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通用11篇)

  • 上传日期:2023-09-23 21:14:15 |
  • 文锋 |
  • 7页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写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篇一

本文目录

  1. 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2. 学校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3. 农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4.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深化。科学发展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新的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认识的升华。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改革以何种观念统领将关系到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关系到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决策。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纲领,也是推动科学、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的指导纲领。教育科学发展观是在教育领域,破除传统的、被长期束缚的思想观念,树立起现代化的、科学的发展观。教育科学的发展观是有时代特色的、符合时代需要的发展理念。只有具有一流的发展观,才能办出一流的教育。这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真知见。教育作为人类最具特色的自觉行为,都是在一定观念指导下进行的。教育科学发展观不是空洞的,它深深地嵌入教育的体制、机制和教育发展的全过程;教育科学发展观也不是主观臆想的,它是根据历史和时代所提出的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密切联系当前中国教育的实践,产生构建的理论体系。我国教育正处于体制改革和新旧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教育改革越是深化,实践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就越需要科学的回答。由于教育的复杂性和周期性长的特点,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才能促进教育的健康发展。从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客观实践出发,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点是实事求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针是优先、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上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辩证统一,贯穿于我国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创新的全过程,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教育的发展不仅要自觉地把握和尊重教育的客观规律,而且还要尊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教育改革多年的发展实践表明,教育的蓬勃发展和不断扩张是教育当前和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知识资本的形成,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教育的基础地位不断提高,特别是世纪年代中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定,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促进了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扩张,教育的发展处于最好的时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同时,教育的快速发展使传统教育体制、机制和模式面临着空前严峻的挑战,社会和市场对教育的需要,带来了教育的失范和失序。由于教育是具有先导性,且系统性很强、周期性长、牵涉面广泛的庞大的体系,要把教育的事情办好,最基本的是我们应当客观地、实事求是地面对当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如,教育观念滞后,教育结构失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教育制度和管理僵化,制约了教育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高校扩招后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教学质量都不堪重负;教育的乱收费引起群众的不满等。办教育最需要科学的、严谨务实的作风,切忌浮躁、贪大求洋、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作风,但是,不尊重教育客观规律,不顾主客观条件,盲目地追求高层次、大规模,组建了不少万人、数万人、十万人的大学,如果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问题和矛盾就会越积越多。盲目、浮燥——这是教育的大忌,是与求真务实相背离的。如果我们不能清醒地看到这些问题,教育的发展及其负面影响将是长远的、不可低估的,甚至会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稳定的大局。教育面临这些矛盾和问题,究竟采取什么态度我们既不能回避,也不能采取主观臆断的态度,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教育发展观为出发点,遵循教育的规律办学,求教育发展的态势之真。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也是我党的基本思想路线,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教育的发展要从我国教育的现实基础和条件出发,寻求发展的路径。在发展的问题上,有的人存在短视行为,不顾现实条件,不管有无条件蜂拥而上规模,追求高速度和大发展,这些都是与求真务实的教育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的。

教育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深入探索、研究“教育”这个客观事物在新形势下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不断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思考和理论研究过程;实事求是地认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需受教育的群体庞大,而教育经费短缺的国情。彻底转变观念,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分析解决教育系统存在的种种复杂矛盾,是树立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必要前提和立足点。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满足社会大众对教育的迫切要求,一定要树立自觉的、求真务实的、与时俱进的教育科学发展观,这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也是我们立论的基础。

二、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教育是一种以培养人为目的的社会活动,必然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一种尺度,一种价值。教育科学发展观认为:教育是人的教育,是对人的价值意义的认定,教育的目的是对人的身心发展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直接影响,从而提高人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发展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使人的个性得到发展。人是教育的主体,标志着教育是人性化的、充满人文关怀的价值观。以人为本是新的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原则和根本目的,离开了这个根本原则,教育发展就成了空谈。以人为本标志着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和提升,是尊重人的地位、人的尊严、人的权利,人的需要,一切为了现实的、社会的、具体的人。以人为本并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单纯的、抽象的、自然存在的人,人如果停留在自然状态,仅是纯粹生物意义上的自然存在物。人是社会存在物,是社会化了的人的存在,社会是通过人的自觉、自主、自为的活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赋予了人作为社会人的意义价值。教育科学发展观认为:更为重要的是关注人的价值、人的素质和人的意义的存在。关注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要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主要环节是接受教育。人的力量、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受动性的,只有当人学习了知识,才有力量。每个人不仅有自我生存的需要,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即进行自我完善、自我创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同时这也是现代社会对人的需求。未来社会的竞争,最重要的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关键是教育,教育科学发展观应该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自觉理念,这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根本路径。只有把教育提升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才能把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赢得竞争的主动权,这是以人为本发展观的核心。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科学发展观,要把大人才观摆在突出的地位,这样我国才能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和关键是国家经济实力、企业管理和科技竞争力,而其实质是人才的竞争。无论是经济的发展,无论是企业管理能力还是科技竞争力,都离不开入,离不开人才。目前我国需要大批高知识、高科技的人才,我国才能形成世界性的科技创新中心,但是目前我国还有相当差距。虽然我国东部已经成为成功的技术应用者,整个中国正逐步成为技术应用型大国,但是国际核心竞争力偏低,科技竞争力较弱,却是不争的事实。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要培养出大量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级人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是经济、企业、教育和科技竞争力的关键和核心,只有尽快进行人才开发才能有效地支撑我国竞争力的提升,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人的个性也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以人为本的教育科学发展观,超越了只追求某一个方面的片面性发展的局限,肯定了在社会、经济、科技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培养,突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关注人的本质力量,提升人的自觉自为全面发展的主体地位,这与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重视以人为本就是尊重做人的人格、肯定人的尊严,就是尊重人的学习、受教育的权利,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重中之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目的是为了人,关键是要关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信息化、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更需要人的全面发展。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制度和教育体系,构建学习型社会,使社会全体成员都能享有终身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

首先,要从观念上重视人的终身受教育权,树立终身学习体系的紧迫观念。我国一贯重视学历教育,这无疑是很重要的,但是在信息、经济瞬息万变,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学历教育,或学校“一次性”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的需要,人们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也只是为今后的学习打基础,许多知识、技能和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在工作的实践和职业的培训中获得的,即使是大学毕业生,所学的知识二年后就有一半已经过时。因此,在职教育、继续教育、培训将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种学习化社会,必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技术和文比水平,促进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建立终身学习化社会,既是尊重人受教育的平等权利,也是广大群众自我完善的迫切要求。

其次,要提供学习化社会的制度保障,建设学习化的社会环境。要打破传统封闭式的办学模式,使学校融入社会,特别是发挥高校建设终身教育的积极作用。为人们提供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终身学习的平台,教育制度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是学习化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国际社会通行的原则。教育已不是某些杰出人才的特权,或某一特定年龄的规定活动,仅靠学校或通过单独的机构不能对其社会的一切成员都提供学习的机会。教育现在是、而且将来也越来越是每个人的需要,我们不仅必须发展小学、中学、大学教育,而且还必须超越学校教育的范围,把教育的功能扩充到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我们把这个社会称之为“学习化的社会”;我国目前与构建学习化社会还有相当差距。社会的教育科学发展观的价值,不仅是只满足个人的需要,更重要的意义是满足社会的需要,这是作为社会人的最本质的需要,也是每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努力创造学习化的社会环境。传统教育观强调学习是灌输,学生是被动接受的过程,以应试教育为目标,以教师为主,学生围着教师转;科学教育观强调学生是主体,学习是独立自主、生动活泼的、自由自觉的学习过程,教师要围绕学生转。学习化社会是以学习者为主体、为中心的社会形态,学习成为国家政治和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和社会为学习者提供多种方式、多种层次、多种手段的学习机会,学习成为社会最广泛、最普遍的、人人都能参与的行为。终身教育时代,一切为提高人的素质,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这不仅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不仅是以人为本的要求,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针是可持续发展

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关于教育发展的新的战略思想。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把优先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平等发展观念注入教育发展的观念中,这既是经济也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首先,教育要优先、全面发展,这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前瞻观。知识经济时代,决定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发展速度、发展程度的不是物质资本,而是人力、知识资本,知识贫困是经济贫苦之源。教育是有战略性、先导性的产业投资,教育投资是一种改变人自身、改变现实世界的强大力量。

