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11减几教学反思(实用17篇)

  • 上传日期:2023-11-25 14:29:22 |
  • zdfb |
  • 12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琐碎的小事,而总结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思绪的重要方法。一个好的写作习惯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写作的效率和质量。小编特意为大家找来了几篇精品总结范文,供大家欣赏和鉴赏。

西师版11减几教学反思篇一

(三)讲读古诗,理解诗中的词语和全诗的意思。

1.理解课题的意思。

引导学生说说“静”、“夜”、“思”三个字的字意。

静,安静。夜,夜晚。思,思念。

2.理解第一行诗句。

说说明月是什么意思?(明亮、皎洁的月亮。)板书:明月光。

说说这一句的意思。(床前地面上一片银白色的月光。)。

3.理解第二行诗句。

(1)“疑是地上霜”这一行诗句中你哪个字不理解?重点解释“疑、霜”二个字。

(2)谁说说这行诗的意思?

4.理解第三行诗句:

说一说这行诗的意思。(抬头看天空中的明月。)抬头望()的明月。把这句话的意思说具体。应是:抬头望着高挂在天空中的明月。

5.理解第四行诗句。

读第四行诗。板书:(思故乡)指名说说思故乡的意思、谁能说说这行诗句的意思?(诗人看见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思念起故乡来。)。

6.说说诗句的意思。

(1)指名说说重点字、词的意思。

疑举头思故乡。

(2)指名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指名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教学反思]。

这里我是选用一个环节来进行说明,这个月来,我的点点感悟。说句实话,对我个人而言,是不太喜欢古诗教学的。因为古诗文的教学,一般来说都偏于单调。老师讲得乏味,学生也听得疲倦。更何况是低年级的学生,好动永远是他们的天性,怎么保持好课堂纪律已经成为我的难点,更不必说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我苦恼、我思索、我痛定思痛,一阵苦思冥想后,我决定放长线掉大鱼。

在这我很抱歉地说声:上面的教学经过不是经过本人之手,由于时间欠缺,我不得不抄袭他人之作,原谅我的无知与天真吧!在上课起初,我是这样问学生的:你们看过夜空吗?通过这样的提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学生熟知的生活常识着手,渐渐把他们带入到学习中去。

在教学时,我主要从两大主脉入手。一是,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是第一次采用这样的教学手段,学生的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由小组长带头,组内的各个成员分工合作,每位学生对此都是乐于接受的。(这个手法,我是主要在朗读初期和检查学生朗读情况时,采用的)。我的另一特色是,抱着指导学生背诵的愿望,而进行的对诗逐句逐句的翻译。用上了师生合作的方式,我翻译一句诗意,学生来说诗文。后来直接让学生站起来说说诗意,让我来对诗。在平常的教学中,都是由老师向学生提问,今个儿换成学生来向他们老师挑战,胆子大一点的学生,对这种兑换角色的教学,是乐此不疲的。

教学后,我是这样问我们学生的:从今天的学习中,你学会了什么?要是学生回答不上来那样也不要紧,我可以变换我的提问内容,选择更适合他们这个年龄的特色语言:在课文中,你最喜欢什么?为什么?这样一来,学生的答案虽说是相差无几,可我认为,这节课,我的谜底是达到了,我已很满足。

写相类似的文章,本是应付检查。起初还算,有点激情,到了后来写得全是为了凑足数字的废话,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永远理我们的目的地那样遥远。有时候你不期待的偏偏就这样来到你身边,你所希冀的往往你是碰不着边的。很喜欢有个人的有句话,世界上的两大悲剧是;一,得到你不想得到的。二,得不到你想得到的。这是我想要表达的,但我不想把它白日化。

西师版11减几教学反思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鸽子象征和平的原因。激发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2.使学生知道和平的重要性,自觉为维护和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准备:课文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导语:

1.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鸽子就是鸽子嘛,为什么叫它和平鸽呢?)。

2.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弄明白这个问题。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出自然段。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然后思考:文章每一段讲了什么内容?可分组讨论。

三、讲述课文。

1.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画出不懂的词语。

(1)教师释词。

(2)希特勒法西斯是什么时候攻占了巴黎?

(3)这一段说了什么内容?

2.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忧虑”是什么意思?

3.全体女生齐声朗读第3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毕加索听来米什老人的哭诉后,他的心情怎样?

(2)他是怎么做的?

(3)安慰是什么意思?学生可查字典后解释这个词。

4.全体男生齐声朗读第4自然段,思考:

(1)1949年,毕加索把这幅画献给了哪里?

(2)这幅画上画有什么?

(3)他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4)“从这以后”指什么时间以后?

(5)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四、归纳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鸽子成了和平的象征,表达了作者的美好愿望:热爱和平,努力维护世界和平。小朋友,回家后,可不要忘了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哦。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语: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说一说鸽子成为和平象征的原因?

2.检查朗读情况。

3.自由读课文盖出生字多读几遍。

二、用生卡片检查学习情况。

孙读:不读:

活读:不读:

攻读:不读:

杀读:不读:

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字。

四、全班交流学习方法,启发学生多动脑。

1.用学过的偏旁加上熟字。

活:三点水加上舌头的舌。生活。

边:力加上走之底。一边。

鸽:合加上鸟字旁。鸽子。

念:上面是今天的“今”,下边是心字底。纪念。

2.拆字。

哭:分为二部分,上边为两个口,下边为犬字。

3.与形近字比较。

占:与“古”区别。

刀:与“力”区别,刀的上部没出头。

4.记笔顺,笔画。

孙:

忧:

5.指导书写。

哭:上面的两个口应分居竖中线的两边。

孙:右边的小字基本上要写在竖中线的右边,使左右平衡。

板书设计:

25、和平鸽。

占哭孙死活刀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西师版11减几教学反思篇三

二: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2,学习认真观察的分析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点:了解两次赛马双方的三匹马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赛马是我国战国时期齐国贵族喜爱的一种活动。齐国大将田忌十分喜欢赛马,课文讲的就是赛马中的一个故事。

2、学习新课。

(1)指名朗读课文,思考: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给课文分段。

3、讲读第一段。

(1)我们看一下比赛情况,齐读第一段,思考:从这一段中,可以知道那些情况?

