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议(精选10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11-25 04:17:35    小编:zdfb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议 文件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2023年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议(精选10篇)

  • 上传日期:2023-11-25 04:17:35 |
  • zdfb |
  • 10页

制定方案的关键是要明确目标,并给出一系列可操作的步骤和措施。制定方案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各种可能的变化和不确定因素,以保证方案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合理的时间管理和任务分配是实现方案目标的重要因素。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议篇一

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与实施,是人才培养落到实处的重要基础。本文立足于高职会计专业的建设现状,从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内容、方案实施的措施两个方面,阐述了新时期高职会计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一是要突出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属性,以服务学生就业为重点,强化课程体系的优化;。

二是契合会计专业特性,落实“理论”+“实践”的教学构建,以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在培养方案的落实中,落实条件的创设,特别是教师队伍与精品课程的建设、教学管理改革的推进,都是落实人才培养方案所需的具体措施。因此,从培养方案的构建,到方案的实施,应立足高职院校的教育属性、会计专业的特性,兼顾统一、全面部署,有效落实。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关键在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完善的课程内容体系,强化目标导向下,人才培养措施的有效落实。高职院校应突出专业能力的培养,以能力本位理念为指导,实现综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

1.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的导向性尤为重要,是教育教学构建的重要基础。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突出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双重兼顾。从市场需求而言,人才培养目标的构建,应突出就业目标的定位,以专业特色为亮点,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面对不同的就业划分、不同的市场氛围,人才培养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更强调“专业+能力+就业”的集中体现。专业特色要突出会计的专业特征,强化岗位能力的培养。

2.课程内容体系。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落实,具体体现在课程内体系统的构建之中。高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因此,课程内容体系要实现“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两大板块,通过“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突出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如图1-1所示,是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内容体系。在该体系中,强调理论知识内容的同时,也突出专业模块的构建,通过“专业模块课程群”,学生不仅有专业知识的学习、也有实践实训的空间,“理论”+“实践”的教学环境得到优化,实现对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有效培养。

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是方案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而如何确保方案实施到位,并有良好的实施环境,强调高职院校应积极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强化精品课程建设、教学管理改革,夯实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基础。

1.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应依托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更适应当前会计专业的发展需求,并满足专业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高职院校一是要注重教师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二是切实做好人才引进工作,依托综合型应用人才的引进,壮大现有的教师队伍。

2.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基于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的视角出发,高职院校应强化精品课程建设,提高专业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可以立足于院校的专业特色,结合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开发契合学校实际的专业教材,建设具有特色的精品课程,更好地服务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对于地方高职院校而言,应在特色专业的基础之上,大力强化精品课程建设,深化会计专业发展。

3.深化教学管理改革。人才培养是变化的过程,僵化的教学管理显然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为此,高职院校可以在传统教学管理的基础之上,实施“弹性学制”,为学生专业学习创设更加宽松的环境。在学分与学年的关系上,允许学生在2-4年间完成。并且,针对教学的实际需求,合理调整课程内容体系,确保教学内容体系能够满足并服务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契合当前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总而言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与实施,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强调方案构建的科学性、实施的有效性,才能确保方案在人才培养中的导向作用。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中,应强化人才培养目标的目标,基于职业教育的特性,强化“就业、市场”在目标中的体现。而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着力点在于夯实实施的基础,创设良好的内外环境。依托精品课程建设、双师型教师建设等实施措施,确保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落到实处。

[4]李辉.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五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实施[j].财会月刊,20xx(03).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议篇二

[摘要]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而在此基础之上,一些社会性的问题也层出不穷,比如说资本市场的发展,就出现了非常多的问题,为此一些专业的法务会计专业人才就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法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场所,那么怎么样去培养一些专业的法务会计人才呢?这对于高等职业学院来说,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具体分析我国现在的高职院校法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培养法务会计专业人才的方法。

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市场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越来越重要,而在发展过程当中,出现了非常多的财务舞弊事件,以及上市公司民事诉讼案件,这些案件的发展,都需要专业的法务会计人才进行处理,但由于中国法务会计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法务会计专业人才是非常缺失的,不能够满足当前市场的发展,所以高职院校应该担负起培养专业法务会计人才的责任,使得法务会计人才能够满足社会主义市场转型的需要。

(一)高职院校法务会计专业不能够准确定位。

就单纯的学科来说,法务会计学科并不是单纯的会计学科,同样也不是单纯的法学学科,而是基于法律学、审计学、会计学、鉴定学等各个学科为一体的一个专业性综合性专业。所以很多院校在对法务会计专业进行定位时,就出现了定位不准确的现象,而很多的高职院校将法务会计学定位在司法的一个分支,而一些高职院校则是将法务会计学定位于会计专业的一个分支,所以在高职院校当中,法务会计学科的属性地位是极为不准确的。这就造成法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是非常模糊的,对这门学科的发展也造成了严重的滞缓影响。

因为我国的法务会计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很多高职院校将法务会计专业列述于新生的学科。这时由于这种新兴的学科地位,致使好多高级院校对于这种专业的开设,处于不重视阶段,因此对于人才的培养模式也是采用传统的落后施教方式。再加上法务会计专业本身的学科特性是比较难的,这就导致学习法务会计专业的人越来越少,致使法务会计专业人才的缺失。

(三)专业课程的设置缺乏依据。

首先,这个现象存在于很多的高职院校,因为法务会计专业学科所涉及的知识是比较全面的,所以很多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没有针对性,而且适应性也是极不强烈的。其次,法务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科目过多,缺乏一定的实用性和实践性,这样法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有所降低。最后,很多的法务会计专业课程处于重叠状态,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忽略了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融合,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

(四)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师资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因为高等职业学校的目标是培养技术性人才,所以很多的教师在技术方面的操作是非常好的,而在理论学科的素养上是极为有限的。而对于法务会计专业这个专业来说,既需要强大的理论基础,又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这对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很多高职院校缺乏这样的教师队伍,因此,导致法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严重降低。

因为高职院校不同于其他的一些高等院校,他所培养的人才是一些适应于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所以这种人才主要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人才在市场和实践当中的作用,因此必须制定适当的法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以适应现代化市场的需要。

对于高级法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最主要的目标是提升法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在具体的培养过程当中,必须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教育。首先,要加强其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让学生拥有非常专业的理论知识,能够掌握当前资本市场的发展动向,快速做出应变。其次,应该注重实践方面的教育,加强学生对实践的操作和运行,让学生能够模拟现场,了解市场动向。

(二)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必须构建科学的学科课程体系,尽量避免法学与会计学这两门课程,与法务会计学校重叠,浪费学生的时间。还要一些适应性的法务会计人才。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应该形成以法学和会计学为主,而以两个学科融合的东西为辅,一些相关的学科作为补充,这样法务会计人才就能够紧跟市场的需求,培养出适应于市场的高端的法务会计人才。法务会计人才对于未来市场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对于正在转型的中国市场来说,更是重要的一环。所以必须加大对法务会计人才的培养,才能使中国适应世界潮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齐兴利,王静.法务会计:基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探索[j].商业会计,2015(8):4-8.

