)保质保量地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做好党建、党务公开工作,搞好党组织活动,严格把关,发展党员。

(三)按照镇党委的要求,重视奥运安保工作,做好治安巡防、矛盾排查等工作,维护村庄和谐稳定,为奥运营造良好社会秩序。

(四)做好“播草植绿“的后序工作,管护好已栽种的花草,多与林业站工作人员沟通、请教,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做好“播草植绿”工程,营造优美环境。

(五)加强韩凤路两侧观光农业建设。组织村民外出参观,学习先进经验;成立大白杏种植合作组织,加强农产品组织化、品牌化建设。

驻村第一季度工作总结篇五

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扶贫移民局的正确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我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和市委关于推进扶贫帮扶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把驻村帮扶工作与当前正在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走基层活动紧密结合,引导干部真正下沉到村、扶持到户,扎实开展相关工作,驻村帮扶工作取得了明显实效。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高度重视,思想统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驻村帮扶工作,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于中共广安市第四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广安市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广委发〔2017〕13号),根据此文件和省委组织部关于干部驻村相关文件精神,庚即先后制发了《关于印发〈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工作方案〉的通知》(广组通〔2017〕70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选派到村任职第一书记管理考核的通知》(广组通〔2017〕92号)、《关于印发〈广安市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考核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广直委发〔2017〕10号)和《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市委四届九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实施意见》(广直委发〔2017〕17号)等文件。建立市级领导和市级部门驻村工作制度,我市38名市级领导、132个市级部门和区市县572家单位结对帮扶820个贫困村,近10000名干部职工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结亲结对,全市每个贫困村实现1名联系领导、1个驻村工作组、1-3个帮扶单位、1名第一书记,每个贫困户都有1名帮扶责任人的五个一包村包户全覆盖。今年8月,各部门(单位)准确把握省、市对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把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作为我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三严三实要求的重大实践,全市所有驻村干部全部按要求脱产到岗履职,在全市形成领导力量统筹、部门力量整合、干部力量集中的扶贫攻坚强大合力。

(二)立足民生,倾情帮扶。按照省市的总体部署,坚持水、电、路、田、房五位一体同步攻坚,全力夯实贫困村基础条件。一是大力实施安居工程。就地解决和改建农户住房1122户,异地搬迁贫困农户466户;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建山坪塘、蓄水池289口,新修和修引水灌溉68.18千米,新建垃圾处理房(池)200余个,自来水入户2105户;三是加强交通建设。今年新建、改建村级公路、便民路579.5公里;新建、改建桥梁32座;改善了农村交通条件。四是强化农民技能培训。实用技术培训4.5万人次,增强了农民致富能力。五是实施教育扶贫,救助贫困学生65466名,有效解决农村上学难的问题。各级帮扶单位(部门)共为贫困村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1807.59万元。六是修建村级公共服务场所。修建维修村卫生室5个、村文化活动室13个、村级活动场所27处,有力改善了贫困村等村基础设施,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为提高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1.落实扶贫帮扶机制。建立完善定期走访、帮扶协调、长效管理等一系列扶贫帮扶机制制度。市县两级领导、机关干部参与帮扶的每个月至少定期走访两次帮扶贫困户,深入村、户,了解实际情况,认真细致地搞好调查摸底,及时掌握贫困村、贫困户致贫原因、帮扶需求等,做好基础性服务工作。帮扶干部在全面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帮助贫困户认真分析贫困主要原因,理清扶贫帮扶工作思路,根据实际及时采取扶贫帮困措施,改变以往单一的阶段性或节日性捐助形式,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引导和帮助帮扶对象逐步提高生产自救能力。一是在思想上帮扶。与被帮扶的贫困户多次谈心交心,帮助他们克服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引导梳理勤劳致富观念。二是在生活上帮扶。帮扶责任人根据当地资源、自然条件、劳动力情况和发展意愿等实际情况,制定发展规划,重点解决饮水难、读书难、住房难、看病难等实际问题,协助贫困户引进项目、发展产业,提高自身发展能力。同时协调、跟踪有关部门落实相关帮扶措施,联系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帮扶。三是在培训上帮扶。帮扶责任人积极联系有关部门,加强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用技术方面的培训;对缺乏劳动力的贫困户实施智力扶贫,主要推进其子女免费就读技工学校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熟悉掌握1-2门职业技能,为今后脱贫打好基础。四是在生产上帮扶。在贫困村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帮扶模式,帮助贫困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等特色产业,更好地建立贫困户长效脱贫机制,促进贫困户增收脱贫致富。五是在就业上帮扶。协助有就业意愿和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与用人单位、企业的沟通联系,配合人社局为其提供劳务、就业信息,积极引导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贫困户的经济收入。