(2)指名回答:比赛的结果?比赛失败的原因?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

换一组关联词语: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3)第一次田忌失败了,他有那些表现?(扫兴、垂头丧气)。

(4)想象以下,齐威王有那些表现?

4、讲读第二段田忌准备离开赛马场,这时发生了什么事?

(1)朗读课文。

(3)孙膑的表情、心理是怎样的?(胸有成竹)他为什么如此胸有成竹?

(4)读课文,体会孙膑的品质?(观察认真,善于动脑)。

(5)体会齐威王的性格品质?

(6)分角色朗读课文。

(7)分组表演。

(8)练习。

5、讲读第三段田忌要同齐威王再比一次,齐威王同意了,我们来看以下比赛情况。

(1)指名朗读课文。

(2)田忌是如何取胜的?找同学演示一下。

(3)田忌胜利了,齐威王有那些表现?为什么有这些表现?

(4)田忌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6、齐读最后一段。

(1)只……就……说明什么?(没费多少力气,就使结果完全改变)。

7、朗读课文,完成练习。

五、板书设计:

田忌赛马。

齐威王:上中下(第一次)。

田忌:上中下失败。

齐威王:上中下(第二次)。

田忌:下上中赢。

六、作业:完成思考练习完成练笔。

西师版11减几教学反思篇四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全诗写的是在“山行”途中目之所及的片段。第三句中的一个“晚”字告诉我们:诗人赶路已经一天了,着实需要找一个“人家”歇歇脚了。抬起头顺着陡峭、蜿蜒、倾斜的石径朝着寒秋之中的山顶望去,就在那“白云生处”恰恰有了人家。这真是“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本应该是径直过去的,可就在这时,诗人却突然“停车”、驻足,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诗人发现了一片比“二月花”更加火红、耀眼的“枫林”。因为太“爱”这夕阳中的“枫林”了,旅途的饥渴、劳顿早已抛到了九霄云外,驻足欣赏是在自然也不过的事了。

黄叔灿《唐诗笺注》云:“‘霜叶红于二月花’真名句。”为什么呢?

西师版11减几教学反思篇五

《山行》是晚唐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著名的绝句,原诗是: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展现了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了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诗人没有像一般封建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时哀伤叹息,而是通过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体现了热烈昂扬、积极向上的精神。《山行》不愧为一首秋色的赞歌。

《山行》深深的吸引着读者,从而也衍生了许多掌故。

一、一部小说。

指的是茅盾在1943年创作的长篇小说《霜叶红似二月花》。小说围绕着轮船公司的航船使河水溢出而淹没农田的事件,真实描绘了“五四”前夕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复杂纠葛,反映了恶势力的妥协,改良主张的碰壁和农民的无辜受害。作者化用“霜叶红于二月花”,改“于”为“似”,是以霜叶比假左派,虽红似二月之花,但仅似”而已,不是真红,同时霜叶又和暂占上风的反革命势力作比,以喻其得势的日子也不会太长。

二、一首歌曲。

西师版11减几教学反思篇六

一、教材与学生分析:

本课选自于黑龙江省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教科书第五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文章。本课主要任务是通过对课文的学习,理解比利时人民把小英雄的铜像看作是独立精神象征的原因。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内容,掌握学习方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真正达到通过学习课文得到学习方法,受到教育。

二、教学要求及目标:

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确定下面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运用“边读边写”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比利时人民把小英雄的雕像看作是独立精神的象征的原因,体会小英雄于廉的机智、勇敢与热爱祖国的好品质。

过程与方法:以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交流等形式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明白,一个人面对险情、不依靠他人,自主处理事情,是一种独立精神的表现。一个人需要有独立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需要有独立精神,文章主人公小于廉的行为正是这种独立精神的象征。

三、教学重难点:

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比利时人民把小英雄的铜像看作是独立精神的象征的原因。

学习小英雄于廉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好品质。

四、教学策略:

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增进师生交流。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

五、教学准备:

小黑板、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七、教学流程与分析: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师导入新课,播放图片,揭示课题后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图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收集资料,了解事情发生的时代背景,从而对教学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通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师在大屏幕中出示些词语(近义词),让学生辨别词语,看那些词语在这篇课文中出现过,来记忆词语,理解词语。

(三)理清层次,自选形式:

在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后,要求学生把课文分成三部分,为了让个性化的表达,提供列小标题、画课文结构图、加标点符号、用一个字等形式由学生自选项一种学习方式,(师利用大屏幕出示)在这环节教学中,教师应从期待某个的答案中走出来,珍视学生在独特的感爱,体验和理解下的独立表达。

(四)自读自悟,深入理解。

在深入理解课文时,采用“自读自悟--开放引导”的教学思想,把学生的自读感悟放在第一位,把教师的引导调控放在第二位。

学习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师出示小黑板(大屏幕)课文后练习题1和2,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完成课后题。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自读自学的空间,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实现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

学习第六自然段,指名读(思考有什么新的感受),学生评价同学生读书情况,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使学生懂得用欣赏的眼光看别人。

(五)课外引申,加深印象。

1、美丽的布鲁塞尔迎来了四面八方的游客,请你做个小导游,给他们介绍一下铜像的来历。

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对课文的探究欲望,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多方面综合素质的机会,通过师生间的评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如果你作为游客到比利时的布鲁塞尔,你会给小于廉带去什么礼物呢?(交流)。

(六)总结全文,揭示规律引导学生回顾本课主要内容,从内容、感情、学习方法以及表达方法,受到启发、感想等几方面谈谈自己的收获。

(七)布置作业。

阅读《注音自读课本》中的《孙中山的故事》。

西师版11减几教学反思篇七

2、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比利时人民把小英雄的雕像看作是独立精神的象征的原因。

3、学习小英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比利时人民为什么把小英雄的雕像看作是独立精神的象征。

2、学习小英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好品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看到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一座铜像、也许是说明文)。

2、课题有什么特点?(数+量+名),还学过见过哪些文题是这样的?