教育必须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需要国家、社会和市场共同介入教育,改变教育仅仅是消费投入的错误理念,最关键的是政府要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和保证教育的优先发展。目前我国教育的发展还处于相对落后阶段,用于教育的投入还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指数,这是不符合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决策的,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屏障。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既是我国教育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认为:社会的发展是个有机的整体,教育是社会有机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知识经济时代不同于农业和工业经济时代,它是以现代科技为中心,建立在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基础之上的,这就决定了教育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居于先导和基础的地位。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把教育列为“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性行业”。教育在知识经济和知识创新中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教育发展的状况将决定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整体性、全局性、前瞻性的战略发展观,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定位,说明各种人才的培养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滞后性,因此,必须对未来社会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有高瞻远瞩的战略规划。制订科学的长期、中长期的发展目标和规划,形成多阶段、多形式、多种类、多层次全方位的大教育系统,这就扩大和延伸了发展的视野,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也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和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又要突出重点,着眼于基础教育,正确处理好初等、中等、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九年义务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基础,也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政府一方面要切实承担起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完善农村的义务教育体系;另一方面要扩大和发展高等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要尽快建设完善的、现代化的国民教育体系。当代教育的整体化改革的趋势不断加强,从教育的理念、体制、结构,到教育的政策、内容、方法、课程等的不断革新,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国民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教育面临着不同的矛盾和课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和分配不合理、教育资产的管理体制僵化,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将决定和影响我国教育今后的发展状况,必须进行制度的改革、创新,以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为指导,构建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制度、现代教育财政制度,调动市场和民间资本投资教育,为教育持续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其次,教育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环节。在社会这个庞大的系统中,教育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教育的协调发展是研究、寻求教育与社会其他子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条件。所谓教育协调发展,一是指教育系统与其他子系统如与科技系统、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二是指教育系统内部的各种关系,诸如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阶段性与连续性教育、职业培训与终身教育、国办教育与民办教育、教育体制与机制的改革、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等等,必须通过宏观调控,使之协调、均衡的发展。协调得当,相得益彰,达到双赢;否则将两败俱伤,后果严重。协调发展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节点。

第三,教育可持续发展方针的价值观是:教育的平等发展观是对教育价值观的定位,是现代教育价值观的必然选择,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受教育权利是被世界人权宣言和我国宪法赋予的人之为人的基本权利。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育公平、平等性更加关注,对受教育的权利更为重视。我国宪法第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权利不仅是受宪法保护的法定的平等权利,而且我国的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也确立了教育的公平性、平等性,说明我国对受教育平等权的实体立法制度是很重视的。但是如何使受教育权利从法定权利,转化为每个公民的现实权利如何在公民受教育权利被侵害时能得到法律的保障和救济我国在程序法上对教育权利的法律保障还存在较大差距。受教育权的不平等,从宏观上有城乡之间的教育财政资源的不均等,公民受教育的机会不平等,国办与民办学校在许多方面的不平等;从微观上有学生与学校、学生与教师之间发生纠纷时没有教育程序法,如教育诉讼法、教育行政复议法等,导致司法的被动,受教育的平等权往往得不到应有的保证。落实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教育必须以全面、协调、平等的发展为基本内容,以整体观、协调观、平等观确立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2) | 返回目录

调研地点;多媒体教室

调研主题: 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学校和谐发展

调研过程:1、分组讨论         

2、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3、支部书记做最后总结

调研总结:

通过此次对科学发展观的调研,使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明确了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及时性与必要性,学会要有意识的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不断将其与学校发展相结合,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分析。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深化。科学发展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新的领导集体对中国建设客观规律认识的升华。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改革以何种观念统领将关系到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关系到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决策。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纲领,也是推动科学、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的指导纲领。教育科学发展观是在教育领域,破除传统的、被长期束缚的思想观念,树立起现代化的、科学的发展观。教育科学的发展观是有时代特色的、符合时代需要的发展理念。只有具有一流的发展观,才能办出一流的教育。这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真知灼见。

此次对科学发展观的调研,明确了影响学校和谐发展的问题:

第一,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中部分领导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个别领导工作方法有待改进,工作作风也存在些问题,如工作不落实、不到位,与老师沟通交流较少等。

第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质量求生存,质量求发展,影响我校教学质量提高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1、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从总体情况看,学校人才总量不足,尤其是专任教师数量不足;人才结构不尽合理,高学历人才、学科带头人紧缺,中级职称人员比例偏低,名师较少。

2、学校各项制度有待应进一步完善,学校执行制度体现公平公正前后连贯不够。

第三,后勤管理有待加强。

二是教工和学生住宿住宿及用水条件亟待改善。

第四、后进生管理和转化工作缺乏创新性和时效性。

为了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学校和谐发展,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改进工作方法,深入群众。

二、努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人才是兴校之本、强校之本,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是我们当前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工作。首先,突出重点,筑造凝聚人才的高台。目前,学校的发展是全校教职工最为关注的事情,也是我校吸引和稳定人才的根本出路。对于学校的发展,主要领导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工作,但教职工对工作进展情况不了解,对结局不明朗,看不到希望,这是部分教师工作不主动,不热情的主要原因。学校可在适当时机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通报情况,统一思想和认识,同时抽调得力人员,成立工作班子,明确工作任务,制订工作进程表。各部门召开教职工会,展开讨论,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其次,更新人才观念,全面推进人才兴校强校战略。要确立“以人为本”思想,强调教师在学校建设中的核心作用;要坚持人才的科学发展观,尊重人才规律,克服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急功近利行为;要注重人才整体效应的充分发挥;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要加强培养创业型人才。第三,创新机制,优化环境,采取切实措施抓好人才兴校强校战略的实施。要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人才工作的生机与活力;要优化人才环境,为各类人才发挥作用、实现价值提供广阔舞台;要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益;要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切实保证人才强校战略的组织实施。

三、加强校风建设,创新德育管理机制,不断提高校风班风学风的管理水平。增强责任意识,树立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制度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切实把构建文明校园工程,夯实基础,稳固框架,净化表象。赢得社会认可,家长满意。使得学生能在安全和谐的校园里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四、学校要努力加强后勤管理,要积极争取资金,力争得到县政府镇政府教育局的大力支持,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尽快解决制约学校发展问题。随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进一步深入,学校将进一步自查自纠,边学习边整改,以推动学校和谐发展。

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3) | 返回目录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全面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创新了农村经营管理体制,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也是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载体,是一种新的集体经济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在进一步提升农村养殖户经营管理水平,促进畜牧产业优化升级,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榆林村及森地鑫养殖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

榆林村位于郑州高新区沟赵办事处北部,连霍高速公路横贯东西,穿境而过,把榆林村分成南北两部分。全村有两个自然村,土地面积3168亩,其中耕地1974亩。全村现有人口1650人,分为三个村民组。榆林村有孙、冯、贾、贺、李、王、苗等十余姓氏,村民勤劳诚实,民风淳朴。榆林村畜牧业基础较好,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目前全村有养猪、养鸡、养鸭、养牛等养殖户三十余家。3月,榆林村十余家养猪、养鸭养殖户联合起来,成立了高新区首家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郑州高新区森地鑫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注册资本70万元,养殖户共十家,其中,养猪养殖户九家,养鸭养殖户一家。目前,合作社年出栏生猪近xx头,肉鸭3万余只。多年来,各养殖户分散经营带来的经营规模小,扩大规模融资困难,管理水平低,饲养牲畜、家禽因疾病等遭受损失巨大,农产品销售价格不高,集体定价困难等诸多因素是促使各社员联合设立合作社的主要原因。

二、森地鑫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1、组织机构完整,管理制度完善。森地鑫养殖专业合作社制定了合作社章程,建立了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健全了经营、管理、监督、财务等机构工作职责,完善了产品质量管理、财务管理、学习培训、档案管理等内部管理制度,并进行有效的运作。

2、办公场所独立,办公设施完备。森地鑫养殖专业合作社办公地点设在了榆林村村委会,有独立的办公室,并且正式挂牌,借助村委会办公条件,该合作社设施齐全,空间宽敞,条件舒适,气氛融洽。

3、无私奉献,创建初期管理人员不计报酬。森地鑫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理事会、监事会、财务人员等管理层次成员全部主动放弃了工作报酬,提供无偿服务,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树立了良好的口碑,极大地推进了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

森地鑫养殖专业合作社有以下一些基本特点:一是在合作方式上,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二是在经营内容上,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专业合作社能够围绕生猪、肉/蛋鸭等农产品的生产经营为成员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三是在组织管理上,实行自愿结合,民主办社。合作社由养殖户自愿组成,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合作社内部实行民主管理,重大事项由成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四是在办社宗旨上,对内以服务为宗旨,对外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合作社对成员开展技术培训、信息咨询、农资供应,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对外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参与市场竞争,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五是在盈余分配上,让社员得到实惠。合作社无偿、低偿为社员开展技术培训、技术辅导、信息发布,甚至无偿提供良种等;帮助社员进行产品销售,或者按不低于市场价统一收购后销售;加工、销售环节产生的盈余按交易量实行二次分配,给社员带来实惠。

三、森地鑫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带来的积极影响

1、参合养殖户养殖规模相应扩大。合作社成立以后,参加合作社的各养殖户信心增强了,对合作社的未来充满希望,在目前养殖生猪效益远远不如前两年的形势下,各参社成员都相应增加了养殖规模。近期,合作社社员都已经或正在建设新的猪舍,扩大生猪养殖规模。

2、合作社成员经营管理得到加强。森地鑫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后,合作社理事长陈长欣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郑州高新区森地鑫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章程》来管理组织合作社,在养殖户养殖小区的管理、饲料的购买、生猪和肉鸭的饲养以及畜产品的销售等方面都不断加强统一管理。目前,合作社基本形成了数个标准化的养殖小区,合作社组织人员对各养殖小区内外墙进行了统一标准的粉刷,制作了统一的养殖小区牌匾。合作社整体基本实现了生猪饲料的统一购买,饲养过程标准化生产的制度正在积极探索制定中,合作社农产品的销售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新渠道。