2.落实产业项目精细规划。在深入分析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致贫原因,第一书记带领村级干部,按照先差后好、先难后易、先远后近的原则,由所在乡镇、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扶贫对象,根据贫困原因和帮扶需求逐村逐户制定扶贫规划和脱贫计划,使建档立卡工作与各项扶贫政策相衔接,扶贫措施与贫困现状相对应,做到了村村有规划、户户有计划,并发展壮大村级产业,以期实现贫困村如期全部脱。

3.夯实基层组织建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组按照建设五个好村党组织要求,重点帮助联系村抓好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建设、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四项工作,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增强了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各帮扶部门党组织通过与村党组织援建活动阵地、共过组织生活、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引导村级党组织和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协调帮助820个村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举办各级培训班1060期,培训各级干部群众23100人次。

4.密切干部群众联系。各联系单位和驻村干部把双联和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作为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重要载体,把专题教育作为双联和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有力保障,不断强化群众观念,组织广大联村联户干部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让人民群众在了解政策、提升技能中开阔眼界、脱贫致富,让干部和群众在结对帮扶、共促发展中密切关系、双向受益。全市干部职工和第一书记们深入农户家中,奔赴田间地头,感知百姓冷暖,共谋致富之策,收集村民反映民意11460条,化解矛盾纠纷9642起,帮办各类实事28226件次,解决各类急难事1749件,开展义诊15124人次,捐送棉衣、大米、面粉、食用油、书籍、化肥等折合资金2654.8万元。各驻村干部在进村入户开展帮扶中,接地气、受教育、炼意志、提本领,真正使双联和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成为机关作风转变的形象提升工程、教育培养干部的能力锻造工程、造福人民群众的德政民心工程。

(三)完善督查考核机制。切实加强驻村帮扶下派干部的日常管理,市委、市政府将双联、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实行单项考核。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市双联办、市委农办、市扶贫移民局等单位认真履行职责,结合重点工作推进,采取查、看、问、核等方式重点督查。同时,注重发挥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组职责,强化日常督导、跟踪问效。按照考核细则的要求,从职责要求、吃住要求、走访要求、纪律要求等方面对第一书记的管理和对驻村工作组及成员工作职责、到村时间、帮扶要求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规定。目前,全市所有下派干部都能做到沉下身子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与群众认亲戚、结对子,切实帮助贫困村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宣传惠农政策,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卓有成效地推动了当地产业发展,贫困户年均收入明显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7年,我市驻村帮扶工作在全市单位(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欢迎。但与省上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相比,还存在差距和不足。一是工作进展不够平衡。个别单位和联户干部对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重视不够,认识还不到位,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工作推进节奏慢,进展不平衡,措施落实不到位,帮扶成效不够明显。二是跟踪服务不够到位。个别单位和干部对村情户情整体把握不够全面,制定的帮扶规划和方案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发展定位还不够准确,在产业跟踪服务上,缺乏长效性、连贯性、持续性。三是协调配合不够紧密。个别牵头单位作用发挥不明显,沟通、协调等制度落实不够有力,统筹协调不够,沟通衔接不及时,配合落实还不到位,缺乏整体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联村与联户不协调。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很抓扶贫帮扶工作管理薄弱环节,创新工作方法,理顺各方关系,推动驻村帮扶工作提档升级。

一是整合各方资源,切实增强工作合力。在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多向贫困村倾斜,帮助解决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各种难题。进一步明确派出部门是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管理服务的责任主体,对驻村工作组既要从严要求、从严管理,更要在政治上、生活中主动关心爱护,帮助解决资金投入、物资帮扶、项目信息等问题。