3、预习前接触这个课题,有什么想知道的问题?(铜像?什么样?在哪里?)。

4、利用书上插图看帮助你解决什么问题。

(1)解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小孩子尿尿,外国小孩子。)。

(2)再疑:这可是不雅的行为,违背了“七不准”呀。为什么比利时人还特别喜欢这座铜像呢?让我们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辨别词语。(小黑板)。

三、理清层次,自选形式。

1、把课文划分为三部分,从列小标题,画课文结构图、加标点符号、用一个字等形式中自选一种。

2、指名板书显示,解说,教师小结。

四、自读感悟,深入理解。

(一)学习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自己在读课文时发现了什么,重点引导理解“这座铜像的奇特。把“身高半米”与“全身赤裸”联系起来,思考有什么新的发现。

(二)学习第四、五自然段:男女生分读两个故事。(大同小异。第二种传说流传更为广泛,这里介绍得也比较详细。)读后,你们有什么感受?(小英雄机智勇敢,对他产生敬佩)。

指导学生自读自学,完成课后题1和2。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三)学习第六自然段。

默读,思考有什么新的感受和体会。(“有……有……还有”说明捐赠的人广泛,衣服各异;对襟衣服是我国民族特色的服装,送对襟衣服表达了中国人对比利时人的友好,对小英雄的喜爱。)朗读指导并引导练读。

你还知道哪些小英雄的故事。自古英雄出少年。

五、总结全文、学会了什么学习方法。

板书设计:

一座铜像。

奇特的雕像--爱国故事--捐赠衣服。

------!----……。

咦------噢----啊。

(独立精神的象征)。

反思:备课时曾经以为可以一课时将初读与细读环节全部解决,实际教学中却只解决了初读与理清文章脉络的教学目标。在交流词语环节中学生积极性很高,却也占用了不少课堂时间。初读中学生默读多次,缺少书声朗朗的氛围。(好在第二课时得到了弥补)这些都是本课教学中出现的遗憾。

从课堂效果的反馈来看,解题环节学生思维拓展较好,质疑有针对性,直指学习重点,可见开学以来的培养小有成效。只是,在列举还学过见过哪些文题是这样的环节时,学生汇报的人不多。课外阅读量还是不够。

在初次接触小标题、标点注释、一字概括理清文章脉络的学法培养上,虽然是难点,却很好的得到了突破。学生对全文的把握有了一定的方向。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反馈。学生在细读中有的放矢,对字词句的感悟更具深度。

西师版11减几教学反思篇八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导如课题。

1、齐读生字卡片上的生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提问: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

(一)、了解俞伯牙。

2、读第二段,体会俞伯牙遗憾的感情。

(二)、《高山流水》遇知音。

1、虽然他是个音乐家,但是找个了解他音乐的人却很难,就在这时,伯牙出使途中,来到汉阳江口,他只能对江弹奏,这时伯牙弹的是《高山流水》。

2、自渎3、4段,想一想哪些地方描写伯牙在弹奏《高山流水》时的情景,抽生回答。

3、让我们一起走进有美景,有琴声的傍晚。播放《高山流水》,生感受,师读课文。

5、正当伯牙弹起这段音乐的时候,钟子期听到这段音乐,自渎5-7段,勾出描写钟子期神态和语言的句子。抽生回答。

6、出示钟子期的句子:

子期啧啧赞叹道:“真妙啊,气势磅礴,就像挺拔雄伟的泰山!”

a、读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b、从哪些词说明子期夸的妙,读出气势磅礴的语气。

c、抽生读,齐读。

d、理解“啧啧赞叹”。(不停的赞叹)。

e、赞的是什么?(伯牙的音乐美妙),怎么赞的?再读。

7、再来看看子期的第二句赞叹。

子期又意味深长地说:“真妙,我看见了烟波浩渺、宽广无边的江河流水!”

a、读一读。

b、伯牙弹奏的是什么?子期赞的是什么?

8、区别体会两句的感情不同,自己体会对比读一读。

9、听了子期的赞叹,伯牙的内心发生了什么变化。

当伯牙弹“志在高山”时,伯牙是什么表情?(惊讶,只是看了一眼子期)。是什么原因?

当第二次赞叹是,伯牙是什么表情?

齐读伯牙的语言:

这时,伯牙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猛地站了起来,拉这子期的手说:“高山流水,知音难遇。想不到在这里能遇上您这样以为真正了解我的人啊!”

从这句话体会伯牙什么样的心情?

齐读,读出伯牙此时激动不已的心情。(抽生读)。

10、回顾过渡。

子期第一次赞叹,伯牙弹的是“志在高山”,第二次赞叹,伯牙弹的是“志在流水”,对比读一读子期的赞叹和伯牙的话。

(二)《高山流水》悼知音。

1、子期和伯牙一见如故,于是有了来年的约定,当伯牙如期来到汉阳江口,他等来的却是子期病逝的消息。自渎8-12段,说一说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

2、哪些词语最让你感动?

4、用读体会伯牙的痛苦、伤心。

a、抽生读。

b、抽生评。

c、齐读。

(三)小结。

1、钟子期和俞伯牙的相遇,让伯牙激动万分,而这一次的离别,又让伯牙心碎不已,正是因为这个故事,才有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话,碎琴山,古琴台也因此而得名,高山流水、知音也有了新的含义。

2、默读课文13、14段,想一想读后的收获,在生活中,你有自己的知音吗?

3、再读课题。

学了这课,你对高山流水又有了什么新的理解?学了这课你该怎么对待自己的朋友?

教学建议。

《高山流水》这篇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俞伯牙和钟子期以一曲《高山流水》结为知音的动人传说,在如泣如诉、催人泪下的故事中,让我们品味到友谊的真谛。

课文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高山流水》遇知音,第二部分为《高山流水》悼知音。

在巧遇知音这一部分中,尤其以伯牙两次抚琴为重点;在凭吊知音部分,又以伯牙摔琴为重点。整篇课文洋溢着真挚的情感,就如一曲动听的曲子,令人回味无穷。

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是要抓住描写人物表情、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友谊的可贵,知音的难寻。

西师版11减几教学反思篇九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学习10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高山流水》乐曲。

学生:搜集有关钟子期、俞伯牙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直接导入。

1.课前大家预习了《高山流水》这一课,会认课文里的词语吗?一起读读吧!