作者:尹丽娟。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议篇三

会计专业是华夏学院重点建设专业之一,制定和实施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要求。

二、我校参与会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基本情况

1.2015年我院开始启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2.我校教师在会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会上介绍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点和课改指向

3.我校教师进行市场调研,专家论证,形成我校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三、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情况

1.实现了专业培养目标

2.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坚持公共课余专业课的规定比例

3.专业课程结构的构建

4.体现课程该给的指向

5.体现方案执行的灵活性

四、人才培养方案执行过程中的思考和实践

(一)问题

1.知识系统和专业能力的融合问题

2.项目课程的开发领域问题

3.从业资格、专转本融合问题

(二)实践

1.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专业课程改革的重点

2.教师参与核心课程标准的制定

3.项目课程的开发

4.多名教师参与编写院本教材(《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等

5.精品课程建设

1

为适应我国快速经济发展对财会人才的需要,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分院经贸系的现有师资队伍、办学条件等状况,全系23位教师利用寒暑假和教研活动时间深入各类企业、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分析在新的形势下,会计行业的岗位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岗位对会计人员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要求,修订了会计、会计电算化等五年制高职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经过会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的讨论论证,认为修订后的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了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会计专业素质的培养;提出的会计基本技能、会计应用技术能力、会计岗位项目能力和会计顶岗实习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比较适合会计人员工作能力的培养;将会计职业资格考证嵌入到课程体系中,加强职业资格考证的力度,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路;加大任意选修课和限选课的空间,体现了突出素质教育需要,突出学生个性发展,兼顾多元智能结构理论,满足了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科学精神、文化品味、审美情趣、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的需要。

一、专家论证

(一)培养目标定位的论证

经过社会实践调研和专家论证,及我校学生就业单位的回访,对我校将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在“以职业入门资格为基础、以专业岗位职业能力为指向,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规格为标志,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正确的专业认同,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拥有必备的职业技能,取得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为达到初级会计师水平做好知识、技能和专业认同的准备,能适应财经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 各单位及各专家均认为符合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符合社会对高职学生所担任的岗位职业的总体要求,是切合实际的、务实的,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路。

(二)职业取向确定的论证

我们将专业培养的学生就业岗位群分为1、主要就业岗位群(企事业等单位财务会计岗位群);2、次要就业岗位群(包括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及财务分析岗位群、内部审计岗位群、会计师事务所、评估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咨询服务公司审计助理工作人员岗位企业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及会计预测、决策岗位群等);3、其他就业岗位群(包括营销员、物流员、经济信息收集员、财经-文秘、管理人员等)。专家论证认为,此就业岗位群基本上反映了五年制高等职业类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与普通高校和中职形成错位培养,在培养层次上更为实际、可行,适应了近年来就业岗位的下移和拓展。

(三)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表的论证

专家认为,“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表”确实是经过社会实践调查,将实际的会计岗位设置与理论教学联系起来,虽然与实际工作的电算化操作有一些不符,但针对于学生就业的企业主要是小企业或私营企业,有很多企业没有实现会计的电算化,因此按手工记账的岗位设置是比较符合实际的,对岗位任务和职责、岗位对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通俗且切合实际,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易于操作,安排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对会计电算化岗位的分析,可以满足学生就业的实际需要。

(四)会计类各专业课程体系的论证

1、综合素质培养和专业素质培养并重

在社会实践调查和专家委员会论证中,对五年制高职学生的要求中,特别强调的是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政治思想素质,如对出纳会计人员要求“只拿自己应得的”,培养会计人员将“钞票看作是票据”的思想等。因此在会计类人才培养方案中,能将培养学生的说写能力、数学素质、英语的听说能力、政治思想素质、身心素质,计算机应用能力,并加大了任意选修课的力度,做到“突出素质教育需要,突出学生个性发展,兼顾多元智能结构理论”,综合素质课程课时占总课时的39.3%,体现了职业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重要性的认识。

2、专业能力培养体现理论够用,注重实践能力

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专业核心课程做到“理论够用,技能突出”,保证有足够的课时进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建立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相一致,实现专业教育与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相融合。对专业扩展课程做到“素质全面,适应性强”,设置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包括商务与营销、投资与理财、会计前沿发展动态等),突出了以新企业会计准则为引领的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3、建立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 专家认为本次修订的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能力的培养,坚持岗位与岗位能力、岗位能力与专业培养目标一致的原则,岗位职业能力的定位,必须以完成本岗位职责或任务为原则,即:由岗位任务来确定实践岗位,再由岗位来确定岗位的能力要求。在对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分析、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专业课程名称,如:收银岗位对应《会计基本技能实训》等,从而确定岗位技能的培养目标。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相一致。创新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了“会计基本技能—会计应用技术项目实训—会计岗位项目实训—会计顶岗实习”实践教学模式。完善会计技能考核标准,突出专业技能训练与会计工作的实际相协调。

4、实现专业教育与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相融合

专家认为,将会计从业资格考证课程纳入到了专业主干课程之中,并协调考证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提高考证的过关率。体现了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和会计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的培养和考核体系,有利于毕业的学生进入到会计工作岗位。

5、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突出了专业特色

专家认为,对会计电算化专业,设置数据库、计算机网络与安全、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等课程,可以满足会计电算化岗位的基本需求;审计实务专业设置审计学基础、审计实务、资产评估、内控制度设计、独立审计准则、审计前沿扩展课程等,体现了审计专业的特色,满足审计专业的学生就业的内部审计岗位及会计师事务所助力审计岗位的需要,突出了会计、会计电算化、审计实务三个财务会计类专业的专业特色。

