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讲武堂参观心得500字(模板14篇)
- 上传日期:2023-11-10 21:40:33 |
- zxfb |
- 13页
经过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管理不当。需要系统性地整理和概括所学和所得。阅读这些总结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总结的写作技巧和要点。
陆军讲武堂参观心得500字篇一
纵观中国的现代史,伟大的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可歌可泣的台儿庄血战和催生了无数中国将领的黄埔军校,无不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绽放出璀璨的星光。而在这些风云岁月的背后我们不能不提及一个地方--云南陆军讲武堂,一所坐落于春城翠湖之畔的中国最早的现代军校。
怀着一种敬仰的心情,我身临其境,感受着历史的还原。说到军校,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黄埔军校及以罗卓英、杜聿明、陈赓为代表的黄埔系将领。其实早在清朝末年,清廷为维护其摇摇欲坠的腐朽统治,仿效西方军队打造现代新军,在云南昆明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早期的培养适应现代战争指挥人才的陆军官校。学校共设置了步兵科、炮科、工兵科和骑兵科等四个陆军学科,仿效西方军队的课程设置,以德械武器为装备,按照日本军队的训练模式训练学员,这对于当时的中国武装力量而言,无疑是巨大的革新和进步,从而开创了中国军队建立现代武装的先河。即便若干年后师从日本和苏联而建立的保定军校和黄埔军校也深深地留着云南讲武堂的烙印。
在参观其内务设置和训练生活时,有一点令人感触颇深,那就是学校对正规化建设的重视和其所具备的较高水平。思去想来,直到今天,部队各项秩序的正规化建设仍是我军治军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充分说明,按纲抓建、规范秩序,对于部队而言,决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是建设一支强大军队的基础。精良的装备固然不可或缺,但从生活、训练的细节之处重视和规范,才是一支军队强大战斗力的体现,更是提升部队打赢能力的根本所在。
讲武堂学员多为崇尚革命的爱国青年,许多人成为日后滇军的中坚力量。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不少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和解放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将领都出自这里。这其中就有为共和国的诞生和发展立下盖世功勋的开国元帅朱德和叶剑英同志;有为反对袁世凯倒行逆施、复辟帝制而发起“护国战争”的蔡锷将军;有促成云南和平解放并在抗战时期率领国军第六十军浴血台儿庄重创日军、打出国威的卢汉将军;还有在辽沈战役中为争取长春和平解放,积极率部起义的曾泽生军长……。
走在这所曾为捍卫我中华而诞生无数英雄的的校园里,我的思绪不由地跟随着历史的车轮回到那个战火纷飞却激情燃烧的岁月,当年训练场上冲天的杀声仿佛就在我耳边阵阵地回荡;一张张为中华崛起而习文尚武、热血报国的坚毅脸庞仿佛就在我眼前不停地出现,我似乎听见台儿庄阵地上血染征衣的将士那“驱逐倭寇,捍我山河”的壮烈誓言;我似乎看见在炮火和硝烟中诞生的八一军旗在南昌城头迎风飘扬!
踏着先辈们曾经走过的足迹,我不禁为生活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里,那些为寻求真理的青年官兵舍生取义,视天下为己任的豁达胸襟而感动。放眼今日,在这个纸醉金迷、人心浮躁的年代里,我们当代“80后”、“90后”官兵又如何抵御重重诱惑,拒腐防变?我想,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和志向,在灯红酒绿和物欲横流的冲击下,让最初的那份热血与激情去守住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份坚持,是我们作为一名中国军人对祖国义不容辞的责任。
报国忠魂应犹在,虽说时境迁。问君能有几多情,恰似一腔热血献军营。随着讲武堂若隐若现地消失在视线里,我忽然得出这份感慨。是的,往事已成追忆,但变得只是时间,而那份坚持却将永远地驻守在我们的精神高地。
陆军讲武堂参观心得500字篇二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位于昆明市翠湖西承华圃。创办于1909年,至1928年共办19期,毕业学员达4000余人。每期一年半至二年,分步、骑、炮、工四个兵种。第15期还招收归国华侨和朝鲜、越南等国留学生。教官多数留学日本士官学校是我国最早的培养新式陆军军官学校之一。今保存的讲武堂主体建筑为走马转角楼式的二层砖木结构,东、南、西、北四楼对称衔接,成一方形四合院,占地约1.44万平方米。东、西楼各长约119米,宽10米;南、北楼各长约116米,宽7米,高均约12米;南楼中部的阅操楼高约115米,宽13米,规模宏大。
在辛亥革命和护国战争中,云南陆军怀着炽热的爱国热忱,不畏牺牲,勇敢战斗,屡建战功,为推翻清王朝,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作出了贡献,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而滇军的成长,又与云南陆军讲武堂分不开。云南陆军讲武堂,原系清王朝为编练新式陆军,加强边防、对付民族民主革命而设立的一所军事学校,既轮训在职军官,也招收一部分有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青年,毕业后任中下级军官。由于该校教职员多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很多人在日本学习时就是倾向革命的分子,一部分就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会员。他们采取多种方式,在学生中传播革命概要,有以滇越铁路为例帝国主义对华的侵略。同时,又抓紧学生的军事训练,让他们在军事理论和实践上均有提高。使学校成为培养革命力量的重要据点,团结云南革命力量的核心。重九起义和护国战争中,不仅讲武堂的教职员成了核心人物,讲武堂的学生,亦成了中坚力量。云南陆军讲武堂,从1909年开办,至1928年结束,共招收学生19批,分步、骑、炮、工四科,第15期还有归国华侨和朝鲜、越南的留学生,历届毕业生中,有些后来成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将领,如第3期特别班的朱德,第15期的叶剑英等。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在今省农展馆、省图书馆一带。现存讲武堂的主要建筑,是一院规模宏大的中国传统的走马转角楼式的土、木、石建筑,呈正方形,东、西、南、北楼各约长120米,宽10米,对称衔接,浑然一体,四角有拱形门洞可出人。南北楼为学员宿舍,南楼中部突起,为阅操楼。今农展馆一片,是当时的阅兵集会场地。东楼是办公的地方,西楼是上课的教室。大楼西北面的平房,是当时的礼堂。解放后,这座建筑经多次修缮,保存较为完好。最近,人民政府决定将讲武堂旧址改建为昆明市青少年宫。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一个青少年服务的科技、文艺、体育、教育园地,为培养青少年贡献力量。
陆军讲武堂参观心得500字篇三
在近代云南的历史上,有一文一武的两所学校,都非常著名,“文”指西南联合大学,“武”指云南陆军讲武堂。前者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后者培养一大批杰出的军事家、革命家。正因为如此,曾经是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学员,后来成为共和国元帅的朱德,称云南陆军讲武堂是“革命熔炉”。
创办于近一个世纪前的云南陆军讲武堂,直到现在遗址尚存,并且于1988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就是位于昆明城中心、著名风景区翠湖西岸承华圃这块土地上,现今还存在着一幢米黄色砖木结构的四合院的二层建筑。由东、西、南、北四座楼房组成,各楼对称衔接,并设有通廊,楼端各设拱券门一道。占地面积1390平方米。主楼西南尚存有大课堂(礼堂)和兵器库一幢。南楼中部设阅操楼,高约15米,宽13米。楼前即当年宽大的操场,不亚于两个足球场面积,不过已为云南省科技馆等高大的建筑所替代。然而,历经百年风雨的老四合大院尚存,配上四座长120米、宽10米的四座走马转角楼的楼房。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在今云南省农展馆、省图书馆一带。现存讲武堂的主要建筑,是一院规模宏大的中国传统的走马转角楼式的土、木、石建筑,呈正方形,东、西、南、北楼各约长120米,宽10米,对称衔接,四角有拱形门洞可出人。南北楼为学员宿舍,南楼中部突起,为阅操楼。今农展馆一片,是当时的阅兵操场。东楼是办公室,西楼是学科教室。大楼西北面的平房,是当时的礼堂。解放后,这座建筑经多次修缮。
昆明翠湖西侧叫承华圃,有一幢米黄色两层砖木结构的走马转角楼式的建筑物。它由四座各长120米的楼房围成一个方形四合院,院内成为操场。
为纪念云南陆军讲武堂在辛亥革命和护国运动中培养出众多民族英雄和爱国人士的历史功绩,1983年云南陆军讲武堂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陆军讲武堂参观心得500字篇四
2020年9月18日,我走进云南省陆军讲武堂,重温革命先烈遗志。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朱德元帅曾把母校称为“中国革命的熔炉”。在这里,走出了朱德和叶剑英两位元帅,二十几位上将;有三个国家军队的总司令和一个国家的国防部长出自这里,培养了数百名将军,中将以上的高级将领有数十人。讲武堂师生在护国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笔者游走于各个展厅,眼前浮现的是当年的恢宏画面,心中充斥着的是对革命先辈们的感激与赞美!
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成长成才。讲武堂里陈列着当年学员们睡过的床铺和穿过的军服等等,这些东西简单而朴素,却有着历史的厚重与真实。讲武堂的办学条件在现代人看来已经是简陋至极,学生们却不以为苦,他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同时在新思想的不断熏陶之中收获着从未有过的快乐。朱德元帅出生于佃农家庭,家中只靠租种地主家的薄田和押来的几间破屋度日,其他学员家庭条件和生活水平同样不宽裕,但是正是这份清苦,让他们看到了底层老百姓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他们更愿意以自身所学、戎马一生去改变那个黑暗的时代和社会。
在坚忍刻苦的磨砺下不断进步。“坚忍刻苦”是陆军讲武堂的校训,有别于清末练兵的散漫与毫无章法,学员们采用现代化的练兵方法,早上有体操和跑步,白天有军事课程,晚上有自习,夜间还需要紧急集合训练,正是因为严苛的训练,最终才促进了自己的成长进步。学员们更是在战争中不断地磨砺自己的意志品格,最终成长为中国革命的有生力量。他们告别学校、家乡,在万里长征中,在抗日战争中,在解放战争中,冒着生命的危险,不断前进、前进、在前进,奏响了民族的最强音。那些打不倒我们的,终将让我们强大,他们也终于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在为理想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民族英雄岳飞曾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乱世选择当兵的人,要么是为了生计,要么是为了心中的理想。显然,讲武堂里的师生是为了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为了让积贫积弱的中国不再受到欺负,他们为了这一份理想信念来到了这里,更是从这儿出发把革命的火焰燃遍了整个华夏大地,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的光亮。尽管他们很多人无法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一刻,但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百年里这份拳拳爱国之心始终指引着我们前进,让我们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云南陆军讲武堂军歌》唱到:“练铁肩,担重担,壮哉中国心!正当中!”1909年开办的讲武堂距今已经百年有余,当历史已然成为过去的追忆,当英雄早已离我们远去,愿我们秉承这份壮志豪情,不断锤炼自己的本领,扛起肩上的重担,继续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不懈奋斗!
周日下午我非常高兴参加了学院党一支部组织的参观云南陆军讲武堂的活动。对于云南陆军讲武堂,我早有耳闻,只是不详,一直也没有好好的查阅相关的资料。学院党支部组织的这个活动,对很多人而言可能有些乏味,于我而言,恰恰相反,倒是免了自己在这个方面的精力的付出。
我一直有个偏见,对于云南,不管是云南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提到云南,我想是必须提这样四个地方的,即昆明的莲花池,西南联大,陆军讲武堂,以及大理。了解了这样的四个地方,对于云南也就有了大概的一个了解了,虽然不至于很精确。莲花池有“龙池跃金”的美誉,明清时期更是是云南乃至西南边陲的风云际会之地,其余不说,单说吴三桂与陈圆圆的故事,只怕是中国历史画卷中不可短缺的一笔。西南联大对于中国近现代的影响我想是个中国人都是知道的,甚至,只怕外星人都知道了。而对于陆军讲武堂,或许很多人行外人觉得有点神秘,或者只是觉得它不过是一家很普通的讲武堂而已。但是,事实正好相反。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没有云南陆军讲武堂,黄埔军校很可能建立不起来,至少得费更多的周折,而对于其对近代中国的历史的影响,尤其是革命的历史,解放的历史,以及军事的历史,将永载史册。最后,对于大理,我们不能不承认中国功夫走向世界,风靡全球可能很大程度上与金庸老先生的大作有关。其《天龙八部》是公推的代表作,而其中对于大理段氏的描写不可谓不多,尤其是可爱的段誉和他的“六脉神剑”。因而,谈到云南,我想不得不谈及这样的四个地方。
参观讲武堂,我们的时间还是比较少的,仅用了一个小时,所以只能观其大略,不识其表里。我个人的体会也是在当时参观的时候还不多,只是这几天闲静下来的时候常常想,还经常遇到一些个人生活和学习的问题,因而就不由自主的将讲武堂的精神和我的处境联系起来。
首先是关于坚忍的问题。什么是坚忍,我觉得可以从讲武堂的学习生活作息安排就可以知其大概。讲武堂的学生每天必须操练十个小时以上,还要学习,这样的精神就是坚忍的精神,没有坚忍的精神是不可能坚持下来的,也就不可能从讲武堂顺利毕业,也就不会有讲武堂的辉煌。“坚”有坚持,坚持不懈之意;“忍”则含忍耐,忍受,不放弃的意思。“坚”“忍”合二为一,大意就是要坚持不懈,忍常人所不能忍。我很自然的联系起“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卧薪尝胆”等常用的词句。现在忽然又联想起来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中杨昌济坚持冲凉水澡,后毛泽东也坚持冲凉水澡。在大学期间,东北长春,我也坚持冲凉水澡,冲了三年,大四的时候放弃了。现在云南大学,天气暖和多了,水也肯定是没有那么的冻手了,可是,我却不能坚持冲凉水澡了,偶尔冲过两次,后来也就放弃了(截止到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我还是在等热水洗澡的)。因而,我就没有坚忍的精神。再说学习的问题,很多人说自己静不下来,坐不住,我想也是因为缺少坚忍的精神。还有烟瘾,网瘾等问题,我想也是概莫能外的。庆幸的是,我已经决定开始从冲凉水澡开始培养自己的坚忍精神,锻炼自己的毅志。我想,这是参观讲武堂的收获之一吧。
第二是环境的问题。我来到云南大学之后,我对这里的环境是很满意的,我指的更多的是软环境。所谓“时势造英雄”,讲武堂的辉煌,我想固然有其内在的努力,也是当时一个社会的缩影。整个的社会大的环境,有这样的一种报国的献身的精神,有志之士都是激情慷慨,充满了为理想,为国家和为民族奔波乃至献身的勇气。而在讲武堂的内部,他也一直有一个非常好的传统,那就是其一直坚持的办校作风,办学宗旨。讲武堂内部,这样的环境是一直存在的。因而,我体会到了环境的重要性。联系到现实中,我们的社会环境是什么样呢?我们学校的环境又是怎么样呢?现在的中国,大家都说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转型成功与否,可能就要看现阶段了。我想起一个例子,那就是关于“读书无用论”的重新兴起。目前,教育的成本很大,贷款不易,大多数人的收入都不足以供一个孩子的。而大学毕业之后,工作的机会问题也是引起“读书无用论”的一个很大的根源。大家都说,“做的好不如嫁的好”“干的好不如娶的好”“父母好不如老公好”,当社会环境开始凝固,社会已经封闭了大家向上发展的道路,我想这样的环境就会产生上述问题。因而,环境问题是个大问题。
最后是个人与社会的问题。我很重视这个问题。“时势造英雄”,个人在这个社会上发展如何,最后历史功过如何,我想除了一种坚忍的精神和一个好的环境之外,另一个非常要我们给予关注的问题就是个人如何思考这个社会。滚滚历史长河,我们能够很容易的就找一些社会发展很好,而个人的际遇和人生却与之截然不同的例子;我们同时也可以很容易找出社会发展不好,而具有坚忍精神的人却不能在历史中留名。作为乱世,如曹操,毛泽东和朱德等更多思考的问题是个人如何与社会连接起来,为社会做点什么;而董卓,袁世凯和汪精卫等想得更多的是在这个时候浑水摸鱼,想的只有他们的一己之私。作为和平盛世,很多人都会抓住良机发展自己,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做点什么,而有些人则不是。比如我们现在很多的从农村走出来的企业家和政治家属于前者;而如一些以权谋私的腐败分子,以及以达赖喇叭为首的藏独分子,则很明显是后者。个人如何思考自己与所处社会的关系,以及自己在一个社会上的定位,我想这个是很重要的。而此次参观讲武堂,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更深入。
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与黄埔军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齐名。我以讲武堂的名将录结束本文,下面是百度文库里面的原文。
“云南讲武堂走出了两位元帅,二十几位上将;更令人惊奇的是,有三个国家军队的总司令和一个国家的国防部长出自这里。从这里先后走出数百名将军,中将以上的高级将领有数十人,他们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其中较著名的有:
教官和官佐:
李根源(上将,陕西省省长,粤滇军总司令)。
顾品珍(上将,滇军总司令,云南督军,云南省省长)。
唐继尧(上将,云南督军兼省长,靖国军总司令,建国联军总司令)。
李烈钧(上将,江西都督,护法军政府总参谋长)。
张开儒(上将,滇军总司令,广州大元帅府参谋总长)。
罗佩金(上将,护理四川督军,靖国军第一军总司令)。
刘存厚(上将,四川督军,四川陆军检阅使)。
赵又新(上将,川滇黔靖国军第二军总司令)。
杨杰(上将,陆军大学校长,代理参谋总长)。
毕业生:
朱德(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叶剑英(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崔庸键(次帅,朝鲜人民军总司令,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委会委员长)。
武元甲(大将,越南国防部部长兼越南人民军总司令)。
朱培德(一级上将,参谋总长,代训练总监)。
金汉鼎(上将,代理滇军总司令,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军长)。
范石生(上将,滇军第二军军长,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军长)。
胡英(上将,云南戒严司令部司令)。
盛世才(上将,新疆临时边防督办,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
赖心辉(上将,四川边防军总指挥,四川省省长,第二十二军军长)。
龙云(二级上将,陆军副总司令,军事参议院院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卢汉(上将,第一方面军总司令,云南省主席)。
另外,它的学员中,韩国首任总理兼国防部长李范奭;武海秋担任过越南临时政府主席。云南陆军讲武堂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光辉的历史,朱德称之为‘中国革命的熔炉’”。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位于昆明市翠湖西承华圃。创办于1909年,至1928年共办19期,毕业学员达4000余人。每期一年半至二年,分步、骑、炮、工四个兵种。第15期还招收归国华侨和朝鲜、越南等国留学生。教官多数留学日本士官学校是我国最早的培养新式陆军军官学校之一。今保存的讲武堂主体建筑为走马转角楼式的二层砖木结构,东、南、西、北四楼对称衔接,成一方形四合院,占地约1.44万平方米。东、西楼各长约119米,宽10米;南、北楼各长约116米,宽7米,高均约12米;南楼中部的阅操楼高约115米,宽13米,规模宏大。
在辛亥革命和护国战争中,云南陆军怀着炽热的爱国热忱,不畏牺牲,勇敢战斗,屡建战功,为推翻清王朝,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作出了贡献,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而滇军的成长,又与云南陆军讲武堂分不开。云南陆军讲武堂,原系清王朝为编练新式陆军,加强边防、对付民族民主革命而设立的一所军事学校,既轮训在职军官,也招收一部分有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青年,毕业后任中下级军官。由于该校教职员多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很多人在日本学习时就是倾向革命的分子,一部分就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会员。他们采取多种方式,在学生中传播革命概要,有以滇越铁路为例帝国主义对华的侵略。同时,又抓紧学生的军事训练,让他们在军事理论和实践上均有提高。使学校成为培养革命力量的重要据点,团结云南革命力量的核心。重九起义和护国战争中,不仅讲武堂的教职员成了核心人物,讲武堂的学生,亦成了中坚力量。云南陆军讲武堂,从1909年开办,至1928年结束,共招收学生19批,分步、骑、炮、工四科,第15期还有归国华侨和朝鲜、越南的留学生,历届毕业生中,有些后来成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将领,如第3期特别班的朱德,第15期的叶剑英等。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在今省农展馆、省图书馆一带。现存讲武堂的主要建筑,是一院规模宏大的中国传统的走马转角楼式的土、木、石建筑,呈正方形,东、西、南、北楼各约长120米,宽10米,对称衔接,浑然一体,四角有拱形门洞可出人。南北楼为学员宿舍,南楼中部突起,为阅操楼。今农展馆一片,是当时的阅兵集会场地。东楼是办公的地方,西楼是上课的教室。大楼西北面的平房,是当时的礼堂。解放后,这座建筑经多次修缮,保存较为完好。最近,人民政府决定将讲武堂旧址改建为昆明市青少年宫。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一个青少年服务的科技、文艺、体育、教育园地,为培养青少年贡献力量。
陆军讲武堂参观心得500字篇五
喜欢军事题材影视剧的我,前不久收看了以云南抗战故事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滇西1944》。
这部电视剧对我的震撼很大,以致于我连续几晚上都能梦见战火纷飞的滇西战场:那些穷凶极恶的侵略者、那硝烟弥漫的怒江两岸、那些英勇誓死保家卫国的中国军人们……而我,在梦中已经成为了这些勇士中的一员,从陆军讲武堂走向了战场。梦里的我在苍松翠柏环绕下的云南陆军讲武堂中锻炼成为了一名刚强的战士,在祖国危难时,毅然决然的投身到了反法西斯的抗日战争中。梦中,我来到了龙陵前线,目睹了一场场血雨腥风的保卫战,心中无比悲愤的我踏着壮士们用血肉之躯开辟出的道路奋勇杀敌。而脸上的硝烟在泪水的浸润下淌成了一道道泥泞,泥泞之下的.脸庞又是如此坚强。“冲啊……”我被自己在梦呓惊醒了,但脸上的泪水却真实的存在着。是啊!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怎能忘记那场战争带给中国人的苦难呢?又怎能忘了那些捍卫和平的英勇将士们呢!