3、合作社示范和带动效应开始突显。合作社的筹备设立是在大学生村干部杨明星的指导下严格按照郑州市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标准进行组织的。正是这种高标准、严要求才决定了成立后的森地鑫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组织完整、制度健全、经营规范和运作有序。做为郑州高新区首家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森地鑫养殖专业合作社筹备设立之初就备受榆林村以及周边养殖户的广泛关注,其示范和带动作用开始突显。《郑州高新报》和《郑州日报》都对合作社的成立以及大学生村干部在合作社成立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做了相应报道。该合作社充分调动了广大村民的积极性,引起榆林村及周边养殖户的关注,在森地鑫养殖合作社的带动下,沟赵办事处牛寨村和岗崔村养殖户多次专程到榆林村学习经验,并积极与大学生村干部杨明星取得联系,咨询合作社成立的相关手续,打算成立自己的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牛寨村和岗崔村的养殖合作社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将于近日正式挂牌成立。森地鑫养殖合作社被许多大学生村干部同事亲切的称为“榆林模式”,并且获得较大范围的推广,榆林村养殖合作社的星星之火,逐渐成为高新区农业专业化、产业化的燎原之势。

4、生态养殖技术的引进正在积极洽谈中。长期以来,农村养殖户一直走着小规模、低效益、重污染的“小农养殖”模式,在家庭式的养殖羊肠小道上蹒跚前行。“小农养殖”模式的弊端在于规模小、效益低、污染严重。而污染问题已经是家庭式“小农养殖”模式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突出的重要问题。在农村,养殖业的发展一般都不重视环境保护的问题,往往养殖场周围都是臭气熏天,污水横流,让人很远都不敢接近,养殖场周边居住群众往往意见极大,但是又无可奈何。森地鑫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之初就注意到了这个情况,并下决心彻底解决这个困扰了养殖户多年的顽疾。首先,合作社从管理上对养殖户养殖场所产生的动物粪便进行统一堆放处理,并准备建立大型沼气池来解决动物粪便的消耗问题。更重要的是,合作社正在积极寻求新型生态养殖技术的引进推广工作,准备引进具有猪舍易建、节能增效、生态环保、效益显著和安全放心的生态养猪新技术。生态养猪技术的引进推广,必将使森地鑫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养殖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极大的促进合作社经济效益的大幅提高。进而在榆林村乃至整个郑州高新区养殖业掀起新一轮的技术升级和推动饲养技术的革命,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四、森地鑫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面临的困难

1、资金不足,严重制约合作社健康发展。近两年来,由于生猪生产供过于求,h1n1流感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猪肉消费的大幅度减少,生猪价格一路下滑,曾经一度跌至盈亏线下。养殖业特别是农村生猪养殖户经营效益大不如前,甚至出现了亏损和严重亏损的情况。鑫地鑫养殖合作社的成员多数养殖生猪,因此受影响普遍较大。资金积累不足,银行融资农民个人授信额度较小,养殖户个人扩大规模多数受资金不足的严重制约。合作社引进技术,推进沼气项目因资金困难更是举步维艰。

2、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管理难度大。虽然合作社成立已经半年有余,但是由于合作社成员多年来一直习惯于分散养殖,至今合作社统一管理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就其原因,投资资金困难,合作社产业化发展后劲不足让各参社成员没有得到明显的实惠是重要原因。另外,合作社负责人文化程度不高,信息闭塞,受到的管理知识培训较少,管理水平有限也是重要原因。合作社负责人在合作社威信度不高,在农村这种乡土文化深厚的环境中管理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3、政府重视程度不够,扶持力度不大。一方面,近年来,中央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相继出台,给广大农村群众带来希望,但是各级地方政府对农村重视程度普遍不高,多数惠农政策大都停留在政府文件中,具体实施的为数不多。就郑州高新区来讲,因为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发展工业经济始终是其工作的重点,对农业、农村的关注度就略显不足。具体表现为,森地鑫养殖专业合作社做为高新区首家农民养殖合作社,至今没有获得高新区管委会任何的资金、政策、管理培训方面的扶持。另一方面,政府扶持政策具有短期性,长效机制建立起来困难。具体表现在,高新区工商行政管理分局在办理合作社成立手续中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审批标准。森地鑫成立之初,手续齐全,一周就办下来了营业执照。但是随后的牛寨村和岗崔村办理手续时,工商局以需要办理环境评估等前置手续为由,至今没有给他们办理,严重打击了两村养殖户的参社建社积极性。

五、森地鑫养殖专业合作社下一步打算

1、加强管理,推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向管理要效益,以产品赢得竞争力”是森地鑫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之初就确定的经营方针。合作社成立以来,也正是按照这样的既定方针做的,合作社从统一购买生猪饲料开始,逐步推行养殖过程的标准化生产,以高品质的畜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并不断做大做强。目前,合作社整体基本实现了生猪饲料的统一购买,养殖过程标准化生产的制度正在积极探索制定中,合作社畜产品的销售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新的渠道。

合作社从加强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入手,对各养殖小区内外墙进行了统一标准的粉刷,制作了统一的养殖小区牌匾,基本形成了数个标准化的养殖小区。另外,加强了猪舍的清洁卫生、动物粪便的集中统一堆放处理等生产过程的环境保护方面管理,树立了合作社养殖户与非合作社养殖户的较大区别。生态养猪技术的引进推广,必将使森地鑫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极大的促进合作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大幅提高,进而在榆林村乃至整个高新区养殖业掀起新一轮的技术升级和饲养技术的革命,起到更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2、品牌化经营,做大做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今后,森地鑫养殖专业合作社计划建立自己的畜牧网站,推广合作社引进开发的养殖新技术,广泛宣传合作社畜产品,为下一步开展电子商务销售奠定基础。另外,准备注册“森地鑫”涉农领域商标,通过开展品牌化经营,不断增强合作社在新一轮农业现代化改革过程中的市场竞争力。

3、促进合作,迈出合作社农业产业化的步伐。通过合作社养殖规模的不断过大,养殖畜产品种类的不断增多,合作社与饲料加工企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企业特别是肉类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合作就成为必要。今后,合作社要加强与养殖相关大型企业的联系,不断寻求合作机会。通过与养殖相关企业的接触合作,走出“养殖户-合作社-企业”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的新道路。

4、加大投入,向养殖业农业产业化方向发展。与养殖相关企业寻求合作只是合作社发展的第一步,等到合作社发展一段时间,积累了一定的经营管理经验,有了自己的资金积累以后,计划建立合作社自己的大型沼气项目,不仅可以集中处理秸杆及养殖户动物粪便,还可以为榆林村及周边村庄提供沼气取暖做饭,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由养殖到建立自己的饲料加工厂,生猪、家禽屠宰厂,食品加工厂,走渐进式农业产业化道路。

综上,响应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号召,顺应中央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要求,沟赵办事处榆林村成立了郑州高新区首家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相信在上级党和政府各项富民惠农政策的指引下,经过勤劳勇敢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艰苦创业的不懈努力,榆林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必将在引领高新区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实行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开展规模化、品牌化经营,开发建设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增强农民运用现代物质技术装备的能力,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巨大成功。

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4) | 返回目录

一、我班教育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管理还不够规范、不够细致

班级管理上忙于上传下达,对教学研究管理不深入,《於潜一小教育教学常规》措施落实还不完善或未落到实处,教学管理还不规范、不细致、不科学,属“粗放型”。课堂教学上没有完全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不能有效落实因材施教、差异发展的要求。

(二)学生两级分化严重

(三)师资力量有待提高

由于我班的特殊性,学科教师变动比较大。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缺乏高层次的专业引领。

(四)课堂效率不高

二、影响我班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

(一)班级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制度建设(包括制度执行)有待加强。以学校的教育教学制度为载体,目前我班教育教学管理基本制度已经建立起来,但是还不够完善,需要建立健全。

三、对提升我班教育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建议

(二)坚定“教孩子六年,想孩子六十年”的理念,扎实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

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篇二

按照局党工委统一部署和安排, 我校根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和第一阶段(学习调研阶段)的工作安排,学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就干学校发展、师德建设、师资对队伍建设、教学工作、学校精细化管理、学校文化建设等多方面进行了调研,采取走访、座谈、书面征询等多种形式,深入教职工、深入学生、深入社区各单位开展调研和征求意见。

通过调研活动,一方面了解到师生对科学发展观是衷心拥护的,正在努力学习、力求深刻掌握、认真实践,从而推动学校持续发展。但是,在调研中我们也查找出不少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适应或还有差距的问题,需要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

本次调研,分不同对象采取不同办法,师生与家长采取问卷调查,社区各单位采取走访和座谈及书面征询意见函,调研问题的主题明确,即影响学校发展的思想认识问题;影响学校发展的现实问题;制约学校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迫切需要解决的)