二是强化教育培训和帮带指导,着力提升驻村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帮扶干部的任职培训,采取组织观看电教片、邀请农村干部授课、组织帮扶干部交流讨论等方式,丰富帮扶干部农村工作技巧、涉农政策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帮助他们了解基层情况、规律和特点,掌握基层工作的方式方法,增强抓党建、保稳定、促发展的能力。建立帮带制度,引导乡镇党委选派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熟悉派驻村情况的包村干部,带领帮扶干部开展工作,教授基层工作经验。

三是健全工作制度,做好管理,突破重点难点,干好帮扶工作。建立健全定期督查、工作例会、日常管理、考核奖惩等制度,加强对选派工作的管理和考核,确保驻村干部全身心投入工作。要求各驻村工作组到村任职后,尽快开展走访调研,尽快拿出工作的思路,突出抓好扶贫攻坚、组织建设、经济发展、和谐稳定等重点工作。

驻村第一季度工作总结篇六

2020年是李家嘴村计划整村脱贫出列的一年,市住房局驻村工作队将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紧紧围绕“贫困村出列”标准,结合李家嘴村实际,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思路,坚持开发式帮扶的基本方针,瞄准贫困人口,以增加贫困户收入为核心,以改善贫困户生活条件为重点,以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为目标,充分发挥包保责任干部积极性,利用和发挥驻我局的人才、物资、资金、技术、信息优势,对贫困户实行有效的帮扶,使贫困户尽快脱贫。把扶贫攻坚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强化领导,明确任务,落实责任,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机制,着力培育特色主导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加强公共服务、提升发展能力,以更高的重视程度、更大的投入强度和工作力度,紧盯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必须打赢李家嘴村2020年整村脱贫的攻坚战。

驻村第一季度工作总结篇七

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扶贫移民局的正确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我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和市委关于推进扶贫帮扶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把驻村帮扶工作与当前正在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走基层”活动紧密结合,引导干部真正下沉到村、扶持到户,扎实开展相关工作,驻村帮扶工作取得了明显实效。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高度重视,思想统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驻村帮扶工作,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于中共广安市第四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广安市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广委发〔2020〕13号),根据此文件和省委组织部关于干部驻村相关文件精神,庚即先后制发了《关于印发〈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工作方案〉的通知》(广组通〔2020〕70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选派到村任职第一书记管理考核的通知》(广组通〔2020〕92号)、《关于印发〈广安市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考核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广直委发〔2020〕10号)和《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市委四届九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实施意见》(广直委发〔2020〕17号)等文件。建立市级领导和市级部门驻村工作制度,我市38名市级领导、132个市级部门和区市县572家单位结对帮扶820个贫困村,近10000名干部职工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结亲结对,全市每个贫困村实现1名联系领导、1个驻村工作组、1-3个帮扶单位、1名“第一书记”,每个贫困户都有1名帮扶责任人的“五个一”包村包户全覆盖。今年8月,各部门(单位)准确把握省、市对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把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作为我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三严三实”要求的重大实践,全市所有驻村干部全部按要求脱产到岗履职,在全市形成领导力量统筹、部门力量整合、干部力量集中的扶贫攻坚强大合力。