梦醒后的清晨,我努力回忆着梦中的云南陆军讲武堂,模糊的记忆却一直困扰着我。当我把梦境告诉家人后,爸爸建议我到翠湖边上的云南陆军讲武堂走走,看是否能找到梦境中的某个场景。
来到讲武堂的旧址,映入眼帘的正是梦境中那个规模宏大的中国传统的走马转角楼式的杏黄色建筑。这座建筑在阳光的映照之下格外鲜艳醒目。进门往右转,长长的廊道连接着一个个展厅。而最吸引我视线的却是那些或陈列在橱窗、或陈列在墙壁和房间中央的记录着历史的各种资料和文物。这些资料为我开启了一道重拾中华民族魂魄的记忆。从图片、影像资料和物件中,我了解到这所“革命熔炉”的百年的历史。从护国运动到重九起义;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民族解放战争。一批批革命志士伴随着那一段段远去的历史书写着讲武堂的百年沧桑。虽然,这位历经沧桑的“百年老人”现在只是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一处历史遗迹存在着,但我想,他曾经的辉煌历史并不是那些文字和泛黄的老照片可以完整概述的。风云滚滚,感觉他黄狮一梦醒。同胞四万万,互相奋起作长城。神州大陆奇男子,携手去从军。但凭团结力,旋转新乾坤。哪怕它欧风美雨,来势颇凶狠。练成铁臂担重任,壮哉中国民!壮哉中国民!
我为我是中国人而自豪,因为我深深爱着我的祖国!我为自己曾经的梦而骄傲,因为我也有一腔爱国热血!爱我中华,壮哉中国民!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陆军讲武堂参观心得500字篇六
在近代云南的历史上,有一文一武的两所学校,都非常著名,“文”指西南联合大学,“武”指云南陆军讲武堂。前者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后者培养一大批杰出的军事家、革命家。正因为如此,曾经是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学员,后来成为共和国元帅的朱德,称云南陆军讲武堂是“革命熔炉”。
创办于近一个世纪前的云南陆军讲武堂,直到现在遗址尚存,并且于1988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就是位于昆明城中心、著名风景区翠湖西岸承华圃这块土地上,现今还存在着一幢米黄色砖木结构的四合院的二层建筑。由东、西、南、北四座楼房组成,各楼对称衔接,并设有通廊,楼端各设拱券门一道。占地面积1390平方米。主楼西南尚存有大课堂(礼堂)和兵器库一幢。南楼中部设阅操楼,高约15米,宽13米。楼前即当年宽大的操场,不亚于两个足球场面积,不过已为云南省科技馆等高大的建筑所替代。然而,历经百年风雨的老四合大院尚存,配上四座长120米、宽10米的四座走马转角楼的楼房。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在今云南省农展馆、省图书馆一带。现存讲武堂的主要建筑,是一院规模宏大的中国传统的走马转角楼式的土、木、石建筑,呈正方形,东、西、南、北楼各约长120米,宽10米,对称衔接,四角有拱形门洞可出人。南北楼为学员宿舍,南楼中部突起,为阅操楼。今农展馆一片,是当时的阅兵操场。东楼是办公室,西楼是学科教室。大楼西北面的平房,是当时的礼堂。解放后,这座建筑经多次修缮。
昆明翠湖西侧叫承华圃,有一幢米黄色两层砖木结构的走马转角楼式的建筑物。它由四座各长120米的楼房围成一个方形四合院,院内成为操场。
为纪念云南陆军讲武堂在辛亥革命和护国运动中培养出众多民族英雄和爱国人士的历史功绩,1983年云南陆军讲武堂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坐落在风和日丽,西伯利亚红嘴鸥来越冬的翠湖湖畔,它与东北讲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并列为中国四大军官学校。陆军讲武堂主体建筑为米黄色走马转角楼式的二层砖木结构,从高处俯视,成一个方形的四合院,面积1.44万平方米。那宽宽的练兵场,仿佛在向人们娓娓讲述着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在民-国时期曾培育出我国许多位高级将领,那里人才济济,将星闪耀,朱德曾经称云南陆军讲武堂是“革命熔炉”。我沿着参观路线参观了课堂、宿舍等。当我站在操场边的时候,我的眼前仿佛呈现出昔日的学员们、军官们操练的情景,耳边仿佛传来他们的整齐的脚步声和口号声,心情格外地激动。
“云南陆军讲武堂主楼西南尚存有大课堂(礼堂)和兵器库一幢。南楼中部设阅操楼,高约15米,宽13米。楼前即当年宽大的操场,不亚于两个足球场面积,不过今天已为云南省科技馆等高大的建筑所替代。然而,历经百年风雨的老四合大院尚存,配上四座长120米、宽10米的四座走马转角楼的楼房,不仅平添几分古色古香,也显现了讲武堂当年的雄宏气魄。云南陆军讲武堂由于其绿树成荫、湖水清澈、环境幽雅、鸟雨花香,更使之成为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云南陆军讲武堂与翠湖两相陪衬,从而又使之成为人文色彩浓郁的风景名胜旅游之地。”观看了介绍以后,我对云南陆军讲武堂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云南陆军讲武堂创办于1909年,至1928年共办19期,毕业学员达4000余人。每期一年半至二年,分步、骑、炮、工四个兵种。第15期还招收归国华侨和朝鲜、越南等国留学生。教官多数留学日本士官学校是我国最早的培养新式陆军军官学校之一。清朝创办讲武堂目的在于扑灭孙中山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但教官与学生中有不少是同盟会会员,使该校成了当时云南革命力量的摇篮,在推翻清朝统治的云南辛亥重九起义和粉碎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首义中,起了重大的.作用。历届毕业生中,有些后来成为杰出的无产阶级军事家,如第3期丙班的朱德和第15期的叶剑英、周保中等。”
云南陆军讲武堂培育了许许多多的著名的中外领导人员:“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创办与清末新军的建立有直接的关系。20世纪初,清政府决定在全国编练新军36个镇(师)。1909年2月,云南官兵总计约3.5万人。开设陆军学院培训教官便成当务之急,云南当权者任命大批回国留日学生为讲武堂的骨干和教官。在这批人中,同盟会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李根源、李烈钧、张开儒、方声涛、赵康时、沈汪度、唐继尧、庾恩旸、顾品珍、刘祖武、李鸿祥、李伯庚、罗佩金等。讲武堂师生中,除了威名显赫的共和国开国元勋元帅朱德、叶剑英外,尚有曾担任云南都督、省长、主席的唐继尧、胡若愚、金汉鼎、胡瑛、龙云、卢汉,曾任贵州省省长的卢焘、江西省主席的朱培德,热河省主席的孙渡,陆军参谋总长杨杰,军长范石生、曾泽生、龙泽汇、唐淮源、王甲本,曾任滇军总司令的李根源、李烈钧、顾品珍、杨希闵以及抗日英雄周保中,著名军事家罗炳辉,还有邻国朝鲜的革命家崔庸健委员长、越南的革命家武元甲大将等等。”
2020年9月18日,我走进云南省陆军讲武堂,重温革命先烈遗志。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朱德元帅曾把母校称为“中国革命的熔炉”。在这里,走出了朱德和叶剑英两位元帅,二十几位上将;有三个国家军队的总司令和一个国家的国防部长出自这里,培养了数百名将军,中将以上的高级将领有数十人。讲武堂师生在护国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笔者游走于各个展厅,眼前浮现的是当年的恢宏画面,心中充斥着的是对革命先辈们的感激与赞美!
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成长成才。讲武堂里陈列着当年学员们睡过的床铺和穿过的军服等等,这些东西简单而朴素,却有着历史的厚重与真实。讲武堂的办学条件在现代人看来已经是简陋至极,学生们却不以为苦,他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同时在新思想的不断熏陶之中收获着从未有过的快乐。朱德元帅出生于佃农家庭,家中只靠租种地主家的薄田和押来的几间破屋度日,其他学员家庭条件和生活水平同样不宽裕,但是正是这份清苦,让他们看到了底层老百姓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他们更愿意以自身所学、戎马一生去改变那个黑暗的时代和社会。
在坚忍刻苦的磨砺下不断进步。“坚忍刻苦”是陆军讲武堂的校训,有别于清末练兵的散漫与毫无章法,学员们采用现代化的练兵方法,早上有体操和跑步,白天有军事课程,晚上有自习,夜间还需要紧急集合训练,正是因为严苛的训练,最终才促进了自己的成长进步。学员们更是在战争中不断地磨砺自己的意志品格,最终成长为中国革命的有生力量。他们告别学校、家乡,在万里长征中,在抗日战争中,在解放战争中,冒着生命的危险,不断前进、前进、在前进,奏响了民族的最强音。那些打不倒我们的,终将让我们强大,他们也终于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在为理想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民族英雄岳飞曾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乱世选择当兵的人,要么是为了生计,要么是为了心中的理想。显然,讲武堂里的师生是为了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为了让积贫积弱的中国不再受到欺负,他们为了这一份理想信念来到了这里,更是从这儿出发把革命的火焰燃遍了整个华夏大地,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的光亮。尽管他们很多人无法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一刻,但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百年里这份拳拳爱国之心始终指引着我们前进,让我们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云南陆军讲武堂军歌》唱到:“练铁肩,担重担,壮哉中国心!正当中!”1909年开办的讲武堂距今已经百年有余,当历史已然成为过去的追忆,当英雄早已离我们远去,愿我们秉承这份壮志豪情,不断锤炼自己的本领,扛起肩上的重担,继续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不懈奋斗!
纵观中国的现代史,伟大的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可歌可泣的台儿庄血战和催生了无数中国将领的黄埔军校,无不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绽放出璀璨的星光。而在这些风云岁月的背后我们不能不提及一个地方--云南陆军讲武堂,一所坐落于春城翠湖之畔的中国最早的现代军校。
怀着一种敬仰的心情,我身临其境,感受着历史的还原。说到军校,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黄埔军校及以罗卓英、杜聿明、陈赓为代表的黄埔系将领。其实早在清朝末年,清廷为维护其摇摇欲坠的腐朽统治,仿效西方军队打造现代新军,在云南昆明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早期的培养适应现代战争指挥人才的陆军官校。学校共设置了步兵科、炮科、工兵科和骑兵科等四个陆军学科,仿效西方军队的课程设置,以德械武器为装备,按照日本军队的训练模式训练学员,这对于当时的中国武装力量而言,无疑是巨大的革新和进步,从而开创了中国军队建立现代武装的先河。即便若干年后师从日本和苏联而建立的保定军校和黄埔军校也深深地留着云南讲武堂的烙印。
在参观其内务设置和训练生活时,有一点令人感触颇深,那就是学校对正规化建设的重视和其所具备的较高水平。思去想来,直到今天,部队各项秩序的正规化建设仍是我军治军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充分说明,按纲抓建、规范秩序,对于部队而言,决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是建设一支强大军队的基础。精良的装备固然不可或缺,但从生活、训练的细节之处重视和规范,才是一支军队强大战斗力的体现,更是提升部队打赢能力的根本所在。
讲武堂学员多为崇尚革命的爱国青年,许多人成为日后滇军的中坚力量。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不少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和解放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将领都出自这里。这其中就有为共和国的诞生和发展立下盖世功勋的开国元帅朱德和叶剑英同志;有为反对袁世凯倒行逆施、复辟帝制而发起“护国战争”的蔡锷将军;有促成云南和平解放并在抗战时期率领国军第六十军浴血台儿庄重创日军、打出国威的卢汉将军;还有在辽沈战役中为争取长春和平解放,积极率部起义的曾泽生军长……。
走在这所曾为捍卫我中华而诞生无数英雄的的校园里,我的思绪不由地跟随着历史的车轮回到那个战火纷飞却激情燃烧的岁月,当年训练场上冲天的杀声仿佛就在我耳边阵阵地回荡;一张张为中华崛起而习文尚武、热血报国的坚毅脸庞仿佛就在我眼前不停地出现,我似乎听见台儿庄阵地上血染征衣的将士那“驱逐倭寇,捍我山河”的壮烈誓言;我似乎看见在炮火和硝烟中诞生的八一军旗在南昌城头迎风飘扬!
踏着先辈们曾经走过的足迹,我不禁为生活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里,那些为寻求真理的青年官兵舍生取义,视天下为己任的豁达胸襟而感动。放眼今日,在这个纸醉金迷、人心浮躁的年代里,我们当代“80后”、“90后”官兵又如何抵御重重诱惑,拒腐防变?我想,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和志向,在灯红酒绿和物欲横流的冲击下,让最初的那份热血与激情去守住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份坚持,是我们作为一名中国军人对祖国义不容辞的责任。
报国忠魂应犹在,虽说时境迁。问君能有几多情,恰似一腔热血献军营。随着讲武堂若隐若现地消失在视线里,我忽然得出这份感慨。是的,往事已成追忆,但变得只是时间,而那份坚持却将永远地驻守在我们的精神高地。
纵观中国的现代史,伟大的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可歌可泣的台儿庄血战和催生了无数中国将领的黄埔军校,无不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绽放出璀璨的星光。而在这些风云岁月的背后我们不能不提及一个地方--云南陆军讲武堂,一所坐落于春城翠湖之畔的中国最早的现代军校。
怀着一种敬仰的心情,我身临其境,感受着历史的还原。说到军校,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黄埔军校及以罗卓英、杜聿明、陈赓为代表的黄埔系将领。其实早在清朝末年,清廷为维护其摇摇欲坠的腐朽统治,仿效西方军队打造现代新军,在云南昆明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早期的培养适应现代战争指挥人才的陆军官校。学校共设置了步兵科、炮科、工兵科和骑兵科等四个陆军学科,仿效西方军队的课程设置,以德械武器为装备,按照日本军队的训练模式训练学员,这对于当时的中国武装力量而言,无疑是巨大的革新和进步,从而开创了中国军队建立现代武装的先河。即便若干年后师从日本和苏联而建立的保定军校和黄埔军校也深深地留着云南讲武堂的烙印。
在参观其内务设置和训练生活时,有一点令人感触颇深,那就是学校对正规化建设的重视和其所具备的较高水平。思去想来,直到今天,部队各项秩序的正规化建设仍是我军治军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充分说明,按纲抓建、规范秩序,对于部队而言,决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是建设一支强大军队的基础。精良的装备固然不可或缺,但从生活、训练的细节之处重视和规范,才是一支军队强大战斗力的体现,更是提升部队打赢能力的根本所在。
走在这所曾为捍卫我中华而诞生无数英雄的的校园里,我的思绪不由地跟随着历史的车轮回到那个战火纷飞却激情燃烧的岁月,当年训练场上冲天的杀声仿佛就在我耳边阵阵地回荡;一张张为中华崛起而习文尚武、热血报国的坚毅脸庞仿佛就在我眼前不停地出现,我似乎听见台儿庄阵地上血染征衣的将士那“驱逐倭寇,捍我山河”的壮烈誓言;我似乎看见在炮火和硝烟中诞生的八一军旗在南昌城头迎风飘扬!
踏着先辈们曾经走过的足迹,我不禁为生活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里,那些为寻求真理的青年官兵舍生取义,视天下为己任的豁达胸襟而感动。放眼今日,在这个纸醉金迷、人心浮躁的年代里,我们当代“80后”、“90后”官兵又如何抵御重重诱惑,拒腐防变?我想,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和志向,在灯红酒绿和物欲横流的冲击下,让最初的那份热血与激情去守住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份坚持,是我们作为一名中国军人对祖国义不容辞的责任。
报国忠魂应犹在,虽说时境迁。问君能有几多情,恰似一腔热血献军营。随着讲武堂若隐若现地消失在视线里,我忽然得出这份感慨。是的,往事已成追忆,但变得只是时间,而那份坚持却将永远地驻守在我们的精神高地。
周日下午我非常高兴参加了学院党一支部组织的参观云南陆军讲武堂的活动。对于云南陆军讲武堂,我早有耳闻,只是不详,一直也没有好好的查阅相关的资料。学院党支部组织的这个活动,对很多人而言可能有些乏味,于我而言,恰恰相反,倒是免了自己在这个方面的精力的付出。
我一直有个偏见,对于云南,不管是云南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提到云南,我想是必须提这样四个地方的,即昆明的莲花池,西南联大,陆军讲武堂,以及大理。了解了这样的四个地方,对于云南也就有了大概的一个了解了,虽然不至于很精确。莲花池有“龙池跃金”的美誉,明清时期更是是云南乃至西南边陲的风云际会之地,其余不说,单说吴三桂与陈圆圆的故事,只怕是中国历史画卷中不可短缺的一笔。西南联大对于中国近现代的影响我想是个中国人都是知道的,甚至,只怕外星人都知道了。而对于陆军讲武堂,或许很多人行外人觉得有点神秘,或者只是觉得它不过是一家很普通的讲武堂而已。但是,事实正好相反。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没有云南陆军讲武堂,黄埔军校很可能建立不起来,至少得费更多的周折,而对于其对近代中国的历史的影响,尤其是革命的历史,解放的历史,以及军事的历史,将永载史册。最后,对于大理,我们不能不承认中国功夫走向世界,风靡全球可能很大程度上与金庸老先生的大作有关。其《天龙八部》是公推的代表作,而其中对于大理段氏的描写不可谓不多,尤其是可爱的段誉和他的“六脉神剑”。因而,谈到云南,我想不得不谈及这样的四个地方。
参观讲武堂,我们的时间还是比较少的,仅用了一个小时,所以只能观其大略,不识其表里。我个人的体会也是在当时参观的时候还不多,只是这几天闲静下来的时候常常想,还经常遇到一些个人生活和学习的问题,因而就不由自主的将讲武堂的精神和我的处境联系起来。
首先是关于坚忍的问题。什么是坚忍,我觉得可以从讲武堂的学习生活作息安排就可以知其大概。讲武堂的学生每天必须操练十个小时以上,还要学习,这样的精神就是坚忍的精神,没有坚忍的精神是不可能坚持下来的,也就不可能从讲武堂顺利毕业,也就不会有讲武堂的辉煌。“坚”有坚持,坚持不懈之意;“忍”则含忍耐,忍受,不放弃的意思。“坚”“忍”合二为一,大意就是要坚持不懈,忍常人所不能忍。我很自然的联系起“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卧薪尝胆”等常用的词句。现在忽然又联想起来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中杨昌济坚持冲凉水澡,后毛泽东也坚持冲凉水澡。在大学期间,东北长春,我也坚持冲凉水澡,冲了三年,大四的时候放弃了。现在云南大学,天气暖和多了,水也肯定是没有那么的冻手了,可是,我却不能坚持冲凉水澡了,偶尔冲过两次,后来也就放弃了(截止到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我还是在等热水洗澡的)。因而,我就没有坚忍的精神。再说学习的问题,很多人说自己静不下来,坐不住,我想也是因为缺少坚忍的精神。还有烟瘾,网瘾等问题,我想也是概莫能外的。庆幸的是,我已经决定开始从冲凉水澡开始培养自己的坚忍精神,锻炼自己的毅志。我想,这是参观讲武堂的收获之一吧。
第二是环境的问题。我来到云南大学之后,我对这里的环境是很满意的,我指的更多的是软环境。所谓“时势造英雄”,讲武堂的辉煌,我想固然有其内在的努力,也是当时一个社会的缩影。整个的社会大的环境,有这样的一种报国的献身的精神,有志之士都是激情慷慨,充满了为理想,为国家和为民族奔波乃至献身的勇气。而在讲武堂的内部,他也一直有一个非常好的传统,那就是其一直坚持的办校作风,办学宗旨。讲武堂内部,这样的环境是一直存在的。因而,我体会到了环境的重要性。联系到现实中,我们的社会环境是什么样呢?我们学校的环境又是怎么样呢?现在的中国,大家都说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转型成功与否,可能就要看现阶段了。我想起一个例子,那就是关于“读书无用论”的重新兴起。目前,教育的成本很大,贷款不易,大多数人的收入都不足以供一个孩子的。而大学毕业之后,工作的机会问题也是引起“读书无用论”的一个很大的根源。大家都说,“做的好不如嫁的好”“干的好不如娶的好”“父母好不如老公好”,当社会环境开始凝固,社会已经封闭了大家向上发展的道路,我想这样的环境就会产生上述问题。因而,环境问题是个大问题。
最后是个人与社会的问题。我很重视这个问题。“时势造英雄”,个人在这个社会上发展如何,最后历史功过如何,我想除了一种坚忍的精神和一个好的环境之外,另一个非常要我们给予关注的问题就是个人如何思考这个社会。滚滚历史长河,我们能够很容易的就找一些社会发展很好,而个人的际遇和人生却与之截然不同的例子;我们同时也可以很容易找出社会发展不好,而具有坚忍精神的人却不能在历史中留名。作为乱世,如曹操,毛泽东和朱德等更多思考的问题是个人如何与社会连接起来,为社会做点什么;而董卓,袁世凯和汪精卫等想得更多的是在这个时候浑水摸鱼,想的只有他们的一己之私。作为和平盛世,很多人都会抓住良机发展自己,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做点什么,而有些人则不是。比如我们现在很多的从农村走出来的企业家和政治家属于前者;而如一些以权谋私的腐败分子,以及以达赖喇叭为首的藏独分子,则很明显是后者。个人如何思考自己与所处社会的关系,以及自己在一个社会上的定位,我想这个是很重要的。而此次参观讲武堂,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更深入。
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与黄埔军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齐名。我以讲武堂的名将录结束本文,下面是百度文库里面的原文。
“云南讲武堂走出了两位元帅,二十几位上将;更令人惊奇的是,有三个国家军队的总司令和一个国家的国防部长出自这里。从这里先后走出数百名将军,中将以上的高级将领有数十人,他们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其中较著名的有:
教官和官佐:
李根源(上将,陕西省省长,粤滇军总司令)。
顾品珍(上将,滇军总司令,云南督军,云南省省长)。
唐继尧(上将,云南督军兼省长,靖国军总司令,建国联军总司令)。
李烈钧(上将,江西都督,护法军政府总参谋长)。
张开儒(上将,滇军总司令,广州大元帅府参谋总长)。
罗佩金(上将,护理四川督军,靖国军第一军总司令)。
刘存厚(上将,四川督军,四川陆军检阅使)。
赵又新(上将,川滇黔靖国军第二军总司令)。
杨杰(上将,陆军大学校长,代理参谋总长)。
毕业生:
朱德(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叶剑英(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崔庸键(次帅,朝鲜人民军总司令,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委会委员长)。
武元甲(大将,越南国防部部长兼越南人民军总司令)。
朱培德(一级上将,参谋总长,代训练总监)。
金汉鼎(上将,代理滇军总司令,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军长)。
范石生(上将,滇军第二军军长,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军长)。
胡英(上将,云南戒严司令部司令)。
盛世才(上将,新疆临时边防督办,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
赖心辉(上将,四川边防军总指挥,四川省省长,第二十二军军长)。
龙云(二级上将,陆军副总司令,军事参议院院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卢汉(上将,第一方面军总司令,云南省主席)。
另外,它的学员中,韩国首任总理兼国防部长李范奭;武海秋担任过越南临时政府主席。云南陆军讲武堂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光辉的历史,朱德称之为‘中国革命的熔炉’”。
今年的暑假和每年一样,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他们工作的城市——云南昆明。
在这个暑假,我游览了很多地方,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云南讲武堂了。它开办于1909年,停办于1935年,当时与天津讲武堂和东北讲武堂称为中国三大讲武堂。之后又与东北讲武堂、保定陆军学校、黄埔军校称为中国四大军官学校。
一进翠湖北路,远远地就能看到一座姜黄色的拐角式建筑,让人感觉是那样的庄严,我的心情立刻激动起来。进入讲武堂,首先看到的就是“坚忍刻苦”四个大字,讲解员姐姐介绍:这就是云南讲武堂的校训,讲武堂也就是遵循这四个字和严格的组织纪律、科学的管理制度、完善的课程设置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军事统帅和将领,我们的开国元帅朱德、叶剑英,“重九起义”中的蔡锷、李根源、唐继尧,云南省长龙云、卢汉等都是从云南讲武堂走出来的。甚至还培养出了韩国、越南、朝鲜三个国家的领导人。黄埔军校建校后,也采用了讲武堂的教材。因此云南讲武堂也被人们称为“黄埔军校的摇篮”。
在浏览的过程中,有的地方还原了当时的现场情况;有的地方播放影片;有的地方展示的文字、照片;有的地方展览了当时的书籍、信件、工具和武器,让人民充分了解了当时讲武堂的辉煌,和讲武堂全体师生在各个战争中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让我激动万分。他们在那么艰苦困难的条件下,通过不懈的努力,一次又一次地战胜了敌人。我们现在生长在这么好的和平年代,生活又是这么幸福快乐,做为祖国的花朵,我们要好好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认真学习科学知识,将来为祖国做出贡献。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位于昆明市翠湖西承华圃。创办于1909年,至1928年共办19期,毕业学员达4000余人。每期一年半至二年,分步、骑、炮、工四个兵种。第15期还招收归国华侨和朝鲜、越南等国留学生。教官多数留学日本士官学校是我国最早的培养新式陆军军官学校之一。今保存的讲武堂主体建筑为走马转角楼式的二层砖木结构,东、南、西、北四楼对称衔接,成一方形四合院,占地约1.44万平方米。东、西楼各长约119米,宽10米;南、北楼各长约116米,宽7米,高均约12米;南楼中部的阅操楼高约115米,宽13米,规模宏大。
在辛亥革命和护国战争中,云南陆军怀着炽热的爱国热忱,不畏牺牲,勇敢战斗,屡建战功,为推翻清王朝,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作出了贡献,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而滇军的成长,又与云南陆军讲武堂分不开。云南陆军讲武堂,原系清王朝为编练新式陆军,加强边防、对付民族民主革命而设立的一所军事学校,既轮训在职军官,也招收一部分有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青年,毕业后任中下级军官。由于该校教职员多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很多人在日本学习时就是倾向革命的分子,一部分就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会员。他们采取多种方式,在学生中传播革命概要,有以滇越铁路为例帝国主义对华的侵略。同时,又抓紧学生的军事训练,让他们在军事理论和实践上均有提高。使学校成为培养革命力量的重要据点,团结云南革命力量的核心。重九起义和护国战争中,不仅讲武堂的教职员成了核心人物,讲武堂的学生,亦成了中坚力量。云南陆军讲武堂,从1909年开办,至1928年结束,共招收学生19批,分步、骑、炮、工四科,第15期还有归国华侨和朝鲜、越南的留学生,历届毕业生中,有些后来成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将领,如第3期特别班的朱德,第15期的叶剑英等。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在今省农展馆、省图书馆一带。现存讲武堂的主要建筑,是一院规模宏大的中国传统的走马转角楼式的土、木、石建筑,呈正方形,东、西、南、北楼各约长120米,宽10米,对称衔接,浑然一体,四角有拱形门洞可出人。南北楼为学员宿舍,南楼中部突起,为阅操楼。今农展馆一片,是当时的阅兵集会场地。东楼是办公的地方,西楼是上课的教室。大楼西北面的平房,是当时的礼堂。解放后,这座建筑经多次修缮,保存较为完好。最近,人民政府决定将讲武堂旧址改建为昆明市青少年宫。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一个青少年服务的科技、文艺、体育、教育园地,为培养青少年贡献力量。
2020年9月18日,我走进云南省陆军讲武堂,重温革命先烈遗志。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朱德元帅曾把母校称为“中国革命的熔炉”。在这里,走出了朱德和叶剑英两位元帅,二十几位上将;有三个国家军队的总司令和一个国家的国防部长出自这里,培养了数百名将军,中将以上的高级将领有数十人。讲武堂师生在护国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笔者游走于各个展厅,眼前浮现的是当年的恢宏画面,心中充斥着的是对革命先辈们的感激与赞美!
