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德育实践教育心得体会 德育实践心得体会(优秀10篇)

  • 上传日期:2023-09-14 15:16:20 |
  • 梦幻泡 |
  • 7页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德育实践教育心得体会篇一

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要从中小学的德育工作抓起。抓好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德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必须学会做德育工作,掌握德育教育的方法。在担任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一、以理解、尊重为基础,以爱心为出发点。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往往是形成共识的基础。而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就更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首先要尊重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现在的学生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所以把人格看的尤为重要,而事实上尊重学生的人格确实是任何一位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作为一个班主任、一个老师,即使学生犯了错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也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谆谆教导,才能取得教育的效应。一味的训斥,只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更不能用挖苦、讽刺的话语伤学生的心。教师对学生尊重,会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其次,老师要有爱心,从爱心出发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础。老师爱学生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在爱的基础上要管教,不要把学生当作宠物,只求他听话,其余随他去。

管要讲原则,严而有爱。班主任要关心爱护班级的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批评教育是“恨生铁炼不成钢”,是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健康成长,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成材。老师有爱心,学生才能更加爱戴老师。师生感情不断加深,才能充分发挥情感教育作用。当然,德育工作有时也要用到处罚的方法。不少人认为德育工作中只要有处罚,师生关系就必然处理不好,其实不然,只要你公平公正,罚得有分寸;只要你尊重学生,不侮辱他们的人格,学生就能感受到你的爱。当然你还必须要讲道理,不管是处罚前,还是处罚后,你一定要把道理说清楚。学生嘴里不说,但他是会知道你的爱的,这样师生间就有了互相信任,误会减少,感情加深。由于师生关系好,班里的气氛也会随之好起来,学的愉快,教的也愉快。

二、量化管理抓落实

量化管理,能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教育的能力。量化管理要求以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为出发点,以《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通过从整体着眼,从细处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达到开展班级德育工作,提高学生德育素质为最终目的。如:中学生守则要求学生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为个“迟到”问题,班级就是经过点名、登记、相应的处罚,以至培养学生遵守作息时间。又如:不乱扔纸屑果皮的问题,班级有检查,罚扫地等管理制度,来克服同学不注意环境卫生的不良现象,促使学生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开学第一天,我就向学生宣布诸如此类简单合理而可行的班级规章制度,并要切实执行,要让学生切切实实的感受到班主任是个言出必行的人。教室里的“春天”要建基于对原则的坚持,而非退让。如果发现所定的规章制度过于苛刻,当然可以修定甚至废除,但一切都要经过讨论和解释,且公开进行。要让学生知道你的意图,他们才肯合作,才会自觉守纪律。当然,德育工作除了学校、班级,还要家庭、社会三方面一起来实现量化管理,才可以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很多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班级即是学生的一个大家庭。学习环境包括教室环境和思想环境。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对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也是起了一定的作用。教室环境中可布置几张班级集体照、几本班刊,让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在孩子们眼里,教室就是他们的家。良好的环境促使良好班风的养成,使学生在外部影响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下积极向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良好的环境促进了后进生的转化,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竞争心理。

如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心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为了增强同学们的竞争意识,我班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互帮小组,各小组进行评比,使同学们展开友好的竞争,从个人到小组、从小组到大组、再从大组到全班,进行竞争。好的同学之间开展竞争,中等同学之间开展竞争,较差的同学也不愿落后。使比、学、赶、帮在班级蔚然成风。实际上每个同学都愿意向上,都愿意成为一个好学生,有竞争就可以不断产生动力,就能激励每个学生不断取得进步,最终促进学生德育素质不断提高。

班主任想要做好德育工作,就要以学生为主体,使之获得主动的发展。由此才能形成从自发到自觉的自律、自强、进取的班风,才能使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挖掘潜能,全方位提高素质。

德育实践心得体会篇2

德育实践教育心得体会篇二

1、以宣传雷锋事迹为主题,学习雷锋精神,各班出了一期黑板报。

2、围绕“新时期的少先队员要向雷锋学什么,怎样学雷锋”的话题,各班举行了《学雷锋》主题班会。

3、观看电影《雷锋》,并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写观后感。

4、3月x日下午,组织全校师生进行卫生大扫除的美化校园活动

1、开展“书签代表我的心“活动,组织学生自己设计、制作、赠送书签,把对妈妈的爱寄托在一张张小小的书签里。

2、帮助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

1、建立班级“植物角”,引导队员美化环境,热爱大自然。

2、画学生理想中的春景图。

1、开展“家乡河流水质小调查”活动,寻找改进措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开展“节约资源献窍门”活动。

1、组织学生制作“安全小提示”。

2、开展《安全教育记心中,健康成长真快乐》主题班会。

活动虽已结束,但今后我校将长期渗透这方面的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管理意识。

德育实践教育心得体会篇三

自古以来,中国就以文明有礼著称于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代代相传,即使经过千年的洗礼,它的生命依旧灿烂光鲜,且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已焕然一新。

进入大学,转眼已过了一个学期,还没来得及感叹时光飞逝,它早已悄悄溜走。在大学里的这些无数个新鲜的日子里,让我印象最深、感触最多的活动,便是德育实践。我以前从来都不知道,道德教育也需要做的一项活动,后来我我明白,这不仅仅是学校对学生的要求,更是培养学生道德观念的重要环节。以前的我们在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上来回奔波。那些所谓的德育不过书本上古人写的几句话,书本一合上,便立马被抛到九霄云外,进入大学后,我终于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德育。