普遍认为学校近两年来,学校取得了很大发展,学校近两年的发展、进步很大,环境、师资力量、教育质量都有改进。绝大多数人认为学校落实“精细管理办校内涵发展与人”管理制度改革目标和“以关爱教育为学校文化特色”的建设是切合实际的,并且取得一些成效。很多教师对现在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岗位设置管理,关爱教师发展,后勤保障与服务,学校文化建设等多方面给予了肯定。

学生和家长普遍满意学校为了孩子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普遍认为教师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体体现在:工作态度认真负责,教学水平的提升,关爱教育的落实,阳光课间活动等多种活动开展促进了孩子素质方面的发展,还有采取各类安全教育及防范措施,各类如收费工作公开公正,明白清楚。

当然,从反馈的意见来看,我们还有许多需要改善或提高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在“以人为本”的思想还没有完全转化为 “以师生为本”的思想,致使在某个局部问题上没有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不少教师道出在工作方面,指出自己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个人教育教学素养和水平急需提高,工作压力大,没有学术引路人,缺少进修机会。后勤保障服务态度和主动服务意识有待提升。学校条件跟不上却没有一位提出,可见我们教师很理性分析和思考。

2、年轻教师的综合素养、教学艺术尤其是对新教育理念、新课程的领悟与操作水平急需提高,不能完全满足日益快速发展的教育形势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另外习惯性的思维影响很严重,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创新、做强好胜意识有待提高。还存在着满足心理、安于现状、敬业精神不强等问题。

3、校园环境及设备设施制约着发展。教学场所的合理配置,教学设备的添置首先要从数量予以满足,很多孩子要求增多图书,改进活动场地,家长、社区各单位认为继续加大投入。

4、家庭教育问题。由于地区等多方面的原意,特殊的孩子较多,有留守儿童,有单亲的孩子,有困家庭的孩子等等。家长普遍地学历偏低,大多只有初中,少有大学学历的,家庭教育理论、经验缺乏,家长的素养和家庭教育水平亟待提高。家庭环境普遍较差,还不少家庭留有旧时农村的许多不良习惯。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连做作业较安静的地方都没有。家长也是力不从心,家庭教育环境亟待改变。面对此状况,我们目前做得还很不够,这一块领域工作学校理应承担一定的责任,多一些思考和付出,多一些与家长交流如家访,家长会,保持联系,给家长介绍一些好的教育孩子的办法等等。

是我们尤其是班子成员出于对于教育理解、学校科学发展了解不够全面深刻,我们的理论修养、工作作风、个人能力都决定了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同时所应有的坚定的品质和信念还有些欠缺。

如硬件建设、运动场、解决教师生活等多方面问题等等,学校单方面虽力所不能及的。但这不是理由,可是做得更好些,努力更多些。如在办学条件上,我们要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大力搞好硬件建设;在管理上,要不断创新改革思路,采取有效管理措施;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积极规划,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可加强校际交流,在学校管理、师资研训、教育教学研究诸方面利用领导、师生互访开阔眼界,进行探索、交流与合作,并争取最佳效益。发展是有硬道理,是第一要务,要有那种人人争着发展,争先发展,人人发展我发展的意念和恒心,态度决定一切。

我们有自己的特点,有思想,有朝气,但并没有太多的成功先例可鉴,尤其是融汇成功经验,突出自己,整合思考等方面上很浅薄,如学校整体管理、文化建设、关爱教育、师生发展等等,都有待于在实践中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 四是制度机制方面的因素。科学发展具体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但它并不是量化的事物,很难在主观上得到一致的认同。对于学校来说,需要制定一系列合理的、科学的规章制度和评价标准。目前,评价学校各部门、各环节及全体教师推进科学发展的成效机制还并不健全,需要进一步完备并增强针对性和操作性。"

总之,我们要深刻反思、主动查找还存在哪些与科学发展观“不完全适应、不完全符合”的东西。我们要且行且思,认真学习。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让科学发展观在头脑里牢牢扎下根。要借此次学习活动契机,建立健全一套确保科学发展长效性的制度和机制,把科学发展观渗透到领导干部的头脑里去,彻底杜绝违背科学发展观的现象发生,让活动真正取得实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篇三

(一)中心问题:学校进一步发展问题。涉及学校发展,班级管理,制度建设,教育教学,党风廉政等内容。

(二)具体设置的调研内容

4、学校管理问题:学校在管理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5、目前实际问题:你认为学校、目前最需要迫切解决的实际问题有哪些?又怎么解决?

1、调研范围:部分教职员工;部分典型的家长。

2、调研组织:成立了党总支部书记、校长xx任组长,副校长及xx教育支部、xx教育支部、xx教育支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组成“学校科学发展”专题调研小组。专题调研工作小组认真研究调研内容,制定调研方案,收集反馈资料、信息,负责梳理、分析,形成调研报告。

3、调研方式:调研人员深入服务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电话采访,开通调研热线电话,设立网站留言专栏,在学校内部设立征求意见箱。

4、调研要求:务必要得到第一手真实的材料。调研人员态度要和蔼,要为被调研人员保密。

经过全体调研人员的认真梳理和综合分析,形成如下的共识:

1、加强德育工作,全面提升办学品位是可行的,只要我们坚持加强师徒建设,促进良好的教育风尚形成;发挥少先队等群团组织,拓展教育渠道;突出乡土特色,抓好阳光体育;坚持德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创建良好的德育环境。就能够实现这一目标。

2、加强学校建设,全面提升学校内涵的设想是能够实现的,开展布局调整,融合资源;多方筹措资金,全面改善办学条件。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加强安全教育。抓好家校联系,争取社会支持。实施校务公开,做到言畅事通。

3、加强教育科研,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是势在必行的,要组织教师加强学习,给骨干教师创造机会,把农远工程落到实处,狠抓校本课题研究。

4、科学管理学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务实的,要建立科学细致的管理制度;加强学校管理的常规督导;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倡导形式多样的集体备课。经营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实施综合全面的学生评价。

5、加强控辍保学,全面确保学生指数是硬性的,控辍保学工作是我们的重要工作任务,不可懈怠。要依法控辍,劝学控辍,助学控辍,爱生控辍,制度控辍相结合,把控辍工作作为常规工作来抓。

一是服务意识仍需加强。从中心学校的主要业务都是服务性质的,加强服务是我们永恒的主题。

二是客观条件限制。如硬件建设等等,都是学校单方面力所不能及的,尽管中心学校今年多方筹集资金添置了仓里小学多媒体教室和电脑室,和村小学、雷山小学校园广播系统等,但是仍然不能满足19所小学的工作需求,筹措资金牵扯着方方面面,涉及的问题多,要完全满足中心学校的所有小学,任重道远。

三是制度机制方面的因素。科学发展具体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但它并不是量化的事物,很难在主观上得到19所学校的一致的认同。对于中心学校来说,目前很多的制度和规章,都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摸索,积累更多经验和教训,建立健全新的制度和规章,并不断完善、修订,同时需要制定一系列合理的、科学的规章制度和评价标准。

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篇四

通过调查研究,我校德育工作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具体体现如下:

德育工作没有有效的机制保障,使德育工作成为人人必需的工作内容。全校共同参与、全员进行管理的德育保障机制没有形成,全员德育氛围没有形成。

通过问卷调查,德育工作者尤其是少数班主任老师功利心较强,责任心不够强,个人素质有待提升,不少班主任老师人文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学校内部环境还要进一步净化,尤其是校内小店要进一步规范。

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篇五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师评价,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把教师置于全部社会关系中,对教师的工作经历和社会生活组成的变量系统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

科学、客观的教师评价要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应当是在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全面的教育质量观和整体的教育效益观的指导下,立足教师的发展和提高,来构建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

教育价值观在于自动规范教师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其判别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之间在境界、层次上的区别,而教育评价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教育价值观的对象化和具体化。

由于教育活动对学生的影响具有综合性、长期性和个别差异性的特点,而教育产生的许多影响,其性质和程度又很难用量化的方式加以评判,所以在评价教师教育质量时,应当树立全面的教育质量观,以全体学生各个方面的受教育质量来衡量和评价。

正确的教育效益观应该是既关注教育的过程,也重视教育的结果;应该是上课等教育活动产生的直接效益和教师素质等潜在的教育因素产生的间接效益的统一,应该是当前效益和长期效益的统一。

1、着力构建一种注重发展、面向未来的教师评价取向。有效地教师评价应该是对教师现有的发展特点和水平,对工作的情感和态度、现在的工作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需求与可能进宪完整的、综合的评定。它不仅是对教师现有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对教师的潜在价值给予肯定。评价是一个过程,它根据教师现在的工作表现,确定教师个人的.发展方向,定期制订教师个人发展的目标,并依据评价提供的信息激发教师自我完善的需求,明确继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目标。

2、着力构建一种激励性评价为主的教师评价机制,依据评价结论对教师进行的奖惩、评职称、晋级、聘任等都是满足教师需要的手段,也是促进教师发展的手段,是实现教师评价目的的保证。在有效的教师评价中应恰当地运用奖惩与发展,使两者有机结合、综合运用,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充分挖掘教师的潜在价值。

3、着力构建“自我评价”为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科学发展观尊重人的主体性,强调个人的素质的主动发展。科学发展观下的教师评价亦应突出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反映在评价实践中,教师应该既是评价的客体,更是评价的主体。所以教师评价应该强调以“自我评价”为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法。评价者必须加强与教师的沟通。