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成长成才。讲武堂里陈列着当年学员们睡过的床铺和穿过的军服等等,这些东西简单而朴素,却有着历史的厚重与真实。讲武堂的办学条件在现代人看来已经是简陋至极,学生们却不以为苦,他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同时在新思想的不断熏陶之中收获着从未有过的快乐。朱德元帅出生于佃农家庭,家中只靠租种地主家的薄田和押来的几间破屋度日,其他学员家庭条件和生活水平同样不宽裕,但是正是这份清苦,让他们看到了底层老百姓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他们更愿意以自身所学、戎马一生去改变那个黑暗的时代和社会。
在坚忍刻苦的磨砺下不断进步。“坚忍刻苦”是陆军讲武堂的校训,有别于清末练兵的散漫与毫无章法,学员们采用现代化的练兵方法,早上有体操和跑步,白天有军事课程,晚上有自习,夜间还需要紧急集合训练,正是因为严苛的训练,最终才促进了自己的成长进步。学员们更是在战争中不断地磨砺自己的意志品格,最终成长为中国革命的有生力量。他们告别学校、家乡,在万里长征中,在抗日战争中,在解放战争中,冒着生命的危险,不断前进、前进、在前进,奏响了民族的最强音。那些打不倒我们的,终将让我们强大,他们也终于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在为理想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民族英雄岳飞曾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乱世选择当兵的人,要么是为了生计,要么是为了心中的理想。显然,讲武堂里的师生是为了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为了让积贫积弱的中国不再受到欺负,他们为了这一份理想信念来到了这里,更是从这儿出发把革命的火焰燃遍了整个华夏大地,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的光亮。尽管他们很多人无法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一刻,但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百年里这份拳拳爱国之心始终指引着我们前进,让我们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云南陆军讲武堂军歌》唱到:“练铁肩,担重担,壮哉中国心!正当中!”1909年开办的讲武堂距今已经百年有余,当历史已然成为过去的追忆,当英雄早已离我们远去,愿我们秉承这份壮志豪情,不断锤炼自己的本领,扛起肩上的重担,继续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不懈奋斗!
2020年9月18日,我走进云南省陆军讲武堂,重温革命先烈遗志。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朱德元帅曾把母校称为“中国革命的熔炉”。在这里,走出了朱德和叶剑英两位元帅,二十几位上将;有三个国家军队的总司令和一个国家的国防部长出自这里,培养了数百名将军,中将以上的高级将领有数十人。讲武堂师生在护国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笔者游走于各个展厅,眼前浮现的是当年的恢宏画面,心中充斥着的是对革命先辈们的感激与赞美!
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成长成才。讲武堂里陈列着当年学员们睡过的床铺和穿过的军服等等,这些东西简单而朴素,却有着历史的厚重与真实。讲武堂的办学条件在现代人看来已经是简陋至极,学生们却不以为苦,他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同时在新思想的不断熏陶之中收获着从未有过的快乐。朱德元帅出生于佃农家庭,家中只靠租种地主家的薄田和押来的几间破屋度日,其他学员家庭条件和生活水平同样不宽裕,但是正是这份清苦,让他们看到了底层老百姓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他们更愿意以自身所学、戎马一生去改变那个黑暗的时代和社会。
在坚忍刻苦的磨砺下不断进步。“坚忍刻苦”是陆军讲武堂的校训,有别于清末练兵的散漫与毫无章法,学员们采用现代化的练兵方法,早上有体操和跑步,白天有军事课程,晚上有自习,夜间还需要紧急集合训练,正是因为严苛的训练,最终才促进了自己的成长进步。学员们更是在战争中不断地磨砺自己的意志品格,最终成长为中国革命的有生力量。他们告别学校、家乡,在万里长征中,在抗日战争中,在解放战争中,冒着生命的危险,不断前进、前进、在前进,奏响了民族的最强音。那些打不倒我们的,终将让我们强大,他们也终于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在为理想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民族英雄岳飞曾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乱世选择当兵的人,要么是为了生计,要么是为了心中的理想。显然,讲武堂里的师生是为了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为了让积贫积弱的中国不再受到欺负,他们为了这一份理想信念来到了这里,更是从这儿出发把革命的火焰燃遍了整个华夏大地,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的光亮。尽管他们很多人无法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一刻,但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百年里这份拳拳爱国之心始终指引着我们前进,让我们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云南陆军讲武堂军歌》唱到:“练铁肩,担重担,壮哉中国心!正当中!”1909年开办的讲武堂距今已经百年有余,当历史已然成为过去的追忆,当英雄早已离我们远去,愿我们秉承这份壮志豪情,不断锤炼自己的本领,扛起肩上的重担,继续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不懈奋斗!
周日下午我非常高兴参加了学院党一支部组织的参观云南陆军讲武堂的活动。对于云南陆军讲武堂,我早有耳闻,只是不详,一直也没有好好的查阅相关的资料。学院党支部组织的这个活动,对很多人而言可能有些乏味,于我而言,恰恰相反,倒是免了自己在这个方面的精力的付出。
我一直有个偏见,对于云南,不管是云南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提到云南,我想是必须提这样四个地方的,即昆明的莲花池,西南联大,陆军讲武堂,以及大理。了解了这样的四个地方,对于云南也就有了大概的一个了解了,虽然不至于很精确。莲花池有“龙池跃金”的美誉,明清时期更是是云南乃至西南边陲的风云际会之地,其余不说,单说吴三桂与陈圆圆的故事,只怕是中国历史画卷中不可短缺的一笔。西南联大对于中国近现代的影响我想是个中国人都是知道的,甚至,只怕外星人都知道了。而对于陆军讲武堂,或许很多人行外人觉得有点神秘,或者只是觉得它不过是一家很普通的讲武堂而已。但是,事实正好相反。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没有云南陆军讲武堂,黄埔军校很可能建立不起来,至少得费更多的周折,而对于其对近代中国的历史的影响,尤其是革命的历史,解放的历史,以及军事的历史,将永载史册。最后,对于大理,我们不能不承认中国功夫走向世界,风靡全球可能很大程度上与金庸老先生的大作有关。其《天龙八部》是公推的代表作,而其中对于大理段氏的描写不可谓不多,尤其是可爱的段誉和他的“六脉神剑”。因而,谈到云南,我想不得不谈及这样的四个地方。
参观讲武堂,我们的时间还是比较少的,仅用了一个小时,所以只能观其大略,不识其表里。我个人的体会也是在当时参观的时候还不多,只是这几天闲静下来的时候常常想,还经常遇到一些个人生活和学习的问题,因而就不由自主的将讲武堂的精神和我的处境联系起来。
首先是关于坚忍的问题。什么是坚忍,我觉得可以从讲武堂的学习生活作息安排就可以知其大概。讲武堂的学生每天必须操练十个小时以上,还要学习,这样的精神就是坚忍的精神,没有坚忍的精神是不可能坚持下来的,也就不可能从讲武堂顺利毕业,也就不会有讲武堂的辉煌。“坚”有坚持,坚持不懈之意;“忍”则含忍耐,忍受,不放弃的意思。“坚”“忍”合二为一,大意就是要坚持不懈,忍常人所不能忍。我很自然的联系起“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卧薪尝胆”等常用的词句。现在忽然又联想起来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中杨昌济坚持冲凉水澡,后毛泽东也坚持冲凉水澡。在大学期间,东北长春,我也坚持冲凉水澡,冲了三年,大四的时候放弃了。现在云南大学,天气暖和多了,水也肯定是没有那么的冻手了,可是,我却不能坚持冲凉水澡了,偶尔冲过两次,后来也就放弃了(截止到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我还是在等热水洗澡的)。因而,我就没有坚忍的精神。再说学习的问题,很多人说自己静不下来,坐不住,我想也是因为缺少坚忍的精神。还有烟瘾,网瘾等问题,我想也是概莫能外的。庆幸的是,我已经决定开始从冲凉水澡开始培养自己的坚忍精神,锻炼自己的毅志。我想,这是参观讲武堂的收获之一吧。
第二是环境的问题。我来到云南大学之后,我对这里的环境是很满意的,我指的更多的是软环境。所谓“时势造英雄”,讲武堂的辉煌,我想固然有其内在的努力,也是当时一个社会的缩影。整个的社会大的环境,有这样的一种报国的献身的精神,有志之士都是激情慷慨,充满了为理想,为国家和为民族奔波乃至献身的勇气。而在讲武堂的内部,他也一直有一个非常好的传统,那就是其一直坚持的办校作风,办学宗旨。讲武堂内部,这样的环境是一直存在的。因而,我体会到了环境的重要性。联系到现实中,我们的社会环境是什么样呢?我们学校的环境又是怎么样呢?现在的中国,大家都说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转型成功与否,可能就要看现阶段了。我想起一个例子,那就是关于“读书无用论”的重新兴起。目前,教育的成本很大,贷款不易,大多数人的收入都不足以供一个孩子的。而大学毕业之后,工作的机会问题也是引起“读书无用论”的一个很大的根源。大家都说,“做的好不如嫁的好”“干的好不如娶的好”“父母好不如老公好”,当社会环境开始凝固,社会已经封闭了大家向上发展的道路,我想这样的环境就会产生上述问题。因而,环境问题是个大问题。
最后是个人与社会的问题。我很重视这个问题。“时势造英雄”,个人在这个社会上发展如何,最后历史功过如何,我想除了一种坚忍的精神和一个好的环境之外,另一个非常要我们给予关注的问题就是个人如何思考这个社会。滚滚历史长河,我们能够很容易的就找一些社会发展很好,而个人的际遇和人生却与之截然不同的例子;我们同时也可以很容易找出社会发展不好,而具有坚忍精神的人却不能在历史中留名。作为乱世,如曹操,毛泽东和朱德等更多思考的问题是个人如何与社会连接起来,为社会做点什么;而董卓,袁世凯和汪精卫等想得更多的是在这个时候浑水摸鱼,想的只有他们的一己之私。作为和平盛世,很多人都会抓住良机发展自己,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做点什么,而有些人则不是。比如我们现在很多的从农村走出来的企业家和政治家属于前者;而如一些以权谋私的腐败分子,以及以达赖喇叭为首的藏独分子,则很明显是后者。个人如何思考自己与所处社会的关系,以及自己在一个社会上的定位,我想这个是很重要的。而此次参观讲武堂,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更深入。
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与黄埔军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齐名。我以讲武堂的名将录结束本文,下面是百度文库里面的原文。
“云南讲武堂走出了两位元帅,二十几位上将;更令人惊奇的是,有三个国家军队的总司令和一个国家的国防部长出自这里。从这里先后走出数百名将军,中将以上的高级将领有数十人,他们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其中较著名的有:
教官和官佐:
李根源(上将,陕西省省长,粤滇军总司令)。
顾品珍(上将,滇军总司令,云南督军,云南省省长)。
唐继尧(上将,云南督军兼省长,靖国军总司令,建国联军总司令)。
李烈钧(上将,江西都督,护法军政府总参谋长)。
张开儒(上将,滇军总司令,广州大元帅府参谋总长)。
罗佩金(上将,护理四川督军,靖国军第一军总司令)。
刘存厚(上将,四川督军,四川陆军检阅使)。
赵又新(上将,川滇黔靖国军第二军总司令)。
杨杰(上将,陆军大学校长,代理参谋总长)。
毕业生:
朱德(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叶剑英(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崔庸键(次帅,朝鲜人民军总司令,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委会委员长)。
武元甲(大将,越南国防部部长兼越南人民军总司令)。
朱培德(一级上将,参谋总长,代训练总监)。
金汉鼎(上将,代理滇军总司令,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军长)。
范石生(上将,滇军第二军军长,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军长)。
胡英(上将,云南戒严司令部司令)。
盛世才(上将,新疆临时边防督办,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
赖心辉(上将,四川边防军总指挥,四川省省长,第二十二军军长)。
龙云(二级上将,陆军副总司令,军事参议院院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卢汉(上将,第一方面军总司令,云南省主席)。
另外,它的学员中,韩国首任总理兼国防部长李范奭;武海秋担任过越南临时政府主席。云南陆军讲武堂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光辉的历史,朱德称之为‘中国革命的熔炉’”。
陆军讲武堂参观心得500字篇七
周日下午我非常高兴参加了学院党一支部组织的参观云南陆军讲武堂的活动。对于云南陆军讲武堂,我早有耳闻,只是不详,一直也没有好好的查阅相关的资料。学院党支部组织的这个活动,对很多人而言可能有些乏味,于我而言,恰恰相反,倒是免了自己在这个方面的精力的付出。
我一直有个偏见,对于云南,不管是云南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提到云南,我想是必须提这样四个地方的,即昆明的莲花池,西南联大,陆军讲武堂,以及大理。了解了这样的四个地方,对于云南也就有了大概的一个了解了,虽然不至于很精确。莲花池有“龙池跃金”的美誉,明清时期更是是云南乃至西南边陲的风云际会之地,其余不说,单说吴三桂与陈圆圆的故事,只怕是中国历史画卷中不可短缺的一笔。西南联大对于中国近现代的影响我想是个中国人都是知道的,甚至,只怕外星人都知道了。而对于陆军讲武堂,或许很多人行外人觉得有点神秘,或者只是觉得它不过是一家很普通的讲武堂而已。但是,事实正好相反。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没有云南陆军讲武堂,黄埔军校很可能建立不起来,至少得费更多的周折,而对于其对近代中国的历史的影响,尤其是革命的历史,解放的历史,以及军事的历史,将永载史册。最后,对于大理,我们不能不承认中国功夫走向世界,风靡全球可能很大程度上与金庸老先生的大作有关。其《天龙八部》是公推的代表作,而其中对于大理段氏的描写不可谓不多,尤其是可爱的段誉和他的“六脉神剑”。因而,谈到云南,我想不得不谈及这样的四个地方。
参观讲武堂,我们的时间还是比较少的,仅用了一个小时,所以只能观其大略,不识其表里。我个人的体会也是在当时参观的时候还不多,只是这几天闲静下来的时候常常想,还经常遇到一些个人生活和学习的问题,因而就不由自主的将讲武堂的精神和我的处境联系起来。
首先是关于坚忍的问题。什么是坚忍,我觉得可以从讲武堂的学习生活作息安排就可以知其大概。讲武堂的学生每天必须操练十个小时以上,还要学习,这样的精神就是坚忍的精神,没有坚忍的精神是不可能坚持下来的,也就不可能从讲武堂顺利毕业,也就不会有讲武堂的辉煌。“坚”有坚持,坚持不懈之意;“忍”则含忍耐,忍受,不放弃的意思。“坚”“忍”合二为一,大意就是要坚持不懈,忍常人所不能忍。我很自然的联系起“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卧薪尝胆”等常用的词句。现在忽然又联想起来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中杨昌济坚持冲凉水澡,后毛泽东也坚持冲凉水澡。在大学期间,东北长春,我也坚持冲凉水澡,冲了三年,大四的时候放弃了。现在云南大学,天气暖和多了,水也肯定是没有那么的冻手了,可是,我却不能坚持冲凉水澡了,偶尔冲过两次,后来也就放弃了(截止到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我还是在等热水洗澡的)。因而,我就没有坚忍的精神。再说学习的问题,很多人说自己静不下来,坐不住,我想也是因为缺少坚忍的精神。还有烟瘾,网瘾等问题,我想也是概莫能外的。庆幸的是,我已经决定开始从冲凉水澡开始培养自己的坚忍精神,锻炼自己的毅志。我想,这是参观讲武堂的收获之一吧。
第二是环境的问题。我来到云南大学之后,我对这里的环境是很满意的,我指的更多的是软环境。所谓“时势造英雄”,讲武堂的辉煌,我想固然有其内在的努力,也是当时一个社会的缩影。整个的社会大的环境,有这样的一种报国的献身的精神,有志之士都是激情慷慨,充满了为理想,为国家和为民族奔波乃至献身的勇气。而在讲武堂的内部,他也一直有一个非常好的传统,那就是其一直坚持的办校作风,办学宗旨。讲武堂内部,这样的环境是一直存在的。因而,我体会到了环境的重要性。联系到现实中,我们的社会环境是什么样呢?我们学校的环境又是怎么样呢?现在的中国,大家都说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转型成功与否,可能就要看现阶段了。我想起一个例子,那就是关于“读书无用论”的重新兴起。目前,教育的成本很大,贷款不易,大多数人的收入都不足以供一个孩子的。而大学毕业之后,工作的机会问题也是引起“读书无用论”的一个很大的根源。大家都说,“做的好不如嫁的好”“干的好不如娶的好”“父母好不如老公好”,当社会环境开始凝固,社会已经封闭了大家向上发展的道路,我想这样的环境就会产生上述问题。因而,环境问题是个大问题。
陆军讲武堂参观心得500字篇八
20xx年9月18日,我走进云南省陆军讲武堂,重温革命先烈遗志。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朱德元帅曾把母校称为“中国革命的熔炉”。在这里,走出了朱德和叶剑英两位元帅,二十几位上将;有三个国家军队的总司令和一个国家的国防部长出自这里,培养了数百名将军,中将以上的高级将领有数十人。讲武堂师生在护国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笔者游走于各个展厅,眼前浮现的是当年的恢宏画面,心中充斥着的是对革命先辈们的感激与赞美!