二、积极改进教学的软硬环境,适应修订后的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打造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会计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23人,其中:专职教师10人。全系“双师型”教师18人,占78.3%。该专业的“双师型”教师最大的特点是除了拥有教师系列的职称证书外,还拥有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实际工作系列证书。多年来,我们非常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二)建立相应培训点,为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为了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通过申报和审批我校成为江苏省会计电算化和会计

从业资格证培训点。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学生的报考资格和证件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根据考试的时间安排,适当调整教师的.授课进度,以方便学生能顺利通过考试。

会计电算化合格证 会计从业资格证

(四)广泛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实习和开拓专业视野创造良好的职业环境。 1、校内本专业建有手工做账模拟实验室、会计工具会计核算模拟实验室、货币陈列室、模拟纳税申报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校内课程实习和专业综合实习全部纳入教学计划,实习所需要的讲义或资料在每学期初都要制定订购或自编的规划。在实习正式开始的两周前专业教研室向系提交实习计划,将实习目的、任务、要求、评分标准和人员及地点安排在计划中体现出来。实习结束后,指导教师逐份批阅学生的实习资料,根据评分标准,给出每个学生的实习成绩。学期结束后,教研室对每门实习课程要进行研讨,摆出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以后实习工作的改进提供第一手原始资料。系列的实践管理制度,规范了实践过程、评价标准,保证了实践项目课程的实施和质量。

2、聘请企业专家和高级会计师承担课程实习、综合实习、论文指导和专题讲座等教学任务。

实践教学中产学研一览表

3、积极开拓校外产学研基地,为学生顶岗实习和开拓专业视野创造良好的职业环境 我校利用教师、朋友、学生、学生家长、毕业生等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关系建立广泛的实践教学网络,并与相对固定的单位建立长期共建关系。目前为止已于15家以上知名企业签定了实习、就业协议,如:南京雨润、苏果、家乐福、易初爱莲、上海南极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纬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华泰证券、中信证券、南郊宾馆等。我们的学生可以利用假期到这些实习基地或其他单位开展专业调研。这类实习主要安排学制的最后一年。一般每年6月底安排学生下去,10月及来年3、4月份回访两次。了解学生在单位实习情况。实习结束后,由所在单位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工作作出评价。合格的才给记入相应的学分。这类实习也是将毕业见习与企业定岗实习相结合进行的。

通过顶岗实习:第一,主要是对企业本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调研,让学生了解企事业单位对财务会计人员的需求情况,明确作为一名财务会计人员所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第二,为学生与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联系提供机会,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第三,为专业建设提出新的课题,通过不断调查研究,不断改革,使人才培养规格贴近企业要求。第四,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鼓励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企业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难题和不足的问题,这样既可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可使这些单位认可我们的学生,认可我们专业,为学生就业创造更多机会。第五,通过到企业顶岗实习,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的经历,提高就业竞争力。

1、实现了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零接轨”

会计从业资格和初级会计师等职业资格证书是财政部实施得非常成熟的岗位或职称证书,与岗位或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相适应。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会计电算化合格证和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通过率见图4。根据岗位或岗位群的能力要求,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资格证书,能促使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符合企业人才的需求,使我们的“产品”走出学校就能上岗,缩短了学生的适应期,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培训成本。如,用友财务软件了解到我们的学生具有从业资格证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后,主动与我们联系吸收毕业生,2015年一次性吸收毕业生10人。该公司人力资源部的负责同志说“商校的学生好用,动手能力强,省去了上岗前的培训成本”。

2、提高了学生专业水平和就业竞争能力

脱颖而出。2004年毕业2个班、2015年毕业2个班和2015年毕业6个班,三年就业率分别为100%、98%和95%。不仅就业率相对上升了,就业质量也提高了。越来越多的大中型企业愿意吸收我们的毕业生。如,南京雨润、苏果、家乐福、金鹰国际、易初爱莲、南郊宾馆、交行、中行、华泰、中信等知名企业指定要我们的毕业生。上述单位2015年一次需要的人数分别是47人、30人、40人、40人、40人、70人、10人、20人、9人、40人。许多毕业生现在是该单位的业务骨干,每年代表该单位来我院招聘会计专业毕业生。见图5:

2015年 2015年 2011年

最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

3、能提高学生的起点,为学生以后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按照国家会计系列职称考试规定,获得从业资格证书后,才能报考初级会计师职称。如果学生在四年级能考到资格证,比毕业后报考并获得证书相比,报考初级会计师职称考试的时间要提前。那么将来报考会计师职称考试的时间也相应提前。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修订后的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和很大的可操作性。

五年制高职财务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小组

二0一二年九月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议篇四

根据财政部和xx市财政局印发的会计行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为加大xx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力度,破解高端会计人才紧缺难题,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培养xx会计领军人才和青年英才为引领,以培养高级会计师、总会计师为重点,以培养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为基础,建设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梯次递进衔接的会计人才队伍,全面提升我市会计人才队伍业务潜力和整体素质,为推动科学发展、富民兴渝带给人才保障。

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要求,到20xx年分类培养:精通会计业务、精于财务管理、有较高政策理论水平和操作潜力很强的xx会计领军人才350人(其中:力争入选全国会计领军人才50人,具有国际资格的注册会计师50人);会计业务娴熟,善于财务管理,职业决定潜力强,操作潜力强的xx青年英才600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高级会计人才及总会计师20xx人;加大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培养,届时占会计人员的比例西部领先。

会计领军人才。取得高级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含透过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或者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执业5年以上,或者副教授以上职称(含会计学博士毕业工作2年);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岁;具有本科学历,能够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财务部(科)负责人或后备骨干。本人申报、单位审查推荐;由市财政局组织对财会、英语和综合知识进行考试;再面试、综合审查评选;商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确定培养人选。

会计青年英才。取得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讲师等专业技术资格2年;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岁;具有本科学历,能够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获得全国会计师考试金银榜的考生,条件可适当放宽。人选确定方法同会计领军人才。