晋国奉命抒情坟墓友谊。

心急如焚如泣如诉风平浪静。

气势磅礴烟波浩渺催人泪下。

一见如故高山流水。

2.师:高山流水,是一个成语,也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题(板书)。

二、题目设疑,初读课文。

(一)想象画面,导入课文。

1.看到题目(课件),你会想到什么样的画面。

2.其实呀,高山流水也是一曲古筝曲,这段音乐中还隐藏着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那就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去了解本课的重要内容。默读课文,开始吧。

(二)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俞伯牙通过一曲《高山流水》遇到了知音钟子期。)。

2.师:课文的主人公是俞伯牙和钟子期。(板书)。

3.谁知道“知音”本来的意思是什么(懂音乐的人、好朋友)。那课文里的意思是什么,俞伯牙和钟子期是怎样成为知音的,我们运用边读边想的学习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悟。

(一)学习巧遇知音部分。

俞伯牙是怎样一个人,课文哪一段告诉了我们(第1段)。抽生读。课文里还有一个词语也告诉了我们他在音乐上成绩卓著,找找。(琴艺高超)。

1.作为音乐家要找到懂自己音乐的人,容易吗?(为什么这样说)。

2.课文什么地方写俞伯牙知音难寻。(第2段)。

3.抽生读。

4.读后有什么样的感受。(一直都没找到知音)。

5.在第2段中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音乐家知音难寻。(琴艺高超,始终)。

6.从“琴艺高超”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始终”你有什么体会。

7.是呀,我们也深深体会到伯牙虽“琴艺高超”,但“始终”没有遇到能听懂他音乐的人,能用你们的朗读传达伯牙这种“知音难求”的心境吗?齐读。

(二)知音难寻,乐曲无人赏识,作为一位音乐家来说是多大的憾事,就像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伯牙在做官出使的途中,只能面江对月,借曲抒情,弹奏起自己最喜欢的一曲《高山流水》。

1.课文3、4段中哪些句子描绘了伯牙弹奏曲子时的景象,请用笔勾画。

2.让我们一起走进有美景和琴声相伴的那个傍晚,可以闭上眼想象当时的画面。

3.抽生答仿佛看到了什么。

(三)正在伯牙抚琴而奏时,子期来到伯牙的身边,他听到《高山流水》又会看到些什么呢?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学习5~7段。

1.自读5~7段,勾画出写听了乐曲后钟子期的神态和语言的句子。

2.交流,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引导梳理。

子期啧啧赞叹道:“真妙啊,气势磅礴,就像挺拔雄伟的泰山!”

子期意味深长地说:“真妙,我看见了烟波浩渺、宽广无边的江河流水!”

3.从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4.你是从哪些重点词语体会到的。(啧啧赞叹,意味深长,真妙)。

对,一个“妙”字就道出了子期听懂了伯牙的音乐。那意味深长又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意味深长地说?从这个词语你体会到什么?他又是意味深长地说了些什么?子期又一次称赞伯牙的琴声,可以说伯牙弹得妙,子期赞得也妙。

6.抽生读。(谁来道出子期那发自内心的赞叹)。

评价,从他的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我们感受到了子期在肯定伯牙的琴声,谁再来再试试。

7.齐读。

8.听了子期的赞赏,伯牙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先是看一眼,只觉惊讶,后来再也……)。

9.我们能感受到这时的伯牙心情非常激动,哪些词语让我们感受到他此时激动不已的心情。(再也按捺不住,猛地站起来)这些词你体会到了什么。

为什么会激动?从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是呀!伯牙和子期就这样成为知音。此时也许伯牙还会激动万分地说:“你真是我的知音啊。”

10.是啊,伯牙苦于无法找到知音,却偶然遇到一个能听懂自己音乐的人--钟子期,子期这样的赞赏怎不让他激动。

11.教师引读,把三个句子连起来读一读,通过朗读去体会伯牙激动不已的心情。

(四)学习凭吊知音部分。

正因为这样,两人才会“一见如故”,有了来年的约定。第二年伯牙如期来到江边,盼望着子期的到来,而等来的是子期的死讯。

1.自读课文8~12段,说一说让你最感动的地方。

2.生汇报。

3.为什么让你感动。

4.哪些词语、句子让你受到感动,从“噙着泪水”你想到了什么,从“摔得粉碎”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唯一的知音”让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5.大家在读的时候就要通过这些词语把伯牙此时悲痛伤心的心情表达出来。

师:谁来读。

师:我们听出来了,子期也许是短暂地离开,不是永别,谁再来读。

师:说说哪些地方读得好。

生:强调了……。

师:为什么要强调。

师:是呀,通过伯牙的神态语言动作,表现出他此时的痛苦,咱们再读一读。

四、创设情景,强化感悟。

1.自读理解。

这样的偶遇让人激动,这样的离别更让人心碎不已,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话流传至今,碎琴山、古琴台也因此得名,成了他们友谊的见证。

自读13、14段。

2.回顾总结。

3.拓展延伸。

是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知音是多么的可遇不可求。俞伯牙和钟子期以一曲《高山流水》结为知己的动人传说,在如泣如诉、催人泪下的故事中,让我们品味到了友谊的真正含义。孩子们,珍惜你的朋友,珍惜你们之间深厚的情谊吧!

西师版11减几教学反思篇十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贝多芬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中谱写了《月光曲》,以及《月光曲》的内容,从而体会到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熟读课文。

3、从课文中找出一些像幽静的小路断断续续的钢琴声这样的词语,并抄下来。

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贝多芬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中谱写了《月光曲》,以及《月光曲》的内容。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知道贝多芬是一位同情和热爱劳动人民的伟大的音乐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引出文中的主要人物。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指名读组词语读。

莱茵幽券蜡瞎陌。

盲键粼缕恬汹录。

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易写错的字。

券:(下边是刀不是力)。

恬:(不念)。

蜡烛:这两个字的偏旁不一样。

幽的笔顺是:

3、解词:(学生互相质疑、解疑)。

幽静:幽雅寂静。课文中形容小路很偏僻,很清静。

陌生:生疏,不熟悉。

清幽:凄清而幽静。

微波粼粼:水清澈的样子。

4、指名读课文,想一想,《月光曲》是在怎样的情境中创作出来的?