(二)立足民生,倾情帮扶。按照省市的总体部署,坚持水、电、路、田、房“五位一体”同步攻坚,全力夯实贫困村基础条件。一是大力实施“安居工程”。就地解决和改建农户住房1122户,异地搬迁贫困农户466户;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建山坪塘、蓄水池289口,新修和修引水灌溉68.18千米,新建垃圾处理房(池)200余个,自来水入户2105户;三是加强交通建设。今年新建、改建村级公路、便民路579.5公里;新建、改建桥梁32座;改善了农村交通条件。四是强化农民技能培训。实用技术培训4.5万人次,增强了农民致富能力。五是实施教育扶贫,救助贫困学生65466名,有效解决农村上学难的问题。各级帮扶单位(部门)共为贫困村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1807.59万元。六是修建村级公共服务场所。修建维修村卫生室5个、村文化活动室13个、村级活动场所27处,有力改善了贫困村等村基础设施,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为提高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1.落实扶贫帮扶机制。建立完善定期走访、帮扶协调、长效管理等一系列扶贫帮扶机制制度。市县两级领导、机关干部参与帮扶的每个月至少定期走访两次帮扶贫困户,深入村、户,了解实际情况,认真细致地搞好调查摸底,及时掌握贫困村、贫困户致贫原因、帮扶需求等,做好基础性服务工作。帮扶干部在全面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帮助贫困户认真分析贫困主要原因,理清扶贫帮扶工作思路,根据实际及时采取扶贫帮困措施,改变以往单一的阶段性或节日性捐助形式,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引导和帮助帮扶对象逐步提高生产自救能力。一是在思想上帮扶。与被帮扶的贫困户多次谈心交心,帮助他们克服“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引导梳理勤劳致富观念。二是在生活上帮扶。帮扶责任人根据当地资源、自然条件、劳动力情况和发展意愿等实际情况,制定发展规划,重点解决“饮水难、读书难、住房难、看病难”等实际问题,协助贫困户引进项目、发展产业,提高自身发展能力。同时协调、跟踪有关部门落实相关帮扶措施,联系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帮扶。三是在培训上帮扶。帮扶责任人积极联系有关部门,加强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用技术方面的培训;对缺乏劳动力的贫困户实施智力扶贫,主要推进其子女免费就读技工学校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熟悉掌握1-2门职业技能,为今后脱贫打好基础。四是在生产上帮扶。在贫困村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帮扶模式,帮助贫困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等特色产业,更好地建立贫困户长效脱贫机制,促进贫困户增收脱贫致富。五是在就业上帮扶。协助有就业意愿和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与用人单位、企业的沟通联系,配合人社局为其提供劳务、就业信息,积极引导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贫困户的经济收入。

2.落实产业项目精细规划。在深入分析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致贫原因,第一书记带领村级干部,按照先“差”后“好”、先难后易、先远后近的原则,由所在乡镇、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扶贫对象,根据贫困原因和帮扶需求逐村逐户制定扶贫规划和脱贫计划,使建档立卡工作与各项扶贫政策相衔接,扶贫措施与贫困现状相对应,做到了村村有规划、户户有计划,并发展壮大村级产业,以期实现贫困村如期全部脱。

3.夯实基层组织建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组按照建设“五个好”村党组织要求,重点帮助联系村抓好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建设、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四项工作”,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增强了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各帮扶部门党组织通过与村党组织援建活动阵地、共过组织生活、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引导村级党组织和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协调帮助820个村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举办各级培训班1060期,培训各级干部群众23100人次。

4.密切干部群众联系。各联系单位和驻村干部把“双联”和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作为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重要载体,把专题教育作为“双联”和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有力保障,不断强化群众观念,组织广大联村联户干部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让人民群众在了解政策、提升技能中开阔眼界、脱贫致富,让干部和群众在结对帮扶、共促发展中密切关系、双向受益。全市干部职工和第一书记们深入农户家中,奔赴田间地头,感知百姓冷暖,共谋致富之策,收集村民反映民意11460条,化解矛盾纠纷9642起,帮办各类实事28226件次,解决各类急难事1749件,开展义诊15124人次,捐送棉衣、大米、面粉、食用油、书籍、化肥等折合资金2654.8万元。各驻村干部在进村入户开展帮扶中,接地气、受教育、炼意志、提本领,真正使“双联”和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成为机关作风转变的形象提升工程、教育培养干部的能力锻造工程、造福人民群众的德政民心工程。