4、着力构建完备的和可行性的指标体系。

(1)评价指标要有多维度性和发展性。参照教师的职业性质和专业化要求,至少应当从三个维度考查教师的表现:第一是教育维度,即从教育者的角度考查教师的素质、表现和成就,其中教师的非智力因素——人格特征等能力素质的评价需进一步深入;第二是学习纬度,即从学习者的角度考查教师的终身学习意识,不断自我完善的表现和成绩;第三是创造纬度,即从创造者确定考查教师的创新精神、创造才能。

(2)权重分配应合理。为了保证评价中重要因素在总体评价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可采取适当增大其权重的方法,如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中,可适当降低基本素质的所占权重,适当扩大教学水平的所占权重。

(3)评价体系应体现个别差异。在任何一个教师团体中,教师均在如何最好地实现个人业务发展方面表现出不同的需要和选择。要对有经验的教师和新教师两类不同群体实行有区别的评价。对于有经验的教师,评价标准比较固定,对于新教师评价标准会因新教师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4)应处理好两对关系。第一,显性与隐性的关系。在教育实践中,就实现学校教育目标促使学生发展而言,教师在显性工作和隐性工作同等重要,成功的教育教学工作往往都是两者有机结合的结果。第二,定性与定量的关系。教师评价的指标应当尽可能量化,但是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还有大量无法计量的因素。因此教师评价中,既是坚持定量分析,又要有定性分析,并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

5、着力形成使教师评价的整体功能充分实现的评价结果。影响教师评价的因素是复杂的,在使用评价结果时,首先,必须仔细分析以减少评价结果的主观性。其次,对教师评价结论的解释至少应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你现在在哪里”,即指你所在群体中的坐标体系里所处的位置,这样可能让教师明白自己在“小团体中的自我”;二是“你可到哪里去”,即你的“最近发展区”,带有导向性,教师可以自己的过去、潜能、自身发展作为标准来评价“时间发展序列当中动态的自我”;三是“你怎样到达你的‘最近发展区’”,即指你今后发展的步骤、条件和方法。从促进教师发展的角度出发应用评价结果,对教师表现出清晰的教育展望。评价结论更应关注教师的未来发展,而不是教师的过去成绩。再次,评价者应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评价结论和评价对象的不同个性特点,选择合适的方式反馈给评价对象。

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篇六

按照市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和市教育局第一阶段学习教育活动的安排,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我校认真组织开展了宣传、学习、讨论、测试等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学习效果。第一阶段我们做的主要工作是:

自市教育局党委召开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动员会之后,我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于10月19日召开全体教师动员大会,布置学习教育活动。学校成立了以一把手为首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全校党员教师学习教育活动的组织。会议传达了市委和市教育局会议精神,认真研究学校开展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具体工作安排,制定了具体的`活动实施方案和第一阶段的重点工作及日程安排,对学校开展活动进行具体部署。校长汪金月、党总支书记刘应会分别作了讲话,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开展这次活动的重要意义,认真参加学习、教育、查摆、整改等各项活动,切实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为了形成良好的活动氛围,学校在校内外悬挂多条标语营造浓厚气氛,并充分利用广播、板报、橱窗等进行大力宣传,使大家深刻认识到活动的重要意义。在学习调研阶段,学校共出了八期学习简报,二期学习专刊,更新了三次《学习园地》的内容,做到了党员老师人人积极学习,非党员老师也努力参与的良好局面。

在组织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中,学校采取多种形式抓好学习培训工作,确保学习教育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学校在第一时间将学习资料,整理并上传到学校校园网上,供教师们自学时浏览。每周组织不同学习小组的教师进行学习心得交流。在这次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中,我校教师共完成学习笔记近百万字,人均达一万五千余字,学习心得体会52篇。在学习活动中,我校的具体做法有:

一是坚持学校领导干部带头学,在处理好日常工作的同时,组织学校领导班子成员集中学习和自学。此外,学校总支书记对党员和班子学习活动亲自进行辅导,亲自讲课,为学习活动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市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指导组第一次突击来校检查时,我校领导班子成员的学习笔记均被评为“优秀”等级,充分说明了我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干部带头学、老师也不落后的良好局面。

二是落实各项制度,确保学习参与率达到100%。学校制定了活动的出勤、请假、补课等各项制度,并严格落实,对因病、因公外出等原因不能参加学习的责成专人进行补课,保证了学习时间。

三是外请专家作科学发展观辅导报告。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调研活动中,我校专门请了市委党校龚炳南教授、市社科联主席卢克清到校讲解科学发展观与教育教学的关系,如何站在科学发展的高度来审视教育,来发展我们的学校,全体教师听了报告后都获益匪浅。

四是学习教育活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学习中,组织党员干部一边学习,一边撰写心得体会文章,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进行对照分析,谋划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需要加大落实和改进力度的具体环节,为第二阶段查找问题奠定了基础。第一阶段的学习调研活动中,我校四十四名在职党员教师共撰写了52篇心得体会文章,其中五篇优秀文章上送到市委学习活动领导小组。

五是结合学习教育和自己的教学实践,召开了讨论交流会。以“我为教育献一策”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在全体教师中开展,党员干部人人发言,非党员老师也积极献策,畅谈了学习后的收获和体会,收集了三十余条对学校发展有积极作用的计策。

六是通过调研促学习。在新形势下,探讨家校沟通的新渠道、新机制;如何加强教师师德教育;怎样提高教师待遇,加快学校发展步伐;如何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这些调研课题都是学校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认真讨论后拿出的,然后每个班子成员带领部分党员老师进行深入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为促进学习进一步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这种以调研促学习的活动,让每位党员更党深刻地理解了科学发展观就在身边,学习科学发展观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深刻用意。

七是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参加理论知识测试,进一步巩固了学习内容。

一是通过理论学习夯实科学发展的基础。在学习中,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通过分析党员干部队伍实际,对共性问题集中组织学习,对个性问题要求党员自学。总支部引导党员自觉检查是否做到真学真懂,是否把学习的理论运用到了实际工作之中。

二是通过转变作风构建科学发展的保障。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自觉征求群众意见,倾听他们对学习教育活动的意见,并及时进行改进。在全校大会上,学校就老师的会纪会风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求全体教师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通过会纪会风来看教风校风,从而实现学习后工作作风的转变。

三是通过服务发展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在学习教育中,大家普遍感觉到,自身的素质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除集中学习外,都积极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学,学校多次在周末休息时间或利用晚上进行学习。学校网络资源十分丰富,鼓励党员干部利用网络资源开拓视野。

四是学校把立足为师生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作为学习教育活动的重点工作来抓。通过“教学活动月”组织课堂教学技能竞赛增强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本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强化安全管理、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加强教师课间安全督导,创造文明和谐校园;引导全体师生甘于奉献,切实解决教职工困难,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来。

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开展,师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通过学习使全体教师明确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篇七

“十一五”以来,##县紧紧立足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基本县情,从切实改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与以雨养农的农业主导型经济格局出发,大力培育“果品、草畜、蔬菜、旅游”四大产业,持续推进“生态立县、工业强县、产业富县、开放活县、人才兴县”五大战略,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取得了显著成效,使全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加快了工业经济发展步伐。三年来,全县共引进各类招商项目98项,引资总额3.19亿元,是“十五”期间的33倍。招商企业新增产值,占到了全县新增产值的60%以上,有效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一是招商引资带动投资能力不断增强。“十五”以来,全县通过招商引资带动投资、启动建设项目获取的资金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逐年递增。20xx年招商引资2130万元,占当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量1.66亿元的12.8%;20xx年招商引资7543万元,占当期固定资产投资总量4.78亿元的15.8%。20xx年全县引进到位资金1.61亿元,20xx年引进到位资金首次突破2亿元,达到2.36亿元,招商引资在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已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是招商引资领域不断拓展。近年来,县上先后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依托果菜草畜文化旅游等主导产业发挥资源优势,吸引了一大批符合##实际的外资项目落户,特别是##恒兴果汁、丰泰棉纺、家乐得果汁、育才酒精公司等企业的陆续建成投产,进一步调整优化了地方工业体系和产业结构,提升了地方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水平。

三是招商引资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县委、县政府积极抢抓“西部大开发”与西平铁路、银武高速公路建设等机遇,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建立了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园区和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将招商引资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把创设优良投资环境列为工作考核内容,提出“事事是招商环境、人人是招商环境”的理念,督促政府部门积极转变职能,推行政务公开,实施阳光工程,建办政务服务大厅,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提高了办事效率,方便了客商和群众,转换了政府职能。

四是改善了投资发展环境。积极组织参加各种节会,开展节会招商、以商招商、项目招商、委托招商和网上招商,建立广泛联系,拓宽了招商渠道。同时,督促有关部门简化招商项目审批程序,清理废除限制和影响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取消和减免了不合理的收费项目,使投资发展环境明显改善。积极克服困难,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建设力度,开展以城市亮化美化工程为标志的基础设施建设,拓展了发展空间,提升了城市品位和竞争优势,有效地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加快发展逐步成为全县上下的普遍共识。