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成长成才。讲武堂里陈列着当年学员们睡过的床铺和穿过的军服等等,这些东西简单而朴素,却有着历史的厚重与真实。讲武堂的办学条件在现代人看来已经是简陋至极,学生们却不以为苦,他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同时在新思想的不断熏陶之中收获着从未有过的快乐。朱德元帅出生于佃农家庭,家中只靠租种地主家的薄田和押来的几间破屋度日,其他学员家庭条件和生活水平同样不宽裕,但是正是这份清苦,让他们看到了底层老百姓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他们更愿意以自身所学、戎马一生去改变那个黑暗的时代和社会。
在坚忍刻苦的磨砺下不断进步。“坚忍刻苦”是陆军讲武堂的校训,有别于清末练兵的散漫与毫无章法,学员们采用现代化的练兵方法,早上有体操和跑步,白天有军事课程,晚上有自习,夜间还需要紧急集合训练,正是因为严苛的训练,最终才促进了自己的成长进步。学员们更是在战争中不断地磨砺自己的意志品格,最终成长为中国革命的有生力量。他们告别学校、家乡,在万里长征中,在抗日战争中,在解放战争中,冒着生命的危险,不断前进、前进、在前进,奏响了民族的最强音。那些打不倒我们的,终将让我们强大,他们也终于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在为理想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民族英雄岳飞曾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乱世选择当兵的人,要么是为了生计,要么是为了心中的理想。显然,讲武堂里的师生是为了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为了让积贫积弱的中国不再受到欺负,他们为了这一份理想信念来到了这里,更是从这儿出发把革命的火焰燃遍了整个华夏大地,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的光亮。尽管他们很多人无法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一刻,但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百年里这份拳拳爱国之心始终指引着我们前进,让我们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云南陆军讲武堂军歌》唱到:“练铁肩,担重担,壮哉中国心!正当中!”1909年开办的讲武堂距今已经百年有余,当历史已然成为过去的追忆,当英雄早已离我们远去,愿我们秉承这份壮志豪情,不断锤炼自己的本领,扛起肩上的重担,继续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不懈奋斗!
陆军讲武堂参观心得500字篇九
2020年9月18日,我走进云南省陆军讲武堂,重温革命先烈遗志。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朱德元帅曾把母校称为“中国革命的熔炉”。在这里,走出了朱德和叶剑英两位元帅,二十几位上将;有三个国家军队的总司令和一个国家的国防部长出自这里,培养了数百名将军,中将以上的高级将领有数十人。讲武堂师生在护国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笔者游走于各个展厅,眼前浮现的是当年的恢宏画面,心中充斥着的是对革命先辈们的感激与赞美!
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成长成才。讲武堂里陈列着当年学员们睡过的床铺和穿过的军服等等,这些东西简单而朴素,却有着历史的厚重与真实。讲武堂的办学条件在现代人看来已经是简陋至极,学生们却不以为苦,他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同时在新思想的不断熏陶之中收获着从未有过的快乐。朱德元帅出生于佃农家庭,家中只靠租种地主家的薄田和押来的几间破屋度日,其他学员家庭条件和生活水平同样不宽裕,但是正是这份清苦,让他们看到了底层老百姓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他们更愿意以自身所学、戎马一生去改变那个黑暗的时代和社会。
在坚忍刻苦的磨砺下不断进步。“坚忍刻苦”是陆军讲武堂的校训,有别于清末练兵的散漫与毫无章法,学员们采用现代化的练兵方法,早上有体操和跑步,白天有军事课程,晚上有自习,夜间还需要紧急集合训练,正是因为严苛的训练,最终才促进了自己的成长进步。学员们更是在战争中不断地磨砺自己的意志品格,最终成长为中国革命的有生力量。他们告别学校、家乡,在万里长征中,在抗日战争中,在解放战争中,冒着生命的危险,不断前进、前进、在前进,奏响了民族的最强音。那些打不倒我们的,终将让我们强大,他们也终于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在为理想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民族英雄岳飞曾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乱世选择当兵的人,要么是为了生计,要么是为了心中的理想。显然,讲武堂里的师生是为了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为了让积贫积弱的中国不再受到欺负,他们为了这一份理想信念来到了这里,更是从这儿出发把革命的火焰燃遍了整个华夏大地,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的光亮。尽管他们很多人无法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一刻,但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百年里这份拳拳爱国之心始终指引着我们前进,让我们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云南陆军讲武堂军歌》唱到:“练铁肩,担重担,壮哉中国心!正当中!”1909年开办的讲武堂距今已经百年有余,当历史已然成为过去的追忆,当英雄早已离我们远去,愿我们秉承这份壮志豪情,不断锤炼自己的本领,扛起肩上的重担,继续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不懈奋斗!
陆军讲武堂参观心得500字篇十
纵观中国的现代史,伟大的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可歌可泣的台儿庄血战和催生了无数中国将领的黄埔军校,无不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绽放出璀璨的星光。而在这些风云岁月的背后我们不能不提及一个地方--云南陆军讲武堂,一所坐落于春城翠湖之畔的中国最早的现代军校。
怀着一种敬仰的心情,我身临其境,感受着历史的还原。说到军校,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黄埔军校及以罗卓英、杜聿明、陈赓为代表的黄埔系将领。其实早在清朝末年,清廷为维护其摇摇欲坠的腐朽统治,仿效西方军队打造现代新军,在云南昆明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早期的培养适应现代战争指挥人才的陆军官校。学校共设置了步兵科、炮科、工兵科和骑兵科等四个陆军学科,仿效西方军队的课程设置,以德械武器为装备,按照日本军队的训练模式训练学员,这对于当时的中国武装力量而言,无疑是巨大的革新和进步,从而开创了中国军队建立现代武装的先河。即便若干年后师从日本和苏联而建立的保定军校和黄埔军校也深深地留着云南讲武堂的烙印。
在参观其内务设置和训练生活时,有一点令人感触颇深,那就是学校对正规化建设的重视和其所具备的较高水平。思去想来,直到今天,部队各项秩序的正规化建设仍是我军治军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充分说明,按纲抓建、规范秩序,对于部队而言,决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是建设一支强大军队的基础。精良的装备固然不可或缺,但从生活、训练的细节之处重视和规范,才是一支军队强大战斗力的体现,更是提升部队打赢能力的根本所在。
走在这所曾为捍卫我中华而诞生无数英雄的的校园里,我的思绪不由地跟随着历史的车轮回到那个战火纷飞却激情燃烧的岁月,当年训练场上冲天的杀声仿佛就在我耳边阵阵地回荡;一张张为中华崛起而习文尚武、热血报国的坚毅脸庞仿佛就在我眼前不停地出现,我似乎听见台儿庄阵地上血染征衣的将士那“驱逐倭寇,捍我山河”的壮烈誓言;我似乎看见在炮火和硝烟中诞生的八一军旗在南昌城头迎风飘扬!
踏着先辈们曾经走过的足迹,我不禁为生活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里,那些为寻求真理的青年官兵舍生取义,视天下为己任的豁达胸襟而感动。放眼今日,在这个纸醉金迷、人心浮躁的年代里,我们当代“80后”、“90后”官兵又如何抵御重重诱惑,拒腐防变?我想,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和志向,在灯红酒绿和物欲横流的冲击下,让最初的那份热血与激情去守住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份坚持,是我们作为一名中国军人对祖国义不容辞的责任。
报国忠魂应犹在,虽说时境迁。问君能有几多情,恰似一腔热血献军营。随着讲武堂若隐若现地消失在视线里,我忽然得出这份感慨。是的,往事已成追忆,但变得只是时间,而那份坚持却将永远地驻守在我们的精神高地。
周日下午我非常高兴参加了学院党一支部组织的参观云南陆军讲武堂的活动。对于云南陆军讲武堂,我早有耳闻,只是不详,一直也没有好好的查阅相关的资料。学院党支部组织的这个活动,对很多人而言可能有些乏味,于我而言,恰恰相反,倒是免了自己在这个方面的精力的付出。
我一直有个偏见,对于云南,不管是云南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提到云南,我想是必须提这样四个地方的,即昆明的莲花池,西南联大,陆军讲武堂,以及大理。了解了这样的四个地方,对于云南也就有了大概的一个了解了,虽然不至于很精确。莲花池有“龙池跃金”的美誉,明清时期更是是云南乃至西南边陲的风云际会之地,其余不说,单说吴三桂与陈圆圆的故事,只怕是中国历史画卷中不可短缺的一笔。西南联大对于中国近现代的影响我想是个中国人都是知道的,甚至,只怕外星人都知道了。而对于陆军讲武堂,或许很多人行外人觉得有点神秘,或者只是觉得它不过是一家很普通的讲武堂而已。但是,事实正好相反。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没有云南陆军讲武堂,黄埔军校很可能建立不起来,至少得费更多的周折,而对于其对近代中国的历史的影响,尤其是革命的历史,解放的历史,以及军事的历史,将永载史册。最后,对于大理,我们不能不承认中国功夫走向世界,风靡全球可能很大程度上与金庸老先生的大作有关。其《天龙八部》是公推的代表作,而其中对于大理段氏的描写不可谓不多,尤其是可爱的段誉和他的“六脉神剑”。因而,谈到云南,我想不得不谈及这样的四个地方。
参观讲武堂,我们的时间还是比较少的,仅用了一个小时,所以只能观其大略,不识其表里。我个人的体会也是在当时参观的时候还不多,只是这几天闲静下来的时候常常想,还经常遇到一些个人生活和学习的问题,因而就不由自主的将讲武堂的精神和我的处境联系起来。
首先是关于坚忍的问题。什么是坚忍,我觉得可以从讲武堂的学习生活作息安排就可以知其大概。讲武堂的学生每天必须操练十个小时以上,还要学习,这样的精神就是坚忍的精神,没有坚忍的精神是不可能坚持下来的,也就不可能从讲武堂顺利毕业,也就不会有讲武堂的辉煌。“坚”有坚持,坚持不懈之意;“忍”则含忍耐,忍受,不放弃的意思。“坚”“忍”合二为一,大意就是要坚持不懈,忍常人所不能忍。我很自然的联系起“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卧薪尝胆”等常用的词句。现在忽然又联想起来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中杨昌济坚持冲凉水澡,后毛泽东也坚持冲凉水澡。在大学期间,东北长春,我也坚持冲凉水澡,冲了三年,大四的时候放弃了。现在云南大学,天气暖和多了,水也肯定是没有那么的冻手了,可是,我却不能坚持冲凉水澡了,偶尔冲过两次,后来也就放弃了(截止到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我还是在等热水洗澡的)。因而,我就没有坚忍的精神。再说学习的问题,很多人说自己静不下来,坐不住,我想也是因为缺少坚忍的精神。还有烟瘾,网瘾等问题,我想也是概莫能外的。庆幸的是,我已经决定开始从冲凉水澡开始培养自己的坚忍精神,锻炼自己的毅志。我想,这是参观讲武堂的收获之一吧。
第二是环境的问题。我来到云南大学之后,我对这里的环境是很满意的,我指的更多的是软环境。所谓“时势造英雄”,讲武堂的辉煌,我想固然有其内在的努力,也是当时一个社会的缩影。整个的社会大的环境,有这样的一种报国的献身的精神,有志之士都是激情慷慨,充满了为理想,为国家和为民族奔波乃至献身的勇气。而在讲武堂的内部,他也一直有一个非常好的传统,那就是其一直坚持的办校作风,办学宗旨。讲武堂内部,这样的环境是一直存在的。因而,我体会到了环境的重要性。联系到现实中,我们的社会环境是什么样呢?我们学校的环境又是怎么样呢?现在的中国,大家都说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转型成功与否,可能就要看现阶段了。我想起一个例子,那就是关于“读书无用论”的重新兴起。目前,教育的成本很大,贷款不易,大多数人的收入都不足以供一个孩子的。而大学毕业之后,工作的机会问题也是引起“读书无用论”的一个很大的根源。大家都说,“做的好不如嫁的好”“干的好不如娶的好”“父母好不如老公好”,当社会环境开始凝固,社会已经封闭了大家向上发展的道路,我想这样的环境就会产生上述问题。因而,环境问题是个大问题。
最后是个人与社会的问题。我很重视这个问题。“时势造英雄”,个人在这个社会上发展如何,最后历史功过如何,我想除了一种坚忍的精神和一个好的环境之外,另一个非常要我们给予关注的问题就是个人如何思考这个社会。滚滚历史长河,我们能够很容易的就找一些社会发展很好,而个人的际遇和人生却与之截然不同的例子;我们同时也可以很容易找出社会发展不好,而具有坚忍精神的人却不能在历史中留名。作为乱世,如曹操,毛泽东和朱德等更多思考的问题是个人如何与社会连接起来,为社会做点什么;而董卓,袁世凯和汪精卫等想得更多的是在这个时候浑水摸鱼,想的只有他们的一己之私。作为和平盛世,很多人都会抓住良机发展自己,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做点什么,而有些人则不是。比如我们现在很多的从农村走出来的企业家和政治家属于前者;而如一些以权谋私的腐败分子,以及以达赖喇叭为首的藏独分子,则很明显是后者。个人如何思考自己与所处社会的关系,以及自己在一个社会上的定位,我想这个是很重要的。而此次参观讲武堂,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更深入。
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与黄埔军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齐名。我以讲武堂的名将录结束本文,下面是百度文库里面的原文。
“云南讲武堂走出了两位元帅,二十几位上将;更令人惊奇的是,有三个国家军队的总司令和一个国家的国防部长出自这里。从这里先后走出数百名将军,中将以上的高级将领有数十人,他们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其中较著名的有:
教官和官佐:
李根源(上将,陕西省省长,粤滇军总司令)。
顾品珍(上将,滇军总司令,云南督军,云南省省长)。
唐继尧(上将,云南督军兼省长,靖国军总司令,建国联军总司令)。
李烈钧(上将,江西都督,护法军政府总参谋长)。
张开儒(上将,滇军总司令,广州大元帅府参谋总长)。
罗佩金(上将,护理四川督军,靖国军第一军总司令)。
刘存厚(上将,四川督军,四川陆军检阅使)。
赵又新(上将,川滇黔靖国军第二军总司令)。
杨杰(上将,陆军大学校长,代理参谋总长)。
毕业生:
朱德(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叶剑英(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崔庸键(次帅,朝鲜人民军总司令,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委会委员长)。
武元甲(大将,越南国防部部长兼越南人民军总司令)。
朱培德(一级上将,参谋总长,代训练总监)。
金汉鼎(上将,代理滇军总司令,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军长)。
范石生(上将,滇军第二军军长,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军长)。
胡英(上将,云南戒严司令部司令)。
盛世才(上将,新疆临时边防督办,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
赖心辉(上将,四川边防军总指挥,四川省省长,第二十二军军长)。
龙云(二级上将,陆军副总司令,军事参议院院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卢汉(上将,第一方面军总司令,云南省主席)。
另外,它的学员中,韩国首任总理兼国防部长李范奭;武海秋担任过越南临时政府主席。云南陆军讲武堂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光辉的历史,朱德称之为‘中国革命的熔炉’”。
在近代云南的历史上,有一文一武的两所学校,都非常著名,“文”指西南联合大学,“武”指云南陆军讲武堂。前者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后者培养一大批杰出的军事家、革命家。正因为如此,曾经是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学员,后来成为共和国元帅的朱德,称云南陆军讲武堂是“革命熔炉”。
创办于近一个世纪前的云南陆军讲武堂,直到现在遗址尚存,并且于1988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就是位于昆明城中心、著名风景区翠湖西岸承华圃这块土地上,现今还存在着一幢米黄色砖木结构的四合院的二层建筑。由东、西、南、北四座楼房组成,各楼对称衔接,并设有通廊,楼端各设拱券门一道。占地面积1390平方米。主楼西南尚存有大课堂(礼堂)和兵器库一幢。南楼中部设阅操楼,高约15米,宽13米。楼前即当年宽大的操场,不亚于两个足球场面积,不过已为云南省科技馆等高大的建筑所替代。然而,历经百年风雨的老四合大院尚存,配上四座长120米、宽10米的四座走马转角楼的楼房。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在今云南省农展馆、省图书馆一带。现存讲武堂的主要建筑,是一院规模宏大的中国传统的走马转角楼式的土、木、石建筑,呈正方形,东、西、南、北楼各约长120米,宽10米,对称衔接,四角有拱形门洞可出人。南北楼为学员宿舍,南楼中部突起,为阅操楼。今农展馆一片,是当时的阅兵操场。东楼是办公室,西楼是学科教室。大楼西北面的平房,是当时的礼堂。解放后,这座建筑经多次修缮。
昆明翠湖西侧叫承华圃,有一幢米黄色两层砖木结构的走马转角楼式的建筑物。它由四座各长120米的楼房围成一个方形四合院,院内成为操场。
为纪念云南陆军讲武堂在辛亥革命和护国运动中培养出众多民族英雄和爱国人士的历史功绩,1983年云南陆军讲武堂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xx年9月18日,我走进云南省陆军讲武堂,重温革命先烈遗志。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朱德元帅曾把母校称为“中国革命的熔炉”。在这里,走出了朱德和叶剑英两位元帅,二十几位上将;有三个国家军队的总司令和一个国家的国防部长出自这里,培养了数百名将军,中将以上的高级将领有数十人。讲武堂师生在护国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笔者游走于各个展厅,眼前浮现的是当年的恢宏画面,心中充斥着的是对革命先辈们的感激与赞美!
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成长成才。讲武堂里陈列着当年学员们睡过的床铺和穿过的军服等等,这些东西简单而朴素,却有着历史的厚重与真实。讲武堂的办学条件在现代人看来已经是简陋至极,学生们却不以为苦,他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同时在新思想的不断熏陶之中收获着从未有过的快乐。朱德元帅出生于佃农家庭,家中只靠租种地主家的薄田和押来的几间破屋度日,其他学员家庭条件和生活水平同样不宽裕,但是正是这份清苦,让他们看到了底层老百姓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他们更愿意以自身所学、戎马一生去改变那个黑暗的时代和社会。
在坚忍刻苦的磨砺下不断进步。“坚忍刻苦”是陆军讲武堂的校训,有别于清末练兵的散漫与毫无章法,学员们采用现代化的练兵方法,早上有体操和跑步,白天有军事课程,晚上有自习,夜间还需要紧急集合训练,正是因为严苛的训练,最终才促进了自己的成长进步。学员们更是在战争中不断地磨砺自己的意志品格,最终成长为中国革命的有生力量。他们告别学校、家乡,在万里长征中,在抗日战争中,在解放战争中,冒着生命的危险,不断前进、前进、在前进,奏响了民族的最强音。那些打不倒我们的,终将让我们强大,他们也终于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在为理想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民族英雄岳飞曾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乱世选择当兵的人,要么是为了生计,要么是为了心中的理想。显然,讲武堂里的师生是为了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为了让积贫积弱的中国不再受到欺负,他们为了这一份理想信念来到了这里,更是从这儿出发把革命的火焰燃遍了整个华夏大地,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的光亮。尽管他们很多人无法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一刻,但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百年里这份拳拳爱国之心始终指引着我们前进,让我们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云南陆军讲武堂军歌》唱到:“练铁肩,担重担,壮哉中国心!正当中!”1909年开办的讲武堂距今已经百年有余,当历史已然成为过去的追忆,当英雄早已离我们远去,愿我们秉承这份壮志豪情,不断锤炼自己的本领,扛起肩上的重担,继续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不懈奋斗!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坐落在风和日丽,西伯利亚红嘴鸥来越冬的翠湖湖畔,它与东北讲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并列为中国四大军官学校。陆军讲武堂主体建筑为米黄色走马转角楼式的二层砖木结构,从高处俯视,成一个方形的四合院,面积1.44万平方米。那宽宽的练兵场,仿佛在向人们娓娓讲述着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在民-国时期曾培育出我国许多位高级将领,那里人才济济,将星闪耀,朱德曾经称云南陆军讲武堂是“革命熔炉”。我沿着参观路线参观了课堂、宿舍等。当我站在操场边的时候,我的眼前仿佛呈现出昔日的学员们、军官们操练的情景,耳边仿佛传来他们的整齐的脚步声和口号声,心情格外地激动。
“云南陆军讲武堂主楼西南尚存有大课堂(礼堂)和兵器库一幢。南楼中部设阅操楼,高约15米,宽13米。楼前即当年宽大的操场,不亚于两个足球场面积,不过今天已为云南省科技馆等高大的建筑所替代。然而,历经百年风雨的老四合大院尚存,配上四座长120米、宽10米的四座走马转角楼的楼房,不仅平添几分古色古香,也显现了讲武堂当年的雄宏气魄。云南陆军讲武堂由于其绿树成荫、湖水清澈、环境幽雅、鸟雨花香,更使之成为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云南陆军讲武堂与翠湖两相陪衬,从而又使之成为人文色彩浓郁的风景名胜旅游之地。”观看了介绍以后,我对云南陆军讲武堂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云南陆军讲武堂创办于1909年,至1928年共办19期,毕业学员达4000余人。每期一年半至二年,分步、骑、炮、工四个兵种。第15期还招收归国华侨和朝鲜、越南等国留学生。教官多数留学日本士官学校是我国最早的培养新式陆军军官学校之一。清朝创办讲武堂目的在于扑灭孙中山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但教官与学生中有不少是同盟会会员,使该校成了当时云南革命力量的摇篮,在推翻清朝统治的云南辛亥重九起义和粉碎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首义中,起了重大的.作用。历届毕业生中,有些后来成为杰出的无产阶级军事家,如第3期丙班的朱德和第15期的叶剑英、周保中等。”
云南陆军讲武堂培育了许许多多的著名的中外领导人员:“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创办与清末新军的建立有直接的关系。20世纪初,清政府决定在全国编练新军36个镇(师)。1909年2月,云南官兵总计约3.5万人。开设陆军学院培训教官便成当务之急,云南当权者任命大批回国留日学生为讲武堂的骨干和教官。在这批人中,同盟会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李根源、李烈钧、张开儒、方声涛、赵康时、沈汪度、唐继尧、庾恩旸、顾品珍、刘祖武、李鸿祥、李伯庚、罗佩金等。讲武堂师生中,除了威名显赫的共和国开国元勋元帅朱德、叶剑英外,尚有曾担任云南都督、省长、主席的唐继尧、胡若愚、金汉鼎、胡瑛、龙云、卢汉,曾任贵州省省长的卢焘、江西省主席的朱培德,热河省主席的孙渡,陆军参谋总长杨杰,军长范石生、曾泽生、龙泽汇、唐淮源、王甲本,曾任滇军总司令的李根源、李烈钧、顾品珍、杨希闵以及抗日英雄周保中,著名军事家罗炳辉,还有邻国朝鲜的革命家崔庸健委员长、越南的革命家武元甲大将等等。”
2020年9月18日,我走进云南省陆军讲武堂,重温革命先烈遗志。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朱德元帅曾把母校称为“中国革命的熔炉”。在这里,走出了朱德和叶剑英两位元帅,二十几位上将;有三个国家军队的总司令和一个国家的国防部长出自这里,培养了数百名将军,中将以上的高级将领有数十人。讲武堂师生在护国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笔者游走于各个展厅,眼前浮现的是当年的恢宏画面,心中充斥着的是对革命先辈们的感激与赞美!