书上写得再精彩,老师讲得再投入,也比不上自己亲自去体验。当我们迈入大学的门槛时,已经不是那种懵懂的时期,我们面对的是更大的挑战与惊喜,要学会亲自去实践。在欧美的领先国家,社会实践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书上说“助人为快乐之本”,可是我们不去实践,如何去体会那种别样的快乐。

荀子曰:“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而这正是“德育实践”的初衷与宗旨,人的一生,为他人付出的越多,他就活得越坦荡,因为,只有奉献,才会让人更加美好。

随着参加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我在帮助人的同时体会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快乐。敬老院的老人本该也不应如此低迷,他们应宜享天年,快乐的像个孩子。大学生的到来给孤寂的敬老院增添了些许活力,看着老人们欣喜的脸庞,我明白了,快乐,原来如此简单。

公园里的小路上,有我们同学打扫的身影,那些过往的行人,也投去赞许的目光,同学们心里泛起了一阵涟漪,原来奉献社会,只是如此单纯快乐。

德育实践活动虽告一段落,但它给我的影响却是深远持久的。它使我们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上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到社会上的大课堂上去增长知识,施展才华,更加磨练我们的意志。在道德实践中,我们一方面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社会做了一些贡献,虽然这贡献很微小,但这是我们迈向社会、贡献社会的第一步,只要我们迈出了这9一步,步伐多少,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真正向社会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虽然我们已经是大学生,但在德育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知识与实践不能够很好地结合,也就是说,我们虽然学了一些知识,但在现实中却不能很好地运用,为此,我们更要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故人夸奖人时总是喜欢说“德才兼备”,魏晋南北朝时,官员的选拔也提倡“举孝廉”,我国自古以来就很崇尚“德”,“百行孝为先”也是一种道德。孔子在春秋时期就提出“以德治国”,至今仍然受用、可用,德是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话题。

亘古千年,不过弹指之间,然而,历史留下来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不应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人遗忘,那是让我们铭记于心的祖训。

一个小小的德育实践活动,让我懂得了很多,也学会了很多,一些心得和体会只有去参加实践活动才会有感触,这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是需要我们传下去的宝藏。

德育实践教育心得体会篇四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情感和行为习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旧质到新质的矛盾运动过程,是知、情、意、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受教育者作为参与德育活动的主体,主动积极地认识、体验、践行,把社会和国家的思想、政治、道德规范和要求内化为精神财富,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结构,能够自主地解决知不知,懂不懂,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这一目的的实现,无疑要通过社会实践等一系列实践性、活动性的德育过程。由此可见,牢牢抓住实践环节,广泛开展实践活动,吸引广大学生普遍参与,是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20世纪60年代,科尔伯格利用道德两难问题为学生提供积极参与和决策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道德问题的讨论,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作为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并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主体作用。提高了道德的层次。其基本价值就是向我们论证了主体的参与和自主活动是道德发展的前提,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就不可能有真正道德的发展。换言之,活动是德育的生命,没有了活动,便没有了德育。

二、德育实践活动的意义:

德育实践活动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德育实践是德育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德育效果的试金石。在实践中,学生可以去认识人生,去追求生活的意义,进而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因此,强化德育实践活动,能解决“信”和“行”统一的问题,使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变。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应充分认识德育实践的重要意义.采取多种德育实践形式,从而提高德育效果和广大学生的德育水平。学生的品德和个性均形成于实践活动之中,实践活动是人的品德和个性形成的决定因素。德育实践活动是品德发展的基础,是促进人格内外交流的基础。德育实践活动引导学校德育转向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从书本转向实践活动,从课堂转向现实生活,从知识讲授转向社会活动的开展。

开展德育的实践活动能注重弘扬人的主体性,挖掘和引发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特性和创造性,从学生兴趣出发,从学生的情感需要、意志、理想出发,在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进行独立思考和选择的道德实践的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借助于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智慧,努力探索,在活动中不断强化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促进自身品德的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体现了德育工作的人本化特征。因此教育和实践相结合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学校要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活动天地,为他们搭建更多的活动平台,学校的德育就必须要利用各种德育资源,发挥活动育人之优势,做到寓德育于实践活动之中。开展实际活动应要尽可能使每一个活动都能给学生的心灵以感动和启迪,使每个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亲身体验。让全体学生既是思想教育的参与者,也是德育体验的受益者。

三、德育实践活动的内涵:

所谓“德育实践活动”,简单来说,就是在通过开展有意识、有目的活动来进行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社会为课堂,在动手动脑中进行体验和探究的综合学习过程。德育实践活动内容是为了实现德育目标而在德育实施过程中确定和安排的教育内容,是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出的有关德性的规定性要求。德育实践活动的内容结构上应包含德育的五大要素,即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在层次结构上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及德育的内在规律,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深刻。

四、德育实践活动的目的:

德育目标是一定社会对青少年要达到的德性方面的要求。而德育实践活动目标就是学生通过德育活动,预期产生的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和能力以及行为方面的变化的一种明确具体的要求。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科技、国防、劳动、法制、环保、历史等多方面教育,使学生关心社会和科技进步、关心地球和生存环境,获得直接感受和问题解决的经验;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认识社会、探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形成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和操作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和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精诚合作的精神,不断提升学生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完善学生人格,最终指向于学习者个性健全发展。