虽然全县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与毗邻地区比较,还存在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仍然不够解放。主要表现为一些部门、单位及工作人员对招商引资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常以环境不好、资源贫乏为借口,搪塞推诿,思想上没有压力、缺乏紧迫感,工作上没有魄力、缺乏真抓实干精神,遇事不是首先考虑如何为外来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抢抓发展机遇,积极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而是优先考虑本单位的利益和任务。同时,县委、政府与经济主管部门重视招商引资工作,重视营造优良投资环境,但相关部门和企业为外商服务的主动性普遍不强,承接招商项目意识普遍不浓,群众参与招商热情不高,从而形成“两头热、中间凉”和“两头急、中间疲”的“梗阻”现象。

2、招商项目前期工作严重滞后。一方面,项目调研论证还欠科学可行,包装不到位,存在概念式、提纲式、单边式包装问题;另一方面,宣传推介力度不大,走出去、请进来困难重重,发布信息和搜集整理信息还不到位。由于招商引资工作经费和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普遍紧张,致使现有推介项目的前期工作严重滞后,质量不高,近年达到可研或项目建议书规范程度的项目总数大致在20—30%之间,大部分项目只完成了项目简介,且缺乏深度,项目前期工作滞后已成为制约招商引资工作成效的一个关键因素。

3、招商引资项目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大项目少,跨年度建设较为普遍。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少,精深加工项目数量有限。同时,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建设的项目不多,一些项目进展缓慢。

4、招商引资环境仍然不够宽松。虽然废除了一些过时的、限制和影响发展的行政审批文件,但招商项目的跨部门、多层次审批问题还未得到完全根除,行政审批仍然繁杂,尤其是在外商投资项目申报审批立项、外资企业认证、投诉调解处理等方面,还没有一套较为完整的程序和规定;由于一些部门和工作人员,对优化发展环境重视不够,办事效率低,执法行为不规范、不文明,态度生硬,工作方法简单,收费就高不就低,直接影响着##形象和招商投资环境。一些部门、单位对国家出台的金融、财政、税收、工商、土地、水电供应等方面提出的优惠政策,未认真研究、细化执行,而是以部门、行业利益为重,克扣政策、打折执行,使国家的一些政策不能全部落实、足额兑现。一些招商项目贷款渠道不畅、评审周期过长、手续繁杂、缺乏担保机构,致使一些新上项目难以开工建设,有的已建成的项目也因无流动资金搁浅。在收税、收费上,有些部门不按承诺办理。

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作为地处内陆黄土高原腹地、远离外贸口岸、交通相对不便、运距偏长、经营成本偏高、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而言,要加快经济大发展,必须实行大改革、大开放、大招商战略,不断创新思维方式、创新招商理念,树立强烈的项目发展观,以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地域大开放、资源大整合,推动项目大招商经济大发展。要从思想深处努力克服“小富即安”和“温饱即足”等保守僵化的小农经济意识,树立敢闯敢冒敢想敢干的发展意识和“走出平凉看##,跳出甘肃想##”的市场观念与胆略,在发展中找差距,在开拓中闯市场,在创业中赶速度,用科学思想、信息意识、效益原则、市场观念改变自己,进一步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危机感和主人翁的责任感,从而形成上下一致、团结一心负重爬坡、奋力追赶、加快发展的动力源泉。

二要优化思路,突出重点。要围绕重点产业,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尽快论证储备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能带动和促进全县重点支柱产业发展的好项目、大项目,与重点发达地区产业、产品和剩余资本在西部地区寻找更大市场和发展空间的转移目标,实现全方位同步对接,突出重点、抢抓机遇,千方百计招项目引大资,借助一切外部力量,加快发展步伐,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

三要解放思想,创新观念。不断创新思维方式和招商理念,树立强烈的项目发展观,用大思路谋划大项目、大动作,以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地域大开放、资源大整合,推动项目大招商、经济大发展。要树立敢闯敢冒敢想敢干的发展意识与胆略,在引进外资的同时,注重发展民营经济,全面激活民间资本,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和民营企业参与投资开发和招商引资。

四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推行领导包抓项目责任制,实行招商引资例会制度,抓调度、促进度,抓督查、促落实。加快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速度,将其作为招商引资上项目的重要载体,积极发挥和放大集聚项目的“洼地效应”,促使形成关联企业的产业延伸,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大力开展亲情招商,实施“返乡创业工程”,通过建立在外##籍人才库,建立广泛的信息联系,鼓励和引导##籍在外人士返乡创业投资,发展家乡经济,共创辉煌事业。

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篇八

1、尽快实行综合学分制度,使德育工作成为人人的工作,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增加过程性评价。

2、加强队伍建设,尤其是要加强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没有一支好的德育工作队伍,德育工作上台阶是十分困难的。

3、加强内容针对性较强的班主任培训工作,如人文素养、班主任工作技能等。注意培训方法灵活多样,增强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4、改变教育环境,加大校园环境的整治力度,增强德育工作的氛围,提高德育工作的可行性。

5、改善学生评价标准,发掘学生的闪光点,改变教育的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加和挖掘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使文化活动更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社会,把学生的活动引入正道,要在润物细无声之中教育感化学生。

7、实行德育教育全员化,实现专职与兼职并举,加强指导,完善机制和制度保证。

总之,使我校德育工作有效性和实效性增强,我们还有很多的路要走。文化管理是德育工作最好的方法,只有重视并审视轻校的文化,加强和改善德育工作,我们才能真正的走出经验管理的泥潭,迈上科学管理的台阶,步入文化管理的殿堂。也只有加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使得全校达成了全员育人的根本,文化建设的归宿,才能使学生乐于学,教师乐于教,社会乐于用,才能建成和谐、平安、文明的校园。

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篇九

本文目录

  1. 2020年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2. 学校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3.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
  4. 栆园村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工作中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和今后长期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问题的基本原则。为了更好地践行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实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进步与持续发展,按照上级党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关于做好科学发展观专题调研工作的指示和要求,我校认真开展了具体详细的调研工作。

一、调研主题

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解决部分教师缺乏工作热情,在情绪、认知、行为等多方面表现出的筋疲力尽、不思进取等状态的职业倦怠问题。

二、开展情况

(一)调研范围:全校教师、部分家长、学生。

(二)调研组织:成立了由学校党支部焦书记为组长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并下设专题调研工作小组。认真研究调研内容,制定调研方案,安排调研活动日程并具体开展工作。

(三)调研方式:采取发放问卷调查表、召开座谈会和个别探讨交流的方式展开调研工作。

三、调研结果的汇总及分析

(一)问题产生的原因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时代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对小学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造成其压力越来越大,教师群体中不同程度的职业疲惫感、倦怠感发展迅速。

我校调研工作小组通过调研,归纳整理出了造成教师身心疲惫甚至倦怠的如下几个方面原因:

1、社会对教师过高的期望。

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给教师造成了很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在急剧变化的当今社会,教师与其他社会成员一样,不得不面临着包括价值观在内的各种冲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教师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下一代的历史重任,这种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职业的要求又促使教师必须承受着比普通的社会成员更大的心理负担、精神负担。特别是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化,新的课程标准相继出台,教材更新力度加大,速度加快;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和课程理念广泛传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纷纷涌现。所有这一切都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不能适应学校的管理与竞争。

教师的职业疲惫很大程度上与能否适应学校的管理及竞争有关。这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情感状态。学校有自己的管理思想,有些教师不能完全适应,这就增加了自身的许多压力,并同时感到自己得到的信任不够,使得教师自身疲惫不堪,心理负担沉重,缺乏职业成就感。再者,由于自身不能合理调节工作状态,对教育管理当中的检查、评比等产生急功近利或者疲于应对的现象,让不少的教师在同事之间,乃至与领导、与学生、与家长的人际关系中不能顺利交往与沟通,导致身心疲惫。

3、工作负荷的重压。

教师的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在8小时之外还要工作,除备课、批改作业、家访外,还要个人进修、继续教育。使得教师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所剩无几,导致情感日渐衰竭,个性漫漫泯灭,最后淡化为消极对待,或习惯化动作。

4、学生问题的困挠。

如今的独生子女,由于家庭教育所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心理素质差,问题行为很多,难于教育。这给教师带来了难以排解的长期压力。再加上班级人数较多,程度参差不齐,要进行正常化教学确实有困难,这给倦怠的发生,提供了长期的条件刺激。

5、家长的苛求。

教师的工作压力很大一部分来自家长。有些家长一方面不能正确认识到孩子成才的目标,另一方面又过多地苛求学校、教师,对学校和教师做无谓的干扰、评价,甚至动辙用媒体舆论来谴责教师的行为,无限上纲,造成了教师长期不被理解,致使工作行为退化,工作士气降低。

6、自我发展的困惑。

教师是一个多角色的职业,既要充当知识的传授者、班集体的领导者及纪律维护者和家长代理人的角色。因此,角色需要不断转换。这就需要教师发展多种能力,如情绪调控能力、专业能力、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沟通能力等等。而理想与现实是有差距的,发展能力的要求与自身原有能力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教师重要的压力源。另外,某些奋斗中不尽如人意的结果,又使某些教师产生极大的心理负担,并殃及个体身心健康。