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成长成才。讲武堂里陈列着当年学员们睡过的床铺和穿过的军服等等,这些东西简单而朴素,却有着历史的厚重与真实。讲武堂的办学条件在现代人看来已经是简陋至极,学生们却不以为苦,他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同时在新思想的不断熏陶之中收获着从未有过的快乐。朱德元帅出生于佃农家庭,家中只靠租种地主家的薄田和押来的几间破屋度日,其他学员家庭条件和生活水平同样不宽裕,但是正是这份清苦,让他们看到了底层老百姓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他们更愿意以自身所学、戎马一生去改变那个黑暗的时代和社会。
在坚忍刻苦的磨砺下不断进步。“坚忍刻苦”是陆军讲武堂的校训,有别于清末练兵的散漫与毫无章法,学员们采用现代化的练兵方法,早上有体操和跑步,白天有军事课程,晚上有自习,夜间还需要紧急集合训练,正是因为严苛的训练,最终才促进了自己的成长进步。学员们更是在战争中不断地磨砺自己的意志品格,最终成长为中国革命的有生力量。他们告别学校、家乡,在万里长征中,在抗日战争中,在解放战争中,冒着生命的危险,不断前进、前进、在前进,奏响了民族的最强音。那些打不倒我们的,终将让我们强大,他们也终于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在为理想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民族英雄岳飞曾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乱世选择当兵的人,要么是为了生计,要么是为了心中的理想。显然,讲武堂里的师生是为了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为了让积贫积弱的中国不再受到欺负,他们为了这一份理想信念来到了这里,更是从这儿出发把革命的火焰燃遍了整个华夏大地,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的光亮。尽管他们很多人无法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一刻,但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百年里这份拳拳爱国之心始终指引着我们前进,让我们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云南陆军讲武堂军歌》唱到:“练铁肩,担重担,壮哉中国心!正当中!”1909年开办的讲武堂距今已经百年有余,当历史已然成为过去的追忆,当英雄早已离我们远去,愿我们秉承这份壮志豪情,不断锤炼自己的本领,扛起肩上的重担,继续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不懈奋斗!
纵观中国的现代史,伟大的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可歌可泣的台儿庄血战和催生了无数中国将领的黄埔军校,无不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绽放出璀璨的星光。而在这些风云岁月的背后我们不能不提及一个地方--云南陆军讲武堂,一所坐落于春城翠湖之畔的中国最早的现代军校。
怀着一种敬仰的心情,我身临其境,感受着历史的还原。说到军校,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黄埔军校及以罗卓英、杜聿明、陈赓为代表的黄埔系将领。其实早在清朝末年,清廷为维护其摇摇欲坠的腐朽统治,仿效西方军队打造现代新军,在云南昆明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早期的培养适应现代战争指挥人才的陆军官校。学校共设置了步兵科、炮科、工兵科和骑兵科等四个陆军学科,仿效西方军队的课程设置,以德械武器为装备,按照日本军队的训练模式训练学员,这对于当时的中国武装力量而言,无疑是巨大的革新和进步,从而开创了中国军队建立现代武装的先河。即便若干年后师从日本和苏联而建立的保定军校和黄埔军校也深深地留着云南讲武堂的烙印。
在参观其内务设置和训练生活时,有一点令人感触颇深,那就是学校对正规化建设的重视和其所具备的较高水平。思去想来,直到今天,部队各项秩序的正规化建设仍是我军治军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充分说明,按纲抓建、规范秩序,对于部队而言,决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是建设一支强大军队的基础。精良的装备固然不可或缺,但从生活、训练的细节之处重视和规范,才是一支军队强大战斗力的体现,更是提升部队打赢能力的根本所在。
讲武堂学员多为崇尚革命的爱国青年,许多人成为日后滇军的中坚力量。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不少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和解放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将领都出自这里。这其中就有为共和国的诞生和发展立下盖世功勋的开国元帅朱德和叶剑英同志;有为反对袁世凯倒行逆施、复辟帝制而发起“护国战争”的蔡锷将军;有促成云南和平解放并在抗战时期率领国军第六十军浴血台儿庄重创日军、打出国威的卢汉将军;还有在辽沈战役中为争取长春和平解放,积极率部起义的曾泽生军长……。
走在这所曾为捍卫我中华而诞生无数英雄的的校园里,我的思绪不由地跟随着历史的车轮回到那个战火纷飞却激情燃烧的岁月,当年训练场上冲天的杀声仿佛就在我耳边阵阵地回荡;一张张为中华崛起而习文尚武、热血报国的坚毅脸庞仿佛就在我眼前不停地出现,我似乎听见台儿庄阵地上血染征衣的将士那“驱逐倭寇,捍我山河”的壮烈誓言;我似乎看见在炮火和硝烟中诞生的八一军旗在南昌城头迎风飘扬!
踏着先辈们曾经走过的足迹,我不禁为生活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里,那些为寻求真理的青年官兵舍生取义,视天下为己任的豁达胸襟而感动。放眼今日,在这个纸醉金迷、人心浮躁的年代里,我们当代“80后”、“90后”官兵又如何抵御重重诱惑,拒腐防变?我想,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和志向,在灯红酒绿和物欲横流的冲击下,让最初的那份热血与激情去守住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份坚持,是我们作为一名中国军人对祖国义不容辞的责任。
报国忠魂应犹在,虽说时境迁。问君能有几多情,恰似一腔热血献军营。随着讲武堂若隐若现地消失在视线里,我忽然得出这份感慨。是的,往事已成追忆,但变得只是时间,而那份坚持却将永远地驻守在我们的精神高地。
今年的暑假和每年一样,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他们工作的城市——云南昆明。
在这个暑假,我游览了很多地方,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云南讲武堂了。它开办于1909年,停办于1935年,当时与天津讲武堂和东北讲武堂称为中国三大讲武堂。之后又与东北讲武堂、保定陆军学校、黄埔军校称为中国四大军官学校。
一进翠湖北路,远远地就能看到一座姜黄色的拐角式建筑,让人感觉是那样的庄严,我的心情立刻激动起来。进入讲武堂,首先看到的就是“坚忍刻苦”四个大字,讲解员姐姐介绍:这就是云南讲武堂的校训,讲武堂也就是遵循这四个字和严格的组织纪律、科学的管理制度、完善的课程设置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军事统帅和将领,我们的开国元帅朱德、叶剑英,“重九起义”中的蔡锷、李根源、唐继尧,云南省长龙云、卢汉等都是从云南讲武堂走出来的。甚至还培养出了韩国、越南、朝鲜三个国家的领导人。黄埔军校建校后,也采用了讲武堂的教材。因此云南讲武堂也被人们称为“黄埔军校的摇篮”。
在浏览的过程中,有的地方还原了当时的现场情况;有的地方播放影片;有的地方展示的文字、照片;有的地方展览了当时的书籍、信件、工具和武器,让人民充分了解了当时讲武堂的辉煌,和讲武堂全体师生在各个战争中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让我激动万分。他们在那么艰苦困难的条件下,通过不懈的努力,一次又一次地战胜了敌人。我们现在生长在这么好的和平年代,生活又是这么幸福快乐,做为祖国的花朵,我们要好好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认真学习科学知识,将来为祖国做出贡献。
2020年9月18日,我走进云南省陆军讲武堂,重温革命先烈遗志。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朱德元帅曾把母校称为“中国革命的熔炉”。在这里,走出了朱德和叶剑英两位元帅,二十几位上将;有三个国家军队的总司令和一个国家的国防部长出自这里,培养了数百名将军,中将以上的高级将领有数十人。讲武堂师生在护国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笔者游走于各个展厅,眼前浮现的是当年的恢宏画面,心中充斥着的是对革命先辈们的感激与赞美!
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成长成才。讲武堂里陈列着当年学员们睡过的床铺和穿过的军服等等,这些东西简单而朴素,却有着历史的厚重与真实。讲武堂的办学条件在现代人看来已经是简陋至极,学生们却不以为苦,他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同时在新思想的不断熏陶之中收获着从未有过的快乐。朱德元帅出生于佃农家庭,家中只靠租种地主家的薄田和押来的几间破屋度日,其他学员家庭条件和生活水平同样不宽裕,但是正是这份清苦,让他们看到了底层老百姓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他们更愿意以自身所学、戎马一生去改变那个黑暗的时代和社会。
在坚忍刻苦的磨砺下不断进步。“坚忍刻苦”是陆军讲武堂的校训,有别于清末练兵的散漫与毫无章法,学员们采用现代化的练兵方法,早上有体操和跑步,白天有军事课程,晚上有自习,夜间还需要紧急集合训练,正是因为严苛的训练,最终才促进了自己的成长进步。学员们更是在战争中不断地磨砺自己的意志品格,最终成长为中国革命的有生力量。他们告别学校、家乡,在万里长征中,在抗日战争中,在解放战争中,冒着生命的危险,不断前进、前进、在前进,奏响了民族的最强音。那些打不倒我们的,终将让我们强大,他们也终于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在为理想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民族英雄岳飞曾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乱世选择当兵的人,要么是为了生计,要么是为了心中的理想。显然,讲武堂里的师生是为了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为了让积贫积弱的中国不再受到欺负,他们为了这一份理想信念来到了这里,更是从这儿出发把革命的火焰燃遍了整个华夏大地,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的光亮。尽管他们很多人无法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一刻,但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百年里这份拳拳爱国之心始终指引着我们前进,让我们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云南陆军讲武堂军歌》唱到:“练铁肩,担重担,壮哉中国心!正当中!”1909年开办的讲武堂距今已经百年有余,当历史已然成为过去的追忆,当英雄早已离我们远去,愿我们秉承这份壮志豪情,不断锤炼自己的本领,扛起肩上的重担,继续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不懈奋斗!
20xx年9月18日,我走进云南省陆军讲武堂,重温革命先烈遗志。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朱德元帅曾把母校称为“中国革命的熔炉”。在这里,走出了朱德和叶剑英两位元帅,二十几位上将;有三个国家军队的总司令和一个国家的国防部长出自这里,培养了数百名将军,中将以上的高级将领有数十人。讲武堂师生在护国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笔者游走于各个展厅,眼前浮现的是当年的恢宏画面,心中充斥着的是对革命先辈们的感激与赞美!
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成长成才。讲武堂里陈列着当年学员们睡过的床铺和穿过的军服等等,这些东西简单而朴素,却有着历史的厚重与真实。讲武堂的办学条件在现代人看来已经是简陋至极,学生们却不以为苦,他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同时在新思想的不断熏陶之中收获着从未有过的快乐。朱德元帅出生于佃农家庭,家中只靠租种地主家的薄田和押来的几间破屋度日,其他学员家庭条件和生活水平同样不宽裕,但是正是这份清苦,让他们看到了底层老百姓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他们更愿意以自身所学、戎马一生去改变那个黑暗的时代和社会。
在坚忍刻苦的磨砺下不断进步。“坚忍刻苦”是陆军讲武堂的校训,有别于清末练兵的散漫与毫无章法,学员们采用现代化的练兵方法,早上有体操和跑步,白天有军事课程,晚上有自习,夜间还需要紧急集合训练,正是因为严苛的训练,最终才促进了自己的成长进步。学员们更是在战争中不断地磨砺自己的意志品格,最终成长为中国革命的有生力量。他们告别学校、家乡,在万里长征中,在抗日战争中,在解放战争中,冒着生命的危险,不断前进、前进、在前进,奏响了民族的最强音。那些打不倒我们的,终将让我们强大,他们也终于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在为理想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民族英雄岳飞曾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乱世选择当兵的人,要么是为了生计,要么是为了心中的理想。显然,讲武堂里的师生是为了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为了让积贫积弱的中国不再受到欺负,他们为了这一份理想信念来到了这里,更是从这儿出发把革命的火焰燃遍了整个华夏大地,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的光亮。尽管他们很多人无法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一刻,但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百年里这份拳拳爱国之心始终指引着我们前进,让我们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云南陆军讲武堂军歌》唱到:“练铁肩,担重担,壮哉中国心!正当中!”1909年开办的讲武堂距今已经百年有余,当历史已然成为过去的追忆,当英雄早已离我们远去,愿我们秉承这份壮志豪情,不断锤炼自己的本领,扛起肩上的重担,继续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不懈奋斗!
周日下午我非常高兴参加了学院党一支部组织的参观云南陆军讲武堂的活动。对于云南陆军讲武堂,我早有耳闻,只是不详,一直也没有好好的查阅相关的资料。学院党支部组织的这个活动,对很多人而言可能有些乏味,于我而言,恰恰相反,倒是免了自己在这个方面的精力的付出。
我一直有个偏见,对于云南,不管是云南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提到云南,我想是必须提这样四个地方的,即昆明的莲花池,西南联大,陆军讲武堂,以及大理。了解了这样的四个地方,对于云南也就有了大概的一个了解了,虽然不至于很精确。莲花池有“龙池跃金”的美誉,明清时期更是是云南乃至西南边陲的风云际会之地,其余不说,单说吴三桂与陈圆圆的故事,只怕是中国历史画卷中不可短缺的一笔。西南联大对于中国近现代的影响我想是个中国人都是知道的,甚至,只怕外星人都知道了。而对于陆军讲武堂,或许很多人行外人觉得有点神秘,或者只是觉得它不过是一家很普通的讲武堂而已。但是,事实正好相反。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没有云南陆军讲武堂,黄埔军校很可能建立不起来,至少得费更多的周折,而对于其对近代中国的历史的影响,尤其是革命的历史,解放的历史,以及军事的历史,将永载史册。最后,对于大理,我们不能不承认中国功夫走向世界,风靡全球可能很大程度上与金庸老先生的大作有关。其《天龙八部》是公推的代表作,而其中对于大理段氏的描写不可谓不多,尤其是可爱的段誉和他的“六脉神剑”。因而,谈到云南,我想不得不谈及这样的四个地方。
参观讲武堂,我们的时间还是比较少的,仅用了一个小时,所以只能观其大略,不识其表里。我个人的体会也是在当时参观的时候还不多,只是这几天闲静下来的时候常常想,还经常遇到一些个人生活和学习的问题,因而就不由自主的将讲武堂的精神和我的处境联系起来。
首先是关于坚忍的问题。什么是坚忍,我觉得可以从讲武堂的学习生活作息安排就可以知其大概。讲武堂的学生每天必须操练十个小时以上,还要学习,这样的精神就是坚忍的精神,没有坚忍的精神是不可能坚持下来的,也就不可能从讲武堂顺利毕业,也就不会有讲武堂的辉煌。“坚”有坚持,坚持不懈之意;“忍”则含忍耐,忍受,不放弃的意思。“坚”“忍”合二为一,大意就是要坚持不懈,忍常人所不能忍。我很自然的联系起“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卧薪尝胆”等常用的词句。现在忽然又联想起来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中杨昌济坚持冲凉水澡,后毛泽东也坚持冲凉水澡。在大学期间,东北长春,我也坚持冲凉水澡,冲了三年,大四的时候放弃了。现在云南大学,天气暖和多了,水也肯定是没有那么的冻手了,可是,我却不能坚持冲凉水澡了,偶尔冲过两次,后来也就放弃了(截止到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我还是在等热水洗澡的)。因而,我就没有坚忍的精神。再说学习的问题,很多人说自己静不下来,坐不住,我想也是因为缺少坚忍的精神。还有烟瘾,网瘾等问题,我想也是概莫能外的。庆幸的是,我已经决定开始从冲凉水澡开始培养自己的坚忍精神,锻炼自己的毅志。我想,这是参观讲武堂的收获之一吧。
第二是环境的问题。我来到云南大学之后,我对这里的环境是很满意的,我指的更多的是软环境。所谓“时势造英雄”,讲武堂的辉煌,我想固然有其内在的努力,也是当时一个社会的缩影。整个的社会大的环境,有这样的一种报国的献身的精神,有志之士都是激情慷慨,充满了为理想,为国家和为民族奔波乃至献身的勇气。而在讲武堂的内部,他也一直有一个非常好的传统,那就是其一直坚持的办校作风,办学宗旨。讲武堂内部,这样的环境是一直存在的。因而,我体会到了环境的重要性。联系到现实中,我们的社会环境是什么样呢?我们学校的环境又是怎么样呢?现在的中国,大家都说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转型成功与否,可能就要看现阶段了。我想起一个例子,那就是关于“读书无用论”的重新兴起。目前,教育的成本很大,贷款不易,大多数人的收入都不足以供一个孩子的。而大学毕业之后,工作的机会问题也是引起“读书无用论”的一个很大的根源。大家都说,“做的好不如嫁的好”“干的好不如娶的好”“父母好不如老公好”,当社会环境开始凝固,社会已经封闭了大家向上发展的道路,我想这样的环境就会产生上述问题。因而,环境问题是个大问题。
最后是个人与社会的问题。我很重视这个问题。“时势造英雄”,个人在这个社会上发展如何,最后历史功过如何,我想除了一种坚忍的精神和一个好的环境之外,另一个非常要我们给予关注的问题就是个人如何思考这个社会。滚滚历史长河,我们能够很容易的就找一些社会发展很好,而个人的际遇和人生却与之截然不同的例子;我们同时也可以很容易找出社会发展不好,而具有坚忍精神的人却不能在历史中留名。作为乱世,如曹操,毛泽东和朱德等更多思考的问题是个人如何与社会连接起来,为社会做点什么;而董卓,袁世凯和汪精卫等想得更多的是在这个时候浑水摸鱼,想的只有他们的一己之私。作为和平盛世,很多人都会抓住良机发展自己,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做点什么,而有些人则不是。比如我们现在很多的从农村走出来的企业家和政治家属于前者;而如一些以权谋私的腐败分子,以及以达赖喇叭为首的藏独分子,则很明显是后者。个人如何思考自己与所处社会的关系,以及自己在一个社会上的定位,我想这个是很重要的。而此次参观讲武堂,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更深入。
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与黄埔军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齐名。我以讲武堂的名将录结束本文,下面是百度文库里面的原文。
“云南讲武堂走出了两位元帅,二十几位上将;更令人惊奇的是,有三个国家军队的总司令和一个国家的国防部长出自这里。从这里先后走出数百名将军,中将以上的高级将领有数十人,他们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其中较著名的有:
教官和官佐:
李根源(上将,陕西省省长,粤滇军总司令)。
顾品珍(上将,滇军总司令,云南督军,云南省省长)。
唐继尧(上将,云南督军兼省长,靖国军总司令,建国联军总司令)。
李烈钧(上将,江西都督,护法军政府总参谋长)。
张开儒(上将,滇军总司令,广州大元帅府参谋总长)。
罗佩金(上将,护理四川督军,靖国军第一军总司令)。
刘存厚(上将,四川督军,四川陆军检阅使)。
赵又新(上将,川滇黔靖国军第二军总司令)。
杨杰(上将,陆军大学校长,代理参谋总长)。
毕业生:
朱德(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叶剑英(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崔庸键(次帅,朝鲜人民军总司令,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委会委员长)。
武元甲(大将,越南国防部部长兼越南人民军总司令)。
朱培德(一级上将,参谋总长,代训练总监)。
金汉鼎(上将,代理滇军总司令,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军长)。
范石生(上将,滇军第二军军长,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军长)。
胡英(上将,云南戒严司令部司令)。
盛世才(上将,新疆临时边防督办,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
赖心辉(上将,四川边防军总指挥,四川省省长,第二十二军军长)。
龙云(二级上将,陆军副总司令,军事参议院院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卢汉(上将,第一方面军总司令,云南省主席)。
另外,它的学员中,韩国首任总理兼国防部长李范奭;武海秋担任过越南临时政府主席。云南陆军讲武堂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光辉的历史,朱德称之为‘中国革命的熔炉’”。
2020年9月18日,我走进云南省陆军讲武堂,重温革命先烈遗志。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朱德元帅曾把母校称为“中国革命的熔炉”。在这里,走出了朱德和叶剑英两位元帅,二十几位上将;有三个国家军队的总司令和一个国家的国防部长出自这里,培养了数百名将军,中将以上的高级将领有数十人。讲武堂师生在护国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笔者游走于各个展厅,眼前浮现的是当年的恢宏画面,心中充斥着的是对革命先辈们的感激与赞美!