德育实践教育心得体会篇五

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精神文化和学校人文文化构成了学校文化的总和,其中文化教育是载体,德育思想是灵魂。在老师的教育、同学们的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着互相渗透互相依存的作用。它综合于学生的各学科、生活、家庭、社会之中。匠心独运的校园文化,起着使人健康思想,提高素质,关注社会,拼搏奋发,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的无声教育。有着巨大的推动力量感召力量和教育力量,使学生健康成长,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在和谐社会的今天,在素质教育的大局面前,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从浓列的校园文化中受到美的熏陶,知识的补充,德育的思想,使之润物细无声。德育渗透中的文化教育能保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丰富科学文化知识。

德育教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社会生活是学生最容易接触的主要课题,他们的空余时间无时无刻不在受社会文化的感染。媒体上政治传播,五彩斑斓电视剧,百家争鸣的文化读物或左或右的在支配着他们的头脑和灵魂。如果担心学生在校的五天比不上学生在校的两天,而将他们禁锢在思想的牢笼里,无异于塞流而让水臭,关门而使木蠹,这样的教育结果只能使宝刀生锈,让良驹丧失奔跑本领,叫荫下的花草枯萎。七年级品德教材中的《过着有趣的生活》举出了冰心老人是蜚声海内外的的文学大师,她在微笑中写作的积极人生态度,乐观开朗的性格给学生在庸懒的精神上,在人生的困惑中开了一剂良方。成语“杯弓蛇影”讲晋朝有个叫乐广的人因一次在朋友家里喝酒而误将弓影当蛇的故事使学生弄清了该成语的历史典故和启示意义。《灿烂的中华文化》罗列了我国六千多年的文化历史,上至三皇五帝,下到现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其朝代的演变,重大史实的记录,风流人物的趣闻逸事,那个同学学起来不是津津乐道。就是那些先贤圣哲的至理名言也都在诱导人们热爱生活,珍爱生命,重视自然规律。

文化教育折射出德育思想的光辉。文化广义得很,从何而入手,这是一个文化人需要策划的事。校园的这样一些标语:树文明新风,做时代新人。读有用之书,为理想奋斗。入高雅之室,读大儒文章。国学精典是国粹,细心品读铸灵魂。读书犹如长生果,知识好比营养晶。学林探路贵涉远,无人迹处有奇观。天生我材必有用,难能正可图大功。这些励志读书的口号,会有力地提升同学们热爱读书、热爱科学的良好氛围。学校食堂是文明的一大窗口,为了让同学们节约粮食,除掉那种奢侈之风,这些宣传口号的作用也非同一般: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应讲历行节约。丢掉的不仅仅是粮食,而是良心;浪费的不仅仅是米饭,而是血汗。应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在醒目的文化用语下,同学们会自觉的养成了珍惜粮食,节约用水用电文明习惯。

寝室这方小天地在别具匠心的主人布局下,那花鸟鱼兽,那彩带飘飘,那珍爱和平,反对战争,还有那缤纷的五色图既表现他们爱美,也说明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实践活动能印证学生的文化知识的道德品质。精美的文化窗口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一首无言的诗。学校清洁区都有醒目的话语:上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做道德之人,从自己做起。环境美如画,健康你我他。他们不只会看到了这些做人的话语,更能在行动上体现了这些话语的魔力。手中的一只水瓶,一个食品塑料袋能几十米,几百米的找到合的地方扔掉,不做作,不虚假。饭后的地面清洁自觉扫除。双休日来校后的主动义务劳动,这些无声的行动既说明校园文化在德育教学中的作用,也说明学生在品德修养,行为处事上注意自己的点滴。这些学生今后走出学校,来到社会上后,也会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一致。这种无言的行动是学生在文化积聚的熏陶下从思想上品德上最好的表现。

文化教育不露痕迹的渗透德育思想。学生是读书的,但读什么样的书,为谁读书,怎样读书,这些大道理谁都知晓。有个九年级班做了一个实验。该班学生一次在学习课外古诗词时,老师特地让学生自由发挥。其目的一是看同学们在品尝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二是看同学们能否扩展他们思维的空间,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结果发现同学们的发言十分精彩。陈立贵:我读了《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后,感受到青春的美好,那梨花洒落的是春的芬芳,打开春天的大门,听到了百虫的歌, 这一副清新美丽的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那喜悦的境界荡漾在人们的心头,一首生机勃勃的图画在阳光下呈现出美妙的乐章。陈池:佳人一笑春天己到,这样的画面是那样的美好,给我们画出了一副祥和的国泰民安图。李芬:青春是美好的,充满着欢乐,这样的场面真令人心驰神往。

这个妙龄少女不光是美在外表更美在心灵,她采桑是一种劳动美,热爱劳动历来是我们的颂歌。我们的年华应该珍惜,我们要知道:挥霍时间就是犯罪。薛猛:农村生活百看不厌,你看那虫儿的鸣叫,水中的碧苔,梨花的开放也是一种物侯现象,甚至连那柳絮的花儿轻扬地飘舞,让我们知道了早春的信息,我们平时要体味生活,感悟生活。王枝:“三四点,一两声”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再现了生活美境,和我们以前读过的“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一样,这些数字的妙用,真乃传神之笔。黄奇:那句“疑怪昨宵春梦好”是作者的小人之心,我认为他太轻率了,把那女孩子的笑看成了一种不正当的笑,呀,人家是素心如玉,秋波无痕,我们要休味作者的良苦用心,这也是一种生活的浪漫情调。够了,这些学生的神来之笔,妙语连珠,是课堂的原生态体现,在片断作文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们的内心真正是文化和德育彼此不分的。他们的语言,思相,情商,智慧,能够反映出现代学生的现代意识。他们的人文语言都映射着思想的火花与文化的美学。