三、默读课文,把课文中讲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内容找出来,多读读,把自己的感受简单批注下来,同时画出自己的疑问。

1、学生独立默读,完成批注。

2、在小组中质疑、解疑,记下在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

3、在全班交流时提出问题,互相解答。

四、练习。

出示练习要求:从课文中找出一些像幽静的小路断断续续的钢琴声这样的词语,抄下来。

微弱的烛光十六七岁的姑娘。

清幽的月光微波粼粼的海面上。

轻纱似的微云雪亮的浪花。

恬静的脸上大大的眼睛。

波涛涌汹的大海美妙的琴声。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

2、学习抓住环境特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方法。

3、想象第9自然段所描绘的景象,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

想象第9自然段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西师版11减几教学反思篇十一

《山行》这首由晚唐诗人杜牧所写清新俊逸的小诗描绘了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构成的一幅浓郁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热爱之情。深秋在诗人笔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嫣红满目,生意盎然,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让我们在观赏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枫叶的同时,感受到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这是一首秋的赞歌,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了解大自然,渴望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教学中,我以尊重学生独特的心灵体验,尊重学生自身的知识构建以及多元认识为出发点。利用学生已有的古诗学习经验,再加上诗画相通的特点,大胆让学生想象画面,说画面,将片段的意象展现出来,再让学生加以综合,展示媒体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让他们在情境中发挥想像,引导孩子登寒山,仰望白云,欣赏火红的枫林,走进夕阳西下,鸡犬相闻,炊烟袅袅的温暖人家,真切感受自然之美,激发热爱生活之情,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水到渠成的完成了全诗的理解和意境的体会。

在拓展方面,既有基于内容的写景诗,又有基于作者的写景诗,达到了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有效增加了学生的积累,丰富了自身的文化积淀。

另外,时时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气氛活跃,达到了快乐学习的目的,这是值得我欣慰的地方。

其实,还有一点是我想探索的地方,那就是基于诗画相通的特点,让绘画成为理解古诗,体会意境的方法。现在看来,这种方法可行,但还需完善。

反思本节课,我认为自己有以下几点不足:

其一,课堂上描绘画?b。

西师版11减几教学反思篇十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简洁地复述文章内容。

2.感受娃丽关爱他人的美好心灵,做一个有优良品质的小公民。

3.仔细朗读课文,理清思路,培养自己读与复述的能力。

4.掌握新生字的音、形,最后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体会娃丽有责任心、能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6课《信箱》,看看这个信箱又引出了怎样的一个故事?

2.板书:16.信箱。

二.通读全文,概括大意。

1.出示问题:问读课文,然后说出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在阅读中,遇到不懂的字或句子,先作记号,然后小组讨论,说出结果。

3.检查阅读结果(回答得好的及时给予表扬)。

三.再仔细朗读,解决问题。

1.朗读阅读提示,之后解决提示中的三个问题:

a.哥哥、娃丽各是怎样对待这封信的?

b.娃丽为什么拿到了和哥哥一模一样的钥匙?

c.你想对哥什提亚说些什么?

2.请同学一一回答,找出相关段落,分角色朗读(师做适合的指导朗读)。

从中分析并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及思想品格。

四.总结全文,谈感受。

1.根据板书复述课文。

2.学习了本课你有什么感受?

3.结合实际:假如是你遇到了类似的事,你会怎么做?

五.课后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爷爷、奶奶听。

西师版11减几教学反思篇十三

唐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我国古典诗歌艺术的顶峰。可以说,唐诗从内容到形式,开创了繁星丽天、万花攒锦的辉煌局面,不但在我国悠久的诗歌传统中风采卓烁,历久常新,而且在世界文化宝库中,也能与人类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媲美,得到举世的赞扬和珍重。

因此,学习唐诗,研究唐诗,就成为我国一千多年来世代相沿的风气,从未衰落。其中的许多优秀篇目已列入中小学语文教材,成为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学生的喜爱。在小学第九册的教材中,也安排了四首唐诗:有杜牧的《山行》、柳宗元的《江雪》、张继的《枫桥夜泊》和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在此,我想谈谈我是怎样教《江雪》的。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出了一幅肃穆感人的江山的雪景图。全诗的意境,在“孤”和“独”二字上。诗中充满了寒意,令人读之不寒而栗,从而受到感染和教育。在诗人笔下,那位“蓑笠翁”的形象,是那样鲜明,令人难以忘怀。但这首诗,并不是单纯地在描绘中国江山的雪景。它的立意是很高远的。它不是为了写雪景而写雪景,而是通过雪景来赞美老翁“独钓寒江”的精神,更是诗人想借诗中寒江独钓的渔翁来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为了让学生学好这首诗,我是这样设计这堂课的:

一、我的教学理念。

1、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教师要注重鼓励,善于引导和评价;

3、重视诵读能力、想象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二、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1、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感悟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孤独郁闷的心情;

3、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4、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三、为达成目标所采取的教学方法。

1、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一首古诗,学习方法的指导十分必要,所以,应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我采用的方法是: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根据以上方法学习古诗,条理比较清晰,由浅入深、由易入难,有利于学生全面地把握好整首诗。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我也尝试着去培养。我先让学生自己根据课本上的注释和〈〈词语手册〉〉上所提供的资料,进行自主的学习。这样学生所获取的知识是他们自己通过观察、思考后发现的,这样的发现比教师告诉他的,要有效。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学生们各自把自己的点滴发现交流给同伴,在这互相的交流中,学生不但能从同伴那儿获取自己未曾发现的知识,而且能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思维碰撞,从而获得更多的发现。

3、鼓励学生有个性化的理解和感悟。

由于古诗的体裁受限,时代背景与学生现实相差甚远、用词考究且极具想象力,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我就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由发言,只要想象合乎情理,我不会予以否定。因为,我觉得我们不能把我们大人的理解方式强加给孩子们,孩子们的阅历是有限的,我想,等到孩子们长大后再来理解这首诗时,肯定又与现在不同了。

4、利用音乐和绘画来帮助学生感悟诗歌的意境。

意境是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相互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怎样才能使学生能更好的融入其境呢?我是这样尝试的:首先我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反复吟诵,因为诵读是进入古诗词意境的入口,是打开体味诗词情感大门的钥匙。只有反复吟诵,那文句,那意境,才会萦于心头,如发于己心,如出于己口。其次,我为学生配上了音乐。〈〈江雪〉〉这首古诗的意境是凄凉、空灵的,所以,我特地找了一曲节奏较为缓慢的古筝曲,来衬托那凄凉的意境。文字是理智的,音乐是情感的,用音韵之美诱导学生身临其境,把诗词意境与音乐意境融为一体,使学生得到真正的情感体验。再次,我让学生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诗歌所描绘的情景。自古以来,诗画本为一家,许多优秀诗词其实就是一幅幅秀美的图画,古代许多诗人又是画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学生用绘画的形式来体会诗歌的意韵,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热情,又锻炼了学生的绘画能力,不是一举两得吗?当然,这种方式并不是适用于所有学生,那些绘画基础较差的学生就不要强加于他了,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