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成长成才。讲武堂里陈列着当年学员们睡过的床铺和穿过的军服等等,这些东西简单而朴素,却有着历史的厚重与真实。讲武堂的办学条件在现代人看来已经是简陋至极,学生们却不以为苦,他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同时在新思想的不断熏陶之中收获着从未有过的快乐。朱德元帅出生于佃农家庭,家中只靠租种地主家的薄田和押来的几间破屋度日,其他学员家庭条件和生活水平同样不宽裕,但是正是这份清苦,让他们看到了底层老百姓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他们更愿意以自身所学、戎马一生去改变那个黑暗的时代和社会。
在坚忍刻苦的磨砺下不断进步。“坚忍刻苦”是陆军讲武堂的校训,有别于清末练兵的散漫与毫无章法,学员们采用现代化的练兵方法,早上有体操和跑步,白天有军事课程,晚上有自习,夜间还需要紧急集合训练,正是因为严苛的训练,最终才促进了自己的成长进步。学员们更是在战争中不断地磨砺自己的意志品格,最终成长为中国革命的有生力量。他们告别学校、家乡,在万里长征中,在抗日战争中,在解放战争中,冒着生命的危险,不断前进、前进、在前进,奏响了民族的最强音。那些打不倒我们的,终将让我们强大,他们也终于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在为理想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民族英雄岳飞曾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乱世选择当兵的人,要么是为了生计,要么是为了心中的理想。显然,讲武堂里的师生是为了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为了让积贫积弱的中国不再受到欺负,他们为了这一份理想信念来到了这里,更是从这儿出发把革命的火焰燃遍了整个华夏大地,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的光亮。尽管他们很多人无法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一刻,但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百年里这份拳拳爱国之心始终指引着我们前进,让我们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云南陆军讲武堂军歌》唱到:“练铁肩,担重担,壮哉中国心!正当中!”1909年开办的讲武堂距今已经百年有余,当历史已然成为过去的追忆,当英雄早已离我们远去,愿我们秉承这份壮志豪情,不断锤炼自己的本领,扛起肩上的重担,继续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不懈奋斗!
纵观中国的现代史,伟大的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可歌可泣的台儿庄血战和催生了无数中国将领的黄埔军校,无不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绽放出璀璨的星光。而在这些风云岁月的背后我们不能不提及一个地方--云南陆军讲武堂,一所坐落于春城翠湖之畔的中国最早的现代军校。
怀着一种敬仰的心情,我身临其境,感受着历史的还原。说到军校,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黄埔军校及以罗卓英、杜聿明、陈赓为代表的黄埔系将领。其实早在清朝末年,清廷为维护其摇摇欲坠的腐朽统治,仿效西方军队打造现代新军,在云南昆明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早期的培养适应现代战争指挥人才的陆军官校。学校共设置了步兵科、炮科、工兵科和骑兵科等四个陆军学科,仿效西方军队的课程设置,以德械武器为装备,按照日本军队的训练模式训练学员,这对于当时的中国武装力量而言,无疑是巨大的革新和进步,从而开创了中国军队建立现代武装的先河。即便若干年后师从日本和苏联而建立的保定军校和黄埔军校也深深地留着云南讲武堂的烙印。
在参观其内务设置和训练生活时,有一点令人感触颇深,那就是学校对正规化建设的重视和其所具备的较高水平。思去想来,直到今天,部队各项秩序的正规化建设仍是我军治军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充分说明,按纲抓建、规范秩序,对于部队而言,决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是建设一支强大军队的基础。精良的装备固然不可或缺,但从生活、训练的细节之处重视和规范,才是一支军队强大战斗力的体现,更是提升部队打赢能力的根本所在。
走在这所曾为捍卫我中华而诞生无数英雄的的校园里,我的思绪不由地跟随着历史的车轮回到那个战火纷飞却激情燃烧的岁月,当年训练场上冲天的杀声仿佛就在我耳边阵阵地回荡;一张张为中华崛起而习文尚武、热血报国的坚毅脸庞仿佛就在我眼前不停地出现,我似乎听见台儿庄阵地上血染征衣的将士那“驱逐倭寇,捍我山河”的壮烈誓言;我似乎看见在炮火和硝烟中诞生的八一军旗在南昌城头迎风飘扬!
踏着先辈们曾经走过的足迹,我不禁为生活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里,那些为寻求真理的青年官兵舍生取义,视天下为己任的豁达胸襟而感动。放眼今日,在这个纸醉金迷、人心浮躁的年代里,我们当代“80后”、“90后”官兵又如何抵御重重诱惑,拒腐防变?我想,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和志向,在灯红酒绿和物欲横流的冲击下,让最初的那份热血与激情去守住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份坚持,是我们作为一名中国军人对祖国义不容辞的责任。
报国忠魂应犹在,虽说时境迁。问君能有几多情,恰似一腔热血献军营。随着讲武堂若隐若现地消失在视线里,我忽然得出这份感慨。是的,往事已成追忆,但变得只是时间,而那份坚持却将永远地驻守在我们的精神高地。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位于昆明市翠湖西承华圃。创办于1909年,至1928年共办19期,毕业学员达4000余人。每期一年半至二年,分步、骑、炮、工四个兵种。第15期还招收归国华侨和朝鲜、越南等国留学生。教官多数留学日本士官学校是我国最早的培养新式陆军军官学校之一。今保存的讲武堂主体建筑为走马转角楼式的二层砖木结构,东、南、西、北四楼对称衔接,成一方形四合院,占地约1.44万平方米。东、西楼各长约119米,宽10米;南、北楼各长约116米,宽7米,高均约12米;南楼中部的阅操楼高约115米,宽13米,规模宏大。
在辛亥革命和护国战争中,云南陆军怀着炽热的爱国热忱,不畏牺牲,勇敢战斗,屡建战功,为推翻清王朝,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作出了贡献,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而滇军的成长,又与云南陆军讲武堂分不开。云南陆军讲武堂,原系清王朝为编练新式陆军,加强边防、对付民族民主革命而设立的一所军事学校,既轮训在职军官,也招收一部分有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青年,毕业后任中下级军官。由于该校教职员多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很多人在日本学习时就是倾向革命的分子,一部分就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会员。他们采取多种方式,在学生中传播革命概要,有以滇越铁路为例帝国主义对华的侵略。同时,又抓紧学生的军事训练,让他们在军事理论和实践上均有提高。使学校成为培养革命力量的重要据点,团结云南革命力量的核心。重九起义和护国战争中,不仅讲武堂的教职员成了核心人物,讲武堂的学生,亦成了中坚力量。云南陆军讲武堂,从1909年开办,至1928年结束,共招收学生19批,分步、骑、炮、工四科,第15期还有归国华侨和朝鲜、越南的留学生,历届毕业生中,有些后来成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将领,如第3期特别班的朱德,第15期的叶剑英等。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在今省农展馆、省图书馆一带。现存讲武堂的主要建筑,是一院规模宏大的中国传统的走马转角楼式的土、木、石建筑,呈正方形,东、西、南、北楼各约长120米,宽10米,对称衔接,浑然一体,四角有拱形门洞可出人。南北楼为学员宿舍,南楼中部突起,为阅操楼。今农展馆一片,是当时的阅兵集会场地。东楼是办公的地方,西楼是上课的教室。大楼西北面的平房,是当时的礼堂。解放后,这座建筑经多次修缮,保存较为完好。最近,人民政府决定将讲武堂旧址改建为昆明市青少年宫。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一个青少年服务的科技、文艺、体育、教育园地,为培养青少年贡献力量。
陆军讲武堂参观心得500字篇十一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坐落在风和日丽,西伯利亚红嘴鸥来越冬的翠湖湖畔,它与东北讲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并列为中国四大军官学校。陆军讲武堂主体建筑为米黄色走马转角楼式的二层砖木结构,从高处俯视,成一个方形的四合院,面积1.44万平方米。那宽宽的练兵场,仿佛在向人们娓娓讲述着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在民-国时期曾培育出我国许多位高级将领,那里人才济济,将星闪耀,朱德曾经称云南陆军讲武堂是“革命熔炉”。我沿着参观路线参观了课堂、宿舍等。当我站在操场边的时候,我的眼前仿佛呈现出昔日的学员们、军官们操练的情景,耳边仿佛传来他们的整齐的脚步声和口号声,心情格外地激动。
“云南陆军讲武堂主楼西南尚存有大课堂(礼堂)和兵器库一幢。南楼中部设阅操楼,高约15米,宽13米。楼前即当年宽大的操场,不亚于两个足球场面积,不过今天已为云南省科技馆等高大的建筑所替代。然而,历经百年风雨的老四合大院尚存,配上四座长120米、宽10米的四座走马转角楼的楼房,不仅平添几分古色古香,也显现了讲武堂当年的雄宏气魄。云南陆军讲武堂由于其绿树成荫、湖水清澈、环境幽雅、鸟雨花香,更使之成为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云南陆军讲武堂与翠湖两相陪衬,从而又使之成为人文色彩浓郁的风景名胜旅游之地。”观看了介绍以后,我对云南陆军讲武堂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云南陆军讲武堂创办于1909年,至1928年共办19期,毕业学员达4000余人。每期一年半至二年,分步、骑、炮、工四个兵种。第15期还招收归国华侨和朝鲜、越南等国留学生。教官多数留学日本士官学校是我国最早的培养新式陆军军官学校之一。清朝创办讲武堂目的在于扑灭孙中山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但教官与学生中有不少是同盟会会员,使该校成了当时云南革命力量的摇篮,在推翻清朝统治的云南辛亥重九起义和粉碎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首义中,起了重大的.作用。历届毕业生中,有些后来成为杰出的无产阶级军事家,如第3期丙班的朱德和第15期的叶剑英、周保中等。”
云南陆军讲武堂培育了许许多多的著名的中外领导人员:“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创办与清末新军的建立有直接的关系。20世纪初,清政府决定在全国编练新军36个镇(师)。1909年2月,云南官兵总计约3.5万人。开设陆军学院培训教官便成当务之急,云南当权者任命大批回国留日学生为讲武堂的骨干和教官。在这批人中,同盟会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李根源、李烈钧、张开儒、方声涛、赵康时、沈汪度、唐继尧、庾恩旸、顾品珍、刘祖武、李鸿祥、李伯庚、罗佩金等。讲武堂师生中,除了威名显赫的共和国开国元勋元帅朱德、叶剑英外,尚有曾担任云南都督、省长、**的唐继尧、胡若愚、金汉鼎、胡瑛、龙云、卢汉,曾任贵州省省长的卢焘、江西省**的朱培德,热河省**的孙渡,陆军参谋总长杨杰,军长范石生、曾泽生、龙泽汇、唐淮源、王甲本,曾任滇军总司令的李根源、李烈钧、顾品珍、杨希闵以及抗日英雄周保中,著名军事家罗炳辉,还有邻国朝鲜的革命家崔庸健委员长、越南的革命家武元甲大将等等。”
陆军讲武堂参观心得500字篇十二
20xx年x月18日,我走进云南省陆军讲武堂,重温革命先烈遗志。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朱德元帅曾把母校称为“中国革命的熔炉”。在这里,走出了朱德和叶剑英两位元帅,二十几位上将;有三个国家军队的总司令和一个国家的国防部长出自这里,培养了数百名将军,中将以上的高级将领有数十人。讲武堂师生在护国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笔者游走于各个展厅,眼前浮现的是当年的恢宏画面,心中充斥着的是对革命先辈们的感激与赞美!
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成长成才。讲武堂里陈列着当年学员们睡过的床铺和穿过的军服等等,这些东西简单而朴素,却有着历史的厚重与真实。讲武堂的办学条件在现代人看来已经是简陋至极,学生们却不以为苦,他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同时在新思想的不断熏陶之中收获着从未有过的快乐。朱德元帅出生于佃农家庭,家中只靠租种地主家的薄田和押来的几间破屋度日,其他学员家庭条件和生活水平同样不宽裕,但是正是这份清苦,让他们看到了底层老百姓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他们更愿意以自身所学、戎马一生去改变那个黑暗的时代和社会。
在坚忍刻苦的磨砺下不断进步。“坚忍刻苦”是陆军讲武堂的校训,有别于清末练兵的散漫与毫无章法,学员们采用现代化的练兵方法,早上有体操和跑步,白天有军事课程,晚上有自习,夜间还需要紧急集合训练,正是因为严苛的训练,最终才促进了自己的成长进步。学员们更是在战争中不断地磨砺自己的意志品格,最终成长为中国革命的有生力量。他们告别学校、家乡,在万里长征中,在抗日战争中,在解放战争中,冒着生命的危险,不断前进、前进、在前进,奏响了民族的最强音。那些打不倒我们的,终将让我们强大,他们也终于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在为理想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民族英雄岳飞曾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乱世选择当兵的人,要么是为了生计,要么是为了心中的理想。显然,讲武堂里的师生是为了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为了让积贫积弱的中国不再受到欺负,他们为了这一份理想信念来到了这里,更是从这儿出发把革命的火焰燃遍了整个华夏大地,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的光亮。尽管他们很多人无法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一刻,但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百年里这份拳拳爱国之心始终指引着我们前进,让我们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云南陆军讲武堂军歌》唱到:“练铁肩,担重担,壮哉中国心!正当中!”1909年开办的讲武堂距今已经百年有余,当历史已然成为过去的追忆,当英雄早已离我们远去,愿我们秉承这份壮志豪情,不断锤炼自己的本领,扛起肩上的重担,继续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不懈奋斗!
陆军讲武堂参观心得500字篇十三
今年的暑假和每年一样,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他们工作的城市——云南昆明。
在这个暑假,我游览了很多地方,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云南讲武堂了。它开办于1909年,停办于1935年,当时与天津讲武堂和东北讲武堂称为中国三大讲武堂。之后又与东北讲武堂、保定陆军学校、黄埔军校称为中国四大军官学校。
一进翠湖北路,远远地就能看到一座姜黄色的拐角式建筑,让人感觉是那样的庄严,我的心情立刻激动起来。进入讲武堂,首先看到的就是“坚忍刻苦”四个大字,讲解员姐姐介绍:这就是云南讲武堂的校训,讲武堂也就是遵循这四个字和严格的组织纪律、科学的管理制度、完善的课程设置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军事统帅和将领,我们的开国元帅朱德、叶剑英,“重九起义”中的蔡锷、李根源、唐继尧,云南省长龙云、卢汉等都是从云南讲武堂走出来的。甚至还培养出了韩国、越南、朝鲜三个国家的领导人。黄埔军校建校后,也采用了讲武堂的教材。因此云南讲武堂也被人们称为“黄埔军校的摇篮”。
在浏览的过程中,有的地方还原了当时的现场情况;有的地方播放影片;有的地方展示的文字、照片;有的地方展览了当时的书籍、信件、工具和武器,让人民充分了解了当时讲武堂的辉煌,和讲武堂全体师生在各个战争中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让我激动万分。他们在那么艰苦困难的条件下,通过不懈的努力,一次又一次地战胜了敌人。我们现在生长在这么好的和平年代,生活又是这么幸福快乐,做为祖国的花朵,我们要好好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认真学习科学知识,将来为祖国做出贡献。
陆军讲武堂参观心得500字篇十四
周日下午我非常高兴参加了学院党一支部组织的参观云南陆军讲武堂的活动。对于云南陆军讲武堂,我早有耳闻,只是不详,一直也没有好好的查阅相关的资料。学院党支部组织的这个活动,对很多人而言可能有些乏味,于我而言,恰恰相反,倒是免了自己在这个方面的精力的付出。
我一直有个偏见,对于云南,不管是云南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提到云南,我想是必须提这样四个地方的,即昆明的莲花池,西南联大,陆军讲武堂,以及大理。了解了这样的四个地方,对于云南也就有了大概的一个了解了,虽然不至于很精确。莲花池有“龙池跃金”的美誉,明清时期更是是云南乃至西南边陲的风云际会之地,其余不说,单说吴三桂与陈圆圆的故事,只怕是中国历史画卷中不可短缺的一笔。西南联大对于中国近现代的影响我想是个中国人都是知道的,甚至,只怕外星人都知道了。而对于陆军讲武堂,或许很多人行外人觉得有点神秘,或者只是觉得它不过是一家很普通的讲武堂而已。但是,事实正好相反。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没有云南陆军讲武堂,黄埔军校很可能建立不起来,至少得费更多的周折,而对于其对近代中国的历史的影响,尤其是革命的历史,解放的历史,以及军事的历史,将永载史册。最后,对于大理,我们不能不承认中国功夫走向世界,风靡全球可能很大程度上与金庸老先生的大作有关。其《天龙八部》是公推的代表作,而其中对于大理段氏的描写不可谓不多,尤其是可爱的段誉和他的“六脉神剑”。因而,谈到云南,我想不得不谈及这样的四个地方。
参观讲武堂,我们的时间还是比较少的,仅用了一个小时,所以只能观其大略,不识其表里。我个人的体会也是在当时参观的时候还不多,只是这几天闲静下来的时候常常想,还经常遇到一些个人生活和学习的问题,因而就不由自主的将讲武堂的精神和我的处境联系起来。
首先是关于坚忍的问题。什么是坚忍,我觉得可以从讲武堂的学习生活作息安排就可以知其大概。讲武堂的学生每天必须操练十个小时以上,还要学习,这样的精神就是坚忍的精神,没有坚忍的精神是不可能坚持下来的,也就不可能从讲武堂顺利毕业,也就不会有讲武堂的辉煌。“坚”有坚持,坚持不懈之意;“忍”则含忍耐,忍受,不放弃的意思。“坚”“忍”合二为一,大意就是要坚持不懈,忍常人所不能忍。我很自然的联系起“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卧薪尝胆”等常用的词句。现在忽然又联想起来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中杨昌济坚持冲凉水澡,后毛泽东也坚持冲凉水澡。在大学期间,东北长春,我也坚持冲凉水澡,冲了三年,大四的时候放弃了。现在云南大学,天气暖和多了,水也肯定是没有那么的冻手了,可是,我却不能坚持冲凉水澡了,偶尔冲过两次,后来也就放弃了(截止到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我还是在等热水洗澡的)。因而,我就没有坚忍的精神。再说学习的问题,很多人说自己静不下来,坐不住,我想也是因为缺少坚忍的精神。还有烟瘾,网瘾等问题,我想也是概莫能外的。庆幸的是,我已经决定开始从冲凉水澡开始培养自己的坚忍精神,锻炼自己的毅志。我想,这是参观讲武堂的收获之一吧。
第二是环境的问题。我来到云南大学之后,我对这里的环境是很满意的,我指的更多的是软环境。所谓“时势造英雄”,讲武堂的辉煌,我想固然有其内在的努力,也是当时一个社会的缩影。整个的社会大的环境,有这样的一种报国的献身的精神,有志之士都是激情慷慨,充满了为理想,为国家和为民族奔波乃至献身的勇气。而在讲武堂的内部,他也一直有一个非常好的传统,那就是其一直坚持的办校作风,办学宗旨。讲武堂内部,这样的环境是一直存在的。因而,我体会到了环境的重要性。联系到现实中,我们的社会环境是什么样呢?我们学校的环境又是怎么样呢?现在的中国,大家都说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转型成功与否,可能就要看现阶段了。我想起一个例子,那就是关于“读书无用论”的重新兴起。目前,教育的成本很大,贷款不易,大多数人的收入都不足以供一个孩子的。而大学毕业之后,工作的机会问题也是引起“读书无用论”的一个很大的根源。大家都说,“做的好不如嫁的好”“干的好不如娶的好”“父母好不如老公好”,当社会环境开始凝固,社会已经封闭了大家向上发展的道路,我想这样的环境就会产生上述问题。因而,环境问题是个大问题。
最后是个人与社会的问题。我很重视这个问题。“时势造英雄”,个人在这个社会上发展如何,最后历史功过如何,我想除了一种坚忍的精神和一个好的环境之外,另一个非常要我们给予关注的问题就是个人如何思考这个社会。滚滚历史长河,我们能够很容易的就找一些社会发展很好,而个人的际遇和人生却与之截然不同的例子;我们同时也可以很容易找出社会发展不好,而具有坚忍精神的人却不能在历史中留名。作为乱世,如曹操,毛泽东和朱德等更多思考的问题是个人如何与社会连接起来,为社会做点什么;而董卓,袁世凯和汪精卫等想得更多的是在这个时候浑水摸鱼,想的只有他们的一己之私。作为和平盛世,很多人都会抓住良机发展自己,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做点什么,而有些人则不是。比如我们现在很多的从农村走出来的企业家和政治家属于前者;而如一些以权谋私的腐败分子,以及以达赖喇叭为首的藏独分子,则很明显是后者。个人如何思考自己与所处社会的关系,以及自己在一个社会上的定位,我想这个是很重要的。而此次参观讲武堂,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更深入。
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与黄埔军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齐名。我以讲武堂的名将录结束本文,下面是百度文库里面的原文。
“云南讲武堂走出了两位元帅,二十几位上将;更令人惊奇的是,有三个国家军队的总司令和一个国家的国防部长出自这里。从这里先后走出数百名将军,中将以上的高级将领有数十人,他们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其中较著名的有:
教官和官佐:
李根源(上将,陕西省省长,粤滇军总司令)。
顾品珍(上将,滇军总司令,云南督军,云南省省长)。
唐继尧(上将,云南督军兼省长,靖国军总司令,建国联军总司令)。
李烈钧(上将,江西都督,护法军政府总参谋长)。
张开儒(上将,滇军总司令,广州大元帅府参谋总长)。