国内领先高级会计人才。选取企事业财务部(科)长以上、高级会计师,年龄55岁以内,由本人报名、单位推荐,根据每年培养计划,综合平衡确定培养人选。

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贴合财政部规定报考条件的会计人员。

完善正高级会计师考试评审方法、资料,适时增加正高级会计师评审数量,提升正高级会计师质量。

加大高级会计人才培养,按照国内领先水平设置培训资料,强化管理、理论、综合潜力培养。对优秀学员颁发荣誉证书;优秀人才纳入市委组织、市人力社保局人才库管理;向有关部门推荐使用。

结合会计师年龄、学历、职务和从事财会工作年限等,修订完善报考评审高级会计师资格条件;鼓励我市高等院校开展高级会计师专业知识考前学习培训,用心参加全国高级会计师专业考试;总结完善高级会计师评审办法,强化专业技能、综合知识和实际工作潜力等全面考察,增加高级会计师数量,提高质量;强化高级会计师综合潜力再提升,结合高级会计师年度继续教育,完善培训方式和资料,明确学习任务目标,增强学习自觉性。

实行自主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市财政局指导市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考前学习培训、考试合格激励、选送注册会计师到市内外培养提高和引进注册会计师的激励政策规定。

鼓励我市贴合条件的广大会计人员参加高校、网校专业学习培训,用心参加全国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选取优秀院校、网校供会计人员选取学习;对参加全国会计师考试获得金银榜的会计人员给予表彰。

由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组成xx市高端会计人才培养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决定全市高端会计人才重大培养政策,指导xx市高端会计人才的培养。

高端会计人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财政局,负责制定xx市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具体实施办法,组织开展xx市高端会计人才选拔,在市内外高等院校中选取培养机构,指导监督培养院校设计培养方案、实施培养和管理,向领导小组汇报全市会计人才培养工作。

培养院校协助市财政局做好学员选拔、面试工作;具体负责培养资料设计、培养教学、调研指导、考核管理,全面落实xx市高端会计人才综合潜力素质提升,培养状况报告等工作。

各区县组织、财政、人力社保部门,市级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会计人才的培养,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做好优秀会计人才推荐上报工作,营造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议篇五

人才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科学素质和社会职责感,教学基础扎实,具有自我学习潜力、创新精神和创新潜力的一流人才。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训练,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动手潜力强、综合素质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备较强的获取知识潜力,具有探索精神、创新潜力并具备优秀的科学品质。

培养人才的形式有多种,除了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进行系统教育的进修外,还可采取业余教育,脱产或不脱产的培训班、研讨班等形式,充分利用成人教育、业余教育、电化教育等条件,提倡并鼓励自学成才。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各行各业都有所不同,但总的目标是到达德、智、体全面发展。对于企业来说,人才培养是多层次的,包括了高级经营人才的培养;职能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基层管理人才的培养,等等。

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有两种评价尺度。一种是学校内部的评价尺度,另一种是学校外部的评价尺度,即社会的评价尺度。社会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高等教育的外显质量特征即高等学校毕业生的质量作为评价依据,而对高等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太关注;社会对毕业生质量的整体评价,主要是评价毕业生群体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

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高等教育的内部质量特征作为评价依据,即评价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整体上是否到达学校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是否相符。因此,高等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是提高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程度,提高人才培养与培养目标的贴合程度。

人才培养质量,既要理解学校自身对高等教育内部质量特征的评价,又要理解社会对高等教育外显质量特征的评价,因此,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务必遵循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与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

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即是教育同社会的关系的规律,潘懋元先生表述是,“教育务必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加以引申,即可表述为,“教育务必受必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并为必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

所以,当人才培养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即不能很好地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时,务必对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即教育自身的规律,按照潘懋元先生的表述即是,“社会主义教育,务必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或者说社会主义教育务必透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把它用在高等教育领域,则能够表述为,“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务必透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培养知识、潜力、素质结构优化,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潜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在这个表述中,既包含了我国的教育方针,也包含了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一般性要求。所以,当人才培养不能很好地贴合人才培养目标时,则务必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主要的是对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途径进行合理的调整,使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途径更好地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相协调,从而使人才培养更好地贴合人才培养目标。

由此可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动因既有来自教育的外部,也有来自于教育的内部。对于高等学校而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就应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遵循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以及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使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其二是,遵循教育内部关系规律,以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为参照基准,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途径,使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诸要素更加协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人才培养目标的贴合程度。总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就是变不适应为适应,变不协调为协调,实质上是主动适应社会的过程。

根据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客观需求,在正确的教育思想(包括国家确定的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的指导下,对学校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恰当的定位;根据培养目标,设计培养规格;根据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制定培养方案;根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培养方案选取培养途径并予以实施。

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后所反映出来的培养结果(人才培养的类型、规格、质量等),反馈到社会,理解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外显特征的评价,即学校向社会输送的毕业生群体是否适应本地区社会、经济、科技、文化以及教育的发展的需要;反馈到学校自身,理解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即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群体的人才培养质量是否贴合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而且,人才培养结果还务必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予以评价。

当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后所反映出来的培养结果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或者滞后于社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时,学校务必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培养方案、培养途径进行调整。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议篇六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管理、经济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专业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专业实务操作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处理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会计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3、熟悉我国有关财务会计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财务会计实际问题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7、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以及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8、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学制:4年。3+1模式。前3年在xx大学学习,第四年在美国xx大学xx分校或美国xx大学学习。

学位:管理学学士。

初级会计学、中级会计学、高级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议篇七

摘要: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与实施,是人才培养落到实处的重要基础。本文立足于高职会计专业的建设现状,从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内容、方案实施的措施两个方面,阐述了新时期高职会计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一是要突出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属性,以服务学生就业为重点,强化课程体系的优化;。

二是契合会计专业特性,落实“理论”+“实践”的教学构建,以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在培养方案的落实中,落实条件的创设,特别是教师队伍与精品课程的建设、教学管理改革的推进,都是落实人才培养方案所需的具体措施。因此,从培养方案的构建,到方案的实施,应立足高职院校的教育属性、会计专业的特性,兼顾统一、全面部署,有效落实。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关键在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完善的课程内容体系,强化目标导向下,人才培养措施的有效落实。高职院校应突出专业能力的培养,以能力本位理念为指导,实现综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