以上这些是我对《江雪》这堂课的一些想法,不足之处请给予指正、批评。总之,古诗是孩子们较感兴趣的一种文学体裁,在教学中还有不少独特的方法等待我们去尝试,去挖掘。

西师版11减几教学反思篇十四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导如课题。

1、齐读生字卡片上的生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提问: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

(一)、了解俞伯牙。

2、读第二段,体会俞伯牙遗憾的感情。

(二)、《高山流水》遇知音。

1、虽然他是个音乐家,但是找个了解他音乐的人却很难,就在这时,伯牙出使途中,来到汉阳江口,他只能对江弹奏,这时伯牙弹的是《高山流水》。

2、自渎3、4段,想一想哪些地方描写伯牙在弹奏《高山流水》时的情景,抽生回答。

3、让我们一起走进有美景,有琴声的傍晚。播放《高山流水》,生感受,师读课文。

5、正当伯牙弹起这段音乐的时候,钟子期听到这段音乐,自渎5-7段,勾出描写钟子期神态和语言的句子。抽生回答。

6、出示钟子期的句子:

子期啧啧赞叹道:“真妙啊,气势磅礴,就像挺拔雄伟的泰山!”

a、读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b、从哪些词说明子期夸的妙,读出气势磅礴的语气。

c、抽生读,齐读。

d、理解“啧啧赞叹”。(不停的赞叹)。

e、赞的是什么?(伯牙的音乐美妙),怎么赞的?再读。

7、再来看看子期的第二句赞叹。

子期又意味深长地说:“真妙,我看见了烟波浩渺、宽广无边的江河流水!”

a、读一读。

b、伯牙弹奏的是什么?子期赞的是什么?

8、区别体会两句的感情不同,自己体会对比读一读。

9、听了子期的赞叹,伯牙的内心发生了什么变化。

当伯牙弹“志在高山”时,伯牙是什么表情?(惊讶,只是看了一眼子期)。是什么原因?

当第二次赞叹是,伯牙是什么表情?

齐读伯牙的语言:

这时,伯牙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猛地站了起来,拉这子期的手说:“高山流水,知音难遇。想不到在这里能遇上您这样以为真正了解我的人啊!”

从这句话体会伯牙什么样的心情?

齐读,读出伯牙此时激动不已的心情。(抽生读)。

10、回顾过渡。

子期第一次赞叹,伯牙弹的是“志在高山”,第二次赞叹,伯牙弹的是“志在流水”,对比读一读子期的赞叹和伯牙的话。

(二)《高山流水》悼知音。

1、子期和伯牙一见如故,于是有了来年的约定,当伯牙如期来到汉阳江口,他等来的却是子期病逝的消息。自渎8-12段,说一说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

2、哪些词语最让你感动?

4、用读体会伯牙的痛苦、伤心。

a、抽生读。

b、抽生评。

c、齐读。

(三)小结。

1、钟子期和俞伯牙的相遇,让伯牙激动万分,而这一次的离别,又让伯牙心碎不已,正是因为这个故事,才有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话,碎琴山,古琴台也因此而得名,高山流水、知音也有了新的含义。

2、默读课文13、14段,想一想读后的收获,在生活中,你有自己的知音吗?

3、再读课题。

学了这课,你对高山流水又有了什么新的理解?学了这课你该怎么对待自己的朋友?

西师版11减几教学反思篇十五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学习课文中的11个生字,其中3个只识不写,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摇篮”、“掺和”的意思。

3、能联系上下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语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

教学重点:课文的二、三段为教学重点。

教学准备:

1、收集一些著名音乐家的生平。

2、收集一些维也纳的一些图片资料。

3、一些文字投影。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中的11个生字,其中3个只识不写,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摇篮”、“掺和”的意思。

3、文给课文分段,说说段意。

4、学习课文的一、二小节。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出示有关维也纳的图片,师作简单介绍。

板书9音乐之都维也纳。

二:自学课文。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边读边想,读懂主要词语,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

3、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长句或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4、交流。

(1)字词。

(2)读书情况。

(3)质疑解疑。

5、默读课文,给课文分分段,并交流。

三:学习第一、二小节。

1、抽读第一小节,说说告诉我们什么。理解“摇篮”一词。

2、学习第二小节,可补充音乐家的有关资料。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继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语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

二:学习课文重点段。

1、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然后利用合作的形式学习。

2、交流。

(1)维也纳是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学生说说相机出示一些相关的图片,指导朗读。

(2)分三个层次说:一是这儿到处是音乐大师们的雕像;二是这里的许多建筑都是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三是就连王宫花园草坪上的鲜花图案,是用鲜花组成的巨大的音乐符号。

(3)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从四个方面说:一是人们漫步时,随时可以听到优美的华尔兹舞曲;二是夏天的夜晚公园里还举行露天音乐演奏会;三是维也纳的许多家庭有室内演奏的传统;四是在集会、庆典甚至政府会议是,会前,会后都要奏一曲古典音乐。

(4)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为有名。学生边读书,边说,师边出示图片,边指导朗读。

3、指导背诵其中的一段。

三:总结。

同学们,维也纳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此时,你想说什么?

四:作业。

1、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述说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2、迁移练习。

照样子,写句子: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少年宫是()的摇篮。

()是()的摇篮。

()是()。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仿照第三段,按作者所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描写方法,抓住显著特点多学校的教学大楼进行焦距体的描写。

教学过程:

一:谈话。

生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师相机指导朗读。

二:迁移练习。

1、读第三段,说说作者是怎样写维也纳歌剧院的。

(1)介绍了维也纳歌剧院的设施、规模以及在全世界的影响。

(2)从哪可看出歌剧院的规模宏大?

(3)介绍了歌剧院的哪些设施?

(4)按什么顺序来写歌剧院的?