罗佩金(上将,护理四川督军,靖国军第一军总司令)。
刘存厚(上将,四川督军,四川陆军检阅使)。
赵又新(上将,川滇黔靖国军第二军总司令)。
杨杰(上将,陆军大学校长,代理参谋总长)。
毕业生:
朱德(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叶剑英(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崔庸键(次帅,朝鲜人民军总司令,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委会委员长)。
武元甲(大将,越南国防部部长兼越南人民军总司令)。
朱培德(一级上将,参谋总长,代训练总监)。
金汉鼎(上将,代理滇军总司令,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军长)。
范石生(上将,滇军第二军军长,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军长)。
胡英(上将,云南戒严司令部司令)。
盛世才(上将,新疆临时边防督办,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
赖心辉(上将,四川边防军总指挥,四川省省长,第二十二军军长)。
龙云(二级上将,陆军副总司令,军事参议院院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卢汉(上将,第一方面军总司令,云南省主席)。
另外,它的学员中,韩国首任总理兼国防部长李范奭;武海秋担任过越南临时政府主席。云南陆军讲武堂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光辉的历史,朱德称之为‘中国革命的熔炉’”。
今年的暑假和每年一样,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他们工作的城市——云南昆明。
在这个暑假,我游览了很多地方,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云南讲武堂了。它开办于1909年,停办于1935年,当时与天津讲武堂和东北讲武堂称为中国三大讲武堂。之后又与东北讲武堂、保定陆军学校、黄埔军校称为中国四大军官学校。
一进翠湖北路,远远地就能看到一座姜黄色的拐角式建筑,让人感觉是那样的庄严,我的心情立刻激动起来。进入讲武堂,首先看到的就是“坚忍刻苦”四个大字,讲解员姐姐介绍:这就是云南讲武堂的校训,讲武堂也就是遵循这四个字和严格的组织纪律、科学的管理制度、完善的课程设置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军事统帅和将领,我们的开国元帅朱德、叶剑英,“重九起义”中的蔡锷、李根源、唐继尧,云南省长龙云、卢汉等都是从云南讲武堂走出来的。甚至还培养出了韩国、越南、朝鲜三个国家的领导人。黄埔军校建校后,也采用了讲武堂的教材。因此云南讲武堂也被人们称为“黄埔军校的摇篮”。
在浏览的过程中,有的地方还原了当时的现场情况;有的地方播放影片;有的地方展示的文字、照片;有的地方展览了当时的书籍、信件、工具和武器,让人民充分了解了当时讲武堂的辉煌,和讲武堂全体师生在各个战争中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让我激动万分。他们在那么艰苦困难的条件下,通过不懈的努力,一次又一次地战胜了敌人。我们现在生长在这么好的和平年代,生活又是这么幸福快乐,做为祖国的花朵,我们要好好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认真学习科学知识,将来为祖国做出贡献。
10年4月17日,我们国防生团支部组织对陆军讲武堂旧址进行了参观,所见所闻,让我深受鼓舞、教育。
在近代的云南历史上,有一文一武的两所学校,都非常著名,“文”指西南联合大学,“武”指云南陆军讲武堂。前者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后者培养一大批杰出的军事家、革命家。正因为如此,曾经是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学员,后来成为共和国元帅的朱德,称云南陆军讲武堂是“革命熔炉”。
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一所著名军事院校,开办于1909年。与创办于1906年的北洋讲武堂(天津)和创办于1908年东北讲武堂(奉天)并称三大讲武堂。
当时,晚清编练新军,计划在全国编三十六镇(师),其中第十九镇建于云南。新军编练亟需新型军官,清政府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的需要,作出统一的规定:“各省应于省垣设立讲武堂一处,为现带兵者研究武学之所。”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护理云贵总督兼云南藩台沈秉经向清廷奏准,筹办云南陆军讲武堂。校址设在昆明原明朝沐国公练兵处,占地7万余平方米。1909年(宣统元年)8月15日,云南陆军讲武堂正式开学,高尔登为首任总办(校长)。学堂开办之初,分步、骑、炮、工四个兵科,设甲、乙、丙三班。课程仿照日本士官学校加以调整而成,分为学科、术科两项。讲武堂聘用了一批国内武备学堂毕业生和日本士官学校中国留学生任教。至辛亥革命时,讲武堂已为云南新军输送中下级军官600余名。
辛亥革命后,云南都督蔡锷将军下令将云南陆军讲武堂改为云南陆军讲武学校。以云南陆军讲武堂师生为骨干组建的滇军,在护国、护-法战争战绩辉煌,故学校声誉日隆,威名远扬。邻省甚至邻国许多有志青年纷纷来昆明报考求学。据不完全统计,从第十一期至第十七期,朝鲜、越南来留学的青年达200余名。
1930年,龙云在讲武学校成立滇军教导团,龙自兼团长,除步、骑、炮、工四兵科外,增设宪兵、经理、交通三个区队以培养专业军官。教导团共办三期。至此,云南陆军讲武堂、讲武学校共办22期,包括校内举办的各种培训队、班,共培养各类军官、军士约9000人。
1938年,该校按黄埔军校系列,改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五分校”。黄埔军校的9个分校,均由蒋介石兼校长,具体实行主任负责制,昆明分校由龙云兼主任。依照黄埔军校系列定为黄埔第十一、十四、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期,培训各类学员近8000人。抗日战争结束后,1945年9月,第五分校奉令停办。
讲武堂师生在后来的护国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中,继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中国人民以至世界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云南讲武堂走出了两位元帅,二十几位上将;更令人惊奇的是,有三个国家军队的总司令和一个国家的国防部长出自这里。从这里先后走出数百名将军,中将以上领有数十人,他们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从参观中,我不仅了解到了陆军讲武堂在近代中国乃至部分国家地区所起的作用、培养的人才,而且我还从中学习了到了当年陆军讲武堂师生救亡图存、推翻压迫的勇气与爱国热忱。作为一名未来的共和国-军官,我也应当义无反顾地勤学苦练,报效祖国,为了维护祖国统一,疆土安宁奉献毕生。
2020年9月18日,我走进云南省陆军讲武堂,重温革命先烈遗志。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朱德元帅曾把母校称为“中国革命的熔炉”。在这里,走出了朱德和叶剑英两位元帅,二十几位上将;有三个国家军队的总司令和一个国家的国防部长出自这里,培养了数百名将军,中将以上的高级将领有数十人。讲武堂师生在护国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笔者游走于各个展厅,眼前浮现的是当年的恢宏画面,心中充斥着的是对革命先辈们的感激与赞美!
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成长成才。讲武堂里陈列着当年学员们睡过的床铺和穿过的军服等等,这些东西简单而朴素,却有着历史的厚重与真实。讲武堂的办学条件在现代人看来已经是简陋至极,学生们却不以为苦,他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同时在新思想的不断熏陶之中收获着从未有过的快乐。朱德元帅出生于佃农家庭,家中只靠租种地主家的薄田和押来的几间破屋度日,其他学员家庭条件和生活水平同样不宽裕,但是正是这份清苦,让他们看到了底层老百姓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他们更愿意以自身所学、戎马一生去改变那个黑暗的时代和社会。
在坚忍刻苦的磨砺下不断进步。“坚忍刻苦”是陆军讲武堂的校训,有别于清末练兵的散漫与毫无章法,学员们采用现代化的练兵方法,早上有体操和跑步,白天有军事课程,晚上有自习,夜间还需要紧急集合训练,正是因为严苛的训练,最终才促进了自己的成长进步。学员们更是在战争中不断地磨砺自己的意志品格,最终成长为中国革命的有生力量。他们告别学校、家乡,在万里长征中,在抗日战争中,在解放战争中,冒着生命的危险,不断前进、前进、在前进,奏响了民族的最强音。那些打不倒我们的,终将让我们强大,他们也终于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在为理想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民族英雄岳飞曾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乱世选择当兵的人,要么是为了生计,要么是为了心中的理想。显然,讲武堂里的师生是为了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为了让积贫积弱的中国不再受到欺负,他们为了这一份理想信念来到了这里,更是从这儿出发把革命的火焰燃遍了整个华夏大地,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的光亮。尽管他们很多人无法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一刻,但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百年里这份拳拳爱国之心始终指引着我们前进,让我们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云南陆军讲武堂军歌》唱到:“练铁肩,担重担,壮哉中国心!正当中!”1909年开办的讲武堂距今已经百年有余,当历史已然成为过去的追忆,当英雄早已离我们远去,愿我们秉承这份壮志豪情,不断锤炼自己的本领,扛起肩上的重担,继续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不懈奋斗!
周日下午我非常高兴参加了学院党一支部组织的参观云南陆军讲武堂的活动。对于云南陆军讲武堂,我早有耳闻,只是不详,一直也没有好好的查阅相关的资料。学院党支部组织的这个活动,对很多人而言可能有些乏味,于我而言,恰恰相反,倒是免了自己在这个方面的精力的付出。
我一直有个偏见,对于云南,不管是云南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提到云南,我想是必须提这样四个地方的,即昆明的莲花池,西南联大,陆军讲武堂,以及大理。了解了这样的四个地方,对于云南也就有了大概的一个了解了,虽然不至于很精确。莲花池有“龙池跃金”的美誉,明清时期更是是云南乃至西南边陲的风云际会之地,其余不说,单说吴三桂与陈圆圆的故事,只怕是中国历史画卷中不可短缺的一笔。西南联大对于中国近现代的影响我想是个中国人都是知道的,甚至,只怕外星人都知道了。而对于陆军讲武堂,或许很多人行外人觉得有点神秘,或者只是觉得它不过是一家很普通的讲武堂而已。但是,事实正好相反。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没有云南陆军讲武堂,黄埔军校很可能建立不起来,至少得费更多的周折,而对于其对近代中国的历史的影响,尤其是革命的历史,解放的历史,以及军事的历史,将永载史册。最后,对于大理,我们不能不承认中国功夫走向世界,风靡全球可能很大程度上与金庸老先生的大作有关。其《天龙八部》是公推的代表作,而其中对于大理段氏的描写不可谓不多,尤其是可爱的段誉和他的“六脉神剑”。因而,谈到云南,我想不得不谈及这样的四个地方。
参观讲武堂,我们的时间还是比较少的,仅用了一个小时,所以只能观其大略,不识其表里。我个人的体会也是在当时参观的时候还不多,只是这几天闲静下来的时候常常想,还经常遇到一些个人生活和学习的问题,因而就不由自主的将讲武堂的精神和我的处境联系起来。
首先是关于坚忍的问题。什么是坚忍,我觉得可以从讲武堂的学习生活作息安排就可以知其大概。讲武堂的学生每天必须操练十个小时以上,还要学习,这样的精神就是坚忍的精神,没有坚忍的精神是不可能坚持下来的,也就不可能从讲武堂顺利毕业,也就不会有讲武堂的辉煌。“坚”有坚持,坚持不懈之意;“忍”则含忍耐,忍受,不放弃的意思。“坚”“忍”合二为一,大意就是要坚持不懈,忍常人所不能忍。我很自然的联系起“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卧薪尝胆”等常用的词句。现在忽然又联想起来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中杨昌济坚持冲凉水澡,后毛泽东也坚持冲凉水澡。在大学期间,东北长春,我也坚持冲凉水澡,冲了三年,大四的时候放弃了。现在云南大学,天气暖和多了,水也肯定是没有那么的冻手了,可是,我却不能坚持冲凉水澡了,偶尔冲过两次,后来也就放弃了(截止到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我还是在等热水洗澡的)。因而,我就没有坚忍的精神。再说学习的问题,很多人说自己静不下来,坐不住,我想也是因为缺少坚忍的精神。还有烟瘾,网瘾等问题,我想也是概莫能外的。庆幸的是,我已经决定开始从冲凉水澡开始培养自己的坚忍精神,锻炼自己的毅志。我想,这是参观讲武堂的收获之一吧。
第二是环境的问题。我来到云南大学之后,我对这里的环境是很满意的,我指的更多的是软环境。所谓“时势造英雄”,讲武堂的辉煌,我想固然有其内在的努力,也是当时一个社会的缩影。整个的社会大的环境,有这样的一种报国的献身的精神,有志之士都是激情慷慨,充满了为理想,为国家和为民族奔波乃至献身的勇气。而在讲武堂的内部,他也一直有一个非常好的传统,那就是其一直坚持的办校作风,办学宗旨。讲武堂内部,这样的环境是一直存在的。因而,我体会到了环境的重要性。联系到现实中,我们的社会环境是什么样呢?我们学校的环境又是怎么样呢?现在的中国,大家都说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转型成功与否,可能就要看现阶段了。我想起一个例子,那就是关于“读书无用论”的重新兴起。目前,教育的成本很大,贷款不易,大多数人的收入都不足以供一个孩子的。而大学毕业之后,工作的机会问题也是引起“读书无用论”的一个很大的根源。大家都说,“做的好不如嫁的好”“干的好不如娶的好”“父母好不如老公好”,当社会环境开始凝固,社会已经封闭了大家向上发展的道路,我想这样的环境就会产生上述问题。因而,环境问题是个大问题。
最后是个人与社会的问题。我很重视这个问题。“时势造英雄”,个人在这个社会上发展如何,最后历史功过如何,我想除了一种坚忍的精神和一个好的环境之外,另一个非常要我们给予关注的问题就是个人如何思考这个社会。滚滚历史长河,我们能够很容易的就找一些社会发展很好,而个人的际遇和人生却与之截然不同的例子;我们同时也可以很容易找出社会发展不好,而具有坚忍精神的人却不能在历史中留名。作为乱世,如曹操,毛泽东和朱德等更多思考的问题是个人如何与社会连接起来,为社会做点什么;而董卓,袁世凯和汪精卫等想得更多的是在这个时候浑水摸鱼,想的只有他们的一己之私。作为和平盛世,很多人都会抓住良机发展自己,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做点什么,而有些人则不是。比如我们现在很多的从农村走出来的企业家和政治家属于前者;而如一些以权谋私的腐败分子,以及以达赖喇叭为首的藏独分子,则很明显是后者。个人如何思考自己与所处社会的关系,以及自己在一个社会上的定位,我想这个是很重要的。而此次参观讲武堂,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更深入。
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与黄埔军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齐名。我以讲武堂的名将录结束本文,下面是百度文库里面的原文。
“云南讲武堂走出了两位元帅,二十几位上将;更令人惊奇的是,有三个国家军队的总司令和一个国家的国防部长出自这里。从这里先后走出数百名将军,中将以上的高级将领有数十人,他们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其中较著名的有:
教官和官佐:
李根源(上将,陕西省省长,粤滇军总司令)。
顾品珍(上将,滇军总司令,云南督军,云南省省长)。
唐继尧(上将,云南督军兼省长,靖国军总司令,建国联军总司令)。
李烈钧(上将,江西都督,护法军政府总参谋长)。
张开儒(上将,滇军总司令,广州大元帅府参谋总长)。
罗佩金(上将,护理四川督军,靖国军第一军总司令)。
刘存厚(上将,四川督军,四川陆军检阅使)。
赵又新(上将,川滇黔靖国军第二军总司令)。
杨杰(上将,陆军大学校长,代理参谋总长)。
毕业生:
朱德(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叶剑英(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崔庸键(次帅,朝鲜人民军总司令,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委会委员长)。
武元甲(大将,越南国防部部长兼越南人民军总司令)。
朱培德(一级上将,参谋总长,代训练总监)。
金汉鼎(上将,代理滇军总司令,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军长)。
范石生(上将,滇军第二军军长,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军长)。
胡英(上将,云南戒严司令部司令)。
盛世才(上将,新疆临时边防督办,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
赖心辉(上将,四川边防军总指挥,四川省省长,第二十二军军长)。
龙云(二级上将,陆军副总司令,军事参议院院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卢汉(上将,第一方面军总司令,云南省主席)。
另外,它的学员中,韩国首任总理兼国防部长李范奭;武海秋担任过越南临时政府主席。云南陆军讲武堂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光辉的历史,朱德称之为‘中国革命的熔炉’”。
纵观中国的现代史,伟大的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可歌可泣的台儿庄血战和催生了无数中国将领的黄埔军校,无不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绽放出璀璨的星光。而在这些风云岁月的背后我们不能不提及一个地方--云南陆军讲武堂,一所坐落于春城翠湖之畔的中国最早的现代军校。
怀着一种敬仰的心情,我身临其境,感受着历史的还原。说到军校,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黄埔军校及以罗卓英、杜聿明、陈赓为代表的黄埔系将领。其实早在清朝末年,清廷为维护其摇摇欲坠的腐朽统治,仿效西方军队打造现代新军,在云南昆明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早期的培养适应现代战争指挥人才的陆军官校。学校共设置了步兵科、炮科、工兵科和骑兵科等四个陆军学科,仿效西方军队的课程设置,以德械武器为装备,按照日本军队的训练模式训练学员,这对于当时的中国武装力量而言,无疑是巨大的革新和进步,从而开创了中国军队建立现代武装的先河。即便若干年后师从日本和苏联而建立的保定军校和黄埔军校也深深地留着云南讲武堂的烙印。
在参观其内务设置和训练生活时,有一点令人感触颇深,那就是学校对正规化建设的重视和其所具备的较高水平。思去想来,直到今天,部队各项秩序的正规化建设仍是我军治军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充分说明,按纲抓建、规范秩序,对于部队而言,决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是建设一支强大军队的基础。精良的装备固然不可或缺,但从生活、训练的细节之处重视和规范,才是一支军队强大战斗力的体现,更是提升部队打赢能力的根本所在。
走在这所曾为捍卫我中华而诞生无数英雄的的校园里,我的思绪不由地跟随着历史的车轮回到那个战火纷飞却激情燃烧的岁月,当年训练场上冲天的杀声仿佛就在我耳边阵阵地回荡;一张张为中华崛起而习文尚武、热血报国的坚毅脸庞仿佛就在我眼前不停地出现,我似乎听见台儿庄阵地上血染征衣的将士那“驱逐倭寇,捍我山河”的壮烈誓言;我似乎看见在炮火和硝烟中诞生的八一军旗在南昌城头迎风飘扬!
踏着先辈们曾经走过的足迹,我不禁为生活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里,那些为寻求真理的青年官兵舍生取义,视天下为己任的豁达胸襟而感动。放眼今日,在这个纸醉金迷、人心浮躁的年代里,我们当代“80后”、“90后”官兵又如何抵御重重诱惑,拒腐防变?我想,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和志向,在灯红酒绿和物欲横流的冲击下,让最初的那份热血与激情去守住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份坚持,是我们作为一名中国军人对祖国义不容辞的责任。
报国忠魂应犹在,虽说时境迁。问君能有几多情,恰似一腔热血献军营。随着讲武堂若隐若现地消失在视线里,我忽然得出这份感慨。是的,往事已成追忆,但变得只是时间,而那份坚持却将永远地驻守在我们的精神高地。
纵观中国的现代史,伟大的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可歌可泣的台儿庄血战和催生了无数中国将领的黄埔军校,无不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绽放出璀璨的星光。而在这些风云岁月的背后我们不能不提及一个地方--云南陆军讲武堂,一所坐落于春城翠湖之畔的中国最早的现代军校。
怀着一种敬仰的心情,我身临其境,感受着历史的还原。说到军校,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黄埔军校及以罗卓英、杜聿明、陈赓为代表的黄埔系将领。其实早在清朝末年,清廷为维护其摇摇欲坠的腐朽统治,仿效西方军队打造现代新军,在云南昆明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早期的培养适应现代战争指挥人才的陆军官校。学校共设置了步兵科、炮科、工兵科和骑兵科等四个陆军学科,仿效西方军队的课程设置,以德械武器为装备,按照日本军队的训练模式训练学员,这对于当时的中国武装力量而言,无疑是巨大的革新和进步,从而开创了中国军队建立现代武装的先河。即便若干年后师从日本和苏联而建立的保定军校和黄埔军校也深深地留着云南讲武堂的烙印。
在参观其内务设置和训练生活时,有一点令人感触颇深,那就是学校对正规化建设的重视和其所具备的较高水平。思去想来,直到今天,部队各项秩序的正规化建设仍是我军治军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充分说明,按纲抓建、规范秩序,对于部队而言,决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是建设一支强大军队的基础。精良的装备固然不可或缺,但从生活、训练的细节之处重视和规范,才是一支军队强大战斗力的体现,更是提升部队打赢能力的根本所在。
走在这所曾为捍卫我中华而诞生无数英雄的的校园里,我的思绪不由地跟随着历史的车轮回到那个战火纷飞却激情燃烧的岁月,当年训练场上冲天的杀声仿佛就在我耳边阵阵地回荡;一张张为中华崛起而习文尚武、热血报国的坚毅脸庞仿佛就在我眼前不停地出现,我似乎听见台儿庄阵地上血染征衣的将士那“驱逐倭寇,捍我山河”的壮烈誓言;我似乎看见在炮火和硝烟中诞生的八一军旗在南昌城头迎风飘扬!