1.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的导向性尤为重要,是教育教学构建的重要基础。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突出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双重兼顾。从市场需求而言,人才培养目标的构建,应突出就业目标的定位,以专业特色为亮点,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面对不同的就业划分、不同的市场氛围,人才培养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更强调“专业+能力+就业”的集中体现。专业特色要突出会计的专业特征,强化岗位能力的培养。

2.课程内容体系。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落实,具体体现在课程内体系统的构建之中。高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因此,课程内容体系要实现“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两大板块,通过“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突出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如图1-1所示,是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内容体系。在该体系中,强调理论知识内容的同时,也突出专业模块的构建,通过“专业模块课程群”,学生不仅有专业知识的学习、也有实践实训的空间,“理论”+“实践”的教学环境得到优化,实现对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有效培养。

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是方案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而如何确保方案实施到位,并有良好的实施环境,强调高职院校应积极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强化精品课程建设、教学管理改革,夯实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基础。

1.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应依托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更适应当前会计专业的发展需求,并满足专业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高职院校一是要注重教师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二是切实做好人才引进工作,依托综合型应用人才的引进,壮大现有的教师队伍。

2.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基于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的视角出发,高职院校应强化精品课程建设,提高专业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可以立足于院校的专业特色,结合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开发契合学校实际的专业教材,建设具有特色的精品课程,更好地服务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对于地方高职院校而言,应在特色专业的基础之上,大力强化精品课程建设,深化会计专业发展。

3.深化教学管理改革。人才培养是变化的过程,僵化的教学管理显然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为此,高职院校可以在传统教学管理的基础之上,实施“弹性学制”,为学生专业学习创设更加宽松的环境。在学分与学年的关系上,允许学生在2-4年间完成。并且,针对教学的实际需求,合理调整课程内容体系,确保教学内容体系能够满足并服务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契合当前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总而言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与实施,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强调方案构建的科学性、实施的有效性,才能确保方案在人才培养中的导向作用。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中,应强化人才培养目标的目标,基于职业教育的特性,强化“就业、市场”在目标中的体现。而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着力点在于夯实实施的基础,创设良好的内外环境。依托精品课程建设、双师型教师建设等实施措施,确保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4]李辉.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五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实施[j].财会月刊,(03).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议篇八

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是方案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而如何确保方案实施到位,并有良好的实施环境,强调高职院校应积极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强化精品课程建设、教学管理改革,夯实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基础。

1.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应依托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更适应当前会计专业的发展需求,并满足专业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高职院校一是要注重教师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二是切实做好人才引进工作,依托综合型应用人才的引进,壮大现有的教师队伍。

2.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基于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的视角出发,高职院校应强化精品课程建设,提高专业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可以立足于院校的专业特色,结合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开发契合学校实际的专业教材,建设具有特色的精品课程,更好地服务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对于地方高职院校而言,应在特色专业的基础之上,大力强化精品课程建设,深化会计专业发展。

3.深化教学管理改革。人才培养是变化的过程,僵化的教学管理显然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为此,高职院校可以在传统教学管理的基础之上,实施“弹性学制”,为学生专业学习创设更加宽松的环境。在学分与学年的关系上,允许学生在2-4年间完成。并且,针对教学的实际需求,合理调整课程内容体系,确保教学内容体系能够满足并服务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契合当前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总而言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与实施,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强调方案构建的科学性、实施的有效性,才能确保方案在人才培养中的导向作用。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中,应强化人才培养目标的目标,基于职业教育的特性,强化“就业、市场”在目标中的体现。而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着力点在于夯实实施的基础,创设良好的内外环境。依托精品课程建设、双师型教师建设等实施措施,确保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议篇九

majority name:accounting

专业代码:110203

门类:11 管理学 二级类:1102 工商管理

二、培养目标

培养能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会计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助理会计师的基本训练,具备初步的企业会计制度设计、会计工作组织、成本和利润的核算与分析、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等相关专业工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应用性专门会计人才。本专业培养计划设置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

三、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会计学、经济法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受到课程设计、模拟实训、专业实习等方面的专门训练,能够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专业技能,具备熟练灵活运用现代会计管理手段的能力,毕业后可在工商企业、金融企业、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及政府等相关部门从事企业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等工作。

四、知识和能力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大学专科层次的文化基础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3.掌握计算机语言的操作,能熟练进行财务会计软件的操作,获得会计电算化上岗证;

4.能够熟练从事审计工作、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能力;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了解会计主干学科的发展动态;

6.掌握一门外国语,有一定的外语会话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五、专业核心课程

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税法、会计电算化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七、修业年限

三年

八、毕业学分及课程学分学时构成

九、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安排

十、教学时间安排表

十一、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

为适应我国快速经济发展对财会人才的需要,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分院经贸系的现有师资队伍、办学条件等状况,全系23位教师利用寒暑假和教研活动时间深入各类企业、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分析在新的形势下,会计行业的岗位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岗位对会计人员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要求,修订了会计、会计电算化等五年制高职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经过会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的讨论论证,认为修订后的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了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会计专业素质的培养;提出的会计基本技能、会计应用技术能力、会计岗位项目能力和会计顶岗实习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比较适合会计人员工作能力的培养;将会计职业资格考证嵌入到课程体系中,加强职业资格考证的力度,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路;加大任意选修课和限选课的空间,体现了突出素质教育需要,突出学生个性发展,兼顾多元智能结构理论,满足了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科学精神、文化品味、审美情趣、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的需要。

一、专家论证

(一)培养目标定位的论证

经过社会实践调研和专家论证,及我校学生就业单位的回访,对我校将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在“以职业入门资格为基础、以专业岗位职业能力为指向,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规格为标志,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正确的专业认同,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拥有必备的职业技能,取得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为达到初级会计师水平做好知识、技能和专业认同的准备,能适应财经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 各单位及各专家均认为符合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符合社会对高职学生所担任的岗位职业的总体要求,是切合实际的、务实的,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路。