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培养人才的必要条件。只要学校高度重视,在绿化、美化、静化,诗化上整体一致。因地制宜地种植花草树木,他们自然会产生“桃李园、迎春园,西宾园,流星花园,凤凰传奇,温馨港湾,钓鱼岛”等带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景点。黑板上小天地溶合进各种学科达到知识性、欣赏性、娱乐性于一体,环境上做到天天有花、时时常青,精彩的读书声伴随着鸟儿的清脆歌声一起飞向天际。除了校园的美化,还可以借助阅览室,学校家庭一卡通,多媒体宽带网,让他们走向世界,做时代主人,与名家对话,向贤圣计教,磨枪练剑,竞争场上显身手,埋头学习,研究学问,互相关爱,真情洒春风。可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孩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孩子终身学习能力。丰富多彩的学校文化活动是有效的教育载体,定能使学校充满活力,能让师生在互动中紧密联结在一起,团结一致,同心协力。从培养孩子的个性心理品质的角度出发,从行为的束缚转向心灵的培养,挖掘深刻的人文素养,将德育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将学生活动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活动中,受潜移默化之感染,发展自己的特长,张扬自己的个性,实践、体验、成长。活跃的温馨课堂与感恩亲情作业,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精美的文化宣传氛围让学生体验生活的美好,培养学生的健康人生态度将是福祉无尽的。

德育实践教育心得体会篇六

我们常引用这样一句话来教育学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即指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这就说明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德”字当先。德育教育,塑造学生心灵。我们开展“全员、全面、全程”德育大讨论,正是彰显了我们“为学生一生奠基,对民族未来负责”的理念,切实地表现了我们育人的前瞻性。

我们现在面对的学生,绝大部分是泡在溺爱的蜜罐里长大的,在“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等方面欠缺太多,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几乎是一个盲区。记得刚开学的某一天,我无意间听到一名女生对同学破口大骂,那骂声响亮,不堪入耳。我走上前去严厉地制止了她,并且对她说:“你刚才说的话和你漂亮的外表严重不符,你说的话我都不好意思重复,你骂人是对同学人格的侮辱,伤了同学的感情。我跟她讲我今年夏天在广州火车站遇到的一件事,一个女孩和一个妇女发生口角,并且张嘴骂了那名妇女,骂的很难听,当即那个女孩的父亲狠狠地打了她一巴掌。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接着我又对她说,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代表了一个人的教养和修养,况且你这么漂亮的女孩怎么能出口成脏呢?那位女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也许像这样的事在别人看来是小事,但是在学校,作为教师遇到这样的是就不可轻视。我们常说,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虽然我不是班主任,但我时时刻刻都要有以班主任的心态关注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教育他的不仅仅是班主任,每一个老师都是他人生的引路人。

说到“全员”德育,我想起了一件事,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这一内容,在课堂上,我让学生说一说你所知道的新词新语。有的说“给力”,有的说“神马都是浮云”,有的说“”坑爹”,有的说“你五毛我五毛咱俩就一块了”……学生说了很多,真是无奇不有。课后我进行反思,学生所知道的新词新语无非就是上网看到的。况且学生并没有把他先进的手机功能用在学习上,而是天天沉迷于网络中。面对着五花八门的网页,学生们是兼收并蓄了,一些低级趣味的东西污浊了学生的心灵,这在真、善、美的道德修养上是一种缺失,在是非黑白面前是一种迷失。面对这种缺失与迷失,只靠学校老师的教育远远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社会各方面的配合,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员”德育。

学生的现状不容乐观。我认为要将德育落到实际行动上,不妨把我们这学期开学初搞的学习《弟子规》活动作为一项长抓不懈的工作来进行。《弟子规》是依据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学生的生活规范,是我国一部杰出的儒家经典。孔子倡导的那些仁、义、礼、智、信的教化思想正是现在人们所缺失的。瑞典物理学家汉内斯阿尔文博士在诺贝尔获得者国际大会上说:“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作为炎黄子孙就更应该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下去。那么我们就从弟子规开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弟子规》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它是一个人和社会接轨的通行证,是一把幸福和谐人生的钥匙,接受圣贤智慧的教诲,足以让学生受用一生。

具体做法是:第一,利用早读时间,每天读一小段,读一读,背一背,让学生领会其要旨;第二,利用语文老师课堂这块阵地引导学生学习《弟子规》,让学生学会辩是非,知荣辱,明事理,凭借老师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学知识,悟做人;第三,开展围绕以“弟子规”为内容的竞赛活动,如发生在身边的事进行开展辩论会,利用先进事迹编出小话剧,然后充分地利用我校的多媒体资源在课间播放,或者举办书画作品展或者手抄报等;第四,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关于弟子规钱文忠的《百家讲坛》等。

通过学习《弟子规》,引导学生回归最自然本真的“人之初”的伦理道德上来,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良好的德行。从我们自身做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让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立足于”以人为本,德育当先“的原则,积极投身到“全员、全面、全程”德育工作之中,力争培养更多的德才兼备的学生,传承中华文明,,让莘莘学子飞得更高、更远。

德育实践教育心得体会篇七

德育是教育学生最重要的一项教育内容,那么关于德育实践活动课心得体会,应当怎么来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本站小编精心整理的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参阅。