踏着先辈们曾经走过的足迹,我不禁为生活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里,那些为寻求真理的青年官兵舍生取义,视天下为己任的豁达胸襟而感动。放眼今日,在这个纸醉金迷、人心浮躁的年代里,我们当代“80后”、“90后”官兵又如何抵御重重诱惑,拒腐防变?我想,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和志向,在灯红酒绿和物欲横流的冲击下,让最初的那份热血与激情去守住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份坚持,是我们作为一名中国军人对祖国义不容辞的责任。
报国忠魂应犹在,虽说时境迁。问君能有几多情,恰似一腔热血献军营。随着讲武堂若隐若现地消失在视线里,我忽然得出这份感慨。是的,往事已成追忆,但变得只是时间,而那份坚持却将永远地驻守在我们的精神高地。
20xx年9月18日,我走进云南省陆军讲武堂,重温革命先烈遗志。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朱德元帅曾把母校称为“中国革命的熔炉”。在这里,走出了朱德和叶剑英两位元帅,二十几位上将;有三个国家军队的总司令和一个国家的国防部长出自这里,培养了数百名将军,中将以上的高级将领有数十人。讲武堂师生在护国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笔者游走于各个展厅,眼前浮现的是当年的恢宏画面,心中充斥着的是对革命先辈们的感激与赞美!
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成长成才。讲武堂里陈列着当年学员们睡过的床铺和穿过的军服等等,这些东西简单而朴素,却有着历史的厚重与真实。讲武堂的办学条件在现代人看来已经是简陋至极,学生们却不以为苦,他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同时在新思想的不断熏陶之中收获着从未有过的快乐。朱德元帅出生于佃农家庭,家中只靠租种地主家的薄田和押来的几间破屋度日,其他学员家庭条件和生活水平同样不宽裕,但是正是这份清苦,让他们看到了底层老百姓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他们更愿意以自身所学、戎马一生去改变那个黑暗的时代和社会。
在坚忍刻苦的磨砺下不断进步。“坚忍刻苦”是陆军讲武堂的校训,有别于清末练兵的散漫与毫无章法,学员们采用现代化的练兵方法,早上有体操和跑步,白天有军事课程,晚上有自习,夜间还需要紧急集合训练,正是因为严苛的训练,最终才促进了自己的成长进步。学员们更是在战争中不断地磨砺自己的意志品格,最终成长为中国革命的有生力量。他们告别学校、家乡,在万里长征中,在抗日战争中,在解放战争中,冒着生命的危险,不断前进、前进、在前进,奏响了民族的最强音。那些打不倒我们的,终将让我们强大,他们也终于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在为理想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民族英雄岳飞曾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乱世选择当兵的人,要么是为了生计,要么是为了心中的理想。显然,讲武堂里的师生是为了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为了让积贫积弱的中国不再受到欺负,他们为了这一份理想信念来到了这里,更是从这儿出发把革命的火焰燃遍了整个华夏大地,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的光亮。尽管他们很多人无法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一刻,但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百年里这份拳拳爱国之心始终指引着我们前进,让我们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云南陆军讲武堂军歌》唱到:“练铁肩,担重担,壮哉中国心!正当中!”1909年开办的讲武堂距今已经百年有余,当历史已然成为过去的追忆,当英雄早已离我们远去,愿我们秉承这份壮志豪情,不断锤炼自己的本领,扛起肩上的重担,继续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不懈奋斗!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坐落在风和日丽,西伯利亚红嘴鸥来越冬的翠湖湖畔,它与东北讲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并列为中国四大军官学校。陆军讲武堂主体建筑为米黄色走马转角楼式的二层砖木结构,从高处俯视,成一个方形的四合院,面积1.44万平方米。那宽宽的练兵场,仿佛在向人们娓娓讲述着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在民-国时期曾培育出我国许多位高级将领,那里人才济济,将星闪耀,朱德曾经称云南陆军讲武堂是“革命熔炉”。我沿着参观路线参观了课堂、宿舍等。当我站在操场边的时候,我的眼前仿佛呈现出昔日的学员们、军官们操练的情景,耳边仿佛传来他们的整齐的脚步声和口号声,心情格外地激动。
“云南陆军讲武堂主楼西南尚存有大课堂(礼堂)和兵器库一幢。南楼中部设阅操楼,高约15米,宽13米。楼前即当年宽大的操场,不亚于两个足球场面积,不过今天已为云南省科技馆等高大的建筑所替代。然而,历经百年风雨的老四合大院尚存,配上四座长120米、宽10米的四座走马转角楼的楼房,不仅平添几分古色古香,也显现了讲武堂当年的雄宏气魄。云南陆军讲武堂由于其绿树成荫、湖水清澈、环境幽雅、鸟雨花香,更使之成为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云南陆军讲武堂与翠湖两相陪衬,从而又使之成为人文色彩浓郁的风景名胜旅游之地。”观看了介绍以后,我对云南陆军讲武堂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云南陆军讲武堂创办于1909年,至1928年共办19期,毕业学员达4000余人。每期一年半至二年,分步、骑、炮、工四个兵种。第15期还招收归国华侨和朝鲜、越南等国留学生。教官多数留学日本士官学校是我国最早的培养新式陆军军官学校之一。清朝创办讲武堂目的在于扑灭孙中山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但教官与学生中有不少是同盟会会员,使该校成了当时云南革命力量的摇篮,在推翻清朝统治的云南辛亥重九起义和粉碎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首义中,起了重大的.作用。历届毕业生中,有些后来成为杰出的无产阶级军事家,如第3期丙班的朱德和第15期的叶剑英、周保中等。”
云南陆军讲武堂培育了许许多多的著名的中外领导人员:“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创办与清末新军的建立有直接的关系。20世纪初,清政府决定在全国编练新军36个镇(师)。1909年2月,云南官兵总计约3.5万人。开设陆军学院培训教官便成当务之急,云南当权者任命大批回国留日学生为讲武堂的骨干和教官。在这批人中,同盟会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李根源、李烈钧、张开儒、方声涛、赵康时、沈汪度、唐继尧、庾恩旸、顾品珍、刘祖武、李鸿祥、李伯庚、罗佩金等。讲武堂师生中,除了威名显赫的共和国开国元勋元帅朱德、叶剑英外,尚有曾担任云南都督、省长、主席的唐继尧、胡若愚、金汉鼎、胡瑛、龙云、卢汉,曾任贵州省省长的卢焘、江西省主席的朱培德,热河省主席的孙渡,陆军参谋总长杨杰,军长范石生、曾泽生、龙泽汇、唐淮源、王甲本,曾任滇军总司令的李根源、李烈钧、顾品珍、杨希闵以及抗日英雄周保中,著名军事家罗炳辉,还有邻国朝鲜的革命家崔庸健委员长、越南的革命家武元甲大将等等。”
周日下午我非常高兴参加了学院党一支部组织的参观云南陆军讲武堂的活动。对于云南陆军讲武堂,我早有耳闻,只是不详,一直也没有好好的查阅相关的资料。学院党支部组织的这个活动,对很多人而言可能有些乏味,于我而言,恰恰相反,倒是免了自己在这个方面的精力的付出。
我一直有个偏见,对于云南,不管是云南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提到云南,我想是必须提这样四个地方的,即昆明的莲花池,西南联大,陆军讲武堂,以及大理。了解了这样的四个地方,对于云南也就有了大概的一个了解了,虽然不至于很精确。莲花池有“龙池跃金”的美誉,明清时期更是是云南乃至西南边陲的风云际会之地,其余不说,单说吴三桂与陈圆圆的故事,只怕是中国历史画卷中不可短缺的一笔。西南联大对于中国近现代的影响我想是个中国人都是知道的,甚至,只怕外星人都知道了。而对于陆军讲武堂,或许很多人行外人觉得有点神秘,或者只是觉得它不过是一家很普通的讲武堂而已。但是,事实正好相反。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没有云南陆军讲武堂,黄埔军校很可能建立不起来,至少得费更多的周折,而对于其对近代中国的历史的影响,尤其是革命的历史,解放的历史,以及军事的历史,将永载史册。最后,对于大理,我们不能不承认中国功夫走向世界,风靡全球可能很大程度上与金庸老先生的大作有关。其《天龙八部》是公推的代表作,而其中对于大理段氏的描写不可谓不多,尤其是可爱的段誉和他的“六脉神剑”。因而,谈到云南,我想不得不谈及这样的四个地方。
参观讲武堂,我们的时间还是比较少的,仅用了一个小时,所以只能观其大略,不识其表里。我个人的体会也是在当时参观的时候还不多,只是这几天闲静下来的时候常常想,还经常遇到一些个人生活和学习的问题,因而就不由自主的将讲武堂的精神和我的处境联系起来。
首先是关于坚忍的问题。什么是坚忍,我觉得可以从讲武堂的学习生活作息安排就可以知其大概。讲武堂的学生每天必须操练十个小时以上,还要学习,这样的精神就是坚忍的精神,没有坚忍的精神是不可能坚持下来的,也就不可能从讲武堂顺利毕业,也就不会有讲武堂的辉煌。“坚”有坚持,坚持不懈之意;“忍”则含忍耐,忍受,不放弃的意思。“坚”“忍”合二为一,大意就是要坚持不懈,忍常人所不能忍。我很自然的联系起“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卧薪尝胆”等常用的词句。现在忽然又联想起来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中杨昌济坚持冲凉水澡,后毛泽东也坚持冲凉水澡。在大学期间,东北长春,我也坚持冲凉水澡,冲了三年,大四的时候放弃了。现在云南大学,天气暖和多了,水也肯定是没有那么的冻手了,可是,我却不能坚持冲凉水澡了,偶尔冲过两次,后来也就放弃了(截止到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我还是在等热水洗澡的)。因而,我就没有坚忍的精神。再说学习的问题,很多人说自己静不下来,坐不住,我想也是因为缺少坚忍的精神。还有烟瘾,网瘾等问题,我想也是概莫能外的。庆幸的是,我已经决定开始从冲凉水澡开始培养自己的坚忍精神,锻炼自己的毅志。我想,这是参观讲武堂的收获之一吧。
第二是环境的问题。我来到云南大学之后,我对这里的环境是很满意的,我指的更多的是软环境。所谓“时势造英雄”,讲武堂的辉煌,我想固然有其内在的努力,也是当时一个社会的缩影。整个的社会大的环境,有这样的一种报国的献身的精神,有志之士都是激情慷慨,充满了为理想,为国家和为民族奔波乃至献身的勇气。而在讲武堂的内部,他也一直有一个非常好的传统,那就是其一直坚持的办校作风,办学宗旨。讲武堂内部,这样的环境是一直存在的。因而,我体会到了环境的重要性。联系到现实中,我们的社会环境是什么样呢?我们学校的环境又是怎么样呢?现在的中国,大家都说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转型成功与否,可能就要看现阶段了。我想起一个例子,那就是关于“读书无用论”的重新兴起。目前,教育的成本很大,贷款不易,大多数人的收入都不足以供一个孩子的。而大学毕业之后,工作的机会问题也是引起“读书无用论”的一个很大的根源。大家都说,“做的好不如嫁的好”“干的好不如娶的好”“父母好不如老公好”,当社会环境开始凝固,社会已经封闭了大家向上发展的道路,我想这样的环境就会产生上述问题。因而,环境问题是个大问题。
最后是个人与社会的问题。我很重视这个问题。“时势造英雄”,个人在这个社会上发展如何,最后历史功过如何,我想除了一种坚忍的精神和一个好的环境之外,另一个非常要我们给予关注的问题就是个人如何思考这个社会。滚滚历史长河,我们能够很容易的就找一些社会发展很好,而个人的际遇和人生却与之截然不同的例子;我们同时也可以很容易找出社会发展不好,而具有坚忍精神的人却不能在历史中留名。作为乱世,如曹操,毛泽东和朱德等更多思考的问题是个人如何与社会连接起来,为社会做点什么;而董卓,袁世凯和汪精卫等想得更多的是在这个时候浑水摸鱼,想的只有他们的一己之私。作为和平盛世,很多人都会抓住良机发展自己,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做点什么,而有些人则不是。比如我们现在很多的从农村走出来的企业家和政治家属于前者;而如一些以权谋私的腐败分子,以及以达赖喇叭为首的藏独分子,则很明显是后者。个人如何思考自己与所处社会的关系,以及自己在一个社会上的定位,我想这个是很重要的。而此次参观讲武堂,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更深入。
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与黄埔军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齐名。我以讲武堂的名将录结束本文,下面是百度文库里面的原文。
“云南讲武堂走出了两位元帅,二十几位上将;更令人惊奇的是,有三个国家军队的总司令和一个国家的国防部长出自这里。从这里先后走出数百名将军,中将以上的高级将领有数十人,他们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其中较著名的有:
教官和官佐:
李根源(上将,陕西省省长,粤滇军总司令)。
顾品珍(上将,滇军总司令,云南督军,云南省省长)。
唐继尧(上将,云南督军兼省长,靖国军总司令,建国联军总司令)。
李烈钧(上将,江西都督,护法军政府总参谋长)。
张开儒(上将,滇军总司令,广州大元帅府参谋总长)。
罗佩金(上将,护理四川督军,靖国军第一军总司令)。
刘存厚(上将,四川督军,四川陆军检阅使)。
赵又新(上将,川滇黔靖国军第二军总司令)。
杨杰(上将,陆军大学校长,代理参谋总长)。
毕业生:
朱德(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叶剑英(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崔庸键(次帅,朝鲜人民军总司令,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委会委员长)。
武元甲(大将,越南国防部部长兼越南人民军总司令)。
朱培德(一级上将,参谋总长,代训练总监)。
金汉鼎(上将,代理滇军总司令,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军长)。
范石生(上将,滇军第二军军长,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军长)。
胡英(上将,云南戒严司令部司令)。
盛世才(上将,新疆临时边防督办,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
赖心辉(上将,四川边防军总指挥,四川省省长,第二十二军军长)。
龙云(二级上将,陆军副总司令,军事参议院院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卢汉(上将,第一方面军总司令,云南省主席)。
另外,它的学员中,韩国首任总理兼国防部长李范奭;武海秋担任过越南临时政府主席。云南陆军讲武堂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光辉的历史,朱德称之为‘中国革命的熔炉’”。
2020年9月18日,我走进云南省陆军讲武堂,重温革命先烈遗志。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朱德元帅曾把母校称为“中国革命的熔炉”。在这里,走出了朱德和叶剑英两位元帅,二十几位上将;有三个国家军队的总司令和一个国家的国防部长出自这里,培养了数百名将军,中将以上的高级将领有数十人。讲武堂师生在护国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笔者游走于各个展厅,眼前浮现的是当年的恢宏画面,心中充斥着的是对革命先辈们的感激与赞美!
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成长成才。讲武堂里陈列着当年学员们睡过的床铺和穿过的军服等等,这些东西简单而朴素,却有着历史的厚重与真实。讲武堂的办学条件在现代人看来已经是简陋至极,学生们却不以为苦,他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同时在新思想的不断熏陶之中收获着从未有过的快乐。朱德元帅出生于佃农家庭,家中只靠租种地主家的薄田和押来的几间破屋度日,其他学员家庭条件和生活水平同样不宽裕,但是正是这份清苦,让他们看到了底层老百姓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他们更愿意以自身所学、戎马一生去改变那个黑暗的时代和社会。
在坚忍刻苦的磨砺下不断进步。“坚忍刻苦”是陆军讲武堂的校训,有别于清末练兵的散漫与毫无章法,学员们采用现代化的练兵方法,早上有体操和跑步,白天有军事课程,晚上有自习,夜间还需要紧急集合训练,正是因为严苛的训练,最终才促进了自己的成长进步。学员们更是在战争中不断地磨砺自己的意志品格,最终成长为中国革命的有生力量。他们告别学校、家乡,在万里长征中,在抗日战争中,在解放战争中,冒着生命的危险,不断前进、前进、在前进,奏响了民族的最强音。那些打不倒我们的,终将让我们强大,他们也终于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在为理想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民族英雄岳飞曾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乱世选择当兵的人,要么是为了生计,要么是为了心中的理想。显然,讲武堂里的师生是为了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为了让积贫积弱的中国不再受到欺负,他们为了这一份理想信念来到了这里,更是从这儿出发把革命的火焰燃遍了整个华夏大地,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的光亮。尽管他们很多人无法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一刻,但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百年里这份拳拳爱国之心始终指引着我们前进,让我们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云南陆军讲武堂军歌》唱到:“练铁肩,担重担,壮哉中国心!正当中!”1909年开办的讲武堂距今已经百年有余,当历史已然成为过去的追忆,当英雄早已离我们远去,愿我们秉承这份壮志豪情,不断锤炼自己的本领,扛起肩上的重担,继续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不懈奋斗!
2020年9月18日,我走进云南省陆军讲武堂,重温革命先烈遗志。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朱德元帅曾把母校称为“中国革命的熔炉”。在这里,走出了朱德和叶剑英两位元帅,二十几位上将;有三个国家军队的总司令和一个国家的国防部长出自这里,培养了数百名将军,中将以上的高级将领有数十人。讲武堂师生在护国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笔者游走于各个展厅,眼前浮现的是当年的恢宏画面,心中充斥着的是对革命先辈们的感激与赞美!
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成长成才。讲武堂里陈列着当年学员们睡过的床铺和穿过的军服等等,这些东西简单而朴素,却有着历史的厚重与真实。讲武堂的办学条件在现代人看来已经是简陋至极,学生们却不以为苦,他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同时在新思想的不断熏陶之中收获着从未有过的快乐。朱德元帅出生于佃农家庭,家中只靠租种地主家的薄田和押来的几间破屋度日,其他学员家庭条件和生活水平同样不宽裕,但是正是这份清苦,让他们看到了底层老百姓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他们更愿意以自身所学、戎马一生去改变那个黑暗的时代和社会。
在坚忍刻苦的磨砺下不断进步。“坚忍刻苦”是陆军讲武堂的校训,有别于清末练兵的散漫与毫无章法,学员们采用现代化的练兵方法,早上有体操和跑步,白天有军事课程,晚上有自习,夜间还需要紧急集合训练,正是因为严苛的训练,最终才促进了自己的成长进步。学员们更是在战争中不断地磨砺自己的意志品格,最终成长为中国革命的有生力量。他们告别学校、家乡,在万里长征中,在抗日战争中,在解放战争中,冒着生命的危险,不断前进、前进、在前进,奏响了民族的最强音。那些打不倒我们的,终将让我们强大,他们也终于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在为理想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民族英雄岳飞曾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乱世选择当兵的人,要么是为了生计,要么是为了心中的理想。显然,讲武堂里的师生是为了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为了让积贫积弱的中国不再受到欺负,他们为了这一份理想信念来到了这里,更是从这儿出发把革命的火焰燃遍了整个华夏大地,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的光亮。尽管他们很多人无法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一刻,但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百年里这份拳拳爱国之心始终指引着我们前进,让我们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云南陆军讲武堂军歌》唱到:“练铁肩,担重担,壮哉中国心!正当中!”1909年开办的讲武堂距今已经百年有余,当历史已然成为过去的追忆,当英雄早已离我们远去,愿我们秉承这份壮志豪情,不断锤炼自己的本领,扛起肩上的重担,继续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不懈奋斗!
2020年9月18日,我走进云南省陆军讲武堂,重温革命先烈遗志。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朱德元帅曾把母校称为“中国革命的熔炉”。在这里,走出了朱德和叶剑英两位元帅,二十几位上将;有三个国家军队的总司令和一个国家的国防部长出自这里,培养了数百名将军,中将以上的高级将领有数十人。讲武堂师生在护国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笔者游走于各个展厅,眼前浮现的是当年的恢宏画面,心中充斥着的是对革命先辈们的感激与赞美!
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成长成才。讲武堂里陈列着当年学员们睡过的床铺和穿过的军服等等,这些东西简单而朴素,却有着历史的厚重与真实。讲武堂的办学条件在现代人看来已经是简陋至极,学生们却不以为苦,他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同时在新思想的不断熏陶之中收获着从未有过的快乐。朱德元帅出生于佃农家庭,家中只靠租种地主家的薄田和押来的几间破屋度日,其他学员家庭条件和生活水平同样不宽裕,但是正是这份清苦,让他们看到了底层老百姓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他们更愿意以自身所学、戎马一生去改变那个黑暗的时代和社会。
在坚忍刻苦的磨砺下不断进步。“坚忍刻苦”是陆军讲武堂的校训,有别于清末练兵的散漫与毫无章法,学员们采用现代化的练兵方法,早上有体操和跑步,白天有军事课程,晚上有自习,夜间还需要紧急集合训练,正是因为严苛的训练,最终才促进了自己的成长进步。学员们更是在战争中不断地磨砺自己的意志品格,最终成长为中国革命的有生力量。他们告别学校、家乡,在万里长征中,在抗日战争中,在解放战争中,冒着生命的危险,不断前进、前进、在前进,奏响了民族的最强音。那些打不倒我们的,终将让我们强大,他们也终于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在为理想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民族英雄岳飞曾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乱世选择当兵的人,要么是为了生计,要么是为了心中的理想。显然,讲武堂里的师生是为了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为了让积贫积弱的中国不再受到欺负,他们为了这一份理想信念来到了这里,更是从这儿出发把革命的火焰燃遍了整个华夏大地,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的光亮。尽管他们很多人无法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一刻,但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百年里这份拳拳爱国之心始终指引着我们前进,让我们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云南陆军讲武堂军歌》唱到:“练铁肩,担重担,壮哉中国心!正当中!”1909年开办的讲武堂距今已经百年有余,当历史已然成为过去的追忆,当英雄早已离我们远去,愿我们秉承这份壮志豪情,不断锤炼自己的本领,扛起肩上的重担,继续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不懈奋斗!
相关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幼小衔接培训心得体会幼儿园教师(通用9篇)
- 最新乡镇综合应急预案模板(精选10篇)
- 2023年村支书任职讲话(精选10篇)
- 最新学校传播正能量的句子实用(6篇)
- 2023年传递学校正能量 学校正能量宣传语优秀(七篇)
- 教师读一本好书读后感300字(模板12篇)
- 服务员应聘简历(精选8篇)
- 最新竞选副大队长演讲稿(实用11篇)
- 最新师德师风总结会简报12篇(精选17篇)
- 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创新精选(大全17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