(二)职业取向确定的论证

我们将专业培养的学生就业岗位群分为1、主要就业岗位群(企事业等单位财务会计岗位群);2、次要就业岗位群(包括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及财务分析岗位群、内部审计岗位群、会计师事务所、评估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咨询服务公司审计助理工作人员岗位企业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及会计预测、决策岗位群等);3、其他就业岗位群(包括营销员、物流员、经济信息收集员、财经-文秘、管理人员等)。专家论证认为,此就业岗位群基本上反映了五年制高等职业类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与普通高校和中职形成错位培养,在培养层次上更为实际、可行,适应了近年来就业岗位的下移和拓展。

(三)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表的论证

专家认为,“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表”确实是经过社会实践调查,将实际的会计岗位设置与理论教学联系起来,虽然与实际工作的电算化操作有一些不符,但针对于学生就业的企业主要是小企业或私营企业,有很多企业没有实现会计的电算化,因此按手工记账的岗位设置是比较符合实际的,对岗位任务和职责、岗位对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通俗且切合实际,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易于操作,安排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对会计电算化岗位的分析,可以满足学生就业的实际需要。

(四)会计类各专业课程体系的论证

1、综合素质培养和专业素质培养并重

在社会实践调查和专家委员会论证中,对五年制高职学生的要求中,特别强调的是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政治思想素质,如对出纳会计人员要求“只拿自己应得的”,培养会计人员将“钞票看作是票据”的思想等。因此在会计类人才培养方案中,能将培养学生的说写能力、数学素质、英语的听说能力、政治思想素质、身心素质,计算机应用能力,并加大了任意选修课的力度,做到“突出素质教育需要,突出学生个性发展,兼顾多元智能结构理论”,综合素质课程课时占总课时的39.3%,体现了职业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重要性的认识。

2、专业能力培养体现理论够用,注重实践能力

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专业核心课程做到“理论够用,技能突出”,保证有足够的课时进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建立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相一致,实现专业教育与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相融合。对专业扩展课程做到“素质全面,适应性强”,设置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包括商务与营销、投资与理财、会计前沿发展动态等),突出了以新企业会计准则为引领的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3、建立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 专家认为本次修订的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能力的培养,坚持岗位与岗位能力、岗位能力与专业培养目标一致的原则,岗位职业能力的定位,必须以完成本岗位职责或任务为原则,即:由岗位任务来确定实践岗位,再由岗位来确定岗位的能力要求。在对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分析、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专业课程名称,如:收银岗位对应《会计基本技能实训》等,从而确定岗位技能的培养目标。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相一致。创新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了“会计基本技能—会计应用技术项目实训—会计岗位项目实训—会计顶岗实习”实践教学模式。完善会计技能考核标准,突出专业技能训练与会计工作的实际相协调。

4、实现专业教育与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相融合

专家认为,将会计从业资格考证课程纳入到了专业主干课程之中,并协调考证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提高考证的过关率。体现了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和会计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的培养和考核体系,有利于毕业的学生进入到会计工作岗位。

5、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突出了专业特色

专家认为,对会计电算化专业,设置数据库、计算机网络与安全、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等课程,可以满足会计电算化岗位的基本需求;审计实务专业设置审计学基础、审计实务、资产评估、内控制度设计、独立审计准则、审计前沿扩展课程等,体现了审计专业的特色,满足审计专业的学生就业的内部审计岗位及会计师事务所助力审计岗位的需要,突出了会计、会计电算化、审计实务三个财务会计类专业的专业特色。

二、积极改进教学的软硬环境,适应修订后的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打造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会计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23人,其中:专职教师10人。全系“双师型”教师18人,占78.3%。该专业的“双师型”教师最大的特点是除了拥有教师系列的职称证书外,还拥有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实际工作系列证书。多年来,我们非常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二)建立相应培训点,为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为了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通过申报和审批我校成为江苏省会计电算化和会计

从业资格证培训点。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学生的报考资格和证件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根据考试的时间安排,适当调整教师的授课进度,以方便学生能顺利通过考试。

会计电算化合格证 会计从业资格证

(四)广泛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实习和开拓专业视野创造良好的职业环境。 1、校内本专业建有手工做账模拟实验室、会计工具会计核算模拟实验室、货币陈列室、模拟纳税申报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校内课程实习和专业综合实习全部纳入教学计划,实习所需要的讲义或资料在每学期初都要制定订购或自编的规划。在实习正式开始的两周前专业教研室向系提交实习计划,将实习目的、任务、要求、评分标准和人员及地点安排在计划中体现出来。实习结束后,指导教师逐份批阅学生的实习资料,根据评分标准,给出每个学生的实习成绩。学期结束后,教研室对每门实习课程要进行研讨,摆出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以后实习工作的改进提供第一手原始资料。系列的实践管理制度,规范了实践过程、评价标准,保证了实践项目课程的实施和质量。

2、聘请企业专家和高级会计师承担课程实习、综合实习、论文指导和专题讲座等教学任务。

实践教学中产学研一览表

3、积极开拓校外产学研基地,为学生顶岗实习和开拓专业视野创造良好的职业环境 我校利用教师、朋友、学生、学生家长、毕业生等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关系建立广泛的实践教学网络,并与相对固定的单位建立长期共建关系。目前为止已于15家以上知名企业签定了实习、就业协议,如:南京雨润、苏果、家乐福、易初爱莲、上海南极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纬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华泰证券、中信证券、南郊宾馆等。我们的学生可以利用假期到这些实习基地或其他单位开展专业调研。这类实习主要安排学制的最后一年。一般每年6月底安排学生下去,10月及来年3、4月份回访两次。了解学生在单位实习情况。实习结束后,由所在单位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工作作出评价。合格的才给记入相应的学分。这类实习也是将毕业见习与企业定岗实习相结合进行的。

通过顶岗实习:第一,主要是对企业本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调研,让学生了解企事业单位对财务会计人员的需求情况,明确作为一名财务会计人员所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第二,为学生与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联系提供机会,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第三,为专业建设提出新的课题,通过不断调查研究,不断改革,使人才培养规格贴近企业要求。第四,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鼓励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企业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难题和不足的问题,这样既可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可使这些单位认可我们的学生,认可我们专业,为学生就业创造更多机会。第五,通过到企业顶岗实习,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的经历,提高就业竞争力。

1、实现了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零接轨”