(三)完善督查考核机制。切实加强驻村帮扶下派干部的日常管理,市委、市政府将“双联”、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实行单项考核。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市“双联”办、市委农办、市扶贫移民局等单位认真履行职责,结合重点工作推进,采取“查、看、问、核”等方式重点督查。同时,注重发挥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组职责,强化日常督导、跟踪问效。按照考核细则的要求,从“职责要求、吃住要求、走访要求、纪律要求”等方面对“第一书记”的管理和对驻村工作组及成员“工作职责、到村时间、帮扶要求”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规定。目前,全市所有下派干部都能做到沉下身子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与群众认亲戚、结对子,切实帮助贫困村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宣传惠农政策,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卓有成效地推动了当地产业发展,贫困户年均收入明显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2020年,我市驻村帮扶工作在全市单位(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欢迎。但与省上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相比,还存在差距和不足。一是工作进展不够平衡。个别单位和联户干部对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重视不够,认识还不到位,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工作推进节奏慢,进展不平衡,措施落实不到位,帮扶成效不够明显。二是跟踪服务不够到位。个别单位和干部对村情户情整体把握不够全面,制定的帮扶规划和方案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发展定位还不够准确,在产业跟踪服务上,缺乏长效性、连贯性、持续性。三是协调配合不够紧密。个别牵头单位作用发挥不明显,沟通、协调等制度落实不够有力,统筹协调不够,沟通衔接不及时,配合落实还不到位,缺乏整体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联村与联户不协调。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很抓扶贫帮扶工作管理薄弱环节,创新工作方法,理顺各方关系,推动驻村帮扶工作提档升级。

一是整合各方资源,切实增强工作合力。在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多向贫困村倾斜,帮助解决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各种难题。进一步明确派出部门是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管理服务的责任主体,对驻村工作组既要从严要求、从严管理,更要在政治上、生活中主动关心爱护,帮助解决资金投入、物资帮扶、项目信息等问题。

二是强化教育培训和帮带指导,着力提升驻村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帮扶干部的任职培训,采取组织观看电教片、邀请农村干部授课、组织帮扶干部交流讨论等方式,丰富帮扶干部农村工作技巧、涉农政策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帮助他们了解基层情况、规律和特点,掌握基层工作的方式方法,增强抓党建、保稳定、促发展的能力。建立帮带制度,引导乡镇党委选派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熟悉派驻村情况的包村干部,带领帮扶干部开展工作,教授基层工作经验。

三是健全工作制度,做好管理,突破重点难点,干好帮扶工作。建立健全定期督查、工作例会、日常管理、考核奖惩等制度,加强对选派工作的管理和考核,确保驻村干部全身心投入工作。要求各驻村工作组到村任职后,尽快开展走访调研,尽快拿出工作的思路,突出抓好扶贫攻坚、组织建设、经济发展、和谐稳定等重点工作。

驻村第一季度工作总结篇八

一是做好年度考核。按照市县组织部门要求,驻村工作队认真撰写工作总结及个人述职报告,做好年度考核准备工作。今年年初,临泉县委组织部、临泉县扶贫局派出考核组,采取现场述职、实地考查、群众评议等方面,对驻村工作队进行了考核。经考核,3名驻村工作队员1人获年度考核优秀等次,2人获称职等次。1人被评为临泉县2019年度“优秀驻村扶贫干部”。

二是认真总结谋划。对2019年驻村工作进全面梳理,检查年度驻村帮扶计划落实完成情况,认真总结经验,剖析存在问题,及时上报年度工作总结,在此基础上谋划制定202x年度驻村工作计划。3月上旬,按要求市县扶贫工作要求,结合谢李村实际,及时起草修订了市数据资源管理局202x年度定点帮扶工作计划,为市局党组做好202x年度定点帮扶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三是从严自我管理。今年以来,驻村工作队进一步加强自我管理,做到目标要求不变,充分认识脱贫坚形势的严峻性、任务的艰巨性和时间的紧迫性,主动加压做好驻村扶贫工作;行动力度不减,不因谢李村已经完成“村出列”任务而有丝毫松懈;业务学习不松,积极参加县、镇组织的扶贫业务知识考核和周访谈活动,通过考核、访谈,提升业务水平,做到扶贫业务知识“一口清”。

四是加强入户走访。把日常入户走访作为驻村工作一项重要内容,以实际行动架起党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3月上旬疫情防控形势好转,按照临泉县“就业脱贫攻坚月”活动部署和“两送三看”要求,驻村工作队先后到房老庄自然村、李王庄自然村、闫庄自然村、洪庄自然村、李小桥自然村入户走访,了解贫困人员外出务工情况以及在校学生线上学习情况,督促改进家庭环境卫生。