认真学习了学校领导的讲座之后,我对什么是德育实践活动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德育实践活动课的开设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德育实践活动并不神秘,德育实践活动课也没那么难上。关键是认识问题,定位问题,认识对了,定位准了,很多问题也就都迎刃而解了。

德育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德育实践活动不是教学层面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而是课程层面的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德育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延伸。

如果只是组织大量的活动而没有有效的管理与引导,将是杂乱无章的、无序的、低效的,所以要进行统筹规划。家长和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也是德育实践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注重对社会、家长的宣传工作。利用有关媒体、家长学校、家长会,广泛宣传德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特殊性,引导社会和家长了解德育实践活动不但不会影响学生对学科课程的学习,反而会因为活动增强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学会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有益于学科课程的学习,从而重视这门课程,配合学校开好这门课程。

设置德育实践活动的意图主要是要加强学校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过程中,要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特别是德育实践活动课程,更应该处理好“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之间的关系。

德育实践活动中的任何一个内容和阶段,教师都应该鼓励并要求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亲身体验,积极实践。学生为主体,并不意味着教师一味地强调学生自主而忽视了自己的主导作用。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综合实践活动成功开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让学生自主选择不是放任不管。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全程跟踪指导。

另外,德育实践活动虽是相对独立的,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但是和其他所有课程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相渗透,难以割裂的。

德育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片广阔的沃土,等待着广大教育工作者去开垦。我愿在理论专家和先行者的带领下,加入这支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劳动大军,共同挖掘,共同探索。

于我而言,“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仿佛永远都只是书面用语,永远只在我的作文中出现。一边写着“学会向父母感恩”之类的话题作文,一边对父母颐指气使、大声吆喝。若不是这次的“五个一”德育实践活动,或许我仍然这般任性。

“五个一”中有一点是为父母做一顿饭。当然,它的含义不仅仅只有这一顿饭。应付任务的做法自是只做这一顿饭或者不做。然而,我想学校的用心是在于让我们从这一顿饭中体会到父母天天为我们作出可口饭菜的辛苦。像我,第一次是不情不愿,第二次觉得麻烦,第三次更是觉得厌烦透顶。而父母,却天天,从我们出生到现在的十六个年头里,不停地做着这一件事。诚然,他们自己也要吃饭,可是,当你有目的地为了另一个而去做时,会格外的用心。即使饭菜不比餐馆、饭店的可口,可这些家常菜中包含的爱意是独一无二的,每家人家都有其独特的味道。比如说,我永远吃不惯我表姐家的饭菜,太过清淡,只因为我表姐不爱吃重口味的。

在这次实践活动的这一项目中,我所做的,仅是暑假六十天中的几顿饭而已。这一点点的小事,却仍不让父母省心。第一次做饭,无从下手,除了炒蛋什么都不会。父母不旦要教我如何去做,还要时刻担心我是否又被滚烫的油滴溅到、在我操作失误时来挽救整锅菜。第一次做饭的结果并不乐观,但是看着略焦的、油亮亮的小菜,还是很有满足感的。我的父母并不会像许多中小学生作文中出现的老套情节“父母一个劲夸做得好吃而实际上却难吃的紧”这样夸我,而是很不给面子的指出“难吃”,并吩咐我改天再做。然后,饭后大大小小的碗也扔给我洗。第一次固然委屈,可有一次深夜看到归来的父亲在水池边洗着我和母亲都不愿去洗的碗的背影时,心里有点刺痛。他胖了,也老了,这些家务不久将不再适合他这样的年纪去做了。我不能总以学习为借口来逃避家务,这是家庭成员的一种责任。

向父母感恩,这是很久以前就有的一项德育功课,明显当时我搪塞过去了。现在才开始深思父母的辛苦和我应该如何去报答。当我作业做完不去复习功课而是打开电脑游戏时的负罪感,正是我开始懂事的标识吧。高二了,如果不再好好学习便是对父母多年为我付出的爱的亵渎。

也许这些话在有些人眼里很假,但我认为,只有有着这样感受的人才能体会到里面的真诚。

十八岁,再不是一个懵懂的时期,我们所面对的,是更大的挑战与惊喜,在即将展翅飞翔之前,除了心存对师恩,对母爱,对父教的感激之外,学会对人生的思考,探索生活哲理,也是成长道路上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我读了守望的距离后的感想:

此书是一本散文集,积累了作者周国平数十载的心血,他的文章都是有感而发,并尽量减少自我重复。对于生活,人生的变幻和命运的磨难虽让作者难免下笔犹豫,但也正是因为这些,使他拿起笔不由自主用真理和谎言来救助他自己。他的文章表现出了他的一种与众不同的超脱。

整本书大多写的都是哲学问题,对于存在之迷,将苏格拉底与孔子相对比,让我知道对于苏格拉底的哲学所追求的合理人生高于一切东西,并让我了解到对于人生需要审察,这样就可以在看清自己的基础上提高内涵修养。

对于人们都在追求的“幸福”,周国平运用设问的方法将幸福的内涵串联成一串珠子告诉我们幸福并非只是实现愿望那么简单。幸福虽然是个不确定的东西,但也有人认为自己是幸福的,只有当最热列的爱,受到创伤而返诸自身时,人在孤独中学会了爱自己,也学会了理解别的孤独的心灵和深藏在那些心灵中的深邃的爱,从而体味到一种超越的幸福。