会计从业资格和初级会计师等职业资格证书是财政部实施得非常成熟的岗位或职称证书,与岗位或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相适应。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会计电算化合格证和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通过率见图4。根据岗位或岗位群的能力要求,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资格证书,能促使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符合企业人才的需求,使我们的“产品”走出学校就能上岗,缩短了学生的适应期,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培训成本。如,用友财务软件了解到我们的学生具有从业资格证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后,主动与我们联系吸收毕业生,2015年一次性吸收毕业生10人。该公司人力资源部的负责同志说“商校的学生好用,动手能力强,省去了上岗前的培训成本”。

2、提高了学生专业水平和就业竞争能力

脱颖而出。2004年毕业2个班、2015年毕业2个班和2015年毕业6个班,三年就业率分别为100%、98%和95%。不仅就业率相对上升了,就业质量也提高了。越来越多的大中型企业愿意吸收我们的毕业生。如,南京雨润、苏果、家乐福、金鹰国际、易初爱莲、南郊宾馆、交行、中行、华泰、中信等知名企业指定要我们的'毕业生。上述单位2015年一次需要的人数分别是47人、30人、40人、40人、40人、70人、10人、20人、9人、40人。许多毕业生现在是该单位的业务骨干,每年代表该单位来我院招聘会计专业毕业生。见图5:

2015年 2015年 2011年

最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

3、能提高学生的起点,为学生以后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按照国家会计系列职称考试规定,获得从业资格证书后,才能报考初级会计师职称。如果学生在四年级能考到资格证,比毕业后报考并获得证书相比,报考初级会计师职称考试的时间要提前。那么将来报考会计师职称考试的时间也相应提前。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修订后的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和很大的可操作性。

五年制高职财务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小组

二0一二年九月

一、专业名称(3分)

高职教育的“专业名称”最长不超过20个文字,“专业名称”其评价分值3分。

二、专业代码(2分)

高职教育的“专业代码”要按照专业性质设置6位数代码,其评价分值2分。

三、专业对象(5分)

高职教育的“专业对象”是应届高中毕业或具有高中文化程度者,其基本学制三年,属专科层次职业技教育,高职教育必须是面向普通人的教育,应该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要真正成为面向劳动人民的大众化教育,就必须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管理的办学机制,推行工学结合,既要面对全日制教学对象,又要面向成人培训教育对象,使每个人都有机会接受职业教育。]“专业对象”全文限定在500字左右。

四、专业模式(10分)

学生真正成为企业适用的合格员工。其评价分值为每个学年符合学习要求计3分值,“专业模式”全文可在500字至1000字之间。

五、专业目标(5分)

高职教育的“专业目标”是培养职业技术应用人才,所以要以能力为本位挑选教学内容,以高职学生工学交替的课程内容组织教学,在关注高职学生职业技能提高的同时,更要关注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高职教育的终身性质是高职教育的终极目标。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根据理论基础够用、专业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职业素质高、创新意识强的要求,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整合教学资源,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其评价分值为每符合一项目标计1分值,“专业目标”可在500字至1000字之间进行描述。

六、人才规格(5分)

高职教育的“人才规格”要遵循孔子的“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去贯彻落实教育部“通识教育、按类教学、倡导探索”的教学理论,落实“宽口径、厚基础、重个性、强能力、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其评价分值为每个方面计1分。例如:云南财经大学把培养方案的侧重点定位在综合技能的应用培养上;浙江工商大学提出了以专业管理型和综合管理型教育模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以培养职业经理人为导向;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以培养初级会计技术人员为标准作为人才培养规格。“人才规格”一文限定在500字之内。

七、毕业标准(5分)

高职教育的“毕业标准”应该实施多证书教育导向,体现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实训实习的应用价值,体现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能水平证书的获取,体现与本课程相关的技能竞赛获奖和社会评价舆-论等技术参数。其评价分值为学生每实现一种证书目标计分值1分,“毕业标准”全文限定在500字之内。

八、工作过程(5分)

高职教育的“工作过程”应该以素质为本位,全程渗透工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础技能实训、岗位模拟实训、岗位综合实训,在高职教育工学交替中要特别在“替”字上作文章,在学习某一工作任务或工作目标的理论知识之后,马上就要转入该环节的实训工作过程,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车间,当学生在车间顶岗上班实训完成某一工作任务或工作目标以后,又要让学生回到学校进行第二个工作任务或工作目标的理论学习,然后又走出学校再进入工厂进行第二个环节或方面的工作任务或工作目标的顶岗实训,从上而下、循环往复,让学生真正完成工作过程,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实践组织方式上采用手工操作和计算机模拟双轨并行的方式,强化实践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评价分值为每工学交替1次计1分值,“工作过程”全文可在500字至1000字之间描述。

九、专业设置(5分)

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要满足社会需求,高职学校要根据学校的自身条件,适应科技发展和办学效益最大化为原则设置专业,所以,专业设置要适应社会需求,必须要适应地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人才结构的需要以及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其评价分值为每适应1项要求计分值1分,“专业设置”全文限定在500字之内。

十、专业描述(5分)

高职教育的“专业描述”应该实现大平台、小专业、多方向、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加强专业素质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要广泛采用师生互动课程模式,达到一定的目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的教学过程,激活、展开、丰富与提升师生彼此认识和提高能力的有机交互。其课程描述为相互性、平等性、连续性、系统性、和谐性、持续性、科学性。其评价分值为每个专业描述为1分值,“专业描述”全文限定在500字至1000字之间进行描述。

十一、学时分配(2分)

高职教育的“学时分配”要做到第一学期偏重于公共基础课的学时安排,第二学期偏重于专业基础课的学时安排,第三学期偏重于专业主干课的理论课时的安排,第四学期偏重于专业实践课教学时数的安排,第五学期偏重于顶岗实习学时数的安排,第六学期偏重于毕业设计和职业技能考试教学时数的安排。三年制高职院校总学时控制在1500学时左右,其中必修课学时要控制在1000学时左右,选修课要控制在500学时左右。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有机结合,将学生的学习与就业有机结合,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学院和企业的三赢策略。“学时分配”全文限定在500字之内。

十二、培养模式(3分)