2、组织学生参观学校的教学大楼。

(1)外观的形状。

(2)规模,设施。

(3)按一定顺序描写。

3、学生写一写。

4、习作欣赏。

三:作业。

1、用“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波光粼粼”这一组词语描写自己看到的景观。

2、开展“维也纳--音乐之都”专题研究,引导学生组成小组,自行选题。

西师版11减几教学反思篇十六

1、自学生字,读懂课文内容。

2、感受小于连的勇敢、机智和可爱。

3、学习评价人物。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

学生:搜集与故事相关的资料或图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引入,质疑激趣。

1、出示画有铜像的挂图。观察人物,说说这个小男孩在干什么,他给你什么印象?

2、质疑。他是谁?为什么要撒尿?为什么要给他塑像……。

3、揭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初步弄清质疑的问题。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1)读准生字字音。

(2)结合上下文理解生词,组内不能解决,提交全班讨论。教师相机指导理解词语的方法。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

4、再读课文,找出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指导读书,深入感悟。

1、指导学习第1段。

(1)带着问题读书:这是一座怎样的铜像?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和描写这座铜像的?

(3)有感情地朗读第1段,读出对小于连的喜爱。

2、指导学习第2~3段。

(3)谈谈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相机引导学生体会小于连的机智与勇敢。

(4)指导朗读。

(5)如果你是小于连,你会怎么做?有更好的办法吗?

3、指导学习第4段。

(1)带着对这个机智、勇敢的小男孩的喜爱和敬佩读最后一段。

(2)讨论:如果你来到这座铜像前,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四、总结全文,拓展迁移。

1、分组讨论:你喜欢小于连吗?

2、全班交流。

3、古今中外还有许多像小于连那样机智勇敢的小英雄,课后搜集这类故事。用班队活动时间开一个故事会。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记叙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钢琴曲《月光曲》的传说,它告诉我们,贝多芬是一位同情劳动人民的伟大音乐家。

课文可以分两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简单地介绍著名的钢琴曲《月光曲》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这段的最后一句传说是这样谱成的起到了引出下文的作用。

第二段(210自然段)详细地介绍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整个过程。这段是教学的重点段,训练重点就体现在这一段;抓住环境特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本段可分为三层,其中第二层(39段),写贝多芬走进茅屋里,为盲姑娘弹了两首曲子,这部分内容是文章的重点,同时也有一些使学生难理解的句子。首先介绍了当时的环境。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突出了月光的明亮。月光照进窗子来,驱走了茅屋里昏暗陈旧的景象。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寄予深深的同情。周围的环境是那么静,那么美;穷兄妹俩又是多么纯朴,多么可爱。贝多芬触景生情,激发了创作的激情。借着清幽的月光,贝多芬按起琴键,创作了《月光曲》。

关于《月光曲》的内容是借皮鞋匠的联系表达出来的。最初是月亮升起,平静的海面上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海面上的景象发生了变化。浪花一个连一个朝岸边涌过来,浪涛汹涌的大海,说明了音乐的节奏有了明显的转换,贝多芬此时想到的是穷兄妹俩的处境,心里十分不满,他要用自己的音乐表达出这种心情。

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记叙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故事,表现了贝多芬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大自然的热爱。

文章结构。

全文可分为两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简单介绍贝多芬和《月光曲》,点明题意。

第二段(第2自然段至结尾):自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详细介绍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

其中第二段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2自然段):讲贝多芬散步时听到一所茅屋里传出钢琴声。

第二层(第3至9自然段):讲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一曲后又即兴创作并弹奏《月光曲》。

第三层(第10自然段):讲贝多芬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曲子记录了下来。

写作特点。

1、本文着重写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这其中反映了他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这种情感的发展与盲姑娘对音乐的喜爱之情是交织在一起的。

2、作者由实在的事物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增添了文章的内涵。

3、本文融传说、美景、深情于一炉。

近、反义词。

近义词:陌生生疏苏醒清醒陶醉沉醉。

纯熟熟练幽静清幽微云薄云。

反义词:陌生熟悉幽静喧闹微云浓云。

纯熟生疏断断续续连续不断。

词语注释。

幽静:幽雅安静。本课指这条小路很偏僻、很清静。

谱写:写作(乐曲)等。

陌生:生疏,不熟悉。

水天相接:形容水面广阔;远远看去,好像水和天连在一起。

清幽:非常秀丽,非常幽静。

恬静:很安静,本课指盲姑娘由于想象和向往乐曲中的意境,脸上表现出的专注、平静的神色。

陶醉: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苏醒:昏迷后醒过来。本课指从乐曲的意境中清醒过来。

微波粼粼:微小的波浪闪闪发光。

微弱:小而弱。

断断续续:时而中断,时而继续。

清秀:美丽而不俗气。

纯熟:指功夫深,非常熟练。

句段赏析。

1、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这句说的是贝多芬散步于莱茵河畔一个小镇的幽静的小路上时听到了钢琴声。幽静,幽雅寂静,这里指小路十分偏僻、清静。一位世界著名的音乐家到各地旅行演出,还到小镇演出,可见他是生活在人民中间的。断断续续,时断时续,这里指琴声不连贯,说明弹琴人对所弹的曲子还不熟练,为下文多难弹啊作了铺垫。茅屋,屋顶用芦苇、稻草等物盖的房子,大多简陋矮小,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一家很贫苦。这么贫苦的家庭,这么酷爱音乐的穷人,而且弹的曲子正是他自己谱写的,因而贝多芬很受感动,不由地走近了茅屋。

2、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与前面的茅屋照应。随便说说,在这里指妹妹能体谅哥哥的难处。尽管自己对听贝多芬亲自弹奏梦寐以求,但仍这么说,表明兄妹俩相互体贴,手足之情颇为感人。姑娘对音乐的酷爱以及兄妹俩的对话,深深地感动了贝多芬,于是贝多芬推门进屋。

3、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

这是贝多芬走进屋后看到的情况。从微弱的烛光。男的正在做皮鞋、有架旧钢琴到很清秀的姑娘、可是眼睛瞎了,我们可以看出穷鞋匠家只有兄妹俩,而且靠哥哥做鞋度日。贝多芬看到这一切,一股同情心油然而生,特别是对那位酷爱音乐并且特别喜爱自己的曲子的盲姑娘。