7、家庭经济状况的不良。

虽说教师目前的经济待遇不断提高,但作为一个有一定素质与修养的群体,他们也渴望体面的生活,渴望居有温馨的场所,渴望在社会家庭中有坚实的主体地位,但家庭地位与教师神圣的光环有相当差距,于是从事教育的幸福感渐渐消退。有不少教师存在着或心理或生理的疾病如:心情捉摸不定、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下降、失眠、疲劳、愤怒、紧张、焦虑、压抑、健忘、莫名其妙的烦燥不安、经常性头痛等。

(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与办法

在解决上述职业倦怠问题上,我们牢牢把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这一有利时机,明确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及时性与必要性。并不断将其与学校及教师自身的发展相结合,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分析,学会有意识地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推动学校的和谐发展。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学校激励性、导向性与教师自主性相结合的办法,尊重个体差异、行有实效地开展了多项工作,化解教师的职业倦怠情绪。

1、促进师德建设,从思想上化解职业倦怠。

学校抓住“师德建设年”这个大好契机,从“树师德”、“强师能”、“正师风”等多个方面各个角度深入开展工作,从思想的根部正位教师的职业道德,这此方面我校开展了如下工作:

(1)认真学习《中小学生职业道德规范》,提高认识,增强岗位责任感。此项活动分三个层次开展:一是以自学和学段研讨为主,使教师人人熟知师德规范内容;二是安排学校在师德方面堪称楷模的骨干教师面向全校教师解读师德规范,使教师对师德规范内容深入理解;三是开展论坛活动,使教师对规范内容真正内化理解,重拾职业自豪感。

(2)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从而增强教师的法律意识。

(3)学习师德典型事例。树立学典型、争先进的劲头。充分发挥网络优势,通过校园网展开论坛,使之成为师德建设学习的平台。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所以我们发展的目的是造福于人,发展的动力和最大资源也是人。对学校来说,不仅是促进教师的发展,而且是让教师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通过以上一系列活动,教师们对师德有了更深的、更新的认识,极大增强了教师的责任心与敬业精神。这种正面引导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职业倦怠。

2、运用“双亲心育”特色办学理念,从情感上化解教师的职业倦怠。

在科学发展观理念的引领下,我校充分发挥 “双亲心育”特色办学理念的优长,更深入地促进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领导之间的和谐亲近相互支持,从情感上化解教师的职业倦怠情绪。并针对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如,面向教师开展多期心理健康讲座,并且开辟时间组织全体教师做心理游戏,让教师在充满人文关怀的活动中,藉集体的力量化解职业倦怠。

此外,我们在工会活动上用心做文章,力求用丰富多彩行有实效的活动从多方面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例如请专业的声乐教师来教老师们如何在讲课时科学发声,既利于缓解压力,又可以保护嗓子。这体现了校领导的人文关怀,让教师们在活动中振奋了自己的精神。

3、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增强教师的职业自信心。

一是科学研究。形式有:课型研究;小主题研究;集体备课;网络教研。二是提升师能。提升的方面有:基本功;常态课;媒体技能等。三是引领培训。内容有:专家引领;骨干引领;树立典型;心理调解。四是对青年教师进行梯队式培养。这既是对教师的培养也是对教师的关心。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教师自身素质提高了,职业自信心也得到了提升,自然也破解了自身的职业倦怠。

科学发展以宏观的指导思想引领着我们的工作,指引我们前行的方向。将科学发展的重要思想转化为科学的教育理念,内化为学校教学工作的实际行为,是学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力措施和途径。从而使科学发展观的宏观思想引领教育改革和指导学校的工作,我校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会其精神内涵的基础上,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切实将科学发展观的先进思想落到了实处。

(三)针对此问题的一些建议

1、对社会的建议。

(1)建立合理的期望。全社会、家庭要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共同担负起培育下一代的职责和使命。

(2)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教师不是全能选手,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要多尊重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多换位思考,对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育人工作,多一份理解和支持。

2、对教师的建议

(1)正确对待压力,及时调整认知心态。作为教师,应正确对待工作压力和境遇,及时调节认知心态。只有对自己认识越深刻,越能帮助自己有效地调适工作、生活、内心中的困境。

(2)放松情绪,减轻心理压力感。心理压力一旦产生,必然随着情绪上的焦虑和高度的紧张,而高度紧张的情绪又作为一种刺激反馈到人身上,使人产生更强的压力感。情绪紧张和心理压力就是这样相互影响,逐渐升级增强的。因此,放松情绪对于缓解压力非常有用。情绪的放松可以采用诸如放松训练、转移注意、与人交流等方法。

(3)磨练意志,增强个人抗压性。外界刺激到底给人造成多大的心理压力,实际上是由每个人自身的抗压性所决定的。而人的抗压性是可以靠后天炼就的,教师们要加强人格方面的修养,加强意志独立性、果断性、自制性等品质的培养,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压力面前不屈服,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学会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克服不良情绪的干扰。

(4)是学会交往,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个人性格开朗,对挫折的承受力强。成功的教师往往是乐于和学生及他人交往的,尤其是善于与学生打交道的教师,教师应从心理期待中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5)积极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随着社会的变迁,教师只有了解自己所处的角色情境,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具备先进教育理念,努力钻研教法,探究学法的教师,才能放松自如地挥洒教坛,减少倦怠,以自身的高素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2020年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2) | 返回目录

调研地点;多媒体教室

调研主题: 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学校和谐发展

调研过程:1、分组讨论         

2、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3、支部书记做最后总结

调研总结:

通过此次对科学发展观的调研,使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明确了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及时性与必要性,学会要有意识的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不断将其与学校发展相结合,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分析。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深化。科学发展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新的领导集体对中国建设客观规律认识的升华。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改革以何种观念统领将关系到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关系到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决策。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纲领,也是推动科学、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的指导纲领。教育科学发展观是在教育领域,破除传统的、被长期束缚的思想观念,树立起现代化的、科学的发展观。教育科学的发展观是有时代特色的、符合时代需要的发展理念。只有具有一流的发展观,才能办出一流的教育。这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真知灼见。

此次对科学发展观的调研,明确了影响学校和谐发展的问题:

第一,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中部分领导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个别领导工作方法有待改进,工作作风也存在些问题,如工作不落实、不到位,与老师沟通交流较少等。

第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质量求生存,质量求发展,影响我校教学质量提高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1、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从总体情况看,学校人才总量不足,尤其是专任教师数量不足;人才结构不尽合理,高学历人才、学科带头人紧缺,中级职称人员比例偏低,名师较少。

2、学校各项制度有待应进一步完善,学校执行制度体现公平公正前后连贯不够。

第三,后勤管理有待加强。

二是教工和学生住宿住宿及用水条件亟待改善。

第四、后进生管理和转化工作缺乏创新性和时效性。

为了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学校和谐发展,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改进工作方法,深入群众。

二、努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人才是兴校之本、强校之本,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是我们当前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工作。首先,突出重点,筑造凝聚人才的高台。目前,学校的发展是全校教职工最为关注的事情,也是我校吸引和稳定人才的根本出路。对于学校的发展,主要领导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工作,但教职工对工作进展情况不了解,对结局不明朗,看不到希望,这是部分教师工作不主动,不热情的主要原因。学校可在适当时机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通报情况,统一思想和认识,同时抽调得力人员,成立工作班子,明确工作任务,制订工作进程表。各部门召开教职工会,展开讨论,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其次,更新人才观念,全面推进人才兴校强校战略。要确立“以人为本”思想,强调教师在学校建设中的核心作用;要坚持人才的科学发展观,尊重人才规律,克服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急功近利行为;要注重人才整体效应的充分发挥;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要加强培养创业型人才。第三,创新机制,优化环境,采取切实措施抓好人才兴校强校战略的实施。要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人才工作的生机与活力;要优化人才环境,为各类人才发挥作用、实现价值提供广阔舞台;要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益;要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切实保证人才强校战略的组织实施。

三、加强校风建设,创新德育管理机制,不断提高校风班风学风的管理水平。增强责任意识,树立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制度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切实把构建文明校园工程,夯实基础,稳固框架,净化表象。赢得社会认可,家长满意。使得学生能在安全和谐的校园里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四、学校要努力加强后勤管理,要积极争取资金,力争得到县政府镇政府教育局的大力支持,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尽快解决制约学校发展问题。随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进一步深入,学校将进一步自查自纠,边学习边整改,以推动学校和谐发展。

2020年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3) | 返回目录

按照华油公司党委要求,新华书店认真组织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职责分工,拟订了活动方案。通过对《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观》以及《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的研读和学习,作为书店支部书记我感到确实受益非浅,从个人的工作能力方面和企业科学发展方面都得到了有力的促进和提高。

在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最关键的就是把学习到的理论与切身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从科学发展的角度,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工作目标,端正发展思路,落实好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和细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科学发展的理念来指导实际工作。

作为新华书店xx年划归华油公司以来,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书店新一届领导班子克服了失去教材发行权、资金紧张以及图书市场萎缩的困难,通过解放思想,改变经营思路,大打开源节流这张牌,不但各项费用明显降低,而且市场销售也取得了稳定的发展,销售收入稳步提高,保证了企业和员工的利益。