高职教育的“培养模式”有订单培养模式、工学交替模式、项目导向模式、2+1分段模 式、定向培养模式、顶岗实习模式、全方位合作模式、实训—科研—就业模式、地方经济模式、预就业模式、亦校亦厂模式、校企融合模式等等,不论采用何种人才培养模式其共同的特征都是要通过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或社会两种教育资源,把课堂教学与工作经验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以高职学生为主体对象,以应用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培养为基础,坚持走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培养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培养方案与双证书相结合的道路,是以最大限度的拓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专业延伸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素质的需要。其评价分值为每个模式为1分,“培养模式”全文限定在300字之内描述。

十三、教学模式(5分)

实习训练。第二种教学模式为教室和实习实训室相毗邻,仅为一墙之隔或是面对面,学生可以十分方便地来回于教室于实习实训中心之间,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紧密的结合。第三种教学模式为校内建有多种专业工种的实训场所,而且设备先进,实训室就是工作间,在一个实训室里各种机械和工具一应俱全,学生实习过程中或最后的毕业产品其做工要考究、实用,与市场上出售的产品一模一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打破理论课、实验课的界限,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在实践中传授理论,在运用中学习技术,“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建立若干教学模块,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9]其评价分值为每种教学模式为1分,“教学模式”全文可在500字至1000字之间进行描述。

十四、评价标准(5分)

高职教育的“评价标准”是保证高职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对高职学生的评价方式可采用闭卷和开卷、笔试和口试、考试与考查、期中与期末、理论与实务、技能与鉴定、校内成绩与校外实训等多种综合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对于高职教师的授课评价可以建立网上评价系统,通过计算机对评价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及时地准确地向有关职能部门提供科学的数字依据。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要突出交互性、实时性、有效性、人性化特点,目前,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评价系统的开发,可采用lnternetmc/s和b/s相结合的混合架构,客户端界面可采用delphi开发c/s界面和asp,net开发b/s界面,后台数据库可使用oracle数据服务器。每个评价标准可计1分值,“评价标准”可在500字至1000字之间进行描述。

十五、教学计划(5分)

高职 教育的“教学计划”应着力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在基本素质模块、通用基本能力模块、专业基础知识模块、专业基本技能模块、专业课程模块、专业核心技能模块、公选课程模块、综合实践能力模块中实施高职教育的教学计划。其评价分值为每符合1种教学计划计1分,“教学计划”全文在500字至1000字描述。

十六、专业团队(5分)

高职教育的教师“专业团队”要注重突出企业或社会工作经历、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以及参与校企合作和企业服务的成效。其评分值为校内教师为3分,校外教师2分,“专业团队”全文限在200字之内进行描述。

十七、实验条件(5分)

源,包括厂房、设备、仓库、材料、资金、职工、订单、合同等经济内容,其模拟内容包括企业整体战略、资金筹集、市场营销、产品研发、生产组织、物质储备、设备投资、财务核算、财务管理、团队协作、绩效考核等各个方面多个视角模拟真实情景,通过沙盘模拟体现企业现金流量、产品库存、生产设备、人员实力、银行借贷等企业运营指标。其评价分值为每项实验条件计1分,“实验条件”全文可界定在500字至1000字之间进行描述。

十八、顶岗实习(5分)

高职教育的“顶岗实习”是践行马克思恩格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是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和教育的科学性层面进行顶岗实习、半工半读、勤工俭学等工学交替方式,是促进高职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有效措施,培养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其评价分值为实施“顶岗实习”计分,不实施“顶岗实习”不计分,“顶岗实习”全文可在500字左右措施。

十九、教学条件(5分)

高职教育的“教学条件”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向学生传输课程信息,把平面教学拓展为时空维度,使学生能够通过视听方式接受教育信息。在课堂教学上借助多媒体手段,以讲解、显示、表演等形式播放多媒体教材。在教学中,还可以采用无声的ppt课件,进行边演示边解说的教学方法。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高职学生的入耳、入脑、入心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现代高职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和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切莫把黑板变白板。其评价分值为每项“教学条件”为1分值,“教学条件”全文可在500字至1000字进行描述。

二十、人才特色(5分)

高职教育的“人才特色”要贯穿中华文化,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某高职学校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始终贯穿孝文化和会计文化内涵,加强“三观”教育,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加强“三公”教育,即:公平、公正、公开;加强“三诚”教育,即:诚心、诚意、诚实;加强“三立”教育,即:立人、立言、立德;加强“三本”教育,即:本能、本领、本土;加强“三礼”教育,即:礼仪、礼貌、礼节等等。加强了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提高了强本节用、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和诚实守信的思想观念,使高职学生顺利成人、成长、成气。凡具备1个特色计分值1分,“人才特色”全文可在500字之内描述。

二十一、教材建设(5分)

航行

高职教育的“教材建设”好坏决定着高职学生的教学质量。至此,要建立教材建设管理制度,制定教材的选用、采购、供应和编写,在双证书体系下,既要满足学生的理论知识需求又要注重学生今后可持续发展后劲的培养,更要注重高职学生参加职业技术证书考试的要求,选用两者兼备的教材,避免浪费钱财和浪费学生的精力。促进教材建设质量和效率的双提高。其评价分值为符合1项要求计1分,“教材建设”可在500字之内说明。

对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评估实施,各个专业可以自评,总分值90分以上者为优秀,80分至89分者为良好,60分至79分者为合格,每个专业可以采用自评逐次升级,直至完善为好。要做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要做好专业建设,专业建设要向省级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迈进,必须具备专业历史悠久、生涯需求稳定、师资队伍优良、方案科学明确、教学研究活跃、教学设施满足、学生素质全面、校企合作办学、教师参改积极。对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各校还有许多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笔者未能录入,该体系也未能如愿以偿,其目的是为了抛砖引玉,发展高职教育。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议篇十

由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组成xx市高端会计人才培养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决定全市高端会计人才重大培养政策,指导xx市高端会计人才的培养。

高端会计人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财政局,负责制定xx市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具体实施办法,组织开展xx市高端会计人才选拔,在市内外高等院校中选取培养机构,指导监督培养院校设计培养方案、实施培养和管理,向领导小组汇报全市会计人才培养工作。

培养院校协助市财政局做好学员选拔、面试工作;具体负责培养资料设计、培养教学、调研指导、考核管理,全面落实xx市高端会计人才综合潜力素质提升,培养状况报告等工作。

各区县组织、财政、人力社保部门,市级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会计人才的培养,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做好优秀会计人才推荐上报工作,营造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