对于死亡,一直是人类不敢正视却又躲避不了的结局,死亡和太阳一样不可直视,文章中作者将死亡赤裸裸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大多数人对于死亡采取的是沉默的态度,却没有多少人敢于将他看作是一件平凡的事,然后接受它。死是个体的绝对毁灭,如果不是自欺欺人,就不可能从中发掘出正面的价值。对于死的思考虽然徒劳,但并非没有意义。

光阴蹉跎,世界喧嚣,在人生的旅途上保持一份童趣和闲心是不容易的,只会埋头于种种事物,没有兴致览阅人生的美景的人是俗的成品,辜负了人生的一趟美好旅行。因此,人生需要歇下来并时不时怀念一下那份童贞,可贵,也不枉活了一场。

作品的最后加入了作者的格言,同样是对人生的独特见解。一反常理思维的是,作者将追求视为比成功更宝贵的东西。作者宁愿做个未必成功的追求者,也不选择成为不再追求的成功者。这是对于人生的另一角度思考。反思我们,或许真会在成功后停止追求,但却忽视了追求自身的魅力。

人生中融合了精神,理想,追求,当然不免还有些情绪。可以沉默又可以嫉妒,人生就在作者笔下变得生动起来。剖析人生,评论人生并学会如何正确看待这珍贵的人生。那些与众不同的言论让我深知人生的飞逝,人生的短暂,人生的宝贵。

后悔已换不回蹉跎的人生。只有从现在起,把握现在,正视人生!

德育实践教育心得体会篇八

一、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一个好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要让学生领悟的做人的道理,学会做人。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教师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树立为人师表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保持较强的勤奋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当好学生的表率。例如,教师要求学生不讲粗话,要讲文明、讲礼貌,要求学生不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等等,教师首先应要求自己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绝对不做。

“言传不如身教”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说一百遍不如做一遍给学生看有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这一点我就深有体会,在我任教的班级中,同学们以前不注意教室的清洁,经常在教室里面乱扔纸屑、果皮,特别爱讲粗话,虽然班主任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效果很小。一次上课,我走进教室看到教室里扔了很多纸屑,就默默的把纸屑捡起来,同学们都感到很惊讶,纷纷捡起身边的纸屑放到抽屉里头。捡完纸屑以后,说了一句话:“看,我们的教室多么整洁,我们也觉得很舒服,没有老师的批评,心情也好,如果我们每一个都自觉保持教室的整洁,每一天都有好的环境,好的心情不是很好吗?”从此以后,教室总是保持得很整洁。因此我们教师要强化自身修养,以文明的言行,高尚的品格去影响学生,时时、事事、处处为学生以身立教,以德育人,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课外活动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二课堂,是思想道德教育行之有效的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课外活动是为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在课外对学生实施多种影响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受到教育、启发与鼓舞,是提高德育工作时效性的有效途径,课外活动多以集体的方式进行,是学生自愿参加。因此,他们会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团结互助的团队意识及集体主义精神,克服困难的毅力。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开拓视野,同时也起到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

此外,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公共意识,培养学生积极的思想情感。组织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开展“远离毒品,珍惜生命”的宣传活动,这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和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

教师要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从多方面培养学生教育学生。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需要有人引导他,当他偏离道德准则时及时把他拉回来,引导他走入正轨。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做一个细心人,深入学生生活中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积极开展个别谈话与反映他们心声的集体活动,用“因材施教”的方针,重视做好转化工作,变简单灌输为启发诱导,变消极约束、看管为积极自我激励、自我管束增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效果。例如,有几位同学的时间观念较差,纪律散漫,上课迟到,我就及时找他们来谈话,在谈话的过程中我特别注意自己的引导方式方法,以免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不是直截了当的指出他们的不是,而是给他们讲一些关于时间观念、纪律的故事,给他们讲珍惜时间、遵守纪律的重要性,从而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改正过来。通过个别谈话,这几位同学都很快转变了过来,再也不迟到,再也不捣蛋,对待人也文明礼貌了。因此,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只要深入学生的生活,充分了解学生,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原则,将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密切与家长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

家庭是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广泛、深远而持久的;老师是学校与家庭取得联系的纽带,争取家长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学生。老师要主动向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表现,介绍学生在校内的表现,介绍学校教育的计划和对学生的要求,向他们宣传教育的意义以及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交流教育经验,共同探索教育学生的措施、方法,提高思想教育的可实施性。在取得家长的联系,向家长反映学生情况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首先要尊重家长,抱着和家长共同研究、探索的态度,其次是向家长反映的是真实情况,而不是告状,所以语气要委婉,方法得当,既反映缺点又反映优点,既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能起到促进的作用。教育是长期的,持久的,因此,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应是长期的,持久的。

总之,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要多管齐下,与时俱进,因材施教,不断提高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道德标准的合格人才。

德育实践教育心得体会篇九

德育实践活动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德育实践教育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如何在教育教学一线深刻领会与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精神,成了当前我们学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全体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去进一步学习、领悟、践行。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为教育的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人民生活富裕多发一份光多发一份热。学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精神,必须从学校的发展做起,从自己做起,只有无愧于职责,无愧于使命,才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的要求。

作为党员教师,要做到“三个坚持”:一是紧扣教育发展,坚持与群众合辙,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二是多干平凡实事,坚持与群众合意,为了一切孩子。三是树立平民意识,坚持与群众合群,把党的先进性落实到自己的每一个行动中。