五是当好桥梁纽带。认真做好市数据资源管理局月度入户走访协调衔接工作,同时注重扶贫与扶志相结合,积极倡导群众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组织村广场舞队先后参加在桃花行政村举行的202x年安徽省乡村春晚临泉县艾亭镇桃花店村专场演出,以及在阜阳市民中心举行的市数据资源管理局202x年迎新晚会,使她们走出乡村、融入城市,树立自信、传播快乐。

(二)关于脱贫攻坚工作

一是抓好党建引领。今年以来,我们把抓好基层党建作为驻村工作的重要任务,先后组织谢李村迎新茶话会、“升国旗仪式”、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新年贺词等活动。春节之后,面对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全村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献计出力。

二是抓好工作统筹。按照李锦斌书记“四帮四促”、市委市政府四大增收行动、“八个一律”“二十项措施”和临泉县委县政府“八个一律”“二十七项措施”等要求,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对照镇工作调度任务清单制定任务分解,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人。同时,积极推进全村环境整治、废旧村部利用和产业项目谋划等工作,确保脱贫攻坚工作有序推进。

三是抓好复工复产。积极入户宣传临泉县特色种养业奖补办法,引导贫困户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家庭收入。同时,按照“四个一批”要求,认真做好务工人员返岗就业、就地就业。截至目前,全村3127名外出务工员已返岗就业2473人,返岗率79。1%;贫困劳动力人588人中务工未回93人,已务工360人、计划外出有门路107人,通过临时性岗位在村就业2人。

四是抓好问题整改。积极做好市、县扶贫局脱贫攻坚巡视巡查和问题交办,以及发现问题后续整改,高标准做好3月底即将进行的“县摘帽”国家第三方评估检查准备工作。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对1户五保户未安装自来水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为5户贫困户实施了危房改造,2户边缘户和8户贫困户实施了低保扩面,基本实现了危房户、低保户和饮水安全户动态“清零”。

五是抓好难题破解。通过常态化的走村入户走访熟悉村情、掌握民情,紧盯群众的困难不放。今年以来,积极与县、镇各有关部门协调,及时为困难群众李培汉、闫成森、李成英等15户申请办理低保,为危改户闫成森、谢时学等协调宅基地,协调处理徽香逸食品有限公司与大王庄自然村村民关于土地租赁、洪庄自然村村民关于村道修建等民事纠纷。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个别村“两委”工作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业务知识不熟练,对危房、低保、饮水安全多次摸排仍存在漏报等情况。二是环境整治推进缓慢,效果不明显,柴草杂物乱堆乱放的现象依然存在;沟塘清淤缺乏后期管理,存在一清了之的现象;土地复垦周期长,少数群众不配合。三是少数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还存在着“攀贫”“赖贫”等现象,尤其14、15贫困户因享受政策较少,对脱贫攻坚工作有抵触情绪;部分群众家中有点困难,就要求吃低保,尤其是明知道不符合条件而要求吃低保的问题比较突出。四是村里的企业、产业没有形成规模,大多以自主经营为主,市场竞争力不强,销售渠道少风险高。五是村集体经济来源单一,自我造血能力不足,缺乏发展后劲。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抓好村级党建工作。加强全村党员信息管理,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组织生活制度,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强化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切实抓好《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学深悟透扶贫思想精髓,带领全村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吸纳培养和党员发展工作,力争本年度内发展1-2名新党员。

二是统筹抓好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严格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脱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意见》(阜疫指[202x]42号)要求,围绕“八个一律”“二十条举措”,督促帮扶责任人定期开展入户走访,提高走访质量。加大日常走访力度,及时了解掌握返贫监测户、边缘户和未脱贫户跟踪随访,因户因人制定帮扶措施,确保已脱贫户稳定脱贫,尚未脱贫的14户46人如期脱贫。

三要多措并举兴产业促就业。通过开展“四大增收”行动和“两送三看”活动,引导有劳动能力、有发展意愿的困难群众,特别是因疫情原因暂时无法外出的困难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因地制宜实施蔬菜、中药村等种植和生猪、山羊等养殖短平快项目。围绕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指导管好用好村光伏电站,依法依规公开拍租村集体沟塘、建设用地等。积极开展电商扶贫,加强网点建设,提高引带作用。推动开展土地流转、闲置老村部变招商车间等工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