这是盲姑娘在听贝多芬弹自己刚才弹过的曲子时的神态、表情和语言。听得入了神,是指全神贯注地听,听得入迷了,表明贝多芬弹奏得非常好。盲姑娘不仅爱音乐,还懂音乐。纯熟,指功夫深,技术熟练。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这是盲姑娘激动的赞美声。一方面表明盲姑娘有较高的音乐素养,酷爱音乐,另一方面也表明贝多芬弹奏时充满了激情,很投人。弹得这样纯熟,对乐曲的感情又体会得这么深刻的,只有贝多芬本人才能做到。因为盲姑娘知道这时候贝多芬正在小镇演出,所以立刻猜到了为自己演奏的一定是贝多芬。自己盼望已久的美好的愿望一下子实现了,使得盲姑娘非常激动,一连用了两个您字。贝多芬见这样一个穷孩子,可怜的双目失明的孩子,偏偏这么爱音乐,又这样懂音乐,从琴声中就能分辨出弹奏的人是自己,一下子在这里一个偏僻的小镇的一个穷人家里遇到了知音,因而心情非常激动,于是决定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5、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这是贝多芬即兴弹奏《月光曲》时的环境及贝多芬的神态、动作。风吹灭了蜡烛,屋里洒满月光。清幽,风景秀丽而幽静,在这里是凄清、幽静的意思。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给人以美的感受,并且这美盖过了茅屋里的贫困和凄凉。望了望,表明贝多芬对兄妹俩寄予深深的同情。这些都是贝多芬看到的实在的事物。此时此景,使贝多芬想到,美好的音乐应当给予穷苦的然而爱好音乐的人们,就像这清幽的月光洒进茅屋一样。这样的联想自然使贝多芬按起琴键来。所弹曲子包含的思想内容,就是他此时此刻由实在事物产生的联想。

6、皮鞋匠静静地听着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这是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过程,其内容、意境、感情是借皮鞋匠的联想表达出来的。琴声是皮鞋匠听到的实在事物;盲姑娘脸上的表情,是皮鞋匠看到的实在事物。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是他听着琴声产生的联想。她仿佛也看到是他看到妹妹脸上的表情而产生的联想。因为盲姑娘虽看不见,但她懂音乐,能理解、感受贝多芬弹奏的内容,所以她听得入神了。

7、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正从水天相接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这是贝多芬弹奏《月光曲》时,皮鞋匠由曲子的内容、意境、情感所产生的联想。最初月亮升起,平静的海面上洒遍了银光,音乐一定是舒缓的,朗读时也要平缓。继而月亮升高,穿过微云,幽静被破坏了,音乐一定加强了且有了曲折,朗读时要由平缓滑向高昂。接着风起浪涌,宁静完全被破坏了,音乐一定是高昂激越的,因而朗读的语调也应是高昂的。

8、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兄妹俩很爱音乐,被美妙的琴声所吸引,这句话表面上是写兄妹俩,实际上也反衬出贝多芬的高超的演奏技巧。

课后题解。

思考练习2。

贝多芬走进茅屋,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

因为贝多芬被盲姑娘酷爱音乐的精神所感动,盲姑娘不仅爱音乐,还懂音乐,从琴声中就能分辨出弹琴的人,他觉得他遇到了知音。所以贝多芬又弹了一曲。

思考练习3。

(1)皮鞋匠听着琴声,好像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看到这样的景象?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这是他听到琴声产生的联想。

(2)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月光照耀下大海的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盲姑娘懂音乐,能理解、感受贝多芬弹奏的内容,她听得入神了。

教法建议。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读课文,想一想《月光曲》是在怎样的情境中创作出来的,把课文中讲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内容找出来,多读读,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阅读时可让学生分别画出两次为盲姑娘弹奏曲子的有关句、段,再指导学生抓住贝多芬开始在小路上散步,而后来飞奔回客店的原因。体会贝多芬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学习第9自然段时,可与美术联系起来,可引导学生边看插图边想象课文中有关段落所描绘的情景,有条件的班级可适当播放《月光曲》,边听边想像,感受意境,体会贝多芬此时的情感,完成思考练习的第3题。学生的感受只能通过朗读来表达,因此一定要把握好朗读这一自然段的基调,时而轻柔时而激昂,形成鲜明的对比。

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贝多芬为什么没有回答?让学生在理解的前提下,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利于迸发学生求异的火花。

西师版11减几教学反思篇十七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9个“铜、塑、侵、药、迸、库、屹、览、瞻”。用自己熟悉的方法理解“迸跳”、“干涸”、“急中生智”、“瞻仰”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照样子写句子。能照样子用“凡是…都…”说一句话。

4、通过学习课文,知道于连是比利时的小英雄,学习小英雄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重点难点:

1、理解词语“迸跳”、“干涸”、“急中生智”、“瞻仰”,并会使用“凡是……都……”。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于连所面临的情况的危急。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师:五百多年前,比利时有个小男孩叫于连,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塑造了这一座铜像。

2、出示课题24、一座铜像。

3、集体读题。

4、学生质疑。

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交流:(预设答案:一座铜像是谁的像?为什么要给他塑像?)。

二、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完成填空。

(1)听录音。

(2)完成填空。

(3)交流,教师逐一出示答案。

(4)集体读。

2、学习生字、词语。

(1)开小火车读生字。

注意:“塑”读准平舌音,“迸”、“侵”不要读错。“瞻”是翘舌音。

(2)指导书写: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下“言”的第一横写在横中线。

(3)理解词语。

迸跳:(联系上下文)本文指火星边向外便溅出,便向前跳跃。

干涸(联系上下文):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急中生智(联系课文内容):危急的时候,猛然想出了办法。

瞻仰(查字典):指恭敬地看。瞻:往前或往上看。仰:脸向上。

3、集体读词语。

课后小结。

三、巩固。

1、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是小于连用他的聪明才智保住了整个城市。

2、复习生字新词。

3、分四组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今天,跟孩子一起学习课文《一座铜像》,很开心也很感动。作为农村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他们的表现真的让我感动和兴奋。

这一课在培养孩子自主提问方面我引导得非常:

当我出示课题《一座铜像》后,我就引导孩子自主提问,孩子们,看到这个题目,从铜像你想到了些什么呢?把你的.疑问提出来好吗?孩子们纷纷举手:

为什么会有一座铜像?这是谁的铜像?这座铜像在哪儿?这座铜像是什么样子的?

我就说,孩子们你们真棒,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在孩子阅读课文以后,我进行了朗读指导。

问题环环相扣,精彩不断呈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