书记对党员提出要懂得照镜子是富含哲理的,古人照 “镜”修身,往往是个人的洁身自好。今天我们教师照镜子,则是为了饰面和修心、使教师做到内秀与外修的合一、使教师找到自己工作上的缺点、更可提高自身工作水平。作为教师党员的我,对自己更应有正确的定位。教师首先是教己,然后才是教人。如何在学生的心灵之中撒播下理想、信念的种子,给予学生鼓励、帮助,使他们充满自信、力量,为他们以后的人生之路导航,这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根本点。

作为党员教师应该拥有慈母般的爱心,做一名尽心尽责的护花使者。尽一切可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无条件地爱每一个学生,不以家庭出身分高低,不以智力高低定亲疏,不以成绩好坏分优劣,对不同学生以不同的鼓励,只有师爱才能凝聚学生的心,使其“亲其师,信其道”。只有热爱,才能喷涌出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才能使教师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于我而言,“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仿佛永远都只是书面用语,永远只在我的作文中出现。一边写着“学会向父母感恩”之类的话题作文,一边对父母颐指气使、大声吆喝。若不是这次的“五个一”德育实践活动,或许我仍然这般任性。

“五个一”中有一点是为父母做一顿饭。当然,它的含义不仅仅只有这一顿饭。应付任务的做法自是只做这一顿饭或者不做。然而,我想学校的用心是在于让我们从这一顿饭中体会到父母天天为我们作出可口饭菜的辛苦。像我,第一次是不情不愿,第二次觉得麻烦,第三次更是觉得厌烦透顶。而父母,却天天,从我们出生到现在的十六个年头里,不停地做着这一件事。诚然,他们自己也要吃饭,可是,当你有目的地为了另一个而去做时,会格外的用心。即使饭菜不比餐馆、饭店的可口,可这些家常菜中包含的爱意是独一无二的,每家人家都有其独特的味道。比如说,我永远吃不惯我表姐家的饭菜,太过清淡,只因为我表姐不爱吃重口味的。

在这次实践活动的这一项目中,我所做的,仅是暑假六十天中的几顿饭而已。这一点点的小事,却仍不让父母省心。第一次做饭,无从下手,除了炒蛋什么都不会。父母不旦要教我如何去做,还要时刻担心我是否又被滚烫的油滴溅到、在我操作失误时来挽救整锅菜。第一次做饭的结果并不乐观,但是看着略焦的、油亮亮的小菜,还是很有满足感的。我的父母并不会像许多中小学生作文中出现的老套情节“父母一个劲夸做得好吃而实际上却难吃的紧”这样夸我,而是很不给面子的指出“难吃”,并吩咐我改天再做。然后,饭后大大小小的碗也扔给我洗。第一次固然委屈,可有一次深夜看到归来的父亲在水池边洗着我和母亲都不愿去洗的碗的背影时,心里有点刺痛。他胖了,也老了,这些家务不久将不再适合他这样的年纪去做了。我不能总以学习为借口来逃避家务,这是家庭成员的一种责任。

向父母感恩,这是很久以前就有的一项德育功课,明显当时我搪塞过去了。现在才开始深思父母的辛苦和我应该如何去报答。当我作业做完不去复习功课而是打开电脑游戏时的负罪感,正是我开始懂事的标识吧。高二了,如果不再好好学习便是对父母多年为我付出的爱的亵渎。

也许这些话在有些人眼里很假,但我认为,只有有着这样感受的人才能体会到里面的真诚。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情感和行为习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旧质到新质的矛盾运动过程,是知、情、意、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受教育者作为参与德育活动的主体,主动积极地认识、体验、践行,把社会和国家的思想、政治、道德规范和要求内化为精神财富,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结构,能够自主地解决知不知,懂不懂,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这一目的的实现,无疑要通过社会实践等一系列实践性、活动性的德育过程。由此可见,牢牢抓住实践环节,广泛开展实践活动,吸引广大学生普遍参与,是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20世纪60年代,科尔伯格利用道德两难问题为学生提供积极参与和决策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道德问题的讨论,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作为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并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主体作用。提高了道德的层次。其基本价值就是向我们论证了主体的参与和自主活动是道德发展的前提,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就不可能有真正道德的发展。换言之,活动是德育的生命,没有了活动,便没有了德育。

德育实践活动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德育实践是德育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德育效果的试金石。在实践中,学生可以去认识人生,去追求生活的意义,进而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因此,强化德育实践活动,能解决“信”和“行”统一的问题,使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变。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应充分认识德育实践的重要意义.采取多种德育实践形式,从而提高德育效果和广大学生的德育水平。学生的品德和个性均形成于实践活动之中,实践活动是人的品德和个性形成的决定因素。德育实践活动是品德发展的基础,是促进人格内外交流的基础。德育实践活动引导学校德育转向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从书本转向实践活动,从课堂转向现实生活,从知识讲授转向社会活动的开展。

开展德育的实践活动能注重弘扬人的主体性,挖掘和引发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特性和创造性,从学生兴趣出发,从学生的情感需要、意志、理想出发,在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进行独立思考和选择的道德实践的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借助于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智慧,努力探索,在活动中不断强化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促进自身品德的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体现了德育工作的人本化特征。因此教育和实践相结合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学校要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活动天地,为他们搭建更多的活动平台,学校的德育就必须要利用各种德育资源,发挥活动育人之优势,做到寓德育于实践活动之中。开展实际活动应要尽可能使每一个活动都能给学生的心灵以感动和启迪,使每个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亲身体验。让全体学生既是思想教育的参与者,也是德育体验的受益者。