如何利用科学发展观来破解这些问题,我认为首先要讲态度决定一切,“这个态度就是认真”,毛主席曾经说过:“世界上怕就怕ˋ认真ˊ二,共产党最讲究认真”。认真是尊重、发现和运用科学规律的关键,是我们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反映,其次是讲规律,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的、科学的、合理的规律,我们做事情,就要尊重规律且善于发现和运用规律。最后讲措施,没有措施,没有落实,那就是纸上谈兵。我们书店班子将认真汇总分析调研的问题,力争全面解决问题,促进书店工作顺利开展和科学实施,最终达到“一个确保”的工作目标。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深刻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特别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全面总结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得失成败的基础上得出的宝贵经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是破解当前和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题的现实方法;也是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要求。对我们具体的实际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五种意识:一是树立忧患意识,增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坚决克服安于现状思想;二是树立大局意识,把书店工作摆在油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加强沟通协调积极参与油田的宏观调控;三是树立创新意识,为构建书店管理科学发展新机制献计献策,开动脑筋多闯多;四是树立责任意识,时刻牢记我是“第一责任者”,尽心、尽力、尽责;五是树立服务意识,真正打造出一支稳定的专业化的新华书店管理服务队伍。

在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牢固树立以上五种意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将理论知识转化成改革和推动书店管理工作的政策措施,将思想意识转化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

2020年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4) | 返回目录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栆园村党支部结合本村的具体情况和工作特点,从实际出发,确定了“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和谐新农村”为主题的学习实践活动,并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专题调研小组,深入到各个小组,通过走访了解,召开座谈会,现场会议等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查找问题,求策于民,经过认真梳理汇总后,形成调研报告。

一、     本村基本情况

栆园村位于北赵川乡政府所在地,与姜坪村、黄蝉村、坪安村相邻,全村有8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749亩,户籍人口289户,1069人,全村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村民经济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为主。近年来,我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深入发动社会力量,参加新农村建设,倡导社会新风尚,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由于工作扎实到位,加之得益于国家的惠农政策,我村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产增收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极大的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自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我村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乡党委的要求和会议精神,广泛开展大下访活动,采取一帮一一对红活动,把科学发展观这一理念宣传进千家万户,深入到每个人的内心深处,让它成为我们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指导思想。同时,加大惠农政策的宣传,让“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这一理念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二、     经调研,本村工作存在的问题

1、党员管理教育工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由于农村党员年龄偏大,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加之有少部分党员外出打工,使教育管理工作难度更大,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2、村、组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和“以人为本”的思想体会还未学透彻,忽视了知识能力的培养再造,对新事物、新知识学习掌握得不够深,学习的内容不系统,现代化知识、技能有所欠缺,今后需加强建设新农村方面知识的学习。

3、农村工作日益繁重,开展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场所等比较缺乏,在保障人民生活上水平的同时,很难保障群众精神世界的需求。具体表现在:一是新农村建设任务重、工作杂,所要承担的压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所面临的困难也是前所未有的。然而,由于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力都外出打工,村里仅剩儿童、妇女和老人,所以在新农村建设中人力、物力、财力很难得到保障。二是村民文体活动设施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全村共有常住人口七八百人,而且与中小学相邻,但村内没有一个开放式的篮球场或文化广场,特别是各村民小组没有一个像样的会议室。

4、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成效不够突出。近年来,栆园村在县、乡党委政府各部门的支持下,投入大量资金搞路面埂化、水利建设、沼气池修建等,这些工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切实解决了群众“走路难、吃水难、做饭难”的实际问题,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然而,在如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核心问题上,所取得的成绩并不明显,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成效也不够突出,所以在未来几年中全村的工作重点将会转入到如何使农民增收增产这一核心议题上来。

5、制度执行力度不够。这些年来,国家坚持“以人为本”的治国方略,立法原意是好的,但由于广大村民对于这一理念的理解产生了偏差,认为“以人为本”就可以无法无天,只要不触犯法律,谁拿他也没办法,流行于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穷不靠你,饿不要你,你把我惹了我就告你”。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农村的工作难度,面对村民的胡搅蛮缠,无理取闹显得力不从心。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根本上说,是农村工作机制还不健全,从而影响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推进,制约了农村管理水平。

三、     建议及对策

1、加强农村党员的管理和教育。开展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对本村的党员进行详细资料整理,根据党员的年龄、文化等特点进行分类指导;二是对党小组进行调整,让年轻、能力强的党员担当新农村建设的重任,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三是实施长期学习机制,增强党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制定相应岗位责任制,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四是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做好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的宣传,并做好农业技术的培训。五是注重对年轻党员的培训和提拔,把这些人培养成“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全面人才,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2、切实加强农村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加强村“两委会班子”建设,党支部要对全村党员干部、村民代表、退休老干部、退伍军人、致富能手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教育,定期参加组织学习或者到附近搞得好的镇村学习经验,使他们开阔眼界、更新观念、增长知识,了解差距,提高全村党员干部的工作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建立健全各项工作运行机制,提高农村建设水平。一是提高村干部的工作效率,合理调配工作,加强工作中的协调合作,高效出色的完成各项工作。二是灵活调节,各方协调,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各种难题。三是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在村中心聚居区修建村民休闲场所。

4、巩固农业生产建设成果。狠抓香菇、木耳等品牌建设,联系厂商,提高质量,以绿色食品为口号把这一产品做大做强。

5、加大各项规章制度的执法力度。一是计划在年末开展普法活动,以有奖问答形式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二是大力宣传中央的惠农政策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让大家明白“以人为本”并不是无法无天,谁拿你都没办法;三是明确奖罚制度,让村级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查。

村两委会为了加块解决在调研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及提出建议,支部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投入足够精力抓落实,班子其他成员要认真抓好分管工作,把调研工作、解决问题与自身实际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调研活动促进干部作风的转变,促进各项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群众满意的实际效果。

总之,新农村建设涉及千家万户,是一项系统的工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长期努力,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从解决农民最关注,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实际问题入手,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充分调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积极性,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的积极性。用3到5年,或更长时间,使全村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农民生活更加宽裕,村容村貌更加整洁,农民的居住和生活环境更加优美,社会更加和谐。

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篇十

尊敬的党组织:

科学发展观,这一重要的理论思想正是我们党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得出的重要启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当科学发展观以其特殊的身份展现给特殊时期的人们时,它带领我们人类以科学的方式不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所以,树立落实且长期坚持科学发展观是上至国家下至人民都应高举的一面旗帜。

在社会发展和观念更新的时代,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学习,意义重大。仅有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要义,会计职业生涯规划书,才能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构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在正确的价值取向中全面成长成才。

为此,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深入宣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旨在提高全国人民的思想觉悟,异常是我们当代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历程上,我们认真学习、实践,不断净化我们的思想,注重自我的协调发展,在注重物质礼貌的同时跟上精神礼貌的步伐,争做一个踏实、实干、思想觉悟高、创新本事强的当代大学生,为学校风气的净化做贡献,为学校的精神礼貌争光,为学校的教育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为了更好的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还得做到真正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破除与科学发展观不相贴合的思想,由传统定式思维转变到科学务实创新的思维上来,将科学发展观渗透到我们的学习、生活乃至以后的工作领域,真正感受其时代魅力。

我们应当随着“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发展,将自身的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坚持“科学发展观”。为了伟大的梦想而不懈奋斗,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我。

此致

敬礼!

汇报人:xxx

日期:20xx年x月x日

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篇十一

按照公司团委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作为火车运输处的一名团干部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内就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内涵,并结合宣传、青工队伍建设、青工技术更新等工作实际,边学习边调研,采取走访、座谈等多种形式,深入到我处青工中开展调研和征求意见。通过调研,我个人认为我处的青工队伍建设方面总体方向是好的,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使我处的青工工作在科学发展观的旗帜指引下,迈向新台阶。现将具体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青工队伍建设总体情况包括:青工的思想动态、青工的工作和学习情况。

1、调研时间:四月初——四月末

2、调研范围:全处团员、青工

3、调研方式:采取走访、座谈、与青工谈心、拉家常等多种形式。

我的调研工作从四月份开始对我处的青工队伍建设总体情况进行调研,在调研中从实际出发,贴进距离。通过调研我发现火车运输处的大部分青工有一定的业务水平,能够较好地完成本职工作任务,但无相应的技术等级资格证书,因而享受不到应有的待遇,影响工作积极性。

因我处青工除少部分人员是钳工、电工、焊工等通用工种外,大部分青工工种是:机车司机、调车员、调度、线路工等行业特有工种,在职业技能鉴定方面需要地铁处、市劳动局、市就业保障局等多家部门单位共同管理。因而造成工作协调困难,致使我处的大部分青工技能鉴定工作一直悬而未决。

1、建议公司团委能将此事向公司党委反应,由公司、公司党委与地铁处、市劳动局、就业保障局等多家部门单位协调解决。

2、为提高青工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能否外请有能力的高级技术人员对我处青工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进行系统全面培训与辅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