所谓“德育实践活动”,简单来说,就是在通过开展有意识、有目的活动来进行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社会为课堂,在动手动脑中进行体验和探究的综合学习过程。德育实践活动内容是为了实现德育目标而在德育实施过程中确定和安排的教育内容,是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出的有关德性的规定性要求。德育实践活动的内容结构上应包含德育的五大要素,即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在层次结构上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及德育的内在规律,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深刻。

四、德育实践活动的目的:

德育目标是一定社会对青少年要达到的德性方面的要求。而德育实践活动目标就是学生通过德育活动,预期产生的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和能力以及行为方面的变化的一种明确具体的要求。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科技、国防、劳动、法制、环保、历史等多方面教育,使学生关心社会和科技进步、关心地球和生存环境,获得直接感受和问题解决的经验;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认识社会、探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形成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和操作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和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精诚合作的精神,不断提升学生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完善学生人格,最终指向于学习者个性健全发展。

德育实践教育心得体会篇十

一、利用课堂教学,潜移默化地渗透

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的主渠道。在实践中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进行渗透,利用信息技术挖掘各学科的隐性德育因素,强调教学的德育性。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对比课、示范课,总结因地制宜、恰当结合、体现特点、熏陶感染的方法。如教学思品活动课《爱护校园 呵护绿色》时,课前将学生分成四小组,分别以“调查学校的花草树木名称、类别”、“为花草树木做警示牌”、“做环保宣传画”、“护绿小卫队行动”四个任务,让各组学生自己去搜集、准备,充分地了解学校在绿色、环保这方面的工作,并在课堂上进行汇报,这时,在利用学生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如“学生平时爱护花草树木”、“不随地吐痰”等保护校园环境的图片,运用录象技术,与大自然,校园的美景有机结合,形成一定的情境,变以往静态的情景为动态再现,使一定的时空背景得以“活动”。情境的展示,必然唤起学生的联想,学生自然地将往日的行为与今日的新知相连,自觉地将道德认知上升为“做文明人,爱护校园环境”,“当小卫士,保护学校绿色”的层面。这样,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由境入情,情境交融,使德育目标入耳入脑入心,使课堂教学获得高效。

二、捕捉“闪光点”,激励“后进生”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只是二者的多寡不同而已。后进生作为学校德育的弱势群体和重点对象,虽然存在许多明显的缺点,但同样蕴藏着一些引人注目的优势,在某些方面更有“闪光点”。如果我们用感情培育它,用道理巩固它,用行动扶植它,并善于揣摩他们的心理活动,选择适当的教育时机,科学施教——当他们有进步愿望时,及时予以肯定,帮助他们树立前进信心;当他们做了好事或有点滴进步时,及时恰如其分地表扬,使进步之举得以强化巩固;当发现他们有某些特长或潜能时,精心培育,发扬光大。这样,我们就会在放大他们的“闪光点”和优点中调动其巨大潜能,获得成功。

我班原来有位学习不自觉,有惰学迹象的“后进生”,每次做作业都要别人提醒,监督,所以成绩也一般,可是他就有一大嗜好——象棋,经常见他在业余时间跟同学切磋棋艺,而且看他下棋时的神情,简直是迷失在棋盘里了,聚精会神,与他学习上的表现大相径庭,于是,我就想,能否利用他这方面的优势进行学习上的激励。就这样,组织全班的象棋比赛,他在班级中脱颖而出,无人能敌。 同学们也对他的表现给予极大的鼓励。我趁热打铁,找他进行一番谈话,勉励他今后在学习上也要争取同样出色。就这样,经过几个星期的观察,发现他真的改变了。

三、理解宽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学生的心理结构也随之发展、变化。学生自尊心的外在表现更加强烈,同时影响着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

在一次单元测试中,我意外地发现一位女同学从地上捡起一张纸条,并迅速地放进抽屉里,这时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她在作弊吗?于是,我走到她桌旁,伸手拿出抽屉里的纸条,回到讲台边,我把纸条张开一看:“__,最后一道题怎么做?”,通过字迹,我知道写这张纸条的学生是谁。当时,我有些恼火,便在教室里直接教育批评了一番(虽然没有点名),并且有意识地用眼神盯着那两个学生,直到测试结束。过了一天,那两个学生分别给我写了信,看着她们写的信,我感到很震惊,其中一个学生写到:“老师,我很胆小,看到你就会脸红、害怕,更不敢向你提问,求求你不要怪__同学,不是她的错,是我。请你不要再用猜疑的眼神看我-------”,我顿时感到已经伤害了这两个学生的心灵,由于当时我的一时恼火,还有批评她们时,其他学生看他们的眼光,所有的举动,已经使她们脆弱的自尊受到挫伤。我思索了良久,想好了谈话内容,决定找她们谈一谈。于是,在某天放学后,我和她们进行了心灵的沟通,对那件事我首先向她们道歉,她们也乐意接受,原谅了我。同时,针对胆小的那位女生,我鼓励她要将老师当作朋友,今后有什么困难可 以的话向老师请教,老师也很乐意帮忙。最后,看着她们离开时,带着灿烂的笑容对我说:“再见”时,我的心才舒坦了许多。

的确,做一名老师,如果对班级学生你不了解,不信任,学生对你又会怎样。对于心理正在逐渐发展的少年儿童,如果为师者不能多一点理解,多一些关怀、宽容,他们的心理又怎么能健康地成长。

德育实践心得体会篇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